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2 23:16: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篇:《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以及古埃及的人民科学的建造过程。

2、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材料体悟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体悟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凭借词语,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金字塔图片,问:这是什么?(板题:埃及的金字塔)

2、师:这节课我们就走进金字塔,去领略有“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美称的埃及金字塔的魅力。

3、根据词语,复习旧知(1)课件出示金字塔下方的词语:开罗

西南面

角锥形

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

坟墓

轮廓

“金”字

(2)谁能用上这些词语对通过上节课学习你所了解到的金字塔作一介绍。

4、师:现在这些金字塔仍然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

[设计意图:学生围绕重点词语回忆、巩固学过的内容,既复习了旧知,又培养了学生组织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增强了学习新课的自信心。]

二、学习第六自然段

1、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2、生齐读

3、生质疑:(1)埃及的金字塔为什么能够矗立在黄沙中四五千年呢?

(2)为什么说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古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4、师: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些疑问来学习课文。

[设计意图: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围绕第六自然段质疑,培养了学生的质疑能力,又为新课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三、抓住过渡句,找出重点词

1、师:过渡句在文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抓住过渡句,我们便能对文章的主要内容一目了然。这课里就有这样一句。请大家浏览课文,找出本文的过渡句。

2、交流

(1)随着学生的回答出示过渡句: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2)生齐读

(3)交流其中的关键词。(课件随之点出重点词:宏伟、精巧、怎样建造)

[设计意图:凭借过渡句,抓住关键词,学生提纲挈领地抓住了文章内容。同时又习得了一种学习方法、表达方法。]

四、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1、课件出示学习要求:请大家读第三自然段,用“--------”画出反映金字塔“宏伟”的句子,用“„„”画出反映金字塔“精巧”的句子。并说说从什么地方体会出来的,通过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2、生默读,按要求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3、全班交流。(1)师:古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七十多座,作者不能一一介绍,选取了其中最大的胡夫金字塔为例向我们介绍,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生答,师板书)(2)交流关于体现“宏伟”的句子。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a、从“146米”、“40层”可以体会金字塔很高。b、师引导,“146米、40层”这种说明方法是——“列数字”(生答,师板书)c、课件出示:这座金字塔高146米。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a)这两句话哪句表达效果好,好在哪里?

(b)引导学生联系学校的教学楼,去想象胡夫金字塔的高。(相机板书:作比较)d、美读,想象。

B、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1千米的路程。a、从“1千米”可以看出金字塔占地面积大。b、引导:这种说明方法叫——“列数字”(生答)c、引导体会金字塔占地面积之大。

(a)师:我们的学校大院周长约150米,大家算算绕胡夫金字塔一周,相当于绕我们的院子几周?

(b)生算,交流。d、美读。

C、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a、从“230万块”、“2.5吨”、“一周”、“60万个”等词语可以看出金字塔很宏伟。b、师引导:这种说明方法叫——“列数字”(生答)c、课件出示:算一算:

(a)如果用有30节车皮的火车拉,需要拉多少趟?

(b)如果用载重量10吨的汽车拉,需多少趟? d、美读。

(3)体悟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A、课间出示在:70多座、146米、40层、1千米、230万块、2.5吨、一周、60万个车皮

温馨提示:那时候没有汽车,没有起重机等运输工具 B、师:同学们,看到这些数字以及“温馨提示”,大家有什么想说的?(4)交流关于“精巧”的句子。

A、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和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

a、从“很平整、很紧密、几千年、锋利的刀片”等可以看出金字塔很“精巧”。b、课件出示: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

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也插不进去。

(a)这两句话哪句的表达效果好?好在哪里?

c、上张幻灯片补充出示:温馨提示:整座金字塔没有用一根铁钉和木料。(a)师:看着这两句话和“温馨提示”,大家有什么想说的?有何感想?

(5)师小结:那么多的石头仅靠人和牲畜拉,可见埃及人民多么勤劳;那么重的石头,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古埃及时代,是怎样层层垒砌,直到146米的高度呢!古埃及人民的智慧超群呀!(6)引读:

A、师:让我们怀着无限的崇敬之情再来瞻仰金字塔吧!(课件出示胡夫金字塔的图片)B、师引读

[设计意图:生活是最好的老师。联系生活实际能拉近文本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学习更积极,更有实效;资料搜集、对比有利于学生切身感受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体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句子对比让学生轻松地理解了文章内容,培养了学生的语感;以上内容的学习,学生对古埃及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便有了深刻的感悟。]

五、金字塔的“建造”

1、请大家默读四、五自然段,看文章介绍了建造金字塔时的那两个环节。

2、交流:运石、砌塔

3、交流:(1)怎么运的石头?

(2)怎样砌的塔?

4、师:老师不太理解大家刚才说的,能用演示或画画的方法说说古埃及人民是怎样运石、砌塔的吗?(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5、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口述过程,动手演示,学生不仅对金字塔的建造有了清晰得认识,更深切地体会到了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同时锻炼了学生理解、转化、表达文本内容的能力。]

六、强化中心

1、师:不论从金字塔宏伟、精巧,还是从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我们都深刻体会到了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2、课件出示第六自然段: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生齐读)

[设计意图:深情朗读第六自然段,既是与第二环节的照应,更在朗读中升华了对“古埃及人民勤劳和智慧”这一教学难点地理解。]

七、“凝望”金字塔

1、课件出示金字塔图片。

2、师:现在请大家凝望金字塔,随着我的描述想象,让它在你的面前变得可知可感。

3、师:一层楼那么高,二层楼那么高,三层楼那么高,五层、十层、二十层、四十层„„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四、五千年前的金字塔建造场„„(留给学生足够的想象时空)

4、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凝望金字塔,这一望,望出了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这一望,望出了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这一望,望出了学生们对古埃及人民的赞叹与崇敬。]

八、了解世界文化遗产

1、师生交流知道的世界文化遗产。(课件展示世界文化遗产的风采)

2、师:是啊,这样的建筑无不闪耀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之光。面对这些建筑,我们应该做的是尊重他们,保护他们,研究它们。

[设计意图:世界文化遗产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放眼世界,了解世界文化遗产,尊重他们,保护他们,研究他们,是新时代小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素养。] 板书设计:

宏伟

勤劳

埃及的金字塔

{

精巧

}

建造

智慧

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第二篇:《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

【设计理念】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依据教材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并掌握说明文的一般写作方法及特点,并在古埃及文化背景的引领下,感受金字塔外形特点及埃及人民的智慧,体会金字塔所蕴含的精神品质及其象征意义,学生就能“言”“意”兼得,语言和精神同构共生。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了解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以及建造过程,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2.学习课文举例子、列数据、作比较等说明方法,并进行运用训练,体会这些方法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金字塔的外形特点及构造,感受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2.作者是怎样把金字塔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预设】

一、复习词语,引入文本

师:同学们,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近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去感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心灵震撼。先来看一组词语(出示: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这些词语都是有生命、有感情的。谁能把这些词语的意思和蕴含的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呢?

师:历尽几千年的风雨沧桑,埃及的金字塔为什么会永远巍然屹立于茫茫的沙漠之上?它凭什么傲对碧空、俯视天下?它又靠什么举世闻名?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再次走近古老而又神秘的金字塔。

【设计意图:文字塑造的形象就在人的精神世界里,要想深入文字、感悟形象,必须抓住能表现形象特点的关键词,才能从整体上鸟瞰文本,进而深入细致地品味细节,化文字为画面。学生诵读教师出示的三个词语,对金字塔有了整体的把握后,才会有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和行动。】

二、品析文本第3自然段,感悟“宏伟、精巧”

师:课文中有一句话是过渡句,把上下文巧妙地连接在了一起。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快速浏览课文,把它找出来。

师:这句话中,有两个词语点出了金字塔的特点。哪两个词语?(板书:宏伟、精巧)

师:我们首先来看一看作者是怎样介绍金字塔宏伟的。清同学们读课文第3自然段,画出有关的句子。

师:发现这段话有什么特点吗?这就是一种说明方法,叫“列数字”,我们写作文时会经常用到,是非常重要的说明方法。你能借助老师提供的资料(出示资料略),用自己的话简要介绍万里长城吗?

师:课文中的这些数字都是真实、鲜活的,只要我们仔细地读一读,一定会有所感受。(语文教案)下面就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把自己的感受写在数字的旁边。

师:从这些数字当中,同学们读出了什么?

师: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采用列数字的方法写出了金字塔的什么特点?

师:是呀,与其说金字塔是用巨石垒成的,还不如说金字塔是用古埃及人民的汗水凝结而成的。带着我们的理解,带着我们的感情一起读——

师:通过刚才对两段话的品读,我们领略了埃及金字塔工程的浩大和宏伟壮观的气势,难怪人们会赞美说——(生齐读)埃及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师:埃及的金字塔是宏伟的,也是精巧的。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它的精巧?(引读:10年过去了……100年过去了……1000年过去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这就是世界上最精巧的建筑了。)

师:金字塔如此精巧,难怪人们会赞美说——(生齐读)埃及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师:同学们,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作者是通过哪座金字塔向我们介绍的呢?假如课文接着再把埃及的其他70多座金字塔的壮观和精巧介绍一遍,你愿意读下去吗?知道这里运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举例子)我们以后写作文时也要这样,当对象较多时,要学会举典型的例子来写。

【设计意图:读是感受语言、培养语感的基本方式,以读为本是培养语感的前提。对第3自然段的教学以读为主,引领学生在读中品悟语言,认识文本的表现形式,感受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实现言意兼得,在说与写的训练中内化语言。】

三、品析文本第4、5自然段,感悟“智慧”

师:课文学到这里,有同学不禁要问,如此宏伟精巧的金字塔在几千年前又是怎样建造的呢?请同学们读课文第4、5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象当时的劳动画面。

师:他们解决了建造金字塔过程中的哪些难题?我们看到了怎样的古埃及人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砌金字塔的过程。(动画演示)同学们,看了刚才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练习用自己的话向老师介绍古埃及人是怎样运巨石、垒巨石的。

师:这么勤劳智慧的古埃及人民,怎能不令人由衷地敬佩呢!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震撼了世界,难怪人们都赞美说—一(生齐读)埃及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

【设计意图:语言是学生进入文本的媒介,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理解语言的意义,初识金字塔的建造方法。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借助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感受古埃及人民的智慧。学生说的训练就是创生语言、提升言语表达能力的过程。多次诵读三个关键词,就像一首名曲的主旋律,在课堂回荡。】

四、拓展文本,激发探究兴趣

师:金字塔和中国的万里长城、秦兵马俑一样,是人类历史上的文化奇迹,是全人类力量和智慧的象征。它在茫茫的沙漠上历尽几千年的风雨而岿然不动,后来的人们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对它的探索,但是它像一本永远也无法让人读懂的大书,始终蒙着那一层层神秘的面纱,永远散发着神奇的魅力……

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人类历史上的奇观。(播放金字塔录像纪录片)

师: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心中有什么话要说呢?提到埃及,人们就会想到——(金字塔);提到金字塔,我们就会想到——(埃及)。让我们记住埃及,记住金字塔,记住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遗产。

师:最后让我们一起带着深深的赞美之情读——(生齐读)埃及的金字塔巍然屹立,傲对碧空,举世闻名。它们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师:同学们,课文已经学完了,但是我们对金字塔的探索才刚刚开始。(播放补充材料)埃及的金字塔有着太多的难以破解之谜,它在召唤着现在的科学家及未来的我们去研究、去探索。

【设计意图: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课文只是学生认识世界,接触人类文化精髓的凭借。学生在纪录片和补充材料的激发下,定能带着问题从课内走向课外,探寻金字塔的奥秘,养成积极探究的学习习惯。】

第三篇:12 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

12、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度假区中心小学王红星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4.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怎样写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的,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感悟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有关金字塔的资料。2.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领略了举世闻名的埃及金字塔的风采。这一节课,我们再一次走近金字塔,去细细地观赏、品味,感受金字塔的独特魅力。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自然段?

1、我先请一名同学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从这一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3、出示埃及金字塔的图片,看图品味。

3、我们有感情地朗读这一段。

三、学习第六自然段

过渡:现在,这些金字塔矗立在起伏的黄沙之中已经有四五千年了。

1、出示第六自然段。

2、指名读。读了这一段你可能会问什么问题?

3、“为什么金字塔是埃及的象征,也是古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过渡:请用你喜欢的方法读读2-5自然段。在课文中找答案?(可以用笔在书上写一写)

四、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五、我们来集体交流一下,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六、预案:

1、第二自然段预案。(1)、金字塔是法老的坟墓。请你读一读(2)、金字塔名字的由来。我们连起来读一读。

2、第三自然段预案。(1)、“古埃及各个王朝修建的大大小小的金字塔共有70多座,其中最大的是开罗近郊的胡夫金字塔。”--金字塔之多。你读一读这些语句。(2)、金字塔工程宏伟。

你从哪儿体会到的?读读有关的句子。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绕金字塔一周,差不多要走一公里的路程。”--体会高大。

出示:胡夫金字塔、摩天大厦的图片,进行比较。

以教学大楼作补充。重点指导朗读。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

思考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有这样真切的感受?

小结:作者为了把金字塔的高体现出了,不光列举了具体的数字,还用我们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得遥远而又陌生的金字塔离我们近了,有一种触手可及得感觉。这些说明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副板书: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出示课件)句子练习:埃及金字塔很高。

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我们学校的多媒体教室很大,相当于。

我们学校的旗杆很高,相当于。

小结:我们以后写相关作文时也可以学习作者的方法,把自己的文章写好。

 “塔身由231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体会数量之多,工程之浩大。(3)、金字塔结构精巧。请你读一读有关语句。出示:

“这些石头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每一块石块都磨得那样平整,砌得那么严密。要知道那可是在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生产力是相当低下的,人们用的都是相当原始工具,要打磨平一块石头已是非常困难的,现在他们要把230万块石头都打磨得平整,要花费多少时间,付出多少心血啊。所以,修建金字塔是一件异常艰苦,异常浩繁的工程,它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所以书上这样告诉我们—

引读第7、8两句,“经常有10万人在烈日曝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时间。” 提问:你又从中读出了什么?

(4)小结:古埃及的劳动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用无数血汗才筑起了一座座宏伟精巧的金字塔。金字塔是埃及人民的骄傲。让我们一起来表达自己对埃及人民的崇敬之情。(5)感情朗读第3自然段。

过渡:如此宏伟而又精巧的金字塔,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呢?

3、学习4、5自然段。(1)、轻声自读课文4、5自然段,想想文中举了几个事例,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来介绍一下。

(2)同桌讨论:他们想出的方法科学巧妙吗?(3)指名复述,相机理解埃及人民在“运石头”时,解决了摩擦力的问题;在“垒石头”时采用了斜坡的方法。

(4)引读。表现方法的巧妙,表达自己的佩服之情。

过渡:同学们,浩瀚的沙漠中,寸草不生,人连生存都不容易。但是在埃及却树立起了这一座座气势宏伟,结构精巧的金字塔。站在这巧夺天工的金字塔面前,不知你有什么话想说?

1、指名说。

2、它们不愧为埃及的象征,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让我们怀着无比自豪的感情一起朗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板书:智慧的结晶)

七、总结课文

是啊,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宏伟、构造精巧,它们不愧为埃及的象征,是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八、课后练笔: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

我国有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请同学们收集一些有关长城的资料,学习本课写法,写一篇介绍长城的文章。

板书设计:

宏伟精巧举例子 埃及的金字塔列数字

智慧的结晶作比较

第四篇: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

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工程宏伟、精巧的特点及作者描写的方法。3.从本课语言文字材料中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一、谈话引入

1、教师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走进了被称为“世界十大奇迹”之一的“秦兵马俑”,了解了兵马俑的宏伟壮观,感受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无不被其折服,今天让我们走进“世界十大奇迹”之首的“埃及金字塔”,去探索未解之谜,你们有没有信心?

2、学生介绍:自己对金字塔的了解?

3、师:(出示金字塔图片)你会用文中哪些词来形容它?

4、读好这些词。解释:巍然屹立 傲对碧空 过渡:埃及金字塔凭什么能“傲对碧空”呢?

(设计意图:利用网络环境显示精美的图片,让学生欣赏图片,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激起探索的兴趣。)

二、重点切入,整体感知。

1、出示学习要求:快速地读课文3—5小节,抓住文中一句关键句,再从这个关键句中找出重点词语来回答这个问题。2、学生回答,出示过渡句。齐读

师:这句话中你找到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了吗?(板书 宏伟、精巧、建造)

3、小结:这句关键句是过渡句,它将上下文有机地连接了起来。通过这句过渡句我们知道了埃及金字塔能傲对碧空的原因。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句过渡句。

三、精读感悟,体会写法。

过渡:埃及的金字塔很多,文章不可能一一向我们介绍,作者想了什么办法介绍的?(板书:举例子)举了哪个例子?接下来让我们走进胡夫金字塔,真切地感受它的宏伟与精巧。

1、出示学习要求:仔细读第三自然段,思考:你从哪些字词句中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说说作者是如何写的? 2、学生自主感悟探究。

3、组织交流,引导想象,指导朗读,加深理解。(随学生交流相机出示)重点句:

A“这座金字塔高146米多,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说明方法,相机板书:列数字、作比较

(3)把埃及的金字塔与家乡的山作回比较感受它的高。(3)小结:这么高的金字塔屹立在眼前,实在太宏伟了。

B“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有人估计,如果将这座金字塔的石块铺成一条三分之一米宽的道路,可以绕地球一周;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1)学生交流。(2)师小结说明方法。

(3)算一算,说一说(出示题目:算一算:

1、这些巨石如果用一列拥有30节车皮的火车来运,大约要拉多少趟?

2、仅这一座胡夫金字塔所需要的石料有多重?说一说:塔身由230万块巨石砌成,这些石块平均每块重2.5吨。我估计,如果____________;如果___________。)(3)指导朗读

C、“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1)学生交流。

(2)看图,了解金字塔结构的精巧,小结说明方法(板书:语言描述)(3)指导朗读

5、小结:作者用了一系列的说明方法,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埃及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让我们再一起来感受一下金字塔的独特魅力吧!(引读)

(设计意图:以多媒体为辅助,学生能看到直观的文字资料以及相关的图片,加深印象,能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

6、拓展:你们知道还有哪些建筑物可以形容为“傲对碧空”的? 课件图片

(我国的万里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犹如一条长龙,备受世界人民的瞩目。

还有我国的故宫,它气势磅礴,精妙绝伦,据说有九千九百九十九间房屋呢。

东方明珠塔高约468米 , 悉尼歌剧院构思奇妙,造型独特,气势非凡,傲对碧空。)

四、自主探究,突破难点。

过度: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及人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的勤劳和智慧。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清朗读第四节

1、明确学习要求:默读课文4、5小节,找一找文中是怎样介绍金字塔的建造的?

2、指名回答

3、感受当时的场面,学生画图演示并向同桌解说过程。4、小结

5、小练笔

听了同学的讲解,看了生动的画面,此时此刻面对金字塔你想说些什么?

6、小结:因此文章结尾也说——我想它更是全人类的骄傲,是全世界人民的文化遗产。让我们怀着崇敬与骄傲来赞美一下吧!(齐读最后一节)

五、课外延伸,拓宽视野。

过度:金字塔的确是这样建造的吗?请从文中找出依据。“据说”→不解之谜:

金字塔的建造是一系列复杂而繁重的工程,根据估计,胡夫金字塔用了260万块石块。假设近万名砌石工人每天能将十块重达十吨的巨石推送上去,也须费时近700年,但事实上,一座金字塔约需二十年即可建成。到底在没任何起重工具的年代,工人如何快速地将石块搬运、砌迭。金字塔的外壁石块都精确地紧贴着,像利用激光切割的一样,甚至连一张名片也插不进去;即使以现代最先进的土木技术也很难以完成。建造金字塔的石块,是以木制的滚轴运送,可是尼罗河流域生长最多的只是棕榈树,而它既是埃及人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是炎热沙漠中惟一的遮阳材料;古埃及人决不可能大片砍伐,而且棕榈树的材质比较柔软难以充当滚木。如果滚轴的确是木制!那么,埃及人很可能利用舰队由外输入木材,然而考古学家至今尚未找到运输木材的船只遗骸。古代埃及人如何把石块雕刻及砌成陵墓,陵墓内部的通道和陵室的布局宛如迷宫,石壁光滑,古代埃及人是用什么方法设计并挖掘雕刻它呢?要知道4500年前,那时候人类尚未掌握铁器。据测算大金字塔是由260万块每块重约10吨的石块堆砌成的。塔身的石块之间,没有使用任何粘合物,历经至少4500年的风吹雨打,其缝隙迄今仍相当紧密,一把锐利的刀也难以插入。如此精湛的工艺,出自4500年前古埃及的工匠或奴隶之手,的确令人难以相信。同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金字塔作为法老(Pharaoh)的陵墓自然实在难以置信,暂且不说这260万块巨石如何采掘,要完成此建筑所需时间长达近700年。如此简单的数字,相信法老都可以算出。他们又为何要建造这个自己无法享用的陵墓呢?

六、总结课文,深化情感。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研究,我们不但知道了埃及金字塔傲对碧空的原因,而且真切地感受到了它的特点与古埃及人民的勤劳与智慧。让我们去读书,去了解,去探究打开金字塔不解之谜吧。

板书: 埃及的金字塔

傲 宏伟 举例子 对 列数字 碧 精巧 作比较 空 语言描述

建造

第五篇:《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

《埃及金字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了解课文内容,感受按空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金字塔宏伟、精巧的特点以及按空间顺序描写的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情趣

1、同学们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勤劳勇敢的四大文明古国的人民创造了令人惊叹的伟大文明。说到中国,人们必然会想到举世闻名的建筑——万里长城。说到埃及,人们又必然会想到同样举世闻名的建筑——金字塔。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然而,金字塔至今仍是谜团重重。今天就让我们做一回小小研究员,走进金字塔,了解金字塔,好吗?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质疑:你最想了解金字塔的什么呢?

简单板书:金字塔建在哪里?金字塔是什么样子的?怎样建造的?有哪些神秘的传说?„„

4、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疏通词句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要求:

(1)划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读通句子,难读的多读几遍。(3)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画出不懂的词语和句子。

2、检查自学效果:

(1)学生汇报自己勾画的生字词,并朗读。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共同讨论交流解决。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理清参观的先后顺序,想一想各段说了什么?

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有你想了解的关于金字塔的内容吗?

四、激发兴趣、鼓励质疑

(一)学习第1段。

1、轻声朗读课文第1段,共享你阅读中的收获。指名汇报阅读中的收获:

地理位置——尼罗河沿岸;数量——许多;大小——大大小小;历史悠久——四五千年的历史。

2、引读课文第1段。

(二)学习第2段。默读课文第2段,指名说:这段主要写了金字塔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世界古代建筑的一个奇迹。课件展示图片。引读、齐读。

(三)学习第3段。快速浏览第3段,指名告诉大家这段主要写了什么。

(四)学习第4段。

(1)指名朗读,想:作者运用的是什么记叙顺序?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指名说方法。(记叙顺序:由远到近;描写方法:比较法、列数字法、举例法。)(3)默读这一段,边读边勾画用上述说明方法的句子,想一想:有什么好处?同桌交流,再指名全班交流。适时引导学生了解:“胡夫”金字塔外观和结构上的特点。小结说明方法:作者运用比较、列数字、举例等方法拉近了我们与遥远的金字塔的距离,对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有了更深的了解。因此,写作中的说明方法的运用是为表现建筑特点服务的。引读、同桌对读、一问一答等喜欢的方式反复读第4段。读到这里,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在遥远的古代,这样庞大的建筑物究竟是怎样建成的?)

(五)学习第5段。是呀,作者也有这样的疑问,齐读第5段。本段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上下文中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作者成功地激起了我们的好奇心。走,我们也随他去了解了解,看看金字塔到底是怎样建成的。

(六)学习第6段。

1、默读课文第6段,思考: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指名说说建造金字塔的两种不同说法。

3、这两种说法是怎么来的?(是考古学家们提出的两种不同的猜测)为什么会有这两种猜测呢?

(七)学习第7段。齐读第7段,谈谈你读后的感受。指名谈感受(相机板书:血汗智慧创造奇迹)

小结:建造金字塔是一项非常浩繁的工程,花费的心血和汗水是无法计算的,仅从古埃

及人民运石头、垒石块这两件事,就足以表现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五、课外延伸,深化探究

1、关注金字塔的研究,感兴趣的同学,查找积累资料,了解金字塔

2、关注世界七大奇迹,查找资料,在课后完成一张手抄报,题目自定。

六、课堂小结

1、指名说说这篇文章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学生自由说,教师归纳总结)

2、教师小结:同学们,埃及金字塔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从古至今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它的探索。然而,金字塔至今仍是谜团重重。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通过资料进一步地了解金字塔。

七、布置作业

1、同桌互默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读通、读熟课文。

下载《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埃及的金字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埃及的金字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 揭题,初识金字塔。 1.上一堂课,我们一起游览了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兵马俑,今天我们将一起走近“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15、埃及金字塔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5、埃及的金字塔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重点: 正......

    15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15、埃及的金字塔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埃及的金字塔》是一篇说明性的文章,课文着重介绍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埃及金字塔的形状及其建筑历史;写出了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15、埃及的金字塔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知识能力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重点学写“厦、廓”两个生字;认会二类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目标:1.初步感悟说......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埃及的金字塔》是苏教版第十册第14课,这是一篇说明文。课文着重介绍了埃及金字塔的外观宏伟、结构精巧的特点以及建造金字塔所采用的办法,热情讴歌了古埃及人......

    埃及的金字塔 教学设计[范文大全]

    埃及的金字塔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明白由生字构成的词语。 2、相识课文内容,领会工程雄伟、精良的特点及作者形貌的要领。3、从本课语言笔墨材猜中感觉古埃及人民的勤奋......

    埃及的金字塔 教学设计(大全)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何沂霖 教学目标: 1.品读课文,感受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体会作者是怎样写金字塔的宏伟与精巧的。 2.了解金字塔的建造过程,感受古埃及人民的勤劳和智......

    《埃及的金字塔》教学设计

    15、埃及的金字塔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字词,正确辨识文中的几个多音字“埋”“厦”“缝”。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