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游牧民俗教案(5篇可选)

时间:2019-05-12 23:15: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蒙古族游牧民俗教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蒙古族游牧民俗教案》。

第一篇:蒙古族游牧民俗教案

第一讲 狩猎民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蒙古族的游牧民俗;

②通过了解蒙古族的游牧民俗,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直接感受,引发思考,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了解蒙古族的游牧民俗。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表达等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蒙古族游牧民俗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配以蒙古族游牧图片进行课件演示,学生欣赏。

师:你知道图中是哪个民族吗?(蒙古族)这是什么场景呢?(蒙古族的游牧场景),今天老师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蒙古族的游牧民俗,你们感兴趣吗?《游牧民俗》。(教师板书)

二、讲授新课:

1、源于生灵的五畜命名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4页,用最大的声音读一读“源于生灵的五畜命名”

师:“五畜”指的是哪几种牲畜? 教师指名回答后,大屏出示五畜图片 全班同学再齐声读一遍

师:根据五畜体型的大小可分哪两类? 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

哪些牲畜为大畜?哪些牲畜为小畜? 根据牲畜蹄掌的形状分哪两类? 根据反刍和不反刍的生活习性分哪两类?

那么,什么是反刍动物呢?(教师大屏出示,学生读)根据放牧远近分哪两类? 根据繁殖季节,分几类?

以上,分别是学生回答,教师大屏出示。

师:是啊!蒙古人特别重视对牲畜的保护和喂养,他们爱护牲畜,保护牲畜,提高牲畜的存活率。这样,聪明的蒙古族牧民就可以保证畜群的规模的稳定。

蒙古族牧民以水草为第一,牲畜第二,为了水草能很快恢复,牲畜能就近吃到新鲜牧草,人们不辞辛劳地进行游牧。蒙古族长期以来保持着独特的游牧方式,他们遵循畜牧业生产规律,实施四季放牧。下面就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了解四季游牧方式,然后向全班介绍

教师指导第一小组交流春季营地 指导第二小组交流夏季营地 指导第三小组交流秋季营地 指导第四小组交流冬季营地

师:按四季游牧,对牲畜的成长非常有利。游牧文化不仅体现在人与动物和谐,而且体现在人与动物的亲昵关系上。

你们想了解牧人与牲畜怎样和谐相处的吗? 板书:人畜相处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页,人与牲畜的和谐相处 师:牧人与牲畜是什么关系?

生:牧人与牲畜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生产对象的关系,牲畜是牧人不会说话的“朋友”和“伙伴”

畜牲是常用的骂人话,可是蒙古人从不对牲畜所粗话,更不打骂,对马以朋友相待。以情服畜,以畜管畜,发挥头羊、儿马的作用。放牧呈半野状态,任其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采食玩耍。即使牲畜犯了错误,触犯了牧民,也不处罚。

那么,蒙族牧人用什么方法驯服牲畜? 生:感化的方法

师:请你说说蒙族人怎样用“感化”的方法驯服烈马的? 生回答。师出示图片 他们怎样感化母羊育羔呢? 小组内说说,再指名回答 牧人有怎样感化母骆驼的呢? 同桌互相说说,然后汇报

师:蒙古牧人可真了不起,“感化”牲畜是牧人与牲畜和谐相处的典型范例。希望同学们也要学习蒙古牧人的品格,爱护动物,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身边的动物和谐相处。同学们能做到吗?

请你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与你身边的小动物和谐相处的?

三、拓展延伸:

你们还想进一步了解蒙古族游牧的情况吗?请你们欣赏图片

四、总结升华,实践延伸

同学们,今天学习了《蒙古族游牧民俗》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学 生谈收获。)

师总结:我们蒙族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生活,感受着生活,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优良品格,用勤劳和智慧去创造我们美好的生活。同学们有信心吗?

五、布置作业:

收集和查找蒙古族游牧图片,谈谈蒙古族的游牧情况。教学反思:

第二讲蒙古族生活民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蒙古族的生活民俗;

②通过了解蒙古族的生活民俗,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直接感受,引发思考,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了解蒙古族的生活民俗。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表达等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蒙古族生活民俗。

四、教学过程:

1、请同学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蒙古族不同部族服饰和头饰之间有哪些区别?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3、组长汇报

4、师生合作学习。

5、出示图片让孩子们找出区别。

6、小结。

7、自学第二课和第三课。

思考:

1、收集蒙古族饮食习俗、礼仪等相关知识。

2、观察所居住的城镇里,有无蒙古族传统特色的建筑物。教学反思:

第三讲蒙古语言文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蒙古族语言文字;

②通过了解蒙古族语言文字,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直接感受,引发思考,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了解蒙古族语言文字。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表达等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蒙古族语言文字。

四、教学过程:

1、请同学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所使用的语言属于哪一语种的哪个方言区?请说出它的基本特点。

(汉语 东北方言 特点:最具有活力和亲和力语言,东北方言风趣幽默、活泼俏皮、直白辛辣语义丰富等特点。)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3、组长汇报

4、师生合作学习。

5、小结。

6、自学第二课

思考:

1、自己的民族文字里发现了哪些优美神奇之处? 教学反思:

第四讲蒙古族传统艺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蒙古族传统艺术;

②通过了解蒙古族传统艺术,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直接感受,引发思考,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了解蒙古族语言文字。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表达等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传统艺术。

四、教学过程:

1、请同学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蒙古族传统艺术包括哪些?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3、组长汇报

4、师生合作学习。

5、小结。

7、自学第二、三、四、五课

思考:

1、收集有关马头琴的故事。讲给父母听。教学反思:

第五讲蒙古竞技民俗

第一课

体育竞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体育竞技知识。2.热爱蒙古族体育文化。教学过程:

一、彪悍的博客竞技

鄂尔多斯那达慕中的摔跤比赛,以鄂尔多斯搏克为主。鄂尔多斯搏克,是蒙古式摔跤的一种地方形式,是非常自由式的摔跤方式。用毛毡制作的摔跤服上面将腰带斜搭在肩腰之间,双手攥紧不放,使用腰部扭动,手部摆动和双腿拌踢等技巧摔倒对方,这完全是力量均衡式的较量。鄂尔多斯式摔跤不分年龄、不限时间。由于有时持续时间长达半天,也是耐心、恒心、信心与决心的较量。

二、神奇的赛马技巧

蒙古马和阿拉伯马曾是世界两大名马,蒙古马就是蒙古族长期精心培育的优良马种。蒙古族爱马,赛马也是男女老幼最喜爱的活动。

每当春末夏初,给马打鬃、去势、印号,许多青年人来帮忙,除干活外,赛马成了习惯。就是几人在一起放牧或路上相逢也要跑几千米比比谁的骑术高,看看谁的马儿快。每当草原举行那达慕大会,近者方圆五十公里。远者上百公里以外的牧民,纷纷驱车乘马赶来聚会,参加披红扎彩的长距离赛马。蒙古族赛马是蒙古族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之一。旧称赛马、射箭、摔跤为男子三项竞技。蒙古赛马比赛今多在那达慕大会时举行。届时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远近百里以至几百里的牧民驱车乘马赶来聚会,参加赛马活动。赛马场上,彩旗飘飘,鼓角长呜,热闹非凡。

蒙古族赛马不分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一起上阵,直线赛跑,其距离40、60、80、华里不等。为了减少马的负荷量,不论老少,大都不备马鞍,不穿靴袜,只着华丽彩衣,配上长长彩带,显得格外英武。

规则介绍:比赛一般以红旗或口哨为令。比赛开始,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扬鞭策马,竞相追赶,观者欢呼鼓掌跺脚助威,先到达终点者为优胜。赛马结束时,一般要举行授奖仪式,获奖的马匹和骑手要并排列队于主席台前,先由专人在台上唱颂赞马词,接着往名列榜首的骏马身上撒奶酒或鲜牛奶等。

三、精湛的射箭技法

射箭,是蒙古族古老久远的一项竞技运动。它源自于蒙古族早期狩猎时代用弓箭自卫和猎获野兽的活动,后来在作战中他们又用弓箭射杀对手。在成吉思汗时代射箭比赛已经出现,成为蒙古族一种竞技娱乐活动和蒙古民族擅长的武功之一。鄂尔多斯蒙古人,几百年来守护、祭祀成吉思汗弓箭。成吉思汗弓箭,作为八白宫供奉圣物之一,在鄂尔多斯人心目中是神圣的。因此,在那达慕大会上的射箭比赛,主要为继承传统、显示鄂尔多斯蒙古人威风而进行的。射箭比赛开始时,祝颂人用鲜奶抹画弓箭,并念诵《弓箭赞》:

从苍天而降临 扬可汗圣主威风 震慑顽敌之魂魄 武士着装之徽星 驰骋骏马之伴随 用金银装饰的 宽大的黄色弓啊 我们赞颂你 你是 神州大地万众 吉祥幸福的象征

射箭,分骑射和静射两种。弓箭的式样、重量、长度、拉力都不限。骑射,就是从奔跑的马上向左右目标射箭。参加骑射的人数不限,对骑马、弓箭都无统一要求,射场一般有宽4米,长85米至100米的跑道,设三个靶位,每靶相距约25米,从第一靶开始依次在2米高的木架上挂一个彩色布袋。靶位距跑有一定距离,每人每轮一马三箭,共射三轮为九箭,最后以中箭多少决定胜负。

静射,就是站立射靶。蒙古族射箭活动用的靶,在早期有草靶和牛羊皮靶,近代才出现了毡靶或棉布袋靶。比赛用的弓在民间有传统的榆木弓和柳木弓,高档次的为牛角弓和钢弓、塑弓。现代射箭,在距射手15至20米处设一靶牌,靶心向外以次为黄、红、兰、黑、白五种颜色的圆环,射中最里面的得100分,然后依次为80、60、40、20分。此外,还有一种靶的靶心是活动的,箭中靶心会自动掉下来。

四、有趣的掷布鲁运动

布鲁是蒙古族狩猎和放牧的工具。早期的布鲁大都是榆木制作的,后出现头部带有金属的布鲁。按用途和形状的不同,布鲁可分为“朱日很布鲁”、“图古乐根布鲁”和“海雅木拉布鲁”3种。“朱日很布鲁”用铜、锌、铁、铅铸成鹊卵大小的椭圆形小球,然后用铁线串起拴在布鲁头上,多用于野外行走或夜晚出行时当作防身武器。“图古乐根布鲁”在布鲁头部用刀刻制细而深的花纹并灌入铅而成,用于掷远和打猎。“海雅木拉布鲁”头为扁形,握柄为圆形,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使用的布鲁。布鲁比赛分掷远和投准两种。掷远布鲁为“海雅木拉布鲁”,投准布鲁为“图古乐根布鲁”。掷远时按一定的距离,用规定布鲁掷远,掷出最远者为胜。

教学反思:

第二课

智力竞技 教学目标:

了解蒙古族智力竞技。掌握一定的智力竞技技巧。教学过程:

一、游牧生活的演示—沙嘎游戏

在蒙古民族漫长的生活岁月里,产生了许多种体育和娱乐性游戏,而玩“沙嘎”就是其中的一种掷骨游戏。

玩“沙嘎”,蒙古语又叫“杰林亥衣那”,意即“扔六十个子”的游戏,因以六十颗黄羊腿腕骨为子而得名。黄羊腕骨细小精巧,十分适合于这种游戏。如没有黄羊骨,也可用普通羊腕骨代替,但需打磨棱角,使之圆润光滑;沸水熬煮,使之存肉尽剔,且呈乳黄亮色为宜。

“沙嘎”的玩法一般以四人以内为宜。因为此种游戏需取用蒙古包中矮柜之盖以为盘,盘小人多,玩起来不方便,所以二人游戏者居多。如四人参加游戏,则两两人为对家,其余二人为另一组。游戏至多六个人参加,而此时则需两付“沙嘎”,分两个盘子进行游戏了。二人游戏时,先取两子掷于盘上,若两子形状各异,则由另一人再掷,直至其中一人先掷出两子形状一致者方可开局。开局者满捧六十子撒于盘上,观察子与子互相有无重叠压倚者,有无撒出盘外六子及以上者。如有上述情况,则判为犯规,由另一人再撒,直至最低五十五个子均在盘中,且子与子间互不相侵,方可以指相弹,并根据子的四个面坐、站、躺、卧形态,分别以羊、马、山羊、骆驼名之,使名称相同的两子相弹碰撞,不可出盘,也不可碰撞其它子,如此便算吃掉一子,从盘上取下,握在手中。其中玩法很多,有的规定握在手中的子满十个才能放在盘外,否则即犯规;有的规定欲碰撞哪个子时,就不能再中途变换碰撞别的子,也不准以手指指点点,只许静坐默察,然后动手弹子。如此这般,直至两人将盘中子尽行弹完,以弹掉的子多者为胜。

也有一种玩法是在盘中只剩数子时,一方可添手中子相同枚数于盘上,直至将盘中子尽弹入囊中而告结束。

准时按一定的距离立一物,选手投三次,投准多者为胜。

二、狩猎生活的智慧—鹿棋

鹿棋是蒙古族传统的竞技娱乐项目,蒙古语里称作“包哥吉日格”,它是蒙古族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喜爱的棋类。鹿棋有很精致的木雕鹿和狗的棋子,棋盘绘在木板上。但平常游艺时可以用牛羊的踝骨和小石子做棋子,把棋盘画在纸上或沙土上,便于人们可以随处下鹿棋。

三、草原智者的游戏—蒙古象棋

蒙古象棋,蒙语称为“沙塔拉”,亦写为“喜塔尔”,这是阿拉伯“沙特拉兹”的转音。是自蒙古古代社会就流行的一种棋种。蒙古象棋的某些走法与国际象棋相同。但是蒙古象棋又有自己的特色,如马无别足限制和不得最后将死对方的官长,官长和车之间一般不能易位,需易位时,先动官长向车走两格,然后让车从官长上面跳过去,马或驼不能直接做杀,一般不允许吃光对方,要给对方留一子。它的棋盘是由颜色深浅交替排列的六十四个小方格组成的正方形,与国际象棋的的棋盘一模一样。浅色的叫白格,深色的叫黑格,棋子也分白黑两种,共三十二个,双方各有一王、一帅、双车、双象、双马和八个小兵。不同的是,蒙古象棋把象刻成骆驼,把兵刻成猎狗的形象,增添了草原游牧生活的气氛和特色。在民间,玩蒙古象棋仍然是古波斯的走法,这也是国际象棋原来的走法

教学反思:

第六讲蒙古族礼议民俗

第一课人生礼仪

教学目标:

了解蒙古族的人生礼仪。教学过程:

一、诞生礼

蒙古族人民对于生儿育女极其重视,所生婴儿无论男女,均在婴儿落地后即在家门外树立标志。如生婴儿为男的,即用榆树枝条削一付一尺五寸至二尺的弓矢,挂在门外。如所生婴儿为女的,就在门外挂一个红布条。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洗礼仪式,备办酒席招待亲朋,以示报喜。洗完后用羊皮襁褓把婴儿包起来,并以传统习俗用黄油等奶食涂抹婴儿额头,祝福他健康成长。

婴儿满月时,再次屠牛宰羊,张设酒宴大飨亲友,以示庆祝。亲友所赠礼品中,唯婴儿外祖父母的最重,如是冬季,赠送各种讲究的裘皮,夏季多为绸缎、布匹,如果婴儿的外祖父母家生活富裕,还要送牛羊或骏马。

婴儿在襁褓时期,在内蒙古东部地区,一般皆备有木制摇篮,篮内铺有软物品和荞麦皮厚褥子,婴儿仰脸卧于其中,并用布绳紧紧地绑起来,枕的是装满糜米的小硬枕头,据说这样成长的孩子头行与体形都好看。在摇篮挡头上挂有古钱或其他象征吉祥之物。一般婴儿满月后即入摇篮,首次入摇篮时要举行小型摇篮宴,并用黄油等奶食涂抹摇篮,以示庆贺。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一般在室内用布为婴儿隔开一角,以遮挡风寒。为保持婴儿身体的正常体温,还要为婴儿铺盖上用驼绒制做的被褥,把明沙炒熟后装在两个布袋内,轮换放在婴儿肚腹两侧。在备有摇篮的地方,把摇篮放在母亲身边,母亲时常以手摇动,有的还哼着摇篮曲,令婴儿安睡。在婴儿大小便的地方,放上易吸收潮气的经过热炒的明沙,湿了再换新的。这在当时的条件下,也算解决得既方便又卫生。笔者就是在这种传统的摇篮里被紧紧绑着长成人的,未见体格有何异常之处。现虽已达古稀之年,健康状况良好,身体还挺硬朗。这也许是得益于我的民族的传统的抚育方式吧。今天除在家乡民间仍有人使用这种摇篮外,居住在城市的蒙古人已经很少有人用它了。我的三个孩子就不是经过旧式摇篮的捆绑长大的。他们现在也很健康,都是年轻有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地工作着。而这当然于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蒙古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分不开的。

二、人生的祝福—剪发礼

剪发礼是蒙古族人生三大喜事之第一大喜事,是蒙古民族生存状态与生存逻辑的凝聚点而存在的民间习俗,是海西蒙古族非常讲究的人生礼俗。

海西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四周的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格尔木市、大柴旦及茫崖行委等地区,海西蒙古族人口为2.48万人。

海西蒙古族是蒙古民族和硕特部的主体,和硕特部是西蒙古四部之一,由于长期群落独居,因此礼俗风尚独具特色。海西蒙古族在孩子未长到三岁前,孩子的胎毛不准剪发、不准染尘、不准洗梳;剪发礼首先要掐算剪发吉祥日;仪式首先剪发贵人开第一剪,其次是家剪,三是客剪;参加剪发礼的客人要给被剪发孩儿赠送礼品;一是哈达,象征吉祥如意;二是年幼母畜,象征财富,是孩子的第一笔财产,它与孩子一起成长、繁殖;剪发礼赞词是对孩子一生的教育珍言。

海西蒙古族剪发礼体现了具有民族信仰和崇尚观念的价值趋向,并立足于海西蒙古族人生礼俗之首,所以,它具备了民族习俗、史料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海西蒙古族剪发礼具备了传承歌曲、赞祝词的重要作用,使剪发礼歌曲、赞词得以保存。海西蒙古族剪发礼赞词和歌曲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生活习俗及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呵护和寄托等,蕴涵着教育、哲理、思想等方面的丰富内涵,使其成为剪发孩儿的人生第一课。

三、生命的里程—成年礼

成吉思汗祭奠的第三天,是一年一度的成人仪式,又叫做查干苏鲁克祭,每个满十五岁的少年都要在那一天参加仪式走向“成人”。关于查干苏鲁克大典的来历,在鄂尔多斯有几种传说。一种是:成吉思汗刚到五十大寿之时,忽染贵恙,两月后方愈,遂谓从此了结八十一天的凶兆,便在三月二十一这天,拉起万群牲畜的练绳,用九十九匹白母马之乳,向九十九天祭洒,并将“溜圆白骏”涂沫成圣,谓之玉皇大帝的神马;另一种传说是:成吉思汗五十岁那年春天,碰上罕见的荒年旱月,成吉思汗认为春三月主凶,是个凶月,必须使之逢凶化吉,于是就用九十九匹白母马之乳,向苍天祭洒。将一匹白马用白缎披挂,使之成圣,作为“洁白的畜群”的象征加以供奉。以后每年举行这一仪式,便称之为“查干苏鲁克”祭典。在元代所著的《十福经典白史》中也明确地记载,“成吉思汗系母马九十九匹,洒祭鲜奶”。史书《水晶珠》中也写道:“成吉思汗五十岁之辛未年,属于客鲁连河畔之时,用宝马之初乳,向无上苍天献祭,并将此事好生定为法令,降旨蒙古全国而行之”。

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以前他的祖先就用母马之乳洒祭苍天。成吉思汗于1211年,在客鲁伦河畔举行过查干苏鲁克大典。查干苏鲁克大典,是因为挤洒九十九匹白母马鲜奶而得此名。这一大典,也称“鲜奶祭”仪式。查干苏鲁克大典,是以萨满教的习俗继古老的祭天、祭祖仪式而延续下来的庆典、祭祀活动。庆典、祭祀活动意在祈求苍天和祖宗保佑人畜兴旺,大地平安。

四、生命的延续—婚礼 蒙古民族远在十二、十三世纪以前,就形成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实行同一个氏族或部族不能通婚的习俗。当时,除王公贵族的姑娘不嫁平民百姓外,一般贵族和平民可以成婚。讲求伦常,严格辈分也是蒙古族婚姻的通例。

蒙古民族的成婚过程和形式,早在十三世纪以前就形成了郎才女貌的聘婚制度。当然这种聘婚都是由父母来决定的。据《蒙古秘史》记载,少年铁木真(即成吉思汗)的亲事就是聘的,而且那时的婚礼仪式也比较简单。铁木真九岁时,其父也速该带他到其舅族部落聘婚,途中遇到德薛禅,德薛禅见铁木真“其目有烨,其面有光”,便说,“我有小女,亲家请婚之”。于是也速该到德薛禅家,“及观其女,则其面有光,其目有烨”,而感到合意,遂以一匹马作为给字聘妇的定礼,如此而已。据说,从那时起,蒙古族称女婿为“胡里根”,就是把难的送到女家的意思。直到今天,蒙古族的结婚仪式,元、明以来受汉族和满族婚礼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套繁琐的礼节。其成婚大体上有以下几个过程:相看、下哈达(即订婚)、过礼、婚礼、回门等。

相看,就是男儿到一定的年龄,其父母即为之五色对象,得知某家有闺女,年岁相当,则托媒到女家提亲,然后两家父母彼此往来,互相了解家庭情况及男女性情,观看容貌,如果不合意就算了,尚不清楚能否成婚,所以在相看时,一般采取不公开的方式进行,如只说某年某月有朋友来家做客等,以免婚事不成,留下不好的影响。

蒙古人娶媳妇设三次宴才过门。

第一哈达宴,第二送羊宴,第三娶亲宴,娶亲去七人。下哈达或哈达宴,即男女两家父母以为合意,选定订聘的吉日之后,由男方媒妁带着哈达、烧酒等行聘事宜。之所以将订婚称为下哈达既是吉祥福物,又是信物,所以以哈达为头礼,定下儿女亲事,也就是很自然是事了。

在哈达宴上议定彩聘礼及穿戴之后,再另行选吉日,约媒妁与亲友若干人,携带男方准备的牛、羊、布匹、绸缎和烧酒送到女家过礼。女方也邀请近亲若干人,共同议婚礼仪式。在婚礼仪式中后来定亲和过礼这两个仪式,其界限并不明显,有的把这两个仪式合并在一起进行了。

居住在各地之蒙古族的成婚过程和仪式,只是大同小异,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至于彩礼数目之多少,婚礼规模之大小,全由双方家庭的今年经济条件来决定,贫富贵贱相差很大。但蒙古人崇尚九数,认为九是最大的数,所以聘礼都从一九到九九址,如九只、四十五只、五十四只、八十一只等。一般“五九”礼居多。

举行结婚大礼时,新郎穿礼服。科尔沁地区则扎两侧坠白布“箭巾”的腰带,“箭巾”上挂腰子状的小荷包,头戴红缨帽,脚穿绣花大绒面黑色马靴,配挂弓箭,骑“质孙马”,因为就是图吉利而特定毛色的马。与伴郎和主婚人等数人,携带象征长寿的“金龟图”和彩车前往女家迎亲。当到了女家门口时,女家则故意闭门不纳。这时双方都有一名职业和半职业祝颂家出面,以极其优美的诗句高歌长篇颂词,引经据典地回答彼此的提问,说明原委。在经过若干回合之后,女方才接受顶门哈达,始请新郎和迎亲人员入门。新郎呈献哈达于女家父母,女方父母接纳之后置于室内正中。然后设丰盛的整羊酒席,与女家邀请的宾客一起款待迎亲人员。正席开始后,新郎到女家主婚人席前换穿女方备制的新衣。送亲人员随之,新娘与其几个姐妹同乘张彩蓬车,由女家送亲人员陪伴。这时姑娘即使心甘情愿,也要大声哭叫,否则被认为缺乏家教。此时,男方正张灯结彩的功能接新娘的到来,及至,新娘与新郎先拜天、拜祖,再行拜火礼,以示家道兴旺。拜火礼毕,新娘另入一室梳妆打扮,换穿新婚嫁衣,然后拜见公婆和诸亲友,行叩头礼,男方举办的结婚大宴开始,仍是一片歌声,边饮边歌,直至次日天明。

送亲人员临走之前,长辈们还要到新娘住处恭喜和庆贺,并用一块石头压住新娘的后衣摆,预祝新娘在家里受到器重,成为里里外外一把手的好媳妇。当送亲人员喝罢欢送酒,起程回去时,新郎和伴郎等还要乘马欢送一程,大家都尽情纵马奔驰,互相追逐,并以夺帽为嬉。真是有呼有应,又嬉又戏,情景好不热闹。

新娘过门后的第三天清晨,首先要收拾炉灶倒灰,煮茶做饭,打扫房屋,开始承担家务,参加劳动。同时脱下华丽的嫁衣,换穿不加绣饰的、色调朴素的衣服,表示少女时代已经结束,必须老成持重。至于蒙古族已婚姑娘的回门,不是在第三天,而是娘家人到女婿家探望女儿的大小两次“额尔格勒特”(意为探视)之后,即女儿过门后十三天半个月内娘家要去人看望一次,这次叫“巴嘎额尔格勒特”,意思是“小探视”,因此去的人少。再过半个月二十天后,娘家又到婿家去看望女儿一次,这次叫“依克额尔格勒特”,意思是“大看法”,去的人数比第一次多。并在这次探望期间,双方两亲家母商定新娘回门的具体日期和住娘家时间的长短。

蒙古族的婚礼歌很有意思,虽也有地区之分,但总的有上马迎亲、闭门迎亲、闭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新娘上马、新娘拜火等几大系列的宴歌。婚礼歌以祝、赞词贯穿整个婚礼议事,大都用比喻、夸张手法。届时,人们按照婚礼本身的客观进程,分别在不同场合演唱。因为这些歌曲数量大,难度高,风格多样,礼仪要求特别强,先后次序上不能有半点差错,所以在结婚议事上,往往要聘请吟诵祝、赞词为职业或职业的民间艺人来唱。他们博古通今,能言善辩,以动人的歌声和风趣的谈笑来活跃气氛。

蒙古族的男婚女嫁至今还留有远古时代抢亲婚俗的烙印。如:布里亚特的抢枕头,鄂尔多斯的抢折羊脖胫骨,科尔沁的抢羊胫骨等,就是作为婚礼仪式的戏剧性场面保留下来的古老遗风。其中,科尔沁的抢羊胫骨的“沙恩吐宴”,就别有一番情趣。

这是女方的第二酒宴,也是姑娘嫁日前的一次小型晚宴。其特点是新郎和伴郎同新娘的姐妹们共同入席,席间由女方的首席姑娘和新郎之间争夺“沙恩吐”——带踝骨的羊胫骨。即将结束少女时代的新娘也是当然的参加者,但此时此刻,她还不能同自己的终生伴侣见面,只能悄然躺在众姐妹的背后,在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遐想中度过。

这桌酒席名曰“公平席”,其实并不尽然,倒有几分“偏袒”女方之嫌。因为本应归新郎所有的那块象征儿女联姻的羊胫骨,在女方司仪的安排下,乘新郎不备之际,端上桌子就被女方首席姑娘抢先夺取。席间引起一阵哄笑。接着,首席姑娘抢先执刀切三片“手把肉”,一片一片地递给新郎吃,表示婚姻美满,生活富裕。这也是一次打趣的机会,首席姑娘总是要切三大块非肉给新郎吃,而且故意让新郎伸长脖子才能吃上,这又引起一阵哄堂大笑。这时有一长者出面帮新郎说情,姑娘们不依,要新郎唱歌,唱到满意时才奉还“沙恩吐”。于是善唱的伴郎或特邀歌手,唱起“母亲的歌”颂扬伟大的母爱,感谢妈妈的恩情;唱起“姑娘之歌”,赞美姑娘的美丽和贤惠,向对方索取“沙恩吐”,一直唱到“赞沙恩吐”。歌中唱道:玲珑的小“沙恩”/连着骨头连着筋/只要“沙恩”在呀/大腿小腿不能分/珍贵的小“沙恩”/连着血肉连着心“沙恩”/若比人哟/连着男女两家亲„„

唱罢了“沙恩”,再唱“报时歌”,起程时辰已到,时间催人快登程,女方的姐妹们这才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把羊胫骨交还给新郎。因为待到举行拜天大礼时,以夫妻双全、儿女满堂著称的主婚父(为新娘分发及料理婚事的老人),还等着用这块“沙恩吐”骨为新娘分发绾头,把一对新人的头发联结起来之后,这一对男女的生命才算是真正地联系在一起,成为白头偕老的结发夫妻。

蒙古族的婚礼习俗,如今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们在继承本民族传统的、有益的婚姻关系的同时,又发展形成了适合本民族历史文化特点,经济特点,居住地域特点的婚姻关系,如:不要彩礼,自由恋爱等。在婚礼仪式上,也减少了那些过分繁琐的礼节和浪费财物的形式,但仍保留着嬉戏、唱歌、跳舞、吃喜糖,以及男女两家距离较远可以在女家举行婚礼等既实事求是,有富有民族特点的风俗习惯。

五、生命的礼赞—祝寿礼

祝寿和过本命年的日期一般在正月。只要有给老人祝寿的人家,主人家的儿女们的从年底开始就准备设宴。初一就开始来迎接陆续到来祝寿的客人了。也有的人家选定一个吉日,再通知众乡亲、朋友、亲戚等。

祝寿仪式比较简单,席间,来宾们都为老人敬酒、献哈达和礼品。敬酒四、六、八碗的蒙古语称“朱来”。然后叩拜主人,表示感谢主家招待。祝寿的礼品通常有:马、牛、绵羊或羊乌查、皮长袍、棉长袍、夹长袍、靴子、烟、荷包、钱等。礼品品类一般占“三”数。祝寿完毕,祝寿客人不能空手回,主人家要回赠烟荷包、毛巾等。如果是孩子,就给月饼或一二元零用钱等。

蒙古族也有过本命年的习俗。六十一岁以前过本命年规模较小,也叫过寿年,但不搞聚会庆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亲朋好友、近邻旧居,为某个人过本命年,提前准备好礼物,正月赠送表示祝贺即可,当年纪到六十一以后的本命年,庆贺活动的规模较大些。

祝寿的小辈要送绸缎袍面、棉毯、糕点、瓶装洒等。

六、生命的中结—丧葬礼

按照蒙古族的传统习惯,家中有病人时,最忌讳夜间来人进入病房。病危时,全家人及至亲朋好友都守在病人枕边。病人死后,全家举哀。蒙古族在很早以前,家中长辈如果死了,只说“老了”,而不说“死了”,以示尊敬。比如《蒙古秘史》在记述成吉思汗背着他母亲诃额仑暗中夺了胞弟合撒尔的百姓时,说诃额仑知道此事后很气愤,在心情忧郁闷中“早死了”,也就是说“气死了”。可见蒙古人使用这个敬语的历史之悠久了。

蒙古族的丧葬仪式,在十一世纪以前,和临近的乌桓、鲜卑、契丹族相同。乌桓人死后,把死者生前所乘马以及所用之衣物,都要烧掉,至亲“有哭泣之哀”;鲜卑族人死后也是把“生时车马器用皆烧之”,“死则潜埋,无坟垄处所”。契丹族人“死亦无棺椁,惟以毡裹其尸葬之中野纵马践其上”。蒙古族古代也是这样。《黑鞑事略》中说:蒙古族人死“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为平地。”据明初叶子奇著《草木子》关于元代蒙古人送终之礼的记载:“元朝宫里,用(木字旁完字)木二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送至其直北园寝地,深埋之。国制不起坟垄,葬毕,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子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春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时,则以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踯躅悲鸣之处,则知葬所以。”多桑说,成吉思汗死后所葬之地用围树木丛生,成为密林,不解辨墓在何树之下。其后裔数人,亦葬于同一林中。命千人守之。

古代,蒙古族平民百姓死后,其葬仪是比较简朴的,他们讲究“夫葬以安,遗体既安,多赀以殉,何益。”(见叶子奇《草木子》)这也说明,蒙古族人民是很讲求实际的。古代蒙古人丧葬习惯的益处很多,首先深葬,墓地“人莫知也”。元以前蒙古诸汗及其他贵族之墓地,至今很少为后人所发现;其次是讲究卫生,生前所用之物品都烧掉,无论因何种病而死,均不致于传播开;再就是讲究实际效用,生前尽量生活得好些,病时家人尽量照顾周到,使其减少痛苦,死后葬礼从简,不“多赀以殉”。

蒙古族的殡葬仪式,经过元、明、清各朝代以及雅片战争后至解放前的几百年中,有许多变化,虽然在某些方面仍然保留着蒙古族丧葬仪式的有益部分,但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好的或不好的习惯。例如野葬,是蒙古族的传统丧葬仪式,古代蒙古族的这种葬法为将尸体送至野外,“勿露其骨”(《蒙古秘史》),“深埋之”(《草木子》)。这当然是很好的安葬形式,但后来却把野葬演变成“天葬”。人死以后穿上新衣新鞋用白布裹身,放在驼、马背上或车上,然后车、马、驼在野外颠簸前进,尸体在颠簸中所坠地即为葬地,也不掩埋,把所穿衣服脱下来,任野禽野兽啄食。这种葬法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比如认为死者遗体三日内为禽兽啄食完了,是后人的吉祥之兆,反之则认为死者生前有罪,需请喇嘛念经,替死者消灾、忏悔、祈祷,甚至为了让禽兽尽快把尸体啄食殆尽,有的还要把黄油涂在死者身上。这种葬法并不是蒙古族传统葬法,不知是缘于藏族还是缘于喇嘛教经典,其史源尚待考。后来蒙古族接受佛教影响,也有了火葬的习惯,不存骨灰,把骨灰撒在高山或江河中。有钱人家还送到五台山安放骨灰。蒙古族的土葬用棺椁,这大概缘于乌桓和鲜卑族,乌桓人死后“敛尸以棺”,鲜卑人死后“虚设棺椁”,成吉思汗“柩归蒙古”后,曾“陈柩于其大妇之翰耳朵中。”蒙古族的土葬仪式,在清代后颇为盛行,除牧区仍实行野葬,寺院或受寺院影响较大者仍实行火葬外,农业区、半农半牧区蒙古族人民,有清一代几乎都实行了土葬。葬法为:选择好墓地,掘墓穴,中等以上人家在穴中还砌砖或石,死者穿普通衣服,放在底部宽而上部窄的棺木中,将棺置于所掘之墓穴内,上盖以土。送葬时,家族之至亲及好友皆随棺到墓地,向死者致哀。

清代,蒙古族中的王公贵族死时,殡葬仪式按清制甚为讲究。家属以布帛把死者尸体裹严纳于棺中,在王府置三年或七年,谓之停柩。在停柩期间叠石造屋,藏棺其中,谓之陵。并设户常住陵旁,称守陵户。守陵户的多少,根据死者的品位有定例,如亲王为十户,郡王为八户,固伦公主与郡王一样,贝勒、贝子为六户,和硕公主、郡主和贝勒、贝子相同,镇国公、辅国公为四户。一般官吏如对清朝没有功劳者,皆不得有守陵户。现在内蒙古各地所见之蒙古王公的陵寝,多属清朝以及解放前死亡之王公贵族者。

在解放前,蒙古族的殡葬仪式,既有蒙古族的传统部分,也有受到喇嘛教影响的部分,还有受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部分。一般来讲,属于蒙古族传统风俗习惯部分的,比较纯朴。而受喇嘛教影响的部分,则具有较多的宗教迷信色彩,如请喇嘛念经超度,向寺院及喇嘛赠送牲畜、布帛、钱财以及其他物品为死者祈求冥病等皆是。

有些地方的蒙古人,长辈死后要守孝和祭七以及祭百日,即长辈死后每七天祭一次,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在这期间不剃发、不饮酒、不作乐、百日内不宴宾客。这和汉族的守孝很相似,这种丧制缘于儒家,蒙古族可能受儒教所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蒙古族人民的殡葬仪式,在继承本民族传统丧葬仪式中的好部分的同时,增加了许多更科学、卫生、礼仪的内容。火化日益普及开来,许多地方已经备火化殡仪馆,改变了过去在死者身上涂黄油露天火葬习惯。土葬皆以家族为单位备有坟垄,死者的遗体和遗物都有了更为科学的处理置方法。缅怀哀思的形式和时间也更讲求礼仪,如为死者开追悼会,安葬后每年春季到陵地扫墓,向子女讲述继承长辈勤劳、节俭以及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优良传统等,都是对先人缅怀和悼念的很好形式。

教学反思:

第二课

蒙古族的交际礼仪

教学目标:

1.知道蒙古族的见面礼、敬茶礼、敬酒礼文化等要点; 2.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通过学生讲解介绍,多次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勤思考、爱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4.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交际礼仪。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介绍蒙古族的三大礼节。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上节课介绍了蒙古族的人生礼仪,今天我们学习蒙古族的交际礼仪。

板书课题:交际礼仪

二、学习新课

师:蒙古族被誉为“马背民族”、“草原骄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我们一起来学习蒙古族的交际礼仪。

1.和睦的见面礼

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好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假如你有机会来蒙古包里作客,立即被好客的牧民拥着进入蒙古包。鄂尔多斯蒙古族礼仪是有客必待,不分远亲还是近亲,不管常客还是初来的人,均以满腔热情,真诚相待。主人中有长辈和老人时,来客人要在院子外下马,牵马进院子。同样客人是长辈或老人时,主人要接过马缰,晚辈要像刚见面的长辈施礼请安。这都是因为蒙古族有尊老爱幼的习俗。向老人行礼,男人和女人也有差别。在克什克腾旗一带,男人把双手置于脐部鞠躬或打千(右膝前屈,左腿后弯,上体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种介乎作揖和下跪间的礼节。)妇女则在作打千姿势时,双手扣在右膝上。行礼的同时问好“乌博格腾豪赛尤?”或“阿木日赛汗白努?”意思是问长辈及兄长好。长辈、老人也要鞠躬形式回礼问好:“阿木热白努”或“门都萨乌吉白努?”即你好,平安。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出嫁的姑娘或不到年龄的孩子不行跪礼。同辈之间只需半跪请安即可。不论客、主,都要让长辈和老人先进屋。按称呼礼让“毛热勒吉嘎他(您请先进)”!长辈也谦让客人:“哈玛乌贵,宝!宝(不必客气请,请)!”互让几次长辈进屋。

进屋后,主人要让客人上边坐,若主人是老人,则客人请老人先就坐。在蒙古包里,以西为尊,所以总是长辈老人正面而坐,男人做西边,东侧则为女主人或媳妇专坐的位置。不论主人、客人,在得到长辈的允许之前,一律半坐待主人吩咐坐稳时,方可盘腿就坐。

宾主落座以毕,便进一步详细问好。从老人们身体健康,孩子们平安,牲畜兴旺,草场繁盛,一直问到邻里太平。被问的人照例回答很好很好!互相问安时,即是某方有些不如意的事情,也的等到长谈中才慢慢说明。在当时是不允许说一些不吉利和不顺心的事情的。至此,迎客礼仪告一段落,大家拥坐蒙古包,开始谈日常之事。

师生练习见面礼 2.温和的敬茶礼

假如你来蒙古包作客,主人会立刻献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接着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当主人请你品尝时不要拒绝,否则要伤主人的心,使主人感到遗憾。蒙古人不怕不别人吃得多,食用越多,主人越高兴。接受主人的茶饭后,忌讳一点也不吃;忌讳用筷子食用奶食和站着喝奶和吃奶食品;忌讳随便撒倒奶子;遇到别人端奶走过时,不能视而不见,必须尝一尝再走。(播放视频)

3.崇高的敬礼酒

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的敬意时,常把甘醇的奶酒,满满的斟在银碗里,托在洁白的哈达上端出来,恭恭敬敬地献给客人。在高寒地区,也有喝酒的习惯,蒙古人视酒为食品的精华,朋友见面要喝酒,敬酒是牧民的传统礼节,客人若表现出客气的样子,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歌唱劝酒。特别是在鄂尔多斯的地区,劝酒歌常常一曲接一曲,一曲比一曲热,歌词如:“远方的客人请您喝一杯奶酒,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精华,是我们草原人民的深情厚谊„„”通常客人接杯畅饮或转赠给别人,劝酒才算罢休。

宴请尊贵的客人,或举办喜庆酒会,讲究摆整羊席。这种习俗流传至今。设宴时,一般是蒙古包(大包)内正上方,摆一、二、三席,包内右边偏角为主人的招待位。客人按贵宾、长辈等排列顺序入座。客人就坐后,厨师把整羊抬到一、二、三席前,主人用蒙古刀把羊尾肉切下一条,放在羊头上,之后,再将羊尾肉切成若干方形小块,放入盘中,双手高举过头,捧给做在第一席上的贵宾品尝。然后,主人将餐刀柄双手递给第一席的贵宾前,贵宾观看后,随着切割一切,然后抬回厨房,切成若干正方形小块,放在盘子里,上席进餐,作为蒙古族的最高礼遇。

欣赏《敬酒歌》 4.待客禁忌早知道

喝茶的忌讳:敬茶时忌讳满杯;忌讳用左手倒茶;忌讳从门里向外倒茶水;吃饭喝茶时忌讳长吁短叹。

食用红食禁忌:在品尝德吉和食用羊背子时,忌讳衣冠不整,除无名指外,其他手指禁止弹洒德吉;啃骨头时忌讳残留肉屑;在食用肩胛肉时,忌讳咬着吃,应该用刀或用手撕着吃;食用完的骨头,忌讳用相互敲击;平时的肉食品中,忌讳食用牛胆囊和狐狸肉,狗肉、猫肉。

吃饭禁忌:忌讳给客人食用无盐的茶饭;吃热饭时忌讳用嘴吹气;忌讳倒撒食物;饭后忌讳伸懒腰。

总之,到牧区作客,必须注意这些细小的日常礼节上的禁忌,这是不仅是对蒙古族人民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我们心情愉快的一个保证,当然,若是你对这些禁忌一无所知而冒犯了蒙古族同胞的情况下,真诚地道歉,他们也是可以原谅你的,不知者不怪罪吗。

课后反思:

第七讲蒙古族节日民俗

第一课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知道蒙古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那达慕、祭鄂博、成吉思汗纪念节等。

2.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四大节日节日。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介绍蒙古族的四大节日。教学过程:

一、光明使者的祭礼-祭火节

祭火在内蒙古大部分地方腊月23那一天祭火神(即灶神),少数地方则在24日进行。据说,因为有一次一些部落因长途迁徙,推迟一天到达目的地而延误了祭火日子,便形成了这样的习惯。祭火神的主要祭献物是煮熟的山羊胸骨、五彩布条、阿穆苏(奶油粥)、酒、点心、草香、茶叶、干红枣等。先清除掉火撑子里的灰烬,为火撑子换上新的火台,点燃新火,周围点燃四盏佛灯 你也可以投稿,然后主祭人(一般是户主)诵读祭火词,同时把祭献物慢慢放进燃烧的火灶里。祭火词里说道:

九十九天神创造的火种,也速该祖先打出的火苗,像扫除旧年的灰尘一样,蒙古人特别重视在新年心理上的健康愉快和亲朋邻里间的和睦相处。如在过去一年当中和他人发生过相互抱怨的事,春节前要主动与对方联系,互相敬烟,失礼一方表示道歉,双方和好如初,愉快地共度佳节。(播放视频)

师:除夕之夜是我们汉族的大年夜,蒙古族的除夕之夜又是如何的呢?

二、圆满的象征-除夕

古代蒙古人把农历春节“希/恩/吉/尔”,即新年。也有称“白 节”或“白月”的,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关于蒙古族春节的 来历说法不一,一是据五/世/达/赖《黑白算答问》一书所说:“成吉 思汗于公元1227年,取西夏国都,盛筵庆功,并以此为蒙历岁 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见称”。星宿月是农历12月16日到1月15 日,这与农历前后相差一个月。而鄂尔多斯地区延续下来的蒙古 历是以白月、五月、六月等序数记月。以此看,蒙古历岁首当是农 历四月。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算法,因 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 由来。接近年底,无论农区还是牧区,家家户户都要立起灯笼竿。到年三十,要清扫庭院,搞好室内卫生。佛前要设一小小祭坛,把 煮好的大块羊肉摆在祭坛上,供上乳制品和面制果品。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以往,在祭祖仪式申,还要进行 锻铁活动。蒙古族有个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 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这一夜灯火通明。有的还请来蒙古民 间艺人说唱“乌/力/格/尔”(蒙古书)。青年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不 参加歌舞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沙/哈”(嘎/拉/哈。普遍有守岁 到午夜的习惯。

近些年来,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

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除夕习俗

三、和谐的象征-春节

农历正月,蒙古族称为“查干萨拉”,即白月也称大年。

大年初一,全家人郡要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叩贺新年。拂晓前首先叩拜天神。祭天结束后,迎接火神,向火神祭撒奶酒奶食等。上述礼仪结束后由辈数最小的,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请安;并装烟、敬酒、献哈达。长者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表示祝福。祝福完毕,要给孩子们一些礼物和“压岁钱”。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远途的都要骑马或赶车来。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

在边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清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常在一起嬉闹的人还有“哈/巴/德”(打/黑/墨的习俗。就是在对方薪睡时,偷偷在他前额上抹黑,涂物多为锅底灰。

师:有一首清明节的诗歌,谁来背诵一下。(指名背诵)师:谁能知道清明节的来历,简单介绍一下(指名)我们来学习蒙古族是如何过清明节的。板书

四、故者的思念-清明节

按照蒙古族传统,清明节要烧“吐勒希”给祖宗上供。“吐勒希”包括炒米、黄油、鲜肉、茶叶、枣、布块和纸钱等。苏和说,有些村屯还要宰杀猪羊并在坟地上搭起锅,向先人坟墓献馐斯(全羊)。

据了解,蒙古族人民在清明节祭奠时,一般对老祖宗(五世以上者)坟墓,各家要共同祭奠。之后,把祭奠后剩下来的酒食聚集在一处,人们按辈分、长幼依八字形排坐,由长者给每人分酒食,接受分赠者向长者请安问好,以此共同悼念祖辈和失去的亲人。

不同地区的蒙古族祭奠习惯也略有不同。在通辽市,清明节要到祖坟上添土祭奠。添完土后,共同喝稀粥,吃布胡勒(全羊),然后到附近打猎。在兴安盟,清明节当天吃乌审肉(冬季留存的肉),同时分送给邻居,清明节前后3日上坟祭祖。

课后反思:

第二课丰庆节日

教学目标:

1.知道蒙古族的丰庆节日马奶节、那达慕节

2.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通过学生讲解介绍,多次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勤思考、爱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4.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四大节日节日。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介绍蒙古族的四大节日。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清晨,牧民们身着盛装,携带马奶酒,骑马或乘车汇集到传统地点,杀羊宰牛。太阳升起时赛马,然后分别饮宴、祝酒。人们在马头琴声中吟诗唱歌,尽情欢乐,直至夜晚。这就是蒙古族民间传统节日马奶节

二、丰美的象征-马奶节

蒙古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每年农历八月末举行,清晨,牧民们身着盛装,携带马奶酒,骑马或乘车汇集到传统地点,杀羊宰牛。太阳升起时赛马,然后分别饮宴、祝酒。人们在马头琴声中吟诗唱歌,尽情欢乐,直至夜晚。蒙古民族牧养五畜和挤取乳汁加工各种奶食品,是他们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的重要内容。奶食品又是牧民的主要饮食来源,所以每年开始挤新奶时都要进行一定的仪式,并进行聚会庆祝,希望获得更多更好的奶食品,其中马奶节古老而具有典型性。

每年夏季开始挤马奶和中秋停止挤马奶时,牧民们都要举行马奶节。主人首先选定吉祥日子,并提前公布于众,到节日那天附近的牧民都来参加马奶节。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部分地区蒙古族牧民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末举行。马奶节前,牧民宰杀牛羊,准备各种奶制品,以迎接参加节日活动的客人。

节日里,赛马是主要活动项目,参赛的马匹全是从两岁小马中选出,象征草原蓬勃兴旺。赛马结束后,还进行摔跤,拔河,打“布鲁”(一种投掷运动),唱歌跳舞等活动。

二、欢乐的象征-那达慕(视频播放)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都来参加比赛和参观。大会第一项一般是摔跤比赛,摔跤手脚登高筒马靴,下身穿宽大的绸缎摔跤裤,上身穿“昭得格”(一种皮革制的坎肩),在脖颈上围有五彩缤纷的饰物“江戈”,仿古代骑士跨着大步,绕场一周。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先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技艺高超者可百发百中,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那达慕”大会又是农牧物资交易会。除了工业和农副产品外,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干制品、奶酪、奶干、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

课后反思:

第八讲蒙古族信仰民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蒙古族的信仰民俗;

②通过了解蒙古族的信仰民俗,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直接感受,引发思考,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了解蒙古族的信仰民俗。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表达等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蒙古族信仰民俗。

四、教学过程:

1、请同学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自然崇拜的起源是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3、组长汇报

4、师生合作学习。

5、小结。

7、自学第二课思考:

1、你注意过草原上的敖包吗?描述一下你见过的敖包。

教学反思:

第二篇:蒙古族民俗常识教案

第一课 生产民俗

1、狩猎民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蒙古族的狩猎民俗;

②通过了解蒙古族的狩猎民俗,培养学生团结、坚韧的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直接感受,引发思考,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了解蒙古族的狩猎民俗。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表达等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蒙古族狩猎民俗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狩猎曾是蒙古民族一种很重要的生产方式,牧民常把它视为生活的来源,猎取野兽作为食物的朴充,用它们的皮毛做衣服,或出卖交换其他生活必需品。

1、祈赐猎物

蒙古人认为山狍野鹿、豺狼虎豹都是上天的“牲畜”,只有祭天才能得到猎物。各地在出狩之前,都要进行专门的祈祷和“召唤猎物”的烟祭,祈求上天赐下猎物,才能“出有所猎,归有所获”。届时每一户人,集中在事先约好的禽兽较多的地方,有一位经验丰富的狩猎长者在高出点燃篝火,用带来的香火祭天神。

狩猎前的准备工作,也在一种神秘的状态和气氛中进行。他们不说出猎的日期,只是悄悄地传送马粪蛋,暗示什么时候大家集中。这期间大家见面办事,都要和和气气,避免争吵磕碰。谈及飞禽走兽,也不能口出秽言。即使某座山上没有野兽,也不能直言没有,而要说:“可能有吧,近日没有看到”特别忌讳在家里谈论打猎的事,因为灶神爱翻闲话,万一她给山狍野鹿透出风去,大家就什么也打不着了。还怕野兽警觉,谈及猎物时尽量避免直呼其名,只用它们彼此明白的行话代替。

2、爱惜猎物

人们往往以为猎民是很贪婪的,似乎碰见的野兽都要杀掉,实际上蒙古民族猎民却是很讲狩猎之道的。猎物既是上天的赐予,珍惜猎物便是猎民的美德。什么季节狩猎,什么地方狩猎,什么野兽可杀,什么野兽不可杀,在法律上和道义上都有一套严格的准则。马可·波罗在他的游记中,就记载着一条忽必烈大汗禁止所有各国臣民在每年三---十月间行猎的命令,违者“严惩不贷”,其用意在于使“每种猎物能够大限度地繁殖起来”。几百年来,在蒙古人心目中形成了良好的传统猎风。一般忌讳捕杀怀胎、带仔母兽及幼兽。谁若猎取这些野兽,就被看作是最无能的男人,受到百般揶揄。围猎的时候虽然要求不跑掉一头野兽,但是并不把钻进包围圈的野兽全部斩尽杀绝。围猎的最后,总是以放生大批幼兽和带仔母兽来结束。一旦围猎结束,任何人不再触犯野兽。打猎也忌讳“断群”:猎取十头以上的兽群,总要放掉几只。历史上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弟,曾把野兽当作“牲畜”看待,将其捕捉以后打上火印,作为私有财产的标记,而后放还野地。打猎多是为了吃饭和度荒,牧民观念中没有囤积居奇和赖以发财的思想,加之地广人稀,狩猎有道,野兽便能孽生繁衍起来。

3、原始古老的分配

牧区有句谚语“打猎靠各家,猎物众人拿”,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分配方式。如果你在野外碰着谁打着猎物,你完全有权利同猎人一样得到一份猎物,不必为“无功受禄”而自惭形秽。因为既然猎物天授,就应当人人有份,都有权利享受这种“天赐之物”,猎人不得独吞,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今天。

可是猎物的头、皮和心肝,一定要留给那个猎人,这个人也往往视此为最大荣耀。在常人看来,它们并不是猎物最好吃的部分,为什么偏偏留给猎获者?因为古人认为,野兽的灵魂就附着在这一部分上,用它祭了敖包,它就可以早升天早转生。把它送了人,以后便打不着野兽了。这是蒙古人重精神、轻物质的浪漫气质的流露,直到今天还能看到,而且从猎物发展到牲畜,从狩猎发展到祭祀。

2、游牧民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蒙古族的游牧民俗;

②通过了解蒙古族的游牧民俗,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直接感受,引发思考,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

了解蒙古族的游牧民俗。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分析、表达等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蒙古族游牧民俗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配以蒙古族游牧图片进行课件演示,学生欣赏。

师:你知道图中是哪个民族吗?(蒙古族)这是什么场景呢?(蒙古族的游牧场景),今天老师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蒙古族的游牧民俗,你们感兴趣吗?《游牧民俗》。(教师板书)

二、讲授新课:

1、源于生灵的五畜命名

师:“五畜”指的是哪几种牲畜?

教师指名回答后,大屏出示五畜图片 全班同学再齐声读一遍

师:根据五畜体型的大小可分哪两类? 学生回答,教师课件出示

哪些牲畜为大畜?哪些牲畜为小畜? 以上,分别是学生回答

师:是啊!蒙古人特别重视对牲畜的保护和喂养,他们爱护牲畜,保护牲畜,提高牲畜的存活率。这样,聪明的蒙古族牧民就可以保证畜群的规模的稳定。蒙古族牧民以水草为第一,牲畜第二,为了水草能很快恢复,牲畜能就近吃到新鲜牧草,人们不辞辛劳地进行游牧。蒙古族长期以来保持着独特的游牧方式,他们遵循畜牧业生产规律,实施四季放牧。

你们想了解牧人与牲畜怎样和谐相处的吗? 板书:人畜相处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页,人与牲畜的和谐相处 师:牧人与牲畜是什么关系?

生:牧人与牲畜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生产对象的关系,牲畜是牧人不会说话的“朋友”和“伙伴”

畜牲是常用的骂人话,可是蒙古人从不对牲畜所粗话,更不打骂,对马以朋友相待。以情服畜,以畜管畜,发挥头羊、儿马的作用。放牧呈半野状态,任其在草原上自由自在地采食玩耍。即使牲畜犯了错误,触犯了牧民,也不处罚。师:蒙古牧人可真了不起,“感化”牲畜是牧人与牲畜和谐相处的典型范例。希望同学们也要学习蒙古牧人的品格,爱护动物,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身边的动物和谐相处。同学们能做到吗?

请你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怎样与你身边的小动物和谐相处的?

三、拓展延伸:

你们还想进一步了解蒙古族游牧的情况吗?请你们欣赏图片

四、总结升华,实践延伸

同学们,今天学习了《蒙古族游牧民俗》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学 生谈收获。)

师总结:我们蒙族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着生活,感受着生活,我们应该学习他们的优良品格,用勤劳和智慧去创造我们美好的生活。同学们有信心吗?

3、交通民俗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蒙古族的交通民俗;

②通过了解蒙古族的交通民俗,开扩学生的视野 =。

2、过程与方法: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直接感受,引发思考,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爱草原的交通公具,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设问1:马为什么被誉为“牧民的翅膀”?

设问2:什么是勒勒车?它有什么用途?为什么被誉为“草原之舟”?

勒勒车是一种蒙古式的牛车,在漫漫的草原上勒勒车是牧民们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

①牧民倒场,勒勒车可以搬运蒙古包。

②牧民结婚,勒勒车可以用来送嫁妆。

③干旱时,勒勒车可以用来拉水。

④战争时,勒勒车可以用来装运军用物资。

也许是世人喜欢把草原喻作绿色的大海,而勒勒车又用途广泛,所以被誉为“草原之舟”。

1、勒勒车

古称“辘轳车”、“牛牛车”等,是蒙古人使用的传统交通工具。一般多以桦木或榆木加工制成,不用铁件,结构简单,易于制造和修理。勒勒车一般分下脚和上脚两部分。下脚由车轮、车辐、车轴组成;上脚由两根车辕和十条车撑构成。勒勒车自重一百斤左右,其特点是车轮大、车身小,载重可达数百斤甚至上千斤,可用来搬运蒙古包和食物、柴草等。勒勒车轻便宜驾,适宜在草原、雪地、沼泽、沙滩上行走,一个妇女或儿童就可驾驭数十辆。

2、蒙古轿车

是在勒勒车体上用柳木条弯曲成半圆形的车棚,用羊毛毡包裹形成篷帐,遮阳挡雨,防风御寒,专供人员乘坐。这种轿车主要用于外出探亲访友、接送亲人以及婚姻嫁娶等。

3、库房车

勒勒车上放臵长方形木柜,柜外用铁皮或生牛皮包封,可防风、防水、防潮。柜内可储藏粮食、肉食等生活用品。

第二课 生活民俗

1、服饰民俗

教学目标:通过了解服饰民俗,了解蒙古族的审美及智慧 教学过程:

1、服饰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是蒙古袍,右衽,镶边,身长宽大,高领长袖,带腰带,配皮靴。夏袍是棉丝质的单夹袍,多红、黄、深蓝色。冬袍是毛料面的羊皮袍。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妇女的帽饰、首饰多镶珠宝和银饰,显得雍容华贵。喜穿软简牛皮 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 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 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 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

2、顾站冠

元代流行于蒙古族妇女中的一种高帽。长约一尺,筒状,外包丝绸织物。花色品种各异,上面还装饰着各式珠宝及美丽的孔雀毛。根据所戴的“顾姑冠”可识别其身分和社会地位。在电影《马可·波罗》、《成吉思汗》中都可见到戴着这种冠帽的妇女。

3、蒙古靴

服饰工艺品。有皮靴、布靴(马海靴)之 分。《马可·波罗游记》载:“应知大汗赐一万二千 男爵袍服各十三次,并附以名曰不里阿耳之驼皮靴一双, 靴上绣以银丝,颇为工巧。”不里阿耳靴即香牛皮靴,以补花盘肠纹做装饰。女用布靴常以通体杏花、山丹、牡 丹等花草纹与佛手、D字纹、八结肠纹和云卷纹装饰。

4、摔跤服及摔跤靴

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五蝠捧寿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外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摔跤靴则是摔跤专用鞋。坚韧、厚实,靴子上有皮带,穿时将靴底和靴筒缠绑牢固,以防滑倒和踢脚时脱落,且便于勾缠对方。

2、饮食民俗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饮食民俗的特点。

2、激发学生热爱民族美食 教学过程:

蒙古族的饮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一部分。蒙古早期曾从事狩猎,主要以猎获物为食品。从事畜牧业后,既吃猎获物,也吃家畜的肉和奶。

蒙古族传统食品分为红食、白食两种:以奶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查干伊得”,意为圣洁、纯净的食品,即“白食”;以肉类为原料制成的食品,蒙古语称“乌兰伊得”,意为“红食”,这种称呼极富色彩感和生动性。蒙古人以白为尊,视乳为高贵吉祥之物,而饮食习惯为先白后红。再细究蒙古族的饮食,则大致分为奶食、肉食、粮食三种。奶食中又分为食品和饮料,食品有白酥油、黄酥油、奶皮子、奶豆腐、奶酪、奶果子等;饮料有奶茶、酸奶、奶酒等。

能歌善舞的蒙古族,自古以来以性情直爽、热情好客著称。当你一踏入蒙古包,主人首先会献上香气沁人的奶茶,端出一盘盘洁白的奶皮、奶酪。汉族地区多以“满杯酒半杯茶”为敬,而蒙古族却以“满杯酒满杯茶”为敬。饮过奶茶,主人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这时,客人理应随即接住酒,然后能饮则饮,不能饮品尝少许,便可将酒归还主人。若是推让拉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等等。

好客的主人还会为您准备其他几道丰盛的美食来款待您:

全羊汤:所谓的全羊汤,就是将新鲜的羊肉配以羊的心、肝、肺、肚、肠等切成条状,一起放入水中煮熟,然后放上各种佐料食用。味道鲜美可口,颇受人们的喜爱。

手抓羊肉:“手抓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是将肥嫩的绵羊就地宰杀,剥皮去内脏洗净,去头蹄。再将整羊卸成若干大块,放入佐料,进行蒸煮。待水滚肉熟时取出,置于大盘中上桌,色、香、味俱佳,大家执蒙古刀大块大块地割着吃。因不用筷子,用手抓食而得名。

马奶酒:蒙语叫奇格,是牧民夏季的最好饮料。把马奶倒入容器中,不断地搅拌,直至发酵变酸,提取出奶油后,纯净的乳清就浮在了上边,味道变辣时就成为马奶酒。

奶茶:蒙古族每天离不开茶,几乎都有饮奶茶的习惯,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煮奶茶,煮奶茶最好用新打的净水,烧开后倒入放有茶末的净壶或锅,慢火煮2-3分钟,再将鲜奶和盐对入,烧开即可。蒙古族的奶茶有时还要加黄油,或奶皮子,或炒米等,其味芳香、咸爽可口,是含有多种营养成分的滋补饮料。

烤饼:在新疆牧区的蒙古人家里,几乎都会制作一种烤饼,蒙古语称为“海生包尔斯克”。这种饼用发面,但不放碱,和面时放牛奶、酥油或奶皮子和少许盐。面和好后,用手压成圆形,放在尖底铁锅里用文火烤,等一面烤成焦黄色后,再扣过来烤。烤好的饼便成凹形的大圆饼,形似一个尖底的大铁锅。饼呈金黄色,充满了奶香味,吃起来非常可口。

3、居舍民俗

教学目标:了解蒙古族居住的特色及特点。体会蒙族人的智慧。教学过程:

导入: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首广为流传的《敕勒歌》中所提到的“穹庐”,就是蒙古族特有的典型的居住形式——蒙古包。蒙古包是一种帷幕式的住所,圆形,圆顶,通常用一层或两层羊毛毡覆盖。古时,汉族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幕”、“毡帐”、“毡房”、“毡包”,蒙语则称“格尔”。蒙古包是草原文化的结晶,是了解蒙古民族风俗民情的一步小百科全书。

蒙古包是由陶脑、窝呢、哈那、毡墙和门组成的。天窗,蒙古语称“陶脑”,位于蒙古包顶中央,它可以排烟、通气、照明、采光。窝呢,即蒙古包顶部的伞形骨架。哈那,即蒙古包的木制骨架。搭包时,各部分连接固定后,除天窗外,其余部分都用围毡覆盖,用马鬃马尾绳拴好拉紧即可。门框为木制,门帘用柳条和马鬃、马尾绳编织。贫苦牧民的蒙古包由4个哈那或6个哈那组成。富裕牧民的蒙古包由6个哈那或8个哈那组成。王公贵族的蒙古包由10个哈那组成,能容纳50—60人。蒙古包的独特造型,具有了计时功能,这是蒙古包与其他任何居室相区别的一大特点。蒙古人把蒙古包的天窗制做成日月形,乌尼杆围绕天窗形成光芒四射状。这种独特的造型不仅反映蒙古人对日月的崇拜,同时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早已认识和掌握了蒙古包的计时功能。早期的蒙古包一般由四个哈那组成,每个哈那可安装14根乌尼,4个哈那共安装56根乌尼,再加门框上安装的4根乌尼,一个蒙古包总共有60根乌尼杆。每个乌尼杆之间形成矿角,围绕天窗的60根乌尼杆形成360角。蒙古包的这种角度分配方法完全与现代钟表相一致。日出到日落,阳光从天窗射人蒙古包内,每天的光线在包内顺时针绕一周,牧民根据太阳光线照射的不同位置,把一昼分为12——14个小时,而且对每小时给予了准确的命名,以便准时安排生产和生活。蒙古包套脑

蒙古包是适应游牧经济而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建筑。为了逐水草、便畜牧,蒙古包搭盖的地点必须选择距离水草近的地方,其次还要在背风处。夏季要设在高坡通风之处,避免潮湿;冬季要选择山弯洼地和向阳之处,寒气不易袭人。

蒙古包搭拆容易,搬运方便。牧民随季节变化游牧,需要不断地拆包和搭包,而蒙古包的构造却是既简单又科学。搭包拆包通常出自妇女之手,几小时之内便可以完成。蒙古包像个圆锥体,能够比较好地起到防风、防雪、防雨作用。塞外冬季多刮西北风,矮小的包门向南或东南开,这样寒气就不易袭入包内,门外雪也不易堆积。蒙古包是用数根细木棍和毛皮拴结而成,拉开时便成蒙古包墙壁,拆叠起来还能当牛车的车板。羊毛毡虽显粗糙,却能避风雨,御寒暑。因此,包内冬暖夏凉,住起来特别舒适。蒙古包支架

包内地上的铺设,因贫富而异。一般牧人多用牛羊皮或一层毛毡子铺垫;富户除铺一二层毡子外,上面再罩花毯。蒙古族有尚西的习俗,因而在蒙古包内的西北面放置装有佛龛、佛像、祭品的佛匣子,北面放置床桌,西南面的“哈那”上悬挂牧人所用的马鞭和其他骑马工具。在牧人眼里,这些东西十分重要,绝不能放在东边。东边一般放置竖柜,东南面则放置炊具。

普通的蒙古包外,往往以柳条或榆树枝围成一个院墙。在墙的附近建圈养家畜的棚子,棚前堆积牛羊粪等燃料。在古时,每户都有勒勒车。勒勒车排列于蒙古包的周围。

虽然蒙古包的构造方法都一样,但在形式、内容等方面仍有所区别。纯游牧牧民的毡包是要随时转移的,因此其构造、形状、大小及包内格局虽然与固定式蒙古包相同,但其支架不必埋入土中固定,院内不必用木栅围起,包内的装潢也比较粗糙。而固定式蒙古包,虽然同样是用毛毡做盖和墙,但与转移式蒙古包相比,其墙基埋入地内,毡包周围用土夯实,院内要用木栅围绕,包内的装潢也较为讲究。

蒙古包这种居住形式,至今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解放后,蒙古族牧民逐步定居,改住起脊土房。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蒙古族大都结束了游牧生活,改为定居。

第三课 语言文字

1、蒙古语言

教学目标:体会蒙古族语言的博大精深 教学过程:

导入:“伴我人生的蒙古语决不忘却的文化,生死相依的草原誓不背离的故土”,这是一句几乎所有识字的蒙古人都能背出的诗句。

一种民族语言,对一个独特的民族文化来讲,是它保存传统的最重要的载体和发展繁荣的沃土。假如一种民族语言被外来语言所代替,那就意味着那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体系已经宣告崩溃,而且发展方向已经改弦易辙。换句话说,从一种民族语言的现状可以看出那个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在现有条件下的活力和前景。把语言与土地放在同等重要位置上,提醒人们不要放弃,是那句著名诗句经久传诵的生命力所在。

蒙古族通用语言为蒙古语。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蒙古语分东蒙古(内蒙古)厄鲁特、喀尔喀、巴尔虎、布里亚特等方言。

呼盟除喀尔喀方言外,其他方言都有分布。这些方言在语音、语法、词汇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差别。厄鲁特是清时西蒙古的分支,讲厄鲁特蒙古方言,至今保留着厄鲁特语音、语汇特点;巴尔虎与布里亚特本为一个地域的蒙古语,但巴尔虎受俄语、汉语、东蒙古方言影响很少,却因与喀尔喀部杂居而受其语言影响较大;布里亚特蒙古在民国年间从苏联布里亚特迁入,他们所用的蒙古语不但在语音、发音上有其特点,而且在词汇中从俄语借用较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社会活动和教育的普及,呼伦贝尔地区的蒙古语言也趋向统一,但各自的特点仍保留着。

2、蒙古族文字

教学目标:初步感受蒙古族文字内涵 教学过程:

蒙古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蒙古族通用的一种拼音文字。是在回鹘字母基础上形成的。据中外史乘记述,1204年成吉思汗征服乃蛮部以后,蒙古族开始采用回鹘字母拼写自己的语言。这种书写系统是现行蒙古文的前身,现在称作回鹘式蒙古文。其字母读音、拼写规则、行款都跟回鹘文相似。回鹘式蒙古文字母表至今尚未发现直接的文献记载。据后人对这种文字材料进行分析,归纳出19个字母。其中,5个表示元音,14个表示辅音。每个字母视其出现在词里的位置不同,写法略有变化,分词首、词中、词末3种变体。拼写时一般以词为单位,上下连书。但是,有时一个词也可分作两段书写。拼写规则不严密,重文别体较常见。字序从上到下,行序从左到右。标点符号有单点(相当于逗号)、双点(相当于句号)和四点(用于段落末尾)3种。现存用回鹘式蒙古文写成的文献中,最早的是《也松格碑》(1225)。元世祖忽必烈1269年颁行“蒙古新字”(不久改称“蒙古字”,今通称“八思巴文”)后,回鹘式蒙古文的使用一度受到限制。元代后期,回鹘式蒙古文又逐渐通行。到17世纪时,回鹘式蒙古文发展成为两支,一支是通行于蒙古族大部分地区的现行蒙古文,一支是只在卫拉特方言区使用的托忒文。

现行蒙古文与回鹘式蒙古文相比,有如下特点:一些字母的形状有了改进,更便于连写;一些字母的写法发生分化,分别表示不同的读音;补充了拼写借词时使用的一些字母;拼写规则趋于严密,一个词不再分写成两段。到了比较晚近的阶段,有些词和附加成分的规范写法改成接近现代口语的形式,并增加了新式标点符号。现行蒙古文字母表包括29个字母。其中,表示元音的5个,表示辅音的24个。圆唇元音o、u和、ū分别共用一个字母。辅音d、t多数情况下在词首是一种写法,在词中音节首是另一种写法;ɡ、k在阴性词里写法一样。

蒙古文在蒙古族的文化发展上起过重要作用,通过它保存了丰富的文化遗产。用蒙古文写成的历史文献、文学作品、语文工具书以及译成蒙古文的汉文典籍、佛教经典,据中国有关方面统计(1979),近1500种。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用蒙古文出版了大量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文学等方面的图书,其中包括中外名著的译本,并发行了多种报刊。

托忒文是1648年卫拉特僧人咱雅班第达(那木海札木苏)在蒙古文基础上改制的。字母表包括31个字母。其中,7个表示元音,24个表示辅音。4个圆唇元音分别用不同字母表示,o或u,与ū的写法有区别。辅音字母d、t在任何情况下都不混用;阴性词里的ɡ、k用不同字母表示。表示z、c、╫、呇的字母,与蒙古文相比,在字形和读音安排上有所不同。设置了表示长元音的附加符号,并且规定了表示长元音的双写形式。由于做了这些改进,托忒文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卫拉特方言的语音系统。

1945年,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蒙古人转用以俄文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俗称“新蒙文”。这种文字的字母表比俄文多θ、Y两个元音字母。长元音用双写字母表示。能够比较准确地表达喀尔喀方言的语音系统。

第四课 传统艺术

1、民歌

教学目标:了解蒙古族民歌 教学过程:

长调民歌。长调民歌是反映蒙古族游牧生活的牧歌式体裁,有较长大的篇幅,节奏自由,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长调民歌用蒙古语歌唱,其节奏舒缓自由,字少腔长,且因地区不同而风格各异。锡林郭勒草原的长调民歌,声音嘹亮悠长,流行有《小黄马》、《走马》等。呼伦贝尔草原的长调民歌则热情奔放,有《辽阔草原》、《盗马姑娘》等。阿拉善地区的民歌节奏缓慢,流行有《富饶辽阔的阿拉善》、《辞行》等。科尔沁草原的民歌以抒情为主,流行的有《思乡曲》、《威风矫健的马》等。昭乌达草原民歌流行的有《翠玲》、《孟阳》等。长调民歌在一些长音的演唱上,可以根据演唱者的情绪自由延长,从旋律风格及唱腔上具有辽阔、豪爽、粗犷的草原民歌特色。长调民歌的衬词均以“嗒咿”、“咿哟”、“咿哟”等。高音的衬词一般为开口音或半开口音;中音的衬词较灵活,结尾处的衬词一般是半开口音或闭口音。

短调民歌。与长调民歌明显不同的是,短调民歌篇幅较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短调一般是两行,有韵的两句式或四句式,节拍比较固定。歌词简单,但不呆板,其特点在音韵上广泛运用叠字。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区。往往是即兴歌唱,灵活性很强。流行的有《锡巴喇嘛》、《成吉思汗的两匹青马》、《美酒醇如香蜜》、《拉骆驼的哥哥十二属相》等。短调民歌流行在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土默川平原及自治区其他农业和半农半牧区的民歌,都是短调民歌。短调民歌也叫爬山调,山曲儿,多用汉语演唱。所以,不仅内蒙古西部地区的蒙古人喜欢唱,汉族和其他民族的人也喜欢唱这种山曲儿。在蒙古族民歌中,有很多长篇叙事的歌,如著名的《嘎达梅林》,它叙述了英雄嘎达为了蒙古人民的牧场,为了牧人的生存,同达尔罕王和反动军阀张作霖斗争的故事。

猎歌:来源于原始狩猎歌舞,内容大多直接模拟古代猎人们的劳动生活或模仿各种飞禽走兽的动作神态,有时是寓言性的动物叙事歌。代表作有呼伦贝尔盟的民歌《小白兔》、《三百六十只黄羊》等。

牧歌:牧歌以歌唱草原、赞美骏马、赞美生活,充满对自由幸福的向往和追求为其主要内容。牧歌的歌词既善于抒情,又注重写景,情景交融,表现人和大自然的和谐关系。草原牧歌这一独特民歌体裁及其风格的形成,对蒙古族民歌的各个领域颂歌、宴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乃至器乐曲,均产生了巨大影响。所谓蒙古族音乐的草原风格就是指牧歌风格。牧歌的曲调高亢、嘹亮、宽阔、舒展。节奏悠长、多采用密—疏—更密—疏的节奏。一般情况下,牧歌的上行乐句节奏是悠长徐缓的,而下行乐句则往往采用活跃跳荡的三连音节奏,形成绚丽的华彩乐句。

赞歌:其内容主要是歌颂蒙古族历史上著名的英雄人物,赞美家乡的山川湖泊等。多在那达慕大会或其它集会、庆典等特定场合演唱。如《成吉思汗颂歌》、《辽阔清秀的故乡》、《西辽河颂》等。赞歌的曲调简洁有力,节奏规整鲜明,较少华彩性装饰音。旋律的起伏不如草原牧歌大。演唱形式有独唱、齐唱、重唱与合唱。有些古老的赞歌,还有简单的和声。这样的民间合唱蒙古人称之为“潮尔”,由两名男歌手演唱,男低音唱出粗犷的固定低音,男高音则演唱悠长的曲调。

思乡曲:在蒙古族民歌中极为普遍的一种形式,在蒙古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蒙古族享有盛誉的《母子歌》、《阿莱钦伯之歌》等,便是宽阔台汗时期的思乡曲。思乡曲的内容有两类,一类是武士思乡曲,即指从军出征,在外作战的蒙古武士们所唱的怀念故乡的歌曲。如锡林郭勒盟民歌《旷野中的莲松树》。另一种是妇女思乡曲,即远嫁他乡的青年女子所唱的思念故乡亲人之歌。如科尔沁民歌《诺恩吉亚》等。思乡曲的艺术性较高,曲调优美流畅,节奏舒展,结构严谨,调式运用丰富而大胆,转调离调手法很多。

礼俗歌:是在特定场合演唱,带有生活风俗性、实用性的民歌,如宴歌、婚礼歌、安魂曲等。宴歌主要演唱于节日集会、招待宾客的饮宴场合。婚礼歌在婚庆上演唱,曲调热烈、欢快。这类歌曲数量大,难度高,风格多样,主人们愿意聘请那些有名望的歌手在结婚仪式上演唱。安魂曲是在举行葬礼时演唱。曲调悲切哀婉,庄重肃穆。多为齐唱或合唱。摔跤歌是在那达慕大会上举行摔跤比赛时演唱。每当双方摔跤手跳跃出场时,由男高音歌手领唱,其余人以固定低音式的和声予以伴唱。

短歌:也称短调民歌,是最早发展起来的一种民歌体裁。主要在东部蒙古族中盛行。爱情歌曲在短调民歌中占有极大的比重。如《森吉德玛》、《达古拉》、《小情人》等,深刻地反映了蒙古族男女青年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愿望。其次,反映蒙古族人民反抗侵略,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罪恶行径,以及在革命斗争中产生的革命民歌,如《独贵龙》、《引狼入室的李鸿章》、《反日歌》等,都是这类短歌的代表作。

叙事歌:叙事歌的曲调简短,结构方整,带有浓厚的说唱性。其演唱形式均为自拉自唱,用四胡或马头琴等乐器伴奏。演唱者也可以根据情节、刻划人物的需要,随时插入评述性的对白。产生和发展于内蒙古东部农业地区。反映的题材主要有歌颂人民起义斗争和英雄人物的,如《嘎达梅林》、《英雄陶克图之歌》等。表现爱情悲剧故事的,如《诺丽格尔玛》、《达那巴拉》等。反对宗教束缚,向往世俗生活的,如《东克尔大喇嘛》、《宝音贺西格大喇嘛》等。

2、呼麦

教学目标:

1、了解呼麦是如何产生的

2、对蒙古族有什么影响 教学过程:

呼麦 “呼麦”,又名“浩林·潮尔”,是蒙古族复音唱法潮尔的高超演唱形式,是蒙古族复音唱法潮尔的高超演唱形式,是一种“喉音”艺术。它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因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呼麦是在古代蒙古人中广为流传的一种古老的唱法,已有800多年的历史。这种唱法是利用咽喉、口腔、鼻腔甚至胸腔等部位同时发音,一般来说至少能发出一高一低两个声部,二者高低之间甚至能达到6个八度的距离。呼麦的产生和发展,是蒙古族音乐发展的产物,在声学规律的认识和掌握方面出现了质的飞跃,被音乐界誉为“天籁之音”。呼麦发声原理特殊,有时声带振动,有时不振动,是用腔体内的气量产生共鸣。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的高音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呼麦唱法是在特殊的地域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下产生的,其发声方法、声音特色比较罕见,不同于举世闻名的蒙古族长调的唱法,声乐专家形容这种唱法是“高如登苍穹之颠,低如下瀚海之底,宽如于大地之边”。

有关呼麦的产生,蒙古人有一奇特说法:古代先民在深山中活动,见河汊分流,瀑布飞泻,山鸣谷应,动人心魄,声闻数十里,便加以模仿,遂产生了呼麦。新疆阿尔泰山区的蒙古人中,至今尚有呼麦流传。呼麦的曲目,因受特殊演唱技巧的限制,不是特别丰富。大体说来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咏唱美丽的自然风光,诸如《阿尔泰山颂》、《额布河流水》之类;二是表现和模拟野生动物的可爱形象,如《布谷鸟》、《黑走熊》之类,保留着山林狩猪文化时期的音乐遗存;三是赞美骏马和草原,如《四岁的海骝马》等。从其音乐风格来说,呼麦以短调音乐为主,但也能演唱些简短的长调歌曲,此类曲目并不多。从呼麦产生的传说,以及曲目的题材内容来看,“喉音”这一演唱形式,当是蒙古山林狩猎文化时期的产物。

3、传统乐器

教学目标:认识蒙古族乐器 教学过程:

蒙古族传统乐器主要有马头琴、“雅托噶”(“蒙古筝”)、蒙古琵琶、蒙古四弦琴和蒙古战鼓等。

马头琴:

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琴用白松木料制作,通身长约1米余。琴杆呈半圆柱形,平面为指板。琴杆上端以雕刻的马头为装饰,故名。由音箱、琴杆、琴弦、弦轴和拉弓组成。音箱木制,呈梯形或长方形,用马皮或羊皮蒙面。琴弦系精选两缕马尾为之。琴弓用拇指粗细柳条制作,呈半月形。其演奏方法颇为独特,用指甲或手指关节由内侧向外顶弦,高把位时则用指尖触弦左侧,难度较大。

雅托噶:

蒙古族弦鸣乐器。弹拨类。又称 “筝”、“蒙古筝”。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云南等地。宋、元时代,宫廷、民间、军中已广泛使用。《元史•礼乐志》载:“宴乐之器,筝,如瑟,两头微垂,有柱,十三弦。”南宋孟珙《蒙达备录》云:“国王(指木华黎)出师,亦以女乐随行„„多以十四弦筝弹《大官 乐》等曲。”当时通行的有十三弦和十四弦筝。明、清以来,蒙古族民间、王府、寺庙中流行者弦数不一。现代流行者有十六弦,伊克昭盟十弦、十三弦,乌兰察布盟十三弦、十四弦,锡林郭勒盟十二弦,云南丽江十四弦等。琴体多用整块木料挖制,盖拱形木板为面,长130—160厘米。底之左、中、右各开“一”字形音窗,四周及琴面两端镶嵌云卷图案或全龙图像为饰。张丝弦或羊肠弦,一弦一柱,移动弦柱可以调音。按五声音阶定弦。音色粗犷、洪亮。奏者席地盘腿,琴体平置腿前,或将琴首端置于右腿上,尾端搁地,亦可设琴脚、支架、平台,置琴其上。右手拇指、中指、食指戴骨制指甲拨子,以托、劈、挑、剔、勾、弹等手法拨弦发音;左手指辅以按弦、颤弦、抹弦,食指亦可配合与右手交替弹拨。演奏技巧丰富,表现力较强。20世纪80年代,制成高音十二弦、中音十六弦、低音二十一弦三种改良雅托噶。高音者清脆明亮,中音者圆润柔和,低音者浑厚粗犷。三者配合使用,总音域将近四个八度,音量增大,表现力更丰富。常用于独奏、合奏或伴奏。是蒙古族民族乐队的主要乐器。

蒙古琵琶:

蒙古族弦鸣乐器。弹拨类。音箱呈瓢形,薄木板盖面。板面左 右各开一月牙形音窗,边沿绘民族图案,下部两侧绘云卷图案,头部较长并向后弯,左右各设弦轴两个。颈部设四相、十 三品,张丝弦四根。常用以独奏或歌舞 伴奏。古代宫廷乐队亦曾用。

蒙古四弦琴:

蒙古族弦鸣乐器。弹拨类。《清代宫廷音乐》称之“月琴”。流行于内蒙古东部地区。形制多样。见于《蒙古族古乐器》一书者,音箱有方形、枣核形、圆形、桃形、六角形或八瓣梅花形等。薄木板盖面,有的面板两侧设月牙形或圆形音窗。杆长无品,琴头以鱼尾形、菱形、云卷形等为饰。音色清脆明亮。可合奏、独奏。

恒格勒格:

蒙古族膜鸣乐器。又称“恒格里”,通称 “蒙古鼓”。流行于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甘肃、青海等省区。元代盛行于宫廷和民间。清代用于宫廷卤 簿大乐中,多达二十四面。民间用于喜庆节日和歌舞伴奏。今用于藏传佛教活动。鼓框木制,高15—20厘米,两侧各设一金属小环。鼓身涂朱红、蓝或绿色,绘金色双龙或花纹图案。双面蒙牛皮或羊皮、马皮,面径40—80厘米。有的鼓面绘制龙像。鼓相上粗下细,敲击处突出,尾部向下弯曲。演奏时,将鼓系带挂在奏者身上,或将鼓置于鼓架,双手各握一槌敲击。可行奏、立奏或坐奏。赤峰市民族歌舞团改良的低音、中音、高音恒格勒格已用于合奏和伴奏。

蒙古族大鼓:

蒙古族膜鸣乐器。又称“罐鼓”。鼓身木制,形如倒置的高筒罐。其身涂色,并绘花纹、云卷 图案。弧形木板面,中间开直径约5厘米的圆孔,上蒙皮革。是古代蒙古族军队的战鼓。

4、传统说唱艺术

教学目标:了解蒙古族的说唱艺术 教学过程:

好来宝:是蒙古族民间一种说唱艺术形式。它起源泉于东蒙地区,为祝词与赞词逐渐演变成,实际上是联韵的口头即兴诗。篇幅短的好来宝,廖廖数名;篇幅长的好来宝可以说唱几天。好来宝多在节日、婚礼等各种喜庆仪式上进行演唱。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活泼生动,机智幽默,通俗易懂,雅俗共赏,很受广大农牧民的喜爱。附:

好来宝,又作“好力宝”。蒙古语译音,蒙古族曲艺之一。是一种由一个人或者多人以四胡等乐器自行伴奏,坐着用蒙古族语言进行“说唱”表演的曲艺形式。大约形成于公元十二世纪前后。“好来宝”的蒙古族语意为“连起来唱”或“串起来唱”。唱词为四句一节,押头韵。或四句一押韵,或两句一押韵,也有几十句唱词一韵到底的情形。表演的节目,篇幅可长可短,艺人们往往即兴现场编词演唱。节目内容既可叙事、又可抒情,有赞颂,也有讽刺。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排比、反复等的运用十分普遍。从而使其表演具有风趣幽默,节奏明快,又酣畅淋漓的特点。好来宝题材多样,除一般的儿女风情、世态变化和知识性的内容外,还有许多民间长篇故事以及改编的古典章回小说。

新中国成立后,产生了许多反映社会主义建设的作品,如艺术家毛依罕的《铁牛》等。好来宝音乐变化多端,节奏轻快活泼,唱词朴实优美,语言形象动人。用蒙古语演唱,表演者均为男性,以四胡伴奏,有三种表现方法:单口好来宝,演唱者自拉自唱;对口好来宝,2人表演;群口好来宝,是六十年代由本区乌兰牧骑根据传统好来宝的演唱特点创作的一种曲艺形式,由4-6人齐唱、领唱、对唱等形式表演。其题材内容多以歌颂社会主义祖国为主。

20世纪初叶以来,好来宝的表演方式出现多样化,徒口表演的简单形式称为“雅布干”;有乐器伴奏表演的形式,依伴奏乐器的不同,又分成胡琴伴奏的“胡仁好来宝”,和多种乐器伴奏的“乃日勒好来宝”。“雅布干”形式,也因表演者人数的不同而有一个人的单口表演,和两个人的对口表演两种形式。在节目内容上,也形成了叙事、嘲讽和赞颂三种类型。除表现本民族生活的节目如《燕丹公主》、《富饶的查干湖》、《还是当艺人好》等等之外,汉族的历史故事如《王昭君的故事》、《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内容也被好来宝艺人进行编演。

5、传统舞蹈

教学目标:欣赏蒙古族传统舞蹈的美 教学过程: 蒙古族舞蹈的来源 蒙古族舞蹈是从元代承传下来的传统民间舞蹈。蒙古族舞蹈形式新颖,动作优美,气质高雅,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它节奏欢快,动作刚劲有力,以抖肩,揉臂和马步最有特色,表现了蒙古族人民淳朴,热情,粗邝的气质。传统的舞蹈有“马刀舞”“筷子舞”“安代舞”等,在这里我主要分析“筷子舞”以及盅碗舞,它在整个蒙古族民间舞蹈发展史上占居着重要的位置。

蒙古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从古至今喜庆佳节时任何一项活动的开始,都是由一位年长者咏“朝奥尔”领衔,众人伴唱(无词)。如果是体育活动,就开始射箭、摔跤;如果是狩猎,就骑马上路出走;如果是宴庆,那就唱祝福歌饮酒欢乐。在这种情况下,群众跳娱乐性集体舞到处可见。少数民族中有好多是生活用品在舞蹈中充当道具,如;筷子、酒盅、扁担、竹竿、雨伞、板凳等,凡是能抒发情感的,他们都用来跳舞。蒙古族的“盅碗舞”和“筷子舞”也具有这样的心理渊源。“盅碗舞”及“筷子舞”的发生

“筷子舞”流传于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鄂托克旗和乌审召旗,“盅碗舞”则主要流传于鄂尔多斯一带。从前,按照蒙古人的习惯和宫廷的清规戒律,席间不准敲击碟,碗和酒盅。也不准敲打大把筷子,因为这是被认为不吉利的举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也不断出现变化,后来的一些人不受古代风俗习惯的约束,自然而然地发生了一些与古代风俗相抵触的现象。节目仪式的目的和内容也和过去不完全相同,人们把过去那种受宗教仪式和封建道德限制的节庆,改变为群众娱乐活动。在喜庆佳节时,人们热情奔放,宴庆欢歌跳舞时,情不自禁地敲碟,敲碗,击盅,击筷子,流露出欢悦的情绪,以致把碗,碟,盅,筷子当作了舞起来的道具,筷子和盅碗舞就是在这样的土壤中产生和发展的。

盅碗舞的产生及发展

盅碗舞属于礼仪舞蹈,多出现在庆典酒宴上,内容包括请安,敬酒等仪式。过去由男性艺人表演,后演变为女子舞蹈。舞者头顶一只碗,双手各持两个酒盅,用食指,无名指夹住上面盅子的边缘,中指扣于盅内,大拇指托住下面的盅子,两盅之间留有空隙,可以敲击作响。表演开始,随着音乐和身体的动律,盅子相击,发出清脆的声响。或双臂伸展曲收,在胸前环绕,或碎抖双肩,或原地旋转,具有高难度的技巧性和十分丰富的表演艺术性,盅碗舞的动作风格舒展流畅,柔美端庄,给人一种精湛典雅的美感。筷子舞的产生及发展

筷子舞是婚礼,喜庆节日欢宴时,在弦乐及人声伴唱下,由男子表演的舞蹈形式。舞者手持一把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等处,同时配合以耸肩,踏地或下腰等动作,情绪热烈欢快,节奏鲜明,风格粗矿强健,表演往往是由慢转快,或原地或行进,最后在快速表演的高潮中结束。

6、传统美术

教学目标:欣赏传统美术,感受蒙古风情 教学过程:

图案一词,蒙语统称为“贺乌嘎拉吉”。因为盘羊的犄角卷曲好看,所以一般类似犄角形卷曲纹样称为“乌嘎拉吉”,而其它类型纹样称为“贺”,随着日用工艺品和图案艺术的发展,人民把一切器物的造型设计和各种纹样都称为图案了。所以图案,就是一切器物的造型和一切器物的装饰的平面设计图。

蒙古族人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用,比如各种用具,木箱、铜壶、银碗、桌子、马鞍、驼鞍等,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东西都或多或少和图案有着密切的联系。

牧区常见的牛车,一种是棚车,蒙语叫哈木特日格,和过去城市中的马拉轿车相似,车篷用毡子围起来,冬天棚的前部还有挡风的毡帘,这是牧民(特别是妇女)出门的交通工具。这种棚车,都用各种图案装饰。有的加花边,中间缝有主体图案,看起来十分美观。还有一种“勒勒车”,无棚,十至十五辆车串在一起,一个人只要赶前面的一辆车,后边的也随着走,在最后一辆车上系一只铜铃,走时车摇动,铃就自己响起来,赶车的就能知道后边的车是否脱开。远远望去,一节一节好似列车一样,这正是古人所说的“胡车相随而鸣”的景象。这是生活中富有美感的图案景色,如果在晨曦或晚霞的映衬下,这一剪影又是非常动人的,无怪乎它常被摄影家所重视,一些搞装帧设计的美术家也很珍重。生活中的服饰,也有各式各样的,比如鄂尔多斯和锡盟的蒙古袍不一样,而锡盟的西乌旗和其他旗的蒙古袍又不一样,锡盟和它的邻居哲盟(现通辽市,站长注)、昭盟(现赤峰市,站长注)又各不相同。这些服装的装饰花边和服装式样的设计,都是精巧而美观的。鄂尔多斯地处海拔两千米之高原上,民气昂奋,情调热烈,他们妇女的服装多是蒙古袍,配以长坎肩,给人以明快,雄健的感觉,锡盟乌珠穆沁旗的服装,则是古朴、大方的蒙古袍,使人感到千里草原的那种广阔的胸怀。

哲盟扎鲁特旗和昭盟北部的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靴子使人看了非常喜爱,这些靴子的式样和纹样的设计也是各有特色。灵巧的马海靴配以佛手和云纹图案更显得轻快;纯朴的布里阿耳靴配以变形盘肠山型图案,则觉得象大山一样稳重。

我们看到的各种马鞍和驼鞍的式样又不同,锡盟的马鞍和哲盟的马鞍自有区别,这些不同的马鞍和驼鞍的式样的设计也颇具匠心。

在叫“那达慕”大会的摔跤竞赛中,摔跤手们在嫩绿色的草地上身着特制的色彩鲜艳的套裤和绣花坎肩,这些服装也是各式各样的,其服装式样和纹样设计按照耀武扬威的精神精心安排的。

蒙古族妇女,很讲究头上装饰。头上的装饰绚丽多彩,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这种妇女戴的头饰各盟都不一样,与服装相配十分美观,各种头饰的设计也是一种优美的图案。牧民生活中所用的绣花毡(密缝毡子)、蒙古刀等也有各种各样的式样,上面的装饰纹样也不同,都是按照物体的不同形状设计的,它们既是生活的必须品,也是一种民间工艺品。

牧民们用牛奶制成奶豆腐等美味奶食品,常年食用。奶豆腐的各种形状,上面都印有图案。他们对食品的要求,不但味美,而且还要有观赏美。

蒙古包内各种物品的安排配置,也是经过精心设计的。蒙古包是圆形圆顶,用编壁式“哈那”围起来的毡帐。“哈那”是很多根长度相等的细木杆用皮条穿联而成的,拉起来就是图案化了的圆型围墙,搬迁时即折叠起来作牛车的车板。这是一种既科学而又符合美学原理的设计。以上只是举些生活中的实例,从中可以看到图案涉及的范围之广,它几乎接触到蒙古族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是因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它。图案与人民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实际上对群众进行着潜移默化的美的教育,使人们感到生活中美的魅力,从而更加热爱生活,这实际上在激励着人们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加倍努力工作。蒙古族民间图案在人民的现实生活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这是蒙古民族的宝贵财富。

第五课

竞技民俗

1、体育竞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蒙古族的体育竞技知识。2.热爱蒙古族体育文化。教学过程:

一、彪悍的博客竞技

鄂尔多斯那达慕中的摔跤比赛,以鄂尔多斯搏克为主。鄂尔多斯搏克,是蒙古式摔跤的一种地方形式,是非常自由式的摔跤方式。用毛毡制作的摔跤服上面将腰带斜搭在肩腰之间,双手攥紧不放,使用腰部扭动,手部摆动和双腿拌踢等技巧摔倒对方,这完全是力量均衡式的较量。鄂尔多斯式摔跤不分年龄、不限时间。由于有时持续时间长达半天,也是耐心、恒心、信心与决心的较量。

二、神奇的赛马技巧

蒙古马和阿拉伯马曾是世界两大名马,蒙古马就是蒙古族长期精心培育的优良马种。蒙古族爱马,赛马也是男女老幼最喜爱的活动。

每当春末夏初,给马打鬃、去势、印号,许多青年人来帮忙,除干活外,赛马成了习惯。就是几人在一起放牧或路上相逢也要跑几千米比比谁的骑术高,看看谁的马儿快。每当草原举行那达慕大会,近者方圆五十公里。远者上百公里以外的牧民,纷纷驱车乘马赶来聚会,参加披红扎彩的长距离赛马。蒙古族赛马是蒙古族传统体育娱乐活动之一。旧称赛马、射箭、摔跤为男子三项竞技。蒙古赛马比赛今多在那达慕大会时举行。届时在内蒙古大草原上,远近百里以至几百里的牧民驱车乘马赶来聚会,参加赛马活动。赛马场上,彩旗飘飘,鼓角长呜,热闹非凡。

蒙古族赛马不分男女老少均可参加。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一起上阵,直线赛跑,其距离40、60、80、华里不等。为了减少马的负荷量,不论老少,大都不备马鞍,不穿靴袜,只着华丽彩衣,配上长长彩带,显得格外英武。

规则介绍:比赛一般以红旗或口哨为令。比赛开始,在众人的欢呼声中扬鞭策马,竞相追赶,观者欢呼鼓掌跺脚助威,先到达终点者为优胜。赛马结束时,一般要举行授奖仪式,获奖的马匹和骑手要并排列队于主席台前,先由专人在台上唱颂赞马词,接着往名列榜首的骏马身上撒奶酒或鲜牛奶等。

三、精湛的射箭技法

射箭,是蒙古族古老久远的一项竞技运动。它源自于蒙古族早期狩猎时代用弓箭自卫和猎获野兽的活动,后来在作战中他们又用弓箭射杀对手。在成吉思汗时代射箭比赛已经出现,成为蒙古族一种竞技娱乐活动和蒙古民族擅长的武功之一。鄂尔多斯蒙古人,几百年来守护、祭祀成吉思汗弓箭。成吉思汗弓箭,作为八白宫供奉圣物之一,在鄂尔多斯人心目中是神圣的。因此,在那达慕大会上的射箭比赛,主要为继承传统、显示鄂尔多斯蒙古人威风而进行的。射箭比赛开始时,祝颂人用鲜奶抹画弓箭,并念诵《弓箭赞》: 从苍天而降临 扬可汗圣主威风 震慑顽敌之魂魄 武士着装之徽星 驰骋骏马之伴随 用金银装饰的 宽大的黄色弓啊 我们赞颂你 你是

神州大地万众 吉祥幸福的象征

射箭,分骑射和静射两种。弓箭的式样、重量、长度、拉力都不限。

骑射,就是从奔跑的马上向左右目标射箭。参加骑射的人数不限,对骑马、弓箭都无统一要求,射场一般有宽4米,长85米至100米的跑道,设三个靶位,每靶相距约25米,从第一靶开始依次在2米高的木架上挂一个彩色布袋。靶位距跑有一定距离,每人每轮一马三箭,共射三轮为九箭,最后以中箭多少决定胜负。

静射,就是站立射靶。蒙古族射箭活动用的靶,在早期有草靶和牛羊皮靶,近代才出现了毡靶或棉布袋靶。比赛用的弓在民间有传统的榆木弓和柳木弓,高档次的为牛角弓和钢弓、塑弓。现代射箭,在距射手15至20米处设一靶牌,靶心向外以次为黄、红、兰、黑、白五种颜色的圆环,射中最里面的得100分,然后依次为80、60、40、20分。此外,还有一种靶的靶心是活动的,箭中靶心会自动掉下来。

四、有趣的掷布鲁运动

布鲁是蒙古族狩猎和放牧的工具。早期的布鲁大都是榆木制作的,后出现头部带有金属的布鲁。按用途和形状的不同,布鲁可分为“朱日很布鲁”、“图古乐根布鲁”和“海雅木拉布鲁”3种。“朱日很布鲁”用铜、锌、铁、铅铸成鹊卵大小的椭圆形小球,然后用铁线串起拴在布鲁头上,多用于野外行走或夜晚出行时当作防身武器。“图古乐根布鲁”在布鲁头部用刀刻制细而深的花纹并灌入铅而成,用于掷远和打猎。“海雅木拉布鲁”头为扁形,握柄为圆形,是日常生活中最普遍使用的布鲁。布鲁比赛分掷远和投准两种。掷远布鲁为“海雅木拉布鲁”,投准布鲁为“图古乐根布鲁”。掷远时按一定的距离,用规定布鲁掷远,掷出最远者为胜。

教学反思:

2、智力竞技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智力竞技。2.掌握一定的智力竞技技巧。教学过程:

一、游牧生活的演示—沙嘎游戏

在蒙古民族漫长的生活岁月里,产生了许多种体育和娱乐性游戏,而玩“沙嘎”就是其中的一种掷骨游戏。

玩“沙嘎”,蒙古语又叫“杰林亥衣那”,意即“扔六十个子”的游戏,因以六十颗黄羊腿腕骨为子而得名。黄羊腕骨细小精巧,十分适合于这种游戏。如没有黄羊骨,也可用普通羊腕骨代替,但需打磨棱角,使之圆润光滑;沸水熬煮,使之存肉尽剔,且呈乳黄亮色为宜。“沙嘎”的玩法一般以四人以内为宜。因为此种游戏需取用蒙古包中矮柜之盖以为盘,盘小人多,玩起来不方便,所以二人游戏者居多。如四人参加游戏,则两两人为对家,其余二人为另一组。游戏至多六个人参加,而此时则需两付“沙嘎”,分两个盘子进行游戏了。

二人游戏时,先取两子掷于盘上,若两子形状各异,则由另一人再掷,直至其中一人先掷出两子形状一致者方可开局。开局者满捧六十子撒于盘上,观察子与子互相有无重叠压倚者,有无撒出盘外六子及以上者。如有上述情况,则判为犯规,由另一人再撒,直至最低五十五个子均在盘中,且子与子间互不相侵,方可以指相弹,并根据子的四个面坐、站、躺、卧形态,分别以羊、马、山羊、骆驼名之,使名称相同的两子相弹碰撞,不可出盘,也不可碰撞其它子,如此便算吃掉一子,从盘上取下,握在手中。其中玩法很多,有的规定握在手中的子满十个才能放在盘外,否则即犯规;有的规定欲碰撞哪个子时,就不能再中途变换碰撞别的子,也不准以手指指点点,只许静坐默察,然后动手弹子。如此这般,直至两人将盘中子尽行弹完,以弹掉的子多者为胜。

也有一种玩法是在盘中只剩数子时,一方可添手中子相同枚数于盘上,直至将盘中子尽弹入囊中而告结束。

准时按一定的距离立一物,选手投三次,投准多者为胜。

二、狩猎生活的智慧—鹿棋

鹿棋是蒙古族传统的竞技娱乐项目,蒙古语里称作“包哥吉日格”,它是蒙古族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喜爱的棋类。鹿棋有很精致的木雕鹿和狗的棋子,棋盘绘在木板上。但平常游艺时可以用牛羊的踝骨和小石子做棋子,把棋盘画在纸上或沙土上,便于人们可以随处下鹿棋。

三、草原智者的游戏—蒙古象棋

蒙古象棋,蒙语称为“沙塔拉”,亦写为“喜塔尔”,这是阿拉伯“沙特拉兹”的转音。是自蒙古古代社会就流行的一种棋种。蒙古象棋的某些走法与国际象棋相同。但是蒙古象棋又有自己的特色,如马无别足限制和不得最后将死对方的官长,官长和车之间一般不能易位,需易位时,先动官长向车走两格,然后让车从官长上面跳过去,马或驼不能直接做杀,一般不允许吃光对方,要给对方留一子。它的棋盘是由颜色深浅交替排列的六十四个小方格组成的正方形,与国际象棋的的棋盘一模一样。浅色的叫白格,深色的叫黑格,棋子也分白黑两种,共三十二个,双方各有一王、一帅、双车、双象、双马和八个小兵。不同的是,蒙古象棋把象刻成骆驼,把兵刻成猎狗的形象,增添了草原游牧生活的气氛和特色。在民间,玩蒙古象棋仍然是古波斯的走法,这也是国际象棋原来的走法 教学反思:

第六课 礼仪民俗

1、人生礼仪

教学目标:

了解蒙古族的人生礼仪。教学过程:

一、诞生礼

蒙古族人民对于生儿育女极其重视,所生婴儿无论男女,均在婴儿落地后即在家门外树立标志。如生婴儿为男的,即用榆树枝条削一付一尺五寸至二尺的弓矢,挂在门外。如所生婴儿为女的,就在门外挂一个红布条。婴儿出生后第三天举行洗礼仪式,备办酒席招待亲朋,以示报喜。洗完后用羊皮襁褓把婴儿包起来,并以传统习俗用黄油等奶食涂抹婴儿额头,祝福他健康成长。

婴儿满月时,再次屠牛宰羊,张设酒宴大飨亲友,以示庆祝。亲友所赠礼品中,唯婴儿外祖父母的最重,如是冬季,赠送各种讲究的裘皮,夏季多为绸缎、布匹,如果婴儿的外祖父母家生活富裕,还要送牛羊或骏马。

婴儿在襁褓时期,在内蒙古东部地区,一般皆备有木制摇篮,篮内铺有软物品和荞麦皮厚褥子,婴儿仰脸卧于其中,并用布绳紧紧地绑起来,枕的是装满糜米的小硬枕头,据说这样成长的孩子头行与体形都好看。在摇篮挡头上挂有古钱或其他象征吉祥之物。一般婴儿满月后即入摇篮,首次入摇篮时要举行小型摇篮宴,并用黄油等奶食涂抹摇篮,以示庆贺。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一般在室内用布为婴儿隔开一角,以遮挡风寒。为保持婴儿身体的正常体温,还要为婴儿铺盖上用驼绒制做的被褥,把明沙炒熟后装在两个布袋内,轮换放在婴儿肚腹两侧。在备有摇篮的地方,把摇篮放在母亲身边,母亲时常以手摇动,有的还哼着摇篮曲,令婴儿安睡。在婴儿大小便的地方,放上易吸收潮气的经过热炒的明沙,湿了再换新的。这在当时的条件下,也算解决得既方便又卫生。笔者就是在这种传统的摇篮里被紧紧绑着长成人的,未见体格有何异常之处。现虽已达古稀之年,健康状况良好,身体还挺硬朗。这也许是得益于我的民族的传统的抚育方式吧。今天除在家乡民间仍有人使用这种摇篮外,居住在城市的蒙古人已经很少有人用它了。我的三个孩子就不是经过旧式摇篮的捆绑长大的。他们现在也很健康,都是年轻有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辛勤地工作着。而这当然于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蒙古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分不开的。

二、人生的祝福—剪发礼

剪发礼是蒙古族人生三大喜事之第一大喜事,是蒙古民族生存状态与生存逻辑的凝聚点而存在的民间习俗,是海西蒙古族非常讲究的人生礼俗。海西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四周的德令哈市、乌兰县、都兰县、格尔木市、大柴旦及茫崖行委等地区,海西蒙古族人口为2.48万人。

海西蒙古族是蒙古民族和硕特部的主体,和硕特部是西蒙古四部之一,由于长期群落独居,因此礼俗风尚独具特色。海西蒙古族在孩子未长到三岁前,孩子的胎毛不准剪发、不准染尘、不准洗梳;剪发礼首先要掐算剪发吉祥日;仪式首先剪发贵人开第一剪,其次是家剪,三是客剪;参加剪发礼的客人要给被剪发孩儿赠送礼品;一是哈达,象征吉祥如意;二是年幼母畜,象征财富,是孩子的第一笔财产,它与孩子一起成长、繁殖;剪发礼赞词是对孩子一生的教育珍言。海西蒙古族剪发礼体现了具有民族信仰和崇尚观念的价值趋向,并立足于海西蒙古族人生礼俗之首,所以,它具备了民族习俗、史料价值、学术研究价值、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海西蒙古族剪发礼具备了传承歌曲、赞祝词的重要作用,使剪发礼歌曲、赞词得以保存。海西蒙古族剪发礼赞词和歌曲的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反映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生活习俗及长辈对晚辈的关心呵护和寄托等,蕴涵着教育、哲理、思想等方面的丰富内涵,使其成为剪发孩儿的人生第一课。

三、生命的里程—成年礼

成吉思汗祭奠的第三天,是一年一度的成人仪式,又叫做查干苏鲁克祭,每个满十五岁的少年都要在那一天参加仪式走向“成人”。关于查干苏鲁克大典的来历,在鄂尔多斯有几种传说。一种是:成吉思汗刚到五十大寿之时,忽染贵恙,两月后方愈,遂谓从此了结八十一天的凶兆,便在三月二十一这天,拉起万群牲畜的练绳,用九十九匹白母马之乳,向九十九天祭洒,并将“溜圆白骏”涂沫成圣,谓之玉皇大帝的神马;另一种传说是:成吉思汗五十岁那年春天,碰上罕见的荒年旱月,成吉思汗认为春三月主凶,是个凶月,必须使之逢凶化吉,于是就用九十九匹白母马之乳,向苍天祭洒。将一匹白马用白缎披挂,使之成圣,作为“洁白的畜群”的象征加以供奉。以后每年举行这一仪式,便称之为“查干苏鲁克”祭典。在元代所著的《十福经典白史》中也明确地记载,“成吉思汗系母马九十九匹,洒祭鲜奶”。史书《水晶珠》中也写道:“成吉思汗五十岁之辛未年,属于客鲁连河畔之时,用宝马之初乳,向无上苍天献祭,并将此事好生定为法令,降旨蒙古全国而行之”。

据史料记载,成吉思汗以前他的祖先就用母马之乳洒祭苍天。成吉思汗于1211年,在客鲁伦河畔举行过查干苏鲁克大典。查干苏鲁克大典,是因为挤洒九十九匹白母马鲜奶而得此名。这一大典,也称“鲜奶祭”仪式。查干苏鲁克大典,是以萨满教的习俗继古老的祭天、祭祖仪式而延续下来的庆典、祭祀活动。庆典、祭祀活动意在祈求苍天和祖宗保佑人畜兴旺,大地平安。

四、生命的延续—婚礼

蒙古民族远在十二、十三世纪以前,就形成了一夫一妻制的婚姻制度,实行同一个氏族或部族不能通婚的习俗。当时,除王公贵族的姑娘不嫁平民百姓外,一般贵族和平民可以成婚。讲求伦常,严格辈分也是蒙古族婚姻的通例。

蒙古民族的成婚过程和形式,早在十三世纪以前就形成了郎才女貌的聘婚制度。当然这种聘婚都是由父母来决定的。据《蒙古秘史》记载,少年铁木真(即成吉思汗)的亲事就是聘的,而且那时的婚礼仪式也比较简单。铁木真九岁时,其父也速该带他到其舅族部落聘婚,途中遇到德薛禅,德薛禅见铁木真“其目有烨,其面有光”,便说,“我有小女,亲家请婚之”。于是也速该到德薛禅家,“及观其女,则其面有光,其目有烨”,而感到合意,遂以一匹马作为给字聘妇的定礼,如此而已。据说,从那时起,蒙古族称女婿为“胡里根”,就是把难的送到女家的意思。直到今天,蒙古族的结婚仪式,元、明以来受汉族和满族婚礼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一套繁琐的礼节。其成婚大体上有以下几个过程:相看、下哈达(即订婚)、过礼、婚礼、回门等。

相看,就是男儿到一定的年龄,其父母即为之五色对象,得知某家有闺女,年岁相当,则托媒到女家提亲,然后两家父母彼此往来,互相了解家庭情况及男女性情,观看容貌,如果不合意就算了,尚不清楚能否成婚,所以在相看时,一般采取不公开的方式进行,如只说某年某月有朋友来家做客等,以免婚事不成,留下不好的影响。蒙古人娶媳妇设三次宴才过门。

第一哈达宴,第二送羊宴,第三娶亲宴,娶亲去七人。下哈达或哈达宴,即男女两家父母以为合意,选定订聘的吉日之后,由男方媒妁带着哈达、烧酒等行聘事宜。之所以将订婚称为下哈达既是吉祥福物,又是信物,所以以哈达为头礼,定下儿女亲事,也就是很自然是事了。

在哈达宴上议定彩聘礼及穿戴之后,再另行选吉日,约媒妁与亲友若干人,携带男方准备的牛、羊、布匹、绸缎和烧酒送到女家过礼。女方也邀请近亲若干人,共同议婚礼仪式。在婚礼仪式中后来定亲和过礼这两个仪式,其界限并不明显,有的把这两个仪式合并在一起进行了。

居住在各地之蒙古族的成婚过程和仪式,只是大同小异,并没有太大的差异。至于彩礼数目之多少,婚礼规模之大小,全由双方家庭的今年经济条件来决定,贫富贵贱相差很大。但蒙古人崇尚九数,认为九是最大的数,所以聘礼都从一九到九九址,如九只、四十五只、五十四只、八十一只等。一般“五九”礼居多。

举行结婚大礼时,新郎穿礼服。科尔沁地区则扎两侧坠白布“箭巾”的腰带,“箭巾”上挂腰子状的小荷包,头戴红缨帽,脚穿绣花大绒面黑色马靴,配挂弓箭,骑“质孙马”,因为就是图吉利而特定毛色的马。与伴郎和主婚人等数人,携带象征长寿的“金龟图”和彩车前往女家迎亲。当到了女家门口时,女家则故意闭门不纳。这时双方都有一名职业和半职业祝颂家出面,以极其优美的诗句高歌长篇颂词,引经据典地回答彼此的提问,说明原委。在经过若干回合之后,女方才接受顶门哈达,始请新郎和迎亲人员入门。新郎呈献哈达于女家父母,女方父母接纳之后置于室内正中。然后设丰盛的整羊酒席,与女家邀请的宾客一起款待迎亲人员。正席开始后,新郎到女家主婚人席前换穿女方备制的新衣。送亲人员随之,新娘与其几个姐妹同乘张彩蓬车,由女家送亲人员陪伴。这时姑娘即使心甘情愿,也要大声哭叫,否则被认为缺乏家教。此时,男方正张灯结彩的功能接新娘的到来,及至,新娘与新郎先拜天、拜祖,再行拜火礼,以示家道兴旺。拜火礼毕,新娘另入一室梳妆打扮,换穿新婚嫁衣,然后拜见公婆和诸亲友,行叩头礼,男方举办的结婚大宴开始,仍是一片歌声,边饮边歌,直至次日天明。

送亲人员临走之前,长辈们还要到新娘住处恭喜和庆贺,并用一块石头压住新娘的后衣摆,预祝新娘在家里受到器重,成为里里外外一把手的好媳妇。当送亲人员喝罢欢送酒,起程回去时,新郎和伴郎等还要乘马欢送一程,大家都尽情纵马奔驰,互相追逐,并以夺帽为嬉。真是有呼有应,又嬉又戏,情景好不热闹。

新娘过门后的第三天清晨,首先要收拾炉灶倒灰,煮茶做饭,打扫房屋,开始承担家务,参加劳动。同时脱下华丽的嫁衣,换穿不加绣饰的、色调朴素的衣服,表示少女时代已经结束,必须老成持重。至于蒙古族已婚姑娘的回门,不是在第三天,而是娘家人到女婿家探望女儿的大小两次“额尔格勒特”(意为探视)之后,即女儿过门后十三天半个月内娘家要去人看望一次,这次叫“巴嘎额尔格勒特”,意思是“小探视”,因此去的人少。再过半个月二十天后,娘家又到婿家去看望女儿一次,这次叫“依克额尔格勒特”,意思是“大看法”,去的人数比第一次多。并在这次探望期间,双方两亲家母商定新娘回门的具体日期和住娘家时间的长短。

蒙古族的婚礼歌很有意思,虽也有地区之分,但总的有上马迎亲、闭门迎亲、闭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新娘上马、新娘拜火等几大系列的宴歌。婚礼歌以祝、赞词贯穿整个婚礼议事,大都用比喻、夸张手法。届时,人们按照婚礼本身的客观进程,分别在不同场合演唱。因为这些歌曲数量大,难度高,风格多样,礼仪要求特别强,先后次序上不能有半点差错,所以在结婚议事上,往往要聘请吟诵祝、赞词为职业或职业的民间艺人来唱。他们博古通今,能言善辩,以动人的歌声和风趣的谈笑来活跃气氛。

蒙古族的男婚女嫁至今还留有远古时代抢亲婚俗的烙印。如:布里亚特的抢枕头,鄂尔多斯的抢折羊脖胫骨,科尔沁的抢羊胫骨等,就是作为婚礼仪式的戏剧性场面保留下来的古老遗风。其中,科尔沁的抢羊胫骨的“沙恩吐宴”,就别有一番情趣。

这是女方的第二酒宴,也是姑娘嫁日前的一次小型晚宴。其特点是新郎和伴郎同新娘的姐妹们共同入席,席间由女方的首席姑娘和新郎之间争夺“沙恩吐”——带踝骨的羊胫骨。即将结束少女时代的新娘也是当然的参加者,但此时此刻,她还不能同自己的终生伴侣见面,只能悄然躺在众姐妹的背后,在对未来生活的憧憬和遐想中度过。

这桌酒席名曰“公平席”,其实并不尽然,倒有几分“偏袒”女方之嫌。因为本应归新郎所有的那块象征儿女联姻的羊胫骨,在女方司仪的安排下,乘新郎不备之际,端上桌子就被女方首席姑娘抢先夺取。席间引起一阵哄笑。接着,首席姑娘抢先执刀切三片“手把肉”,一片一片地递给新郎吃,表示婚姻美满,生活富裕。这也是一次打趣的机会,首席姑娘总是要切三大块非肉给新郎吃,而且故意让新郎伸长脖子才能吃上,这又引起一阵哄堂大笑。这时有一长者出面帮新郎说情,姑娘们不依,要新郎唱歌,唱到满意时才奉还“沙恩吐”。于是善唱的伴郎或特邀歌手,唱起“母亲的歌”颂扬伟大的母爱,感谢妈妈的恩情;唱起“姑娘之歌”,赞美姑娘的美丽和贤惠,向对方索取“沙恩吐”,一直唱到“赞沙恩吐”。歌中唱道:玲珑的小“沙恩”/连着骨头连着筋/只要“沙恩”在呀/大腿小腿不能分/珍贵的小“沙恩”/连着血肉连着心/“沙恩”若比人哟/连着男女两家亲„„

唱罢了“沙恩”,再唱“报时歌”,起程时辰已到,时间催人快登程,女方的姐妹们这才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把羊胫骨交还给新郎。因为待到举行拜天大礼时,以夫妻双全、儿女满堂著称的主婚父(为新娘分发及料理婚事的老人),还等着用这块“沙恩吐”骨为新娘分发绾头,把一对新人的头发联结起来之后,这一对男女的生命才算是真正地联系在一起,成为白头偕老的结发夫妻。

蒙古族的婚礼习俗,如今也在发生着变化,他们在继承本民族传统的、有益的婚姻关系的同时,又发展形成了适合本民族历史文化特点,经济特点,居住地域特点的婚姻关系,如:不要彩礼,自由恋爱等。在婚礼仪式上,也减少了那些过分繁琐的礼节和浪费财物的形式,但仍保留着嬉戏、唱歌、跳舞、吃喜糖,以及男女两家距离较远可以在女家举行婚礼等既实事求是,有富有民族特点的风俗习惯。

五、生命的礼赞—祝寿礼

祝寿和过本命年的日期一般在正月。只要有给老人祝寿的人家,主人家的儿女们的从年底开始就准备设宴。初一就开始来迎接陆续到来祝寿的客人了。也有的人家选定一个吉日,再通知众乡亲、朋友、亲戚等。

祝寿仪式比较简单,席间,来宾们都为老人敬酒、献哈达和礼品。敬酒四、六、八碗的蒙古语称“朱来”。然后叩拜主人,表示感谢主家招待。祝寿的礼品通常有:马、牛、绵羊或羊乌查、皮长袍、棉长袍、夹长袍、靴子、烟、荷包、钱等。礼品品类一般占“三”数。祝寿完毕,祝寿客人不能空手回,主人家要回赠烟荷包、毛巾等。如果是孩子,就给月饼或一二元零用钱等。

蒙古族也有过本命年的习俗。六十一岁以前过本命年规模较小,也叫过寿年,但不搞聚会庆贺,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亲朋好友、近邻旧居,为某个人过本命年,提前准备好礼物,正月赠送表示祝贺即可,当年纪到六十一以后的本命年,庆贺活动的规模较大些。

祝寿的小辈要送绸缎袍面、棉毯、糕点、瓶装洒等。

六、生命的中结—丧葬礼

按照蒙古族的传统习惯,家中有病人时,最忌讳夜间来人进入病房。病危时,全家人及至亲朋好友都守在病人枕边。病人死后,全家举哀。蒙古族在很早以前,家中长辈如果死了,只说“老了”,而不说“死了”,以示尊敬。比如《蒙古秘史》在记述成吉思汗背着他母亲诃额仑暗中夺了胞弟合撒尔的百姓时,说诃额仑知道此事后很气愤,在心情忧郁闷中“早死了”,也就是说“气死了”。可见蒙古人使用这个敬语的历史之悠久了。

蒙古族的丧葬仪式,在十一世纪以前,和临近的乌桓、鲜卑、契丹族相同。乌桓人死后,把死者生前所乘马以及所用之衣物,都要烧掉,至亲“有哭泣之哀”;鲜卑族人死后也是把“生时车马器用皆烧之”,“死则潜埋,无坟垄处所”。契丹族人“死亦无棺椁,惟以毡裹其尸葬之中野纵马践其上”。蒙古族古代也是这样。《黑鞑事略》中说:蒙古族人死“其墓无冢,以马践蹂,使为平地。”据明初叶子奇著《草木子》关于元代蒙古人送终之礼的记载:“元朝宫里,用(木字旁完字)木二片,凿空其中,类人形大小,合为棺,置遗体其中,加髹漆毕,则以黄金为圈,三圈定,送至其直北园寝地,深埋之。国制不起坟垄,葬毕,以万马蹂之使平,杀骆驼子其上,以千骑守之,来岁春草既生,则移帐散去,弥望平衍,人莫知也。欲祭时,则以所杀骆驼之母为导,视其踯躅悲鸣之处,则知葬所以。”多桑说,成吉思汗死后所葬之地用围树木丛生,成为密林,不解辨墓在何树之下。其后裔数人,亦葬于同一林中。命千人守之。

古代,蒙古族平民百姓死后,其葬仪是比较简朴的,他们讲究“夫葬以安,遗体既安,多赀以殉,何益。”(见叶子奇《草木子》)这也说明,蒙古族人民是很讲求实际的。古代蒙古人丧葬习惯的益处很多,首先深葬,墓地“人莫知也”。元以前蒙古诸汗及其他贵族之墓地,至今很少为后人所发现;其次是讲究卫生,生前所用之物品都烧掉,无论因何种病而死,均不致于传播开;再就是讲究实际效用,生前尽量生活得好些,病时家人尽量照顾周到,使其减少痛苦,死后葬礼从简,不“多赀以殉”。

蒙古族的殡葬仪式,经过元、明、清各朝代以及雅片战争后至解放前的几百年中,有许多变化,虽然在某些方面仍然保留着蒙古族丧葬仪式的有益部分,但也吸收了其他民族的好的或不好的习惯。例如野葬,是蒙古族的传统丧葬仪式,古代蒙古族的这种葬法为将尸体送至野外,“勿露其骨”(《蒙古秘史》),“深埋之”(《草木子》)。这当然是很好的安葬形式,但后来却把野葬演变成“天葬”。人死以后穿上新衣新鞋用白布裹身,放在驼、马背上或车上,然后车、马、驼在野外颠簸前进,尸体在颠簸中所坠地即为葬地,也不掩埋,把所穿衣服脱下来,任野禽野兽啄食。这种葬法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迷信色彩,比如认为死者遗体三日内为禽兽啄食完了,是后人的吉祥之兆,反之则认为死者生前有罪,需请喇嘛念经,替死者消灾、忏悔、祈祷,甚至为了让禽兽尽快把尸体啄食殆尽,有的还要把黄油涂在死者身上。这种葬法并不是蒙古族传统葬法,不知是缘于藏族还是缘于喇嘛教经典,其史源尚待考。后来蒙古族接受佛教影响,也有了火葬的习惯,不存骨灰,把骨灰撒在高山或江河中。有钱人家还送到五台山安放骨灰。蒙古族的土葬用棺椁,这大概缘于乌桓和鲜卑族,乌桓人死后“敛尸以棺”,鲜卑人死后“虚设棺椁”,成吉思汗“柩归蒙古”后,曾“陈柩于其大妇之翰耳朵中。”蒙古族的土葬仪式,在清代后颇为盛行,除牧区仍实行野葬,寺院或受寺院影响较大者仍实行火葬外,农业区、半农半牧区蒙古族人民,有清一代几乎都实行了土葬。葬法为:选择好墓地,掘墓穴,中等以上人家在穴中还砌砖或石,死者穿普通衣服,放在底部宽而上部窄的棺木中,将棺置于所掘之墓穴内,上盖以土。送葬时,家族之至亲及好友皆随棺到墓地,向死者致哀。

清代,蒙古族中的王公贵族死时,殡葬仪式按清制甚为讲究。家属以布帛把死者尸体裹严纳于棺中,在王府置三年或七年,谓之停柩。在停柩期间叠石造屋,藏棺其中,谓之陵。并设户常住陵旁,称守陵户。守陵户的多少,根据死者的品位有定例,如亲王为十户,郡王为八户,固伦公主与郡王一样,贝勒、贝子为六户,和硕公主、郡主和贝勒、贝子相同,镇国公、辅国公为四户。一般官吏如对清朝没有功劳者,皆不得有守陵户。现在内蒙古各地所见之蒙古王公的陵寝,多属清朝以及解放前死亡之王公贵族者。

在解放前,蒙古族的殡葬仪式,既有蒙古族的传统部分,也有受到喇嘛教影响的部分,还有受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部分。一般来讲,属于蒙古族传统风俗习惯部分的,比较纯朴。而受喇嘛教影响的部分,则具有较多的宗教迷信色彩,如请喇嘛念经超度,向寺院及喇嘛赠送牲畜、布帛、钱财以及其他物品为死者祈求冥病等皆是。

有些地方的蒙古人,长辈死后要守孝和祭七以及祭百日,即长辈死后每七天祭一次,直到七七四十九天为止,在这期间不剃发、不饮酒、不作乐、百日内不宴宾客。这和汉族的守孝很相似,这种丧制缘于儒家,蒙古族可能受儒教所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蒙古族人民的殡葬仪式,在继承本民族传统丧葬仪式中的好部分的同时,增加了许多更科学、卫生、礼仪的内容。火化日益普及开来,许多地方已经备火化殡仪馆,改变了过去在死者身上涂黄油露天火葬习惯。土葬皆以家族为单位备有坟垄,死者的遗体和遗物都有了更为科学的处理置方法。缅怀哀思的形式和时间也更讲求礼仪,如为死者开追悼会,安葬后每年春季到陵地扫墓,向子女讲述继承长辈勤劳、节俭以及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优良传统等,都是对先人缅怀和悼念的很好形式。教学反思:

2、交际礼仪

教学目标:

1.知道蒙古族的见面礼、敬茶礼、敬酒礼文化等要点; 2.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通过学生讲解介绍,多次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勤思考、爱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4.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交际礼仪。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介绍蒙古族的三大礼节。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上节课介绍了蒙古族的人生礼仪,今天我们学习蒙古族的交际礼仪。板书课题:交际礼仪

二、学习新课

师:蒙古族被誉为“马背民族”、“草原骄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我们一起来学习蒙古族的交际礼仪。1.和睦的见面礼

蒙古民族有重情好客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好习俗从古代一直流传到现在。假如你有机会来蒙古包里作客,立即被好客的牧民拥着进入蒙古包。鄂尔多斯蒙古族礼仪是有客必待,不分远亲还是近亲,不管常客还是初来的人,均以满腔热情,真诚相待。主人中有长辈和老人时,来客人要在院子外下马,牵马进院子。同样客人是长辈或老人时,主人要接过马缰,晚辈要像刚见面的长辈施礼请安。这都是因为蒙古族有尊老爱幼的习俗。向老人行礼,男人和女人也有差别。在克什克腾旗一带,男人把双手置于脐部鞠躬或打千(右膝前屈,左腿后弯,上体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种介乎作揖和下跪间的礼节。)妇女则在作打千姿势时,双手扣在右膝上。行礼的同时问好“乌博格腾豪赛尤?”或“阿木日赛汗白努?”意思是问长辈及兄长好。长辈、老人也要鞠躬形式回礼问好:“阿木热白努”或“门都萨乌吉白努?”即你好,平安。对于孩子来说,没有出嫁的姑娘或不到年龄的孩子不行跪礼。同辈之间只需半跪请安即可。不论客、主,都要让长辈和老人先进屋。按称呼礼让“毛热勒吉嘎他(您请先进)”!长辈也谦让客人:“哈玛乌贵,宝!宝(不必客气请,请)!”互让几次长辈进屋。

进屋后,主人要让客人上边坐,若主人是老人,则客人请老人先就坐。在蒙古包里,以西为尊,所以总是长辈老人正面而坐,男人做西边,东侧则为女主人或媳妇专坐的位置。不论主人、客人,在得到长辈的允许之前,一律半坐待主人吩咐坐稳时,方可盘腿就坐。

宾主落座以毕,便进一步详细问好。从老人们身体健康,孩子们平安,牲畜兴旺,草场繁盛,一直问到邻里太平。被问的人照例回答很好很好!互相问安时,即是某方有些不如意的事情,也的等到长谈中才慢慢说明。在当时是不允许说一些不吉利和不顺心的事情的。至此,迎客礼仪告一段落,大家拥坐蒙古包,开始谈日常之事。师生练习见面礼 2.温和的敬茶礼

假如你来蒙古包作客,主人会立刻献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奶茶,接着又端上来炒米和一大碗一大碗的奶油、奶豆腐和奶皮子等奶制品,当主人请你品尝时不要拒绝,否则要伤主人的心,使主人感到遗憾。蒙古人不怕不别人吃得多,食用越多,主人越高兴。接受主人的茶饭后,忌讳一点也不吃;忌讳用筷子食用奶食和站着喝奶和吃奶食品;忌讳随便撒倒奶子;遇到别人端奶走过时,不能视而不见,必须尝一尝再走。(播放视频)3.崇高的敬礼酒

主人若对客人表示特别的敬意时,常把甘醇的奶酒,满满的斟在银碗里,托在洁白的哈达上端出来,恭恭敬敬地献给客人。在高寒地区,也有喝酒的习惯,蒙古人视酒为食品的精华,朋友见面要喝酒,敬酒是牧民的传统礼节,客人若表现出客气的样子,主人会用诗一般的语言歌唱劝酒。特别是在鄂尔多斯的地区,劝酒歌常常一曲接一曲,一曲比一曲热,歌词如:“远方的客人请您喝一杯奶酒,这是我们民族传统食品的精华,是我们草原人民的深情厚谊„„”通常客人接杯畅饮或转赠给别人,劝酒才算罢休。宴请尊贵的客人,或举办喜庆酒会,讲究摆整羊席。这种习俗流传至今。设宴时,一般是蒙古包(大包)内正上方,摆一、二、三席,包内右边偏角为主人的招待位。客人按贵宾、长辈等排列顺序入座。客人就坐后,厨师把整羊抬到一、二、三席前,主人用蒙古刀把羊尾肉切下一条,放在羊头上,之后,再将羊尾肉切成若干方形小块,放入盘中,双手高举过头,捧给做在第一席上的贵宾品尝。然后,主人将餐刀柄双手递给第一席的贵宾前,贵宾观看后,随着切割一切,然后抬回厨房,切成若干正方形小块,放在盘子里,上席进餐,作为蒙古族的最高礼遇。欣赏《敬酒歌》 4.待客禁忌早知道

喝茶的忌讳:敬茶时忌讳满杯;忌讳用左手倒茶;忌讳从门里向外倒茶水;吃饭喝茶时忌讳长吁短叹。

食用红食禁忌:在品尝德吉和食用羊背子时,忌讳衣冠不整,除无名指外,其他手指禁止弹洒德吉;啃骨头时忌讳残留肉屑;在食用肩胛肉时,忌讳咬着吃,应该用刀或用手撕着吃;食用完的骨头,忌讳用相互敲击;平时的肉食品中,忌讳食用牛胆囊和狐狸肉,狗肉、猫肉。吃饭禁忌:忌讳给客人食用无盐的茶饭;吃热饭时忌讳用嘴吹气;忌讳倒撒食物;饭后忌讳伸懒腰。

总之,到牧区作客,必须注意这些细小的日常礼节上的禁忌,这是不仅是对蒙古族人民的一种尊重,同时也是我们心情愉快的一个保证,当然,若是你对这些禁忌一无所知而冒犯了蒙古族同胞的情况下,真诚地道歉,他们也是可以原谅你的,不知者不怪罪吗。课后反思:

第六课

节日民俗

1、蒙古族的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1.知道蒙古族的节日比较多,有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中元节、那达慕、祭鄂博、成吉思汗纪念节等。

2.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四大节日节日。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介绍蒙古族的四大节日。教学过程:

一、光明使者的祭礼-祭火节

祭火在内蒙古大部分地方腊月23那一天祭火神(即灶神),少数地方则在24日进行。据说,因为有一次一些部落因长途迁徙,推迟一天到达目的地而延误了祭火日子,便形成了这样的习惯。祭火神的主要祭献物是煮熟的山羊胸骨、五彩布条、阿穆苏(奶油粥)、酒、点心、草香、茶叶、干红枣等。先清除掉火撑子里的灰烬,为火撑子换上新的火台,点燃新火,周围点燃四盏佛灯 你也可以投稿,然后主祭人(一般是户主)诵读祭火词,同时把祭献物慢慢放进燃烧的火灶里。祭火词里说道:

九十九天神创造的火种,也速该祖先打出的火苗,像扫除旧年的灰尘一样,蒙古人特别重视在新年心理上的健康愉快和亲朋邻里间的和睦相处。如在过去一年当中和他人发生过相互抱怨的事,春节前要主动与对方联系,互相敬烟,失礼一方表示道歉,双方和好如初,愉快地共度佳节。(播放视频)

师:除夕之夜是我们汉族的大年夜,蒙古族的除夕之夜又是如何的呢?

二、圆满的象征-除夕

古代蒙古人把农历春节“希/恩/吉/尔”,即新年。也有称“白 节”或“白月”的,这与奶食的洁白紧密相关。关于蒙古族春节的 来历说法不一,一是据五/世/达/赖《黑白算答问》一书所说:“成吉 思汗于公元1227年,取西夏国都,盛筵庆功,并以此为蒙历岁 首,星宿月遂以正月见称”。星宿月是农历12月16日到1月15 日,这与农历前后相差一个月。而鄂尔多斯地区延续下来的蒙古 历是以白月、五月、六月等序数记月。以此看,蒙古历岁首当是农 历四月。据史书记载,自元朝起,蒙古族接受了汉族历算法,因 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正月相符。这就是蒙古族过“春节”的 由来。接近年底,无论农区还是牧区,家家户户都要立起灯笼竿。到年三十,要清扫庭院,搞好室内卫生。佛前要设一小小祭坛,把 煮好的大块羊肉摆在祭坛上,供上乳制品和面制果品。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以往,在祭祖仪式申,还要进行 锻铁活动。蒙古族有个古老的《化铁出山》的传说,人们把它看作 是自己民族起源的传说。这一夜灯火通明。有的还请来蒙古民 间艺人说唱“乌/力/格/尔”(蒙古书)。青年们聚在一起唱歌跳舞。不 参加歌舞的姑娘们则聚在一起耍“沙/哈”(嘎/拉/哈。普遍有守岁 到午夜的习惯。

近些年来,蒙古族春节虽与汉族大体一致,并吸收一些汉族习俗,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仍保留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除夕习俗

三、和谐的象征-春节

农历正月,蒙古族称为“查干萨拉”,即白月也称大年。

大年初一,全家人郡要穿上节日服装,聚于一堂,叩贺新年。拂晓前首先叩拜天神。祭天结束后,迎接火神,向火神祭撒奶酒奶食等。上述礼仪结束后由辈数最小的,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请安;并装烟、敬酒、献哈达。长者受礼之后,要向弟、侄、儿、孙们表示祝福。祝福完毕,要给孩子们一些礼物和“压岁钱”。天一亮,家族亲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远途的都要骑马或赶车来。叩节、拜年一般到正月十五前就结束。

在边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清晨,太阳还没出来的时候,常在一起嬉闹的人还有“哈/巴/德”(打/黑/墨的习俗。就是在对方薪睡时,偷偷在他前额上抹黑,涂物多为锅底灰。

师:有一首清明节的诗歌,谁来背诵一下。(指名背诵)师:谁能知道清明节的来历,简单介绍一下(指名)我们来学习蒙古族是如何过清明节的。板书

四、故者的思念-清明节

按照蒙古族传统,清明节要烧“吐勒希”给祖宗上供。“吐勒希”包括炒米、黄油、鲜肉、茶叶、枣、布块和纸钱等。苏和说,有些村屯还要宰杀猪羊并在坟地上搭起锅,向先人坟墓献馐斯(全羊)。

据了解,蒙古族人民在清明节祭奠时,一般对老祖宗(五世以上者)坟墓,各家要共同祭奠。之后,把祭奠后剩下来的酒食聚集在一处,人们按辈分、长幼依八字形排坐,由长者给每人分酒食,接受分赠者向长者请安问好,以此共同悼念祖辈和失去的亲人。

不同地区的蒙古族祭奠习惯也略有不同。在通辽市,清明节要到祖坟上添土祭奠。添完土后,共同喝稀粥,吃布胡勒(全羊),然后到附近打猎。在兴安盟,清明节当天吃乌审肉(冬季留存的肉),同时分送给邻居,清明节前后3日上坟祭祖。

课后反思:

2、蒙古族的丰庆节日

教学目标:

1.知道蒙古族的丰庆节日马奶节、那达慕节

2.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通过学生讲解介绍,多次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勤思考、爱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4.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四大节日节日。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介绍蒙古族的四大节日。教学过程:

一、导入:

清晨,牧民们身着盛装,携带马奶酒,骑马或乘车汇集到传统地点,杀羊宰牛。太阳升起时赛马,然后分别饮宴、祝酒。人们在马头琴声中吟诗唱歌,尽情欢乐,直至夜晚。这就是蒙古族民间传统节日马奶节

二、丰美的象征-马奶节

蒙古族民间传统节日。流行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每年农历八月末举行,清晨,牧民们身着盛装,携带马奶酒,骑马或乘车汇集到传统地点,杀羊宰牛。太阳升起时赛马,然后分别饮宴、祝酒。人们在马头琴声中吟诗唱歌,尽情欢乐,直至夜晚。蒙古民族牧养五畜和挤取乳汁加工各种奶食品,是他们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的重要内容。奶食品又是牧民的主要饮食来源,所以每年开始挤新奶时都要进行一定的仪式,并进行聚会庆祝,希望获得更多更好的奶食品,其中马奶节古老而具有典型性。

每年夏季开始挤马奶和中秋停止挤马奶时,牧民们都要举行马奶节。主人首先选定吉祥日子,并提前公布于众,到节日那天附近的牧民都来参加马奶节。中国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部分地区蒙古族牧民的传统节日,农历八月末举行。马奶节前,牧民宰杀牛羊,准备各种奶制品,以迎接参加节日活动的客人。

节日里,赛马是主要活动项目,参赛的马匹全是从两岁小马中选出,象征草原蓬勃兴旺。赛马结束后,还进行摔跤,拔河,打“布鲁”(一种投掷运动),唱歌跳舞等活动。

二、欢乐的象征-那达慕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物质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那达慕”大会。这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动人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大会召开前,男女老少乘车骑马,穿着节日的盛装,不顾路途遥远,都来参加比赛和参观。大会第一项一般是摔跤比赛,摔跤手脚登高筒马靴,下身穿宽大的绸缎摔跤裤,上身穿“昭得格”(一种皮革制的坎肩),在脖颈上围有五彩缤纷的饰物“江戈”,仿古代骑士跨着大步,绕场一周。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先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技艺高超者可百发百中,赢得观众的阵阵喝彩。“那达慕”大会又是农牧物资交易会。除了工业和农副产品外,还有具有民族特色的饮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干制品、奶酪、奶干、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课后反思:

第八课 信仰民俗

1、自然崇拜

教学目标:初步认识蒙古族的自然崇拜 教学过程:

自然崇拜是最原始的崇拜形式之一。原始人认为自然物和自然力有灵魂、精神和无穷的力量。因此他们崇拜和信仰自然物。所谓的最有威力和能保佑平安幸福的自然物质和力量。自然崇拜物由于各民族的生存居住的地理环境而有所不同。蒙古族的自然崇拜物里主要包括天、地、敖包、火等。

1、天之崇拜

天,蒙古语叫“腾格里”。蒙古人崇拜和信仰“上天”和“长生天”。自古以来天与蒙古族渊源甚深。《蒙古秘史》中记载成吉思汗的祖先是奉天命而生。其后,成吉思汗一生事业无不靠天力,无一事不归于天。《蒙鞑备录》中也记载了鞑靼人特别敬仰天和地,每事之前必提到上天之事。《鲁布鲁乞东游记》中也有一段简短的祭天仪礼叙述。这些都充分说明蒙古族自古以来有拜天,祭天之俗。帝王到百姓无不崇拜天,祭祀天。他们是如此地相信天之助力,天之缘的超自然的力量。天是抽象的概念。最初人们以方位来代替天,把东方当作天的象征。后来就把山,河,敖包或建一个祭坛作为天的象征来祭祀。祭拜的山、河成为圣山,圣河。山上的树不能伐,石不能拿,草不能牧,果不能摘,水不能饮,鱼不能钓。因而建一个祭坛祭天最为普遍。蒙古族的祭天分为官方祭祀,民间的公祭和户祭三种。一,官方祭祀。官方的祭祀时间不确定。有的农历二月二十四日,有的三月庚戌,有的四月初八或八月八日祭天。祭品民间也各有所不同。元代朝廷祭天仪式最为隆重,用一匹纯色马,羊,鹿,野猪各九或各二九十八只来祭天。祭祀时还烧香,燃柏叶并祭礼神玉。二,民间的公祭。每年的农历大年初一,七月初七或初八,九月初九等日子开始祭天,历时三天三夜。过去的民间公祭活动由博来主持。祭天时博的一支系幻顿来主祭。祭天又分为“白祭”和“红祭”。“白祭”是指用奶制品祭祀天,“红祭”是指宰杀牛羊祭祀。一般祭天的作法是在院中摆放一辆勒勒车,车辕子朝西南方向,车上放凳子,或在院中按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中方位插上九色旗或东、西、南、北、中方位插上五色旗,中间铺一个毡子,毡子上摆一个供桌,供桌中间放一个插一面蓝旗的装满粮食的升。供桌前点燃一堆篝火。用全羊作供品,把羊心掏出来直接上供祭天。主祭的幻顿穿上神服、神帽,手持单鼓,幻顿手持旗帜领头向天叩九九八十一头来表示对天的敬意。接着主祭幻顿开始呼请叫天。据《科尔沁博艺术初探》中记载的呼叫天的主要唱词是媚天、娱天内容的。

2、大地之崇拜

崇拜大地也是神化自然力、崇拜自然力的信仰之一。蒙古人认为大地是万物之母,也是保护子女、五畜、五谷的女神。所以把大地称为额和德勒黑,意为大地母亲。蒙古人把大地作为神秘的超自然力量来崇拜,这与他们依赖自然草原生活有密切联系。他们把上天和大地连结在一起,称上天为慈爱的父亲、称大地为慈祥的母亲。把天和地信奉地数化为“上九十九天,下七十七地”。蒙古人崇拜大地与崇拜长生天一样是从古传承来的自然崇拜的表现形式。《马可波罗游纪》中记载了古代蒙古人的祭地之习俗。如:名称纳赤该,谓是地神,而保佑其子女、牲畜、田麦者,大受礼敬。各置一神于家,用毡同布制作神像,并制神妻神子之像,位神妻于神左,神子之像全与神同。食时取肥肉涂神及神妻神子之口,已而取肉羹散之家门外,谓神及神之家属由是得食。蒙古人用羊肉、奶食、圣酒祭地并跪拜大地,以祈求大地的保佑和恩赐。平时饮酒时蒙古人也把酒的德吉献给大地。

3、日月崇拜

日月为宇宙之光,蒙古人崇拜日月的核心是光。光和蒙古人有着不可分的缘分。蒙古人认为自己是光的后代。据《蒙古秘史》记载,孛儿只斤氏族的祖先孛端察儿就是日月之光孕育而生。其阿阑豁阿丈夫死后,每夜日月之光从窗而射,光浸其腹,怀此子而生。所以把日月之光当作祖先来看待。日月给人们温暖和光明,因此蒙古人特别崇拜它并通过祭祀来表达自己崇拜和敬畏之心愿。从古至今的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拜日月习俗。每日清晨日出和正午日照时祭日。还有求育男婴时举行拜日活动。或遇到灾害、病疫蔓延时也虔诚祭日,以求解脱。每月初和月中十五、十六日进行拜月活动。还有得眼病、祈求生女儿时也祭月。每年正月初二为公祭日。祭日月多用马奶酒、白酒、鲜奶进行洒祭礼。祭祀日月时朝向日月叩拜、致祭词、献洒祭礼。由对日月的崇敬和视日月为神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禁忌习俗。禁忌对着太阳和月亮大小便、仍垃圾、吐唾、谩骂和泼水。日蚀和月蚀时人们大为恐惧,说日月被天狗吃掉或被妖精吞没,因此便敲打铜盆将天狗和妖精吓跑。蒙古人严守这些忌条,以免带来灾难和不幸。

4、星宿崇拜

蒙古人不仅崇拜日、月,也崇拜星宿。蒙古人对星宿的崇拜与他们的生产方式密不可分。因为以畜牧业为主的蒙古人不可避免地经常夜牧,并在多年观察夜空气象中产生了对星宿的崇拜和信仰。蒙古人主要崇拜的星宿是北斗星,蒙古语称道兰额布根(七老翁);北极星,蒙古语称为阿勒坦嘎达斯(金钉子);三犬星,蒙古语称为古日本瑙亥(三只犬)或古日本敖敦(三颗星)。很早以前蒙古人当中流传着北斗星的祭祀并传下来了七翁祭祀经书。蒙古学者策·达木丁苏荣论证为民间文学性质的萨满作文的七翁经书后来变成为佛经性质,并列入甘珠尔,所以七翁经不是译文而是真正的蒙古作文。因此,七翁的祭祀、经书起源与蒙古族民间当中北斗星一年春夏秋冬总是有规律地运转,视为神奇。所以崇拜和祭祀北斗星。北斗星的祭祀在蒙古人的星宿祭祀里占重要地位,每月有固定的祭日,一年祭祀十二次。如:农历正月初七、二月四日、三月二日、四月二十七日、五月五日、六月二十三日、七月二十日、八月十七日、九月二十日、十月十一日、十一月十五日、十二月八日等。祭祀是先备好干柴,然后蒙古包或庭院东北角仿造北斗星堆起七个小土堆。夜幕降临,北斗星全部出齐并人们能看到时开始祭祀。首先土堆上边挖个小坑放备好的干柴,然后点燃。再用点燃的香和柏松净化代表七翁的星。接着火中投入羊肉、果点、茶叶、红糖、奶皮子、白酒、奶酒等供品。参祭人铺上洁白的毡子,朝东北方向跪成一列,叩拜七次或九次。还献上七次或九次的洒祭礼。北斗星(七老翁)各有自己的名称。第一个星叫孙地、第二个星叫布日娃巴达剌、第三个星叫阿斯利思、第四个星叫奥如吉尼、第五个星叫额讷日德、第六个星叫日依瓦地、第七个星叫毛勒巴日。

5、山水崇拜

山水崇拜是古代蒙古族的自然崇拜的重要主成部分。蒙古人认为高山峻岭、大江大河都有神灵存在。蒙古人把自己居住区域内的雄伟险峻的山称为神山,晶莹碧透的江湖称为神河,冬夏长流的泉为神泉来祭祀。他们认为神山、神河、神泉能保佑五畜兴旺、风条雨顺、人丁安详。因此他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不动神山神河的一草一木,对它进行祭祀和膜拜。他们焚香诵经,祈祷山水神灵保佑蒙古人交鸿运。蒙古人怀着虔诚之心祭祀不而罕合勒敦山。远在12世纪末,蒙古族先祖成吉思汗被蔑儿乞惕部落追捕时,隐藏于不而罕合勒敦山才得救。据《蒙古秘史》记载:帖木真总下山来,椎胸告天说:“我的小性命被不而罕山遮救了。这山久后时常祭祀,我的子子孙孙也一般祭祀。”说起,向日将系在腰上的带子挂在脖子上,将帽子拿在手上,屈身跪了九跪,洒马奶祭奠。从此成吉思汗的子孙世世代代祭祀不而罕山直至今天。蒙古族各个部落公祭的山水有阿尔泰山、博格达山、罕肯特山、杭盖山、牟尼山、克鲁伦河、土拉河、色楞格河、额尔奇斯河等名山名川。除此之外各地区的部落有自己祭祀的神山神河。据《蒙古风情》一书记载,东乌珠穆沁旗和科右前旗有索岳勒吉山的博格达峰、扎鲁特旗有扎鲁特罕山,赤峰地区有赤峰红山、巴林旗赛汗罕山(黑山)、巴彦罕山、玛尔钦本布热山、达尔罕山,林西县与克什克腾旗交界有阿鲁亥拉罕山,克什克腾旗有黄岗梁、赛罕坝,阿鲁科尔沁旗有阿巴嘎哈喇山,呼和浩特有翁贡山,土默特旗有茫汗哈喇山和土默特黑山,乌拉特旗有姆纳山,包头一带有白云鄂博山,阿拉善旗有阿拉善山;新疆蒙古地区:有阿尔金山、腾格里山、阿拉套山、巴尔鲁克山、赛尔山;甘肃蒙古地区:有祁连山、野马山、马鬃山;青海蒙古地区:有日月山、鄂拉山、柴达木山、巴颜喀喇山;辽宁蒙古地区:有医巫闾山、努鲁尔虎山、黑山;黑龙江蒙古地区:有蒙古山、多克多尔山;云南蒙古地区:有凤山;喀尔喀蒙古地区:有博格达罕山、拉钦王达山、宝拉干山、纳勒罕山、巴图罕山、罕肯特山、敖特浑腾格里山等。河套地区的蒙古族祭祀黄河,科尔沁地区的蒙古族祭祀西拉木伦河,青海地区的蒙古族祭祀青海湖(呼和诺尔)。

6、崇拜火

祭祀火是蒙古民族的古老传统习俗。在蒙古人看来火是神圣、纯洁的,它具有使一切东西净化的能力。正因为如此蒙古人自古以来有着用火净化万物之俗,以驱除所有的污秽之物,排除一切不良想法和清扫一切邪恶势力。古时人逝世后,逝者所用的物品、亲属以及安葬者都要通过火的净化。蒙古汗国时期的外国使臣、王公和其他人以及赠送的贡品都要经过火的净化才能会见皇帝和进入宫廷。进行火净仪式时烧起两堆篝火,在篝火附近立一支3米左右高的长矛杆,用绳索将两杆连起来,绳上挂一些布条。人、家畜、帐幕、物品等就在这两堆火中间进行净化。到了现代用火净化脏东西的习俗普遍存在。有些蒙古地区夜间来客人,家人夜归或病人回到家时,都要经过火的净化,才能进入家门。帽子掉地被人畜踩过,要用火净化。妇女作完新衣服,尤其是给喇嘛做新衣服之后,用火净化。小孩发烧也要用火净化。蒙古人的打猎、游牧生活中火是不能缺少的,所以蒙古人把火与生活、生命、传宗接代甚至繁育兴旺联系在一起。新郎新娘结婚时必须跪拜火,只有拜了火才算夫妻。这象征着赐予吉祥、幸运和生儿育女。蒙古人还把继承家产说成为继承灶炉,蒙古人的季子——“斡德恨”接替炉灶。“斡德恨”的意思为接替炉灶之火的人。

2、祭祀仪式

教学目标:领略蒙古族的祭祀仪式。感受蒙古族的文化 教学过程:

蒙古族的祭祀,最隆重的是祭敖包,敖包是蒙古语音译,也叫“脑包”或“鄂博”是“堆子”的意思,即人工堆成的石堆,极个别有土堆。

锡市敖包有:额尔德尼、白音查干、胡日不泰、哈玛尔宝力格、喇嘛海哈沙图、奥尔格勒、玛尼图宝力格。珠勒格图塔黑雅其、巴音宝力格塔黑雅其、巴润海日罕、德格吉胡、楚古拉干敖包等

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标志,起指路,辨别方向和行政区划的作用。

敖包:在锡林郭勒大草原各地都有。各地敖包的形式大体一样。即在园坛之上堆积石头为台,台基上面分成大、中、小三层,重叠作圆锥体,周围涂上白土,高者达十余丈,形似烽火台,远望又如尖塔。

敖包的数目,各地不等,有的是单一的敖包,有的是“敖包群”即七个敖包并列,中间大的为主体,两旁各陪衬三个小的敖包。也有一个大敖包居中,东、南、西、北各陪衬三个小敖包成为十三个敖包群。

祭敖包的时间,多在水草丰美,牛羊肥壮的六、七、八月间。这是草原上最美好的季节。祭祀时,敖包插上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纸旗,旗上写经文,祭礼仪上大致有血祭、酒祭、火祭、玉祭等。

血祭:就是把自己喂养的牛、马、羊宰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这种祭法由来已久,现在各另地方还有。相传游牧时代,蒙古族牧民把供自己生存的牛、马、羊等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赐,因此,祀天、地诸神时,就要宰杀牲畜来报答。

酒祭:就是把鲜奶、奶油,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平安幸福。这种祭神的风俗,也很早就有,(蒙古秘史)中称作“酒注礼”,至今有的地方还能看到。据说它的意思是说,神不仅要吃肉,也要饮酒喝奶子的。

火祭:就是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一大堆牛、马、羊粪。祭祀时,各户都走近火边,念着自己家的姓氏,供上祭品,把“布呼勒玛哈”整羊肉,投到火里烧,烧得越旺越好。蒙古民族认为火最洁净,用火可以驱逐一切邪恶。

玉祭:在古代玉是昂贵的,它常常是祭神的供品,过去蒙古民族祭敖包时,也有这种礼祭,现在已经没有人用玉祭敖包了。但是还可以看到一些替代的礼仪,有个别地区用硬币、炒米、奶食品等放在敖包石堆下面。祭祀时,还在石堆上面的柳枝中央竖起一根装饰着代替珠宝的杆子。

不论哪种祭法,都要请一些喇嘛来焚香点火。诵经念咒。官民也一起围着敖包,从左向右走三圈,祈神降福。礼仪结束后,举行传统的赛马、射箭、摔跤、唱歌、跳舞等娱乐活动,参加祭祀的人,开怀畅饮。其间青年男女往往借此机会相见。登高游玩,相互追逐,诉说衷肠。电影、小说中”敖包相会”就是描写这种情景的。祭敖包往往要连续好几天。

第三篇:蒙古族民风民俗

蒙古族民风民俗

待客礼仪

蒙古人把隆重而热情地接待客人看作是一种美德。他们的待客礼包括问候、互递鼻烟壶(解放后此礼已逐渐消失)、饮食招待等。无论是专程来访的贵客还是路过歇脚的行人,客人一到,首先是互相问候,待客人坐定,女主人端上一碗馨香的奶茶,并摆上各种奶食品、炒米、手把羊肉等,其间敬酒是必不可少的。奶茶用银质的碗盛着,与哈达一起献上。敬酒时,要右手举杯、左手托肘,恭敬地把酒杯交到客人手中。

蒙古包

蒙古族的传统居室是蒙古包。蒙古包呈圆形尖顶,由圆形围壁(哈纳)和伞状顶架组成,外面覆以羊毛毡,再用毛绳固定。围壁、伞架均用木杆钉成。包顶留有天窗(陶高淖),通气透光。门小,木制,大多向南或向东南。蒙古包可以拆卸搬运,极适于游牧生活的需要。

服饰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是蒙古袍,右衽,镶边,身长宽大,高领长袖,带腰带,配皮靴。夏袍是棉丝质的单夹袍,多红、黄、深蓝色。冬袍是毛料面的羊皮袍。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妇女的帽饰、首饰多镶珠宝和银饰,显得雍容华贵。喜穿软简牛皮 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 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 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 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

顾站冠

元代流行于蒙古族妇女中的一种高帽。长约一尺,筒状,外包丝绸织物。花色品种各异,上面还装饰着各式珠宝及美丽的孔雀毛。根据所戴的“顾姑冠”可识别其身分和社会地位。在电影《马可·波罗》、《成吉思汗》中都可见到戴着这种冠帽的妇女。

蒙古靴

服饰工艺品。有皮靴、布靴(马海靴)之 分。《马可·波罗游记》载:“应知大汗赐一万二千 男爵袍服各十三次,并附以名曰不里阿耳之驼皮靴一双,靴上绣以银丝,颇为工巧。”不里阿耳靴即香牛皮靴,以补花盘肠纹做装饰。女用布靴常以通体杏花、山丹、牡 丹等花草纹与佛手、D字纹、八结肠纹和云卷纹装饰。

摔跤服及摔跤靴

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五蝠捧寿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外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摔跤靴则是摔跤专用鞋。坚韧、厚实,靴子上有皮带,穿时将靴底和靴筒缠绑牢固,以防滑倒和踢脚时脱落,且便于勾缠对方。

葬俗

一般不设灵床,没有供品,不穿孝服,不烧纸钱,不放哀乐。传统的丧葬方式有天葬、火葬、土葬三种。现在普遍施行土葬,给死者更换新衣,或裹白布,也有净身涂酥油者,连同死者生前用物一同入棺,入后请喇嘛念经。之后前去墓地埋葬。

禁忌

蒙古族从远古时代就崇尚火,因此形成了一些与火有关的禁忌,如到蒙古包中做客,不能往火中洒水、扔东西,更不能吐痰或将火踩灭。蒙古人还忌用手指着天空中的星星,这与崇拜天的原始信仰有关。进蒙古包要将马鞭立于门侧,不能带入包内。绝不能打牛、马的头部。

服饰禁忌

帽子是蒙古人神圣不可侵犯的头饰,因此,他们最忌讳随处扔帽子或用其他东西触摸、玩弄帽子。戴在头上的帽子突然掉地,被看作是很不吉利的事。系腰,对蒙古男子来说是权威的象征,是男子汉的标志。所以蒙古男子忌讳穿长袍不束腰带。戴帽子、系腰带是交际礼节之一。

居住禁忌

元朝时人们出入宫殿不许踩门槛。如果有人犯禁,要严惩。脚踏门槛,被视为无异于脚踩主人的咽喉。现蒙古人仍忌讳脚踏门槛。其次,蒙古包内的坐次也有严格的习惯规定。蒙古人平时尚右,毡包内则中为上,右次之,左为下。主人或贵宾尊长中坐,男人居右,女人居左。坐次错乱,是一大禁忌。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日期禁忌

蒙古人对农历每月的初

一、初八、十五很重视。这与佛教的有些理论有关。一般在这些日子不举行婚礼,病人不出远门,病已痊愈的人要提防旧病复发等。

第四篇:民风民俗(蒙古族)

蒙古族民风民俗

待客礼仪

蒙古人把隆重而热情地接待客人看作是一种美德。他们的待客礼包括问候、互递鼻烟壶(解放后此礼已逐渐消失)、饮食招待等。无论是专程来访的贵客还是路过歇脚的行人,客人一到,首先是互相问候,待客人坐定,女主人端上一碗馨香的奶茶,并摆上各种奶食品、炒米、手把羊肉等,其间敬酒是必不可少的。奶茶用银质的碗盛着,与哈达一起献上。敬酒时,要右手举杯、左手托肘,恭敬地把酒杯交到客人手中。

蒙古包

蒙古族的传统居室是蒙古包。蒙古包呈圆形尖顶,由圆形围壁(哈纳)和伞状顶架组成,外面覆以羊毛毡,再用毛绳固定。围壁、伞架均用木杆钉成。包顶留有天窗(陶高淖),通气透光。门小,木制,大多向南或向东南。蒙古包可以拆卸搬运,极适于游牧生活的需要。

服饰

蒙古族的传统服饰是蒙古袍,右衽,镶边,身长宽大,高领长袖,带腰带,配皮靴。夏袍是棉丝质的单夹袍,多红、黄、深蓝色。冬袍是毛料面的羊皮袍。男女长袍下摆均不开衩。红、绿绸缎做腰带。男子腰带多挂刀子、火镰、鼻烟盒等饰物。妇女的帽饰、首饰多镶珠宝和银饰,显得雍容华贵。喜穿软简牛皮 靴,长到膝盖。农民多穿布衣,有开衩长袍、棉衣等,冬季多毡靴乌拉,高筒靴少见,保留扎腰习俗。男子多戴 蓝、黑褐色帽,也有的用绸子缠头。女子多用红、蓝色 头帕缠头,冬季和男子一样戴圆锥形帽。未婚女子把头 发从前方中间分开,扎上两个发根,发根上面带两个大圆珠,发稍下垂,并用玛瑙、珊瑚、碧玉等装饰。

顾站冠

元代流行于蒙古族妇女中的一种高帽。长约一尺,筒状,外包丝绸织物。花色品种各异,上面还装饰着各式珠宝及美丽的孔雀毛。根据所戴的“顾姑冠”可识别其身分和社会地位。在电影《马可·波罗》、《成吉思汗》中都可见到戴着这种冠帽的妇女。

蒙古靴

服饰工艺品。有皮靴、布靴(马海靴)之 分。《马可·波罗游记》载:“应知大汗赐一万二千 男爵袍服各十三次,并附以名曰不里阿耳之驼皮靴一双,靴上绣以银丝,颇为工巧。”不里阿耳靴即香牛皮靴,以补花盘肠纹做装饰。女用布靴常以通体杏花、山丹、牡 丹等花草纹与佛手、D字纹、八结肠纹和云卷纹装饰。

摔跤服及摔跤靴

摔跤比赛服装。包括坎肩、长裤、套裤、彩绸腰带。坎肩袒露胸部。长裤宽大。套裤上图案丰富,一般为云朵纹、植物纹、寿纹、五蝠捧寿等。图案粗犷有力,色彩对比强烈。内裤肥大,用10米大布特制而成,利于散热,避免汗湿贴于体表,也适应摔跤角力运动特点,使对手不易使用缠腿动作。套裤用坚韧结实的布或绒布缝制。膝盖外用各色布块拼接组合缝制图案,纹样大方庄重,表示吉祥如意。服装各部分配搭恰当,浑然一体,具有勇武的民族特色。摔跤靴则是摔跤专用鞋。坚韧、厚实,靴子上有皮带,穿时将靴底和靴筒缠绑牢固,以防滑倒和踢脚时脱落,且便于勾缠对方。

婚俗

蒙古族实行一夫一妻制,讲求伦常,严格辈分。讲究由父母作主的聘婚制度,男到女家娶亲。结婚仪式过程讲究对歌、祝词。蒙古族传统家庭以男子为主,但家庭中的大事一般都能征求妻子的意见。儿子娶妻生子之后,与父母分家,幼子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

蒙古族婚礼 充分表现了这个古老民族勤劳勇敢和能歌善舞的独特风格。由于分布广阔,各地婚俗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共同点是新郎佩带火镰、蒙古刀和弓箭,致颂词、祝词和对歌等。东部地区接亲时新娘坐轿车,大门口对歌,洞房门口致颂词、祝词,更为精彩的是欢送送亲宾客时抢新郎的帽子,以试双方的机智勇敢和坐骑快慢。西部牧区婚礼中最为热闹而又比较完整地保留传统习俗的是鄂尔多斯婚礼。迎亲那天双方的亲戚朋友着盛装聚集在双方家中。接亲的队伍由新郎、接亲亲家、伴郎组成,新郎身背弓箭,男方的亲友们在门口以歌声送接亲队伍出发,新郎一行来到女方家要绕蒙古包一圈,才能下马。伴娘此时用毛毡拦住新郎的队伍,开始对歌,伴娘要考问男方很多问题,男方的接亲亲家要对答如流。经过一番盘问,女方对接亲队伍的回答满意了,新郎才可把礼物献上,伴娘撤去白毡请客人进蒙古包里,蒙古包里隆重的“乌查”(全羊席)开始。新郎在歌声中向新娘父亲献上哈达。新娘此刻在另一座蒙古包里打扮一新与好友们依依惜别。宴席结束,新娘要去夫家了,娘家人唱着“送女歌”送行。接亲队伍回到新郎家,只见门前燃着两堆火,新娘要拉着新郎从火堆另一端递过来的鞭梢,从火中间走过。这仪式象征着爱情坚贞不渝,隐含纯洁辟邪、兴旺发达之意。进蒙古包后婚礼开始,揭去新娘头上的红盖头,新娘一一拜过公婆和亲戚长辈。新郎手执铜壶,新娘手端放有银碗的酒盘向宾客敬酒,被敬酒者一定要一饮而尽,并祝新人幸福。婚礼进入高潮,丰盛的宴席、醇香的美酒、宾客的欢歌起舞,包含了对新人的衷心祝愿。

葬俗

一般不设灵床,没有供品,不穿孝服,不烧纸钱,不放哀乐。传统的丧葬方式有天葬、火葬、土葬三种。现在普遍施行土葬,给死者更换新衣,或裹白布,也有净身涂酥油者,连同死者生前用物一同入棺,入后请喇嘛念经。之后前去墓地埋葬。

禁忌

蒙古族从远古时代就崇尚火,因此形成了一些与火有关的禁忌,如到蒙古包中做客,不能往火中洒水、扔东西,更不能吐痰或将火踩灭。蒙古人还忌用手指着天空中的星星,这与崇拜天的原始信仰有关。进蒙古包要将马鞭立于门侧,不能带入包内。绝不能打牛、马的头部。

服饰禁忌

帽子是蒙古人神圣不可侵犯的头饰,因此,他们最忌讳随处扔帽子或用其他东西触摸、玩弄帽子。戴在头上的帽子突然掉地,被看作是很不吉利的事。系腰,对蒙古男子来说是权威的象征,是男子汉的标志。所以蒙古男子忌讳穿长袍不束腰带。戴帽子、系腰带是交际礼节之一。

居住禁忌

元朝时人们出入宫殿不许踩门槛。如果有人犯禁,要严惩。脚踏门槛,被视为无异于脚踩主人的咽喉。现蒙古人仍忌讳脚踏门槛。其次,蒙古包内的坐次也有严格的习惯规定。蒙古人平时尚右,毡包内则中为上,右次之,左为下。主人或贵宾尊长中坐,男人居右,女人居左。坐次错乱,是一大禁忌。这一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日期禁忌

蒙古人对农历每月的初

一、初八、十五很重视。这与佛教的有些理论有关。一般在这些日子不举行婚礼,病人不出远门,病已痊愈的人要提防旧病复发等。

第五篇:浅谈蒙古族代表性物质民俗

旅游学院结课论文

学 年 度:2012—2013 题

目:浅谈蒙古族代表性物质民俗 专

业:旅游企业管理 姓

名:尹东旭

号:20091101153

指导教师:梅花

浅谈蒙古族代表性物质民俗

【摘要】蒙古族历史悠久,民族文化丰富多彩,本文主要阐述蒙古族的几项代表性物质民俗,包括服饰民俗,居住民宿、饮食民俗、交通民俗等,对于蒙古族以往和现在的发展变化进行了简单、细致的比较和展现。

【关键词】蒙古族,物质民俗,居住民俗,服饰民俗

前言

民俗是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演变

而成的社会规范体系。民俗现象内涵丰富,表象多样。民俗是创造于民间又传承与民间的具有时代详细的传承性事项(包括思想和行为),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社会生活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蒙古族历史悠久,民俗民族特点突出,地方风情浓郁,在与汉族的交往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一、蒙古族概况

蒙古人自称“蒙古”(Mongol)。“蒙古”这一名称较早记载于中国《旧唐书》和《契丹国志》,其意为“永恒之火”,别称:“马背上的民族”。蒙古人发祥于额尔古纳河流域,史称“蒙兀室韦”[1]、“萌古”等。蒙古人是东北亚主要种族之一,集中居住外蒙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自治区及临近省份以及俄罗斯联邦等地区。蒙古人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三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3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

蒙古人拥有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有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利亚特.科尔沁四种方言。现在通用的文字是十三世纪初用回鹘字母创制,14世纪初,经蒙古学者却吉·斡斯尔对原有文字进行改革,成为至今通用范化的蒙古文。云南的蒙古族会彝语和汉语,其蒙古语与北方的蒙古语大致可相通。用蒙古语言文字的新闻出版、广播、戏剧、电影事业也有了相当的发展。《蒙古秘史》等典籍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著名的英雄史诗《江格尔》,是中国三大英雄史诗之一;《饮膳正要》被评为对世界文明贡献卓著的重要医学发明。

畜牧业是蒙古人民长期赖以生存发展的主要经济。此外,还从事加工业、耕种业和工业。蒙古人善于歌舞,民歌分长短调两种。主要乐器是马头琴。喜爱摔跤运动。蒙古包和勒勒车是他们游牧生活的伴侣。

二、蒙古族代表性物质民俗

(一)服饰民俗 蒙古服饰是蒙古民族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随着历史的发展,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吸收兄弟民族服饰之精华,逐步完善和丰富自己的服饰种类,款式风格,面料色彩,缝制工艺,创造出了许多精美绝伦的服饰,为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创造了灿烂的光辉。蒙古族服饰的发展,是反应蒙古族各个历史时期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明的主要标志。服饰主要包括袍装、腰带、靴子、头饰级饰物。

1、袍装

蒙古族男女皆喜穿长袍,衣服皆右开襟,嵌对扣或排扣。男服镶单边者为多,女服鲜艳而美观。单布长袍或坎肩皆镶绣花边或金银丝绸边。女子服装特别讲究,且有闺、妇之分别。颜色尚蓝,深蓝者多,极少穿青色上衣。妇女喜穿红、绿、天蓝色的。服装四季有别,如单布长袍,夹长袍,棉长袍,皮长袍,坎肩,马褂等。无论男女都喜用鲜艳的丝料或布料做腰带垂穗装饰。衣多镶边。布料喜用绸缎类或上等纯棉料。蒙古靴子多用牛革制作,少部分用马、驴皮。

2、腰带

腰带是蒙古族服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多用棉布、绸缎制成,长三四米不等。色彩多与袍子的颜色相协调。素腰带既能防风抗寒,骑马持僵时又能保持肋骨的稳定、垂直,而且还是一种漂亮的装束。男子扎腰带时,多把袍子向上提,束得很短,骑乘方便,又显得精悍潇洒,腰带上还要挂上“三不离身”的蒙古刀、火镰和烟荷包。女子则相反,扎腰带时要将袍子向下拉展,以显示出娇美的身段。

3、蒙古头饰

蒙古族妇女过去非常讲究头饰。蒙古族有戴帽子的习惯,帽子及时防寒遮阳的必备品,也是吉祥权威的象征。因此蒙古族参加各种节庆活动是必戴帽子,不戴的时候将帽子放在高处,也不能随便触摸别人的帽子。同时,蒙古族也有缠头的习惯,男子缠头的颜色较暗,女子比较艳丽,姑娘缠头不封顶,右侧打结,垂下一穗,媳妇缠头封顶不打结。随着时代的进步,很多笨重的头饰已经不再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了,但在民间举行的婚礼仪式上,还可以看到梳理打扮得个具特色的新娘和年轻妇女。乌珠穆沁妇女的垂于胸前的两条辫子,顶部有发箍,额前缀以至眉的珊瑚、绿松石和银饰件结成长穗,垂于耳边的装饰,显得尤为精巧华丽。各地头饰均有不同,丰富多彩。

4、靴子

蒙古靴主要油皮、布、毡制成。样式有尖头、圆头和小尖头几种。蒙古靴的主要特点是,靴头上翘,靴筒宽大,靴内衬皮或者衬毡;靴帮和靴底通常装有纹饰及图案,现在,制作精美的蒙古靴已经成为了广受欢迎的民族工艺品。

5、饰物 蒙古族男子常随身携带一些装有玉石的生活用具,主要有褡裢、鼻烟壶、烟袋、烟荷包、火镰、蒙古刀、戒指、手镯等。女子的饰品主要有金、银、珍珠、珊瑚、玛瑙制成,包括坠子、戒指、项链及绸缎荷包和发套等。

(二)居住民俗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这首广为流传的《敕勒歌》中所提到的“穹庐”,就是蒙古族特有的典型的居住形式——蒙古包。蒙古包是一种帷幕式的住所,圆形,圆顶,通常用一层或两层羊毛毡覆盖。古时,汉族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幕”、“毡帐”、“毡房”、“毡包”,蒙语则称“格尔”。蒙古包是草原文化的结晶,是了解蒙古民族风俗民情的一步小百科全书。

蒙古包是由陶脑、窝呢、哈那、毡墙和门组成的。天窗,蒙古语称“陶脑”,位于蒙古包顶中央,它可以排烟、通气、照明、采光。窝呢,即蒙古包顶部的伞形骨架。哈那,即蒙古包的木制骨架。搭包时,各部分连接固定后,除天窗外,其余部分都用围毡覆盖,用马鬃马尾绳拴好拉紧即可。门框为木制,门帘用柳条和马鬃、马尾绳编织。

蒙古包的独特造型,具有了计时功能,这是蒙古包与其他任何居室相区别的一大特点。蒙古人把蒙古包的天窗制做成日月形,乌尼杆围绕天窗形成光芒四射状。这种独特的造型不仅反映蒙古人对日月的崇拜,同时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早已认识和掌握了蒙古包的计时功能。早期的蒙古包一般由四个哈那组成,每个哈那可安装14根乌尼,4个哈那共安装56根乌尼,再加门框上安装的4根乌尼,一个蒙古包总共有60根乌尼杆。每个乌尼杆之间形成矿角,围绕天窗的60根乌尼杆形成360角。蒙古包的这种角度分配方法完全与现代钟表相一致。日出到日落,阳光从天窗射人蒙古包内,每天的光线在包内顺时针绕一周,牧民根据太阳光线照射的不同位置,把一昼分为12——14个小时,而且对每小时给予了准确的命名,以便准时安排生产和生活。

蒙古包是适应游牧经济而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建筑。为了逐水草、便畜牧,蒙古包搭盖的地点必须选择距离水草近的地方,其次还要在背风处。夏季要设在高坡通风之处,避免潮湿;冬季要选择山弯洼地和向阳之处,寒气不易袭人。

蒙古包易拆塔,搬运方便。牧民随季节变化游牧,需要不断地拆包和搭包,而蒙古包的构造却是既简单又科学。搭包拆包通常出自妇女之手,几小时之内便可以完成。蒙古包像个圆锥体,能够比较好地起到防风、防雪、防雨作用。塞外冬季多刮西北风,矮小的包门向南或东南开,这样寒气就不易袭入包内,门外雪也不易堆积。蒙古包是用数根细木棍和毛皮拴结而成,拉开时便成蒙古包墙壁,拆叠起来还能当牛车的车板。羊毛毡虽显粗糙,却能避风雨,御寒暑。因此,包内冬暖夏凉,住起来特别舒适。蒙古包支架包内地上的铺设,因贫富而异。一般牧人多用牛羊皮或一层毛毡子铺垫;富户除铺一二层毡子外,上面再罩花毯。蒙古族有尚西的习俗,因而在蒙古包内的西北面放置装有佛龛、佛像、祭品的佛匣子,北面放置床桌,西南面的“哈那”上悬挂牧人所用的马鞭和其他骑马工具。在牧人眼里,这些东西十分重要,绝不能放在东边。东边一般放置竖柜,东南面则放置炊具。

普通的蒙古包,往往以柳条或榆树枝围成一个院墙。在墙的附近建圈养家畜的棚子,棚前堆积牛羊粪等燃料。在古时,每户都有勒勒车。勒勒车排列于蒙古包的周围。

虽然蒙古包的构造方法都一样,但在形式、内容等方面仍有所区别。纯游牧牧民的毡包是要随时转移的,因此其构造、形状、大小及包内格局虽然与固定式蒙古包相同,但其支架不必埋入土中固定,院内不必用木栅围起,包内的装潢也比较粗糙。而固定式蒙古包,虽然同样是用毛毡做盖和墙,但与转移式蒙古包相比,其墙基埋入地内,毡包周围用土夯实,院内要用木栅围绕,包内的装潢也较为讲究。蒙古包这种居住形式,至今约有1000多年的历史。解放后,蒙古族牧民逐步定居,改住起脊土房。如今,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蒙古族大都结束了游牧生活,改为定居。

(三)饮食民俗

1、蒙古族食品

蒙古人习惯把食品以其基本颜色分为白食、红食、紫食、青食几大类。所谓白食,是指以奶为原料加工制作的各种奶食品。奶食品是蒙古民族的主要食物之一,他们牧养牲畜、用各种奶制作几十种奶食品,其中最常见的有奶油、白油、卓克、奶皮、奶酪、奶粉、炼乳等。因使用的原料不同、发酵的程度不同、食用的要求不问、制作方法的不同,所以他们生产出来的奶食品的口味不同、硬度不同、颜色不同、食用方法也不同,仅以奶酪为例,就有十余种不同的产品。

所谓红食,是指用牛羊肉加工制作的各种肉食品。蒙古民族是游牧民族,肉食品是他们的主要食品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一套完整的宰杀、加工、储存、烹制的独特方法和程序。例如,从胸口杀羊,从脑后杀牛,用这种方法一个人就可以杀牛宰羊而且几乎见不到多少流血,十分奇特而简便,而且他们忌讳或禁止抹脖子大放血式的宰杀牛羊。蒙古菜肴自成体系,其中常见的特色食品有烤全羊、全羊席、烤羊腿、手扒肉、火锅、驼掌、驼峰、烤牛排、肉肠、血肠、肉饼等。

所谓紫食,是指用粮食制做的各种食品。蒙古人主要食用米和面两大类粮食。炒米是蒙古族农牧民的传统食品,他们把糜子淘去沙土,放入大锅中,加适量的开水,用慢火炯至半熟出锅,经炒锅炒熟,再碾去皮,即成炒米。炒米香脆味美,可口耐饥,与蒙古民族的游牧生活和喝奶茶的习俗相适应,是蒙古人经常而大量食用的粮食食品。面类粮食中主要用白面烙和炸多种多样的茶点,以及做面条、包子等多种食品。

所谓青食,是指蔬菜瓜果类食品。蒙古民族虽然一直经营小规模的农业,做为牧业经济的补充,但历史上几乎没有种植蔬菜瓜果的习俗。早期蒙古人主要采集野生的蘑菇、沙葱、韭菜、沙芥、黄花、菠菜等青食,从近现代以来,随着农业化的发展,开始大量种植和食用各种蔬菜瓜果食品。

2、蒙古族饮品

蒙古族的传统饮品主要由奶饮料、茶饮料、汤饮料、酒饮料等几大类组成。奶饮料,是指以奶为原料制作的饮品。蒙古民族从事畜牧业经济,早已掌握了用奶制作各种乳制饮食品的技能,并以牛奶、马奶、驼奶、羊奶为原料制作了多种传统饮品。蒙古人根据各种奶的不同特点和季节的变化,用不同的方法制作出口味、颜色、形态、功能各不相同的多种奶饮料。

茶饮料,是指用砖茶、红茶以及其他植物制作的饮料。所有茶饮料中,奶茶是蒙古人饮用最普遍的日常饮品,草原上的牧民至今保持着早晨和中午都要喝奶茶的习俗。制作奶茶,各地虽有所区别,但一般用牛奶、砖茶、盐和水等原料,以适当的比例配备熬制而成。把水和砖茶放人专用锅中熬成紫红色,然后将鲜奶放人茶水中熬开,再加适量食盐,即可制成奶茶。奶茶营养丰富,具有提神、开胃、助消化、解渴等作用。砖茶、红茶,较晚才传入蒙古地区,早先蒙古人主要采集野生植物的花、果、叶、根等,经过不同方法加工后,熬茶饮用。

汤饮料,是指用各种肉和骨熬制的饮品。蒙古民族饮食文化中,有非常重视煮肉汤的习俗,认为肉汤的营养价值比肉本身还要高,或吃肉时不喝汤不成席。蒙古人吃肉时多用炖煮的方法而很少用炒炸方法,他们用牛羊的肉和骨制汤,甚至用不同部位的肉和骨以及脏器制作不同功效的汤。其中全羊汤、精肉汤、排骨汤、骨头汤是他们经常喝的汤饮料。肉汤营养丰富,具有提神补气、恢复体力、解渴充饥等多种作用,每当劳累、生病、天冷时都要喝肉汤。

酒饮料,是指用酸奶酿制的奶酒。牧区的蒙古族牧民们每年夏秋之际的丰奶时期,家家户户都用酸奶酿造奶酒。酿酒的方法和工具基本与内地相同,所不同的是原料不一样,工具更加简陋和小型化,酒的度数普遍很低,奶酒一般为20度左右。蒙古人把奶酒当做饮品的精华,主要用于祭祀和待客,还当做礼品相互赠送。

(四)、交通民俗

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一马,勒勒车、骆驼为交通工具。

马是牧民不可缺少的交通工具,凡是放牧、探亲访友、出外办事都需乘马。马的体质不但结实强健,而且极耐粗放饲养,以忍苦耐劳著称。日行可达一百至一百五十公里。草原牧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骑马。

五、六岁的小孩,便能跟父兄到牧场放牧,到十岁左右,便能在精悍的马背上,不用披鞍,自由地驰骋,参加那达慕会的赛马运动。

勒勒车,也叫“大样车”,“罗罗车”,“牛牛车”等,这种车的轮子较高,直径最长的有一米四、五。轴轮多是用桦、榆、硬杂木而制成,车辕较长,除车身外一般相当于半身的长度。

骆驼:是沙漠地区的主要交通工具,特别是在冬季,牧民放牧愿骑骆驼,骑乘较暖,忍苦耐劳,几天不喂草、不饮水也能过的去,冬季行路。搬运主要依靠骆驼,在沙漠中,常常可见到成群结队的骆驼,在海洋般的沙地上鱼贯而行,因此骆驼被人称为“沙漠之舟”。沙漠地方水草缺乏,骆驼能食用沙漠与半沙漠中生长的植物,具有耐饥渴耐寒暑,能负重的优良特点。骆驼虽不善于飞奔疾驰,但腿长步子大,行步稳健,持久力强,日行约六十至七十公里。用于骑乘的骆驼,其速度和持久力都不次于一般的马匹。

结语

蒙古族民俗文化丰富,传统生产生活方式保存完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蒙古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有利于社会主义多民族的更好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和中华文化的丰富。对于开发少数民族风情旅游、保护少数民族实施文化遗存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全国导游基础.内蒙古旅游局编.2007年版

[2]内蒙古导游基础.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编.2007年9月 [3王迅.苏赫巴鲁.蒙古族风俗志.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0年 [4]乔吉.马永贞.蒙古族民俗风情,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下载蒙古族游牧民俗教案(5篇可选)word格式文档
下载蒙古族游牧民俗教案(5篇可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蒙古族汉字与民俗

    蒙 古 族 的 民 俗 学 研 究 蒙古族的民俗学研究 摘要:全世界蒙古族人约为1000万人。蒙古族是中国人口较多、分布十分广阔的少数民族之一。中国的蒙古族人口为581万人,主要......

    蒙古族民风民俗简介[范文]

    蒙古族民风民俗简介 (一)生活习俗。饮食方面。城镇居民食俗与汉族基本相同,即多食面、米,一日三餐。平时宴请以手抓肉为主。稀尊客人待以羊背子、烤全羊。牧区以肉、乳制品、炒......

    《蒙古族舞蹈》教案

    《蒙古族舞蹈》教案 河南省南乐县职业中专 张洋 学习目标: 1、 掌握蒙古族舞蹈的手臂动作。 2、 熟练运用蒙古族舞蹈的基本手位 教学重点: 掌握蒙古族舞蹈基本动作。 教学难点......

    《蒙古族长调》教案

    《蒙古族长调》教案 一、设情激趣。感受音乐。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草原吗?草原是什么样的呢? 生:草原上有蓝天。 生:有马,有牛,有羊。 生:草原上有绿草。 师:同学们,说的真美,草原上有蓝......

    56个民族民风民俗民族服饰-蒙古族。

    56个民族民风民俗民族服饰-蒙古族 [民族简介] 蒙古族,现有人口约4800,00人。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

    2016年7月蒙古族民俗教育工作总结

    蒙古族民俗教育 ——2016年7月工作总结 白音华能源化工园区小学 作为蒙古族的祖先,为其后代留下了丰富而灿烂的文化遗产。世代相传的蒙古族习俗,是蒙古民族为人类文化宝库......

    游牧文化旅游节

    第二届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 整体策划方案 中国游牧文化旅游节组委会 2013年12月 按:2013年,由国家文化产业规划研究院创意发起,中国文化传媒集团和包头市人民政府主办,国家文......

    蒙古族活动教案[全文5篇]

    蒙古族活动教案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蒙古族活动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