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黑龙江省兰西县北安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藤野先生》(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藤野先生
学习要点:品评重点句段,体会鲁迅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以强盛祖国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体味富含感情色彩的语言,品析“无非”“实在”“大概”“居然”“似乎”等副词对表达文意的作用。
一、老师印象,激趣再读。
检查第一课时的学习效果和预习情况,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在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中选取了哪四个典型事例?分别表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2)作者是抓住藤的什么特征来进行描写的?
二、合作探究,研读品析。
1、感知作者情感(爱国)
①课文除了写作者 和藤野 先生交往的四件事外,还写了哪些事?这些事情和写藤野先生有什么内在联系?(提示:写了从东京到仙台途经日暮里和水户,写了仙台医专职员对他的“优待”,写了日本“爱国青年”的寻衅和课堂上看电影。)
②去仙台的途中,作者对“日暮里”和“水户”这两个地点记得很清楚,这是为什么?
从东京到仙台六七百里,所见甚多,但文章只提到“日暮里”和“水户”两个地方,因为“日暮”两字触发了作者的忧愤之情,所以印象深刻,几十年后还记得。至于“水户”,则是反抗清朝至死不渝的 朱舜水 先生客死的地方,作者对这样一位具有民族气节的学者自然会产生仰慕之情,因此对“水户”铭记不忘。写这些事情,反映了 鲁迅 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起了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
③作者到仙台后,受到了哪些优待? 请体会一下:作者对这种种优待有什么感受?
明确: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心。作者感到受到的不是尊重,包含着一个弱国国民的辛酸,表现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
④两件事情(匿名信事件、看电影)给作者怎样的刺激?
学生讨论后明确:这两件事对探索救国救民之道的鲁迅刺激很大。匿名信事件使作者深感弱国弱民倍受歧视的悲哀,激发了作者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为拯救民族、富国强民的斗争精神。“终于这流言消灭了”,鲁迅的正义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看电影事件”更深深地刺激了鲁迅。他极为沉痛而愤慨地写道:“中国是弱国……也无怪他们疑惑。”用这样的反语来表达作者的自尊心所受到的挫伤,思想上所受到的极大的震动,以及改变志向,弃医学文的决心。
⑤ 前面我们阅读了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一些文字,文中还有一些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这也就是全文的一条暗线。(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
找找看,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变化之感情。
学生思考,研讨交流:
A.在东京:厌恶之极,不屑与之为伍 B.去仙台:触发忧国之情 ;
C.弃医从文:—个人与祖国的尊严受到侵犯,思想受极大震动,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D.离开仙台: 热情赞颂 高度评价,怀念
⑥学到此,我们会想:在这样一位好老师的真诚帮助下,鲁迅定然能实现自己做医生的梦想,学成回国后去治病救人,救人救国。可鲁迅最终却作出了弃医从文的决定,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两件事情以后,鲁迅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要唤醒人们麻木的思想,当首推文艺。为此,他决定弃医从文。
具体解释请参看课文有关注释。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作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中国民众的愚昧、麻木,使他深感医学只能解救病人肉体的苦痛,要真正解救自己的民族,首先要救治人的精神,唤醒民众的觉悟。鲁迅的这种将个人的志愿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精神,是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体现。
教师提供参考意见如下:
较倾向于第(1)种:“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为这篇回忆散文的主旨和本意。理由:第一,散文叙述的焦点是藤野先生,文章的主题自然 和藤野 先生有直接关系,恰如结尾处点明的“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而从作品的实际效果看,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藤野先生的容貌和言行,是藤野先生的性格和品德。第二,从全文的结构看,是围绕藤野先生这个中心来组织材料的,虽说也贯穿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但前者是明线,后者是暗线。也正因作品饱含的爱国主义感情,从而使藤野的形象更为感人,可以说,爱国感情是文章的“底色”和背景。第三,鲁迅一直怀念藤野先生。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鲁迅全集》,译者增田涉写信征求选文意见,鲁迅回信说:“请你全权处理好了。在我看来,非放进不可的东西是没有了。不过《藤野先生》一篇请你译出加入。”1936年鲁迅又向来到上海的增田涉打听藤野的近况,可见其怀念之情。所以说,歌颂藤野先生是文章的主旨。(简介师生情)
三、品读提升,语言揣摩。
1935年日本要出《鲁迅全集》的时候,曾经问鲁迅选些什么文章好,鲁迅先生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目的是要借此打听藤野先生的消息,由此可见作者对先生的怀念。
集体朗读结尾一句话,研讨其含义。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讨论明确:
(1)“似乎”表明事实并未真的出现,不过是作者想象中的情景,而鼓舞的力量却是巨大的。强烈的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
(2)“良心发现”是指作者热爱祖国,勇于革命的思想受到触动。
(3)“增加勇气”是指作者在长期遭受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迫害时,一旦想到藤野先生对自己乃至对中国的希望时,便增加了斗争的勇气。
(4)“正人君子”是反语,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为“正人君子”的文人。
(5)“深恶痛疾”是“最厌恶最痛恨”的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决心以笔作刀枪和反动势力斗争到底,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这种把与藤野先生的深情厚谊和作者的爱国思想融合在一起,把对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斗争融合在一起的结尾,概括了全文中心,深化了主题,加强了文章的战斗性。
四、课文总结
欣赏一篇优秀的作品,就像品味陈年佳酿,只有用心体悟,才能获得心灵的飞跃和思想的升华。鲁迅的文章尤为如此。走进散文《藤野先生》,使我们更亲近地触摸了鲁迅奋然前行的心迹,更深透理解了鲁迅感念师恩的丰富内涵。藤野先生,令鲁迅感念,更镌刻在读者的心中,愿我们在关爱的沐浴中,生活的天空更为湛蓝、亮丽。
五、作业布置
①课外可选读 鲁迅 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或散文诗集《野草》让学生阅读。
板书设计:
添改讲义
工作认真负责和热心帮助
纠正解剖图
对学生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尊重科学,主动热诚
尊师、颂师、关心解剖实习
热情诚恳、体贴入微、没有偏见
第二篇:语文:第1课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第1课 藤野先生
教学设想:
通过主问题的设计引出学生对藤野先生的了解,理解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之情。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
2、揣摩体味相关词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学习细腻描述人物言行的写法。
4、体会爱心献给他人的美好情感。教学重点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与主旨。
2、揣摩词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体会爱心献给他人的美好情感。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导入语:人的一生中总会有些令人难忘的经历,有些经历让你感受到温暖,有些经历让你感受到痛苦,有些经历让你感受到奋斗的乐趣。在鲁迅先生的一生中也有过这样的时候,那就是他的老师。我们已了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的文章,看看在鲁迅先生的记忆中的另外一位老师。
2、简介时代背景:国情,作者人生、思想。
二、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纠正字音,并思考:
(1)文中“我”的活动变换了3个地点,它们是 东京、仙台、北京。(2)“我”的这些活动是按照时间顺序来组织的,文章的线索是什么?(3)根据地点变化,将课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1 — 3段)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这为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埋下了伏笔。第二部分(第 — 段),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写“我”在仙台结识藤野先生,受先生教益,赞扬先生的崇高品质,以及“我”弃医学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第 — 段)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2、再读课文,找出鲁迅对藤野先生感情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作者对老师的感情如何?
——感激、敬仰、怀念„„
三、研讨人物
1、本文写了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哪几件事?用简要语言加以概括。
(1)写藤野先生检查并从头到末地修改“我”抄的讲义。表现了先生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写藤野先生指出“我”绘的解剖图中的错误。表现了先生热情关心,严格要求的工作作风。
(3)写藤野先生为“我”不信鬼神,敢于解剖尸体而感到高兴和放心。表现了先生的正直无私,直挚诚恳的工作精神。
(4)写先生向“我”询问,了解中国女人裹脚的情形。表现了先生的探索研究,实事求是的精神。
2、根据上面事例,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在中心词前面用恰当的修饰语作概 括。答:鲁迅描写了一个 的藤野先生。
(认真负责、严格要求、循循善诱、关心爱护、从严治学、热情关怀、正直诚恳、毫无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四、探究阅读
1、为什么鲁迅对先生会有这样深厚的感情?(介绍鲁迅当时在日本的处境)
当时中国落后挨打的背景,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处境的介绍,以利于学生理解鲁迅在碰到象藤野先生这样的老师时的感激和敬仰之情。
2、文章主要写藤野先生,为何要写东京的留学生和初到仙台的情况?或交待动机或正面衬托或反面衬托要区别对待。
在这样的处境中碰到这样的一位导师,真的令人一生难忘。所以在20年后,鲁迅依然记忆犹新,特别是在陷入困境的时候,更会想起他来。
3、阅读课文最后一个小节,思考:在这段文字中先生要说出的是些什么话语。我为什么良心发现的,增加了勇气,继续写文章?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五、拓展延伸
在你的人生经历中有没有最感动的时候?什么事情,什么人,对你有什么启发?
(这一组问题,其实是由问题鲁迅对藤野先生的感情引出的,由这个问题带学生进入对藤野先生的了解,对鲁迅当时处境的理解,对鲁迅对藤野先生情感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自己的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感动。)
六、课外作业
课外阅读《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回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将寿镜吾、章太炎、藤野先生加以比较,写一段话来,看看他们各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第三篇:语文:第1课《藤野先生》说课稿1(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藤野先生》说课稿
一、说教材
《藤野先生》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还要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还要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这篇回忆录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将本课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1.知识目标
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了解鲁迅先生中青年时代的心路历程 2.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手法 品味文章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3.情感目标
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的高贵品质;体会鲁迅先生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培养自己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重点难点
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如果讲课时不分巨细、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所以我设计的本课重点为:。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手法 难点为:品味文章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三)、课时安排
这篇课文我设计用两个课时完成教学,第一个课时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了解鲁迅先生中青年时代的心路历程,第二课时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手法,品味文章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并进行比较阅读
二、教法
新课程的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特制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定如下教学与学习的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当今课堂教学一股清新的活水,能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命。采用情境教学,可以较好地扣住教材特点,落实教材因素和学生因素,强化训练目标,引诱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2.朗读感受法
《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性散文写的是作者终生难忘的伟大的人,记的是震动作者灵魂的典型的事,因此不管是议论抒情的语言还是写人记事的语言,都包含感情。学习中,指导学生多朗读,运用齐读,精读、默读等阅读方法,让学生与课文进行多次接触,心灵融入浓浓情感之中
3.质疑探究法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看到成功的记录,这种成就感促使学生可持续性地发展。4.讨论分析法
这既是个体的学习,又是团体的学习。讨论是一种双向或多向的活动,当中体现了个体的思维,又有思维的碰撞、磨合、吸纳,是合作学习的体现。
三、学法
学法指导——依据“三有利”原则 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思维。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以利于学生终身可持发展。③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体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四、教学过程 一听一段故事
1多媒体播放小提琴曲《思念》教师饱含情感的讲述:
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好的导语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锣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此导语设计贴近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再配以《思念》,自然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引出本课内容。)2.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3.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疑问
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说一些感受 1.说一说藤野先生
鲁迅写藤野先生,抓住他的外貌特征、衣着穿戴入手去写他的“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衣着“模糊”,冬天穿一件“旧外套”,有时“忘记带领结”;再写他“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作自我介绍。这形象地描绘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再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表现他的精神品质。检查订正“我”所抄的讲义、纠正“我”所绘解剖图中的错误,对“我”肯解剖尸体的高兴和放心及问“我”中国女人裹脚的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对鲁迅的热情关心、耐心帮助和教学工作上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读起来特别亲切感人。
让学生以“从------------中,我感受到藤野先生的--------”这样的句型说话,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引导学生认识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在整体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进一步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与事件中的人物对话,在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2.说一说鲁迅先生
怀念藤野先生是文章的一条明线,本文还有另外的一条线索,就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许多材料,如写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写仙台医专日本人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写作者的弃医从文,都是围绕着这条内在线索,为了让学生很好的把握这两条线索,体会文章篇幅虽长,却脉络分明,材料虽多却秩序井然,为了让学生把握还双线的脉络。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本文是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年后写的,你能不能读出字里行间鲁迅流露出的情感呢?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能体现鲁迅对藤野先生怀念的文字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2.文章这篇课文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却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从这些文字中你能看到一个什么样的鲁迅呢?
在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中,教师穿插介绍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
仙台学医的动机,在《呐喊》自序中写到“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有促进了国人对维新的信仰。”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思想选择了医学这一职业的。可是,当在学医的过程中,看到了枪毙中国人的影片后,而且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鲁迅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于是促进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产生。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是做毫无意义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素,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首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3.写藤野先生与爱国是否冲突?二者有无交点?
这三个问题环环相连,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理清文章的脉络
二者并不矛盾,因为爱国而学医、因学医而见藤野先生、因爱国而弃医、因弃医而别藤野先生!,文章的主题也水到渠成。写学医弃医,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也更深刻、含蓄地表现出作者的赤诚爱国情。三品一处妙笔
本文带有较多的文学性,这不仅从选材和描写上可以看出来,而且从语言运用上也显示出它的文学性。
本文语言精练准确,耐人寻味,常常在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中,有力地表现了丰富深刻的含义和复杂深沉的心境。如开头写“清国留学生”和中国留学生会馆的文字。又如:“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再如:“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文中多处运用巧妙的说法进行讽刺,如:“形成一座富士山”“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精通时事的人”日本的“爱国青年”等。而“标致”“正人君子”则是用反语进行讽刺了。
让学生以“我发现文中有这样一处妙笔。----------”的句式说话,品味文章的秒处 自主”和“感悟”是语文新课标中闪亮登场的两个关键词,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学生感悟了,语文能力和水平才能提高,体味个中的妙处,既能使学生再次认真的阅读文本,也是学生个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体独特阅读体验的一次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品析文章的能力。
四、做一次比较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有效方法。比较阅读是一教高的阅读层次,有利于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深刻地理解读物的内容,提高阅读效果。
在这一关键环节中,教师应设计好适合于学生的“台阶”,让学生达到自学的效果。采用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第四篇:语文:第1课《藤野先生》说课稿1(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藤野先生》说课稿
一、说教材
《藤野先生》是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在频繁跟换篇目的语文教科书里,能一而再、再而三被保留的,便是名篇中的名篇,鲁迅的《藤野先生》便是这样的经典。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进而了解社会人生;还要继续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还要注意品味含义丰富的语句。” 这篇回忆录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作者追述了自己弃医学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对阅读和写作的要求,将本课教学目标拟订如下:
1.知识目标
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了解鲁迅先生中青年时代的心路历程
2.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手法
品味文章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3.情感目标
学习藤野先生严谨认真热诚正直的高贵品质;体会鲁迅先生深沉的爱国主义情怀。从而培养自己使祖国强盛为己任的爱国主义情操
三、重点难点
本文篇幅较长,涉及的人和事较多。如果讲课时不分巨细、面面俱到,势必会顾此失彼,给学生“零碎”的感觉。所以我设计的本课重点为:。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手法
难点为:品味文章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
四、课时安排
这篇课文我设计用两个课时完成教学,第一个课时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了解鲁迅先生中青年时代的心路历程,第二课时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多方面表现人物品质的手法,品味文章中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并进行比较阅读
五、教法
新课程的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以学定教的原则,特制定如下教学与学习的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法”是当今课堂教学一股清新的活水,能为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命。采用情境教学,可以较好地扣住教材特点,落实教材因素和学生因素,强化训练目标,引诱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能力。
2.朗读感受法
《藤野先生》这篇回忆性散文写的是作者终生难忘的伟大的人,记的是震动作者灵魂的典型的事,因此不管是议论抒情的语言还是写人记事的语言,都包含感情。学习中,指导学生多朗读,运用齐读,精读、默读等阅读方法,让学生与课文进行多次接触,心灵融入浓浓情感之中
3.质疑探究法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看到成功的记录,这种成就感促使学生可持续性地发展。
4.讨论分析法
这既是个体的学习,又是团体的学习。讨论是一种双向或多向的活动,当中体现了个体的思维,又有思维的碰撞、磨合、吸纳,是合作学习的体现。
六、学法
学法指导——依据“三有利”原则
①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思维。
②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学习方法,以利于学生终身可持发展。
③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操作模式:自主探究,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一听一段故事
1多媒体播放小提琴曲《思念》教师饱含情感的讲述:
七年级我们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回忆起自己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老先生的“方正、质朴、博学”,令童年鲁迅信服、敬畏。但鲁迅在回忆中说:“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却是另外一位日本人——藤野先生。藤野先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生是怎样的一个人?是什么让鲁迅这样深情感念呢? 为什么在1935年,日本岩波文库要出版《鲁迅选集》,译者增田涉到上海征求鲁迅意见,问他选哪些文章才好。鲁迅回答:“一切随意,但希望能把《藤野先生》选录进去。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感受这段难忘的经历、认识这位给鲁迅以鞭策的先生好的导语犹如唱戏前的开台锣鼓一样未开台先叫座,此导语设计贴近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再配以《思念》,自然就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自然引出本课内容。)
2.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3.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提出疑问
新课程标准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对书本质疑,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此环节旨在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说一些感受
1.说一说藤野先生
鲁迅写藤野先生,抓住他的外貌特征、衣着穿戴入手去写他的“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衣着“模糊”,冬天穿一件“旧外套”,有时“忘记带领结”;再写他“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很有顿挫的声调”向学生作自我介绍。这形象地描绘出一位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再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表现他的精神品质。检查订正“我”所抄的讲义、纠正“我”所绘解剖图中的错误,对“我”肯解剖尸体的高兴和放心及问“我”中国女人裹脚的事,表现了藤野先生对鲁迅的热情关心、耐心帮助和教学工作上的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态度,读起来特别亲切感人。
让学生以“从------------中,我感受到藤野先生的--------”这样的句型说话,通过小组讨论探究引导学生认识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和抓住主要特征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在整体把握和感受文章之后,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进一步深入文本,与作者对话,与事件中的人物对话,在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
2.说一说鲁迅先生
怀念藤野先生是文章的一条明线,本文还有另外的一条线索,就是作者的爱国主义情感,许多材料,如写东京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写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写仙台医专日本人的寻衅和看电影事件,写作者的弃医从文,都是围绕着这条内在线索,为了让学生很好的把握这两条线索,体会文章篇幅虽长,却脉络分明,材料虽多却秩序井然,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为了让学生把握还双线的脉络。我设计了三个问题
1.本文是鲁迅离别了藤野先生二十年后写的,你能不能读出字里行间鲁迅流露出的情感呢?学生速读课文,找出能体现鲁迅对藤野先生怀念的文字
2.文章这篇课文题为“藤野先生”,但有一半以上的篇幅却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从这些文字中你能看到一个什么样的鲁迅呢?
在第二个问题的回答中,教师穿插介绍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
仙台学医的动机,在《呐喊》自序中写到“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象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有促进了国人对维新的信仰。”可见他是怀着救国救民的思想选择了医学这一职业的。可是,当在学医的过程中,看到了枪毙中国人的影片后,而且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鲁迅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于是促进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思想产生。他觉得,“医学并非一件要紧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是做毫无意义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素,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首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3.写藤野先生与爱国是否冲突?二者有无交点?
这三个问题环环相连,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理清文章的脉络
二者并不矛盾,因为爱国而学医、因学医而见藤野先生、因爱国而弃医、因弃医而别藤野先生!,文章的主题也水到渠成。写学医弃医,表达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也更深刻、含蓄地表现出作者的赤诚爱国情。
三品一处妙笔
本文带有较多的文学性,这不仅从选材和描写上可以看出来,而且从语言运用上也显示出它的文学性。
本文语言精练准确,耐人寻味,常常在看似平淡无奇的语句中,有力地表现了丰富深刻的含义和复杂深沉的心境。如开头写“清国留学生”和中国留学生会馆的文字。又如:“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60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再如:“他的脸色仿佛有些悲哀,似乎想说话,但竟没有说。”“其实我并没有决意要学生物学,因为看得他有些凄然,便说了一个慰安他的谎话。”
文中多处运用巧妙的说法进行讽刺,如:“形成一座富士山”“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精通时事的人”日本的“爱国青年”等。而“标致”“正人君子”则是用反语进行讽刺了。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新课标第一网(www.xiexiebang.com)--中小学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让学生以“我发现文中有这样一处妙笔。----------”的句式说话,品味文章的秒处
自主”和“感悟”是语文新课标中闪亮登场的两个关键词,在阅读教学中,只有学生感悟了,语文能力和水平才能提高,体味个中的妙处,既能使学生再次认真的阅读文本,也是学生个体独特阅读体验的一次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品析文章的能力。
四、做一次比较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句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比较,是人们认识、鉴别事物的一种有效方法。比较阅读是一教高的阅读层次,有利于调动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加深刻地理解读物的内容,提高阅读效果。
在这一关键环节中,教师应设计好适合于学生的“台阶”,让学生达到自学的效果。采用探究学习的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第一网----免费课件、教案、试题下载
第五篇:河北省承德市平安堡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课《藤野先生》导学案 新人教版
第1课《藤野先生》导学案
【自研导学】 预习目标:
1、默读课文,积累“绯红、诘责、畸形、深恶痛疾”等词语。
2、了解藤野先生的思想品格,了解鲁迅先生中青年时代的辛苦历程,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特征和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思想品质的写作特点。
3、学习藤野先生正直、热情、治学严谨的高尚品质和重视中日友情、毫无民族偏见的精神。
【知识超市】
▲叙事散文 是指以写人、记事为主要内容的散文。叙事散文在形式上与一般散文一样,具备灵活自由,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在内容上,叙事散文强调通过对具体事件的记叙与描写,来刻画人物,抒发作者情感,表达作者思想。
▲ 鲁迅 浙江绍兴人,原名_________,字_______。我国伟大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代表作品 《呐喊》《彷徨》《狂人日记》《朝花夕拾》
▲ 课文《藤野先生》选自散文集《 》。它收录了鲁迅于1926年2月至11月见写作的十篇回忆性散文。这些散文最初在《莽原》半月刊上发表时,总题为“旧事重提”;1927年5月编印成书时该题为“朝花夕拾”。这是鲁迅回忆青少年时代经历的一组文章。(《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
▲ 背景1902年3月,22岁的鲁迅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离别祖国,到日本留学。1904年8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想用医学“救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医”,为反压迫、反侵略的斗争出力;还想以医学作为宣传新思想的工具,启发人们社会改革的信仰,达到改造国家的目的。但是,现实的教育,使他终于认识到“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重要的是改变人们的精神,于是1906年秋便弃医从文,离开仙台回北京,1
决定用文艺唤醒人民,使祖国富强起来。鲁迅在仙台医专学习期间,结识了藤野先生,并建立了深挚的情谊。
【研读文本】
一、默读课文,找出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的事件,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事件 思想品质
二、概括人物形象:藤野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作者在文中怎样表述了对藤野先生深厚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