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立足教学设计
立足教学设计,让微课融进常规课堂的思考
中山市南头镇中心小学
中国教育界的热门话题是“微课”,每个地方都兴起了研究和制作微课的热潮,但真正涉及让微课融进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的相关研究却很少。如何让微课融进常规课堂这一问题,从课前教学设计的视角来探讨微课的定位与价值,微课到底是什么、教师和学生谁更需要微课、谁来开发制作、怎样开发制作、制作后如何应用到常规教学课堂中等实际问题,需要我们一线教师来思考,下面结合我的课堂教学与微课之间互相融合的几个思考。
一、微课到底是什么?
无可厚非,微课确实是一种新兴的利用教学媒体的一种教学手段,不应该过分夸大它的作用。我搜索了一下百度,教育部门、教育专家们、一线教师们等纵说纷纭。但个人比较倾向这种界定:微课是指立足课前的教学设计,利用多媒体技术用5到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就教学内容的某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或教学的一段音频或视频,也可以说微课相当于一种带视频或音频的教学课件。这样的表述既突出了微课“短而精”的特征,又揭示了微课作为教学媒体的功能,把微课的开发和使用纳入了教学设计的范畴。教学设计是教学过程演练的前提,教学过程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课堂组织形式、效果评价等进行整体的、综合的考虑,其中就包含了对教学媒体的选择、设计和应用。所以,微课从教学设计的角度看,仅是利用教学媒体的一种教学手段而已。微课出现前,多媒体教学也已经在很多学校得以普及,但没有真正对课堂教学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该从教育发展的角度,立足教学设计的思想,揭开微课的神秘面纱,认清微课的真面目,从而清晰地认识到:教育教学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微课只是一种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与应用,是一种新兴或说是新型的,更方便实用的利用教学媒体的一种教学手段。尽管微课为教学方式的变革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可能,但如果教育教学的观念不更新或认识不到位,也会是穿新鞋走老路的模式。
二、教师、学生谁更需要微课?
微课需要我们来合理定位,更适合用于教师的研究学习和课堂教学。许多教育专家、教育行政人员、一线教师等对微课的使用都定位于在学生课前或课后的自主学习上。确实,实现个体化教学,微课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手段,可汗学院制作的系列微课的初衷就是为了满足个别化学习的需要。正因为如此,在不少教师的心目中,微课似乎成了个别化教学的代名词。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前或课后在家在线观看学习微课,在小学阶段还面临许多问题有待于探讨。首先是小学生学习的自觉性问题。正如《修复你的注意力》一文所提到的:在网络世界里,有太多可以吸引注意力的东西。电子邮件、QQ留言、微博、淘宝、微信„„每一种都可以让你沉醉其中10~20分钟。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适合具有一定学习基础的人,经过系统性学习之后再通过微课对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的知识进行强化。其次是小学生的学习负担问题。如果每门学科都要求学生在课前自学,势必造成课堂向课外延伸,挤占学生大量的休息时间,稍不留神,就与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三令五申的减负要求背道而驰。实践中,有家长就发出这样的质疑:孩子哪能抵制诱惑,我们大人平时还经不起考验,喜欢用手机、电脑玩个游戏呢,小学生用手机、电脑到底是学习呢,还是玩游戏呢,孩子整天盯着屏幕,还会损害视力„„第三是硬
件问题。目前的小学生家庭中,究竟有多少学生家里有电脑,且能在线学习?且不说那些农村留守儿童,就算是城镇的学生,估计不少家庭也满足不了这样的要求。第四是微课的交互功能问题。由于大多数微课缺乏交互功能,包括目前所制作的微课网站、微课社团绝大多数也没有开辟互动、在线答疑等功能。让学生自主观看微课,就很有可能成为一种知识点或是知识系列的灌输。而学习是一个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质疑、有思考、有交流、有争议才能引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果缺乏对学习过程的监督和引导,久而久之,微课使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相比较而言,如果把微课运用于教师,就会收到好的效果。就研修而言,微课可以支持教师的碎片化学习,缓解工作、学习的矛盾;微课可以支持教师的个性化学习,提升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如果着眼于课堂,教师的需求就更为迫切。首先,基于教师自身实践反思的需要。制作微课就是一个研究和学习的过程,是对教材解读及教学法思考的集中反映,也是教师过讲解关的很好抓手,有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由于微课要求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最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讲清讲透一个知识点,目标取向明确具体,时间严格限定,这就迫使教师要养成把握教学目标、提高效率的好习惯。而且微课制作后,教师自己要先行观看,通常还要反复修改,这样可以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不断反思改进。在常规教学中,很少有教师会录下自己的课来听、看,这样导致教学者很难站在听课者的角度进行感受,也发现不了自己教学的弱点。微课的制作恰巧可以弥补这些不足,让自己可以看自己的课,让自己成为自己的听课人,在自我反思和改进中迅速
提升自身的课堂教学水平、促进专业成长。其次,基于优质资源共享的需要。教师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向同行学习,与同行的交流中更容易找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优秀教师有许多好的经验,过去没有恰当的办法传播,而微课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固化经验、传播方法,使教学智慧可视化,把隐性知识显性化,促进资源共享。一线普通教师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迁移甚至可以照搬到自己的教育教学之中。
第三,基于丰富教学方式的需要。如果微课质量优秀并成为系列,已经覆盖一门学科的大部分内容,几乎包括全部的重点、难点、疑点内容,教师就有可能在课堂上选择播放这些微课,代替自己的讲解,自己则腾出更多时间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开展个别化辅导,扮演穿针引线、补充说明、组织管理的角色。这样一来,相当于课堂上有两个教师,一个负责讲解、示范、答疑等,另一个负责组织和管理教学。前者可以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解,直到学生掌握为止。从而弥补班级授课制的缺憾,丰富教学方式。第四,基于减轻师生负担的需要。课前,教师观看和借鉴微课,可以减轻备课负担;课中,可以直接移植到自己的课堂中,承担讲解和答疑等任务;课后,可以让学困生或特殊原因未能上课的学生通过微课进行补课;或者当学生某个知识点不理解或产生遗忘,或做作业遇到了困难进行学习。让微课成为学生再次学习和家长辅导孩子的资源。
三、谁来开发?——整合力量,注重团队的研究和协作从技术层面来看,微课可以使用手机、数码相机、DV 等摄像设备拍摄和录制,也可以使用录屏软件录制音频或视频,或其他形式。录制时可以配上黑板、白板、课件等载体,也可以借助手写板、几何画板等,甚至可以借助实地场景进行拍摄。技术门槛是降低了,教师人人都能做。但微课的推广和应用,更需要关注质量。从目前小学数学微课的情况来看,微课的数量不少,质量不高,过于分散,不成体系。原因在于,不少教师对微课设计、开发与应用的目的不够明确,动机也各不相同,不少微课作品的设计开发源于比赛。对于为什么要设计、开发微课,设计、开发了之后,应该如何使用、在哪些地方使用以及以哪些方式方法使用,缺乏清晰的认识和规划。许多微课,一旦获奖便束之高阁。研制一节微课,从选题到脚本的撰写、课件的制作,再到录制完成,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更需要教师把握教材、了解学生。一线教师受自己精力和水平的限制,靠个人的力量不可能做系列化、专题化、整体性的微课。所以,微课的开发和制作,如果不是出于教师个人实践反思的需要,不宜搞全民运动。而要避免教师个人或学校闭门造车、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需要整合各方面力量,注重团队的研究和协作,才能开发优秀的系列微课。团队成员应该包括教材编写专家、学科教研人员、一线优秀教师及技术人员,并且要求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教材编写专家要从教材体系的角度厘定知识点,把握微课之间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学科教研人员要从教师使用的角度筛选教学中的难点和疑点,把握微课的针对性和辐射性;一线优秀教师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更多地进行教学法的思考,把握微课的示范性和趣味性;技术人员就要从技术层面确保微课的制作质量,达到操作简便、画面稳定、声音清晰等。
四、怎么开发?——系统规划,整体推进,构建从开发到应用的一体化方案微课的制作一般要经历选题、备课、撰写脚本、制作课件、审核、录制、再次审核等步骤,每个步骤都应该有明确具体的要求,这样才能确保质量。其中选题、备课和撰写脚本显得尤为重要。选题——系统规划,整体设计,注重系列化和专题化。一般每门学科都是由螺旋式递进的若干册教材组成,每册教材又有若干个章节(或单元),每一节(或课)又细分为若干个知识点。根据加涅的学习内容分类方法,可确定每个知识点内容的属性,知识点划分示意图如下图:(摘自李克东、谢幼如的《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教材编写专家需要以教材为线索构建微课资源的整体框架,在梳理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拟定出每一册需要制作微课的知识点,考虑知识点的前后联系,树立大课程的意识,处理好“叶”和“森林”的关系。不会因微课这“一叶”障目而不见学第一章(单元)第二章(单元)第一节(课)第二节(课)课程„„„„ 知识点2知识点3知识点„„1知识学习技能学习问题解决事实 概念 原理科课程知识体系这座“森林”。再与学科教研人员、一线教师进行反复论证,并广泛征求意见,形成连续性、层次性、专题性的相对完整的微课内容体系。具体内容可以是围绕一个知识点的教材解读、例题讲解、习题解答、错例分析和知识拓展等,便于教师灵活选择和运用。备课——集体研磨,精心设计,注重示范性和精准性。一节微课,其中包含了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设计,是教师教学经验和教学智慧的结晶。教师要把知识点讲清楚讲精准讲到位,就需要借助集体的智慧,集体备课,吃透教材,了解学情,才能确保微课的示范性和精准性。微课与传统课堂教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微课以教学内容(一个知识点)为单元来设计一节课,而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学时间(40分钟)为单元设计一节课。传统课堂以时间为单元,是为了确保教学时间的计划性和连续性,保证学生课堂时间得到充分利用,保证课堂教学有序开展。而微课以内容为单元,一节微课一般只包含一个知识点,既要保证完整性又要有选择性,便于教师在课堂使用时灵活选择。相应地,传统意义上的备课是按课时进行的,而微课还需要对课时内容进一步细分为更小的知识点。如“圆的认识”这一课时内容,就可以分割出“生活中的圆”、“用圆规画圆”、“圆的各部分名称”、“圆心、半径和直径的关系”等微课的知识点。脚本撰写和课件制作——精耕细作,反复演练,力求生动、连贯而具有启发性。脚本撰写的思路和要求怎样?课件要不要?这与微课的类型有关,类型不同,就会有所不同。而微课的类型,分类 的依据不同,就有不同的类型。按微课使用的职能分类,可分为事实性、情景性、示范性、原理性、探究性等。①事实性:媒体提供有关科学现象、形态、结构或者是史料、文献等客观、真实的事实,使学生获得真实的事实性材料,便于识记。②情景性:根据学习内容,媒体提供一些有关情节、景色、现象的真实的或模似、相近的画面。③示范性:媒体提供一系列标准的行为模式(如语言、动作、书写或操作行为),学生将通过模仿和练习来进行技能的学习。④原理性:媒体提供某一典型事物的运动、成长、发展的完整过程,并借助语言的描述,帮助学生对典型事物的特性、发生和发展的原因和规律有所了解。⑤探究性:媒体提供某一些事物的典型现象或过程,利用文字或语言设置疑点和问题,作为学生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按最佳传递方式划分,就可以分为讲授型、解题型、答疑型、实验型、活动型等。
①讲授型:以学科知识点及重点、难点、考点的讲授为主。②解题型:针对典型例题、习题、试题的讲解分析与推理演算,重在解题思路的分析与过程。③答疑型:针对学科教学中疑难性的、代表性的、普遍性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分析或解答。④实验型:针对典型实验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⑤活动(操作)型:针对某个具体的学习活动、任务等,所进行的操作活动。以按传递方式分类的讲授型为例,下面的表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脚本撰写的思路,教师需要按照表格填写,形成脚本。呈现画面,一般是讲课的PPT,而讲解词要与每一张PPT相匹配,讲解词写得越详细越好。尽管不到5分钟的内容,平时的课堂也许一晃就过去了,但微课一旦录制下来,无论是画面还是讲解词,只要有一丁点儿不到位,就得重录。所以脚本写出来以后,需要参与录制的教师反复试讲、演练,不断修改。讲解时要做到课堂无学生但心中有学生。既要把握教学节奏、快慢适当,又要语言生动、简明扼要,且严谨流畅。完整的一节微课的制作过程如下图:至于用什么样的技术来做,这需要考虑成本问题,包括设备、时间、精力、费用、操作的难易度等,我们觉得可汗学院的方式值得借鉴。可汗学院的视频基本都是录屏式视频,所有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内容 都在电脑屏幕上出现,教师选择不“出镜”,而只在“幕后”进行旁白和讲解,并且节奏得当、语言幽默。这种看上去并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相对“单纯”的教学环境更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让他们更多关
注教学内容的讲授、分析和演示。其实,微课资源的建设和应用不能过度关注使用什么制作技术,也不宜过度地限制时间的长短,不同的内容应该有所区别。如果教师的讲解生动幽默、画面清晰富有美
感,就能吸引学生。讲授型、解题型、答疑型的微课,用PPT加讲解即可,教师不用实验型和活动型微课,需要教师或学生现场操作和演示的视频,后期的制作相对比较复杂。
五、如何应用?——立足课堂,兼顾个别教学,注重课内外结合首先要观摩微课,明确每一节微课的使用目标。作为与教材配套的系列化微课,设计时已总体考虑了为谁服务、想达到怎样的目标等应用问题,但具体到每一节微课,还是需要教师在应用前仔细观看,分清类型,明确使用目标。媒体使用目标是指媒体在实现教学目标的任务中,将要完成的职能。如前所述,按其职能分类,可把微课的使用目标分为事实性、情景性、示范性、原理性、探究性等。从内容——目标——媒体关系的三维选择模型中(如下图)可以看出,我们要根据学习内容与教学目标,确定微课的具体使用目标,从而选择微课的类型。换句话说,就是选择什么类型的微课,要与目标、内容相匹配。如概念的理解就需要创设情境的微课,技能的应用就需要提供示范的微课。(摘自李克东、谢幼如的《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所以,教师事先要观摩微课,熟知每一节微课的内容、功能、时长等,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明确微课在课堂上应用的目的、环节及具体的时间和顺序,从而让微课更好地融入课堂,发挥作用。其次要围绕课堂教学,有计划地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辅导中应用微课。(1)课前使用——便于教师把握教材、研究教法,缩小教材到教学的落差。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果。几套课程标准小学数学教材,与以前的教学大纲配套教材相比,增加了一些概率统计、投影几何、专题思维训练等内容。这些内容都需要教师借助一定的数学功底去解读,但绝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缺乏这样的功底,因为他们学历教育所学的内容基本与数学无关,后续的在职培训又很少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为此,教材编写专家在教师教学用书中把每一道例题的意图和教学建议写得具体明确,但毕竟还是停留在文本,教师把教材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时,不知道如何用精准的数学语言传递给学生,还是难以避免教材到教学的落差。而微课生动直观的视频较好地解决了教师解读教材、落实教法的问题。教师可以在课前观摩,反复模仿,提高课堂讲解的精准性,缩小教材到教学的落差。(2)课中使用——便于教师管理课堂,实施分层教学。课中使用就是运用插播教学法,即在教师课堂讲授过程中,适时插播微课,辅助重点、难点的教学。特别是对于教师用口授的方法无法讲清楚,或者通常条件下很难演示和不易观察的现象,或者教师觉得自己的讲解不够清楚和到位,就可以有计划地把“插播微课”作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教学环节。播放过程中,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情况,紧密配合播放的进程进行组织和引导。如前所述,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把微课移植到课堂,相当于有两位教师进入了课堂,可以让现实中的教师腾出更多的精力管理课堂、组织教学,实施分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有几位学生提出了为什么不能邻边相乘的问题,就插入了一个讲授型的微课。当观看后还有部分学生未能理解时,就让这部分学生继续到电脑上观看,而其他学生开始做课堂独立作业。这样,利用微课可反复播放的特点,既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又实施了分层教学。另外,由于微课起着辅助和部分替代教师的作用,相当于把名优教师请进了课堂,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缓解部分学校师资短缺的问题,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和教育公平。(3)课后使用——便于学生查漏补
缺、拓展延伸。用在课后,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课后个别辅导的负担。学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查漏补缺式的复习,进一步巩固重点、突破难点、理清疑点。特别是对于那些在课堂上注意力不够集中或学习暂时困难又羞于发问的学生,能从容地在学校或家里反复观看,学习知识、掌握技能。同时,相对完整的、系列化的、与教材配套的微课,也能让一部分有条件的、有一定自学能力的学生开展连贯性、完整性的学习,并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延伸。这样,微课的使用适当兼顾了班级授课的集体教学与个别化教学,实现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也成为家长辅导孩子的有力抓手。值得注意的是,微课作为教学媒体,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遵循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理清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媒体等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注重各种教学媒体之间的优势互补。即使是优秀教师团队所开发的微课,也并不代表能适合所有教师和学生,需要教师创造性地运用
第二篇:立足教学
立足教学,拓宽思维
--------创先争优的心得体会
大足县西禅小学李彩胜
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通过学校党支部组织党员历次学习,触动很深,体会也很深刻。我牢记了党的宗旨,党员义务和权利,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 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意识,永远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我体会到:没有国家的繁荣,就没有个人的发展;没有民族的振兴,就无从谈个人理想的实现。只有把自己的奋斗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之中,人生才更有意义,使命感和责任感也才会随之而生。在工作中当我们亲身感受到老百姓的种种艰难,要努力为老百姓的利益而奋斗,从而激发出更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经济全球化非常时期,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自己负责,同时要关心国家大事,接受挑战,勇于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承担相应的责任、义务,维护国家的法律制度,维护国家统一稳定和民族团结,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而奋斗等。只有每个党员在很好的履行自己的责任同时,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维护国家的利益,关心国家的大事,国家才会有希望,民族才会有希望。
一、爱岗敬业、廉洁从教、热爱学生,在师德师风修养方面争先创优。通过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增强自我的法律意识。面对学生,要保证一颗平常心和赏识的心。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应牢记了党的宗旨,党员义务和权利,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意识,永远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在工作中争创“三个一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应该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爱岗敬业的先锋战士。通过学校党支部组织党员历次学习,触动很深,体会也很深刻,使我进一步深化了认识,并提醒自己,务必真学实做、踏实苦干,立足岗位,永葆共产党的先进本色。
二、在教育观念方面争先创优。
教育观念是教师对教育的职能及如何进行教育的认识问题,往往对教师组织教学活动以至整个教育过程的成败起到一种先入的决定作用。特别是本学期我校开展“2+1”教学模式以来,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以发展能力为主要目标,要鼓励创新性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重视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树立符合创新教育要求的教学观。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必须严守党的纪律,树立良好作风,带头抵制歪风邪气。党员必须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决反对本位主义、分散主义,自觉与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必须严守党的组织纪律,服从组织决定,坚持党性原则,反对自由主义、宗派主义和小团体主义,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必须严守党的群众纪律,增强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观念,保持清正廉洁、艰苦奋斗的作风;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带头发扬社会主义道德风尚,坚决抵制资产阶级和封建主义腐朽思想的侵蚀,坚决同各种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作斗争。同时,要认真分析和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这部分人的利益与那部分
人的利益、少数人的利益与多数人的利益的关系,把各种利益统一和结合起来。坚持维护全局和根本利益,同时又照顾和尊重个人和局部利益。我们要把实践科学发展观当作义不容辞的职责,主动自觉地想,认真深入地想,经常不断地想;想想自己为党做了什么,为人民群众作了什么?想想自己在工作中奉献了什么,取得了什么成绩?只有这样经常地反思,才能使自己始终保持一个党员的活力。二是应实事求是。要用辩证的方法:分析评估自己,既不夸大,也不缩小;既纵向比,也横向看。尤其应注意以联系、发展的观点,来审视自己,以宽阔的视野来谋划工作,并付诸于行动。回顾自己几年来所作的工作,有时想自己也努力奉献着,也做出了一些成绩,但与一些优秀教师比,自己的成绩就显得微小,因此我要更加努力去工作,以争取新的突破。
三、在教学艺术方面争先创优。
在教学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创设生动活泼、使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相互讨论问题,允许学生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民主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创设良好的班级气氛和师生关系,注意发掘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和创新潜能。本学期学校教导处在教师的“2+1”课程改革方面作了许多指导,我想,教师最重要的还是上好每一天的每一节课,我在常态课中,要精心准备,带头上好每一节常态课,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每堂课后要认真思考和总结,一定要坚持写好课后记,这是老师很重要的一笔教学财富,争取形成自己独到的观点,写两到三篇论文。
我愿用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党员的科学发展观,争先创优,勇往直前!
第三篇:立足文本 学习写作《蝉 贝壳》教学设计
《短文两篇<蝉><贝壳>》教学设计
——“立足文本,学习写作”教学尝试
博野县第二中学 李丽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意的能力,养成圈点批注的读书习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生命的意义,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运用于写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一抹清脆欲滴的新绿能让我们联想到哪两个字?(板书:生命)生命不只属于我们人,同学们还能联想到大自然哪些事物?(学生随意说)师出示范例: 草原上奔驰的野马
学生仿照示例,你能联想到------(生自由回答,包括动物植物静物的例子)(如:蓝天上搏击的苍鹰,沙漠中昂首前行的骆驼,地底下蠕动的蚯蚓;墙角里怒放的野花,马路边参天的白杨;大海中风浪里的白帆,广阔平原上呼啸的列车,亦或是老师手中默默的粉笔……)师板书于黑板: 草原上奔驰的野马
墙角里怒放的野花
大海中风浪里的白帆 看一组图片
大自然是非常神奇的,世界万物都有它们存在的价值,我们能从它们身上看到生命的力量、想到生命的意义、悟出生命的真谛,就像夏天聒噪的蝉,海边沙地的一枚小小的贝壳……今天,我们学习《短文两篇---<蝉><贝壳>》.二、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1、字词准备,词语释义
(首先认识一下本课出现的字词)
收敛 liǎn
聒聒 guō
宽恕 shù
卑微 bēi
响彻 chè
一丝不苟 gǒu
聒聒:持续嘈杂,本课指不停地叫。
一丝不苟: 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小的地方也不马虎。卑微:卑贱微小,地位低下。把玩:拿在手中玩赏。学习《蝉》——
2、听读课文,思考问题
听老师朗读课文,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
(1)文中是如何描写蝉的?
用
画出
(2)作者从中感悟到了生命或人生的什么?
用~~~~~~~~画出 生回答,齐读蝉的生命意义的语句。
师:本文由“蝉”这个小小的“物”引发了对生命的感悟,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
3、默读课文,具体分析
(1)作者抓住了“蝉”的什么特点来写的?(在原文中找出相关词语或句子圈起来。)
(物:知知不休、小、响、病蝉等)(2)蝉的哪一点触动了作者?
(触动点:17年等到一个夏天,生命完结)
(3)蝉的生命意义是什么?作者的感悟是什么?
(志:为了生命延续,必须好好活着。不管生命长短,都要积极面对。)小结:要写好托物言志的散文就要先写好“物”,抓住物的特点具体描绘;再找到触动点,由物的哪一点进行联想;进而想到生命或人生的什么意义,这就是“志”,揭示出文章中心,意蕴深刻。
(4)作者对蝉的态度是怎样的?结合文中语句分析。(烦----惊----叹----恕)
这种写法叫做“先抑后扬”或“欲扬先抑”,能够使文章有波澜。
小结:因此,要想写好托物言志的文章,还有一点要向作者学习,就是“要倾注感情”,你笔下的物才会有灵性。
总结:怎样写好托物言志的散文?
1、抓特点重描写(物)
2、找准触动点
3、立意要明确(志)
4、倾注感情写
蝉虽然烦人、弱小,但蝉一生的经历给人的启示却是深刻的。不管生命短暂还是长久,都应该积极面对,全情投入,好好地生活。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贝壳》—— 默读课文,看谁找得快!
1、文中是如何描写贝壳的?
(用横线画出)
2、作者从中感悟到了生命的什么意义?(用曲线画出)细读课文,具体分析:
1、作者抓住了贝壳的什么特点来写的?(物:贝壳小、坚硬、精致)
2、贝壳的哪一点触动了作者?(触动点:为了这样一个脆弱卑微的生命,上苍给它制作的居所却多精致,仔细、一丝不苟)
3、贝壳的生命意义是什么?作者的感悟是什么?(志:要把自己的事做得更精致,更仔细,更加地一丝不苟)
4、作者对贝壳的感情是怎样的?(赞叹)
三、练笔
我们来回顾课的开始时,提到的几种事物,你感悟到了什么?
物
→
志
草原上奔驰的野马
→
生命有激情,才能活得轰轰烈烈 墙角里怒放的野花
→
1生命从不卑微,要活出自己的精彩
2不做井底之蛙(由冰心小诗引导)大海中风浪里的白帆
→
做生活的勇者,笑对一切
(附: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变小了。——冰心)
师:大自然是丰富多彩的,请用一颗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寻找自然之美,感悟生命的意义。
作业:请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选大自然一事物抒发你对生命(人生)的理解和思索,400字左右。
学生习作:
蜜蜂
里村中学七年级一班 郄宇飞
一天,我正在写作业,一只很小的蜜蜂飞进了我的房间。蜜蜂的“嗡嗡”声使我很烦,再加上,我正在做一道很难的题,所以我气冲冲地拿起书朝那只蜜蜂打去。那只蜜蜂受了一点伤又飞了起来。我急忙又挥了一下,将那只蜜蜂打在了地上。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它又坚强地飞了起来,我呆住了,我已经感觉到了一股顽强的生命力,是那么强烈。我注视着那只蜜蜂,看着它向外飞去,只见它没飞出去多少就摔在了地上,它不气馁,继续向外飞,一不小心,跌落在“洗脸盆”里,我看着它“扑通”着翅膀,溅起水花,水上一层层的波纹动着,没过一会儿,那只蜜蜂便死去了。
这样一个小东西,生命竟如此顽强,我不禁肃然起敬,比起这个小东西来,我们经历的挫折比它多得多,是不是也应该像蜜蜂一样坚强面对挫折与打击,给后人留下值得珍惜惊叹的东西来吧!也许在千年之后,会有人对我们留下的痕迹反复观看,并且会忍不住轻轻地叹息:“这是一颗怎样顽强的生命啊!”
垂柳
里村中学七年级一班 郄宇飞
学校里有几棵高大的垂柳。
它们的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给它们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充足的水分。垂柳最大的特点是:它的枝条都是向下垂着的,越长得高,枝条就越垂得低。一阵微风拂来,柳条左右摇摆,好像一个少女甩动着柔软如丝的头发。
垂柳的作用很大,它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净化空气。我非常喜欢它。我喜欢垂柳的原因不光是因为它有许多好处,最重要的一点是垂柳有着不忘根本的美德。著名画家丰子恺曾经说过:“花木大都是向上生长的,向上长原是好的,但我往往看见枝叶花果蒸蒸日上,似乎忘记了下面的根。柳树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它越长得高,枝越垂得低,千万条细柳,条条不忘根本。”
第四篇:发展职业生涯要立足本人实际 教学设计
发展职业生涯规划要立足本人实际 教学设计
[摘要]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职业生涯规划》第四课“发展要立足本人实际”,这一部分涉及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中“发展要立足本人实际”中的学法及实际解决问题方法,设计如下课程目标:学习兴趣、性格、职业兴趣和职业性格,能够根据企业需求找到职业兴趣培养方式和职业性格的调试途径。
[关键词]教学涉及 立足 实际 方法
一、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以满足社会需求。
知识目标:知道什么是职业兴趣和职业性格,了解职业兴趣是可以培养的,职业性格可以调适并掌握调适的方法。
技能目标:能够根据社会和企业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兴趣的培养方式和职业性格的调适途径。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到培养职业兴趣,调适职业性格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培养职业兴趣,如何调适职业性格。
关键:案例讨论和教师指导。
三、教学方法
游戏法、案例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1.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上次课老师让你们用固定词组写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等特点,完成不错。下面老师选了几个例子(出示大屏幕)
例一:我是一个性格复杂多变的人,做事只有三分钟热血,有时兴奋无比,有时无比抑郁。
例二:我喜欢飞翔,我是一个外向的人,我是一个四肢健全的人。我是一个戴眼镜的人。
例三: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头脑简单,我喜欢吃棉花糖,喜欢交朋友,我的优点是爱笑,缺点也是爱笑,经常笑神经错乱,控制不住自己。
师:猜猜他们到底是谁?是你、是我还是他。
(同学们争先恐后,课堂气氛活跃。)
设计意图:以“猜猜他(她)是谁”小游戏开课,创设一种愉快轻松兴奋情景,带着这种氛围走入新课。
2.互动探究,学习新课
师启发归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相同的不同的,那么兴趣到底是什么?刚才同学们参与一个小小的游戏,表现好兴奋,因为猜你自己猜你的同学,感兴趣就积极主动去做,不由自主的心里特愿意,这就是一种心理倾向。所以说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这种心理倾向与一定的情感相联系。(大屏幕出示概念)那么根据兴趣概念说出什么是职业兴趣?
(同学归纳老师确认)设计意图:由个人体验到理论概括以此让学生自己明白“职业兴趣”。
过度:但是,走入社会往往你所从事的工作并非是你最感兴趣的,怎么办? 环节一:案例分析
(1)惠普大连分公司面试时提出:你喜欢的事情领导不让你做,你不喜欢的事情领导偏让你做,你该怎么办?(2)现有两份工作摆在你面前,一份工资待遇高但与自己兴趣不吻合;另一份工资待遇低却是自己感兴趣的。你该怎样选择?
讨论:请说说你的想法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让学生明白如何根据企业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兴趣的培养方式。兴趣培养方式多样,对于中职生来说首先应该认识到专业职业的重要性,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专业技能,发挥并培养兴趣。其次,在实训中加强锻炼体验学习兴趣,强化就感。
环节二:情景教学
师:你有自己的兴趣专长往往不一定被你向往的公司录用,因为你的性格。下面有请付强等同学再现当年通世泰公司招聘笔试现场。带着三个问题。
(1)他们都是什么性格的人;(2)谁更适合本公司;(3)因为这次表现被淘汰还想进本公司该怎么办?
方法: 现场表演(一人扮演考官,四名同学参加考试)扮演考官的同学与同学互动,分析人物性格。
多媒体出示“连连看”学生选择A,B,C,D四人性格。
课件出示,强化理解概念。讨论:如何改变和调适自己的性格
学生自由回答。
老师小结:人们常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是我们不能只把性格完全归于天性,良好的性格也是可以调试的。调适职业性格我们要做到如下几点:1.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身修养。2向身边优秀人物学习。3主动参加社会实践。
设计意图:通过现场表演,针对四名同学考试迟到所表现出的截然不同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分析人物性格,明白企业的需求,并找到调适职业性格的途径和方法。
3.全课小结
(1)请同学谈谈学习本课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同学自由回答,畅所欲言)
(2)师归纳: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性格是可以调试的。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改掉不良习气以适应职业需求。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谈本课收获教师突出本课重点,意在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有所得,课后积极主动培养良好习惯,调适自己性格。
4.布置作业
多媒体列举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信息,选择一个感兴趣的岗位,对于企业的要求有没有差距,以后打算如何改进。
设计意图:“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提供大量信息,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懂得自己该做一个什么样的人。深化主题。
第五篇:立足文本,优化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任务设计
立足文本,优化英语阅读课的教学任务设计
横路初中
徐惠林
【摘 要】本文以现行初中新课标为依据,从课堂实践的角度出发,着重探讨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进行任务优化设计,以适应新课标对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新要求,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及形成良好阅读策略。
【关键词】
英语阅读教学
任务优化设计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已占了主导地位,而任务设计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任务设计质量的好坏是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有效的任务设计能把学生引入一个奇妙的阅读世界,能激发学生探索知识和阅读的欲望,培养他们表达的兴趣和习惯,引导他们积极思考,促使他们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对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起到极大的作用。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阅读材料,进行阅读任务的优化设计,使学生的阅读有明确的目标,并构成一个有梯度的连续活动。从而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阅读任务中,学生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变为注重语言习得,为学生最终获得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打下良好基础。
一、教师在进行任务优化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以学生为主体性原则
任务设计应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和实践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所设计的任务应以培养学生语用能力为宗旨,以学生为主体。活动的选材应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结构、生活经验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的任务活动,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二)真实性原则
任务的设计应具有真实意义,即接近现实生活中的各项活动。生活是知识的源泉,教师应尽可能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将任务巧妙地设计到生活情景中,从内容和形式方面把握任务的真实性,带领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表达和处理生活实际问题,拉近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学习热情,使学生体会学有所用的快乐。
(三)在做中学原则
自始至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具体任务活动来学习语言,让学生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通过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除了学习语言知识外,还应了解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因此,设计任务时努力做到融英语语言与思想品德、社会、自然等各个学科的知识为一体。
(四)开放性原则
许多教师经常使用信息性任务,这类任务因有明确答案且不同回答者的答案大体相同或完全一致而不易激发学生的语言输出,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与分析解决任务的能力。与此相反,具有开放性的参考性任务因其无固定答案可循,要求学生发挥想象、积极思维、创造性地完成任务,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加大参考性任务的比例,精心设计与学生日常生活有关且不脱离教学目标的开放性任务,以增强学生参与意识,促进语言输出,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使课堂师生活动更具交际性。
(五)递进性原则
教师设计任务时应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认知规律,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难到易、由具体到抽象、由聚合到发散,环环相扣,体现知识结构的严密性、科学性和条理性,体现活动间的联系性和层递关系,从而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化,使学生在每个阶段都有期待、探索和行动。
二、任务优化设计的操作形式
英语的阅读过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阅读前(pre-reading)、阅读中(while-reading)和阅读后(post-reading)。任务的设计贯穿于阅读的整个过程,在不同的阅读阶段,教师可以设计不同形式的任务。下面就本人对《新标准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实践,对阅读任务优化设计进行阐述。
(一)阅读前阶段
这个阶段虽是导入阶段,却是很重要的阶段。在日常阅读课教学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即尽管学生已掌握了足够的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仍无法完全读懂和理解文章。显然,问题并不在于他们语言基本功不扎实,而在于他们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不具备在阅读过程中激活自己已有知识的能力。很多研究表明,学生的英语阅读效果常常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水平。如果学生对教师的阅读材料背景介绍产生兴趣,或充分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意义,或受教师和同学的阅读情绪的影响等等,都能使他们迅速进入高效阅读状态。阅读时,大脑能随时调用储存的信息,用以加深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分析、归纳、演绎,在此过程中各种思维形式都参与到阅读中,为阅读服务。
因此这个阶段设计的任务,应是介绍相关阅读内容和文化背景,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激活学生大脑中相关的知识网络,激发阅读的愿望。尽量让学生把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来。
1、借助文章的标题、插图等,通过提问或讨论介绍阅读文章的主题,鼓励学生预测所要阅读的内容,明确阅读任务,讲解必要词汇。
例如教八年级下册M7 unit2 Fill out our form and come to learn English in Los Angeles.时,我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标题“Learn English in Los Angeles”猜测本文的main idea,给出的任务是:
The passage is _________ A.a guide to Los Angeles
B.a story life in Los Angeles C.information about English courses
D.a newspaper story about language courses 学生能轻而易举地讲出文章的主题。另外根据课本提供的插图,2
我提出了以下问题:
How long do the courses last? What is the best part of the course? What can you do in your free time? 这样不仅自然引出这课所要掌握的重要的词汇,并且把文章中一些学生还未了解的关于洛杉矶的知识先通过图片让学生有初步的印象,有效地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2、就阅读材料向学生提出有关问题让学生思考,引发其阅读兴趣,并鼓励学生去图书馆查阅资料或上网搜索。让学生在这类活动中体验合作学习,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例如教八年级下册M3Unit2 We haven’t found life on any other planets yet.时,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头寻找资料,在课前以幻灯片为载体用一般过去时向同学讲述杨利伟在太空中的经历;向学生介绍了历年来世界各国的探月活动。在课后,让学生分组活动,make a poster about space travel.要求学生:choose a subject, for example, the first moon landing or China’s manned space travel.Look for some photos and information about it.在使用新标准英语这套教材中,不仅要充分利用已有的Pre-reading中的lead-in task,更需要我们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和需要开展思路,设计有意义的、适合交际的任务活动,为后面的阅读做好适当的铺垫,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阅读中阶段
根据现代英语教学理论,英语阅读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帮助学生获得独立阅读能力,即能直接阅读非专业性文章,能阅读一般报纸和杂志。教师不仅要关注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关系,还要较多地关注了解影响学习质量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等诸多因素。在阅读理解题中强调语言的使用功能,体现新课程“用英语做事”的原则。学生的阅读能力也不能自发形成,而是在教师的阅读策略的指导下,经过长期的培养训练形成的,因而英语阅读课上的策略指导十分重要。
所以在学生阅读文章时,我应根据文章内容设计任务,注重学生阅读策略培养,提高他们独立阅读文章的能力。
1、猜测词义 猜词义就是利用上下文的同义关系猜测词义,利用上下文中的反义关系猜测词义,或者根据整个句子的意义猜测词义以及利用语法知识、构词法知识等猜词。
很多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每当遇到生词的时候,总是很急躁,甚至于放弃整篇文章的阅读。当然想知道单词的确切意义,必须查阅词典,可是要通篇理解全文,往往不必了解每个单词的确切含义。
例如在做阅读理解题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时,文中有这么一句:Pushy parents are nothing new, but now parents seem to push their children a lot more.在教授时,我拿着英汉词典让学生帮我查出Pushy的意思,当然他们没找到,但很快就有学生就叫到:“去掉y查Push!” Push用查么?那Pushy又是什么意思呢?在我的一步步引导下,学生得到了Pushy在文中的含义,同时也初步感知了从构词法推测词义的阅读策略,也让学生明白阅读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知识和信息的过程,而是不断思考和推测的过程。
2、从段落中找主题句
每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段落和段落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的关系。一般来说,一个段落只有一个主题思想,每个段落都有一个句子表达这个段落的主题思想,这个句子叫主题句,其他句子则围绕主题句进行说明或阐述。整篇文章的主题就是通过这些主题句表现出来的。据统计,大约80%的主题句位于段落的句首,其他大约不到20%是句尾,但也有时候是中间句。
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做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时,先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Is life for Cathy Taylor’s children very busy? Are many American and British parents like The Taylor’s? Do most children take part in after-school clubs? Does Dr Alice Green agree with Linda Miller? 学生们给出了答案后,问:
T: Why did you get the answers so quickly? S: We only read the first sentence!
3、预测
预测也是重要的阅读策略之一。现实生活中我们看书,阅读文章并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和获取信息,而是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预测活动总是在进行着。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所读文章进行预测的能力,如通过文章的标题预测文章内容,根据首句预测段落,根据开头预测结尾等。
双语报有一篇阅读文章She said helping others changed her life,在预测这篇文章时,我和学生讨论了:What does she do? Who did she help? Where did she help others? 我们可能带着一些问题去读。如:Did she like to help others? What did it change her life?等。
总之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从形式上看,它是一种单向的言语交流,但它实际上是作者和读者双向参与的言语交际活动。阅读的目的是理解作者用文字表达的思想。因此,理解能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学会采用各种阅读策略。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与加强对学生阅读策略指导并探讨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阅读后阶段
这个阶段是巩固提升阶段。当在挖掘文章的内涵和思想内容,开展创造性思维活动,语言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肩负着思想教育的重任。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丰富的文化信息和思想内容,教师所设计的任务,不仅可以涉及所学课文的一般事实,还可以扩展到相关领域,也可以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对所学课文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1、要求学生口头或书面表达阅读体会
在这个用英语积极思维的过程中学生发展了英语思维的能力和文章的谋篇布局能力,这些能力不但有利于提高阅读速度,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也有利于学生抓住文章要领,了解文章组织结构的能力及对篇章的推理能力。
2、改写或复述
我们很多时候让学生通过增加阅读量来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但如果在阅读中只注意追求篇幅数量,泛泛而读之后并没记录下什么,更不用说再花时间巩固消化相关的读后收获的话,时间一长,大脑一片空白,即使遇到本已读过的内容也是似曾相识或形同陌路。所以在读后的活动中要特别强调写。
例如在做过Maybe you should learn to relax!后,我让学生以Taylor孩子的身份向Dr Alice Green写求助信,同时再让他们以Dr Alice Green的身份给Taylor写封建议信,让她改变她对自己孩子教育的一些做法。接着,我叫学生以I always forget what I did为题写作,对文中的观点进行反驳。同时让学生用80-100个左右的单词概括全文。我认为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也能帮助阅读有困难的学生建立信心,更重要的是我们教师可以及时得到有关学生的阅读效果的反馈,对我们的教学做出及时的调整。
3、进行讨论或辩论活动
从阅读材料中选取一些有争议、有代表性的观点和句子,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陈述理由。或以小组形式进行“赞成还是反对”的辩论活动。这是一个创造性的任务,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和深刻性。
三、阅读教学任务优化设计的教学效果
(一)促进了阅读教学目标的落实。任务的优化设计使教师牢牢把握住阅读课教学的节奏和方向,突出重难点,在信息反馈中清楚地了解教学目标落实情况;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更加集中,他们有目的地在语篇信息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积极参与中了解自己的掌握情况,最终师生在融洽和谐的交际氛围中逐步完成了预定的教学目标。
(二)促进了学生交际能力的提高。课堂中的师生双方存在着信息差,任务的优化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填补信息差的热情。学生在任务的启发下,积极对课文中输入的语言进行加工与整理、对头脑中的知识网络进行梳理,逐步用正确、灵活的语言进行信息传递与思想交流,表达与交际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这样,任务也真正发挥了信息传递与交流的桥梁作用。
(三)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精心设计的任务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唤起他们探索求知的欲望,学生通过阅读、思考、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的方式寻求解决任务的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真正体现了学习主体的作用,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了有效的学习策略,他们的阅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与探究学习能力等都得到了锻 炼。
(四)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优化设计的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寻求任务的答案,学生调动自己的思维器官去理解和分析语言现象,运用学过的知识或已有的社会与生活经验解决语言与生活实际任务,从中锻炼了联想、分析、概括、评价、批判、想象、逻辑推理和创新等多种思维能力,思维变得更活跃、更开阔。
【结束语】总之,任务在阅读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应作全面的理论研究和反复的实践探索。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任务设计是否恰当,是否真正发挥其重要作用,关键是教师必须做到既备课又备人,教师应把握教材资源和学生特点,精心设计任务,诱发学生的内驱力,真正发挥任务的教学功能,最终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陈琳
义务教育教科书《英语》八年级下册
3、胡春洞、戴忠信:《英语阅读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4、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5、梅水英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学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4期
6、学生双语报 2013-2014学W版八年级第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