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5篇

时间:2019-05-12 22:5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第一篇:《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教学设计

四川省绵阳中学 苏远龙

【教材版本】 广东教育出版社

【教材单元】《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二章《信息的获取》第一节 【课程分析】

本节要求当学生遇到问题时,首先要从问题开始,分析需求,从而确定信息来源,这是信息获取的前提和基础,然后才是选择适当的方法来获取信息。在信息获取的问题上,就是需要能够产生自然而然的信息意识和信心需求,继而引发自觉的信息行为。

本节主线为:确定信息需求→分析信息来源→确定信息获取的方法→评价信息,并围绕这四部分内容展开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归纳出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学情分析】

使用学情调查系统分析了解到学生思维活跃,善于动脑思考,有自己的主张和看法,相互探讨学习的风气较浓,利于教学措施得以实施。【设计理念】

本节以“白鹭飞回来了”新闻内容来“诱思、探究学科教学”,以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以探索者的身份自主地充满热情地获得知识;教师则由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习的促进者,由教学的主角转向引路人。所以拟定的方法是重在创设情境,诱导学生研讨,以达到彰显个性,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情化信息”向“情化思维”转化,最终实现情思惧得的教学境界。【学习目标 】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信息获取的过程;分析信息来源与获取的多样性;能根据实际需求通过获取信息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根据需要选择信息,能通过分析和比较,使用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务实而有效地规划信息获取的具体方案,并优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形成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体验信息获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常用信息获取的使用方法,理解信息获取的多样性。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来源,采用合适的方法获取信息。

【教学难点】分析信息需求,正确根据问题选择信息获取的合适的方法。

【教学方法】情景创设法、讲授法、问答法、演示法、讨论法、指导式探究法等。【教学时间】45分钟 【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人们获取信息的手段多种多样。而且信息无处不在,那么获取信息的方法是怎样,其过程又如何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共同探讨──《信息获取的过程与方法》。

(屏幕显示一张图片关于“白鹭飞来了”的新闻报到)(本报讯)随着本市的环境整合整治的多年开展,我市的生态环境大大改善,被称为“环境监测使者”的白鹭鸟又飞回来了„„。(注:播放背景音乐“白鹭飞回来了.mp3”)当你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但是你或许不认识白鹭,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了解白鹭?它吃什么,生活习性如何?到底环境发生了那些改变?白鹭飞回来意味着什么,有什么启示?

(学生:让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分组讨论,调动其思维活跃起来,总结出对应的几种方法:问别人;求问生物老师、专家;查阅相关书籍;互联网等。要得出:在生活中要善于思考,懂得利用身边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利用信息的重要性。)

二、积极探索,精心研究 假设明天的课外活动,我们全班要去三江流域观察白鹭的生活情况。由于近几天的天气不好,事先我们必须获取明天的天气信息,有哪几种方法可以获取明天的天气信息?那种最好,为什么?

(实录: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可以采取的方式有上网、听收音机、听广播、打电话。学校网络平时不对外开放,看电视、听广播又不方便,而我们大多数同学有手机,有些手机还可以上网,所以打电话和手机上网最为方便。)(屏幕显示获取天气预报的过程)

诱导:根据获取天气信息的四个环节能否推导出信息获取的四个环节?

(教师诱导,要层层深入,丝丝入扣,通过学生得到获取天气信息的几个环节,并用自己得话把获取信息的几个环节推导出来。)

(学生:各小组经过独立思考后,激烈讨论,同学们把信息获取的四个环节推导出来。)

(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获取信息的步骤总结出来,这个比较关键,老师要很好的引导)

三、深入剖析,知识探究——白鹭飞回来

1.进一步调查白鹭飞回来了。确定信息需求,包括时间范围(When)、地点范围(Where)、地域范围(What)。

小组讨论:

2.(屏幕显示2010南非世界杯的图片,强化信息的方法),大家获得世界杯的比赛信

息的来源有哪些?

(学生:学生可能列举的来源有看报纸,看电视,听广播,上网,到现场观看,询问别人,包括老师、同学、朋友、亲人。)

诱导:同学们列举的例子分别属于四种不同的信息来源(屏幕显示口头型,文献型,电子型,现场型),但是不同的信息来源也是相互补充,共同发展,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服务的,同学们能不能列举一下现实生活中的例子?

(学生:学生独立思考后,分组讨论的结果有手机从网上下载歌曲、网上电视、网上的报纸摘要„..)

再次诱导:现在的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同学们能不能畅想一下未来的家庭生活,那时人们将会利用什么样先进的信息技术工具?

3.评价信息

评价信息是有效获取信息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它直接涉及到信息获取的效益。

评价依据:

信息的数量

信息的适用性

信息的载体形式

信息的可信度 信息的时效

信息的利与害 „„

思考与讨论:

(1)网上关于天天有股票内幕,每天有黑马股票多支,让你获利终身;分析其可信度。(学生:学生讨论总结出信息可信度的问题:网络上的信息五彩缤纷,扑朔迷离,网络既是一个万花筒,也是一个垃圾桶。)

(2)一天,你的手机接到一条信息:恭喜您,我们某公司推出了手机抽奖业务,您中奖了,总共10万元。联系电话:133********分析其真实性。(学生:学生讨论总结出这是一种典型的“网络陷阱”。)

(3)老师念一则通知:为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学校决定将组织同学们去听杨利伟叔叔的报告,有意参加的同学请在通知下发当日到教导处报名。

(学生:学生们个个兴奋异常,争先恐后地举手报名。当老师说这则通知的时间是去年的今天时,失望的学生们恍然大悟:信息具有时效性。)

(4)现代网络上信息是大杂烩,各种信息充斥其中,黄、赌、毒、暴力。

(学生:学生们要正确使用信息,学会甄别信息,抵制和远离黄、赌、毒、暴力)

四、迁移深化,拓展延伸,达成目标

各学习小组从以下题目中选一题,讨论填写下表:

刘宝珺院士要来绵中给我们大家做“低碳经济、低碳科技与可持续发展”的专题科普报告,请大家收集这位科学院士的情况。

获取卧龙自然保护区的国宝熊猫的生活情况;

要获取“成都地铁线途经哪些站,分布情况”这一信息。

要获取“维达定理”这个公式的内容;

五、小组评价,归纳总结

1,各小组相互交换方案,互相品评,相互改进。2,总结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

六、结束语

放心吧,白鹭,你们飞回来了,我们不会舍得你们再离开了。你们也是这片土地的主人,我们一定会为你们创造一个美丽、洁净的家园,让你们美丽的身影永远留在我们的家乡,留在这个美丽的世界宜居城市——绵阳。青山绿水,常见白鹭飞———我相信!

第二篇:文本信息加工与表达 教学设计

讲课比赛教学设计-----《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上传: 刘小强

更新时间:2011-12-25 23:41:21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南昌市第十九中学 李鸿琴

一、教学设计思想

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知识构建和能力的培养必须经过有效的学习活动。因此,本设计注重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加深对使用文字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的理解,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应用能力。根据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思想,此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审美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材分析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是广东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讲述如何对文本信息进行加工,并利用电子板报的形式组织文本信息,生动丰富地表达意图。本节内容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文字处理工具软件使用方面的概括与提高。文本的简单加工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讲过,而信息的加工是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内容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根据具体需求采用合适的工具软件加工信息,挖掘信息加工的实际价值,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表达方式恰如其分地呈现主题和表达创意,进一步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信息能力内化为自己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

三、学生分析

对于工具软件使用,高一年级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已经学习了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但对于根据任务需求解决实际问题,他们大多数缺乏问题分析、整体规划和设计制作等能力。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了解日常文本信息加工的基本方法和要求;教师以电子板报的形式介绍如何用文本信息表现主题和内容,引导学生从分析任务需求着手,学会从各种需求中寻找技术解决的办法或策略,实现利用恰当的技术表现形式呈现主题,表达意图。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根据实际需要,借助结构化或形象化的表达形式,如:流程图、结构图、表格、项目和图形等形式加工表达信息;(2)熟练选择使用合适的文字处理工具加工信息;(3)理解电子板报的一般制作过程;

(4)熟悉电子板报的评价标准,学会评价和表达。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制作“走进合肥”电子板报,引导学生选择恰当的工具和方式完成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任务;

(2)通过“学生用”素材资料文件夹中提供的所需素材和技术支持文档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着做”去完成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3)以小组比赛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

(4)通过学习活动和欣赏作品让学生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作品进行合理评价。

3、情感目标: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本信息加工处理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2)让学生在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欣赏中增强审美观;在小组合作中养成大胆表述观点和与他人交流的习惯。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学会根据实际需要,借助结构化或形象化的形式加工表达信息;(2)如何利用文字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并以电子板报形式表达意图。难点:(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工具加工信息,表达意图;(2)学会评价作品。

六、教学方法

1、自主学习法

2、任务驱动法

3、合作学习法

七、教学环境及软件资源

1、多媒体网络教室

2、大屏幕投影仪

3、“学生用”素材资料文件夹

4、《电子板报》评价量规表

5、教学网站的“学生上传资料”栏目、“协作学习”栏目的作品投票平台。

八、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引出任务(五分钟)

教师播放“走进合肥”幻灯片,①文字式表达“合肥简介”②项目式表达“游玩项目” ③结构图表达“旅游机构”④表格式表达“票价”⑤流程图表达“旅游投诉工作流程图” ⑥图形表达“旅游标志”。

师:文字是很好的信息表达方式,但是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我们要常常借助结构化和形象化的方式使表达更直观、更清晰。有时,同一种表达方式可以同时具有结构化和形象化的两种特点。不是所有的文本信息都可以采取结构化或者形象化的方式来表示的。采用哪种表达方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

设计意图:在此环节,教师播放“走进合肥”幻灯片意在锻炼学生思维方法,掌握结构化和形象化表达的思想。

师:字处理软件既是一种信息加工工具,也是一种信息表达工具。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电子板报、海报、名片、贺卡、合同等都可用字处理软件制作出来,而且为了节约设计制作时间,人们设计了好多格式的模板供用户使用,使用模板时,我们不需制作复杂的格式,只需组织编排文本信息,添加到相应的板块就能制作出美观实用的电子作品。教师播放多张不同用途的模板给学生观赏。

师:今天我们用老师提供的电子板报模板来制作作品。先看《走进合肥》电子板报样例。

教师展示《走进合肥》电子板报样例,学生观赏,分析板报版面结构。设计意图:引出任务,运用模板制作作品。让学生掌握电子板报的制作要素。

2、技能迁移 学习新知(十分钟)

以下是提供模板的文本信息加工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选择其中的一种或两种完成。活动一:设计艺术字标题,设置图片格式

学生打开桌面上教师提供的“学生用”素材资料文件夹中《走进合肥》模板1,设计艺术字标题,设置图片格式,如需帮助可打开技术支持文档“制作电子板报步骤”参看制作方法和设置步骤。

活动二:设置自选图形,组合文本和图形

学生打开《走进合肥》模板2,设置自选图形,组合文本和图形,如需帮助可阅读资料。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给予适当指导。

设计意图:关注学生完成任务的差异性,提供多任务选择。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回顾文字处理的基本操作,熟悉电子板报的制作要素。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当遇到问题时,会主动阅读资料从中找寻解决问题的途径。

3、竞赛引路 协作学习(二十分钟)活动三:合作探究

第一环节:布置、完成任务。

师:运用提供的模板3,制作一份围绕“走进合肥”为主题的电子板报,在这个主题下可以从合肥概况、合肥特产、合肥景观、合肥民俗4个方面选一个子课题设计制作,也可选其中的多个方面综合制作作品。

教师提供学习评价量规表,要求学生阅读,每3人一组,小组合作,利用提供的素材分组制作电子板报《走进合肥》。宣布比赛规则: ㈠以小组为单位,在20分钟内,自由创作完成作品。㈡上传作品。友情提示1:

㈢“自我展示”,阅读评价表,点评作品。

㈣填写评价表,作品投票,选出最佳作品。友情提示2:

学生创作作品;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可从课本、“制作电子板报步骤”文档中寻求帮助,组内同学共同协作完成一个作品。第二环节:上传作品。

友情提示1:①作品另存为jpeg文件。(方法:打开‘作品名.doc ’文件,编辑-全选-编辑-复制后可在画图程序(开始-程序-附件-画图-粘贴)中显示出来。在画图程序选择“文件”菜单的“另存为”,保存类型选择‘jpeg文件格式’。)

②打开‘提交作业’word文件,按住ctrl键同时单击鼠标左键进入“学生上传资料”网页,按要求上传两次图片文件,选择上传类别“协作学习”,写上所在组组员的姓名、作品标题和创作感言。

学生按照教师提供的“上传提示”提交作品。

设计意图:以小组比赛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第三环节:自我展示,点评作品。

教师从提交的作品中选出不同课题的两个作品进行展示,作品所在小组各派一位代表说出制作经验和心得,与大家分享劳动成果。教师引导学生从“主题思想内容表现”“版面的艺术性”“创作的技术”“作品创新”四方面对作品进行客观全面的点评。指出作品的特色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设计意图:展示优秀作品,明确信息加工与表达的目的。学生描述文本信息加工与表达的过程,培养学生表达交流思想的能力。

第四环节:填写评价表,作品投票,选出最佳作品。友情提示2:①仔细阅读评价标准,填写评价表。再欣赏另一组作品、评分。

②最后作品投票,按住ctrl并单击鼠标左建进入“投票系统”网页,给心目中最佳作品投上一票。

学生在教学网站的“协作学习”栏目中,浏览他组提交的作业,并根据学习评价量规表对各组(含我组)提交的作业进行评价和投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体验学习的成就感,通过学习活动和欣赏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让学生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作品进行合理评价。归纳总结

教师通过投影用文字归纳电子板报的设计要点,要求学生在课后对照评价标准修改作品,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设计意图:归纳总结,梳理知识。

九、教学反思

本课注重创设实际生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用结构化和形象化形式表达文本信息的思想。教学情境贯穿课堂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分层,让各层次的学生学有所得。设计比赛活动,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互相帮助、合作交流、共同提高。展示优秀作品,明确信息加工与表达的目的。学生描述文本信息加工与表达的过程,培养学生表达交流思想的能力。学生在创作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在欣赏中增强审美观;在小组合作中养成大胆表述观点和与他人交流的习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本信息加工处理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学习活动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诱思探究教学理念。通过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能力,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分组选择不同的子课题表达主题内容,在感受、学习的同时信息素养得以提升。

第三篇:文本信息加工_教学设计

文本信息加工

一、教学内容分析

学生已通过多种途径学习了文本信息加工的简单知识,在此基础之上,怎样挖掘文本信息加工的内涵,满足绝大部分学生的认知需要是本课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组织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文本信息加工”包含三部分内容:“文字及其处理技术”、“字处理软件”、“文本信息的结构化和形象化”,安排3个课时完成,在第1课时中教学内容的重点是体验文字处理技术,了解文字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方式。

二、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前面几章的教学,了解到学生已掌握了对文本信息进行简单加工的方法,并且能够通过书本、网络和同学之间进行较简单的探究学习。

三、教学目标及分析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体验文字处理技术,了解文字在计算机中的编码方式,从而感知文字处理技术的发展变化、意义及其魅力。

四、教学策略

本课在课前要求学生做自修笔记,主要原因是教材中有多处理论性的知识和丰富的课外小知识,由学生在课外自修并做笔记,带着明确的问题和目的到课堂上学习,学习效果会更好一些,并且每一位学生通过上交自修笔记的形式,还可以在笔记上和教师进行教与学的交流、情感交流等。

本课还用到任务驱动教学法、讲授法。利用“东巴文字”的独特魅力,输入“东巴文字”,用造字程序设计自己独特的签名,这两个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实践活动贯穿整个教学。

五、教学媒体运用

硬件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室。

软件资源: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电子东巴”共享软件、文字处理软件、TrueType造字程序。

六、教学过程

1.复习教师活动:小结上节课作业的情况,呈现学生上次课的过程性学习档案,表扬先进。

教师说明:有必要制定一定的约束和激励机制,让学生积极完成每次课堂作业。2.引入

教师活动:交代和呈现本节课的评价指标,呈现本节课课题和学习目标,对学生自修笔记进行简单评价。边提问边呈现“汉字的历史”、用“东巴文字”写的“德克士”炸鸡招牌和菜谱。“同学们,想不想在计算机上输入这些生动的文字呢?” 3.新课

布 置实践一:体验“东巴文字”。让全体学生按照课本第54页的实践活动操作。输入内容:“妈妈爱我,我爱妈妈”(奶粉广告词、用最先进的技术描述最古老的文 字,在这么有意义的时刻我们歌颂世间最伟大的爱)。要求第一行是简体宋体字,第二行是相应的“东巴文字”,改变这些文字的字号、颜色。教师活动:“你们有没有对你的母亲说过:我爱你,妈妈。”“在计算机中有些生僻字是打不出来的,同样的,对于古老的‘东巴文字’更有许多是打不出来的。”利用网络教室教学平台的“举手”功能统计学生完成的情况,及时表扬。学生活动:照书本步骤进行操作。互相协助。

教师说明:在学生的操作中,肯定会出现一些问题。教师只做适当的提示,如“再看看书”、“请边上的同学赐教”,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促进习惯的养成。

请一位学生展示自己的作业,同时教师对学生实践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小结,并提炼今后在类似操作中应把握的学习方法和原则。布置探究活动:

(1)将第一行汉字的字形直接改成“东巴文字”;(2)将第二行“东巴文字”的字形直接改成“宋体”。

文字会按原意变化吗?为什么?(答案是文字不会按原意变化,而往往学生都猜测文字按原意变化)

让学生先进行猜测,然后进行操作论证,对结果进行分析、讨论。

教师活动:引出汉字到底是如何在计算机中进行处理的问题 ——“汉字编码”。汉字的输入码(外码)、机内码、输出码(字型码)。输入码:如智能 ABC、五笔等。

机内码:计算机系统内部进行存储、加工处理、传输而统一使用的代码。如国标码(GB)、BIG5码。

输 出码:在屏幕上显示或在打印机上打印出来的点阵存储信息,由汉字的字模信息所组成(有16×16、24×24、32×32、48×48、64×64点阵)(在画图软件中显示一幅黑体字和一幅8号宋体字,各放大800%,呈现点阵形式,让学生进行比较;打开TrueType造字程序,查看点阵存储形式)。

回顾前 面的问题,可以肯定是在字型码这个环节中出现了问题,但还无法确定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结果。教师继续对“汉字的处理过程”进行讲解。最后得到结论:由于简 体汉字和“东巴文字”有各自的输入码、机内码和字型码,它们之间没有任何联系,要将彼此的字型码直接进行转换,只会张冠李戴,不可能按原意转换。

问题引申:其实我们以前就碰到这样类似的问题,例如输入英文“good”将这个单词的字型改成“HolidayPi BT”字型,good就会变成一些有趣的图案。我们有亲戚或朋友在国外的,与他们通E-mail或网上聊天时,要用英文,非常麻烦,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方法有:对方的计算机安装中文操作系统;将中文存成图片,以 E-mail附件的形式发给对方等。

布置实践二:用 TrueType造字程序为自己造一个举世无双的签名,在前面实践一的文字处理文档中输出,改变字号、颜色,保存在自己的第四章作业夹中。教师活动:演示用造字程序造自己的签名,简单介绍区位码。学生活动:造字,并输入到文字处理文档中,保存文件。

问题:你设计好的签名,在其他计算机中打开,能看得到你的签名吗?为什么? 4.小结

(1)汉字的输入码(外码)、机内码、输出码(字型码);(2)汉字的处理过程。

七、教学反思

本课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针对这种情况,采取让学生自学并书写自修笔记的方式做课前准备,在自修笔记中学生会摘录下课文的知识点、自己的体验和感想等。两个实践活动,学生都能很好地完成,因为内容生动有趣,要求的操作技术不高,因此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主要在汉字的编码上,如果由教师进 行单纯性的概念化讲解,必然学生不喜欢听,因此在教学设计中以“东巴文字与宋体字的字形进行直接转换,是否会按原意进行自动转换?”这个问题做引线,让学 生有兴趣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一边思考一边寻求解答,在本课中也实现了这个目标。

第四篇:《表格信息加工》教学设计与反思

《表格信息加工》教学设计与反思

创新整合点

本教学设计将整堂课融入到一个具体的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项目中,通过如何实现数据分析的实例来开展教学。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会了如何通过将社会科学类的项目与信息技术学科相结合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技能。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的第二节内容,重点讲解表格数据的加工和统计,是对前一节知识的一次运用与实践,所以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另外,本节课也为必修模块的其他章节和各选修模块开展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系统学习过有关Excel的基本课程,但对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由于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其逻辑思维能力也日趋严密,所以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体会表格数据的加工统计在数据分析以及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性;掌握表格处理工具Excel中的有关理论知识点;学会函数的使用;掌握数据统计(排序、分类汇总)的方法;掌握数据的图形化以及对数据的分析与表达。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掌握利用Excel进行数据输入、公式运用、图表插入等基本操作;体验利用数理分析研究具体问题的一般过程;能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数据分析和统计表达;掌握一定的挖掘数据背后规律(或现象)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运用科学数据说明问题的科学态度;体验数理统计、分析的乐趣和价值。

教学过程

1.创新学习,阅读导入

教师让学生阅读科技创新大赛省一等奖作品《新形势下邯郸市中学住宿生消费调查分析与研究》。

学生快速浏览该调查报告,思考并合作讨论以下三个问题:①报告中的相关结论是如何得出的?②数据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呈现的?③这样的做法对报告的可信度有何意义?

教师指出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常犯的错误,并使其学会数据分析。这种“让数据说话”的方式很有说服力,从而导入本课――表格信息加工。

2.举例说明,理论生成

通过典型事例《啤酒与尿不湿》的例子来学习研究性学习中数据加工的一般过程。

3.承前启后,知识回顾

教师进行Excel知识回顾(学案)。

(1)Excel与数理统计

①工作簿、工作表。注:【文件】―【新建】产生一个工作簿;一个工作簿中包含若干个工作表,默认为 个。

②行、列、单元格。注:行号依次为 ;列号依次为。

③单元格数据引用。注:引用单元格的一般格式是。

(2)Excel与数理统计

①数据输入与自动填充柄。

相同数列(如1,1,1,…)。注:选中 个数据向下拖拽。

等差数列(如1,2,3,…)。注:选中 个数据向下拖拽。

②公式应用。

等比数列(如2,4,8,…)。注:运用公式前一定要先写上。(提示:公式中^表示方根,输入方式是Shift+6。)

(3)综合练习

绘制F(x)=x3,x属于[-2,2]的函数图象,步长精确到0.1。素材文件用.xls格式表示。

参考步骤:①输入有规律的x(等差数列)。②利用公式和自动填充柄计算F(x)的值。③选择“数据―插入/图表―图表”图表类型(XY散点图/无数据点平滑线散点图)。注:插入图表前一定要先选择。

4.联系实际,重在应用

①研究目的:调查我校学生的实际消费、消费观等概况。

②研究过程:采集数据、加工数据、表达数据。

③呈现任务:全班五个小组分别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加工。

④操作步骤:

步骤1:学生登录教师设计的问卷调查系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真实体验回答问题,并将答案写在答题区,问卷是匿名的。

步骤2:将网页中的数据复制到电子表格(素材文件.xls中的原始调查数据表)中。

步骤3:统计加工数据(将学生分为五个小组,分别对相应题目的统计结果进行研究;排序、分类汇总)。

步骤4:代入“具体选项”。

步骤5:分析数据(图表)。

学生自己分组对问卷上的问题进行数据分析与统计,然后各组派代表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统计结果。教师在必要时要对学生的总结表达给予指导。

5.知识梳理,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应该掌握三个“一”:一种研究工具――Excel;一种研究方法――采集数据;一种研究态度――严谨治学的科研态度。

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由于担心课堂内容较充实使得教学任务无法完成,所以我对学生活动的时间安排得有些仓促,在知识讲解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

马建辉老师没有局限于教材中的“操作”,而是通过学生身边的事例,让学生亲自体验“数据采集―数据加工―数据表达”这一完整的过程,并结合数据的图形化表示,引导学生揭示数据背后所蕴含的信息。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马老师通过自己开发设计的问卷调查平台,现场采集数据,现场分析加工,很好地为学生呈现了数据分析的一般过程。

第二,利用Excel绘制函数图象这一前置练习,既巩固了电子表格工具的基本概念、基础操作等,又为后续顺利进行调查问卷数据的图形化做了有效的铺垫。

第三,整节课下来,时间安排非常紧凑,既有基本概念、基础操作的强化,又有三个“一”的总结提升。更难得的是学生通过模拟解决实际问题的案例,懂得了分析研究需要数据支持的重要性,从而回归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Excel是一个功能强大的数据处理工具,其操作技巧性很强,且完成一个任务往往有多种方法,每个方法都有优势。例如,在输入函数定义域等差数列时,使用菜单“填充―序列”要比拖动“填充柄”快速、准确得多;等等。这些内容可以在学案中作为拓展知识补充给学生。总之,信息技术课堂要充分利用自身的魅力吸引学生,这算是对本节课提升的一点建议吧。

第五篇:信息技术《文本信息加工与表达》说课稿

信息技术《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说课稿

今天我上的汇报内容是《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第二课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分析、学习方法分析、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设计思想、教学过程与环节设计分析、归纳总结等八个方面来进行。

一、教材分析:

1.本节内容是依据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所出的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中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第一节《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第二课时。

2.本节内容主要包含“常见文本类型和常用文本加工软件以及它们的特点”,第二节主要就是常用文本加工软件的使用。

3.常见文本类型和常用文本加工软件以及它们的特点是基本知识,属于必须掌握的内容。

4.新课标对本章明确要求:能够根据任务需求,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由此可见本节课的作用。

5.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文本信息的加工。2、熟悉 WORD软件的使用方法及常用操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根据范文选择合适的软件,在教师的引

导下完成对作品的.加工,从而掌握 WORD 的各种常用操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审美能力;让学生通过在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成就感,为今后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信息素养。

6.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1)、教学重点:熟悉和掌握 WORD 软件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什么样的加工是恰当的加工,如何利用恰当的加工软件对信息进行恰当的加工,更好地表达信息的主题是本节课的难点。

二、学情分析:

首先,高一年级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明显增强,可以独立完成任务;也有一定的自控能力,再加上前几节课合作的基础,基本上都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小组任务。

其次,学生在初中时已经接触过基本的文本处理知识,但是掌握得不好,对 WORD 文字编辑能力还不熟悉。

另外,学生因为家庭条件、兴趣爱好、原来初中学校条件等因素,从而计算机基础水平层次不齐,所以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可能会出现学生“吃不饱”和“消化不了”的问题。因而在教学中可能会有个别学生跟不上,就需要教师进行指导。

三、教学方法分析:

1、案例展示法:教师展示案例,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从而进行设计。

2、主动式任务驱动法:通过“提出任务和注意点—教师演示—学生动手实践——归纳交流”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完成一定的任务。

四、学习方法分析:

1、自主学习:在常见文本类型和任务驱动这一块,由于学生文本编辑基础不好,所以由老师提供“素材”让学生自主完成任务。学生通过观看教师演示及讲解和然后实践操作,从中获取对知识的正确理解。

2、协作学习:同学间可相互协作完成任务,通过协作和沟通,学生可以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和解决途径,从而开阔学生的思路。

五、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

1、计算机教室 2、天寓电子教室及加工好的 WORD 范文。

六、设计思想:

这节课的设计是以新课改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为依据,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到学生起点水平和个性方面的差异,注意讲练结合结合。在课堂中通过教师的不断演示,让学生理解,熟悉各种操

作。

七、归纳总结:

以上是我对《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这节教材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设计方向。在整个课堂中,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书本知识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并且从各种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现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但这堂课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主要是课堂考虑不充分,比如:讲的知识点多了,可能很多同学跟着教师做完后,自己做时就有困难,还有时间的把握欠缺。当然还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同仁多指教,我会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完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下载《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日常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5篇可选)

    姓名:黄楠学号: 2011012407 专业:教育技术学学院:计算机学院 《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 (一)课标分析 1、课程标准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表格信息加工(一)”教学设计

    课题:《表格信息加工》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育科学出版社)第四章第二节《表格信息加工》。要求学生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选择恰当的软件加工表格......

    图片信息加工的教学设计

    《图片信息的加工》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图片素材的加工和处理是多媒体作品制作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图片素材收集完成后紧接着要完成的事。本堂课以完成“制作圣诞贺......

    3.1 信息加工概述教学设计

    信息素养是一种对信息社会的适应能力 3.1 信息加工概述教学设计 课题:信息加工概述 课时:45分钟 周次:第15周 教学对象:高一年级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① 了解信息加工的概......

    2019信息加工与处理教学反思[大全五篇]

    信息加工处理的方法很多,体现了多样性。课程标准并没有提让学生体验编程的过程,课程标准指出:“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体验其工作基本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

    表达教学设计

    表达:我来写提示牌 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画面,能根据图中的情境,为每一幅图配上合适的提示语。 2.指导学生填写词语,如何把话说清楚,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3.激发表达兴趣,培养儿......

    《真情表达》教学设计

    科目:语文 年级:九年级 教学设计:张燕 审核:赵子山 时间:2016.2.29 编号:01 《真情表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真切感受到体验与感悟是写作与生活的契合点,写作的最佳......

    表达技巧教学设计

    2013——2014学年新郑二中践行新课改教学模式(复习课)大赛 锦绣文章凭君看,更把金针度与人 ——诗歌中表达技巧题的规范答题教学设计 授课人:赵丽娟 课型:复习课 时间:201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