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教学目的:
1、掌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观点
2、认识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3、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4、正确理解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5、正确认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教学重点:
1、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基本观点
2、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
3、改革、稳定、发展的关系
4、关于 “三个有利于”标准
5、关于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教学难点
1、我国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革的意义、实质和方法
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1、社会发展的根源在于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马克思恩格斯:社会发展“基本矛盾动力论”。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提示了人类社会运动发展的总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 础与上层建筑这两对“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关系,为后来者探索社会主义发展动力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石。
2、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是否有基本矛盾,毛泽东以前的革命导师都没有直接的论述。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理论。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推动着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是非对抗性的。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可以通过自身的力量进行改革解决。
第四,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即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
3、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邓小平在肯定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基础上,并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其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邓小平指出,社会基本矛盾在我国现阶段的表现形式:主要表现为僵化的体制和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这可以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因此,社会主义条件下的改革便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基本途径的直接动力。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1)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论述 第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第二,列宁:社会主义发展“非对抗矛盾动力论”。
列宁运用马恩的阶级斗争动力学说,提出社会主 义 “存在非对抗矛盾”并强调了改革的必要性。列宁指出,“在社会主义下,对抗将会消灭,矛盾仍将存在”。非对抗性矛盾是社会主义矛盾的特性,其运动将是推动社会主义发展的主要动力。“非对抗性矛盾”是苏维埃面临的是先进的社会制度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解决矛盾方法“无产阶级取得国家政权以后,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任务就是增加产品数量,大大提高社会生产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列宁看来,非对抗性矛盾,不能用革命方式解决,正 确的解决途径是调整经济政策,改善和改造苏维埃制度,以更好地适应生产力发展。列宁强调的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非对抗性矛盾”实际上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对抗性已消失,但矛盾仍然存在,这种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在社会主义制度范围内通过改革是可以解决的,即改革是解决社会主义矛盾的最主要最根本的手段,以此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三,斯大林:社会主义发展 “完全适合动力论”。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一定成就的基础上,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提出“完全适合动力论”。一是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状况完全适合”,推动生产力一日千里地向前发展”。二是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群众“精神上、政治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
(2)毛泽东:社会主义发展“基本矛盾动力论”
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科学地界定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不过社会主义社会的这些矛盾,同旧社会的生产关系ᒌ生产力之间的矛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具有根本不同的性质和情况罢了”,他认为“这些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向前发展的基本矛盾”;两对矛盾之间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相适应的一面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法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些上层建筑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劳动组织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是同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不相适应的一面,在生产关系上主要表现为社会主义所有制性质不纯,还需继续解决”。不过,这些矛盾“不是对抗的矛盾,(3)邓小平提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一,改革的必然性。邓小平在总结了“文化大革命”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强调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就会葬送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建国初期还适应经济的发展,但随经济的发展,日益僵化,并成为经济发展的障碍。改革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唯一选择。
第二,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改革要兴除利弊,革除过去僵化的旧体制,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使生产力获得新的解放。改革同革命一样,具有解放生产力的意义。改革的深刻性,艰巨性决定了改革是一场革命。改革的全面性、广泛性也表明改革是一场革命。
第三,改革是一场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是在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条件下,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变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 中国。改革就是改变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改革是体制创新,是政策的重新调整,是为了更好地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补充: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改革动力论”
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其一,邓小平始终坚持以生产力为标准来考察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适应性,正确地把握了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揭示了改革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他认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而这一主要矛盾又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但是目前我国社会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还存在着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种种弊端,这“就必须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其二,邓小平深化了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范畴的理解,将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区分为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两个层次,从而找到了解决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正确方法和途径是改革,并阐明了改革的对象和性质。他说,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但“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作法”,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中,还存在不少弊端,妨碍甚至严重妨碍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所谓“具体作法”、具体制度”,指体 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具体形式,即经济、政治体制。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症结就在于原有的经济、政治体制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这样,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体化为生产力与体制之间的矛盾,那么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正确方法和途径就是改革,改革的对象“是对体制的革命”,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其三,邓小平把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贯穿到底,强调改革是一场广泛深刻的社会革命,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他说:“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改革和开放是分不开的,对外开放也是改革的内容之一,总的来说,都叫改革”;改革不是对原有的体制的细微修补而是根本性的变革,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因此,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改革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所以改革是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
(4)江泽民:社会主义发展“创新动力论”
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 义全面发展的“创新动力论”。创新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结果。创新也是时代精神的聚焦、社会进步的灵魂、知识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必须在科技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 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创新动力论”强调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制度创新为前提、以思想观念创新为先导,把技术动力、制度动力和精神动力融汇成一股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强大合力。发展知识经济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我们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都要以知识技术的创新为核心为根本,因此,科技创新已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标志。制度创新是对改革动力的深化和发展。坚持制度创新,就要积极探索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探索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等,以这些新体制、新机制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注入强大的动力。思想观念创新是巨大的精神动力。
2、“三个有利于”是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1992年邓小平提出了“三个有利于”标准,即要以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改革得失成败的标准。
(1)“三个有利于”标准是生产力标准的坚持和发展。(2)“三个有利于”标准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
三、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2、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
3、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的重点。
4、改革使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四、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
(1)稳定是前提。稳定压倒一切。没有稳定就无法改革。(2)发展是目的。发展是硬道理,中国所有问题的解决关键要靠自己。
(3)改革是动力。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相互促进的。发展是硬道理、是目的,我们要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集中力量把国民经济搞上去。为解决国内外一切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动摇这个中心,我们就硬不起来。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的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发展和改革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而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顺利进行改革的必不可少的条件,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一切都无从谈起。所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必须进一步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持社会稳定。
2、改革发展中要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补充:
邓小平关于改革理论的主要内容:
1、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性。第一,刚刚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和政治制度等方面不可能完美无缺,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程度不同的旧社会痕迹。要使社会主义制度完善和成熟起来,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有效改革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社会,而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第二,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客观要求,不是由人们意志决定的。而改革的对象是那些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方面和环节;但主要是体制问题;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广发展生产力。第三,改革是消除社会主义模式单一化所引起的直接后果。因为中国和苏联的基本国情不同,把苏联模式当做统一的、固定的社会主义模式加以照搬,带来了不良的后果,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四,改革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中得出的科学结论。因为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第五,改革是我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迫切需要,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需要和现时代的内容。
2、改革的最终目的在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邓小平改革思想的核心。“为了发展生产力,必须对我国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改革是全面的改革、不仅是经济,还包括教育、科技、文化等其他各行各业的改革,也包括政治体制的改革。“我们 提出改革时,就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化成功。”邓小平同志非常明确改革的目的,就是解放生产力。因此,他指出:要发展生产力,经济体制改革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从1979年至1982年,改革重点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到城市。正如他所说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就是全面的改革,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还引起了人们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从改革的深刻性、广泛性来看,这场改革“是天翻地覆的事业,是伟大的实验”,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动力。
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重大决策。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就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这个理论是邓小平理论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在这里,着重把握下列几点:第一,改革是我们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第一次革命而言的;改革的性质同过去的革命一样,也是为了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发展。第二,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的变革,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体制。第三,改革在对“旧的那一套”的抛弃的同时,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新选择。第四,改革不是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第五,改革是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改革引起了我国社会经济、政治生活和人们观念广泛而深刻的变化。第六,改革是中国几千年来从未干过的事;这场改革不仅影响中国,而且也影响世界。正因为如此,邓小平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3页)
4、改革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第一,在改革中是否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得失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邓小平提出:“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8页)又说:我们的改革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7页)第二,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改革在经济上要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即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另一方面是改革在政治上要始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5、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第一,人类社会是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不断向前发展的。第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而生产力发展同原有体制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现阶段具体的、集中的表现。正如邓小平指出:“旧的那一套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是不成功的。过去我们搬用别国的模式,结果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文迕》第3卷,第233页)因此,只有解决 这一矛盾,消除原有体制的弊端,才能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前进,而要做到这一点,唯一的出路就是改革。第三,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促进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发展。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1、邓小平对外开放的理论和政策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面临的也是能不能把对外开放业已存在的经济上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曾设想扩大中外经济技术交流,包括同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甚至引进外资合资经营等。第一个五年计划从苏联得到14亿美元的贷款,进行了156项重点工程为主的建设。1957年,我们的生产总值占世界的6。5%,GNP比日本、西德、意大利还多一倍以上。但是,那个时候没有条件——国内外的政治条件、环境不具备。相当长一个时期不是我们自己的原因,而是国际上反对中国的势力,反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势力,封锁我们,迫使我们与外界处于隔绝状态。60年代以后又加上我们自己孤立自己,特别是“四人帮”的极左,把我们同世界隔绝了。几十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只能使我们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拉越大。1976年,生产总值占世界的2。2%,GNP仅为日本的1/4,比西德、意大利都少。70年代后期,国内国际局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国内,我们粉碎了“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各项事业走上正轨。在国际上,我们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建立和发展同世界各国正常的国家关系(包括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到70年代末我们都已与之建立了外交关系),与此同时,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往来。经过多年的努力,如同,邓小平同志所说“有了今天这样的、比过去好得多的国际条件,使我们能够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吸收他们的资金。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世的时候所没有的条件。”条件已具备,于是对外开放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
2、邓小平有关对外开放的两个重要观点:(1)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对外开放是开放世界的客观要求,其基础在于国际分工。生产力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形成国际分工。在机器大工业时期,巨大的生产能力,使其产品已不能为国内市场所容纳,其所需要的原料也非国内供应所能满足,必须到国外去寻求工业品销售市场和原料、粮食来源。这样就把世界各发达国家和许多落后国家卷入到国际商品交换中,从而使得原来在一国范围内的社会分工演变成国与国之间的分工。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国际市场上的交换,把各国不同的生产转化成世界总生产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有一段著名的论述:“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在当代世界,随着国际分工的进一步发展,世界经济更加紧密结合,更加开放。邓小平同志深刻地把握了这一客观历史发展进程,指出,“现 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开放己成为国际分工、世界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这也是我国历史经验的总结。从我国的发展经历看,且不说18世纪以前时代的闭关和开放(明成祖时郑和下西洋还算是开放的),因为那时的社会分工仍只是各国的国内分工,不存在国际分工对开放的客观要求,开放与否取决于统治者的主观好恶。而19世纪中叶以后情况则不同,此时世界经济已经形成,不仅开放的客观必然性已经存在,而且开放的经济上的可能性也已出现,即列宁所说的“许多落后的国家已经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流转,主要的铁路线已经建成或已经开始兴建,发展工业的起码条件已有保证等等”。然而中国却闭关自守,其结果只能是越来越落后。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
国际分工的不断发展,世界经济联系的愈益紧密,开放性的愈益增强,不仅决定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必然性、可能性,也决定了我国对外开放的长期性。无疑,我国之所以对外开放也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缺少资金,缺少先进技术,缺少现代化管理经验等。这些困难需要通过对外开放来更好地克服,以加快生产力的发展步伐。然而,即使将来我国经济发达起来,资金、技术、管理经验充裕以后,也还是要对外开放、利用国际市场和国外资源,正如目前世界上的发达国家经济的外向性很高一样。从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来看,我们需要对外 开放,借助国际市场、资金、技术,否则,关起门来搞建设,极其困难。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我们要翻两番,而且翻两番之后还要达到一个新的目标,这离开对外开放政策不可能。从一个角度就可以很简单地了解这个道理。„„我国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的时候,我们的产品怎么办?统统在国内销?什么都要自己制造?还不是要从外面买进来一批,自己的卖出去一批?”这就是说,在下个世纪的前50年,实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第三步目标,也离不开对外开放。中国近现代落后在于闭关自守。战后,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向全球化方向发展,国际分工日益密切,各国经济依赖程度加强,世界日益开放。其表现:生产社会化超越了国界而向国际化发展;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资本国际化有了新的发展国际资本规模扩大,流动加快;跨国公司大量发展; 劳务输出加速了世界开放
0年,实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第三步目标,也离不开对外开放。
中国近现代落后在于闭关自守。战后,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向全球化方向发展,国际分工日益密切,各国经济依赖程度加强,世界日益开放。其表现:生产社会化超越了国界而向国际化发展;国际贸易迅速发展; 资本国际化有了新的发展国际资本规模扩大,流动加快;跨国公司大量发展; 劳务输出加速了世界开放
资料:为抢在德国之前造出原子弹,1942年,美国国会拨款20亿美元作为原子弹制造研究经费。在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的一座荒山上,建立了有12、5万人的巨大原子武器研究工厂,名为“曼哈顿 工程”,原则有二,在战争结束之前提供给美国军队使用;赶在德国人前面制造出原子弹。由于担心爱因斯坦的犹太复国主义言论,他没有参加,由海默博士主持。在研制过程中,所需人力物力令人难以想象。仅为制造分离同位素铀的所用装置的电磁线圈,所动用美国国库的白银和银币达1、4万吨。1945、8于广岛投下“小男孩”,长崎投下“胖子”。
3、实行对外开放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4、实行对外开放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1)在对外开放中坚持独立自主,这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决定的,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
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发展自己,使自己壮大起来,这是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因此,在对外开放中一定要自己掌握本国的经济命脉,确立本国的发展道路,自主地决定和处理本国的事务,不受别国的控制和干涉,实现经济独立,保证政治独立。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引进外国的资金和技术,但是,“中国人民有自己的民族自尊心”,“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邓小平文选》第 3 卷,第 3 页)中国人民从来没有,今后也不会屈从于任何外来的压力,决不会放弃民族独立来听任别国的摆布或求得别国的施舍。
(2)在对外开放中坚持自力更生,这是由中国的具体国情决定的。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一国情就决定 了我国不可能像世界上一些小国那样,在一个时期主要依靠外国的资金、技术和其他援助使经济迅速发展起来,更不可能像有的国家那样,一些资源和食品长期依赖进口,依赖国外市场。特别像粮食这样的战略物资,中国决不能也不可能依靠国外得到解决。中国的事情要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世界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包办代替解决中国的问题。我们这样拥有 123亿多人口的大国,当今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也无法为我们的经济建设提供全部的资金和技术。单靠外部力量的帮助不可能使我国富强起来,基本的途径,只能是依靠我国人民自力更生。邓小平说: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上。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基本上没有外援的情况下,主要靠自力更生,搞出了原子弹、氢弹、导弹,还发射了人造卫星,建立起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地引进外资和外国先进技术。但主要还是靠自己的科技基础和力量,而且要把引进与开发、创新结合起来,形成自己的优势。我们既要通过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国际市场,国外资源来加快发展,同时更要坚持面向庞大的国内市场,针对潜力巨大的国内需求,以内需为主来拉动经济增长。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并不是绝对排斥的。1978 年 3 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指出: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
(3)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实行对外开放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这样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搞现代化建设,必须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江泽民同志理论论述大事纪要》上,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 年 7 月第 1 版,第 78 页)对外开放是获取补充经济资源、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将使我们既能有效利用国内的优势资源,又能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经验等资源;既能发挥国内市场的优势,又能积极利用国际市场,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但是,认真学习和借鉴外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必须按照自己的国情,作出自己的取舍,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只有坚持自力更生,充分调动国内的各种积极因素,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对外开放才能有强大实力为后盾,才有稳固的基础。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今天,对外开放使我国与世界市场和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外部世界任何重大的动荡必然会通过各种渠道程度不同地传递到我国,对我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产生冲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就能使我们站稳脚跟,有效地抵御外来的冲击,缓解消极影响,避免社会经济生活发生重大动荡。我国才能在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中居于主动地位,顶住别国的压力,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还应看到,在今天的世界上,还存在某些敌对势力,不愿意中国迅速发展和强大起来,他们总是利用种种借口企图卡我们的脖子,从西方发达国家取得资金和先进技术 是不容易的。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增强我国在对外经济交往中的实力,打破西方国家的垄断,限制和制裁,才能真正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开展国际经济技术合作,而不受制于人。
总之,没有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对外开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自力更生能力越强,国家经济规模越大,经济实力越强,我国的对外开放就会搞得越好。而只有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吸收和借鉴别国的先进成果,才能提高自己,增强自立和自主的能力。由此可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实行对外开放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
以积极的态度学习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对立、斗争的一面;也有相互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一面。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国家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法、管理方法。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学习、借鉴、合作和利用的有:一是科学技术;二是生产管理方法和先进管理方法;三是发展商品经济的经验和措施;四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二、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1、“全方位”,是指我国的对外开放要对世界所有国家开放 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开放,是对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开放。在当今世界,西方国家经济发达,技术先进,实力雄厚,在世界经济活动中据主导地位,拥有雄厚的资金、技术和知识资源。因此,我们 在全方位的开放中,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主要方面。我们吸收外资、引进技术等主要从那里来。对发展中国家的开放,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方面。在世界 18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发展中国家占了绝大多数。这些国家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有潜力巨大的市场。广大发展中国家各具特点和长处,与我国经济存在着很强的互补性。实践证明,对世界所有类型国家实行全方位的开放,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扩大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回旋余地,规避市场、金融等各种风险,以尽可能小的代价,获得尽可能大的效益。
2、“多层次”,是指按照不同的开放程度所形成的梯次展开的开放格局
我国多层次的开放格局是:经济特区——沿海、沿江、沿边、沿路开放地区或地带——内陆开放地区。经济特区,是指在利用外资方面国家给予特殊优惠政策和实行特殊管理体制的经济区域,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一个层次,是开放总格局中的前沿阵地。目前有深圳、汕头、厦门、珠海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沿海、沿江、沿边、沿路开放地区或开放地带,这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二个层次。沿海:包括沿海开放城市和开放地区。国家先后确定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等城市为沿海开放城市;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胶东半岛、辽东半岛以及周围省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以浦东开发为龙头,以三峡工程的兴建为契机,着重推动重庆以下长 江流域的全面开发开放,以贯通东西、幅射南北。浦东虽然没有被命名为特区,但迄今为上,中央给它的政策已优于深圳等 5 个特区。沿边:为适应我国内陆边疆地区与周边国家经贸关系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国家先后决定开放东北的满洲里、黑河、绥芬河、珲春四城市,以及广西、云南、新疆、内蒙古的一系列沿边城市。沿路:是指从连云港至新疆阿拉山口这段铁路的沿线地区,它是连结欧亚两洲“大陆桥”的一部分。内陆开放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第三个层次,它是对外开放格局的纵深腹地,是加快内地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从 90 年代初开始,国家先后批准所有内陆省会城市以及部分内陆中心城市实行开放优惠政策。
3、“宽领域”,是指在开放的范围、空间和形式上,有宽阔的活动领域
我们的开放是全面的,在开放范围上,除经济上开放外,在政治上、军事上和思想文化上都要开放;在开放空间上,由生产领域扩展到商业、金融业、旅游业、信息产业等许多领域,全面走向国际市场;在开放形式上,全面地利用国际通行的各种贸易形式和投资形式。20 年来,我国与世界许多国家开展了诸如互派留学生、文化交流和科技合作等丰富多样的交往活动。经济领域的对外开放,带动了其他领域的对外开放;其他领域的对外开放,又促进了经济领域的对外开放。20 年来对外开放的发展过程,是开放领域不断拓宽的过程。我国对海外投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目前,已涉足进口替代型的资源开发业、出口带动型的制造业,科研开发型的高科技与信息业、贸易与金融型 的服务业、劳务输出型的工程承包业等诸多行业。
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的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格局(1)全方位开放。对西方发达国家开放;对苏联东欧开放;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开放。不仅经济领域开放 ;政治、科技、教育、文化等领域也开放。(2)多层次的开放。
办经济特区 ;开放沿海重要城市;建立经济开发区;沿边沿海沿线的开放;内陆省会城市的开放。(3)多形式、宽领域的开放。形式:三来一补、利用外国贷款、劳务输出
资料: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最新调查,超过21万户人雇佣家庭佣工,而菲律宾佣工至少18万。按港府规定,每个月的最低收入为3600港元,比在菲律宾当教师或职员多挣10位的收入成为菲律宾先富起来的人。她们是菲律宾的创汇大户,年从港寄回家近60亿港元。她们有法定假期,有年假。95%的菲佣除收入低(同港人比)外,不怕干脏活累活外,她们的素质好,几乎都上过大学,英语非常流利。她们都在家政班接受过两年家庭服务培训。懂烹饪,会插花,既会护理老人,又可带小孩。
三、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1、要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目前,我国一半左右大宗商品生产能力过剩,西部占有相当部分。如果仅仅靠出口扩大市场,难免会遭遇发达国家诸如反倾销、反补贴、技术标准等非关税壁垒,如欧盟等实行内外有别的贸易政策。要绕过 贸易壁垒,获得其对内的优惠政策,进人发达国家市场,跨国投资是最好的办法。一些发展中国家在设立众多非关税壁垒的同时,也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西部可利用这些政策,鼓励有条件的企业逐步增加对外投资,带动技术、设备以及相关配套产品和服务出口,提高出口份额。通过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融资,吸纳境外资金、管理、技术等西部短缺资源,也有利于提升西部传统产业。
根据恩格尔定律,随着收入的增加,食品消费在总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会递减,食物初级产品价格会下降;技术进步趋向于节约原材料,合成品、替代品大量涌现,降低了非食物初级产品的需求,因而降低了非食物初级产品的价格;同时,合成品、替代品加工成本低,技术含量高,使用价值大,进一步使工业制成品中初级原材料累积需求量大大减少,从而导致初级产品价格降低。当初级产品需求的降低速率大于自然资源绝对减少使其价格增加的速率时,就会出现比较利益的逆向变化。在这种情况下,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带来的好处大部分被转移到制成品输出地区,从而加剧初级产品输出地区的相对贫困。另一方面,技术进步的地区差异和技术传播壁垒带来的利益差异,也会导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国内西部与东部之间发展差距的扩大。因此,西部决不能仅依赖初级品出口贸易参与国际分工,还要利用相对性、具体性、动态性的比较优势进行跨国经营,直接接轨先进技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惟此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2、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加强对外资的产业和区域投向引导,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要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资料:
1、日本为对华提供政府贷款最早、数量最大的国家,从1979年提供第一笔日元贷款建设“中日友好医院”至今,日本海外协力基金20年来已向中国承诺优惠贷款达400亿美元以上。代表性项目有,上海宝钢、浦东国际机场、准葛尔煤矿、平朔煤矿、东胜神府煤矿等。世行与亚行对华贷款项目数不多,但贷款数额大。90年代以来,国内几乎所有大的基础建设项目都同两行有关。如上海南浦大桥、京九铁路、二滩电站等。过去几年世行每年向中国提供贷款约30亿美元。亚洲开发银行到1999年底,已批准向中国80个项目贷款,约95亿美元。
国外贷款,不仅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重要的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贷款项目的实施,学习和引进发达国家成熟的技术、管理手段和政策经验为我所用,制定一些符合中国国情和适应国际惯例的政策法规,为加快实现管理手段规范化,现代化和科学化发挥积极作用。
2、中日两国日元贷款于1979年第一批贷款3300亿日元。84年第二批日元贷款4700亿日元,又9000万美元赠款,用于友好医院、北图等。90年的第三批日元贷款8100亿日元,95年的第四批日元贷款5800亿日元。《日本的日元贷款》人民日报 95—11—1—4。
日元贷款:2000年2144亿日元(相当于19。5亿美元1美元=110日元),2001年为1614亿日元;2002年为1212亿日元;2003年为967亿日元。
3、切实维护国家安全。补充:
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理论:
一、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形成的原因(或背景):
1、对外开放理论来源于对我国历史的反思
邓小平同志通过对我国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得出一个深刻的认识:封闭必然落后,开放才会昌盛。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纵观中国的历史,封闭则落后,开放则繁荣。从3世纪到明朝中期,中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其重要原因是国家比较开放。早在公元100多年,我国就开始同亚欧许多国家建立了经贸关系。汉通西域开辟了从新疆经中亚通往中东和欧洲的著名的“丝绸之路”,远达罗马帝国,与亚洲近邻也有发达的贸易关系。隋唐时期,对外贸易尤其海上贸易有了很大发展。宋时,通往欧洲的陆路和海上交通畅通,对外贸易规模超过以往。明朝虽开始实行海禁政策,但这一政策时紧时松,明成祖朱棣果敢地采取对外开放政策,向海外诸国派遣使节,他曾派郑和下西洋,进行了当时规模最大的海上活动,远达阿拉伯半岛及非洲东岸。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推动了我国与其他国家的科技文化交流,使我国的科技水平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从15世纪中期到1840年鸦片战争的300多年时间,中国封建统治阶级闭关自守,不屑人类的最新文明成果,致使国家逐渐衰落,最终被帝国主义侵略者用大炮打开国门。“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如果从明朝中叶算起,到鸦片战争,有三百多 年的闭关自守,如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的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新中国诞生以后,我们没有割断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注意利用外国的资本和技术,发展对外经济技术和文化交流。但从60年代后,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在对外经济关系上走了不少弯路。从客观上讲,一方面受到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实行封锁禁运,限制了我们同西方国家的联系和交往;另一方面,由于中苏关系恶化,苏联单方面撕毁合同,撤走专家,逼迫要债,我们对外开放的大门被迫关闭。从主观上讲,由于党内“左”的思想开始发展,片面强调自力更生,特别是“文革”时期,盲目排外,我国的经济建设同飞速发展的世界经济隔绝开来,致使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已经缩小的差距又扩大了。
邓小平通过对历史的反思,吸取了闭关自守就要落后挨打的沉痛教训,提出“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中国要谋求发展,摆脱贫穷和落后,就必须开放”
2、对外开放理论来源于对资本主义及其创造的文明成果的正确认识
自从社会主义制度诞生以来,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就成为影响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我国的实际看,过去我们未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过分强调了与资本主义对立的一面,而忽略了社会主义在批判地继承资本主义已有积极成果基础上,与资本主义还有借鉴、利用、学习、合作的一面,因而从总体上说,没能正确评价资本主义的历史作用。历史与现实的经验一再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经 过几百年的发展,特别是其中一些发达的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文明成果。对此,邓小平指出:对于资本主义,资产阶级思想,当然也要采取科学的态度。“资本主义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是以人类整个历史文明为基础的,这种先进本质决定了它同以往历史文明的关系是继承和创新的关系。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仅有对立关系,同样还有继承、学习、借鉴和利用的关系。
3、对外开放理论来源于对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敏锐观察 战后世界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经济生活日趋国际化,国际经济交流与合作日益增多,各国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
首先,国际间的分工协作愈加密切。传统国际分工模式日渐削弱,代之而起的是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新型部门内部分工,逐步形成国际间的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许多现代科技产品,其零部件的生产与工序之间的分工,已经大量发展为一系列国家众多工业部门的分工合作。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往往需要企业间、地区间甚至国际间的纵横协作才能完成。例如,波音747客机的生产,由1500家大企业和15000家中小企业参加协作,其中不仅有美国企业,还包括英国在内的6个国家的企业。
其次,国际间经贸范围日益拓宽。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拥有本国经济建设所需要的全部资源,只有通过国际交流,互通有无,才能满足自 己的需要。
再次,国际间科学技术交流与合作日益发展。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任何国家都不可能在一切领域居于领先地位,也不可能单靠自己的力量开发和掌握所需要的全部技术。尤其是在当今世界科研门类越来越多,科技分工越来越细的条件下,一项重大科学技术的突破更需要许多国家不同学科的配合。
面对世界经济日趋国际化的局势,邓小平作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英明决断。“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封闭、半封闭都是逆历史潮流之举,唯有开放国门才是明智而现实的选择在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广泛快捷,关起门来搞建设,只能是越来越落后。
4、对外开放理论来源于周边国家经济腾飞的经验总结及启示 20世纪50—70年代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黄金时代”。不同政体、起点不一的诸多国家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其中,德国、日本的经济振兴和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最令人瞩目。但中国的建设却步入了“误区”。到70年代末国内建设重新步入正轨时,我们发现,不仅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历了长足发展,连原来同一起跑线上的发展中国家也跑到了我们前面。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现在比下也有问题了。”日本、德国及亚洲“四小龙”的经济成就都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取得的,与他们相比,社会主义的中国发展滞后,必然引起人们对两种制度的比较。如果在长时间内,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发展落后于资本主义制度国家,优越性无从体现,人们必然会滋长悲观情绪,从而影响社会主义中国的发展前途。不仅如此,日本等国经济实力的增强, 必然使他们的国际政治地位提高,促使他们以更加活跃的姿态参与处理国际事务。中国如不加紧改变经济力量相对孱弱的状况,在国际上说话的份量就会减轻,国际地位必然会相对下降。另外,与台湾经济差距的拉大。实现祖国统一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把经济搞上去。“我们政治和经济制度上比台湾优越,经济发展上也要比台湾有一定程度的优越,没有这一点不行。”“经济发展了,我们实现统一的力量就不同了”。
面对周边国家经济腾飞的严峻现实,邓小平说:“我们已经耽误了二十年,影响了发展,还要耽误二十年,后果不堪设想。” 封闭与开放给国家经济带来了截然不同结果。邓小平作出了明智的抉择,开放国门,让中国在竞争中求得发展。
5、对外开放理论来源于苏联模式弊端日现对我国的“警示” 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针对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曾巧妙地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和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通过输入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先进技术设备为本国经济建设服务。二战后,苏联继续维护与外部,包括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技术交往。即使1950年在斯大林提出“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理论时期,苏联与西方的交往也未中断。但是,苏联始终未在此基础上,把与外国的交流推向更高层次——实行对外开放。而这正是苏联经济从60年代中后期日渐衰落,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拉大的原因之一。
经济的自由和开放是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动力,它可以为死气沉沉的经济注入新的血液与活力。但是,苏联经济却一直处于以内需为主,同世界经济发展、国际市场需求与变化缺乏沟通的半封闭状态,因此,经济出 现衰退也是不可避免的。
苏联僵化的经济体制是内外交流的障碍,由此产生的后果对社会主义的中国具有深刻的教训和启迪。关起门来搞建设,不会有大发展。“发展经济不开放是很难搞起来了。”
6、对外开放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对外经济关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随着新的工业的建立,“旧的,靠本国产品来满足的需要,被新的,要靠极其遥远的国家和地带的产品来满足的需要所代替了。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地方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他们还对未来的社会发展对外经济关系进行了预测。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以生产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为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对外开放奠定了理论基础。
列宁以革命导师的远见卓识,第一次较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思想。十月革命后,列宁面对连年战争给年轻的苏维埃带来的经济困境,指出:“当我们国家在经济上还极其虚弱的时候,怎样才能加速经济的发展呢?那就是利用资产阶级的资本。”提出一个著名公式:“乐于吸收外国的好东西:苏维埃政权+普鲁士的铁路秩序+美国的技术和托拉斯组织+美国的国民教育等等等等++=总和=社会主义。”列宁不仅论述了对外经济关系的必要性,而且还提出了许多具体的实施方式和途径,他的思想及成功的实践,成为我们实行对外开放的指导思想和宝贵经验。毛泽东也曾指出:“关于同外国人做生意,那是没有
问题的——我们必须尽可能地首先同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民主国家做生意,同时也要同资本主义国家做生意。”《论十大关系》,把向外国学习,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列入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关系之一。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吸收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发展世界性交往的思想,继承了列宁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发展了毛泽东“利用外国资本”的理论,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开放理论。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灵活运用与大胆创新。
二、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的主要内容
1、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又是长期不变的基本国策。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关起门来搞建设不行,对外开放政策要长期坚持下去。因为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国际间的经济联系和交往更加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都要与世界经济发展联系。这是被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和中国的教训所证明。“不开放不改革,没有出路,国家现代化建设没有希望。”“对外经济开放,这不是短期的政策,是个长期的政策。------即使是变,也只能是变得更加开放”。
2、中国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中国对外开放不是特指那个国际和那一类国家,而是指全世界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那些在文化观念,社会制度等方面和我们有严重分歧,甚至反对过我们,甚至于现在在某些方面还在反对我们的国家和地区。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说到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竞争,32 社会主义应该比资本主义有更发达的生产力。“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地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其实我们是三个方面的开放,一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我们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等等主要从那里来,一个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开放,这也是一个方面。-----还有一个是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这些国家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这里有很多文章可做,所以,对外开放是三个方面,不是一个方面。”世界各国不论强弱,大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实行全方位的开放,有利于加快我们的发展。“我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并不只是对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开放。对这些国家开放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南南合作;还有一个方面,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开放。一共三个方面。”
3、发展生产力是对外开放的目的和任务。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对外开放的目的,也是对外开放的得失的唯一标准。“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生产力,一切有利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方法,包括利用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我们都采用。”尤其我们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吸收外国资金,外国技术,甚至包括外国在中国建厂,可以作为我们发展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补充。”
4、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文明成果。邓认为,经济、科技、文化和艺术都是人类社会共同的财富。实行对外开放,要大胆吸收和运用。要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积极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欢迎外资,也欢迎国外先进技术,管理也是一种技术。”引进外
资的形式,允许采用独资、合资和合作和补偿贸易多种形式。二是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对外开放不仅包含引进的含义,也包含开拓国际市场的含义。要研究多方面开拓国际市场。三是加强对外科技交流与合作。世界科学技术发展很快,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就能带动一个领域的发展。“需要努力向国外学习,即使我们的科学技术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也还要学习人家的长处。”“要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加强同世界各国科学界的友好往来和合作关系。”四是重视智力引进。
5、在对外开放过程中要摒弃资本主义丑恶的东西。邓小平提出在对外开放中要两手抓。经济上,既要开放,又不要盲目引进,对资本主义腐朽东西进行坚决的抵制和斗争。文化上也要两手。
6、对外开放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邓反复强调,对外开放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不能搞资产阶级自由化。在整个开放的过程中都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7、多层次梯度推进对外开放。我国的对外经济开放不仅仅是对沿海几个城市的开放,而是首先在沿海几个城市开放。通过边开放,边总结,然后再向内地全面开放。“中国一定要坚持对外开放,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希望。”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沿边和内陆省会城市。
8、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经济开放的基本原则。
三、邓小平关于对外开放应坚持的原则:
1、在自力更生基础上扩大对外开放。“中国的经验第一条就是自力更生为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
的立足点。”“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
2、正确把握改革开放的辨证关系。邓小平认为,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是革命性的变革。开放本身是一种改革,开放是改革的前提条件,也是以改革为基础的。改革的深入和发展,必然促进开放的扩大。
3、对外开放与精神文明建设一起抓。扩大对外开放,需要依靠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开放搞活一定会带来一些不好的东西。
4、要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安全。国家的主权和经济安全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要坚持的原则。“中国人民珍惜同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友谊和合作,更珍惜自己经过长期奋斗而得来的独立自主权利”,“帮助是互相的,贡献也是互相的。”一切活动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标准,不要依赖外国的“恩赐”,更不要屈从于外国的压力。“任何外国不要指望中国做他们的附庸,不要指望中国会吞下损害我国利益的苦果”。
四、对社会主义开放思想的贡献:
1、提出了“对外开放是个长期的政策”的观点,并视为党的长期的基本国策。
2、提出正确处理坚持对外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
3、提出关于引进外资是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的观点。它发展了马克思以公有制来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思想,形成了全新的开放的社会主义观。使人们摆脱了姓“社”姓“资”争论的困惑,让人们
明白,不利用外部资源的管理经验,社会主义生产力就不会以应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对外开放的目的是在于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4、提出建立经济特区的思想。建设特区是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中最富有实践效应的内容。
5、提出对外开放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邓小平强调,对外开放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并保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因为中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条件和历史传统,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现实条件,这就决定了世界各国的经验、模式只能借鉴而不能照搬。“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以“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坐标,并以次为标准,决定吸取、借鉴什么,拒绝、反对什么。
思考题:
1、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2、为什么说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内在要求?
3、如何正确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4、为什么说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
3、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5、如何理解改革开发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6、为什么说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第二篇: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存在矛盾?
它和其他社会制度下的矛盾有何区别?
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予以正确解答的重大问题,也是党提出改革决策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1)他们认为任何一个社会都是通过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矛盾运动向前发展的。•(2)他们还提出了社会发展动力论,认为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基本形式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评述
•马克思恩格斯科学地阐明了人类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一般规律及其在一些社会形态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运动形式,但是他们没有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列宁认为:
•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对抗消失了,矛盾还会存在。
•他在1921年为纪念十月革命四周年所写的《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在总结苏俄刚刚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的最初经验时,及时地
•把改革提了出来,强调 •要把改革作为解决社会 •主义建设任务的最主要 •最根本的手段。
•斯大林早期否认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存在,认为精神和道义上的一致是苏维埃社会发展的动力。
•晚年基于社会主义实践,他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下仍然存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但没有把它当作根本性问题提出来。评述
•作为第一个社会主义实践者,他们对于社会主义是否存在矛盾,矛盾的运动规律没有明确的认识和系统的阐述。但是列宁的有关观点值得借鉴。
(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 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矛盾论
1、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2、社会主义基本矛盾具有“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特点,是在基本适应条件下的矛盾,是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的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
•——矛盾的性质和特点
3、社会主义矛盾可以依靠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来加以解决,即通过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方面进行调整得到解决。•——社会主义矛盾解决的方式
4、中国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矛盾,即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第一,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推动着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第二,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是既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是非对抗性的。
第三,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可以通过自身的力量进行调整解决。
第四,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即两类性质不同的矛盾。评述
•毛泽东是认真、系统阐述社会主义矛盾及运动规律的第一人,但由于社会主义实践还没有完全展开,尤其是对社会主义阶段性缺乏清醒的认识,因而对于社会主义矛盾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发展。
•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由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没有充分展开,各种矛盾还没有充分暴露出来,所以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只能作最一般的概括。
•理论认识上的局限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科学认识等原因,导致了实践中的失误,结果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
(三)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
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能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提出判断生产力 •与生产关系适应还是 •矛盾的新的标准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
——邓小平
4、提出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如果再不进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
•“二十年的经验尤其是‟文化大革命„的经验告诉我们,不改革不行,不制定新的政治的、经济的、社会的政策不行。” •
——邓小平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 丰富和发展:
•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 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 产力发展。
•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 的问题。
•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 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 的途径是改革。
1、国内情况:政治上的混乱状态;经济上停滞状态。•人民的迫切愿望:改善生活
2、国际环境:
七十年代新技术革命对世界经济的推动;我国经济与科技实力与世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
理性思考的必然结果: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二)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革命
1.改革开放是一场革命
•(3)就改革开放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而言,是一场革命
•(4)就改革开放决定中国命运的意义而言,是一场革命
小结
•2.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把改革开放称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而言的。•它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意义和作用与第一次革命一样重要。
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区别:
•首先,革命的任务不同
•其次,革命的对象不同
•再次,革命的性质不同
•最后,革命的形式和手段不同
•
(三)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改革开放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而是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具体体制。•2,改革开放不是要抛弃社会主义,而是为了更好的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
•“世界上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两种评论。有些评论家认为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中国不会放弃社会主义。后一种看法比较有眼光。”
——邓小平
制度≠体制
•经济制度:在一个社会中经法律确认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又被称作这个社会的基本制度或基本经济制度,它规定着这个社会经济活动的总体方向和基本性质。
•经济体制:社会经济制度或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经济组织形式和经济管理制度。
(四)改革的依据、目的、原则、对象、方法
从根本上改变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经济体制,同时相应地改革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的体制.1、改革的依据
第一,旧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
第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改革
第三,改革是社会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2、改革的对象
改革的对象是我国现行的一些具体体制,而不是改变
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
3、改革的目的
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
4、改革的原则
改革必须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改革的方向性—中苏改革对比
••• 出发点不同 改革目的不同 改革性质不同
出发点不同:
苏东国家认为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没有效率,中国则认为旧的僵化的经济和其他方面体制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改革的目的不同:
•苏东是用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取代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中国则是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进一步发挥。
•改革的性质不同:
•苏东国家的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否定 •中国的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5、改革的方法
一、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改革的任务决定的。邓小平认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场根本改变我国经济和技术落后面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革命。
(一)改革的历史进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的序幕。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
•1984年改革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价格、国企、市场体系、分配体制)
•1992年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并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步骤。
•••播放视频 《旗帜》之五 历史转折
•在全面改革中,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
•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并不意味着经济体制改革完成后再进行其他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是重点也不意味着其他体制改革不重要。•经济体制改革和其他体制改革相互渗透和交织。
•1979年初春,习仲勋出席中央工作会议。小平还对习仲勋说了一番值得载入史册的话:“过去陕甘宁边区就叫特区嘛,你不是陕甘宁特委的代理书记吗?在你们广东划出一块地方来,也搞一个特区!怎么样?”接着他又说了一番名言:“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二)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1987年6月,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相应的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
¡ª¡ª《邓小平文选》第三卷 237页
1978年3月,万里到安徽定远县考察。
万里和一位穿着破棉袄的农民交谈。
风阳花鼓
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好地方;
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
大户人家卖牛羊,小户人家卖儿郎;
奴家没有儿郎卖,身背腰鼓走四方。
风阳县委上报的逃荒人数
1967年2月,风阳人口外流9900多人,3月1.8万多人。
1969年3月,37%的农户和23%的人口外流。
1970年春节,又有4000多人外流。
1978年,风阳县前五生产队,10户人家,4户没有大门,3户没有桌子,68人中,40多人没有棉裤。
史成德家,7个孩子,10口人,只有3只缺口碗。
小岗生产队
20户人家。
副队长严宏昌
老队长关庭珠
队长严俊昌
(三)改革的成果
•所有制结构不断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经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村民自治、城市社区居民自治和村务公开、厂务公开、政务公开逐步推行。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国家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投入和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强,基础研究和战略高技术研究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中国GDP总量的变化 恩格尔系数变化 人口与人均GDP
(四)改革中的问题以及进一步改革的任务
经济发展不平衡
•国内经济发展和对外经济之间 不协调 •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平衡
•(1)城乡发展不平衡
(2)区域发展不平衡
(3)不同社会阶层发展不平衡
•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还有不够协调
•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平衡
1、“三个有利于”标准内容及其提出
•“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
为什么会提出“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在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中提出的。提出这一问题和当时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有直接关系。
•首先,当时我国经济面临着加快发展的严峻挑战和良好机遇。•其次,当时经济生活中一些深层次的或新出现的问题需要解决。•再次,国内一度出现了对党和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模糊认识。
•2.如何认识“三个有利于”标准 •(1)“三个有利于”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只有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才能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也才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另一方面,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又必须落脚于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是它的直接目的。
•(2)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要求 •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必须把握两点:
•一是在改革开放的性质问题上,不能不问姓“社”还是姓“资”,而是必须理直气壮地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在对改革开放的具体政策措施上,必须从抽象的姓“社”姓“资”的争论中摆脱出来,放开手脚,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3)“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从实际出发和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的真理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
•姓“资”还是姓“社”,只能以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自身的性质,特别是所有制关系的性质为标准。
•“三个有利于”标准只能为社会主义改革的方法和手段或者说改革是否可行提供一个判断标准。不能用它来判断姓“社”还是姓“资”。
•姓“社”还是姓“资”与改革开放的具体方法没有内在的直接的必然的联系.•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
•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本来姓“社”的东西,错误地判断为姓“资”而加以排斥;
•不要把那些合乎“三个有利于”、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的东西,错误地判定为姓”资“而加以排斥;
•对于那些确定为姓”资“,但是合乎“三个有利于”,可以为社会主义所利用的东西,也要允许其存在和发展。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1、改革是动力
2、发展是目的
3、稳定是前提
江泽民指出,改革、发展、稳定好比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它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
◆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
1、发展是目的。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2、改革是动力。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3、稳定是前提。稳定是改革和发展的前提,改革和发展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实践表明: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就能总揽全局,保证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处理不当,就会吃苦头,付出代价。
•1.毛泽东关于对外开放的思想
•(1)在经济上要对外开放,“关门”是不行的。•(2)吸收外国的先进文化,“洋为中用”。
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他又指出,我们坚决抵制和批判外国资产阶级的一切腐朽制度和思想作风,但这并不妨碍去学习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企业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方面。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即宣布,中国人民愿意同世界各国人民实行友好合作,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以利于发展生产和繁荣经济。
•1980年,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正式使用了“对外开放”的表述。•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把对外开放作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就是邓小平关于“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两个重要观点。
2.对外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生产社会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对外开放是总结中国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结论,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的科学决策。
• 邓小平指出:“总结历史经验,中国长期处于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
•“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
中国对外开放的历程:
主动开放(明中叶以前,公元3—15世纪以前)
主动封闭(明中叶-1840年)被动开放(1840年─1949年)
被动封闭(1949年─1971年)
主动开放(1971年以后)
•1.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关系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
(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程
从1978年至今,总体上可分四个阶段
1、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创办经济特区,找到了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2)开放沿海城市和地区;开发海南省和上海浦东。
•(3)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后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2.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2001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对我们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图为中国代表团团长石广生于当地时间11日晚在多哈签署中国入世议定书。
石广生签字后同WTO总干事穆尔举杯庆祝中国成为WTO大家庭中的一员。
入世前 :
• 单边、单向、窄领域
• 政策性“试点” 和倾斜
• 以农产品和初级产品出口为主
• “引进来”
入世后:
相互、多边、宽领域;
在法律框架下的体制性开放; 以工业制成品出口为主; “引进来” “走出去”。
(二)中国对外开放的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1、全方位。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的对外开放—对所以国家和地区的开放
所谓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
宽领域,是指在开放的范围、空间和形式上,有宽阔的活动领域。
三、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我国的对外开放逐步进入了由较小范围和有限领域的开放,转变为更大范围和更多领域的开放; •
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主导下的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可预见的开放; •
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与世贸组织成员之间的相互开放。
竞争更激烈,经济风险更大,政府的宏观调控的难度增加
•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出口增长仍然属于数量扩张型的粗放的粗放增长方式,出口质量和效益都需要进一步提高。在进口方面我们的主要问题是进口结构不够合理,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不够。
(一)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
1、要鼓励先进技术和国内短缺资源的进口。
2、转变出口增长方式—以质量取胜: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产品
3、提高加工贸易产业层次 •
4、加快发展服务贸易。
5、有效应对国外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
(二)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1.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第一,要科学引导外资投向。
•第二,要把利用外资和技术创新结合起来。
•第三,吸收外商投资要能够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
•2.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第一,参与国外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提高我们的技术水平和发展能力。•第三,可以带动出口。
•第四,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对国家安全的理解和概括,一般是指作为政治权力组织的国家机器所建立的社会制度的生(存)与发展的保障。它包括国家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以及相关的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家机关的安全。广义的国家安全包括国防、外交、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隐蔽战线等方面,狭义的国家安全仅指隐蔽战线安全。
生态安全
•其一,加强对全球经济走势和波动的预测,增强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其二,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其三,要正确处理好利用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发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之间的关系。
本章小结
•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其他各个领域的改革。判断改革和各方面成败得失的标准是“三个有利于”。
•对外开放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我国的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思考题: •
一、如何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二、如何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
三、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
四、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
五、为什么说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六、如何理解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阅读书目: •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版 •
2、邓小平:《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 •
3、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版 •
4、江泽民:《二十年来我们党的主要历史经验》,《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版 •
5、《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出版社2005版
第三篇:7.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1.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它不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对其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从未进行过的事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新探索,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照搬。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第二,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第三,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第四,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
3.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判断改革成败的标准,即“三个有利于”,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第四篇: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七章
1.简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对外开放的形式:1,对外贸易2资金交流3技术交流4开展国际劳务合作的旅游业 对外开放的格局:点:五个特区线:14个沿海城市,6个沿江城市,边疆口岸,省会成市面:开放区,如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长江三角洲
对外开放的特点:1,全方位:就是不论对资本主义国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开放政策.2,多层次:就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经济区-内地中心城市-沿边和沿线地带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3宽领域:就是立足我国国情,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把对外开放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2.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它的决定性不仅在于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推进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还要为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坚实的基础.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中国目前正处于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过度的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在这一时期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任务极其艰巨.因此,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第一,保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在动态中的互相调和相互促进.稳定是前提,做到在政治和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在改革和发展的推进中实现政治和社会的长期稳定.第二,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改革和发展要始终注意适应国情和社会的承受能力,要统筹安排改革和发展的举措,以保持稳定,促进改革和发展.’
第三,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主体和动力,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深厚基础.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是我们致力于发展,积极推进改革,坚持维护稳定的共同目的.所以,要做到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五篇:10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社会主义改革和队对外开放
1.改革开放取得的伟大成就: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突破,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文化建设创新局面,社会建设全面展开,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扎实推进。
2.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生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来说的,是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的。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4.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有机整体。它们的相互关系贯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认真处理的重大问题。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5.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必然性:①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②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③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社会创造和一切文明成果,建设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④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6.我国对外开放的历程:①实行分步骤、分层次、逐步推进的发展战略。②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7.我国对外开放的成就: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①对外贸易实现历史性飞跃。②引进外资不断升级,推动全面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③“走出去”战略稳步推进。④加入世贸组织,对外开放不断扩大。2001年12月我国正式加入WTO。
8.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①要统筹安排对内外经济工作②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③继续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战略,创新对外投资和合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