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体学+肩关节的学习教学设计 20170107

时间:2019-05-12 22:12: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正常人体学+肩关节的学习教学设计 20170107》,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正常人体学+肩关节的学习教学设计 20170107》。

第一篇:正常人体学+肩关节的学习教学设计 20170107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内容(宋体,小四)

二、学情分析

内容(宋体,小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内容(宋体,小四)

(二)能力目标:

内容(宋体,小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内容(宋体,小四)

四、教学重点、难点

内容(宋体,小四)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五、教法、学法

内容(宋体,小四)教法: 学法:

六、教学资源

内容(宋体,小四)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一(分钟)

内容(宋体,小四)

(二)教学环节二(分钟)

内容(宋体,小四)„„

八、创新与反思

内容(宋体,小四)《肩关节学习》教学设计

北京市盲人学校 王晓玲

一、教材分析

教材选用全国盲人按摩中等专业统编教材《实用人体学》,本节课授课内容是《实用人体学》中第二章“运动系统”第四节“关节”。《实用人体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这门课程是保健康复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按摩好地前提,是全面掌握人体构造功能,尤其是肌肉骨和关节的结构、功能和活动规律。根据视障学生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教学设计,发挥学生听觉和触觉学习专注性,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这门专业的核心理论基础课程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

1.本课程针对中专一年级学生,本班共有学生13名,其中低视生7,全盲生6名。本班级学生全盲生比较多,学生学习主要靠触摸。

2.学生的视力情况、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有一定的差别,根据综合能力强弱,将学生分为A、B两层。

3.学生已经学习了《实用正常人体学》课程运动系统章节中的骨和关节的基础知识,这节课程具体学习人体重要关节之一,肩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本班学生为成人班学生,18至25岁,年龄偏大,基础知识较弱,但思考能力、分析能力较强,学习的需求和动力很强。

三、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情况,制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和分层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肩关节组成(关节头、关节凹的名称和比例特点,关节凹的辅助构造)。2.掌握肩关节特点(关节囊整体紧张度和薄厚,关节囊周围加厚的情况)。2.掌握肩关节7个方向的运动。

设计意图:由于临床上肩周炎较为常见,而按摩效果比较好。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症继而引起肩关节活动受限制,要学习按摩治疗肩周炎,必须把肩关节的组成、特点以及运动掌握好。因此我把这三个知识点列本节课为知识目标。

(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全面评价他人的好习惯。2.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能力和习惯,进一步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习惯,加强团队合作的意识。

(三)能力目标

1.能够触摸肩关节的关节头和关节凹。

2.能够触摸骨骼教、人体具在肩关节运动时,肱骨头和肱骨骨干的位置变化。3.能够用彩泥粘贴出关节囊和一条韧带。

设计意图:视障学生的学习途径是触摸,我把能力目标设为能够触摸到构成肩关节的关节面,因为只有在运动关节中触摸感知关节头和肱骨体的状态,才能充分理解肩关节的运动。

(四)分层教学目标

1.A层学生:共7人。综合能力强,根据《全国盲人医疗按摩师资格考试》的大纲要求,要求掌握肩关节组成、特点和运动。

2.B层学生:共6人。综合能力较弱,根据《全国盲人医疗按摩师资格考试》的大纲要求,要求学会组成和运动。

分层意义: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视力状况,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这样学生既能学会知识,也能增加学习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肩关节组成、肩关节特点(关节囊整体紧张度和薄厚,关节囊周围加厚的情况)和肩关节7个方向的运动。触摸肩关节的关节头和关节凹。而将 能够触摸骨骼教、人体具在肩关节运动时,肱骨头和肱骨骨干的位置变化,同时能够用彩泥粘贴出关节囊和一条韧带。通过触摸教学环节,突破难点学习,掌握知识。

五、教学、学法

根据对本课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分析,结合学生实际实际情况,我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方法,层层深入的小组活动实现教学目标。

六、教学资源

(一)教具:教案、PPT、网络课堂、人体骨架。

(二)学具:教材、彩泥。

(三)信息化资源

1.学校教师集体开发的网络课堂,可以读屏。

2.自主制作的微课教学内容,提前发下去,学生可提前预习。

(四)教学环境:校内正常人体学的授课教室。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环节一:情景引入:

通过设问,“同学家中可有肩周炎的家人?的肩部的活动如何?”通过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理解现在学习的肩关节是很多疾病的病情发展的表现的结构基础,引起学生学期兴趣。

(二)教学环节二:分发任务单

将学习内容设计学习任务清单,学生领取任务单,组内分工,低视同学带着全盲同学读任务单,结合教具准备学习。同时教师把本节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在ppt上展示并做以说明,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等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这个环节,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本节课的教学环节。为上课做好充分准备。

(三)教学环节三:任务实施

1、学习肩关节的组成、汇报与评价

关节组成是肱骨头和关节盂,这点比较容易,让学生直接在书本上找到名称就可,而对于肱骨头和关节盂大小比较,需要全盲同学去触摸比较,有助于理解头大盂小的肩关节比较灵活的基础,因此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增加了让学生触摸。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通过抢答问题的形式,来汇报触摸学习情况。抢答一个问题给本组计为知识成长分,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情绪和参与度。

(四)教学环节四:任务实施

2、汇报与评价 :学习肩关节的特点

让学生通过粘贴关节囊,来理解关节囊的特点,薄而松弛,上面有多条肌 腱、韧带加强,后面也有加厚,外侧也加厚,而囊的下面没有。通过这个过程学会肩关节的特点和关节脱位的方向。

(五)教学环节五:任务实施

3、学习与汇报和评价: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任务单,找出关节的7个运动并运动自己的肩关节,完成七个方向的运动,加强理解学习。体会肱骨头方向和肱骨体的运动位置,并思考为什么肩关节屈大于伸,展大于收,旋内大于旋外。通过这个过程,让全盲学生在身体运动中掌握肩关节的运动,体会到肱骨头在关节凹中的运动。

(六)教学环节六:课堂总结

教师让每个小组派代表总结肩关节的组成、肩关节特点、肩关节的7个运动并做练习题,通过这个过程让学生总结更好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做练习题巩固 4 知识。

八.创新与反思

反思:本节课重视开发视障学生学习的多种学习手段.以任务驱动驾驭课堂法,将要学习内容以任务的形式发给学生。并且为学生设计好完成任务的各项活动,并且设计好评价学生掌握知识的评价形式,例如汇报、知识抢答、动作演示、彩泥粘贴等充分发挥视障学生的触摸学习方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部分视障学生而言,触摸和活动是主要的学习方式,经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课堂活跃,课堂学习效率较高.创新:多种教法学法应用,补偿盲缺陷,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在课堂中为学生设计多种学习活动,例如学生通过读书、听视频、触摸教具,用彩泥贴出关节囊等开展学习活动。这样通过调动学生多感官、多方法自主学习,更好理解知识。同时,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低视学生带领全盲生一起学习。低视学生带领全盲生读任务单、一起完成任务等,这个学习方式的设计既调动学生互相合作的能力,又充分考虑到视障学生的学情特点,从而很好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

第二篇:《正常人体解剖学》学习心得体会分享

《正常人体解剖学》学习心得体会分享

15级针灸推拿二班 曹睿

还有几个月,我们大一的学生来到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就要满一年了。经过将近一年的学习,我们都有所收获,在此我想就我对《正常人体解剖学》这门课和同学们分享一下我的学习心得体会。

在刚刚学习的时候,很多同学有着这样的想法,就是我们作为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解剖学这样的课程呢?加之本门课程的复杂性,许多同学学习的并不是很好。

首先,我们应该从心理上克服这个问题。要知道,我们的确是中医院校,但是这与我们学习最基本的医学知识有什么冲突呢?古人无法看到的东西我们现在可以系统地学习到,应该当作一种幸事来看才对。另外,作为针灸推拿学专业和康复医学专业的同学,对解剖知识还需要有更深层次的了解,为将来学习针刺治疗打好解剖学基础。

其次,解剖学虽然有知识点多,复杂的特点,但是解剖学也如其他学科一样,要想较好地掌握其知识点,也需要根据各人自身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端正的学习态度加上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成功的关键。

《正常人体解剖学》在西医院校的叫法是《系统解剖学》,系统解剖的意思就是把人分为九大功能系统来学习就是运动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共九个系统这样就学习了人的基本结构。下面仅就正常人体解剖学的一些特点分享一下我觉得学好正解的方法及注意点:

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解剖学研究的是正常人体的形态、结构,名词多,记忆量大是其特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学好它就必须靠死记硬背,而是重视实验,珍惜每次实验机会,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解剖标本、模型的观察结合起来。同时注重活体的触摸和观察,充分利用其直观的印象促进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加强对图片的认识,在固定一段时间进行复习。

二、形态与功能相结合

人体各器官都有其特定的功能和结构。两者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一定的形态、构造表现一定的功能,但功能的变化也能作用于结构、形态并引起其相应的变化。如:上下肢分工不同,其形态、结构也因此表现出各自的特点。在解剖学的学习中,理解双方这种关系,对于掌握人体器官结构的形态特征是非常重要的。

三、局部与整体相统一 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由众多系统和器官组成。器官与整体,器官与器官之间在形态、功能上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而系统解剖学将一系列形态,功能相似的器官归为一个系统,就系统内部各器官而言,首先掌握其形态,功能上的相似性,把握其共同特征,然后根据各器官自身形态、功能上的特点,加以区分。理解它们的异同点,这样更有利于记忆,做到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四、重点与难点的把握

因为学时的关系,将一部教材的所有知识全都掌握是不可能的。要想很好地掌握重点与难点,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1.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从老师的讲解中,抓住重点与难点。

2.课后对照大纲全面复习,整理笔记,在自己消化知识的基础上,悟出重点与难点。

3.阶段回顾,巩固知识,在循环的复习中掌握重点与难点。

五、持续学习

《正常人体解剖学》这类的形态学课程,并不是说一学期学完了,通过了考试就可以弃之不理了,相反的,正解教材以及参考书我觉得应该作为我们中医类书籍之外的案头书,没事的时候就可以翻一翻,加深印象,让习惯成自然。我现在就在复习上学期学过的解剖学知识,学然后之不足,当我现在拿起教材的时候就已经觉得我已经遗忘了不少的内容,但好在发现得早,我从本学期开始就利用课余时间反复学习,力求做到学懂、记住。

六、推荐书目

最后,我想为大家分享一下好一点的解剖学参考用书。教材方面,我推荐大家买一本西医院校的七年制《系统解剖学》教材,厚度大约是咱们所用教材的三倍,因为中医院校的原因,所用的教材只是以了解为目的,但是未来的患者不会按照你的教材而生病,所以我觉得要学就学最详细的为好。图册方面,我推荐大家看一看《奈特人体解剖学图谱》,本书是美国医学博士奈特先生精心绘制的图谱,内容详尽美观,在解剖学界久负盛名。

最后,希望大家能热爱我们所学的每一门课程,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希望大家经过这几年的学习都能够做到新楼教室里的标语说的那样“德继孔孟,智接老庄”,医路漫漫,愿我们大家一起努力!

第三篇:《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供中医、中西结合、针推、骨伤、护理等本科专业使用)湖北中医学院 解剖教研室

前言

人体解剖学主要是研究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理论学科,是医学生学习中医和西医的必修课。根据2003年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中医类规划教材《正常人体解剖学》(严振国主编)的主要教学内容,组织本教研室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教授及骨干教师对原教学大纲进行了修改、补充和调整,故编写了这本新的教学大纲,供中医、中西结合、针灸、骨伤、推拿、护理等本科专业使用。本教学大纲按照人体的九大系统,在每章每节中均列有掌握、熟悉和了解三种层次的内容。力求达到本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完整性和先进性,并注意突出中医院校的特色,做到重点突出、难点明确、通俗易懂,方便使用。

根据我院教务处规定的《解剖学》本科教学计划为82学时,整个教学过程采取课堂理论讲授和观察实物标本两部分,二者比例约为3:1。在教学方法上,将主要采用多媒体,应用启发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并强调观察实物标本,在活体上摸认各种体表标志和脏器位置及血管神经走行的体表投影,并辅以挂图、模型、等综合教学法。其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人体形态结构的基本知识,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

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大纲使用说明

本大纲在每章每节中均清楚地划分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的内容。其中掌握的内容是人体形态结构最基本的知识,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重点内容,它要求学生达到充分理解、牢记、融会贯通、灵活应用的程度。熟悉的内容要求学生理解、熟知、并加以记忆和应用。了解的内容是在重点突出的前提下,对本学科的知识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的了解。

绪 论

[教学内容] 人体解剖学的定义、器官的组成及系统的划分、解剖学的分科及学习方法、解剖学知识和常用术语

[目的要求] 掌握人体解剖学定义、姿势、方位术语、切面术语。熟悉人体器官的组成及系统划分。了解解剖学分科和学习方法。

[教学课时及方法] 1学时第一章

运动系统

[教学内容] 本章教学内容为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部分。

[目的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人体各部位骨的名称、位置及重要形态结构,特别是骨性标志;各部位骨的连结形式,各大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及运动;各部位主要肌肉的名称、位置、起止点及作用。

[教学课时及方法] 本章教学时数为19学时,理论教学13学时,实习教学6学时,采用挂图、游离骨标本、骨架、游离关节标本和完整尸体观察肌肉,并配合多媒体教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要求学生多看、多认、多摸、多记,加强提问,督促复习,并进行实物标本辨认小测验。第一节

概述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及体表标志的概念。熟悉运动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掌握骨的形态和构造,了解骨的理化特征。

掌握躯干骨的名称、数目、位置,掌握椎骨的一般形态以及主要形态结构:椎体、椎弓、椎孔、椎管、椎间孔、肋沟、骶岬、骶管裂孔、骶角、胸骨角、颈静脉切迹、剑突等。掌握上肢骨的名称、数目、位置以及主要形态结构:肩胛骨:肩胛冈、肩峰、关节盂和肩胛骨下角。肱骨:肱骨头、肱骨大小结节、外科颈、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肱骨小头、肱骨滑车、内、外上髁、尺神经沟、鹰嘴。桡骨:桡骨头、桡骨粗隆、桡骨茎突。掌握下肢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以下主要形态结构:

髋骨:髂骨、耻骨、坐骨、髋臼、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闭孔、坐骨结节、耻

骨结节。股骨: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股骨内、外侧髁。胫骨:胫骨内、外侧髁、胫骨粗隆、胫骨内踝。腓骨:腓骨小头和外踝。掌握颅骨的名称,数目以及以下主要结构和孔道:

眶上、下孔、枕骨大孔、翼点、枕外隆凸、乳突、颧弓、下颌窝、下颌头、下颌角。

鼻中隔、上、中、下鼻甲,鼻旁窦的名称、位置及开口部位,、颅前、中、后窝、内外耳门、垂体窝。第三节

关节掌握关节的主要结构。了解骨连接的类型、关节的辅助结构及关节的运动。

掌握脊椎及胸廓的组成;脊椎的生理弯曲;椎间盘的形态结构。熟悉椎骨间的韧带、关节;胸廓的形态。了解脊柱、胸廓的功能。

掌握肩、肘、髋、膝关节的组成、主要结构特点及运动形式。了解腕关节、距小腿关节的组成及运动形式;骨盆的组成;足弓的组成。了解颞下颌关节的组成、主要结构特点及运动形式。第四节

肌肉

掌握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胸锁乳突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臀大肌、梨状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膈肌的位置、起止、作用和三大裂孔。熟悉肌的分类、形态、构造及辅助装置;腹肌的层次、起止和作用。了解头面肌、颈深肌群、前臂屈伸肌、小腿各肌群的名称、位置以及排列关系。第二章

消化系统

[教学内容] 本章教学内容包括消化管(口、咽、食管、胃、小肠、大肠),消化腺(肝、胰)和腹膜。

[目的要求] 掌握消化管各部分的位置及重要形态结构;消化腺的位置、形态及体表投影,输胆管道的组成;腹膜腔及腹腔的概念。

[教学课时及方法] 本章教学时数为7学时,理论教学5学时,实习教2学时。采用挂图、模型、实物标本及多媒体教学,并加强提问,督促复习,并进行实物标本辨认小测验。第一节

概述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胸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了解消化系统的一般功能。消化管的一般结构。第二节

消化管

一、口腔掌握咽峡的组成;舌的形态、粘膜上的舌乳头;腮腺的位置和腮腺管的开口部位。熟悉口腔的构造和分部;牙的形态构造。了解牙的出牙和牙式;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的位置和腺管的开口部位。

二、咽掌握咽的形态、位置和分部;腭扁桃体的位置。熟悉咽部的结构和交通。

三、食管掌握食管的位置和生理狭窄。

四、胃掌握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熟悉胃壁的构造。

五、小肠

掌握小肠的分部;十二指肠的分部和各部的主要形态结构。了解空肠、回肠的位置和结构。

六、大肠

掌握大肠的分部和位置,盲肠和结肠的特征性结构;阑尾的位置及其根部的体表投影;直肠的弯曲和结构,肛管的形态结构。熟悉直肠的毗邻关系。第三节

消化腺

七、肝

掌握肝的形态、位置和体表投影;胆囊的位置、形态、分部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胆道的组成和开口部位。了解肝的功能。

八、胰掌握胰的位置、形态、胰管的开口部位。了解胰的功能。第四节

腹膜

掌握壁腹膜、脏腹膜和腹膜腔的概念,盆腔内的腹膜陷凹。

了解腹膜与腹盆腔脏器的关系,网膜和系膜的位置、形态结构,腹膜的一般功能。第三章 呼吸系统

[教学内容]肺外呼吸道(鼻、咽、喉、气管、主支气管),肺以及胸膜和纵隔。

[目的要求]掌握肺外呼吸道各部的位置及重要的形态结构;肺的位置、形态、分叶及体表投影;胸膜、胸膜腔、胸腔的概念;纵隔的定义。

[教学课时及方法]本章教学时数为4学时,理论3学时,实习1学时,采用挂图、模型、实物、标本及电影教学,并对实物标本进行小测验。第一节

概述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

了解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肺外呼吸道

一、鼻掌握鼻的组成,鼻腔的分部和固有鼻腔的形态结构。熟悉固有鼻腔粘膜的分部。了解外鼻的位置和结构。鼻旁窦(见运动系统)

二、咽(见消化系统)

三、喉掌握喉的位置、主要喉软骨,喉粘膜的主要形态结构。熟悉喉的连结,喉腔的分部。了解喉肌。

四、气管和主支气管掌握气管的形态、位置和结构,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第三节

肺 掌握肺的位置、形态、结构和分叶。

了解肺内支气管。第四节

胸膜和纵隔

五、胸膜掌握胸膜、胸膜腔和胸腔的概念,壁 胸膜的分部,胸膜和肺的体表投影。

六、纵隔

了解纵隔的位置、分部和内容。第四章

泌尿系统

[教学内容] 本章教学内容为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目的要求] 掌握上述器官的位置、形态及结构特点。

[教学课时及方法] 本章教学时数为2学时,理论1学时,实习1学时,采用挂图、模型、实物、标本及电影教学,并对实物标本进行小测验。第一节

概述

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

了解泌尿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掌握肾的形态、位置和内部结构。

熟悉肾的被膜。第三节

输尿管

掌握输尿管的位置、毗邻和生理性狭窄。

熟悉输尿管的分段。第四节

膀胱

掌握膀胱的形态、位置,膀胱壁的构造。第五节

尿道

掌握女尿道的位置、结构特点及开口部位。第五章 生殖系统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教学内容有男性内生殖器如睾丸、输精管道及附属腺;女性内生殖器,如卵巢、输卵管、子宫和阴道。

[教学要求]要求掌握上述男、女内生殖器各器官的名称、位置及形态结构。

[教学课时及方法]本章教学时数为5学时,理论4学时,实习1学时,采用挂图、模型、实物、标本及电影教学,并对实物标本进行小测验。第一节

概述

掌握生殖系统的组成。

了解生殖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男性生殖器

一、男性内生殖器

掌握睾丸的位置、形态和结构;输精管的位置和分段;前列腺的位置和形态;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和弯曲。熟悉附睾的位置、形态;精索的位置和组成。了解射精管、精囊腺、尿道球腺的位置和开口。

二、男性的外生殖器掌握男尿道的分部、狭窄和弯曲。了解阴囊的结构;阴茎的分部和构造。第三节

女性生殖器

三、女性内生殖器掌握卵巢的位置和形态;输卵管的位置、分部和结构;子宫的位置、形态、分部和姿势。熟悉子宫和卵巢的固定装置。了解子宫壁的结构;阴道的位置和开口。

四、女性外生殖器熟悉会阴的概念;女性乳房的位置、形态和结构。了解女阴的形态结构。

第六章 循环系统

[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教学内容为心血管系统(心、动脉、静脉),淋巴系统(淋巴管道,淋巴结及脾)

[目的要求] 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各腔结构,心的传导系,动脉供应及心包等,各部位动脉干的名称,位置及重要分支,主要的摸脉点和止血部位;各部位主要静脉干的名称,起止和注入部位。淋巴导管的起止、收集范围及脾的位置和形态。

[教学课时及方法] 本章教学时数为14学时,理论10学时,实习4学时,采用挂图、模型、实物、标本及电影教学,并对实物标本进行小测验。第一节 概述

掌握循环系统的组成。

了解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一、总论

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组成和功能意义。

了解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含义及其作用。

二、心

掌握心的位置、外形、各腔结构、传导系及动脉供应。

熟悉心壁的构造,心包的分部及心的体表投影。

三、动脉

(一)肺循环的动脉

熟悉肺动脉干的起点及分支。

了解动脉韧带的位置、形成及意义。

(二)体循环的动脉掌握主动脉起止、分部及主动脉弓的三大分支;颈总动脉的起止和分支;腹主动脉起止及成对和不成对的分支;颈动脉窦、颈动脉小球的位置及作用。

熟悉上、下肢动脉主干的分段名称,颈外动脉、腹腔干、肠系膜上、下动脉、髂内动脉的各自分布范围。

了解掌浅弓和掌深弓的组成及位置;胸主动脉的分支和分布范围。

(三)全身主要动脉的体表投影、摸脉点和止血部位

熟悉颈总动脉、面动脉、颞浅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指掌侧固有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足背动脉、胫后动脉的摸脉点和止血部位。了解上述动脉的体表投影。

四、静脉

掌握上、下腔静脉的组成和收纳范围;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髂内、外静脉的组成、收纳范围和汇入;门静脉的组成、位置、属支、收纳范围和侧支循环。

熟悉肺静脉的起止;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颈外静脉、大、小隐静脉的起始,走行和汇入。

了解静脉的结构特点;肋间静脉、奇静脉、胸廓内静脉、肾静脉、睾丸静脉、腹前壁浅、深静脉的起始和汇入;颅内、外静脉的交通;直肠静脉丛的组成和回流。第三节

淋巴系

掌握淋巴系的组成;胸导管的组成、走行位置、收纳范围和汇入;淋巴结的形态;脾的位置及形态。

熟悉淋巴循环途径和右淋巴导管的组成及收纳范围;乳房和直肠的淋巴 引流;脾的功能。

了解下颌下淋巴结,颈外侧浅、深淋巴结、腋窝淋巴结、腹股沟浅、深淋巴结的位置,收纳范围及汇入。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

[教学内容]第七、八两章包括内分泌器官(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松果体、胸腺)视器主要有眼球和眼副器;前庭蜗器主要是外耳、中耳和内耳。

[目的要求]掌握各内分泌器官的位置及形态。眼球壁的层次、分部和结构,眼球内容物的名称、结构特点及作用。眼副器的组成及功能。外耳、中耳、内耳的组成分部及结构特点,位觉感受器及听觉感受器的位置。

[教学课时及方法]本章教学时数为7 学时,理论5学时,实习2学时,采用挂图、模型、实物、标本及电影教学,并对牛眼进行现场解剖。第一节

概述

掌握内分泌腺的分类。

了解内分泌系统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内分泌器官

掌握甲状腺、甲状旁腺、肾上腺、垂体的位置和形态。

了解上述各腺的一般功能。第八章

感受器第一节

概述

掌握感觉器的组成。

了解感觉器的主要功能。第二节

视器

掌握眼球壁各层的位置、分部及各部的主要形态结构;房水的产生、循环及意义。

了解晶状体、玻璃体的位置和作用;视网膜视部的组织结构。

熟悉结膜的分部 ;眼泪的产生及泪道的组成。

了解眼睑的形态结构;眼球外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第三节

前庭蜗器

掌握前庭蜗器的组成和分部;鼓膜的位置、形态和分部;中耳的分部和三块听小骨的连结;内耳骨迷路和膜迷路的分部及主要形态结构。

了解外耳道的特点及意义;幼儿咽鼓管的特点及意义;乳突小房的位置及意义;声音传导的途径。第九章

神经系统

[教学内容]神经系统概述、脊髓和脊神经;脑和脑神经、传导路,自主神经系统,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脑脊液及脑的动脉供应。

[目的要求]掌握神经系统常用术语;脊髓的外形和内构;四大神经丛的位置、组成及重要分支;脑的分部及形态结构,脑神经的名称、数目及分布范围;各传导路的具体途径;自主神经系统的组成和作用;脑和脊髓被膜的层次、重要结构,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脑动脉的来源,分支及分布范围。

[教学课时及方法]本章教学时数为23学时,理论17学时,实习6学时,采用挂图、模型、实物、标本及电影教学。第一节

概述

掌握神经系统的区分及常用的术语(反射、反射弧、灰质、白质、神经核、神经节、纤维束或传导束、神经)。

熟悉神经系统的构造、神经元的分类及突触的概念。第二节

脊髓和脊神经

一、脊髓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节段区分。

熟悉脊髓灰质的形态结构及白质中的重要传导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束和皮质脊髓束。)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关系和脊髓的一般功能。

二、脊神经

掌握脊神经的数目、组成及纤维成分;四大神经丛的组成和位置;膈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股神经、坐骨神经及其两大分支的行走位置及分布范围;坐骨神经主干的体表投影。熟悉腋神经、肋间神经、隐神经、阴部神经、臀上皮神经的行走位置及分布范围。了解脊髓对皮肤的节段性支配。第三节 脑和脑神经

一、脑

(一)脑干

掌握脑干的位置、分部;脑干内主要传导束及网状结构的概述。

熟悉脑干的形态;薄束核和楔束核的位置。

了解主要脑神经核的名称和位置。

(二)小脑掌握小脑的位置和外形;了解小脑的构造及对外联系。

(三)间脑掌握间脑的位置及主要分部;了解背侧丘脑、下丘脑、后丘脑的一般功能。

(四)大脑:

掌握大脑半球的位置、形态、分叶及其主要沟、回;主要的皮质中枢(躯体运动和感觉、视、听、运动性语言、内脏运动等中枢);内囊的位置分部及主要的传导束。了解基底核、纹状核、边缘系统的概念。

三、脑神经

掌握脑神经的数目、名称及分布范围;视神经、动眼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的主要分布范围。了解角膜反射和瞳孔对光反射的通路。第四节 传导路

掌握浅感觉传导路、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锥体系运动传导路。

了解视觉传导路及内囊损伤。第五节

自主神经系统

掌握内脏神经系统的区分及分部;交感中枢和副交感中枢的位置。

熟悉交感干的组成及位置。

了解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分。第六节

脑和脊髓的被膜、脑室、脑脊液

掌握脑和脊髓被膜的层次名称、硬膜外腔、硬脑膜窦、蛛网膜下腔的概念;脑脊液的产生和循环。

了解脑室名称、蛛网膜颗粒、脉络丛、上矢状窦、乙状窦、海棉窦、大脑镰、小脑幕、小脑延髓池的位置及意义。第七节

脑和脊髓的血管

掌握大脑中动脉的分布范围;大脑动脉环的位置组成及意义。

熟悉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的来源和分布范围。

了解脑的血供来源,脑静脉回流途径。主要参考书目

(一)河北新医大主编:人体解剖学上、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年7月

(二)邱树华主编:正常人体解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三)严振国主编:正常人体解剖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年,(四)刘芳主编:人体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年,第三版

(五)吴先国主编,人体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第四版

(六)彭裕文主编,局部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第五版

(七)柏树令主编,系统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第五版

(八)袁尚荣主编,正常人体解剖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九)严振国、聂绪发主编:中医应用局部解剖学,上海科技出版社,2005年,2

第四篇:正常人体解剖学2003教学大纲(定稿)

上海中医药大学

《正常人体解剖学》教学大纲

一、前言

《正常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既要适应中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各科和西医各科的需要,又要有别于西医院校的《系统解剖学》。本课程的教学内容除阐明中医学对人体结构的论述之外,在运动系统中另立“体表标志”一节,一一介绍这些骨性、肌性和皮肤等标志,为以后针灸、推拿等课程打下基础;在内脏学中,重点突出各主要脏器的体表投影,为中医内科等打下基础;在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中,强调血管和神经的体表投影,注重动脉干的主要摸脉点和止血部位,这些均对临床各科有很大帮助。

在教学上采用上课和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课堂讲授要求采用启发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理论联系实际;另外,有些内容可培养同学自学,使同学的自学能力得到提高。

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二级要求,即掌握和了解。对要求掌握内容必须充分理解、牢固记忆、融会贯通。

本课程共计84学时(每学时为40分钟),其中理论课为68学时,实验课为16学时。本课程使用教材为《正常人体解剖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严振国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2003年1月出版发行)

二、教学要求和内容

掌握人体解剖学的研究范围和目的,解剖学姿势和方位术语。了解人体的组成,人体解剖学的分科。

第一章

运动系统

(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掌握骨的形态和构造。

掌握躯干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主要形态结构

掌握上、下肢骨的名称、数目、位置及主要形态结构 掌握颅骨的名称、数目及主要的孔道和结构)掌握关节的基本结构,关节的运动。

了解骨连结的类型,关节的主要辅助装置。掌握脊柱的组成(椎间盘的形态结构),脊柱的生理弯曲和胸廓形态。掌握肩、肘、腕、髋、膝和踝关节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了解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的构成;了解手关节的名称和组成。

了解骨盆的组成、分部、性差;了解足关节的名称和组成;了解足弓的概念。掌握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掌握肌的起止及肌的辅助装置。了解肌的形态和构造。

掌握斜方肌、背阔肌、胸大肌的位置及起止和作用,膈的位置、孔裂和内容,竖脊肌的位置和作用。了解肋间肌的位置和作用,腹直肌鞘的位置及组成。掌握胸锁乳突肌的位置及起止和作用。

了解咬肌、颞肌、口轮匝肌、眼轮匝肌的位置和作用;了解 枕额肌、颊肌的位置。

掌握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位置及起止和作用。了解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肩胛下肌和肱肌的 位置和作用;

了解前臂屈肌群、伸肌群各肌的名称和位置排列关系。了解手肌的分群。

掌握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的位置及起止和作用。了解其他下肢肌的名称、位置、分群及主要作用。

第二章

消化系统

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

掌握胸腹部的标志线和腹部分区。了解消化管的一般构造。

掌握咽峡的组成,腭扁桃体的位置,舌的形态构造,腮腺的位置及腮腺管的开口部位。了解口腔的分部,牙的形态、结构、出牙和牙式,下颌下腺与舌下腺的位置及腺管开口部位。

掌握咽的形态、分部、结构及各部的交通。掌握食管的位置和三个生理狭窄。• 掌握胃的形态、分部和位置。

• 掌握小肠的分部(包括十二指肠的分部和十二指肠大乳头)。

• 掌握大肠的形态特点、分部和位置,阑尾的位置及其根部的体表投影,直肠的位置、形态结构及肛管结构(肛窦、齿状线)。• 掌握肝的形态、位置和体表投影

• 掌握胆囊的形态、分部、位置及胆囊底的体表投影,胆道的组成及开口部位。• 掌握胰的形态、位置和胰管的开口部位。

• 掌握腹膜腔,男、女性盆腔腹膜陷凹的名称、位置。

第三章

呼吸系统

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上、下呼吸道的划分。掌握鼻甲、鼻道、鼻中隔的位置。

了解外鼻的形态结构,鼻腔的分部,固有鼻腔粘膜分部。

掌握喉的位置,主要喉软骨的名称,喉粘膜的主要形态结构,喉腔分部。了解弹性圆锥。

掌握气管位置及结构,左、右主支气管的区别。掌握肺的形态、结构、位置及体表投影。了解肺内支气管。掌握壁胸膜的分部、胸膜腔、胸膜顶和肋膈隐窝的位置,胸膜下界和肺下缘的体表投影。了解纵隔的概念、位置和分部。

第四章

泌尿系统

掌握泌尿系统的组成。掌握肾的形态和位置。了解肾的内部结构和肾的被膜。掌握输尿管分段和三个狭窄部位。了解输尿管的走行位置。

掌握膀胱的形态、位置和膀胱三角的特点。掌握女性尿道的位置、结构特点及开口部位。

第五章

生殖系统

掌握生殖系统的组成。

掌握睾丸、附睾的位置及形态结构,输精管的行程、位置,精索的位置及其组成,前列腺的位置。

了解精囊和尿道球腺的位置以及射精管的组成和开口。了解阴囊壁的一般结构,阴茎的分部和结构。掌握男性尿道的分部、狭窄、弯曲。

掌握子宫的位置和形态结构,卵巢的位置和形态,输卵管的位置和分部,阴道的位置和阴道穹。了解子宫的固定装置。

掌握尿道口和阴道口的位置。了解女性外阴的一般形态。掌握女乳房的位置和形态结构。掌握会阴概念。

第六章

循环系统

掌握循环系统的组成、血液循环的径路。了解血管吻合及侧支循环。

掌握心的外形、位置、体表投影、各腔的结构、传导系统、血管分布。了解心壁和心包的形态结构。掌握肺循环的动脉和静脉的位置。掌握主动脉的分段和其重要分支。

掌握颈总动脉、颈内动脉、颈外动脉的起止、走行位置及其分布范围。了解颈动脉窦和颈动脉小球的位置和一般功能。

了解舌动脉、甲状腺上动脉、面动脉、上颌动脉、脑膜中动脉、颞浅动脉的起始及分布范围。

掌握锁骨下动脉的起止、走行位置。

了解甲状腺下动脉、椎动脉和胸廓内动脉的起始及分布范围。

掌握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和尺动脉的起止、走行位置及其分布范围。了解掌浅弓、掌深弓的组成及其分布。了解胸主动脉的分支及分布范围。

掌握腹腔干三大分支的名称及分布范围。

了解腹腔干三大分支后的各级分支,肠系膜上、下动脉分支的名称,肾动脉、肾上腺中动脉和睾丸动脉的名称及分布范围。

掌握髂总动脉、髂外动脉的走行位置,髂内动脉的起始及分布范围。了解子宫动脉、直肠下动脉、阴部内动脉、闭孔动脉和臀上、下动脉的起始及分布范围。掌握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的起始、走行位置及其分布范围。掌握上腔静脉、头臂静脉、颈内静脉及锁骨下静脉的收纳范围和汇入,颈外静脉、头静脉、贵要静脉和肘正中静脉的起始、走行位置和汇入。了解面静脉、下颌后静脉、肋间后静脉和奇静脉的位置、收纳范围和汇入。

掌握下腔静脉的收纳范围和汇入,门静脉的组成、位置、收纳范围及侧支循环,大隐静脉、小隐静脉的起始、走行位置及汇入。

了解髂内静脉、髂外静脉、肾静脉、睾丸静脉、肝静脉、腹壁前静脉的组成和回流;了解腰静脉、肾上腺静脉的回流。

掌握体表投影:颈总动脉、颈外动脉、锁骨下动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股动脉、腘动脉、胫前动脉

掌握摸脉点:面动脉、颞浅动脉、肱动脉、桡动脉、股动脉、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 掌握止血部位:颈总动脉、颞浅动脉、面动脉、锁骨下动脉、肱动脉、指动脉、股动脉、腘动脉

掌握胸导管的组成、走行位置、收纳范围和汇入,右淋巴导管的组成、收纳范围和汇入。掌握下颌下淋巴结、颈外侧浅淋巴结、颈外侧深淋巴结、腋淋巴结、和腹股沟浅、深淋巴结位置、收纳范围和回流。

了解肺门淋巴结、食管淋巴结、肠系膜上、下淋巴结、腰淋巴结、腹腔淋巴结、髂内淋巴结和髂外淋巴结位置、收纳范围和回流。

掌握脾的位置、形态。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

了解内分泌器官和内分泌组织的基本概念。掌握甲状腺和垂体的形态和位置。

了解甲状旁腺、肾上腺、松果体、胸腺的形态和位置。

第八章

感觉器

了解感觉器的组成。

掌握眼球壁各层的位置、分部及主要形态结构。

了解房水、晶状体、玻璃体的位置及形态结构,眼底的形态结构。了解上、下睑、结膜和泪器的名称、位置及分部。了解眼球外肌的名称、位置和作用,眼的血管。

掌握前庭蜗器的组成和分部,鼓膜的位置、形态及分部,三块听小骨的名称及连结,内耳迷路的组成、分部及主要形态结构。

了解耳廓的形态,声音传导径路,外耳道的组成及弯曲,咽鼓管的位置和通向,鼓室各壁、乳突窦及乳突小房的位置。

第九章

神经系统

掌握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白质、灰质、纤维束、神经核、神经节和神经的概念)。了解神经系统的区分、组成及其基本功能,神经元的构造、分类和神经元间的联系,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脊髓节段概念及脊髓灰质的形态结构,白质的重要传导束(薄束、楔束、脊髓丘脑前束和侧束、皮质脊髓前束和侧束)。

了解脊髓节段与椎骨的关系,红核脊髓束、网状脊髓束和脊髓的一般功能。掌握脊神经的数目、组成及纤维成份,颈丛、臂丛、腰丛、骶丛的组成和位置,掌握走行位置及分布:膈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腋神经、肌皮神经、股神经****************、坐骨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腓深神经、胫神经

掌握正中神经、尺神经、坐骨神经的体表投影。了解颈丛皮支、脊神经后支(枕大神经、臀上皮神经)、胸背神经、肋间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股外侧皮神经、臀上神经、臀下神经、闭孔神经、阴部神经和隐神经的分布,脊髓对皮肤节段性分布。

掌握脑干的位置、分部及主要形态结构(锥体、菱形窝、四叠体),主要脑神经核(动眼神经核、三叉神经核、面神经核、疑核、舌下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迷走神经背核、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脑桥核和孤束核)的名称、部位及性质,薄束核和楔束核的部位及性质,脑干内的重要传导束。

了解红核和黑质的位置,脑干网状结构的一般概念及脑干的功能。掌握小脑的位置和外形结构,小脑的构造和小脑的功能。

掌握间脑的位置和主要分部,背侧丘脑的位置,下丘脑的位置、形态及其主要核团(视上核、室旁核),内、外侧膝状体的位置及一般功能。

掌握大脑半球的位置、形态、分叶及其主要的沟、回、裂,重要的皮质中枢(运动中枢、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内囊的位置、分部及各部通过的主要传导束。

了解纹状体的组成、边缘系统的概念,联络纤维、连合纤维和投射纤维的概念。

掌握脑神经的数目、名称、总的纤维成份及出入颅的部位,视神经、动眼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的主要分布及其一般功能。

了解角膜反射的途径,嗅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和副神经的主要分布及一般功能。

掌握全身浅感觉传导路,躯干和四肢意识性的本体感觉传导路,锥体运动传导路,视觉传导路。

了解瞳孔对光反射的途径,锥体外系的组成及功能。

掌握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低级中枢的位置,交感干的组成和位置。

了解内脏神经的区分、分布及功能,腹腔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肠系膜上、下神经节的位置及主要副交感神经节的位置,交感神经的分布。

掌握脑和脊髓的被膜的层次名称,硬膜外隙、蛛网膜下隙和蛛网膜粒的位置,硬脑膜窦的概念。

了解大脑镰、小脑幕的位置,海绵窦、上矢状窦、横窦、直窦和乙状窦的位置和汇入。掌握脑室的名称、位置及脑脊液的循环途径。了解脉络丛的位置、组成和功能。

掌握大脑动脉环的位置和组成,大脑中动脉的分布范围。

了解大脑前、后动脉的起始和分布范围,大脑的静脉及脊髓血管的一般概念。

第五篇: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绪论

1、解剖学姿势和方位、切面术语。

――姿势―身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双下肢靠拢,足尖朝前,双上肢自然下垂于躯干两侧,手掌朝前。

---方位—上,下---前(腹侧),后(背侧)---内侧,外侧----内,外---浅,深--近侧,远侧---桡侧,尺侧----腓侧,胫侧

----切面--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额状轴)---切面--矢状面、水平面(横切面、水平面(横切面

第一章----运动系统

1.1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功能

------骨、骨连结、骨骼肌。运动、支持、保护 2.1.1、骨学总论-----成人有206块骨

--根据位置不同,可分为:颅骨

29块(含6块听小骨)

躯干骨

51块 上肢骨

64块 下肢骨

62块

2.1.2骨的形态和构造?

---长骨:a分布于四肢

b长管状,分一体两端

c骨干(骨髓腔)

d骺(关节面)---短骨:a立方形

b腕骨、跗骨

---扁骨:a板状

b颅盖骨、胸骨、肋骨---不规则骨:a形态不规则

b椎骨(含气骨)构造----骨质 :骨密质(颅盖骨的外板、内板)、骨松质(颅骨的板障)

骨膜:a致密结缔组织膜

b成骨细胞、破骨细胞

c对骨的营养、生长或再生具有重要作用

骨髓:a填充于长骨的骨髓腔及骨松质腔隙内

b红骨髓: c黄骨髓

2.1.3.骨的理化特性

----有机质(1/3)-使骨具有韧性和弹性

----无机质(2/3)-事骨具有硬度和脆性。2.2.1躯干骨的名称和数目

答:躯干骨包括椎骨、肋和胸骨,成人躯干骨由24块椎骨(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1块骶骨、1块尾骨、12对肋、1块胸骨组成,共计51块。2.2.1椎骨的一般形态和各部椎骨的特征

答:1.一般椎骨都有一个椎体和一个椎弓,椎弓上有七个突起。

2各部椎骨的特点:(1)颈椎特点:①椎体较小椎孔较大,呈三角形。②横突有孔称横突孔。③棘突末端分叉。④特化颈椎有:第一颈椎,无椎体和棘突,呈环形,又称寰椎。第二颈椎,有齿突,又称枢椎。第七颈椎,棘突特长,又称隆椎。其棘突是计数椎骨的重要体表标志。(2)胸椎特点:①胸椎侧面和横突间断有与肋相连结的肋凹(椎体肋凹、横突肋凹)。②棘突较长,向后下斜伸呈叠瓦状排列。(3)腰椎特点:①椎体大。②棘突呈板状,水平后伸,棘突间空隙较大(临床腰椎穿刺)3-L2-命门穴L4-腰阳关穴。2.2.1躯干骨的重要骨性标志。

1.颈静脉切迹: 2.胸骨角3.肋弓: 4.骶管裂孔 5.第7颈椎棘突 2.2.1形态结构

1-锥体:为锥体的前方中部,呈短圆柱状,是支撑体重的主要部分。

2椎弓:附着在锥体后方的弓形骨板。椎弓根---椎弓与锥体连接部分较细称椎弓根。椎弓板—两侧椎弓根向后内扩展较宽阔的骨板,称椎弓板。

3椎孔:椎弓与锥体围城一孔

4椎管:全部椎骨的椎孔连在一起,形成纵行管道,称椎管

5椎间孔:椎骨叠连时,上位椎骨的椎下切迹和下位椎骨的椎上切迹围城一孔

6棘突:每个椎弓伸出7个突起,即向两侧伸出一对横突,向后伸出单一的棘突。

7骶管裂孔:骶骨中央有一纵贯全长的管道,称骶管,向上与椎管连续,向下开口形成椎管裂空。

8、骶角:骶管裂空两侧有向下突出的骶角

9、胸骨角:胸骨体与胸骨柄相接处形成向前方的横行隆起,称胸骨角。

10、胸骨颈静脉切迹:胸骨上部较宽,其上缘正中的切迹称颈静脉切迹,“天突穴“

11、剑突:胸骨的下端为一形状不定的薄骨片,称剑突。

四肢骨

1.上下肢骨的名称和数目

1锁骨(1对)答:

上肢带骨

1肩胛骨(1对)

1肱骨(1对)

上肢骨

1桡骨

(1对)

自由上肢骨

1尺骨(1对)

1腕骨(8+8块)

1手骨

1掌骨(5+5块)

1指骨(14+14块)

见笔记

2.形态

1肩胛骨:是三角形的扁骨,位于背部外上方,介于第2-7肋骨之间,有三缘(上缘、内外侧缘)、三角(外侧角、上下角)。两面(前后面),2肱骨:位于臂部,分为一体和两端。上段有肱骨头、小结节、大结节、。体:三角肌粗隆、桡神经沟。下端:肱骨小头、肱骨滑车、尺神经沟

3桡骨:位于前臂外侧,分为一体和两端。上端细小,下端粗大。上端(桡骨头、环状关节面、桡骨颈、桡骨粗隆),下端(尺切迹、桡骨茎突、腕关节面)

4尺骨:位于前臂内侧部分为一体和两端。上端(滑车切迹、鹰嘴、冠突桡切迹、尺骨粗隆)下端(尺骨头、尺骨茎突)

5髋骨:形状不规则的扁骨,由髂骨、耻骨和坐骨组成。髋骨的外侧有一深窝称髋臼,髋骨的前下份有一大孔称闭孔。

6股骨:位于大腿部,为人体最长的骨,其长度约为身高的1/4,分为一体和两端。上端(股骨头、股骨颈、大转子、小转子、颈干角)体(粗线、臀肌粗隆),下端(内侧髁、外侧髁、髁间窝、外上髁)

7胫骨:位于小腿内侧部,是小腿主要的负重骨,较粗壮,分为一体和两端。上端(内侧髁、外侧髁、髁间隆起、胫骨粗隆)下端(内踝、腓切迹)

8、腓骨:位于小腿外侧分为一体和两端。上端(腓骨头、腓骨颈)下端(外踝)

3、上、下肢骨的重要骨性标志

上:肱骨大结节、肱骨小结节、肱骨内、外上髁、尺骨鹰嘴、桡骨头、桡骨茎突、尺骨茎突

豌豆骨等;

下: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髌骨、髌韧带、胫骨粗隆、胫骨内侧面、腓骨头、外踝、内踝

颅骨

1、颅骨的名称和数目

脑颅骨(8块),面颅骨(15块),听小骨(6块)

2、脑颅骨

成对:顶骨、颞骨

不成对:额骨(额窦)、枕骨、蝶骨(蝶窦)、筛骨(筛窦)。

3、面颅骨

成对:上颌骨(上颌窦、牙槽)、鼻骨、颧骨、泪骨、下鼻甲、颚骨

不成对:梨骨、舌骨、下颌骨(下颌体 –牙槽、颏孔;下颌支-下颌切迹、冠突、髁突、下颌头,下颌颈、下颌孔、下颌管;下颌角-咬肌粗隆)

4、颅骨的整观-颅盖、颅底、颅的前面、颅的侧面

颅盖---冠状缝、失状缝、人字缝、眉弓

颅底--颅底内面--------颅前窝(筛板、筛孔)、颅中窝(垂体窝、视神经管、眶上裂、圆孔、卵圆孔、棘孔、脑膜中动脉沟)、颅后窝(枕骨大孔 斜坡 舌下神经管 枕内隆凸 横窦沟 乙状窦沟 颈静脉孔 内耳门)

颅底外面-------

颅的前面—眶、骨性鼻腔、鼻旁窦(额窦、上颌窦、筛窦、蝶窦)

颅的侧面---外耳门。外耳道、颧弓、颞窝、翼点/太阳穴(额、顶、颞、蝶四骨的会合处)

5、鼻旁窦的位置和开口部位

额窦:位于额骨内,开口于中鼻道

上颌窦:上颌窦最大,位于鼻腔两侧的上颌骨内,开口于中鼻道

筛窦:位于上筛骨迷路内,又分前、中、后筛窦。前、中筛窦开口于中鼻道,后筛窦开口于上鼻道。

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开口于上鼻甲后上方的蝶筛隐窝。

6、颅骨的重要骨性标志。

乳突:翼点 下颌角 枕外隆凸、颧弓、舌骨

7、新生儿颅骨:a脑颅远大于面颅b新生儿颅呈五角形c颅囟

关节学

1、关节的主要结构

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纤维膜、滑膜)。关节腔。

躯干骨的连接

1、椎间盘的位置和结构。作用

椎骨间的连接,椎间盘。韧带。关节相连接。

答:于相邻两个椎体之间起连接、减震和固定作用的组织。椎间盘由内外两部分构成,外部为纤维环,由多层环形排列的纤维软骨环组成,前宽后窄,围绕在髓核的周围,纤维环坚韧而有弹性,内部为髓核,是一种有弹性的胶状物。--连接椎体、承受压力、吸收震荡。减缓冲击。有利于脊柱运动。1.2椎间盘突出症

外力冲击,体位骤变----纤维环破裂,髓核向外突出-----形成椎间盘突出症 2脊柱的组成及功能。

24块分离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

支持体重、保护脊髓、运动(弹拨,前屈厚伸。侧曲、旋转、环转)

3、脊柱的生理弯曲。

从侧面观察脊柱有4个生理弯曲,即,颈曲、胸曲、腰曲、骶曲。颈曲和腰曲向前突出,而胸曲和骶曲向后突出。

4、胸廓的组成形态

组成---12块胸椎、1块胸骨、12对肋

形态---成人胸廓近似圆锥形,其横径长,前后径短,上部狭窄,下部宽阔。胸廓有上下两口。胸廓上口 :由第1胸椎、第1对肋及胸骨柄上缘所围成。胸廓下口:由第12胸椎、第11、12对肋及两肋弓和剑突围成。胸腔 :为胸廓上、下口之间的腔隙

5胸廓的功能

保护和支持胸腔脏器  进行胸式呼吸运动

6、棘上韧带(长):连接胸、腰、骶椎个棘突尖的纵行韧带,有限制脊柱过分

前屈的作用

7、棘间韧带(短):连接于各棘突之间,后接棘上韧带或项韧带。

8、黄韧带(短):是连接相邻椎弓的韧带,协助围成椎管并有限制脊柱过分前

屈的作用

上肢骨的连结 1、1、肩、肘、腕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

2、髋、膝、踝关节的组成、特点和运动。肩关节

组成: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连结构成。

结构特点:

⑴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有盂唇加

⑵ 肩关节囊薄而松弛,内有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3)关节囊上壁有喙肱韧带加强“喙肩弓“

运动:肩关节是全身最灵活的关节,可作:屈、伸、内收、外展、旋转和环转运动(全能)肘关节

组成:由肱骨下端、尺骨和桡骨上端构成。

结构特点:

⑴ 一个关节囊内包有3个关节,分别为:

肱尺关节: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构成肱桡关节:肱骨小头与桡骨头关节凹构成

桡尺近侧关节: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骨

桡切迹构成

⑵ 关节囊前、后壁薄弱而松弛,两侧有桡侧副韧带和尺侧副韧带增厚。

⑶ 桡骨环状韧带与尺骨桡切迹构成骨纤维环,容纳和固定桡骨头 运动:主要为屈、伸运动;桡尺近侧关节参与前臂的旋前和旋后。桡腕关节

组成:由桡骨下端的腕关节面和尺骨头下方的关节盘组成的关节窝,与手舟骨、月骨和三角骨的近侧面组成的关节头共同构成特点:(1)尺骨下端有一关节盘,呈三角形,尺骨不参与桡腕关节的组成(2)关节囊的两侧有腕桡侧副韧带和腕尺侧副韧带加固 运动:屈、伸、收、展和环转

髋关节

组成 :由股骨头和髋臼连结构成。

结构特点: ⑴髋臼唇;

⑵ 关节囊紧张而坚韧

⑶ 关节囊外有髂股韧带等强大的韧带加强。

(4)关节囊内有股骨头韧带

运动:可作屈、伸、收、展、旋转和环转运动(全能)膝关节

组成:由股骨内、外侧髁,胫骨内外侧髁与髌骨共同构成。特点:

⑴ 关节囊薄而松弛,周围有韧带加强:前方有髌韧带,内、外侧有胫侧副韧带和腓侧副韧带等;

⑵ 膝交叉韧带:前交叉韧带:防止股骨后移;后交叉韧带:防止股骨前移。

⑶ 半月板:内侧半月板:较大,呈“C”字形;外侧半月板:较小,近似“O”字形

⑷ 关节囊的滑膜层形成:髌上囊和翼状襞 运动: ⑴ 主要是屈、伸;

⑵ 半屈膝时,可作轻微的旋转运动。距小腿关节(踝关节)

组成:由胫、腓骨下端和距骨滑车组成。

结构特点:关节囊前后壁松弛,两侧有韧带加强。

运动:主要为背屈(伸)和跖屈(屈)

2、髋骨间的连结(耻骨联合

由左、右两侧耻骨的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性的耻骨间盘相连而成 耻骨弓:两侧耻骨相连形成的骨性弓

3、盆骨组成和分部 骶骨、尾骨、左右髋骨

界线---骶骨岬至耻骨联合上缘的两侧连线,可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

 大骨盆:宽大,向前开放

 小骨盆:有上、下两口

 骨盆上口:界线

 骨盆下口:由尾骨、骶结节韧带、坐骨结节和耻骨弓等围成  骨盆腔:小骨盆上、下两口之间的空腔

4、盆骨的功能。

支持体重  保护盆腔脏器

 在女性是胎儿娩出的产道

颅骨的连结

1、颞下颌关节(下颌关节)

组成 :颞骨的下颌窝、下颌骨的下颌头

特点:关节囊松弛、有关节盘

运动:开口、闭口、前进、后退、侧方运动

1肌组织的分类 :平滑肌、心肌、骨骼肌

2肌的辅助装置1筋膜:浅筋膜:皮下筋膜

深筋膜:固有筋膜

2滑膜囊

腱鞘 :纤维层(腱纤维鞘)

滑膜层(腱滑膜鞘)

脏层(内层)壁层(外层)

躯干肌

1、胸大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位置:位于胸廓前壁的大部

起点:锁骨的内侧半、胸骨和第1-6肋软骨 止点:肱骨大结节嵴

作用:可使肩关节内收和旋内

2、膈的位置、作用和裂孔

位置:位于胸、腹腔之间,封闭胸廓下口

主要的呼吸肌 :收缩时,膈的圆顶下降,胸腔容积扩大,引起吸气

舒张时,膈的圆顶上升恢复原位,胸腔容积减小,引起呼气

裂孔:主动脉裂孔 :主动脉及胸导管 通过

食管裂孔 :食管和左、右迷走神经

腔静脉孔:下腔静脉

2、胸锁乳突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a)

位置:颈部两侧

b)起点:胸骨柄前面和锁骨的胸骨端

c)止点:颞骨乳突

d)作用:两侧收缩,使头向后仰;单侧收缩,使头屈向同侧,面转向对侧

3、面肌和咀嚼肌各肌的名称。

面肌(表情肌)-颅顶肌、孔裂周围肌(眼轮匝肌-------肌纤维环绕于眶和眼裂周围—使眼裂闭合、口轮匝肌—环绕口裂-使口裂闭合、颊肌)咀嚼肌----咬肌、颞肌----两者作用—上提下颌骨使上、下颌咬合

四肢肌 1、1、三角肌、肱二头、肱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

三角肌 位置:-肩部

起点:锁骨的外侧段、肩峰、肩胛冈

止点:肱骨体外侧面的三角肌粗隆

作用:肩关节外展,前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前屈并旋内,后部肌纤维收缩可使肩关节后伸并旋外

肱二头肌 位置:臂前面浅层

起点:长头起自肩胛骨关节盂的上方;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

止点:桡骨粗隆,分出腱膜移行于前臂筋膜

作用:屈肘关节,长头协助屈肩关节,并使已旋前的前臂做旋后运动

肱三头肌 位置:臂的后面

起点:起端有3个头

长头起自肩胛骨关节盂的下方 外侧头起自桡神经沟的外上方 内侧头起自桡神经沟的内下方

止点:尺骨鹰嘴

作用:伸肘关节,长头可伸肩关节

2、前臂前群、后群的共同作用。

前臂前群肌----曲腕、屈指和使前臂旋前的肌,前臂后群肌-----肌伸腕。神指和旋后的肌

3、臀大肌、股四头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起止和作用。臀大肌

位置:臀部皮下

起点:髂骨外面和骶、尾骨的后面 止点:股骨的臀肌粗隆和髂胫束

作用:髋关节后伸、旋外

(肌肉注射的常用部位)

股四头肌(全身中面积最大的肌)

起点:起端有4个头

股直肌起自髂前下棘

股内侧肌起自股骨粗线的内侧唇

股外侧肌起自股骨粗线的外侧唇

股中间肌起自股骨体前面 止点:胫骨粗隆

作用:伸膝关节,股直肌还可屈髋关节

小腿三头肌(腓肠肌和比目鱼肌)---小腿肌--后群(浅层) 位置:小腿骨后面浅层

 起点:腓肠肌的内、外侧头分别起自股骨内、外侧髁的后面;比目鱼肌

起自胫、腓骨上端的后面  止点:以跟腱止于跟骨结节

 作用:屈膝关节和屈距小腿关节(足跖屈)

·

下载正常人体学+肩关节的学习教学设计 20170107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正常人体学+肩关节的学习教学设计 20170107.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体着装教学设计(范文)

    《人体着装》教学设计 任延玲 一、 教材分析 本节节选《时装画表现技法》中人体着装部分,主要讲解人体在服装画中的作用及着装的步骤和方法,这部分内容是时装画表现技法中必学......

    教学设计(男生女生正常交往)

    【教学设计】 《男女生怎样正常交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交往与友谊,掌握男生女生交往的恰当方式。 2.过程与方法 在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中......

    《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

    注重探究体验 培养实证意识 ——《人体的呼吸》教学设计 一、背景说明: 莲都区2008年第一学期小学科学教研组长会议将于11月28日在我校召开,我除了作讲座还要上一节研讨课。考......

    人体的组成教学设计

    人体的组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能用类比(建筑物的层次、结构)的方法举例说明人体的构成。 2 能借助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3能归纳出绝大多数生命体是由细胞构成的。 4 能与......

    人体的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 一、目 标: 1、 正确概述人体的血液循环途径。 2、 区分动脉血和静脉血,理解在血液成分在循环途径中发生的变化。 3、了解血液循环的意义 二、教 学 重......

    《人体的运动》教学设计

    《人体的运动》教学设计 三阳学校 李晓红 教学目的: 1、知识性目标:概述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理解骨的成分和物理特性 2、技能性目标:学会观察长骨的结构,认识骨膜、骨质和骨髓;......

    执业中医医师考试大纲—正常人体解剖学

    执业中医医师考试大纲—正常人体解剖学第一单元绪论要点:解剖学姿势、方位和切面术语。第二单元运动系统细目一:骨学要点:1.骨的形态和构造,骨的理化特性。2.躯干骨的名“称、数目......

    人体的组成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体的组成 杜庄学区第一小学 杨青 教学设计思想: 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构成人体的主要器官和系统,包括其名称和大致的解剖位置,运用类比的方法,理解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