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案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时间:2019-05-12 22:07: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音乐教案第一单元中学时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音乐教案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第一篇:音乐教案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第一单元 《中学时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2)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歌曲教唱,展开联想与想象,从中进行思考探索与体验。(2)通过朗诵,让学生体会艺术表达的不同形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在与他人共同创造演练中感受到合作的愉快。(2)引导学生懂得珍惜时间,把握命运。[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及其教学策略: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施教策略:教师范唱并加以指导 2.教学难点及其突破策略:

教学难点:节奏x xx(xxxx)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突破策略:教师示范并反复训练 [教学资源] 钢琴.三角铁.[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播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2、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麽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麽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神魔特点?等等.3、第二边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粒度速度

4、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5、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神魔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6、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7、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8、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那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9、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10、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它方式进行表演。

11、下方法供参考:(1)在拍手处可以边拍手边喊“嗨、嗨”,烘托气氛。

(2)可以根据歌词的提示做表演,如:走秧歌步,精神饱满地和着音乐踏步。(3)教师为本课教学准备一些渲染气氛的道具:锣、鼓、镲、彩绸等,便于学生边歌边舞.12、学生转入下一内容的学习---配乐诗朗诵.(1)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上的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2)播放《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录音,学生安静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

(3)教师再为学生播放几首音乐,由学生自主选择乐曲给诗歌配乐。(4)教师宣布:小小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

(5)学生自荐、自愿为老师和同学表演诗朗诵。(6)教学评价:生生互评、师生共评。

第二课时

1、复习歌曲

(1)教师播放cd,学生跟唱。

(2)学生为歌曲加入拍手伴奏,表演唱。

2、欣赏〈〈飞来的花瓣〉〉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教师节是哪一天吗?为什么要为教师规定一个节日?教师节这一天你们准备做点什么?你能为大家讲一个你身边的老师最另你感动的故事吗?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2)学生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启发、提示,发表见解。

(3)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感受作品的意境。

(4)教师引导:“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5)学生活动: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谈一谈欣赏后的体会。(6)师生互动:老师要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向学生讲一个自己当老师的故事、或自己老师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7)生活动:再次听录音,认真聆听,进一步思考并感受作品的力度、速度、情绪、情感的对比变化。学生可轻声哼唱,熟悉旋律,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

(8)生活动:展示才艺,为老师唱一首心中的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与祝福。

(9)师生互动:老师为学生弹唱《校园的早晨》,请同学认真欣赏,然后将听到的歌词记写在书上相应的乐谱下面。

3、欣赏:教师为学生播放自选校园歌曲

《兰花草》、《读书郎》、《童年》、《踏浪》等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中学时代》

内容:

1、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2、乐诗朗诵

3、欣赏《飞来的花掰》、《校园的早晨》。

[教后小结] 教师的范唱调动了学生学唱的积极性,用美声唱法指导学生发声,解决了高音视唱难的问题,获得良好效果。打击乐器的加入,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进一步鼓励学生走上“舞台”大胆表现自我。

第二篇:中学时代音乐教案

中学时代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聆听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速度、力度、节拍特点及歌曲结构。

2.学会歌曲,并有感情地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加入

适当律动并做到互相配合,并勇敢地即兴表演。

3.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

二、教学重、难点

1.指导学生用自然、明亮、舒展的声音演唱《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

2.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体会歌曲内涵,加入节奏重音和适当律动。

三、导入新课

(1)学生踏着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的节奏进教室。

(2)教师播放配乐诗朗诵《中学时代》视频,请学生充分体会句中的含义。

(3)教师播放音乐,请学生自信并有感情地朗诵《中学时代》。

(4)教师采用提问方式导入课题:请学生简单谈谈从小学生过渡到中学生的心理状态及目标。

四、新课学习

(1)聆听《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

(2)请学生讨论聆听后的体会和感受,并回答问题:歌曲表达了什么情绪?力度如何?歌曲的速度为什么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学生发表意见,教师进行评价。如学生回答正确,教师把歌曲中的节奏加以提取,请全体同学用XX XX X X | X XX O O |节奏鼓掌。

(3)再次聆听歌曲或教师范唱,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力度、速度、演唱情绪。

(4)教师提出问题:前八小节歌词的动词有哪些?怎样能把动词的气势唱出来?(在“敲、吹、升、举”这几个字上加上重音记号)请学生按照XX XX

X

X | X

XX O O|节奏加上重音朗读歌词。

(5)《新世纪的新一代》歌曲学习

(6)学习歌曲前八小节:XX XX

X

X | X

XX O O |。

A 请学生打出此节奏,并说出4/4拍的节拍强弱规律。

B 请同学们在强拍(第1、3拍)上加上重音读节奏并按节拍规律读出前八小节歌词。

C 听录音或教师范唱,学生学唱前八小节,要唱出节奏重音,尤其是“敲、吹、升、举”四个字。根据歌曲所表达的情绪,改变句子中的断连处理,使歌曲更加坚定有力。并且注意演唱技巧,如:口腔状态,气息的运用,寻找共鸣点。

D 学习OX XX节奏,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

(7)请学生听《新世纪的新一代》音频并仔细观察,比较前八小节的音乐与后面音乐的不同,教师简单提示(从节奏、音区上)。

学生发表意见,教师评价并总结:歌曲从第九小节起音区提高,节奏拉宽,旋律更加舒展,使歌曲气势更宏大,情绪更激昂,进入高潮。

学生讨论并选出歌曲的音乐结构:两个乐段还是三个乐段。

(8)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齐唱、领唱+合唱等)

(9)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他方式进行表演。(教师可适当提示,如:敲起来、吹起来、升起来、举起来都可加入适当的动作。)

五、课堂小结

在这节课结束前,请同学们思考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和诗朗诵《中学时代》体现了21世纪中学生的一种怎样的精神?应该用什么样的情绪演唱和朗诵?

六、教学反思

学生的积极性不是很高,对歌曲的理解不是很深刻。教师要加强个人素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三篇:七年级音乐上册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教案2 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教学内容: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2、乐诗朗诵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教学目标 :

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重点与难点:

1、学重点: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2、学难点:节奏x xx 0(xxxx)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教学过程 :

3、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4、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的歌曲进行初步的分析,如:歌曲的情绪是什麽样的?歌曲的速度为什麽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神魔特点?等等.5、第二边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的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的粒度速度演唱情绪.6、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的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的意境.注意轻声哼唱.7、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的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的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的第一拍和13、14小节的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的节奏有神魔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的。

8、在老师的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9、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的演唱1-2遍。

10、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那个组演唱的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11、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12、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的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它方式进行表演。

13、下方法供参考:(1)在拍手处可以边拍手边喊“嗨、嗨”,烘托气氛。

(2)可以根据歌词的提示做表演,如:走秧歌步,精神饱满地和着音乐踏步。

(3)教师为本课教学准备一些渲染气氛的道具:锣、鼓、镲、彩绸等,便于学生边歌边舞.14、学生转入下一内容的学习---配乐诗朗诵.(1)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上的诗歌,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2)播放《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的歌曲录音,学生安静地聆听,感受歌曲的情绪。(3)教师再为学生播放几首音乐,由学生自主选择乐曲给诗歌配乐。(4)教师宣布:小小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

(5)学生自荐、自愿为老师和同学表演诗朗诵。(6)教学评价:生生互评、师生共评。课后记:

教师的范唱调动了学生学唱的积极性,用美声唱法指导学生发声,解决了高音视唱难的问题,1

获得良好效果。打击乐器的加入,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进一步鼓励学生走上“舞台”大胆表现自我。第一单元(第2课时)教学内容

1、学习吹竖笛。

2、欣赏《飞来的花掰》、《校园的早晨》。教学目标 :

1、能够用竖笛独奏一首乐曲,并学会与他人合奏。

2、认真聆听两首欣赏歌曲,比较两首歌曲在演唱力度、速度、情绪、意境等方面的异同。教学过程 :

1、教师手持竖笛向学生展示简介竖笛知识。

2、教师亲自为学生演奏一段轻松、活泼、有美、抒情的小乐曲,也可以播放竖笛演奏的录像,激发学生对学习竖笛的兴趣。

3、学习吹竖笛,从5、6、7、1四个音学起,先练习吹长音:5―――、6―――、7――-1―――反复练习。

4、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对着书上的曲谱,练习吹奏。

5、分组练习,教师指导,互相学习,切磋技艺。

6、清学生为大家吹奏小乐曲《回忆》,其他同学可以随着旋律作指法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7、师生合作演奏《颂祖国》教师弹钢琴,学生吹奏竖笛,培养学生的听辩能力和合作意识。

8、欣赏〈〈飞来的花瓣〉〉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教师节是哪一天吗?为什么要为教师规定一个节日?教师节这一天你们准备做点什么?你能为大家讲一个你身边的老师最另你感动的故事吗?你最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2)学生活动:与同学一起讨论,互相启发、提示,发表见解。(3)播放录音:《飞来的花瓣》(合唱),认真聆听,感受作品的意境。

(4)教师引导:“你从这首歌里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5)学生活动:结合个人的生活经历,谈一谈欣赏后的体会。

(6)师生互动:老师要结合自己的成长过程,向学生讲一个自己当老师的故事、或自己老师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共鸣,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7)生活动:再次听录音,认真聆听,进一步思考并感受作品的力度、速度、情绪、情感的对比变化。学生可轻声哼唱,熟悉旋律,感受歌曲的旋律美、歌词美、演唱形式美、风格美。

(8)生活动:展示才艺,为老师唱一首心中的歌,表达自己对老师的热爱与祝福。(9)师生互动:老师为学生弹唱《校园的早晨》,请同学认真欣赏,然后将听到的歌词记写在书上相应的乐谱下面。课后记:

本节课开始学习吹奏竖笛,各班都由部分学生接受较慢,教师还要多关心他们,帮助这些学生树立信心,因此,可以增加一课时。音乐教案-中学时代

第四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课件

教学的时候放《新世纪的新一代》的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的情绪,学生进入学习的情境。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学时代》课件,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

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

教学准备:

钢琴、录音机、磁带、三角铁、小铃鼓。

教学目标 :

学会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并有感情的演唱,能够用三角铁。小铃鼓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能够选择适当的音乐为诗朗诵配乐,并勇敢地即兴表演。

重点与难点:

1、学重点:学唱歌曲《新世纪的新一代》,感受歌曲的演唱情绪,能够有感情的演唱。

2、学难点:节奏x xx 0(xxxx)演唱与间奏的衔接要准确。

教学过程 :

3、放《新世纪旳新一代》旳歌曲录音,让学生感受歌曲欢快热烈,充满活力旳情绪,学生进入学习旳情境。

4、学生讨论:对刚刚听到旳歌曲进行初步旳分析,如:歌曲旳情绪是什麽样旳?歌曲旳速度为什麽用“中速稍快”而不用慢速、很慢来表现?歌曲演唱有神魔特点?等等。

5、第二边播放歌曲录音,结合讨论旳问题再次聆听,进一步感受歌曲旳粒度速度演唱情绪。

6、学生听录音学唱《新世纪旳新一代》,边唱边体会歌曲旳意境。注意轻声哼唱。

7、请学生仔细观察,找一找议一议谈一谈,简单分析歌曲旳特点。如:第一乐段四句节奏完全相同;歌词与旋律结合紧密,一字一音;旋律旳2、4、6、8小节第三拍处标有拍击节奏旳记号和“小过门”;第二乐段1———12小节旳第一拍和13、14小节旳一、三拍都标有“三角铁”记号。让学生知道和理解歌曲第一、第二乐段旳节奏有神魔变化和特点,这些手段都是为表达歌曲意境情感服务旳。

8、在老师旳钢琴伴奏下,进一步练唱歌曲,直至熟练演唱。

9、按照教材要求,在拍手处击拍节奏,在”三角铁”处自选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师钢琴伴奏,学生自信旳演唱1—2遍。

10、将学生分成两组,比一比那个组演唱旳声音洪亮,情绪饱满,音高、节奏准确。

11、学生讨论:这首歌曲还可以采取哪些演唱形式?(独唱、领唱等)

12、教师可以按照学生讨论旳意见,采用多种方法和演唱形式练唱,边唱边拍手打节奏。还可由学生自主设计其它方式进行表演。

13、下方法供参考:

(1)在拍手处可以边拍手边喊“嗨、嗨”,烘托气氛。

(2)可以根据歌词旳提示做表演,如:走秧歌步,精神饱满地和着音乐踏步。

(3)教师为本课教学准备一些渲染气氛旳道具:锣、鼓、镲、彩绸等,便于学生边歌边舞。

14、学生转入下一内容旳学习———配乐诗朗诵。

(1)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上旳诗歌,初步了解诗歌旳内容,体会诗歌旳意境。

(2)播放《中学时代》、《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旳歌曲录音,学生安静地聆听,感受歌曲旳情绪。

(3)教师再为学生播放几首音乐,由学生自主选择乐曲给诗歌配乐。

(4)教师宣布:小小诗歌朗诵会现在开始。

(5)学生自荐、自愿为老师和同学表演诗朗诵。

(6)教学评价:生生互评、师生共评。

课后记:

教师的范唱调动了学生学唱的积极性,用美声唱法指导学生发声,解决了高音视唱难的问题,获得良好效果。打击乐器的加入,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应进一步鼓励学生走上“舞台”大胆表现自我。

第五篇:七年级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七年级第一单元中学时代

第一课时

【课题】《蓓蕾之歌》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聆听,体会歌曲真挚的感情和对老师的热爱之情。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的语言、媒体激情导入。

3、知识与技能:能够依据《蓓蕾之歌》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教学方法】创设情景法 歌唱法 小组合作法 【教具】电子琴 黑板 多媒体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够依据《蓓蕾之歌》的节奏、旋律特点,理解歌曲的情绪,并用甜润的声音演唱歌曲。

2、难点:歌曲中切分节奏和七度旋律音程的大跳。【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四年前汶川的每一个画面,每一个瞬间,都令人动容,都感天泣地,四年前,是他们让残垣断壁生出希望的光芒,他们是谁?就让我们一起再次走进那个不愿用言语提及的场面。

2、观看电子相册《汶川师生情》(配《蓓蕾之歌》音乐)师:他们是谁把生命最灿烂的那一刻给了学生呢? 生:老师。

3、师: 是的,我想当同学们看到这里,都会为这个群体的英勇非凡所感动,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是他们以血肉之躯承受千钧横梁,保护孩子们花朵般的生命,以坚定的身姿传递着生生不息的教育圣火。这也更加坚定了我,选择教师这一职业的决心,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蓓蕾之歌》,感受教师职业的生生魅力!(出示课题)

二、新课教学

(一)感受聆听

1、初听歌曲《蓓蕾之歌》

师:这首歌曲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

师:这首歌曲是深情的、抒情的,是李岚清副总理在1999年秋第三届全国教育会议期间举办的艺术歌曲音乐会而创作,赞美了老师无私奉献之情。

2、复听歌曲《蓓蕾之歌》

师:是什么原因让歌曲拥有这种情绪呢?让我们再次聆听歌曲,从速度、节拍、节奏这些音乐要素方面来分析一下。生:速度:中速

节拍:4/4拍(强 弱 次强 弱)节奏:稳健,略有动感

师: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略有动感的节奏特点呢? 生:歌曲中的切分节奏:X X X 和X X 课后反思:通过欣赏,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节奏,感受个歌曲的情绪。第二课时 中学时代

课型: 唱歌课.较学目的与要求: 1.教育学生珍惜中学时代生活.培养学生为建设 祖国而努力成材的思想感情.2.培养学生用轻快而有弹性的声音唱歌的能力..3.认识大调音阶.教学重点:习唱歌曲

教学难点: 弱拍上的附点节奏(x.x)长音的时值, 对比句.教学方法: 目标教法---视唱,练习,赏析,练习.学具准备: 风琴.板书设计: 中学时代

1.主题:求知,探索,建立友宜.认识世界,懂得人省.2.歌唱:亲切自然---兴奋自豪---攒美性---抱满热情

---坚念自信, 高昂无奋,高潮.教后记:习唱中边练习有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一.揭示课题与目标: 1.初听作品---范唱放音 2.导语.人生道路上最讯丽多彩得年华是在中学时期,它是我们求知, 探索,建立友谊,增长智慧的黄金时期,也是我们认识世界,懂得人 生的关键时期,因此,它值得珍爱, 也确实让人难以忘怀.3.出示目标:

二、达标教学:

1、前置补偿练习--视唱

12|35|225|1-|1-|| 12|333|221|5-|5-| <1>、弱拍上的附点节奏: 方法:

①从艺术效果上对比,一方面引起学生注意。另一方面鼓励学生追求好的艺术效果。

②先慢练,准确后再逐步按原速演唱。

③作正确的演唱,给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标准。<2>、高声区大跳音程的跳汤: 方法:

①老师范唱,学生模唱。

②慢速练,待准确后再按原速练习演唱。<3>、长音的时置易唱短音或音高下落。方法:

①指导学生解决呼吸问题。②用手势引导生唱准。2、分段教学旋律与歌词。

⑴视听旋律A ①听唱与视唱相结合。②娇正。

⑵唱歌词 ①习唱与娇正。②赏析。

上句级进,小跳较多,偶尔出现大跳,给人以亲切,自然,活泼 的感觉。下句重复与模仿,旋律向上发展,又使用了大跳手法,从而增添了兴奋,自豪的感情色彩。⑶试唱旋律B ①强调符点节奏。

②注意24──28小节的切分音。③弱起

⑷唱B段歌词: ①习唱娇正。②赏析。

重复句在亲切,自然中带有赞美的成分,24──28节两次使用切分音,旋律简洁有力,使情绪显得饱满热情,结束句一气呵成,表现出坚定自信,高昂,振奋的情绪。

三、歌曲的艺术处理:

1、演唱形式: 问句用领唱,答句用齐唱的形式,B段前两句分别用男女齐唱,之后用齐唱的形式。2、高潮的形成。

课后反思:通过学习歌曲,学生能够掌握附点音符节奏以及切分音,能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第三课时 飞来的花瓣

一、教学内容:

1、聆听并学唱《飞来的花瓣》

2、创编与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在演唱与欣赏中感受、体验青春的气息,激励学生珍惜青春年华。

2、聆听《飞来的花瓣》,感受其音乐情绪,并能够为不同段落选择适当的形容词来概括音乐特点。

3、培养学生对老师的感恩之心。

三、教材分析:

《飞来的花瓣》是一首美丽的小诗。语言淳朴,感情真挚,寓意深刻,歌颂了为人师表的优秀教师,歌颂了美好的师生情谊,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真挚谢意。

四、教学重、难点:学习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

听赏乐曲

五、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

谈话导入:对于平时朝夕相处的老师,你们认为最能表达对老师敬意的是什么?

揭题: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首对老师敬意的歌曲————《飞来的花瓣》

2、聆听歌曲

初听,感受歌曲的旋律和结构

再次聆听,想想歌曲分为几个段落可跟着音乐试着哼唱试着为A段、B段选择形容词

3、学唱歌曲

老师指导学生学习歌曲A段纠正学生学唱中出现的问题,边唱边感受音乐情绪分组唱,看哪组唱得最好

4、老师小结

5、布置作业

请你们向老师送去你们的问候和祝福

六、课后反思

本节课内容有一定难度,节奏感强,高低音变化大,还需注入情感因素。本节课教学我设计了一个情境,就是让学生用歌声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谢 意,培养师生的感情,并要求学生课内、课外向他们的各位老师送去问候 和祝福。让学生们产生要学好这首歌曲的强烈愿望,并达到预期效果。第四课时 校园的早晨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2、认:“d.c.”、省略跨越记号、“fine”记号。

3、拓展:了解台湾校园歌曲,欣赏校园歌曲《童年》等。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

2、知道“从头反复记号”和“省略跨越记号”“结束记号”在歌曲中的用 法以及正确的演唱顺序。

3、了解校园台湾校园歌曲,感受清新、质朴的风格,领略校园歌曲的生活 气息和艺术魅力。

教材分析:本课所选的音乐作品是清新活泼的校园歌曲《校园的早晨》,该 歌曲有著名作曲家谷建芬和音乐人高枫共同创作,80年代曾经在我国校园内分靡一时,现在仍在传唱,最初是男女二重唱,后有多种版本出现。歌曲的旋律清新活泼、优美动听。曲中反复的地方很多,要注意指导学生结合各种记号,正确掌握演唱顺序。此外,歌曲中切分节奏、前半拍休止较多,学唱时要注意在适当的地方及时换气,以保证唱准节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准确而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校园的早晨》,通过欣赏《童年》《同桌的你》等歌曲,充分感受校园歌曲特有的艺术魅力。

难点:

歌曲中前八分休止和切分节奏的正确演唱以及各乐句间的紧密衔接。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钢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让我们的耳朵先来活动一下,一起欣赏一首歌曲,听一听歌曲表现了什么?(欣赏歌曲《童年》片段)

生:(说感受)

师:说的真好,这是一首和我们同学有关,表现校园生活的歌曲,我们把这类歌曲就叫做校园歌曲。(介绍校园歌曲的特点)

二、新歌教学

1、初听歌曲

师: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校园歌曲《校园的早晨》,一起来听一下。(听录音范唱同时出示歌谱)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欢快、愉快地

师:你们想不想也来唱一唱这一首歌曲?

生:想

2、认一认

师:在学唱歌曲前,老师还要给大家介绍几位新朋友,请同学们在歌曲中找一找他们在哪?

生:答(多媒体出示)

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他们吧。(多媒体出示)

师:有了他们的参与,歌曲的演唱顺序就改变了,谁来说说下面的这一条应该怎么唱?(abac)

师:真聪明!那老师再考考大家,请你看一下《校园的早晨》这首歌曲,它的演唱顺序应该是怎么样的?

生:(回答)

4、复听歌曲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音乐,看看同学们说的对不对。(多媒体播放音乐)

5、学唱歌曲师:听着这么美的歌曲,老师的心也好象回到的童年时代。现在老师想把这一段歌词来读一读,请同学们仔细听老师在什么地方加入了圆舞板?(教师朗读第一段歌词)

生:休止符

师:你能不能也想一种方法来替代八分休止符?

生:按自己的方式读一读

师:真不错。老师听到有的同学用了打舌的方法,我觉得挺好的,我们一起来试一下,好吗?

生:(读)

师:读的真棒!现在就让我们跟着琴声轻轻地把这一段唱一下。

师:想一想我们在唱这一段的时候应该是怎样一种心情,怎样一种情绪?

生:高兴、快乐

师:什么样的声音能表现这种心情?

生:清脆的、跳跃有弹性的师:你能用这样的声音来演唱吗?

生:能

师:听老师把第二段唱一下,你觉得它在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教师范唱)

生:抒情、优美

生: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轻轻的把旋律哼唱一遍。(提醒:注意八分休止符)同时请同学们找一找有没有节奏相同的乐句?

师:把这两句跟老师唱一唱

生:接下来我们来做一个接龙游戏,老师唱其他的几句,你们唱刚才的两句,看看我们的默契怎么样。(师生接口唱)

师:对调一下,你们唱老师唱的。

师:你觉得这几句中哪些地方有难度的?

生:指出难点

师:解决难点(直到长成参天大树)①切分节奏②找找不同的地方

师:把两句连起来,我们发现后面一句的音比前面一句要高,所以我们唱的时候声音也应该更高昂一点。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一句(亲爱的伙伴亲爱的小树,和我共享阳光雨露)在节拍上有什么特点?(混合拍)

师:现在把第二段完整的演唱一遍

师:唱的真不错。最后我们把结束句一起来唱一下,它和那一句很相似?

生:第一段的“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也照着身旁这棵小树”

师:哪里不同?

生:小树

师:把第一段和结束句连起来唱一唱

师:同学们唱的真不错。我们把歌曲完整的唱一遍,老师希望在唱的时候能够看到你们愉快的表情。好吗?

三、拓展

师:校园歌曲还有很多,你都知道哪些校园歌曲?

生:(回答)

师:我们学校的校歌是不是校园歌曲?一起来唱一唱。

师:老师这边还给大家带来了几首校园歌曲,一起来欣赏。

四、小结

课后反思:

今天我们一起了解了校园歌曲,也学唱了歌曲《校园的早晨》、还欣赏了几首具有代表性的校园歌曲,当然,校园歌曲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自己去搜集这些歌曲的音响资料。让我们的校园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同学们再见!

人音版六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合唱)飞来的花瓣

下载音乐教案第一单元中学时代word格式文档
下载音乐教案第一单元中学时代.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好朋友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 一、教学目标: 1. 能积极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体验友情带来的快乐,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热爱。 2. 能用自然的声音,富有表情地演唱《......

    新人教版音乐七上第一单元 中学时代 教案

    第一单元中学时代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中学时代》 教材分析: 《中学时代》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中的歌唱教学内容。这首歌的歌词是非常好的诗歌,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学校......

    第一单元北国之春(五下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北国之春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北京的孩子逛北京》《驯鹿》《冬猎》,让学生感受北国的美好风光,了解月琴、柳琴的音色和表现手法。 2.用充满欢快、喜悦的声音演唱歌曲......

    二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到郊外去 一、教学内容: 1.感受与鉴赏:《山谷回音真好听》《出发》《放风筝》《放牛放到小河边》《郊游》 2.音乐表现:演唱《山谷回音真好听》《放牛放到小河边》《郊......

    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美丽的大自然 第一课时 太阳出来了 教学目标 : 1、音乐活动唱一唱《太阳出来了》,是让学生用歌声表现太阳出来时壮美秀丽的场景。 2、能学会用明亮、圆润而和谐的......

    最新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舞起来》、《花之圆舞曲》、《跳吧!跳吧!》 教学目标: 1.欣赏“花之圆舞曲”,体验孩子在大自然欢笑的情景。认识几种乐器 2.欣赏《跳吧!跳吧!》感受......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第一单元

    五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一单元、西部风情 第1课时 依马呀吉松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歌曲《依马呀吉松》体验西藏民族风情。 2、通过歌曲练习表现质朴自然、高远深邃的感情。......

    第一单元 感受时代脉动

    第一单元 感受时代脉动 第一课第1站 我们生活的变迁 执笔: 房耀祥 审核:邓跃成 知识点及课标要求: 知识点 (1)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2)我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3)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