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幼儿安全的重要性
北京师范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 学号:120111100297
姓名:李梦丽
专业:学前教育 指导老师:钟桂英
论文题目:浅谈对幼儿安全教育方面的研究
一、选题意义:
①研究依据
随着全国各地幼儿园地蓬勃发展,幼儿安全的教育问题也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3——6岁的幼儿正处在身心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机能和水平尚未成熟,个体认知水平较低,安全意识薄弱,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易受到伤害和发生意外安全事故。所以,我们选择这一课题进行研究。
②研究意义
随着国家对农村教育的日益重视,农村3-6岁幼儿入园人数也日趋增多,幼儿园安全事故也频繁出现。本课题通过对农村幼儿园安全现状的调查分析,希望能引起社会各部门对农村幼儿安全问题的高度关注,更加普及农村幼儿安全教育,提高幼儿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做好幼儿安全工作。
音乐属于审美素质的一个领域。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众所周知,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形式的音乐教育。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是为了培养幼儿音乐素养,而不是要教育出、创造出一个音乐家来。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可以说是一种方式,一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不仅能进行早期的音乐启蒙,通过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而且能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现今的幼儿园中,基本能实施五大领域的教育,对于音乐教育活动也越来越重视。
王媛媛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与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研究》中对我国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指出我国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存在如下问题: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兴趣和创造里培养;系统性有余,灵活性不足;课堂模式程式化、忽视幼儿主题性发展,教学方式较单一。
董霞的《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中指出: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的现状还存在以下不足:对音乐的特殊性及音乐教育特点认识不足……不注重音乐教育在开发潜能、培养创造力、完善人格、美化人生等诸方面的独特作用。
由此可见,目前的学前儿童音乐教育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性问题。这需要理论和实践的共同努力。
三、有关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方法李素萍(2004年)在《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培养》中提出加强创新意识教育,增强教师自身创新意识,建立创新教学的评价体系。还指出要借鉴国内外六只能够音乐创新教学的先进经验。王子婴(2009)在《幼儿音乐创造力教学设计的行动研究》中提出以下观点:树立以幼儿发展为本的观念,创设和谐有效的教学环境。
董霞(2007)在《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中写道: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手段促进幼儿快乐的学习音乐,利用多种音乐元素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如:在节奏感的训练过程中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歌唱技能训练过程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在欣赏教学过程中提高幼儿的创造力……综上所述,关于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研究已有一些,也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但也存在些许问题,笔者计划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对幼儿园实际教育教学能有所帮助。
音乐教育活动是一种方法,一种途径,一种培养儿童各方面技能的途径,不仅仅是要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更不是把幼儿培养成音乐家。把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贯穿于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是一种教育的新理念。
理论和实际价值的论述:
一、理论价值现阶段,在学前教育领域,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性众所周知,音乐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与音乐结下不解之缘。幼儿睡觉时喜欢听摇篮曲,听着妈妈哼的摇篮曲幼儿就会特别有安全感。幼儿也喜欢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音乐教育是从胎教开始的。有研究发现,胎儿时期接受过音乐教育的幼儿,在出生之后,在听到同样的音乐之后,就会显得特别安静。
音乐教育活动是一种方法,一种途径,一种培养儿童各方面技能的途径,不仅仅是要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更不是把幼儿培养成音乐家。把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贯穿于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是一种教育的新理念。
当前有关于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的研究有一些,笔者在总结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自己的建议。希望能对学前教育理论和实际研究有所帮助。
二、实际价值0--
6、7岁的幼儿,特别是3--
6、7岁的幼儿一般都处于幼儿园教育阶段。幼儿大部分时间都在幼儿园中度过,因此,培养幼儿创造力的任务就成了幼儿教育活动的目标之一。
实践需要理论的支撑,有了理论支撑的实践才更科学,更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笔者希望能拉近理论与实践的距离,为幼儿园实际教育教学做出一些贡献。
写作过程中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一、研究方法《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策略研究》这篇论文的写作、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如下研究方法:有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观察法等。
1.文献分析法--文献分析法是进行研究的一般方法,本选题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现有的有关于幼儿园音乐教育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文献资料进行阅读、研究。对现有的有关文章进行梳理总结;在现有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创造力的方法、策略。
2.案例分析法--幼儿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幼儿的所特有的发展规律:幼儿的活动具有随意性,不受成人的任意摆布。对于学前教育研究来说,案例分析法是一种很常见而且有用的研究方法。
在这篇论文的写作过程中,笔者将会对一些案例进行分析,来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
3.观察法--在实习期间,我对无锡正兴幼儿园的音乐活动进行了观察,记录。以此来了解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二、技术手段借助互联网、图书馆和实地收集的资料来进行分析研究。
论文写作提纲:
一、问题的提出
(一)问题的缘起
(二)相关研究综述
1.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情况
2.国外对此问题的论述情况
(三)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法
2.案例分析法
3.观察法
二、创造力的培养寓于幼儿园音乐教育之中
(一)创造力培养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1.创造力的含义
2.创造力培养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3.影响幼儿创造力的因素
(二)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的特点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意义
三、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如何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一)正确对待幼儿的创造活动
1.教师改变观念,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2.树立幼儿的创造意识
3.给予幼儿创造空间,实施自己的创造性想法
4.肯定幼儿的创造行为
(二)创设一定的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力
1.提供充足的音乐材料
2.给幼儿充分的表现机会
(三)音乐教育活动培养创造力,要遵循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计划进度安排及其内容(参考文献目录):
2010年12月--2011年1月收集资料阶段
2011年1月--2011年2月分析资料阶段
2011年2月--2011年3月开题报告形成阶段
2011年3月--2011年4月论文写作阶段
2011年4月--2011年6月论文修改及形成阶段
参考文献目录:
1.杨帆:新教育理念下的现代幼儿音乐教育[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林文全文数据库,2009(01)
2.云瑞芳:儿童版画教学与儿童创造力培养[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3.李素萍:音乐创新教学与学生创造力培养[D],江西师范大学,2005
4.漆玲玲:论多元智力理论与创造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05
5.王晓霞:论音乐教学中创新素质的培养[J],黄河之声,2010(20)
6.张建萍:对我国幼儿音乐教育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D],河北大学,2007
7.董霞:音乐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7(05)
8.见福增:中国幼儿音乐教育问题与发展研究[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03)
9.郑玉香:音乐教育对学前儿童发展的价值[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5(05)
10.伍荣生:浅谈音乐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03)
11.王媛媛:幼儿园音乐教育与幼儿多元智能发展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
12.张洁:幼儿期和童年期儿童音乐创造力发展的比较研究[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
13.王巧玲:音乐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教师,2009(12)
14.崔学荣:音乐教育创新的途径与方法[J],中国高教研究,2002(11)
15.冯振琦:谈音乐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的共性[J],艺术教育,2005(01)
16.梁玉春,张丽娜:加强情境创设,培养创新思维[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0)
17.尹爱青,李力红:音乐教育主体性目标体系设计--创造性部分[J]中国音乐教育,2000(03)
18.廖施聪: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大众文艺,2010(17)
19.史铎:多元智能理论在我国儿童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应用[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
20.杨喜丽:刍议音乐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09)
21.岳慧兰:幼儿创造力认识与培养的调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03)
22.许婕:论音乐教育中儿童健全人格的培养[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6(12)
23.陈新晖:论创新型幼儿教师的成长与培养[D]广西师范大学,2003
24.刘冠华:创造力的可教育性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02)
25.齐璐:3-5岁幼儿创造性人格的结构、发展特点与类型[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02)
26.付全新:论影响学生创造力的核心要素及培养[D]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2006(09)
第二篇:浅谈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安全教育论文
作者:李艳梅单位:利津县第二实验幼儿园电话: 浅谈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
浅谈幼儿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
安全是人类最基本和最主要的需求,安全就是生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这就是指明了幼儿园的安全工作特别是幼儿的安全是至关重要的。幼儿年龄小,缺少安全知识经验,缺乏独立做事的能力,然而又好奇、好动、好探索,在生活中对危险事物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不能预见行为后果,面临危险时不会保护自己。我们幼儿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针对幼儿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对幼儿进行教育,以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在教学内容上,设计自我保护的课程,通过教学,使幼儿明确自我保护的意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在游戏内容上,我们设计了许多生动有趣的活动,比如“认识安全标志”、观看安全录象等,使幼儿在他们感兴趣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关键词:安全 自我保护 生活习惯
一、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过于溺爱,父母便习惯于担负起幼儿安全的责任,总是告诉幼儿:“小心,这样太危险,不能做。”“宝宝你应该这样做”或是“妈妈帮你做”,而孩子本身很少关心自己的安全问题。孩子不能区分什么是安全,什么是危险.我们既不可能时时刻刻地跟在幼儿身边,也不能因为怕出
事故而束缚孩子的手脚,限制他们的行为。因此我们把安全教育的重点放在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上。
首先让幼儿掌握一些关于安全的基础知识,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记住自己、父母、老师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以及所在幼儿园的名称;懂得保护身体各部分器官;利用活动室的环境布置让幼儿熟悉身边的各种标志,熟练运用各种求救电话的使用方法。
其次,要让幼儿掌握一些简单的安全技巧。在幼儿成长过程中,安全的责任要逐步从大人手中转交到孩子自己手中,所以安全教育中最好的办法是让幼儿掌握一些避开、应对危险的技巧和方法。如生活中的火和电,是我们每天打交道的危险品,对幼儿来说是永远的诱惑。我们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让幼儿学会正确的操作来控制和利用它们,在每天的生活中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二、要加强幼儿园的班级管理和常规教育。
在班级保教管理中,我们注意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渗透到各领域的活动中,创设以游戏,角色扮演为主要活动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动。如:看图讲述《手指划破了》、情景讲述《生病以后》、歌曲《对不起、没关系》、游戏《小小消防员》等等.在幼儿的一日生活和活动中注重幼儿的安全,包括玩具、活动、着装、交通、防火等安全,从小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能力。玩具是幼儿每天都要使用的应该避免玩具给幼儿带来的伤害。首先要教会幼儿玩玩具的方法,尤其是户外大型玩具,一定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特别
是那些需插电的电动玩具;注意玩具的维修和保管,定期消毒、定期清理。
走路奔跑时要注意四周,不猛跑、猛跳,要学会躲闪,防止与同伴碰撞。上下楼梯靠右走,不要与同伴相互推拉、挤。要经常整理好衣着,提好裤子,系好衣扣,不得拖拉着鞋,鞋带要系好,以免活动时绊倒发生危险。外出活动教师要确认并随时点清人数,照顾幼儿,教孩子学会紧跟前面的小朋友,不掉队,不随便离队;不能在街上乱跑。
三、创设良好生活环境,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们在创设生活环境时,我们也注重了——关注幼儿的健康和安全、有积极的情绪氛围,促进幼儿自信心发展”的要求。因此,我们精心创设了相应的物质环境,对幼儿进行生动、直观、形象而又综合性的教育。如:在幼儿园的所有电器插座旁,我们都贴上了幼儿自制的安全标志,时刻提醒幼儿注意安全。在活动室,我们设立了专门的一角“请你跟我这样做”,为幼儿提供一些图书、图片,“哪个孩子习惯好”的图片是让幼儿寻找书写习惯最正确的孩子,找到后贴上五角星,这样时刻提醒幼儿注意保护视力、“哪种做法对”的图片则是让幼儿明白什么是正确的行为、什么是不正确的行为,增加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在每天的晨间谈话中,我们还将自我保护的内容编成小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同时我们还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对待幼儿,给幼儿以安全感和信任感。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关系到全体幼儿的生命安全,牵动着家
长的心,我们幼儿教师一定要把安全工作置于首要位置,把幼儿的安全教育渗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以我们对工作的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赢得幼儿的安全,赢得幼儿的健康成长。
第三篇:幼儿教学重要性分析
浅谈幼儿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摘要: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对人才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对于大多数孩子而言,幼儿园是他们人生的第一学校。作为一名农村幼儿教师,通过本次国培,聆听各位专家教授的精彩演讲,我深刻地明白幼儿教学对我国教育的重要影响。《幼儿园工作规程》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幼儿年龄阶段,身体的发展和机能的健全发展是其他一切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幼儿体育教学乃是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及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幼儿体育教学
从事幼教事业伊始,我认为幼儿的教育无非就是看好孩子,教幼儿们一些简单易懂的常识等。然而,多年的幼儿工作却让我对幼儿教育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它不像小学教师般对孩子进行书本知识的灌输,也不像保姆般纯粹地照顾孩子,更重要的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教育,这既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也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需要。
幼儿天生好动,他们喜欢不停地变换活动方式。如果要求他们坐着不动,他们会感到疲劳和厌倦,接连不断地打哈欠。他们要伸伸腰,动动手,踢踢腿,或者做一些小动作。但是如果跑跑跳跳,随便活动,幼儿在相当长时间内都不知疲倦。所以我们要抓住幼儿好动的特点,大力发展幼儿自主自由活动,有效地进行体育教学。
现代人体科学和幼儿教育科学研究表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不仅仅指幼儿的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包含身体和心理都能和谐及正常地生长发育。体育活动与幼儿身体和心理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适宜的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健全的大脑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神经系统反应灵敏,为接收智育提供良好条件。通过体育活动,幼儿可以获得丰富的知识和运动经验,并能使幼儿感觉及直觉更加敏锐,还能使幼儿的理解能力,记忆力等得到发展。
一.体育活动与幼儿身体的发展
幼儿园体育活动对增强幼儿体质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随着我国社会两个文明程度的迅速提高,更好地贯彻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幼儿园体育还需引进终身体育教育的思想,运用终身体育教育理论和方法,激发每个幼儿的体育兴趣,以培养幼儿的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使幼儿提高对自然环境变化的适应能
力。由此,孩子们不仅有一个强健的体魄,而且具有一定的体育素养,以适应现代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也使幼儿园体育课的功能最大限度地向全社会延伸。例如幼儿园的早操,每天坚持让幼儿做早操,能振奋精神,驱除大脑皮层因睡眠而残留的抑制,使幼儿精神饱满,情绪愉快,并能培养幼儿坚强的毅力和形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适宜的体育运动能加快幼儿机体血液循环,增加骨骼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而有利于身高的增长。幼儿体育活动时,肌肉工作比平时增加,血液供应充足,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与储存能力增加。
体育活动能使幼儿肌肉关机的肌腱和韧带增粗,肌力增加,加强了关节的稳固性。同时,幼儿要从自然人发展成为社会的人,需要经过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适应期,特别是身体的适应期。如何促使他们身体较为顺利地通过适应期,积极开展各种体育活动,多“良性地”接触环境是一种有效直接的手段。体育活动对幼儿身体适应自然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1.体育活动能提高幼儿身体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通过各种自然环境条件下的体育活动,使大脑皮层对冷和热变化相应地建立起调节反射,做好适应冷热刺激的一切生理准备。从而提高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2.体育活动能提高幼儿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体育锻炼要从幼儿抓起,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从小培养幼儿热爱体育锻炼的习惯,从长远的角度出发,幼儿们也会受益无穷。现代很多社会人员拥有丰富的知识,却无法拥有健康的身体,这就是他们没有从小养成体育锻炼的结果。随着科学技术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飞速提高,许多不良症状也随之增多(诸如:肥胖、弓背、体弱多病、胆小、忧郁、恐惧等生理和心理症状),造成这些不良症状的主要原因是家园没有真正完成共育,或者说是忽略了体育运动对孩子的重要性,认为孩子经常蹦蹦跳跳,出一身汗就可以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所以在幼儿教育时期,合理安排和开展体育课程训练是很重要的。因此,拥有健康的身体是一切社会活动的前提。例如:适当的体育游戏要求幼儿与同伴合作或是与别人进行竞赛,这就能培养幼儿良好的集体观念、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以及勇敢、顽强、果断、诚实等良好的品质。
二,体育活动与幼儿心理的发展
科学合理的体育活动,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而且能影响幼儿认知,个性,情感等方面的发展。通常人们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还能伴随一些心理活动。这种心理活动不断地得到刺激,便会产生不同的智力,情感等方面的反映,接着就会形成一种较稳定的心理。
1.体育活动对幼儿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适宜的体育锻炼,不仅使幼儿体力充沛,精神饱满,情绪愉快,在这种良好的状态下,有利于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还能提高大脑皮层神经细胞活动的强度,灵活性以及分析综合能力。例如:快速灵活的动作能提高大脑神经细胞信息的传导速度;跳绳角色游戏等,能使神经细胞之间建立起各种复杂的神经联系。体育游戏使幼儿直接接触玩具和各种自然材料,通过具体活动发展各种感官器官和观察力,认识各种物体的特性和用途,体会物体之间的空间关系,事物之间的互相作用和因果关系,获得最初步的自然知识和科学技术常识。
体育运动具有不同形式的对抗性,不论是个人或集体项目,因其有不确定性的特点,则可把表现为肢体对抗的外在形式延伸为内在大脑间的智慧较量。例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观察法、对比法、示范法和练习法的运用,能有效地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技术动作的练习,有利于促进幼儿记忆力、想象力的发展,通过课间比赛和各种体育游戏,可以潜移默化地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与应变能力。
2.体育活动对幼儿个性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体育活动为幼儿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条件。它既能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提高幼儿的各种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幼儿勇敢,果断,自信等性格特征。另外,幼儿的气质类型,也将会因此得到充分的体现。
好动,好奇,好模仿,好冲动,是幼儿年龄阶段所具有的共性性格特征,体育活动能使幼儿这些特征充分地形成和发展。作为一名幼师,我认为教师应该在体育活动中多引导和鼓励幼儿这些个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过多地限制干涉他们。
3.体育活动能促进幼儿良好的思想发展。幼儿年龄阶段,给予他们长期积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有利于他们身体和心理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发展。而长期的压抑或者不适当的表达会使他们产生消极的情绪和情感,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严重的还会产生诸如忧虑症,焦虑症等病状。因此,良好的心理思想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体育活动恰好是增加幼儿良好思想的手段之一。
幼儿园体育活动思想教育要自然,不要牵强附会,对于幼儿更不能以说教的方式进行。培养幼儿的运动兴趣与培养幼儿的意志品质并不矛盾,俗话说“苦中有乐,乐在其中”。有的教学内容本身就可以进行思想教育。在体育活动中,还可以利用各个教学环节对幼儿进行常规的思想品质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助人为乐,体质好的幼儿帮助体质差的幼儿完成运动任务。
三.体育活动与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在幼儿园的那段时间,是他们从家庭向社会过渡的开始阶段。学校与同伴及老师的交往,以及各种社会活动和角色游戏,使他们逐渐接触和了解了社会的不同角色,他们已渐渐愿意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能成为社会中的一员。
幼儿园体育活动以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为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如走跑跳、基本体操、球类、平衡、攀登、投掷等项目,在集体注视下完成个人练习、整体练习,各种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等,都是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的。竞赛是体育运动的突出特点,作为运动者都有尽快实现追求目标的心理动机,人人都有求胜心切的心理,为此,幼儿有必要不断开发和发展自己最大能力的新的运动技术与方式。这种创造性的心理动机与行为,能使他们逐渐形成准备和乐意接受未来社会的各种新事物的心理倾向。因此,幼儿园通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体育竞赛活动能较好地鼓励幼儿全身心地投人到竞赛或练习中去,有利于培养幼儿初步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 是幼儿教育的宗旨和口号!“体--智--德”全面发展是党和国家对幼儿教育一贯坚定的教育方针。我们必须要重视幼儿的体育活动教育,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激发幼儿的体育兴趣,为幼儿今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幼儿的身体,还能满足幼儿愿望、激发愉快的情绪、丰富幼儿生活、发展智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良好品质。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深刻地认识到:体育活动,对幼儿的全面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实施幼儿体育教学应注意的诸多问题,有效地开展幼儿体育活动。我相信,这样的教育理念将会使幼儿体育活动越来越好!
第四篇: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009-11-10 15:21:42
(一)、幼儿期家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二)、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谈谈我们现在幼儿家庭教育中一些不利于孩子成长的误 区。
(三)、我要讲的重点问题,就是我们的家长怎样在家里面对孩子进行教育。
(一)、幼儿期家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我们每一位家长都是盼望着我们的孩子长大了能够成人、成才。基于这个原因,不少的 家长都已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我比较早就从事幼儿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研究,记得在80年代初期,我对家长进行家教咨 询或者是家教讲座。我现在认为80年代初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家长存在着“树大自然直”的 思想。解释一下就是觉得孩子很小,长大了自然就会好的。但是最近这些年,我发现我 们的家长都比较重视早期教育,特别是对小年龄孩子的教育。所以持“树大自然直”思想 的家长不多了。
今天到这听讲座的家长都是比较重视早期教育的家长。我们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国家、社 会和家庭的一件大事,应该予以重视。
首先从我们国家来看,我们国家的振兴,人民的进步,最终需要依靠国民素质的提高。这一问题是历次党的政府报告、党的工作会议上都要强调的。李岚清副总理去年在一个 会议报告中这样讲过:“对于即将到来的二十一世纪,我们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挑 战。我们能不能赢得这场挑战,抓住这个机遇,在机遇中有更大的发展,其关键问题,不是资金,也不是设备,而是人。人的素质,人才的培养。”他还说:“我们国家有十二 亿人口,如果十二亿人口的素质提高了,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办法跟我们国家竞 争。如果我们不很好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很好提高我们国民素质的话,那就会造成很大 的困难,可能是一个十分沉重的包袱。”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教育好子女就不 仅仅是父母对子女的责任,而且是我们作为一个公民,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所以每 一个家庭中子女的教育问题便关系到国家的兴衰。从这个角度来讲,教育确实是一件很 大的事情,很重要的事情。
从一个家庭来看,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关系到孩子个人的前途和家庭的幸福。特别是现 在,在城市里面,例如北京市基本上都是一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教育 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话题,教育好了,对我们来讲100%的成功,教育不好就是100%失败。我们孩子将来长大以后,能不能够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能不能够对社会上有大的贡献,除了机遇问题和环境问题外,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孩子自身内在的素质,也就是孩子自身 内在的一种稳定的品质。我在这个问题上谈这样一个观点,素质教育应该从小抓起,从小抓好。这句话是我们过去的教育家陈帼眉先生讲过的。今年三月,在九届全国政协 会议上教育组的讨论会中,我们的一个幼儿教育的委员在谈到幼儿教育时,李岚清同志 有个插话。我们的同志说:“现在搞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应该从幼儿教育抓起。”李岚清 同志说:“你说对了。素质教育应该从幼儿教育抓起。”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儿童的 发展一般分为这样几个阶段:0-1岁喂奶的时期,我们叫它乳儿期;1-3岁我们叫它婴儿 期,3-6岁上幼儿园我们叫它幼儿期。但国外对人的早期概念是0-8岁,小学低年级的孩 子还属于人的早期。因为人的早期是人发展的最初阶段,从人的神经生理来看,是人 发展最迅速、可塑性潜能开发最大的阶段,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培养一个孩子好的习惯,或者纠正孩子不良的习惯都是比较容易的。这个阶段也是发展最迅速的一个时期, 是人的各个方面发展最快的时期。人的大脑在早期发育最快。大家总是接触到很多的宣 传,这些宣传中也强调智力开发,早期培养。另外,这个时期也是人性格形成雏形的一 个时期。因为孩子性格的形成就在早期,以后只不过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而已。幼儿期也是一个人健康体魄的形成期。所以,3-6岁也好,0-6岁也好,在人的一生发展 中虽然是非常短暂的,但是这个时期,是教育的最佳时期,教育的黄金时期。我们常 常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这也是我们为什么对早期孩子的家长进行家教讲座的原 因。我们希望每一位家长不要浪费孩子一生中发展最重要的黄金时期。有时,我做一 些家教咨询。有一些小学生、中学生家长向我咨询,说孩子有什么什么问题,什么什么 毛病。追根溯源,一般都是早期教育不当,或者早期没有注意对孩子进行培养而造成 的。孩子到了小学、中学有一些不良的习惯再去矫正已经比较难了。可以说 “江山易 改,本性难移”,确实是这样。小的时候,虽然时间短暂,但它是人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我们家长对孩子进行教育的黄金时期。我常常这样讲,婴幼儿的教育是根期的教育。如果把一个人看成逐渐长成的大树,那么我们说,根深才能叶茂。所以小年龄阶段的教 育是非常重要的。宋庆龄先生曾经说过,“有一些事情是可以等待的,但是儿童的发展 是不能等待的。”这句话说的非常好,人的发展是不能等待的,过了这个年龄段不会再 回来。所以说素质教育要从小抓起,从小抓好。
另外想再谈一个观点,素质教育是从家庭起步的。我们常常听到电台里面有关家教的广 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所以现在在国际上,在教育 改革的过程中间,都非常重视家庭育儿。很多国家都提出来,对家庭教育的作用要再认 识,重新认识它的重要性。
今天在座的主要是3-6岁孩子的家长。我给大家一个数字,北京市3-6岁的幼儿,入托率 在95%。原来这个数字还要大,由于下岗问题,有一些孩子妈妈不工作了,孩子就回家 了。但是仍然有90%-95%的幼儿都进入幼儿园。这样一来,许多家长就愿意把孩子送到 幼儿园去受教育,那么孩子的教育家长就可以少考虑了。很多家长有这种想法。这种想 法是很不利于家长担负教育责任的。
我可以告诉家长,在七五期间,我们搞教育,用生态学的观点调查3-6岁在幼儿园的孩 子。我们调查三大环境(家庭环境、教育机构──幼儿园或学校、社区)对孩子发展的 各自影响量:结果表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三大环境对孩子的影响量呈现一种动态 消长的影响趋势。什么叫动态消长的趋势呢?是此消彼长。其中有一个规律是年龄越 小,家庭环境的影响量越大。如果说三大环境对一个大学生来讲,社会环境的影响量最 大,对于中学生特别是初中学生,学校的影响量最大,那么对于幼儿来说,家庭的影响 量便是最大的。家庭影响量大到什么程度?我们的研究表明,家庭对孩子的影响量占 到三大环境影响量的70%(在孩子已经上幼儿园的情况下)。换句话说,对小年龄的孩 子,即使他进入教养机构,其家庭对他的发展影响量依然占首位。而且我们的研究表 明,家庭对儿童个性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个性发展包括情感、对事情的态度等。所 以教育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教孩子学做人。我们讲座的第二讲,将由北京市的一个特级教 师来讲讲“教孩子学做人”这个问题。素质教育要从幼儿开始,为人的素质奠定最初的 基础。我们说幼儿期的素质教育应该十分重视家庭的作用。这也是我们为什么第一讲要 讲家庭的素质教育。
为什么小年龄的孩子,家庭对他的影响如此之大?这个问题和家庭教育的特点有密切 的关系。家庭教育的特点首先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就是父母亲和孩子或者爷爷奶奶和 孩子关系上的密切结合。它和师生关系不一样,它是一种血缘关系,我们在学术上叫做 亲子关系。越是小孩子对父母亲的依恋感越强。
如幼儿园里寄宿的孩子,一般是一个礼拜接一次。尽管老师和孩子的关系非常好,很亲 密,如同妈妈一样,但是到了接孩子的时候,他是一定要跟妈妈回去的,而不是跟老师 回家。为什么家庭对小年龄孩子的影响如此之大?除了血缘关系以外,再一点是家庭 的教育不同于幼儿园或学校的教育。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渗透性,也就是说,家庭教育 渗透在家庭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在家庭这个环境里面时时刻刻都在接受教育,但这是 一种潜在的影响,不象幼儿园,上一个课,做一个教育活动。
所以有人说家庭教育是不教而教,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你没有意识到你在教育孩子的 同时,实际上你已经在教育孩子了。所以我们家长不要以为孩子犯了错误,批评他时才 是在教育他。不是这样,随时随地你都在对孩子教育。你怎样待人接物,你的习惯如 何,你爱不爱学习,一切的一切都在影响孩子。
小年龄的孩子学习途径就是模仿。而在家庭这样一个环境里面,父母就是他模仿的主要 目标,或者说是学习的主要目标。所以关系上的密切性、教育上的密切性就决定了家 庭对小年龄孩子影响的深刻性。因此家庭教育是不可替代的,是非常重要的。不要以 为送孩子去幼儿园,家庭就可以减轻一点教育的负担。实际上你应要非常关注孩子的教 育。以上是我要讲的第一个问题,幼儿家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二)、当前我们幼儿家教中的主要问题。
教育好孩子,为孩子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小年龄孩子的教育是奠定基础的教 育,因此就需要科学施教,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我重点说明这个问题。我们的家长 望子成才,这是无可非议的,哪个家长不望子成才呢?但是望是望不成才的,只有正确 的科学教育,才能教子成才。家长要把力量花在教育上。
怎样实施人的素质教育呢?简单地说就是要提高人的品质,提高人的质量。素质教育 需要注意哪几点呢?主要有三点。
首先家庭要重视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有人 把人的培育过程比喻成特殊产品的生产过程。把幼儿的培养过程看成一个特殊产品的生 产过程。小年龄的孩子将来毕业走向社会,参加工作,这样高素质的人必须全面发展。有人这样比喻,如果一个孩子,他的品德很好,他的智力很好,学习很好,但是身体垮 了,这就好比是残品,是景德镇的瓷器,质量非常好,但是碗破了,不能用了。如果 这个孩子身体很好,品德很好,但是学习成绩不是很好,换句话说,智力不是很好。这 样的人相当于产品里面的次品,还能用,但大家不太喜欢用,因为不是高质量的。如 果这个孩子身体很好,智力很好,学习很好,但是品德不好,那就相当于废品,甚至是 危险品。
在座的家长可能还记得,80年代初我们刚刚改革开放的时候,外语学院送学生出国留 学。当时有一个叫彭大军的学生,就在出国前期,他想应该有一个高级的照相机。于是 晚上潜入西单商场去偷东西,结果被看门的人看见了,他拿起凶器把看门人打死了。这件事情惊动了整个北京市。这说明一个问题,学习再好,身体再好,品德不好,不仅 没有用,还危害社会。所以素质教育首先要注意孩子全面素质的提高。因为只有全面发 展的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我们家长要着眼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第二,家庭素质教育要重视基础素质的形成。所谓最基础的素质,就是对人的终身发展 起重要影响的素质。健康很重要,良好性格也很重要。我常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一个 人性格不好,是很成问题的。行为习惯对人一生的发展起作用。关于基础素质形成的问 题,我们还要在其他讲座中讲,这是第二点。家庭的素质教育,特别是对小年龄孩子 的素质教育,一个要注意全面素质的提高,一个要注意基础素质的形成。
第三,要面向未来,培养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幼儿期是为人生发展奠定基础的时期。那么,我们就要考虑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小年龄阶段我们应该奠定孩子什么样的基 础?例如,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以及与人的合作共处等等,这些都是社会对未来人 才的要求。以上谈了三点,即:1.全面素质的提高;2.基础素质的形成;3.面向未来 培养我们的孩子。当前家教中存在一些误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这些误区是不利 于幼儿良好素质形成的。家长必须认清这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谈怎样培养良好 的素质。我归纳了一下,主要有:
1.相当一部分家长,在家庭中对孩子教育随意性大,没有明确的目标。
有些家长认为有了孩子自然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有的家长认为我妈怎么教育我,我就怎么教育我的孩子,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还有的家长是想起来就抓一下,想不起 来就不抓,此一时,彼一时,随意性很大。这就是家庭教育中面往往容易出现的问题。2.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着一个教育的误区,这个误区就是“重智轻德”,即重视孩子的智 力发展,开发智力,忽视孩子的行为品德习惯的发展,忽视全面发展。家长对孩子身 体素质的培养,也是个比较大问题。很多家长由着孩子的性情,经常带着孩子吃麦当 劳,殊不知麦当劳的食品吃多了,会对孩子产生不良的影响。3.抓孩子的重点──教孩子学做人。成人才能成才,不成人是成不了才的。任何一个对 社会有贡献的成功者,都有比较好的品德。在此,我想举一个典型的例子。中央人民 广播电台的第二套节目每星期五的11点到12点,有一台关于家庭教育的专家热线节目。一次,我做完了这个专家热线后,主持人给我一些外地家长的来信。我非常深刻的记 得,曾经拿到这样一封信,看了这封信,我由衷地感到,“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国家 太需要宣传科学育儿的知识了。
那是一个3岁8个月的幼儿父亲写来的信,是河南的一个水利工作者。信上大概是这样写 的:他从孩子1岁2个月开始对其有计划的进行教育。这个家长的教育就是让孩子认字、背诗。1岁2个月开始,到了3岁2个月孩子已经认得1800个字,还会背许多首诗词。这个
父亲认为他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2年(1岁2个月开始到3岁2个月)获得了这么大的所
谓的成绩。在他孩子3岁2个月的时候,领导让他到一个艰苦的地方工作,他就离开了 家,离开了他的儿子。他半年没有见孩子,回来的时候,孩子3岁8个月。他说:“我回 来发现,我的孩子把我所教的东西全部还给了我!连简单的黄鹤楼都不会背了。”他觉 得很可惜,他说:“我还要出差,我是不是把我的孩子带到艰苦的地方去重新开始?”他 还咨询了许多别的问题。
我看了这封信感觉真的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但这个家长确确实实走入了家教的误区。大家看,2年的时间让小孩认识1800字,背许多的唐诗。看起来好象孩子有了许多收 获。其实半年时间,孩子忘光是必然的。因为小孩子的机械记忆力很强,2年时间认识 1800字一点都不奇怪。我接待过一些咨询的家长。有一次,一个爷爷带着孙子来咨 询,他的孙子认识很多字,加减法可以算到许多位。他问他的孙子是否可以跳级,直接 上小学四年级。但是我看得很清楚,这个孩子面黄肌瘦,身体很糟糕,可见家里给他的 负担量太大了。
小年龄的孩子我们叫他学龄前儿童,不到学龄,不应该这样学习,这样学习对孩子没有 好处。但是我们家长大量精力花的不是地方,所以我们说步入误区。只重视智力是家教 中常常出现的一个误区。再有,我说它是一种爱的误区。现在只有一个孩子,成为家 庭所有成员爱的重心,关注的重心。我们有一部分家长,对他的子女腻爱过多、保护过 多、包办过多。这是现在家庭中的问题,是一种爱的误区。教育是一种理性行为,应该 有一种理性的爱。
我们有一位优秀的家长写过一些教子经验的文章,后来北京市家庭教育报社把它汇成一 本书,名字叫《藏起一半的爱》,即爱而不露。这位家长在文章里面讲,“我说藏起一 半爱,不是说只给孩子一半的爱,不是少给他爱,而是要理智的爱。”我们现在家长往 往是本能的爱,而不是理智的爱。高尔基讲过,本能的爱那是母鸡也会的。我们教育孩 子是家庭的大事,国家的大事。我们对孩子不能够腻爱,不能够娇惯。因为我们前面讲 了,未来人才需要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抗挫折能力等等。那么,在腻爱、娇惯、保护过多的情况下培养出来的孩子一定是独立性差、创造性差、自信心差、抗挫折能力 差。这样做不是真正的爱,真正的爱是为了孩子今后发展的更好。爱是一种理性的行 为。
第四,过高的期望。
现代家庭中大多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过高。对孩子有一定的高期望 是可以的、应该的。但是过高的期望导致在教育上违背规律。我们许多违背规律的教育 态度和教育方法都是由于过高期望造成的。比如,背诗词。南京有一个3岁孩子的父亲 就是因为孩子背诗词背不下来,一脚踢过去,孩子后脑撞在墙上,产生了严重的后果。难道他不爱他的孩子吗?就是过高的期望。过高的期望就出现拔苗助长违背规律。所以 我常常对家长说:“小年龄孩子总要在玩的过程中学习的,你老让他背这个,背那个,那是你强迫他学习,带来的后果是教会孩子不爱学习,教会孩子厌学。” 家长们经常这 样做,让孩子学习,孩子不学就不让他出去玩。导致孩子把学习和家长的强迫和压制联 系在一起,自然就产生一学习就讨厌的情绪。现在的孩子学校负担过重,结果孩子多做 一道题,多干一件事都不愿意,厌学现象严重。这些都是过高期望导致的结果。还有一个误区,是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小学生的家长就是这样,99分回家,孩子就要挨 打。所以幼儿也有这种情况,家长要求很高,又不懂儿童年龄特点,老是不满意。我 不知道大家是否会把握怎样把孩子教育成功,要把孩子教育成功,很重要的是赞赏孩 子。南京有一位姓周的孩子,一出生就是聋儿,这个孩子叫周婷婷。《实话实说》曾 经请过这个孩子。她16岁成为辽宁师大教育系的一名少年聋人大学生,也是我们国家第 一位聋人少年大学生。那么他的父亲教子有方的诀窍在哪里?就是赏识孩子。他提出 了一个教育概念叫做“赏识成功”。他认为他的孩子是不错的,使孩子竖立起自信心,有 了前进的动力,最后聋儿不仅聋而不哑,而且16岁就上了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希望家长以后不要打击孩子的自信心。98年,北京市家教指导行动的主题就是“保护自 信,培养自信”。归纳起来讲,家教中主要的误区是随意性大、重智轻德、腻爱、娇 惯、过高期望等。以上这些都是当前家教中存在的不利于孩子素质培养的误区。可是 现在家长为什么容易走入这些误区呢?望子成材。一想到才,就想到聪明,一想到聪 明就想到开发智力。但是家长对智力是什么并不完全清楚,以为认字、做算术就等于开 发了智力。其实智力是一种综合认识世界的能力。它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 意力,思维能力等。智力不等于知识,可是家长往往认为背得诗词越多,认得字越 多,孩子就越聪明。这个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现在还有误导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的 大环境下,有一些人看准了人们所谓的“需要”,觉得许多家长要望子成才,于是搞出所 谓“神童方案”等。广告效应使许多家长在这种误导之下步入误区。有一个高校幼儿园 的老师,一次给我打电话说:“她们班级中来了一个两岁多的女孩,能够看《参考消 息》。”换句话说,就是两岁多能认许多字,另外还会说英语。但是她觉得这个孩子的 发展成问题,怎么成问题呢?这个孩子在班上不喜欢玩,不会和小朋友一块玩,不会交 往,生活能力极差,吃饭穿衣一点都不行。另外动手能力、生活能力也很差。情感方面 也有问题,老是很淡漠,对什么事情都淡漠。那么孩子一天到晚感兴趣的是什么呢?就 是找字认。我针对孩子的情况诊断为,孩子的社会发展、情感发展存在问题。家长对 此不接受,家长说:“我的孩子很好,某某刊物已经登了,是神童教育的一个典型。” 老师找到我,我为这个老师想了个办法,让这位家长到幼儿园来,在最隐蔽的地方看全 班孩子的活动,让他在比较中认识他孩子的问题。结果家长通过窗上的洞看孩子的活 动,看了以后,这位家长非常难过,他对老师说:“老师,我情愿我的孩子不那么聪 明,可是我希望她能快乐!”因为他看到他的孩子不像其他孩子一样,活泼、快乐的做 游戏,而只是在一边找字认。所以现在误区加上误导,是当前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 影响素质教育的问题。
(三)、如何对幼年子女进行幼儿素质教育? 主要讲四点:
第一点:全面发展。
这一点前面我已经讲的很多了,素质教育必须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
研究证明,孩子的发展能不能成功,不完全决定于智力因素。有人对800名孩子追踪30 年发现,成就大与成就小的人的中间差异不在于智力而在于他的非智力因素。一个人对 工作是不是非常投入、感兴趣、专注、抑制力强、不畏惧困难,这些都是非智力因素。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是不少的,真正成功的人不见得是智力非常好的,而是他的性格、品德。所以我们要让孩子全面发展,特别要注意孩子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情感性格意志 的培养,能力方面培养。第二点:面向未来。我们家长培养小孩子要面向二十一世 纪。有的家长写文章说:“我不能复制自己,不能把孩子复制的跟我一个样,因为时代 在发展,孩子必然要超过我,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面向未来,我们要让孩子奠定 哪些基础呢?
健壮的身体和良好的习惯是最基本的,幼儿期教育最基本的是要把孩子的身体搞好。另外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习惯是做人之本。习惯贯穿在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所 以老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培养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
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良好的情感教育。让孩子关心别人,让孩子与人合作。还有独立 性的培养,还有创造性的培养,还有自信心的培养等等。我简单的讲一讲,不展开讲,因为在十二讲中,我们对每一个问题都要专门讲。首先,培养孩子良好的情感。
让孩子关心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小朋友、花草动物,关心大自然。就是说良好的情感 教育,是让孩子学会关心,学会合作。这是未来人才的需要,合作的需要。前苏联著名 的教育家苏伯明曾经讲过一句很深刻的话,“善良的情感是培养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 这句话是说情感教育很重要,任何良好的行为都产生于善良的情感。
我们说某某人,他很喜欢帮助别人,助人为乐。他的情感基础是什么?是同情心。他一 定是富于同情心的。富于同情心的人才会帮助别人。同情心是一种情感,当前我们强调 家庭中的情感教育,原因之一是我们现在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庭中所处的环境 是孤独的。所以我们主张把孩子送到幼儿园,让孩子拥有他们的社会空间。
现在的家庭不同于过去,过去家庭中有姊妹兄弟,有手足之情。现在家庭中只有一个孩 子,孩子处在一个孤独的环境,而且成为全家关注的重心,很容易被捧到一个独特的位 置上。一切为了他,大家围着他转。成为社会上的“小公主”、“小皇帝”。在这样的环 境下,孩子很可能是心中无他人,只知道自己,不知道关心别人。
举一个例子,去年《人民日报》上登了一篇文章叫《惜墨如金》。写两名大学一年级的 学生从包头考到北京来写家书的事情。他们写家书是惜墨如金,不多写一个字,表现出 对父母非常的无情。当然这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其中有一个大学生,父母看儿子来信 了,高兴的不得了,赶快拆开儿子的信,只有四个字:一切平安。无头无尾,非常无 情。另外一个大学生更是绝情,爸爸妈妈接到信后高兴的不得了,打开一看,几个大问 号。这封信谁看的懂?但是父母是懂的,父母相视一笑说:“儿子嫌钱寄晚了。”所以给 父母几个问号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把钱寄晚了!我算了一下,刚上大学 的学生,正好是我国施行计划生育的第一批,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父母50出头,50出 头的人正好是老三届的。我就很自然的联想起,这些无情的孩子的爸爸妈妈对待孩子的 祖父祖母是非常有情的。我有一天听北京电视台的《空中百花园》,我听到一位老三届 的毕业生写对他母亲的感情。他对母亲的感情很深,他永远不会忘记母亲对他的情。他 举了一个例子,他小的时候,他家门口有一个卖馄饨的摊,每天从门口上学走过,都是 香气扑鼻。他非常想吃一碗馄饨,但是家里穷,吃不起,他对母亲多次提出这个愿望。有一天母亲领着他去吃了馄饨,满足他的愿望。他说这碗馄饨端来以后,吃了一口就觉 得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香极了。他猛的抬头一看,妈妈没有吃,妈妈深情的望着 儿子在吃这碗混沌。他说母亲对自己的爱深深的凝记在心里,所以非常孝敬他的父母。这就使我们感到他们的儿子可以写封信打三个问号,这样的无情。究其原因,就是没有 对孩子进行良好的情感教育。孩子受到的溺爱过多,而且过度的宠爱,这样的孩子绝对 是没有情感的,在情感上他只会获取,不会给予。所以现在有些孩子对人对事淡漠无 情,一个对父母都不知道爱的人,他将来也不会爱社会,爱伙伴,长大了以后,做工作 也不会有责任心。
我们不能培养淡漠无情的人,所以我们在家庭中要非常注意对孩子的情感教育。良好的 情感是良好人格的基础,关于这方面将来专门有一个专题,有老师要讲,这里我不过多 的讲,我只是强调为什么要重视情感教育。我们有一个优秀的家长,他的孩子是北京四 中毕业,现在上了一所重点大学,这个孩子叫姜洲。他的妈妈是北京家教学会推举出来 的优秀家长,是70年代全国评出来的十佳家长之一。她就很重视培养孩子的情感,培养 孩子心中有他人,关心别人。
她举了一个例子,孩子两岁多的时候,四川老家送来一筐非常好吃的橘子。她要求孩子 分水果,爸爸一份,妈妈一份,自己一份,没有什么特殊的。她说这筐橘子吃到最后,剩下几个,孩子不舍得分,就对妈妈说:“剩下这几个就给我吧!”妈妈说:“不行,有 好东西一定要分。”于是两岁多的孩子还是含着眼泪将橘子大的给爸爸,较大的给妈 妈,最小的给自己。分完以后,孩子眼巴巴的望着他们,希望他们真的不要把橘子吃下 去,但是他们狠下心吃了,不给他一种特殊。她说:“一瓣一瓣的橘子朝肚里吞,谁也 不知道橘子的味道。” 这个孩子在这样的教育下,理智的爱发展的非常好。孩子过16岁 生日,约了几个同学到家来,自己编了一首歌《感谢妈妈》,含着眼泪唱给妈妈听。在 场的人都非常感动,孩子对妈妈非常有情,这是家教的结果。
要教育孩子学会关心别人,学会合作。现在是竞争日益激烈的年代,不少的家长鼓励孩 子竞争,而不合作,所以现在的孩子都很极端。
我举个极端的例子。两个中学生都是学习的尖子,有时甲考第一,有时乙考第一。有一 次,甲考第一,乙心理不平衡,于是把甲引到家里来玩,在饮料里面放了毒药,结果把 甲毒死了。活生生的事实,说明未来社会需要合作的人。不会合作,很难成功。有一 个美国人做了一个研究,调查1901年以来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他统计了一下,第一个25 年合作得奖的占41%,第二个25年合作得奖的占65%,第三个25年合作得奖的占79%。这
个比例的增长说明了什么?说明科技越发展,社会越进步,取得成绩就越需要合作,越 需要这种合作的品质。所以我们要培养孩子合作的精神。
第二点是良好习惯的养成。我们常常讲“塑造容易,改造难。”幼儿期属于塑造期,塑造 是容易的。所以良好习惯的养成也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点是独立性和自信心的培养。我们年轻的留学生到国外去,感受最深的不足是独立 生活能力和独立决策能力。所以,培养独立能力非常重要。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包办太 多,我们要放手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不要什么都不放心,小年龄的孩子家长很容易说,“你不行,我来。”家长往往把孩子看得比实际年龄还要小,实际上孩子的潜力很大,所 以我们要培养孩子独立性就要放手培养,什么事情只要他能独立做,就让他自己做,不 要包办代替。办的不好,没有关系,事情都有从不好到好的一个过程。
所以独立性是自我发展的一种内部机制。孩子独立性发展了,进步就很快,相反是依赖 性,依赖性强的孩子,各方面发展都比较弱。家长要放手培养,不要呵护孩子,包办孩 子,要相信孩子有巨大的潜力,只要没有太大危险的事就让他干,干不好。给他一个信 息“孩子,你行!”不要老在孩子面前说孩子不行。实例证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下岗 的虽然多,但有独立性、创造性的人就能开辟新路。所以有远见的家长应该把培养孩子 独立性看成是最宝贵的财富,第四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未来社会最需要有创新精神的人。我们传统的教育是求同太多,求异太少。比如,考试 都是标准答案。大量事实证明这个孩子很有创见,但是和标准答案不一样,所以不能得 分。不能不说,应试教育的弊端就是埋没人才。我在一个杂志上看到,中国中、小学 生的家长,孩子一放学,最爱问的一个问题就是:“老师今天给你提问题了没有?你答 对了没有?”美国的家长问孩子的第一句话是:“你今天问老师问题没有?”美国家长鼓 励孩子能够有创见。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保护和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对小年龄的孩子,想象力是创造 力的翅膀。小孩是最有想象力的。我过去做过一个调查,给五岁的孩子每张都画着圆圈 的纸,让他们拿这些圆圈做画,每张画都不能相同。当我批这些卷子的时候,发现很多 东西,我都看不懂。当然有的上面添两只耳朵是小兔,有的下面填两个圆圈是鱼缸,两 个连在一块是眼睛,这些都看得懂。有的真的看不懂,使我很惊讶,孩子想象力如此丰 富。
有一个孩子圆圈里面画了许多圆圈,我实在想不出是什么东西。我问孩子是毛线团还是 螺丝钉?他回答:“都不是。”“那是什么?”我问,他说:“我画的是大树锯开以后的年 轮。”还有的孩子在圆圈下面画了一个黑点,我到哪里去猜?我当然猜不出来,我问他 画的是什么?他就笑,“这还不知道,猪八戒的大肚皮!” 幼儿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 的,最敢想象。他还没有被拘束起来,大孩子想问题总是带着这样行吗、那样行吗的想 法。小孩子什么都敢想,所以幼儿期是发展想象力的最关键时期。家长不要说:“画的 不像。”不要用“像不像”的字眼来评价画的好坏。幼儿画画是抒发自己的认识,自己的 情怀。家长可以问孩子,要他讲给你听,你应该鼓励他,怎么画都是好的。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让孩子动手动脑也是很重要的。鼓励孩子多动手动脑,丰富孩子知 识经验。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面向未来。
第三点,我们培养孩子素质就是让孩子在活动中主动发展。
素质是在活动中获得并且形成的一种内在稳定的品质。我们主张不要灌输式的教孩子,要让孩子非常有趣的、主动的、活泼的在活动中获得发展。
我这里要特别讲一下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我们家长往往是将孩子从幼儿园接回来 就问:“今天学什么了?认字没有?做算术没有?”孩子要说今天玩了,家长就不满意,幼儿园怎么老玩呀!所以我们幼儿园的园长也很伤脑筋,家长总是让孩子学这个学那 个,对幼儿园的游戏往往有意见。我们有这样的两句话:活动是儿童发展的必由之 路,培养各种能力都是在做游戏的基础上进行的。游戏是儿童发展的基本活动,是儿童 的主要活动,主导活动。游戏对幼儿来说就是学习。游戏是儿童最好的学习,学习有 两种:一种是接受性学习,老师引导孩子学习;另外一种是潜在的学习,就是在自己的 生长点上发展。我举两个例子,说明游戏就是学习。我到一个幼儿园去,中班的孩子 玩自己的游戏。游戏内容由孩子决定,有的孩子拿塑料盖做帽子,我站在边上看,那边 还有两个小朋友开商店,但是没有人买东西。孩子看见我是客人,就从商店走出来,跟 我说:“老师到我的商店去买东西,我的商店有好多东西。”我说:“好,我一会就去。” 我没有去,他就回去了。我继续看这边的小朋友做帽子。卖东西的小朋友第二次走出来 说:“老师,我们那儿可有好东西!”我想这个孩子在想办法解决问题。孩子强调“好东 西”,一定会吸引我去,我这次就故意不去。我说:“好,我一会就去。”第三次孩子出 来了,风风火火地拽着我说:“快卖完了!” 从这三次的表现可以看出孩子在自己的基 础上发展,运用已经有的经验发展。这个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强。
再举一个例子,四川一个中班的游戏,开饭馆。摆着盘子、碟子、碗,孩子自己身上还 搭着一条手巾,大概四川饭馆里经常是这样的。然后一个小朋友进来,坐下。扮演服务 员的小朋友问他吃什么,这个孩子经验少,想不出吃什么。服务员拿了一个本就说:“ 我这有粉蒸肉,麻辣鸡块,蒜黄肉丝……”顾客说:“我吃鱼香肉丝。”服务员就进去做 鱼香肉丝去了。但是四五岁的孩子有一个特点就是兴趣不稳定。本来去做鱼香肉丝,结 果看见别的孩子玩,便与别人玩上了,忘了这事。顾客等了好长时间,急了,叫服务 员,服务员突然想起来还有个顾客在这,于是赶快拿了一个盘子,“菜来了!”时间长 了,顾客忘了什么菜,服务员更忘了,当顾客问他什么菜时,他想了想说,就是你要的 哪个菜。你看这个孩子是不是也是一种发展,他的应变能力非常强,他在这种活动中间 获得了发展,所以游戏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最好的学习。所以家长应该创造机会创造条 件,放手让孩子活动,在活动中获得发展。但是放手不等于放任,我认为现在有一个误 区,该管的不管,该放的不放。比如说一些习惯,一些规矩还是要严格管的,但是孩子 能做能想的事情还是让孩子自己去做、自己去想。
第四点,家庭与幼儿园共育孩子。我常说家庭与幼儿园好比一车两轮,必须同向同步培 养孩子,这样,好的习惯才能养成,所以我们常讲1+1到底等于几,我们要力求1+1大于
2,而不要让1+1=0或是负数。我们要很好的和幼儿园合作,《北京幼儿家庭教育大纲》 就是让家长按照孩子的身体、智力、品德、及审美教育对家庭有一个目标,一个审美要 求。可能家长已经拿到了,家庭培养大纲与幼儿培养大纲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不完全 相同,家庭有家庭的特点,但是同方向的,所以家园合作问题很重要。
第五篇:幼儿学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幼儿学礼仪的重要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这个时代是学礼仪的最佳时机
中国古话讲,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富二代”的父母正好出生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的童年正好经历了中国的三年自然灾害,强烈的物质匮乏感会让他们产生一种“难民心态”。常年的物资匮乏,会让人形成一种匮乏精神和危机意识,就是无论客观情况如何,主观上都会感到“匮乏”,“匮乏”的结果就是争抢。其实,近三十年来,物资匮乏的情况早已不复存在,城里大部分人的生活普遍也都是舒适和富足的。然而,尽管处境不一样,人们的心态却没有改变多少,因而行为习惯也没有太大的改变。有一次朋友聚会,我发现一个老总吃饭特别快,不到2分钟就把饭吃完了。后来他告诉我说,他以前是当兵的,在部队里要是吃饭慢,就要饿肚子。到了现在,虽然他已经很富有了,但还是无法从容地吃饭,慢慢品味一桌好菜。还有一些老人家里会囤积很多没用的东西,总觉得丢掉可惜,其实那是心里堆积很久的对物资缺乏的恐慌。
难民是会争抢的,因为不抢就吃不上。有难民心态的人如今依旧会争抢和囤积,尽管当下的物资完全可以满足,因为那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我曾经陪同一个北欧访问团乘飞机从桂林飞往西安,那天正好赶上晚航班,飞机上一百多个人,除了七八个中国人外,余下的都是外国人。飞机抵达西安时,在前轮刚刚碰到地面的一刹那,那七八个中国人就像子弹一样从座位上弹了出去,一下全都拥到了机舱门口,干吗呢?抢着下飞机!此时飞机还在急速滑行,非常危险,空姐无奈地把他们一个个又按回座位上。这时我旁边的美国人哈哈大笑,他们觉得太可笑了,怎么会有人抢着下飞机?欧洲人也很无奈地摇摇头。当时我们团里很多客人都扭过头来看我,因为除了那七八个人之外,我是唯一的中国人,我当时的感觉就是真想找个地缝钻进去。我对他们说我们中国有14亿人口,不是人人都坐过飞机,当他们坐过一次,知道坐飞机不用抢,以后就不会再抢了。
后来我明白这不是一个人、几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问题。如果在十年前,我们让孩子学礼仪,也许有的家长并不会接受,因为礼仪是学会了,可孩子也失去了争抢的能力。记得1998年我和家人一起去泰国,一个团44人,到哪儿都抢啊,我因为没去抢,结果就是没饭吃,没有座位坐,在特定的时候争抢变成了一种生存能力。
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意识里,富与贵是一样的,没什么区别,但事实上是两回事。富是物质的,贵是精神的。英国的哈利王子是贵族,但依旧被派到阿富汗做一名机枪手。他们认为为国家奉献自己、承担风险是贵族的天职。
一个孩子的公民意识是需要从小培养的,如果不重视这方面的教育,30年后一些孩子会变成一个高工资、高成就、高社会地位的“三高”人士,却很有可能会绊倒在“教养”两个字上,我们不希望那天的出现。
懂礼仪的孩子更受欢迎
我们不能保证每一个孩子都很有天赋,学习成绩都非常优异,个个都是精英、栋梁,但是我们可以培养我们的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一个被众人接纳程度高的孩子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他今后的学业、事业的发展,也会大大提高孩子的幸福感。
干净的、有礼貌的、有教养的、懂得尊重别人、理解他人,并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孩子,是受人欢迎的;而那些会去抢别人东西的,接到礼物会直接问多少钱的,看到不如自己的同伴就会嘲讽、挖苦人家的孩子,都是不受欢迎的。
在我们的儿童礼仪班里,总会有一些同学被大家评为最受欢迎的人,他们见到老师会鞠躬,上台表演落落大方,平日里又不失幽默和机灵,最重要的是他们会体恤那些比他们小的、需要帮助的同学。
礼仪是一种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
西方教育是两条腿走路,即学堂教育和教堂教育相辅相成的“两堂”教育。而我国的国民教育只有学校教育这一个体系,少了很多的人文教育,孩子们长了很多的本事、技能,但有时却不懂得如何做人、处世。大学扩招后,我们的社会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但整个社会的粗鄙现象却越来越严重,因为升学不考素养这门课,这是我们教育的悲哀。其实教育的根本是帮助孩子成为具有人性光芒的人,而不只是成为知识渊博的机器或者怪物。
十年前有一家世界500强公司招聘员工,来了一堆北大、清华的应届毕业生。面试结束后大家发现公司录用了一个看起来并不是十分出色的学生,问其原因,竟是在众多的学生里,只有这个学生是双手接名片的,并且在接待员给他递水杯时,他接过水杯说了声谢谢。
很多年轻人在应聘时并不清楚面试官要考察的是哪方面能力,所以会尽其所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有时不经意中表现出来的急功近利反而让他们失分不少,要知道在面试过程中,你良好的修养和因修养而展现出的彬彬有礼一定会给你加分的。但这种修养绝不是一蹴而就、可以突击的,它是从小培养的一种行为习惯。
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思想,才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有什么样的行为,才会有什么样的习惯;有什么样的习惯,才会有什么样的性格;有什么样的性格,才会有什么样的命运。礼仪是一种行为习惯,是一种家庭习得,所以要从小培养。有的家长很重视家庭教育,经常找孩子谈心,开家庭会议,向孩子灌输自己的教育理念。家庭教育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是家庭生活、家庭习得,孩子会在家庭生活中学习到一切他可以学到的东西。
用礼仪改掉孩子身上的坏习惯
我们现在常常会看到孩子身上有很多不好的习惯:在公共场所跑来跑去,大声喊叫;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喊“我饿了,我饿了”,却忘记和长辈、父母甚至保姆打招呼;去同学家做客进门就说“你家好小哦,连钢琴都没有”;坐在父母的豪车里,却不停地向窗外扔垃圾;吃饭时爱吃的菜夹个没完,或者干脆端到自己跟前,完全不顾别人吃不吃。
我们有时会大声地呵斥孩子,你吃饭不要吧唧嘴,说话不要没大没小,你不要这样乱发脾气,不要总和人家攀比。不要这样,不要那样……
其实我们的孩子就像杯子里的水,很多家长是在不停地倒掉杯子里的脏水,而礼仪的学习是倡导不断地给孩子注入新鲜的活水,与其每天批评他不该做什么,不如经常告诉他应该做什么。当好的习惯养成的时候,自然也就是坏的习惯消失的时候。
用家庭文化来熏染孩子
教礼仪最好的学校是家庭,家庭文化体现了一个家庭的价值观,夫妻之间、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模式,以及他们遇到问题时的处理方式。
如果你是一个行为粗鲁的人,怎么可能培养出一个彬彬有礼的孩子?在信息爆炸的当今社会,做到在知识上永远引领孩子,已经是不太可能的事了。可为什么依旧有些孩子那么敬重自己的父母?那是因为他们在精神领域和行为教养上担当起了对孩子的引领。有一句话说得好,最高境界的教育是父母活出让孩子钦佩的样子。
一个从小没有得到过尊重的孩子是不会尊重别人的,也不会有高自尊。懂得尊重他人的孩子,才有可能形成有教养的表达。所以礼仪教育要从家庭开始,要从尊重孩子开始。
我开设妈妈学堂,也正是因为我知道家庭文化对孩子的重要性,所以才把这些道理先讲给妈妈听。但是有的妈妈说,我小时候父母没教过我这些,我已经养成这样的习惯了,怎么办?那我们也可以反过来先教孩子。
我开办儿童礼仪课就是源于我在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朝阳学校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礼仪课,孩子们反响特别强烈,回家后就和父母讨论,告诉父母他们学到的礼仪。当天就有家长联系我,说现在被孩子管起来了,我才意识到教育反过来也有反过来的效果。我的课妈妈们虽然听了,但是几十年养成的习惯改不过来,慢慢也就忘了。但是如果孩子天天提醒你,为了孩子,你也不好意思不改。21天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习惯,这需要有人不停地监督。
礼仪课其实只是一个契机,礼仪文化需要家庭文化不间断地熏染,那就让我们和孩子因礼仪而相连接吧。
培养孩子的仪式感
我们长那么大,让我们印象最深的情景大概就是结婚了,因为那天有个隆重的仪式,有仪式的日子总会让人难以忘怀,因为它有别于平常的时刻,多一些仪式感会让生活更有意义和趣味,会让那个重要时刻的前一刻充满期待,后一刻充满回味。
我参加过女儿的18岁成人仪式,身着礼服的他们举起拳头庄严地宣誓,向世人宣布他们长大了,他们成人了,光荣地成了一名有选举权的公民了。那一场景久久地印存于我们两代人的脑海中。
因此在儿童礼仪课的结束环节中,我都会让每个孩子很正式地和我握手告别,并且和老师说一句他想说的话。结果每个孩子都非常真诚地表达他们的心意,没有敷衍,也几乎没有重复,有的还和我说了悄悄话。本来只是想培养他们的仪式感,但结果我是真的被孩子们感动了,情不自禁地拥抱了他们。
仪式感不仅让孩子们学会庄重,同样也会培养孩子对情感的体验和对情感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