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3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标要求
3-4 列举事例,说明历史上交通和通信手段的不断进步,使区域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4-1 列举历史上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它们是如何推动历史前进的。4-3 列举近代历史上重要事件与人物,说明它(他)们在社会变革中的突出作用。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的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教学目标(1)掌握工业革命时代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推动历史前进的影响和作用。(2)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懂得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认识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理解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分析材料的能力。(3)了解工业革命时代重要的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成果,体会他们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的作用,进而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了解工业革命时代重要的发明家和科学家,以及他们的发明创造成果。(2)通过图文资料的阅读,培养学生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原因的分析理解能力。教学难点:体会工业革命时代重要事件和人物对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教学方法(1)阅读学习法(2)情景体验法
学与教的过程【情景导入】教师首先播放汽车、轮船的汽笛声,工厂的机器轰鸣声,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辨别并思考这些机器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由此引入工业革命,探讨它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引导探究】关于工业革命的兴起,教师可设计三个问题组织学生探究。
○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哪一部门?为什么从该部门开始呢?
【合作发现】结合教材中的参考资料,在小组讨论、探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英国的纺织业出现了机器生产,从而代替了手工劳动。第二,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出现的原因,可以从市场的拓展、制度的保证、资本的积累三方面来说明当时的英国最早具备了这些条件。第三,一方面棉纺织业是英国的新兴工业部门,受束缚小,迫切需要革新技术;另一方面当时棉纺织品的市场需求量大,而政府又禁止从国外输入,这就促使不少英国人努力从事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从而有了许多新的发明创造。
【故事激趣】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和搜集一些有关蒸汽机和瓦特的资料,在课上讲述,以激起学生对瓦特改造蒸汽机的兴趣,同时认识到任何发明创造都是要经历无数次失败和挫折,最后才获得成功。
【分析思考】展示教材中图 6—
2、图 6—
3、图 6—4三幅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图中三种工具备自的局限性,从而得出改进技术、更新设备──蒸汽机发明的必然性。特别要强调的是蒸汽机的发明,是瓦特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钻研反复实践的结果。【活动体验】通过flash动画演绎当年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与马车赛跑的情景,鼓励学生在想像的基础上,加深对蒸汽机改变交通运输的理解。
【分析说理】工业革命的影响,可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材料和补充资料,概括出工业革命给生产和生活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合作学习】阅读教材,组织讨论:○19世纪为什么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西欧各国在认识科技重要性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科学研究、大学实验室的设立、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适应工业化需要的专业设置以及科学学会的成立等,对科学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氛围下,一系列重大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出现,都使19世纪成为“科学的世纪”。
【感悟升华】达尔文名言:“能够存活下来的物种并非是最强大的,也并非是生存环境最优越的,而是最具活力的。”结合教材中阅读卡《物种起源》的知识,试举例分析体会达尔文进化论在今天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问题研讨
本课时立足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在创设情境、提出质疑和提供学习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从深层次、多思维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工业革命。重点突出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蒸汽机改良的进程、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以及对最新科学理论的理解上,因此对问题的质疑和材料的选择要做到精炼准确,不要给学生增加文字阅读的困难。另外要尽可能地突出把握工业革命第一阶段的成果和影响,以别于工业革命第二阶段的成果。
第二篇: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备课教师:蔡令荣
授课教师:
一、课程标准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二、自主学习
1、第一次工业革命
(1)条件:
①前提:统治的确立;
②劳动力、、技术提供了可能;提供了必要性。
(2)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840年前后;首先发生在。
(3)进程:
①织工凯伊发明,提高了织布速度;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阿克莱特发明,大大提高了纺纱的功效。
②纺织业机械化后,业和业也开始了革新。③年,改进的蒸汽机开始在使用,人类由此进入“”。
(4)结果
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年,史蒂芬孙制造出,人们迎来了“”。的完成。英国成为“”。
2、第二次工业革命
(1)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②成为进步的最重要的推动力。
(2)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3)成就 ②19世纪中期,业诞生了,它的机器化标志着
①的广泛应用使世界开始进入“”。年,西门子研制出实用的,美国的成为发明大王。
②狄塞尔等人发明的广泛应用于交通事业,出现了新式交通工具和;还推动了工业的产生。
③这个时期,新兴的工业和工业都得到大发展,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
3、工业革命影响
①人类由手工时代进入时代;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
②在工业革命早期,企业主既是所有者,又是企业。
③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和出现集中趋势,企业人才管理,开始将__________与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④19世纪末20世纪初,通过、资本输出和等方式,以为中心的最终形成。
⑤资本输出加强了投资国与被投资国的联系;欧美列强为满足________的要求,开始对亚非国家进行统治。
附:新题补充
三、导入新课
四、问题创设与探究(重难点解析、三维目标、法制渗透)问题创设1:手工工场与工厂的比较:
问题探究:
(1)相似点:规模越来越大,时代到来。这些大企业往往由
①都是资本主义不同时期的生产组织形式,因而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大生产。
②都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提高生产率。
(2)不同点:
①手工工场以手工操作为主,而工厂主要运用机器大生产(本质区别)。
②手工工场的工人往往是在较分散的状态下生产,而工厂的工人则相对集中。
通过上述可见,工厂比手工工场更能提高劳动生产率。问题创设2:两次工业革命对我国历史发展的影
响:
问题探究:
(1)第一次工业革命:
①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受外国在华企业的诱导,中国近代工业产生(或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或中国资本主义产生)。
③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技。
(2)第二次工业革命:
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③中国人掀起救亡图存运动的高潮(或答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六、课后巩固
一.选择题
1.下列因素中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直接原因是(C)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圈地运动的进一步进行
C.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D.生产技术的不断积累
2.瓦特制成的“万能蒸汽机”对工业革命的最大影响是(D)
A.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促进了英国重工业的发展
C.标志着英国工厂制度的确立
D.使机械化生产突破了自然条件的限制
3.英国工业革命中普遍出现了一种 “由需求导致发明”的模式,这一模式最早体现在(B)
A.毛纺织业的发展中 B.棉纺织业的发展中
C.蒸汽机的发展中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中
4.1815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包括(C)
A.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
C.蒸汽锤、铁路设备D.电话机、水力织布机
5.第二次工业革命最突出的特点是(B)
A.以重工业为中心B.科学技术和生产紧密结合C.范围更加广泛D.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6.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是(B)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恩格斯说:“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了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
材料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也卷进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抵抗的仇外心理的重炮。这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它们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请回答:
(1)结合材料一,说明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
答: 核心内容:用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手工作坊。
(2)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关系的变化。答:社会关系变化:产生了近代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出现了两者的对立。
(3)材料二中说的“文明”是指什么?
答:文明:资本主义。
(4)材料二分析的资本主义统治世界的原因是什么?其核心是什么?
答:原因:生产工具的改进、交通的便利、商品价格的低廉。
核心:是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先进。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议会颁布的圈地法令与日俱增。1679年颁布的《人身保护法》,使公民的人身自由得到保障。1660年,一些学者也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的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丹尼斯、帕辛的实验对蒸汽机的发明起了重大作用。1750年后,英国人口急剧增长。而这期间的农业人口,却由工业革命前占总人口的75%下降到1801年的36%。
——史仲文《世界近代中期经济史》
材料二通过机器进行的资本自行增殖、同生产条件被机器破坏的工人人数成正比……而这些织布工人中,许多人饿死了,许多人长期地每天靠二又二分之一便士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与此相反,英国棉纺织机在东印度的影响却是急性的。1834至1835年的东印度总督确认:“这样的灾难在商业史上几乎是绝无仅有的。织布工人的尸骨把印度平原漂白了”。
——马克思《资本论》
材料三英国是蒸汽机的故乡,可是煤烟带给英国的灾难是将房屋、树木、雕塑、桥梁一切都将被熏成黑色,就连泰晤士河也不例外。
伦敦的烟雾中毒事件也是开世界之先。
—徐刚《世纪末的忧思》
请回答:
(1)概括上述三段材料中有关英国工业革命的特点。
答:以立法促发展(或圈地运动或公民人身自由得到保障,促进了工业革命);以科技带动进步;加速了城市化,引起城乡人口比例变化(或引起人口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给本国人民和殖民地人民带来了灾难(或加速了贫富分化);导致环境恶化。
(2)借鉴英国工业革命的经验教训,你认为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将国家宏观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保护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缩小贫富差距。
附:新题补充
七、教学反思(目标达成、教学亮点、存在问题)
第三篇: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教案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条件、过程及影响,工业时代经济组织的形式及作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及影响。通过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发展的史实,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要发展,科技要先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正确认识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人类文明进步的影响和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教学重点、难点
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垄断组织出现的影响;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影响。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10分钟)
【学习要求】
1、依据知识结构,认真研究合作探究题目,梳理基础知识,以备小组探究。【知识结构】
一.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有哪些?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两次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形式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的时间,主要方式是什么?
预习自测
1、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首要标志是()
A、科技的发展突飞猛进 B、电力取代蒸汽广泛应用于生产 C、新发明促进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D、人类跨入计算机时代
2、下列关于铁路运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814年,约翰.迈克亚当成功研制出了第一台蒸汽做动力的火车
B、铁路集中了工业革命的多项成果 C、铁路的兴建加快了工业革命的进程 D、铁路旅行的盛行对当时的社会关系造成冲击
3、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 B、整个革命进程时间缩短 C、先进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4、“珍妮纺纱机”成为工业革命序幕的原因是()A、是最早的机器 B、以水力做动力
C、引起棉纺业发明机器的连锁反应 D、推动了其它工业部门使用机器
合作探究
1、阅读以下材料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选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请回答:
(1)依据材料,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2分)
(2)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政治保障和劳动力条件是如何形成的?(6分)
(3)材料中蒸汽机是由谁改良后广泛应用于生产的?举两例说明蒸汽机在交通方面的成功应用。(3分)
(4)受工业革命的影响,当时盛行什么经济思想?该经济思想的创立者是谁?(4分)
2、从生活中寻找“历史”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按照下列提示,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步骤一:走进历史,感受历史发展的巨大变化
(1)两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新的时代,分别是什么?(4分)
(2)举例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至少写3个。)(6分)
步骤二:回归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工业文明” .
(4)科技改善生活。我们今天还有哪些生活用品利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至少写出2个)(4分)
步骤三:学会反思,感悟社会生活的真谛
(5)从工业革命以来的社会变化中,你能得到哪些启示?(2分)
3、回答下列有关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问题。
(1)促使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有哪些?(3分)
(2)两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5分)
(3)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是什么?(2分)
小 结
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实现了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飞跃。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经济组织发生变化,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限时检测
1、(2008年宁夏文综,35)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亚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杜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2、(08重庆文综)下列表述与第二次工业革命史实不符的是
A.汽船的发明改变了水上运输的状况B.发电机的问世使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 C. 无线电报的出现增强了各国的联系D.内燃机的创制推动了石化工业的发展
3、(2008年上海春季高考,7)右下图反映了1870年和1900年的世界石油产量,以下选项中能影响该时期世界石油产量的是()
A石油化工业大发展 B飞机制造业大发展 C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 D内燃机的发明和使用
4、蒸汽机发明和使用后,在欧洲出现了一大批相对集中的城市,所以有人说:“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这是因为()
A它大大提高了工业生产的动力和效率 B它摆脱了工厂受自然条件的限制 C它促进了相关行业机器的发明与改进 D它推动了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型 5、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为框架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这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
①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人口和资本的流动 ③武力威逼 ④ 科技革命的推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在19世纪上半期,欧洲流行着这样的说法:“史蒂姆(即蒸汽机)是英国人。”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①当时使用蒸汽机的都是英国人 ②以蒸汽为动力的机器都是英国人发明的
③当时的英国已广泛使用蒸汽机 ④蒸汽机的出现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象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课后延伸
工业革命使现代文明降临人间,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如果人们把整个人类社会的演进用12个小时来表示,那么现代工业时代只代表最后5分钟。„„在现代化的初期,资本主义工业经济的需求,给予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很大的推动力,从而引发了科技革命。此后,科学技术开始以巨大的生产力转化功能回馈工业进步和经济发展,并间接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变化。
——《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
图1“克莱蒙特”号汽船 图2 “奔驰1号”车
材料三 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最先发生这个“5分钟事件”的是哪个国家?(1分)该国发生“5分种事件”的最基本的动因是什么?(2分)
(2)从图1到图2,交通工具的动力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与变化密切相关的新能源是什么?(1分
(3)上图反映19世纪晚期“全球化”趋势增强。19世纪末的科技革命为“全球化”趋势增强提供了哪些条件?(2分)
第四篇:第六章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六章 第一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第一课时)教材分析
本课教材以18世纪开始的工业革命为切入点,从四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社会巨变进行介绍,即:工业革命的兴起──蒸汽机的发明与应用;“科学的世纪”──科学技术的巨大作用;工业革命的新阶段──电力的广泛应用;人在工厂──工厂的普及与管理制度的逐步完善。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发展的两个阶段及其成果,掌握工业革命促成了人类生活的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相继到来。
本课时一方面抓住工业革命的兴起,以英国纺织业出现的一系列重要发明引入,概述了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以及蒸汽机的各种优点。蒸汽机的发明给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的第一个阶段──蒸汽时代。最后是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的扩展。另一方面讲述了工业革命期间,西欧各国在认识科技重要性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科学研究、大学实验室的设立、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以及科学学会的成立等,对科学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氛围下,一系列重大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出现,都使19世纪成为“科学的世纪”。
教学目标
(1)掌握工业革命时代有代表性的科技发明,了解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推动历史前进的影响和作用。
(2)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懂得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认识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理解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分析材料的能力。
(3)了解工业革命时代重要的发明家和科学家的成果,体会他们在社会变革中发挥的作用,进而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
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1)了解工业革命时代重要的发明家和科学家,以及他们的发明创造成果。
(2)通过图文资料的阅读,培养学生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蒸汽机在工厂生产中的作用,以及19世纪被称为“科学的世纪”原因的分析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工业革命时代重要事件和人物对推动社会变革的作用。
教学方法
(1)阅读学习法:通过对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的处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体会工业革命对社会变革的深刻影响。
(2)情景体验法:通过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体会工业革命中机器生产带来的变化,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课前搜集瓦特和蒸汽机的有关资料,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资料。
教师准备:课前录制汽车、轮船的汽笛声,工厂的机器轰鸣声;制作flash课件;搜集关于工业革命影响的有关补充材料。
学与教的过程
【情景导入】教师首先播放汽车、轮船的汽笛声,工厂的机器轰鸣声,引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辨别并思考这些机器是什么时候发明的?由此引入工业革命,探讨它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
【引导探究】关于工业革命的兴起,教师可设计三个问题组织学生探究。○什么是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开始于什么时候?
○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哪一部门?为什么从该部门开始呢?
【合作发现】结合教材中的参考资料,在小组讨论、探究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工业革命也叫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阶段,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在英国的纺织业出现了机器生产,从而代替了手工劳动。第二,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出现的原因,可以从市场的拓展、制度的保证、资本的积累三方面来说明当时的英国最早具备了这些条件。第三,一方面棉纺织业是英国的新兴工业部门,受束缚小,迫切需要革新技术;另一方面当时棉纺织品的市场需求量大,而政府又禁止从国外输入,这就促使不少英国人努力从事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从而有了许多新的发明创造。
【故事激趣】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和搜集一些有关蒸汽机和瓦特的资料,在课上讲述,以激起学生对瓦特改造蒸汽机的兴趣,同时认识到任何发明创造都是要经历无数次失败和挫折,最后才获得成功。
【分析思考】展示教材中图 6—
2、图 6—
3、图 6—4三幅图,让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图中三种工具备自的局限性,从而得出改进技术、更新设备──蒸汽机发明的必然性。特别要强调的是蒸汽机的发明,是瓦特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积极钻研反复实践的结果。
【活动体验】通过flash动画演绎当年史蒂芬孙发明的蒸汽机车与马车赛跑的情景,鼓励学生在想像的基础上,加深对蒸汽机改变交通运输的理解。
【分析说理】工业革命的影响,可通过分析教材中的材料和补充资料,概括出工业革命给生产和生活领域都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合作学习】阅读教材,组织讨论:
○19世纪为什么被称为“科学的世纪”?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总结:西欧各国在认识科技重要性的基础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鼓励科学研究、大学实验室的设立、自然科学课程的设置、适应工业化需要的专业设置以及科学学会的成立等,对科学的普及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这种氛围下,一系列重大的科学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出现,都使19世纪成为“科学的世纪”。
【感悟升华】达尔文名言:“能够存活下来的物种并非是最强大的,也并非是生存环境最优越的,而是最具活力的。”结合教材中阅读卡《物种起源》的知识,试举例分析体会达尔文进化论在今天自然和社会生活中的运用。
问题研讨
本课时立足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在创设情境、提出质疑和提供学习材料的基础上,让学生从深层次、多思维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工业革命。重点突出工业革命发生的条件、蒸汽机改良的进程、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以及对最新科学理论的理解上,因此对问题的质疑和材料的选择要做到精炼准确,不要给学生增加文字阅读的困难。另外要尽可能地突出把握工业革命第一阶段的成果和影响,以别于工业革命第二阶段的成果。
第五篇:英国工业革命改变英国妇女地位
学校:贵州大学
学院:人文学院 专业:历 史 系
年级:081
姓名:孔 祥 涛
学号:080501110109
英国工业革命影响英国妇女地位
摘要: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工业革命不仅导致了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而且引起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动。工业工业革命是一场全方位的变革,它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工业革命在带来强大生产力的同时,也引起了社会、家庭伦理道德、思想观念等各个方面的变化,这些都对英国妇女产生了重大影响。与工业革命前夕相比,英国妇女的家庭地位、婚姻状况、社会地位和权利以及社会角色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业革命初期,大多数妇女还被禁锢在家庭内,基本处于无权地位,对于外部世界的一切知之甚少或一无所知。但伴随着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发展,许多妇女走向社会,走进劳动力市场,成为独立的雇佣劳动者,从而扩大了眼界,增强了独立意识她们在不断争取与男子对等的各项权利的过程中,自身社会地位也逐步提高。本文将主要论述英国劳动妇女逐渐实现济独立以及工业革命改变了她们的婚姻家庭状况和家庭地位。我们将看到工业革命时期普通劳动妇女对家庭的经济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
工业革命
英国劳动妇女
婚姻家庭状况
家庭地位
经济作用
正文:
英国工业革命是近现代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引起了社会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动,摧毁了前工业化时代那种以人身依附和超经济强制为基础的等级差别制度。在这种情况下每个人都获得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状况并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机会,尤其是妇女她们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新景象。工业革命为她们提供了改善婚姻家庭状况、家庭地位以及家庭经济地位的机会。工业革命后的英国妇女尤其是劳动妇女不断获得经济上的独立,对家庭生活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家庭地位状况:地理大发现产生了多米诺骨牌效应,英国也借了大发现的东风,早期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较快的发展,为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准备了条件。但英国发生的工业革命也使英国社会各阶层的收入差距加大,导致严重的贫富分化。工业革命前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进一步发展,排挤了乡村中的家庭手工业,导致了大批的破产农民。15世纪末英国开始的延续了几个世纪的圈地运动,又使大批小农丧失土地,沦为无产者,农民失去了赖以维持生活的经济资源。因此为了维持生活,农村中形成了新的家庭手工业形式:“在家庭内部,男人、女人和小孩一起工作,构成一个独立的生产单位,他们从批发商那里购买原料,每周到布匹市场出售布匹。”⑴这样家庭就转型为集生产、消费和人口再生产于一体的家庭。这一现象使家庭生计取决于家庭所有成员的贡献,每个人都要帮助维持整个家庭生存。在大多数家庭里,仅仅家长的收入不能满足家庭最基本的需求。阿瑟.杨在估计农村劳动力的家庭正常预算时,理所当然的认为,“一家之主如果老婆孩子不挣钱就不能维持家庭最低生活,对于绝大部分家庭来说,妇女以及有劳动能力儿童的劳动所得必不可少”。大多数妇女和儿童的收入不属于自己个人,因此,“离家结婚年龄在花边女工中常常很高,因为她们的收入对整个家庭至关重要。”⑵因此这一时期,随着家庭经济结构的转变,妇女的工作以及由此带来的经济收入就对整个家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妇女在经济上和家庭中的作用开始显现,也开始引起社会尤其是男性注意,因为妇女的收入对维持家庭生计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工业革命为她们开创了走出家庭、走向社会的机会,外出工作使她们有了一份独立的收入,从而第一次给了她们独立于丈夫和父亲的机会。但在早期,这种家务劳动广泛存在,使直接参加生产的妇女并不能因为参加工作获得经济权利而得到解放,相反,却加重她们的负担,因为以前由她们承担的家务劳动依然得由她们在工作之余来完成。这样家务劳动的范围被大大扩大了。不过总体而言,这只是妇女解放过程中的一个必经的过渡时期。在工业革命时期的英国,随着工厂制度的建立,工作场所与生活场所割裂开来,下层妇女因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开家庭,进入工厂工作。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曾经论述过妇女解放的条件是:“妇女回到公共的劳动中去。”⑶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女工是最早走出家庭,进入劳动市场和工厂的妇女,尽管她们承受了沉重的负担,却由于她们有了一份独立的经济收入,而使她们的家庭地位和社会地位都有所提高;或者至少认为由于经济的独立,她们的家庭地位有增无减。
尽管从上面看,妇女的家庭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这一时期的这样一种现象:17世纪的英格兰,家庭内部的关系仍然体现出一种等级制,这就是性别的等级差异和年龄的等级差异。性别的等级差异指妻子对丈夫的服从低位,年龄的等级差异是指在两代人中,下一代对上一代人而言所处于被动地位。一句话,在17世纪的上半叶出现了父权制再度加强的时期。在家庭和婚姻中,感情因素的上升和亲戚关系的疏远构成了17世纪初扩大的核心家庭内父权制再度加强的原因之一。结果,直到17世纪中叶,父权制在家庭生活中仍然具有很大的影响。密尔顿在他所提出的六种义务中写道:“男人为上帝而生存,女人为男人的上帝而存在”。⑷在城乡社会里最贫困的家庭中,为全家人的吃、穿、住和抚养孩子而竭尽全力,已是丈夫和妻子婚姻生活的全部内容。在穷人的婚姻生活中,“打妻子”已成为家庭内部斗争的一个特点,在这个阶层中丈夫赤裸裸的行使着17世纪婚姻生活中的夫权制。卖妻是夫权在家庭生活中的另一个重要体现。买妻实质上是一种离婚形式。在英国19世纪中正式确立离婚制度之前,卖妻成为丈夫与妻子脱离关系的一种手段,由此完成经双方同意的配偶分配,以此“规避”当时婚姻契约从法律上讲不能任意更改的规定。这反映了英国这一时期婚姻关系的不平等性。卖妻仪式是性质复杂,这似乎是一种纯动产买卖。妻子被看作动产或者动物。卖妻这种形式显示男性在婚姻生活中的支配地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仪式本身是女性服从的证据,除了特殊情况外,妻子不能出卖她们的丈夫。
综合上述两方面,我们要明白英国工业革命前后妇女家庭地位的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它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在促使进步的过程中,也表现了落后的成分,妇女家庭地位的改善遭受了重重的困难。但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制度毕竟开创了妇女走出家庭,走上社会的先例,虽然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女工并不是因为具有了女性意识,主动离开家庭,走上社会;她们进入工厂是因生活所迫,一旦生活好转,她们还是要回到家庭的。但是它毕竟开了这样的先例,这就为19世纪后半期,中产阶级妇女形成女性意识,走出家庭,走上社会作了铺垫。
婚姻家庭状况:英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打破了原有社会关系的平衡,加剧了贫富分化。随着土地资源变得日益稀缺,英国流民数量不断增加。似乎工业革命并没有给贫困人口带来财富,反而造成赤贫。人们就必须依靠推迟结婚组建家庭来适应这种变化,或者另谋生路,这一时期英国普遍流行晚婚的重要原因。“普通农业工人和小业主中,17世纪初到18世纪初,女性初婚年龄从25岁上升到27岁,男性从27岁上升到28岁。对有的人来说,婚姻是永远无法获得的一种机会。”⑸“18世纪,社会下层终生不嫁的姑娘占10%至15%。”⑹“在极其贫困的穷人中,择偶、结婚和组织家庭,都要得到教区权威人士的正式同意。因为这些人组织家庭、生儿育女会涉及社区济贫税收的问题,人们往往不乐意教区贫困人口比例增大,因而总是设法阻止穷人、流氓和乞丐的婚姻。”⑺(《17世纪的英国社会》许洁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往往由于经济的原因,对于穷人,特别是穷苦女性,婚姻机会并不总能得到保障,非婚生子也是困扰她们的大问题。人口学家统计的非婚生子率,在17世纪初曾达到一个高峰,占出生婴儿的4%。那时,绝大多数私生子是那字儿正在准备结婚的仆役所生。有时“为了可靠起见,人们不惜通过拒付嫁妆或通过系统的‘愚笨化’使女儿丧失结婚机会。这样人们便可以节省一笔置办嫁妆的费用,同时把女儿留在家中作父母的劳动力。”⑻所以,一般来说,无财产的人在择偶时更注重个人的因素,他们主要考虑的是成家以自立门户的愿望、寻找伴侣的理想、身体条件,以及是否具有养家糊口的能力等等。社会下层建立家庭最根本的力量取决于婚侣的劳动能力。妇女婚前实际工作能力对她作为婚侣的价值远远胜于其家庭背景,如父亲的职业、财产或社会地位。“女工纺织水平越高,她越容易找到丈夫。”⑴它反映了这样一个道理:“乡村中从事家庭手工业的家庭结构主要靠的是双方最佳的潜在工作能力。”⑼(同1)因此,很多人只有在生理成熟之后十几年才能结婚,晚婚模式逐渐流行。也就是说,社会下层家庭的生活来源必须由新婚夫妻自己去创造,这需要一段较长的积累实践。按照英格兰人的文化习俗,年轻人要等到有一定的资财足以自立门户时才能结婚。社会上层的女子比较容易以继承产业和获得嫁妆的方式,从父母那里得到资助,农业工人、仆役等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基本上谈不上对父辈财产的继承,他们要靠自己劳动的所得积攒钱财。“到1700年,人口形势的基本特征是晚婚,私生率和高独身率” ⑽结婚需要个人艰苦创业和经过长时间煎熬。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出,工业革命一定程度导致了更多的贫困和流民,成为这一时期女性年龄推迟以及非婚生子女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但随着工业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工人阶级财富的增加以及法律制度的完善。经济条件又让位于其它影响结婚的因素。所以工业革命成为这一时期影响英国社会婚龄和家庭结合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⑴⑺《17世纪的英国社会》许洁明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 ⑵⑻⑼(《分化与整合:1688~1783英国社会结构分析》舒小昀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3)
⑶⑸⑹《英国社会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陈曦文 王乃耀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⑷《妇女的屈从地位》约翰.斯图尔特.穆勒著
王溪译
⑽《英国社会史》阿萨.勃里格斯著 陈叔平、刘城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