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13年修订版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对外理论教案

时间:2019-05-12 22:20: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概论》13年修订版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对外理论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概论》13年修订版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对外理论教案》。

第一篇:《概论》13年修订版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对外理论教案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对外理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分析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开放。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改革开放理论是邓小平在科学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最主要方面。关于改革,主要讲清楚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即什么是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改革包括哪些主要内容,怎样正确理解改革的性质,改革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关于开放,主要是阐述为什么必须实行开放的政策,我们进行了怎样的开放,将如何进一步扩大开放。

教学重点和难点:

(I)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4)关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内容结构:

一、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二、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三、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开放 学时安排:4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旧课,展示改革30年成就,导入本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新课讲授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开放 1.现实依据

国内背景:文革十年,政治混乱,经济临近崩溃,社会主义建设非常坎坷一国弱民穷国际背景:新科技革命兴起,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而临巨大的竞争压力

2.历史的经验和教训

照搬苏联的模式带来一系列问题;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过程。

邓小平:“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就会葬送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3.理论基础 思考: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吗? ♦马克思论述一列宁论述一斯大林论述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论述

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既存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又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具有“又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

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毛泽东认为它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进行调整得到解决。

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我国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矛盾问题的论述

邓小平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另一方面又根据正反而的历史经验和改革开放以来新的实践经验,根据他所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和初级阶段理论,进一步发展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明确提出判断生产关系是否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新标准。邓小平明确否定了从社会性质角度判别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旧标准,以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判断生产关系是否与生产力相适应的标准。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突破了长期以来把解放生产力只是同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联系到一起的认识,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从而为改革开放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认为主要矛盾是本矛盾的表现,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有赖于主要矛盾的解决,而一定历史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所以,基本矛盾、主要矛盾与根本任务实质上是一致的。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必须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加以解决的正确主张,并从历史经验教训出发,找到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形式,即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结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生产力和产生关系的基本矛盾 ——怎么解决?——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来解决:改革开放 二 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 1.什么是改革: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制度,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经济文化落后状态向现代化转变,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的对象:我国现行的一些具体体制 改革的目的: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

改革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公有制、共同富裕)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完善和发展 2.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 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 是就解放生产力而言的

是就其引起社会变革的深度和广度而言的

区别:传统意义上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里阶级斗争的最高表现,是被统治阶级推翻统治阶级的夺权斗争;改革是由执政党发动和领导的,由本阶级群众积极参加的一种自觉行动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活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3.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首先,改革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基本制度:指的是由社会形态的本质所决定、并表现该社会形态本质特征的制度。具体制度(或体制):则是指由基本制度所决定和派生的运行机制、管理制度、管理方法等的体系。

两者相比较而言,制度具有根本性、稳定性和原则性的特点,是不能根本改变的,但需不断完善;体制具有具体性、可变性和灵活性的特点,一种制度可以由多种形式的体制来表现。当具体制度和具体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束缚生产力发展时,就需要通过变革体制完善基本制度,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其次,改革不是要抛弃社会主义而是要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邓小平:“我们的改革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呢?总的目的是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有利于在党的领导下和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1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对于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只能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加以解决,怀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全而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邓小平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这场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变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部分,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部分,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1.改革的进程

中国的改革由农村拉开序幕。农村改革的第一步是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新型集体所有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中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造。乡镇企业也是中国农民的一大发明创造。而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

第一阶段:改革的理论创新和局部试验阶段(1978—1984年)这一时期,在指导思想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封闭转变到改革开放。在实践上,以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和特区的建立为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

第二阶段:以城市为中心全面的改革探索阶段(1984年至1988年)。这一时期,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领域及其他方而。改革的深度及广度都较前一时期有显著进展,称之为全而的改革探索阶段。

第三阶段:总结经验,整顿调整时期(1988年至1992年)。从实践上看,是以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调整完善经济政策为主。从理论上说,是总结十年改革经验,以便确立更加科学、更加全面的改革思路,使中国的改革事业更健康、更稳妥、更顺利地向前推

第四阶段:整体推进,重点攻坚,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核心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

2.全面深化改革 必要性:

(1)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2)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需要全面深化改革

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如何深化改革?——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提供了重要经验:四个坚持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1.方向问题至关重要

2.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a.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推进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

b.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

二、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1.三者的关系

发展是目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动力。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稳定是前提。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正确把握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深刻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取得驾驭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主动权,保证现代化建设的顺利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总的原则 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应把握一条总的原则,就是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3.全而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注重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化、可行性。

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并逐步作为一项基本国策。(1)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2)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3)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4)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成果

2.正确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独立自主(内因、基础)——不是闭关自守

自力更生(外因、条件)——不是盲目排外

“我们一方而实行开放政策,另一方面仍坚持建国以来毛泽东主席一贯倡导的自力更生为主的方针。必须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争取外援,主要依靠自己的艰苦奋斗。”

——邓小平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第一阶段(1979—1984),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我国采取对外开放的第一个重大步骤就是建立经济特区。

第二阶段(1984—1991),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阶段。这一期间,国家又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步骤,使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一个步骤是批准沿海开放城市;另一个步骤是批准沿海经济开放区。

第三阶段(1992年以后),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全而铺开阶段。至此,一个从沿海地区向广大内陆地区递次推进的多层次对外开放基本格局基本形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骤,扩大了对外开放的范围,拓宽了对外开放的领域,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已基本形成。我们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是对世界各类型国家的开放,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一沿海开放城市一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沿边和内地”这样一个全国范围的多层次对外开放的格局,其范围涵盖了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众多领域(宽领域)。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2.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全方位 多层次 宽领域

3.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 立足过去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 实现改革和开放的良性互动 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

三、不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30年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但是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对外开放而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为此,必须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新发展,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起来,提高开放质量,完善内外联运、互利共赢、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

1、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而临的新形势。

国际: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程度继续加大;经济全球化出现了新的变化。

国内: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开放型经济。2.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秉持互利共赢的时代理念。实行多元平衡的战略 坚持安全高效的原则

3.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本章内容总结 课后作业

1、美国人感叹:“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这句话有何深刻含义?

2、谈一谈中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我们又该如何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第二篇:2015版概论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4课时)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教学和讨论,了解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全面改革的的主要内容,正确认识改革的性质及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对外开放理论的基本内容和客观依据,对外开放的基本形式、原则和格局,明确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方向

(二)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依据

(三)‚三个有利于‛标准

(四)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五)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六)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一)讲授法

(二)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性决策。这是我们党在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深刻反思、对中国发展落后进行深刻反思、对国际形势进行深刻的基础上作出的关键抉择,有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从国内情况看,‚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灾难。乱久思治,穷则思变。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当时的严重局势,成为人心所向。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印度,只有日本的1/20、美国的1/30,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发达国家40年左右。经济发展水平与韩国、新加坡、中国的香港和台湾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有很大的差距。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使党和人民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和奋起直追的紧迫感。

要赶上时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改革是惟一的出路。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于此同时,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要和平、求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中国争取一个长期和平发展环境是可能的,这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

党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不足3%;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有第10位上升到第2位;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有1.7%提高到12.9%,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的位次由29位跃居第1位。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0美元上升到7500美元,已经有低收入国家升至中上等收入国家,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向全面小康迈进。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3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提出了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矛盾的观点,但他没有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做进一步的分析。斯大林在早年否认社会主义还存在矛盾,认为精神上道义上的一致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在晚年虽然实践让他认识到了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他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毛泽东第一个比较认真和深入地研究了这个问题,并形成了比较全面比较系统的思想。

1.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在党的‚八大‛召开前后,毛泽东发表了《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重要著作,在这些著作中他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问题的重要思想和理论。我们从四个方面来概括他的思想。

他首先阐述了三个问题: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基本矛盾?如果存在,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什么?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发挥什么样的作用有怎样的地位?对这些问题,他是这样回答的:

第一,社会主义社会依然存在着基本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第二,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他们之间的矛盾是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因而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既然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其他社会的基本矛盾有不同的性质和特点,那么自然就有不同的解决途径和方法。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是采取剧烈的阶级斗争的方式。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怎样解决呢?

第三,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也就是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解决。

第四,还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他指出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2.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有着丰富的内容,其中最主要的有: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既相适应也相矛盾。如何判断哪些是适应的哪些是矛盾的?过去我们曾经以生产关系的性质为标准,比如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那么似乎公有制程度越高规模越大越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实践证明,即使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如果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也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与生产力的发展相矛盾的。比如在我国生产力低水平多层次不平衡的状况下盲目追求‚公有制‛程度,不允许就其性质说不是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定层次生产力相适应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结果,一方面制约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影响了人民的生活。

实践证明脱离生产力水平以生产关系性质作为判断生产关系与生产力是适应的还是矛盾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在理论上也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在分析判断生产关系时不能离开与这种生产关系相联系的现实的生产力,我们判断评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就不能离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和状况。

(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革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建立起来后,生产力获得了解放,或者说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为生产力发展打开了通途。于是我们曾经一度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只存在发展生产力问题。毛泽东虽然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但他主要强调的是没有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那部分与生产力发展之间存在矛盾,没有提出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也可能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社会主义下还有一个解放生产力的问题。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提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有需要解放生产力。他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一定历史阶段的表现,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有赖于主要矛盾的解决,而一定历史阶段的根本任务是由这个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所以,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实质上是统一的。邓小平在明确肯定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强调了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一致性。他认为生产力发展水平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途径是发展生产,这也是中心任务。他说:‚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二)社会主义改革的作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如同革命一样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邓小平多次指出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或者说改革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为什么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场革命?首先,我们要了解‚革命‛的含义,所谓‚革命‛,是指具有根本意义的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的表现是多方面的,从变革的领域看,有经济方面的,有政治方面的,有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从社会变革的层次看,有根本制度方面的革命,也有体制方面的革命。以社会制度变革为标志的社会革命是革命的一种,不是革命的全部。我国所进行的改革是从根本上改变各方面体制的深刻的变革,可以称之为一场革命。

(三)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改革的实质

改革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各种具体制度(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等),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所以,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否定和抛弃我们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邓小平始终强调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次谈话中,他说:‚世界上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有两种评论。有些家认为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中国不会放弃社会主义。后一种看法比较有眼光。‛30多年来,党带领人民锐意改革,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为生产力发展扫清障碍,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改革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2.改革的对象、目的、原则和方法 改革的对象:我国现行的一些具体体制; 改革的目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改革的原则: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共同富裕; 改革的方法:有秩序、有领导;各方面相互协调;胆子要大、步子要稳。

(四)判断社会主义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 1.‚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内容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生活水平。‛ 2.如何认识‚三个有利于‛标准

(1)‚三个有利于‛之间的关系

‚三个有利于‛标准涉及到三个方面的内容,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应该说这三方面是内在统一的,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是首要的也是最根本的一条,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前提的,也是发展生产力的目的。

一方面,只有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才能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也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必须落脚于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它的直接目的。

(2)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要求

这首先涉及到它是判断什么的标准。有些人认为,这是判断姓‘资’还是姓‘社’的标准。这显然是错误的。姓‘资’还是姓‘社’,指的是区分社会制度和生产关系的性质问题,而判断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只能以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自身的性质,特别是所有制关系的性质为标准。姓‘资’还是姓‘社’的性质由它们自身的经济关系内容,而不是由它们在现实中所起的作用决定的。而它们的作用,也不是由于它们的性质决定,而是决定于它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生产力的关系,决定于它们是否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的要求。因此,不能把‚三个有利于‛标准同判断社会性质的标准混为一谈。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

我国过去30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饿新期待,必须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抓住机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必要性

1.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必须全面深化改革。2.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必须全面深化改革。3.抓住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必须全面深化改革。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是一个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实现路径,我们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方向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制度的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强调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四)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则

1.要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紧紧依靠人民。

2.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中国30多年改革之所以能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封闭僵化,也不改旗易臶。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刻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在这种情况下,确保改革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前进就越发重要。

1.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党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涉及许多重大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好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带领人民长期奋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发展着的社会主义。能不能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化改革,是一个涉及改革性质的原则问题,偏离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偏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是南辕北辙。

2.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党提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的发挥政府的作用。这是又一个重大创新,有利于树立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一)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任何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坚持整体推进,统筹谋划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同时应注意整体推进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的关键环节。

(二)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

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坚持边实践边总结,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开,出现问题就及时应对,发现错误马上纠正,从实践中获得真知。

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三)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第一,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稳定局面;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主权和独立;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都离不开发展。

第二,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为了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时期我们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中实现的,实现未来的奋斗目标,关键仍在于深化改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作用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这是我们付出了代价才取得的共识。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多么好的规划、方案都将难以实现。

江泽民把改革、发展、稳定比作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说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它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

2.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渡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工业化现代化加速、开放型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处于1000-3000美元发展阶段,改革发展涉及的利益越来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随社会生活深刻变革,社会矛盾相互交织,社会问题大量出现,维护社会稳定任务异常繁重。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

第一,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不能因为改革和发展会引发社会不稳定而不坚持改革和发展,但是改革和发展也不能不顾及社会稳定的内在要求。没有稳定,一切无从谈起。古今中外,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在混乱当中把改革和发展搞好的。所以,改革的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加快发展,但要注意协调发展。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精心处理稳定同改革、发展的关系,着眼于‚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及时化解矛盾,排除不安定因素,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第二,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之所以强调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结合点,一是因为它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二是人民群众也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只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真心实意拥护,就可以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和矛盾。而要赢得群众的拥护,最根本的是要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让他们共同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做到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三,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稳定是前提,但稳定是相对的,不能因为改革有风险、有可能引发社会不稳定就不改革或者在改革中裹足不前,否则会导致更加严重、更加剧烈的社会不稳定。也不能因为在发展中可能出现不协调不平衡而不致力于发展,因为一个贫穷落后的社会即使暂时是稳定的也必然是危机四伏的,并终将崩溃。因此,需要统观全局,精心谋划,从整体上把握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内在关系,做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第三节 扩大对外开放

一、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

20世纪70年代末期进入新时期后,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怎样才能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得快一些成为急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思考和探索这一问题的过程中,邓小平十分重视对外经济关系,他多次论述了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重要性。在1980年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他第一次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表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也就是说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确定的。但是大家一定要清楚这并不意味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才有了对外开放思想,应该说新时期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和政策是对毛泽东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在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主要是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邓小平说:‚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只会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二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趋势快速推进,世界经济联系越发紧密,各国相互依赖和利益交融程度进一步加深,为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获取最大利益,各国纷纷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仅仅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通过对外开放特别是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

三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人类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各种文明‚五色交辉,相得益彰‛,推动了人类的共同进步。资本主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作为崭新的社会制度,必须大胆借鉴,吸收人类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并根据自己的国情,结合实践进行新创造,才能更好的发展自己,彰显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四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对外开放中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和根本根基,这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是闭关自守、盲目排外,应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外资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对外开放是实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手段。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开放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供借鉴。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很不平衡,人们的认识和管理体制上也存在着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对外开放的主客观条件不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开放政策如何具体实施,从哪里起步,如何避免大的失误,这是一个必须思考和注意的问题。中国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点到线到面到体的历程。

(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创办经济特区,找到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2)开放沿海城市和地区(3)开发海南省和上海浦东

这样,一个由沿海——沿江——沿边——内陆,梯次推进,多层次、全方位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2001年12月中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它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为我国赢得更好的国际环境,有利于促进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强我国经济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同时,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深入地与国内市场的竞争结合在一起,面临的经济风险也显著增加。江泽民同志说:‚看不到机遇是错误的,看不到挑战同样是错误的。能否把有利条件用足,把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关键在于我们自己的努力。‛他说:‚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新的学习、一场新的考试。考什么?考我们的学习能力、应对能力、竞争能力、决策能力、创新能力,一句话,这将是对全党同志智慧和力量的一次很实际很具体的检验,这是摆在全党同志面前一道难度不小的关口,但这一关必须闯过去,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第一,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各民族各国家,无论大小、无论发展程度如何、属于什么性质和类型,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可以和我们互通,我国都应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积极发展同它们的经济贸易关系。基于这样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22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贸易往来。但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始终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平等互利,在此前提下,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

第二,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所谓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开放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范围内的对外开放。这种多层次对外开放的形成是一个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有重点、有层次,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全面展开的过程。之所以作出要这样进行,一是因为对外开放于我们是一全新的事业,我们只能通过试验,使试验区一方面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提供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的基地。二是使先开放的地区和领域成为改革和开放的窗口,示范、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乃至全国的改革和开放。三是它避免了盲目开放给经济带来的巨大冲击。

第三,我国对外开放是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所谓宽领域,就是立足于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服务业等。对外开放的形式服务于内容和需要,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外汇紧张,因此急需通过发展对外贸易、引进技术、利用外资和劳务输出解决现代化建设中的困难,所以当时的对外经济关系的形式比较简单、领域比较狭窄。但随着中国投资环境的改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健全、产业政策的引导,外商投资领域拓展到很多领域。同时对外贸易、技术双向交流、对外投资、国际劳务合作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越来越广。并且在以经济开放为基础和重点,积极发展同其他各国在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三、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30多年来,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国内发展如何推进,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对外开放中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战略。

(一)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内涵

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指在通过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切实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综合考虑维护中国发展利益和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要求,完善有关方针政策和体制机制,使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全球其他国家带来更多的利润,与国际社会实现共同发展。

(二)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原因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符合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当今是一个全球化时代,人类共同生活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中(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上。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的发展。互利共赢倡导各国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

(三)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实例——‚一带一路‛

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是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与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是以运输通道为纽带,以互联互通为基础,以多元化合作机制为特征,以打造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的新型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共建‚一带一路‛符合沿线各国的共同利益,是对国际合作以及全球发展新模式的积极探索。

(四)实施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措施

1.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

2,坚持从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地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家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做出贡献。

四、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一)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

目前世界正发生复杂变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时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程度继续加大,在应对危机和促进复苏中,对国外依存度高;另一方面,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全球治理难度加大。因此,必须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提高国际投资合作水平;深化投资、贸易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为各国在华企业创造公平经营的法制环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牢牢把握国际通行规则,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以开放促发展

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虽然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都大幅提升,但也存在着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任务艰巨的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进一步提高开放水平,利用国际有利条件来帮助我们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使我们获得发展,增强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四)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

国家经济安全涉及到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利益。简单地说,国家经济安全是指一个国家能够在各种复杂的条件下有效地维护自身的经济稳定和发展,特别是在面对重大外部风险时能够很好地保护自己的生存和发展。如何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是我国深化对外开放进程中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问题。

经济全球化在促进各国之间经济联系加强的同时,也使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加剧,在开放度比较大的经济中,由全球经济波动引起的经济不稳定容易对国内经济产生冲击,目前,讨论比较多的外资冲击国内市场的风险,外贸面临的国际市场风险,当然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在开放经济中政府对本国经济进行调控的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比如说中国对外贸依存度比较高,外贸占GDP的比重达70%以上;中国对进口能源和原材料的对外依存度有比较高,预计到21世纪中叶,除煤炭外,中国绝大部分矿产品均需国外资源补充;中国各生产领域所需要的大部分技术也都来自国外,中国的自主知识产权很少;中国产品的出口依存度逐年增加,2004年超过70%,连续三年每年增加10%;外资企业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太重要的作用,2005年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29%,外资企业引进技术占全部引进技术的比重超过50%,2005年外资企业进出口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均分别为58.8%和58.3%。

这需要辨证地看,在封闭的状态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在一国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微不足道,所以也就不存在经济领域的外来不安全因素或安全威胁。在全球化背景下,封闭就意味着落后,只有开放才能促进发展。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开放肯定就有风险,包括对外经济依存度带来的国内市场的不稳定。

因此,对开放过程中,要对开放过程中产生的风险和问题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方面加强对全球经济走势和波动的预测,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对国内产业提升、技术进步要有充分的认识,制定和实施国家技术和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除此之外,还应树立开放安全观,切实提高经济安全保障能力,要坚持底线思维,守住核心利益,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在开放中壮大软硬实力,夯实经济安全的根基;做到预防为主、应急为辅,把安全工作臵前;采取综合对策,既要注重传统安全,又要注重非传统安全;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五、作业和思考题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3.为什么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4.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5.如何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六、参考文献

1.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2.江泽民:《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3.江泽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大八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5.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人民日报》2015年3月29日

七、课后分析

第三篇: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必要性

结合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论述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性

(一)、社会主义仍然存在矛盾

对于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制度是否还存在矛盾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曾经对此问题有过争议,社会主义社会不存在矛盾的观点一度成为主流。这个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论断,对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是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人类社会在矛盾的运动中变化和发展。、恩格斯把事物矛盾法则应用于人类社会历史过程的研究中,发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并进一步指出任何社会的基本矛盾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

既然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矛盾,而任何社会的基本矛盾都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那么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也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前苏联模式和我国改革之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教训,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二)、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极端非社会化的矛盾

在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基本矛盾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都是生产关系落后于发展的生产力进而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上层建筑也会发生变革。

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否也是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呢?

改革之初,存在这样一种观点,前苏联和我国的社会主义是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阶段而直接建立起来的,生产力大大落后于资本主义社会,而生产关系较资本主义更为先进,先进的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生产力不相适应同样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先进于生产关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

恰恰相反,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落后于生产力。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将经历五种社会形态,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列宁进一步将社会主义社会称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低级阶段。在资本主义实现了社会化大生产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严重阻碍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是先进的生产力,同时生产力不断向前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而不应也不能倒退生产力以适应落后的生产关系。而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是可以改变的,将之由非社会化占有向社会化占有转变、由少数人占有向多数人占有进而全社会占有转变,建立公有制以适应社会化生产。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实行公有制,实现与生产社会化相适应的生产资料社会化。在社会主义实践中基本实现了生产社会化的前提下,实行的是以工业全民所有制和农业集体所有制为表现形式的公有制。在这种模式下,国家和集体代表人民占有生产资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集体经济同样在国家计划下发展。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实际仅仅集中于国家这一个主体,并没有解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非社会化的矛盾,而是以生产资料的极端非社会化来对应已经社会化或应该社会化的生产。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极端非社会化的矛盾是传统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

(三)、社会主义改革的内涵

邓小平理论对于社会主义的改革内涵作了精辟的论述,总结起来主要有:第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

第二,“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 “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革命性的变革。”

第三,“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邓小平多次强调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调整、自我完善和发展,是自觉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以解放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四,“对外开放也是改革”“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他还说:“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己不行,主要靠自己,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这是一种双向的相互依存关系,帮助和贡献都是相互的。

第五,“改革是一场很大的试验”为此,邓小平多次指出,改革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一定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和保证。

第六,提出判断改革性质和成败的标准。“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因此,当前社会主义国家普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大量的矛盾和困境,一味强调过分迷信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或者一味强调经济发展都是不可取的,对社会主义制度的重新认识,用改革的办法解决我们当前的矛盾问题是势在必行。

郑宜昌

学号:100209039

教育学院09级应用心理学专业(1)班

第四篇:2013版《概论》教学大纲: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掌握改革开放性质、目的等内容,认识改革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了解为什么必须实行开放的政策,我们进行了怎样的开放,将如何进一步扩大开放。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性质、目的、理论基础

2、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3、我国对外开放的必要性、特点及方向

教学内容: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二、社会主义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第二节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改革

一、深化全面改革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第三节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五篇:中国对外概论论文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论文参考选题

作业:

结合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的课程内容选择你所关注的对外贸易的某一问题,撰写一篇3000-4000字的论文。

三结合:

1、结合专业课程的内容与特点选题;

2、结合当今我国外经贸领域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选题;

3、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 关注点选题。

要求:

1、内容:主题明确,观点鲜明,逻辑性强,条理清晰主次 因果

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内容摘要:对全文的高度概括(中心思想)100-150字

对某问题的介绍 对某问题的分析提出(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3-5)在文章中反复使用 多次提及的 重要的名词术语

2、形式规范A4纸打印标题:黑体三号标题下 写明班级 姓名 学号

正文:宋体 小四号

首行缩进2个汉字 左右两端对齐 行间距1.5倍

参 考 选题

1、论我国出口商品战略的调整(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地理方向)

战略目标 战略步骤战略重点实现战略的手段和措施

2、以质取胜出口战略的必要性及其实现途径

3、科技兴贸的必要性及其路径研究(增强竞争力 差异化 低成本)

4、金融危机背景下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的必要性与对策措施

5、从国际分工理论看中国在当今国际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及调整

6、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背景、条件与改变

7、中国制造与中国生产

8、国家竞争力 产业竞争力 企业竞争力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增进

9、邓宁三优势模式理论的启示意义(所有权优势 内部化优势 区位优势)

10、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启示意义

11、论技术进步与国际贸易的相互关系

12、我国通过国际经济合作促进技术进步应注意的问题与对策(以市场换技术)

13、论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

(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贸易条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14、论技术进步与工业化的关系

15、工业化进程与对外贸易关系探讨

16、我国外贸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及其路径(外贸经营权的扩大外贸主体的多元化)

17、“入世”后我国不同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纺织品 服装 玩具鞋帽 机电产品 钢铁 汽车 化工石油 农产品 „„)

18、“入世”后我国企业应当采取的应对措施(人财物技术等资源供产销三个环节)

19、中国“入市”的难点及对策(市场经济地位被认可)

20、论对外贸易管理中不同手段的协同运用(法律手段 经济手段行政手段)

21、我国出口退税与出口企业积极性的调动

22、入世后我国法律手段的有效运用

23、入世后我国经济手段的合理运用

24、入世后我国行政手段的合理有效运用

25、影响外贸企业经济效益的因素分析(货源 贸易关系市场、产出/投入)

26、提升外贸企业经济效益的路径研究

27、低碳经济与对外贸易的增长 节能减排

28、绿色经济与对外贸易的增长

29、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必要性:重要意义可行性:已经具备的条件优势

30、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的选择(出口贸易 许可贸易对外投资)

31、我国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路径研究

32、外商在华投资的效应分析(资金 技术 管理)

33、外商来华投资的理性思考(积极与消极效应)

34、我国技术引进效应分析

35、我国技术输出应注意的问题

36、XX省(地区、市)对外贸易(出口贸易)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37、铁矿石价格谈判对中国钢铁工业及中国经济的整体影响

38、我国农产品出口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39、我国纺织品出口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40、我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41、我国玩具制品出口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42、中美贸易问题研究

43、中日贸易问题研究

44、中欧贸易问题研究

45、中韩贸易问题研究

46、中国政府与企业如何应对跨国公司在华并购

47、外商撤资(资本抽逃)问题研究

48、跨国公司避税及其防范

49、我国外贸出口秩序混乱及其疏导

50、外国对华反倾销的根源及其应对

下载《概论》13年修订版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对外理论教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概论》13年修订版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对外理论教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主义改革在上述两个实例中我看到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性。所以我想分析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是怎么一步步改善中国人民生活。 首先我想先来看......

    第七章_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教案

    这篇文章是我百度的教案,来给你参考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切实懂得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搞清党提出......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教案(五篇材料)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教案 一、教学目的 本章分析社会主义的改革和对外开放。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时期最鲜明的......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 它和其他社会制度下的矛盾有何区别?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予......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概论(精选)

    政法委员会制度 在中国共产党进行政法论理的过程中,一个极其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执政党除了在各级执法、司法机关内部设立党组织之外,还在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党委设有专门负责工......

    《对外经济管理概论》复习要点(合集5篇)

    复习要点题型分布:单项选择题(30分,共30题),多项选择题(20分,共10题),简答题(30分,共5题),论述题(20分,共2题)单项和多项选择题全面复习。 简单和论文复习范围: 1.试述国际收支不平衡对一国经......

    对外教学教案

    文学院2009级对外汉语班初级综合课教案设计 一、教材:《 》第一册第三十八课《我们那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 二、教学对象:大约学习了140课时的东南亚留学生 三、本课基本情况介绍及重......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