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设计(共)
《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设计
一、教学对象分析:
由于我校地处广州市远郊,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基本以“零”为起点。
二、教学内容设计:
针对学生“零”起点的情况,本节课主要是介绍多媒体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并从图像和动画这两个大方向出发,介绍图象的类型和辨别方法;分析图像所表达的信息;播放几个奥运动画给学生欣赏,让学生对动画有个感性的认识(较深入的内容可在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课程中再讨论)。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逐渐走进多媒体世界,感受多媒体的特殊魅力所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领域:
(1)了解多媒体的概念,并对其组成元素有一定的理解;
(2)理解两种图像类型的概念,并能对其进行区别;能对给出的图像进行辨别;
(3)了解图像表达信息的独特之处,并能对给出的图像进行分析与思考;
(4)感受动画的闪动魅力,并能对动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操作领域:
(1)对给出的多媒体信息,能提炼其中所包含的元素;
(2)辨别图像的类型及分析图像所表达的信息;
3、情感领域:
(1)培养学生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多媒体信息的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3)通过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的分析,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修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多媒体概念的建立;矢量图像的理解;如何分析图像所表达的信息;
难点: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图像所蕴涵的信息;
五、过程设计:
1、新课引入:
通过大屏幕,直接播放一个多媒体演示系统。
[教师活动]:
问:现在我播放的是一个多媒体演示系统,大家认真看大屏幕,充分发挥你们的观察能力,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边说边操作演示系统)
[学生活动]:
观察大屏幕所播放的演示系统,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
答:视频、声音、图像、文字、动画。
[教师活动]:
针 本文来自教育资源库 http://edu.5151doc.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对刚才学生回答的结果做总结,并结合多媒体演示系统分析各个元素的存在并做进一步的补充。从而,引出多媒体的概念。
2、新课内容
[概念一]什么是多媒体?
将视频、声音、图形、图像、文字、文本、动画等多种媒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实现一定的功能,就称之为多媒体。
[教师活动]:
结合多媒体演示系统,分析多媒体的概念极其所包含的元素。针对中学阶段的学习目标,强调必修课主要是学习图像和动画方面的知识。至于更深入的问题,到选修课再讨论。首先我们来学习图像方面的知识。
图(1)位图图像
图(2)向量图像
问:看大屏幕,首先给大家看两幅图像:图(1)(2)。现在,我要把它们先后进行放大,大家仔细观察,在放大的过程中,图像会发生什么改变?两幅图像改变是否相同?
[学生活动]:
随着老师慢慢放大图像,思考提出的问题。
答:图(1)在放大的过程中,有锯齿形出现,而图(2)在放大的过程中,没有有锯齿形出现。
[教师活动]:
根据上面所进行的活动,从而提出图像的类型:点阵图像和向量图像。并再次结合图(1)(2)进一步分析两类图像的概念及特征。
[概念二]什么是点阵图像?
是由许多不同色彩的点组成的图像。
[概念三]什么是向量图像?
也称作为矢量图像,它以数学的向量方式来记录图像内容。
(由于高一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学数学向量的概念,故此处在直角坐标系中简单地引入了向量的表示)
[课堂思考]对下面给出的两幅图像,辨别分别属于哪一类型图像?
图(3)位图图像
图(4)向量图像
(说明:随着老师慢慢放大图像,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并做出回答)
[教师活动]:
我们知道,人类可以用语言来进行交流。除此之外,我们是否还有其他的交流方式呢?回答是肯定的。首先,我们来看一幅图像(如下图)。
北京奥运会会徽
[任务驱动一]解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
点评刚才三位同学所做出的解析,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同时,针对北京奥运会会徽,做出总体解析(可以借助网络查询有关资料)。通过过程分析,可以得出图像的独特魅力所在:
(1)信息丰富,形象直观。
(2)图像可以跨越语言障碍,增进人们思想交流。
(插曲:在此可以说说2004年春节联欢晚会《千手观音》这个节目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课堂思考]解析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
(说明: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并做出回答,只有2次机会)
[教师活动]:
上面我们简单地介绍了图像方面的一些知识,在后续的课程中,我们会讲一些图像加工方面的知识。那剩下的时间,我们就来欣赏几个动画,轻松轻松。(观看大屏幕)
[动画欣赏]
(1)奥运宣传篇——新北京新奥运.(2)真心英雄(MTV)——献给中国足球队的歌
(说明:在欣赏动画的同时,教师对动画进行要点点评)
六、对整堂课的反思
优点:
1、课堂效果分析:整堂课达到了预期设计的目的。课程主要通过教师积极引导,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设计分析:本节课并非采用传统“讲授”式进行教学,而是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教学法。教师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有针对性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不足:
由于自身教学经验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时间把握不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不够好等。
2.您对参加此次培训有什么希望或想法,通过此次培训有什么收获?请大胆构想并写出您理想中的活动形式。
1)、我对本次培训有以下几点希望:
(1)希望以后能简化培训内容,列出培训的重难点。(2)最好下发一些文字性的资料,增加培训的实际效果。(3)应制作培训结业证书,证明该次培训合格结业。
(4)如果本次培训有学科未合格通过,应给一次补考机会,而不应该从新再次全部培训。
2)、本次培训收获:
(1)全面了解了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2)掌握了更加先进的体育教育教学手段。
(3)增加了对信息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知识。
(4)明白了新课改下如何进一步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
3)、活动形式构想:
(1)组织起来面对面进行培训,以增加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进行专题讲座,培养教师业务教学能力和对新课改理论知识核心的掌握。
1)、我对本次培训有以下几点希望:
(1)希望以后能简化培训内容,列出培训的重难点。(2)最好下发一些文字性的资料,增加培训的实际效果。(3)应制作培训结业证书,证明该次培训合格结业。
(4)如果本次培训有学科未合格通过,应给一次补考机会,而不应该从新再次全部培训。
2)、本次培训收获:
(1)全面了解了高中政治教学的重要性。(2)掌握了更加先进的政治教育教学手段。
(3)增加了对信息技术在政治教学中的应用知识。
(4)明白了新课改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效率。
3)、活动形式构想:
(1)组织起来面对面进行培训,以增加培训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进行专题讲座,培养教师业务教学能力和对新课改理论知识核心的掌握。
第二篇:《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设计(三等奖)
《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设计(三等奖)来源:广州市第八十三中学 作者:淦克
果 [日期:2006-10-17] [字体:大 中 小]
一、教学对象分析:
由于我校地处广州市远郊,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基本以“零”为起点。在初中阶段,他们也没有接触过多媒体方面的知识。
二、教学内容设计:
针对学生“零”起点的情况,本节课主要是介绍多媒体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并从图像和动画这两个大方向出发,简单地介绍了图像的类型和辨别方法;简单地分析了图像所表达的信息;播放了几个奥运动画给学生欣赏,让学生对动画有个感性的认识(以后较深入的内容可留待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时再讨论)。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逐渐进入多媒体世界,感受多媒体的特殊魅力所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领域:
(1)了解多媒体的概念,并对其组成元素有一定的理解;
(2)理解两种图像类型的概念,并能对其进行区别;能对给出的图像进行辨别;(3)了解图像表达信息的独特之处,并能对给出的图像进行分析与思考;(4)感受动画的闪动魅力,并能对动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操作领域:
(1)对给出的多媒体信息,能提炼其中所包含的元素;(2)辨别图像的类型及分析图像所表达的信息; 3、情感领域:
(1)培养学生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多媒体信息的信息素养;(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3)通过对奥运会会徽和亚运会会徽的分析,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修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多媒体概念的建立;矢量图像的理解;如何分析图像所表达的信息; 难点: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图像所蕴涵的信息;
五、过程设计: 1、新课引入:
通过大屏幕,直接播放一个多媒体演示系统。[教师活动]
问:现在我播放的是一个多媒体演示系统,大家认真看大屏幕,充分发挥你们的观察能力,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边说边操作演示系统)[学生活动]
观察大屏幕所播放的演示系统,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 答:声音、图像、文字、动画。[教师活动]
针对刚才学生回答的结果做总结,并结合多媒体演示系统分析各个元素的存在并做进一步的补充。从而,引出多媒体的概念。2、新课内容
[概念一]什么是多媒体?
将视频、声音、图形、图像、文字、文本、动画等多种媒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实现一定的功能,就称之为多媒体。[教师活动]
结合多媒体演示系统,分析多媒体的概念极其所包含的元素。针对中学阶段的学习目标,强调必修课主要是学习图像和动画方面的知识。至于更深入的问题,到选修课再讨论。首先我们来学习图像方面的知识。
问:看大屏幕,首先给大家看两幅图像(如上图)。现在,我要把它们先后进行放大,大家仔细观察,在放大的过程中,图像会发生什么改变?两幅图像改变是否相同? [学生活动]:
随着老师慢慢放大图像,思考提出的问题。
答:图(1)在放大的过程中,有锯齿形出现,而图(2)在放大的过程中,没有有锯齿形出现。[教师活动]
根据上面所进行的活动,从而提出图像的类型:点阵图像和向量图像。并再次结合先前的图像进一步分析两类图像的概念及特征。[概念二]什么是点阵图像?
是由许多不同色彩的点组成的图像。[概念三]什么是向量图像?
也称作为矢量图像,它以数学的向量方式来记录图像内容。
(由于高一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学数学向量的概念,故此处在直角坐标系中简单地引入了向量的表示)[课堂思考]对下面给出的两幅图像,辨别分别属于哪一类型图像?
(说明:随着老师慢慢放大图像,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并做出回答)[教师活动]
问:我们知道,人类可以用语言来进行交流。除此之外,我们是否还有其他的交流方式呢?回答是肯定的。首先,我们来看一幅图像(如下图)。
[任务驱动一]解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鼓励学生自高奋勇回答问题,只有3次机会。)[教师活动]
点评刚才三位同学所做出的解析,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同时,针对北京奥运会会徽,做出总体解析(可以借助网络)。通过过程分析,可以得出图像的独特魅力所在:(1)信息丰富,形象直观。
(2)图像可以跨越语言障碍,增进人们思想交流。(插曲:在此可以说说今年春节联欢晚会《千手观音》这个节目所蕴涵的深刻含义)[课堂思考]解析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
[教师活动]
上面我们简单地介绍了图像方面的一些知识,在后续的课程中,我们会讲一些图像加工方面的知识。那剩下的时间,我们就来欣赏几个动画,轻松轻松。(观看大屏幕)
[动画欣赏]
(1)奥运宣传篇——新北京·新奥运.(2)真心英雄(MTV)——献给中国足球队的歌(说明:在欣赏动画的同时,教师对动画进行要点点评)
《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反思 广州市第八十三中学 淦克果
一、对教学各个环节的反思
(一)对于新课程的引入,教师首先采用了一个多媒体演示系统。通过老师的演示以及问题的设置,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去寻找多媒体系统中所包含的信息,并及时进行思考。反思:
优点:通过教师对多媒体系统的演示,这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方面,并使他们在这种环境中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观察力及想象力。最后,进一步对自己所察觉的信息进行思考。这种方式的引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让学生感受多媒体的动感魅力所在。
不足:此多媒体演示系统不能包含全部的元素(视频、声音、图形、图像、文字、文本、动画)。
(二)教师对“图像”类型这个知识点并不是简单的讲授。我采用的方法是比较法。首先,展示两张图片(一张是位图图像,另一张是矢量图像),并慢慢将其放大。在放大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观察去发现图片自身前后的变化,并通过比较,说出两张图片放大后,有什么不同之处。从而,引出“点阵图像”和“向量(矢量)图像”的概念及其特征,并展示出另两张图片给学生自己实践。反思:
优点:这环节通过比较法,教师发现学生都能很好地察觉出图像自身前后的变化。学生在教师放大图像的过程中,再一次发挥出自己的观察力。这种方式的进行始终让学生主动学习,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这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
不足:由于学生现阶段还没有学过数学中向量的概念,他们在向量图像放大的过程中很难理解自身为什么不会发生变化。教师也很难把这个概念给他们说得清晰、透彻。
(三)图象表达信息的独特魅力可说是这节课的重点。教师在这个环节上也花了不少时间。在这个环节上,教师所采用的方式是:看图说话。教师在屏幕上展示出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寻找会徽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之后,教师给大家3次机会让同学们自告奋勇的发言,说出自己对会徽的理解;然后老师做出点评,并顺便说了个插曲——今年春节联欢晚会《千手观音》这个节目所表达的深刻含义。最后,展示出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让学生自己实践。反思:
优点:这个环节把课堂的气氛提高到了一个高潮。“看图说话”——这本应是语文课作文里的一种写作方式。现在教师把这种方式运用到信息技术课程中,从而体现出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的目的。教师运用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是另有用意——如何把人文精神的培养融合到信息技术教育中,具体分析是:一是让学生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有自己的认识;二是通过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的分析,这使学生从视觉文化素养的角度提高自身修养。
不足: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只能有3位同学回答问题。虽然每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也很想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想法,但是机会只有3次,所以这对有些同学来讲有个小小遗憾。
(四)动画的引入——这个环节应该说是个比较轻松的环节。在一个个紧张的环节后,让学生轻松下来,这也为后面动画的讲解做了一个铺垫。
二、对整堂课的反思 优点:
1、课堂效果分析:整堂课达到了预期设计的目的。课程主要通过教师积极引导,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思考,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设计分析:本节课并非采用传统“讲授”式进行教学,而是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的教学法。教师精心设计每一个环节,使学生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有针对性地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3、能力培养分析:通过采用比较法和看图说话的教学方式,这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4、情感培养分析:通过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分析和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的实践,这不仅培养了学生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多媒体信息的信息素养,而且在把人文精神融合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学生的自身修养。不足:
由于自身教学经验的不足,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时间把握不够、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不够好等。
第三篇:《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设计 第一节课
《走进多媒体世界》教学设计 第一节课
一、教学内容设计:
针对学生“零”起点的情况,本节课主要是介绍多媒体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并从图像和动画这两个大方向出发,简单地介绍了图像的类型和辨别方法;简单地分析了图像所表达的信息;播放了几个奥运动画给学生欣赏,让学生对动画有个感性的认识(以后较深入的内容可留待选修“多媒体技术应用”时再讨论)。课程旨在引导学生逐渐进入多媒体世界,感受多媒体的特殊魅力所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设计:
1、认知领域:
(1)了解多媒体的概念,并对其组成元素有一定的理解;
(2)理解两种图像类型的概念,并能对其进行区别;能对给出的图像进行辨别;
(3)了解图像表达信息的独特之处,并能对给出的图像进行分析与思考;
(4)感受动画的闪动魅力,并能对动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
2、操作领域:
(1)对给出的多媒体信息,能提炼其中所包含的元素;
(2)辨别图像的类型及分析图像所表达的信息;
3、情感领域:
(1)培养学生客观地分析和评价多媒体信息的信息素养;
(2)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能力;
(3)通过对奥运会会徽和亚运会会徽的分析,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了自身修养;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多媒体概念的建立;矢量图像的理解;如何分析图像所表达的信息; 难点:如何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图像所蕴涵的信息;
四、过程设计: 1.新课引入:
通过大屏幕,直接播放一个多媒体演示系统。[教师活动]
问:现在我播放的是一个多媒体演示系统,大家认真看大屏幕,充分发挥你们的观察能力,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边说边操作演示系统)[学生活动]
观察大屏幕所播放的演示系统,进行思考,并回答问题;
答:声音、图像、文字、动画。[教师活动]
针对刚才学生回答的结果做总结,并结合多媒体演示系统分析各个元素的存在并做进一步的补充。从而,引出多媒体的概念。
2、新课内容
[概念一]什么是多媒体?
将视频、声音、图形、图像、文字、文本、动画等多种媒体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能实现一定的功能,就称之为多媒体。
[教师活动]
结合多媒体演示系统,分析多媒体的概念极其所包含的元素。针对中学阶段的学习目标,强调必修课主要是学习图像和动画方面的知识。至于更深入的问题,到选修课再讨论。首先我们来学习图像方面的知识。
问:看大屏幕,首先给大家看两幅图像(如上图)。现在,我要把它们先后进行放大,大家仔细观察,在放大的过程中,图像会发生什么改变?两幅图像改变是否相同? [学生活动]: 随着老师慢慢放大图像,思考提出的问题。
答:图(1)在放大的过程中,有锯齿形出现,而图(2)在放大的过程中,没有有锯齿形出现。[教师活动]
根据上面所进行的活动,从而提出图像的类型:点阵图像和向量图像。并再次结合先前的图像进一步分析两类图像的概念及特征。[概念二]什么是点阵图像?
是由许多不同色彩的点组成的图像。[概念三]什么是向量图像?
也称作为矢量图像,它以数学的向量方式来记录图像内容。
(由于高一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学数学向量的概念,故此处在直角坐标系中简单地引入了向量的表示)
[课堂思考]对下面给出的两幅图像,辨别分别属于哪一类型图像?
(说明:随着老师慢慢放大图像,学生思考提出的问题,并做出回答)[教师活动]
问:我们知道,人类可以用语言来进行交流。除此之外,我们是否还有其他的交流方式呢?回答是肯定的。首先,我们来看一幅图像(如下图)。
[任务驱动一]解析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鼓励学生自高奋勇回答问题,只有3次机会。)[教师活动]
点评刚才三位同学所做出的解析,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肯定。同时,针对北京奥运会会徽,做出总体解析(可以借助网络)。通过过程分析,可以得出图像的独特魅力所在:
(1)信息丰富,形象直观。
(2)图像可以跨越语言障碍,增进人们思想交流。
(插曲:在此可以说说今年春节联欢晚会《千手观音》这个节目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课堂思考]解析2010年广州亚运会会徽。
[教师活动]
上面我们简单地介绍了图像方面的一些知识,在后续的课程中,我们会讲一些图像加工方面的知识。那剩下的时间,我们就来欣赏几个动画,轻松轻松。(观看大屏幕)[动画欣赏]
(1)奥运宣传篇——新北京·新奥运.(2)真心英雄(MTV)——献给中国足球队的歌(说明:在欣赏动画的同时,教师对动画进行要点点评)
第四篇:《 走进多媒体世界》教案
《走进多媒体世界》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多媒体技术应用》第一章第一节,主要包含了多媒体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多媒体的关键技术三方面的教学内容。本课内容是学生学习本册教材的一个起点,同时也为后续章节的学习作了相关知识上的铺垫,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本册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多媒体技术的概念,了解其特征;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历史与发展趋势;明确多媒体技术的关键技术以及其它相关技术的发展对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的促进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讲练结合,设置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对多媒体技术的兴趣,体验多媒体技术的魅力。
三、教点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多媒体技术的含义及特征 教学难点:多媒体关键技术及相关技术的理解
四、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平时接触多媒体技术比较多,但对多媒体技术这个术语还不是很清楚,所以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要让学生把生活实际与概念联系起来。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引导法、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师:如果说学校要组织一个活动,让每个班来介绍一下自己的班集体,可以采用哪些方法呢?
学生:。。。
师:我能否采用数码相机来介绍你们班呢?
师:让一个同学在课堂上帮忙照些大家的集体照。(一两张就可)拍一段大家的视频。
老师边取下数码相机内的存储卡,插到读卡器,然后插到电脑上,边解说如何操作。(让学生学会使用数码相机)
师:接下来,我们用PowerPoint软件来制作班集体的介绍。老师插入图片,进行简单的处理,然后再插入视频。边操作边给学生讲操作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基本的PowerPoint操作。
师:这个作品是不是比简单的文字介绍更加生动、形象、内容丰富。这个就是采用了多媒体技术的多媒体作品。接下来,我们看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概念。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就是利用计算机存储、加工、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实现图片、文字、声音和视频等的组合交互来表达、交流和传递信息的一整套技术。
师:我们来完成一个选择题。下面哪些选项是采用了多媒体技术的? a)学校的监控系统 b)3G手机 c)新浪网 d)网络游戏
师:通过刚才的选择题,我们了解到,多媒体技术就在我们的周围,是当今一个热门技术。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实例来体验多媒体技术的特征。(通过大屏幕展示,引导学生理解)
1、航模发动机三维互动演示和徐悲鸿纪念馆三维互动演示。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
2、刚才我们一起制作的班级多媒体介绍,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可集成性。
3、新浪网等许多应用了多媒体技术的网站,体现了多媒体技术的超媒体的信息组织形式和通信线路的可传播性。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多媒体技术几乎成为我们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那多媒体技术是不是很早就出现了呢? 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1、1987年8月,第一块声卡问世,它标志着多媒体技术开始进入实际应用阶段。声卡的出现意味着计算机能获取、处理和播放声音。2、1988年,MPEG(运动图像专家组)建立,开始重视对运动图像(或称视频图像)的研究,这对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意味着计算机能处理视频图像。3、20世纪90年代,随着硬件技术的提高,多媒体时代到来,多媒体技术朝两条主线发展:音频技术和视频技术。
4、视频技术的发展经历三个高潮:AVI、MPEG、Stream三种视频存储格式。
5、音频技术的发展:单机为主的WAV和MIDI音乐;各种网络音乐压缩技术。师:余下的时间同学们可以自己看下我提供的这些多媒体软件或者是浏览相关网站,进一步了解多媒体技术的特征。
4、多媒体学习软件,可以把一册书的内容集成在一起,我们可以随时选择相应的需要的链接,跳转到相应的学习内容开始学习。这体现了多媒体信息是以超媒体的结构形式组织起来的。
4、多媒体学习软件,可以把一册书的内容集成在一起,我们可以随时选择相应的需要的链接,跳转到相应的学习内容开始学习。这体现了多媒体信息是以超媒体的结构形式组织起来的。
七、课堂小结
第五篇:《走进成语世界》教学设计
《走进成语世界》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的:
通过这次综合实际活动课,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动口说一说,动手写一写,自己演一演的过程中,帮助学生积累一些成语,使学生能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自己的语言。
二、活动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成语。
2、多媒体课件。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程:
同学们,在汉语广阔的土地上,有一个奇妙的成语世界。今天,我们将在这里一起走进这既熟悉又陌生的成语世界。你听,那里碧空如洗,风和日丽,山青水秀,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那里奇花异草,珍禽异兽,生机勃勃,让人目不暇接,耳目一新;那里至理名言,言简意骇,意味深长,让人受益匪浅,终身难忘。
你们听出了什么没有? 我们说话或写文章时,如果能准确地运用一些成语,将使我们的语言简洁、明了、生动、有趣。大家已学了不少成语,平常也积累了一些,现在我们在这里表现表现,同时也多多收集。今天在这里不光要说还要做些笔记,把自己喜欢的成语记录下来,能做到吗?
热身:让学生自由说成语。(每人说一个成语)
(二)成语接龙
1、根据给定的首个成语接龙。
2、根据幻灯提示进行成语接龙。
(三)成语植物园
1、根据幻灯提示的植物说成语。
2、学生自由说与植物有关的成语。
(四)成语生肖园
看幻灯展示的生肖图说成语。
(五)成语趣味园
看幻灯展示的内容说成语。
(六)成语数字园
在()中填入数字,使之成为一个成语。
(七)成语天字园
在带有“天”字的不完整成语中填入合适的字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成语。
(八)成语演示园
1、看同学的演示说一个成语。
2、听成语后按意思用动作、姿态演示出来。
(九)成语听说园
1、听成语意思说成语。
2、听成语故事说成语。
(十)总结:让学生带成语说一句话,说说自己在这课中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