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安全教育 之预防山体滑坡教学设计
中小学安全教育 之预防山体滑坡教学设计
沿安初中
漆红星
2016.10.15 教学目的:
1.了解山体滑坡的形成2.掌握山体滑坡的征兆
3.懂得山体滑坡的预防措施及如何逃离 教学重点:
山体滑坡前有哪些的征兆
教学难点:
山体滑坡的预防措施及当有山体滑坡时如何安全逃离
教学方法
讲授法 探究法 演示法 教学用具:
数控触屏多媒体
ppt 课件
山体滑坡图片
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了解山体滑坡的形成的原因
1.定义:斜坡上的岩土体由于各种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向下滑动的现象叫滑
坡。俗称“走上”、“垮山”、“地滑”、“土溜”等。
2.原因及条件:一是地质条件与地貌条件;二是内外营力(动力)和人为作用的影响。
3.人类活动诱发滑坡的: 违反自然规律、破坏斜坡稳定条件的人类活动等都会诱发滑坡。
例如:
(1)开挖坡脚
(2)蓄水、排水
(3)此外、劈山开矿的爆破作用,可使斜坡的岩、土体受振动而破碎产生滑坡;在山坡上乱砍滥伐,使坡
体失去保护,便有利于雨水等水体的入渗从而诱发滑坡等等。
4.总之,如果上述的人类作用与不利的自然作用互相结合,则就更容易促进滑坡的发生。随着经济的发
展,人类越来越多的工程活动破坏了自然坡体,因而近年来滑坡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并有愈演愈烈的趋
势。应加以重视
二.山体滑坡前的大自然的征兆(识别征兆速避险)
1.断流的泉水复活,泉水、井水忽然干涸或水位突然发生变化;
2.山体的前面、后面出现裂缝,裂缝急剧加大加宽,而且有冷气或热气冒出; 3.有岩石开裂或被挤压的声音,这是岩体因摩擦发出的声响;
4.动物惊恐异常,例如蚂蚁、老鼠搬家,蛇出洞,狗叫,鸡鸭不回笼,植物变形,篱笆突然倾斜等现
象。
三.山体滑坡的预防措施(及当遇到山体滑坡时,知道如何逃生。)
1.措施:
(1).不要肆意破坏自然
(2).山体滑坡会自救:
a.当遇到滑坡时,首先应镇静,不可惊慌失措乱跑。应尽快向垂直于滑坡的方向逃生撤离,千万不能向滑坡体上方或下方跑。
b.如果来不及撤离,且滑坡呈整体滑动时,可以就地抱住身边的树木等固定物体,也可以
躲避在坚固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坎、地沟里,并用衣物裹住头部,保护好头部。
c.当处于滑坡体中部无法撤离时,可以找一块坡度较缓的开阔地停留,但一定不要和房
屋、围墙、电线杆等靠得太近。
2.知识提醒: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刻贸然返回发生滑坡的地带,以免再次发生滑坡时遭遇危险。当确定自己处
于安全地带后,要尽快向相关部门报告灾情。
五.总结:
原因
征兆
措施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见作业练习)
第二篇:小学预防山体滑坡应急预案
xx小学预防山体滑坡、泥石流应急预案
预防山体滑坡、泥石流是关系到师生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也是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我乡我校具体实际,本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特制定本预案。
一、预案适用范围
本应急预案适用于背靠大山、高磅或建在山坡下存在安全隐患的学生上学、放学沿途存在山体滑坡、泥石流、山体坍塌等危险地带的所有学校。当学校或学生上学、放学沿途因暴雨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高磅或河磅坍塌等险情时立即启动本预案。
二、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一)组织机构
组长:xx校长
副组长:xx教导主任、xxx
成员:各班主任
(二)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积极协助处置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2、研究解决遭受山体滑坡、泥石流自然灾害学校处理中的问题,确保事故处理工作迅速有效开展,减少人员伤亡,避免事故扩大,力争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3、检查督促存在隐患各校作好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故的扩大曼延,检查事故发生学校的整改情况;
4、负责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事故应急处置情况;
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三)工作重点
1、制定防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师生演练。
2、对师生进行防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教育。
3、调查学生上学、放学必经的路线和学校周边的山体情况,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4、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险情时,必须以生命第一,尽力采取保护和自救措施,及时组织人员向安全地点疏散,事后及时施救,并将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5、逢大雨天坚持24小时值班,当发生险情时,协调组织好抢险工作。
6、学生沿途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逢大雨天实行家长护送制或家长接送制。
三、报告制度及程序
(一)当学校或学生上学放学沿途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险情时,要及时向乡教育管理中心主任和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报告,并由乡教育管理中心按照有关规定及时逐级上报;具体程序如下:班主任、教师→乡教育管理中心→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县教育局。
(二)学校突发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简要经过、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面临的问题、事故报告单位和报告时间等。
四、预案的启动程序和条件
(一)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时对所属学校报告的信息进行分析,并立即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二)对符合本预案适用范围规定情况之一的,由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处理工作程序,根据事故性质、危害范围等,立即派出人员救援、抢险、事故调查,开展应急处理工作,必要时报经当地政府同意,请有关部门参加。
(三)人员转移
在发现险情时应坚持先救人,后抢物的原则,切实做好人员(特别是学生)的安全转移工作,要按照计划做到有秩序、有组织地转移到牢固的楼房或附近居民家中,尽最大努力避免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
(四)抢险准备
平时要加强巡逻检查,发现险情立即上报,并迅速组织抢险。
(五)物资转移
学校物资要根据可能出现的灾情,制订应急措施,按照转移、垫高或转放楼上等方法制定预案,其中易爆、易燃、危险化学品等要按数登记造册,严格管理,贵重物品转移楼上明确专人负责。
五、保障措施
(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健全日常的学校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系统,确保信息24小时畅通。
(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要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负责协调、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事故处理,提供必要的资金。
2013.9.3
第三篇:预防山体滑坡的措施
山西昔阳丰汇乐平煤业有限公司 预防山体滑坡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交通位置
山西昔阳丰汇乐平煤业有限公司井田位于沁水煤田阳泉煤炭国家规划矿区东北部,李家沟(精查)区中、北部的东部边缘,位于昔阳县南西方向约3km的思乐村至巴洲村一带,行政隶属昔阳县乐平镇管辖。其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9′02″—113°40′44″北纬37°35′37″—37°36′35″。
井田东北有乡镇公路直通昔阳县城,从昔阳县城至平定、和顺、寿阳有干线公路相通,本井田距阳泉-黎城207国道4km,距阳泉-涉县铁路昔阳站7km。北距太(原)-旧(关)高速公路平定入口处约23km,可直接通往河北、天津、北京等地。本井田与附近村庄均有公路相通,交通条件较为便利。
二、地形地貌
该矿位于沁水煤田阳泉煤炭国家规划矿区东北部,太行山的西翼,地处黄土丘陵——河流堆积阶梯地带。总体上地势西北、东南角高中间低,最高点位于西部,海拔为915.3m,最低处位于东北角思乐河谷中,海拔为857.0m,最大相对高差58.3m。黄土大面积覆盖,只有东南角基岩出露。井田内从北到南分布有李家沟村、上思乐村、巴州村、窑湾村。昔广公路从井田内东南部穿过。
三、河流水系
本区属海河流域的松溪河水系,井田位于松溪河支流上游巴州段,井田内有两条季节性流水河,其中的巴洲河从井田东南部穿过,思乐河从井田西北角由西向东穿过。井田内大的沟谷有羊圈沟,为季节性沟谷,只有洪水期有洪水从沟谷中短暂流过,最终由南西向北东汇入外围东南部的松溪河。
四、气象情况
昔阳县属暖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春季气温回升快,不稳定,少雨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风大,冬季寒冷少雪且风大。
五、安全措施
因为乐平煤业有限公司的工业广场是在山坡上,周围是黄土形成的山坡。为了预防山体滑坡,根据地形地貌实际情况,确定预防措施:
1、加强领导。“雨季三防”值班领导经常巡查山体、井口、河道,发现异常情况立即组织人员抢修。
2、坡度比较大的地方,甚至于接近直立的地方,砌筑石头墙作为护坡墙。
3、坡度比较小的地方,打钢钎、挂铁丝网、喷浆。
4、借助原来栽树的经验,在山坡上栽种植被,可以预防水土流失。
5、加强工业广场周围边坡的上下观测,确保信息传递畅通。
6、对有水活动的边坡,要布置排水构筑物,以进行拦截疏导。
7、组织职工认真学习安全生产、地质灾害防治等相关法律、法规及部门规章,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
山西昔阳丰汇乐平煤业有限公司 2012.6.6
山西昔阳丰汇乐平煤业有限公司
预防山体滑坡的安全措施
山西昔阳丰汇乐平煤业有限公司
2012.6.6
第四篇:预防山体滑坡、泥石流及河磅坍塌
预防山体滑坡、泥石流及河磅坍塌
应急预案
预防山体滑坡、泥石流是关系到师生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也是学校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财产安全,根据我校具体实际,本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特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一)组织机构
组
长:徐 华(董事长)副组长:易 鑫(校 长)
成员:刘美彬、李凯、徐振、晏鑫、刘汉胜、李易、袁贵英、李明珠、王玉笛、杨敏
(二)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指示精神,积极协助处置工作中的具体问题。
2、研究解决遭受山体滑坡、泥石流、河磅坍塌等自然灾害学校处理中的问题,确保事故处理工作迅速有效开展,减少人员伤亡,避免事故扩大,力争把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妥善处理善后事宜。
3、检查督促存在隐患各校作好预防和应急处置工作,及时有效控制事故的扩大曼延,检查事故发生学校的整改情况;
4、负责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政府报告事故应急处置情况;
5、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任务。
(三)工作重点
1、制定防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并组织师生演练。
2、对师生进行防山体滑坡、泥石流、高磅、河磅坍塌等教育。
3、调查学生上学、放学必经的路线和学校周边的山体、高磅、河磅情况,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4、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高磅、河磅坍塌险情时,必须以生命第一,尽力采取保护和自救措施,及时组织人员向安全地点疏散,事后及时施救,并将事实情况通过汇报程序汇报。
5、逢大雨天坚持24小时值班,当发生险情时,协调组织好抢险工作。
6、学生沿途存在安全隐患的学校逢大雨天实行教师护送制或家长接送制。
三、报告制度及程序
(一)当学校或学生上学放学沿途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高磅河磅坍塌险情时,要及时当地政府相关部门报告,并由中心小学按照有关规定及时逐级上报;具体程序如下:班主任、教师(或接到学生报告的教职工)→校长→当地政府主要领导→县教育局。
(二)学校突发事故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简要经过、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可能原因、已采取的措施、面临的问题、事故报告单位和报告时间等。
四、预案的启动程序和条件
(一)由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时对所属学校报告的信息进行分析,并立即召开领导小组会议,讨论决定是否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二)对符合本预案适用范围规定情况之一的,由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立即启动本应急预案处理工作程序,根据事故性质、危害范围等,立即派出人员救援、抢险、事故调查,开展应急处理工作,必要时报经当地政府同意,请有关部门参加。
(三)人员转移
在发现险情时应坚持先救人,后抢物的原则,切实做好人员(特别是学生)的安全转移工作,要按照计划做到有秩序、有组织地转移到牢固的楼房或附近居民家中,尽最大努力避免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安全。
(四)抢险准备
平时要加强巡逻检查,发现险情立即上报,并迅速组织抢险。
(五)物资转移
学校物资要根据可能出现的灾情,制订应急措施,按照转移、垫高或转放楼上等方法制定预案,其中易爆、易燃、危险化学品等要按数登记造册,严格管理,贵重物品转移楼上明确专人负责。
五、保障措施
(一)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健全日常的学校突发事件信息报告系统,确保信息24小时畅通。
(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要根据应急处理工作需要,负责协调、组织有关人员参加事故处理,提供必要的资金。
第五篇:山体滑坡的成因以及预防与应对
作为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山体滑坡是如何发生的?在灾难发生时,应该怎样逃离危险区域呢?
发生原因
山体滑坡就是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作用下整体向斜坡下方移动的现象,俗称“走山”、“地滑”等。
发生滑坡的原因,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就地理条件来说,坡度大于10度、小于45度、下陡中缓上陡以及上部呈环状的山体是容易产生滑坡的地形。作为产生滑坡物质基础的土体,结构松软、抵抗风化破坏能力较低、在水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化的岩土一般发生滑坡的可能性较大,如黄土等。
从诱因上看,地震、降雨、冰雪融化以及河流对斜坡坡脚的冲刷和浸泡都是诱发滑坡的自然原因。
从人为因素上看,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开挖坡脚、坡体上堆载、水路蓄泄水等都可能诱发滑坡。
预防措施
预防山体滑坡的发生,首先,应该做好地质灾害危险的评估工作,在选择建设场地时,充分重视斜坡的稳定性,尽量避免选择松散土石层较厚、岩层倾向与坡面一致的场地。其次,应该做好山体的加固防范,如修建截水沟和排水沟拦截斜坡上的流水等。此外,还应定期检查房屋及山坡地表的变化,如检查房屋墙壁是否存在裂缝和裂纹、斜坡上的树木以及电线杆等是否出现倾斜、房屋附近的路面是否发生变形等。
如何自救
山体滑坡发生前,一些异常现象可看作是灾难即将发生的预兆。如山坡上的树木和电线杆发生歪斜、房屋墙壁出现裂缝并不断扩大、坡脚处流出浑浊的泉水、门窗突然打不开、老鼠乱窜不进洞等,这些都是山体斜坡上的土体在向下运动的信号。
滑坡发生时,应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不能选择滑坡的上坡或下坡作为避难场地。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应当注意保护好头部,并离原住所越远越好。滑坡停止后,不应立刻回家,因为滑坡会连续发生,要避免二次遇险。本版内容据新华社、北京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