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供配电设计技术思考题
供配电设计技术思考题
1.简述工程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安全,可靠,合理,先进,实用,经济
2.解释 “标准”的概念,分别列出3个电气工程设计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规范)的名称。简述国际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之间的关系。标准——是对重复性的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对没有国家和行业标准,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主要指安全、卫生等重要环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但在公布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之后,该项地方标准即行废止。
3.10kV变电所电气施工图包括哪些图样?各有什么深度要求? 10KV变电所施工图纸包括变电所平面布置及接地平面图、1#变电所~380/220V配电系统图、10kV开关柜配置接线图、1#变电所平面布置及接地平面图
4.电力负荷如何分级?不同级负荷对供电可靠性有何要求? P18页
5.简述高压断路器、高压负荷开关和高压隔离开关的结构特点、功能。
高压断路器:正常运行时,通断负荷电流;短路或严重过负荷时,自动切断故障电流;有良好的灭弧装置
高压负荷开关:没有灭弧装置,不能通断负荷电流。有明显的断开点,起隔离作用。高压隔离开关:有简单灭弧装置,能通断负荷电流。不能切断短路电流。
6.10kV变电所常用电气主结线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7.分析下图中断路器1QF~7QF在电源的不同工作情况下相互间的联锁关系。
10kV10kVG低压备用电源或自备应急发电机220/380V4QF1QF3QF2QF5QF7QF6QF一般负荷应急负荷电源切换箱消防负荷应急负荷一般负荷 8.10kV变电所的选址有哪些要求? P37页
9.“EPS”和“UPS”分别指什么?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 10.常用的低压供电系统有哪些?各自的应用场合是什么? 11.低压配电系统有哪几种基本形式?有什么优缺点? 12.分析下图正常电源与备用电源切换的工作原理。
常用电源NL1L2L3备用电源L1L2L3N1FU1HY2HY2FU1QF3FU2KM1KM2KM1KMSB2QF4FU1KM1HR2HR2KM1KM2KM 13.解释VV、YJV22、YJE、ZRVV、WDNA-YJY23等电缆型号的含义。14.列出绝缘导线室内暗敷设常用的保护管材料及应用场合。15.什么叫计算负荷?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16.需要系数法进行负荷计算的具体方法和步骤。17.单相相负荷的负荷计算。18.导线截面的选择方法。19.低压断路器的选择。
20.影响电击危险程度的因素有哪些? 21.简述建筑物综合防雷的措施。接闪,分流,屏蔽,等电位,接地 22.23.24.25.26.27.28.29.30.31.32.33.何谓等电位联结?等电位联结有哪些作用? 解释TN-C、TN-S、TN-C-S的含义。
漏电保护器有何作用?解释漏电保护的工作原理。
解释什么叫照度、亮度、光通量、光强度、直接眩光、反射眩光、频闪效应、发光效率、色温、显色性。电光源的性能比较。电光源的选用原则。
什么是照明器的配光曲线?有几种表示方法? 利用系数法计算平均照度。
什么叫照明方式?什么叫照明种类? 照明质量评价包括哪些内容? 照明灯具控制有哪几种方式?
照明配电支路确定的原则有哪些?
第二篇:通用技术思考题集
1、反思总结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两组任务
第一组:任务1说明你关注的第一个重要问题,任务2说明自己对该问题的认识或观点
第二组:任务1说明你关注的第二个重要问题,任务2说明自己对该问题的认识或观点
答:第一组
任务1:技术更新对设计
产生重要影响,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但技术条件的限制,往往制约着设计的发展,而技术的更新发展,才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
任务2:当今信息社会,电脑已逐渐普及,现在市场上的一些笔记本电脑特别是上网本,体积和我们的书本一样大,但功能且相当丰富,回想老师跟我们讲的第一台电脑,它有十间房子大,重30吨,这简直是天壤之别,然而,正式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发展,才使得今天设计的电脑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
第二组
任务1:我们希望某一事物按照自己的医院发展就要对其进行干预,这种根据自己的目的,通过一定的方法使事物沿着某一确定的方向发展,就形成了控制。
任务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在有意无意地进行控制,骑自行车时,如果觉得车速太快,我们会使用刹车时车速正常,当感觉室内亮度不够时,我们就会打开电灯,使屋内明亮,当我们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时,我们就会增加学习时间或改进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成绩。
2、反思总结通过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两组任务
第一组:任务1说明你关注的第一个重要收获,任务2说明该收获对自己的意义
第二组:任务1说明你关注的第二个重要收获,任务2说明该收获对自己的意义
答:第一组
任务1:弄清了科学与技术的关系,科学是从各种事物和现象中去发现规律,并给与验证的 知识体系: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
任务2:科学与技术既有区别,又有紧密联系。科学的任务是认识世界,力求有所发现,回 答为什么的问题,技术的任务是改造世界,力求有所发明,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比如嫦娥奔月活动从任务上讲是对月球进行科学探索,而从过程上讲,他是航天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技术来源于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科学原理的指导,二者联系紧密,可以说,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我们今天要好好学习科学文化,将来才有更多的家属创新。
第二组
任务1:弄清了常见结构的分类,根据物体结构形态在受力时承受和传递力的方式的差别,一般可将结构分成3种基本类型,实体结构、框架结构和壳形结构
任务2:实体结构:利用自身来承受自身的荷载,主要承受压力
框架结构:通过条状物体的连接来承受荷载,即可承受压力又能承受拉力
壳形结构:通过壳形来传递力和承载荷载,特别是当壳顶受到压力时,它能将力均匀扩散
3、反思总结通过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两组任务
第一组:任务1说明你关注的第一个重要方法,任务2说明该方法对自己的帮助 第二组:任务1说明你关注的第二个重要方法,任务2说明该方法对自己的帮助
答:第一组
任务1:设计要按照一定程序进行,设计的一般过程为: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 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和优化→使用和维护
任务2:测试和优化环节为例:我们小组在制作多功能笔筒的过程中,使用了一大一小两个圆柱型塑料瓶为原料,去除上半部后,两个黏在一起,大功告成。由于塑料瓶很轻,两个圆柱又很难牢牢黏在一起,使用起来东倒西歪,经过不断的测试、改进,先后采用了卡纸包裹、硬纸片做底、多处粘接等方法,最终得到了一个美观、稳固、实用的笔筒。可见,设计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组
任务1:系统设计的基础方法为:提出设计问题→明确系统设计的目的的要求→调查研究→主要 过程→测试、评估和优化
任务2:我们协助体育老师编制学校田径运动会的日程表,明确决赛项目的要求和要两天时间完成后。同学们开始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我们查阅了学校前几届的运动会赛事安排资料,了解了田径决赛的基本规则,还查看了学校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进行了基本的设计分析。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始手动设计决赛日程表,初稿拟定后,同学们又反复校验,最终形成了校运动会正式的赛程表
4、反思总结通过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两组任务
第一组:任务1说明你最满意的第一项内容,任务2说明该内容对自己的启示或帮助
第二组:任务1说明你最满意的第二项内容,任务2说明该内容对自己的启示或帮助
1组 任务1: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任务2:
2组
任务1:流程改进的步骤与方法,流程改进的步骤:分析流程现状确定改进的目标和要求确定改进方案 流程改进的方法:对环节进行改进对时序进行调整改进对环节和时序进行调整改进
任务2:实际万物都在进行不断变化,人类的发展实际也是由低级向高级不短的进度发展的过程,同样,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的深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生产中的许多流程也在不断的改进变化。通过流程的改进的步骤与方法的学习,正确高效地对生活、生产中的许多流程进行改进来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与经济效益
6、反思总结通过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两组任务
第一组:任务1说明你得到的第一个建议,任务2说明该建议对自己的帮助
第二组:任务1说明你得到的第二个建议,任务2说明该建议对自己的帮助
答:第一组
任务1:技术设计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设计要体现技术与人、自然。社会的关系。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能源技术的发展,其目标应该是可持续发展
任务2:人类依靠技术改造世界,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方便了人们的生活的同时也要注意节能和环保,与自然和谐相处,白色污染、旱涝灾害。海平面上升、飓风频繁...我们应该警醒:地球母亲已不堪重负,大自然已开始报复。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拒绝使用那些有挬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如塑料袋.泡沫餐盒等),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还地球一个绿色的家园,套用一句广告词:没有买卖,就没有破坏.第二组
任务1:流程设计主要应考虑事物的内在性质/规律和相关因素.对于工作流程,应根据工作目标的不同二综合思考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工作规范的问题
任务2:在设计全自动洗衣机的工作流程时,为了提高效率,节省用水和时间,可以减少浸泡时间得票洗的次数,但是对于较脏和难洗的衣物可能会出现洗不干净的情况.所以全自动洗衣机会设有几个洗衣程序供用户选择.7、反思总结通过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两组任务
第一组:任务1说明你得到的第一个重要道理,任务2说明该道理对自己的意义
第二组:任务1说明你得到的第二个重要道理,任务2说明该道理对自己的意义
1组 任务1: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任务2:
2组
任务1:系统的优化就是给定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使系统获得更佳功能和更佳效益的过程,实现系统的最优化,就可以在一定资源条件下,取得最佳的效果,而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达到最小。
任务2: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达到理想的目的,总有一个优化抉择的问题。例如从家里到火车站,可以乘坐公共汽车,也可以乘坐出租车。如果时间紧迫,就选择快捷的出租车,尽管多花了点钱,但能按时乘上了火车,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则可以选择乘坐公共汽车。在相同的条件下,选择不同的优化目的,就有不同的优化结果。
8、反思总结通过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两组任务
第一组:任务1说明你得到的第一个重要进步,任务2说明该进步对自己的帮助 第二组:任务1说明你得到的第二个重要进步,任务2说明该进步对自己的帮助
答:第一组
任务1:学会用心观察生活。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进行设计,从而解决问题的过程。观察日常生活正式发现问题的方法之一。
任务2:伞、锯子、听诊器、盲人防溢水杯这些技术的设计灵感,无一不是用心观察生活的结果。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用心观察生活,就能发现问题。当然,这里说的观察不是走马观花,那样看到的生活宛如过眼云烟,具有主动观察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观察,才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源泉。第二组
任务1:能够区分开环控制系统和闭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不将控制的结果反馈回来影响控制作用的系统。闭环控制系统:能将控制的结果反馈回来与希望之进行比较,并根据他们的误差及时调整控制作用的系统。
任务2:学会控制系统的选择:一般情况下,开环控制系统比闭环控制系统简单、成本低。所以开环控制能满足要求的就选择开环控制系统;开环控制系统不能满足的,就看将开环控制欲闭环控制结合在一起能否满足要求。只有当存在着无法预计的扰动和系统中元件的参数存在着无法预计的变化时,闭环控制系统才具有优
思考题答题格式:首先写出任务①我××××是——”然后写一下具体的知识点。
接着写任务②,说明这个知识在你生活实际中的运用、2、任务①你得到一个建议,任务②说明该建议对自己的帮助
答:任务①我得到的一个建议是:技术设计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要体现技术对人、对社会、对自然的价值。人类依靠技术改造世界,技术的发明和使用极大的方便了我们人类的生活但也要注得节能环保,与自然和谐相处,任务②,该建议对自己的帮助是:我们人类应该警醒地球已不堪重负,大自然开始频繁发生白色污染、旱涝灾害、海平面上升„„,这是地球对人类的惩罚,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拒绝使用那些有悖于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如塑料袋、泡沫餐盒、一次性筷子„„,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还一个绿色的家园,“没有买卖,就没有破坏”。
2、任务①你得到一个建议,任务②说明该建议对自己的帮助
答:任务①你得到一个建议是:通过对通用技术必修一和必修二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很多有用技术的知识,比如设计的一般原则、设计的一般过程、各种材料加工方法等,极大的开拓了视野,提高了基本的科学技术素养,但是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过多偏重于理论的学习,没有动手实践; 任务②该建议对自己的帮助是:任何学习过程中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应用生活中。
3.任务①说明你得到的第一个重要进步,任务②说明这个进步对自己的帮助 答:任务①我得的第一个重要进步是:知道了“技术语言的种类与应用”的相关知识,通过专题学习,我知道了技术语言是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语言形式。技术活动的丰富性使得技术语言具有多样性。例如,常见的技术语言有:图样、图表、模型、符号、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等,任务②这个进步对自己的帮助是:不同的技术语言适用于不同的应用范围,具有不同的功用,各种技术语言灵活应用构成了对设计的完美表达,如零件的机械加工图,尺寸的标要符合国家标准、完整不遗漏、清晰便于读图、尽寸注写方式符合加工要求等,以便施工者能根据设计师的加工图准确无误制作出产品
4、任务①说明你最满意的第一项内容,任务②说明该内容给自己的启示或帮助 答:任务①我最满意的一项内容是系统的整体性,它“说明”系统的任何一个部分出问题都会影响系统整体的发挥,任务②说明该内容给自己的启示或帮助:是懂得我们的学习不能偏科。它说明有如10门课程得90分,一门课程得30分的总分,不如每门课程得85的总分。
5、任务①说明你最满意的第一项内容,任务②说明该内容给自己的启示或帮助 答:任务①我最满意的一项内容是系统的环境适应性,系统的环境适应性是指系统只有具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才能保持和恢复系统原有的性能,发挥系统自身的作用,任务②该内容给我的启示是:我们的成长也是一个系统,所以我们也只有通过努力学习,才能适应竞争激励的社会,只有通过自己的能力在社会上打出自己的一片天。
6、任务①说明你学会的一个重要方法,任务②说明该方法给自己的帮助 答:任务①我学会的一个得要方法是设计的一般过程。既: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与维护。任务②说明该方法给我的帮助是:认识到制作一个模型或原型应该遵循“设计的一般过程”。以前我们一般都是“直接制作”模型或原型,不仅效率低,而且浪费,如果遵循“设计的一般过程”,很多问题就可以在这几个步骤的实施过程就可以被发现并加以解决,减少折腾与浪费。
7、任务①说明你学会的一个重要方法,任务②说明该方法给自己的帮助
答:任务①我学会的一个得要方法是设计的一般过程。既: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与维护。任务②说明该方法给我的帮助是:以我们在制作“多功能笔筒”过程为例,开始我们使用一大一小的两个圆形塑料瓶为原料,去除上部分后,两个粘在一起,但由于塑料瓶很轻,两个圆柱又很难粘在一起,使用起来东倒西歪,经过不断的测试、改进,先后采用卡纸包裹、硬纸片做底、多处粘接的等方法,最终得到一个美观、稳固、实用的笔筒,可见设计过程中每个环节都不可缺少。8 任务①说明你学会的一个重要方法,任务②说明该方法给自己的帮助
答:任务①我学会的一个得要方法是设计的一般过程。既: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与维护。任务②说明该方法给我的帮助是:以我们帮助体育老师编制学校田径运动会的日程表为例,我们首先明确了决赛项目的要求和决赛所需安排的时间,然后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了解田径比赛的规则,查阅了学校前几届运动会的赛事安排资料,还查看学校的场地和体育器材,进行了设计分析,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始动手制作比赛日程表,初稿拟定后,同学们又反复的校验,最终形成了学校运动会的正规律日程表。
9、任务①说明你学会的一个重要道理,任务②说明该道理的意义
答:任务①我学会的一个重要道理是从系统的优化中得到的,系统的优化是指在给定的条件下,通过一定的方法和手段,使系统获得最佳效果,而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达到最小。
任务②说明该道理给自己的意义: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为了达到理想的目的,总有一个优化抉择的问题,如从家里到火车站,可以坐公共汽车、也可以坐出租车,如果时间紧迫,就选择快捷的出租车,尽管多花了钱,但能按时坐上火车,如果时间充裕的话,则选择坐公共汽车,在相同的条件下(从家里到火车站),所以说选择不同的优化目的,就有不同的优化结果。
10、任务①说明你学会的一个重要道理,任务②说明该道理的意义3
答:任务①我学会的一个重要道理是从产品说明书的写作过程应注意的问题中得到,书写产品说明书时应:①不能说空话,如某儿童穿的玩具超人服的说明书中吹嘘“此服装可以让你飞起来”;②不能说过时的话,如产品不断更新换代,说明书也应该随之修改和补充③要说好中国好,如对一些进口商品必须有准确、完备的中文说明,④不能说含糊的话,如诸如药品、电器等与使用者的健康、安全密切相关的产品,一定要说好提醒话,并力求详细、准确、明白;⑤说清楚提醒话⑥话好关键话,任务②该道理的意义:做人也应该避免这样的误区,清清楚楚说话,明明白白做人。
第三篇:浅析教学楼配电设计
浅析教学楼配电设计
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加大,各地教学楼的建设也随之增加。根据近几年对多栋教学楼的设计经验,笔者对教学楼的配电设计加以浅析,希望对初次接触教学楼电气设计的人员能够有所帮助。
一、供配电系统一般的教学楼建筑面积在3000㎡~10000㎡,建筑总高度不超过24米。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中第11.1.1条,根据室外消防水量的大小决定消防负荷的等级。教学楼通常采用低压供电,电源取自校区内的箱式变,进线电源为~380、220V,50HZ。一般在教学楼的一层设置低压配电室,在配电室进线配电柜内动力照明分别计量(二次计量)。照明配电回路一般每层按分区设分配电箱,每区从下至上为一个回路。照明、插座、微机室、无特殊动力设备的实验室等均按照明负荷考虑。微机室及实验室用电回路与正常的照明用电分开,比较普遍的作法是,几个相同或相近功能的房间(比如几个微机室或几个实验室),以同一个回路供电。
二、实验室配电
实验室内教学用电应采用专用的回路供电。每个实验室配备教学专用配电箱。每个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用电量均可按10KW进行预留,每个生物实验室可按5KW进行预留。实验室专用配电箱内设电源控制总开关,可按每个实验组作分支回路预留出实验台交流电源,每个回路采用漏电断路器保护;专用配电箱内另设一路三相供电支路引至讲台控制中心,讲台控制中心内设直流整流装置,由讲台控制中心分别引出直流分支电源至各组实验台。在实验室内,除墙上插座电源配线在墙内暗敷外,实验桌电源地面暗敷,出地面处以0.6米防水弯头保护,讲台内电源出地面处以0.3米防水弯头保护。
三、计算机室配电
计算机室的教学用电亦应采用专用的回路供电。每个能容纳50人的标准计算机室教学用电可按20KW计算。计算机室内每个配电箱内除了本房间的空调用电回路、墙上插座用电回路外,还要预留若干个单相支路,每个支路采用漏电断路器保护。
四、照明系统
教学楼以教室、办公室为主,以荧光灯为主要照明光源。各房间照度值及灯具、光源的选择见下表: 房间名称
办公室 美术教室 教室 教室黑板 走廊 300 照度标准(LX)灯具、光源
控照荧光灯配高效能电子镇流器 光源为T8三基色荧光灯
Ra>80
控照荧光灯配高效能电子镇流器 光源为T8三基色荧光灯
Ra>90
控照荧光灯配高效能电子镇流器 光源为T8三基色荧光灯 Ra>80 控照荧光灯配高效能电子镇流器 光源为T8三基色荧光灯 Ra>80 控照荧光灯配高效能电子镇流器 光源为T8三基色荧光灯 Ra>80 500 300 500 75 风雨操场 300
广照型金卤灯配高性能镇流器 光源为250w金卤灯 Ra>80
五、防雷与接地
首先,通过计算判定建筑的防雷类别,多层教学楼以三类防雷建筑物居多,也有的属于二类防雷建筑。屋面明敷避雷带,利用基础钢筋作为接地极,利用柱筋做为引下线。防雷、低压工作接地、弱电系统接地采用联合接地体,接地电阻小于1欧姆。电源进线处及网络中心配电箱内设浪涌吸收器,防止雷电波侵入对弱电设备造成伤害。建筑物设置总等电位联结,在配电室设总等电位联结端子箱、将电源进线的PE线、公共设施的金属管道、建筑物金属结构等可靠连接。建筑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形式采用TN-C-S系统,建筑物内中性线与PE线严格分开。在微机室、弱电机房设接地端子板供弱电系统工作接地使用。教学楼在电源进户处装设过电压保护器(SPD),并在电子设备处(如微机室、语音室、弱电间的专用配电箱处)装设SPD。
六、消防联动系统一般多层教学楼的消防联动仅限于消火栓启动按钮与消防泵的联动,还有的包括防火卷帘附近的探测器组与卷帘的联动。但目前,有的教学楼工程从消防排烟方面考虑,通风专业要求加设排烟风机等消防设备。此种情况下,电气专业应配合其作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排烟联动控制系统。在电井、门厅及走廊等处设置感烟探测器。
七、弱电系统
教学楼弱电系统一般包括:广播及电铃系统、电话系统、电视转播与闭路电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部分。单独设置弱电机房(主控室),电话系统、综合布线系统共用该机房。广播设备在广播室或弱电机房。
1、广播及电铃系统:在教学楼内走廊及教室设广播扬声器,上下课铃声由广播扬声器播放。在公共场所设置功率不大于3W的扬声器。广播系统分层分区设计,办公室与教室分开,学年(分层)分开。
2、电话系统:本工程办公室均设直拨电话插座,走廊设磁卡电话。
3、电视转播与闭路电视系统:有线电视电缆引自市政有线电视网络,每个教室均设有线电视用户终端,信号源取自楼弱电机房(主控室)内的多媒体演播制作主机。
4、综合布线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的总配线间设在弱电机房(主控室)。教学楼内设建筑物主干布线子系统,工作区布线子系统,线缆选用超五类四对(8芯)双绞线(UTP),保证网络中每个信息点的速率能达到100Mbps的带宽。系统支持语音数据(宽带校园网)信号的传输。各教室、办公室均设信息插座。
八、电气节能设计
1、各项用电设备选用国家推荐的节能产品。
2、照明设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照度标准及照明功率密度(LPD)设计,选用合理的控制方式,以利节能。
3、选用高效节能的灯具及光源。
第四篇:现代教育技术思考题整理2
现代教育技术思考题整理
2011级历史教育
现代教育技术思考题整理
名词解释
教育技术AECT′1994定义
教育技术是为了促进学习,对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AECT′2005定义
教育技术是通过创始、使用、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教育传播媒体
是传递以教育教学为目的,载有教育教学信息的物体,是连接教育者与学习者双方的中介物,是人们用来传递和取得教学信息的工具 教学设计
是以获得优化的教学过程为目的。以传播理论、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重点研究学习的性质、过程、动机以及方法和策略等问题。学习理论提供学习领域的知识,以分析和探讨学习研究的途径与方法,解释与学习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以试图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学习,它有哪些规律、如何才能进行有效的学习等问题。传播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收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传播的构成要素主要有信源、信宿、信息、媒介、信道和反馈。Webquest Webquest模式是一种在网络环境下,由教师引导、以一定“任务”驱动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面向探究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们所用到的所有或大部分信息都来自网络。Webquest分短期webquest和长期webquset两类。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是指用计算机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包括利用计算机技术获取、处理、储存、表示多种媒体信息的技术,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1
现代教育技术思考题整理
2011级历史教育
一个完整的系统。媒体技术具有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适时性等特性。信息化教学设计
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设计,简称为“信息化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促进以学为中心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充分地、恰当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就是各类信息化教学系统 问答、填图
1、对教育技术AECT′2005定义的理解
(1)界定的概念名称是教育技术,而不是技术教育。(2)教育技术有两大领域: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3)教育技术有双重目的: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4)教育技术有三大范畴:创设、使用、管理
(5)教育技术有两大对象:适当的技术性“过程”和“资源”。(6)教育技术的主要特征在于其技术性。
2、从技术的角度看教育技术的发展阶段(1)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阶段(2)以机电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阶段(3)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阶段
3、教育技术的主要实践领域可以分为中哪几方面内容。(1)视听媒体辅助教学(2)个别化教学(3)现代远程教育(4)信息化教学设计(5)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4、我国教育技术起源与发展。
起源:我国教育技术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陶行知在大规模的千字课教学试验中使用了幻灯教学,并且积极提倡。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在上世纪20年代曾摄制过教学影片。30年代以后,“中国教育电影协会”、“中国电化教育学社”等一些旨在促进教育技术发展的组织相继成立,并且设立了有关的行政机构,一些学者借鉴西方的教育技术,开展了教育技术方面的理论研究。
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后期,我国电化教育经历了教育改革运动中学校电化教育的大发展、“文革”时期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和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得到全面恢复,电化教育再度兴起的三个阶段。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深2
现代教育技术思考题整理
2011级历史教育
入开展,大量的先进科学技术被引入我国,为电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80年代初电视开始广泛应用与我国教育,在远距离教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80年代末,在总结我国电化教育发展过程的基础上,理论工作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逐渐形成了我国的电化教育理论体系,使电化教育实践从盲目无序的状态走上了正确的轨道。进入90年代,研究人员借鉴国外的研究结果,产生了我国自己的教育技术学。90年代是信息技术得到巨大发展的时代,人们已经感受到了教育信息技术的冲击,我国的电化教育进入了深入发展阶段。
5、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教学人员教育技术能力标准》包括哪四个方面。(1)意识与态度(2)知识与技能(3)应用与创新(4)社会责任
6、网络时代教师必备的ICT技能。(1)信息检索技术(2)表达展示技术(3)实践反思技术(4)探究教学技术(5)教学评价技术(6)思维汇聚技术(7)网络教学技术(8)资源管理技术
7、各种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影响较大的是华生的刺激反应学说、桑代克的试误说和斯金纳的强化学习理论。其共同之处是将学习看做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新联结的过程,但对刺激与反应之间关系如何建立,或个体学习的产生受哪些因素的影响,三种理论的观点有所不同。①华生:学习是经典性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②桑代克:学习是渐进的“尝试与错误”过程 ③斯金纳:学习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学习就是面对当前的问题情境,在内心经过积极的组织,从而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刺激反应之间的联系是以意识为中介的,强调认知过程的重要性。因此,使认知主义的学习论在学习理3
现代教育技术思考题整理
2011级历史教育
论的研究中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认知派学习理论家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知的变化,学习是一个比“刺激-反应“联结要复杂得多的过程。他们注重解释学习行为的中间过程,即学习的目的、意义等,认为这些过程才是控制学习的可变因素。
①布鲁纳认知发现说:认为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学生主动的形成认知
结构的过程。
②奥苏伯尔认知同化论:有意义学习的过程是新的意义被同化的过程;同
化可以通过接受学习的方式进行
③加涅信息加工学习论:学习是由经验引起的能力或倾向的相对持久的变
化。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其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4)情境学习理论: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对知识进行了新的定位和假设,认为知识不是抽象的,而是一种高度基于情境的实践活动,是情境性的社会实践;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知识是一种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去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的环境的能力。
8、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 P39
9、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构造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
(2)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和对已有知识的重组。
(3)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于事物的理解,从而不同人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面,不存在唯一的标准的理解
“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而是认知主体积极建构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和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其核心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10、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概括为? 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4
现代教育技术思考题整理
2011级历史教育
作用,利用情境、写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构建的目的。
11、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型
12、戴尔的“经验之塔”的构成,哪三大类,哪十个层次。
13、传播主要有哪些类型?(1)人际传播(2)组织传播(3)大众传播(4)教育传播
现代教育技术思考题整理
2011级历史教育
14、贝罗传播模式
15、教育传播的一般过程
教育传播过程是由教育者、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受教育者以及编码、译码、干扰、反馈、效果等要素构成的连续的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确定为确定信息、选择媒体、通道传送、接收解释、评价反馈和调整再传送六个阶段。
16、视频展示台、多媒体投影机的使用。多媒体投影机的使用:①按下屏幕下降按钮。
②用投影仪遥控器打开投影仪电源(ON),投影仪的投影
灯点亮大概需要30秒的时间,在使用时切不可心急反复按ON按钮。
③在遥控器上按computer2进行显示切换,电脑信号的传
输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进行一次切换后要等待5秒左右,才会有显示,使用时不能心急不停地进行切换。
现代教育技术思考题整理
2011级历史教育
④调节画面的色彩、亮度、对比度:按遥控器的菜单按钮(Menu),出现菜单,按遥控器的上下箭头,选择视频,按“确认或者Enter”按钮,进入视频子菜单,然后按遥控器上下箭头,选择各级子菜单,按左右键头调节各菜单的值。视频展示台的使用:P234
17、常用的网络传输介质。
(1)双绞线:是由两根相互绝缘的铜导线按照一定的规格互相缠绕在一起而成的网络传输介质。
(2)光纤:光纤是以光脉冲的形式来传输信号,材质以玻璃或有机玻璃为主的网络传输介质。
18、视听演示型教学系统由哪些设备组成。
视听演示型教学系统一般由多媒体计算机、数字投影仪、视频展台、大屏幕、音响设备等现代教学媒体组合成在一起,再配以必要的遮光设备,就能将传统的教师装备成视听演示型教学系统教室。
19、微格教学的实施步骤包括哪几方面
20、微格教学的特点 理论联系实际 目的明确,重点突出
反馈及时、直观,自己教育自己 利于创新 心理压力小
21、网络检索基本知识。P89
22、校园网硬件设备主要有哪些?其功能作用。
(1)服务器:网络上一种为客户端计算机提供各种服务的高性能的计算机。
现代教育技术思考题整理
2011级历史教育
(2)工作站:可以与计算机网相连,在更大的范围内互通信息,工作站共享资
源。
(3)网络互联设备:①集线器:连接多个计算机或其他设备;②交换机:功能与集线器相似,传送速率更快,网络性更高,也具有路由器功能;③路由器:数据通道功能、控制功能;④网关:对两个网络段中使用不同传输协议的数据进行互相的翻译转换,从而使不同的网络之间能进行互联;⑤防火墙:过滤攻击,保护网络安全性。(4)传输媒质:传输数据、信号
TCP/IP表示传输控制协议和网络互联协议两个协议组。(怎么都觉得这题是个填空题。)
23、主机的域名结构
24、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多样性、集成性、交互性、适时性
25、多媒体课件主要有哪些类型? 课堂演示型 交互式 网页型
26、常见的图像、声音、视频文件扩展名
现代教育技术思考题整理
2011级历史教育
27、PPT支持的图片、声音、视频格式有哪些 图片:bmp、jpg、gif、png 声音:wav、wma、mp3 视频:avi、mpeg、mov、wmv、rm
28、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处理流程
29、教学设计方案一般有哪些内容?请加以简要说明。(学教并重教学设计)
现代教育技术思考题整理
2011级历史教育
教学目标分析 学习者特征分析 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学习情境设计
教学媒体选择与教学资源的设计 教学评价设计
30、教学目标的分类理论:布卢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和加涅学习结果分类体系。
31、规范的教学目标(行为目标)的编写方法:ABCD法和内外结合法
32、教学目标陈述的要求P197(1)确定定位目标对象
(2)学习目标的编写应尽可能明确具体(3)目标设计要有层次性
33、新课标教学目标分为哪三个方面?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目标
34、学习者特征如何分析
(1)学习者的一般特征:指对学习者学习学科有关内容产生影响的心理、生理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年龄、性别、信仰,文化、习俗、先前经验、年级水平、认知成熟度、智能、学习动机、个人对学习的期望、生活经验、经济、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
(2)初始能力的分析:指学生在从事特定学科内容的学习前已经具备的知识技能基础,以及对有关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初始能力分析的内容包括:①对预备技能的分析。②对目标技能的分析。③对所学内容的态度分析。
(3)学习风格的分析: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习方式,是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综合。把学习风格由五个要素组成:环境类要素、情绪类要素、社会性要素、生理性要素、心理性要素
现代教育技术思考题整理
2011级历史教育
35、教学策略的分类?
36、几种教学策略:
加涅的九段教学策略、先行组织者、抛锚式教学策略、支架式教学策略
37、选用教学媒体时应遵循四条重要原则 目标控制原则 内容符合原则 对象符合原则 经济效益原则
38、教学评价的功能有哪些?
(1)诊断功能:通过对教学结果及其成因的分析了解到教学各方面的运作情况,判断成效诊断问题,以便为教学的决策和改进提供依据。
(2)激励功能:评价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和控制作用,对教师和学生则是一种促进和强化。评价能帮助师生清楚教与学的差距,对教与学活动能起到鼓舞和推动作用。
(3)调控作用:评价的结果是一种反馈信息,为师生完善教与学的策略、过程和行为提供了依据,使教学效果越来越接近预期的目标。
(4)教学功能:评价本身也是一种教学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的知识、技能将获得长进,甚至产生飞跃。
39按教学评价的功能分类有哪几类?按对象分类有哪几类?
按功能可分为三类: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定性评价、定量评价
题型包括名词解释、单项选择、填空、判断、填图及问答
第五篇:高一通用技术会考思考题
高一通用技术会考思考题
一、限制主题的思考题
1.反思总结“技术及其性质”这一主题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
①说明你最满意的一项收获,②说明该收获给自己的启示与帮助。
答:任务①我最满意的“一项收获”是:知道了技术的两面性。即,任何一项技术和技术产
品,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如,火药既可以用于生产建设,也可能用于战争。
任务②该收获给我的“启示与帮助”是:要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是非观念是行为的指
南,“是”的行为,要肯定支持;“非”的行为,要否定打击。如,对用技术制作
促进人类健康食品的行为,要肯定支持;对用技术制作危害人类健康食品的行为,要否定打击,使技术的“利”得到发挥,技术的“弊”得到遏制。2.反思总结“设计过程”这一主题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
①说明你最满意的一项收获,②说明该收获给自己的启示与帮助。
答:任务①我最满意的“一项收获”是:学会了设计的一般过程。即,发现与明确问题→指
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与维护。
任务②该收获给我的“启示与帮助”是:认识到制作一个模型或原型应该遵循“设计的 一般过程”。以前,我们都是“直接制作”模型或原型,不仅效率低,而且浪费
大。如果遵循“设计的一般过程”,很多问题就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暴露并解决,减少折腾与浪费。
3..反思总结“设计交流”这一主题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
①说明你最满意的一项收获,②说明该收获给自己的启示与帮助。
答:任务①我最满意的“一项收获”是:学会了看三视图。主视图是由前向后投影,在正面
看到的视图;俯视图是由上向下投影,在水平面上看到的视图;左视图是由左向
右投影,在侧面看到的视图。
任务②该收获给我的“启示与帮助”是:懂得设计要用“技术语言”表达。以前学校艺
术节我们设计了舞台道具请工人师傅加工,又比又划地都不能让别人清楚自己的 设计,最后返工了多次才勉强做好。今年我们绘制了标准的三视图,没费口舌交
流,一次就做到了我们想要的效果。
4..反思总结“设计评价”这一主题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
①说明你最满意的一项收获,②说明该收获给自己的启示与帮助。
答:任务①我最满意的“一项收获”是:知道了评价设计的一般原则。即,安全性、创新性、经济性、实用性、道德性、美观性、可持续性等。
任务②该收获给我的“启示与帮助”是:能够对设计作品进行一般性评价。例如根据台
灯的设计要求与评价原则,用雷达图对班上A、B、C、D四组同学的台灯设计
方案进行了评价,确定最佳方案为D方案。
5..反思总结“结构与设计”这一主题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
①说明你最满意的一项收获,②说明该收获给自己的启示与帮助。
答:任务①我最满意的“一项收获”是:知道了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即,支撑面面
积、重心高度、结构形状,如,台灯用重的底座就是为了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
照相机三脚架是增加结构稳定性的典型,既增大了支撑面面积友采用了稳定性较
好的三角形结构。
任务②该收获给我的“启示与帮助”是: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可以用于自我保护。
例如在发生电梯下坠的事故瞬间,我们可以迅速双脚分开(增大支撑面面积)、蹲下(降低重心)、双手抱头并将脸贴近膝盖(结构形状从I形改变为S形),提高自身的稳定性,降低受伤的可能性。
6..反思总结“流程与设计”这一主题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
①说明你最满意的一项收获,②说明该收获给自己的启示与帮助。
答:任务①我最满意的“一项收获”是:知道了流程的含义。流程是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连续
有规律的事项或行为进行的程序,这些活动、事项或行为以确定的方式发生或执
行,导致特定结果的实现。
任务②该收获给我的“启示与帮助”是:学习也需要合理的流程。例如。学校的作息时
间表就反映了师生在一天活动的流程;上课增加随手将重点记在书上的环节,能
提高听课的效率;调整做作业的时序,交替完成文、理科作业,能提高思维活跃
度等。
7..反思总结“系统与设计”这一主题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
①说明你最满意的一项收获,②说明该收获给自己的启示与帮助。
答:任务①我最满意的“一项收获”是:知道了系统的整体性。它“说明”系统的任何一个
问题都会影响系统整体功能的发挥(一个系统的性能无绝于它的短板)。
任务②该收获给我的“启示与帮助”是: 懂得我们的学习不能偏科。它“说明”与其
10门课程得90分,一门课程得30分,不如每门课程得85分。8..反思总结“控制与设计”这一主题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
①说明你最满意的一项收获,②说明该收获给自己的启示与帮助。
答:任务①我最满意的“一项收获”是:知道了控制的含义。控制是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或
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向期望的目标发展。如,通过制冷与保温的手段,使电冰箱的温度控制在适宜保存食物的范围。
任务②该收获给我的“启示与帮助”是:看到了生活中的控制。骑自行车时,车速太快,我们会通过刹车,控制车速;室内亮度不够时,我们会打开电灯,控制亮度。
二、不限制主题的思考题
1.反思总结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
①说明你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②说明自己解决该问题的主张。答法一:
任务①我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新产品造成新的污染。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义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如快餐饭盒一类的新产品仍然在不断地生产,造成新的污染。
任务②我解决该问题的主张是:新产品的设计要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一般的设计
过程不关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如果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新产品这集的问题放在 “制定设计方案”之前,在设计时就要求解决好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新产品造成新污染的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答法二:
任务①我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在设计时如何保证作品的稳定性。这个问题需要
我们在设计时考虑作品形状、重心及支撑面等对稳定性的影响。
任务②:通过对该问题的解决,我理解了一个物体的重心位置的高低(越低越稳定)、与地面接触所形成的支撑面积的大小(越大越稳定)和结构的形状是影响结构
稳定的因素。2..反思总结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
①说明你最不满意的一项内容,②说明你对该项内容的改进建议。答:任务①我最不满意的一项“内容”是:“设计的评价与设计的交流”这部分提供的案例
较少。虽然设计的交流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也介绍了设计交流的多种方式,但
在如何学会设计交流与评价的案例的可操作性有限。
任务②我对该项内容的改进建议是:增加多个简单、易行的案例可供选择。如:模型桥
结构设计的交流会;台灯、小书架或相框的设计交流会等。3..反思总结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
①说明你最满意的一次实践活动或参与过的一项实践活动,②说明该活动的特色。答:任务①我最满意的一次实践活动是:钢锯的使用。以前使用钢锯,锯条很容易折断。这
学期老师教给我们钢锯的操作要领“远端15°起锯,推锯加压而回锯不加压,锯程要长,推拉频率约30次/分钟。”我照此理论操作,很轻松地就锯断了角铁,而且锯条也没有折断。
任务②该活动的特色是:理论联系实际。钢锯使用的实践使我们对钢锯操作的理论有了
清楚的概念,较快地学会钢锯的操作。如果不经过实践,我们很难理解“远端
15°起锯,推锯加压而回锯不加压,锯程要长,推拉频率约30次/分钟。”的意
义,很难掌握这些操作要领。
4..反思总结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
①说明你学会的一个重要方法,②说明该方法对自己的帮助。
答:任务①:学会的一个“重要方法”是设计的一般过程。即,发现与明确问题→指定设计
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与维护。
任务②:给自己的“帮助”是认识到制作一个模型或原型应该遵循“设计的一般过程”。
以前,我们都是“直接制作”模型或原型,不仅效率低,而且浪费大。如果遵
循“设计的一般过程”,很多问题就可以在设计的过程中暴露并解决,减少折腾
与浪费。
5..反思总结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
①说明你懂得的一个重要道理,②说明该道理的意义。答法一:
任务①:我懂得的一个“重要道理”是实际操作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以前使用钢锯,锯条很容易折断。这学期老师教给我们钢锯的操作要领“远端15°起锯,推锯
加压而回锯不加压,锯程要长,推拉频率约30次/分钟。”我照此理论操作,很
轻松地就锯断了角铁,而且锯条也没有折断。任务②:该道理让我体会到理论指导实践的意义。理论告诉我们前人总结的操作要领“远
端15°起锯,推锯加压而回锯不加压,锯程要长,推拉频率约30次/分钟。”如
果没有理论的指导,我们要经过很多次失败才能摸索出这些道理。答法二:
任务①:我懂得的一个重要“道理”是结构的强度原理。结构的强度指的是结构具有的抵抗被外力破坏的能力,它的大小与结构对象的结构形状、使用材料及构件之
间的连接方式有关系。
任务②:强度原理在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合理地使用它,可以增强我在设计活动中对
作品强度设计能力的把握,也增强了我对生活中强度问题的判断和应用能力。
6..反思总结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
①说明你得到的一个重要收获,②说明该收获对自己的意义。
答:任务①我得到的“一个重要收获”是:知道了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即,支撑面
面积、重心高度、结构形状,如,台灯用重的底座就是为了降低重心,增加稳定
性。照相机三脚架是增加结构稳定性的典型,既增大了支撑面面积友采用了稳定
性较好的三角形结构。
任务②该收获对自己的意义是:影响结构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可以用于自我保护。例如在发生电梯下坠的事故瞬间,我们可以迅速双脚分开(增大支撑面面积)、蹲下(降
低重心)、双手抱头并将脸贴近膝盖(结构形状从I形改变为S形),提高自身的稳定性,降低受伤的可能性。
7..反思总结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思考并完成下列任务:
①说明你取得的一个重要进步,②说明这个进步对自己的帮助。
答:任务①:我取得的“一个重要进步”是:学会了看三视图。主视图是由前向后投影,在正面看到的视图;俯视图是由上向下投影,在水平面上看到的视图;左视图是
由左向右投影,在侧面看到的视图。
任务②:这个进步对自己的帮助是:懂得设计要用“技术语言”表达。以前学校艺术节
我们设计了舞台道具请工人师傅加工,又比又划地都不能让别人清楚自己的设
计,最后返工了多次才勉强做好。今年我们绘制了标准的三视图,没费口舌交
流,一次就做到了我们想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