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案第三单元

时间:2019-05-15 05:14: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一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案第三单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一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案第三单元》。

第一篇:一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案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快快长 教学名称:《小雨沙沙》

教学目的:1.指导学生用亲切活泼的情绪唱歌,并让学生懂得种子成长离不开雨露的科学道理。

2.通过歌表演,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学准备:头饰、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候

二、学习新课

1.师导:你们知道下雨是什么声音吗?谁最喜欢雨露? 2.揭题听范唱 3.朗读歌词

(请学生说说对歌词的理解)

种子生长过程:喝水——发芽——出土——长大 4.学生学唱歌曲

分句学唱——听琴跟唱——整体连唱——随录音演唱

(唱小雨时要亲切自然,唱种子时要活泼可爱)

三、小组活动

① 学生分配角色 ② 自创节奏伴奏 ③ 自编动作表演 ④ 小组练习⑤ 小组表演 ⑥

师生共评

四、结束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内容:小组歌表演《小雨沙沙》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教学准备:打击乐,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习新课

1、听音乐拍手

2、复习歌曲《小雨沙沙》

3、同桌分角色唱

4、学生自选打击乐

问:哪些乐器合适这首歌?

5、布置小组任务:

(1)分角色

(2)唱、奏、舞综合练习(3)要有静止与流动

6、小组表演

7、上台表演

8、学生评析

三、结束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名称:音的长短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听听、敲敲、唱唱、画画中感受因的长短。

2、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自然音响中音的长短。

教学准备:音乐、打击乐、一张带有圆孔的纸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习新课

1、在生活中分辨

长—短(寻找、讨论)

2、在教室中寻找音响(长——短)——用乐器演示(长——短)

3、小组探讨

——不同乐器表现长短 ——生活中的音响

4、听《公鸡和小鸡》 ——模仿公鸡和小鸡的叫声 ——听辨乐曲描写的形象

5、听《大钟和小钟》小乐曲 ——感受声音长、短。

——听乐曲,用画笔表现音的长短 ——听音乐表演

6、自由寻找生活中的音响并即兴模仿他们的声音。

三、游戏

准备一张带有圆孔的纸,全般学生的声音能从圆孔中穿过,教师随时剪声音,学生要反应灵敏,声音立即断。(要求学生的声音位置稍高一些,并尽量整齐)

五、结束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名称:风和雨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钢琴小曲《风和雨》,辨别乐曲中“风”和“雨”不同的音乐形象。

2、学生在音乐伴奏下做起踵步的律动,培养学生的韵律感。

教学准备: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习新课

1、欣赏《风和雨》 ——故事导入 ——听(静静地聆听)

——想(你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哪一段表现风、哪一段表现雨?)

——听(学生用动作表现)——学生可以组合表演

2、学习起踵步

——学习起踵步(听口令)

——学生叉腰在音乐的伴奏下练习——全体手拉手练习

——两人一对,面对面手拉手练习——集体变换队形做动作

三、结束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名称:小芽快快长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小芽快快长》,感受乐曲优美、活泼的情绪。

2、学生跟随音乐即兴表现小芽出土后欢快成长的情景。教学准备: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习新课 听赏《小芽快快长》 ——听乐曲的开头

——学生想象音乐形象(听到了什么?)——学生听全曲 ——想象小芽是怎样张大的?如果你是一个小芽,随着音乐你会怎样长大?

——随着音乐表演小芽的成长。

三、创新表演

学生自选角色表演“春姑娘”“小鸟”“种子”“雨露”等。学生组合表演(动作与音乐符合)

四、结束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名称:小树快长高

教学目标:学生能用亲切、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小树快长高》,并能用跳跃富有弹性的演唱方法轻快而活泼唱出祝愿小树长高的快乐心情。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学生再次听赏并表演《小芽快快长》

二、学习新课

1、学生听范唱

2、学生说歌词(找出两段的相同之处)

3、再听歌曲(辨出两种唱法:连音和跳音)

4、学生学唱

6、背唱

7、歌曲处理:第一、三句表现对小树的喜爱

第二、四句表现对小树的祝愿

三、创新表演 ——学生即兴表演 ——学生分角色表演

四、结束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名称:四分音符

教学目标:

1、认识四分音符的形状和感受它的时值。

2、学会用儿歌及拍手跺脚的动作表现四分音符。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习新课

1、教师走步,学生跟着教师的脚步拍手。

2、学生随教师脚步走路,感受四分音符的时值。

3、学生学习节奏儿歌:“小 鸡 小 鸡 ji ji ji ji”(在朗诵中注意匀速)

4、学生想象创编儿歌

5、拍手跺脚、儿歌同时进行。

三、游戏《说话接龙》

要求学生运用一拍节奏来说话。(任意两个字的词语)学生在接龙的过程中不可以越说越快或慢,不可以停顿。

四、结束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第二篇:一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案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我快乐

教学名称:《快乐的音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听赏由美国普莱亚作曲的《小狗与口哨》,感受快乐跳跃的音乐情绪。

2、通过感受外国乐曲《玩具兵进行曲》《铃儿响叮当》,让学生感受音乐给人带来的感染力。

教学准备:音乐、拓展音乐《玩具兵进行曲》《铃儿响叮当》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请同学们跟着音乐吹口哨

二、学习新课

1、导入:讲普莱和他的小狗的故事

2、听赏音乐并用动作表达音乐的情绪。

3、再听赏,让学生仔细听出小主人的口哨声

4、听赏并表演(学生自编动作表演)

三、拓展

1、听赏乐曲《玩具兵进行曲》 ——感受音乐的情绪 ——随音乐用动作表演

2、听赏乐曲《铃儿响叮当》

——感受音乐的情绪 ——随音乐用动作表演

四、比较欣赏

1、听赏《摇啊摇》的旋律

2、比较情绪

五、结束

交代下节课学习内容《摇啊摇》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名称:《摇篮曲》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用优美的歌声演唱上海童谣《摇啊摇》,感受童年的快乐。

2、学生听赏不同风格的摇篮曲,感受乐曲的优美、恬静。教学准备:娃娃、音乐(不同风格的摇篮曲)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习新课

1、听歌曲《摇啊摇》的音乐,学生并用动作来表达对音乐的2、通过律动《找朋友》游戏《小豆芽的一家》,让学生在实理解。

2、用“噜”哼唱(学生可以自选一个元音进行哼唱)

3、教师边表演边范唱

4、朗读歌词(亲切、甜美,好象妈妈与孩子说话)

5、学生学唱歌曲(身体微微摇动)

三、创新表演

1、歌曲声音的处理: ——连音唱法 ——结束句的处理

2、学生自编动作表演(可以个人或两人)

四、拓展

听赏不同风格的摇篮曲

五、结束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名称:《快乐的小豆芽》

教学目标:

1、通过律动《走和跑》,学生认识八分音符,用拍手、跺脚,感受四分、八分组成的节奏。

践活动中对四分、八分音符时值组成的节奏。教学准备:图片、音乐、游戏《小豆芽的一家》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律动《谁来了》学生听音乐表演

二、学习新课

1、出示图片,找找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区别

2、听音乐表现走和跑

3、师生互动练习

如:上 下——上上下下

4、找朋友

——用说名字 ——音乐游戏《找朋友》

5、学生用说词语

6、游戏《开火车》

6、学生用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自拼节奏谱

三、创新表演

1、音乐游戏《小豆芽的一家》

游戏过程:学生扮演豆芽爸爸妈妈,走——脚步为每一步为四分音符,学生扮演小豆芽,跑——脚步为每一步为八分音符,小豆芽一家外出郊游,他们跟随音乐《郊游》进行游戏,当他们爬小山、钻山洞时可以设计一个由四分、八分组成的节奏,拍对了在继续前进。

五、结束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名称: 《娃哈哈》

教学目标:A:学生能用欢快、热烈的情绪演唱《娃哈哈》。B:学生尝试个性化改编歌曲,并用肢体语言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教学准备:少数民族儿童歌曲,如蒙古族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藏族《多快乐多幸福》等。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习新课

1、学生听歌曲旋律感受情绪

2、学生随音乐动作

3、学生唱歌曲

4、歌曲的处理 ——歌词唱清晰 ——用欢快的声音唱

三、创新表演

学生分组表演(自编动作)

四、拓展

——学生欣赏少数民族歌曲蒙古族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藏族《多快乐多幸福》

——学生边听边用动作表达对歌曲的理解。

五、结束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名称:《新疆亚克西》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图片、影像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和新疆维吾尔族人民的生活。

2、学生认识铃鼓,学会其敲击方法,男生会用铃鼓表演新疆舞的简单动作。(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为了让男生在女教师的教育下仍保持阳刚气概,学习舞蹈动作时男女有别。)

4、学生学会新疆物基本步伐——踏踮步和简单的新疆舞动作,并自编组合边歌边表演《娃哈哈》。

5、通过集体表演,培养学生的创新表演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教学准备:课件、新疆的民俗风情、生活方式和新疆的地理位置。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2、师:秋天到,天凉了,小叶子,穿红袄,请大家表演唱《小叶子》

师:同学们,你们唱得真好,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人喜欢戴这样的帽子,大家猜猜,是什么地方?让我们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吧。

二、走进新疆

1、了解新疆(观看新疆的录象1)A:新疆的景色:

教师导入语:你们在美丽的新疆看到了什么呢?

生:那里有好多水果(教师让孩子们自己来放置有关图片)

B:了解新疆人的生活

师:新疆是好地方啊!在这里生活着许多维吾尔族人,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录像片段2)

学生发散回答(种水果、跳舞、卖羊肉串)请学生拼贴新疆孩子的服饰

学生表演新疆人的生活和劳动(摘水果、卖羊肉串)

2、歌曲处理《娃哈哈》

A:师:上次,我们学习了一首新疆的歌曲,还记得吗?想一想,要用怎样的声音演唱。(复习歌曲《娃哈哈》)

B:师: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歌曲更活泼呢? ——用活泼的声音唱(跳跃)——把“笑开颜”的表情做出来

——创作添词“嘿嘿!”“娃哈哈!”“亚克西!” ——加上舞蹈动作

3、学习新疆舞蹈

师:刚才小朋友都用自己的动作表达,其实,新疆舞有自己的特色,让人一看就知道是新疆的舞蹈,那我先给大家表演一段吧!(看老师跳舞)

师:想学吗?好!让我们一起来学跳新疆舞!

1、学生学习新疆舞基本动作

学习动作:女:踏踮步、翻腕、移颈

虽然,新疆离我们比较远,但现在有很多旅游团已经开

男:踏踮步、击鼓、跪立

A、集体学习踏踮步

B、男生学习、女生学习(学得好的学生给予

服装配饰)

2、同伴组合动作

三、拓展

1、欣赏《儿童新疆舞蹈》

师:新疆舞很多时候是男女配合一起跳的,让我们来看一看。

2、创新歌表演《娃哈哈》

师:让我们跟着这首歌唱起来,跳起来吧!我们来分组表演。队型:圆形

——配乐器组(教师参与:铃鼓)——舞蹈动作组 A:学生自由组合表演 B:邀请家长一起表演

四、结束

1、教师总结:

我们这一次新疆之行,收获真大,使我们更加了解到新疆的人民是一个能歌善舞,勤劳的民族,那么,新疆到底在那里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看地图)

发了这条线,我们到新疆去已经很方便了,小朋友如果有机会,就到美丽的新疆去看看,也可以通过上网、查书等方法寻找更多关于新疆的材料,下周带来,我们再一起学习和欣赏,好吗?

2、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名称: 《吹拉弹敲》

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新疆的民族乐器冬不拉和手鼓,由此引入乐器的演奏方式,让学生了解乐器演奏有不同的方式。

2、学生通过看、听、动,用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感受乐器不同的演奏方法和音色。

3、通过欣赏《吹拉弹敲》乐曲,使学生感受打击乐器、弹拨乐器、吹拉乐器所演奏的乐曲。教学准备:各种不同的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观看录象:找找新疆的乐器

2、认识拉弦乐器:二胡

——认识乐器感受音色(听二胡独奏)——听乐曲片段

3、认识弹弹拨拨乐器

——认识冬不拉、月琴、琵琶乐器 ——感受琵琶的音色(听琵琶独奏)——听乐曲片段

4、认识吹吹乐器

——认识笛、唢呐、笙乐器 ——感受笛子的音色(听笛子独奏)——听音乐片段

5、认识敲敲打打乐器 ——认识鼓、手鼓、锣、镲 ——学生演奏打击乐器 ——听音乐片段

三、创新表演

学生随音乐表演《吹拉弹敲真热闹》

学生自选一样乐器,在音乐声中表演演奏的样子。

四、拓展

音乐游戏《乐器回家》

学生把手中的乐器在音乐《喜洋洋》中按乐器的演奏方式分类归放。

五、结束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第三篇: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 我们都是好朋友

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内容由读童谣《找朋友》唱歌《好朋友》《各族小朋友在一起》欣赏《洋娃娃之梦》歌表演《两只小象》学乐器“三角铁和铃鼓”、集体舞《拍手唱歌笑呵呵》组成。其主题是增进团结友爱,培养合作精神。

读童谣《找朋友》唱歌《好朋友》歌表演《两只小象》都是通过学生熟悉的游戏活动,进行音乐节奏和节拍的学习;欣赏钢琴独奏《洋娃娃之梦》,感受洋娃娃纯真可爱的音乐形象和奇幻梦境;集体舞《拍手唱歌笑呵呵》是通过学习集体舞基本步,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心情;学乐器“三角铁和铃鼓”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探究三角铁和铃鼓的音色特点及演奏技法,并用这两种打击乐为歌曲伴奏。教学目标:

1.进一步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在演唱演奏歌表演音乐游戏等各项音乐活动中继续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

2.通过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团结友爱的合作精神。3.通过读童谣,学生进行初步的声势练习,逐步培养学生的节奏感。4.学习三角跌和铃鼓的演奏方法并运用这两种乐器为歌曲伴奏。5.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与同伴友好合作,尝试进行集体舞表演。教学重点:

在演唱演奏歌表演音乐游戏等各项音乐活动中开发学生的音乐感知力,体验音乐的美感。教学难点: 尝试进行集体舞表演,学会与同伴友好合作。教学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读童谣《找朋友》 第二课时:学唱歌曲《好朋友》 第三课时:欣赏《洋娃娃之梦》 第四课时:歌表演《两只小象》、第五课时:学乐器《三角铁、铃鼓》 第六课时:唱歌《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第七课时:集体舞《拍手唱歌笑呵呵》

第七周 第二课时(总第12课时)

教学内容:

读童谣《找朋友》 教学目标:

1.学习以音乐的方式与老师、同学交往,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学习童谣,初步学习用声势参与童谣表演。

3.学生集体讨论、合作,在拍手、跺脚处设计其他动作参与表演。教学重点与难点: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协作与创新精神。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教给你们怎么找朋友。2.教师按教科书所呈现的方式表演童谣,引起学生兴趣。

二、分组学习

1.启发学生按教科书呈现方式试读童谣,教师在给予指导(注意哪些是一 拍两个字,哪些是一拍一个字。)

2.将学生分成两组,一个组按节奏读童谣,另一组跺脚(第一拍起单数 拍跺脚)

3.一个组按节奏读童谣,另一个组拍手(从第二起拍手)

4.两个组合作读童谣并用声势参与表演(一个组跺脚,另一个组拍手)5.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学生能同时完成读童谣、跺脚、拍手。

三、合作表演

1.学生围成圆圈,一位同学站在中间。

2.游戏开始,全体学生拍手、跺脚,中间的同学在圆圈内随节拍边拍手 转圈。

3.童谣结束,中间的同学站在一名同学对面,两人互换位置。4.游戏结束。

四、编创表演

1.学生分组编创其他动作,边读童谣《找朋友》边表演。2.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童谣编创动作表演。3.教师对于学生的编创给予鼓励。

五、课堂小结

找到了喜欢的朋友我们多么高兴!

第八周 第一课时(总第13课时)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好朋友》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歌曲,培养学生共同合作的意识和友爱的精神。

2.让学生学习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轻巧的声音清晰、准确地演唱歌曲,并通过歌曲的游戏,养成音乐实践的习惯。教学重点与难点:

能按节拍做简单的声势动作,喜欢并乐于参加音乐实践活动。教学用具:

录音机、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

一、节奏导入

1.小朋友们,小鸭子今天到我们教室来做客,你们想和它做朋友吗?(想)。不过,小鸭子要考考大家,你能学学小鸭子吗?学得好的小朋友,小鸭子就做你的好朋友。(出示节奏,学生模仿)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歌曲《好朋友》,看看其他小朋友与他的好朋友在做些什么。

二、学唱歌曲 1.引导学生分析歌曲,学习歌词。师:你们与好朋友在一起时的心情怎么样? 2.欣赏歌曲《好朋友》,感受歌曲的情绪。

师:谁可以告诉老师,你觉得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这首歌吗? 生:用快乐的心情,因为我与好朋友在一起很快乐。

生:我听到歌曲里的小朋友唱歌的时候很高兴,我们也应该这样。3.学生聆听音乐,随音乐在间奏处拍手跺脚。4.学生小组合作表演歌曲。

师:小朋友,你们能不能把这首各演唱给其他小朋友看呢? 甲组:我们组由我来唱歌。乙组:我们组拍手伴奏。师进行评价鼓励后再让两组互换。5.学生即兴表演。

师:在间奏处除了拍手跺脚,能否有其他的动作变化(握手拍肩或舞蹈动作)学生自由设计动作,随音乐即兴表演。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要向歌中唱的那样互相关心、团结友爱。

第八周 第二课时(总第14课时)

教学内容:

欣赏钢琴独奏曲《洋娃娃的梦》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参与欣赏,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

2.能根据乐曲三个部分的不同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感受音乐情绪及音乐形象。教学重点

想象乐曲表现的内容,设计不同的动作,并随音乐表演。教学难点:

在引导学生发挥音乐想象的同时,鼓励学生独立地聆听感受和理解音乐。教学用具:

录音机、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1.演唱或表演《好朋友》。

2.本堂课欣赏的乐曲与洋娃娃有关,认真聆听,洋洋娃娃在做什么?

二、初步感受《洋娃娃的梦》。1.听录音《洋娃娃的梦》

乐曲的演奏乐器是什么;生:„„师:看来同学们的小耳朵真得是很聪明。老师也来说一说好吗?教师简单介绍乐曲的作者、演奏形式。

2.复听,引导学生去想象可爱洋娃娃。乐曲表现了洋娃娃几种不同的情绪,或洋洋娃娃身边发生了哪些故事情节。

3.请学生随着音乐讲述自己联想到的内容。

4.复听,你觉得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我相信聪明能干的同学们一定能够回答出我的问题。

三、分段对比聆听

1.第一部分《摇篮曲》:师弹奏第一部分,学生感受乐曲速度(慢);再次弹奏,学生轻声哼唱并随音乐轻轻晃动身体。

2.第二部分《洋娃娃之梦》:第二部分的速度、情绪与第一部分《摇篮曲》有什么不同?(轻快)

3.第三部分《洋娃娃的舞蹈》:与第一部分相比速度情绪上有什么变化?(急促活泼);随音乐用响板为第三部分伴奏。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会了安静聆听音乐,认识了可爱的洋娃娃。

第九周 第一课时(总第15课时)

教学内容:

表演歌曲《两只老虎》 教学目标: 1.聆听、演唱并表演歌曲《两只小象》,表达对象的爱护之情以及 好朋友之间团结、友爱的感情。

2.创设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歌词编创活动,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中小象的神态。

3.能够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通过学生的参与欣赏,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两只小象》。教学难点:学会准确地拍击二、三声部的节奏。

教具准备:音乐课教学配套光盘、《两只老虎》和《星光恰恰恰》的录音带 教学过程 :

一、故事激趣、练习节奏

1.听音乐《两只老虎》律动进教室。

2.师:大家都知道,老虎是森林里的大王,这一次,他们要召集森林里所有的动物们一起过狂欢节。动物们知道了可高兴啦!这不,象妈妈带者自己的一双小象姐妹来了。你们听,远处传来了它们的脚步声!

3. 教师出示节奏谱,以不同的声音和节奏模仿象妈妈、象姐姐、象妹妹的脚步声。

X — / X — / X X / X X / X X X X / X X X X / 嘭 — 嘭 — 哒 哒 哒 哒 得得得得 得得得得(象妈妈)(象姐姐)(象妹妹)

4.师:你听了觉得谁走在最前面?谁在中间?谁又走在最后面呢?为什么? 生:象妈妈走在最前面,象姐姐在中间,象妹妹在最后面。因为„„ 5.师:小朋友的耳朵真灵!我们也来学学他们的走路声好吗?

生:(1)看节奏谱分别边念边模仿三种脚步声。(2)分三个声部按角色念出节奏。

6.组合成二声部的节奏练习。(1)象妈妈和象姐姐(2)象妈妈和象妹妹(3)象姐姐和象妹妹 7.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进行三声部的节奏练习。

二、视听结合、学唱歌曲

1.创设情境。师:到了目的地,象妈妈去拜见两位老虎大王了。象姐妹就一起散步到了小河边,看见清清的河水,它们高兴极了,便唱起了歌跳起了舞,你们瞧!

2.播放《两只小象>的MTV。生:聆听,感受。

3.师:你们觉得它们俩的感情好吗?是从那里感觉出来的?

生:它们感情感情很好!从“见面握握手”、“扬起鼻子”、“勾一勾”„„ 4.师:那么请你们也在音乐声中轻轻地、慢慢地走过去,和你的好朋友一起,用手代表小象的长鼻子,象它们那样勾勾鼻子,握握手好吗?(播放MTV)

生:再次聆听,在音乐声中,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勾一勾”。5.师引导学生边拍手边轻声跟唱歌曲。

6.请学生跟钢琴伴奏唱,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再完整地唱。

7.师示范用两种方法唱一唱,请学生听辩哪一种更能表现小象姐妹俩的好感情。师在第二种唱法时,稍强调第一拍,唱出三拍子强弱弱的规律。

生:(1)听辩,分析。(2)有强弱、有感情地随钢琴演唱《两只小象》。

三、团结协作、表现歌曲

1.师:请你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合作,为歌曲配上简单的舞蹈动作。2.连续播放《两只小象》的音乐。3.邀请几对好朋友,自愿上台表演。

4.学生评价,老师点评,选出“最佳合作奖”和“最佳表演奖”,并给予奖励。

四、激发兴趣、编创歌词

1.师:来参加这次狂欢节的动物有很多,你们想想还会有谁呢? 生:小猪、小狗„„

师:他们也带着自己的好朋友一起来了,请你想想他们又会怎么唱呢? 2.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种动物进行歌词创编,老师巡视、指点。3.老师弹琴,各小组按次序展示编创成果,评选 出“最佳创意小组”,掌声表扬。

五、课堂小结 舞中结束

师小结:天色不早了,这次的森林狂欢节就要开始了。你们听,狂欢派对的音乐已经响起来了!让我们邀上自己的好朋友和可爱的动物们一起在星光下唱吧跳吧!

第九周 第二课时(总第16课时)

教学内容:

器乐《三角铁和铃鼓》 教学目标:

1.了解三种打击乐器的外形、音色。2.能用正确的演奏方法为歌曲伴奏。3.能正确地读或拍出三声部合奏。教学重难点:

1.认识三角铁、双响筒和铃鼓,能分三声部为歌曲伴奏。2.能用正确的姿势演奏。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歌曲,叫什么?一起唱一唱。2.教师播放《两只小象》音频,学生跟音乐背唱歌曲。

3.教师:唱得很好,咱们用拍手的方式使歌曲显得更有活力,那还可以用什么方法使歌曲更充满热情呢?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几种新的打击乐器,咱们用这些打击乐器来为歌曲伴奏。

二、认识双响筒、三角铁、铃鼓。1.学生分别说出三种乐器名字。

2.教师总结,说出正确名称“三角铁”“双响筒”“铃鼓”。

3.学生复述乐器名称。教师拿乐器实物,请学生观察实物,找出乐器特征为学生做介绍。学生认真听教师介绍并观察乐器实物。

三、演奏乐器

1.教师演示三角铁、双响筒、铃鼓。

2.请学生分组拿乐器讨论演奏方法。学生讨论后分组汇报。3.教师总结:

三角铁在演奏时缺口放在下方,手不能直接握住三角铁,否则声音不清脆 悦耳。可以用金属棒直接敲击,也可以将金属棒放在三角铁环内转动“滚奏”。双响筒两侧音高不同,演奏时一手持筒身或插入筒身的木棍,一手持木棒敲击两侧筒身。铃鼓可以要用手指肚去迎面敲击,也可以晃动钹片发声。

4.教师演示三角铁、双响筒、铃鼓。

请个别学生拿铃鼓为歌曲伴奏,其他同学演唱歌曲并徒手伴奏。教师评价总结,刚才伴奏的学生将乐器交给旁边同学再次为歌曲伴奏。

四、多声部伴奏

1.用三角铁、双响筒、铃鼓。要求:请你为节奏谱选择乐器。2.学生讨论为节奏谱配乐器。

3.教师总结:三角铁可以演奏出长音,用第一个节奏谱最适合;双响筒有两种声音,用第三种最适合;剩下的留给铃鼓。

4.学生分组用打击乐器伴奏。学生分组练习演奏。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的演出让歌曲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了,这些小乐器也功不可没,请不要忘了它们。

第十周 第一课时(总第17课时)

教学内容:

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 教学目标:

1.学生学会几个主要少数民族舞蹈的简单动作。

2.学会歌曲《各族小朋友在一起》,并能大胆、自信地歌唱。3.认识几个少数民族的服饰和特色头饰。教学重点: 能大胆、自信地演唱歌曲。教学难点:

用打击乐器和民族舞蹈表现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教具准备:

钢琴、自制头饰、磁带、录音机、自制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看!这些小头饰和衣服漂亮吗?你知道它们是哪个民族的吗?谁说对了就给谁穿戴上。

播放 VCD《爱我中华》

2.提问:“我国有几个民族,你能说出都有哪几个民族?”

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组成了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里的人们都生活地幸福快乐,能歌善舞的各族人民,每当节日或者喜庆的日子,都载歌载舞地表达自己喜悦的心情。

各民族的舞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你能通过他们跳的舞蹈来区分是哪个民族吗?(播放录象)各个兄弟民族的小朋友也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全世界各个国家不同肤色的小朋友也都是我们的好朋友。

二、学唱歌曲 1.师播放歌曲

小朋友们在一起干什么心情怎样? 生:在一起唱歌跳舞,非常开心。

2.教师带领学生按照节奏声情并茂边读词边做动作,朗读两遍歌词。师:同学们,刚才老师读到“亲亲热热、甜甜蜜蜜,多么欢喜”为什么没有往下继续而是又从头读了一遍,才又往下进行的呢?

生:我知道那个地方有个反复记号,所以老师读到那就从头再反复读一遍。3.在唱歌之前,我们首先来做发声练习。

4.教师采用听唱教学法分句教唱歌曲,再播放录音让学生跟着默唱,后随钢琴伴奏齐唱歌词。

三、歌曲处理 1.教师鼓励学生用手中的“乐器”表现音乐。

教师出示碰铃、响板等打击乐器,简介名称及其演奏方法,向部分学生分发打击乐器,其余的学生用课前准备的自制或自找的“打击乐器”,不定节奏,只要学生能跟上音乐节拍就行,也可拍手拍凳子等,边唱边伴奏,表达自己的愉悦心情。

2.分组为歌曲伴奏。

3.教师邀请学生用舞蹈动作参与音乐,感受音乐的美。

师播放各民族的舞蹈视频,请个别好的学生领舞,感受各个民族小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四、课堂总结

在生活中,不仅同班同学都是好朋友,同校、同省的同学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各个兄弟民族的小朋友也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全世界各个国家不同肤色的小朋友也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在歌曲中小结,师生问好歌中结束全课。

第十周 第二课时(总第18课时)

教学内容:

集体舞《拍手唱歌笑呵呵》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感受生活的乐趣和同学之间的友谊。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并能用唱名模唱感兴趣的旋律片段。

3.能用欢快的情绪、自然的发声演唱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并伴着歌声进行拍手游戏。教学重难点:

《拍手唱歌笑呵呵》中长拍音的保持处理,唱出欢快愉悦的心情。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 师:小朋友,课间你们会和好朋友玩些什么游戏呢?

情况一:有学生回答“拍手游戏”。师:喔!老师也喜欢,谁来和老师玩这个游戏?(老师邀请学生游戏)

情况二:没有学生回答“拍手游戏”。师:哇噻!你们的游戏太有意思了,花样可真多呀!下课后老师也想跟你们一起玩玩这些游戏,欢迎吗?(学生回答)师:现在,老师想邀请一位小朋友做一个游戏,谁愿意啊?(老师邀请学生游戏)

二、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师:这个游戏有趣吧!接下来老师要边唱边做这个游戏了。(老师邀请一位小朋友继续玩拍手游戏,同时范唱,学生听赏。)

2.在游戏中学唱歌曲。师:你们想不想学着边唱歌边做这个拍手游戏啊?那就让我们每两个人一组,跟着老师来做一做、唱一唱吧。(师生活动:在游戏中学唱歌曲。采用整体听唱与分句模唱相结合的方式学唱。学生可以提出演唱过程中感觉困难的乐句,由会唱的同学帮助解决,如无法解决就由教师帮助,直至学会歌曲。)

3.提高游戏难度,增加趣味性。

游戏熟练后,教师在钢琴上变换速度弹奏旋律,忽快忽慢,学生跟着节奏相应地做拍手游戏。

4.欣赏比较两首不同旋律的《拍手唱歌笑呵呵》。师: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另一首歌,歌名也叫《拍手唱歌笑呵呵》,你们想听吗?(欣赏另一位作曲家颂今为相同歌曲谱写的歌曲)

5.模唱歌谱 师:小朋友,你们听了两首《拍手唱歌笑呵呵》,有什么发现吗? 生:(歌词相同,歌谱不同)师:让我们来模唱第二首《拍手唱歌笑呵呵》歌谱。

6.师:和好朋友一起做游戏好玩吗?(好玩)更好玩的事还在后头呢!(教师播放英国“Stomp”乐队演奏的“手”的打击乐片段)师:这些动作和节奏都是可以自己即兴创编的,你们想学学吗?(组织学生分组创编“手”的打击乐)师:小朋友们个个都是音乐小天才,也能用一双手拍击出好听的音乐来,现在我们请各个小组来表演一下。(学生表演、互评。教师给优胜者颁奖。)

五、课堂小结: 你的眼睛里有个我,我的眼睛里有个你。其实在我们的眼睛里,不仅有你和我,还有许许多多别的人,我们要学会关爱别人,与同学们友好相处,人人都能成为好朋友。

第四篇:一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案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好朋友

教学名称:《小小葫芦娃》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剪纸片《葫芦兄弟》主题歌《小葫芦娃》感受兄弟团结一心,誓斗妖魔的豪情和决心,体会歌曲所表达欢快、自豪的情绪。

2、通过游戏和律动巩固对音的强弱的感受,并能用小乐器表现。

教学准备:乐器、音乐、动画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习新课

1、听赏《小葫芦娃》 ——听故事《葫芦兄弟》 ——看动画欣赏主题曲

——学生想:歌曲歌颂了谁?歌曲情绪怎样?

——再听音乐,并跟随音乐唱一唱。(可以设计几个动作表现葫芦娃的刚强)——看动画片片段 ——再听赏歌曲

2、音乐游戏《大鼓和小铃》

——学生分两组分别敲击大鼓(强)和小铃(弱)——边朗诵边敲 ——练习最后一句

三、创新表演

学生可以自选强弱对比较明显的打击乐器进行边唱边敲。

四、拓展

请学生在家中找找声源进行对比敲击。

五、结束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名称:《一对好朋友》

教学目标:

1、学生用活泼、欢乐的歌声演唱《一对好朋友》。

2、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的好品德。教学准备: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习新课

1、创设情景(到农村去)

2、学生想象农村的劳动(出示两个可爱的小孩的形象)

3、听歌曲旋律表演(自由动作)

4、听范唱

5、学唱歌

6、歌曲处理:“哩罗罗,哩罗”跳跃短促 在歌曲结尾加上牛和鸭子的叫声。

三、创新表演

全班学生分两半,分别扮演牙牙和妞妞,边表演边唱(学生自编动作表演)

五、结束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名称:跟着琴声走

教学目标:

1、学生在根据琴声的强弱选择合适的脚步。

2、通过听赏《小溪和大海》,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并能用语言或动作表述。

教学准备: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习新课

1、跟着琴声走 ——听琴声辨强弱

——听琴声走(重步走和踮步走)(大象走和老鼠走)(胖子走和瘦子走)(生气走和高兴走)

2、听《小溪和大海》 ——听音乐想象 ——听音乐表演

(用动作表现小溪或小溪中的生物)(用动作表现大海或大海中的生物)

五、结束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名称:可爱的动物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可爱的动物》,让学生感受音乐是怎样表现各种动物的动作、叫声、形态等特点的。

2、培养学生表演的能力。

教学准备:音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习新课

1、创设情景(学生听音乐想象)

2、学生听音乐走进大森林,走到节奏卡面前拍节奏。

3、学生逐一听赏音乐片段并用动作表演。——听 ——想象 ——表演

4、在图上贴上动物的图片。

三、创新表演 捉迷藏

学生听音乐找动物。

五、结束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名称:《小叶子》

教学目标:

1、学生能用轻快、连贯的声音演唱《小叶子》,表现小叶子在秋天里的情景。

2、让学生体会大自然的美。

教学准备:音乐、叶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习新课

1、学生说说秋天的树叶的颜色

2、学生演演秋天树叶在秋风中的形态

3、听歌曲的旋律表演

4、听范唱

5、说歌词

5、学唱歌曲

——哼唱(找规律)两遍几乎相同,但最后一句不同——轻唱 ——背唱

6、歌曲处理

——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最后一句有感情地唱

三、创新表演

学生自编动作表演(想象自己是秋天的一片树叶)

五、结束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名称:纱巾飘飘

学生听音乐出教室 教学目标:

1、学生利用纱巾创造性表演,培养动作的韵律感。

2、通过游戏《我是小小指挥家》,培养学生的指挥能力和集

中注意力的意志。

教学准备:纱巾、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学生听音乐进教室

二、学习新课

1、纱巾飘飘

——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高低连贯)——学生用纱巾做道具表演 ——学生个人或组合表演

2、音乐游戏《我是小小指挥家》

——学生围坐一圈,教师先做指挥示范指挥。——让学生了解强弱和停止的手势 ——学生游戏 学生轮流当小指挥家 学生轮换打击乐器 教师配乐助兴

五、结束

第五篇:新苏教版一年级音乐下册第三单元教案

第三单元 《鼓儿响咚咚》

总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唱《小鼓响咚咚》,2、认一认:鼓,3、音乐游戏:我是小鼓手

4、为《小鼓响咚咚》伴奏 教学目标:

1、了解鼓是我国古老的名族打击乐器,愿意参与演奏和编创活动。

2、能够整齐的演唱地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情绪。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教学过程:

一、认一认:鼓

教师向学生介绍要认识的新朋友——鼓,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感受鼓的构造;让学生敲一敲,听一听,感受鼓的音色;让学生学一学、摸一摸,像小鼓一样发出好听的“咚咚”声。

二、学唱《小鼓响咚咚》

师:小鼓正在和我们打招呼呢,你们听!(教师敲击节奏)师:小鼓说了什么话(学生自由模仿)?哦,小鼓说了: 咚咚 咚 咚|咚咚 咚-||让我们一起来模仿一下小鼓的声音。

在学生学会这个节奏之后,可以带领学生按节奏读歌词,教师用小鼓敲击该节奏为学生伴奏。

在学唱第一段歌词时,要引导学生用较强、明亮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小鼓的神气。第二段歌词则用较慢的速度、较弱的音量、较柔的音色表现对“妹妹”的关心。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用响板、手串铃、碰铃和小鼓等四种乐器设计了不同的节奏型为歌曲伴奏。

三、音乐游戏:我是小鼓手

很少有学校能为每一位同学都准备一只鼓。老师可以积极开动脑筋,利用身边可以发声的物体,让学生演奏,体验敲鼓的快乐。

教师敲击一强一弱两种鼓声,让学生比较不同。告诉学生在音乐中,我们用强弱来表现声音的大小。老师引导学生用图谱或文字的大小来表现。然后引导学生读一读自己设计的图谱,并学会看着图谱来演奏。

在学生演奏熟练后,可以改变节奏或者换一种乐器进行。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打击乐合奏《老虎磨牙》(片段),情景表演:虎大王来了 教学目标:

1、学习鼓的敲击方法,尝试敲击出强弱、长短、音色、节奏不同的声音,表现不同的情境。

2、能集中注意力聆听打击乐合奏《老虎合奏》,感受鼓的变化,在老师的启示下想象老虎磨牙的场景。教学过程:

一、打击乐合奏《老虎磨牙》(片段)

《老虎磨牙》是一部纯打击乐作品,首先可以让学生看一看实物或者图片,认一认这些乐器,听一听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告诉学生我们要欣赏的曲子就是用这些乐器以其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的变化而完成的。大鼓和大擦是领奏乐器。

首先,鼓励学生探索乐器不同的敲击方法(不同的敲击方法会产生不同的音响效果),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音乐形象选择节奏和敲击方法,如小兔跳、马儿跑、大象走路等。从简单的设计入手,让学生尝试编创的快乐,诱发其兴趣。接着,进一步加大难度,思考:如何表现老虎的形象?你会从哪几方面表现呢?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创造更易于理解作品。

该乐曲较长,教师可以截取片段让学生分段欣赏,引导分析: 片段1:引子——寂静的山林(鼓和双响筒)片段2:老虎的吼声(鼓的轮奏、钹的磨动)

片段3:老虎的脚步声(松弛地敲鼓,从鼓边到鼓中央)片段4:老虎追赶猎物(音乐变急促,追赶似的)片段5:老虎磨牙(刮鼓边)

通过欣赏音乐片段,听辨乐器和敲击方法,画出图形谱,分析了解音乐家事如何用节奏、乐器音色、演奏方法来表现音乐的。并根据图形谱,随音乐做出相应的演奏乐器动作。

最后,完整地欣赏,用学生“给乐曲取小标题”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想象。

二、情景表演:虎大王来了 情景表演“虎大王来了”是结合《老虎磨牙》的欣赏进行的,安排在欣赏之后。

片段

1、“森林里,虎大王正在悠闲地散步”可以轻松地敲击鼓面来表现。

片段2:“虎大王饿了,它开始在石头上磨牙。”用鼓槌急促地刮鼓边表示。

3:“虎大王发现猎物,它慢悠悠地走过去。”敲击鼓面的声音要与片段1有所区别,不能太轻松,要稍微“紧”一些、短促一些。片段4:“虎大王加快了速度,猛地一扑……”敲击的力度要由弱变强,速度也要由慢变快,最后要用一声最强音“啪”表现虎大王捉到了猎物。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声音游戏,教师可做“旁白”,引导学生用鼓来表现“虎大王来了”的情景,在学生能较好完成演奏的基础上,可适当增加一些其他的打击乐或一些音效,增加音乐的表现力。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1、学唱《大鼓和小鼓》,2、成长的足迹:情景表演、模唱歌谱 教学目标:

能够整齐的演唱地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情绪。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学过程:

一、学唱《大鼓和小鼓》

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学做“应声阿哥”,和老师一起对着大山做回声游戏。老师:“喂——你在哪里?——”学生做“回声”来回答。比较声音的强弱,强的用F表示,弱的用P来表示。

接着,出示两个正在哭泣的f、p记号,引起学生关注。

师:咦?你们两个小家伙怎么了?噢!原来它们迷路了,不认识自己的家了。小朋友,你能帮帮它们吗?

老师范唱歌曲,引导学生听音乐辨强弱,将强弱记号送回家,即将强弱记号写在谱例上。

用听唱法学唱。

在歌曲学会后,出示大、小军鼓,让学生用“嗵 嗵”和“咚咚 咚”处为歌曲伴奏。

大军鼓:X X 小军鼓:XX X 最后,学生一起演奏,师生评价,选出最优秀的带领同学一起表现。

二、成长的足迹:

活动一是情景表演“来了”的提升练习。安排在情景表演之后。片段1:“森林里,虎大王正在悠闲地散步”和片段2: “虎大王磨牙”用了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节奏,敲击的时候要注意表现出二拍子的韵律。

片段3:“虎大王扑食”,建议用这样的节奏“xx xx xx xx …… x”。前面的八分音符节奏可以表现虎大王在奔跑,最后一个四分音符表现虎大王扑食成功。

活动二是要求学生跟着老师模唱《大鼓和小鼓》的旋律。《大鼓和小鼓》的旋律巧妙地安排在大小军鼓的上面,既表现出引音的高低,又将节奏形象直观地表现出来,一定会受到学生的喜欢。

下载一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案第三单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一年级第一学期音乐教案第三单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7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分析

    XX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分析 017一年级音乐上册第三单元教案分析 第三单元 《我们从小爱学习》 教学目标: 一、指导学生准确地朗读北京儿歌,并能读出二拍子的强弱。 二......

    新人教版音乐教案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

    闽侯县青口镇傅筑小学 第一单元 北国之声 1 美丽的家乡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 2.演唱二声部时能做到音准到位,声音和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播放......

    四上音乐第一单元第三课时

    四上音乐第一单元《读书郎》 第 5 课 时 教学内容:《我们的学校多么好》 教学目标: 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初步接触二声部合唱歌曲,了解有关二声部的知识。 教学重难点:能用和谐、......

    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有趣的声音世界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为培养学生对声音的感受力和创造力而编写的。小学生入学后第一节音乐课就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有趣的声音世界,为学生提供一个探......

    一年级音乐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一年级音乐教学计划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文家明德小学 彭月 张雪梅 一、教材分析 本教材《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是人民音乐出版社编写的。它从教育理......

    一年级音乐第一学期教学计划

    一年级音乐科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学内容 本学期通过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

    一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第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5篇识字课:《天地人》《金木水火土》《对韵歌》《口耳目》《日月水火》,内容丰富,渗透韵语识字、看图识字、象形字识字、对对......

    一年级第一单元教案

    1.小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1.做滚小球实验,并能有所发现。 2.认识到不仅科学家能做科学研究,小学生也能做科学。 3.知道科学家是发现大自然奥秘的人。 【教学重点】 认识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