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2:58: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第一篇: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二)能力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归纳、试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进步作用。

【教学重点】

秦的统一及作用。

【教学难点】

“焚书坑儒”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制作、模型。

【教学方法】

历史情境创意法、图表法、讨论探究法。

【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

2.对学生进行分组和分工。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新旧知识联系的学习方法,以及全面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填写或组拼图型,使学生能够把历史材料和图型联系起来进行想象,建立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

5.教会学生简单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以便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配乐诗朗诵。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教师: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古风》组诗的第三首。全诗共有24句,全面评价了秦始皇的功过。他的功为统一全国,但是他奢靡浪费,诗中谴责了秦始皇,最后落得家破国亡。

教师出示:秦始皇的人物图。

教师:今天这节“秦王扫六合”就是关于秦统一的。

教师出示:第10课“秦王扫六合”

〔评定〕:通过配乐诗朗诵和人物图的插入,恰切自然导入新课。情境的创设,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请同学读教材中关于‘六合’的注释,了解‘六合’的含义。

学生:阅读教材。

教师:“六合”并非六国,而是指上、下、东、南、西、北,泛指天下。

教师:请同学根据书中所述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完成游戏大拼图(模型)。

规则:①在游戏大拼图的指定位置标明秦统一的时间、都城。

②按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组成一幅秦朝疆域图。

学生:(活动略)

教师:公元前221年,“秦王扫六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定都咸阳。

教师出示(板书):

建立统一: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教师:让我们穿越大秦时空隧道回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开国大典这一盛大时刻。(演绎历史)

学生:(分工,进入角色)

学生(礼仪官):秦国大典现在开始,有请大王登基。

众学生(大臣):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学生(秦始皇):众爱卿,免礼平身。今天下已定,万民归心,为号令天下,造福百姓,特诏,本王自称“朕”,名为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朕决断。地方设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

教师出示(板书):

加强统一:建立中央集权。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皇帝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郡(守)、县(令)

学生(秦始皇):众爱卿,可有本奏?

学生(李斯):自战国以来,各国都铸造了货币。如,我国的“半两钱”,齐国、燕国的“刀币”,赵、魏的“布币”,楚国的“鬼脸钱”。各国货币的使用给商品的流通带来了许多不便。各国的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的规定不一。各国文字繁简不一,书法、形体各有差异。长此以往,势必对我大秦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后患无穷。

臣秉呈吾皇之意,现已整改:自发布日起,全国统一使用我大秦的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以我大秦的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

教师出示:(板书)

巩固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小篆,统一度量衡

学生(秦始皇):就以爱卿所奏,诏告天下,即日实施。学生(李斯):遵旨。

学生(淳于越)吾皇万岁,臣也有本奏。

学生(秦始皇):讲来。

学生(淳于越):皇上,今天下已定,万民归心。普天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论功讲德,皇上已远远超过三皇五帝,正是吾皇效法旧制,分封诸王之时。

学生(李斯):臣有不同意见。

学生(秦始皇):讲来。

学生(李斯):儒生淳于越借古非今,实有藐视吾皇权威之意。效古分封势必造成天下动荡,惑乱百姓,纯属毁我大秦之基业。身为儒生,本应以天下为己任,歌功颂德以传扬天下。此人用心不良,罪不该敕。

臣建议发布“书焚令”,规定:除政府,民间只准留下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它的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人都要判处死刑;对那些谣言惑众之徒抓捕活埋以效天下。

学生(秦始皇):依卿所奏,此事由你全权处理。

学生(李斯):遵旨。先拿下淳于越。

教师出示:(板书和相关图)

“焚书坑儒”

学生(蒙恬):臣自追随吾皇以来,备受重用,奉命统率30万大军镇守北疆。今北方匈奴不断侵扰,百姓苦不堪言。南方愚蛮也是祸事连连,也应早早提防。请皇上下旨定夺。

学生(秦始皇):北方匈奴乃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尔可先主动出击,夺取河套;再从内地移民到此屯田;后筑边防,北方之危可解矣。南方愚蛮,爱卿尽管放心,朕择日另派他人。对此愚蛮只要恩威并施,传达文明,兴修水利,后患可绝。

众卿凯旋之时,就是我大秦强盛之日。

学生(礼仪官):庆典仪式结束,退朝。

教师出示:(板书、秦朝疆域图、长城和灵渠相关图)

〔评定〕:师生共同演绎秦国开国大典的历史情境。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活跃了课堂气氛,增添了戏剧色彩。同时,也使相关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优化教学环节,提高学习效益的目的。

教师:让我们再次穿越大秦时空隧道回到公元21世纪。

教师出示:

一、选一选

()1.秦始皇确立的中央机构中,负责监察百官的是: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郡守

()2.秦国统一后,全国通行的标准文字是: A.大篆 B.小篆 C.隶书 D.行书

二、找一找你身边有关秦始皇的故事。

三、谈一谈秦始皇采取的郡县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游一游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利用校域网)。

〔评定〕:反馈选材精炼,既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利于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而且注重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历史情感体验。

第二篇: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

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隘口初中 祝东方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向同学们介绍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成为最强大的国家,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的战乱。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巩固。

本课主要向同学们介绍秦国在商鞅变法后成为最强大的国家,统一了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几百年的战乱。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为了巩固统一,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以巩固。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秦朝的统一,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了解巩固统一措施及其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

2、探讨秦历史意义,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习识读历史地图。

(二)过程与方法:

1、识读《秦朝形势图》《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研读文字材料、《统一汉字》《统一货币》图片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

2、设计动画演示秦灭六国的顺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小品《朝会》让学生体验和了解秦巩固统一的具体措施。根据课本和学生收集的有关秦始皇的信息,让学生小组讨论,评价秦始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模式。秦朝巩固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2、通过对秦始皇为统一全国,创建一系列政治、经济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的认识,评价秦始皇为“千古一帝”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秦的统一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2、难点: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焚书坑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秦王扫六合》,并配以秦始皇画面和李白《古风》诗句。

教师讲解:大家在音乐里听到的歌词,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古风》中的诗句:“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笔下这位扫六合、决浮云的人物是何许人呢?(生答:秦王)是的,秦王嬴政,即后来的秦始皇,秦始皇雄才大略,一生创造了很多宏伟、彪炳千秋的伟绩,今天我们就走进他,一起来学习第九课《秦统一中国》。

二、自主学习,构建知识

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1.归纳秦灭六国的条件。

2.秦朝建立的时间、都城、建立者以及意义。

3.秦朝为加强封建,统治在中央和地方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4.秦朝为巩固统一在文化上经济上交通上和军事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5.你知道秦长城的起止点吗? 6.在地图上找出秦朝的疆域四至。

三、合作探究,释疑解惑

生生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师生合作:共同探究解决本课的重难点问题。

(一)秦灭六国,课件展示《战国形势图》,要求学生思考探究,秦为什么能够兼并六国实现统一?

教师点拨:(1)民心所向。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也不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因此结束战争实现国家统一是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2)秦具备了灭六国的实力,经过商鞅变法秦国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经过长平之战,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的进攻。(3)秦王嬴政善于用人,教师强调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天下,在这个时间之前,秦国被叫做秦国,在此时间之后,秦国应被叫秦朝,定都咸阳。秦王嬴政登上了统一国家的最高宝座。

2.课件展示《秦朝疆域图》,指导学生结合地图指出疆域四至。分组探究:秦朝统一的意义,小组讨论,每组选一代表回答。

教师点拨:(1)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的局面,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2)秦的统一,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

过渡: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秦国经历了漫长的一百多年的兼并战争,最终在军事上完成了统一大业,面对空前广阔的疆土,秦王嬴政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巩固统一呢?让我们了解秦王的困惑。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秦始皇的烦恼一:如何更有效地加强国家统治,把全国各地的权利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1.欣赏历史短剧《朝会》,思考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秦王:我自起兵以来,南征北战,东挡西杀,一统天下建立千秋基业家。今与大家商议,国军该如何称呼? 李斯(满脸堆笑):大王的丰功伟绩,更古未有,即使三皇五帝也不能与大王相比。

秦王眼前一亮:妙哉妙哉,那就称皇帝吧,我就是秦始皇,子孙后代代代相传,以至千世万世,我自称朕,朕还要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三职。

大臣:大王,哦不(轻拍自己的嘴巴)皇上,这三个官职具体负责什么呢? 秦始皇:李爱卿,你来替朕给大家解释一下吧。

李斯:丞相主管全国的行政事务,太尉总领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大臣二:皇帝,地方上应该如何处理?现在诸侯刚刚消灭,特别是燕楚齐三国离咸阳很远,不在那里封几个王不行,请皇上把几位皇子分封到那里。

李斯: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时候封了不少诸侯,到了后来,像冤家一样,互相残杀,周天子也没法禁止。可见分封的办法不好,不如在全国设立郡县。

秦始皇:正和朕意,从此废除分封,设立郡县。退朝。

2.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下图,试着解释图片内容,理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含义。

教师点拨,由此图可以看出,从皇帝到地方有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秦始皇通过郡县制把地方上的权力集中到中央,这就是中央集权;又通过中央的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在把权力集中到自己一人手中,这就是君主专制。这样就形成了封建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这套封建官僚制度造就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皇帝是权利的中心,这套封建官僚制度在我国沿袭了两千多年,影响十分深远。

引导学生结合西周的分封制,进一步比较区分:西周的分封制,按血缘的亲疏实行世袭制,秦朝的郡县制则是朝廷任免,不得世袭。

引导学生结合王夫之的名言(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合古今上下皆安,势之所趋,岂非礼而能然哉)归纳秦朝政治制度的影响。

师生共同归纳:秦朝的政治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与领土完整,有利于加强君主的权力。秦始皇的烦恼二:

1.多媒体展示历史故事《秦始皇出巡记》,学生结合秦朝在文化、经济、交通、军事方面巩固统一的措施,思考如何帮助秦始皇解决微服出巡中的遇到的困难。为了更好的治理国家,秦始皇决定要进行一次微服私访。秦始皇的车队进入以前韩国的地界,韩国修了许多路障,韩国的道路只能供韩国的两辆车并行,大秦国的车辆大,发生了拥堵现象,秦始皇发怒了,立即传下旨意,命当地的县令尽快修路。车队继续前行不久车队到了前楚国的都城,城市很繁华,他们就出去逛街。秦始皇看到了一个他没吃过的东西,叫大臣去买一斤来尝一尝。很快,大臣两手空空的回来了,说这里的商人不收他们的圆形方孔钱,他们只收本地的钱。秦始皇骂他蠢才,又派人去买,很快,大臣买了回来,另一大臣问一斤怎么这么少?这里的尺寸、斤两、升斗的标准和咱们那里都不同,买的东西就少了。

秦始皇大怒,要求回宫,车队回到韩国的地界又堵了。秦始皇问:“怎么道路问题还没有解决?是谁敢不服从我的旨意?”大臣回答:“回禀陛下,因为字体不同,咱们的字本地官员不认识,而微通晓各国语言的官员出差了,所以当地的县令不知道陛下下的旨意是什么意思,也就没修路了。”

秦始皇勃然大怒:“这样怎么行?一定尽快解决,解决不了,你们就等着砍头吧。”

2.师生共同认定:道路不通时,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并开凿灵渠;文字不同时,统一文字,将小篆颁行全国;钱币不同时,统一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度量衡不同时,以秦制为基础统一度量衡。引导学生归纳这些措施的共同作用: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巩固了中央集权。秦始皇的烦恼三:北方的匈奴虎视眈眈,不时南下侵扰,怎样才能巩固来之不易的统一? 1.课件出示“秦长城示意图”,指导学生指出东西起止点,进一步学会识图。

2.师生归纳总结:军事上秦始皇为了巩固统一,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修筑长城抵匈奴。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在中国历代皇帝中没有比秦始皇更富有争议性的皇帝了。有些学者是只为一个英雄,而另一些学者则视其为一个罪人。结合下列史料分析荆轲到底该不该刺杀秦王,我们又该如何看待秦始皇呢?请说出你的观点。李白: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司马迁:刻薄寡恩,心如虎狼。

思路引导,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小组讨论,共同形成答案。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对历史人物评价的问题。评价历史人物要抓住其事地一分为二进行,既要肯定其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其消极的一面。秦始皇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耐人寻味的。有人称他是“千古一帝”,有人却称他是暴君,我们可以利用秦灭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和统一巩固的措施来说明他是否是千古一帝;利用课外搜集的史料,焚书坑儒、严刑酷罚等史实来说明他是暴君,从而进行全面的评价。

五、反思总结,能力提升

播放秦统一六国的视频及相关音乐教师有感情地朗读

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很长一段时间是一个诸侯林立、纷争四起的世界。列国之间独立、封闭割据,他们有自己的文字,货币。后来秦始皇横空出世,他凭借强大的国家实力,驱动万乘战车,统帅千万兵,马踏平了列国间的关隘,构筑起统一的长城。他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最重要的一次统一。他不仅是地域的统一,而且是文化和精神上的统一。

从此以后,虽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但统一成为中华大地上的主色调,而分裂、战争仅仅是历史上简短的小插曲

七、教学板书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一、秦灭六国

1、统一六国的原因

2、时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

3、秦朝的建立(公元前221年)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见书44页秦朝的政治建制示意图)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经济文化上: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2、军事上:北筑长城和开发南疆(1)夺取河套和修筑长城(2)统一南方,修筑灵渠

四、秦朝的疆域

第三篇:新课标-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m

【课程目标】

了解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探讨统一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二)能力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归纳、试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利用实物模型图等直观教具,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的统一在历史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进步作用。【教学重点】 秦的统一及作用。【教学难点】 “焚书坑儒”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制作、模型。【教学方法】

历史情境创意法、图表法、讨论探究法。【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和信息。2.对学生进行分组和分工。

3.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新旧知识联系的学习方法,以及全面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填写或组拼图型,使学生能够把历史材料和图型联系起来进行想象,建立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

5.教会学生简单列表归纳史实的方法,以便学生形成完整的历史概念。【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多媒体出示):配乐诗朗诵。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尚采不死药,茫然使心哀。但见三泉下,金棺葬寒灰。”

教师: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古风》组诗的第三首。全诗共有24句,全面评价了秦始皇的功过。他的功为统一全国,但是他奢靡浪费,诗中谴责了秦始皇,最后落得家破国亡。教师出示:秦始皇的人物图。

教师:今天这节“秦王扫六合”就是关于秦统一的。教师出示:第10课“秦王扫六合” 〔评定〕:通过配乐诗朗诵和人物图的插入,恰切自然导入新课。情境的创设,强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教师:请同学读教材中关于‘六合’的注释,了解‘六合’的含义。学生:阅读教材。教师:“六合”并非六国,而是指上、下、东、南、西、北,泛指天下。

教师:请同学根据书中所述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和信息,完成游戏大拼图(模型)。规则:①在游戏大拼图的指定位置标明秦统一的时间、都城。②按秦灭六国的先后顺序,组成一幅秦朝疆域图。学生:(活动略)

教师:公元前221年,“秦王扫六合”,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定都咸阳。教师出示(板书):

建立统一:公元前221年,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教师:让我们穿越大秦时空隧道回到公元前221年秦国开国大典这一盛大时刻。(演绎历史)学生:(分工,进入角色)学生(礼仪官):秦国大典现在开始,有请大王登基。众学生(大臣):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学生(秦始皇):众爱卿,免礼平身。今天下已定,万民归心,为号令天下,造福百姓,特诏,本王自称“朕”,名为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朕决断。地方设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教师出示(板书):

加强统一:建立中央集权。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皇帝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郡(守)、县(令)

学生(秦始皇):众爱卿,可有本奏? 学生(李斯):自战国以来,各国都铸造了货币。如,我国的“半两钱”,齐国、燕国的“刀币”,赵、魏的“布币”,楚国的“鬼脸钱”。各国货币的使用给商品的流通带来了许多不便。各国的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的规定不一。各国文字繁简不一,书法、形体各有差异。长此以往,势必对我大秦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后患无穷。臣秉呈吾皇之意,现已整改:自发布日起,全国统一使用我大秦的圆形方孔钱;统一度量衡,对尺寸、升斗、斤两作出整齐划一的规定;以我大秦的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废除原来六国的文字。教师出示:(板书)

巩固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小篆,统一度量衡 学生(秦始皇):就以爱卿所奏,诏告天下,即日实施。学生(李斯):遵旨。学生(淳于越)吾皇万岁,臣也有本奏。学生(秦始皇):讲来。学生(淳于越):皇上,今天下已定,万民归心。普天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滨莫非王臣。论功讲德,皇上已远远超过三皇五帝,正是吾皇效法旧制,分封诸王之时。学生(李斯):臣有不同意见。学生(秦始皇):讲来。学生(李斯):儒生淳于越借古非今,实有藐视吾皇权威之意。效古分封势必造成天下动荡,惑乱百姓,纯属毁我大秦之基业。身为儒生,本应以天下为己任,歌功颂德以传扬天下。此人用心不良,罪不该敕。臣建议发布“书焚令”,规定:除政府,民间只准留下医药、占卜和种植的书,其它的书都要烧掉;以后再有谈论儒家诗书的人都要判处死刑;对那些谣言惑众之徒抓捕活埋以效天下。学生(秦始皇):依卿所奏,此事由你全权处理。学生(李斯):遵旨。先拿下淳于越。教师出示:(板书和相关图)“焚书坑儒” 学生(蒙恬):臣自追随吾皇以来,备受重用,奉命统率30万大军镇守北疆。今北方匈奴不断侵扰,百姓苦不堪言。南方愚蛮也是祸事连连,也应早早提防。请皇上下旨定夺。学生(秦始皇):北方匈奴乃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尔可先主动出击,夺取河套;再从内地移民到此屯田;后筑边防,北方之危可解矣。南方愚蛮,爱卿尽管放心,朕择日另派他人。对此愚蛮只要恩威并施,传达文明,兴修水利,后患可绝。众卿凯旋之时,就是我大秦强盛之日。学生(礼仪官):庆典仪式结束,退朝。教师出示:(板书、秦朝疆域图、长城和灵渠相关图)

〔评定〕:师生共同演绎秦国开国大典的历史情境。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活跃了课堂气氛,增添了戏剧色彩。同时,也使相关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达到了优化教学环节,提高学习效益的目的。

教师:让我们再次穿越大秦时空隧道回到公元21世纪。教师出示:

一、选一选

二、找一找你身边有关秦始皇的故事。

三、谈一谈秦始皇采取的郡县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四、游一游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利用校域网)。〔评定〕:反馈选材精炼,既有利于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利于学生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而且注重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历史情感体验。

第四篇:第10课.秦王扫六合doc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教学目标]

1、基础知识:秦灭六国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

2、能力培养:能够通过基础知识的学习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面貌。[情感态度]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对“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概念的理解 [课时]1课时

[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 [教学设计]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百家争鸣中各派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是什么

二、导入:出示长城图片与电影《英雄》片段让学生观看,创设历史情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并引发思考。

三、讲授新课: 提问:

1、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自己反被杀害,也没有阻止秦国攻取燕国。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

2、为什么由秦国完成了统一?

3、秦王是怎样完成统一的?

4、秦统一是好事还是坏事?你对荆轲刺秦王有没有新的认识?

口诀记忆:公元前221,秦灭六国有大功。都城设在咸阳城,中华民族得安宁。讨论:秦朝如何巩固它的统一的?(学生自由讨论,各抒己见)

联想:通过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教学探究:师生讨论如何评价秦始皇?(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讨论,注意学生的知识面,不要过深)

自由空间:秦始皇的政策措施中,有那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 参考答案:

赢政统一六国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专制集权:

一、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赢政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2)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3)在地方,推行郡县制,把全国划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制度为后来的封建王朝长期沿用。

二、文化方面:

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铜钱;统一了度量衡;统一的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统一的文字,后来使用更为简单的隶书。

三、思想:

为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极大损失。

四、修筑长城和开发边疆:

2、秦始皇兴修灵渠,沟通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以上是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板书设计:

一、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都:咸阳。

二、秦朝巩固统一加强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

2、文化方面;

3、思想方面;

4、修筑长城和开发边疆 [反馈练习]

一、选择题:

1、班上来了一位新同学,他自我介绍的时候说,他的姓和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的名字相同,请问他的姓是()A、夏 B、唐 C、周 D、秦

2、电视《英雄》中有一个这样的场面:无名对秦王说:“剑”字由18种写法,秦王说:统一后只保留一种。秦王统一全国后保留的这种文字属于()A、甲骨文 B、小篆 C、帛书 D、金文

3、秦王嬴政统一中国的年代是()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前221年 C、公元前230年 D、公元前220年

4、秦始皇的下列哪项统治措施,就其历史作用而言应该否认的是()A、推行郡县制 B、统一货币 C、焚书坑儒 D、修筑长城

二、综合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唐,李白《古风》(1)秦统一全国有什么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2)秦统一全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秦朝统一后,派将军蒙恬北伐匈奴,并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长城。

第五篇: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秦王扫六合》教学案

教学目标

掌握:秦的统一;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作用; 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知道:秦始皇有功有过,且功大于过。

培养:学生辩正认识历史人物、事件和现象以及归纳史实的能力。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的统一以及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温馨提示:以上黑体字“掌握”“了解”等字眼儿是教学目标里经常出现的,以下出现的加粗字都是经常用到的)

教学重点:秦的统一及作用。教学难点:对“焚书坑儒”的认识。教学手段: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4分钟)

你看过电影《英雄》吗?这部电影是以历史上的“荆轲刺秦王”为蓝本,演绎了一个大侠刺秦王的故事。

请欣赏电影《英雄》中的易水送别片段。(课件显示)“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最终荆轲刺秦成功了吗?(生答:没有)。

荆珂刺秦没有成功,秦王嬴政却统一了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同学们,想知道原因吗?(生:想!)那就让我们就一起走进那段英雄的历史——秦王扫六合(板书课题)。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0分钟)

(一)请大家预习课文,读完一遍课文后,试着自己完成以下学习目标:

1、结合上一课知识,你认为秦为什么能够灭掉六国而统一天下?

2、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为巩固统治,都采取了那些措施?(提示:你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军事等五个领域来进行总结。)

3、秦朝修建的哪个水利工程至今还在发挥作用?

4、秦的疆域如何?

5、你的疑问是?

(二)请将你的答案和前后位小组内进行交流,看是否有所补充或删减。

三、成果展示,答疑解惑(15分钟)小组推荐轮流回答目标问题,教师适当点评。重点提示: 目标2:

①教师出示课件图片(秦始皇帝和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封建政治制度的格局图片)提醒学生:嬴政在称皇帝以前的身份是“秦王”,在统一六国、称皇帝以后应改称“秦始皇”。

②(课件动态依次显示各国文字、货币及度量衡相关图片及统一情况)

③(课件依次显示)什么是“焚书坑儒”?秦始皇为什么要焚书坑儒?结果怎么样?

教师归纳:焚书坑儒是两个历史事件的合称,秦始皇用焚书坑儒的方法,目的是想通过这种做法来反对效法古代的治理方法和反对以古讽今,但他采用的手段极其粗暴野蛮。其结果是摧残了文化,钳制了人们的思想,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了莫大损失,对此我们应予以批判。

④(课件显示长城地图)问: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呢?秦长城起止点分别在哪里?

教师总结:为了抵御匈奴的进攻,秦把原来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修筑了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蜿蜒万余里。这座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工程,它显示着我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成就,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独创性的象征。

目标3:(课件动态显示灵渠、湘水、离水及相关图片)教师强调:为解决运输困难,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灵渠沟通了湘水和离水,把长江和珠江流域连接起来。灵渠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至今尚能灌溉四万多亩土地。

目标4:(课件显示)秦的疆域地图

让学生按照正确的识图方法,找出秦朝疆域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最远到达的地点,并让生准确地在地图上标出疆域的四至。

目标5:(质疑问难)

教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解决了好多问题,不知道你还有什么疑问,不妨提出来,让我们共同加以解决?(适时鼓励提问题的同学)

三、质量检测,整体提升(8分钟)

1、给大家4分钟时间记忆刚才学过的历史知识,然后我们搞一个测试,检查一下大家,看谁学的更扎实。(学生记忆知识)

2、好,我们下面开始检测大家的本课学习情况,(教师课件出示检测题)

四、历史回眸,情感升华(8分钟)

通过检测,发现大家对本课掌握的都非常好,但老师有个问题,1、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对这个问题你有什么看法?

(指导学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充分肯定秦始皇在历史上功绩,指出他对历史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同时还应指出:作为封建专制皇帝,他在完成统一、巩固统一的同时,对人民施行了暴政,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2、学习本课历史后,你有什么认识或启示或收获?(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

3、本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请大家下课后,自觉搜集一些关于秦始皇的历史故事,我们下节课开一个故事会,更深层次的了解一下这位历史上众说纷纭的皇帝。

下载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教学设计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秦朝中央集权统治的建立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了解秦 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二)能力目标:通过......

    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湖南省江永县允山中学何小辉(***) 教材分析 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华统一的先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始皇实现统一,既卓而不凡又专......

    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秦的统一;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2)通过引导学生归纳、试评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等问......

    10课秦王扫六合

    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秦朝中央集权的建立及其原因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理解统一多民......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精选5篇)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秦的统一;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 (2)通过......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精品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精品教案 教材分析 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华统一的先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始皇实现统一,既卓而不凡又专断残暴,......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教案

    第10课“秦王扫六合” 建湖县裴刘学校周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秦兼并六国的史实;掌握秦始皇加强统一的措施。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历史校本教材和创设历史情景提高归......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教学设计) 一、本课基本说明 1.模块: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2.年级:七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第三单元第10课 5.学时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