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个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结合教学案例谈设计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要经过哪些过程。
教学设计是我们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障,是我们课堂授课的蓝本,是我们教学过程的预设,因此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关系到我们能否上一节优质、高效的课。
(一)我认为一个高效的教学设计应具备以下的基本要素:
1、必须体现课程标准和理念。
2、必须呈现教材的内容。
3、教学思路必须清晰,教学流程舒畅。
4、教学目标设计要合理,既要呈现知识,又要促进能力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
6、要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7、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8、恰当合理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活泼多样的呈现教学内容、情境等。
9、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0、板书要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11、导入合理,善于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我认为设计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要经过以下过程:
1、教学目标分析;
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笔算乘法(不进位乘)教学设计中把教学目标确定为:
(1)、通过操作小棒,让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竖式计算。
(2)、在自主探究交流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并优化出最佳计算方法.(3)、在练习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2、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了整十整百乘以一位数和乘法的估算
3、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是基于学生以上的认知起点展开的。3个12 学生很快就能列出算式12×3,基于前面刚学的很快就能明白答案是30多一些。通过让学生摆小棒12枝彩笔用1捆和2根小棒表示,这样拿3堆。通过观察学生很快就能得出算法3х10=30,2х3=6,30+6=36虽然加法也能得出,但这种明显快些。通过提问,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呢?数学王国的小朋友们给我们带来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笔算乘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学书本74页并通过交流讨论,小结,加强学生对乘法竖式计算的算理的理解。最后,通过练习那个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
以上就是我对“一个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设计出一 个好的教学设计要经过哪些过程”一些的看法。
第二篇:一个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一个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是什么?结合教学案例谈设计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要经过哪些过程。
花开花落
教学设计是上好课的前提,我认为在新课程理念下,一个有效的教学设计应具备: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反思,五个要素。
现在,我就结合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64、65页《垂直和平行》的教学案例来谈一谈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必须做到上述五个要素。
一、根据教材意图提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设计一般分为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师要关注教学目标的分类,要明确具体,所以垂直和平行的教学目标设计为:
1、初步理解垂直和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特殊的两种位置关系,会初步辨析垂线和平行线。
2、通过观察、分类、比较等环节,认识垂线和平行线,感知生活中垂直和平行的现象。
3、体会到垂直与平行的应用和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选择上不但注重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而且没有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保持了教学整体性。目标具体、明确,有可操作性,有效发挥了指导教学的作用。
二、必须呈现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则有教学过程来一步一步完成。教学过程通常分为:导入,新授,总结,练习,这几个方面。(一)、导入设计要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灵活设计。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基础,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引发学生思考,营造学生的期待心理和求知欲望。
垂直和平行的这一教学课题的导入是这样的。
(1)谈话:同学们,十月一日是什么节日呀?对,是我们祖国---伟大母亲的生日。在这一天到处张灯结彩,举国欢庆,我带着大家去看国庆阅兵式好不好?
(2)、多媒体播放奥运会开幕式片段。
解说:国庆阅兵式规模宏大,精彩无比。参加阅兵的部队官兵经过很多天的艰苦排练后,才形成了如此宏伟、壮观、盛大的场面。横成排、竖成列、整齐划一。实现了“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精彩绝伦”的目标,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军人的风采,向世界昭示了祖国的强大。
其实在如此盛大的场面里蕴含着许多数学知识。如果把每个人想象成一个点,你们看,这一排排、一列列像我们数学上的什么呢?(直线)
(3)、课件出示:美丽的图形。刚才这些生活中的场景、美丽的图片中也蕴含了许多数学知识。从而引出课题并板书新课题:垂直和平行
(二)、教师在新授过程中,一定要思路清晰,层次分明,并且问题设计要恰当,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学习。
1、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基础,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师:老师这儿有一张纸,如果把这个面儿无限扩大,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它是什么样子的?在这个无限大的平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又出现一条直线。想一想,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会有哪几种不同的情况?(学生想象)
2、学生画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各种位置关系
师:每个同学手中都有这样的白纸,现在咱们就把它当成一个无限大的平面,把你刚才的想法画下来。注意,一张白纸上只画一种情况。开始吧。(学生试画,教师巡视)
3、学生交流
这两条直线是什么位置关系?教师收集有代表性的画法如:平行、相交、相交成直角、延长后相交。
4、观察分类,了解平行与垂直的特征(1)展示各种情况(2)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画出来这么多种情况。能把它们分分类吗?在小组中交流交流。(小组讨论、交流)
B.引导学生分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分为相交、不相交两类。(学生说出自己小组的分法后)师:对于他们小组的这种分法,你们有问题吗?
小结:在同一平面内,画两条直线会出现几种情况?
5、归纳认识,明确平行与垂直的含义(1)揭示平行的概念 师:那剩下的这组直线相交了吗?(没有)想象一下,画长点,相交了吗?(没有)再长一点,相交了吗?(没有)无限长,会不会相交?(不会)(边提问边用课件演示)
师:这种情况你们知道在数学上叫什么吗?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板书:互相平行)知道为什么要加“互相”吗?(学生回答)谁能说说什么是互相平行?(学生试说不完整的概念)
(2)揭示垂直的概念
师:咱们再来看看两条直线相交的情况。你们发现了什么?(都形成了四个角)
师:你认为在这些相交的情况中哪种最特殊?(相交形成了四个直角)
师: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而其他情况相交形成的都不是直角,有的是锐角有的是钝角。
师:你是怎么知道他们相交后形成了四个直角呢?(学生验证:三角板、量角器)(板书:成直角、不成直角)
师: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用自己的语言说说什么是互相垂直。(学生试说后指名回答)(课件出示互相垂直的概念)
(三)、练习巩固时,注意层次,习题形式多样。
1、火研金睛
2、分类
3、让学生用身体来摆一摆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的现象。(1)先让学生自由做,然后请个别同学上台做,教师要重点强调互相平行必须宽窄一样,互相垂直必须相交成直角。最后全班集体做两次两臂前平举和两臂侧平举
4、我们看看运动场上还有这样的现象吗?
5、咱们看看几何图形中有没有垂直和平行的现象?(出示几何图形)
6、折一折
让学生用正方形或长方形纸折出垂直和平行,有困难的,可以和小组同学互相讨论,最后请个别学生演示一下。
7、摆一摆
师:下面咱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出示小棒)每根小棒代表一条直线。
(1)、摆出两根红色小棒与绿色小棒平行,想象有多少条直线跟绿色小棒平行。观察发现规律。
(2)、摆出两根红色小棒与绿色小棒垂直,想象有多少条直线跟绿色小棒垂直。观察发现规律。
8、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垂直与平行的现象,你能举几个例子吗?(学生举例后教师可适当添加一两个没想到的例子。师:其实生活中平行与垂直离我们并不遥远,它就存在于我们身边,存在于我们生活中,请同学们找找我们身边互相平行与互相垂直的现象吧。(学生举例后教师可适当添加一两个没想到的例子。)然后,欣赏生活中垂直、平行的应用。
(四)、课堂总结要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想知道什么? 师小结:我们通过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演一演、折一折、摆一摆,认识了平行和垂直是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特殊位置关系。平行与垂直使我们的图形变得更加丰富,同时也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丽,是平行与垂直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绚丽多彩。
三、教学媒体。运用恰当合理的教学媒体来呈现教学内容情景等,平行和垂直的教学设计中,我采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明确教材里面所呈现的知识。然后再利用学生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让学生分析概括出垂直和平行。
四、教学策略。在教学设计时,以生活中熟知的现象引导出新知识,这样学生在能利用已有的生活常识去解决新知识的前提下,再引导出新知识,垂直和平行的意义,这样有一个自然的过度,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提高。
五、教学反思。对于自己的教学设计应该有一个教学总体认识,通过评价可以发现优点和不足。垂直和平行这一课时,我对自己教学设计的评价是:
1、教学目标明确。
2、教学重点难点突出。
3、教学媒体应用较好,能多样化灵活地呈现教学内容,但在呈现学生画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时不是和好,若有展示台就更好,那样全班学生都能清楚看到了。
4、本节课的教学策略着眼于学生探索发现,先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画出两条直线在同以平面内的位置关系,再引导其分类,发现特点,从而归纳概括出平行和垂直。
以上就是我结合案例所谈的设计好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要经过的过程。
第三篇:一个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个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是我们上好一节课的重要保障,是我们课堂授课的蓝本,是我们教学过程的预设,因此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关系到我们能否上一节优质、高效的课。
(一)我认为一个高效的教学设计应具备以下的基本要素:
1、必须体现课程标准和理念。
2、必须呈现教材的内容。
3、教学思路必须清晰,教学流程舒畅。
4、教学目标设计要合理,既要呈现知识,又要促进能力的发展,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
6、要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
7、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8、恰当合理的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活泼多样的呈现教学内容、情境等。
9、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0、板书要简洁明了、一目了然。
11、导入合理,善于吸引学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我认为设计出一个好的教学设计要经过以下过程:
1、教学目标分析;
如: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教学设计中把教学目标确定为:(1)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能判断给定长度的三条线段是否围成三角形,能运用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这一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学习者特征分析;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很多关于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感性经验,学生已经学习了角,初步认识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有3条边、3个顶点、3个角,以及三角形的稳定性等知识,为进一步研究三角形的新的特性——“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做好了知识上的准备。学生虽然知道了三角形是由3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但是对于“任意的3条线段不一定都能围成三角形”这一知识却没有任何经验。学生对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规律只是停留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抽象成图形,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3、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就是基于学生以上的认知起点展开的。教学中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用小棒摆三角形(有的学生摆不成),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然后通过合理的猜想、积极的验证,归纳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最后让学生用发现的规律解释身边的一些生活现象,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既巩固了新学知识,又体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好这部分内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理解,还可以在探索实验和应用数学等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还为后续的几何图形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4、学习情境设计;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了一个学生熟知的生活情境:(出示课件)同学们看,图上这些地方你们都熟悉吗?(学校、商场还有学校后门的建设银行。)
如果把学校大门到建行看成一条直路的话,把这三个地方连接起来,就成什么图形? 老师从学校大门口到建行去取钱,有几条路可走?猜一猜我会走哪条路呢?为什么?
老师在银行取了钱后,现在要去商场购物,又有几条路可走?我会走哪条路? 老师现在要回学校,我又有几条路可走?我又会选择哪条路呢? 同学们你们为什么认为在三角形的线路中走其中一条边的线路比走另外两条边组成的线路近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大多数的同学都是从生活经验中发现走两条边的线路比走另一条边的线路远。那么,有没有别的办法证明我们的这种判断是正确的呢?
5、在教学过程中作形成性评价并根据评价反馈对内容与策略进行调整。如:根据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时进行评价反馈和教学策略调整。同桌分工合作,一个同学围三角形,然后读出小棒上标出的长度;另一个同学作记录。
如果学生能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得出“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那教师总结即可。如果学生不能得出结论,教师就要重新调整教学策略,选出一些长度比较特别的小棒,带领学生一起拼摆,最终引导得出结论。
以上就是我对一个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是什么设计出一个教学设计,不成熟的地方,还请指正。
第四篇:一个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2
一个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我认为一个有效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是:
1、教学体现新课程标准和理念。
2、教学过程必须呈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知识点,也就是教学内容。
3、教学设计思路清晰,教学流程流畅有序。
4、教学目标设计合理,不仅要呈现知识,还要促进知识的拓展和外延。现以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教学设计来谈谈一个好的教学设计必须做到以下过程:
首先根据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意图提出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设计一般分为三个方面即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师要关注教学目标的分类,明确具体,避免含糊。不能仅仅关注课程目标,而忽视其它方面的目标。所以教学目标可以这样设计
1、从生活实际出发感知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2、掌握百分数的写法,明确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
3、组织和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合作、交流能力和自学能力。
然后明确教学重点在于百分数意义的理解;教学难点:百分数与分数在意义上的区别。
教学过程通常分为导入、新授、归纳结束这三个方面,导入的设计要根据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不同而灵活设计,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基础。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引发学生思考,营造学生的期待心理和求知欲。
一、设置合理的教学导入
1、可以先采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P77主题图、出示生活中采集的信息来了解生活中的百分数。
2、然后学生交流采集的信息。
3、最后以小结生活中的百分数导入课堂教学。
二、必须呈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内容。新授阶段是课堂教学的主体部分,新授的过程必须强调师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积极参与。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中进步和提高。
教师在新授这个过程中问题设计要恰当适中,这样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密切联系生活,设置合理的教学情境。提出要求:通过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百分数的运用,自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P77-P78页,回答问题:
1.为什么要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百分数? 2.什么叫百分数? 3.怎样进行百分数读、写?
然后指导学生分小组交流自学情况,四、要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在百分数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完成答疑来达到学习目标的实现:例如:通过自学,你理解了哪个或哪几个问题?你是怎么理解的?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以后交流自学成果,引导学生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的实例出发去领会,即分母统一为100便于比较的道理。
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合作、交流能力和自学能力。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从意义上明白:百分数只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而分数不仅能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而且能表示一个具体的数量,也就是说,分数后可以带单位名称,也可以不带单位名称。百分数的后面是不可带单位名称的。
五、运用恰当合理的现代教育技术,活泼多样的呈现教学内容、情境等。在百分数教学设计中,采用课件多媒体呈现的方式,使教学过程生动呈现。
六、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设计时,我采用同学自学、交流所学和多媒体课件呈现、设计生动的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第五篇: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包括:
1.教学任务;2.教学对象;3.教学目标 4.教学策略;5.教学过程;6.教学评价
这六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除此之外,教师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挥者,也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下面我结合教学设计来具体说明:
(一)教学任务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下,体育技术课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
教学由教技术向用技术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而现在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二)教学对象
学生是我们进行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归宿和核心,因此,必须对学生的基本特征、已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认知结构、学习风格等有一个基本了解。学生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一系列的问题是“学生”要素所要研究和考虑的。特别针对小学的具体年级、生活条件、年龄等“因材施教”。
(三)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中对于目标阐述,能够体现教师对课程目标和教学任务的理解,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主要包括对学习者培养的阶段性目标和学完学习内容之后所要达到的单元目标。这两个目标应是一致的,后者服务于前者,单元目标是阶段性目标实现的基础,总目标的实现又依赖于不同时期的阶段性目标的实现;而培养总目标则和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和总需求、现代人才观、学习者的具体状况相联系,不同的社会需求,不同的学习者状况就会有不同的学习目标。
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它与传统教学只关注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
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
(四)教学策略制定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
教学策略的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的选择、学法指导、教学媒体的应用等等。
(五)教学过程
现代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四个要素组成,教学系统的运动变化表现为教学活动进程(简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那么怎么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把诸因素很好地组合,是教学设计的一大难题。教师还要掌握的就是课堂的随机应变能力,这一能力体现了教师出教师的综合能力。
(六)教学设计自我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教学设计,首先能够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同时在教学元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教育目的。
(七)教师
上述的六个要素中,每一个要素都与教师有着必然的联系,他们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教师的活动。或者说,上述的六个要素都是通过教师来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教师在整个过程中要调整、理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使其达到最优化的程度,取得最大的教学效果。无论是在教学中还是生活中,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教师对学生生成习惯的影响很关键。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帮助制定学习策略、学习目标、提供学习资源等方面,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起着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