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地球上有什么》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18:5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地球上有什么》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地球上有什么》教学设计》。

第一篇: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地球上有什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地球上有什么》教学设计

昌乐县营丘镇阿陀小学

孟祥芹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和看地图,观察地球仪等,了解地球的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通过本课学习,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3、知道地球表面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

4、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志和功用。教学准备:

地球仪、世界地形图、影像资料。

课前让学生分类搜集有关比例尺和图例的信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在浩瀚宇宙中有一颗蓝色的神秘的行星他孕育了许多的生命,这颗蓝色星球叫什么名字?(出示多媒体图片)

师:关于地球你想知道什么呢? 生:……

师:同学们有这么多的问题,今天我们先来研究地球上有什么(板书:地球上有什么)二.自主探究。认识地球表面 活动一:说说你的周围有什么

师:关于地球上有什么,先让我们从身边说起。你观察到的我们的周围都有些什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2、全班交流。(指名回答,师适时引导。)活动二:说说地球表面有什么?

师:看来同学们很善于观察。刚才大家说的只是地球表面的极小极小的一部分东西,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

师:这是从太空拍摄的地球影像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使学生明确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一小部分是陆地。)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真仔细。海洋上有什么,陆地上有什么呢?课前同学们都查阅了许多资料,下面各小组一起来交流整理一下你们查阅的资料。

(学生分类整理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进行适当点拨)

师:下面就请各小组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成果,其他同学一定要认真听,认真看,看看与你搜集的资料有什么不同。

[老师板书:陆地平原 山脉 高原 峡谷 湖泊 河流 海洋……] 师:老师课下也搜集了一些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出示课件,展示地球风貌)活动三:观察地球仪、地图谈发现

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了有关地球表面上的一些信息,可是地球实在是太大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无法看到它的全貌,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他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为了携带方便,人们也按照一定的比例把他绘制成平面图,也就是地图。

师:课前老师让同学们搜集了有关图例和比例尺的资料,同学们搜集了吗?

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同学们看这就是比例尺,他有三种形式分别是: 数字式 文字式 线段式

这个比例尺告诉我们,在地图上的一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师:谁能介绍一下图例?

师:同学们看这是老师在地图上翻拍下来的图例,从图例中我们能知道好多信息,如:……等等。

师:同学们,学会了看比例尺和图例,我们再来观察地球仪和地图就简单多了。

师:那么,我们会从地形图和地球仪中获得哪些信息呢?我们现在以小组的形式观察地形图和地球仪。

师:刚才各小组观察的很认真,有很多发现,哪个小组先来说一说。

(1)认识地图上的颜色:

蓝色代表海洋,绿色代表平原,黄色代表高地。

同种颜色有深有浅,颜色的深浅代表地势的高低。(2)认识经线和纬线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快速地看看,经线只有一条吗?很多条);与经线相交的线是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你们知道经线和纬线的作用吗?请看(播放课件)。师:原来经线和纬线的作用是——确定位置。(3)五带的划分

师:在地球仪上有五条纬线特别重要,他们分别是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请同学们从地球仪上找出来。

师: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赤道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他把地球分成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我们叫他北半球,赤道以南我们叫做南半球。

师:这五条纬线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人们根据地面接收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把地球分成了五带。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带,地处赤道两侧,获得的太阳光热是全球最多的,称为——热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是——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的地带——南温带。北极圈以北是——北寒带。南极圈以南——南寒带。

三:自主活动

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对地球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下面我们进行一个小比赛,咱们看哪个小组对我们的家园更加了解。

听好要求,老师出题请同学们从地球仪或者世界地形图上找出答案,答对的小组老师有奖励。

师:请同学们在地球仪上找出世界上最大的洋叫什么? 师:澳大利亚在那里,他地处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师:北京属于五带中哪一带。…………

四、小结

师:愉快的四十分钟马上就要结束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都有哪些收获呢?

生:谈收获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但是地球上的秘密还有很多,课前同学们也提到了很多有关地球的问题,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够继续去探索我们的地球,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地球上有什么

陆地:山脉 峡谷平原 丘陵 湖泊……约占30% 海洋: 约占70% 4

第二篇: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地球上有什么》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 我们的家园——地球

地球上有什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2.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地球的地貌状况,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三、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根据教师的提前要求,搜集地球上的动物、植物、高山、高原、平原、丘陵、盆地、沙漠、河流、湖泊、海洋的资料等搜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及图片。

2.教师准备:要为学生准备地形图及一部分大小不等的地球仪;搜集“地球上有什么”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1.师:上节课,我们在航海家的指引下,认识了地球的形状。对于我们生活的这个星球,你还想知道什么?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地球,探寻地球上有什么。2.出示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以地球图片承接上节课的内容,引起学生关注,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自主探究,认识地球表面有什么 活动

一、我们的周围有什么。1.引导学生表述自己家周围有什么。

2.归纳总结:虽然我们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但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地球上。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观察、交流自己周围有什么,初步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说起,从周围事物说起,按由近及远的顺序交流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一切,并且知道我们所了解的只是地球的一小部分,也为继续交流做好准备。】 活动

二、地球表面有什么。

教师学生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小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设计意图:学生能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探究和交流,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让他们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但这部分教师展示的资料一定要精简,只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即可,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地球地貌,否则就会冲淡认识地球概貌的教学目标。】 活动三:观察地图,有什么发现。

教师出示世界地形图,引导学生分组观察,集体交流小组的发现。学生观察,交流意见。例如:发现有颜色上的差别,分别代表海洋、高地和平原。【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给学生充分观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够发现地图上的相关信息,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活动四:观察地球仪,有什么发现。

教师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上又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学生分组观察,集体交流小组的发现。

【设计意图: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然后适时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目的、层次更加深入,认识了经线、纬线、赤道、五带分布区域等。】

(三)总结

1.总结这节课自己有哪些收获呢?学生交流展示。

2.教师出示学习评价表,你认为自己表现怎么样?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设计意图:学生的自我评价,既对自己的表现进行了肯定,又为自己确立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布置作业:(任选其两项完成)1.做个小小地球仪。

2.利用已有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3.继续搜集关于地球的资料,并将所获得的资料做成剪贴报。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动手制作,或继续搜集相关的资料,可以使学生的探索精神继续在生活中得以发展,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

第三篇: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地球上有什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地球上有什么》教学设计

课标解读:

《地球上有什么》一课属于《新课标》里的“ 地球与宇宙”中“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这一范畴,具体内容标准是:

1、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

2、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活动建议是通过观看地形地球仪或世界地形地图,进一步认识地球概貌。教材分析:

为了让学生完整地了解地球的概貌和组成物质,学会看地图,了解地球仪上的主要标识和功用,并为进一步认识地球奠定基础。本课设计了地球表面概况、识读地图、地球仪等相关内容作为学生探究主题,从而使学生意识到地球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学情分析:

1、对于地球概貌,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建立在对周围景物认识的基础上的,没有宏观的、整体的认识,基于这一学情,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太空影像图、识读地图、地球仪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球概貌。

2、学生观察地球仪时,会获取一些感性的认识,而且从不同视角会有不同的发现。教师要将学生比较杂乱的认识进行整理,将相关知识点分类进行梳理。

3、对地图、地球仪的识读,涉及了许多新的科学名词、概念,虽然不要求学生掌握它们的确切定义,但仍会给学生带来困难,而且这些科学名词多为空间概念,真正理解起来也有较大难度。为此,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跟进,多利用教具演示,多采用比较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对这些空间概念建立直观的感知,了解这些科学名词、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教学目标:

1、通过看地图、观察地球太空影像图、地球仪等,进一步了解地球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一下研究过程和结果。

2、了解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引导学生知道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认识经线、纬线、赤道、五带分布区域等。

3、了解地球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地貌状况;识读地球、地球仪中表达的相关信息。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经线、纬线等空间概念建立直观感知。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世界地形图、乒乓球若干、地球仪若干。教学评价设计:

1、地球表面最显著的差别是海洋、陆地分布,通过展示海陆区域分布图、认识七大洲、四大洋,在地球仪上寻找,并设计检测题随机指认等活动,达成第一个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地球全貌的轮廓。

2、设计学生观察地球仪,交流分享发现,教师有针对性讲解,检测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找地图标识比赛等环节,完成教学目标二。

3、结合世界地球日,在师生互动交流中,达成第三个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

猜谜语:“什么球,圆溜溜,背着高山和河流;什么球,圆溜溜,种着庄稼,盖着楼。” 谁来猜一猜?

从谜语中我们知道地球的表面上有什么?

地球的表面上还有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进一步来认识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家园。

(板书:地球上有什么)【设计意图:用谜语来导入新课,可以直接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而教师在说谜语的时候,渗透了对地球的形状及地球上有什么的知识,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给学生一种方法上的提示。时间预设:3分钟】

二、探究地球上有什么。

1、谁来交流一下,地球的表面上还有什么? 学生交流。

可能会提出:高原、平原、海洋、河流、湖泊、沙漠、盆地、动物、植物、人类等

师依学生回答,归类板书。课件出示视频——欣赏世界风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交流地球表面上有什么,再通过播放视频,将地球上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呈现给学生,使学生对地球表面有一个较宏观的认识。时间预设:3分钟】

2、苏轼有一首诗——《题西林壁》有这样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诗人感慨身在庐山之中,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身在其中的我们,要了解地球的全貌,应该怎么做?

学生交流:从太空上看地球或通过看地图或地球仪。师出示从太空拍摄的地球影像图。从影像图中你能看到什么?

学生会发现:地球上海洋面积远远大于陆地面积。师统一认识: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

【设计意图:引用苏轼的诗句,让学生的理解产生迁移,教师适时出示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影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时间预设:2分钟】

三、观察地图。

1、从地图中我们也能了解地球的概貌。师出示世界地形图。

提示看地图辨别方向的原则:面对地图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这幅地图与我们平日看到的地图有什么不同? 学生会发现:这幅地图上是凹凸不平的。师讲解:这些凹凸展示了地球上的不同地形。观察地图上的颜色,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交流:地形图表面颜色不同。同种颜色有的深,有的浅。引导学生发现:地图上有各种颜色,在地形图中,蓝色代表海洋、绿色

代表平原,黄色代表高地,白色代表冰川。颜色的深浅代表地势的高低。【设计意图: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世界地形图,旨在与原有的认知地图相比较,直观地感知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多姿多彩,并引导学生发现地图上颜色所表达的不同信息,将知识点进行分解,为后面重点认识地球仪做一定的铺垫。时间预设:3分钟】

2、课件出示:海洋陆地区域分布图。人们人为地将陆地分为七大洲。谁来说说有哪七大洲?谁还有补充? 学生交流。

根据图片,引导学生认识七大洲。怎样能快速记住他们在地图中的位置? 学生交流。

七大洲周围被什么包围着呢?世界分为几大洋?

师引导学生认识四大洋。小检测:指认大洲、大洋。

【设计意图:根据课前对学生的了解,只有个别学生明确知道世界分为七大洲、四大洋,基于这一学情,不能让学生盲目地直接从地图或地球仪上获取这方面的信息,采用教师依据海洋陆地分布图对照讲解的方法让学生初步感知。时间预设:3分钟】

四、观察地球仪。

1、认识地球仪。

地球是球形的,为了便于观察和了解地球,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师出示地球仪,讲解地球仪的构造——底座、支架、球面、旋转轴。

地球仪能转动吗?如何转动?

引导学生明确:地球绕假想的地轴,斜着身子向一个方向转动,地轴指向北极星,在地球仪上,地轴与球面有两个交点,分别是北极点和南极点。猜谜:“地球有一点,一走便是南”,你认为这是地球上的哪一端?(北极)“那地球有一点,一走便是北呢?”(南极)

2、从地球仪上找七大洲、四大洋。

出示地球仪,以小组为单位在地球仪上找出七大洲、四大洋。比较一下,找到最大的洲和最大的洋。学生活动。

交流认识:最大的洲是亚洲,最大的洋是太平洋。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地球仪,并通过让学生从地球仪上找到七大洲、四大洋,对它们所在的地理位置有进一步的了解,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地球全貌的轮廓。时间预设:4分钟】

3、观察地球仪。

地球仪还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信息,分组观察,在记录单上记下你的发现。

学生分组观察地球仪,组内交流。

4、交流发现。

哪个小组来说一下你们的发现?

生可能会说出:有大大小小的国家;有许多线,上面写着多少度;有许多红色的线,上面有箭头;还有许多蓝色的线,上面也有箭头;陆地里也有蓝色的水;地球仪上有一条红色的线上有二十四节气、有赤道、有青藏

高原、有虚线等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师大胆放手,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组内交流,让学生自行去发现地球仪上有什么,然后通过交流共享,了解学生对地球仪的认识程度,做到学生能发现的,教师不讲,学生有疑问的,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有针对性的、重点去解决。时间预设:6分钟】

5、认识纬线及五带的划分。

通过同学们的观察,各小组都发现地球仪表面有许多线。这些线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就来认识其中的一些线。

① 课件出示:纬线。像这样的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称作是纬线。学生比划。

师提问:球面上,可以画出多少个这样的圆?它们指示什么方向。最大的纬线圈在哪儿?认识赤道,也称0°纬线。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看一看,亚洲在部分在哪个半球?南极洲呢? ②认识另外四条重要的纬线。

南回归线、北回归线,北极圈和南极圈,在地球仪上用虚线表示。人们根据地面接收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把地球分成了五带。师讲解: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

③观察地球仪边缘半圆支架上的刻度,引导学生认识纬度,并在地球仪上找到这五条纬线: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南极圈。

6、认识经线。

地球仪上除了有纬线外,还有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学生比划,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可以有多少条?它们都是什么形状?指示什么方向?

学习0度经线的规定——国际上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是0度经线,又叫做本初子午线。

引导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到本初子午线和赤道相交的地方几内亚湾,以东是东经,以西是西经。

将地球仪自西向东慢慢旋转,从0度经线向西读出度数。西经15度、30度……到西经180度,从O°经线算起,向东、向西各为180°。0度纬线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那地球上东西两个半球的划分是不是以0度经线为标准呢? 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地球仪了解:为了保持英国和一些西欧国家(法国、西班牙)以及非洲的整体性。习惯上,人们以西经20°和东经160°经线圈作为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

亚洲大部分在东半球还是西半球?美国呢? 出示小练习。

中国在世界中的位置

中国的半球位置:

(北半球还是南半球)

(东半球还是西半球)

中国在部分地区在(五带)

中国在(大洲)东部,(大洋)的西岸。

7、认识图例。

地球仪上有许多红色的线,上面有箭头;还有许多蓝色的线,上面也有箭头;这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现地球表面事物,这就是图例。引导学生认识图例。

明确: 红色箭头的线表示暖流,蓝色箭头表示寒流。高度表:有不同的颜色表示。

认识比例尺,了解国界线、洲界线、首都、一般城市用什么符号表示。小组比赛:根据老师的口令,依据地图的标识,迅速找到相应的位置。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最大的沙漠;最大的平原;面积最大的高原等。【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认识纬线,了解了南北半球及五带的划分,讲解经线及经度,通过让学生去观察、去体验,认识到东西半球的划分,并通过认识图例,寻找地理位置等,深入研究,提升了学生的认识。时间预设:12分钟】

五、只有一个地球。

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只有一个。可是,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谁来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

师出示图片:人类的乱砍乱伐,过度放牧,工业污染,过渡开采,造成地质塌陷等。

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交流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树立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时间预设:3分钟】

六、拓展活动。

1、课后请同学们以“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做一份科学报。

2、做个小小地球仪。

可以利用学具袋中的材料制作地球仪,在地球仪上简单涂上赤道、两极、南北回归线等重要点和线。

【设计意图:通过课后拓展,引领学生回顾本课知识点,并在自制地球仪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会进一步思考:地球仪为什么是斜的?南、北回归线的纬度是多少?……体现了学生的探究活动不因课堂的结束而中止,课的结束应成为学生新的探索的起点的理念。时间预设:1分钟】

板书设计:

地球上有什么

小部分陆地

大部分水域

生物……

第四篇: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地球上有什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地球上有什么》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蚂蚁》是青岛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动物王国”教学单元里的第一课。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学生认识了身边常见动物,给动物简单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动物,并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观察结果;对动物进行科学分类,了解常见不同类型动物的特征,扩大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范围。蚂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因此就是借助对蚂蚁特征的探究,归纳昆虫类的共同特征。通过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用简单工具进行细致观察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感受蚂蚁种类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地观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制作简易的昆虫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生命;培养学生长时间观察、探究的兴趣和能力。科学知识: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昆虫;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教学重点:能自己总结出昆虫的共同特征,并能判断是否是昆虫。

教学准备:放大镜、羽毛、泡沫塑料、牙签、竹叶或草叶、课件、观察记录表;学生搜集关于蚂蚁的知识。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找朋友。(渗透共同特征)。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想成为老师的朋友吗?要成为老师的朋友可不容易,要同时符合三个条件才行,我们来看一下:(课件出示要求:第一条:和我一样(穿没穿)的同学。

第二条:和我一样是(短长)头发的同学。第三条:和我一样是(男生女生)的同学。师:你们想来试一下吗? 学生游戏:多组。

第一条:和我一样(戴没戴红领巾)的同学。第二条:和我一样(穿没穿校服)的同学。第三条:和我一样是(单眼皮双眼皮)的同学。

第一条:和我一样(穿没穿运动鞋)的同学。第二条:和我一样是(男生女生)的同学。第三条:和我一样(戴不戴手表)的同学。第一条:和我一样是(短长)头发的同学。第二条:和我一样同桌(是不是男生)的同学。第三条:和我一样(扎不扎头发)的同学。

刚才我们几位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但这只是一个游戏,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全班同学都应该互相是好朋友,因为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在中国,我们全国人民都应该是互敬互爱的一家人。在全世界,我们所有的华人华侨也是团结一起的一家人,你们看过08年奥运火炬在世界传递吗?,我们看到每到一个城市,都会有大量的华人华侨高举五星红旗在热烈欢迎祥云火炬。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就是我们的共同特征。

师:游戏就做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坐好,我们上课。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谜语: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

师:看来同学们对蚂蚁并不陌生,这句话主要是说了蚂蚁的生活习性,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9课、《蚂蚁》。(板书课题:

19、蚂蚁)

二、探究新知。

师: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有关蚂蚁的资料,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蚂蚁的知识。教师适时评价。

师:老师还布置大家回去捉蚂蚁进行观察,完成任务了吗?你们在观察的时候遇到困难了吗?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学生汇报,师生交流

教师提供观察工具,玻璃培养皿和放大镜。

教师介绍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时候要用手握住放大镜的手柄,调整至合适大小为止,不能用手直接去触摸放大镜的镜片。

教师交待观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课件出示: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把观察到的身体特点记录在观察表里,也可以画下来。

1、小组观察。

师:每个小组选3只蚂蚁,分工合作。

学生分小组观察,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派代表到前面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学生汇报的可以是共性的,也可以是某一只特有的)。师课件展示:蚂蚁的身体结构图。

师: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这是头部,这是胸部,这是腹部。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再次观察。

通过观察蚂蚁发现蚂蚁的身体结构特征后,再次观察不同蚂蚁,寻找共同特征。(课件出示几种蚂蚁,红蚁、行军蚁、蜜罐蚁。)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蚂蚁认真观察,一会找同学汇报。(师板画蚂蚁身体简笔画)

4、汇报总结。蚂蚁的共同特征。师:在黑板简笔画并填空:

5、介绍蚂蚁基本资料

蚂蚁是一起居住的属于社会性昆虫,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资料。

(课件出示蚂蚁基本资料,蚂蚁洞穴图片,蚂蚁的种类。下面配文字)

6、师:我们知道了蚂蚁身体的共同特征,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身体结构和蚂蚁类似呢?

同学即兴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带领学生讨论交流。最后通过亲自观察来验证大家的猜测。根据学生说的师点课件展示:

课件准备大量动物图片:蝴蝶、蝎子、蜘蛛、青蛙、蜜蜂、蝗虫。师:请你认真观察,谁来说一下它的身体结构和蚂蚁相似吗? 师:这些和蚂蚁身体结构相似的动物我们把它归为一类。

师:课件出示:像蚂蚁、蜜蜂、蝴蝶、螳螂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小动物都属于昆虫。

师:指黑板,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这也是昆虫的共同特征。

8、师生共同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

(昆虫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早在4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昆虫还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

三、巩固训练: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昆虫的特征。现在会判断那些动物是昆虫了吗?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张习题纸,请同学认真观察,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判断又快又对。

学生汇报结果,然后一同看大屏幕总结。

课件出示:出示图片,先说理由,再点结果,再介绍。

为什么说它不是昆虫:因为昆虫有三对足,蜘蛛有四对,所以蜘蛛不是昆虫。没有触角(训练过程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充分理解特征的内涵。)为什么说它是昆虫:因为昆虫-----,蝗虫-----,所以它是昆虫。

四、制作昆虫模型。

请你用手中的橡皮泥或泡沫也根据昆虫的特点制作一个模型?制作之前要想好你要做那种昆虫的模型,这种昆虫有什么特点?想好再动手。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展示表扬。

五、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快乐吗? 师:有那些收获?

师:同学们这节课都很快乐,小蚂蚁为我们今天的学习可是立了大功,但是过了这么长时间它们都想家了,下课以后不要忘了把它送回家,让它回到自己的家中快乐成长。

六、活动拓展。

师:课件:对昆虫研究感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饲养一种自己喜欢的昆虫继续研究,看谁的发现最多。说不定某一天你就会成为中国的法布尔,写出像《昆虫记》一样的传世佳作.

第五篇: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地球上有什么》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地球上有什么》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14课《地球上有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方面:通过查阅、交流、整理资料,了解地球地形、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知道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搜集资料。

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科学知识方面:从宏观上认识地球的地形、地貌及地球上的物质。知道地球是多姿多彩的;知道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生机勃勃、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

教、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

1、印发搜集资料提纲。(课前一周发给学生)

《地球上有什么》搜集资料提纲(1)、搜集地球上的动物、植物、人的情况;(2)、搜集地球上的高山的资料;(3)、搜集地球上高原、平原的资料;(4)、搜集地球上丘陵、盆地、沙漠的资料;(5)、搜集地球上的河流、湖泊的资料;(6)、搜集地球上的海洋的资料;(7)、调查了解地球上还有什么,搜集它们的文字资料及图片。

2、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搜集“地球上有什么”的资料。2.制做资料卡(每则资料力求精练,一般不超50字)。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问题

1、师生玩猜谜语的游戏。

2、提出问题:关于地球,你想知道什么?

3、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整理问题,确定研究目标并揭示课题。

[用谜语的形式导入,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主要的是,教师在说谜语的时候,渗透了地球的形状及地球上有什么的知识,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给学生一种方法上的提示。]

二、自主探究,认识地球表面有什么

活动

一、我们的周围有什么

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或图片或语言文字展示自己家周围有什么。

2、归纳总结:虽然我们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但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地球上。[通过学生观察、交流自己周围有什么,初步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说起,从周围事物说起,按由近及远的顺序交流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一切,也为继续交流做好准备。] 活动

二、地球表面有什么

1、整体感知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情况。(1)、出示课件:转动的地球模型。

(2)、引导学生说一说:你从这个地球模型上发现了什么?(3)学生汇报交流:蓝色的表示海洋,黄褐色的表示陆地; 地球的表面积很大,有5.1亿平方千米; 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 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 ……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使学生初步认识地球主要由较多的水和面积较少的陆地组成,完成了对地球表面的初步认识。]

2、交流地球表面陆地形态方面的资料,指导学生认识地形、地貌是多姿多彩的。(1)、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小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并填写记录卡,教师巡回指导。[学生交流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一个辽阔的大草原的背景,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中,畅想交流,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辽阔壮美。](2)、全班交流地球陆地上各式各样的地形、地貌--山峰、高原、平原、沙漠、丘陵、盆地等的情况。

①交流珠穆朗玛峰、张家界的山、华山、泰山、阿尔卑斯山、阿空加瓜山等不同形态山地的图片与文字。

指导学生观察比较山的特点。

[使学生知道山的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但形态各异;知道珠穆朗玛峰是世界的最高峰。] ②交流平原的资料,讨论平原的特点。③交流青藏高原、黄土高原等的图片与文字。

[使学生知道高原的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有的高原沟壑纵横,有的地势平缓。] ……

[在此环节中学生可以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根据学生搜集的资料适时

补充一些学生没有搜集到的资料,通过图文结合使学生明确:地球上各种地形的特点。]

3、师生共同交流地球上有关海洋、河流、湖泊的资料,使学生认识地球上的水分布广泛。

4、引导学生交流地球上的生物的资料,使学生认识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的。A、学生交流搜集的动、植物的图片及文字。

B、多媒体出示:地球上的各个地方的动、植物的图片;地球上的动、植物种类繁多,动物约有150多万种,植物约有30多万种。

C、讨论:看到这些种类繁多的动、植物,你想到了什么?

D、学生汇报并小结:动、植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人类和动、植物都是地球村的一个村民,我们应该和动、植物和谐相处。

[本环节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讨论、交流,教师从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角度,或以具体详细的文字资料、或以生动的图画资料,向学生提供学生难搜集的内容,展示地球表面物质的多样性,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地球地貌,更全面地了解地球物质的构成,知道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生机勃勃、互相联系、互相依存的。] 活动

三、分类整理资料

1、学生讨论怎样把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

2、讨论:我们搜集的关于“地球上有什么”的资料可以分为哪几类。

3、每个小组选择一至两类内容办手抄报。(把课前制作的资料卡直接贴在相应的位置。)[直接贴资料卡可以节省时间。]

4、展示与评价。

[将各小组办好的手抄报按一定的顺序张贴在教室一定的位置长期展出,可以充分发挥所搜集资料的作用,还可以给尚未交流的资料提供交流的机会。] [本环节中,教师创设一种情景,让学生想到整理资料的方法——分类,进而讨论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更强,对地球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层次。] 总评:

本课围绕“地球上有什么”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使学生明确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取资料。课堂上学生互相交流、整理这些资料,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主动获取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在有限的四十分钟时间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在学习方式上,采取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方式,教师与学生搜集的资料互相补充,从而使学生完整地了解地球的概貌和组成物质,真正体会到地球的多姿多彩。

下载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地球上有什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地球上有什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地球上有什么,教学设计

    地球上有什么? 一、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家园》单元的第二课。主要通过活动让学生完整地了解地球的概貌,学会看地......

    《地球上有什么》 教学设计5篇

    《地球上有什么》 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内容概述 《地球上有什么》是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本课与《航海家的发现》、《我在哪里》、《苹果为什么落地》《测量......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变色龙》教学设计及反思

    创新科学探究 关注创造思维 ---《变色龙》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材分析 《变色龙》是根据青岛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与环境》单元中的相关内容设计的,是在“生物与环境”这个......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的直线传播现象,了解光在生活中的应用 (2)会做光的直线传播......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

    《认识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什么是光源;光的传播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设计实验的能力;经历“光是怎样传播的......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对光的传播方式作出假设性解释;知道要利用实验的方法探究光的传播方式;知道光的直线传播现象是可以通过实验重复验......

    小学科学教案《地球上有什么》[定稿]

    优选教育资料 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地球上有什么》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同学们喜欢上科学课吗?知道我们今天学习什么内容吗?师板书:地球上有什么 (二)自主探......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大多数学生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