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A.八大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三大 D.十五大
2.社会主义社会()理论是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改的理论基础。
A.基本矛盾 B.主要矛盾 C.阶级斗争 D.初级阶段
3.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指()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4.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
A.革命 B.改革 C.自力更生 D.艰苦创业
5.在全面改革中,()是重点。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社会体制改革
6.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A.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国之本 B.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 C.社会主义强国富民之路 D.执政党建设的主要内容
7.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四项基本原则
C.引进、吸收和创新相结合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8.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期最显著的成绩是()
A.改革开放 B.快速发展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
9.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A.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0.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11.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
A.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B.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
C.引进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D.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1.B2.A3.C4.B5.A6.C
7.D8.A9.C10.D11.A
第二篇: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关键一招。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对外开放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扩大开放要坚持互利共赢战略,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学习本章内容,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提高对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认识。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历史性决策。这是我们党在对“文化大革命”进行深刻反思、对中国发展落后进行深刻反思、对国际形势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做出的关键抉择,有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从国内情况看,“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了严重灾难。乱久思治,穷则思变。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当时的严重局势,成为人心所向。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印度,只有日本的1/20、美国的1/30,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发达国家40年左右。经济发展水平与韩国、新加坡、中国的香港和台湾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有很大的差距。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使党和人民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和奋起直追的紧迫感。
要赶上时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改革是唯一的出路。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与此同时,20世纪70年末以后,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要和平、求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中国争取了一个长期和平发展环境是可能的,这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
党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那时起,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从1978年到2014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近两位数的增长速度,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不足3%;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2位;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7%提高到12.9%,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的位次由第29位跃居第1位。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0美元上升至7500元,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上等收入国家;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向全面小康迈进,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57.5%和67.7%下降到不足35%和37%;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与此同时,各项事业都在进步,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项政治制度日益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社会管理不断改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严峻形势,确立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和基本国策,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30多年的实践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是党和国家保持生机活力的关键,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成不变的,同其他社会一样,社会主义也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但在不同社会,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不同。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改变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才能解放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发展直接动力的正确认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贡献,也是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依据。
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他正确地认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基本矛盾,并阐明它们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力量解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高度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观点,他说:“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比较好。”同时,又进一步指出:“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他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科学地阐明了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其主要思想可以概括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是统一的,它们要求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这是不完全的,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邓小平始终强调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在20世纪80年代的一次谈话中,他说:“世界上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两种评论。有些评论家认为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中国不会放弃社会主义。后一种看法比较有眼光。”30多年来,党带领人民锐意改革,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为生产力发展扫清障碍,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改革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回顾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每一次重大改革都给党和国家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给社会主义事业前进增添强大动力;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都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都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的最重要的成果,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全面深化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是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必须顺应当今世界发展大势,抓住机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到2020年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任务。为此,必须全面深化改革,这种改革不是零敲碎打,也不是碎片修补,而是各领域联动和集成的全面系统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和发展。
适应我国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的新期待,必须全面深化改革。改革问题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而深化。30多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较多,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问题突出,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等等。这些问题涉及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只有通过统筹推进、协同配合的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加以解决。
抓住机遇、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必须全面深化改革。纵观世界,变革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是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加快推进变革,特别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和兴起。抓住和用好机遇,对党和国家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现在国际环境总体稳定,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大幅提高,塑造国际关系和国际秩序能力大幅提高;我们在改革开放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上精气神高涨。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性机遇,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我们的独特优势,激发党和国家生机活力,才能赢得战略主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战略部署,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是一个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实现路径,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方向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有机整体,相辅相成,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强调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紧紧依靠人民。改革是亿万人民的事业,改革开放之所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积极参与,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一开始就使改革开放事业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全面深化改革,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充分调动群众推进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上来,同人民一道把改革推向前进。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方向问题至关重要。坚持什么样的改革方向,决定着改革的性质和最终成败,中国30多年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封闭僵化,也不改旗易帜。习近平多次强调,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出现颠覆性错误。所谓的颠覆性错误,就是指根本性、方向性错误。全面深化改革的深刻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相互交织,各种诉求相互碰撞,各种力量竞相发声。在这种情况下,确保改革沿着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前进就越发重要。
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就是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党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涉及许多重大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好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带领人民长期奋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发展着的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是要不断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不断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为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继续充分释放全社会创造活力提供制度保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发展和完善。需要明确的是,中国改革在不同领域、不同时期,进度有所不同,不能因此说中国改革是片面的、局部的。涉及根本方向和根本原则的问题,无论多长时间也不能改,不能把这说成是不改革。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全面深化改革的目的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张。能不能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化改革,是一个涉及改革性质的原则问题,偏离坚持和改善党的,偏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都是南辕北辙。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党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解决了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长期没有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既能够发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够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正如江泽民指出的:“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多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突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又一个重大创新,有利于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依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但必然会影响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要使各方面体制改革朝着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方向协同推进,同时也使各方面自身相关环节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三、正确处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
全面深化改革要攻坚涉险,涉及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改革和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这要求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不断探索和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提出,要把握和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重大关系,包括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等。处理好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大关系,是总结我国3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经验得出的重要结论。处理好这些重要关系,有利于把握推进改革的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积极稳妥、所实有效地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前进。
处理好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面深化改革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部署,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的复杂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会牵动其他领域,同时也需要其他领域改革密切配合。如果各领域改革不配套,各方面改革措施相互牵扯,全面深化改革就很难进行下去。因此,要坚持整体推进,统筹谋划深化改革各个方面、各个层次、各个要素,注重推动各项改革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协同配合,注重改革措施整体效果,防止畸重畸轻、单兵突进、顾此失彼。但整体推进又不是平均用力、齐头并进;而是要注重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注重抓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重要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关系到改革大局,是改革的重中之重;关键环节“一子落而满盘活”,关系到改革成效,是改革的有力支点。以这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为突破口,可以对全面改革起到牵引和推动作用。
处理好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坚持边实践边总结,从实践获得真知。回顾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方法。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仅仅强调摸着石头过河,已经不能完成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全面深化改革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同时也要继续鼓励大胆试验、大胆突破,不断把改革引向深入。
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邓小平基于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经验教训的总结,反复强调必须通过改革促进发展,改革和发展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江泽民则把三者比喻为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者紧密联系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者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目前,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态势列加明显,稍有不慎,就会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改革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解决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关键,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30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的变革前所未有,同时又保持了安定团结。这充分证明,只有社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不断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能具有坚实基础。要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第三节
扩大对外开放
一、对外开放是一项基本国策
开放也是改革,改革和开放密不可分、相辅相成。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在改革的同时开始实行为外开放,并逐步把它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30多年来,对外开放和改革一起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强调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经验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邓小平说:“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只会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纵观世界历史,每个强国盛世都是开放的。从我国经验看,也是越开放越发展,越发展越开放。30多年来,我们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形成了开放型经济,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吸引利用外资、外汇储备等均位居世界第一,服务贸易、对外投资发展迅速,对外开放成为推动发展持续不断的动力。
二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大势和科技发展机遇的客观要求。历史告诉我们,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趋势,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下,经济全球化趋势快速推进,世界经济联系越发紧密,各国相互依赖和利益交融程度进一步加深,为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获取最大利益,各国纷纷实行更加开放的政策。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抓住了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通过对外开放特别是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主动参与经济全球化,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大台阶。当前,我们正面对推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历史机遇,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必须紧紧抓住。
三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人类文明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各种文明“五色交辉,相得益彰;八音合奏,终和且平”,推动了人类的共同进步。资本主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作为崭新的社会制度,必须大胆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根据国情,结合新的实践进行新的创造,这样才能加快发展,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四是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可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但同时又需要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外资源,坚持互利共赢。独立自主发展是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对外开放是实现独立自主发展的手段。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努力做到利用国际有利条件和充分发挥我国优势相结合,扩大引进技术和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利用外资和大力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实施“走出去”战略和缓解国内短缺资源结束相结合,促进内外资源合理配置、内外市场互为补充,提高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增强独立自主的能力。
实行对外开放,使中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中国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在促进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从当今时代和世界发展趋势看,全球化的加速使各国经济联系越发紧密,百岁香的共同问题、共同利益和相互依存度增加,这更要求实行开放式发展战略,共同应对挑战,在合作共赢中发展。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打开就不会关上,不但不会关上,而且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开放。中国对外开放不是权宜之计,而且是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二、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30多年来,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国内发展如何推进,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在对外开放中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战略。
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主要是在通过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综合考虑维护中国发展利益和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要求,完善有关方针政策和体制机制,使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全球其他国家带来更多的福利,与国际社会实现共同发展。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符合世界各国同舟共济的客观要求。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同舟共济、同担责任、共享权利,建立起更加平等均衡的新型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符合人类共同利益。“命运共同体”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连带效应,世界长期发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国家越来越富裕而另一批国家却长期贫穷落后的基础之上。各国经济,相通则共进,相闭则各退。因为只有各国共同发展了,世界才能更好发展。那种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损人利己的做法既不道德,也难以持久。互利共赢倡导各国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不断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推动建立更加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是西方国家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形成的,总体上有利于维护西方国家的优势地位。由于自然资源、科技水平、人才资源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国际市场供求关系重组加速,这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加快了世界财富的进一步集中,使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的趋势,现行的全球经济治理已经难以满足各国发展的要求,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地位已成必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重在推进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发展成果。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将继续积极推动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致力于推动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平衡发展,夯实世界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
中国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是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也是实现与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建设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沿线各国的共同利益,是对国际合作以及全球发展新模式的积极探索。
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要坚持从我国实际出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同时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地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做出贡献。
三、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实施更为主动的开放战略。目前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程度继续加大,在应对危机和促进复苏的进程中,依托国际化生产、对外贸易和服务、资本跨境流动和技术创新,各国加大力度开拓国际市场,进行全球资源配置,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利益交融不断加深。另一方面,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全球治理难度加大。为此,必须实施更加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推动贸易平衡发展;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提高国际投资合作水平;深化投资、贸易体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规,为各国在华企业创造公平经营的法治环境;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牢牢把握国际通行规则,加快形成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基本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既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以开发促发展。中国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产业体系更加完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明显增强,更加具备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基础和条件。但同时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的任务艰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通过利用国际有利条件发展对外贸易、合理利用外资等,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先升级,增强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既要借鉴其他文明,也要推动中国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坚持包容精神,倡导不同社会制度互容、不同文化文明互鉴、不同发展模式互惠。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之间的平等交流、相互借鉴中共同进步,既汲取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也促进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国际经济贸易规则某种程度上是世界文明的制度化体现,只有不同文明相互包容,制定的规则才会更公正、合理。当前的国际经济贸易规则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英、法等国主持制定的,客观上营造了稳定的国际环境,促进了世界经济发展,但这些规则主要体现了西方价值,存在不公正不合理之处。在世界经济格局正发生变化、国际经济规则面临重构的条件下,中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起积极谋求更大的话语权,进一步增大“发展成分”和“非西方因素”,促使其朝着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树立开放条件下的安全观,在扩大开放中维护国家安全。对外开放总是机遇和挑战并存,风险和利益同在。扩大对外开放肯定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增大风险。但总的来看,开放经封闭更安全,有实力才会更安全,因为对外开放增强了实力从而变得更加安全。但在不断扩大对外开放中,必须树立开放的安全观,努力实现对外开放与国家安全的有机统一,在扩大开放中动态地谋求更高层次的总体安全。树立开放的安全观,切实提高经济安全保障能力,要坚持底线思维,守住核心利益;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在开放中壮大软硬实力,夯实经济安全的根基;做到预防为主、应急为辅,把安全工作前置;采取综合对策,既要注重传统安全,又要注重非传统安全;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第三篇: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试题集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理论 1.对外开放是()
A.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
B.赶超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C.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D.加快发展商品经济的需要
2.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A.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
B.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D.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是()
A.长期的基本国策
B.一项特殊政策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政策
D.一项权宜之计 4.实行对外开放的前提是()
A.公平合理、互惠互利
B.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C.发展对外贸易,引进资金和先进技术
D.实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5.“三个有利于”标准中,最根本的是()
A.人民生活标准
B.综合国力标准 C.生产力标准
D.实践标准
6.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主要结合点是()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社会稳定、和谐奠定物质基础
C.不断增强发展协调性,使现代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又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
D.不断扩大社会主义民主,确保人民权益以及公平正义的实现
7.党的()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梯子的治理能力现代化。
A.十八届三中全会
B.十一届三中全会
C.十四届五中全会
D.十七届六中全会 8.对外开放的开端是()
A.设立经济特区
B.建设上海宝钢
C.吸收外资
D.设立深圳特区
9.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外开放的一个里程碑事件是()
A.加入八国集团对话
B.加入中美经济战略对话 C.加入金砖四国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0.判断改革和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
A.是姓“资”还是姓“社”
B.是独立自主还是自力更生
C.是友好往来还是闭关自守
D.是“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11.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战略是()
A.请进来
B.走出去
C.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D.创新利用外资方式 12.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是()
A.技术安全
B.贸易安全
C.金融安全
D.投资安全
13.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主要内容是()
A.对外贸易
B.对外技术交流
C.对外资金交流
D.国际旅游业
14.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直接丰富和发展党的思想路线的一个重要思想是()
A.市场经济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
B.社会主义本质论
C.发展是硬道理
D.“三个有利于”的判断论
15.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显著特点是()
A.技术引进从注重硬件发展到注重软件
B.从兴办经济特区发展到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C.从吸收利用外资发展到扩大国际劳务合作和跨国经营
D.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多选题:
1.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指出,改革的目的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现代化、人民富裕、民族振兴
B.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机和活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C.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D.实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全面协调,在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中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2.邓小平指出,改革开放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主要是指改革()A.与第一次革命不同,不是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B.不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而是对传统计划经济的根本性变革
C.不是某一方面的改革,而是必然涉及和引起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并将引起相应的思想观念变革
D.改革与过去革命的目标一样,也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3.我们在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时,必须做到()
A.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统一起来
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D.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有()
A.扩大对外贸易
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
D.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
5.我国吸收和利用外资的形式主要有()
A.外国公司的直接投资
B.外国政府和银行的贷款
C.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D.在国外发行债券
6.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形势,我国必须正确定位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政府应进一步放权,增强服务功能,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B.政府制定政策既要符合WTO规则,又要适合国情,加强对国内市场的培育
C.建立起反贸易壁垒的政府反应机制
D.政府干预的范围应是弥补市场的缺陷和不足,是对市场机制的“拾遗补缺”
7.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好处有()
A.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
B.有利于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C.有利于继续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D.有利于我国参与国际贸易新规则的制定,维护我国的正当权益
E.有利于中国参与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8.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A.这是对中国发展历史的深刻总结
B.这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C.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需要
D.是因为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E.是因为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9.我国目前已经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A.多合作
B.全方位
C.多层次
D.宽领域
E.双赢
10.实行改革开放是()
A.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
C.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
D.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E.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11.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变更和发展
B.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发展
C.是根据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进一步发展的客观要求来改革的 D.是立足本国国情,总结实践经验而形成的12.改革作为第二次革命与第一次革命有着明显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次革命的条件不同
B.两次革命的内容不同
C.两次革命的对象不同
D.两次革命的形式和手段不同
E.两次革命的性质不同 13.新时期改革开放实现了一系列历史性转变,主要有()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从封闭半封闭到改革开放
C.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D.从僵化教条到解放思想
14.改革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如何评价判断改革的成败与是非得失一再成为各种争论的焦点。邓小平在1992年的南方谈话中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内容有()A.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B.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是否有利于提高公有制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 D.是否有利于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5.“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A.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决定的 B.是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C.是对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
D.充分体现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16.在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都具有不同的地位作用,其中()
A.改革是革命
B.改革是动力
C.发展是目的D.稳定是前提
17.我们党关于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基本经验和主要原则是()
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的动态协调、相互促进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D.在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保持稳定
18.之所以要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因为()A.人民群众是改革发展的动力的主体
B.人民群众是稳定的力量源泉和基础
C.改善人民生活,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改革、发展、稳定的共同目的 D.保持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稳定的关键
19.邓小平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他指出()
A.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对外开放的前提和基础,出发点和立足点
B.对外开放是增强我国综合国力,更好地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重要条件;独立自主不是闭关自守,自力更生不是盲目排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对外开放要为增强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服务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增强了,就可以更好地实行对外开放
20.在对外开放的实践中,邓小平同样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
A.既要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利用外资,又不能盲目无计划无选择地引进
B.既抓开放搞活,又抓廉政建设,打击经济犯罪
C.既要向西方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引进资金, 又要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警惕与防止和平演变
D.既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又要注意肃清资本主义腐朽文化的影响 第三题:判断题
1.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
2.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
3.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指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开放。()
4.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改革是动力,发展是前提,稳定是目的。()
5.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坚持对外开放是对立的。()
参考答案:
一、单选:1-5 CBABC
6-10 AAADD
11-15 CCABD
二、多选: 1.ABC
2.ABCD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CDE
8.ABCDE
9.BCD
10.ABDE
11.BCD 12.ABCDE
13.ABC
14.ABD 15.ABCD
16.BCD 17.ABC
18.ABC
19.ABCD
20.ABCD
三、判断: 1.√
2.√
3.×
4.×
5.×
第四篇: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深刻认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理解我国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了解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即什么是改革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改革包括哪些主要内容,怎样正确认识改革的性质,改革对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为什么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怎样对外开放,明确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意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关于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关于“三个有利于”标准;关于对外开放是中国的基本国策;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主要成就和基本经验。
难点: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由30多年来改革开放后的新的阶段性特征。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手段与方法:讲授、多媒体ppt教学、课堂讨论、案例分析等 教学内容: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内容提要: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作出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这是在中国处于历史转折关头作出的战略抉择,有深刻的国内和国际背景。
(一)背景
1.国内背景
从国内情况看,“文化大革命”给党和人民以及社会主义事业带来严重灾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政治局面处于混乱状态;经济停滞不前甚至濒临崩溃边缘,人民饱受物资短缺之苦、生活长期得不到应有的改善。乱久思治,穷则思变。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彻底扭转当时的严重局势,成为人心所向。
2.国际背景 从国际环境看,世界范围内蓬勃兴起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世界经济以更快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1978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印度,只有日本的1/20、美国的1/30,科技发展水平落后发达国家40年左右。与韩国、新加坡、中国的香港和台湾等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有很大的差距。巨大的国际竞争压力,使党和人民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感和奋起直追的紧迫感。
要赶上时代,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改革是唯一的出路。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与此同时,20世纪7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要和平、求发展逐步成为世界潮流,世界大战短期内打不起来,中国争取一个长期和平发展环境是可能的,这为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
(二)发展历程
党在科学分析国内国际发展大势,准确把握时代主题和人民愿望的基础上,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实现了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从那时起,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30多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新的壮丽史诗。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三)成就
从1978年到2012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8%的增长速度,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2.8%;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2位;经济总量占世界的份额由18%提高到11.5%。开放型经济形成并不断发展,进出口贸易总额在世界的位次由第29位跃居第2位。根据世界银行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由190美元上升568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已经由低收入国家跃升至中上等收入国家;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向全面小康迈进,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由57.5%和67.7%下降到36.2%和39.3%;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入学率已经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与此同时,各项事业也都在不断进步,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各项政治制度日益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社会管理不断改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面对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的严峻形势,确立了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理念和基本国策,努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改革开使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大大加快,使中国人民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30多年的实践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潮流的重要法宝。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一)改革开放的理论依据 1.毛泽东的矛盾理论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发展的,生产力是决定性因素。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为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改变旧的社会制度,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才能解放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整个社会的进步。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20纪30年代国际上曾经有过一种观点,认为“精神上和道义上的一致”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不承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毛泽东以中国的实践经验为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
(1)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2)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特点。它们不是对抗性而是非对抗性的矛盾。(3)提出了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4)在阐明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状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中国的社会矛盾。
但由于对基本矛盾的具体表现缺乏科学认识、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发展阶段的判断出现差等原因,实践中出现了严重失误,如脱离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盲目提高生产资料公有化的程度,试图“以阶级斗争为纲”来推动生产力的发展,等等,结果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受了严重挫折。
2.邓小平的矛盾理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高度肯定了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正确观点,他说:“关于基本矛盾,我想现在还是按照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的提法匕较好。”同时,又进一步指出:“当然,指出这些基本矛盾,并不就完全解决了问题,还需要就此作深入的具体的研究。”他在总结历史验教训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特别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这一理论。其主要内容有:
(1)判断一种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是否相适应,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看它是否适应当时当地生产力的要求,能否推动生产力发展;(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3)把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途径是改革。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邓小平科学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动力问题,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
(二)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的目的同过去的革命一样,是为了扫除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改革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
邓小平在1978年指出:“这场革命既要大幅度地改变目前落后的生产力,就必然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2.改革不是对原有体制的细枝末节的修补,是一场深刻而全面的社会变革,它既包括经济体制又包括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体制,既涉及生产力又涉及生产关系,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既包括体制层面又包括思想观念层面。
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上说,从政策的重新选择、体制的重新构建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从由此引起的社会生活和人们观念变化的深刻性和广泛性来说,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
(三)改革的性质
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也不允许否定和拋弃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制度,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否定社会主义制度,搞资本主义化。
改革是改变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某些环节、部分、方面,改变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变化的某些环节、部分、方面,改变一切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使之适应于现代化大经济的需要。
我国改革的出发点与同苏东国家根本不同。两种改革的本质区别就在于是否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
30多年来,党带领人民锐意改革,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为生产力发展扫清障碍,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都深化了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都进一步完善 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的最重要的成果,改革使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发展,呈现出勃勃生机。
第二节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
内容提要:
一、全面深化改革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一、全面深化改革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没有改革开放也没有中国的明天。我国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解决发展进程中的各种难题,化解来自各方面的风险和挑战,更好地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
1.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十八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的任务,到2020年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任务。为此,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
2.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改善人民生活,要求全面深化改革。
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可以说,改革是由问题倒逼而产生,又在不断解决问题中深化。30多年来,我们用改革的办法解决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同时,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会产生,制度总是需要不断完善,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所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加以解决。
(二)全面改革的战略部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战略部署。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要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 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要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经验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最重要的是,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确保改革正确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总结国内成功做法,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勇于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谈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
二、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中国30多年改革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进并取得历史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了正确的改革方向和改革立场,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一)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最核心的是在改革中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党是改革的倡导者、推动者、领导者,改革能否顺利推进,关键取决于党,取决于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涉及许多重大关系的协调和处理。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把握好改革的正确方向,形成攻坚难的强大力量。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带领人民长期奋斗的根本成就,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改革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辙,能不能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深化改革,是一个涉及改革性质的原则问题,偏离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偏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南辕北辙。全面深化改革要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不为各种错误观点所左右,不生搬硬套西方思想理论和制度模式,一,功从实际出发,始终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不动摇,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作出的历史性贡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市场经济合起来,既能够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能够发挥市场经济的长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特色和优势。江泽民指出:“我们搞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这几个字是不能没有的,这并非多余,并非‘画蛇添足’,而恰恰相反,这是‘画龙点睛’。所谓‘点睛’,就是点明我们市场经济的性质。”
党的十四大以来,我们紧紧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断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方面改革,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突破,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没有理顺,特别是政府对市场不当干预过多与监管不到位并存,价格扭曲、行业垄断、权力腐败等问题依然突出,市场体系还不健全,市场发育不充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受到诸多制约。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党在理论上又一个重大创新,有利于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有利于抑制消极腐败现象。
全面深化改革,一方面要积极稳妥地从广度和深度上推进市场化改革,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仅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他各方面改革也要与之相适应、相衔接。必须把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贯穿到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以及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之中,推动各方面改革围绕这一目标来展开、来推进,努力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体系和体制机制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重要支点。邓小平基于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实践中经验教训的总结,反复强调必须通过改革促进发展,改革和发展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江泽民则把三者比喻为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说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深化改革要攻坚涉险,涉及的利益关系越来越复杂,碰到的阻力也越来越大;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更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随着社会生活深刻变革,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维护社会稳定任 务异常繁重。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相互交融相互作用的态势更加明显,稍有不慎,就会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大局,因此,必须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
1.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这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科学认识。改革是动力,新时期我们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是在改革中实现的,实现未来的奋斗目标,关键仍在于深化改革。发展是目的,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发展。稳定是前提,发展和改革必须要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一切无从谈起,一些国家由于政局动荡、社会**,不仅失去发展机遇,也给这些国家的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总之,只有会稳定,改革发展才能推进;只有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社会稳定才有坚实基础。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要坚持改革、发展、稳定的统一,把改革力度、发展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保持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2.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注重各项改革的关联性、系统性、可行性。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相结合,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促进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寻找规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坚持边实践边总结,积累经验后逐步推开,出现问题就及时应对,发现错误就马上纠正,不断从实践中取得规律性认识。改革的全面推进需要顶层设计,摸着石头过河和顶层设计是辩证统一的,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要在加强顶层设计的前提下进行,加强顶层设计要在推进局部的阶段性改革开放的基础上来谋划。改革开放30多年来,改革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各个领域的全面展开,开放从经济特区的建立到开放型经济体系的形成,都是一个从“点”到“面”、从摸着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的过程。
第三节 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
内容提要: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开放也是改革,开放和改革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一起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外开放这一基本国策。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并逐步把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取决于四点:
一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邓小平说:“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我们吃过这个苦头,我们的老祖宗吃过这个苦头。”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功的,只会限制自己的发展,甚至给国家和民族带来灾难。
二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敏锐观察的结果。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在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新技术革命推动下,世界经济联系越发紧密,经济全球化趋势快速推进,各国政府为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获取最大利益,纷纷实行开放的政策。在开放的世界中,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都是不可能的。
三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任何时候都不能依靠别人搞建设,必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把立足国内、扩大国内需求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但同时又需要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外资源,为此,要打开国门搞建设,把开拓国内市场、利用国内资源同开拓国际市场、利用国外资源结合起来,把对内搞活同对外开放结合起来。
四是为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资本主义经过几百年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许多历史性的文明成果。社会主义作为崭新的社会制度,必须大胆借鉴、吸收人类社会包括资主义社会创造出来的文明成果,根据国情结合新的实践进行新的创造,这样才能加快发展,赢得同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30多年来,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形成了开放型经济。中国已经越来越多地融入世界,在促进自身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为世界的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二大吸收外资国、第三大对外投资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从当今时代和世界发展趋势看,全球化的加速使各国经济联系越发紧密,面临的共同问题、共同利益和相互依存度增加,这更要求实行开放式发展战略,共同应对挑战,在合作共赢中发展。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打开就不会关上,不但不会关上,而且会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开放。
二、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
中国的对外开放,从建立经济特区、发展对外贸易、引进外资、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初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进入21世纪以后,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了新阶段。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以后,中国坚持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相结合、实现自身发展和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相结合,积极化挑战为机遇,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
实行对外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变。30多年来,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无论国内经济形势出现何种变化,中国始终不渝地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
(一)立足国情积极稳妥推进对外开放
30多年来,中国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立足国情国力,根据国家发展水平和现代化建设需要,逐步扩大对外开放。
一是根据各地区的实际和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边和沿江地区以及内陆省区等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开放,由点到面、逐步推进,形成全国范围内的对外开放格局。
二是把对国际商品市场、国际资本市场、国际技术市场、国际劳务市场的开放,逐步拓宽到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科技、教育、文化、服务业等领域。
三是贸易往来、经济交流合作的国家和地区不断增多,逐步建立了全球经济联系,并积极参与一系列区域经济合作组织的活动。
四是在“引进来”的同时,我国企业也在加快“走出去”。对外直接投资、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发展迅速,业务遍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开放型经济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成为推动国内发展的一个持续不断的动力。
(二)实现改革和开放良性互动
以开放带改革,以改革推开放,改革开放互相促进,是我国经济发展取得成就的重要经验。30多年来,很多与对外开放相关的改革走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前列,比如设立经济特区,在转变观念、体制创新、管理方式和经营模式转变等方面都发挥了先导作用。同样,改革不断为对外开放注入生机和活力,并为对外开放提供体制保障,比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
(三)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国内发展是实行对外开放的目的,对外开放是实现国内发展的手段。在推进对外开放的过程中,积极探索努力做到利用国际有利条件和充分发挥我国优势相结合,扩大引进技术和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相结合,利用外资和大力促进国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相结合,实施“走出去”战略和缓解国内短缺资源约束相结合,促进内外资源合理配置、内外市场互为补充,增强我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四)坚持平等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 平等互利一直是中国制定对外开放战略和处理对外经贸关系的重要准则,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国强调平等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即通过对外开放更好地促进中国自身的发展的同时,兼顾各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切实承担起相应的国际责任,综合考虑维护中国发展利益和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要求,完善有关方针政策和体制机制,使中国的发展为世界发展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全球其他国家带来更多的福利,与国际社会实现共同发展。
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为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必须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发挥新的竞争优势,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一)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正确把握对外开放面临的新形势
1.从国际看,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使各国经济发展的相互依存程度继续加大。在应对危机和促进复苏的进程中,依托国际化生产、对外贸易和服务、资本跨境流动和技术创新,各国加大力度开拓国际市场、进行全球资源配置,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利益交融不断加深。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化新动力使国际经济格局发生深刻变化,各国面临全球化新挑战使国际竞争进一步加剧,多边贸易自由化陷入低潮的同时区域一体化趋势增强,全球治理难度加大;由于资源短缺、外部需求减弱、世界经济转入低速增长,全球化进程中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大。
2.从国内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开放型经济,一方面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大幅提升,产业体系更加完备,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能力明显增强,更加具备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基础和条件。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比较粗放,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转变发展方式和优化结构的任务艰巨,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较多,开放型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只有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才能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
(二)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
1.秉持互利共赢的时代理念,从国家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积极促进其他国家共同发展,不断拓展经济发展外部空间和良好国际环境。
2.实行多元平衡的战咯。注重在扩大内需中扩大开放,实行出口和进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举、引资引技引智并行。3.坚持安全高效的原则。维护经济安全,最根本的是要牢牢把握经济发展的主导权,在宏观调控上、在能源资源领域、在服务业开放领域、在“走出去”过程中、在产业发展上等诸多方面和领域的扩大开放中高度重视国家的经济安全。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三)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逐步形成了符合自身国情和国际贸易组织规则的开放型经济体制。但总体来说,我国开放型经济体制建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比较突出,有些体制不适应国内外形势和开放型经济自身发展的需要。比较而言,外贸体制改革更深入一些,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体制改革相对滞后;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体制比较成熟,内陆地区相对滞后;企业改革步伐比较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中介组织建设相对滞后。为此,要放宽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创新利用外资管理体制,改革对外投资管理体制,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扩大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加快沿边开放步伐,改革行业商(协)会管理体制。在改革创新中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主要是培育产业综合竞争新优势,培育扩大开发深度和广度的新优势,培育稳定、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新优势,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规则和标准制定的新优势,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主动权。
本章小结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开放和改革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一起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是基于对历史经验的总结、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趋势的判断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开放道路。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形成竞争的新优势。
1.【例题·单选题】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坚持这一国策的基本立足点是()1(2013-1-5考研真题)A.内外联动,互惠互利
答案:D。B.多放平衡,共同发展 C.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2.【例题·多选题】改革、发展、稳定好比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个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第一步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步也会进入困境,还可能全局受挫。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需要原则包括()2(2011-2-24考研真题)
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B.把实现社会稳定座位促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
C.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D.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案例选读:
案例一:小岗村的革命
1978年12月,安徽省凤阳县一个普通社员的家里,发生了一件不太寻常的事儿:小岗大队的十几个社员在生产队长严俊昌的带领下,偷偷摸摸签订了一份“文书”,把生产队的地给分了,对他们来说,这份“包干合同”可是押上身家性命的“生死文书”。18位社员在那张大纸上摁上了自己的手印。“摁手印”,对老百姓来说,那意思再明白不过:生死由命,义无反顾。1978年复,安徽大旱,这年夏收分麦子,凤阳县小岗村每个劳动力才分到3.5公斤。全队18户,只有2户没讨过饭。队里严国昌等几个老人找到生产队长严俊昌商量:再这样下去不行了,得想想办法。办法就是不吃大锅饭!副队长严宏昌再也不想出去要饭了。1978年秋天,严宏昌联合18户人家搞了大包干。“我豁出去了,要是我被抓起来,村上人会养活你们娘几个儿的。”他很悲壮地对自己的婆娘说。
第二年,难忘的1979年,这里的农民欢天喜地迎来了从未有过的大丰收。那一年,小岗村把他们的粮食产量有原来的3万斤,一下子提高到12万斤。那一年小岗人第一次向国家缴了公粮,家家户户的囤也装满了粮食。这一下子不仅小岗村激动了,整个凤阳县、安徽省也沸腾了。后来。“包产到户”虽然也遇到了不少的波折,但是得到邓小平同志的大力表彰与支持,不断完善与发展了起来。“包产到户”使小岗人扬眉吐气,摆脱了贫困,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真正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答案:A.C.D。这个冒着身家性命危险带头实行了“大包干”的人说:这是逼出来的,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这也正是邓小平反复告诫人们的话。这份红手印包干书后来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分重要文件,被认为是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案例讨论:
1.小岗村为什么要包产到户? 2.小岗村的“革命”说明了什么? 案例点评:
小岗村位于安徽凤阳县东部的小溪河镇。1978年12月一个晚上,队长严俊昌和副队长严宏昌等18户户主在严立华家秘密按下18个手印,决定分田单干,包产到户。这就产生了现在所说的“小岗村的血手印”。小岗村小岗村在分田单干之前是有20户、115人的生产队,拥有五百一十七亩耕地和十头牛,还是“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的“三靠村”。穷则思变,再也不想这么穷下去的小岗村冲破了当时认为包产到户就是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思想禁锢,偷偷的搞起了“大包干”。由于“包产到户”那时被看成是走资本主义道路、复辟倒退,所以小岗村的18户村民考虑,如果将“包产到户”公开干起来,肯定干不成,弄不好还要犯法坐牢。那个年月,人们的思想还被“一大二公”、“割私有制的尾巴”等一套极左的东西束缚着,大伙谈“包”色变,惟恐引火烧身。因此,18户村民订下契约,谁也不准把这件事说出去,要保住秘密,瞒上不瞒下。同时还安排好了后事,如果秘密暴露,上面来追查,就由几个领头的出面担责任;如果他们坐牢,家属就由其余人帮助照顾。那情那景,颇有一番“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味道。
小岗村的“革命”告诉我们只有解放思想,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我们才能在实践活动中取得一个由一个的胜利。
案例二: 1979年深圳百万人逃港事件
1979年5月6日,来自惠阳、东莞、宝安80多个乡镇的7万群众,像数十条凶猛的洪流,黑压压地扑向深圳,两个海防前哨不到半个小时就被人山人海吞噬了。
这场惊天骤变是被一则谣言引爆的。不过,事发前并没有任何飓风来临的征兆。谣言说,在伊丽莎白女王登基当天,香港实行大赦——凡滞港人士可于三天内向政府申报香港永久居民。深圳还在当日 “大放河口”,允许群众自由进出香港。
„„„„
时光流逝了30年,我们现在无法描述那场劫难,无法想象三座人烟繁华的千年古城一日之间几乎等同于被6000米宽的海浪抹去的骇人情景,无法猜度那无数坚守安土重迁的农渔民拖儿带女踉跄越过边界时回头一瞬的心情和泪光。一位72岁的深圳土著,说起这一幕时不胜唏嘘:1979年5月7日,“大放河口”的翌日,毗邻香港的20公里海面上,漂浮着数百具尸体,腥臊的海风抹去了这块土地上的任何一丝生气。眼前,天空阔远,万籁俱寂。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东起沙头角,中至下步庙,南到红树林、蛇口,连一个人影也难以找到。
“谁也无法统计,有多少人将生命作了这海湾的祭献。”当天,老人从派出所领到了750元葬尸费——在他埋葬的50具尸体中,有4具是他的亲人。
2005年8月7日,深圳建市25周年纪念日。大雾当道,我的目光越过浩淼的烟波,落在隔岸香港的摩天大楼上。我恍然如梦,心底无数的悬念冰结为一个追问:在这条荒凉的海岸线上,历史是怎样错步向前,演绎了一个100万人蹈海求生的梦呢?
“5•6”事件彻底戳破了因在20世纪60年代拍摄反特片《秘密图纸》和《跟踪追击》而名扬天下的“反帝前哨” 的“宁静”面具,也再次唤醒了人们对二十年来100万村民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逃往香港的骇人记忆。
1949年10月19日,深圳获得解放。但由于中英交恶,双方从1951年便封锁了边界。随后的二十年里,深圳共出现了4次大规模偷渡。
第一次是1957年前后,实行公社化运动期间,一次外逃了5000多人。第二次是1961年,经济困难时期,一次外逃1.9万人。第三次是1972年,外逃2万人。
第四次是1979年,撤县建市初期,有7万多人沿着几条公路成群结队地拥向边境线,伺机越境。最后外逃3万人。对于只有11万劳动力的宝安县来说,这是一次空前的大失血。
解放三十年,深圳市的前身——宝安县的逃港者有多少人呢?我们没有准确的数据可以查证,但可以从人口数据对比中得到答案。1970年,当时的宝安县人口是304,629人,到1979年,总人口才312,610人,十年增加了8,08 1人,增长0.26%。宝安县志有记载,1956、1958年、1962年人口增长是负数。1962年年末总人口下降到26.7万人,比1960年少4.7万人。解放30年,宝安县人口增加3.8万,年平均增长率为0.48%,与全国同期增长率1.93%比,仅四分之一。一些老宝安说:宝安县人三十年没有生小孩。沙头角镇的人说:这个有l,000余户5,000多人的乡镇,解放后向香港流动了累计有两个镇的人。
官方数据说,历年来参加外逃的计有119,274人次,其中已逃出港的有60,157人。一名叫刘宝树的本地老人却对上述数字表示怀疑,据他估计外逃成功者至少有30万人,参与逃港者不下100万人。
“中国改革实践第一人”袁庚回忆说,那时,港英当局每天从文锦渡押回的非法越境外流人员就有400-500人。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地公安的主要任务是监视“三偷”:偷听敌台;偷窃集体财产;偷渡出境。有的农民就是借口去割草,划着一只小船偷偷溜到香港去了。这在当时也算是寻常事,相比之下,生产队干部更心疼的是那只不再划回来的小船。
制止村民外逃,不仅是当地政府的颜面所在,更攸关珠江三角洲的稳定和发展。尽管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对这个问题严防死守,保持着高压状态,但是偷渡之风却愈演愈烈。
一名叫林雨纯的报告文学作家,在他的《天地男儿》中描述了70年代末发生在深圳南岭村的一幕:该村党支部书记张伟基开着手扶拖拉机,急吼吼地赶到深圳与香港的界河边,停在国防公路上,向着黑压压的逃港人群扯开嗓门喊:“南岭村的跟我回去!”
在奔向界河那边的人群中,就有张伟基的妻子。
但是,偷渡者回答他的是:“死了以后,骨灰都不要吹回这边来!”这一夜,南岭村有400多名青壮年从张伟基泪花吧嗒吧嗒的眼中,逃往了一河之隔的香港。
据深圳地方史记载,从1978年3月开始,万丰村的男女青年每晚一伙一伙地泡在万丰鱼塘、石岩水库、求雨坛水库里苦练游泳技术,以备偷渡。当时,宝安县委书记方苞接连发出了四道“全面禁止偷渡”的指示,并调派上千公安、民兵沿着海岸昼夜巡逻,在广深公路设卡,拦截偷渡人群。可是不到两年的时间,万丰村民采用乘船、泅海或利用大雨、台风之机从陆上逃至香港的村民就达到了1200人,其中1979年逃港的有320多人,占全村劳力的50%以上。由于劳力大量流失,有9万亩土地被抛荒了。金秋八月,沉甸甸、金灿灿的水稻烂在田里无人收割,附近的村庄里几乎难以见到15至35岁的青壮年。
1979年,深圳市第一任市委书记张勋甫,发现在上任的头一个月就有3054人次外逃香港,逃出1855人。
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发蛇口工业区时,一次就发现了400多具偷渡者的尸体。任何对深圳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不会否认1977年11月是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一个人口不足3万的边陲小镇,首次闯入了邓小平的视野。邓把广东作为复出后首次视察全国的第一站,中共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与他同行。
因为深圳边防部队对愈演愈烈的逃港事件几乎无力防守,广东省主要领导把这作为恶性然而令汇报者愕然地是,邓小平睿智的目光眺望着窗外烟尘蒙蒙的羊城街景,似乎对这个“惊天动地”的问题无动于衷。沉默了好一会儿,邓小平才背过身,十分肯定地说了两句话:
“这是我们的政策有问题。”
“此事不是部队能够管得了的。”
这两句话让广东的同志百思不得其解:说政策有问题,难道不准外逃的政策有变?说部队管不了,那谁又管得了? 高小林在他的报告文学《突破——中国经济特区启示录》中描述道:坐在一旁的中共广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刘波听得非常清晰,他先是惊诧,继而疑惑„„
省委领导的心掉进了云里雾里。直到10天后邓小平离穗回京,这两句话仍然没有解开谜底。
不过,有一个人似乎悟出了邓小平的弦外之音,这个人就是后来奋力挑起广东经济特区改革大旗的吴南生,吴当时是广东省委书记。不久,吴南生带上秘书一杆子插到深圳田间地头进行实地调查。
吴南生发现了一件蹊跷的事:深圳有个罗芳村,河对岸的新界也有个罗芳村。不过,深圳罗芳村的人均年收入是134元,而新界罗芳村的人均年收入是13000元;宝安一个农民劳动日的收入为0.70到1.20元,而香港农民劳动一日收入60-70港币,两者差距悬殊到100倍。
眼前的事实终于使省委书记恍然大悟,他这时才明白了邓小平的两句话。经济收入对比如此之悬殊,难怪人心向外了。更耐人寻味的是,新界原本并没有一个什么罗芳村,居住在这里的人竟然全都是从深圳的罗芳村逃过去的。
1979年初,袁庚驱车返回阔别二三十年的家乡,准备兴建蛇口工业区,他的回乡见闻也冰冷地印证了吴南生的考察结果。袁庚看到的景象令人心酸:除了一两座旧楼房,深圳充斥的是一排排凌乱、破旧的黑瓦平房,以及横七竖八的臭水沟,坑坑洼洼的瓦砾堆。
袁庚回到家乡大鹏岛,却已看不到当年的乡亲了。解放初的2万乡亲,到70年代末,只剩下5000多人。大多数人都逃往香港,甚至流落到了英国、美国、荷兰。
也是在这一年的5月14日,谷牧视察深圳时针对逃港现象说出了与邓小平意思一样的话:“现在往那边跑的多,将来一定往我们这边来的多。我们大家共同努力。”
谷牧意识到,边民往哪儿逃,取决于哪儿有吸引力。制止偷渡,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生产力,真正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饥饿中的群众谈“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是没有说服力的。正如邓小平说:“现在我们虽然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还没有资格大谈自己制度的优越性。只有到下个世纪中叶,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才能说真的搞了社会主义,才能理直气壮地说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到此,邓小平留下的两个谜才真正解开。
邓小平回京后对深圳一直念念不忘,在中央会议上几次出人意料地点到了它,并迅即将它推向了改革的浪尖。
案例讨论:“逃港”事件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阅读书目: 1.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江泽民:《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4.胡锦涛:《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6.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人民日报》2013年11月16日。思考题:
1.为什么说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2.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目标任务? 3.怎样理解必须坚持改革的正确方向?
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5.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第五篇: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习题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C)
A、社会主义国家的立国之本
B、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
C、社会主义国家的富民之路
D、执政党建设的重要内容
2、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D)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3、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点是(B)
A、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结合起来
B、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C、在社会政治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D、靠深化和继续发展解决改革和发展中产生的新问题和新矛盾
4、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其性质应该是(D)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改革
B、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式的改革
C、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修补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多项选择题
1、把实行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最重要的依据是(A、B)
A、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B、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C、世界的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D、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E、世界需要中国
2、坚持自力更生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相互关系是(A、C)
A、自力更生是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
B、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自力更生的基础
C、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可以增强自力更生的能力
D、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会削弱自力更生的能力
E、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与自力更生是相互对立的
3、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内容和形式有(A、B、C、D、E)
A、发展对外贸易
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
D、加强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
E、发展国际旅游业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答:(1)、发展是目的(2)、改革是动力。(3)、稳定是前提。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发展的重要要求。(4)、改革发展稳定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缺一不可。
2、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第一,是对当代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敏锐观察的结果。
第二,是对中国长期停滞落后的历史教训深刻总结的结果。
第三,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
四、论述题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答: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的,稳定是前提。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发展,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矛盾问题;只有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才能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只有坚定不移地维护稳定,才能不断为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中国目前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阶段,这是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改革的攻坚阶段。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起来的经验和主要原则。(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五、辨析题
改革开放是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否定。答:错误。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但它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意义上的革命,不是否定我们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而是社会主义制度的
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不能改变,具体制度必须创新。改革开放是要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六、材料分析题
材料:
我们已经迎来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
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新时期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新的伟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现代化,让中国人民富裕起来,振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就是要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社会主义新的生命力,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要在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确保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够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根据材料请回答:
(1)如何理解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
(2)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
(3)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了哪些巨大变化? 答:要点:
(1)改革开放的性质和目的是:解放、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增强党的先进性。
(2)改革开放最鲜明的特点:改革在各个领域势不可挡地展开了,各个区域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个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3)改革开放给我国带来的巨大变化是: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