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彩色世界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四章第8节 走进彩色世界
教学设计: 设计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太阳光的光谱。
(2)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
(3)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
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感悟和体验,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教学重点: 光的色散 物体的颜色
教学难点: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及其混合规律的不同。教具准备: 电教课件 三棱镜 教法:
采用“实验探究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日常生活提出问题,得出初步结论,并进一步总结结论。同时运用“竟赛法”,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学法:
本节教学通过学生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利用讨论法、分析法、归纳法去寻求知识,从而渗透研究方法,发展学生对事物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应挖掘其本质。教学程序设计
4、设计理念: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指导思想,创设“探究”性的学习的意境,浮现思想教育的切入点,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
5、教学环节
(一)引入新课
(1)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太阳光和我们息息相关。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与太阳光有关的光的色散。
(2)将学生分成男、女两组,比较哪组表现的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创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二)新课教学
⑴ 光的色散
① 提问:师: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
生:白色的,黄色的,红色的„„
② 实验:用三棱镜分解太阳光。同学们细心观察。
③ 展示课件:解说:一间暗室,有一束太阳光线从窄缝射进来,照到屏幕上。
师:这属于什么光现象?(复习前边的知识)生:光的直线传播
师: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分解成什么颜色?(出示课件,同时放大光谱)(生:红、橙、黄、绿、蓝、靛、紫(同时用各自的颜色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师:什么是光的色散?
生:自己试着解释,同时教师引导。(出示定义)师: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光的色散现象? 生:彩虹的形成?
师:出示课件,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生:彩虹是太阳光被雨后空气中的水蒸气色散而成的。⑵色光的混合
师:这些颜色的光又是怎样形成的?这与色光的混合有关。
① 出示色光的三原色
师:三种颜色混合在一起成什么色? 生:白色
② 出示电视机多彩的画面,主要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形成的。师:通过刚才的研究,你学会了吗?想试一试吗/ 出示课件:练习题——见课件(同时分析)
⑶颜料的混合
物体的颜色是怎样形成的?与颜料的混合有关。
出示颜料的三原色图,同时与色光的三原色混合比较,回答问题: ①颜料三原色混合在一起是 色。
②颜料的混合规律和色光的混合规律。(填相同或不相同)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呢? ⑷物体的颜色
出示图示: 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
那么我们为什么能够看到这些物体的颜色? 出示课件
演示1 红色和绿色透明物体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发生色散后,分别用红色和绿色透明物体,呈现红色和绿色。总结: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的。演示2 红色和绿色不透明物体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照射红色和绿色物体上呈现红色和绿色。总结: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同时解释
(三)出示课件 :练习题(同时讲解)——见课件
巩固练习——见课件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此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生:回答
(五)布置作业——见课件 板书设计 第8节 走进彩色世界
一、光的色散
白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组成
二、色光的混合
三基色:红、绿、蓝
三、颜料的混合 三原色:红、黄、蓝
四、物体的颜色
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通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
第二篇:《彩色世界》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 五年级上册 第7课 彩色世界 教学设计
宿迁市宿豫区第一实验小学 丁 磊 223800
【教材简解】
《彩色世界》是江苏省九年义务教育《信息技术》教材小学(选修)中的第七课,前几课已经学习了画楼梯、画虚线、画正多边形、画星星、画风车等基本的画图,后面是组合图形及过程的学习。本课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SETPC命令,学习设置画笔颜色,第二部分是学习SETBG命令,学习设置背景颜色,第三部分是学习FILL命令,学习给封闭图形涂色。这一课的学习,给学生描绘了一个在Logo中的彩色世界。
【教学预设】
1、知识与技能:
掌握设置背景色和画笔色的窗口方式和命令方式,掌握用涂色命令给封闭区域涂色的方法,学会使用Logo命令画彩色图形。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Logo命令的彩色绘图,锻炼学生把复杂问题拆成多个简单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行为与创新:
运用颜色的变化,画出多种不同的彩色图形。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改变背景色和画笔颜色的方法。
2、难点:对封闭图形进行涂色
【设计理念】
本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演示法。彩色图形的画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文字描述,然后转化成命令,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探究的方法来完成。在教学中,教师强调各种颜色的配合使用。学法:主要以任务驱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1
第三篇:《彩色世界》教学设计
《彩色世界》教学设计
内乡县赤眉镇中心小学 刘维平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前景色、背景色的区别
技能目标:学会置换前景色、背景色,掌握对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的意识 教材分析:
本课首先以几张彩色图形为例引入课文,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又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了复习,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在本节中,各种鲜艳的色彩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将使上课的气氛相当活跃。教学重点和难点:掌握对图形着色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图片
师讲授:前几堂课上我们讲了简单的图形的画法,画出来的图形都是黑白的,那么这么色彩鲜艳的图片是不是比同学们以前画出来的要好看呢?为了让同学们也能画出这么漂亮的图片,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彩色世界》这一节,领略到彩色的趣味。板书:彩色世界
请同学们将书翻到第40页。
二、新授 1.认识颜料盒
在“画图”窗口中,有一个颜料盒,如图。
讲授:如图所示前景色和背景色:计算机给定的前景色为黑色,背景色为白色。如果要改变前景色,可以单击颜料盒中的颜色块;如果要改变背景色,则可以右击颜料盒中的颜色块。
教师在讲授的同时进行操作演示 学生操作:
①将颜料盒中的前景色设为红色,将背景色设为绿色。②在“画图”中选择适当的位置画出以上这些彩色图形 2.画房子
讲授:这座房子同学们一定看起来比较熟悉吧,是的,这是我们在第10课中画过的,但是两座房子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这座房子已经涂色了,看起来漂亮多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给房子着色。
操作步骤:
①画出房子轮廓,就是在10课中画过的; ②单击工具箱中的“填充”工具; ③单击颜料盒中的黄色色块,将前景色变成黄色; ④在门中任意位置单击,门就变成了黄色; ⑤重复以上步骤,对房子的其他部位进行着色。学生练习,师巡视指导。
提问:除了“填充”工具,还有没有其他工具可以对图形进行颜色填充呢?
齐读:42页上的读一读
三、试一试
同组学生比赛画43页上的气球,看谁画得又快又漂亮。
四、操作练习
巩固练习43页上的彩色图形
第四篇:信息技术画图《彩色世界》教学设计
《彩色世界》教学设计
高桥镇中学
吴晓娥
教学目标
1、学会置换前景色、背景色。
2、掌握对图形进行彩色处理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5、树立、强化学生的自信心。
6、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涂色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对封闭图形进行涂色的方法。
难点:掌握对封闭图形涂色的方法以及对“彩色世界”内涵的理解、体验与表现
教法与学法
教法:
1、充分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优势,让学生利用计算机课件自己学习,自己操作。
2、充分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在练习的设计中,每一个题目都设计了多个小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完成任意一个小题或几个小题目。
3、以任务为驱动,以学生的探究为主,在教学中,根据教学要求设计学生经过思考或操作能完成的任务,让学生自己去思索解决。
4、对学生完成的作品不作高下的评价,提出自己想的、自己做的就是好的。
5、注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强调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学法:
采取一人一机,自主学习的方法,根据教师给出的方向,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任务。对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寻求帮助菜单,或询问老师、同学。对学有余力的同学,鼓励他们做小老师,但强调有求才应,动口不动手,以启发为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小不点动画公司,学习制作动画片,大家想不想去啊?
现在由公司马良叔叔带我们进入着色部,走进“彩色世界”学习给图画图上鲜艳的色彩。
出示课题:彩色世界(板书)
二、分层探究
1、认识颜料盒
学生点击“工具房”中的“学一学”按钮出现画图窗口,窗口中出现马良的形象,他将代替老师为学生讲解颜料盒的作用以及前景色、背景色的位置换。
学生自由练习(1)、学生自由练习前景和背景色的置换。(2)、选择不同的颜色画出一些简单的基本图形。
2、认识“涂色”工具(1)、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课件(2)、学生给米老鼠涂色 针对学生涂色的情况,交流总结涂色注意点:(1)、发挥想象力和创新意识,展示自我个性。(2)、注意色彩的搭配。(3)、单击用前景色,后击用背景色喷涂。
3、涂色练习(1)、老师边讲解边演示课件(2)、出示唐老鸭和米老鼠,学生分小组讨论,怎样打扮他们?
4、拓展与练习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课件
师:除了涂色工具,还可以用工具箱里的“喷枪”、“刷子”、“取色”等工具来完成上面的任务。
生单机“粉刷管”中的“试一试”,对图形进行涂色练习。师巡视指导。
三、自由展示,评价激励 师:我发现同学们的设计都很棒,下面我们来展示一下,学生将作品上传到服务器,教师通过局域网展示优秀作品,组织学生进行作品互评。
第五篇: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
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精选5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
1、了解过去和现在信息传递的方式,体会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影响,懂得正解利用现代媒体获取信息。
2、学会利用网络等到多种手段搜集信息,初步学习围绕主题整理、筛选、分析信息。
3、学习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4、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合作、探究的意识和精神,策划、组织能力及语文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1、学校提供上网条件,开放图书室,教会学生图书查阅法:明确门类——目录查找——速读摘记。
2、教会学生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给学生提供搜索引擎。
3、A3纸、信息记录表格、U盘、展板、照相机等。
4、准备若干奖品。
专题一
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信息时代,每天我们会从电视、网络上接收到大量的信息,这个单元就让我们走进信息世界,了解信息传递的简单历史,感受它的变化以及对我们生活、学习的影响。
指导学生分两三步读阅读材料:
1、读《古代传递信息的故事》,了解古代人传递信息的方式。
2、读阅读材料2、3、4,了解现代信息传递方式,感受因特网和电脑给我们带来的便利。
3、熟读阅读材料五,做好参加小组演讲比赛的准备。
1、用简笔画或简短的词句等办法反映从古代到现代传递信息的方式的变化过程,评选最有创
意的表现方法。
2、采用查资料、向人请教、上网搜索等方法收集古代其他传递信息的故事,到班上和同学们
交流。
3、选取阅读材料2、3、4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故事,讲给同学或家人听。
4、在班上开展题为《把握自己》的演讲竞赛。可先在小组内竞赛,再每组选一
名好的同学到班上演讲,参加比赛,发挥集体的力量,增强竞争性。要求做到尽量脱稿,声情并茂,目中有听众。
5、开展一次调查,用下面的表格记录全家人一天中获得的信息:
信息采集表
家人称呼
一天中了解到的信息
信息来源
备注
爸爸
妈妈
指导学生将采集到的信息按来源的不同用饼状或其它形式统计图绘制在备注栏内。
6、举行小型辩论会。
辩题:正方──多看电视、多上网好处多。
反方──多看电视、多上网坏处多。
⑴ 自由选择正反方,将全班分成两组,分头准备辩论材料。
⑵ 指导学生从生活、学习等多方面组织材料,收集典型事例。
⑶ 指导学生分别对各组收集到的材料进行评选、整理,选出好的形成观点。
⑷ 每组选出3~5名辩手,分工准备。
⑸ 开展辩论:
辩论的过程中,各方其他成员可以补充发言,丰富本方的观点;提醒学生注意尊重对方,以理服人,礼貌待人。
⑹ 小结颁奖。
将实践活动中的成果(包括活动照片)用展板展示出来。全班同学一起设计版面,选择内容,制作展板。还可先进行版面设计评比,然后选择比较好的作母版,进行制作。
要求学生把参加各项活动的感受写成日记,并进行讲评。
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学习短文《把握自己》,进一步学习讨论新《守则》、新《规范》。
2、通过对网吧危害的讨论认识,让孩子们从思想上和行为上自觉抵制网络传播的不良信息。
3、呼吁社会、学校、家庭整合教育力量,为未成年人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信息空间。
【预习作业】
搜集网吧危害的事实。
【教学用具】
课件(范读、展示《中小学生守则》)。
【教学过程】
1、师导: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信息传递影响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同时也带来了不良的侵害。在这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该如何把握好自己呢?我们今天一起来听一听一位朋友的演讲吧。
2、出示课题,听录音范读。
1、默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短文。
2、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篇演讲稿给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把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勾出来多读读,体会体会,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旁边。
3、全班交流:这篇演讲稿给我们提出了什么样的问题?(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也会带来负面影响)
1、师导:有些孩子在进入网络以后,由于自控能力差,常沉迷在网吧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讨论这个社会关注的话题。
2、小组交流并整理搜集的资料情况:
⑴小组交流:通过网络,你们都搜集到哪些不良网吧对我们的危害?把自己搜集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交流。
⑵全流交流:展示各小组分类处理之后的资料。
如:养成不良习惯,影响学习和身体,心理不健康,远离亲情,危及生命等。
1、引导交流身边的青少年沉迷网吧的事例。
2、分小组讨论:对于这种痴迷于网络的青少年,看看有没有办法来帮助他。
3、全班交流:如何劝说帮助这些迷失的青少年?
4、师导:对于电脑、网络,我们要自觉抵制危害我们心理、危害精神、危害健康的诱惑。告别网吧需要我们大家的实际行动,你们有什么愿望呢?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我们心中的愿望!或写几句宣传语,或唱歌、或画画等来表达。
5、小组合作交流。
6、全班交流:各组用自己喜欢的不同方式交流、表达愿望和心声!
7、屏幕展示:
教育部近日发布新修订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中小学生“遵守网络道德和安全规定,不浏览、不制作、不传播不良信息,慎交网友,不进入营业性网吧。”小学生“不进入网吧等未成年人不宜人内的场所。”
8、小组研究制定网络文明公约。
9、各组网络文明公约展示。
教师小结:网络中的信息资源,有效地利用资源就能获得成功,被不良信息捕获就会发生悲剧。
【附板书】
把握自己………………把握人生航向
把握自己………………把握未来晴空
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3【学习目标】
选择阅读材料中的信息,了解古今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以及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
【学习过程】
1、教师例举生活中传递信息的生动事例。
2、其实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一起来阅读《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等阅读材料。
1、默读阅读材料,思考:
⑴材料中提到的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有哪几种?有什么特点?
⑵现代的因特网传递信息有什么特点?
边读边思考,在材料中画出有关的句子,并做好标注。
2、课堂交流:
⑴学生自由发言,特别要关注学生对上面两个思考题的认识来自于材料中的哪些语句。相机引导学习: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的特点:
①速度慢。例句:
哪知瓶子在海上足足漂了359年,到1852年才被人发现。
当时有个叫菲迪皮茨的士兵,从马拉松平原出发,一刻不停的跑了40多千米……
②不精确。例句:
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以为有敌人入侵,火速率兵出击。
⑵……然而诸侯们望见熊熊燃起的烽烟,却以为是周幽王故伎重演,个个按兵不动。
因特网传递信息的特点:
①速度快。例句:
计算机把全世界连成一家,“天涯若比邻”已经不再是梦想。
②多媒体。例句:
这个小学生为了通过电脑教表姐学唱,除了把歌词、各谱写在电脑屏幕上,还通过多媒体的录音技术把自己的歌声录在上面……
③不受地域阻隔。例句:
他赶紧问:“你在什么地方?”答案是“芬兰”。
2、再次阅读材料,思考:信息传递的方式是怎样变化的?
⑴重点阅读《因特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画出关键词语。
⑵尝试填写:
古代:驿差长途跋涉。
近代:_________
现代:_________
当代:广播、电视和_________
3、根据课堂讨论,填写下面的题目:
种类:_________
特点:_________
古代信息传递方式:_________
现代信息传递方式:_________
说说你在生活中接触到哪些信息传递方式?举几个例子。并想想这些信息传递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方便?
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电脑。
2、认识文本、图像、声音和影像等多媒体文件。
3、学会媒体播放机的.使用方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多媒体文件:图像和影像
教学重点:
学会使用媒体播放机。
教学难点:
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文件。
教学过程:
1、多媒体是一个比较抽象又时时刻刻伴随在人们左右的概念,要让学生去理解多媒体这一概念是有难度的,教师可以通过多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信息就在我们身边,漂亮的广告画,悦耳的音乐,精彩纷骋的电视节目,情节感人的动画片,梦幻般的游戏世界……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多媒体并不是多么神秘,多么难以理解的东本,它就在我们身边,以激发进一步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电脑主要可以通过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教师也可以把机房里现有的机器作为实例呈现给学生看,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以把各部分配件拆下来供学生观看,学习。
3、介绍多媒体文件时,可以结合图标进行,以便于学生掌握。每种多媒体文件介绍以后要让学生去找一找自己电脑上的这类多媒体文件,并去打开它们,看看里面有些什么信息。
4、媒体播放机在外形上和家用VCD很相似,因此学生在按钮的使用上不会有太大的困难。这里的重点是想欣赏什么媒体文件,就要选择相应的文件类型,这里教师可以结合前面的讲的多媒体文件,逐步引导学生这样去做,先选择想要欣赏的文件类型,再选择想要欣赏的文件。
教学小结:
初步了解多媒体的含义,认识多媒体电脑,认识文本、图像、声音和影像等多媒体文件。
走进信息世界教学设计5活动目标
1.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方法。
2.初步学会有目的地搜集和处理信息,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3.认识5个生字。
活动课时安排
一课时:两则阅读材料(了解研究方法的问题)
活动过程
二、读报告,了解研究方法。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跟以往的课文完全不同的一则阅读材料,自己读一读,看看研究报告有什么独特之处?(找出形式上或内容上的独特 如:文章中包含了表格、语言比较简练、条理性很强等)
2)师小结:研究报告有很强的科学性,不能像其他文章一样进行想象、夸张等,它必须是真实、准确的。
3)我们该怎样进行调查研究呢?自己再默读材料1,看看小作者的研究过程能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师相机板书:研究的方法──收听天气预报(收集信息)列成表格(整理信息)向专家请教(分析信息)
4)看看作者整理的信息,说说他包括了那些方面,对你有什么启示?
5)研究的内容不同,研究的方法也就各异。请大家快速浏览第二则阅读材料,找找调查研究的方法。(师在收集信息下板书:查阅书籍、报刊,走访有关部门,向别人咨询,上网)
6)将两个表格进行比较,看看它们的异同,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三、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值得研究的事情,如果让你确定一个内容进行研究,你准备研究什么?和小组同学交流,说说你选择这个研究内容的理由。
四、布置作业:想想你准备采用哪些方法进行研究,把你的想法和家长交流交流,请他们给你提提意见。
二课时:阅读两篇材料(学习研究报告的写法)
一、我们大家已经对研究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怎样把研究的成果写成一则报告呢?这节课,我们继续阅读两篇材料,学习研究报告的写法。
二、从两篇材料中自选一篇感兴趣的读一读。看看报告中写了哪些内容,是怎样安排写作顺序的?小组交流。
三、指名汇报阅读第一篇材料的收获,(师相机板书:调查研究的原因 调查研究的方法 调查研究的结论 应对办法)
四、指名汇报阅读第二篇材料的收获。(师相机板书:问题的提出 调查方法 调查情况和资料的整理 结论)
五、比较两种写法的长处和短处,想想自己研究的内容适合哪一种写法。(建议一个小组确定一个研究内容,由组长组织进行分工合作)
六、师小结:从阅读材料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作者研究的过程、方法以及研究的结果,都是因为作者有条有理,准确简练地写出了研究报告。
七、布置作业:小组内同学分工合作,分头围绕主题收集整理资料,下一次在小组内汇总再进行进一步整理、取舍,为撰写报告做准备。
第一课时 搜集信息
一、我们了解了怎样写简单的研究报告,大家都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确定了研究报告的主题。现在各组根据你们选择的主题,拟订一个简单的计划。
1.明确计划内容:要讨论清楚需要搜集什么资料和到哪儿去搜集资料。
2.搜集的资料应当和研究课题有关,尽可能多一些和全面一些,正面的反面的都要。
3.介绍搜集资料的方法:可以自己调查、访问、记录,可以从有关的书籍报刊上摘录,还可以利用网络搜索。
多媒体出示:
搜集资料的方法优点不足适用范围
自己观察、记录第一手资料,真实费时多可以直接观察的对象
调查、访问比较真实可信工作量大小范围调查
从书籍报刊上摘录材料集中,信息较多寻找费时需要较多资料时
利用网络搜索速度快,信息量大需要设备需要大量资料时
二、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去搜集信息。
提供建议:小组内的同学分好工,每人负责搜集某一方面的资料,或根据自身优势,每人负责从某一种渠道搜集资料。允许学生请家长或其他人帮助去搜集资料。
第二课时 整理信息
一、各组分别汇集所搜集的资料。
二、浏览和筛选材料。
筛选的标准是:
①是否与研究的课题有关。有关的保留,无关的删除。
②这个资料已有还是未有。未有的留下,已有的删去。
③要注意资料中是否与自己有不同的看法,要把不同的观点保留下来。
三、整理筛选后的材料。
第三课时 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一、出示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要求。
1.问题明确。
2.方法恰当。
3.资料比较充足并有合理的分析。
4.结论清楚(有的还不清楚可以写明准备继续探讨什么)。
研究报告是一种应用文,有约定俗成的格式。研究报告的一般格式是:
1.标题。研究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采用研究课题的名称,这样,显得精确、明了,使别人能对所研究的问题一目了然。
标题下是署名。一般应写明研究人员所在的单位,如,XX学校XX班。
2.前言。报告的第一部分,常常以前言的形式简要地
说明下列内容:
(1)课题提出的缘由;
(2)研究这一课题的意义;
(3)该项研究所要解决的问题。也有人直接以“问题的提出”作为这部分的标题。
3.研究方法。介绍研究是怎样进行的,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的方面、资料的搜集和处理等。
4.结果。这一部分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主要包括对资料加工分析和由分析得出的结论。
三、小组成员讨论,由一个同学执笔,然后集体讨论修改。
第四课时
活动内容:
1.交流简单的研究报答。
2.评价本次综合性学习成果。
活动过程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世界里, 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通过前面的活动, 我们感受到了信息传递方式的快速发展, 信息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学会了搜集和处理信息并能利用获得的信息,会写简单的研究工作报答了。今天,我们就来开一个汇报会,把你们在本次活动中的成果尽量展示出来吧!
二、汇报撰写的研究报答。
1.小组内成员交流本组撰写的研究报答。
2.在全班交流, 汇报。
①小组内派一名同学对本组的研究作简单的汇报。
②组内其他同学对汇报进行补充或发表不同的意见。
③听众提出疑问,请汇报人或组内其他同学解答。
④听众对汇报作评价。
3.师小结:各个小组撰写的研究报答格式正确,提出的问题恰当,研究方法各式各样,结论客观、正确,是比较规范的研究报答,真不错!
三、评价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本次活动采用型成长启示, 即把活动各阶段的资料纳入成长记录。)
1.本组成果再次清查收录的材料:
活动计划:
活动记录:
搜集到的资料:
小组的研究报告:
活动掠影:
……
2.本组成员对这次综合性学习进行自我评价。
3.师进行评价。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注意搜集信息, 不断提高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经常浏览报纸、杂志、书籍,关注感兴趣的信息随时保存有价值的信息,尝试建立自己的信息库,如:剪报酬、资料本,并进行归类、整理,以便以后查找。
2.经常和别人进行信息交流,并养成在学习和生活中留心信息运用信息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