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时间:2019-05-12 22:08: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评价化学课堂教学质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评价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第一篇:如何评价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如何评价化学课堂教学质量

1.化学教学质量测评应以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注重学生发展的进程,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测评体系。应积极采用笔试、口试、实践操作、成长记录和综合表现等多种方式,质量测评的内容应全面。包括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评价要从学生的实际和教学的实际出发,注意适度性和科学性。

2.对化学学习的测评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学习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化学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化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3.质量测评的试题编制应以教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并参考所选用的教材。注重对化学“三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的考查,考查内容应尽可能全面并突出重点。注重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适度加强对化学应用意识和用化学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考查,适当体现对动手实践能力的考查,试题应有层次性,但容易题(难度系数0.8以上)应占70%,试题表述力求科学、规范、简洁、无歧义。

4.科学选择测评方式和方法,恰当安排单元检测和期末考试。认真做好单元检测,期末考试的组织、批改、成绩记载,以及试卷分析等各项工作。每学期单元形成性检测不少于5次,要全批全改,并有讲评与订正。及时对检测的情况进行系统的分析、反思与反馈,使学生了解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使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

5.建立学生、教师共同参与的质量测评体系,让学生、教师能多渠道获取信息,以利于反思、调整,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6.建立学生数学学习成长档案,并及时予以记录,教师每学期写一份所任教班级的质量分析报告

新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学习方式、方法、强调把学习时空留给学生,让学生体验学习过程、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和运用;让学生能通过学习增加实现理想的希望,增加对学习的信心;让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得到尊重和发展。新的教学模式中教师角色是依据课程标准,以教材为范例设计教学,参照任教班级学生需要、发展方向和可能性予以指导、帮助,创设学习情景、提供学习工具、组织学习活动,参与学习过程,因此要体现教师的创造性和个性,注重培养学生产生问题的意识,激发积极探究兴趣。学生是主动参与学习活动、在接受学习的同时尝试探究与发现、学会交流与合作,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角地位能获得发展。因此我们对课堂教学评价应侧重:职业道德评价、教学行为评价和专业发展水平评价三个重要内容。教学行为评价的主要部分是课堂教学评价,是对教师工作评价最基本最重要的项目。专业发展水平评价对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提高评价的可操作性,使评价科学、公正、客观、全面,要研究制定评价标准和实施方法,要以教师自评为主,要有教学同行、教学研究和管理人员、学生和家长的参与。可使用课堂教学评价表进行课堂教学评价。通过若干次评价结果的分析、综合,力求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较客观的评价,促进教师积极探究,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原则

课堂教学评价具有导向、调控、激励的作用,充分发挥评价的功能,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课堂教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因此,在实施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时,必须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导向性原则

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首先要把握好评价的方向,否则,就会失去评价应有的作用。从总体上看,创新学习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应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 的教学指导思想,把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放在重要位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自主求知;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为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具体来看,课堂教学还应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科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等,还应渗透思想教育、审美教育等因素。

(二)有效性原则

现代教育评价在方法论上一个重要变革就是追求评价的有效性。有效性评价是评价赖以进行的基础,否则,即使评价再客观、再准确,但其实效性差,最终也很难达到评价的目的。因此,评价除了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的发展规律外,还应符合人的个性,其中包括教师本人的个性和班级集体的个性。它需要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能力,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去发挥自己的创造性,使课堂教学更加具有生命力,并根据学生的个性考虑整个班集体的特点,使评价更有实效性。

(三)全面性原则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以“导”与“学”两大方面进行。在“导”方面,强调变“教”为“导”,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更是教学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服务者。而导要导得有法、导得有理、导得有效。在“学”方面,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学生能自主学习,读、思、疑、议、创有机结合,并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对“导”与“学”的全面评价,使得评价既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真正形成民主、和谐、平等、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

(四)开放性原则

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而这门艺术水平的高低又是与教师和学生共同的创造和努力分不开的。中外教育史上有一大批优秀教师,他们所创造的每一次成功的教学几乎都与他的本人丰富的个人特征有密切的联系。从这个角度来说,课堂教学有着极强的个人依赖性,对它的评价不可能用划一的标准来框定教师和学生的教学行为。因此,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只能是开放的,在评价过程中应为受评者在评定尺度方面留有一定的余地。

(五)创新性原则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问题”和“思考”,因此,评价应紧紧抓住“问题”和“思考”这两个关键。通过“问题”去激发学生“思考”,学生在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或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创设“问题”的情境;其次是学生应敢于质疑问难,学会思考,解决疑难,见解独特,有新意;再者是在解决问题中相互合作,积极探讨,拓宽思维,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就能在“问题”和“思考”中得到培养。

三、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其评价标准应依据现代教育理论、创新原理和学习规律,结合本校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情况来制定。建立的标准应具备如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要体现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现代学习非常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群体交往活动和合作学习关系。这种关系是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合作、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使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在充分尊重人格的基础上,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倾听、交流、协作、分享的合作意识。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自由和谐的学习环境,而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要体现学生能自主学习、尊重差异、鼓励创新

现代学习非常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通过学生自我选择、自我探究、自我调控,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同时,承认学生发展的差异性,不强调“填平补齐”,只要求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在不同起点上获得最优发展;承认学生的独特性,不追求每个学生各方面的平均发展,而是让每个学生形成自己的特色和鲜明的个性。因此,在教学中,应分类指导、分层教学,不能按统一模式去塑造学生。此外,在教学中,要尽可能发现学生的聪明才智,尽力捕捉学生的内在潜质,努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迸发出创新火花,促使学生逐步具有创新学习的能力。

四、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形式

各地、各校根据现代教学评价的价值观:重视评价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重视评价对当事人的服务功能,建立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一)评价形式之一——优课评比

着重于学生、教师在教学的准备、实施、收获三个阶段来进行评价。1.准备阶段

对于学生来说,评价关注的应是学生的个性特点、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方式。具体的问题有:是否做好学习新内容的心理准备;是否做好相关知识的复习准备;是否准备好课本、学习辅助材料等等。对于教师来说,评价关注的是教师的教学意向、教学观、教学策略和对教学效果的预期。具体的问题诸如:是否以积极的态度进行教学准备;教学观念是否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并符合实际;对教学的设计和预期的目标是否合理;能否正确把握学生的特点、学习方式和已有知识;对课程的理解分析是否正确、资源准备是否充分、评价手段是否合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否正确,分析是否合理等等。

从教学内容的维度看,评价关注的是教师对预设的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安排。具体的问题可以是:预设的教学内容是否符合课程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教师对教学内容把握是否科学、准确;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间是否有联系,有什么样的联系;是否预留给学生有思考的空间等等。

从教学环境的维度看,评价关注的是环境资源能否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具体的问题包括:教室、器材和网络是否适合即将展开的教学需要;教科书和辅助资料是否恰当等等。

2.实施阶段

由于学生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内容产生互动来建构知识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评价应关注:学生与教师间的互动程度和水平,包括:是否进行大量内涵丰富的对话;能否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是否在探索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就相互之间在教学中产生的冲突进行协商;是否存在积极的情感交流等等。

学生与教学内容的互动,包括:是否主动去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能否对所学的问题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是否善于把当前学习内容尽量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能否提出有意义的问题等等。

从教师维度看,评价关注的主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地位和教学策略是否得当。包括:课堂上呈现的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科学性、合理性;课堂氛围是否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否使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保持平衡;能否灵活并创造性地应付各种事件;能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能否组织协作学习并对之进行引导;能否运用有效的提问技能;能否聆听学生的不同意见;是否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信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主动精神和兴趣;能否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能否与学生一起讨论疑难问题;能否鼓励学生正视和克服眼前的困难;能否对学生解决困难给予帮助等等。

从内容的维度看,评价关注的是实际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包括:内涵是否丰富;能否把学生引向学习的深处;实际教学内容是否得到灵活处理和合理利用等等。

3.收获阶段

收获阶段评价的是教学是否收到了应有的效果。其主体是学生和教师。

学生在学习完一节课后应该得到相应的发展。而学生的发展又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意的发展。所以对学生收获的分析可从以下方面着手:是否理解所学内容;是否懂得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运用;对所学内容是否有兴趣;是否觉得所学的知识有价值;是否掌握思考的角度和方法等等。

对于教师来说,判断的标准包括:能否有效地评价每位学生的学业成就;是否让学生获得机会报告他们的学习效果;能否通过反思发现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制定改进的措施;通过教学反映教师的专业素养水平如何,在哪些方面得到了提高等等。(具体的评分细则可参见附录)

(二)评价形式之二——公开课

立足于教师间互相听课评课,相互学习与促进的角度上,提出教师间互促型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它强调营造一种积极健康的评价氛围,评价者与被评价者都能在听课与评课过程中得到专业素质的互相促进。

1.评课即品课

对于听课者来说,评课重在一个“品”字。所谓“品”就是品味、评品。“品课”就是要对一堂课进行入微的观察、思考,对教学情景与事件进行适当的描述与解释,并作出价值判断:欣赏或批评。在听课的过程中学会鉴赏,把听课与评课过程自觉地作为一个学习的过程。

2.评课即交流切磋 听课者与授课者都是评价的主体,双方是平等互惠,互相学习的友好关系。在积极创建的平台上双方都有交流沟通,协商研讨的机会,进行专业上的切磋。互促型课堂教学评价强调“理解”、“阐释”、“移情”、“交流”, 把评价作为一个发现问题、实施改进、促进发展的过程, 作为一种不断协调各种观念分歧,最后达成共识的手段。

3.评课即校本培训, 为评、教双方的专业发展服务

这种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宗旨在于:以评促教,评教相长,专业互促。在开展听评课的活动过程中,把课堂教学作为教育教学行动研究的主战场,把听评课的过程作为校本培训的一种形式,是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它能使听课者与授课者都能同时得到实惠,都能同时得到发展。一方面授课者通过听取反馈意见和进行自我反思,不断提高自我认识水平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激发教改的内驱力,自觉调整教学行为和心理状态,积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听课者通过利用这一教学观摩的机会,找出自己与优秀教师的差距,学习优秀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获取更多成功的经验,在观察与比较、思考与欣赏的过程中获得发展。

(三)评价形式三——家校开放课

学生和家长是学校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两大群体,家长作为学生的父母和教育的投资者之一,十分关心学生在校的发展情况和受到了什么样的教育。促进家校协同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家长参与课堂教学的评价,增强了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监控,有助于促进教师反思习惯的形成和反思能力的提高。

第二篇:对CAI 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探讨

对CAI 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探讨

张小菊(湖北师范学院 化学与环境工程系,湖北 黄石 435002)

[摘 要]多媒体计算机已广泛地运用到化学课堂教学中,正对传统的化学教学课堂产生影响。本文对班级授课这种组织形式下的CAI 化学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从评价的内容,即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的方法、评价的方式上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CAI ;化学教学 ;教学质量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中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计算机普遍地应用到了化学教学当中,作为教学媒体,与传统教学媒体相比,多媒体计算机具有强大的功能,计算机进入化学课堂,化学教学因而也有了与传统教学不同的特征,它的评价原理、方式方法因而也有了自己的特征。

1、计算机辅助化学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课堂教学评价应该是根据评价主体和评价目的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和方法的综合体系。有研究指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应包括三部分:一是教师和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课堂教学评价,评价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其目的是增强师生对教学的参与感和自我体验,弘扬师生的主动精神,使师生形成自我评价、自我调节的习惯和能力;二是教师同行和教学专家作为评价主体的课堂教学评价,评价的对象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发展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的积极态度,帮助教师改进和完善教学工作;三是教育行政管理者、学生家长、教育专家及社会人士作为评价主体的课堂教学评价,评价的对象是整个课堂教学系统,其目的是对课堂教学进行合格性评价以及鉴定和评比等,从宏观上调控课堂教学,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在此从一线教师的角度出发,结合CAI 化学课堂教学的实际,以教师和学生作为评价主体,评价的对象是教师和学生,其目的是提高计算机辅助化学课堂教学的效果,真正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从哪些角度进行计算机辅助化学课堂教学评价

与传统教学一样,计算机辅助化学课堂教学也要从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素养、教学效果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对教学评价的着眼点可以不同,如有的着重于评价教学方法,有的着重于教学思想的贯穿情况,总之,要有着明确的评价目标,评价目标不一样,着眼点就不一样。在此从教学媒体的选择与教学内容、CAI 课堂中的教学互动、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学设计上的心理学与美学原理的运用等方面进行讨论。

2.1 教学媒体的设计是否符合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的种类非常之多,从广意的角度来看,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等传递教学信息的介质都可以称之为教学媒体。教师在设计教学时,面对一定的教学内容,必须对教学媒体进行选择。要对教学媒体进行选择,在现在条件许可的条件下,考虑的第一个问题,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教学媒体与教学内容的符合性问题。这里的符合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教学媒体适合于表态教学内容,二是教学媒体科学地表达了教学内容。不同类型的知识所需要的教学媒体是有所差别的,如体育运动中的动作技能类的知识,可以选择图画、电视录像、三维动画的展示,也可以是教师的身体语言,而化学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它的教学则更多的依赖于文字、符号等,它的教学媒体用普通的黑板就够了,即使用的是计算机等现代媒体,它们所起的功能也只不过是显示。

2.2 教学媒体的设计是否符合教学目标

教学媒体的设计应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如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需要大量的背景知识,这时网络应该是最便捷最实用的教学媒体,网络上丰富的资源以及查找信息的便利性是

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若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环境的关注,没有什么比置身于大自然中更好了。

2.3 教学媒体的设计是否符合美的原理

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激情,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那么用教学媒体表现教学内容时,一定要能给予学生美的享受。如教师语言的抑扬顿挫,如用计算机展示古代瓷器的图片进行化学史教学,如用录像展示张家界溶洞中的钟乳石。特别是在计算机模拟的教学过程,从色彩、布局、声音的选择上都应该符合美的特征。教学媒体在表现教学内容时,须运用教学心理学的规律,如注意的选择性规律。

2.4 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师生间的互动

多媒体教学中由于引入了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计算机在表现内容上的功能的强在性,常常会出现地位突出,因而也曾出现了在现代化的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变的讨论,出现是否还需要教师的讨论。在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的课堂中,教师的地位是不能被代替和忽视的。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同样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活动,是在教师与学生之间展开的,是人的活动,因而,教学过程也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

2.5 教学过程中是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

无论是在什么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所有教学活动的终结目标都是为了学生,为了让学生知识结构更健全,思想道德更高尚、身心更健康、更聪明、更高尚、更强大。所以无论是看样的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性都必须得到体现。

2.6 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法论的教育,在我国的教育历史中,特别是近十年的教育中,常常因为应试教育观的影响而常常被扔到一旁。在强度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当中,在素质教育的召唤下,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堂中,同样也应该重视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注意对他们良好品质的培养。

3、计算机辅助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方法

计算机辅助化学课堂教学的评价从教师的自我分析,同行与专家的评议,学生的反馈与学生的自我评价这几个方面展开。如果要对一堂计算机辅助化学教学课进行全面的评价,这三方面的分析都是必要的,这是从三个不同的视角、三个不同的侧面进行的。

教师自我评价指教师在课后对教学过程所做的分析与评判。主要分析教学过程中哪些方面较好地实现了教学计划,还在哪些不足,哪些地方需要改进,哪些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周到,学生在学习中有哪些反映,下一阶段的教学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有哪些。

同行与专家的评议是一种全面的分析过程,是评论者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全面仔细地观察、记录、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同行的评论是提高质量的一种好方法,它能比较客观全面地反映一堂的教学质量。

“以学论教”是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思想。所以学生的反馈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对于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是至关重要的。学生的反馈有几种不同的形式,一是课堂上表现出来的,如学生的情绪、学生的表情、学生的状态。二是对学生的学业成绩、学习态度等进行的测量,然后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间接的推断。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学生课后对自已课堂学习情况的分析与判断,主要是从学习的质量、学习的态度、学习掌握的程度、需要努力与提高的地方、需要与同学和老师交流的地方等方面进行自我总结与判断。

在教学评价中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

观察法:观察适用于在教学评价中不易被量化的行为表现,如学生的兴趣、爱好、态度等。

调查法:调查法包括问卷调查与访谈。问卷调查是通过预选设计好的调查题要求被调查者笔答以获得有关的资料。访谈法是根据事物拟好的谈话目的和提纲进行的,它具有开放性的特点,能够了解的被调查者的心理教程。

测验法:测验法主要是用笔试进行。教学中根据所要了解的目的,测验可以是学生学业成绩的测验,可以是对学生某一方面能力的测验,可以是对学生态度、兴趣的测验,也可以是对教师质量、教学能力、教学水平的测验。测验可以用专用的测验量表,也可以是自己编制的。

参考文献:

[1]R·M·加涅,L·J 布里格斯,W·W韦杰著(皮连生,庞维国等译).教学设计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2]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发教育出版社,1991.[3]朱小曼.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4]秦晓文,张桂芳.课堂教学评价研究回顾与展望.教育科学研究

[J],2002(7):27-29.[5]龚孝华.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反思与重构.教育探索[J],2002(11):44-45.

第三篇:关于提高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

泾干中学李军峰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就掀起了一轮又一轮的改革热潮,“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创新教学理念”的论调铺天盖地地飞过来。的确,“照本宣科”已被学生唾弃,“满堂灌”已被学生所敌视,“题海无边”更让学生感到“回头无岸”,在新课标的指导下,作为教育一线的我们必须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求得最佳教学效果。

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历和思考谈几点体会,仅供大家参考。

1、充分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题

教学实践表明,教师在备课上所花精力的多少直接影响授课的质量。就同一教师来说,进行观摩教学时,教学效果一般都比平时好,原因并非观摩教学时,教学能力提高了,而在于教师备课比平时充分得多,进行了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因此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首先必须备好课。

2、教材与考点的有机结合,增强学生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教材相当于教师的枪,老师必须要有驾驭教材的能力,每章的重难点要做到心中有数。特别是教毕业班的,前5年的考题,都要浏览一遍,考什么,怎样考,考到什么程度,这些都要有的放矢地在平时课堂教学中体现出来。我每上完一节课,都要让学生“挑战中考题”,把历年曾考过这个知识点的题型都让学生做一做,这样,把考题贯穿于平常教学当中,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在课堂上落实“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为教学的主导”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现代教学方法的一个很重要的特征是既重视教师的“导演”作用,又重视学生的“主演”能动作用,强调:“教”与“学”是师生共同的活动。传统的课堂教学,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常常落空。因此,在课堂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灌输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思考,从让学生死记硬背,转变到鼓励学生探索与创新。要让创新真正走进课堂。首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能够积极思维、驰骋想像、任意表达,敢于标新立异,打破常规。一旦学生成功了,教师要及时赞扬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到创新的喜悦。即使学生不成功,教师也不轻易否定,以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4、精讲多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讲练结合这种方法有利于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在参与中思考、学习,充分利用课堂四十五分钟,不仅可以减轻学生负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青少年,特别是处在高中阶段的学生有一个心理特点不容忽视,就是青少年的注意力集中不能持之以恒,具有间断性的特点。第一次集中注意力只能持续十几分钟后开始发散。第二次十分钟左右,依次递减。针对学生这种特点,教师应当把握好讲课时间。例如,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我做了这样的尝试:引先导学生得出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完成与之相适应的练习,加予讲评。这样学生在注意集中时接受了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的判断,在练习中精神得到放松,使已经产生的疲劳,通过练习的时间得到消除,为下面的内容做好了准备。学生在讲与练交替的过程中,显得精神饱满,不仅能很快掌握知识要点,还能正确地应用知识解题。如此讲练结合,能抓住教材重点把知识讲明讲透,在此基础上加强练习,就能避开听觉疲劳的毛病,又能当堂消化新课,对新知识进一步巩固、理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相互促进的。同等智力水平的学生,学习成绩有时差距很大,究其主要原因,是非智力因素妨碍了他智力的有效发展,如学习积极性差,自我约束能力差,等等。因此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特别是对课堂教学有着深远的意义。高中阶段的学生,有的意志薄弱,不能吃苦,爱模仿,又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受外界干扰,分散注意力。因此,教师应重视自身的个性修养,以积极的一面影响学生、带动学生。有的学生缺乏刻苦精神,学习没干劲,成绩不理想,容易产生自卑、多疑心理,常常喜欢在课堂上“表现”一下,以期盼引起重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对这种学生,如果只是一味的批评,只会增加压抑情绪,甚至形成逆反心理,专门与教师对着干,影响课堂教学。因此,对差生,主要从非智力因素方面多加培养,本着“爱”的原则,抓住各自的性格特点,尽心安抚,多关心和爱护,多给予鼓励。在学习上给予耐心辅导,取得点滴进步就要充分肯定,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把心思安在课堂上。当然,教无定法,以上是我个人对课堂教学的一点体会,仅供同仁参考。

第四篇:如何评价课堂教学

如何评价课堂教学

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的课?我们应该依据什么样的指标体系对一堂课的质量进行评价?这是一般教学论研究中较为棘手的问题,职业教育教学中也不例外。现有评价指标的首要问题是过于注重形式,比如是否使用了信息化手段,是否采取了小组教学,是否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等等。依据这些指标来对课堂教学水平进行评价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些教学手段和方式是在特定教学理念下产生的,它们也只能适用于特定课堂的教学,如果把它们作为一般评价指标,那就必然会导致表演式的课堂教学,甚至会出现一些课教学实际效果平平,评价得分却很高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具有较大普遍性,是当前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提高的毒瘤,需要下决心予以根除。

把特定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组织形式作为课堂教学水平的评价指标,是对课堂教学标准的一种偏见,依据它不可能对课堂教学水平做出客观评价。比如,为什么只有采用了信息化技术的课才是好的课呢?采用了信息化技术的课为什么就一定是好的课呢?在课堂教学中,恰恰我们会看到大量的因为信息化技术使用不当而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现象。比如由于PPT的使用导致课堂教学信息传递速度过快,这是我们早就发现的问题。除此以外还有其它问题,比如有些课的内容明明主要是由教师阐述清楚重要概念,却也要放在机房中教学,结果导致学生座位过于分散,且由于电脑的存在而干扰了其注意力,教学效果反而不好。学生其实已经在渴望教师放弃信息化教学手段,回归传统的教学手段,因为他们感到这样和教师的关系更为亲密。其它方面同样如此,比如小组教学一定是最优的教学组织形式吗?不见得,有些课堂是要求学生人人过关的。

对于教学研究来说,当然要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对于通过长期研究取得的成果,我们当然会期望它们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以提高教学质量。但是我们必须把这种探索与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构建区分开来。课堂教学评价指标的构建首先必须坚持中立原则,即不对任何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带有偏见,它需要坚持的唯一指标是,在确定教师所设计的教学目标合理的前提下,看教师所选取的教学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与教学目标是否一致,是否能最大限度地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且这些要素之间存在内在逻辑一致性。尤其对于教师所设定的重点和难点,要特别关注教师具体采用了何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破解重点和难点,从而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

现有评价指标还有一个突出问题,即主次不分、层级不明,以致课堂教学评价时往往过于关注一些细节,而忽略了对更为重要的指标的评价。比如许多评价指标体系把教师的仪表仪态作为一级指标。对一位教师来说,保持良好的仪表仪态自然是很重要的,但把该项内容作为一级指标存在许多问题,大多数教师在仪容仪表上是不会有特别严重的问题的,这就使得该项指标往往形同虚设;有些教师尽管在仪容仪表上存在一些缺陷,却是该教师的个性所在,而且学生不反感,有时学生反而认为这是该教师可爱的一面,情况如此,该怎么评价?其实仪容仪表应归入更为重要的评价指标中,即“教师自我形象与师生融洽关系的积极构建”,而该指标的上面应当还有更大的指标,那就是“教学的社会过程”。再比如许多评价指标体系中往往把教师的语言是否清晰、表达是否准确作为评价指标,而该项内容其实应归入到知识教学这条指标中,而知识教学又是与技能教学、思维教学、职业素养教学相并列的指标,且他们同属于更为上位的指标,即教学的本体过程。过于关注细节性指标,可能是因为我们对真正影响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性指标缺乏深入理解。

归纳起来,一堂课应当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评价,即教学的本体过程、教学的社会过程、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与教学的评价与反馈。教学的本体过程是评价的核心内容,应占较大权重,评价的内容应当包括教师在知识、技能、思维、素养等方面的教学效果,以及是否引导学生深入地进行了钻研,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之间的联系等方面。教学的社会过程是教学评价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因为教学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教与学的问题,有效教学必定发生在一个积极的社会环境中。该指标会涉及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激励、班级公平环境的营造、班级秩序的构建与管理等方面。教学时间的有效利用涉及教学进程的合理把握、非教学时间最小化、教学时间的合理分配等内容。教学的评价与反馈同样也是极为重要的,许多教师往往只关注自己如何把课上完,却很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观察、提问等方式积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使教学成为一个双向互动过程,这是教学中常见却又极为严重的错误。

这个评价指标体系没有包含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我们更应关注教学中教师实际做了什么,而不是最终取得的教学效果。结果是由过程导致的,只要教师在符合要求地做,高质量教学效果的取得就有了重要保证。然而这个结果又不是过程所能完全决定的,因此一味地根据教学效果来评价课堂教学水平并不客观,在职业教育中这个评价指标尤其不合适,因为它会导致教师不愿意教问题多的班级和学生。

责任编辑 殷新红

第五篇: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问题

余林主编

一、课堂教学评价的含义

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由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也成为现代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成功教学的基础,而且是进行各种教育决策的基础。

对课堂教学的评价涉及一组相关概念,下面逐一介绍。

(一)测量及其要素

测量从广义上讲是指根据某些法则与程序,用数字对事物在量上的规定性予以确认和描述的过程,如用秤或天平称物体的质量,或者用温度计测量环境的温度。史蒂文斯(S.S.Stevens)曾说,广而言之,测量是根据法则给事物赋予数量,即测量是根据一定的法则给事物的属性指派数字或符号的过程。

测量包含三个要素。

一是事物及其属性。这是测量的对象或目标。课堂教学评价属于教育评价,所测量的是个体的外显行为或外在表现特性,如学业成绩。但这种测量关注的不是行为本身,而是隐含于所测的外显行为之中的个体的潜在特质水平,如学业能力等。所以说课堂教学评价从本质上来说也属于间接测量,因为它关注的是与课堂教学有关的行为背后的心理特质,如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认知、情感等的发展水平。但这并不意味着课堂教学评价不注重教学行为,相反,我们只有通过对教与学的行为的科学有效的测量,才能获得对相应的心理品质的推论。

二是法则。即测量所依据的规则和方法,它是测量的关键。如公认的长度单位(卷尺等)和标准化的智力量表等,卷尺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标准化的智力量表能够用来测量个体的智力水平。法则的好坏能够决定测量的准确程度,不准的卷尺得到的测量结果也是不准确的,同样,不好的智力量表得到的智力分数也是不能够相信的。

三是数字或符号。数字是代表某一事物或事物某一属性的量。数字本身具有区分性、等级性等逻辑运算的特征,因此,可以通过测量所得到的数字来表示事物属性的类别、大小、多少等。

(二)测验

阿娜斯塔西(A.Anastasi)认为,测验本质上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的和标准化的测量。如何来理解这句话呢?

首先,行为样本。我们知道,测量是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数字标定,如智力118,要想得到这个118,就需要测量其智力行为;而智力行为是很多的,作为测量的一种的测验就要选取这一领域中有代表性的行为来考察其在智力领域中的特征,如果从这些有代表性的行为的测验中能够获得有关个体这方面属性的信息,那么这些代表性行为──行为样本就是一个很好的测验对象。

其次,标准化。它是指测验这种获取事物属性量化特征的方式在编制、实施、计分及分数解释等方面有一套系统的程序。只有这样,测验才有统一的标准,使不同人的测验结果具有可比性,从而也才能够减少无关因素对测验结果的影响,使之更有效。

第三,客观测量的评价指标。由于课堂教学评价属于间接测量,因此标准化是其客观化的必然要求。换句话说,我们在测验时测的是行为样本,而行为样本是很多的(如大家熟知的考试时用的复本),通过这些样本所获得的测验数值是不完全一样的,如果测验没有标准化的话,那么这些测验数据将会差别很大,我们就会失去对测验结果的信任。而事实上,仅仅程序上的标准化是不够的,两个人完全按照标准程序来编制某个测验工具,其测验结果也会不完全一样,因此我们还需要判断测验工具客观性的一些指标:(1)对题目质量的分析,包括难度和区分度,这是筛选题目以构成一个好测验的基础;(2)信度,指测验结果的可靠性程度;(3)效度,指测验结果的有效性程度,这是评价测验质量最重要的指标。

(三)评价

评价是一个应用非常广泛的词,它泛指衡量、判断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评价的过程则是对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进行分析、衡量和判断的过程,评价过程一般来说包括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在评价过程中,无论是事实判断还是价值判断,都需要以事实为依据,通过多方面的资料收集,对事物或产品的价值进行评判。

教育评价。关于教育评价的概念,大体上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着眼于信息,强调通过评价收集信息,为教育决策服务;二是着眼于方法,强调评价是成绩考查或调查的方法;三是着眼于效果,强调通过评价判断教育目标或教育计划的实现程度;四是着眼于过程,强调评价是信息收集的过程、提供决策依据的过程、判断效果的过程、教育优化的过程以及价值判断的过程等;五是强调价值,强调教育评价的关键在于价值判断。(刘本固:《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55页,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尽管教育评价有很多定义方式,但通常在使用时,国内有关教育评价的定义则将其窄化了,把教育评价更多的看作是对学生(受教育对象)的发展变化及其相关因素的价值分析和价值判断。在对学生的发展变化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中,测量和测验是获取量化信息最重要的手段,因此通常教育评价与教育测量的内容相生相伴。

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是与课堂教学有关的测量与评价的总称,它是指为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而实施的,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教师的教学所进行的测量和评价。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对教师、学生所进行的测量和评价之间相互有所包含,特别是那些测量和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工作通常也会包含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测量和评价。

二、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由于课堂教学评价涉及教与学两个方面,并涉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两个维度,因此其所涉及的相关理论比较丰富。

(一)目标理论

包括泰勒(R.W.Tyler)的行为目标模式和其后布卢姆(B.S.Bloom)的目标分类模式。

行为目标模式是20世纪30年代由美国教育家泰勒提出的,故也称为“泰勒模式”。这种理论强调把学生的行为目标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把教育方案、计划所达到的目标用可以进行观察、测验的学生的行为来表示,认为评价就是判断教育活动实际达到目标的程度。同时,也就是找出教育活动偏离目标的程度,通过信息、反馈使教育活动尽可能逼近目标。

目标分类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教育目标是教育教学评价的基础,而教育目标从整体上可以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每个领域在实现最终目标的过程中都有相应的目标系列。其中最为成熟的是认知领域的目标,该目标理论的提出,实际上解决了在教育和教学评价中测什么的问题,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

(二)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Gardner)于1983年提出的。他认为,人的智力结构至少由七种智力要素组成,即语言智力、数理逻辑智力、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音乐智力、人际交往智力和自我认识的智力。多元智力本身具有多元性、文化性、差异性、实践性、开发性等特征。多元智力理论给教育教学评价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从评价观来说,它认为个体具有不同的智力及其组合,如果给予适当的教育,每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优势智力,同时带动其他智力的同步发展,因而不存在智力水平高低的问题,只存在智力类型和学习类型差异的问题,所以,对学生的评价应由关注“学生的智商有多高”转为关注“学生的智力类型是什么”;就评价的目的而言,多元智力理论关注的是学生的智力特点及其发展状况,而传统评价则以预定教育目标为中心来设计、组织和实施评价,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选拔和鉴别;就评价的特征而言,评价是多元化的,这不仅体现为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还体现为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等的多元化。

(三)替代性评价

替代性评价(alternative assessment)之所以得名,是因为这种评价是传统纸笔标准化测验的一种替代方式,由于多数评价任务比较接近真实的生活,故又称为真实性评价(authentic assessment)、表现性评价等。它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传统学生评价中采用的纸笔测验或标准化测验更多地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能力而非应用能力,随着教育实践的发展,人们发现,实际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因此替代性评价就成为评价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方式。替代性评价被认为是对学习者运用先前所获得的知识解决新异问题或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进行测量的一系列尝试,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真实的生活或模拟的评价练习来引发最初的反应,由高水平评定者按照一定标准进行直接的观察、评判,其形式主要包括建构式反应题、书面报告、作文、演说、操作、实验、资料收集、作品展示等。

海曼(Herman)等人认为,替代性评价具有以下六个特点:(1)评价时要求学生演示、创造、制作或动手做某事;(2)要求激发学生高水准的思维能力和解题技能;(3)使用有意义的教学活动作为评价任务;(4)唤起真实情景的运用;(5)人工评分、人工评判而不是机器评分;(6)要求教师在教学和评价中担任新的角色。(蔡永红:《当代美国另类评量的改革》,载《比较教育研究》,2000(2)。)

(四)有效教学的理论

有效教学研究的最初目的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并由此对教师的行为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出现了一系列有代表性的观点。

伯利纳(D.C.Berliner)等通过研究阅读和数学教学,总结出了有效的教学行为和无效的教学行为。其中有效的教学行为有:教师建设性地对学生的情绪和态度作出公开的言语或非言语的反应;教师认真听学生在讲什么,谈什么;教师给学生某种指导或警告,并且说到做到;教师对所教的学科充满信心,并显示出对此学科的驾驭能力;教师检查学生的学习进度,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自己的教学工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表现出一种积极的、令人愉快的、乐观的态度和情绪;教师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课堂上出现的迹象预测意外事件;教师鼓励学生认真做好课堂作业,并对学生课堂作业负责。无效的教学行为有:教师突然改变教学程序,如从教学转向课堂纪律管理;教师当众训斥学生;教师为了打发空余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做一些无用的作业;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为了达到明确的教学目标,而是要表现自己。(柳夕浪:《课堂教学临床指导》,18~20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盖奇(N.L.Gage)等提出了四类课堂教学评价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教师行为:(1)组织,指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它与保持学生的注意、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及信息传递的效果有关,其作用在于发出信号以引起学生注意,并提示某些教学内容的组织结构和线索;(2)提问,它与学生学习的进行和结果直接相关,它一方面唤起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中与当前学习有关的内容,使新旧知识产生联系,另一方面有助于引起学生注意,激活学生思维,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并调动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3)探究,指教师的教学活动有一定的探索性和发现性,它有助于保持由组织、提问所引起的学习准备,同时也有助于学生对信息、材料进行智慧加工,并通过这一加工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智慧活动的技能;(4)奖励,指在课堂教学中用言语或非言语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或学生所提出的观点和看法给以肯定性的鼓励,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受到奖励时,其智慧活动进行得比较持久,效率也比较高。(刘要悟:《教学评价基本问题研究》,155~159页,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7。)

美国的多伊尔(K.O.Doyle)在综合各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教师的各个教学行为特征加以整理、分析和归并,提出了一套重要的教师教学行为特征表(如表1-1)。

表1-1重要的教师教学行为特征一览表(刘志军:《课堂评价论》,46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帮助学生识别学习中的重点与非重点

下载如何评价化学课堂教学质量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评价化学课堂教学质量.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 1实验、动作示范。 2、具有教学反思能力。能够结合学科教学要求,对课堂教学进行自我评价;根据学生的表现,分析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过程的成败,养成反思的习惯......

    如何评价课堂教学?

    如何评价课堂教学? 讲公开课叫“献课”,准备优质课叫“磨课”,上示范课叫“作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为什么一些精品课成了“淮北的枳”?我认为,归根结底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核......

    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新授课:“自学—合作—释疑—反馈” 教学流程模式 1.检测——课前五分钟检测 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检测,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检测内容可以是各种形式。目......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设计(范文大全)

    浅谈化学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突出教学规范的转型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学设计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教育技术的开展......

    初探化学高效课堂教学范文合集

    初探化学高效课堂教学 磨桂英 【内容摘要】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学习不只是为了分数、为了升学,而在于技能掌握、科学素养的提高、科学的价值观及科学......

    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一、新授课:“自学—合作—展示—反馈” 教学流程模式 1.自学——学案引领,自主学习自学方式有两种,即学生在学案问题的引领下,自学教材或实验探究,不准讨......

    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化学课堂教学策略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很高兴能有机会和大家分享我在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我今天讲座的内容是化学课堂教学策略。,有不当之处恳请同仁给予批评指正。......

    化学课堂教学反思

    化学课堂教学反思 篇一:化学课堂>教学反思中考化学试卷突出了考核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通过阅读实验报告的一部分,理解有关二氧化碳气体与空气的密度大小,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