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两则优秀教案
新 闻 两 则
毛泽东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新闻特点,把握记叙的六要素;
2、综合运用默读的方法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把握课文中的人物、事件,认识中国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并从中获得有 益启示。
二、教学重点 :从文体上抓住新闻的特点,从题材上抓住战争的主题,从遣词造句上体会准确精语言。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语言美。
四、教材分析: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报道了解放战争中渡江战役的胜利战况。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空前的奇观,千里江面上万船齐发,人民解放军冒着炮火奋勇挺进,冲破敌阵,横渡长江。毛泽东亲自撰写了这则新闻,给全军战士和全国人民以极大的鼓舞,今天读来依然令人回肠荡气。
《中原我军解放南阳》由南阳的解放说到一年多来中原地区军事形势的重大变化,反映蒋军必败、我军必胜的大好形势,鼓舞了解放区军民乘胜前进的斗志。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
六、课时安排:上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课型:新授。
方法:讲述、讨论。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你们都是通过哪些方式来了解世界的风云变幻、国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众的街头巷议呢?
新闻缩短了你、我、他之间的距离。让我们寻常百姓足不出户,便可了解国内外时事,获取各种生活的信息。好的新闻是可以穿越时空,供人们品读与回味的。今天,并让我们来共同研读一篇来自于解放战争时期的新闻佳作,让我们重温那段荡气回肠、青春激扬的硝烟岁月。
二、关于生字新词: 要塞()阻塞()堵塞()塞子()荻港()获得()溃退()歼灭()阡陌()纤维()锐不可当(): 当真()不含: 业已:
绥靖 阌 聿 星宿 鄂豫 古宛县 潢川 濂 隅
三、新闻的有关知识:
{一}、新闻的特点:新闻这种文体从广义上来讲,包括消息、通讯、报告文学。从狭义上来讲,只指消息,本文就是一篇报道及时的消息。消息有三个特点:1.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准确,不能虚构或夸张。2.报道迅速及时。3.简明扼要。
{二}、新闻的要素:六要素(也就是记叙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三}、新闻的结构:新闻的结构有五部分,即标题(分为:主标、引标、副标)、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导语是新闻开头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话,它扼要地揭示新闻的核心内容;主体是新闻的躯干,它用充足的事实表现主题,是对导语内容的进一步扩展和阐释;背景指的是新闻发生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背景和结语有时可以暗含在主体中。
{四}、新闻在表达方式上的特点:以记叙为主,可适当议论
四、学生自读课文(包括读“预习提示”,以了解背景知识)。
五、布置课堂练习:{基训2}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时间(从20日夜
地点(1000余华里的战线)
事情的起因(人民解放军要横渡长江,进而解放全中国)事情的经过(分三路大军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事情的结果(人民解放军全线告捷)
第二教时
课型:新授.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顾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2、整理新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的六要素: 人物: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
时间:1949年4月20日夜起至4月22日22时
地点: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一千华里长江战线
事件发生的原因: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人民解放军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而发起渡江战役。
经过与结果:人民解放军兵分三路横渡长江,23日可全部渡完。
二、研读课文: 研讨:为什么按中、西、东的顺序叙述?西路军与东路军是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的,为什么先说西路军,再说东路军? 教师点拨: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接着中路说,合在一起,可以议一议。最后说东路激战,文势也涌起高潮。
主体,三路三个层次,看三个层次的衔接,一气呵成。中路和西路,都从时间说起,这样并列,层次分明,又紧相衔接。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一句是“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话题从“西面”转向“东面”,很巧妙很自然地转到了下一层。可见,作者是很注意一层与一层之间的衔接的,所以全文流转顺畅,一气呵成。
讨论: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找出文中的词加以说明。
准确,首先是用词准确。例如,“冲破”与“突破”词义有所区别,“冲破敌阵”“突破安庆、芜湖线”“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都运用得准确。又如,东面防线经过整天激战,敌军一部分被歼灭,另一部分被击溃,不是一概说歼灭,或者一概说“击溃”,而是说“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词在程度上的差别,表达才算准确。例如,“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加上“较为”二字就十分准确。而汤恩伯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加上一个“很”,可见他骄傲自负的心理。
必须明确交代的地方,一点也不含糊。例如,“西起九江”后面还注明 语言的精练、铿锵,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能用单音节的词不用双音节词。电文要求极端精练,军事用语更要求斩截有力。二是适当采用文言词。例如,“至发电时止”斩截有力,如果写成“到发电文的时候为止”,就拖沓了。又如,“现已占领”不说“现在已经占领”。这类例子还很多。这篇新闻许多语句很文气。或雅或俗,各得其妙。
第三课时
学习新闻《中原我军解放南阳》
(一)整体感知:
1、速读新闻,理清新闻六要素: 人物:中原我军
时间:1984年11月4日下午 地点:南阳
事件发生的原因:
蒋军因全局败坏,被迫将整个南部战线近百个师得兵力集中于以徐州为中心和以汉口为中心的两各地区。在我强大的野战军和地方军配合打击下,困守南阳的蒋军被迫弃城南逃。经过与结果:
自去年七月,南阳人民解放军开始向敌后进军,大量歼敌,扩大并巩固了根据地,壮大了人民武装,彻底孤立了敌人,南阳守敌王凌云弃城南逃,我军当即占领南阳,从此河南全境除若干个据点外,全部为我解放。
(二)思考品味:
1、完成研讨与练习四
2、全文共分为五个层次:
1)导语,概述中原我军解放南阳,指出南阳守敌弃城南逃的背景、时间 2)背景材料,用两则史料说明南阳自古以来在军事上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3)回顾过去一年蒋介石从重视南阳到放弃南阳的变化,指出蒋军全局溃败的原因
4)有河南全省基本解放进而回顾一年多来南线人民解放军取得的伟大胜利 5)预言南阳逃敌王凌云前途暗淡。
三、拓展延伸:
1、思考题:俗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从文中选择论据来证明蒋军的大势已去?
阅读全文寻找证据,证明我军进行的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三第三组,感受新闻语言的生动与形象
例:比较下面两段话:
A、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越过安庆芜湖线,到达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共渡过了30万人。
B、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24小时内即已渡过30万人。
分析:上面两段话主要意思一样,但第1段表达较笼统。第2段中将“越过”改为“突破”,体现了人民解放军是经过激烈的战斗才取得胜利的。“渡至”比“到达”的意思具体确切,说明人民解放军是从水路进军的。而第2段中的“24小时内”和“即已”则比“共”字更具体、更准确了,突出人民解放军渡江时间短、进军神速。第2段是毛泽东的原文,和第1段作比较,充分体现了新闻语言的准确和简明。
四、教师总结: 1、《新闻两则》所报道的渡江战役和南阳解放,都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阶段具有关键意义的胜利。学习这两则新闻,使我们了解了历史,看到正义战争的威力,认识到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两则新闻气势磅礴,语言准确简明,感情色彩鲜明。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希望同学们把今天所学习的知识运用到今后的生活中去,用心体验、感受、思考周围的世界,开阔视野,提高认识水平。
2、新闻的作用,报道国内外最新发生的重大事件或新气象。新闻的结构,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新闻的六要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结果。
新闻的写法,主要是叙述,有时兼有议论、描写。
新闻的特点,观点鲜明、内容真实、报道及时、语言简明准确。
五、提高巩固
从近期报纸上找一则你最喜欢的新闻进行分析,分别找出该则新闻的六要素、结构要素以及进行适当的点评,具体的阐述你喜欢它的原因。
六、作业 练习1、检查字词
2、课后练习讨论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毛泽东
新闻:包括标题、导语、主体三部分
(人民解放军)英勇无畏 锐不可当
西(较详)中(略)东(详)
长_______________横 ↓ ↓ ↓ ↓ 渡 ______________ 江
(国民党反动派)不堪一击 溃不成军
第二篇:《新闻短评写作文档》优秀教案
新闻短评写作
一、考情大视界
《考试说明》规定,占6分的文字表达题为二选一的形式,一是文化经典解读,一是新闻短评写作,答案百字左右。
二、内 涵
新闻评论:对新闻发表的评论,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新闻或现象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的新闻体裁。被称作是“报纸的心脏”。
新闻短评:篇幅短小的新闻评论。被称作是新闻评论中的“轻骑兵”。
三、特 点
1、形式短小精悍
2、内容鲜明独到
3、语言精练深刻
四、新闻短评事例
阅读下面新闻,写一则百字左右的短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出通知,从2008年3月开始,全国十省市开展音乐课教京剧的试点工作,并公布了15部“京剧进校园”剧目中的唱段。此通知一出台,人们议论纷纷,赞叹声、反对声此起彼伏,莫衷一是。
写作示例及分析
京剧进校园是件大好事。徽班进京已有二百多年了,京剧是京城文化的一块活化石,人们通过它,了解了历史,了解了文化„„唱念做打的艺术更是令人陶醉,它是北京一张不可多得的名片。因此,我喜欢它,希望更多的人接近它,爱上它!
五、写作要求与技巧:
1、提取要素,概述事实。
先抽出新闻材料五要素(时,地,人或物,事, 因,果)中的核心二要素人或物及事展开信息 重组,形成“何人或物做何事”的概括模式。
后 “重组” 材料:单则的直接进行;两则及 以上的,按材料“似”或“异” 的组合展开同 或异向合并。如上文材料1、2的“物”分别是名片和名片交换热,“事”分别是中学生分发名片和交换名片成风。重组信息拟成答案:名片热正在中学生中悄然兴起。
2、选取角度,提出观点。
①角度: 正肯、反否、正反结合。
②观点: 正确,旗帜鲜明,毫不含糊,符合社会的价值倾向。
• 对于名片热的兴起,你持何种态度?
3、阐述观点,以理服人。
① 以负责任的态度陈述看法,表达情感。
② 可采用因果、假设、比喻、类比、正反 对比论证等方法论证。
③ 可推究原因、分析危害、揭示本质意义,可呼吁鼓励、称赞歌颂或劝告警戒,还可提出建议。
④ 融情于理,有说服力。
4、注意格式,表达简练。
典型题例
1、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曾在夏令营见到一个中学生给大家发自己的名片,上面有她的各种头衔和所获荣誉,如学生会
副主席、x x报小记者、x x市三好学生、某大赛一等奖等等,她通过这种方式向大家介绍自己,令夏令营的营员们刮目相看,印象深刻。
材料2:在一所中学的高二年级,笔者对四个班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统计数字显示,被卷入名片交换热旋风的人数比例是相当高的,占30%以上;其中有一个班级,全班48名学生,居然有17名学生曾与同学交换过名片,占全班人敷的35%以上。(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2分)
(2)你对中学生使用名片有何看法?请简述。(4分)
问(2)答案示例①
中学生使用名片无可非议。(总说作肯定)∣因果
名片作为一种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工具,能简明而直接地向别人介绍自己。∣∣并列
另外,中学生迟早要进入社会,应学会运用各种方式积极地表现自己,推荐自己。(从事件结果角度分说理由)
问(2)答案示例②
中学生使用名片为时尚早。(总说作否定)∣因果
中学生的交际范围有限,所接触的人多是自己熟悉的,无须通过名片介绍。∣∣并列
另外,过早地使用名片,也会助长一些人的虚荣心,不利于中学生的健康成长。(从事件必要性和结果角度分说理由)
2、(10年湖南卷)下面是选自《光明日报》的4条消息的标题,请在分析标题所报道的事实之间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写一则100字左右的新闻短评。(6分)
外交部发言人:谷歌若撤出不会影响中国的投资环境
澳联邦通讯部长表示:网络不能独立于法律之外
瑞士:坚决严打(网络)“黄毒”信息
互联网凝聚慈善力量,网民掀起抗旱捐助高潮
答案示例:当今时代,网络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积极的作用,但其传播的“黄毒”信息等也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它还引发国际争端,成为利益集团博弈的工具,因此,用法律的手段监管网络,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
六、课堂训练
1、阅读下面一则新闻,写作一篇短评。(120 字左右)
《武汉晚报》2009年9月15日报道
“我是东北人,在汉口火车站下车想问个路,结果别人都指着一个大大的蓝色提示牌不理我,牌上写着:„请不要搭理陌生人问话,谨防上当受骗。‟这牌子让人看了很不舒服。”昨日,汉口火车站旁的一块提示牌引起了外地游客的异议。警方表示,车站一带常发生诈骗案,这属于善意提醒。参考示例
1、善意提示牌?不善!
警方在火车站挂出提示牌的行为不妥。警方初衷虽好,但把所有人都当作了为非作歹的“假想敌”,让人看了不舒服,也把初到武汉而不熟悉道路的客人推到了无助的境地。面对火车站治安秩序不好的状况,及时打击违法活动,维护正常社会秩序,才是警察的职责所在。
2、应该倡导善行
警方悬挂提示牌,这一行为不妥。在一个正常的社会,搭理陌生人的问话,为他人提供热情帮助,这类向善的行为彰显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这既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必需。警方这一提示反其道而行之,不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3、善意提示牌的隐喻
警方悬挂提示牌,这一行为隐喻了社会的信任危机和人情冷漠。任何一个民族及其政府职能部门本应倡导善行,但武汉警方却挂出如此雷人的提示牌,无疑有其深刻的现实背景——在这个信任匮乏、陷阱林立的
社会,也许唯有躲避才是免祸之道——这一提示牌背后的社会隐喻,才真正值得我们深思和警醒。
2、近日看到一则消息,标题是“1500硕士竞聘卖猪肉工作,据称包括海归人士”,言称如今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别说大学生就连硕士博士就业也费劲,就有那么一家天才公司此时出了招聘广告,高薪之下竟引来无数硕士征聘,一下子火了。先前就有过“北大才子卖猪肉”的新闻,也听说过放弃20万年薪回家乡种红薯的硕士农民彭焕新,都挺成功的,虽然在世俗眼光里此举动不可思议,但人家自己乐意,而且赚钱了,别人怎么说怎么看是别人的事。但今天这新闻够轰动,人数众多、层层筛选、条件苛刻。对于这一消息,上至教授,下至百姓,众说纷纭。
对上千硕士竞聘卖猪肉的现象,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述。
答案示例1:
硕士竞聘卖猪肉也没有什么大不了。如果市场有需求,就有实现的可能。一方需要高素质人才,另一方需要钱满足生活需要,好像也算得上市场经济的一种反映。改革年代,卖猪肉也需要人才,只有转变思想才能让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答案示例2:
我为千余硕士竞聘“卖猪肉”的现象大声叫好。因为这是就业者端正心态、消除职业歧视的体现,是社会的一大进步。世上三百六十行,本无高低贵贱之分,只根据贡献大小和市场规律来决定薪酬。更何况该公司还要发展壮大“卖猪肉”产业,需要的是人才。正确的就业心态是认清事实,积极适应社会需求,而不是继续昂着高傲的脑袋。答案示例3:
硕士竞聘卖猪肉,这是对国家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年寒窗,却终于学非所用。虽说学历不代表实力,但研究生卖猪肉可以体现什么学术价值,知识力量。卖猪肉这活也可能需要统计学、经济学甚至会计学。但不至于需要硕士研究生吧。倘若一个妈妈指着“卖猪肉的”告诉孩子,他是硕士时,孩子又会做何感想? 我觉的正确的就业心态是认清自己,学以致用。
注意事项:
(1)没有观点,或观点含糊其辞。
(2)大量转引原材料,没有分析,说理不透。
(3)观点偏激,强词夺理,无法接受。
(4)字数太少或严重超标。
七、课后作业
1、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题目。(6分)
2月14日,在长沙世界之窗,拍到的惊人一幕:一名年轻女子骑上毛主席塑像照相。一名年轻女游客在同伴的帮助下爬上毛主席雕像,并骑在雕像的肩膀上拍照。19日,网友“沉默的麻雀”在某论坛上发出题为“一个可耻的中国人”的帖子,该帖点击率已飙升至15000余人次,同时,全国各地的网站纷纷转载该帖。该女子的行为引来网友的一片讨伐之声。有人甚至提出要“人肉搜索”出这个“脑残”。从论坛发布的两张图片看,这名骑上雕像的女孩年龄在20岁左右,与她同行的一名男孩帮助她爬上雕塑,另外两名女孩则拿出手机为她拍照。
包括新华网等知名网站在内,全国各地的网站纷纷转载该帖,在网友中引起强烈反响。绝大多数跟帖网友认为,这个女孩“可怜可悲”、“太没有素质”。一位网名为“炎黄春秋”的网友在天涯社区的论坛上发帖,认为这是“国耻”,是“社会之悲哀”,“让我们对这样可耻的行为全民共讨之吧!”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要点。(2分)
(2)针对上面的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不少于100字,4分)
参考答案1:
(1)女孩骑在伟人塑像上照像引来网友一片讨伐之声。
(2)姑且原谅骑毛主席像的辣妹。我认为,首先是公园管理部门没有尽到管理者的责任;其次,在“辣妹”的成长过程中,她的家庭、学校甚至整个社会,对她的教育缺失;还有与“辣妹”同行的伙伴,包括附近的游客,对“辣妹”的举止没有及时制。“批评辣妹,又原谅辣妹,是在倡导一种宽容的精神,同时,也是为了引起我们的警惕和深思:生活中我们应该做一个怎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2:
(1)女孩骑在伟人塑像上照像引来网友一片讨伐之声。
(2)在景区的骑在伟人的塑像上照像玩,这是不文明的,极其不妥的。因为对景点的景物,不论是人还是动物塑像,或其它景物都不能任意在上面踩踏、骑坐,这是文明常识。于此大家表示愤慨是理所当然。我反对在景区骑在毛泽东塑像上玩的不文明行为。但也希望网友不要遵循文革遗风将此现象政治化,愤而斥之为脑残,去人肉搜索置其于死地而后快。参考答案3:
(1)女孩骑在伟人塑像上照像引来网友一片讨伐之声。
(2)对于这样地行为可以宽容,但决不可原谅。名人形象雕塑,目的是“让游客直观地了解湖南历史名人,增强民族自豪感”。对于伟人,对于名人,应该说他们就是中华的见证人,也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的标志,这样财富性的宣传内容我们应该出于一种怎样的目的呢?与毛主席合影,是一种对伟人的尊重,更是体现对伟人的崇敬,似乎和毛主席在一起的意思,但骑在上面就有伤大雅,甚至有些龌龊的感觉,这位时尚少女的行为完全是出于“到此一游”的动机作出了这样的惊人之举,但却肤浅得很,无知得很。这样的行为可以宽容,但决不可原谅。
2、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题目。(6分)
近年来,明星移民,国外产子的现象颇为常见,土生土长的中国著名演员巩俐远嫁新加坡并于上月宣誓加入新加坡国籍。章子怡早前开心地宣布已与美国富豪男友Vivi Nevo订婚,以及明年结婚;坦言有计划结婚及生育,她强调“即使下一代是美国人,但她永远都是中国人”。同样2006年前乒乓球国手邓亚萍,在巴黎一家医院剖腹产下一男婴。有人质问邓亚萍:为什么把孩子生在法国?中国之大,就没适合她生孩子的地方吗?分明是想混法国国籍。消息传出后,引起公众的关注,国内网友们更是掀起激烈的争论。
(1)为上面材料拟一个新闻标题(2分)
明星移民,国外产子现象引发争论
(或明星名人户籍移民引争论)
(2)有人认为这是不爱国的表现。有人认为这与爱国无关,那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4分)
答案示例1:
不管是国外生子还是移民他乡,这与爱国无关。巩俐、章子怡加入他国国籍完全是为了爱情。邓亚萍法国生子又与爱国有何关联。爱不爱国不是拥有哪国的国籍,那是发自心里深处的情感。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就是最好的证明。再说加入外籍是她们个人的权利和自由。巩俐等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我们还是以正常的心态去看待此类现象。答案示例2:
这是不爱国的表现。巩俐此举虽属个人权利,却伤害了很多中国人的民族感情,对于明星加入外国国籍的意图,可能每人的出发点都不一样,但在国内名利双收的时候却放弃滋养自己的祖国,有一点忘记爹娘的感觉。当我们面对这样的情形时,应当记住做中国的公民是最基本的爱国表现。
3、阅读以下材料,完成后面题目。(6分)
材料1.2008年8月18日中午,在北京奥运会男子110米栏预赛中发生了令人意外的一幕:被视为国人的骄傲的中国选手刘翔因伤退出比赛。对中国人来说,北京奥运会最值得期待的恐怕就是刘翔的110米跨栏了。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第一场比赛刘翔就黯然退场了,给数万名正在狂热呼喊“刘翔加油”的观众留下一个苍凉的背影。刘翔的退赛,引发了热议……
材料2.1994年第17届冬奥会上叶乔波为中国代表队夺得冬奥会上的首枚铜牌。在赛后的手术中,医生惊讶地发现她左膝盖的两侧韧带和髌骨早已断裂,腔内有8块游离的碎骨,骨骼的相交处呈锯齿状。“叶乔波精神”一度是被广泛宣传的,叶乔波成了英雄,成了诠释“中国精神”的形象代表。但此后的很长一
段时间她都是在轮椅上度过的,甚至不少人还担心她“永远都站不起来了”。
(1)仿照下面一句话,续写后半句。(2分)
叶乔波的“坚持”让人钦佩,更让人心酸;
刘翔的退出让人惋惜,但也让人欣慰。
(2)针对上面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简要分析(4分)答案示例:
刘翔不必成为第二个叶乔波。竞技体育不是以运动员玩命来来博取观众欢心的斗兽场。在可能严重损及健康的情况下,选择了退出是明智而理性的,体育的终极目的是锻炼国人的体魄。刘翔是真正的英雄,为了满足国人的期望,拼到了最后。他唯一没有做到的就是把自己整成残废!
第三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_优秀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新疆班 语文组
一、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理解本文独到的新闻报道视角,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2.品味作品中的细节描写,理解平实语句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3.培养学生提炼重要信息的能力和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过程与方法】
1.自主预习课文,搜集奥斯微辛的相关资料;
2.直观教学法和讨论交流法,学生自己生成问题并学会分析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领会作者在平静的叙述中所蕴含着的对纳粹的强烈愤怒; 2.使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珍惜自由幸福生活、尊重人性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挖掘文本背后作者寄寓的思考和情感,挖掘本则新闻的意义。通过对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进行细节描写,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2.学习本则新闻的独特写法;进入情境切身感受,体会作者情感,学习其智慧。
三、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
2、讨论交流法,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
六、课前布置预习:
1、搜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相关资料,小组内加以整合,完成对奥斯维辛的文字介绍、图片展示工作。
2、复习巩固新闻相关常识。阅读本文,试着用一句话概况新闻主要信息,体会概括时与标题能否联系。
3、阅读中及时写下自己的感受,运用刚学过的批注手法记录下自己的宝贵思想。
七、教学过程:
(一)【名句、诗歌导入】: 忘记历史等于背叛 ——列宁
我的故乡,有百万坟墓。我的故乡,让战火烧尽。我的故乡,是多么不幸。我的故乡,有奥斯威辛。——勃罗涅夫斯基
和着忧伤的旋律,我们一起来聆听波兰诗人勃罗涅夫斯基的悲鸣。从这首短诗中我们知道了一个叫做奥斯维辛的地方。如果要编纂20世纪人类的死亡史,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永远无法回避的主角,而在那场屠戮中,奥斯维辛则是让人难以忘记的人间地狱。多媒体展示:课件——本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导语 诗歌诵读视频,视频内容为奥斯维辛集中营图片
(二)【预习检测与巩固】:
1、思考与回顾:
初中学习过的课文与课下的积累中,你关注过新闻么?对新闻了解多少呢? 明确:特点:真实性、及时性、简明性 构成: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设置目的:复习相关常识,以课文为例,理解与掌握新闻,巩固知识。预设:若时间允许可以读一则当天新闻,明确理解
学生预设:吴东、高敏。女生。二人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归纳和表达力强 多媒体展示:课件——新闻特点与新闻构成
2、常识补充掌握——罗森塔尔与普利策国际新闻奖
3、背景知识介绍——奥斯维辛(已布置学生预习,主要学生完成)设置目的:检查督促学生,课下查阅资料、认真预习,扩大视野 多媒体展示: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视频,背景音乐伤感而肃穆
学生预设:周亮、糜鹏。男生。二人平日关注新闻时事,涉猎比较广泛,对 战争等关注较多,有自己的见解。
4、基础巩固、字词掌握:
明媚 噩梦 废墟 窒息 步履 婆娑 嬉笑 雏菊 长廊 木讷 设置目的:检查督促学生,注重基础,巩固知识。
多媒体展示:课件——字音字形,以填空形式出现,主要由学生来完成 学生预设:基础内容,随机抽取,找平日基础薄弱且或不重视基础的同学,(三)【自主探究 初步思考】
1、思考质疑——解题!
一篇新闻报道,报纸上的新闻标题往往是引人注目的,这一篇也不例外。本篇新闻的标题却是“没有新闻”,这个标题是否自相矛?对此,你有哪些见解和疑惑呢?
设置目的:养成习惯,善于思考。重视分析标题题目,全面掌握文章整体 预设:学生会很清楚没有矛盾,但会回答片面没有层次性
方法指引——细分析,多思考,学会提出自己的质疑,给学生问题难度梯度 具体引导过程: 第一层疑问:标题分几部分? 明确:奥斯维辛 没有什么 新闻
第二层疑问:奥斯维辛是哪?什么是新闻?为什么没有新闻?(先分析名词)明确:新闻既是一种文体,同时,可以分为“新”“闻”来看,是一种表示新的消息专业名词。重点提示——与旧相对!第三层疑问:既然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文章写了什么?
学生预设:吴佳雨,郁明琛。二人善于思考且思变能力强,前者叛逆,上课平日都多有疑问,后者思维细腻。他们可以带头,利于引导问题的进行和分析。讨论分析 明确解题:
1、没有什么“新闻”——被报道过,大家都已经了解
具体分析:这里是世人皆知的集中营,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没有什么“新”闻——与 “旧”相对,这已经是历史 具体分析:这里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恶行之外,没有什么好说的,暗示着这里如今的和平宁静
3、为什么要写“新闻”?
明确:作者是一名记者,有自己的职责——“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让世人永志不忘。
多媒体展示:课件——具体引导问题及解题明确
2、初步分析,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在分析解题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本篇新闻的内容,那么请结合刚刚的分析和新闻结构的知识,分析文章的脉络结构。设置目的:以课文为例,理论结合实际掌握新闻脉络,巩固知识。整体把握课文,培养整体把握文章的阅读分析能力。具体引导提示梯度问题:
1、新闻构成的几大部分? 明确:标题、导语、主体、结语
2、“没有什么新闻”,文章写了什么
明确: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现状、历史、作者及参观者的见闻和感受 讨论分析 明确解题:
1—3节 导语部分 现状与历史背景 4—14节 主体部分 见闻与感受 第15节 结语部分 照应开头深化主题 学生预设:穆尼然、买买江、陈蓉。三人中前两人基础不足,但喜欢思考,给予提示及鼓励。陈蓉善于思考且思变能力强,三人互补完成。多媒体展示:课件——具体引导问题及表格 注:【总结题解和结构图进行板书】
(四)【深入思考 合作交流】:
1、深入解读,思考交流——批注展示!
高尔基曾说“细节是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魔术。”刚才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下面让我们再来细读课文,品析细节,把握本文的精神核心。设置目的: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提高理解能力与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检查督促学生,养成善思考、作批注的良好习惯。加强自我智慧展示与小组交流合作意识。
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讨论、展示:(一人分析一句)
预设:学生会积极参与,展示自己所得,但重点句子难以分析到位、透彻,要随时加以引导和修正,并
将学生未分析到位的句子,重点解剖。预设准备:几个重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①思考问题: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美好的景象,然而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个噩梦”,为什么? 明确:“最可怕”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预设引导:整篇文章是否都是压抑沉重的,在这种灰暗色调之中,有没有一些亮色让我们看到一丝光明?
2、品读细节 品味精彩之一:
“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身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3、品读细节 品味精彩之二:
“但是,在一排照片的中间,有一张特别引人注目,发人深思。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明确: 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方法指引——多朗读、细分析,多思考,同时多交流,多学习,学会提出自己的质疑,学习借鉴其他同学。
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这两个片段,感受生命的坚韧、顽强、美好面。学生预设:预设七人,其余若有时间可随机选择。马可、穆萨江、王迪、努尔江、玛丽哈巴、袁梦、胡艳艳。七人中前两人为男生,基础不足,但喜欢思考,给予提示及鼓励。后几人均为女生个别及为内向,善于思考且思变能力强,有思想,有自己独到见解。注:【总结细节描写进行板书】
多媒体展示:课件——展示预习准备的一些句子及经典细节的品读
2、重点分析,答难解疑——重点问题!
问题
一、新闻的主体部分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参观者游览了哪些地方? 作者是写自己亲自参观这些地方的感受吗?如果不是,急着的眼光又是落在什么上面?为什么这么写?
设置目的:培养学生在初步理解文意基础上进行整体鉴赏和深度阅读的能力。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合作、探究、讨论、展示
预设:学生会说时间顺序,要进行指导。学生能够明白本文角度的特殊,但难以分析到位、表达准确,要随时加以引导和修正。方法指引——要有宏观意识,把自己当成作者去感悟。多思考,多交流,同时,锤炼自己答题语言的精准。
明确:游踪:毒气室——焚尸炉——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作者并未直接描写集中营那些残酷的遗迹,而是将眼光转移到了其它参观者身上,通过观察他们的感受和反应来感染读者,参观者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可以间接地让人感受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残忍以及令人发指的法西斯罪行。从侧面烘托出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
第四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_优秀教案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一、教材分析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出自高中语文课本新人教版必修一第四单元《短新闻两篇》。作为新闻稿件,它迅即报道了发生在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之时的重大意义。作为一个消息,它具备典型的消息特点,适合作为对中学生进行这方面知识传授的蓝本。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及教学设想。
二、学生分析
现代学生生活于和平年代,对战争与灾难没有太多的感触,这也往往造成了他们对于和平与安宁的不屑,这篇课文旨在教育学生珍惜和平,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震撼与触动。
三、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使学生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深入细微的场景描写和细节刻画让人们感受到事实的倾诉,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2.搜集奥斯威辛的相关资料,学会分析新闻中的记者的感情倾向。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深切地感受到了纳粹对人的惨绝人寰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纳粹滔天罄竹难书的暴行,让学生能记住历史惨痛的教训,珍惜和平,抵制暴力与罪恶。
四、教学重点
了解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五、教学难点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六、课时安排
一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设计
1、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走进过去,反思过去,我们才能更好的走向未来。奥斯维辛是人类一个永恒的伤疤,每个到过那里的人都会反思战争,反思人性,都会有着说不尽的感慨和愤慨。下面我们来看几张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图片,来感受下当时的残酷的情况。
2、请同学们同一个词语概括一下,看到这些图片的感受?
----------------(学生回答)
刚才是图片带给我们的强烈震撼,现在让我们跟随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新闻稿的沉重步伐一同走进布热金卡,让我们用富有良知的心去触碰那段血腥的历史,看一看文章是否也会给我们带来相同的感受。
二、整体感知
1、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找同学把这些生字读一下。
婆娑
嬉笑
凋谢
撰写
步履
窒息
祷告
雏菊花
因为同学在课下已经预习了课文,所以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下面两道问题:
1、作者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那些没有人性的杀戮已经算是很平常的事了,算不上什么新闻了,也是一种讽刺,作者写这篇新闻是要让我们后人记得那段残酷的岁月。
2、文章开篇就向我们展示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阳光明媚,绿树成阴,孩子嬉笑”,应该说是一幅非常美好的和平景色,但是作者却认为“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为什么呢?作者这样说是什么用意呢?
明确:作者用的是反语,景色固然美好,却和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是它最相配的景色,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的看到两种不相配的东西叠合在一起,因此感到可怕。
用意在于,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
3.作者说这里曾经是一个人间地狱、杀人工厂,那么这个人间地狱由哪些地方组成呢?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牢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这可以在7到15段里寻找。(也是参观者的参观顺序)
三、文本研习
1、那人们在参观时都有什么反应,请同学们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说说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他们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
人们的表情变化,从侧面证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所无法想像的,纳粹法西斯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侧面烘托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不直接写集中营如何恐怖,而让读者从参观者的表情来体会他们的所见,突出表现这里带给人们的恐惧。表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和纳粹的残暴。
2、体会文章细节描写。(1)“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的丰满,可爱,皮肤洗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当一个人明知自己要被处决了,还能笑得这么甜,这是何等的悲凉。这里把死亡和鲜活微笑的美好的生命放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反差,增强了悲剧感,更让人激起对法西斯的仇恨。
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3)“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有何深意? 呼应首段,再次展现今天布热金卡环境的安谧,风景的秀丽,这是用乐景寄托对遇难者的哀悼,同时提醒人们“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要珍惜今天的自由、和平和幸福。
(4)、为什么要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既如此,为什么还要写下这样的新闻呢?
1958年这篇最先刊登在《纽约时报》上的文章,在美国新闻界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时各媒体争相转载。并于年末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为什么作者在文中反复声明的“没有什么可供报道的新闻”能最终获此殊荣,并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 补充新闻的特点:时效性强,报道的是客观事实,客观性强。
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而本文时效性不强,主要写个人感受,个人情感浓厚。只有地点,事件,其他模糊不清)讨论明确:
1)、一批批的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都会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感受,那样震惊,那样窒息,那样愤怒。
2)、“记者只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来源于一种不安的心情,”出于一种使用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
3)、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四、作业设计
我们知道这篇文章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普利策奖,如果你是这篇作品的颁奖嘉宾,请你为它写一段简短的颁奖词。写好之后,我们来一起分享一下。
五、课堂小结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反思。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上不朽的名篇。
六、板书设计
毒气室—焚尸炉—牢房(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七、教学反思
第五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优秀教案
精讲《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2)、抓住文中语言描写体会作者表达的强烈感情,理解文章的表达意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课外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2)、小组通过阅读、讨论,揣摩文章字句,学会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体会战争的残酷,培养爱国情操;(2)、培养爱好和平的品行,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教学重点:学会以乐景衬悲情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关键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播放影片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简短画面,再现战争残酷的场面,让学生讨论战争所带来的危害,自由回答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受害人的同情从而导入课文。影片直观而形象,让学生更易体会战争的残酷,与文本语言相互融合,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起学生共鸣。
(二)质疑课题 激发兴趣 由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学生质疑的问题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则板书到黑板上。学生对课题提出疑问,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文章。把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做上记号,把想到的问题写下来。学生对课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探讨。读书思考能提高读书效率,增加对文本的了解。
(三)走进奥斯维辛 体会作者情感(重点)
1、交流对奥斯维辛的认识 ⑴学生分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奥斯维辛的资料,谈谈看法,之后请小组代表上讲台前向大家讲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学生分组交流,有利于培养其合作精神,学生通过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够取长补短。通过学生自己的交流,更能深入了解战争带来的罪恶。⑵课件展示: 展示一首来自奥斯维辛的诗《蝴蝶》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让学生通过这首诗歌来简单体会一下奥斯维辛的悲凉,这首诗和文章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景渲染悲凉气氛。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集中营的残酷。
2、自主学习,内容探究
⑴让学生当“导游”,老师做“游客”,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做好“导游”解说词,同时进行文章分段,别的同学加以评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⑵文本细读
1、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某种意义”指什么?
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 3、13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4、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5、课文第6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以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以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为主线,使得文章学习清晰有条理。学生总结“毒气室”、“焚尸炉”、“雏菊花”、“怒放”所代表的含义,能深刻理解文章内容。老师引导学生深度探究问题,对于这些有意的问题进行探究,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学会通过时现象看本质,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3、深度探究:
1、作者在文章中反复说,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报道,请在原文中找出来,为什么?是不是矛盾?
2、这篇新闻的题目为什么叫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它与一般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老师引导学生深度探究问题,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学会通过时现象看本质,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4、课外拓展 课件展示有关纪念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的报道,让学生了解世界人民对纪念奥斯维辛解放的态度,从而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助于呼吁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认识到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重要性。
5、布置作业
1、写一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500字以上。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本文主要是呼唤读者情感,学生在学完本课后,让他们写读后感,能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和所想到的东西通过读后感写出来,能加深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让
学生续写文章,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六、说板书设计
1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毒气室 奥 焚尸室 斯 女监房 孩 追逐游戏 维------->试验室=====>愤怒、控诉------>辛 纪念墙 绞刑室 反对战争 雏菊花怒放 子 温和的微笑 热爱和平,珍惜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