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
《我爱家乡山和水》
本课是二年级《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的第一课。教材设置了三个主题活动,分别是“我的家乡在这里”、“发现家乡的美”和“家乡的故事”,旨在让学生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从而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过程与方法目标】
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教学难点】
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1、教师准备: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学生准备:
第一课时
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风光秀丽,美丽富饶。处处都有美丽的景观,处处都有各自美丽的特色。就像我们的家乡,小桥流水,池塘荷花,杨柳成行,也是一样的美丽啊!你觉得我们的家乡美吗?
一、看一看,说一说
1、指导学生欣赏教材P50《我的家乡在这里》图片。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发现家乡的美(结合阅读51页)
1、启发谈话:课本中的小朋友都喜欢自己的家乡,并且能说出家乡的景观和特色,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把你的作品拿出来给大家欣赏
1、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2、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3、出示第51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二、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傣家竹楼的传说的故事。
这是傣族小朋友家乡的故事,每个小朋友的家乡都有自己的故事,一个一个美丽的小故事写出来我们家乡的历史和文化。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
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戏曲,并介绍戏曲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三、总结
听了家乡的故事、看了家乡的歌舞剧,你有什么感想?看,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多么热爱自己的家乡,希望你们努力学习,长大后,能为自己的家乡贡献自己的力量。
略。
第二篇: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13 我爱家乡山和水 -人教部编版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教材将“家乡”这一抽象的文化心理概念具象为“我们生活的地方”。让学生从可观可感的家乡风貌认识自己生活的地方,发现自己生活地方的美好,从而培养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
《我爱家乡山和水》有三个主题活动:1、我的家乡在这里;2、发现家乡的美;3、家乡的故事。教材从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从议别人的家乡到说自己的家乡,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通过充分开展活动培养起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有强烈的欲望想了解社会中的事物,可是学生对爱国意识不知如何表达。但学生对家乡了解还是比较多的,爱家乡就是爱国的前提,学生有在日常的景物中有发现美和欣赏美的能力,有利于建立学生对家乡的归属感。
三、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设计意图,在生活化、活动化理念下,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各种收集资料的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活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生之间讲故事等活动让学生获取有关家乡的一些文化元素。
四、教学重难点: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对家乡的一草一木缺少主动发现美的能力,更缺乏情感体验,所以我把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从不同的角度发现家乡的秀美景色;
难点:1、引导学生学会从自己的生活中去思考人与家乡的关系。
2、讲家乡的故事。
五、教法学法:
《《我爱家乡山和水》的内容就是讲孩子生活的地方,学生特别感兴趣,因此我采取“情境教学法”、“引导法”、“故事法”而展开,学生通过交流法、观察法、搜集资料法、诵读法、讲故事来完成。
六、教学资源:家乡的图片、视频、学生搜集的资料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家乡相关图片和视频;
八、教学过程:
活动一:家乡在哪里
一、看一看,说一说
导入:同学们,你去哪些地方旅游过?(生汇报)祖国地大物博,到处都是美景,今天让我们走进家乡的山和水。(板书课题),有几位小朋友邀请我们去他们的家乡看看?
请看图:你看到了什么?(生汇报)他们生活的怎么样?
我的家在草原上,蓝天、绿草真漂亮。(看图片)
我的家在山脚下,村前还有一条弯弯的小河。(看图片)
我的家在黄土高坡上,哪里有高高的山峰。
我的家在城市里,哪里车水马龙,热闹繁华。(看图片)
总结:这些同学的家乡各不同,有的是粗犷的草原,有的是一望无垠的平原,有的是热闹繁华的大都市,有的是宁静美丽的乡村。接下来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家乡在哪里?(抽生说)
生1:我的家乡在石河子;
生2:我的家乡在新疆石河子;
生3:我的家乡在上海。
师:同学们,家乡就是我们生活的地方,你的家乡就是石河子。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教材中的插图,了解其他地方或民族小朋友的家乡,让孩子感受到祖国各地的美好,从而引导孩子想到自己的家乡,明确“家乡”的概念:家乡就是自己现在生活和学习的地方,不同于“老家”。
活动二:发现家乡美
(一)家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山上的泥土散发着清香,小溪的流水清澈甘甜,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你认为家乡的哪儿美?
生汇报:抽生说(明珠河
雕像
图书馆
……)
总结:同学们知道的地方可真多,难怪好多游客都要来石河子旅游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些美景。
(二)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著名旅游景点的图片。
(三)、看一看,想一想
师:刚才大家说到了这儿许多吸引各地游客的地方,确实很美。除了这些之外,老师还特别喜欢门前草地上的野花,虽然这些花花草草我都叫不上名字。你还喜欢家乡的什么美景呢?(出示学校图片,或同学们生活的小区)
生汇报
预设:我喜欢学校旁边的白桦树,白桦树的树干上好像有很多小眼睛。
我喜欢看家乡的蓝天,蓝天像湖水一样。
我喜欢家乡的白云,好像一艘艘小船在大海里。
我喜欢家乡的树叶,一到秋天各种树叶铺在地上,可美了!
(四)诗歌朗诵,感悟美
师:家乡不仅有风景秀丽的名胜,其实我们生活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在我们眼里是那么的美。难怪有一位名叫艾青的诗人专门给我们家乡写了一首诗,我们一起来朗诵一下。播放——年轻的城。
评价:从你们的朗读声中,我感受到了你们对家乡的热爱。
【设计意图】:此环节有四部分组成,由学生自己发现的美出发,教师引导家乡特色旅游文化的美,再到学生生活环境的美(学校和社区),层层渗透,感情递进,激发孩子对家乡的无比热爱之情和赞美之情。引出赞美石河子的诗歌——艾青的诗《年轻的城》,全班齐诵,将学生的思想情感带到了最高峰,德育教育无形中润泽心灵。
活动三:家乡的故事多
师:每个人的家乡都会有一些故事。你瞧。在农村田间小路上发生过有趣的故事,一条路旁、一棵树下也有感人的故事。作为军垦之城的石河子,一定也会有许多故事。聪明的你愿意分享一下自己身边有趣的小故事吗?(生汇报)看看这尊雕像,你知道他的故事吗?(抽生说)
师可以解说:
(一)将军山的传说。
(二)田野生活小故事。小时候啊,我和小伙伴们去拾棉花,男同学抓豆虫吓唬女同学,捡大瓜……说说你的故事吧!
(三)军垦第一连的故事。
(四)家乡的故事可真多,充满了无限快乐与感动,我们的家乡被誉为“戈壁明珠”,它是西北边陲的一个奇迹,在这个城市的背后涌动着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请看屯垦爹娘——播放石河子开垦时的图片,师解说。
看完这一组视频,你能感受到什么?生谈感受。(我感觉石河子建设的非常不容易;我感觉这些军垦战士很辛苦;我感觉这些战士非常伟大……)
师总结:一座雕像一个故事。军垦博物馆浓缩了石河子的发展。里面展示了百余件军垦战士垦荒时用过的农具、穿过的衣物及生活用品,向人们展示着军垦战士的垦荒史、创业史,倾诉着军垦新城石河子如何从一个戈壁荒滩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园林城市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讲,他是我们新疆建设兵团发展的一个缩影,是新疆军垦事业的一个窗口,也是一个教育文化的基地。孩子们,难道你们不为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而感到自豪吗?
【设计意图】:新疆石河子是军垦城市和生活的代表,它的历史是一部伟大的开垦史,故事和传说非常多,我引导孩子从自己身边的故事说起,延伸到家乡的故事,让孩子们把自己知道的故事进行交流,感受当年建设石河子的不易,播放视频,让孩子们要珍惜眼前的生活。我配乐讲述了《军垦第一连》的故事,激发孩子们爱家乡的情感。
活动四:我为家乡做贡献
是的,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花一草都是那么熟悉,那么美丽,习爷爷在十九大开幕式发表重要讲话提到要把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大花园,作为新时代的花蕾,你打算怎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我们的家乡更加美丽?(生汇报:不乱扔垃圾,不在草地上奔跑,爱护树木,文明用语)
师总结:是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家乡的山山水水美化了我们的生活环境,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家乡获取了这么多荣誉:请看:出示这些荣誉,让我们大声地说一声:石河子,我爱您!饱含深情地说一声,骄傲地说一声:石河子我爱你!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为家乡的发展做贡献。
【设计意图】:结合十九大精神,让孩子们明白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在表面现象,更应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让孩子明确目标,为家乡的更加美丽做出自己的贡献。
板书设计:
我爱家乡山和水
家乡在这里
家乡美
家乡的故事
【设计理念】:紧扣教材,结合学生生活,呈现教学主题,揭示教育理念。
作业布置:
周末,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去转转,你会收获另外一种美。
【设计意图】:亲近自然,舒畅心情,和家人一起,培养亲情,人、景一切皆美好!
课后反思:
这一课我在学区共上了四次,每次都有不同的感悟。在本校上了两次,因为面对的学生是团场的孩子,他们对家乡的小故事了解的比较多,但对军垦故事了解的相对较少,所以在讲军垦故事环节学生遇到了困难,都是教师讲出来的。针对这一现象,第三次授课时我降低了教学梯度,以展示图片的方式让孩子们去了解,学生通过观察图片,进行交流,德育教育润物细无声。第四次我代表石河子教育学会在第二小学展示时,发现这所学校的孩子不管从自身素养还是语言表达上都呈现出较高的水平,让我惊讶的是他们对诗歌《年轻的城》不仅会朗诵,还会表演,展示出了他们平时对军垦文化的积淀,课堂效果非常好。通过这几次上课,我觉得教案只是一个引子,更重要的还是根据不同的学情进行不同的课堂调控,从学生的核心素养上下功夫,让每位学生都有收获。
第三篇: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案- 13 我爱家乡山和水 -人教部编版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设计
课
题:
我爱家乡山和水
教学对象:
二年级
课时: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我爱家乡山和水》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方中第13课,课本第50—53页。课题教学的主要意义在于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简单介绍自己家乡所在位置以及一些简单特征;
2、通过对图片的观察、寻找,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家乡是最美的地方,并运用自己的方式(比如:说一说、唱一唱、画一画等)来表现自己家乡的美;
3、通过说一说、画一画家乡的美景、讲家乡的故事来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对象是小学二年级学生,年龄在7岁左右,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倾听和说话的能力,也比较热爱画画。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这一课题设计我抓住低年级学生喜欢欣赏图画、热情并敢于表现自己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上我主要利用课文中插图制作到课件中,让学生在观察图片中既保持了持久的兴致,又能运用思维去想怎样表达图中内容。教学难点问题时,发动学生小组讨论,进行合作学习。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1、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2、学习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家乡的美;
3、讲一讲自己家乡的故事。
难点:
1、学习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自己的家乡在哪里;
2、学习用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自己家乡的美,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六、教学准备
ppt课件、微课视频
七、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新课引入
师:我们出生和生长的地方便是我们的家乡,家乡是我们一生难忘的地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我爱家乡的山和水(板书课题)
学生注意倾听
逐渐进入学习状态
通过新课引入带领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二)学习新知
1、我的家乡在哪里
大屏幕展示课件图片
师:同学们请看这副图片,谁来说一说蒙古小女孩的家乡?(图1)
师:谁来说一说这幅图中三位小朋友的家乡?(图2)
师:那谁来介绍一下这幅图中小朋友的家乡呢?(图3)
师:请看这幅图,谁愿意说说图中小朋友的家乡?(图4)
师:刚才我们看图一起说了家在草原、高原、山区、城市的几位小朋友的家乡,下面我们就来说说自己的家乡吧!
生:小女孩的家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这里蓝天、绿草真漂亮啊!
生:他们的家在青山脚下,村前有一条弯弯的小河流过,小朋友们常常在这里玩耍。
生:这位小朋友家住黄土高坡,他们住的是窑洞,冬暖夏凉,很舒适。
生:这位小朋友家住城市里,那里高楼林立,街道上车水马龙,路两旁绿树成荫。周末的时候,和爸爸一起去锻炼,生活很愉快。
生:独立思考
小组讨论
集体汇报
(学生活动)
图1
图2
图3
图42、发现家乡的美
师:在我们的心中,自己的家乡才是最美的地方,下面我们就来寻找家乡的美?
师:请看这幅图,她是怎样来表现自己家乡的美的呢?(图5)
师:那这幅图呢?他们发现了家乡的美在什么地方呢?(图6)
师:同学们请看,在海边的沙滩上,孩子们在嬉戏,你是否想起了《赶海的小姑娘》这首歌?(图7)
生:这位小女孩用照相机拍摄了家乡的标志性建筑,一座气势宏伟的大桥,很壮观。她用这张照片来展现家乡的美。
生:听男孩的爸爸说,他们村后的山上的阁楼已经有500岁了!这是他们家乡的自豪,也是家乡美。
播放音乐,学生跟着唱:“松软软的海滩哟,金黄黄的沙……”
图5
图6
师:同学们的歌声真不错,接下来的这幅图(图8),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大声地朗读一下这首诗:我家门前的小池塘,白天抱着金太阳,小鸟和彩云,都爱来照相;晚上摇着银月亮,小鱼和星星,悄悄捉迷藏。……
师:同学们,上面我们用照片、、歌曲、读诗的方法来表现了自己的家乡美,接下来我们就用手中的画笔来描绘家乡的美景吧。
3、家乡的故事
师:刚才大家用图画描绘了自己美丽的家乡,家乡是生养我们的地方,家乡的田野里有着很多开心的故事,同学们请看这幅图:(图9)
(同时播放配乐录音)
师:我爱家乡的山,我爱家乡的水,家乡的一草一木都很美。葱绿的田野里有妈妈的身影,田间的小路印下我的脚印,我画下她可爱的样子,讲一讲她动人的故事。
欣赏好这首描写家乡的诗,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讲一讲这幅图中的故事吗?
师:这位同学的故事讲得真好,那你们家乡这么美丽,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
生:我家门前的小池塘,白天抱着金太阳,小鸟和彩云,都爱来照相;晚上摇着银月亮,小鱼和星星,悄悄捉迷藏。……(有感情而大声地朗读)
学生在下面来画自己美丽的家乡,教师巡视指导。(只要学生能画出家乡的景物即可,随意涂鸦也可,只要学生在画家乡的过程中能产生出快乐学习、快乐生活的感觉即可。)
图9
生: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我跟着爸爸妈妈来到水田里插秧。爸爸妈妈在田里干活,我便在地头摘蒲公英的花,光着脚丫坐在地头,我快乐地吹着蒲公英的种子,它们四散飞去。还有我家的两只大白鹅像两位保镖一样在旁边叫着,我心里很是高兴。
生:爱!(齐)
图7
图8
设计意图:
1、通过师生互动的学习方式来学习,在教学中运用ppt课件,根据低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生活阅历特点,采用直观图形展示的方法,让学生进行观察,叙述。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看图说话的能力。让学生说一说家乡的位置和一些具体特征,运用拍摄照片、讲家乡的故事、唱家乡的歌曲、朗读描绘家乡的小诗、画家乡等活动,让学生体会家乡之美,从而生发一种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都很认真,能够仔细观察,踊跃发言,下面请欣赏两个美丽而动人的传说:《傣家竹楼的传说》和》《马头琴的传说》播放微课视频
师:欣赏了这两个美丽动人的描写家乡的传说,你一定也想知道自己家乡的故事,比如:这条路为什么叫赵登禹路?她有什么故事呢?(出示图10)又比如:这棵古树有什么来历吗?(出示图11)同学们,你也想知道一些自己家乡的美丽的故事吧?老师交给大家一个任务好吗?回到家里让爷爷、奶奶给自己讲讲有关家乡的故事。
(三)作业布置
1、讲一个家乡的故事;
2、唱一首家乡的歌曲;
3、画一幅家乡的图画。
图11
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一边观看,一边学讲故事。
生:想知道。(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附:《傣家竹楼的传说》从前,有一位叫帕雅的青年想为傣家人建造一座房子。他见雨水顺着狗毛向下流淌,受到启发,便建出了坡形窝棚。有一天,他看见一只凤凰在他面前单脚独立并扇动着翅膀。帕雅从凤凰单脚独立的姿势得到启示,设计建造了美丽的主楼。《马头琴的传说》很久以前,一位蒙古族青年苏和救了一匹受伤的小白马。从此,他和小白马相依为命。一天,小白马踢伤了王爷。王爷一怒之下射死了白马。苏和很伤心,便照着白马的样子做了一把琴。马头琴的琴声让苏和觉得小白马仍在他身边。)
2、在教学中运用ppt课件,微课视频进行教学。
适时展示图片,并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并说出图中表现的大概内容。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在看、听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讲故事的方法。为学生课下去收集家乡的故事埋下伏笔。
图10
作业设计意图:
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通过课外和家人交流获取家乡的故事,同时也拉近了亲人之间的感情。学唱家乡的歌曲,培养学生热爱音乐的兴趣。画家乡培养学生的绘画的兴趣。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慢慢体会家乡美,从而自然生发出爱家乡、爱生活、爱祖国的情感。
八、板书设计
13.我爱家乡的山和水
1、介绍自己的家乡位置以及简单情况
2、发现家乡的美
3、说说家乡的故事
设计理念:首先随着新课引入,教师板书课题13.我爱家乡山和水;在教学中以课题为中心,抓住三条线展开师生互动学习,主要板书三条主线:
1、介绍自己的家乡位置以及简单情况;2、发现家乡的美;3、说说家乡的故事。
第四篇:小学二年级下册《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下册《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活动过程】
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3.读读文中的小诗,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 ?
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
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
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出示第7页彩图,让学生读读画中描写家乡的小诗,然后观察自己画的家乡,把观察的结果编成小诗填写在画面中。
6.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如:《梓童山的传说》等。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3.请学生听一段家乡的五音戏,并介绍五音戏的由来。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
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第五篇: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与反思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我爱家乡山和水》是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主题。爱国主义在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本课的学习内容正是以家乡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背景,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自然资源和文化生活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教材中安排了三个主题活动:1.说说我的家乡。2.画画我的家乡。3.家乡的故事、家乡的歌。编者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从议别人的家乡到说自己的家乡,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通过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景光,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写、唱等方式,夸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抒发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3.能运用观察、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小学生活,在各方面都有了进步。与一年级相比,他们参加的集体活动、接触的人更多,对周围事物有更多的兴趣。根据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家庭、学校之外的地方,从而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在的城市、乡镇等的情感。但是,二年级的学生毕竟年龄还小,好动、自制力较差,教学应尽可
能趣味化,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紧扣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广泛挖掘课内外的可用资源,通过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捕捉鲜活的内容,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的体验中爱上家乡的山和水。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简单介绍自己喜爱的自然景观,用画、写、诵等方式夸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
第二课时: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人文景观,讲家乡的故事,唱家乡的歌。(教学过程略)【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难点】
在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基础上,用不同方式夸家乡的美景,从而抒发情感。【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调查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活动一:找家乡 1.揭题导入。2.认知家乡位置。
3.体验家乡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找家乡,让学生初步感知家乡的地理位置。)活动二:知家乡 1.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2.介绍家乡的自然景色。3.谈感受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家乡的自然景色,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从而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活动三:夸家乡 1.老师夸家乡。
2.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夸家乡。3.展示。4.老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展示,让学生把热爱家乡的情感抒发出来。)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创作用各种形式与大家分享。2.收集家乡的故事和民歌民谣。教学反思
本课旨在介绍家乡:讲述家乡的故事,唱家乡的歌,跳家乡的舞蹈,在赞美家乡的过程中,达到了解家乡的目的。但课堂上有的时候我的想法代替了孩子们的想法,自己的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方面
去收集资料,课堂上不够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所以课堂上学生显得不够活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自己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