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风力的利用》教学设计
湖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科学》
《风力的利用》教学设计
湖北省保康县后坪小学:冯泽锡
教材简析:
这篇教材一是风是学生平时遇见的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人们利用风做那些事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来进行教学,从书中的插图看,其目的是启发学生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风力的具体实例。二是从“风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进行研究。教学目标:
1、知道风力以及利用风力的实例,了解风是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的。
2、经历风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的探究过程,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思考。
3、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操作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学重点:
研究风车转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教学难点:
风车的转动能按风向的变化而自动调整方向。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分组材料(纸、铝片、小钉子、小木棍、铁丝、剪刀等),风力风向计、电扇等 学生准备:制作风车的材料及工具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今天天气晴朗,我们在四楼,从窗帘上你发现了什么? 生:窗帘在动,说明有风;
生:窗帘飘的还怪远的,说明风很大; 师:有风,风能帮助人们做哪些事情呢? 生:扬场; 生:放风筝; 生:风能发电: „„
湖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科学》
【教学意图】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入手,让学生感受风力的利用。
师:风能帮助人们扬场、放风筝外,还能发电,它是怎么带动发电机发电的呢?我们这节课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活动二:制作风车
师:同学们,你们都做过风车吗?下面就请同学们利用你们准备的以及老师给你们准备的材料做不同形状的风车。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做出不同形状和的风车,做好后试试小组内的风车)师:请各小组吧各自做的风车进行展示。
生:我是用硬纸做的,先裁成正方形后,再按对角线剪开; 生:我是用易拉罐中的铝片做的,像电扇的扇片,只不过叶片多; 生:我也是用硬纸做的,只不过是叶片和前面的不一样; „„
师:把你们做的风车想方法使它转动起来; 生:我是跑的,但是转的不快,怎么回事? 生:我放在窗台,转的还可以;
生:我放在电扇前面,转的不快,怎么回事? 活动三:调整风车,是你的风车转动的快 师:查找自己做的风车,转动不快的原因是什么? 生:我想是风太小了;
生:风车与中间的轴的摩擦力太大了; 生:风没有正对着风车;
„„
【教学意图】从学生做的风车中发现问题,转动的不快,查找原因,然后再动手修改,避免实验的盲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对所做的风车进行修改。
生:我把风车中间与轴接触的地方我把它扩大了一点,转的快多了; 生:我在电扇面前加大了风力,风车转动的也快了;
师:相对而言,风力越大,风车转动的越快,风车与的轴摩擦力越小,风车转动的越快。这与我们前 湖北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科学》
面想到的一样。
活动四:设计出能随风向改变而正对这风向的风车
师:风车正对着风,风车转动的越快,在自然界中,风向是不断的改变的,我们如何使风车始终正对着风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小组研究研究,能想出办法吗?
生:我能不能在一个装置上安上四个风车,也就是说从四面来的风时,始终斗有一个风车正对着风; 生:他这样做有点浪费,制作时一是浪费时间,又浪费原材料; 生:我也同意上面这个同学的意见;
生:我想在这个风车的后面安上一个什么装置,用它来带动前面的风车转动方向,使它始终正对着风向,具体装个什么样的,我们组还没有想出来;
生:我们组合他们的想法有点相似,前面我们学过风向标,就是那样的装置; 生:我们组也同意他们的想法,实际上就是一个方向舵;
师:你们的想法真好,我们就按照他们想的去设计,看风车能不能随风向的改变而改变方向; 【教学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意在让学生把风车和方向舵结合在一起,这里是这节课重中之重的任务,学生的设计直接影响一节课的教学质量。有了前面学生的设想和以前做风向标的实验,学生是能够完成这个设计的。让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相互学习,看设计的过程中,风向的改变,方向舵带动风车的改变方向的灵活性。
(在学生制作过程中,让学生一边设计一边实验,最后在小组制作好后,进行展示)生:我们组是在风车的直立杆上加的一个方向舵,它基本上能随风向的改变而改变风向; 生:我是直接在风车的尾部上加的方向舵,效果非常好。
师:我们看见前面几个组的同学展示了各组的风车,他们设计的随风向改变而改变方向的风车,设计的很有创意,通过我们设计的风车,联系在实际生活中,风车如何带动发电机发电呢?
【意图】通过学生设计的风车,和现实生活中的风力发电装置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风车,在各个部分加上什么样的装置,把风力转化成电能。从多个小组的发言中总结出共同的知识内容。)
师:这节课我们借助风车来研究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如何利用风力来发电,同学们的想法和设计有许多符合现实低碳社会中减少污染,利用清洁的能源,希望同学长大后能设计更先进、更清洁的能源。
师:下课后,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进一步改进你的风车,做一个漂亮、实用的风车。
第二篇:《风力的利用》教学设计说明
《风力的利用》教学设计说明
湖北省利川市建南镇箭竹溪希望小学
易萧
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教材首先提出问题,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人们利用风做哪些事情?教材上呈现了三幅小插图,分别是放风筝、扬场、帆船竞赛,下面一幅大插图是风力也能用来发电。教材的编写意图是通过这几个例子的启发,引导学生交流更多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风力的具体实例。如利用风力表明风向、利用风轮提水灌溉、利用风轮吸海水制盐等。教学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学生讨论:人们是怎样利用风力的?比如说说利用风轮提水灌溉是怎么一回事,而不是说到这些名称就停止。教材把风力发电用一幅大图单独呈现出来,就是要引起师生的关注,后面的教学都与风力发电有关。
第二部分是风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也就是以风力发电机为重点来研究如何利用风力。分为这样几个环节,首先是制作风车,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几个不同形状的风车,材料可以选取纸、铝片、竹、木等,形状由学生自行设计。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为学生准备好制作风车的材料,也可以提前通知学生自己带好制作风车的材料。实际教学中可以指导学生做好一种风车,而其他种类的风车,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课外制作。第二是实验,教材上出示了三个问题:
1、我们制作的风车在风中能转动吗?
2、哪一种风车转动快?
3、怎样使风车转得更快?第一个问题好解决,试一试就知道了;第二个问题是相对于不同种类的风车来说的,比较在同样风力的情况下,哪一种风车转动快;对于第三个问题,教材上呈现了两幅插图,一是一个学生拿着风车跑,另一个是用电扇吹,除此之外,学生也许还要提出其他的方法,如增加与风接触的面积、使风车与风的方向垂直、减小风车与轴的摩擦力等,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教师都应该肯定。第三个环节是改进风车,使风车能按风向的变化自动调整方向。教材首先提出问题,自然界的风向是不固定的,而风车必须正对着风才能很好地转动起来。用什么方法能使风车不用人调整方向,而随风向变化自动调整方向呢?这个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教材上有一个提示:想一想,风向标为什么总能指向风吹来的方向。你能从中受到什么启示吗?这时候教师如果能出示风向标的实物,让学生仔细观察,那么学生也能设计出按风向的变化自动调整方向的风车,即风车本身能够转动三百六十度,在与风车迎风面相反的方向安装一个与风向标上类似的装置。课堂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风向标原理来设计随风转动的小风车,由学生课外制作。第四个环节,讨论风力是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的。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前面的研究讨论,然后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上呈现了一段风力发电的资料,最后将讨论的结果记录在教材的方框里。
学情分析
通过两年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对于风,学生并不陌生,但是对于风的利用了解甚少。对于常见的风车,学生或许已经玩过,对于怎样使风车转的快也有过自己的疑问与思考,这也激发了学生对于本课的探究热情。
教学要达到的目标
1.知道风力以及利用风力的实例;了解风是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的。
2.经历风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的探究过程,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想法。
3.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教学如何开展
1.学生对于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风力可能了解不够,首先,教师可以从学生放风筝的经验入手,让学生说一说放风筝的经验,学生这时可以说出很多,比如如何放得高、如何收下来等,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觉到利用风力其实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为后面的教学打下一定的基础。其次,教师要查找一些有关风力利用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人们利用风力做了很多事情。
2.制作风车后带学生到室外亲自去实验,回教室后进行交流。要注意的事项,首先要考虑的是上课当天是否有风、是否适合于本课的教学;
二、一定要让学生带着问题(1、我们制作的风车在风中能转动吗?
2、哪一种风车转动快?
3、怎样使风车转得更快?)去探究,否则,实验只能成为学生玩风车的机会。如果学生所做的风车不能转动,就应该引导学生进行调整。重点要引导学生观察比较2、3两个问题,对第3个问题,可以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做一些猜想,如增大风力、增加与风接触的面积、使风车与风的方向垂直、减小风车与轴的摩擦力等,让学生想办法证明猜想是否正确,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去室外不是去玩,而是去观察研究问题;
三、室外活动很容易流于形式,表面上轰轰烈烈,其实上学生没有观察思考,因此,要注意组织好学生,特别是以小组活动为基础,重点观察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教师要随时进行巡视、指导和调控;
四、回教室后不仅要求学生交流观察研究的结果,也要交流观察研究的过程,特别是在观察研究活动中所发现的细节问题,如怎样使风车转得更快这个问题的交流,只要是学生亲自做过了,说得有道理,教师都要予以肯定。
3.整体理解第二部分,整个第二部分都是围绕风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这个问题展开的,通过制作风车、用风车做实验、使风车按风向的变化自动调整方向和阅读资料等活动,最后期望学生通过讨论,形成自己的结论。对于使风车按风向的变化自动调整方向这个活动,教师只能想办法让学生去理解这个问题,而不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出这样一个风车来。可以出示风向标,让学生观察,用电风扇吹风向标,让学生理解风向标能指风向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设计自己的能随风向变化自动调整方向的风车,难题应该可以迎刃而解。而对于学生自己的讨论结果,没有必要强求完全一致,提倡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比如可以用文字、示意图以及用图文结合的方式都可以。
第三篇:风力的利用教案
《风力的利用》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篇教材一是风是学生平时遇见的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人们利用风做那些事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来进行教学,从书中的插图看,其目的是启发学生交流在日常生活中利用风力的具体实例。二是研究“风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进行研究。教学目标:
1、知道风力以及利用风力的实例,了解风是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的。
2、经历风怎样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的探究过程,懂得交流与讨论可以引发新的思考。
3、体会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操作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学重点:
研究风车转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教学难点:
风车的转动能按风向的变化而自动调整方向。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分组材料(纸、铝片、小钉子、小木棍、铁丝、剪刀等),风力风向计、电扇等
学生准备:制作风车的材料及工具 教学过程:
一、由生活实例引入
1、说说我们在生活中用到风的例子
2、教师从学生回答的问题中,重点提出风力能用来发电,那风力是如何使发电机转动起来发电的呢?下面我们先来制作一个风车。
二、带学生制作风车,看谁制作的风车的转动的快。
1、我们做风车需要那些材料?我们在做风车时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2、学生回答后,根据学生的回答强调安全后,学生分小组做作风车,看哪个小组做的最快,并且转动的快。教师巡回指导、调控。同时研究:
3、观察你做的风车能转动吗?转不快是有什么原因呢?
学生自行设计制定出各种不同材料、不同形状的风车,因而强化了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过程,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发展,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方法,经历了一次创新思维开发的过程。
4、交流展示制作的风车。
5、怎样使你的风车转动的快?(1)增加风力
(2)使风车与风的方向垂直(3)减少风车与轴的摩擦力等
经过各小组的讨论、研究,最后汇报出最佳风车的设计方案,并展示给学生,并小组间互换意见,交流看法,这样全体同学在一种民主的气氛里,质疑问难。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自行获取知识的能力。
6、结合学生的制作,转动电扇,使风向发生改变,引入自然界的风向是不固定的,而风车必须正对着风才能很好的转动起来,你能有什么办法能使风车不用人调整方向,而能随风自动调整方向吗?
(1)小组讨论交流(2)集体交流(3)小组合作制作(4)集体交流
三、学生交流,形成自己的结论。
四、师生共同研究风力发电机发电。风车做好了,那现实生活中风车如何发电的呢?小组内根据风车的转动一起研究后交流。
五、课外作业
继续改进自己的风车,使它转动的更加灵活、快、能随风向的变化而自动调整方向。
第四篇:电能的利用教学设计
电能的利用(第1课时)
科学(浙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三章 第6节
一、教材分析
《电能的利用》是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中的第6节,本节有两大特点,一是综合性强,要综合运用前面的欧姆定律、串并联知识;另外一个特点是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紧密。这些知识不仅是进一步学习电学的基础,而且在生产和生活实际中也有广泛的应用。教材注重让学生经历从生活走向科学,从科学走向社会的认识过程,内容上循序渐进,逐步上台阶,从而实现认识上的飞跃,同时教材也体现了注重合作学习、自主探究等课标中的新理念。
二、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对电学的基础知识已有了初步的了解,对本学科有强烈是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但还有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不够好,对今后的学习带来很在的困难,在教学中要注意对他们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的培养。
三、设计思路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较多接触“能量”的概念而不是“功”的概念,因此突出“能量”会使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发挥生活经验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探究。从日常生活对电能的利用入手,引导学生回顾人类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应用电能的实例图片,归纳出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的过程是电流做功的过程,再从电流做功快慢的角度引出电功率概念。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是本节的难点,学生不易分清,通过演示实验来讲解,比较直观,学生易于接受。在这里主要是讲清概念,不要急于进行较复杂的计算。在研究电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用电流通过电灯做功,利用电灯发光来增加感性认识,增加了实验可见度,并采用先猜想再实验最后总结的探索式教学模式。另外,在实验中注意研究方法的渗透(转化法、控制变量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讨论、设计实验方案,目的是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各个环节不断地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设置悬念,适时点拨诱导。整个教学过程要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线索的原则。
四、教学目标 知识和技能:
1.知道电流做过程的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理解电功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理解电功率跟电流电压的关系,知道电功率的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3.理解什么是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知道额定电压、额定功率与实际电压、实际功率的区别。
4.知道电能表是计算消耗通电的仪表,学会家用电能表的读数和计算电器消耗电能的方法。
5.学会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电器功率的方法。过程和方法: 1.通过对电器工作的分析,体验电能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2.培养学生通过探究、交流等方式来接受科学知识的习惯和能力。学会用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科学发展对人类生活水平提高的促进作用,提高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2.学会合作交流,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科学技术的探索意识。3.了解电能和我们生活的关系,有节约用电的意识。【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电功、电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学习用探究实验来研究电功率问题。难点:额定功率与实际功率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合作学习、自主探究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准备
电流表、电压表、电能表、电池、小灯泡、开关、若干导线、小电扇、电动玩具车、多媒体课件等。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设问:突然有一天,我们这个社会没有了电,那么你能想象一下那时将会是怎样一幅场景?现代生活离不开电,电能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身边的那些设备在工作时都利用了电能?
(二)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1.电流做功
电能是人类最常用的一种能量。人类广泛利用电能,不但是因为电容易传输,也是因为容易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问题: 请根据你们小组所列举的设备,说说它们在工作时电能分别转化为什么形式的能?
总结: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是电流做功的过程。用电器消耗了多少电能,电流就做了多少功。用字母“W”表示。电功的单位“焦耳”
2.电功率的概念
设疑:电流通过电车的电动机做的功多还是通过电扇的电动机做的功多?(学生茫然)设问:它们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消耗的电能一样吗?电流做的功一样吗?(学生回答)归纳:在相同时间里,不同用电器消耗的电能不同,电流所做的功不同,所以电流做功,也跟机械做功一样有快慢之分,科学上用“电功率”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跟机械功率一样,电功率的单位也是瓦特或千瓦。
问题:某用电器的电功率较大,有什么意义?
——功率大,说明此用电器消耗电能快,转化为其它能也多。
问题:那么电功率较大的电灯和电功率较小的电灯消耗的电能多少有什么不同?灯泡的亮度和电功率有什么关系?
探究:出示两个不同额定功率的灯泡,提问学生,灯泡的亮度与电功率有关吗?(1)作出假设:功率越大,灯泡越亮
(2)设计电路:因为所提供的是三盏额定电压相同的电灯,所以要进行比较,则需要设计成一个并联电路,并画 出电路图。
(3)进行实验,并填表(4)交流并得出结论。
总结:灯泡的亮度跟电功率有关,电功率越大,灯泡越亮。情景展示:灯泡铭牌,“220V,40W”。
提问:在一些用电器铭牌上常常标有“额定电压”“额定功率”等字样?你能读懂铭牌吗?你知道它的意义吗?
——该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压220V,在220V电压下消耗的功率40W。电灯的电功率为40W它表示:电流通过白炽电灯1秒钟做功40焦耳。
总结:额定电压是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消耗的功率。购买电器时,要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功率。
读图:课本3—59 洗衣机铭牌,跟同学交流你能读懂的内容。
读P—101表格,使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常用电器的功率。3.电功率的计算
猜测:小灯泡的电功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根据所学的电学知识进行猜测。
(1)研究电流与电功率的关系 设计方案与电路。组成并联电路。
结论:在电压相等的情况下,通过灯泡的电流越大,灯泡消耗的电功率越大。
实验:通过上述两个实验得出电功率的决定因素。实验中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
(2)研究电压与电功率的关系 设计方案与电路。组成并联电路。
结论:在电流相等的情况下,灯泡两端的电压越高,灯泡消耗的电功率越大。
(3)电功率计算:等于通过这个电器的电流与这个电器两端电压的乘积。
公式: P=UI
单位:瓦特 或 伏·安
想一想:根据欧姆定律,还能够得到有关求P功率的计算公式有哪些?
P=U2/R P=I2R
(三)课堂小结,巩固升华
1.课堂小结:你学到了什么? 2.课后第1、2、3题
(四)课外作业,应用拓展
1.书面:作业本相关习题。2.观察:家用电器铭牌和电能表
八、板书设计
第1课时:
第六节
电能的利用
1.电流做过程的实质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2.电功率(P)定义:电流单位时间完成的功。电功率反映电流做功的快慢。电功率单位:瓦特(W)、千瓦(KW)3.额定电压: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
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功率。
4.探究实验结论:灯泡的亮度跟电功率有关,电功率越大,灯泡越亮。5.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P=W/t= UI
(推导式
P=U2/R
P=I2R)
九、教学反思
从生活实际中用电耗能的差异性──不同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不同入手,引导学生观察电能表的转动快慢不同,提出电能消耗快慢的度量问题,引入电功率的概念。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科学,从生活走向科学。通过学习电能的计算,认识节能的不同方法,可以采用功率小的用电器,也可控制用电时间,体验科学问题与技术和社会的联系,从科学走向社会。通过探究用电过程中电功率与什么因素有关,让学生经历探究认识电功率与用电器两端电压、用电器中的电流的关系的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能区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的意义,学会认识电器上标出的功率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在研究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时,采用先猜想、再实验、最后总结的探究式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强调开放性和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可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采用对比机械功,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引导他们思考、分析、讨论,自然而然引出电功与哪些因素有关,强调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和学生的理解。告诉学生科学家经过精确测量出了计算电功的公式W=UIt,讲清W、U、I、t所表示的物理量,引导学生说出公式的物理意义。
可留一些方法具有多样性或问题具有趣味性、挑战性,可研究性的作业,使学生的探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第五篇:《太阳能的利用》教学设计
太阳能的利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搜集有关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实例并能与同学共享。2.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并探究怎样更好地利用太阳能。
3.联系太阳能,能从能量转化、储存的视角去解释、描述能量的变化。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搜集资料和实践探究的乐趣,知道太阳能的利用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科学研究需要坚实的知识基础。科学知识
1.知道太阳能是指来自太阳、以光为主要形式散发的能量。2.知道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太阳。3.知道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有关事实。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关于介绍太阳能的有意义的、针对性比较强的资料;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
学生准备: 搜集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有关资料并做成资料卡片(最好是图文并茂的)。
一.教学导入
1.讲述:前面,我们研究了热能、电能等,现在一起来研究太阳能。
2.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中都有些什么,说说这些对象和太阳能之间有什么联系。
3.学生发表看法。
4.过渡:太阳与我们、与万事万物密切相关,让我们来学习——太阳能的利用。
二.活动 怎样利用太阳能
1.提出问题: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太阳能为我们做了什么? 2.出示以搜集的资料,小组内进行整理。3.交流讨论。
活动规则:每两个小组互相交流,一个小组先当“考官”,给出地球上的有关物质变化现象(如刮风和下雨、水温上升)之后,另一个小组则按照先说“能量形式的转化”(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风能、水能、热能)再说“怎样利用”(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的顺序进行回答,答完之后再互换位置。
4.教师评价资料搜集情况和小组交流情况。
5.补充介绍:目前情况下,人们还不能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教材中所示的太阳能汽车,是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再转化为机械能的。太阳能热水器,如果学生当中有的人家里使用了太阳能热水器,教师让他向同学们介绍它的特点。
三.活动 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根据现有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特点提出与太阳能利用有关的问题。2.思考这样设计和制造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假设。3.制定研究计划并准备对比实验的材料。4.制作太阳能热水器。5.按计划实施研究。
第二课时
调查、制作的研究成果交流会
教学目标
1. 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学习工具的能力及节能意识。3.训练学生的判断推理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讲述:前面我们完成了“家庭用电情况调查”和“制作并研究太阳能热水器”两项任务,在这两个活动中,能量的利用是否科学合理?这节课让我们进行交流交流。
二.交流 家庭用电情况调查 1.学生出示“家庭用电情况调查”。2.组内交流各自调查到的情况。
3.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家庭用电的合理性。4.集体商讨: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5.思想教育:节约用电。.
三.交流 制作并研究太阳能热水器
1.出示有关太阳能热水器的研究资料。2.评价研究活动开展得好的小组和个人。
3.小组汇报:探讨太阳能热水器的科学性有哪些? 4.集体商讨:能否提出更新更好的设想?
5.根据大家的研究成果,修改各自的制作方案,制作更好的太阳能热水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