第一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教科书p60。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
2.通过探究,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分数的意义以及分子、分母和分数线的含义。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能力。
4.通过分数的产生渗透认识来源于实践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了解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理解单位“1”的含义及抽象、概括分数的意义。
五、教法要素:
1.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分数的初步认识。
2.原型:⑴模拟古人测量石块的长度(分数的产生)。
1⑵利用图形、线段、一个物体、若干物体等表示出“”。4
3.探究的问题:⑴古人用结绳测量石块的长,石块比结绳的3段长一些,而又不足4段,如何表示石块的长?
1⑵举例说明“ ”。4
⑶分数是怎样的数。
六、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关于分数,你都知道些什么?
通过谈话,引入课题:分数的意义
(二)探究与解决 一:
1.分数的产生
⑴情境模拟测量,演示古人测量石块的长或观察课本图示:石块3段长一些,不足4段,测量结果能用整数表示吗?
⑵分实物。看课本图,思考平均分的结果是多少?
⑶小结分数的产生。
2.分数的意义
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设计“直观——概括——具体化”三个环节。⑴直观。
1提出问题:你能举例说明“ ”的含义吗? 4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后,引导学生看教材图示,并思考:每个图下面1的“ ”分别是: 4
①把什么看做一个整体?②平均分成了几份?③表示这样的几份?
13在次基础上,把“”改成“ ”要求学生说出其具体含义,学生44
独立思考,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板书要点。
⑵概括。
先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充分说一说分数是怎样的数。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补充、纠正、完善,并说明:一个整数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让学生说出上面三个例子中的单位“1”分别指什么。
然后启发学生思考:结合上面的分数,说一说分子、分母具有什么含
义?
同桌议一议,全班交流,教师结合具体分数作以板书。
最后,教师讲解分数的写法。
⑶具体化。
每人写出一个分数,在小组中交流,说明其含义。交流时还要说明是把什么看做了单位“1”及分子、分母的含义。
(三)训练与应用 一:
课本“做一做”。
(四)探究与解决 二:
分数单位
通过类比,揭示分数单位。
先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自然数的单位是几?7里面有几个1?26呢? 再引出分数单位的概念:一个分数也有它的单位,一个分数也包含若
3干个分数单位; 的分数单位应该是多少?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4
结合学生的回答,揭示分数的含义。
然后,让学生说出“做一做”中各个分数的分数单位。
最后提示学生思考:分数单位是由谁决定的?
(五)训练与应用 二:
练习十一 1—3题。
(六)小结与提高
结合学习的内容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师生从学到的知识、学习方法等方面进行小结,对学习表现进行评价。
第二篇: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分数的意义”教案 教学内容: 分数的意义
重点难点: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理解反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课前准备: 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中体会单位“1”的含义
教学目标:
1、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中体会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教学目标: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于分数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举例说出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联系实际说出分数表示的意义。
谈话:对于分数还想了解的知识,进而导入新课。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一)初步感知。
出示情境图1“船模试航”。
教师谈话: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5只航模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的航模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画有5只船模的题卡分一分。
全班交流时,教师适时引领:把5只船模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1份占这个整体的1/5。
在学习1/5的基础上,老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两个同学分得的航模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3个同学呢?
(二)深入探究
出示情境图2“航模放飞”
谈话:同学们,航模要放飞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请你观察这幅图,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你又能提出哪些与分数有关的问题? 教师适时梳理。
如:一小队每组放飞的飞机架数占本小队飞机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小队呢?
分别解决“一小队每组放飞的飞机架数占本小队飞机总数的几分之几?二小队呢?”
解决第一个问题:学生分组学习,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中。全班交流时,学生先利用4个飞机模型动手摆一摆,可能会出现1/
2、2/4两个答案。然后全班进行交流、辩析、补充,得出结论。教师适
时引领:每份是2架飞机,为什么说是占这个整体的1/2呢?
通过摆模型得到第一问题的结论:把4架飞机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占这个整体的1/2。
课件演示将4架飞机平均分的过程,并板书结论。
解决第二个问题:全班交流时,适时点拨:“每份是2架飞机,为什么占总数的1/3呢?”。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观察比较
谈话:请同学们观察我们所得到的 分数,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引导学生质疑:两个小队每组放飞的都是2架飞机,为什么表示出来的分数却不一样呢?
通过对两个小队飞机放飞情况的比较,得到: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表示出来的分数也不一样。所以同样是2架飞机,表示出的分数一个是1/2,一个是1/3。
(四)拓展应用
谈话:想一想,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也可以自己找材料,动手分分看,你能得到哪些分数?是怎样得到的?
交流:你利用什么材料,得到一个什么分数,你是怎样得到的?总结: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五)总结概括
谈话: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
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举例:学生举例还可以把哪些量看作单位“1”?并区分单位“1”与自然数1的不同。
结合操作过程,讨论、交流、总结分数的意义。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六)看书质疑。
学生阅读教材,质疑问难。教师巡视,解答学生困惑、疑难问题。
三、巧设练习,深化理解
1、自主练习1、22、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课件出示)
3、游戏:“取糖果”。学生按要求取糖果:盒子里有11块糖,取出总数的2/11;取出剩下的1/9;再取出剩下的1/4; 如果取出2块,是取出了剩下的几分之几?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分组活动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学习。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第三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教案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
江西省赣县城关第三小学
叶荣莉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体验中理解单位”1”,感受什么是分数,进而理解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2、让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主动参与、积极合作、充分体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单位“1”和分数的意义的教学。教学难点:突破一个整体的教学。
教学具:多媒体课件、纸片、一分米、方块、小棒、小刀、水彩笔。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板书数字1。这是几?表示什么?能具体说说可以表示1个什么吗? 学生回答(1个苹果、一张白纸、一根绳子、一个学校的全体学生„„)师:老师想问大家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1+1=?(点击课件)可能等于1吗?(点击课件)
师:一吨煤+一吨煤=一堆煤(点击课件)
7个苹果+8个苹果=?(点击课件)
师:这个简单而又神奇的1有如此丰富的意义,老师可以给它加上引号,起名叫作单位“1”。
师:取出学具袋,倒出其中的学具,分一分、说一说,哪些能用单位“1”表示?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教学单位“1”,突出“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单刀直入式的导入无疑是本课亮点之一,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有效突破了教学难点,其分一分、说一说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体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课题揭示
师:板书“分”字,问这是什么字?
师:分过东西吗?你是怎样分的,能举例说明吗? 生:„„
师:他这样分叫做什么分?板书:平均分 师: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中,什么和平均分有关? 生:分数(板书)。师:你对分数了解有多少? 生:„„
师: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分数。板书课题:分数的意义 让读课题后,问学生意义指什么?
分数起源于分,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点击课件介绍分数的产生)
三、探索新知:
(一)回顾旧知:
师:用以前所学的分数的知识,分你手中的单位“1”,你能得到哪些分数?
学生操作,组内交流,各组推荐汇报。以1/4为例说明。
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对不准确的地方要加以修正,尤其要强调“平均分”,尽量做到不要重复别人的发言内容。
【设计意图: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了学生,教师将几种学具材料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操作用分数表示,既尊重了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又在不知不觉中为新知的构建架设桥梁。】
(二)、研究几分之一
师:你们想研究别的分数吗?教师出示1/○
师:这是分数吗?你会读吗?它有什么特别之处?
师:请大家拿出12根小棒,分一分、说一说,看看可以有多少种不同方法来表示1/○ ?
学生操作,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学生汇报,教师板书1/2 →6根、1/3 →4根、1/4 →3根、1/6 →2根、1/12 →1根。
师:你又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知识!
【设计意图: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犹如一枚枚石子投进蓄势已久的湖里,激起了层层涟漪,让学生在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中自主探究、积极合作,足以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
(三)、研究几分之几
1、教师出示○/○
师:猜猜看,老师想让你干什么? 教师出示要求:
分一分(选择合适的学具表示这个分数)画一画(用简单的图形来表示这个分数)
折一折、涂一涂(选择合适的学具,用折叠、涂色的方法表示这个分数)说一说(组内互相说说这个分数)
学生动手操作、组内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各组推荐学生汇报„„
【设计意图:遵循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心理规律,问题设计得精且极具开放性、挑战性,以丰富的操作实践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注重学生感性认识,学生真正在“做数学”。】
四:阅读教材:
1、师:关于分数的知识,以前我们学习过一些,在课前我们也通过自学课本、查阅资料、请教别人,你现在知道多少分数的知识,能告诉老师吗?
学生回答„„
2、师:让我们看看数学书上专家是怎样说的? 学生看书、圈划、摘读,组内交流。
3、师:什么是分数单位?我们刚才研究了吗?3/5 的分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 7/12、11/20 呢?
【设计意图: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熏陶。在设计时,注意到学生自我获取信息能力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让学生课前自学课本、查阅资料、请教别人,了解分数的有关知识,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综合应用
1、完成课本第62页做一做。
2、填一填:(1)把一堆苹果平均分成5份,一份是这堆苹果的()两份是这堆苹果的()。
(2)这两位同学是()人数的几分之几?
3、糖块游戏。
拿走9块糖的1/3,拿走几块?为什么?再拿走剩下的1/3,拿走几块?为什么?再拿剩下糖的1/4,拿走几块?
4、写分数游戏
师:下面请同学们练习写分数,比一比谁写得规范好看?任务是8个。学生在写分数的过程中教师突然叫停。
师:数一数,你写了几个分数?你能用刚学的分数说一句话,让大家猜一猜你完成的情况吗?
生:我写了„„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在应用中赋予数学活力与灵性,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活动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所谓“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六、全课小结:
师:对于分数的意义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可以提问。学生质疑,学生解答,教师补充。
师:关于分数的知识你掌握的情况如何,你能用今天学习的分数的知识说一说吗?
生:„„
本课设计特色:
1、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分数的意义对于小学生来讲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本课设计淡化形式,注重实质,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中心,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性来体现教学的严谨性。整节课教师都没有将“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这句严密、枯燥、抽象的话语塞给学生,但是整节课彻头彻尾都紧扣“分数的意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苦心经营,匠心运作。
2、源于生活,回归生活。
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同时数学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本课设计注意到数学的教与学紧密联系生活,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意义,注重现实体验,力避传统的“书本中学数学”,体现生活中教学相长的互动关系,大胆改革教材的例题呈现方式,“跳出教材教数学”。
3、强调合作,知识增殖。
本课设计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多给学生思考和表现的机会,多些成功的体验,突出每个个体的作用,使每一个学生不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形成人人教我,我教人人,让学生在主动参与合作中完成任务,实现知识在交流中增殖,思维在交流中碰撞,情感在交流中融通。
4、注重体验,培植兴趣。
学生学习的不只是“文本课程”,而更是“体验课程”,“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本课教学中的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写一写、折一折、涂一涂为学生提供了高频率、多维度、深层面的体验,我们的学生在学习时感到了乐趣,体验到了成就感,激励他们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研究。
第四篇:新人教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
《方程的意义》教案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 上册第62~63页内容。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弄清楚方程和等式两个概念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自主的探究、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教学难点:弄清方程和等式的异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完成目标一)
课件出示天平,让学生说说天平的特点。师概括总结得出天平的平衡这一特点。
师:怎样才能使天平左右两边相等?
出示一架天平的左边是有物体20克和30克,右边是50克 师:用算式怎么表示? 生:20+30=50 引导总结得出这个一个等式。
二、合作学习(完成目标二)
再出示天平左边是20克的物体和?克的物体,右边是100克的物体。
师:“?”表示什么?我们可以用什么表示?
生:用字母表示。
师:你认为用哪个式子更能表示天平的作用两边是平衡的? 引导得出:20+x=100 表示天平左右两边是平衡的.出示6架天平,根据天平的平衡状态写算式。把这8个算式标号,得练习:
①20+30=50
⑤ 80<2χ
②20+χ=100
⑥ 3χ=180 ③50×2=100
⑦100+20<100+50 ④50+2χ> 180
⑧100+2χ=3×50 思考:你能给这些式子分类吗?并说说是按照什么标准分类的。同桌合作交流汇报
等式
不等式
①20+30=50
④50+2χ> 180 ②20+χ=100
⑤ 80<2χ
③50×2=100
⑦100+20<100+50 ⑥ 3χ=180 ⑧100+2χ=3×50 含有未知数的式子
不含未知数的式子 ②20+χ=100
①20+30=50
④50+2χ> 180
③50×2=100 ⑤ 80<2χ
⑦100+20<100+50 ⑥ 3χ=180 ⑧100+2χ=3×50 师:既是等式,又含有未知数的的式子有哪几个? 生:②20+χ=100
⑥ 3χ=180
⑧100+2χ=3×50 像这种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我们今天给它起个新的名字,称为“方程” 并板书课题
方程
练习:下面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① 35-χ =12
()⑥ 0.49÷χ =7()② Y+24
()
⑦ 35+65=100()③ 5 χ+32=47
()
⑧ χ-14> 72()④ 28< 16+14
()
9b-3=60()⑤ 6(a+2)=42
()
χ +y=70()
你会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吗?(请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
三、总结归纳(完成目标三)
课件出示:“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也一定是方程”
这句话对吗?
你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示方程和等式之间的关系吗?
• 引导概括得出:方程一定是等式; •
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四、课堂练习
五、课外拓展:方程史话 六:作业布置
课本练习十四66页:第1题
第五篇: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意义练习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意义练习
1.用分数表示各题的商。
2÷3=4÷5=15÷6=24÷11=9÷10=
2.在()里填上分数。
6分米=()米36秒=()分 20分钟=()时
7时=()日 5克=()千克8毫升=()升 3.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分数单位是(),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12()。63()
65.五年级美术组的女生人数是男生的,是把()7574.6个是(),是()个,是()个1856
看作单位“1”。6.红花有3朵,黄花有8朵,红花的朵数是黄花的数是红花的()。()
()米。()
(),()(),黄花的朵()7.把1米长的线段平均分成3份,每份长8.把3块饼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得这些饼的每个小朋友分得()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