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社会教学中创设开放式课堂的尝试
初中社会教学中创设开放式课堂的尝试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化、全球化、终身化的时代背景,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和更新的要求,“以人为本”,“以素质教育为己任”已成为整个社会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要求。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教师要致力于还学生以心灵自由,发挥群体交互激励机制,大胆地拓展课堂时空,创设“无拘无束的气氛”,让学生“自由地呼吸”,这就需要营造一种开放式的课堂。
希尔伯曼认为开放式课堂“包括空间上的灵活,学生对活动的选择,学习材料的丰富性,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开放式课堂与传统接受式教学的根本区别是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由发展区。同时,教师科学且富有启发性的设问,为学生创造了积极思考的情境,激发了学生感知新知识,探索真理的欲望。本人在初中社会课教学中有意识地尝试了开放式教学模式,现就本人的尝试谈谈一些感悟。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老师常常根据自己的意图,自己的想象和所谓的推测来完
成教学目标、教学计划的制定和教学思路的设计。但老师这样“闭门”造出来的这种“车”虽然有时很美,甚至也很豪华,可学生们却对之不屑一顾。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之一是重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性、探索性,强调学生的体验、探究、实践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注重培养创新精神,使学习成为学生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所以,教师应抛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教学活动要“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教学内容不应局限于教材,教学的形式不应拘泥于单纯的讲授。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把辩论、讨论、调查采访、参观、演讲等形式引入课堂,努力给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体验主动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和经历,使整个课堂成为全方位的主体教学活动。
开放式教学的核心还在于教学过程的开放。传统教学模式下,任何教学环节都 是教师精心设计预设好了的,学生不能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只能被动地听从老师的安排,俨然成为一台知识的接受器,这样的教育模式泯灭了学生的个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培养出来的最多是一个驯服了的绵羊式的“人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就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拘一格,走出封闭狭隘的教学俗套,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和空间,让学生作为一种活生生的力量,参与到课堂中,并成为课堂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刚尝试开放式课堂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明白本课的教学目标,而后要求学生阅读整节教材内容,在此基础上,以4人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结合教材及自己所了解的知识大胆提问,学生的热情十分高涨。经过小组讨论,在交流阶段,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有些是围绕教材内容而提,如在《印度》一课教学中,学生提问:“印度发展农业有哪些有利条件”?“印度的农作物分布是如何分布的”?同时,也有一些学生提出了教材中未涉及但他们很感兴趣的问题,如“印度是佛教起源地,但今天的印度多数居民为什么不信佛教”?“泰姬是谁?为什么造泰姬陵”?“印度主要人种是白种人,可我们常说印度黑炭,这是怎么回事?”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我都先把它抛给学生,教材内的知识,学生轻而易举地就可解决了,教材的外延知识则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自己的理解,学生回答出来的答案各有千秋。教师在学生提问、回答过程中扮演倾听者角色,即使对于有失偏颇的质疑、分析也不急于给以否定,而是赞许其敢于开动脑筋,思维活跃。这样,学生就可以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并勇敢地进行思考、质疑。在分析阶段,在学生讨论回答基础上,教师给以补充性答案。有些问题其实没有最终唯一的标准性答案,要求学生在讨论分析中自己去筛选合理的解释,这就使学生的思维显得灵活多变,也培养了学生理性的怀疑与批判精神,并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敞开了大门。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学生对社会课的兴趣日趋浓厚,也初步习惯于在课前预习学习内容,而且有时间精读教材、找课外资料,也挖掘出了一些较有难度的问题,如在初一社会《埃及》课中,学生提出了“埃及为什么能成为长绒棉的最大生产国”、“埃及濒临地中海与红海,气候为什么如此炎热干燥?”、“埃及的国界线为什么那么直”等等。又如在初二社会《三国鼎立》一节中,学生在课堂上就提出了“汉献帝为什么会走投无路?”“曹丕是个怎样的人?”“曹操自己为什么不称帝?”“从汉的统一到三国的分裂,这是历史的进步还是退步?为什么?”“西安事变后,为什么不杀了蒋介石,而主张采用和平方式解决”等一系列颇有难度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有一种心态:我的问题如果能把同学甚至是老师问倒,那我就是很厉害。所以,他们也很讲究问题的设计,减少“死问”、“直问”(即多问“为什么”、“怎么样”,少问“是什么”)。而反过来,学生若能回答出这类问题,那也显示他的水平,所以,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能够得到一种成功感,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而然地就被激发了,在课堂上面对不同的问题,大家的思维始终保持活跃状态,由此也有助于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创造意识。
开放式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维的开放,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可以漫无边际,目无纪律,胡言乱语,教师必须“有控”,需要把握好“开放”和“有控”关系的度。教师毕竟是教学的组织者、领导者。控制什么?整个课堂教学进程、活动的组织、规则的执行、纪律的维持、思维的导向及信息的反馈都应在教师的控制和引导之下,即:一方面,努力让学生克服思维障碍、开放思路;另一方面,随时修正思维的方向。
开放式教学,使教师由一个学习的预设者、控制者转变为一个学习的合作者。如果说在传统的预设性教学模式下中,是让一群毫无准备的学生去面对一个经过充分准备的教师的话,那么,在开放式学习中,常常就可能是让一个无法充分准备的教师去面对一群经过充分准备的学生。显然,这种开放性特点,对教师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同时,教师由一个学习的权威者转变为了一个学习的引导者。长期以来,在学习过程中,面对学生,教师基本上都是以一个权威者的身份出现的,教师是一个说一不二的裁判。而在开放式学习中,教师的这种权威性受到了挑战,教师不再是一个惟一的知识的拥有者和信息的传递者,对学生来说,教师只是一个顾问、一个参谋、一个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要真正确立合理的教学目的观——教学不是“教”教材,也不是“教”教案,而是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如果在某一问题上,能够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自我的舞台,那么,即使不能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也在所不惜。同时也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要善于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同时也要求教师的见闻要尽可能地广,要通晓其他学科知识,这也使教师的备课难度明显地加大了,在备课中更要注重备学生,要预先想到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问题。要设计如何调动学生;而且还要求教师要善于处理课堂突发事件,因为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可能会使你措手不及,教师要见机行事,化险为夷。当然,在开放的课堂上,由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教师不能给予即使的回答,这应该是允许的。在今天这样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更没有人是可以全知全能的。
总之,开放式教学突破了“课堂为中心”的陈旧模式,把学生由过去的“被拘
于十亩校园,四周围墙之内,课堂是他们唯一成才场所,从书本到书本,从课堂到课堂”变为“有充分自由发展发展的空间,有更多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课堂的开放意味着对学生的尊重,生命的唤醒,是一种心与心的沟通;课堂的开放意味着对学生的信任,能力的赏识,是一种情与智的交融;课堂的开放意味着对传统的挑战,新事物的接受,是一种新与旧的互补。开放的课堂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是孕育自主创新人才的沃土,在客观上也将为学生终生学习、独立学习、探索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篇: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开放式教学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开放式教学
摘要:在初中阶段,不少学生的数学成绩是最糟糕的,教师的课堂教学难度更大,身上的担子更重,任务更艰巨,教学效果较差。然而,如何让开放性教学在数学课堂中有效实施,提高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试从以下三方面谈谈我的看法,以供同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
开放式教学
教学设计
学习方式
师生关系
1.教学中设计的问题应具开放性
数学本身是开放的、多样的,数学学习也应该是开放的、多样的。只强调学习书本知识,只重视现有模式题的演练,忽视“生活数学”,忽视问题解决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不可能解决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等问题。实施开放性教学,就是要使学生适应未来繁杂的世界变迁,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美国的一位学者指出:“数学就是要从一堆杂乱无章的东西中理出个头绪来”。即学习数学要能对众多的信息进行判断、选择、重组、整理。因此,开放题的引入和研究是必须的,但开放的不等于有效的。引入开放题要合理,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背景,贴近学生的生活的实际,具有探索价值,富有开放性和挑战性,更重要的是应体现问题的解决有不同的思考方法或策略,内容的展开应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是一门科学,是开发人类智力因素的一门课程。在教学中,应以教材为依据,将教材进行有效地拓展。俗话说:数学成绩优秀的人,往往也是最聪明的人。我认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如德国数学家高斯,在他很小的时候,只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就计算出“1+2+3+4+„+99+100”的结果。因此,数学课程的知识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作为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最大限度地拓宽数学学习兴趣,打通由课内向课处延伸的渠道,让学生带着生活经验与感受走入数学课堂,又带着数学课堂的收获与感悟走向社会生活。特别是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要尽可能性地选取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为学生所熟悉的和感兴趣的、开放的实例作为认识和探索的材料,有意识地把现实问题数学化,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使学生明确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的本质。在巩固与提高中,要善于选用一些能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开放试题,让数学生活化,给学生提供一个能充分表现个性、展现自我的空间。
2.学习方式应具开放性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和记忆,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已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自立、合作、探究成为开放型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其理由在于: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教师都要非常关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开放的学习。
2.1“自主探索”的有效开放。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和生动活泼的思维过程。因此,教师要发扬教学民主,给学生留出自主探索的空间,只有主动参与,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发展”。所以,无论是计算法则的得出,概念的形成,还是运算定律、性质、公式的推导,我们都应该给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验及其独立思考的机会。教学时,应该是先通过创设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氛围,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高效率地进行思考,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实现有效的发展。
2.2“合作学习”的有效开放。“合作学习”是在教师主导作用下,群体研讨、协作交流的一种学习方式,它能有效地改善学习环境,扩大参与面,提高学习自主探索的能力。合作学习既是《数学新课标》所大力倡导的学习方式,又是开放性教学中重要的学习目的,学会与人合作,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3.师生关系应具开放性
众多学者认为“师生关系是第三次教育改革的内容”。这有一定的片面性,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社会主义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出现了质的飞跃。这就要求我们教师的课堂教学应具有开放性,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必须重新审视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开放表现在人格上师生之间建立一种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角色扮演上形成良好的转换机制。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科学构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真诚地融合到学生中去,与学生谈心、交友,了解他们,欣赏他们,鼓励他们。首先,教师是导演,有序地领着学生走向教材,不断地给予学生新内容,让学生有新的发现,进行新的开掘,在愤悱中达到新的境界,着重培养他们的应变能力,语言加工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又是演员,是学习活动的咨询者、合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平等、自主、和谐的学习交往的氛围中学会动脑,敢于提问,勤于思考,促进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思维的积极性。其次,教师还是一个评委,课堂上应多讲“你讲得好?”、“你真棒!”、“谢谢你的回答”、“如果你再想一想,会说得更好”,从语言上亲近学生,让他们感受到教师的关爱,这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会产生积极作用。
第三篇: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如何创设情境教学
初中数学课堂中的如何创设情境教学
科学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新课程理念出发,重新审视教学情境的概念内涵,阐明了创设教学情境的重要意义,对如何创设有价值的教学情境进行了探索,并指出创设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中间或结束。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创设教学情境的常用形式进行探究。
1、创设动画式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由于中学生对于形象的动画、投影、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容易关注,在教学中,可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图、形、声、像等媒体演示,让静止的物体动起来,使之变得新奇有趣,他们思维也就容易被启迪、开发、激活,对创设的问题情境产生可持续的动机,进而促使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如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这一课的教学时,我用多媒体演示:古埃及人的金字塔。让学生猜测一下它的塔基可能的形状?(学生有的猜是四边形,有的猜是正方形??)这时我动画演示:剖开塔基的截面,显示它的形状,正方形的形状得到认同,从而引出探究的问题:公元前2700年,古埃及人就已经知道在建筑中应用直角的知识,那么你知道古埃及人究竟是怎样确定直角的吗??这样充分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导趣引思,创设引入新课情境
创设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学习的迫切需要,上课伊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设问导疑,创设探究新知情境
教师要善于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努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和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提升,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和谐统一。
把“问题情境”生活化,就是把“问题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的数学是无处不在,并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例如在“线段大小的比较”的一课中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汽车站入口处常常会在墙上1.1m、1.4m处各标上一条红线,这些红线有什么作用呢?通过引导同学们的讨论,得知是小朋友进站时,只要走到这里脚跟靠墙站立,看看身高有没有超过免票线,或者半票线,就可以决定这个孩子是否需要购买全票。由此引入线段大小比较的学习,学生会倍感兴趣,积极地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去,会使教学效果得到较大的提高。
4、联系实际,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数学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问题一出,许多学生觉得这与自己密切相关,于是都会主动地思考,然后解决问题。可见一个好的情境,能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学到有用的数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不断地尝试探究解决新问题。
5.以人为本,创设评价教育情境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关注人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行为、态度和所取得的进展的判断,积极创设评价教育情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获得真实的成就感。
6.画龙点睛,创设课堂小结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新课讲解、课堂练习固然重要,但课堂小结同样不可忽视。如果课堂小结恰到好处,可以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完美。
在讲“垂直于弦的直径”第一课时,课堂小结只有两句话。即“本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定理(垂径定理),发现了一种方法(作垂直于弦的直径为辅助线来解有关弦的问题)。”这样的小结耐人寻味,只须寥寥数语,就归纳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便于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教学情境;利用类比联想创设知识迁移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自主学习情境;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创设合作交流情境等等,让学生独立观察、比较,主动联想、归纳、类比,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地去感受、去发现、去交流、去评价,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精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它有利于学生学会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四篇: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
如何在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
与问题情境教学
所谓的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指如何给学生营造一个问题氛围,让学生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最终掌握相关的数学知识。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可以贯穿于全课,也可以是课的开始、中间或结束。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在需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促进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对创设教学情境与问题情境进行探究:
一、教学情境的几种形式 1.导趣引思,创设引入新课情境
创设使学生在认识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问题情境,能够激发学生求知的心理状态,产生学习的迫切需要,上课伊始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促使学生主动思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1】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方》新课时,可以“印度国王奖赏象棋发明家的故事”为素材,设置问题情境来引入新课,从而发现规律,尝试“以此类推第五个、第六个格子中应放多少粒麦子”,再列出计算第64个格子中麦粒数的算式。以此来引入新课,增加了趣味性,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效果立竿见影,学生立刻就集中了注意力。从而使学生在观察思考、尝试、列式中,感受到有学习新知的必要,继而形成稳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依据问题与故事中麦粒放置规律,引发联想,使学生思维迅速活跃了起来,使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参与到了这节课的学习中来。2.设问导疑,创设探究新知情境
教师要善于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创设问题探究情境,努力给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和亲身感受、体验的机会,使学生的认知水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提升,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和谐统一。
【案例2】为了使学生巩固掌握相切两圆的位置关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渗透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在复习课上我安排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已知⊙A、⊙B外切,它们的半径分别为1cm、3cm,半径为5cm的⊙C与⊙A、⊙B都相切,请问这样的⊙C一共可以画出几个?
在此以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圆的位置关系,在认识上已经具备了相切两圆——内切与外切的两种位置关系(图形表象),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主动探求⊙C的个数(图形想象),显然已经具备了条件。
问题一提出,我发现原先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在积极地参与,很努力地画着,当他们画出了两个、三个⊙C时,脸上洋溢着成功后的喜悦。而那些尖子生同样有着他们体验的快乐,当他们把画出的第五个、第六个⊙C的方法介绍给大家时,脸上写满了自豪和自信。3.联系实际,创设生活问题情境
用实际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能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把数学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密切联系起来,使他们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3】在“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中,我是这样创设情境的:桂林两大购物中心微笑堂和百货大楼为迎接五一,都进行促销活动,其中微笑堂是全场物品打六折销售;百货大楼是实行买两百送一百的活动,请问在标价一样的情况下,到哪家购物更合算?
这问题一出,许多学生觉得这与自己密切相关,于是都会主动地思考,然后解决问题。可见一个好的情境,能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学到有用的数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求知,不断地尝试探究解决新问题。
4.以人为本,创设评价教育情境
新课程标准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更关注人的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学习数学的行为、态度和所取得的进展的判断,积极创设评价教育情境,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获得真实的成就感。
【案例4】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x2+2(k-1)x+1=0有实数根,求k的取值范围。
对于此题,学生经常犯这样的错误:因为方程有实数根,所以()≥0,从而得k≤0.5。对于这样的解答,教师本来准备这样评价:你把k≠0这个条件漏了,不符合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但这样的评价显然缺少鼓励与启发,于是改为如下的评价:你已经得到了答案的一半,思路也很清楚,再想想,当k≤0.5时,能否k=0,为什么?这一评价内容的改变,既增添了鼓励的成份,又指出了回答的不足,暗示了思考的方向,显然较原来的评价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5.画龙点睛,创设课堂小结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新课导入、新课讲解、课堂练习固然重要,但课堂小结同样不可忽视。如果课堂小结恰到好处,可以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完美。
【案例5】在讲“垂直于弦的直径”第一课时,课堂小结只有两句话。即“本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定理(垂径定理),发现了一种方法(作垂直于弦的直径为辅助线来解有关弦的问题)。”这样的小结耐人寻味,只须寥寥数语,就归纳了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便于学生掌握数学思想方法。
此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创设教学情境:比如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教学情境;利用类比联想创设知识迁移情境;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自主学习情境;通过游戏或竞赛的方式创设合作交流情境等等,让学生独立观察、比较,主动联想、归纳、类比,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不断地去感受、去发现、去交流、去评价,构建起属于自己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二、教学情境应注意的问题
①创设的情境要面向全体学生,考虑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
②创设的情境要能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世界观。
③情境创设要体现学科特色,紧扣教学目标和内容,凸现学习重点,让学生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④情境创设要注重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善于发现、挖掘、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⑤创设情境的内容要科学,难易要适度,时机要恰当;要有针对性、目的性,使学生思维清晰;要考虑多样性,追求情境的高效益。
三、结合趣味故事创设问题情境
初中生由于年纪普遍不大,因此他们对一些故事都非常感兴趣。为了打破数学课堂过于沉闷的氛围,我们数学教师可以适当的结合一些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这样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快速集中注意力。
例如,我在执教“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创设问题情境,我给学生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座原始森林里,有两只小松鼠在玩耍,玩着玩着它们发现了一棵结了很多松子的大松树,看到此种情况,两只松鼠快速的爬上了大松树。其中的一只松鼠先爬了4米,然后爬了3米终于摘到了很多松子;而另外一只松鼠先爬了5米,但是不小心又失足滑下了1.6米,结果晚了一步。”同学们听到这个故事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看到这种情况,我适时的抛出问题:“请大家算下这两只松鼠各爬了多少米,另外一只松鼠还要爬多高才能够到松子?”问题抛出之后,学生纷纷计算起来,得出了问题的正确答案。在我的引导之下,学生也逐步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结合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是一种有效的问题情境创设方法之一,只要运用的合理就可以创设出高效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
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数学知识是可以与我们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的。例如,我在执教“轴对称图形”这个数学概念的时候,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这一数学概念,我创设了下面这样一个情境:“剪纸艺术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请问同学们都会剪纸吗?”同学们有的表示会,有的表示不会。然后我出示了一段民间艺人剪纸的视频,学生看的都非常入神,纷纷对这些民间艺人的剪纸手艺表示惊叹。精美的蝴蝶、红双喜在艺人的手底下呈现在学生的面前,这不得不让人佩服。看到学生如此的羡慕,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你们有没有发现艺人所剪出的图片都有什么共同特征吗?”听到这个问题,马上就有学生回答道:“这些剪纸都是对称的!”通过这名学生的回答,大家纷纷表示确实都是这样的。于是我顺势说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轴对称图形,下面我们进行对轴对称图形的学习。”
从上述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看出,结合生活创设问题情境确实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可以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五、结合教学重点创设问题情境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必须要把握住重点,不能在任何地方都创设问题情境,即必须要在课堂教学的重点问题上创设情境。这样可以避免创设问题情境时所产生的盲目性。重点问题事实上就是教学内容的关键部分。那么,究竟如何把握好在重点问题处创设问题情境呢?例如,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问题,我创设了下面这个问题情境:假如一元二次方程(k-1)x2+2x+1=0有实数解,那么此时k应该符合何种条件呢?李丽同学回答:“由于已知方程(k-1)x2+2x+1=0有实数解,因此我们可以判断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0,于是可以得出=4-4(k-1)≥0,由此解得k≤2”。李丽同学回答完之后,王刚则补充道:“此时还需要满足一个条件:k≠1,要不然这个过程就不是一元二次方程了,正确答案应该是k≤2且k≠1”。接下来,我又将原题目改成:假如方程(k-1)x2+2x+1=0有实数解,那么,此时k应该符合何种条件?同学朱颜回答说:“一样!”沙娟同学则回答说:“ k=1时,方程有解,解是x=。所以k≤2。”
在同学们的一片质疑和讨论当中,他们发挥出集体的力量不仅完善了本题的解法,同时也培养了全体同学的合作交流意识。完成了本题的解法之后,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掌握也可以得到本质上的提升。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精密联系学生的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提高课堂效益的关键,它有利于学生学会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创设问题情境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还有很多,比如结合游戏创设问题情境、结合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结合角色表演创设问题情境等。在此就不一一赘述。希望本文可以对初中教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有所启发,引导更多的一线初中数学教师参与到该问题的研究当中来,不断提高问题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第五篇: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射阳县海河初级中学
孙爱萍
哲学家苏格拉底的父亲是一位著名的石雕师。青少年时期,苏格拉底曾跟父亲学过手艺。有一次,他问父亲:“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好的雕刻师?”他父亲说:“就以这只石狮子来说吧,我并不是在雕刻这只狮子,我只是在唤醒它。”“唤醒?”“是的。狮子本来就沉睡在石块中,我只是将它从石头监牢里解救出来而已。”
我一直深信,每个学生的灵魂里都沉睡着一个最好的自己,正如石块里会沉睡着一头最美的狮子。德国的著名文化教育学家斯普朗格也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雄狮”,即意味着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生命潜能,发挥学生的创造力量,让学生踏着自信心与价值感的台阶,一步步向着目标——最好的自己,勇敢迈进。而初中语文写作教学要想真正走出困境,就应该努力唤醒学生的作家意识,倡导学生像作家一样去写作。
一、唤醒学生的作家意识,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指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而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却只是把作文看成是一种令人头疼的常规作业而已,在敷衍和推脱中,徒然地消耗着自己的热情与灵气。写作教学,若是仅凭教师之力,显然只会走入困境和误区。所以我认为,高屋建瓴地来指导写作,唤醒学生写作方面的主体意识——作家意识,让学生真正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才是解开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之“哥顿神结”的最佳方法。
教学实践中,我首先遇到的问题是:要让学生像作家一样去写作,必须先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我想结合一节写作指导课,具体谈谈我的做法。
朱自清的《背影》真实地表现出了父亲对儿子细致入微的关爱和父子间的深情。但很多学生学完课文之后,并没有产生要写自己亲人的创作欲望。他们困惑的眼神传达出一种信息:父母的爱,真有那么感人吗?为什么我感觉不到呢?是的,这些孩子太幸福了,生活在亲人的宠溺中而不自知。无情无感,自然就没有什么创作欲望。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并非易事。于是我特意上了一节写作指导课,只为告诉学生一个写作的真谛:先动情,再动笔,情动于中后,自然会产生 不写不快的创作欲望。
二、点亮学生的心灵之灯,丰富学生的写作储备。
但是,有了创作欲望后,学生也未必就能写出文质兼美的好文章。很多学生有了创作欲望之后,却发现自己写下的文章感情固然真挚,文字却依然枯燥乏味或词不达意。生活在当今信息社会中的他们,获得的太多,却偏偏失去了用心灵敏锐感知和用文字恰当表达的能力。其根源便是心灯蒙尘、言泉枯竭。如何使学生用心体验生活,诗意理解生活并最终酣畅淋漓地“我手写我心”呢?我所做的就是拂去学生心灯上的尘埃并将其点燃。具体措施是真正从心灵层面来丰富学生的写作储备。
方法一,由内而外的心灵独白——传统日记和网络日志(下称“博客”)相结合的写作训练。
作家周国平说:“我甚至相信,一切真正的写作都是从写日记开始的,每一个好作家都有一个相当长久的纯粹私人写作的前史,这个前史决定了他后来之成为作家不是仅仅为了谋生,也不是为了出名,而是因为写作乃是他的心灵的需要。”我很赞同他的观点。我认为传统日记是鼓励学生去用心体验生活并真实记录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的写作训练方法,固然古老,却十分有效。每当我看到学生从繁忙的学习中,抽出时间来用心灵检视生活,用纸笔倾诉心声时,便会欣慰地看到那星星点点也许微弱却十分执著的心灵之光。而当心灵独白、捕捉灵感、抒发真情成为一种习惯时,就意味着学生已向真正的作家学到了又一个写作的真谛——将写作变成一种心灵的需要。传统日记与博客相结合,则是我2007年的一个举措,依据是成功教育理论。现在,关于博客与写作教学的文章虽然不少,却少有人看到其深层意义——“低起点、多层次,快反馈”,为学生创造成功的环境和条件,让学生感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量和写作兴趣,唤醒学生的自信心、价值感。我的做法是:从学生日记中选出各层次学生的用心之作,发表在我教的两个班共用的博客上,以示鼓励和肯定。实践证明,经常给予学生积极的期望和鼓励性评价,多给学生一些获得成功的机会,可以使学生看到自己在写作方面的进步,在成功体验中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并在成就感的激励下努力去争取更大的成功。
方法二,由外而内的心灵对话——个性化阅读和推荐阅读相结合的阅读训练。
教学实践中,我坚持的是个性化阅读和推荐阅读相结合的阅读训练。平时,我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作相应的摘录和点评。我认为,个性化阅读的意义就在于:让学生在与智者前贤的心灵对话中,逐步明确自己的思想观点,形成自己的阅读风格和审美趣味,建立自己的阅读素材库,培养自己的独立思考与筛选整合能力。当然,在阅读资料鱼龙混杂的资讯时代,推荐阅读也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应包括教师推荐和学生互相推荐两个方面。如果说个性化阅读的目的是保证阅读的精深,推荐阅读便是为了保证阅读的广博。阅读训练,只有将经典与流行、精读与泛读、学生自主选择与他人推荐结合起来,才是最完善而有效的。
三、细雕学生的璞玉之作,唤醒学生的作品意识。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假如着重在培养学生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和指点,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我认为,培养学生自改能力的关键,一是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二是唤醒学生的作品意识。
1.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玉不琢,不成器”,写作如治玉,学生的文章可以说都是璞玉,需要后期的精心雕琢。而在指导学生学习自改作文时,教师应当先给学生作必要的示范,进行切实有效的引导和指点,让学生明白修改的意义和方法。我的做法是:①当面批改,修改给学生看,并说明修改的理由和方法。这样,学生就可以知道修改作文的一般方法和道理了。再让学生自己动手修改。如此反复修改三四次,直到学生的文章大为改观为止。所用时间和精力虽然较多,但此法对写作水平中下的学生颇为有效。②教师修改后,让学生比较文章修改前后有何不同,从中学习修改方法。此法适用于写作水平中上的学生。比如向刊物投稿之前,我通常会对学生的佳作再作修改。以修改文章的标题为例,我用《谁把甜蜜烙在我的掌心里》,代替了学生的原题《回到过去》;把《蜕变》改成了《听,梦坠落的声音》,还把《中秋随想》改成了《当时明月在》。这几篇文章发表后,我又让学生比较原题与改后题,让学生明白这样修改的原因,进而提高他们的修改能力。我认为,很多时候学生的写作水平迟迟不能提升的根本原因,不是写得不够多,而是改得不够多。与其给学生一些不痛不痒的评语或虚浮空洞的鼓励,让他们周复一周地原地踏步,还不如让他们用两三星期的时间去精心创作并修改一篇文章,切实提高自己的修改能力和写作水平,成为真正的“治玉”高手。
2.唤醒学生的作品意识。
“文成于改”,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这部长篇巨著,就曾先 后改过七遍。鲁迅先生也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可见他们在修改上所下的功夫之深。而学生也只有在作家意识觉醒之后,才会真正对自己的文章产生精益求精的求全之心。我的做法是,唤醒学生的作家意识和作品意识,使他们将自己的文章视为心血凝成的“作品”,而非潦草应付的“作业”,作精心修改。同时充分发挥博客的开放性,将教师变成读者中的一员而非最后的裁定者,也使学生相互交流变得非常方便,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表评论并分享别人的写作经验,从而改变了传统作文的评改弊端。这样长期坚持下去,培养学生的自改能力和修改习惯自然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了。
四、创设学生的展示平台,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科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拥有极大的潜能。但一个人取得最终成就不是取决于他拥有多少潜能,而是发挥了多少潜能。我所做的是,创设学生的展示平台,让学生“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充分激发学生展示发表的欲望,以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
1.班级展示和校内展示。
在教室里开辟专栏,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利用假期让学生将自己一学期的佳作汇编成自选集,在班内甚至校内展览。将一些出色的作品推荐给学校文学社社刊(比如我校的文学社社刊《青鸟》)、校报等,扩大作品的社会影响,唤醒学生的自信心、价值感,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和写作兴趣。
2.作品发表和竞赛获奖。
前面提到的博客,使学生作品的阅读对象扩展到他们的同学、同龄人、家长以及其他素不相识的网民,是一个非常好的作品展示平台,可以给更多的学生提供发表文章和互相评改作品、交流心得的机会,使学生感受到发表作品的愉悦,找到当小作家的感觉。
发现学生的佳作后,我会及时指导修改,推荐给相关刊物。对在各类刊物发表作品的学生,我更是大加赞扬、热情鼓励,不仅在课上朗读他们的文章,还请他们介绍自己的写作经验,并将他们的文章张贴在教室里展览,让更多的人一起分享这种成功的快乐。这样,不仅培养了一批小作家,也激发了其他学生的写作和发表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