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改革

时间:2019-05-13 05:09: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会主义改革》,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社会主义改革》。

第一篇:社会主义改革

社会主义改革

在上述两个实例中我看到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对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性。所以我想分析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是怎么一步步改善中国人民生活。

首先我想先来看看社会主义为什么要进行改革。改革,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调整 变革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环节和方面,以促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旧体制阻碍生产力的生产力发展,造成人民贫困,国家落后。所以我们必须要进行改革,邓小平在《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中说到“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以后,多年来没有制定为发展生产力创造良好条件的政策。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得不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不改革就没有出路,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式不成功的”。

改革是必要的,那么改革的实质是什么,到底改革的方向在哪里?这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问题。让我来寻找下改革的实质,就是从根本上改革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经济体制 政治体制 文化体制等各种具体制度。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启了改革的历史进程。改革首先在农村拉开了序幕,废除人民公社制度,大家从大锅饭的时代转变了家庭承包为主,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时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为土地上转移的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出路。这为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促进了工业和整个经济的全面改革和发展,开辟出了从未有过的一条道路。在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础上,改革的方向慢慢的转向了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的改革,在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探索,1992年党的第十四大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加快了改革的步伐,20世纪末社会市场经济体制初步确立。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推进,教育,文化,卫生体制各个领域的改革也全面展开。

改革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化,极大改善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这从北京“零点调查公司”对全国十个大中城市的4000多市民做的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调查的结果是目前居民计划性支出只集中在住房 汽车 教育 家庭投资等四个领域,家庭的日常开支几乎不在居民的计划之列。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切成就,都是同坚决地推进改革和对外开放分不开的。

第二篇: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

它和其他社会制度下的矛盾有何区别?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予以正确解答的重大问题,也是党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1)他们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是通过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向前发展的。•(2)他们还提出了社会发展动力论,认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评述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阐明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一些社会形态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运动形式,但是他们没有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列宁认为: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抗消失了,矛盾还会存在。

•他在1921年为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所写的《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在总结苏俄刚刚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最初经验时,及时地

•把改革提了出来,强调 •要把改革作为解决社会 •主义建设任务的最主要 •最根本的手段。

•斯大林早期否认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存在,认为精神和道义上的一致是苏维埃社会发展的动力。

•晚年基于社会主义实践,他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没有把它当作根本性问题提出来。评述

•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实践者,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是否存在矛盾,矛盾的运动规律没有明确的认识和系统的阐述。但是列宁的有关观点值得借鉴。

(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矛盾论

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2、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3、社会主义矛盾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来加以解决,即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社会主义矛盾解决的方式

4、中国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推动着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是非对抗性的。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可以通过自身的力量进行调整解决。

第四,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即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评述

•毛泽东是认真、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矛盾及运动规律的第一人,但由于社会主义实践还没有完全展开,尤其是对社会主义阶段性缺乏清醒的认识,因而对于社会主义矛盾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没有充分展开,各种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所以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能作最一般的概括。

•理论认识上的局限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科学认识等原因,导致了实践中的失误,结果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

(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提出判断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适应还是 •矛盾的新的标准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邓小平

4、提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如果再不进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 •

——邓小平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 丰富和发展: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 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 产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 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 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的途径是改革。

1、国内情况:政治上的混乱状态;经济上停滞状态。•人民的迫切愿望:改善生活

2、国际环境:

七十年代新技术革命对世界经济的推动;我国经济与科技实力与世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理性思考的必然结果: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

1.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

•(3)就改革开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言,是一场革命

•(4)就改革开放决定中国命运的意义而言,是一场革命

小结

•2.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把改革开放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言的。•它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意义和作用与第一次革命一样重要。

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

•首先,革命的任务不同

•其次,革命的对象不同

•再次,革命的性质不同

•最后,革命的形式和手段不同

(三)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改革开放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2,改革开放不是要抛弃社会主义,而是为了更好的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世界上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两种评论。有些评论家认为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中国不会放弃社会主义。后一种看法比较有眼光。”

——邓小平

制度≠体制

•经济制度:在一个社会中经法律确认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又被称作这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或基本经济制度,它规定着这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总体方向和基本性质。

•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经济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

(四)改革的依据、目的、原则、对象、方法

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1、改革的依据

第一,旧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第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改革

第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2、改革的对象

改革的对象是我国现行的一些具体体制,而不是改变

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

3、改革的目的

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

4、改革的原则

改革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的方向性—中苏改革对比

••• 出发点不同 改革目的不同 改革性质不同

出发点不同:

苏东国家认为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没有效率,中国则认为旧的僵化的经济和其他方面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的目的不同:

•苏东是用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取代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中国则是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

•改革的性质不同:

•苏东国家的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否定 •中国的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改革的方法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邓小平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

(一)改革的历史进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的序幕。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

•1984年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价格、国企、市场体系、分配体制)

•1992年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步骤。

•••播放视频 《旗帜》之五 历史转折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并不意味着经济体制改革完成后再进行其他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也不意味着其他体制改革不重要。•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体制改革相互渗透和交织。

•1979年初春,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小平还对习仲勋说了一番值得载入史册的话:“过去陕甘宁边区就叫特区嘛,你不是陕甘宁特委的代理书记吗?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怎么样?”接着他又说了一番名言:“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二)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987年6月,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

¡ª¡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37页

1978年3月,万里到安徽定远县考察。

万里和一位穿着破棉袄的农民交谈。

风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牛羊,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腰鼓走四方。

风阳县委上报的逃荒人数

1967年2月,风阳人口外流9900多人,3月1.8万多人。

1969年3月,37%的农户和23%的人口外流。

1970年春节,又有4000多人外流。

1978年,风阳县前五生产队,10户人家,4户没有大门,3户没有桌子,68人中,40多人没有棉裤。

史成德家,7个孩子,10口人,只有3只缺口碗。

小岗生产队

20户人家。

副队长严宏昌

老队长关庭珠

队长严俊昌

(三)改革的成果

•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村民自治、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政务公开逐步推行。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国家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投入和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中国GDP总量的变化 恩格尔系数变化 人口与人均GDP

(四)改革中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改革的任务

经济发展不平衡

•国内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之间 不协调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

•(1)城乡发展不平衡

(2)区域发展不平衡

(3)不同社会阶层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还有不够协调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平衡

1、“三个有利于”标准内容及其提出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

为什么会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的。提出这一问题和当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直接关系。

•首先,当时我国经济面临着加快发展的严峻挑战和良好机遇。•其次,当时经济生活中一些深层次的或新出现的问题需要解决。•再次,国内一度出现了对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模糊认识。

•2.如何认识“三个有利于”标准 •(1)“三个有利于”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只有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才能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也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必须落脚于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它的直接目的。

•(2)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要求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把握两点:

•一是在改革开放的性质问题上,不能不问姓“社”还是姓“资”,而是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在对改革开放的具体政策措施上,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3)“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姓“资”还是姓“社”,只能以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自身的性质,特别是所有制关系的性质为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只能为社会主义改革的方法和手段或者说改革是否可行提供一个判断标准。不能用它来判断姓“社”还是姓“资”。

•姓“社”还是姓“资”与改革开放的具体方法没有内在的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本来姓“社”的东西,错误地判断为姓“资”而加以排斥;

•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而加以排斥;

•对于那些确定为姓”资“,但是合乎“三个有利于”,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在和发展。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改革是动力

2、发展是目的

3、稳定是前提

江泽民指出,改革、发展、稳定好比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它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

◆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1、发展是目的。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2、改革是动力。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稳定是前提。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1.毛泽东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1)在经济上要对外开放,“关门”是不行的。•(2)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洋为中用”。

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他又指出,我们坚决抵制和批判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朽制度和思想作风,但这并不妨碍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即宣布,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于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

•1980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表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

2.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对外开放是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结论,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科学决策。

• 邓小平指出:“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

•“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

主动开放(明中叶以前,公元3—15世纪以前)

主动封闭(明中叶-1840年)被动开放(1840年─1949年)

被动封闭(1949年─1971年)

主动开放(1971年以后)

•1.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

(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从1978年至今,总体上可分四个阶段

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创办经济特区,找到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2)开放沿海城市和地区;开发海南省和上海浦东。

•(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2001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图为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于当地时间11日晚在多哈签署中国入世议定书。

石广生签字后同WTO总干事穆尔举杯庆祝中国成为WTO大家庭中的一员。

入世前 :

• 单边、单向、窄领域

• 政策性“试点” 和倾斜

• 以农产品和初级产品出口为主

• “引进来”

入世后:

相互、多边、宽领域;

在法律框架下的体制性开放; 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 “引进来” “走出去”。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1、全方位。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对所以国家和地区的开放

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宽领域,是指在开放的范围、空间和形式上,有宽阔的活动领域。

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进入了由较小范围和有限领域的开放,转变为更大范围和更多领域的开放; •

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 •

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

竞争更激烈,经济风险更大,政府的宏观调控的难度增加

•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出口增长仍然属于数量扩张型的粗放的粗放增长方式,出口质量和效益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在进口方面我们的主要问题是进口结构不够合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不够。

(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

1、要鼓励先进技术和国内短缺资源的进口。

2、转变出口增长方式—以质量取胜: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

3、提高加工贸易产业层次 •

4、加快发展服务贸易。

5、有效应对国外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

(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1.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第一,要科学引导外资投向。

•第二,要把利用外资和技术创新结合起来。

•第三,吸收外商投资要能够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

•2.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第一,参与国外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能力。•第三,可以带动出口。

•第四,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对国家安全的理解和概括,一般是指作为政治权力组织的国家机器所建立的社会制度的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它包括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相关的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家机关的安全。广义的国家安全包括国防、外交、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隐蔽战线等方面,狭义的国家安全仅指隐蔽战线安全。

生态安全

•其一,加强对全球经济走势和波动的预测,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其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其三,要正确处理好利用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发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关系。

本章小结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判断改革和各方面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思考题: •

一、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二、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三、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四、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

五、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六、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阅读书目: •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版 •

2、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 •

3、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 •

4、江泽民:《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版 •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05版

第三篇:社会主义新农村改革发展

我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是率先在农村起步并取得突破的。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必将因其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而载入史册。在我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30周年之际,中央召开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央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时机再次把农村改革发展问题摆在全党全面推进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的位置上?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进一步透彻地理解和把握中国当代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重大意义。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始终高度重视、认真对待、着力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功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道路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道路。

当前,国家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变化,重庆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我们要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胜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就要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毫不动摇地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继续解放思想,必须结合农村改革发展这个伟大实践,大胆探索、勇于开拓,以新的理念和思路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提供不竭源泉。坚持改革开放,必须把握农村改革这个重点,在统筹城乡改革上取得重大突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强农业发展这个基础,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促进社会和谐,必须抓住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农民安居乐业,为实现国家长治久安打下坚实基础。

重庆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农村经济体制尚不完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低,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国家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不健全,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要求紧迫;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业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落后,耕地大量减少,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气候变化影响加剧,自然灾害频发,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压力增大;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区域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任务艰巨;农村社会利益格局深刻变化,一些地方农村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社会管理任务繁重。总之,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我们必须居安思危、加倍努力,不断巩固和发展农村好形势。

2.改革的意义

在重庆乃至整个中国,农村改革问题可不是一个局部性的改革问题。譬如说,大家都很关注的医疗改革、教育改革、社保改革,还有金融改革、国企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对于重庆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改革。尽管这些改革都很重要,但这些改革还是属于局部领域的、一个大的方面的改革。相对于170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相对于发展程度远远滞后于城市的广大乡村,重庆农村改革则不同了,它对于重庆的未来发展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性的意义。我想从两个维度来谈这个问题,或者说新一轮农村改革的意义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从重庆改革开放的纵向维度来看

从重庆改革开放的纵向维度来看。重庆改革开放已走过30年的道路,历经风雨取得巨大成就。30年成就起步于农村改革,又受制于农村改革。从发展政策的连续性上考虑,重庆下一个30年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创新发展起步于哪里?新的战略突破口在哪里?再过30年,也就是到了2038年,已接近于本世纪中叶。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战略构想,到本世纪中叶中国的目标是要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中等发达国家是个什么含义呢?有一个什么样的基本标准呢?

在已走过的30年里,我们的经济发展保持了年均9%-10%的高增长;在接下来的30年里,我们还需要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年均增长约为6%-7%)。考虑到经济总量越来越大,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难度就会加大;再考虑到重庆的人口总量,人均GDP的指标要上去难度会更大;而人均GDP提高最大难度在农村。因为重庆人口总量的约60%-70%在农村,即重庆现有1700万左右的农村人口(我认为农民工群体仍应属于农村人口,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还没有解决,这个群体的法定身份、主体消费和基础财产都还在农村)。重庆下一个30年的发展,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农村发展问题,如果不能极大地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活力,如果不能再次更高水平地解放农村社会生产力,重庆的全局发展将会举步维艰。

从与全国互动发展的横向维度来看

从全国经验来看,或从我们对我国发达地区的印象和感受来看,发达地区之所谓发达,不仅表现在工业和城市建设达到了很高的水准,它们的农业和乡村建设也基本达到了现代化程度,基本上实现了城乡一体化,表现为三个方面:城乡生活水平同质化,即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生活方式、生活品质、生活情趣、乃至衣着打扮基本相同,你很难分清谁是城市人谁是农村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即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在基础教育、医疗保障、退休养老保障等主要社会福利上享有同等待遇,如可以常常看到校巴接送乡村的孩子上学;城乡基础设施同步化,即道路、水电通信管道、大型超市等与城市同步同标准地建设。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重庆的综合经济实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现代工业体系已基本建成,但重庆大多数的农村却还非常落后,更不用说城乡二元结构在管理体制上、在公共财政投入上的巨大差异了。从这个比较中,更能说明重庆农村改革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也更说明重庆市委、市政府关于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的决策是抓住了重庆下一个30年发展的事关全局的要害问题。

总的来说,新一轮农村改革发展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重庆的新农村建设,有利于三农问题的解决。

3.改革的重点

按照胡锦涛同志对重庆提出的“314”总体部署和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重庆农村改革的重点和思路应着眼于以下领域:

3.1.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创新土地流转体制和适度规模经营机制

一方面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这一政策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否则农村生产经营就会出现混乱,农民权益就会受到侵害。另一方面,要按照自愿互利原则,引导农民以多种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适度规模经营,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根据各地的实践和探索,可行的思路有:一是鼓励城镇或当地资本组成“龙头企业”,转包土地、规模经营。二是开发新的金融衍生工具,建立“土地银行”,激活土地要素,实现土地和劳动的有机结合,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土地银行”可以由国家来办或者民办公助。出去务工的农民把土地存在银行里获取利息收入。银行把这些存进来的土地贷出去,主要贷给成片种植、规模经营的种粮大户。银行不以盈利为目的,存贷之间的亏损,可由政府补贴。其好处是,农民转包的土地能留转到质量能手当中,促进适度规模经营;而且可以保证土地使用方向不变,保户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

3.2 深化和落实林权改革制度。

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指导,强化政策扶持和开拓创新,发展林业产业,建设现代林业,为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林业产业横跨一、二、三产业,资源类型多、产业链条长、市场空间广、发展潜力大。发展林业产业,繁荣林区经济,对加强生态建设、构建和谐社会,对推进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各级林业部门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林业产业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林业产业协会的作用,搞好统筹规划,加强宏观指导,强化政策扶持,着力开拓创新,不断提升林产品供给能力,全面提高生态安全保障能力。

3.3.健全财政支农投入机制,改革农业投资管理制度

各级政府应当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发挥主体作用。要调整国民收入结构、财政支出结构、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对财政收入用于“三农”的比重尤其是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比重应有一个适度的界定,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加大国家和地方财政投入的同时,制定优惠政策,动员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入新农村建设。目前,有关农业投入的管理规定比较笼统。由于对各级政府财权和事权的划分、资金用途没有明确的规定,时常导致农业预算支出被挤占的现象发生。为此,要改革农业投资管理制度,制定更加具有约束力的、可操作的法规,以保证支持农业的政策措施落到实处。

3.4.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加强村民自治制度建设

要按照中央部署和规定,按照大部制的思路进行乡镇机构的合并和人员的精简,真正在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提高效率上下功夫;要积极探索县乡联动改革,完善和创新农村治理机制。要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享有更切实的民主权利;依法搞好村民自治,推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要下大力力气加强基层干部廉政勤政、执政为民建设;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为人民谋利益。

3.5.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农村社会管理

一是重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主要是采取切实措施,尽快改变农村基层农技站“网破、线断、人散”的状况,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技术保障。二是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目前发展的重点是:建立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解决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完善农村社会救助制度。三是更新农村治理理念,转变社会管理方式。优化农村组织机构,扶持农民自治组织的发展,扩大基层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四是大力发展农村公益性文化和教育事业。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体制机制,坚持科教农结合,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3.6.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政治保证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为此,一是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尤其是基层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重庆农村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壮丽事业。二是各级党委要切实把农村工作摆到重要议事议程。真正从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重视农村改革发展,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和落实“三农”工作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要结合本地实际出台政策,要关心乡村干部的工作和生活,提高他们的待遇和保障水平,鼓励和支持党政干部广大干部、企业家、知识分子、大学毕业生投身农村改革发展。

5.政策建议

5.1成立农村“土地银行”,规范土地流转形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增加,土地的利用率越来越低。“土地银行”可以由国家来办或者民办公助。出去务工的农民把土地存在银行里获取利息收入。可以保证土地使用方向不变,保户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

5.2保持土地承包制度长期不变,根据人口变动进行小范围调整。

因为人口变动,如果土地的承包关系不相应做出调整,就会导致,土地资源分配不合理,所以应该根据人口变动,在一定周期内小范围的实行土地重新分配,实行按需分配。

5.3节约土地,规划建房。

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对城市建设投入较大,而对村镇建设未给予应有的重视,缺乏有力的指导和有效的投入,导致农民建房无序,许多村庄出现“新房一大片,弃房随处见”的现象,这样不但影响了村容村貌,还使大片的土地被闲置浪费。

第四篇:7.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从未进行过的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3.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即“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五篇: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

1.简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的形式:1,对外贸易2资金交流3技术交流4开展国际劳务合作的旅游业 对外开放的格局:点:五个特区线:14个沿海城市,6个沿江城市,边疆口岸,省会成市面:开放区,如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对外开放的特点:1,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2,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经济区-内地中心城市-沿边和沿线地带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3宽领域:就是立足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度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互相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所以,要做到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下载社会主义改革word格式文档
下载社会主义改革.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10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最终定稿]

    社会主义改革和队对外开放1.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文化建设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选 1. 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改革 2. 3. 第一次对“三个有利于”标准作出完整的理论表述,是在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4. 5.......

    第八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八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改革是我国的必由之路 (一)改革的现实原因 1、 摆脱旧体制对生产力发展严重束缚 2、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前进步伐 (二)改革的理论依据 1......

    第七章 单选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是( )A A.改革开放 B.与时俱进 C.科学发展 D.快速发展 2.新时期改革开放的伟大开端是( )A A.十一届三中全......

    第七章_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教案

    这篇文章是我百度的教案,来给你参考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切实懂得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搞清党提出......

    习题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一、单项选择题1、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B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从根本上改......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

    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2009年是苏联帝国瓦解18周年。1990年初发生的苏东巨变对社会主义世界是一个极大的震动和冲击,它使人们不得不深刻反思现实社会主义存在的问题。社会主......

    读后感“资本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改革”

    国家之殇——读《资本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改革》有感 我首先想到的是谎言,学了那么多年的思想品德和政治哲学,可是我连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精髓都未搞懂,我相信很多学生也是如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