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时间:2019-05-12 22:38: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篇: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二条 在本市规划建成区范围内从事与中小学校幼儿园新建、改扩建时的建设选址、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有关的建设和管理活动,应符合本规定,并按相关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本规定中所指的“中小学校”,是指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六年制普通小学与三年制普通初级中学。

本规定中所指的“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接纳三至六周岁幼儿的为幼儿园。

本规定中所指的“老城区”,是指三环路以内区域。

本规定中所指的“城市新区”,是指三环路以外的规划建成区。包括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须水组团、惠济新行政区、河南惠济经济开发区、北部组团、南部组团等。

第二章 规划选址

第四条 布局原则。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的布局选址应符合下列原则: 学生能就近走读入学;

学校应具有较好的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 因地制宜。第五条 服务半径

学校服务半径要根据学校规模、交通及学生住宿条件、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等原则确定。

中小学生不应跨越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及车流量大、无立交设施的城市主干道上学。寄宿制学校,可不受此限制。

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米。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2000米。

全日制托儿所、幼儿园(幼儿白天在园所生活的托儿所、幼儿园)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米。

寄宿制托儿所、幼儿园(幼儿昼夜均在园所生活的托儿所、幼儿园)服务半径不作特别强调和控制。

第六条 选址原则

新建的普通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址应选择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公用设施比较完善、接近城市绿化带、方便家长接送、远离污染源的地段。

4个班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应有独立的建筑基地;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在3个班以下时,也可设于居住建筑物的底层,但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

应避开高层建筑的阴影区、地震断裂带、山丘地区的滑坡段、悬崖边及崖底、采空区、河湾及泥石流地区、水坝泄洪区等不安全地带。

架空高压输电线、高压电缆及通航河道等不得穿越校区。

中小学校幼儿园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米;与城市主干道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米,当小于80米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中小学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中小学校幼儿园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中小学校幼儿园与各类污染源的距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中小学校幼儿园选址应注意与噪声源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教学用房区内有安静的环境。

第七条 周边环境

中小学校幼儿园不应与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传染病房、太平间、公安看守所、异味源如公厕、化学制品点、餐馆厨房、网吧、游戏机房等不利于中小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主要出入口两侧各30米范围内,不得修建垃圾转运站等环卫设施,不得设立集贸市场和摆设商贩摊点。

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应与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或有害品的研制、生产、贮运场所等保持相应的安全距离。

新建露天市场边沿与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间距不应小于100米。商业闹市与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间距不应小于150米。露天体育场边沿与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间距不应小于100米。

长途客运站、火车站、公交首末场站、轨道交通站点的边沿与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间距不应小于300米。

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用地标准

第八条 人口配建规模 城市新区:

每2万人区域内预留1所36个班规模的中学建设用地; 每1万人区域内预留1所24个班规模的小学建设用地; 每5000人区域内预留1所6个班规模的幼儿园建设用地。老城区:

老城区旧城改造地区在确定普通中小学校建设规模时,宜以规划新增人口为基准,并结合改造地区内现状教育设施承载力,合理确定人口配建规模;其中城中村改造地区,现状人口规模中仅计入拥有当地农村户籍的人口数,其余常住人口不再计入中小学校人口配建规模中。

每2万人区域内预留1所36个班规模的中学建设用地; 每1万人区域内预留1所24个班规模的小学建设用地; 每5000人区域内预留1所6个班规模的幼儿园建设用地。

老城区旧城改造地区在用地确实紧张、布局难以安排的情况下,可按照人口配建规模对现状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增容扩建或增加规划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建设规模。

第九条 学校建设规模与班额人数

幼儿园(包括托、幼合建):6班、9班、12班,托儿所每班25人,幼儿园每班30人;

完全小学:12班、18班、24班、30班、36班,每班45人;

九年制学校:18班、27班、36班、45班,小学阶段每班45人、中学阶段每班50人;

初级中学:12班、18班、24班、30班、36班,每班50人。第十条 幼儿园用地与生均用地标准

城市新区幼儿园用地规模2700-432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12-15平方米; 城市新区幼儿园6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7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5

平方米/生;

城市新区幼儿园9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324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2平方米/生;

城市新区幼儿园12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432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2平方米/生;

老城区幼儿园用地规模2160-396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11-12平方米; 城市老城区幼儿园6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16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2平方米/生;

城市老城区幼儿园9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97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1平方米/生;

城市老城区幼儿园12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396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1平方米/生。

第十一条 小学用地与生均用地标准

城市新区小学用地规模14000-24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11-13平方米; 城市新区小学24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14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3平方米/生;

城市新区小学30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175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3平方米/生;

城市新区小学36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0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2平方米/生;

城市新区小学48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4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1平方米/生;

老城区小学用地规模10000-15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9平方米; 老城区小学24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10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9平方米/生;

老城区小学30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125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9平方米/生;

老城区小学36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15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9平方米/生。

第十二条 中学用地与生均用地标准

城市新区中学用地规模24000-48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20平米; 城市新区中学24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4000平方米; 城市新区中学30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30000平方米; 城市新区中学36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36000平方米; 城市新区中学48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48000平方米。

老城区中学用地规模18000-36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15平方米; 老城区中学24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18000平方米; 老城区中学30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2500平方米; 老城区中学36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7000平方米; 老城区中学48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36000平方米。第十三条 用地规模控制

新建小学的规模控制在24班以上,小学用地规模最大不超过25000平方米; 新建中学的规模控制在36班以上,中学用地规模最大不超过50000平方米。第十四条 教职员工居住用地

教职员工居住住宅应纳入城市住宅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不得建于中小学校园幼儿园以内。

第四章 规划设计与指标控制

第十五条 容积率控制

学校的建筑容积率可根据其性质、建筑用地和建筑面积的多少确定,原则上: 小学不宜大于0.8; 中学不宜大于0.9。

第十六条 中小学校生均绿化用地指标

校园公共绿地包括成片绿地、花园、景点、生物种植园等,可采用分散、垂直、屋面多种形式,以改善校园环境。

中学生均绿化用地指标不得小于1平方米; 小学生均绿化用地指标不得小于0.5平方米。第十七条 幼儿园室外游戏场地用地指标

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平方米。各游戏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

应有全园共用的室外游戏场地,其面积不宜小于下式计算值: 室外共用游戏场地面积(平方米)=180+20(N-1)

注:180、20、1为常数、N为班数(乳儿班不计);室外共用游戏场地应考虑设置游戏器具、30米跑道、沙坑、洗手池和贮水深度不超过0.3米的戏水池等。

室外游戏场地用地6班不宜小于640平方米;9班不宜小于880平方米;12班不宜小于880平方米。

活动场地应有不少于1/2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之外。第十八条 中小学校运动场地设计

体育活动场地与教学楼之间应有合理的间距,并联系便利。生均运动场地用地指标:

小学生均运动场地用地不宜小于2.3平方米; 中学生均运动场地用地不宜小于3.3平方米。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做课间操之用。运动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场地应为弹性地面。每6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地。

小学18个班以下规模的学校宜设200米环形跑道(含60米直跑道);24班规模的中小学校宜设25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跑道;30班规模以上的中小学宜设400米环形跑道(含100米直跑道)。

位于老城区的中小学校,若发展用地确有困难,田径场面积可适当减少,但小学必须建设60米直跑道,中学必须建设100米直跑道。

有条件的学校宜设游泳池。规模大于36班的中学、规模大于24班的小学宜预留游泳池用地。

第二篇: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08.1月

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修改完善稿

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规划处、建管处编拟

2008.01

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完善稿】 1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规划选址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建设规模与用地标准

规划设计与指标控制

建筑设计

附 则

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完善稿】 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确保《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贯彻实施,促进教育事业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持续增长之间的协调发展,规范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的规划、建设管理,根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JGJ39-87)》与《郑州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及其它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等,参考与借鉴国内其它先进城市的管理经验,在分析研究郑州城市规划建设现状及人居环境发展要求的基础上,结合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以下简称“本规定”)

第二条 在本市规划建成区范围内从事与中小学校幼儿园新建、改扩建时的建设选址、编制详细规划(含控制性详细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有关的建设和管理活动,应符合本规定,并按相关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实施

本规定中所指的“中小学校”,是指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的六年制普通小学与三年制普通初级中学

本规定中所指的“幼儿园”,是对幼儿进行保育和教育的机构。接纳三至六周岁幼儿的为幼儿园

本规定中所指的“老城区”,是指三环路以内区域

本规定中所指的“城市新区”,是指三环路以外的规划建成区。包括郑东新区、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须水组团、惠济新行政区、河南惠济经济开发区、北部组团、南部组团等

第三条 本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由郑州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章 规划选址

第四条 布局原则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的布局选址应符合下列原则:

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完善稿】 3

(一)学生能就近走读入学

(二)学校应具有较好的规模效益和社会效益(三)

因地制宜

第五条 服务半径

学校服务半径要根据学校规模、交通及学生住宿条件、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等原则确定

中小学生不应跨越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及车流量大、无立交设施的城市主干道上学。寄宿制学校,可不受此限制

小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米 中学服务半径不宜大于2000米

全日制托儿所、幼儿园(幼儿白天在园所生活的托儿所、幼儿园)服务半径不宜大于300米

寄宿制托儿所、幼儿园(幼儿昼夜均在园所生活的托儿所、幼儿园)服务半径不作特别强调和控制

第六条 选址原则

新建的普通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址应选择在交通方便、地势平坦开阔、空气清新、阳光充足、排水通畅、环境适宜、公用设施比较完善、接近城市绿化带、方便家长接送、远离污染源的地段。

4个班以上的托儿所、幼儿园应有独立的建筑基地;托儿所、幼儿园的规模在3个班以下时,也可设于居住建筑物的底层,但应有独立的出入口和相应的室外游戏场地及安全防护设施。

应避开高层建筑的阴影区、地震断裂带、山丘地区的滑坡段、悬崖边及崖底、采空区、河湾及泥石流地区、水坝泄洪区等不安全地带

架空高压输电线、高压电缆及通航河道等不得穿越校区

中小学校幼儿园主要教学用房的外墙面与铁路的距离不应小于300米;与城市主干道同侧路边的距离不应小于80米,当小于80米时,必须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

中小学校内应有布置运动场的场地和提供设置给水排水及供电设施的条件 中小学校幼儿园宜设在无污染的地段。中小学校幼儿园与各类污染源的距

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完善稿】 4

离应符合国家有关防护距离的规定

中小学校幼儿园选址应注意与噪声源之间的距离,以保证教学用房区内有安静的环境。

第七条 周边环境

中小学校幼儿园不应与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医院传染病房、太平间、公安看守所、异味源如公厕、化学制品点、餐馆厨房、网吧、游戏机房等不利于中小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毗邻

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主要出入口两侧各30米范围内,不得修建垃圾转运站等环卫设施,不得设立集贸市场和摆设商贩摊点

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应与易燃、易爆、有毒等危险品或有害品的研制、生产、贮运场所等保持相应的安全距离

新建露天市场边沿与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间距不应小于100米 商业闹市与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间距不应小于150米 露天体育场边沿与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间距不应小于100米

长途客运站、火车站、公交首末场站、轨道交通站点的边沿与中小学校幼儿园校园间距不应小于300米

第三章 建设规模与用地标准

第八条 人口配建规模

城市新区:

每2万人区域内预留1所36个班规模的中学建设用地 每1万人区域内预留1所24个班规模的小学建设用地 每5000人区域内预留1所6个班规模的幼儿园建设用地 老城区:

老城区旧城改造地区在确定普通中小学校建设规模时,宜以规划新增人口为基准,并结合改造地区内现状教育设施承载力,合理确定人口配建规模;其中城中村改造地区,现状人口规模中仅计入拥有当地农村户籍的人口数,其余常住人口不再计入中小学校人口配建规模中

每2万人区域内预留1所36个班规模的中学建设用地

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完善稿】 5

每1万人区域内预留1所24个班规模的小学建设用地 每5000人区域内预留1所6个班规模的幼儿园建设用地

老城区旧城改造地区在用地确实紧张、布局难以安排的情况下,可按照人口配建规模对现状中小学校幼儿园进行增容扩建或增加规划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建设规模

第九条 学校建设规模与班额人数

幼儿园(包括托、幼合建):6班、9班、12班,托儿所每班25人,幼儿园每班30人

完全小学:12班、18班、24班、30班、36班,每班45人

九年制学校:18班、27班、36班、45班,小学阶段每班45人、中学阶段每班50人

初级中学:12班、18班、24班、30班、36班,每班50人

第十条 幼儿园用地与生均用地标准

城市新区幼儿园用地规模2700-432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12-15平方米

城市新区幼儿园6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7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5平方米/生

城市新区幼儿园9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324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2平方米/生

城市新区幼儿园12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432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2平方米/生

老城区幼儿园用地规模2160-396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11-12平方米 城市老城区幼儿园6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16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2平方米/生

城市老城区幼儿园9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97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1平方米/生

城市老城区幼儿园12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396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1平方米/生

第十一条 小学用地与生均用地标准

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完善稿】 6

城市新区小学用地规模14000-24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11-13平方米

城市新区小学24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14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3平方米/生

城市新区小学30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175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3平方米/生

城市新区小学36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0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2平方米/生

城市新区小学48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4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11平方米/生

老城区小学用地规模10000-15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9平方米 老城区小学24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10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9平方米/生

老城区小学30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125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9平方米/生

老城区小学36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15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不低于9平方米/生

第十二条 中学用地与生均用地标准

城市新区中学用地规模24000-48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20平米 城市新区中学24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4000平方米 城市新区中学30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30000平方米

城市新区中学36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36000平方米 城市新区中学48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48000平方米

老城区中学用地规模18000-36000平方米,生均用地指标15平方米 老城区中学24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18000平方米 老城区中学30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2500平方米 老城区中学36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27000平方米 老城区中学48个班用地规模不低于36000平方米

第十三条 用地规模控制

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完善稿】 7

新建小学的规模控制在24班以上,小学用地规模最大不超过25000平方米 新建中学的规模控制在36班以上,中学用地规模最大不超过50000平方米

第十四条 教职员工居住用地

教职员工居住住宅应纳入城市住宅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不得建于中小学校园幼儿园以内

第四章 规划设计与指标控制

第十五条 容积率控制

学校的建筑容积率可根据其性质、建筑用地和建筑面积的多少确定,原则上: 小学不宜大于0.8 中学不宜大于0.9 第十六条 中小学校生均绿化用地指标

校园公共绿地包括成片绿地、花园、景点、生物种植园等,可采用分散、垂直、屋面多种形式,以改善校园环境。

中学生均绿化用地指标不得小于1平方米 小学生均绿化用地指标不得小于0.5平方米

第十七条 幼儿园室外游戏场地用地指标

必须设置各班专用的室外游戏场地。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平方米。各游戏场地之间宜采取分隔措施

应有全园共用的室外游戏场地,其面积不宜小于下式计算值: 室外共用游戏场地面积(平方米)=180+20(N-1)

注:180、20、1为常数、N为班数(乳儿班不计);室外共用游戏场地应考虑设置游戏器具、30米跑道、沙坑、洗手池和贮水深度不超过0.3米的戏水池等。

室外游戏场地用地6班不宜小于640平方米;9班不宜小于880平方米;12班不宜小于880平方米

活动场地应有不少于1/2的活动面积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之外

第十八条 中小学校运动场地设计

体育活动场地与教学楼之间应有合理的间距,并联系便利。

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完善稿】 8

生均运动场地用地指标

小学生均运动场地用地不宜小于2.3平方米 中学生均运动场地用地不宜小于3.3平方米 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做课间操之用 运动场地的长轴宜南北向布置,场地应为弹性地面 每6个班应有一个篮球场或排球场地

小学18个班以下规模的学校宜设200米环形跑道(含60米直跑道);24班规模的中小学校宜设25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跑道;30班规模以上的中小学宜设400米环形跑道(含100米直跑道)

位于老城区的中小学校,若发展用地确有困难,田径场面积可适当减少,但小学必须建设60米直跑道,中学必须建设100米直跑道

有条件的学校宜设游泳池。规模大于36班的中学、规模大于24班的小学宜预留游泳池用地

第十九条 校园出入口的设置

学校主要出入口应面向其所服务的居住区或大量人流来校的位置,尽量设置于交通方便、便于学生就学、有利于人流迅速疏散、车流量较小的街道上,不宜紧靠城市主干道

确定学校出入口时应考虑学校内部的总平面布局,其位置应有利于教学用房和体育活动场地,有利于学校的功能分区与道路组织

学生入校后应能直接到达教学楼,不得穿越体育活动场地,但应同时能够直接顺畅的到达体育活动场地

学校主要出入口应充分考虑上下学时大量人流的迅速疏散,校门外侧应留有缓冲地带的空间,并设置警示标志

学校主要出入口宜设置方便家长接送学生的接待区或等候设施

第二十条 校园自行车停放要求

在教学区与体育活动区,应禁止各种车辆入内,避免人车交叉。应将自行车停放的活动范围限制在离校门较近的校区内,以保障学生步行的通畅和安全。自行车的存放面积按每辆车1平方米计算,可设置简易自行车棚,也可在建筑物内设置半地下停车场

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修改完善稿】 9

第五章 建筑设计

第二十一条 建筑层数

中小学校的教学、办公用房宜设计成多层建筑。小学的普通教室宜在四层以下,不宜超过4层;中学的普通教室宜在5层以下,不宜超过5层。其它教学、办公用房可根据使用要求设计

幼儿园建筑层数不宜高于3层

第二十二条 日照1

小学教学楼应满足冬至日不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 中学教学楼应满足冬至日不小于2小时的日照标准 托幼生活用房应满足冬至日不小于3小时的日照标准

第二十三条 其它

其它建筑技术指标按《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J 99—86)、《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等执行

第六章 附则

关于中小学幼儿园的规划配置,应在建设项目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阶段提出明确要求,在建筑规划审批阶段要求其与开发或改造工程同时设计、同时审批、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或者在建筑规划审批过程中按照相关规定直接把关、监督落实。

老城区中小学幼儿园的规划、建设及管理因还涉及现状资源的挖潜、整合以及重新分配、完善等因素,所以需要在教育设施专项规划和区域(或单个建设项目)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进一步深化分析和研究,进行统一规划部署,从而体现科学性、公平性、合理性、可行性。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第2.3.6条。

第三篇:乐山市城市绿化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乐山市城市绿化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二○○二年三月二十五日

第一条 为了促进乐山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规划管理,提高城市绿化水平,精雕细刻乐山山水园林城市,结合乐山城市规划管理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制定本规定的依据为: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二)国务院《城市绿化条例》;

(三)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建城[1993]784号);

(四)《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通知》(国发[2001]20号);

(五)《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国发[2000]31号);

(六)四川省交通厅、国土资源厅、建设厅《关于加强公路建筑控制区管理的通知》(川交公路[2001]132号);

(七)《乐山市中心城区城市规划管理办法》;

(八)《乐山市城镇园林绿化管理办法》;

(九)《乐山市绿地系统规划》;

(十)《城市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GB50180-93.(十一)《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第三条 本规定适用范围为乐山市规划委员会和乐山市规范管理局直管的城市规划区。

乐山市中心城区分旧城区和新城区,其他区、市、县、自治县所辖城市的新旧城区由当地城市规定行政主管部门划定。

乐山市中心城区早城区范围为:肖公嘴滨江路南段旧大桥滨江路中段长江市场嘉定北路牛耳桥嘉定中路凌云大厦青果山路市委党校人民西路新村广场人民南路新村游园海棠路乐山工业学校—乐山师院滨河路肖公嘴。其余范围为中心城区新区。

第四条 本规定有关术语含义为:

(一)城市绿化:城市中栽种植物和利用自然条件以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景观的活动;

(二)绿地:城市中专门用以改善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地和美化景观的绿化用地。绿地包括:公共绿地、专用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居住区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化、风景林地;

(三)绿地率:城市一定地区各类绿化用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率;

(四)绿化覆盖率:城市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化覆盖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的比率;

(五)城市绿地率;是指城市各类绿地总面积占城市面积的比率;

(六)开敞式绿地:是指居住区绿地直接为当地居民享用的“福利型”绿地,并在居民视野高度内不能“隔断”;

(七)开放式空间:是指在建筑基地内,为社会公众提供的广场、绿地、通道、停车场(库)等公共使用的室内外空间。

第五条 乐山市规划管理局和各区、市、县、自治县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乐山中心城区和各区、市、县、自治县的绿化规划管理、审批,负责划定“绿线”。乐山市风景园林局和各区、市、县、自治县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绿化规划的实施,绿地的建设、保护和管理。

第六条 城市绿化必须符合下列措施要求;

(一)乐山市城市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区11m2以上,城市绿地率38%以上;

(二)城市新建住宅区:旧城区绿地率应大于25%,新城区绿地率应大于30%.其中集中绿地面积不得小于建筑基地面积10%;

(三)城市道路:城市主干道绿带面积占道路总用地面积比率不低于20%;次干道绿带面积所占道路总用地面积的比率不低于15%;

(四)快速通道:乐-峨、乐-沙、乐-

五、乐-夹、乐-井五条组团城市间快速通道上的绿带总面积占道路总用地面积的比率不低于15%,且通道两侧设置不小于15米的绿化带(或防护林)。在快速通道两侧修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其建筑设施边缘与通道的边沟外缘的间距不得小于50米;

(五)城市沿江、沿河及沿铁路旁的防护林宽度应不小于30米;

(六)单位附属绿地面积占单位总面积比率不低于30%,其中工业企业交通枢纽、仓储、商业中心等绿地率不低于20%;产生有害气体及污染工厂的绿地率不低于30%,并根据国家标准设立不少于50米的防护林带;学校、医院、疗养院、休养所、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部门等单位的绿地率不低于35%.第七条 第六条规定中第(二)、(六)款内绿地率,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降低5个百分点:

(一)建筑基地内设置开敞式绿地;

(二)基地内建筑向社会提供开放式空间;

(三)建筑场地内绿化覆盖率大于45%

第八条 项目业主在报批规划时,必须同时报批绿化平面图,绿化平面图的比例与总平面图比例、道路线型方案一致。大型建设项目必须报批绿化方案。其绿地指标必须符合规划设计条件,否则报批方案不予签批。

第九条 绿地率指标达不到第六条、第七条要求的,建设项目报批规划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规划可以审批:

(一)经城市绿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办理异地绿化手续,异地绿化后绿地指标达到

第六条、第七条要求的建设项目,在审批时,城市园林行政主管部门应同时呈报异地绿化方案。

(二)确属城市功能需要的停车场(库)、市场、公共厕所、垃圾库、市政管线等基础设施、公共设施(基地面积在2000平方米以下)项目;

(三)广告牌、宣传栏、各类岗、亭;

(四)经城市人民政府同意或城市规划委员会决定的可以降低绿地指标的特殊建设项目。

第十条 城市重要建设项目和重要地段的绿化建设用地,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绿线,予以严格控制。

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建设项目的绿化建设,必须与建设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绿化建设规划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予以验收。

对于城市建设项目分期实施的,分期验收的,在后期实施的建筑基地内,业主必须先期实施临时绿化,临时绿化与前期建设工程同步验收,验收合格后向社会开放。

经城市规划确定的各类绿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不得出让。城市规划确定的各类绿地上的各类违法建筑,由城市管理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拆除,违法建筑业主必须原样恢复绿地。

第十一条 本规定适用以下计算方法:

(一)建筑基地面积的计算

1、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建筑在基地面积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正式划定的用地范围内面积。

2、建筑红线内基地面积小于5000平方米以下的建筑场地,基地面积算建筑红线的范围内面积。

3、单位用地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筑基地面积,算单位总用地面积。

(二)绿地面积(绿地率)的计算

1、居住区、居住小区、居住组团的绿地面积按《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计算。

2、单位用地内新建、改建、扩建的绿地面积算单位用地范围内的总绿化面积。

3、建筑基地地内的水域面积算绿地面积。

4、出让、转让所得地块内因市政建设需要而无偿退让的部分面积,按该部分面积所占建筑基地面积比率,在规划要求的绿地率中扣减相应的百分点。

5、位于城市旧城区的建筑基地,确实难以达到规定绿化指标的,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将屋面地栽绿化面积(每块面积不得小于100平方米)折算成地面绿地面积。其折算公式如下:F=M×N,式中:F-地面绿地面积,M-屋面地栽绿化面积,N-有效系数(见下表)

屋面标高与基地地面的高差(单位:米)

有效系数(N)

小于、等于1.5 1.0

大于1.5,小于、等于5.0 0.70

大于5.0,小于、等于12.0 0.50

大于12.0,小于、等于18.0 0.30

大于18.0 垂直绿地不算绿化面积。

第十二条 本规定由乐山市规划管理局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规定自2002年4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郑州市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2005年8月25日郑州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2005年12月2日河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批准2005年12月20日郑州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公布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为保证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的规划建设与城市发展、人口增长相适应,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中小学校、幼儿园,是指全日制小学、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及幼儿园。

第三条本市市区和县(市)、上街区人民政府所在地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的规划和建设,适用本条例。

第四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中小学校、幼儿园的规划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城市总体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五条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应当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方便就学、配套建设的原则。

第六条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级负责中小学校、幼儿园的规划建设。

市、县(市)、上街区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中小学校、幼儿园的用地规划。教育、发展改革、国土资源、财政、建设、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有关部门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共同做好中小学校、幼儿园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第七条市、县(市)、上街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城市规划、国土资源、发展改革等有关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由本级人民政府提请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公布实施。

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经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八条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编制或审批新区开发、住宅小区规划和城市旧区改造方案时,必须规划预留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用地。

城市规划预留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用地,城市规划、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核

定用地位置和界线。

第九条城市规划预留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用地,应当符合下列标准:

(一)每二万人口区域内预留一所三十六个班规模的中学建设用地;

(二)每一万人口区域内预留一所二十四个班规模的小学建设用地;

(三)每五千人口区域内预留一所六个班规模的幼儿园建设用地。

城市规划预留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用地的面积,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学校建设标准的规定。

第十条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用地,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或擅自改作他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用地上建设与教育无关的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确需临时使用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用地的,应当征得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并依法办理有关手续。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需要用地时,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必须限期拆除。

临时使用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用地一般不得超过二年。

第十一条中小学校、幼儿园用地周边地区的规划建设,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妨碍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

第十二条城市新区开发、旧城区成片改造或城市零星开发时,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多种措施配套新建或改建、扩建中小学校。

第十三条鼓励开发建设单位配套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开发建设单位配套建设的中小学校,可以移交政府举办,也可以自行举办。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

第十四条政府举办的中小学校的建设资金,由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列入财政预算,予以保证。

市、县(市)、上街区人民政府可以从土地收益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专户储存,全额用于中小学校建设,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截留或者挪用。

市、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境内外的组织和个人捐资建设中小学校、幼儿园,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优惠政策。

第十五条城市新区开发、旧城区成片改造或城市零星开发时,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应当符合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并与开发或改造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中小学校、幼儿园建设,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设计规范和建设标准。

第十六条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国家重点工程建设需要拆迁或者占用中小学校、幼儿园校舍、场地的,应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按照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的要求,就地、就近予以调整或重建。调整或重建后的用地面积不得少于原有用地面积,学校的存量资产不得减少。拆迁和重建工作不得影响或中断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

第十七条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土地、校舍不得改变用途,不得转为经营性资产。中小学校勤工俭学和教职工住宅、校办企业不得占用教学用房和学生活动场地。违反前两款规定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责令限期改正。

第十八条中小学校、幼儿园现有校舍的改建、扩建或者部分拆除,须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依法办理有关规划、建设手续。

中小学校停办、合并、分立、置换、搬迁,需要对用地进行调整的,由市或县(市)、上街区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城市规划、国土资源、发展改革、财政等有关部门,根据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原则提出意见,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

中小学校、幼儿园的土地、校舍通过置换、交换等方式进行调整的,应当保证学校的存量资产不得减少。

第十九条擅自变更经批准的中小学校、幼儿园布局专项规划的,由市或县(市)、区人民政府责令限期改正,并依法对有关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条侵占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用地或擅自改作他用的,由城市规划、国土资源部门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关按照职责分工,责令限期改正,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一条侵占、截留或者挪用中小学校建设资金的,由财政或审计部门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责令改正,收回资金,并建议有关部门或单位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二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批准或同意他人占用中小学校、幼儿园教学用地或教学用房,改变其土地、校舍用途或将其转为经营性资产的,由有关部门或单位对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三条本条例自2006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河北省普通中小学校管理规定

河北省普通中小学校管理规定

(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中小学校管理,全面提高办学水平,根据《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和其他教育法律法规,结合全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学校应当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条 学校管理应当坚持以人为本,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精细化、人文化目标,做到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

第四条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依法履行管理学校教学及其他行政事务的职责。校长应当具备国家和省规定的任职资格,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管理能力。

第五条 学校应当健全基层党组织,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工会、共青团、少先队及其他组织民主参与、民主管理的作用。

第六条 学校应当建立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每年要至少召开一次会议,落实教职工对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权利。

第二章 校务管理

第七条 学校应当坚持依法治校,依据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建立健全学校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依照章程制度管理学校内部事务。

第八条 学校应当按照办学规模设置教育、教学、总务等工作机构,并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学科组、年级组。

第九条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各部门岗位责任制,明确各工作机构、图书室、实验室、各类功能教室的责任人和管理要求。

第十条 学校应当成立由学校领导、各部门负责人、教师代表参加的校务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决定学校重大事项。

第十一条 学校应当建立行政、教育教学、教师考核、学生学籍、经费资产等各类档案,保管、使用好档案资料。

第十二条 学校应当实行校务公开制度,将学校重大决策、财务收支、福利待遇、评优评先、收费项目及标准、招生政策等事项及时向教职工、学生和社会公开。

第十三条 学校应当健全处分教师、学生的程序,做到处分事实清楚、证据充分、依据明确、程序正当、处分适当。

第十四条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教师、学生申诉制度,及时、妥善处理教师、学生申诉。

第十五条 学校应当建立面向社会的举报制度,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六条 学校应当接受教育行政部门及政府有关部门的检查、监督和指导,如实报告工作、反映情况。

第三章 学生管理

第十七条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当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划定的服务区域,组织招收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第十八条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当坚持免试入学制度,不得以任何形式的考试(含笔试和面试)录取新生。

第十九条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当积极配合地方政府采取有效的控辍保学措施,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依法完成义务教育。

第二十条 初中、高中招生不得以小学、初中学生竞赛成绩作为依据和参考因素。

第二十一条 高中应当按照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成绩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创新实践成果评价结果录取新生。

第二十二条 高中应当按照规定招收市域、县域内的学生。未经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得在全省范围或跨设区市招生。

第二十三条 高中不得以任何理由组织招生考试,不做违规招生宣传,不得违规提前招生,不得超出学校合理规模招生,不得接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

第二十四条 学校应当根据国家规定和有利于教育教学及学生身心健康的原则,严格控制教学班学额,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高中每班不超过56人。提倡小班化教学。

第二十五条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当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不得以任何名义在校内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不得举 办各种形式的“奥班”、“奥赛训练班”等。

第二十六条 高中不得以任何名义举办面向全省或全市范围招生的重点班、竞赛班等特殊配置的班级。

第二十七条 学校应当加强学籍管理工作,做好学生入学、转学、休学、复学、毕业等工作。

第二十八条 学校应当建立完整的请假、销假制度,发现学生旷课要及时与家长联系,尽快让学生返校上课。

第二十九条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帮扶学习困难学生的工作机制,给予学习困难学生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第三十条 学校应当制止不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危害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第三十一条 学校应当对品学兼优的学生给予表彰,对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学生给予批评教育或者纪律处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第三十二条 学校应当支持学生建立社团,开展有意义的社团活动,加强对学生社团活动的指导和管理。

第三十三条 学生应当自觉遵守《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规章制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四章 教职工管理

第三十四条

学校应当聘任具有相应资格的教师,与教师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保障教师的权利。

第三十五条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教职工绩效考核制度,完善教职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第三十六条 学校应当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支持、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业务培训和对外交流。

第三十七条 教师应当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学校规章制度,自觉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参加政治和业务学习,按照规定参加继续教育和有关教育教学活动。

第三十八条 教师应当尊重学生人格,不得歧视、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不向学生推荐任何教辅资料,不搞有偿家教。

第三十九条 学校应当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班主任的学习培训,及时进行经验交流,提高班主任的素质和能力。

第四十条 学校应当依法处理品质恶劣、严重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教师,坚决杜绝教师侵犯学生人身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五章 教育教学管理

第四十一条 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应当坚持德育为先、素质为本,面向全体学生,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第四十二条 学校应当建立德育工作机制,改进德育工作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实行一岗双责,既教书又育人,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工作局面。

第四十三条 学校应当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 计划,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开展教学活动,开全课程、开足课时,保证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质量要求。

第四十四条 学校应当在省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范围内征订使用教科书和教师用书,并按照要求选择地方课程教材;不得组织学生统一购买各种形式的教辅材料。

第四十五条 学校应当积极实施课程改革,改进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第四十六条 学校应当严格控制学生作息时间。上课时间不早于8:00。走读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小学不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高中不超过8小时。寄宿生晚自习结束时间,初中不晚于21:00,高中不晚于21:40;严格控制早晨起床时间,确保寄宿生每天睡眠时间初中生不少于9小时,高中生不少于8小时。寄宿制小学必须保证学生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

第四十七条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年级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每天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学生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学生不超过60分钟,初中学生不超过90分钟,高中学生不超过120分钟。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家庭作业。

第四十八条 学校应当加强课堂教学管理,规范教师备课、上课、布置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等行为,并对学生预习、上课、复习、作业等提出基本要求。

第四十九条 学校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卫生习惯;适时、适度地进行青春期教育。

第五十条 学校应当上好艺术类课程,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其他学科应当从本学科特点出发,发挥美育功能。

第五十一条 学校应当重视实验教学工作。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上好实验课,做好分组实验,保证实验教学质量。鼓励教师积极采取探究式实验教学方法,积极推进中小学实验教学思想和实验教学方式变革。

第五十二条 学校应当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积极推广科研教研成果和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提高课程计划实施质量和单位时间内教学效率。

第五十三条 小学每学期期末由学校统一组织一次学科考试,不得组织期末学科考试以外的学科考试或者变相的学科考试。

第五十四条 初中、高中全校或者全年级每学期组织期中、期末两次考试,除初

三、高三年级外不得举行区域性统考和模拟考试。

第五十五条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当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学业质量检测和评价制度,建立和完善学生成长记录袋制度。小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初中实行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创新实践成果相结合的评价制度。

第五十六条 学校应当建立促进教师教学和专业成长评价体系,不得单纯以学科成绩、升学率等评价学生和教师,不得给教师下达升学指标,不得以考试分数和等级为依据给学生排名次、排座位。第五十七条 学校不得随意停课、调课和放假。如遇特殊情况必须停课、调课或放假的,一天以内,应当报经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一天以上的,应当报经举办学校的市、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五十八条 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的庆典、演出等活动,参加其他社会活动不得影响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和危害学生身心健康。

第五十九条 学校不得占用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到校上课或集体补课,更不得收费上课、有偿补课。

第六十条 学校未经省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得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不得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知识类竞赛活动。

第六十一条 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指导,保证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文化体育文娱活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第六十二条 学校应当加强与学生家庭、社区的联系,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管理网络,共同营造良好的内外部教育环境。

第六章 安全管理

第六十三条 学校应当严格执行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维护师生健康和安全,建设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

第六十四条 学校应当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建立健全校 内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安全。

第六十五条 学校应当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积极预防、妥善处理在校学生伤害事故,保护学生、学校的合法权益。

第七章 校园管理

第六十六条 学校建设应当符合《中小学建筑设计规范》,确保校园建设工程质量。校园布局合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等分区明确,避免相互干扰。

第六十七条 学校应当按照《国旗法》的规定,设置国旗旗杆,使用无破损、无污迹国旗,严格执行中小学升降国旗制度。

第六十八条 学校应当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体现教育性、科学性,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平安、健康、文明的和谐校园。

第六十九条 学校应当加强校园环境管理,建设整洁、美观、有序的校园环境。校内排水通畅,道路平整,路面硬化;车辆停放整齐,地面无杂物,墙面无污损。

第七十条 学校应当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登记、验证制度,禁止社会闲杂人员或车辆进入校园,禁止学生将管制刀具、有毒有害物品带入学校。

第七十一条 学校应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治理工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创造良好环境。

第八章 校舍(场地)管理

第七十二条 学校严格按照设计功能,根据国家规定确定校舍(含校舍附属设施,下同)的用途、荷载。

第七十三条 学校校舍未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不得随意拆建、改建,不得违章搭建建筑(构筑)物。

第七十四条 学校校舍的通道、楼梯和主要出入口不得堆放杂物,不得堵塞紧急疏散通道,确保校舍出入通道畅通。

第七十五条 学校应当对校舍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校舍损坏和险情时,要及时向主管教育行政部门报告并采取措施,保证教职工和学生的安全。

第七十六条 学校不得随意改变教育教学用房的使用功能,不得将教育教学用房出借、出租给外单位或个人使用。

第七十七条

学校应当加强实验室管理,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实验仪器设备,及时维护保养,确保教学仪器设备始终处于完好备用状态。要将实验环境的安全、环保工作落到实处。

第七十八条 学校应当加强对危险性的实验仪器、辐射材料、有毒有害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建立健全使用和管理制度,设置警示标志,存放于安全地点,指定专人保管。规模较大的学校应当建设专门的危险品库。

第七十九条 学校应当加强对图书馆、阅览室管理,生均藏书量小学20册以上,初中35册以上,高中50册以上,并保证提供给师生借阅的图书流通量不低于藏书的2/3。

第八十条 学校应当加强计算机教室和远程教育设备的管理,由专职人员负责计算机和网络设施设备的保养、维 护和技术指导服务工作,全面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

第八十一条 学校应当加强体育器材场地管理,按照有关规定配备体育器材、设施,定期检查,按时保养,及时维修维护,确保安全。

第八十二条 学校应当加强艺术专用教室管理,按照有关规定配备器材,对各种器材要经常检查、养护,出现故障要及时维修。

第九章 食堂管理

第八十三条 学校应当依照教育部、卫生部《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严格食堂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第八十四条 学校应当建立健全食堂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实行主管校长负责、专兼职食品卫生管理人员参与的工作机制。

第八十五条 学校应当严格执行食堂建筑、设备与环境卫生要求,严把食品采购、贮存及加工等关口,确保师生用餐清洁、卫生。

第八十六条 学校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无健康许可证者不准上岗。从业人员出现各种传染性病症和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病症时,必须立即离开工作岗位。

第八十七条 学校食堂应当建立严格的安全保卫措施,严禁非食堂工作人员随意进入学校食堂的食品加工操作间及食品原料存放间,严防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学生用餐的卫生与安全。

第十章 宿舍管理

第八十八条 学校宿舍应当有安全通道,有完好的防盗和消防设施设备,严禁将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及管制刀具带入宿舍,严禁在宿舍内燃点明火、私拉乱接电线。未经批准,不得使用自带电器。

第八十九条 学校宿舍应当有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保持室内空气清洁,环境卫生。

第九十条 学校应当建立宿舍管理制度,按标准配备生活教师,小学低年级寄宿生原则上要配备生活保育员,生活教师和保育员要严格履行工作职责,负责宿舍管理和安全保卫工作。

第九十一条 学校应当实行学生宿舍夜间巡查、值班制度,督促学生遵守住宿纪律,按时作息。要针对女生宿舍安全工作特点,加强对女生宿舍的安全管理。

第九十二条 学校应当按照男、女学生相对独立的原则安排住宿,做到一人一床,安全、方便;建立寄宿生信息档案,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第九十三条 住宿学生要自觉遵守纪律,早晨按时起床、出操,晚上按时就寝、熄灯,维护宿舍环境卫生,有事外出必须请假,严禁擅自在校外留宿。

第十一章 经费管理

第九十四条 学校应当根据教育教学和事业发展的实 际需要编制预算,经学校领导班子集体讨论通过,并征求教职工(代表)大会意见后,按照规定程序报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审核。

第九十五条 学校应当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执行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收费项目、收费标准及收费办法。

第九十六条 学校应当科学管理、合理使用学校经费,坚持勤俭办学,提高使用效益;建立健全经费管理制度,接受上级财务和审计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九十七条 学校依法要求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按时足额拨付办学经费,抵制挤占、截留、挪用学校办学经费的行为。

第九十八条 学校应当每学期组织开展一次教育资源管理、使用情况的专项检查,防止闲置和浪费。

第十二章 附 则

第九十九条 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可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办法。

第一百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郑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管理技术规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郑州市文明单位建设管理规定

    附件1 郑州市文明单位建设管理规定 一、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文明单位的管理工作,使创建文明单位活动逐步实现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以促进两个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根据《......

    武汉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武汉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条为加强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根据《武汉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第___条、第___条,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市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

    许昌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许昌市城市建筑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建筑规划设计 第三章建筑间距 第四章建筑退让 第五章建筑高度和景观控制 第六章居住区公建配套设施及临时建筑......

    太原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

    太原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 (2016年10月12日太原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通过 2016年11月10日山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

    新乡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

    新乡市中小学校幼儿园规划建设条例 (2017年6月28日新乡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2017年7月28日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校常规管理规定[5篇范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小学校常规管理规定 一、学校领导的管理常规 1 、认真执行教育法规。学校领导必须认真执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及教育行政部门的有关指示、规定,遵循教......

    大理州城市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正式版)

    大理州城市建设项目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州城乡规划管理,实现建设项目规划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确保城乡规划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

    中小学校财务管理规定

    ××县中小学校财务管理规定一、严格执行收支预算制度。不得编制赤字预算,报账业务 原则上不得超出学校可用资金,当年收支不出现负结余。 二、严禁未经审批擅自入账。严格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