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化学必修一 引言 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必修一教学设计-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对化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有初步认识,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了解化学与社会的联系以及化学对社会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交流讨论,体验化学学科的重要性,初步认识化学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化学与社会联系的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的无处不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化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化学的重要性;化学学科的学习方法
【教学难点】化学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导入】阐述美国著名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西博格教授对化学的评价——人类进步的关键。
提出学好高中化学所必须知道的“3W”,即:what,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where,化学在哪里;how,怎样学习化学。
【讨论】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和你在生活中的所见,请你谈谈你对化学的认识,它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化学到底研究什么? 【学生活动】讨论自己对化学的认识
一、化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 What is Chemistry
1、定义:化学(chemistry)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投影并讲述】
2、化学学科的发展历史
(1)古代化学——始于对火的使用,来源于冶金、火药、造纸等实用技术,也为近代化学奠定基础
(2)近代化学——道尔顿原子学说、阿伏伽德罗分子学说、门捷列夫元素周期律
(3)现代化学——多元化发展(组成、结构、合成和测试)【思考与交流】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分小组讨论(3分钟),请同学们尽可能的联想,之后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阐述讨论结果(1分钟)。
(1)请你尽可能地说出:你身边甚至是你的面前、你的手中与化学有关的事物?
(2)通过以上问题的思考,你觉得化学学科的重要性体现在哪里? 【投影】图片展示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等的联系 【思考】纯净水和矿泉水有什么不同?喝什么水更健康? 【释疑与归纳】纯净水可以补充人体所需水分,矿泉水不仅能补充人体所需水分,还能提供人体需要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所以每天喝适量矿泉水更健康。
不管你喝的是什么,它们都是化学物质,人每天都摄入大量化学物质。可见化学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化学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关键!
二、化学的重要性-化学和我们有联系吗 Where is Chemistry ? 化学一门中心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各个层面都联系紧密
三、高中化学学什么,怎么学?——How to study Chemistry? 【讲述】
1、高中化学学什么
【反思】根据你初中学习一年化学的经历,你觉得学习化学该用什么方法呢?
【归纳】
2、高中化学怎么学-观、动、记、思、练 • “观”即观察 :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观察方法 • “动”即积极动手实验、动笔记录现象
• “记”即记忆:化零为整、利用理科的思维学会理解性记忆 • “思”即透过现象思本质,多想、深想、独立想,只有会想,才能想会
• “练”即应用中巩固知识、排查知识、掌握知识
【作业】预习《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
第二篇:人教版化学必修一教学设计-第四章第三节
硫和氮的氧化物 第四章第三节1 必修硫和氮等典型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是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基 本章主要讨论硅、氯、础上,继续学习非金属及其氧化物,也是为氨、硫酸、硝酸的学习做准备,也是学生今后在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化学常识。本节具有巩固氧化还原反应等基本知识的作用。由于硫、氮元素有非金属元素的多种变价,性质上有很多的特殊性,学好本节内容,学生可以获得研究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性质的一般方法和规律,对学生后续系统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学习目标分析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必修模块要求 补充说明 《模块学习要求》 《课程标准》要求在知识的深广度把通过实验认识硫硫元素的单质及其氧化物;能列举氮、硫通过实验了解氮、握上,教师一定要认识硫及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主要化学性质,单质、等非金属极其重要氧化注意与旧教材的区认识氮气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其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认识其在物的主要性质,别,正确把握学习状态及其了解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的颜色、化学性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
环境的影响。目标,严格按照必能运用相关知能书写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与水的反应;模块的标准进1修危害及其防了解酸雨的形成、识分析简单的环境问题。行教学。治的方法。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必修化学是学生化学学习链条中的关键性和枢纽性的环节,是中学化学基础性的保证,不是基础性的全部,在强调基础性的同时,更加关注方法的获取和能力的养成,目标的制定旨在为全体学生打下共同的后续学习基础。因此在本节教学中切忌制定过高知识的学习目标,教师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掌握和能力的养成上。基于这样的要求,本节的教学目标确定 为: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列举硫元素的单质及其氧化物;通过阅读、实验认识硫单质、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主要化学1性质,能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认识硫及其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了解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的 方法。.能列举氮元素的单质及其氧化物;了解一氧化氮与二氧化氮的颜色、状态及其与水的反应;了解2
氮气和氧气的反应。
(三)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运用相关氮、硫氧化物的知识分析简单的环境问题。1.通过实验、讨论等多种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学习物质及其化学性质的一般方法,提高自主2
学习能力。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1等污染物的来源、性质NO、NO、SO的氧化物对生产生活重要作用的同时,了解N、S.在认识222 和危害,体会化学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重难点分析作为非金属氧化物的代表,二氧化硫及二氧化氮的性质是本节的重点内容,其中包括二氧化硫与氧气的反应、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和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这不仅因为从实际应用价值上,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和二氧化氮与水反应分别是工业制硫酸和工业制硝酸的原理反应之一,而且二氧化硫与水的反应作为
知识载体,使学生第一次接触可逆反应这一难点概念,为后续学习选修模块中的化学平衡打下基础。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是本节的另一个重要内容。重要性在于通过对这两种氧化物的重
要性和负面作用的认识,使学生体会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的载体。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中,硫元素、氮元素都处于中间价态,其价态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性质的重要性,尤其从氧化还原角度分析,二氧化氮与水的反应,是在同种元素之间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因此此反应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考虑到普通校学生能力水平,在进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的教学时,可依据氧
化还原反应的规律,通过讲述的方式完成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使学生理解二氧化硫的还原性。从三维目标的过程与方法的层面看,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学习二氧化硫的知识,是学生获取元素 化合物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
基于上述分析,本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确定如下:.二氧化氮与水的反2及对大气的污染;)与氧气、水的反应、漂白性(.二氧化硫的性质1教学重点:应及对大气的污染。.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二氧化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2.可逆反应的概念;1教学难点:
三、教学内容安排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完成硫单质及其氧化物的教学;第二课时完成氮氧化物和2本节教学内容,建议 大气污染的教学。
四、教学资源建议本节教学内容所用的教学资源相对丰富,教材中的实验基本上是以往教学中较为成熟的实验;有关环 境保护及酸雨的内容各种渠道都可以获得。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通过教材中的资源完成下列内容:7—4.利用实验1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教学。SO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SO易溶于水、SO完成222 三幅图进行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和仿制的教学。4-
25、4-
25、4-23.利用图2 上下载课改实验区的教学资源。Internet.从3
第三篇:化学必修一2015教学计划
高一化学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提高教学工作质量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工作,进一步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大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
二、基本情况
1、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任教高一年级七班,这个班的学生全部是学校录取进校的普高新生和部分扩招生,基础差、底子薄,想让他们对化学有兴趣并学好化学,以及明年选择理科,任务相当艰巨。因这个班为高一年级新生,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在增进了解的基础上逐渐培养学生学习对化学的兴趣。对教师的亲近,让他们亲其师,信其道。
2、教学情况分析
对于高一新班,任科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让他们明确知晓化学教师对他们的基本要求,知道他们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如规定要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特别是没有预习时是不允许进实验室进行学生实验的,没有理由是不能不交作业的,上课有问题只要举手示意就可以提问的等。要求学生准备好听课笔记。
本学期的主要教学任务是必修1内容,既有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内容,也有元素和化合物等知识,教学中既要重视知识的把握,更应重视科学方法的培养,科学态度的形成。
三、本期教学目标
1、思想教育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审美情趣;通过化学绪言中化学史及第一章化学新能源的学习,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与创新意识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针对高一新生求知欲望强烈的特点,要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为祖国化学化工事业的发展作出新贡献。
2、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物质的量等量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辩证思维能力与逻辑推理能力;通过碱金属、卤素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基本化学实验技能。
3、知识传授目标
本学期通过有关化学基本概念和元素基础知识的学习,首先让学生掌握物质的量这一基本概念并能灵活运用;其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知识的学习,要让学生牢固掌握化学用语的使用。要通过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碱金属和卤素性质的实验深化对有关元素化合物及化合物性质的理解。
四、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1)基本理论的重点是氧化还反应、离子反应及物质的量等基本概念(特别是物质的量),要注重化学用语的应用,化学计算技能的形成和提高。
(2)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点是钠、过氧化钠及氯气的相关性质,氯气的制备,关键是灵活运用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实验技能为一定量物质的量浓溶液的配制
2、教学难点
(1)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及应用。(2)物质的量概念的建立及计算。
3、相互联系
本学期是学生从初中进入高中的第一学期,学生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适应新的环境,教师要协助班主任逐渐让学生从过分关怀的初中阶段改变过来,以培养学生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要较快解决高中课时容量与难度比初中大,教师的教学节奏比初中会快,作业比初中多的现状,以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生活。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坚持听课,按教学计划授课,科学安排教学内容,不随意拓宽教学内容。教学中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培养,课堂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突出合作者、帮助者、引导者的角色,要尽量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究活动来寻求问题的解决。
2、认真分析学生学习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运用基本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多与学生谈话,多了解学生对化学教学的意见和建议。
3、加强实验研究,重视实验教学,增加学生动手机会,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把实验作为探究知识、验证知识的重要手段,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建议学校开放实验室,作为科任教师可协助实验员开展对学生进行实验辅导。
4、积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以延伸课堂教学空间。每周安排两次进教室答疑,以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及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5、加强平时的复习巩固,加强平时考查,通过随堂复习、单元复习和阶段复习及不同层次的练习等使学生所学知识得以及时巩固和逐步系统化,在能力上得到提高。不主张以多做练习的方式来提高解题技巧,而是要通过方法与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能力本位,要通过能力培养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教学进度
第四篇:化学必修一必修二教学反思
必修一教学反思:
1.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中,有关实验仪器使用、药品存放、未学过的药品的使用暂时不讲,这些知识在后续在逐步学习,即使讲了会给学生增加负担,总体说记忆性的实验知识较简单,无需提前讲。
2.离子反应的知识对高一学生有难度,不可讲的太深。应逐步学习。
3.胶体知识不可讲的太深,考试大纲对这些要求很低。
必修二
4、原电池这里要给学生多复习,鼓励学生多看几遍课本,才可能对原电池知识理解好。
5、有机知识不可讲的深,学生初次接触有机知识觉的不可理解,所以到选修5再加深学习。选修4
6、化学反应方向可以采取先让学生阅读课本教师再讲的办法。也可以直接讲,但要讲的简单。选修5
7、知识讲的时候要注重实验题,因为高考这几年很注重有机实验题。
第五篇: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教学反思
化学必修一第一章教学反思
新课程在我省刚刚开始,通过高一教学的进行,我对高一化学教学做了反思,以下是我在第一个月教学后的一些困惑与思考,具体的一些问题与反思如下:
1. 学生学习后,仍在很多的知识点的理解上有问题。通过找一些同学了解到相关知识在初中没学过,看来初中的课程改革使高中一些知识概念的切入点,一些核心知识的外包装已经发生改变。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回顾所教学生初中所使用的教材,了解初中相关知识体系,对一些概念要做重建工作。
2. 部分学生认为化学是很容易学的学科,没在化学上做多一点的思考与练习,还以初中化学的学习方法与要求在对待高中化学的学习,这一点在这段学习中已反映了出来。对这个问题我已有预计,所以以这次的月考为手段,在考试中几乎不以知识的原貌直接给出,而以新课程的一些理念包裹或变型推理的形式,如“可能”、“合理”、“比较”等形式。我会借这次考试给学生的“教训”为机会,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理解层次等各方面做一些辅导工作,帮助学生顺利进入高中化学的学习轨道。
3. 大多数同学出现对所学到的知识点有遗忘的情况。这可能与一周只三课时教学时间有关。学生根本没对化学做太多的练习与巩固。
4. 学生学习的过程有轻浮的倾向。这一点不仅仅表现在学习过程中,也表现在对所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在对学生的观察后感觉学生在化学的学习中,只对做实验,看现象有兴趣,对现象的描述及完善没多大兴趣,学习内容稍有点难度或抽象化一点,就容易表现出不耐心不主动。这可能与新课程的学习形式的多样化与选择性给学生带来的困惑,而教师也新进入新课程没能及时给予学生指导有关。
5. 教学课时太少的问题。从实际出发,对课程设置、课程标准、教材做出调整。实际的情况是教学参考中有些要求1课时完成的教学内容,有时花三个课时才能完成,对一些问题的讨论,学生相关生活经验贫乏而无法有效地展开;有的课节,只完成书上提到的实验就下课了,可教材中还围绕这些实验有交流与讨论、有知识拓展、概念的建立、还有探究,这能完成吗?
以上谈了五个方面的问题,这是我在第一个月教学后的一些问题与反思。这些问题可能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虽然我知道有一定的难度,但我们会克服在实践中不断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