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反思
本课意在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本人在教学中通过小导游等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使生深刻了解了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
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总结后有以下几点:
1、对家乡的概念理解不清晰,不能准确定位家乡。
2、对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了解不够。
3、语言表述不准确,图画语言有待加强。
针对出现的问题,我在其他班的教学中进行了改进。
在上课前明确了家乡的概念,并教授了相关的内容。运用对比的形式使生对家乡和家的概念进行了区别;明确了家乡的最小单位——村,纠正了某些学生的某某小区的错误观点。
通过提问,我发现学生对家乡,可以说是非常不了解。如只佳木斯有水原山公园,游乐园等,不知家乡的母亲河是松花江,虽有些学生看过。此情况暴露出学生并没有留意身边的事物,且眼界过窄,只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探索。这对学生的以后发展非常不利。针对此,我采用图片展示等形式激发学生对家乡的兴趣,引导其去发现家乡美。并请生在遇到问题时多请教别人,寻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放弃不做,不理睬。
语言能力的改进与提高和学生的年龄、语文素养有关,非一朝一夕之事。作为任课老师,我只能在其表述时引导其逐渐提高。这还需家长、学校、社会、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第二篇:《我爱家乡山和水》的教学反思
《我爱家乡山和水》这是人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在上课时,我首先让孩子们先明确家乡湖北的位置,接着让孩子们先在小组里说说自己最喜欢去哪儿,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周围的同学都喜欢去哪儿,多了解一些家乡的地方,自己也在小组里练习练习.同学们对这个话题也很感兴趣,发言也积极,但说的时候注重表面上的感受.可当我让他们作为小导游站起来向同学和教师介绍家乡时却显得很茫,后来才知道是说不清家乡的具体地名.这说明孩子们对自己的家乡了解得不够多 在课堂教学时,同学们从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两方面谈到了对于家乡的环境美和家乡的特征,以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情感。最后引导学生也来用画笔描绘自己的家乡山山水水的美好景色画下来。
在常规的教学中,我确实忽略了课前的预习与搜集资料在教学中的作用.总不想增加孩子的负担,但作为老师,我应该让孩子课前口头上向家长了解一些有关家乡的资料,那样的话,至少会有多数同学能在课堂上对老师的提问做到胸有成竹,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对整节课来说也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让课堂充满生机,让孩子在课堂上有感而发!
第三篇:我爱家乡山和水
我爱家乡山和水
北关小学朱家分校
杨倩
一、导入
1.猜地名游戏激趣
2.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有许多和我们一样的小朋友生活在祖国各地,下面我们去看他们的家在哪里?再看看我们的家乡有哪些美丽的地方。揭示课题。
二、新授过程
1.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请大家看着课本上的这几幅图画,仔细观察,图片中有什么?图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试着用小朋友自己的语气来介绍一下!下面我请四名同学用优美的语言来讲一讲。(课件出示几个小朋友的家乡图片)
2.同学们,这几个小朋友的家乡真美啊,那什么是家乡呢?我们的家乡又在哪里呢?(淄川视频)
3.你对我们的家乡有哪些了解呢?老师用一段文字来概括介绍一下(课件呈现淄川简介以及的全景图)
4.介绍淄川标志性建筑及名胜古迹。
潭溪山玻璃栈桥,获得世界结构大奖行人桥梁奖
淄川体育公园
淄川蒲松龄故居
5.我们家乡还有哪些美丽的地方呢?请你按照屏幕上的句式来说一说你最喜欢家乡的哪些地方!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呈现淄川其他有山水美景的地方,班内交流展示。
淄川还有好多非常有名又美丽的地方等我们前去游玩呢!(播放淄川景点视频)
6.我们家周围也有许多美丽的地方,就像这首小诗中写的那样。
一起读一下小诗。
三、小结作业
我们的家乡这么美丽,课后请大家动手画下来吧。课后请大家选择一处淄川美景画一画,下节课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讲讲家乡的故事。
板书设计:
我爱家乡山和水
家乡
淄川
美
第四篇: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与反思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我爱家乡山和水》是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主题。爱国主义在小学教育中十分重要,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本课的学习内容正是以家乡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背景,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自然资源和文化生活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教材中安排了三个主题活动:1.说说我的家乡。2.画画我的家乡。3.家乡的故事、家乡的歌。编者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从议别人的家乡到说自己的家乡,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通过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景光,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写、唱等方式,夸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抒发对家乡的喜爱之情。
3.能运用观察、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半的小学生活,在各方面都有了进步。与一年级相比,他们参加的集体活动、接触的人更多,对周围事物有更多的兴趣。根据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家庭、学校之外的地方,从而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在的城市、乡镇等的情感。但是,二年级的学生毕竟年龄还小,好动、自制力较差,教学应尽可
能趣味化,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因此,在本课的设计中,我紧扣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广泛挖掘课内外的可用资源,通过创设有趣的活动情境,捕捉鲜活的内容,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的体验中爱上家乡的山和水。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风光,简单介绍自己喜爱的自然景观,用画、写、诵等方式夸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
第二课时: 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家乡的人文景观,讲家乡的故事,唱家乡的歌。(教学过程略)【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难点】
在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风光基础上,用不同方式夸家乡的美景,从而抒发情感。【教学准备】
1、教师:多媒体课件。
2、学生:调查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活动一:找家乡 1.揭题导入。2.认知家乡位置。
3.体验家乡位置。
(设计意图:通过找家乡,让学生初步感知家乡的地理位置。)活动二:知家乡 1.了解家乡的自然风光。2.介绍家乡的自然景色。3.谈感受体验。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家乡的自然景色,让学生感受家乡的美,从而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活动三:夸家乡 1.老师夸家乡。
2.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夸家乡。3.展示。4.老师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方式展示,让学生把热爱家乡的情感抒发出来。)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创作用各种形式与大家分享。2.收集家乡的故事和民歌民谣。教学反思
本课旨在介绍家乡:讲述家乡的故事,唱家乡的歌,跳家乡的舞蹈,在赞美家乡的过程中,达到了解家乡的目的。但课堂上有的时候我的想法代替了孩子们的想法,自己的思路还不够开阔,没有多方面
去收集资料,课堂上不够贴近孩子们的生活,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所以课堂上学生显得不够活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学习,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使自己真正地成为引导者,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
第五篇:《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片断与反思
《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片断与反思
一、背景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品德与生活>>的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名品德老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注重课堂之源——生活。在人教版第三册《我爱家乡山和水》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让课堂教学贴近于儿童生活,走进孩子心灵,让情感流淌,让课堂充溢浓浓的人文情怀。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二、案例描述
《我爱家乡山和水》是新课标人教版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主题。本课的学习内容正是以家乡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背景,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自然资源和文化生活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我爱家乡山和水》教学片断: 活动三 画一画自己的家乡
师:图中的小朋友的家乡很美!那么你们的家乡在哪里?你们家乡美吗?
师:说一说你喜欢家乡的哪些地方,为什么?
生1:我喜欢家乡的桃山公园,到春天和爸爸到山上锻炼空气特别清新。
生2:我喜欢家乡的万宝公园,那里有很多好玩的器材。
生3我喜欢大商到那里能买很多好吃的,六楼还有各式各样的风味小吃,真好
--------师:把你准备的照片拿出来让大家欣赏。
(指名到前面介绍图片)
师:家乡很美啊,快拿出笔.画一画家乡美丽的地方
(画好的同学粘贴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你画的是什么地方,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生1:画的是家乡的冬天,画面上是一群滑冰的快乐的伙伴。最想说的话是家乡是美丽的地方我爱家乡,永远都不离开家乡。
师:永远都不离开家乡,老师想让你考上大学
生1:上完大学再回来
师:回来做什么啊!
生1:回来当老师,上七小当美术老师
师:真是个好孩子!(学生陆续到前面贴画)
师:将来你们长大了,可能会考上大学离开家乡,那时你们会想念家乡吗,会想家乡的什么呢?
生2:会想念家乡的亲人,还有老师
师:会想起我吗
生2:会你是我的品德老师
师: 老师真的很感动,希望同学们长大能能为家乡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
三、案例反思
我真为学生爱家乡的情感所感动,孩子们说的话激励我去为家乡多做贡献!也庆幸自己没有错过这道美丽的风景线。我没有按照我们“想当然”的观点去框定学生的思维,而是给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想象的余地。感受课堂生成的美丽。我肯定了学生的爱家乡情感。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中受到鼓舞,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碰撞美丽心灵的火花。
(一)尊重生活,关注动态生成
本案例中,我本想让学生说出长大后考上大学学好本领建设我们的家乡。而学生却实实在在说:不离开家乡,不离开父母。这位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就来源于她对生活体验,孩子哪有愿意离开父母的。将来你们长大了,可能会考上大学离开家乡,那时你们会想念家乡吗,会想家乡的什么呢?这一石却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举手,说出了长大为家乡做贡献的愿望。有人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途径,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过程。案例中,我面对学生突如其来的,个性化的理解,巧妙地将生成与预设融合起来,现场捕捉,智慧启迪,学生在与教师、文本的思维碰撞中出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创造性的见解,学生彼此之间在在交流之中相互启发。
(二)感悟生活,激发创新思维
案例中正是学生有了对生活的感悟,才会有了“考上大学还回来,当七小老师”而这就需要在老师不断地引导下,睁开眼睛凝视万物,竖起倾听万籁,敞开心灵关怀、感悟生活,激发兴趣,陶冶热爱生活的情感。案例中,学生在说话的过程中也迸发出了让我们意想不到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涌出意想不到的新问题和新答案,始终使课堂充满着疑点,闪烁出亮点,呈现出课堂精彩。
(三)回归生活,演绎精彩课堂
良好的品德的形成必须在儿童的生活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几年来《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使我深切感受到一定要从真实的生活源头出发,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感官去认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体验;一定要以活动为纽带,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碰撞、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多方位的体验。由此可见,让课堂走向生活,让生活走进课堂,教师和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中平等地对话能调动学生结合生活来学习语文,切切实实地体现了全员参与、有效参与,也真正体现了课堂因生活而精彩,也充分突显了生活是课堂之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