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注幼儿课堂表现的重要性
关注幼儿课堂表现的重要性 ——小班集体活动“猜猜我是谁"一课三研
集体活动中教师与幼儿良好的互动是教师有效行为的重要体现。而良好互动的前提是教师要学会在集体活动中对幼儿进行观察。新课改实施以来,教师对这些理念并不陌生,但怎样将其与教学中的具体行为联系起来,并切实地改变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新课改倡导的精神却是实践中的一大难题。
如何观察,观察什么,观察后如何恰当回应,都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挑战,而化解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结合教师的具体实践开展园本教研。
研究集体活动中的观察,教师首先要深切体会到观察的重要性。以小班集体活动“猜猜我是谁”为例进行的一课三研,就是一次以体会“关注幼儿课堂表现重要性”为目的,以一则具体课例的设计与实施为依托开展的园本教研活动。
一研:共同分析,精心设计活动
第一步:执教教师介绍活动背景与大致的设汁思路
最近,我班家园互动板上展出了许多幼儿一日活动的照片,我发现幼儿很喜欢聚在一起观看,并饶有兴趣地寻找自己和同伴的照片,不时地说着“我找到自己啦,你在这里。”大家在互相寻找的过程中获得了喜悦的情绪体验。这让我想到了最近正在开展的主题活动“宝宝乖乖”。小班i学习活动j一书中“小宝宝”的主题要求幼儿能关注自己与同伴的五官与四肢。我班幼儿已在一系列活动中认识了自己的五官,初步了解了自己的身体,但受自我中心思维的影响,他们还不太会主动地关注周围的同伴,加上无意注意占优势的特点,幼儿观察的目的性较差,缺乏顺序性和细致性,不会有意识地识记某些事物,只有那些形象鲜明、具体生动或能引起强烈情绪的事物才能记住。而发展幼儿的社会性,让幼儿学会关注同伴也正是小班幼儿的重要发展目标之一。
正巧班级里的凯凯小朋友要住院开刀了,于是我想,何不利用幼儿对家园互动板的无意注意以及同伴生病的事件来引发他们对同伴的关注呢7于是,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及本班幼儿实际情况的集体活动――“猜猜我是谁”诞生了。第二步:集体研讨
主要观点:小班幼儿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只能根据外部特征来认识与区别事物,本次集体活动中可以用猜好朋友的方式贯穿始终,通过PPT中内容的不断变化,引导幼儿尝试有目的地观察、思考与判断,并鼓励幼儿大胆猜测和交流表达,在这一过程中自然地积累一些有意识地观察的经验。还可以让幼儿体验猜出好朋友后的积极情感,并以班内同伴住院开刀的实例引发幼儿对身边同伴的关心。
经过大家的共同研讨,形成了“猜猜我是谁”的集体活动方案。
活动目标
在看看、猜猜同伴五官的过程中,学习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同伴,体验与同伴共处的快乐。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你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
二、理察素送
师:这里有一个小朋友,请你们猜猜他是我们班哪个小朋友?
师:(PPT展示一双眼的局部)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呀?(或这双眼睛长得是什么样的?)你觉得这双眼睛像我们班哪个小朋友的?谁的眼睛跟他长得很像?
师:(PPT展示眼睛和头发)看到这样的头发,你们猜猜他是男孩还是女孩?为什么(这头发长得怎样)?只看到眼睛和头发,能猜出他是谁吗?
师:(PPT展示头发、眼睛和鼻子)看看这个小朋友的鼻子怎样?现在猜猜他可能是谁。为什么?
师:(PPT展示完整的脸)现在看看他是谁。
师:(小结)我啊]看至4了××0笑眯眯的大眼睛、大大的鼻子、弯弯的嘴巴和白白的小脸,就能很快地猜出他是谁了。原来我们看到的越多,看得越仔细,越容易猜正确。我们小朋友的小眼睛真亮,真聪明!
三、思考交流
师:今天这个小朋友来了吗?为什么没来?
师:好朋友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关心他呢?
四、游戏体验
师: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好朋友在一起可真高兴呀!我们一起来做找朋友的游戏吧。
二研:分析第一次活动效果,引发对关注幼儿反应的思考
第一步:教研组长提问
第一次试教活动结束后,小班教研组提出了“今天的活动中教师观察到了幼儿的什么行为,活动中教师的哪个提问幼儿回答得最热烈,哪个提问幼儿最不感兴趣,活动中有多少幼儿回答过教师的问题”等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反思与研讨。
第二步:执教教师反思
导入环节,当教师问“你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时,幼儿只是单纯地讲述自已的好朋友,比较平淡枯燥。
在观察表达环节,教师展示眼睛的局部图像后,对教师提问作出回应的幼儿只有三四个,可能是由于眼睛是个很细小的部位,幼儿很难区分。教师展示眼睛和头发后,幼儿对教师的提问仍然兴趣不高,只有一个小男孩认为是他自己,于是全体小朋友都说是他,可能是因为只能看到一半头发,幼儿较难猜测。教师展示头发、眼睛和鼻子后,幼儿有些漠然,个别幼儿开始东张西望,坐不住了,有几个幼儿想说鼻子,但可能由于不知道用什么词去描绘鼻子的特征,最终也没有回答。教师展示完整的脸部图像后,所有幼儿都猜出了是谁。
在思考交流环节,当教师问“今天这个小朋友来了吗?为什么没来”和“好朋友生病了我们应该怎么关心他”时,许多幼儿对该提问置之不理.可能是因为小班幼儿的思维要依赖直观线索,在没有任何提示的情况下问这些问题,难以激活幼儿的相关生活经验,所以幼儿可能对此难以作出反应。第三步:集体讨论
根据执教教师的反思与分析,大家在讨论中形成了以下主要观点:
1幼儿的实际表现可以反映活动设计中的诸多问题。设计活动时关注到了主题的进展情况,幼儿的兴趣、经验和年龄特点,尽管活动设计的整体环节看起来比较流畅,但幼儿的实际表现说明前期设计的许多问题欠妥。或者是问题表述不明确、幼儿不理解;或者是教师设计的问题有难度,没有考虑到大部分幼儿的基本水平,挑战性太大,问题的覆盖面很小;或者是没有考虑到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没有很好地把握住本班幼儿现阶段的经验和发展水平。由于提问的有效性欠佳,所以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幼儿没能按照教师的预设很好地与教师形成互动。
7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反应是影响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以往很多教师常认为,一次成功的集体活动,只要精心设计教案就可以了,殊不知活动实施过程中幼儿的反应同样影响着活动效果。如果活动不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兴趣和经验水平,哪十白感觉上设计得多么“完美”,活动也不可能精彩起来。
通过执教者的观察和反思,以及教研组成员的分析与讨论,大家对集体活动中教师关注幼儿反应的重要性达成了共识――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对幼儿反应的仔细观察是验证活动有效性的手段,也是教师进行调整的依据。于是,教研组又对本次活动过程中个别提问和细节的设计进行了调整,产生了第二份“猜猜我是谁”的小班集体活动方案。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你有好朋友吗?你的好朋友是谁?找到你的好朋友,和他拥抱一下。
二、观察表达
师:电脑的大屏幕里也有一个小朋友,请你们猜猜他是我们班的哪个小朋友?
师:(PPT展示局部眼睛)这是一双怎样的眼睛呀?你的眼睛长得什么样的?
师:(露出眼睛和短头发)猜猜他是男孩还是女孩呢?为什么?只有男孩才能留短发吗?女孩有剪短发的吗?
师:(露出头发、眼睛和鼻子)现在猜猜他可能是谁。
师:(露出整个
三、思考交流
师:今天这个小朋友来了吗?为什么没来?(PPT展示幼儿躺在床上)他到底怎么了?
师:我们问问他的妈妈为什么他没来幼儿园。(教师接着拔通该幼
儿家的电话,让幼儿询问。)
师:原来他真的生病了,还要住院开刀呢,那你们想对他说些什么话? 脸部)现在看看他是谁。
四、游戏体验
师:我们大家都是好朋友!好朋友在一起可真高兴呀!我们一起来做找朋友的游戏吧!三研:通过对比体验关注幼儿反应的效果
第一步:组长提出关注重点
第二次教学活动依据第一次教学中关注到的幼儿的课堂表现设计,虽然只在个别提问上进行了一些调整,但这次幼儿的表现却与第一次活动中幼儿的反应有较大不同。
第二步:执教教师反思与分析
导入环节在原来单纯的说的活动中加入了抱一抱的动作,符合小班幼儿依赖动作的思维特点,且能引发幼儿的互动,有利于调动幼儿的兴趣,活跃氛围,这个小小的动作也有利于激发幼儿对同伴的情感。
在观察表达环节,展示眼睛后,教师利用小班幼儿自我中心的思维特点,让幼儿在看了PPT后再说说自己的眼睛,他们很乐意在同伴前描述自己的眼睛,这一小小的变化使幼儿有话想说,使活动有了参与性,使幼儿更愿意跟随教师的思路。
展示头发后,教师附加的提问为幼儿提供了思考的线索,将抽象问题具体化了,能启发幼儿通过观察身边的同伴,发现短头发的不一定就是男孩,小女孩也有留短发的,从而激发了幼儿继续往下猜的愿望。
展示鼻子的图像后,可能是因为有前面的铺垫,幼儿对呈现出来的大部分五官有了自己的判断,敢大胆地推测是谁,并报出同伴的名字。
小班幼儿的想象能力尚未充分发展,所以抽象的提问很难得到回应。这一次,在思考交流环节,教师引入了真实情景,教师不仅通过PPT提供了直观图片,还拨通了电话,将幼儿带入了真实的生活场景,这对激发小班幼儿的兴趣和情绪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最后幼儿非常兴奋,都抢着要在电话里和好朋友说话,关心同伴的情感被自然地激发出来,有效地达到了教师预设的目标。
第三步:集体讨论
通过两次活动效果的对比,教研组的成员深刻地体会到:在集体活动中,幼儿对教师提问的兴趣和反应是幼儿最重要的表现。关注幼儿对问题的反应,可以了解幼儿对提问的兴趣,可以验证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可以验证活动设计的适宜性,可以帮助教师及时地反思和调整。以往的集体活动中,教师经常会因为背教案而忽视对幼儿反应的关注,尤其是新教师和年轻教师。借助教研活动对两次设计稍有不同效果却大有差异的集体活动的对照,教师深刻地意识到关注幼儿的表现其实是为了了解幼儿,只有了解幼儿,教师才可能设计出适宜的活动。教研活动的整体反思
虽然优秀的教师应该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就能根据对幼儿表现的判断和分析作出适宜的回应,但对我园的教师来说,这是下一阶段努力的目标。本次教研活动的目的就是让教师深刻体会关注幼儿表现的重要性,并能在以后的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具备这样的意识。
在以后对集体活动的研讨中,我们将重视教师在活动中的观察等教育行为,同时,我们也将对集体活动中教师观察后的回应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使教师建立观察意识、学会观察方法、学会根据观察的信息调整活动,不断地提高集体活动的教育价值,营造积极和谐的活动氛围,促进幼儿的发展,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第二篇: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
新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实施的关键与最终实现的途径则是课堂教学,而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又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利用新课程理念来指导化学课的教学,已成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的当务之急。
[案例1]化学课讲授化合价,这对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知识点,很好地掌握这节的知识内容,对今后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上课时我先引导学生复习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知识,并将几种常见的化合物写在黑板上,请学生分析物质类别。
[情景]许多同学举起手,我请王强同学站起来回答,前四种化合物的类别都判断对了,我及时表扬了他。“下面这两种化合物的类别我找一位没有举手的同学,于洋同学请回答。”于洋站了起来,但嘴却紧闭着,“于洋,你能告诉大家这两种物质的类别吗?”于洋象是什么也没有听到一样,还是直直地站在那儿,这时班级里已经有一些同学迫不及待地在下面把答案说出,而于洋还在继续保持沉默。这位同学向来不爱说话,而且这样的情形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以往我总会让他把答案重复一遍,甚至还要批评他回答问题不积极,可这并没有使他发生转变,我想对他的态度应换一种方式。所以这次我没有继续追问下去,也没有埋怨他,而是说道:“其实于洋同学也许已经判断出来了,就是咱们同学太心急,不等他回答,你们已经说出来了,对吧?”,于洋不好意思地把头低下,但仍不出声,“那么先请坐吧。”
[评价]教师注重课堂上给学生留下一定的心理空间,使学生的自尊心得到了保护,学生的心理压力没有了,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激发
于是进入本节的教学内容,先介绍化合价的概念,进而分析了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化合价数值的规定,“单质的化合价数值是多少呢?”,学生展开激烈的讨论,这时我引导他们分析化合价的概念,并总结出单质化合价为零,化合物中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知识,并介绍了书中常见元素的化合价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为了便于学生记忆,我将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编成口诀写在黑板上,同学们看到后情绪高涨,为使学生尽快掌握这一知识点,我让全班同学集体朗读化合价口诀,读完两遍后,我说:“咱们大家来个比赛,四个小组分别朗读,看哪组读的最好,记得最快。”,这时第一组读了起来,声音很洪亮,第一组读完后,我说:“这组同学读的很好,而且每位同学都很认真,我们看看第二组表现如何?”,第二组的同学更卖力气,于洋同学也开口读了起来,这对他来说可是一个进步,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说:“第二组的同学表现也很认真,尤其是于洋同学。”,他不好意思地笑了。
从那堂课以后,于洋同学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彻底的改变。他的表情不再是麻木的,而变得专注、热情,并且上课回答问题也很主动、积极,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同时他的学习态度的转变也给周围的同学带来一定的影响,使全班同学学习化学的热情有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于洋同学的进步,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教学行为对于学生的影响是多么的巨大。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情境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改变。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的指挥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也不再是旁观者,而成为学习的主体。要想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这就要求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并采取积极的教学行为对待它。
通过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观察,我发现有一些表现为“课堂沉闷”的学生,由于他们上课不爱开口,课堂表现消极,所以成绩不理想或不突出。究其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第一种是胆怯型。这类学生大多性格内向,胆子小,害怕出错,害怕别人笑话,对自己缺乏自信,回答问题全身发抖,甚至哭泣等。
第二种是厌学型。由于对化学缺乏兴趣,导致不愿开口。这类学生大多缺乏主动性,意志不坚强,由于学科多,学习任务重,使他们产生逃避情绪,如果教师不给予及时劝慰和鼓励,导致他们在学习中没有成功感,于是越学越不愿学。
第三种是叛逆型。在内心深处顽固抵抗化学,使他们性格偏激暴躁,容易激动,思维方式易走极端。这类学生行为的形成往往是由于家长或老师的期望值太高,把希望压在孩子身上,而他们自身的独立意识强,所以对家长或教师的强制性要求极为反感,产生叛逆心理,拒绝学习,甚至感觉学科内容的各个方面都那么讨厌而难以理解。
第四种是内敛型。这类学生大多由于性格所致,由于遗传,生活环境,家庭教育和成长过程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性格内向,不善言辞,情绪长时间保持稳定,学习也较刻苦,但不愿开口说,相对来说,学习成绩还算过得去。
所以针对以上情况,教师应做到因人而异,对胆怯型和内敛型的学生,教师在课堂中应多鼓励他们,让他们慢慢地树立自信。于洋同学应属于内敛型,怕说错、怕老师批评、怕同学讥笑,通过我的多次鼓励,终于使他树立自信,转变学习态度。
而对厌学型和叛逆型的学生,教师则应花费更多的精力与他们做朋友,通过沟通,找出问题所在,并注重改变家长的错误观念,同家长一同教育,才能达到最好的效果,同时,做好他们的行为中出现反复性的现象的心理准备,对他们的教育有耐心。
总之,不管针对每一种类型的学生,都应以诚相待,用心灵的语言感化他们,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奋发向上的精神,让每位学生都说出他们的真心话,走出他们完美的人生。
第三篇:课堂表现
课堂表现及其要求
同学在上课期间能够认真听课,积极发言,对理解不够透彻的问题能够及时的提出,说话文明礼貌,用语规范。善于与老师合作,积极参与讨论,能够虚心听取老师的意见,与老师共同探讨问题,解决问题。布置的作业基本能按时完成,但是书写有待提高,思维还不是很活跃,不能提出与别人不同的问题,对一些有争议的题型不能提出自己的见解,思维很定势,需要加强对发散思维的培训。对自己的学习信心不足,害怕考试失利,应加强对其信心的培养,从根本上解决学习难点。
第四篇:课堂关注什么
当时只道是寻常
——《静悄悄的革命》推荐
近来,特别喜爱安意如、白落梅的才情,上网买来他们至情至性的文字,邂逅古典诗词的美丽与哀愁,感悟文字之外的深意。同期而至的《静悄悄的革命》,在佛前的一朵青莲、烟雨迷离的四月天前,显得那样的稀松、寻常:封面设计简单素淡,正如书名一般“静悄悄”,毫不张扬。
轻轻打开书本,静静地阅读,更感觉平静、淡定,作者将世间这万千的词语调配在一起,熨帖着我的心境,平实的语言,睿智与思考、信心与执着的文字,静静地讲述自己的教育心得,悄悄地与读者交流着教育理想。细细品来,是那样的甘甜隽永、回味无穷。
润泽的教室
润泽的教室能使每个人的呼吸和节律是那么地柔和,大家安心地、轻松自如地在教室里构筑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筑着一种真诚的信赖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人们的心态是开放无拘的,教室是轻松愉悦的,在这样的环境下,教育也许会变得简单起来。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26页
“润泽”,是多么让人满怀憧憬的词语,多么让人心生向往的世界。我仿佛来到春雨后盎然的草地,仿佛闻到滴着露珠的玫瑰的芬芳,仿佛触摸到了女子滋润丰盈的手背。教室是润泽的,那一定是安心的、无拘无束的、轻柔滋润肌肤的;教室是滋润的,那一定是丰富的,有暖阳,有清风,有山泉,有明月,更有鸟语花香。
润泽的教室里,老师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润泽的教室里,孩子如沐春风,似承雨露。如此的教室,令人心安,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得到了人文的关怀和极大的尊重。在这样的教室里呆久了,那无论是肌肤还是心灵,都是水灵灵的,一个个被润泽的老师和学生,都享受着这里的空气,因对方而收获着,都蓬蓬勃勃地成长着。
这也是我一直以来追求的梦中的桃花源。
倾听的课堂
不是听学生发言的内容,而是听其发言中所包含的心情、想法,与他们心心相印。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相互倾听的教室”。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37页 的确,“一颗灵魂可以在倾听中发现、欣赏和拥有另一颗灵魂的快乐。一颗灵魂也可以在倾听中感悟、理解和体会另一颗灵魂的痛苦。”老师的倾听,不仅仅是倾听学生发言的内容,判断发言的对错、语言的精彩,而是要仔细倾听孩子发言中所传递出来的的心情、想法,和孩子心心相印,产生情感的和谐共振。孩子的倾听,是倾听老师的讲解、指导,倾听同学的发言,更是在倾听的过程中接收到潜藏着的心声。“只要我们稍微给自己内心声音一些注意与尊重,它就会以一种更温柔的方式回应,使我们参与到赋予生命活力的灵魂对话中。”(《教学勇气》)。这里有鲜花、有荆棘、有废渣、有珍珠、有意料或者无法意料的一切„„细心倾听者耳朵是虔诚的,心灵是敏感的。
在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是“开满鲜花的”。不妨“静待一朵花开”,成为“用心地互相倾听的教室”。我们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孩子的发言,去体味对方话语中潜在的复杂想法。俯下身子,认真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取得教学相长,达到一种灵敏中的寂静状态,让“静中求活”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意境.。倾听,像一面镜子,镜里就有真容。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
保持着倾听者应该具有的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孩子们就会奉献最善良、最纯真、最清澈的心语,和孩子一起感受最善良的心情。
不屈的信念
坦白的说,在我刚从事这项工作的最初5年里,曾经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心想:“就这样算了吧,放弃吧。”
尽管如此,我还是坚持了20年的行动研究。能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在访问学校和参观教师的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58页
我静静地看着作者介绍旁佐藤先生的小像:清瘦儒雅、淡定从容的他是以怎样不屈的信念几十年如一日地深入教学一线开展教学研究,如斯坦诚地剖析并不平坦的发展心路历程。他该是怎样一位朴实、认真、讲究实效的学者啊。
佐藤学先生作为一名“付诸行动的研究者”,每周去各地的学校访问,二十年里走访了全日本及一些国外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和养护学校。他与校长、老师们一起研讨改革中的问题,丢开一切抽象的语言,把自己融入到学校的教师和学生中,共同尝试从学校内部对教育科研和学校管理进行改革。
我仿佛看到:他流连于无数个学校的校园,站在一个个教室前的窗口边,坐在一间间教室里,将一切收纳于胸,以他敏锐的目光,洞察着发生在教室中的静悄悄的革命,并精辟地论述:静悄悄的革命。他称自己是世界上“最透彻地洞察学校改革之艰难的一个人”。也许正是如此多的风雨和磨难,锻造了他不知疲倦、不厌其烦的学习研究品质。
《静悄悄的革命》,它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冷静的思考,是在教学改革轰轰烈烈的年代的冷却剂,让我们躁动不安的心平静下来,胸怀一颗尊重儿童的心,多一点坚定,多一点信心,多一点实践,多一点思考,从小小的个体开始,进行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第五篇:关注现实,表现自我
关 注 现 实,表 现 自 我——高考作文回顾与展望
[论文摘要] 回顾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均紧扣时代脉搏,均以人文理念为核心,注重理性思维。本文试图在回顾分析高考作文的发展历史中,探寻几条可供借鉴的规律,展望高考作文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时代性人文关怀理性思维
高考作文以其无可比拟的分量倍受教师与考生的关注。本文试图在回顾分析高考作文的发展历史中,探寻几条可供借鉴的规律,展望高考作文的发展趋势。
文以载道,文如其人,作文具有其育人的功能,这是语文学科人文性特点的体现。培养为一定社会、为一定时代服务的人才,这就使其内容目的、方法手段都带有时代性。因此,笔者认为一个好的作文命题,应同时具备三个特征:时代性、人文性和思辨性。
一、时代性
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发生的,人的各种思想也无不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一道好的考试作文题,都会和当时的形势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作文题和时代精神是息息相通的,我们只要去认真分析一下历年的高考作文题,就不难发现这个特点。
历年来高考作文题,文题与时代精神始终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如1988年的高考作文题《习惯》,很多考生看不透,把握不住题旨,立意也就不准确。如果我们能仔细联系时代背景,很快就能明确题旨。1988年,全国上下,从农村到城市,从机关到学校,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前所未有的改革运动,把“习惯”放到这个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来考虑,我们就会明白,改革就是对传统的旧习惯的否定。旧习惯不管怎样顽固,最终将会被新生活所代替,改革不管遇到多大阻力,最后一定会取得胜利,新旧习惯的更替是历史的必然。如果再从学校教育来看,培养教育人就是培养人的良好习惯。良好习惯养成了就终生受益,坏习惯一旦养成了则终生受其害。如果我们能这样联系实际,找到思维的突破口,很快就会找到文章的立意。
语文与现实生活应当是紧密相连的。李镇西老师提出的“语文生活化,生活语文化”这一语文教育理念,就受到了于漪老师的肯定。确实,语文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又注重对现实生活的概括与反思。2005年高考作文题大都体现了这一特点。如北京卷的“安”,如果考生能想到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同时有自己的思考在其中,应
当是可以找到最佳立意的。如果考生能常看报刊,关心时事,更远一点考虑到当前中国周边环境的生存压力,从国家安全着手,写国际联合反恐斗争,也是有话可说的。再如天津卷“留给明天”,如果考生能联系创建节约型社会的大背景,就会找到节约资源、特别是土地资源的立意。考生也可以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去立意。如果考生能联系钱钟书《读〈伊索寓言〉》一文中提到的“孩子该不该读寓言,全在乎大人们给他们创造怎样的社会”这一点,联想到留给孩子的明天应该有一个和谐的、小康的、诚信的、充满爱心的社会环境,也是可以写出好文章来的。当然考生还可以从环保、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立意。如果考生能结合学校家庭教育实际,也不是不能写出好文章的:给孩子的明天留下什么,不是“鱼”,而是“渔”;不是万贯家财,而是创造新世界、新天地的能力以及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本领。2007年上海卷“必须跨过这道坎”除了沿袭大上海特立独行的个性和世界大都市的前沿眼光外,还与2006年上海发生的一系列事件有关。我们知道,2006年上海发生了很多事情,社保基金案件一下子把上海推到了风口浪尖上,怎么重塑上海形象和新任领导如何尽快跨过这道坎是上至中央、下至百姓都关注的问题。同时,2006年底股市一涨再涨对上海普通老百姓的心理冲击也是非常大的,怎么以平常心对待这一牛市,也是考较普通民众的一道坎。
引导学生关注当今的时代,体味自己的生活,抒发真实的感受,是自主命题以来,浙江省作文命题的一贯追求,这一追求在2008年试卷中通过改变题型、圈定更具当下色彩的写作范围等手段落到了实处。尽管浙江省前两年也都有 “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的提示,但由于考生的关注点在“话题”,评卷的依据也重在 “话题”,所以,当考生无视 “自己”的时候,评判也会一起“ 失重”,于是命题专家的苦心引导便被消解于无形。而今年的标题作文,受“触摸城市” “感受乡村” 的语义制约,重点只能是 “触摸当今的城市”和 “感受现在的乡村”,即使写上个世纪的都市或陶渊明时代的乡村,也只能作为“现时”的一个映照和表征。此类命题使“生活”得以凸现,真情得以释放,能力得以发挥,素养得以体现,能积极引导学生跳出故纸堆,去感受和触摸生活,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丰富自己的生活内容,从而与伟大的时代结伴同行。
当然只关注还不够,还要有思考,考生可选择一两个话题作专题研究,要形成自己的独到思想,有自己的主见;泛泛而谈的作文,只会“聪明反被聪明误”,弄巧成拙。
如果我们能站得更高一点看问题,那么我们会发现:高考作文题的时代性特点,也是时代社会的要求,也是教育自身发挥育人功能的需要。
二、人文性
高考的作文题,有着其引领导向作用,细看近几年的高考作文题,则更多的是关注人的精神品德、思想文化,体现了人文性。
关注人、尊重人,这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方向,高考作文要关注、尊重的“这个人”应是学生,是考生。
人文关怀主要体现在作文的题目,无论是材料作文、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都要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兴趣爱好、年龄特点,同时考虑时代特点,使人有话可说,能够表达学生的真情实感,避免空话、大话、假话,真正达到“我手写我口”写作训练的要求。回顾2004年全国高考15套作文试题,从话题内容来看,绝大部分都直接体现“表现自我”的倾向,而2005年则表现得比较间接。
表现自我,首先是如何看待自己。人要能评价自我,完善自我,成功自我,创造自我,战胜自我。如1998年高考作文题《战胜脆弱》,表现自我情感、经历、意识、态度、价值观。其次是如何看待别人。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如2004年高考全国卷Ⅰ是“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的意见”,卷Ⅳ“看到自己与看到别人”。还有如何看待社会与世界。人除自然属性外,更重要的是社会属性,人生道路上,有许多是是非非要求判断,虚假真伪要求辨别,种种关系要求处理,利害得失要求取舍,方式手段要求选择„„
语文学科是一门人文性很强的学科。作文与为人有很密切的联系,文以载道,学生不明理,就无法为文。况且,文如其人,文品如人品。所以说,作文有很强的育人功能,高考作文题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有其自身的引领导向作用。“尝试”、“习惯”、“诚信”、“心灵的选择”、“人文素养与发展”、“双赢的智慧”等话题,无不在引导学生培养良好品德、健康个性。2007年湖南卷的高考作文题“诗意的生活”就表现了这种导向。这里的“诗意”肯定不是单单指吟诗作画的风雅,更多指的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健康而有文化的心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隐士陶渊明追求的就是一种诗意的生活,当然他也会做诗,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摆脱心灵的枷锁,过自己喜欢过的生活,哪怕这种生活会让自己变成一个躬耕田野的农夫。他的诗意生活表现为一种心灵的坚守。由此我们可以想到“诗意的生活”就是一种和谐的生活,一种健康的心态,一种积极的人生追求。
近年来高考作文命题由“地域”而“文化”。纵观2004、2005年作文命题,已由原先人们所理解的“地域”特色上升为一种“文化”或“风格”特色。如2004年广东
卷作文题就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语言与沟通”反映的是由于“虎”“火”语音的差异而造成的误会,貌似强调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实际上是强调沟通与交流的重要性。又如2008年重庆的高考作文试题既具有地方特色,又具有全球意识。之所以说具有全球意识,是因为近几年来,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世界很多国家都提出了“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论调,而2008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在自然中生活”无疑是这种论调的反映。依此思考,可以得出“人与自然”“环境保护”“诗意的生活”等主题。
注重审美体验及感受,是2004、2005年高考作文的共同亮点。如2004年江苏卷“水的灵动,山的沉稳”,极富审美情趣与价值。再如福建卷“人物与文学形象”更是文学审美活动。又如2005年高考上海、辽宁与浙江卷作文题目都是以文化底蕴见长。“今年花胜去年红”和“一枝一叶一世界”这样的作文命题不仅颇具文化蕴涵,还凸现了试题尊重实际、尊重青春、尊重考生的积累与收藏、尊重考生情绪甚至考生擅长诗意的特点,人文气息浓郁。这也是与“新课标”的对接。
因此,考生在作文备考时,一定要从写“我”着手,写出真实的自我生活,抒发出自肺腑的真情,阐明独到的人生感悟,展示富有个性的自我。
三、思辨性
理性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所谓一分为二,用辨证的、全面的、发展的、变化的观点看问题,就是理性思维。
2005年全国卷三套作文题“出人意料和情理之中”、“位置和价值”、“忘记和铭记”值得注意,因为它们体现了对中学生的“理性思辨”能力的考查。浙江卷“一枝一叶一世界”,考生可以用设问展开思路,“一枝一叶”与“一世界”是什么关系?福建卷“大圆与多角图”、湖北卷“观察宇宙的方法与态度”等作文命题,考查的就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种高度认同的思想方式。2007年浙江高考作文试题“行走在消逝中”是一个关系型的作文题目。“行走”我们可以理解为“前进”、“发展”、“进步”等涵义,而“消逝”可以理解为“扬弃”、“放下”、“远离”等涵义。二者联系起来看,极富思辨性。考生可以这样去思考:为什么会在消逝中行走?行走在消逝中会怎样?这个题目开放了考生思维,既可以表现自己思维的缜密,也可以联系自己的生活谈论感受,命题很好地综合了思维性、生活性等特点。2008湖南省作文题,“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根据韩诗中你读出的意境和哲理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看诗中蕴含的哲理,“遥看近却无”中蕴含了“远和近”“ 物以稀为贵”等哲理,所以考生可以任选一个哲理立意,自设一个切合题意的论点,写一篇具有思辨性的议论文。
辩证思维虽已成为高考作文能力训练的重点,但是,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思辨色彩不足的问题,写议论文不是以分析问题为主,而是 “以摆代论”、“以彼代此”。怎样才能消除这种现象呢?从思维方法上说,我们要善于从辩证的角度,就个性和共性、绝对与相对、事实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全局和局部、具体与抽象、有限与无限,量变与质变、正面与反面,美好与丑恶等方面进行思考辨别,改变视角,深挖本质,触类旁通,提高哲理思辨能力,才能真正提升文章品位。从具体训练来说,要围绕话题,应用发散思维,多角度立意。
明确而富有哲理的思想,往往是深刻的,考生在备考时要选择典型的、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性问题,这就需要平时多积累材料,加强思维训练。同时考生要注意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人生,要能写出对生活的情愫,对现实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
一个好的高考作文命题表现的三个特点,也会是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向。它始终紧扣社会现实,关注人生情感,贴近考生生活实际,让人人有话说,个个抒真情。既然如此,考生就要有针对性地积累与训练。有备才能无患,训练有素才能从容应试。猜题、押题不是法宝,扎实训练才是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
2.《高考作文快速审题十五法》,中国教师阅读网
3.《高中学生写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