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初步探索

时间:2019-05-12 22:36:2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初步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初步探索》。

第一篇: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初步探索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初步探索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加快小学数教学信息化、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也成为摆在广大小学数学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结合平日的教学实践,对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进行了探索,并对教学中的一些做法进行了总结,以期能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启示。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教学效率

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已经成为新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广大数学教师共同探索的教研课题。教学实践证明:将数学教学融入信息化环境中,能够刺激学生的感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顺应学生接受知识的规律。数学教学融入信息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不断提升。

一、引入信息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学过程形象直观,尤其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的特点,直观性教学应该成为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重要方式与手段,只有遵循学生处在形象思维认知阶段的规律,才能更好地调节教学过程与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信息化环境能够吸引学生,还可以增加课堂容量,节省教师在传统教学模式下用粉笔板书、用粉笔演示解题过程的时间,通过信息技术教学可以使这些环节变得更快捷、更形象、效率更高。例如,执教“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学生对角的大小与角的边长无关的规律理解不深不透,这成为这堂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必须选择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方法,即要通过形象的展示让学生有亲身感受,学生才可能牢固掌握与理解。教师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把两个边长不等,而大小相等的两个角,通过平移可以重合在一起,直观形象,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这是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讲解、画图学生都很难理解的问题,运用多媒体的演示就可以轻松解决,同时还有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

二、创设信息化数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比较短的,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延长,往往要靠兴趣来维持。尤其是小学低年级的学生,他们的自制能力比较弱,如果教师单靠讲解与训练,学生就会对数学感到索然无味,也会影响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因此,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因材施教,是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手段。学生普遍对信息技术感兴趣,由信息技术创设的教学情境,学生往往乐在其中,遨游于知识的殿堂。例如,在学习“图形的运动”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图形的动态运动过程,教师一边展示图形,一边让学生对各种运动进行分类与比较,并用语言加以描述,让学生举例。学生通过细致观察,引发思考,从而对图形运动的特征有一个透彻的理解与把握。再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时,可以用多媒体大屏幕展示相关正方形与长方形的图形,学生也可以学会对图形进行比较,为以后几何图形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利用信息化教学,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1.实施有效的分层教学

学生具有差异性,表现在学习上主要是接受知识能力的不同。解决不同学生存在的差异的有效方法,就是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教学在传统教学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着高耗低效的问题。利用信息环境下的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可以很容易实现有效的分层与训练,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例如,执教“表内除法”时,教师运用“表内除法”课件,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问题。课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分为三组题进行教学,每组题都体现一个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训练达成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发挥网络优势来浏览了解学生的解题信息,并且根据学生的训练情况,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归纳与小结,通过计算机的自动控制来实施分层教学,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求能够判断哪是平均分的现象就行了,对于他们解答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纠正,并且再附加一些题目加以巩固,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每组还要再附加一些难度较大的题目,如,让学生列出除法算式等。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定位自身的角色,教师不是权威的演讲者,而是学生的服务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有效地将信息化整合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上来,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例如,在学习“加减法”以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笔算训练,教师让学生到教室前操作计算键盘,每当学生运算操作正确,数字小动物后面就会传来“你太棒了,奖你一朵大红花”的声音,如果学生计算操作错误时,系统就会给孩子一个被咬的苹果,并发出启发学生的声音:“动动脑筋,你会计算正确的。”当学生再次运算正确,系统就会发出“你很聪明,继续努力”的鼓励话语。所以,在运用信息化教学时,教师要选择适合孩子特点的软件及教学活动,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富有成效。

总之,实现小学数学与信息化教学的有效整合,适合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营造生动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知识建构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数学思维能力,不断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高波.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3).[2]焦凤梅.信息化教学在小学宫的应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1).作者简介:陈恩慈(1989―),女,汉族,福建厦门人,小学二级教师,本科,在厦门市海沧区育才小学工作。

编辑 温雪莲

第二篇: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初步探索

“初中数学分层教学的初步探索”开题报告

一、本课题的根据

一位哲人说过:自然界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遗传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每个学生个体存在着差异。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时代发展对教学的要求。既然要培养个性,当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而我们的教学上统一的东西实在是太多,统一的教科书,统一的教学模式,统一的解读方法,统一的练习,统一的试题,统一的答案。统一的教学如何培养出有个性差异的人呢?我们要突破现有的思想框框,在注重共性的同时,也注重个性。比如针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对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练习、测试不同的试题等等,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突出多样性和选择性,即分层、分类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发展。

除了古老的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外,现代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掌握学习理论、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都为分层递进教学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维果茨基关于“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现在水平和潜在水平,它们之间被称为“最近发展区”和“教学最佳期”。教学就是把学生的潜在水平化为新的现有水平,不断创造新的发展区的过程。根据这种理论,人体差异既包括现有水平的差异,也包括潜在水平的差异。我们只有从两种水平的不同层次的差异出发,才能不断地建立新的最近发展区,使教学成为发展的真正手段。

布卢姆的“掌握学习模式”理论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允许学得慢的学生用更多的时间来达到目的;不断评价学生的进步,以便确定学生对学习目标掌握的程度;提供不同的教学途径来适应不同学习者的能力和学习方式;为在通常的教学方式中没有达到目标的学生提供补救办法。在适应个别差异方面,掌握学习模式是通过向学得慢的学生提供补救措施和向学得快的学生提供扩充与加深活动这一方式来适应个别差异,力求做到消除差异,使全班程度整齐。

巴班斯基的“教学形式最优化”理论指出,在传授容易理解的新教材、进行书面练习和实验时采用个别教学最好。这时教师要个别指导,介绍独立学习的合理方法。当必须采用不同深度的新教材或练习演算时,可进行不同方案的临时分组:差生做容易做的题目,教师提供纲要信号、辅导卡片或助手辅导,优生做难题,讨论学习的多种方案。当讲授复杂、分量较多的新教材,又不能采用个别或分组教学形式时,应采取集体讲授或集体谈话的形式。

国外的建构主义认为:人的知识是在主体与其他人的对话和磋商中建立起来的,也就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看作一种资源,这种知识构建的过程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而学习好的学生也可以在交往中发展自身的交往能力,促进对他人的理解,提高对知识的表达、应用能力。

二、本课题的主要内容

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几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这些群体在教师恰当的分层策略和相互作用中得到最好的发展和提高。又称分组教学、能力分组,它是将学生按照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绩分成不同水平的班组,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

然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我个人认为:第一,广义的分层教学分成显性分层教学与隐性分层教学两大类。其中,现在的显性分层教学常见于教学班之间的显性分层与教学班内部的显性分层;而隐性分层教学常见于教学班内部的隐性分层。

例如:2004学年,我校初三年级在开学初,根据学生初二学年末的考试成绩,以及原班主任、原任课教师对学生潜在学习能力的评估,把学生科学地分到两种不同层次的教学班中学习。其中“好班”学生约占全级学生的43%,“基础班”学生约占全级学生的57%;另外,“好班”、“基础班”之称只是教师间的交流用语,没有向学生挑明。当然,学生还是会知道:自己是被分到了好点的教学班,或是被分到了较普通的班。这是比较典型的显性分层教学。

除了根据以上分层情况开展分层辅导、分层评价等工作外,我还根据以上分层情况组成四人合作学习小组,一般地,新授课的课堂教学中采用异质同组的合作性学习小组形式,而在复习课中多采用同质同组的合作性学习小组形式。

美国的“分层教学”与“小班化”教学,“主体教育”与“赏识教育”相结合,更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在国外,分层教学的形式多样,有基础班、提高班等,并形成走班的选修制。但是我国的学校多数是大班额超负荷教学,盲目地照搬国外的分层教学模式确实行不通。因此,在中国如何实施分层教学值得探究。因此,本题提出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1.通过问卷调查、统考成绩等方面所收集的对比数据,研究有分层与无分层的班级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区别;

2.研究分层的原则和依据。例如:研究怎样对学生的原有水平进行分层?研究怎样对学生的当前学习要求进行分层?

3.研究怎样开展有效的分层教学

(1)学习目标的分层研究不同水平层级学生适合于完成什么层级的要求层级的研究

(2)学习内容的分层研究怎样把数学学习内容进行整合、分类;不同的类型的学习内容可以划分为怎样的不同层级

(3)分层学习方式的研究对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内容可以采用什么不同的学习方法去开展进行的实验研究

(4)对不同层级学生完成不同的学习任务的情况评价研究

三、完成期限,进行方式和主要措施

研究进程

1.准备阶段(2006年3月—2006年4 月)

2.培训阶段(2006年4年—2007年5月)

3.全面研究阶段(2006年4—2008年4月)

研究目标及方法

1.采用调查法,收集有关数据,为行动研究提供数据依据。

2.制定周密有实效的行动方案与措施,突出实验学校初中数学教师与学生的实际参与,落实各项实在的管理与指导。

3.采用案例、课例、教学设计、实验论文、课堂实录(视频)、实验报告、问卷调查等科学的研究方式。

4.加强理论学习与实践,并不断总结、反思与提炼,进而推广成果。

5.行动研究,边行动、边研究、边反思。运用比较研究,对相同的操作内容、操作方法进行比较研究。

预期成果

.提交发表的2000字以上论文1篇

第三篇: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8-0180-01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说的就是提前预设的重要性。新课改提倡构建开放而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倡导开放式教学,更加关注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指出在教学中不要机械地执行教案,而是要按抓住课堂教学突发事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做相应的调整,使教学始终处于动态性与生成中。但动态生成与提前预设并不是一对矛盾体,而是相辅相成的。动态生成是建立在提前预设的基础之上,备课同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提高备课的有效性,要改变传统教学中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备课模式。传统的备课完全是凭借教师自己的经验和意向,甚至会直接套用名师优师的教案,与具体的学情与教情相脱离,而不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新课改是现代教学的指导思想,我们要将新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行为,反映在备课中。总的说来,新课改下的备课要以学生为中心,立足课堂,以新理念为指导。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备课呢?笔者现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小学数学教学的备课工作。

1.备新课标,树立先进的课程理念

理念是什么?理念是教学的指导思想,是教学行为的向导,有什么样的教学理念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新课改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新课标从全新的角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在备课时,教师必须要认真学习新课改,领会新课标,将理念指导于实践,在实践中孕育理念,使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更高效,教学改革更富有成效。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备课时我们要将课程理念与数学实践相结合,体现出数学学科的发展性、基础性、实践性,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与素养全面提高的协调统一。可以说要实现数学教学的根本性变革,大力提高备课的有效性,教师就必须在思想上实现重大的转变,也就是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将理论学习与具体行为相结合,在教学中实践,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总结,在总结中提升。这样才能将这些理念烂熟于胸,才能对教学进行重新定位,才能将这些理念自觉地运用于备课与具体的教学行为中,才能使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顺应教育形势的发展,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才能体现出开放性、有效性,才能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性变革。

2.课堂生动、活泼,学生自觉参与,学会思考、创新

要想让学生喜欢数学,我们就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友好的学习气氛,使数学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并加以赞美,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也调动了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让数学形式有趣、新颖、生动,利用课间直观地展示给学生,把静态的数学知识生动活泼地呈献给学生,给大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堂上,学生容易感到疲劳厌倦、注意力不集中,所以教师应给学生一些自由空间,让学生多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口交流、拓宽思维、增长见识,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只有这样才能让数学“动”起来、“活”起来,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中自主学习、勇于创新。

3.数学方法多样性

随着义务教育教材适当地降低了对数学知识体系严密性的要求,拉开了知识结构之间的“距离”,并以“结构化”与“问题化”互补的教材体系呈现出来。因而,学生必须掌握、并且具有一定的学习数学的方法,提高和发展学习能力。

3.1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成习惯。只有熟练成了习惯,好的态度和方法才能随时随地表现……一辈子受用不尽。因此,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的培养途径有:课前预习,使得上课时更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课上认真,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踊跃发言;课后复习,先复习当天学习的知识,再做作业,最后,把学习内容加以整理;检查验算,既能培养学生负责的态度,又能使学生对自己思维活动进一步认识。

3.2观察活动。培养的途径是:教师提供的“客观事物或某种现象”特征有序、背景鲜明,而且要给出一些观察的思考题。这样有助于学生明确观察目标,进而使他们边观察,边思考,边议论,边作观察记录,以发现数学规律、本质。

3.3思考活动。学生有了思考方向,并进行广泛的联系和想像,他们才有可能捕捉到丰富的材料,进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此长期培养学生,有利于他们形成思考的方法,提高思维的质量。

3.4自学活动。中高年级学生随着识字量增多,数学知识的长进,他们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基础,这里主要是指学生课内的独立性自学活动。

4.优化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4.1摆正师生关系。长期以来数学一向强调“师道尊严”。在课堂上教师往往居高而下,采取“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学生抄”的方法,学生处于被动的状态,成了接受知识的“容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首要的任务是要摆正师生以往不平等的关系,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特别在小学,由于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还极不成熟,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会产生很大的正向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教师不能摆着“师尊”的“架子”,语言应该友善亲切,态度应该和蔼可亲,一改自上而下的传授方式,无论是讲授知识还是与学生交谈,辅导学生时,都应充分尊重和热爱学生的一切需要,努力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美国电影《师生情》有这样一个片段:一位白人教师到黑人社区任教小学一年级,在第一节数学课中老师伸出五个手指问其中一名黑人孩子,“这是几个手指?”小孩憋了半天才答道:“三个。”老师没有指责他说错了,而是高兴地大声赞道:“你真厉害,还差两个你就数对了。”教师一句赞赏的话,就缓和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教师要善于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否则就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2优化师生关系。教师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老师与学生应是平等和民主的关系。教师首先要放下架子,与学生多沟通,跟他们交朋友。在生活上、学习上多关心他们,从而激起他们对老师的爱、对数学的爱;其次,教学要平等,要面向全体施教。不能偏爱极少数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对一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却漠不关心。要成为学生的好朋友,教师就应与学生一起玩,一起学,互动互学,知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帮学生所忙。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这时,教师才会真正地成为学生的良朋知己。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和谐愉快的课堂教学气氛是学生敢于参与的先决条件。学生只有在不感到压力的情况下,在喜爱所教老师的前提下,才会乐于学习。

总之,在教学工作中,作为一名教师,要做个有心人,让数学真正成为学生愿学、乐学的学科,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充裕的探索、实践的空间和时间,才能调动大多数同学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大面积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篇:体验式教学的初步探索

体验式教学初探

南康市唐西片中心小学 王诚文

《新课程标准》中的“实践与综合应用”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特色,它要求:数学教学要为学生提供一种实践性、探索性和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渠道。帮助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以发展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注重“过程”教学应运而生——即体验式教学,就是亲身经历,就是联系自身的体验,重视学习主体的直觉经验,强调让学生亲历实践,与教学本质“亲密接触”,发生“内在意义的交流”,从而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它具有亲历性、内发型、独特性等特征。下面谈谈一些具体的操作策略:

一、以“动手实验”去体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数学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建构过程,即通过内部认识结构与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建构知识。这就是说,我们的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创设条件使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互作用,让学生主动地建构新的数学认知结构。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例如,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一课,传统的教学一般是教师演示学具,得出V= SH,然后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根据“做中学”的指导思想,在教学此课时,采用小组操作探究的方法。首先让学生操作学具,(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装沙子),写出实验报告单,然后让学生分析报告单,发现规律,得出圆锥体的体积公式V=1/3SH。在应用中出示了一圆锥体沙堆,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测量,计算出其体积,整个过程都是学生主体活动的过程。实践证明,动手体验后效果是传统教学不能比拟的。

二、以“情境”去体验 《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展望》中指出,要使学生在活动中和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发展数学。要通过解决实际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数学思维、方法,进一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数学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让数学回归生活,并获得学有所用的积极情感体验。

在实际应用中,既让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又让学生体验到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带来的愉悦和成功,逐步养成带着问题的眼光观察生活中的问题。通过“生活化”的学习材料,体验数学的实际意义。如:教学“百分数——利率问题”一课后,开展“小银行”课内游戏,让学生分别扮演顾客和银行工作人员,体验存取款的步骤,掌握简单的人民币利率计算。这个实践活动的设计,比简单的人民币利率计算教学效果要好得多。

三、以“实际测量”体验

这部分知识主要针对数学教学中“量与量的计量”。在教学“克、千克、吨”的认识时,根据以往的经验,学生一般都能正确地进行单位换算和简单的计算,但在实际运用这些单位时,如妈妈体重52(克),一个铅球重2.5(吨)往往会闹出一些笑话。这说明学生对这些单位建立的表象是模糊的。于是我设计了一节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实际称一称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质量、同学的体重等,帮助同学进一步建立重量单位的表象。再如:教学《土地测量》可组织学生走出学校,进行实地测量,帮助家长计算面积等,带领学生进行目测、步测学校的操场,实际测量教室的长短等,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增强自信,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四、以“调查实践活动”体验

数学来源于实践。现实生活、生产中处处蕴涵着数学问题,教师应创设条件,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了解数学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例如:《我们为校庆做贡献》一节实践活动,让学生调查图强一小从2000年至2005年新生入学情况,学校图书馆2000年至2005年藏书情况,学校电教设备2000年至2005年发展情况等和学校发展息息相关的内容,通过访问调查,搜集数据,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增强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再如:组织学生到附近社区参观学习,请社区的工作人员讲几年来的发展变化、效益增长情况,体会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变化。

五、用“猜想—验证”去体验。

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对数学问题大胆猜想,寻找规律,合理论证,体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过程。如学习商不变的性质时,让学生进行猜想: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相同的数,它们的商怎样;被除数和除数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它们的商怎样。然后进行验证。在此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探究的欲望,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上相同的数,它们的商不变吗?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减去相同的数,它们的商不变,还是变?接着进行举行论证,得到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它们的商不变,这一猜想是正确的。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它们的商不变,这一猜想是错误的。

六、以“类比、联想”来体验。

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思维方法以及联想的思维方法,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数学原理、方法,从而推出结论,达到自我疑惑、自我类比、自我更新、自我顿悟的体验过程。两类事物可能是类似的、相近的,可能是对立的,也可能是有因果关系的。联想提问是从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而提出问题。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先复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宽”,我再通过演示将圆切割并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后,再启发学生们通过联想,并让他们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认真思考,提出了“圆的面积公式是否也可以是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一样呢?”最后在师生互相讨论后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在此基础上,老师激发学生的欲望,老师把圆转化成了近似的长方形,你还能够把圆转化成什么图形,圆的面积公式还可以怎样?学生在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引导下,联想我们学过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试试拼了另外的三种图形,也推导出了圆面积的公式。在教学实践中,如果培养和发展了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既可以提高学生独立地获得问题的解决能力,并让学生掌握探索思考的方法,让学生由对知识的认识过程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索过程;由对知识的认知掌握转化为对问题的探究解决。这样才能使学生学会不断地用探究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去认识、发现、改变与创造,真正体验数学的乐趣。

七、以“作业评价”体验

教育是人的教育,是科学教育与生活教育的融合。因此,数学内容必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绝大多数可以联系生活实际。在教学中,教师只要把教材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离不开生活,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因此,在留作业的时候,有意识改变作业的形式,通过数学作业评价激发学生实践体验。如在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几何图形之后,设计“拼出美丽的图画”操作性作业,“折一折,拼一拼,剪一剪,画一画,说一说”等系列活动,看到当两个或几个图形拼起来会出现一个新的图形,把制作好的新图形贴到“学习角”,同学之间互相评价,鼓励学生拼出不同图画,让学生在求异、求新中培养审美情趣和创新能力。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表面积之后,让学生制作学习用具,学生有用易拉罐给班级做粉笔盒的,做成笔筒的,有用硬纸做蒙古包的„„真是姿态各异,栩栩如生。同学评价之后,自己满意的放到班级橱窗中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我们的教学往往让学生去记忆现成的知识,有意无意地压缩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识过程,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体验式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促进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时,将各科知识在实践中自然综合起来。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到能够实际应用的知识,而且能促进学生在体验中培养和发展创新能力。

第五篇:让信息化助力小学数学教学

让信息化助力小学数学教学

摘 要:新课程改革提倡高效教学,因为只有高效教学才能完成减负的任务,使学生更轻松地学习。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应该认识到信息化为数学教学带来的便捷,以信息化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营造,使小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倍增。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学模式的推陈出新,并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温故知新,同时要注意保留传统教学的形式和手段。

关键词:信息化;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9-01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9.094

对于小学数学课堂而言,教师要善于利用先进的教学工具,以便为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和积淀创设良好的条件。多媒体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教学工具,其所具备的功能在于,能够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堂上营造高效的情境,并展示出各类鲜活的图像与视频,从而有助于吸引学生听讲注意力以及对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热情的增进。还有就是,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小学数学教师对以往在教学中借助传统教学方法不好解决的问题加以解决。因此可以说,如若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实现对多媒体技术的正确认知,并将之科学、合理地运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之上,将改变以往学生存在的被动学习状态,同时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更好地消化与吸收。

一、信息化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助力

信息化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助力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学模式的推陈出新,另一方面,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温故知新。

(一)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对教学模式的推陈出新

在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是整个教学进程的主宰者,使得学生在此种情形之下,表现出被动地吸收数学知识的状态,这样无益于对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甚至会导致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疲惫感和厌倦感。而借助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功能,则能够帮助学生实现由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学习知识的良好转变。

例如,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的时候,学生对于面积并无太多认知,认为其和长度的概念差不多。为了让学生对于面积概念有一个更清楚的认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比如一分米、一厘米有多长,以及相关的应用题,让学生复习一下原来学过的知识,然后演示面积的基本概念,让学生很快就明白原来面积就是指物体表面的大小或者是平面图形的大小。接下来教师让学生讨论怎样来计算一个长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面积,学生马上觉得应该用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去量,我就用计算机演示小正方形量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接着马上引导学生看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数字6厘米和3厘米,跟长方形的面积18平方厘米有什么关系,有的学生马上就反应了过来,推导出面积公式是长×宽。

(二)通过信息技术帮助学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温故知新

为帮助学生实现对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的正确运用,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带领?W生在课上进行对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内容的巩固练习,以便使学生实现对学习过的数学知识的扎实掌握。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注意的是,带领学生对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练习,并非是对讲解过的知识内容进行复述。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练习内容以及练习形式,以便能够达成预期的巩固练习目的。从这个层面来看,通过小学数学教师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练习内容的阶梯化设置,从而满足班级之内处于不同层级的学生的学习目标。而且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小学数学教师还能够实现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解题思维的启发,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所学习过的数学知识实现融会贯通。

二、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运用中的反思

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的确能够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具体的运用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对其进行反思,一方面要在运用的过程中保留传统教学的形式和手段,一方面要将信息技术界定为数学课堂的辅助工具,不可喧宾夺主。

(一)在运用的过程中保留传统教学的形式和手段

有了现代教育技术,不能丢弃传统教学手段。小学生数学学习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验性学习,经验的获得大都靠亲自实践操作实现,没有大量的直接经验的积累,感知成为蜻蜓点水,表象无法在大脑中建立。例如,《千克的认识》教学就需要学生大量感知1千克物体的重量,要让学生通过实物的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看一看、算一算等多种操作活动来学习。

(二)必须将信息技术界定为数学课堂的辅助工具

小学数学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组织课上教学的过程中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个问题:信息技术进入小学数学课堂的目的乃是基于其教学工具的属性,因此,在对待信息技术的问题上,教师不能完全依赖此种教学工具而放弃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如此将导致教师自身教学水平的下降以及课上教学效果的不佳。例如,有教师在一年级“100以内的加减法”的课件上设置了很多口算题,每题都有精美的图案背景,点击它还会出现声音及以动画形式展示答案,这样的训练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产生视觉干扰,引发视觉疲劳,达不到训练目的。

三、结语

以上,我们对信息化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助力以及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运用中的反思进行了研究。信息化教学技术作为一种辅助型、服务性手段,对其的运用需要不断加以探究。小学数学教师要立足于任课班级学生的真实学情,以便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

参考文献:

[1] 黄丽丽.基于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让学生回归生活的探索[J].新丝路,2017(18).[2] 李捷.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C]//全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生论坛.2008.[3] 刘伦.浅谈信息化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5(c00).[4] 马丽娟.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信息化的有效使用[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7(1).[责任编辑 胡雅君]

下载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初步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初步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设计方案5篇

    小学数学《7的乘法口诀》信息技术整合教学设计方案 ——南华罗武庄中心学校 程晓杰 一、 教学分析 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

    信息化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信息化下的小学数学教学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

    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索和发现

    小学数学教学的探索和发现 【内容提要】 为了和国际教育接轨,提高我国教育教学水平,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提高素质教育,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应试教育仍然处于主导地位,就是因为大部分......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探索(精选五篇)

    小学数学情境教学探索 课堂实施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程序1.兴趣激发是上好一堂数学课的前提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儿童认识需要的情趣表现,是儿童主动探索知......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 【摘要】数学是一门实用性和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它的实用性决定了与生活密不可分,而理论性则更加要求教师授课时需得注意方法的重要性。怎样让小学数......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探索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探索 教学改革至今日,我们不能不思考这样一问题,为什么我们的应用题占用大量教学时间,却还是成为导致学生学习分化的主要内容,应用题也仍是学生眼中的“头......

    浅谈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

    小学数学信息化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李跃中 网络诞生最初就是应用于教学和科研,本人从1997年接触电脑至今,可以说对电脑十分感兴趣,对于电脑在教学中的应用也历经了模仿、求知、探......

    小学数学探索规律[★]

    小学数学探索规律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要注意为学生创设灵活的教学方法 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运用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 要培养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