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陈珊祎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渔坪小学 陈珊祎
一、1.导入新课
首先老师要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如果你们要到一个想去的地方,却乘反了公交车,那么你们还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嘛?相信有部分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把,而我们今天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有一个犯这样错误的人。请大家翻开课本,我们一起来学学这则寓言《南辕北辙》
2.齐读课题,寓言故事最早起源于民间,劳动人民就是用这样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来说明一个个深刻的道理,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学习寓言的方法吗?
二、1.理解题目意思
我们来看“南辕北辙”这个成语,你们有什么发现?(由一对反词组成的成语)
你能不能说几个这样的成语呢?
2.南和北我们都知道,是两个相反的方向,但辕和辙指的 又是什么呢?
出示辕和辙的课件,仔细观察辕和辙,你有什么发现?(辕:车前驾牲畜的两根直木
辙:车轮压的痕迹。)
当车往哪个方向走时,辕就会指向哪个方向,而当车往哪个方向走时,车辙就会往哪个方向延伸。马本来向南走,车辙应该随之向南,怎么会反而向北呢?让我们在课文中寻找答案。
三、1.学习寓言,体会寓意
课文中谁南辕北辙了?
楚国是他要去的——(目的地),往北走是他的——(实际行动)这就是说——他的目的地与行走的方向相反了。
这个人要去南方,却往北行驶,有人告诉他方向错了,这个人是谁? 朋友劝了他几次,是怎么劝的?他是怎么说的?
他的朋友劝了他三次,他接受了吗?像他这样总是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想法而不停别人意见的人,我们用一次成语形容他,叫什么(顽固己见)
你从稳重的哪个词语可以看出他的顽固己见?(硬要)硬要是什么意思?
他明知楚国在南边,却硬要往北走,可以看出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愚蠢 固执 无知 执迷不悟)朗读句子,边读边想:路人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和语气去问话的?坐车的人又是用怎样的语气回答的。
一个人当坐车人,读出他的“固执”,另一个人当他的朋友来诚恳地劝一劝他吧!——指导分角色朗读
2.他明明知道楚国在南边,却固执地往北走,他有什么理由硬要这样做呢?请读读稳重朋友与他的对话,划出坐车人的理由。(1.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2.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3.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你同意他的理由吗?为什么?
A、随即理解“盘缠”“把式”:如果一个人是划船高手,我们就可以叫他——划船的好把式,所以车夫是个好把式,就说明——车夫的驾车本领很好。
B、马跑的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马?
这是一个什么句?换成陈述句怎么说?哪句好?为什么?指导读出反问的语气 这个人之所以这么认为是因为他不明白:方向错了,()越(),他离楚国越()谁能用同样的句式来说说其他两个坐车人的理由?
3.放飞想象:坐车人自认为有了这些优越的条件就一定能到楚国,你们想象一下,楚国在南方,而他却往北走,结果会是的怎样的?
那将会是多么可悲的下场啊!古时候的人们并不知道自己生活在一个球上,他们认为天圆地方。坐车人的愚蠢就在于自己所走的路与目的地相反,他这样的一意孤行,导致的结果是:(出示句子:谁都知道,他的马越好,车夫的本领越大,盘缠带的越多,走的越远,他离楚国也就越远。)
这句话重复出现了哪个词?前三个“越”强调了什么?后一个“越”强调了什么?(条件越好,离目的地越远,结果就适得其反)
现在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坐车人为什么到不了楚国呢。随机提供关联词来说说(虽然···但是···
尽管····可····
无论···都···
不管····都···
即使···也···)
是啊!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的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此时此刻,你想对那个坐车人说些什么呢? 4.同学们,我们学了“南辕北辙”这个寓言故事,你读懂了什么?
用南辕北辙造句
四、联系实际
1.同学们,我们身边也经常有人犯“南辕北辙”的错误,想想你见过吗?说说你见过的“南辕北辙”的现象。2.小结: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可真多,不但知道了南辕北辙的寓意,还有含有反义词的成语,老师还发现课文中的对话部分运用到最多的标点是(引号)
填标点,思考引号的不同用法。(a表示人物所说的话b重点描述对象)他说:()我到楚国去。()
象形字()水()的意思指河流中的水。
第二篇: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
2.正确读写“盘缠、硬”等词语。3.朗读课文,了解《南辕北辙》故事内容。过程与方法
1.通过反复朗读来体会文中坐车人和他朋友对话的深刻含义。2.复述故事内容,感受故事情节。3.课外积累更多的寓言故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寓意中得到教育,明白无论做什么事都必须先弄清方向,要听从朋友的提醒。教学重点
了解《南辕北辙》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
体会寓意:行动和目标保持一致,否则永远无法成功。教法与学法
教法:导读法
学法:读思法,自主、合作探案相结合。教学准备
田字格黑板贴,PPT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导言:回顾什么是“寓言”?前面学过哪些寓言故事?上节课学习了《亡羊补牢》谁能说说它的寓意?
(寓言:一种文学形式,通常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2.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则寓言《南辕北辙》。(板书课题:南辕北辙)3.齐读课题,理解“辕”和“辙”的意思。
出示图片,理解“辕”指车前头架在牲口上的两根长木,“辙”指车轮碾过的痕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PPT出示阅读要求。(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通。(2)勾画出生字词,多读几遍。(3)在不懂的字词后面做上记号。
(4)找一找书上哪句话很准确地说明了南辕北辙的意思,用“—”画出来。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学生回答,哪句话准确说明标题意思。(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走。)
(3)指名读这句话,理解“硬”的意思,并指导书写“硬”。“硬”在字典中有以下意思:
①物体性质坚固,跟“软”相对。例如:坚硬。②刚强有力。例如:强硬、硬朗。③能力强、质量好。例如:硬功夫。④固执、勉强。例如:硬撑。在本句中是哪一种意思。
三、精读课文,感悟寓意。
1.出示课件“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走”指导朗读,理解这个人的固执。2.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这个人,你会用哪个词?(固执己见、执迷不悟)3.齐读这句话。
4.出示去往楚国的人和他朋友的对话。(1)师生对读。
(2)想一想,坐车人有什么理由坚诗往北走,找出来,生回答。
师相机板书:马跑得快 车夫是个好把式 带的盘缠多 师解释:
①盘缠:古代的钱,古钱是中间有孔的金属硬币,用绳串一起吊起来,把铜钱盘起来
缠绕在腰间方便又安全。
②好把式:指人在某方面有一事实上的技能,特长,行家,老手。师指导书写“缠”。
5.师指导朗读对话,指导读出语气,分男女生练习读,组与组练习读。6.分角色表演,分别请几组男女生表演,师及时评价。
7.坐车人能到达楚国吗?出示课件“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学生读句子,读的时候强调五个“越”字,体会坐车
人南辕北辙的荒谬。
师相机板书:离楚国越来越远。
四、思考
1.坐车人条件这么好,为什么到不了楚国?(方向选错了)2.你认为坐车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固执不听劝告)
3.你想对做车人说什么?(要选对方向,方向弄错了,无法成功)
4.你在学习和生活中遇见过类似“南辕北辙”的事吗?说说你的见闻和感受。
五、总结
1.学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懂得了一个什么道理?
出示课件: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选对方向,方向弄错了,无法成功。生齐读。2.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下这则寓言故事。
六、拓展
出示课件《郑人避暑》,生读完谈谈自己的感受。作业
续写《南辕北辙》。
板书设计
南辕北辙
去楚国,却向相反方向走
马跑得快 车夫是个好把式 带的盘缠多 结果:离楚国越来越远
启示:要选对方向,方向弄错了,无法成功
教学反思: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揭示行动和目的相反,背道而驰,是永远也达不到目的。在 上这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琢磨,看看课文中的人是怎样问 话又是怎样答话的。在学生读中悟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对去楚国人说说自己想要说的 话。这时有的学生说他带的盘缠越多,越不能到楚国;有的学生说车把式技术越好,他离楚国越远;还有的说楚国在南边,他不听朋友的劝说,硬要往北边走,走得越 远,就越到不了楚国。在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时,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在这个环节学 生表现的非常棒,在我的鼓励下同学们争先恐后的上台表演,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印 象。然后让学生联系实际,在生活中有没有这样“南辕北辙”的事发生。读完课文后 学生复述这个故事。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很高,不足之处在于指导朗读时,语气指导上 不专业。
第三篇: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盘缠、硬”,理解“盘缠、把式”等词。
2、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这则寓言故事。
3、在理解故事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故事寓意。
教学重难点:在理解寓言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寓意。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亡羊补牢》,回顾这个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昨天我们学习了《亡羊补牢》,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犯了错要及时改正,还来得及。可是啊,有一个人他犯了错,不仅不改正,还坚持错下去。是怎么回事呢?结果怎么样呢?我们一起去另一个寓言中了解一下吧。(出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得字词。
2、课件出示词语认读。
3、认识理解“辕”“辙”。
A、出示“辕”“辙”。观察两个字的字形,你知道了什么?
B、把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查一个字,比比谁的速度快。C、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4、默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
文中哪一段能概括整篇课文的内容?(最后一自然段)
课件出示重点句子: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从这一句,我们知道了什么?
三、深入研读,体会道理
1、楚国在南边,坐车的人为什么不停劝阻,非要往北边走呢?他有自己的道理吗?在书上画出来。
2、课件出示
“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 “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 “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
“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多。”
3、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导读出感情。
4、同学们,你们觉得坐车的人一直往北走,能到达南边的楚国吗?为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得出结论,到不了楚国。
5、经过讨论,我们知道,凭那个时候的条件,坐车的人是到不了楚国的。但他不听朋友的劝告,结果——(课件出示最后一自然段)
6、“硬要”是什么意思?说明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7、如果你看到了那个人,你想对他说什么?
8、学了这则寓言,你有什么感想吗?
9、总结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先找到正确的方向。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可千万不要像那个坐车的人一样,南辕北辙呀!
第四篇:《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或读过的寓言故事的题目吗?说一说,和给大家分享。
2、大家知道的寓言故事可真不少,可你们知道吗,寓言在我国已有3000多年的发展史了,语言最初起源于民间,劳动人民用生动、机智的故事寄托一个个深刻的道理。
3、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七单元,学习寓言故事——《南辕北辙》。(板书课题)
二、释题:
1、齐读课题。
2、仔细观察“辕”、“辙”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古代马车图)理解“辕”、“辙”。
当车往南走的时候,“辕”会朝哪个方向?车辙会向哪个方向延伸?
区别“辕”、“袁”、“猿”。
3、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南辕北辙”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文,想一想课文中哪段话说出了“南辕北辙”的意思?
2、讨论交流。
(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板书:楚国 太行山)
(2)楚国在南,他却往北走,是说他行动和目的相反。
3、楚国明明在南边,他却往北走,路上碰到一个人告诉他方向错了,但老师读着这些对话有点糊涂了,这些话个是谁说的?你能填上恰当的提示语吗?最好把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态度也加进去。
(出示人物对话)
路上遇到他的人问:“你往哪里去?”
他说:“我到楚国去。”
“那你走错方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朝南面走才对”。
“不要紧,我的马好,跑得很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管你的马多好,方向错了,是到不了楚国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没关系,我带的路费多”。
“你带的路费再多,走的方向不对,也是到不了楚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要紧,我的驾车人技术很好。”
(1)填提示语,同一意思最好用不同的词表达。
(2)学习引号的用法(出示引号用法练习)
(3)通过刚才的人物对话,你知道坐车人有哪些优越条件?
(4)他自认为有着无可比的优越条件,所以路人再三劝告,他还是固执地坚持自己的做法,而不听别人的意见,大家能用一个成语来形容他吗?
(5)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
4、结合课文内容,用所给的关联词语说话。
(出示关联词语)
虽然……但是……
尽管……但是……
无论……都……
即使……也……
5、学习了这则寓言故事,你今后做事时会注意些什么?怎样做?
四、拓展延伸,升华认识:
早在2000多年前,魏王想以武力攻打赵国,魏国大臣季梁说魏王的做法是“南辕北辙”。其实,就是现在,生活中还常有人犯“南辕北辙”的错误。想想你见过吗?举例子说一说。
五、总结:
寓言,故事虽小,却有无穷内涵,让人们从中受到教育,得到启发,它就像一颗宝珠,在文学宝库中熠熠生辉。
六、作业:收集寓言故事,和同学交流。
七、板书设计:
南辕北辙
南
楚国
相反
[2013-06-03]
北
太行山
行动
目的
第五篇:《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南辕北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理解“南辕北辙”这则寓言的内容。学会通过质疑理解寓意,并体会成语的用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小组自学讨论,让学生体会寓言故事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理解寓意,引导学生行为,不能固执己见,要听从别人的劝告。
教学重难点
理解寓言内容;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寓意,并体会成语的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
同学们,我们读过很多成语故事,谁能讲给大家听呢?揭示课题:今天,我和同学们合作,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事。
二、读书,解决问题。
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2、指名读文。
3、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后学生评价
4、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分角色读书,并讨论刚才的问题。
三、内容简析。
《南辕北辙》寓言故事出自于《战国策·魏策四》,讲述了一个人要乘车到楚国去,由于选择了相反的方向又不听别人的劝告,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了。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四、背景分析。
南辕北辙背景:相传在战国后期,一度称雄天下的魏国国力渐渐衰退,但是国君安厘王仍想出兵攻打邻国赵国。他的一个谋臣季梁,本来已经在出使齐国的路上,当听到这个消息
后,立刻折回。在路上,他绞尽脑汁地想:怎么才能让国君回心转意不攻打赵国,同时又不会使自己因为阻止了国君而受罚。于是,他回来后就给国君讲了一个故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2、分析整理问题。
二、讨论。
1、同学们,这两个人到底谁说的对?为什么?
2、通过学习本文,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3、体会寓意:
知道一个人如果走的方向不对,是实现不了目标的。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四、即兴表演。
五、讨论:
1、如果你是这个人的朋友,现在你来到我们中间,你想对你的朋友说些什么?
2、如果生活中有人给你劝告,你会怎么做?
六、评价:自我评价: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七、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