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火之谜》第一课时教案(范文模版)

时间:2019-05-12 22:21: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天火之谜》第一课时教案(范文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天火之谜》第一课时教案(范文模版)》。

第一篇:《天火之谜》第一课时教案(范文模版)

《天火之谜》第一课时教学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读准“暴”“拴”“颠簸”“钥匙”等字音,能联系上下文理解“不足为奇”“怒发冲冠”“安然无恙”“无稽之谈”“冷嘲热讽”等词语的意思。

3、能理清课文脉络,用文中的关键语句来概括段意,并根据段意练说课文主要内容。

一、揭题导入:

1、什么是天火?自由说。

2、出示第一小节,指名读。

3、你发现没?天火还有其他的名称

出示

天火 上帝的怒火

雷神

雷暴(学生教写“暴”,关注最下部分,然后全班一齐描红)

4、你能用上这一小节中的关键句概括这一自然段的段意吗? 为什么选用这一句?

(预设:第一句中的把人击倒,把树劈两半和第二句中人们对于雷暴的称呼中,充分看出它是一种可怕的东西。)找对的同学举手!

抓住关键句读好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要求:富兰克林是如何解开天火之谜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思考一下课文哪几小节具体介绍富兰克林解开谜团的?

1、学生自读。

2、检查朗读:

课文哪个自然段比较难读?请同学们轮读文章第4自然段。预设1:结丝带

系钥匙

拴铁丝

查字典,根据字义选择正确的读音,教师总结方法 出示描写风筝的句子,全班齐读。预设2:出示典故“怒发冲冠”,蔺相如与秦王的故事,在课文中,怒发冲冠表示什么意思? 所以这个词语中的引号表示什么意思?

3、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交代了解谜的过程。预设:学生分段时会把第二自然段遗漏。

师引导:把第二然段省略,读一读,说说感受。

学生读过之后交流:前一句话顺承前文内容,后一句话很自然地引起下文,这一段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出示富兰克林的介绍。

4、学生默读课文,选用文章的语句概括段意。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来概括第二部分的段意。

学生可先用第二自然的句子,也可选用第5自然段的句子。或者选择第3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学生概括之后,请大家来评一评,哪个段意最恰当。

(预设:“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这句话交代了实验的结果,如果把事情的经过概括进去,就更好了,谁来试试?

(富兰克林用“风筝实验”解开了天火之谜,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

这个谜团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解开。

没讲清楚什么谜团,如何解开的?谁能改一下

(天火之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用“风筝实验”解开。)

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决定通过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师:“决定”表示实验还没有进行,概括的时候最好拿掉,这样段意才全面。(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揭开雷电的秘密。)

总结:抓住关键句概括段意,我们需要对句子内容稍作修改,把过程讲清楚,这样的段意才比较完整。

三、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落,紧扣“取笑”展开。

1)出示句子“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决心解开天火之谜语” 师:敢于质疑,这是好事,可人们为什么要取笑他呢? 预设:这是推测,推论,让学生辨析这两个词语。

推测是过程,推论是推测之后的得出的结论,没有经过实验的检验。这个“推论”在现在看来“不足为奇”,什么叫“不足为奇”?(足:值得)

评价:徐雪茗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思考,所以成绩名列前茅,这实在是“不足为奇”!

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 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

2)出示富兰克林身世资料。结合资料,再读读上面的话,边读边想象人们嘲讽富兰克林的话语。富兰克林的父亲以制造蜡烛和肥皂为业。富兰克林八岁入学读书,虽然学习成绩优异,但由于他家中孩子太多,父亲的收入无法负担他读书的费用。富兰克林一生只在学校读了这两年书。

3)教学“冷嘲热讽”,想象一下人们会怎样取笑他?

(评价提升:这简直是痴人作梦,以卵击石!你真是自不量力,小心触怒天神吃不了兜着走。

你这么做就是螳臂挡车,不知天高地厚,会遭天谴的!)

小结:像人们这样用冷言冷语,尖刁刻薄的风凉话和辛辣难忍的讽刺话进行讥笑及吵讽,就叫“冷嘲热讽”。

4)过渡:面对人们的冷嘲热讽,富兰克林退缩了吗?富兰克林动摇了吗?富兰克林沉默了吗?他毅然决然地相信——齐读: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他并用奇特的“风筝实验”证明——“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出示词卡“无稽之谈”,请你读

什么叫“无稽之谈”?“稽”在字典里的意思有:稽:

1、查考。

2、计较。

3、停留。现在知道什么意思了吗?

(点方法:像前面理解“不足为奇”一样,我们只要抓住关键字,词义便可迎刃而解,这也是我们解词的好方法)

5)引读最后一小节:后来—— 出示词卡“安然无恙”,读读句子,抓住关键字“恙”就是病的意思。这其中其实也有一个典故,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查阅资料,丰富一下我们的积累。很明显哪一句能更好的概括这一小节的意思?写下来。

四、下节课再让我们和富兰克林一同走进惊心动魄的揭秘之旅。

第二篇:天火之谜第二课时

19、天火之谜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科学实验的一般步骤。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体会富兰克林揭开雷暴秘密的艰难,体悟富兰克林大胆实验、勇于探索的科研精神,从而明白想要获得成功,就需要又百折不挠的精神。

4、学习文中烘托这种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天火之谜》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是的,这篇课文就是写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揭开天火之谜的事。

二、找出科学实验的一般步骤。

过渡:同学们,我们都知道富兰克林是一位科学家,科学家,这真是一个让人无限向往的称谓。他揭开天火之谜的过程,也是科学实验的过程,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都要遵循一定的步骤,我们的课文在给我们揭示天火之谜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个科学实验的一般步骤。文中他从开始关注雷暴到最终通过“风筝实验”揭开“天火之谜”,是经历了许多个环节的。这些环节,就是科学研究的一般步骤,每一位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都要遵循这样的步骤。

1、现在,就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富兰克林揭开“天火之谜”的步骤。

最好是能用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

提问——观察——推测——实验——结论

现在,就让我们来一回当下最流行的穿越,通过书中的文字,时光穿梭,回到18世纪,跟富兰克林一起揭开天火之谜。

三、品读课文,了解富兰克林的人物品质,感受成功的艰难。

(一)、提出问题:

1、我们先来看看,富兰克林的科学研究的第一步:“提问”,所谓提问,其实就是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富兰克林想研究什么?(雷暴)

2、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第一小节,告诉我雷暴有多可怕?

(交流重点:把人击倒,将高大的树木劈成两半 场面恐怖 进行朗读

*上帝的怒火 雷神 是不可触碰的神明,非凡间凡间所有。)

3、口说无凭,耳听为实,我们来听一听雷暴的声音。(播放雷暴的声音)

4、带着心中的这份恐惧,一起来读读第一小节,让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雷暴的可怕。(齐读第一小节)

5、面对这么可怕的雷暴,我们不禁想再次确认一下,富兰克林你真的确定想研究如此可怕的雷暴吗?真的确定?不怕危险?不怕神明?

(为了科学,无所畏惧,为富兰克林喝彩。)

(二)、观察和推测

过渡:同学们,看来,想成为一名科学家还真不容易,有没有同学要放弃这次体验的?很好,都很勇敢,有科学家的一点风范。做科学研究,可不是光靠勇敢无畏的心,其实,我们的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雷暴的一些秘密,并且已经有了研究的方向。

1、找出课文中描写富兰克林观察和推测的内容的句子。

2、从这段文字中,你读懂了什么?

(交流:*早就,长期观察。观察的具体内容,用科学眼光去细心观察,他的观察角度与普通人的观察不一样,思考,联系 科学的观察)

(*语言训练:把推测换成猜测行不行?推测:有根据的猜测。科学家的推测都是建立在大量的科学观察的基础上的。)

3、富兰克林不畏惧可怕的雷暴,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终于提出了自己的推测,真是不容易。可是这推测却遭到了人们的冷嘲热讽。

(出示文字)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这段文字,用心感受倾听人们是怎样嘲讽富兰克林的,等一会,请你来说给大家听。

4、想好怎么说了吗?别急,老师这里还又一段补充资料,也请你去读一读,看看自己有聆听到更多的冷嘲热讽。(出示补充材料)

5、想象人们对富兰克林的嘲讽。

6、自己长期的研究推论,换来了人们无尽的取笑,你心里有什么感受?想过放弃吗?

(为了科学,不怕嘲笑,让我们再次为富兰克林喝彩。)

(三)、实验探究

1、终于到了实验的这一步了,真是步履维艰。实验探究是整个科学实验步骤中,最关键的一步,最精彩的一步,最让人紧张的一步。这到底是一次怎样的实验啊?接下来,就让我们跟富兰克林一起走进那个震惊世界的实验。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4小节,以四人为一小组,思考讨论:这是一次的实验。注意联系文中的具体词句,说出自己独特的理解。

预设一:感悟危险——危险、勇敢、大胆、惊心动魄、紧张

1、找出课文中的重点词句,指导朗读。

2、补充材料,感悟危险 老师这里还有一段资料,也能看出这次的实验具有很大的危险性。

3、谈感受。为了科学,不畏生死,再次为他喝彩。、配乐朗读

现在就让我们在音乐中,亲身感受一下这个紧张、危险的场面。准备齐读。

预设二:感悟风筝——特别、精心准备、考虑周到、费劲心思、艰辛

1、富兰克林用来做实验的风筝与我们平常看到的风筝又什么不同?(出示图片)

2、精心准备,具有丰富的科学知识。艰辛,考虑周到、费劲心思、融入了对科学的挚爱、一丝不苟。下功夫,努力。

预设三:体验成功——成功、争气、了不起

过渡:这是一次特别的实验,这是一次危险的实验,这是一次精心准备,惊心动魄的实验。这样的实验倾注了富兰克林的所有的努力和心血,它理所当然取得了成功。所以这还是一次成功的实验。

1、出示: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2、指导朗读。

3、我们共同见证了富兰克林的成功,这一刻,我们一样欣喜若狂,让我们一起来为富兰克林欢呼。

(四)、问题解决

1、过渡:“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富兰克林成功了,此时此刻,那些曾经嘲笑过他的人会怎么想,怎么说?

2、冷嘲热讽没有让富兰克林停止自己的探索的脚步,众人的吹捧和表扬也不会让富兰克林迷失自己,他在科学的道路上继续探索着。

3、引读课文最后一小节。

四、总结回顾,感受精神

1、时光穿梭的幸福时刻到此就结束了,让我们回到21世纪。同学们,在和富兰克林一起揭

开天火之谜的过程中,你一定收获颇多,感想颇多。现在,你来告诉我,你觉得富兰克林是个怎样的人?

(勇于探索 执着追求 敢于实验 百折不挠)

2、那富兰克林能最终取得成功最关键的品质是什么?

永不言弃 百折不挠

3、这就是成功的秘诀——百折不挠。

你还知道哪些人百折不挠,取得成功的故事。

这样的人真是太多了,谈迁、李时珍、诺贝尔、张海迪、爱迪生„„

五、作业。

六、阅读其他名人“百折不挠”的故事,学习他们的精神。

第三篇:天火之谜第二课时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五年级上学期 19课《天火之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够综合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自己收集的资料、老师提供的资料读懂课文。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验的科学精神。

4.能根据图片提示复述风筝实验的经过。【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课文、复述风筝实验经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指课题 引读——天火之谜)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感受富兰克林勇与坚持自己观点的精神。

1.这是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富兰克林给大家留下的印象,那揭开天火之谜的富兰克林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并把你认为最能表现富兰克林品格的语句划下来,同时还可以写写你的感想。

2.读了课文你认为富兰克林是一个怎样的人?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板书:善于观察、勇与探索、勇与坚持自己的观点。

3.你从哪些语句看出富兰克林善于观察、勇与探索、勇与坚持自己的观点?根据回答出示:

富兰克林早就观察到„„都能毙伤动物(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2)指导朗读。

出示:由此他大胆地推测,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1)理解“推测”,能换成“猜测”吗?为什么

出示: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1)讨论:“这种推论”指什么?富兰克林为什么会有这个推论?人们是怎么看待这个推论的?理解“不足为奇”、“难以置信”。(2)用“不足为奇”造句(3)指导朗读

出示: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天上地下是两个世界,雷暴是神灵的火焰,怎么可以同人间的事物混为一谈呢?不仅一般人不相信他的推论,就连许多自称有学问的人也对他冷嘲热讽。

(1)师补充资料作介绍富兰克林的境况

(2)引导想象 想像人们会怎么冷嘲热讽他?

(3)如果这是对你的冷嘲热讽,你心里是什么感受?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怎么做的?(出示句子: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决定通过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4)富兰克林在人们的嘲笑中,在人们的冷言冷语中,他依然决定通过实验揭密,你觉得富兰克林怎么样?

4.小结:面对人们的冷嘲热讽,面对人们的取笑,富兰克林决定通过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这才是科学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任何科学的探索都应该这样做。这更说明富兰克林勇与坚持自己观点。

三、学习第四、五自然段,感受富兰克林毫无畏惧、勇于实验的精神。

1.面对人们的冷嘲热讽,富兰克林仍然敢于坚持自己观点,并决定用风筝实验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这是一次什么样的实验,从实验中你又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富兰克林?

2.你是通过哪些语句看出来的?(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出示:风筝上栓了一根细铁丝,用来吸收云中的“天电”。放风筝的线是用麻绳做的,绳子下端结上一段丝带,在麻绳和丝带的接头处系着一把铜钥匙,富兰克林站在房子里面攥住丝带。

抓住“细铁丝”“麻绳”“丝带”“铜钥匙”去体会这是一次精心准备的实验。(1)说说“细铁丝”“麻绳”“丝带”“铜钥匙”各有什么特殊的作用?(2)指导朗读。

出示:1752年7月的一天,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

突然,一道闪电劈开云层,在天空中划了一个“之”字,接着一个炸雷,大雨倾盆而下。

一片乌云掠过风筝上方,富兰克林发现麻绳上的纤维“怒发冲冠”般地竖了起来。这是麻绳带电的信号。

这时,富兰克林用手靠近铜钥匙,“啪”的一声,骤然闪现一道蓝色的火花,他的手臂一阵发麻。

(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体会环境的恶劣,情况的危险以及富兰克林的勇敢、不怕危险、勇于探索、献身科学的精神)。(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3)指导朗读

(4)看图再次感受实验的危险及富兰克林的精神。

出示:富兰克林在儿子的帮助下,„„远远望去,犹如云海里的一叶小舟,颠簸着,摇晃着。

(1)生读句子谈感受。

(2)引导学生体会心情:同学们,这时候我们在看在云海中颠簸风筝像什么?如果你此时就是富兰克林你会想什么?心情怎样?(紧张,自己也不知道实验能不能成功)

(3)指导朗读:读出表现出富兰克林的心情就像那在云海中飘动的风筝一样,颠簸不定。指名读,评议。

3.实验成功了吗?成功后的富兰克林有什么样的表现?

出示: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1)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2)“欣喜若狂”是什么意思?当富兰克林用手摸到铜钥匙发麻后,为什么要欣喜若狂的大喊?从他喊话中的标点符号,你又感觉到了什么?(3)指导朗读:同学们为富兰克林的成功高兴吗?我们为他的成功而鼓掌,将他此时的心情表现出来。

4.“风筝实验”成功了,那这个实验有什么意义呢? 出示:“风筝实验”震惊了世界。它向世人宣告,雷暴只是普普通通的放电现象,“上帝的怒火”不过是无稽之谈。

“无稽之谈”什么意思?富兰克林的风筝实验成功了,他像世人宣告,雷暴是普通的现象,上帝的怒火是无稽之谈。让我们再次为他毫无畏惧、勇于实验的精神而鼓掌,这时原来冷嘲热讽的人又会说些什么呢?

5.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图片,复述风筝实验的过程。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又经过20多年的实验,富兰克林终于发明了避雷针。在这20年多年中,为了发明避雷针一共好几个人为此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同学们,当你走在高大的建筑物下,看到上面的避雷针,想对已经逝去多年的富兰克林先生说些什么吗?

五、总结课文。

正是因为富兰克林的不怕牺牲,勇于探索,才解开了天火之谜,发明了避雷针,造福人类。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还有许许多多的科学家和富兰克林一样,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科学家的名言,这也是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出示名言:

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科学尊重事实,服从真理,而不会屈服于任何压力。—— 童第周

六、拓展作业:

1.将这个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听,并谈谈你的体会。

2.课后到图书馆借一本《富兰克林传》具体了解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事迹,还可以借更多的科学家的传记阅读。

第四篇:天火之谜(本站推荐)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

江苏省盱眙实验小学三分校

张征梅

一、教材解读

《天火之谜》这篇课文主要讲了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为了揭开雷暴的秘密,在雷电交加的天气里进行“风筝试验”的故事,赞扬了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研究和试验,才能揭开大自然的奥秘。作为故事,课文有一条显而易见的线索就是事情的发展。起因是:在人们心目中雷暴一直是个可怕的东西。经过是:写富兰克林通过风筝实验终于揭开了“天火之谜”。结果是: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造福人类。这个故事背后,其实还隐含了一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即发现问题→观察分析→大胆推测→实验探究→问题解决。

二、教学理念:

1、教师为媒,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文本,超越文本。

2、教材为例,让学生感悟语言,内化语言,运用语言。

3、课堂为介,让学生学会阅读,收集信息,自主发展。

三、教学目标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抓重点词理清实验步骤,体会作者表达上的准确与严谨,简要复述实验过程。

3、会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表达合适情景下人物的心情和表现。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丰富的学识、严谨的态度和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5、培养学生收集课外信息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读懂课文、复述风筝实验经过

五、教学准备:课件

六、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搜集资料

1、富兰克林简介。

2、哪些人做过风筝实验。

3、富兰克林的名言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夏天下雷雨时的景象你们见过吗?描述一下此时的情景,说说你当时的心情。知道雷暴是什么现象吗?

2、古时候,人们不了解雷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西方人把它看作是-----,中国人则把它称为------(板书:天火)现在大家对雷暴现象已不足为奇,但那时,雷暴神秘又可怕,是人们心中解不开的谜。(板书:之谜)齐读课题。

3、生活中,有什么东西或现象,你已经不足为奇,但别人却引以为怪呢?练习用“不足为奇”说话。

4、后来,有一个了不起的人解开了这个谜。他是怎样解开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天火之谜》这篇课文。

二、自学

1、按要求自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顺句子和课文。(2)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3)读读生字词,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

2、检查自学:(1)、出示:

雷暴

毙伤

攥住

颠簸

钥匙

纤维

不足为奇

难以置信

混为一谈

冷嘲热讽 怒发冲冠

欣喜若狂

无稽之谈

安然无恙(2)、指名读,齐读。重点理解:怒发冲冠、无稽之谈

3、理清脉络。

课文哪些自然段写富兰克林做了风筝实验,揭开了雷电的秘密?(第2—5自然段)(引导学生用抓重点部分的方法划分段落。)

那么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又在写出什么呢? 第一段(第1自然段)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

第三段(第6自然段)富兰克林根据放电的原理,发明了避雷针。

三、导学

一)、为什么说雷暴在人们的心目中一直是种可怕的东西呢?请自由读第一段。二)、学习第二段。

1、默读第二自然段,作者自问自答,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

2、指名读课前收集的富兰克林简介。

3、科学家进行研究的一般过程是发现问题→观察分析→大胆推测→实验探究→问题解决。这也是课文暗含的另一条线索。

4、富兰克林发现了什么问题?他是怎样观察分析的?指名回答。“早就 ”说明了什么?(说明经过了反复观察。)

5、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富兰克林大胆推测什么? 划出相关句子。

6、富兰克林是怎样实验探究的?请大家仔细读第4自然段。小组合作帮助富兰克林完成这次的实验报告。(课件出示)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

实验条件和材料:

实验步骤:

第一步,第二步,„„

实验结论:

7、研读课文,完成报告。

8、集体交流。重点明确材料的作用和实验步骤,体会作者表达的准确。

9、能把实验过程再复述一遍吗?小组内先复述,推选优秀同学上台复述。

10、福兰克林的风筝实验除了周密的考虑够了吗?还需要什么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后半部分,边读边思考。(需要勇敢的精神。)

11、这个实验危险吗?你从哪里看出来?再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边读边划出相关语句。

12、你们收集到别人做的这个实验了吗?指名读。

俄国著名电学家利赫曼为了验证富兰克林的实验,不幸被雷电击死。血的代价,使许多人对雷电试验产生了恐惧。但富兰克林在死亡的威胁面前没有退缩。(通过比较,感悟富兰克林勇于探索、大胆试验、为追求真理的勇敢无畏的精神。)

13、指导朗读,特别要读好句子:富兰克林欣喜若狂地喊道:“成功了!成功了!我捉住‘天电’了!” 结合动作朗读,体会实验成功时的欣喜若狂。

14、指导用“欣喜若狂”说话,你有这样的时候吗?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15、指导读第4自然段。

16、这个实验震惊了世界,人们被什么震惊了?对呀,这个实验不光揭示了一个科学真相,还蕴含着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因此他发出的声音才会掷地有声。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个宣言。三)、引读第三段

后来,富兰克林的实验成功有什么意义?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安然无恙”。

四、小练笔

学习了课文,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请写下来。指名读。

五、延伸拓展 1.读了故事,相信同学们对富兰克林一定有深刻的了解。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位伟大的科学家,读一读富兰克林的几句人生格言。

2.出示资料读。

板书设计:

富兰克林

19、天火之谜

早就观察

大胆推测

实验揭密

创造发明

震惊世界

第五篇:19、天火之谜第二课时

19、《天火之谜》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富兰克林用语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知道雷暴是什么吗?中国人称“雷神”。西方人叫“上帝的怒火”。

2、同学们你们是怎么认为的呢?

二、学习第二段。

1、出示第2节。雷暴到底是什么呢?--齐读

“这个谜直到18世纪才被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揭开”

2、你了解富兰克林吗?政治家,发明了避雷针

3、齐读第2节,想想这一节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

4、你们想了解这个谜揭开的经过吗?自由读3--4节

思考: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请划出有关词语)请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并想想你觉得富兰克林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书:注意观察认真思考勇于探索大胆推测决定实验认真实验勇于实验)

5、分四人小组学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找一找,想想为什么读一读表达出来。

6、讨论交流(读好词)早就(很早不是现在)--所以发现了--引读

(1)“天上的雷暴与静电放电现象有很多相似之处„„那么雷暴究竟是什么呢?观察比较

(2)大胆推测:读雷暴就是人们熟知的放电现象。(很熟悉,很了解)--熟知什么?放电现象不能雷暴结合富兰克林与众不同。这种推论现在看起来不足为奇,但是在当时却是令人难以接受的。什么意思?不值得奇怪不能接受与“推测”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不能接受?引入“人们已经习惯地认为„„也对他冷嘲热讽”板书:习惯地冷嘲热讽)不仅„„就连人们会说些什么?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3)富兰克林经过仔细观察和大胆推测反复思考决定用实验来揭开雷电的秘密。

(4)勇于探索还表现在哪里?(在雷电交加的情况下亲自实验)(动作)

(5)富兰克林发现天火之谜的实验过程能读懂吗?

用朗读把你读懂的内容表现出来。他读得怎么样?

7、有感情朗读2-4节,体会人物特点。

8、同学们现在你认为雷电怎样的呢?(不是天火,不是雷神)

还怕吗?(指名原来有误解的学生回答)可是还需要注意安全

9、引出第5节。齐读第5节,理解“震惊”、“宣告”、“无稽之谈”板书:震惊世界

10、想象一下当时的人们会怎样说?自我惭愧夸奖富兰克林

11、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三、学习第三段。

1、富兰克林实验成功有何伟大意思?

2、板书:--安然无恙(理解)

3、指导朗读,想想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四、总结课文。

1、齐读全文,说说文章主要讲了什么?

2、完成课后练习4。

五、指导复述全文。

1、凭借段意,安排好复述的顺序。

2、根据板书内容提取重点词语,组织语句进行连缀复述。

3、指名上台复述,师生评议。

4、以四人为一组,轮流复述。

5、优选复述。

六、布置作业。

1、复述课文。

2、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19、天火之谜

注意观察 认真思考 勇于探索决定实验 认真实验 勇于实验大胆推测 震惊世界

下载《天火之谜》第一课时教案(范文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天火之谜》第一课时教案(范文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9、天火之谜(第二课时)

    19、天火之谜(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部分生词,会用“不足为奇”“欣喜若狂”造句。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

    天火之谜教案五篇范文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推测”、“不足为奇”造句。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天火之谜 整合教案

    一、 课前谈话 (板书课题) 1.师:刚才美丽的主持老师讲了我们这节课一个新的地方,谁听出来了? 生:不同风格的内容。 师:就是把两篇课文放在一起来学,是吗?以前这样学过吗? 生齐说:没有。......

    《天火之谜》教案(合集5篇)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习给课文分段,并用课文中的语句概括段意。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富兰克林勇于探索,敢于试验的精神。......

    天火之谜教案(推荐五篇)

    导语:天火之谜是关于富兰克林的励志故事。下面小编将为大家整理天火之谜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天火之谜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推测”、“不......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天火之谜》第一课时(范文)

    五年级语文 上册第 六 单元第 1 课时总第58课时主备人:曾先进(天王) 课 题:19天火之谜 教学内容:19天火之谜(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

    天火之谜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19、天火之谜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金沟小学 朱文林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科学实验的一般步骤。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体会富兰克林揭开雷暴秘密......

    《天火之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天火之谜》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海口市琼山第三小学 崔颖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十九课天火之谜,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知道是谁通过什么来解开这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