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6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多极化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以合作学习的模式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来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创设重大国际事件的情境,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能力,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正确应对重大事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增长的认识,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
难点:法德和解的途径和方法对国际关系的启示;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3.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标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组织学生预习教材,通过网络下载相关历史知识图片,初步了解教材;
2、思考课后的“探究学习总结”栏中的材料与问题。
(二)导入设计 师:什么叫世界格局? 生: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而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相对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因此世界格局也是一种不稳定的、内部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
师:在世界格局变化中哪些因素起着主要作用?
生:①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变化。②世界格局是建立在各国实力的基础上的。③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世界格局崩溃的根源。师:二战后形成了什么世界格局? 生:美苏两极格局
师:到了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又如何变化? 生:多极化趋势出现;多极化加强
师:根据课本,你认为哪些国家和地区有可能成为一极? 生:美国、西欧、日本、中国、俄罗斯 1.走向联合的欧洲
欧洲联合的历程
年份
欧洲一体化进程
1950年
“舒曼计划”出台
1951年
法、德、意、荷、比、卢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1957~1958年
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西欧六国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1967年
西欧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79年
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对外政策
1993年
建成欧共体内部市场,或称欧洲统一大市场,11月1日,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1999年
欧盟内部统一货币欧元启动
2004年
欧盟成员国总数达25个,10月29日,25个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
师:这个表格反映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有什么特点?
生: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师:欧洲曾是世界的中心,两次世界大战都首先发生在欧洲,然后蔓延到世界。1947年,丘吉尔问道:“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片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欧洲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生:二战后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各国战后经济萧条,出现政治危机和社会**;美苏争霸影响,尤其是美国不断加强对西欧各国的控制引起西欧各国的不满;在经济发展中,联系日益密切,需要联合;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法德和解
师:欧洲的发展对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生:促进各国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走向多极化
(总结)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看,欧洲走向联合是历史的必然,从欧洲一体化的过程来看,西欧经济发展是前提,各国之间合作与妥协是关键。2.日本经济的崛起
师: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生:⑴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2)美国大力扶植。(3)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日本借此机会使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4)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把国家的重心都放在经济建设上。(5)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6)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师:日本经济的崛起带来了什么影响?
生:⑴经济实力增长使日本不愿意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中与美国既有联盟亦有摩擦,并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⑵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美、西欧三足鼎立。⑶冲击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促使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师:日本的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总体发展战略;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走科教兴国之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竞争
现在我们已经分析了导致多极化出现的两个政治力量,而这两个政治力量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一下,除资本主义国家之外的其他政治力量的变化。3.不结盟运动和中国 师:什么是不结盟运动?
生: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二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为维护独立、主权和发展经济,既需要国际合作与团结,又不愿介入美、苏的争霸斗争,他们采取和平、中立和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外交政策来维护自己的独立,这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被称为“第三世界”。师: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生:⑴.二战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发展。⑵.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己的独立。
师:创始人是谁?什么时候兴起的?
生: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统理尼赫鲁提出不结盟的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师:主要影响有哪些?
生: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第三世界的崛起,作为一支新的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⑵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⑶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⑷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只是不和美苏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结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从20世纪70年代起,不结盟运动斗争重心转移到经济领域,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最后,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第四股新的政治力量,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
4.中国——改革开放 老师简单介绍中国发展情况 我们知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后,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中国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但受“左”倾思想影响二十年,我国经济停滞不前。直到1978年,重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提问:有什么例子证明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课堂小结
回顾了我们本章的线索:两极形成→
多极化出现
→
两极瓦解
→
多极化加强 ⑴学习本课后产生了什么启示?
其一,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决定的
其二,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和利益关系,对国际关系格局的推移演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外交背后是实力和利益的较量
其三,国际正义和进步力量的团结合作将有力地牵制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扩张,在国际事务中将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⑵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中国应采取哪些对策应对多极化?
提示:
其一:确认美国“一超独霸”的世界地位,并从经济、金融、贸易以及高新技术等广泛领域与其确立正常关系。在某些敏感或应急事件的审处方面,在坚持主权完整的基础上登高望远。这样来争取一个好的国际环境,使我国在经济实力上得到巨大的实实在在的增强。
其二:采取分步走战略。首先成为亚洲的“区域”大国,进入世界“五极”,然后成为“三极”中的一员。无论是经济社会政策,还是防务与外交等,均以这一思想贯穿全部事务之中。
其三:深化改革开放。根据党的十六大政策,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苦练内功,确立技术立国,发展外向型经济。
其四:强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要强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在张力,以变策变。以平等取代“互相利用”,以和平共处取代“分而治之”,从而以中含全、以静策动,即在和平共处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
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亚非会议最重要的意义是()
A、支持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B、促进了亚非国家的经济发展
C、维护了世界和平
D、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 2、20世纪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是在()
A、3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
B、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
C、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
D、70年代初期至70年代后期
3、法国和德国开始走向和解的重要步骤是()
A、“舒曼计划”的提出
B、共同加入“北约”集团
C、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4、“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由经济上的扶植转为竞争,这种变化反映出()A、美国有能力来控制日益发展的日本
B、美使日成为对抗社会主义的据点
C、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都在恢复发展
D、美国独霸世界经济的局面一去不复返 5、18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时,不包括()
A、法国和意大利
B、荷兰和比利时
C、卢森堡和民主德国
D、英国和爱尔兰
6、二战后,日本和西欧经济发展的不同点是()
A、都得到美国的大力扶植
B、都受益于朝鲜战争 C、政府都实现了一系列社会改革
D、都经历了高速发展
7、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8、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演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尼克松演说中的“挑战”是指
()
A、苏联的威胁
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美国的经济滞胀
9、欧共体成立的政治目的是()
A、与美国抗衡
B、与苏联抗衡
C、保证自己安全
D、维护世界安全
10、第三世界崛起的标志是()
A、万隆会议的召开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七十七过集团”的兴起
D、新中国的成立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1974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的由“七十七国集团”起草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有关内容:
┅┅我们一致决心紧急地为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这种秩序将建立在所有国家的公正、主权平等、互相依靠、共同利益和合作的基础上,而不管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如何,这种秩序将纠正不平等和现存的非正义,并且目前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在和平和正义中稳步地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
根据材料和有关史实分析,第三世界崛起的政治、经济原因是什么?有何表现?第三世界的形成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12、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D
5、D
6、B
7、C
8、B
9、C
10、B
二、非选择题
11、答:
(1)原因:战后五六十年代,美苏争霸引起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刚刚独立的亚非拉国家,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以维护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
(2)表现:不结盟运动兴起与发展;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使联合国不再是超级大国为所欲为的舞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七十七国集团”成立,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3)影响:政治上提高了第三世界的影响,成为国际社会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经济上通过联合与斗争,加快了自身经济发展;同时有力地冲击了国际关系的两极格局。
12、答:
(1)变化:由战后的日本对美国的依赖关系,到七八十年代要求建立平等的伙伴和同盟关系。
(2)原因:日本经济实力迅速的增强,要求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美国在世界上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板书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本章线索:两极形成→
多极化出现
→
两极瓦解
→
多极化加强
(二战后)(五、六十年代)(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目前)
↓ 美苏实力下降,欧、中、日及第三世界力量上升
一、欧共体
1、进程
2、内容
3、原因
二、日本
1、原因
2、影响
三、.不结盟运动和中国兴起 1.不结盟运动
形成 2.中国—改革开放
四、小结
4、影响
影响
第二篇: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欧洲一体化的具体进程:欧洲共同体;美国对日政策由占领转向扶植、《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不结盟运动兴起、形成的标志及其行动纲领、中国的改革开放。
2、技能: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运用:以史为鉴:从其他国家(如日本)发展经验探寻中国发展的措施。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实践体验、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由此加深对当前我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政策的理解。【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争霸为主的两极格局。但是在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多个区域或国家的综合国力加强,冲击了两极格局,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那么这些多极具体指哪些?又是怎么形成的?这是本节所要了解的主要内容。【推进新课】【合作探究】两极格局之下出现了哪些重要力量? 主要有欧洲走向联合,日本迅速崛起,中国力量的壮大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走向联合的原因:
【合作探究】你认为西欧建立欧洲共同体的原因有哪些? ①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的回应。欧洲联合和建立统一的欧洲的思想早在中世纪末甚至更早些时候就已经形成,是欧洲的一种理想主义思潮。这种思潮根植于对中世纪基督教帝国的眷恋,希望欧洲停止分裂,实现欧洲的持久和平。不少欧洲的大师如但丁、卢梭、伏尔泰、康德、雨果,包括政治家邱吉尔都主张欧洲统一的理念。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丧失了几个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所占的主导地位。支持欧洲统一的舆论重新兴起,为欧洲一体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
②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和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个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③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只有加强联合,才能增强地区--------------------------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综合经济实力,迅速扭转在与日本、美国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地位。④二战后欧洲丧失世界政治经济重心地位。
2、进程:
【合作探究】欧洲是怎么一步一步的形成欧共体的?(1)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舒曼计划”,建议西欧国家在经济领域内实现联合。(2)1951年,法、德、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3)1957年,签订《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4)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3、内容:
⑴.关税和贸易政策⑵.农业和渔业政策⑶.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⑷.政治一体化⑸.共同的外交政策
4、影响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思考欧共体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⑴.促进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⑵.在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⑶.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
二、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 1.原因:
【合作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是如何摆脱战败国地位而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的?
⑴.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⑵.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⑶.美国大力扶植。⑷.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⑸.制定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合作探究】日本经济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有何启示?
⑴.大力推行改革开放,消除生产关系中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⑵.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⑶.合理吸引外资,充分利用外资。⑷.强抓机遇,促进经济发展。⑸.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影响:
【合作探究】日本经济的崛起有什么影响?
⑴.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中与美国既有联盟亦有摩擦。⑵.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美、西欧三足鼎立。
⑶.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三、不结盟运动:
1、不结盟运动原因
⑴二战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发展。⑵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己的独立。
2、形成
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统理尼赫鲁提出不结盟的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3、影响
--------------------------精品
文档-------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第三世界的崛起,作为一支新的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⑵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⑶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⑷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化。
四、中国中国——改革开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后,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中国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但受“左”倾思想影响二十年,我国经济停滞不前。直到1978年,重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课堂小结】二战后美苏争霸造成了彼此实力的下降,与此同时,战后的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西欧、日本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另外,随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的发展,世界日益显示出多极化趋势,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日益强大,这些因素促使世界走向多极化发展。
【习题解答】世界多极化趋势是怎样出现的?
①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②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鼎立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展开“经援外交”,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③以1955年亚非会议为标志兴起的不结盟运动,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通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开始振兴。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⑤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总之,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已
--------------------------精品
文档-------
第三篇:26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了解多极化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相关资料的补充,理解法德关系的改善是欧洲走向联合的关键,初步掌握从国际政治格局、国家利益、大国关系等方面分析国际关系发展演变的方法。
(2)概括日本战后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原因,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2)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吸取人类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进一步形成开放的世界意识。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表现 2 教学难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争霸为主的两极格局。(播放幻灯片一二,之后打出材料大棋局)但是在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多个区域或国家的综合国力加强,冲击了两极格局,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那么这些多极具体指哪些?又是怎么形成的?这是本节所要了解的主要内容。首先看一下课标要求和这节课的重难点(幻灯片打出)
讲授新课
设问:两极格局之下出现了哪些重要力量?
主要有欧洲走向联合,日本迅速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力量的壮大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走向联合的原因:
【合作探究】你认为西欧建立欧洲共同体的原因有哪些?(根据幻灯片中的材料总结原因)
材料一:二战后我们的经济情况和国际形势,使我们必需完全跟随美国。一是我们要美元帮助我们摆脱经济困境;二是我们需要美国保护我们不受苏联的侵犯。
思考:二战后西欧国家在世界局势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严重下降,不得不依附于美国以恢复经济和对抗苏联。材料二:
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和美苏抗衡。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西欧各国,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社会经济都遭到严重损害。战后,西欧各国百废待兴,他们纷纷实行社会改革,调整政策,发展社会经济。
— 摘自高中历史课本(人教版)
1948年4月16日,欧洲经济合作组织成立,其任务是分配美国援款,欧洲人从此走上了合作之路。欧洲的联合,也将会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
—德尼兹等《欧洲史》
欧洲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根本原因)
材料四:欧罗巴,希腊神话中的公主,欧罗巴与万神之王宙斯相爱并生下三个儿子,她所居住的大地被命名为欧罗巴,即今天的欧洲大陆。从古自今,一个统一的欧洲就是欧洲人的梦想。
从古罗马的查尔曼皇帝、法国的亨利四世、拿破仑到德国的希特勒无不曾经试图实现这个梦想;康德、卢梭、尼采等思想家也把它作为终极理想。
欧洲人有共同的文化遗产,统一的欧洲是欧洲人的梦想。
材料五:从814年至1945年1100年间,法德之间的大仗、小仗加起来73次,这意味着每15年就打一仗
欧洲各国的联合,需要消除法国和德国之间长达几个世纪的敌对与矛盾。这就需要将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辖之下。这就使法德之间任何战争不仅会成为不可想像的,而且物质上也将是不可能的。----法国外长舒曼
法国和德国的和解也促成了欧洲的联合。总结:欧共体成立的原因
①国际地位的下降,不得不依靠美国恢复经济和对抗苏联。
②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和美苏抗衡.③欧洲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④欧洲人有共同的文化遗产,统一的欧洲是欧洲人的梦想。⑤法国和德国的和解也促成了欧洲的联合。
2、进程:
【合作探究】欧洲是怎么一步一步的形成欧共体的?
(1)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舒曼计划”,建议西欧国家在经济领域内实现联合。(2)1951年,法、德、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3)1957年,签订《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4)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3、内容:
(1)关税和贸易政策(2)农业和渔业政策(3)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4)政治一体化(5)共同的外交政策
4、影响
【合作探究】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思考欧共体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材料: 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机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张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1974年欧洲共同体执行主席、联邦德国外交部长谢尔
欧共体成立的影响总结: ①促进西欧经济发展和实力增强。
②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经济上成为美国竞争对手,政治上西欧国家力图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③冲击了两极格局。
二、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
【问题导入】“二战”后初期日本面临的国内状况和国际环境如何?(展示图片)
国内:二战使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际: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外交上追随美国 【合作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是如何摆脱战败国地位而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的?
(展示材料)结合材料和教材思考:二十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日本经济发展呈现什么样的特点?为什么会呈现出这种特点?
特点:日本经济迅速崛起并飞速发展 原因:
①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②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③美国大力扶植。
④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⑤制定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影响:
【合作探究】日本经济的崛起有什么影响?
材料二:1972年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前提下展开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1982年上台的中曾根康弘首相在多次场合公开声明,日本还要谋求做一个政治大国,在国际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并正在积极争取得到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席位。
①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中与美国既有联盟亦有摩擦。②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美、西欧三足鼎立。③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三、不结盟运动:(展示不结盟运动的发起人)
1、不结盟运动原因
①二战后,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诞生了一系列民族独立国家,但在发展中处于弱势;
②世界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的为首的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
2、形成
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统理尼赫鲁提出不结盟的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3、影响
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第三世界的崛起,作为一支新的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⑵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⑶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⑷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化。
四、中国的和平崛起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后,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中国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但受“左”倾思想影响二十年,我国经济停滞不前。直到1978年,重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课堂小结
二战后美苏争霸造成了彼此实力的下降,与此同时,战后的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西欧、日本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另外,随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的发展,世界日益显示出多极化趋势,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日益强大,这些因素促使世界走向多极化发展。
课后习题
请同学们独立完成配套课后练习题
第四篇:[教案]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历史人教版(必修)第1模块
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周庄高级中学高一历史备课组
执笔人
唐洪杰
【从容说课】
本节的中心问题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及表现。
重点是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理解:①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就当今世界实际情况来看,国际政治关系中存在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但是多极化趋势与美国单极霸权企图之间的斗争远未结束,反而愈演愈烈;②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侧面去理解;③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
教学中可以通过现在的政治格局进行引导。【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欧洲一体化的具体进程:舒曼计划、《罗马条约》、欧洲共同体;美国对日政策由占领转向扶植、《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不结盟运动兴起、形成的标志及其行动纲领、中国的改革开放。
2、技能:
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运用:以史为鉴:从其他国家(如日本)发展经验探寻中国发展的措施。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实践体验、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使日本迅速崛起
3、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由此加深对当前我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政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教学难点】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及其过程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争霸为主的两极格局。但是在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多个区域或国家的综合国力加强,冲击了两极格局,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那么这些多极具体指哪些?又是怎么形成的?这是本节所要了解的主要内容。
【推进新课】【合作探究】两极格局之下出现了哪些重要力量?
主要有欧洲走向联合,日本迅速崛起,中国力量的壮大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走向联合的原因:
【合作探究】欧洲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第一,二战后欧洲丧失世界政治经济重心体系。第二,各国战后经济凋敝,出现政治危机,社会**。第三,美苏争霸的影响。
第四,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联合。第五,远源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
2、进程:
【合作探究】欧洲是怎么一步一步的形成欧共体的?
(1)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舒曼计划”,建议西欧国家在经济领域内实现联合。(2)1951年,法、德、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3)1957年,签订《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4)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3、内容:
⑴.关税和贸易政策。⑵.农业和渔业政策。⑶.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⑷.政治一体化。⑸.共同的外交政策。
4、影响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思考欧共体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⑴.促进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
⑵.在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⑶.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
二、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 1.原因:
【合作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是如何摆脱战败国地位而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的? ⑴.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⑵.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⑶.美国大力扶植。
⑷.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⑸.制定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合作探究】日本经济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有何启示?
⑴.大力推行改革开放,消除生产关系中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⑵.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⑶.合理吸引外资,充分利用外资。⑷.强抓机遇,促进经济发展。
⑸.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影响:
【合作探究】日本经济的崛起有什么影响?
⑴.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中与美国既有联盟亦有摩擦。⑵.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美、西欧三足鼎立。⑶.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三、不结盟运动:
1、不结盟运动原因
⑴二战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发展。⑵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己的独立。
2、形成
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统理尼赫鲁提出不结盟的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3、影响
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第三世界的崛起,作为一支新的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⑵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 ⑶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⑷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化。
四、中国中国——改革开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后,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中国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但受“左”倾思想影响二十年,我国经济停滞不前。直到1978年,重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课堂小结】二战后美苏争霸造成了彼此实力的下降,与此同时,战后的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西欧、日本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另外,随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的发展,世界日益显示出多极化趋势,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日益强大,这些因素促使世界走向多极化发展。【板书设计】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走向联合的原因:
2、进程:
3、内容:
4、影响
二、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 1.原因:
2、影响:
三、不结盟运动:
1、不结盟运动原因
2、形成
3、影响
四、中国中国——改革开放 【巩固练习】
1、欧共体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联合抗衡美苏
B、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联系的加强 C、摆脱美国的控制
D、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
2、二战后日本政府的首要工作是
A、发展教育
B、力保天皇
C、发展经济
D、重建政府威信
3.70年代,在经济上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冲击的是
A、西欧、日本的崛起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中国的崛起
D、亚太经合组织 4.不结盟运动诞生于
A、1960年
B、1961年
C、1971年
D、1973年 5.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中国加入联合国
6.举例说明第三世界在世界政治经济事务中的作用?
1971年,在第三世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了恢复。【习题解答】
本课测评
1.你认为西欧建立欧洲共同体的原因有哪些?
①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的回应。欧洲联合和建立统一的欧洲的思想早在中世纪末甚至更早些时候就已经形成,是欧洲的一种理想主义思潮。这种思潮根植于对中世纪基督教帝国的眷恋,希望欧洲停止分裂,实现欧洲的持久和平。不少欧洲的大师如但丁、卢梭、伏尔泰、康德、雨果,包括政治家邱吉尔都主张欧洲统一的理念。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丧失了几个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所占的主导地位。支持欧洲统一的舆论重新兴起,为欧洲一体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
②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和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个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③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只有加强联合,才能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迅速扭转在与日本、美国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2.世界多极化趋势是怎样出现的?
①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②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鼎立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展开“经援外交”,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③以1955年亚非会议为标志兴起的不结盟运动,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通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开始振兴。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
⑤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总之,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正向多极化方向前进。
学习延伸
1.查找有关资料,分组讨论日本是如何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大国的?
思路引领:可以通过Internet查询,可登陆http://www.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等网址。还可阅读《日出东方》《复兴三雄》《世界政治多极化与地缘政治》《美欧日与第三世界》等专著。
2.你如何理解尼克松的这段话?
尼克松的这段话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美国和世界局势的变化。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是世界第一强国,尤其是在核武器的垄断时期,这种地位牢不可破。但是因为在越南战争的泥潭越陷越深以及与苏联的军备竞赛,再加上60年代美国经济增势趋缓,美国的综合实力相对衰落了。
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这两个以前美国的盟友因自身利益的需要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另外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不结盟运动关系紧密,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两极之一的苏联当然还是传统强国。
尼克松是用发展的眼光,从经济角度分析世界局势的发展趋势,得出世界将向多极化发展的结论,这样为其任内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作业布置】《学案与测评》同步练习【备课札记】
第五篇:《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欧洲一体化的具体进程、日本的崛起过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改革开放。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过程与方法:
运用经济与政治之间辨证关系原理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横向比较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使日本迅速崛起。教学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与表现 教学难点:区域经济发展与多极化格局的关系
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走向联合的欧洲
师:同学们,大家想一想,欧洲怎么就能联合起来啦?大家知道,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欧洲燃起战火的,欧洲国家像法德、英德矛盾应该很深的,可以说是世仇啊,怎么就能联合起来呢?
一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欧洲经济的发展对他们政治上的联合来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你们在政治上学过了吗?经济是一条神奇的纽带,它能联系你我他,甚至能够将昔日的仇敌,变成今天的朋友——经济决定政治!欧洲经济的发展促使欧洲国家在政治上的联合,而反过来呢?政治对经济又具有反作用,欧洲得联合又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那么,欧洲的联合除了经济发展的需求,还一有什么原因吗?谋求政治上的独立和安全。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和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独立和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就必须联合起来,加强团结合作。
欧洲联合和建立统一欧洲的思想早在中世纪末甚至更早些时候就已经形成,是欧洲的一种理想主义思潮。这种思潮根植于对中世纪基督教帝国的眷恋,希望欧洲停止分裂,实现欧洲的持久和平。不少欧洲的大师如但丁、卢梭、伏尔泰、康德、雨果,包括政治家丘吉尔都主张欧洲统一的舆论重新兴起,为欧洲一体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
欧洲的联合表现在——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共体)。那么,欧共体由哪三部分组成?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建立后,他们采取的措施: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在欧洲共同体内部实现大部分商品的自由流通。实行共同的农业和渔业政策。同时,欧共体朝着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的方向发展,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上的进一步联合。
刚成立的时候,欧共体包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联邦德国。从1973年到1986年,欧共体又进一步扩大,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欧共体已经发展成为欧盟,并且欧盟还在不断地东扩,东欧的许多国家已经相继加入欧盟,欧盟现在正在和土耳其的加入处在谈判之中。这说明了欧洲的联合还在继续,欧洲的政治经济实力在不断的增长。
欧洲经济政治实力的不断增长这对美苏两极格局来说是一个明显的挑战。2.日本的崛起
与此同时,美苏两极格局的另一个挑战者日本开始迅速崛起,短短的几十年时间,经济实力就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这种飞跃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⑴美国的扶植: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的重点由强调日本执行战争赔偿转到扶植日本发展经济。1948年后,先是削减日本甚至免除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发还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同时,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⑵日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
①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集团和忧患意识。使日本人比其他民族更有能力根据自身愿望,以自己的方式去寻求发展。②“拿来”主义,为己所用。日本从西方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还引进了大量的先进管理经验。日本人将这些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具有日本特色,并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③重视教育的普及和人材的培养。从明治维新开始,政府就鼓励留学,在国内力倡“文明开化”,开启民智。这使得日本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日本的国民素质大大提高。
④解散财阀。战后解散财阀使日本经济结构中的封建性、军事性被消除,日本的经济结构不再是对外侵略的温床。通过改革,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了新的经营者阶层,这为日本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通过改革,日本经济的竞争性大大加强,推动了技术革命和设备投资,为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⑤实行“五大改革”。即赋予妇女参政权、保障工人组织工会权、教育制度自由化、废除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
⑥制定新《日本宪法》。新宪法确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否定了“天皇主权”论,从而确立了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为日本战后的走向民主化提供了法律保障。
战后日本政治的非军事化和民主化,对日本战后复兴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它使日本人摆脱靠战争发财的幻想,他们认识到日本要想再度崛起,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走经济大国的路子,这种观念上的转变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总之,日本经济的腾飞给我们很多启示,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而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之后呢,它又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最近日本联合其他几个国家要求扩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和谋求常任理事国的席位。3.不结盟运动和中国
阅读书本183页到184页,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形成、内容及影响。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
⑴.二战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发展。⑵.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己的独立。二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为维护独立、主权和发展经济,既需要国际合作与团结,又不愿介入美、苏的争霸斗争,他们采取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外交政策来维护自己的独立,奉行不结盟的政策,这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被称为“第三世界”。这就是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
接着我们来看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统理尼赫鲁提出不结盟的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第三世界的崛起,作为一支新的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不结盟运动兴起后,帮助了其他一些还没有独立的、曾受殖民压迫的落后国家开展解放运动。⑵.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殖民国家的独立,并且以一种新的力量参与国际事务,这表明过去的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⑶.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⑷.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化。
二战后美苏争霸造成了彼此实力的下降,与此同时,战后的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西欧、日本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另外,随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的发展,世界日益显示出多极化趋势,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日益强大,这些因素促使世界走向多极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