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球上有什么》 教学设计
《地球上有什么》 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内容概述
《地球上有什么》是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本课与《航海家的发现》、《我在哪里》、《苹果为什么落地》《测量重力》共同组成了这一单元。本单元是小学生较全面的认识、了解、探究地球的起始单元。它是以后《地球和地表变化》单元学习的基础。虽然小学生对自己居住的地球有一定的认识,但对于地球的形状、大小、概貌、地球引力(重力)等知识领域的探究相对困难些,这也正是需要学习探究的课题。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去了解地球,掌握探究的方法,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用科学的方式去探索地球,揭示未知的奥秘。
本单元课与课之间有紧密联系,《航海家的发现》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主要是让同学们了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对这一科学史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对于地球概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建立在对周围景物认识的基础上的,没有宏观的、整体的认识。为了让学生完整地了解地球的概貌和组成物质,学会看地图,了解地球仪上的主要标识及其功用,并为进一步认识地球奠定基础,本课设计了地球表面概况、识读地图、地球仪等相关内容作为学生探究主题,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
《地球上有什么》这一课是在学生对地球的总体认知的基础上,让学生对地球表面的构成作进一步探究,并通过对地图、地球仪中有关知识的学习和了解,构建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知道如何科学的进行观察,掌握观察的方法,会科学的整理资料,这将为他们的继续学习打下很好的基础。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知识体系和学习能力体系上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并通过三年级的科学课的学习,已具备了初步的思维能力和探索、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学生的年龄结构和心理特征来看,四年级的学生大多十岁左右,他们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有较强的求知欲。其有意注意和主动探究问题的意识有所增强,在学习活动中他们能积极地思索,能努力地探索问题的结果。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能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活动中能充分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综合运用科学知识的能力。本科的教学,对于地球概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建立在对周围景物认识的基础上的,没有宏观的、整体的认识,基于这一学情,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太空影像图、识读地图、地球仪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球概貌。学生观察地球仪时,会获取一些感性的认识,而且从不同视角会有不同的发现。教师要将学生比较杂乱的认识进行整理,将相关知识点分类进行梳理。对地图、地球仪的识读,涉及了许多新的科学名词、概念,虽然不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确切定义,但仍会给学生带来困难,而且这些科学名词多为空间概念,真正理解起来也有较大难度。为此,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跟进,多利用教具演示,多采用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对这些空间概念建立直观的感知,了解这些科学名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三.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和看地图、观察地球仪等,了解地球地貌状况;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它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科学知识:知道地球是有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从宏观上认识地球的地形、地貌及地球上的物质。知道地球是多姿多彩的;知道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生机勃勃、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
难点:能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和看地图、观察地球仪等,了解地球的概况;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地形图、有关地形地貌的相关图片。学生准备:根据教师的提前要求,搜集地球上的动物、植物、高山、高原、平原、丘陵、盆地、沙漠、河流、湖泊、海洋的资料等搜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及图片。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出示课件宇宙)同学们,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蓝色神秘的行星,它孕育了许多的生命,这就是我们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
2、提出问题,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在航海家的指引下,知道了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地球上都有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再进行一次地球观察之旅,来学习第18课 地球上有什么)
板书:
18、地球上有什么
二、自主探究,认识地球表面有什么 活动
一、我们的周围有什么
1、谁来交流一下,地球的表面上还有什么?
学生交流。可能会提出:高原、平原、海洋、河流、湖泊、沙漠、盆地、动物、植物、人类等
师依学生回答,归类板书。课件出示视频——欣赏世界风光。
【通过学生观察、交流自己周围有什么,初步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说起,从周围事物说起,按由近及远的顺序交流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一切,也为继续交流做好准备。】
活动二:地球表面有什么
1、谈话:其实刚才同学们说的这些,只是我们地球上极小极小的一部分,地球上还有什么呢?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分小组查阅了这方面的资料,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
2、全班交流。(通过查阅资料,我们知道了地球上有陆地和海洋,陆地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地球上有山脉、丘陵、高山、湖泊、海洋、沙漠、河流、森林、峡谷„„)学生汇报,师板书:山脉、海洋、湖泊、平原、丘陵„„
3、师展示图片、视频补充学生未搜集到的典型材料。
4、学生谈看后感受。(保护地球,动植物和谐生活)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使学生初步认识地球主要由较多的水和面积较少的陆地组成,完成了对地球表面的初步认识。】 活动三:观察地图谈发现。
1、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地球多姿多彩。平时我们只能看到自己周围的景观,为了方便研究和观察地形地貌,智慧的人们绘制了——地形图。课件出示)边指边说
2、教师提问:你知道它是按多大比例绘制的?九万分之一。从比例尺上,可以知道什么?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九万米。
3、教师再次提问:请同学们在小组内继续观察地形图,看你还有什么发现?
4、小组内观察交流,并记录。
5、提问: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发现?
6、全班交流:(用符号、颜色、文字注记来描绘地球表面的自然地貌。我们在地图上看到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褐色表示高地;我们在地图上看到颜色不同,颜色越深,数字就越大,说明海洋的深度越深,陆地上的海拔越高。图例中的符号,红五星表示的是国家首都,点表示沙漠,还有很多符号,各表示地球上的城市、河流、沙漠„„我们发现七大洲、四大洋)
7、谈话:老师这儿有一个口诀,能快速记住七大洲。亚非欧、南北美、还有大洋和南极。好,一起说一遍,亚非欧、南北美、还有大洋和南极。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指一指,说一说。
8、小结:我们可以从地图上了解颜色各表示地球上的什么;知道了比例尺,找到了七大洲、四大洋。
【本环节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讨论、交流,教师从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角度,或以具体详细的文字资料、或以生动的图画资料,向学生提供学生难搜集的内容,展示地球表面物质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地球地貌,更全面地了解地球物质的构成,知道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生机勃勃、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 活动四:观察地球仪谈发现。
1、教师提问:我们都知道地球是球形的,为了便于观察和了解地球,人们又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那么地球仪又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呢?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地球仪,请同学们继续观察,看看你又有什么收获?
2、分小组观察。
三、交流总结
1、教师提问: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的收获?
2、全班交流。(地球仪由底座、球、地轴、固定架组成;地球仪上有各种符号、文字、颜色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城市等;地球仪上有许多竖线和横线,竖线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横线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与纬线交织在一起,像一个网,叫经纬网。它是人们为了快速精确定位地球上的任何地点的。例如日本的大地震发生在日本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2时25分许,震中位于小笠原群岛以西海域,具体地点是北纬28.4度,东经139.7度,震源深度约480公里。经线和纬线在地球上实际是不存在的,是人们为了确定位置规定的。纬线把地球分成了五带,分别是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最大的纬线圈是赤道。地球仪是倾斜的,绕地轴转动„„)
3、让学生阅读第49页资料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4、教师小结: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地球上有陆地和海洋,有很多地形地貌、很多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等自然资源,还有我们每分每秒都需要的空气。【在探究的过程中,先给孩子自主学习的空间,然后适时地加以引导,使学生的学习层次更加深入,认识经线、纬线、赤道、五带分布区域等】
四、自主活动——地图标示比赛
做游戏:今天,同学们通过搜集资料了解了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和水资源的分布,又通过观察地图和地球仪找到了七大洲、四大洋,了解了颜色、图例表示的含义,认识了经线、纬线及五带的划分。下面咱们来看谁能快速的在地球仪上找到老师说的地方(找中国位于哪个洲?位于哪个半球?位于五带中的哪个带?高原,它大部分位于我国,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而且终年覆盖积雪。在南美洲的北部,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平原,是什么平原?在非洲北部,有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是哪个沙漠?)
【 游戏设计,寓教于乐,更好地巩固了学生所学的知识。】 五.只有一个地球。
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只有一个。可是,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谁来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
师出示图片:人类的乱砍乱伐,过度放牧,工业污染,过渡开采,造成地质塌陷等。
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交流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
六、拓展活动。
1、课后请同学们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做一份科学报。
2、做个小小地球仪。可以利用学具袋中的材料制作地球仪,在地球仪上简单涂上赤道、两极、南北回归线等重要点和线。
【通过课后拓展,引领学生回顾本课知识点,并在自制地球仪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进一步思考:地球仪为什么是斜的?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是多少?„„体现了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因课堂的结束而中止,课的结束应成为学生新的探索的起点的理念。时间预设:】
板书设计:
18.地球上有什么
水
海洋 湖泊 溪流 瀑布 „„
陆地
平原 高山 森林 盆地 „„
总评:
本课围绕“地球上有什么”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使学生明确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取资料。课堂上学生互相交流、整理这些资料,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在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在学习方式上,采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教师与学生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从而使学生完整地了解地球的概貌和组成物质,真正体会到地球的多姿多彩。
第二篇:地球上有什么,教学设计
地球上有什么?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家园》单元的第二课。主要通过活动让学生完整地了解地球的概貌,学会看地图,了解地球仪上的主要标识和功用,并为进一步认识地球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方面:通过查阅、交流、整理资料,了解地球地形、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交流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学会合作性学习;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3、科学知识方面: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表示和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了解地球的地貌状况,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四、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根据教师的提前要求,搜集地球上的动物、植物、高山、高原、平原、丘陵、盆地、沙漠、河流、湖泊、海洋的资料等搜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及图片。
2、教师准备:要为学生准备地形图及一部分大小不等的地球仪;搜集“地球上有什么”的音像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1、师生玩猜谜语的游戏。
教师出示课件,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它孕育了许许多多的生命,你们知道是哪个星球吗?(地球)地球上都有些有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提供资料——资料探究 活动
一、我们的周围有什么
让我们先从身边的事物说说(学生边说,教师边总结,植物、动物、昆虫、生命、水果、建筑物等)活动
二、地球表面有什么
同学们说的这些只是地球上极小的一部分,那地球上还有些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一段录像,请同学们仔细听,仔细看,地球上有哪些地形地貌,待会我请你来说。教师播放视频。
同学们看得都很认真,谁来说说你从录像中了解了哪些地形地貌?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山脉、海洋、陆地、湖泊、大草原、盆地、丘陵„„。科学家们为了让我们能更好的研究地球的地形地貌,就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绘制成一幅地形图。电脑出示世界地形图
这是一幅世界地形图,从图上你能知道它是按多大比例制成的吗?学生提出找比例尺,师:我们把比例尺放大来观察。学生观察。从比例尺上知道什么?
从这副地形图上你了解到那些信息?学生观察,交流意见。例如:发现有颜色上的差别,分别代表海洋、高地和平原。
师:我们刚才是从地形图上了解这些地形信息,科学家为了让我们能更好的研究地形,于是就仿照地球的形状制成了(地球仪),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组长轻轻拿出来,同学们你知道这个地球一是按多大比例制成的吗?大声说出来(4千万分之一)我们又会从地球仪上获得哪些信息呢?下面以小组形式观察交流,听好老师的要求:观察并记录到观查表格里。
学生观察10分钟 刚才各个小组观察的都很仔细,哪个小组先来说说?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
刚才有的同学还提到了一条条的线,他们又是什么呢?我们把这样一条条横着的线叫纬线,竖着的线叫经线,经线和纬线组成了一些网,我们能叫经纬网,他有什么作用呢?
大家来猜一猜?学生说明。课件出示介绍。
在这许多纬线中有5条最重要,教师出示课件。并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并指出每条纬线的名称(用激光灯)。教师讲解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根据接收太阳光照射程度不同我们把赤道两旁叫做热带,温带、北寒带。下面我们做个找一找游戏。北美洲属于那个半球?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它属于五代中的那一带? 火山位于日本东京的西南部,高多少米?
(三)布置作业:(任选其两项完成)
1、做个小小地球仪。
2、利用已有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3、继续搜集关于地球的资料,并将所获得的资料做成剪贴报。
第三篇: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地球上有什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地球上有什么》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地球上有什么》一课属于《新课标》里的“ 地球与宇宙”中“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这一范畴,具体内容标准是:
1、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
2、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活动建议是通过观看地形地球仪或世界地形地图,进一步认识地球概貌。教材分析:
为了让学生完整地了解地球的概貌和组成物质,学会看地图,了解地球仪上的主要标识和功用,并为进一步认识地球奠定基础。本课设计了地球表面概况、识读地图、地球仪等相关内容作为学生探究主题,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地球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学情分析:
1、对于地球概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建立在对周围景物认识的基础上的,没有宏观的、整体的认识,基于这一学情,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太空影像图、识读地图、地球仪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球概貌。
2、学生观察地球仪时,会获取一些感性的认识,而且从不同视角会有不同的发现。教师要将学生比较杂乱的认识进行整理,将相关知识点分类进行梳理。
3、对地图、地球仪的识读,涉及了许多新的科学名词、概念,虽然不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确切定义,但仍会给学生带来困难,而且这些科学名词多为空间概念,真正理解起来也有较大难度。为此,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跟进,多利用教具演示,多采用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对这些空间概念建立直观的感知,了解这些科学名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目标:
1、通过看地图、观察地球太空影像图、地球仪等,进一步了解地球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一下研究过程和结果。
2、了解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引导学生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认识经线、纬线、赤道、五带分布区域等。
3、了解地球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地貌状况;识读地球、地球仪中表达的相关信息。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经线、纬线等空间概念建立直观感知。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世界地形图、乒乓球若干、地球仪若干。教学评价设计:
1、地球表面最显著的差别是海洋、陆地分布,通过展示海陆区域分布图、认识七大洲、四大洋,在地球仪上寻找,并设计检测题随机指认等活动,达成第一个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地球全貌的轮廓。
2、设计学生观察地球仪,交流分享发现,教师有针对性讲解,检测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找地图标识比赛等环节,完成教学目标二。
3、结合世界地球日,在师生互动交流中,达成第三个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猜谜语:“什么球,圆溜溜,背着高山和河流;什么球,圆溜溜,种着庄稼,盖着楼。” 谁来猜一猜?
从谜语中我们知道地球的表面上有什么?
地球的表面上还有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家园。
(板书:地球上有什么)【设计意图:用谜语来导入新课,可以直接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教师在说谜语的时候,渗透了对地球的形状及地球上有什么的知识,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给学生一种方法上的提示。时间预设:3分钟】
二、探究地球上有什么。
1、谁来交流一下,地球的表面上还有什么? 学生交流。
可能会提出:高原、平原、海洋、河流、湖泊、沙漠、盆地、动物、植物、人类等
师依学生回答,归类板书。课件出示视频——欣赏世界风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交流地球表面上有什么,再通过播放视频,将地球上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地球表面有一个较宏观的认识。时间预设:3分钟】
2、苏轼有一首诗——《题西林壁》有这样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感慨身在庐山之中,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身在其中的我们,要了解地球的全貌,应该怎么做?
学生交流:从太空上看地球或通过看地图或地球仪。师出示从太空拍摄的地球影像图。从影像图中你能看到什么?
学生会发现:地球上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师统一认识: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
【设计意图:引用苏轼的诗句,让学生的理解产生迁移,教师适时出示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影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时间预设:2分钟】
三、观察地图。
1、从地图中我们也能了解地球的概貌。师出示世界地形图。
提示看地图辨别方向的原则:面对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这幅地图与我们平日看到的地图有什么不同? 学生会发现:这幅地图上是凹凸不平的。师讲解:这些凹凸展示了地球上的不同地形。观察地图上的颜色,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地形图表面颜色不同。同种颜色有的深,有的浅。引导学生发现:地图上有各种颜色,在地形图中,蓝色代表海洋、绿色
代表平原,黄色代表高地,白色代表冰川。颜色的深浅代表地势的高低。【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世界地形图,旨在与原有的认知地图相比较,直观地感知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多姿多彩,并引导学生发现地图上颜色所表达的不同信息,将知识点进行分解,为后面重点认识地球仪做一定的铺垫。时间预设:3分钟】
2、课件出示:海洋陆地区域分布图。人们人为地将陆地分为七大洲。谁来说说有哪七大洲?谁还有补充? 学生交流。
根据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七大洲。怎样能快速记住他们在地图中的位置? 学生交流。
七大洲周围被什么包围着呢?世界分为几大洋?
师引导学生认识四大洋。小检测:指认大洲、大洋。
【设计意图:根据课前对学生的了解,只有个别学生明确知道世界分为七大洲、四大洋,基于这一学情,不能让学生盲目地直接从地图或地球仪上获取这方面的信息,采用教师依据海洋陆地分布图对照讲解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时间预设:3分钟】
四、观察地球仪。
1、认识地球仪。
地球是球形的,为了便于观察和了解地球,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师出示地球仪,讲解地球仪的构造——底座、支架、球面、旋转轴。
地球仪能转动吗?如何转动?
引导学生明确:地球绕假想的地轴,斜着身子向一个方向转动,地轴指向北极星,在地球仪上,地轴与球面有两个交点,分别是北极点和南极点。猜谜:“地球有一点,一走便是南”,你认为这是地球上的哪一端?(北极)“那地球有一点,一走便是北呢?”(南极)
2、从地球仪上找七大洲、四大洋。
出示地球仪,以小组为单位在地球仪上找出七大洲、四大洋。比较一下,找到最大的洲和最大的洋。学生活动。
交流认识: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大的洋是太平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地球仪,并通过让学生从地球仪上找到七大洲、四大洋,对它们所在的地理位置有进一步的了解,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地球全貌的轮廓。时间预设:4分钟】
3、观察地球仪。
地球仪还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信息,分组观察,在记录单上记下你的发现。
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组内交流。
4、交流发现。
哪个小组来说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可能会说出:有大大小小的国家;有许多线,上面写着多少度;有许多红色的线,上面有箭头;还有许多蓝色的线,上面也有箭头;陆地里也有蓝色的水;地球仪上有一条红色的线上有二十四节气、有赤道、有青藏
高原、有虚线等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大胆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组内交流,让学生自行去发现地球仪上有什么,然后通过交流共享,了解学生对地球仪的认识程度,做到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讲,学生有疑问的,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重点去解决。时间预设:6分钟】
5、认识纬线及五带的划分。
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各小组都发现地球仪表面有许多线。这些线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些线。
① 课件出示:纬线。像这样的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称作是纬线。学生比划。
师提问:球面上,可以画出多少个这样的圆?它们指示什么方向。最大的纬线圈在哪儿?认识赤道,也称0°纬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看一看,亚洲在部分在哪个半球?南极洲呢? ②认识另外四条重要的纬线。
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和南极圈,在地球仪上用虚线表示。人们根据地面接收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把地球分成了五带。师讲解: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③观察地球仪边缘半圆支架上的刻度,引导学生认识纬度,并在地球仪上找到这五条纬线: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
6、认识经线。
地球仪上除了有纬线外,还有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学生比划,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可以有多少条?它们都是什么形状?指示什么方向?
学习0度经线的规定——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是0度经线,又叫做本初子午线。
引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相交的地方几内亚湾,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
将地球仪自西向东慢慢旋转,从0度经线向西读出度数。西经15度、30度……到西经180度,从O°经线算起,向东、向西各为180°。0度纬线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那地球上东西两个半球的划分是不是以0度经线为标准呢? 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为了保持英国和一些西欧国家(法国、西班牙)以及非洲的整体性。习惯上,人们以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亚洲大部分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美国呢? 出示小练习。
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中国的半球位置:
(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东半球还是西半球)
中国在部分地区在(五带)
中国在(大洲)东部,(大洋)的西岸。
7、认识图例。
地球仪上有许多红色的线,上面有箭头;还有许多蓝色的线,上面也有箭头;这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现地球表面事物,这就是图例。引导学生认识图例。
明确: 红色箭头的线表示暖流,蓝色箭头表示寒流。高度表:有不同的颜色表示。
认识比例尺,了解国界线、洲界线、首都、一般城市用什么符号表示。小组比赛:根据老师的口令,依据地图的标识,迅速找到相应的位置。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最大的沙漠;最大的平原;面积最大的高原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认识纬线,了解了南北半球及五带的划分,讲解经线及经度,通过让学生去观察、去体验,认识到东西半球的划分,并通过认识图例,寻找地理位置等,深入研究,提升了学生的认识。时间预设:12分钟】
五、只有一个地球。
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只有一个。可是,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谁来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
师出示图片:人类的乱砍乱伐,过度放牧,工业污染,过渡开采,造成地质塌陷等。
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交流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时间预设:3分钟】
六、拓展活动。
1、课后请同学们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做一份科学报。
2、做个小小地球仪。
可以利用学具袋中的材料制作地球仪,在地球仪上简单涂上赤道、两极、南北回归线等重要点和线。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拓展,引领学生回顾本课知识点,并在自制地球仪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进一步思考:地球仪为什么是斜的?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是多少?……体现了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因课堂的结束而中止,课的结束应成为学生新的探索的起点的理念。时间预设:1分钟】
板书设计:
地球上有什么
小部分陆地
大部分水域
生物……
第四篇:小学科学教案《地球上有什么》[定稿]
优选教育资料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地球上有什么》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同学们喜欢上科学课吗?知道我们今天学习什么内容吗?
师板书:地球上有什么
(二)自主探究,认识地球表面有什么 活动
一、我们的周围有什么
我们都知道地球很大,地球上有好多好多东西,下面我们就先来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
生:……
师:这位同学说的很全面,谁能把范围再扩大一些? 生:……
活动
二、地球表面有什么
刚才大家说了很多,其实这只是地球表面极小的一部分东西,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出示课件),这是一张从太空拍摄的地球影像图,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生:海洋和陆地
师:具体一点。生:大部分是海洋,小部分是陆地。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真仔细,地球的表面是由大部分海洋和小部分陆地构成的。那海洋上有什么,陆地上有什么呢?下面请各小组讨论交流共同完成老师的这个问题,把你们小组的探究结果写在探究记录表上。师巡视指导
师:好了,下面我们就请几个小组给大家展示一下他们的成果,其他小组一定要认真听认真看,看看与你们小组探究的有什么不同。生:……
师板书: 海洋 湖泊 河流
平原 高山 森林 沙漠
高原
峡谷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好,尤其是三组的同学,分类很准确,希望大家向三组的同学学习。地球上的水很多,70%是海洋里的水,剩下近30%的水来自湖泊、河流,这一些构成了地球上整个水域,平原……等构成了陆地。
老师搜集了一些图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出示课件)
活动三:观察地图,有什么发现。
师:我们的地球真是多姿多彩,节假日真的好好出去游览一番。如果你到了或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你准备怎么办?
优选教育资料
生:查地图……
师:刚才这位同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查地图,地图大家都很熟悉,每个小组都有一张世界地形图,下面请各小组一起看一下与你们平时看到的地图有什么不同。(师巡视知道)
师:同学们讨论的很热烈,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很多发现!生:……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在地形图中,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黄色代表高地,颜色的深浅代表地势的高低。活动四:观察地球仪,有什么发现。
教师出示地球仪,我们知道地球是球形的,为了便于观察和了解地球,人们制作了地球仪,那么地球仪上又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呢? 生分组观察交流
师:下面哪个小组来说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我们发现地球仪上有好多横线和竖线。竖线代表地球上的经线,指示南北方向;横线代表地球上的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的。
师:这组同学观察的很仔细,回答的非常好。其他组还有什么发现吗? 生:地球中间最大的纬线圈是赤道。
师:真棒!纬线把地球分成了五带,分别是: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生:地球仪上还有很多图标;有表示城市的,河流的,还有表示航线的。生:地球仪是倾斜的。
师:你们太棒了,观察的真仔细。看来大家的这方面的知识都很丰富。
(三)、自由活动,找地图标识比赛。
师: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看看哪个组对我们的家园更加了解。查找的地点包括:海洋、湖泊、平原、高原……
(四)、拓展活动,制作一个小地球仪。
师:刚才老师发现大家都很喜欢地球仪,那有没有兴趣自己做一个? 分组进行制作地球仪,老师与学生一起做,并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在地球仪上简单涂色表示海洋、陆地、平原等。通过动手制作,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地球地貌、海洋陆地区域分布、经线、纬线、赤道等方面的认识。
(五)、收获乐园
时间过得真快,四十分钟马上就要结束了,这节课大家都有哪些收获呢? 生:……
师:大家的收获真不少,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优选教育资料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她孕育了人类,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每年4月22日是地球日,今年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课下请同学们以“珍惜地球资源、倡导低碳生活”为主题办一期科学手抄报。
(六)、板书设计:
地球上有什么
海洋 湖泊 河流---→ 水域
平原 高山 森林 沙漠
高原
峡谷---→陆地
第五篇: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地球上有什么》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我们的家园——地球
地球上有什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地球的地貌状况,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三、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根据教师的提前要求,搜集地球上的动物、植物、高山、高原、平原、丘陵、盆地、沙漠、河流、湖泊、海洋的资料等搜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及图片。
2.教师准备:要为学生准备地形图及一部分大小不等的地球仪;搜集“地球上有什么”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1.师:上节课,我们在航海家的指引下,认识了地球的形状。对于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你还想知道什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地球,探寻地球上有什么。2.出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以地球图片承接上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关注,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认识地球表面有什么 活动
一、我们的周围有什么。1.引导学生表述自己家周围有什么。
2.归纳总结:虽然我们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但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地球上。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交流自己周围有什么,初步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说起,从周围事物说起,按由近及远的顺序交流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一切,并且知道我们所了解的只是地球的一小部分,也为继续交流做好准备。】 活动
二、地球表面有什么。
教师学生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小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设计意图:学生能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探究和交流,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让他们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但这部分教师展示的资料一定要精简,只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即可,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地球地貌,否则就会冲淡认识地球概貌的教学目标。】 活动三:观察地图,有什么发现。
教师出示世界地形图,引导学生分组观察,集体交流小组的发现。学生观察,交流意见。例如:发现有颜色上的差别,分别代表海洋、高地和平原。【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给学生充分观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够发现地图上的相关信息,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活动四:观察地球仪,有什么发现。
教师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上又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学生分组观察,集体交流小组的发现。
【设计意图: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然后适时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目的、层次更加深入,认识了经线、纬线、赤道、五带分布区域等。】
(三)总结
1.总结这节课自己有哪些收获呢?学生交流展示。
2.教师出示学习评价表,你认为自己表现怎么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设计意图:学生的自我评价,既对自己的表现进行了肯定,又为自己确立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布置作业:(任选其两项完成)1.做个小小地球仪。
2.利用已有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3.继续搜集关于地球的资料,并将所获得的资料做成剪贴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制作,或继续搜集相关的资料,可以使学生的探索精神继续在生活中得以发展,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