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教案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重难点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实验是学生学完第一、二单元后的第一个实验活动,是对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氧气的性质实验的综合应用,将刚学过的各部分知识学习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有一定的难度。本实验需要落实实验操作中的药品取用、加热、仪器的连接、装置气密性的检查、气体的收集以及氧气性质实验等基本操作,学会对实验现象的多角度观察,并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及其操作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操作。
二、重难点分析
(一)制取氧气
1.突破建议:学生在经过氧气的性质和用途、制取的学习后,对氧气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由此对氧气制取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望,很想自己亲手制取一瓶氧气。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利用化学变化以制取某种物质为目标的这类科学实验可能是第一次,可能会无从下手。学生应提前预习课本45-46页的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编写预习学案让学生完成。在学生动手实验前,教师应先通过视频或亲自演示,让学生清楚实验步骤,明确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抛出这些注意事项并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完成实验。
2.突破样例: 【师】实验室制取氧气一般用的是什么药品?其反应原理的文字表达式怎样书写?看谁写得又快又准。(分小组竞赛)
【生】回答药品,书写并展示制取氧气的三个文字表达式。
【师】通过文字表达式,我们可以推知若要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一定要用到酒精灯加热。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用什么样的实验装置?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引出新课,初步学会选择装置的依据。【投影】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装置
【提问】使用了哪些仪器?哪部分是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生】讨论回答
【视频】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 【生】概括操作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试管中放入药品和一团棉花,并固定在铁架台上(3)将集气瓶盛满水,盖好玻璃片
(4)点燃酒精灯,先均匀加热,再对准药品加热(5)有气泡连续产生时收集氧气
1(6)把导管拿出水面,熄灭酒精灯。
【师】点评。总结: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查(茶)装(庄)定点收离(利)熄(息)【设计意图】用谐音记忆法归纳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能够让学生尽快地熟悉实验步骤。【提问】(1)如何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2)为什么要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3)为什么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
(4)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为什么?
(5)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把导管移出水面,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
带着问题和思考,大家动手实验,亲自制取两瓶氧气。其中一瓶预留1/4左右的水,以做铁丝燃烧性质实验。
【生】小组两人先确定分工,合作制取两瓶氧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亲自动手制取物质,要求规范的操作对以后的实验教学至关重要,在实验中学生都比较感兴趣并能按照操作规定制取氧气。
【生】汇报交流实验成果。回答实验前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实验体验,学生知道了这样做的原因,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印象更深刻了。
(二)氧气的性质
1.突破建议: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选择的铁丝越细越好。为了提高实验成功率,将细铁丝绕成螺旋状,以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并在铁丝前端系一根火柴引燃铁丝(如图)。
学生在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其中一瓶氧气预留1/4左右的水,以做铁丝燃烧。2.突破样例:
【师】在学习氧气时,你们见到老师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见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而兴奋不已,今天大家就来亲自体验火星四射的情景吧。演示并讲解铁丝的燃烧。
【生】动手操作。【提问】(1)为什么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2)火柴的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要等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自上而下慢慢伸入集气瓶内呢?(4)集气瓶内的水起什么作用?可以用别的物质代替吗?(5)若没有见到火星四射的现象,试分析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生】讨论回答。
(1)将铁丝绕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便于燃烧。(2)火柴起引燃的作用。
(3)火柴燃烧也要消耗氧气,这样做可以避免火柴燃烧消耗瓶中的氧气。自上而下慢慢伸入是避免热胀冷缩将氧气赶出,这样做充分利用氧气,现象更明显。(4)防止高温生成物溅到瓶底,炸裂集气瓶,水也可以 用细砂代替。
(5)收集到的氧气不纯、没等火柴烧完就伸入了集气瓶内、火柴已经烧完还没伸入瓶内、铁丝表面有铁锈……
第二篇:实验室制取氧气及其性质实验教案
实验室制取氧气及其性质实验
实验员
周灯学
一.实验目的
练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练习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2.通过实验,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KMnO4==K2MnO4+MnO2+O2↑
1.物理性质:在通常状况下,O2为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O2的密度(1.429g/L)比空气的平均密度(1.293g/L)大。不易溶于水(每升水溶解O2约30mL)。所以通常采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2.化学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它不仅可以助燃,而且在点燃或高温条件下可以和大多数金属、非金属发生反应,放出大量热。氧气能支持燃烧,所以物体在纯氧中燃烧非常剧烈,可以产生很高的温度。三.实验用品
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皮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125毫升)、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镊子)。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细沙。
四.实验步骤
1.制取氧气 用高锰酸钾制取:
(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图)
(1)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并检查装置是否漏气,不漏气的装置才能进行实验。拔开橡皮塞,在试管里放进约15克高锰酸钾。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
管口的地方,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然后把带有导管的塞子塞紧试管口。
(2)将6个集气瓶分别盛满水,并用玻璃片盖住瓶口。盖瓶口时,先盖住一小部分,随后推切动玻璃片把瓶口全部盖住(注意不要让瓶口水面处留有气泡)。然后把盛满水的瓶子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盛水的水槽内。
(3)给试管加热。先使酒精灯在试管下方来回移动,让试管均匀受热,然后对高锰酸钾所在的部位加热。
导管口开始有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当气泡连续地并比较均匀地放出后,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里。等瓶子里的水排完以后,在水面下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小心地把瓶子移出水槽,正放在桌子上。用同样的方法再收集两瓶氧气(其中一瓶留有少量水)。
注意:停止加热时,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仔细观察收集到的氧气的颜色。
用此方法制取氧气的缺点是高锰酸钾的效率太低。2.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1)木炭在氧气里燃烧
①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烧到发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观察木炭在氧气里燃烧的现象。
②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里加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有什么现象发生?
(2)铁丝在氧气里燃烧
取几根纱窗细铁丝,擦去表面铁锈或油漆,拧成一束呈螺旋形绕在一根火柴上。点燃火柴,待火柴临近烧完时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集气瓶里装有少量水)。观察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五、实验应注意的事项
1、KClO3、MnO2和KMnO4若含有可燃物,在高温加热时会出现事故。因此在使用前要进行检查。其方法是:取少量药品放入洁净试管中加热,如果发现有火星出现,这种药品是不纯净的,不可使用。若要使用,必须先做处理。KClO3可通过重结晶办法提纯,MnO2可灼烧。
2、学生实验若使用KClO3,一定要注意避免学生误将红磷当MnO2,否则会酿成强烈的爆炸事故,故本次实验取消了使用KClO3制取氧气。3、30%的H2O2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操作时应戴上防护手套。H2O2在pH=4时最稳定。炭粉及尘埃都能使H2O2分解,在碱性溶液中分解最快。为防止H2O2分解,保存时可加入少量磷酸作为稳定剂,并贮存在不透明的塑料瓶中。使用时可加入少量碱。
4、收集氧气时,待气泡均匀冒出时,才开始收集,因刚开始冒出的是试管中原有的空气,待那些气泡排完然后开始收集,方可得到较纯的氧气。
5、做O2性质实验时,燃烧物一定要放置于集气瓶中央,切勿靠近瓶壁,以防集气瓶炸裂。
实验记录。
第三篇: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案)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本实验部分是活动与探究,由学生制取氧气并检验氧气的性质。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明白了制取气体时应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何连接装置、如何制取气体,以及如何验证气体并检验气体的性质。本课题是学生学化学以来遇到的第一种气体的制取,所以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是本课题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做好实验便成了重中之重。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重点和难点进行突破。
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引导学生正确地连接装置。
2.引导学生讨论实验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怎样检查仪器的气密性?怎样装入固体试剂?试管口内为什么要放一团棉花?试管口为什么要稍向下倾斜?怎样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为什么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气体后为什么要先将导管从水中撤出,然后再移去酒精灯?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应注意什么?为什么在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内需留有少量水?等等。
3.采用边实验、边讲解、边讨论的方法,在活动中激发兴趣,在兴趣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2)加深对氧气性质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去制取氧气与探究氧气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2)初步学会运用实验自主探究的方法获得信息,加深学生对氧气制取与氧气性质的认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对化学学习的持续兴趣。
(2)进一步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情感和发扬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教学重点】
氧气的制法和实验操作。【教学难点】 实验操作的规范。【教学准备】
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集气瓶、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玻璃片、坩埚钳、细铁丝、木条、棉花、火柴、高锰酸钾、木炭、澄清石灰水。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是否还记得实验室是用什么物质来制取氧气的?请你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文字表达式,看谁写得又快又准。(分小组竞赛)
[学生活动]写出过氧化氢、氯酸钾、高锰酸钾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引入课题]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需要用什么样的实验装置? [板书]活动与探究:实验室制取氧气(加热高锰酸钾)
二、推进新课 1.设计实验装置
[探究活动]设计实验装置学生对比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和加热氯酸钾制氧气的特点,分组设计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装置。(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所需条件和生成气体的性质设计实验装置,并对装置进行组装。)
[讲解]教师展示某一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并讲解实验装置由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组成。要选择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我们必须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来选择。从高锰酸钾的状态以及其生成氧气的条件来看,我们应选用如课本左半部分的装置,即固——固加热型发生装置来作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而收集装置的选择,则必需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来确定,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而其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则又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过程
[演示]教师按顺序演示并讲解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过程 学生观察演示实验 [讲解]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按先下后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安装完毕后,需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将高锰酸钾装入干燥的试管,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然后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3)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4)点燃酒精灯,均匀加热后,固定在药品的底部加热;(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6)收集氧气结束后,将导管撤离水槽;(7)熄灭酒精灯。3.学生的活动与探究
[讲述]下面请同学们亲自体验制取并收集氧气,再用收集到的氧气试验氧气的化学性质。同组同学之间要注意相互配合,团结协作,共同完成实验。
[探究活动]学生分组探究实验:(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在操作中的错误及时纠正,特别对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的学生加以引导。)
探究实验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交流讨论,汇报反思]学生汇报实验完成情况,提出实验探究中遇到的问题,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小结]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步骤及注意事项(1)实验操作步骤可简记为查—装—定—点—收—离—熄,利用谐音记为“茶—庄—定—点—收—利—息。”
(2)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3)验满方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是否复燃。
(4)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多媒体)①药品要平铺在试管底部,均匀受热。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药品中的水分受热后变成水蒸气,遇冷成水倒流回试管底部,使试管炸裂。
③铁架台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或距离管口1/3~1/4处。)④试管内的导管不能太长,稍伸出胶塞即可,以便于气体导出。⑤集气瓶充满水后倒放入水槽中(瓶口要在水面下)。
⑥加热时要先使试管均匀受热,然后酒精灯外焰要对准药品所在部位加热。⑦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应注意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再收集,否则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证明已集满。
⑧停止加热时,应先把导管从水里撤出,再撤掉酒精灯。如果先熄灭酒精灯,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水槽中的水就会被吸入热的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⑨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要放一小团棉花,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中堵塞导管。
⑩盛氧气的集气瓶应盖上玻璃片正放,因为氧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正放可减少气体逸散。
4.氧气的性质
(1)如图所示,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上加热到发红,插入到上面实验收集到的氧气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若快速伸入瓶底,会把部分氧气从瓶口排出;燃烧着的木炭不要与瓶壁接触,以免集气瓶破裂),可观察到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知,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时,生成无色,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二氧化碳气体。
(2)如图所示,点燃系在螺旋状细铁丝底端的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瓶中预先加有少量水),可以观察到细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集气瓶底放少量的水或者细沙,可以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
三、典例剖析
例 某同学用下图装置制氧气,请问答:
(1)用高锰酸钾制取和收集氧气的装置应选用(填序号,下同);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和收集干燥的氧气的装置应选用_______(浓硫酸是常用的气体干燥剂);
(2)检查装置①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
(3)装置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的原因是:_______;(4)若用装置④收集的氧气不纯,其原因可能是(请写两种原因):①_______;②_______。
【解析】(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是固体,反应条件为加热,所以发生装置应选②,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即可选用装置④;又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即可选用装置⑤;(2)检查装置①的气密性,要特别注意使长颈漏斗的末端浸在液面以下;(3)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4)可从收集操作上考虑。
【答案】(1)②④或②⑤; ①③⑤;(2)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向长颈漏斗中注入水至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浸没液面以下,继续加水,然后观察长颈漏斗管中的液面高度是否变化,如果液面不下降则说明气密性好;(合理叙述也可)(3)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试管炸裂;(4)①过早收集,没等导管口有连续且均匀的气泡冒出就开始收集;②收集前集气瓶中的水没有装满,留有气泡。
四、课堂检测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堂作业部分.五、课堂小结 [提问]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针对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
[小结]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实验探究收获与体会。通过实验操作,知道了如何制取氧气、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以及氧气的一些性质,懂得了化学是一门以实
验为基础的学科,任何一个科学结论的获得,都是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来的。而且知道实验室制取气体要根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气体的水溶性等来选择适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在做氧气的性质实验时,要特别注意一些细节方面。
六、布置作业
1.完成本节实验报告的填写。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对应课后作业.3.课本P42习题 3、4题。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1.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实验原理:
(2)实验装置:①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②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密度、在水中溶解性
(3)操作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4)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
(5)验满方法: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是否复燃 2.氧气的性质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亲自动手制取气体物质,要求规范的操作对以后的实验教学至关重要。由于制取氧气的实验技能要求比较高,难度大,注意事项多,教师有必要在实验前向学生讲清几个问题:
1、根据药品的性质和反应条件确定气体发生装置;
2、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确定收集装置;
3、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使学生明确每一步该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基于此,本节课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回忆制取氧气的几种方法,并写出文字表达式,由此引出本课内容,接着教
师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装置;然后教师做示范,演示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再由学生对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展开探究;最后再由学生总结实验探究收获和体会,并通过完成练习加以巩固和提高,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对于氧气的性质实验,难度系数较大,教师在指导学生规范操作的同时要注意实验安全。
第四篇: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教案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
【学习目标】
1.学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
2.学习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学习重点】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学习难点】
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复习引入:如何制取氧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是什么?操作步骤有哪些?
加热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明确学习目标,由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解读。【自学互研】
阅读课本P45~P46,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用品
药品:高锰酸钾、澄清石灰水。
仪器:大试管、试管夹、单孔橡胶塞、胶皮管、玻璃导管、水槽、铁架台(带铁夹)、酒精灯、集气瓶、玻璃片。
其他用品:火柴、木条、棉花。2.实验装置
(1)发生装置:大试管、单孔橡胶塞、导管、铁架台、酒精灯。(2)收集装置:玻璃片、集气瓶、水槽。
3.收集方法: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可以选择排水法收集;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大,且不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可以选择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4.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①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如果装置漏气,则收集不到气体)②装—向试管中装入药品;(放入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气管)③定—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防止冷凝水流下使试管破裂)
④点—点燃酒精灯,进行加热;(先预热,防止试管破裂)
⑤收—收集氧气;(刚冒出的气体不宜立即收集,那是空气,可导致气体不纯)
⑥移—移除导气管;
⑦熄—熄灭酒精灯。(防止水回流,使试管破裂)
5.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6.验满方法: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木条是否复燃;用排水法收集时,看集气瓶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8.放置方法:盖上毛玻璃片后,正放在桌面上。【交流讨论】 1.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为什么常在试管口塞
上—团棉花?
2.用排水法集气时,实验结束后,为什么要先移出导气管,后撤离酒精灯?
3.制取的氧气如果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复习小结】
1.实验室制氧气反应原理:
高锰酸钾 加热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2.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查、装、定、点、收、移、熄 3.收集氧气的方法: 排水集气法、向上排空气法 4.检验和验满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则证明是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靠近集气瓶口,木条复燃,则氧气已集满 【随堂练习】
1.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在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的作用是(A.防止水倒吸入试管 B.防止产生氧气太快无法收集
C.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将其堵塞 D.防止试管破裂
2.下列实验操作先后顺序错误的是()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先检验纯度后点燃,以免爆炸 B.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结束时,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气管撤
离水中
C.排水法收集氧气时,等导管口气泡均匀后,再将导管伸入
盛水的集气瓶中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插入水中,后用双手紧握
试管外壁)3.以下是化学实验室里几种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
(1)请写出图中a、b的仪器名称:a,b。(2)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①颜色;②密度;
③溶解性;④可燃性;⑤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填序号)。(3)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在A装置中的试管口放一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用D装置收集氧气时,检验是否集满的方法是。盖好玻璃片 放在实验台上。
【作业布置】 【反思评价】
1.通过作业反馈,学生基本掌握所学知识,由于需要记忆的较多,部分学生疏于记背,少数知识点没有记住。多督促。
2.学生配合不够好,要多关注学生,多与学生互动。3.导入新课时,可以插入几张图片,丰富内容,4.小结可以让学生自己总结。5.PPT中字太多,课堂气氛沉闷,6.只注重教师的讲解,忽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对学生评价单一,应该多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第五篇:实验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性质 教学设计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教学目标
1、掌握实验室制氧气的药品、反应原理、收集方法、检验、仪器装置及操作注意事项。
2、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3、学习反应物的状态,反应的条件,反应的原理决定实验装置,气体的性质决定气体的收集和验满方法。
4.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重点、难点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操作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导入】复习导入
提问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讲授】制取步骤(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如何检查装置气密性?如果先用手紧握试管,再将导管放入水中,能否正确查出装置的气密性? 分组讨论得出不能这么做的原因(2)装:装高锰酸钾药品和棉花 检查学生是否把试管横放先装药品,并加以指正 提醒学生在试管口放团棉花 注意:为什么要在管口放团棉花?(3)定:固定试管
提示学生注意装仪器顺序,铁夹夹试管的位置 注意:试管口为什么要稍为向下倾斜? 小结固定仪器的方法:由左至右,由下至上将一集气瓶装满水倒放在水槽中,导管先不放在集气瓶内(为什么)(4)点:点燃酒精灯
注意:试管的加热方法? 先预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点燃酒精灯,上下移动,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5)收:收集气体
注意: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不能气泡产生就立即收集,为
什么?提示试管中除了高锰酸钾外,还有其他物质(空气)。什么时候收集?出现什么现象证明收集满了?(6)移:将导管移出水面(7)熄:熄灭酒精灯
注意:如果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移出水面,会出现什么后果呢,为什么? 总结制取氧气操作步骤: 查、装、定、点、收、移、熄 【活动】1.学生分组实验 教师巡视,操作规范的给予肯定,及时纠正操作中出现的错误。2.学生总结实验过程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