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S版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清明节的由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或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学习并理解本课生字词,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字词的兴趣及能力。
2、引导学生质疑、解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组织学生反复默读,深入地理解课文,使学生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感受并崇尚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清明”的含义.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春秋五霸晋文公的简介及春秋战国的地图等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调动积累,引起阅读期待。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9课,请与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时注意的事项)2、谁愿意把你知道的有关”清明节”的信息说一说,与大家一起分享。
3、大家对清明节是怎样来的;清明节是什么样的节;清明节有哪些习俗等有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再谈一谈你对“清明”一词的理解?
(学情预设:此时学生的理解,或是表面的、浮浅的、单一的,或是略有感知却不知如何准确回答的)
小结:大家对“清明”一词有了初步的理解。我相信,待我们深入地学习课文后,你对这个词会有更深刻地理解。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文本。
1、自读课文。
要求:
①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利用工具书,查出解释,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
传统、流亡、感人肺腑、狼吞虎咽、郑重、治国安邦、清明、念着、荒山野岭、恸哭、寒食节、祭奠、鞭策、座右铭、井井有条、安居乐业、不居功劳、不图富贵)
③把课文多读几遍,达到读通、读顺、读熟的目标。
2、检查自读的情况。
①同桌互读互查,检查生字词及读书的情况。
②师生借助字卡,认读生字词。
③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
④师生讨论、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质疑问难,理清思路,培养问题意识。
1、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及内容,或提出有利于深入理解课文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分三个层次解决。简单问题学生相互提示解决;与课文联系紧密的重点、难点问题留在学课文中解决;其他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课外资源、或课余时间讨论解决)
2、梳理、归纳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①清明节是怎样来的?
②清明节是纪念谁的,纪念什么?
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解决“清明节是怎样来的”问题。
①组织自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
学情预设:或用在书上分段标画的方法;(参考教参253页)或通过示意图来表示故事主要人物的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或通过读书看插图,提示重点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
②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清明节的由来”的问题并用示意图表示。(可以指导学生用反推法,理清文章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例:(注:下文中的小号字与前面画横线的词语组成一个问题,以便提示学生深入思考)
清明节的由来怎样来的百姓纪念的习俗沿袭而来为什么介子推不居功劳不图富贵怎么知道的晋文公定“清明节”为什么见“清明柳”就像见到介子推二者之间的联系晋文公烧山,逼介子推做官,介子推焚于柳下为什么报答介子推割肉奉君之恩为什么流亡时,割肉奉君,愿主公常清明
③各组代表展示并介绍探究成果。
学情预设:学生渴望了解重耳流亡的背景。
四、引进课件,补白背景,理解割肉奉君的意义。
①出示春秋战国的地图,简介当时各国征战的历史背景。
②出示一代明君――晋文公的资料,讲述晋文公统一中原,成为春秋五霸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晋文公流亡的原因,及他做国君时治国的二大策略,认清晋文公使中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战乱,百姓安居乐业的现状,明白介子推割肉奉君的动机。
五、再读课文,调动积累,理解“清明”内涵。
第二课时
一、指导读书,深入理解,品味“清明”内涵。
1、读第一段,随机处理“传统节日”“感人肺腑”等词。
2、(读2――8段)了解清明节传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①引导学生理解重耳为什么感动,边读边想象重耳饥饿难挨的情景。
②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好君臣的对话。重点理解介子推的话“做治国安邦的清明国君”。初步理解“清明”的内涵。(引导学生联系重耳流亡的背景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现实,谈出自己对“清明”的理解。可以理解为不做昏君,做个清正、廉明、勤政的国君。)
③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一一回绝”“放声恸哭”所表达的内容,认识介子推拒绝做官,不图回报的高风亮节。
④读读、议议,“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意思,说说你对介子推的认识。(让学生在议论中感受到我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
⑤指导学生默读,注意“寒食节”与“清明节”纪念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想一想,晋文公下令定了二个节日,为什么只有“清明节”成为传统节日?这说明百姓崇尚什么,追求什么?
⑥联系“清明”前后的气候特征及自然景象,联系老柳树死而复活的样子,再体会“清明”的内涵。(“清明柳”既表示杨柳返青,万物鲜明的季节,又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
⑦默读课文,想一想,晋文公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与介子推有什么联系?对百姓有什么影响?说说百姓后来为什么自发地过清明节。理解“清明”的内涵。(表达百姓希望有一个政治有法度、有条理,百姓安居乐业社会)
3、朗读全文,感受介子推爱国护主、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精神及晋文公勤政清明、安邦治国的品质。
第三课时
一、指导学生写字。
1、注意易错的字,要写正确。
①“肺”字的笔顺。共8笔,最后一笔是竖,它穿过横、横折钩,一通到底,且直且长。
②“昏”“荒”二字不可多一点。
③“臣”字中间不是“口”。
2、把字写好看。
①“邦”字,左右结构,左高右低。
②“荒”“策”“墓”上中下结构的字,要写紧凑,不可过长。
③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两边大小、位置。
④“鞭”左高窄右矮宽。
3、学生书写练习。;
二、小组交流。
1、说说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
2、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和同学们交流。
三、读“学习链接”,与同桌相互说一说清明节的第二种说法。
四、小组讨论,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清明节的知识。
五、美读课文,填写词语花篮。
六、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词。
2、摘抄优美词句
3、说说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并想想它们的由来。板书设计
29、清明节的由来
介子推割肉煮汤给重耳:做一位清明的主公
感人肺腑的传说
写血书给晋文公:但愿主公常清明
《雪顿节上看赛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族人民过雪顿节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教学重点、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族人民过雪顿节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雪顿节”是什么节?赛牛是怎样的场面?)
2.“雪顿节”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藏语中,雪顿节的意思是“喝酸奶的节日”。一般在藏历7月初举行,为期3—5天。节日期间,藏族人民观看藏戏,同时举行游园活动,弹唱、歌舞、赛牛,尽情欢乐。
今天,咱们就一起去欣赏一场别开生面的赛牦牛会。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采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
2.字音都读准了的同学把书立好就大声读课文。
3.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按小组顺序带读生字生词。出现问题及时订正。
谁愿意做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生字中复杂的字形,易错的字音,难理解的字义。
三、测查
读音:崭 惨 豁
笔顺:砸 骨
分段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大家认得真好,有些字不但要求会认而且还要会写呢。
四、指导写字
1.上下结构的字:赏、牵、崭、不要写得过长。
2.左右结构的字:脾、踢、嫩、不要写得过宽。
3.“赏”字最后一笔是点;“牵”字第三笔也是点。
4.“砸”最后一笔,“骨”第三笔都是竖折。
五、布置作业。
1、书写生字、字词,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字卡,复习检查。
(1)会认字(组词)。
(2)会写字(说记字方法)。
2.检查朗读。
二、自主研读,理解体味。
1.出示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一场赛牦牛的?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雪顿节赛牦牛会的哪些情景最有趣?哪些情景最让人揪心?画出有关语句。
(3)读一读这些句子。
2.组织交流
重点体会、点拨
板书: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
(1)“荣耀”“节日盛装”“出征的勇士”的意思,说明什么?
(2)主人的动作、牦牛往前冲的情景及“甩鞭声、砸地声、叫喊声”客人们的担心,写出了比赛场面的壮观、惊险、热烈。
(3)“没有取得名次的骑手,也不介意”说明参赛者都有一个好心态,目的是图个好心情,跟着高兴。
3.指导读
读出藏族人民过雪顿节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
三、回归整体,深化“欢乐心情”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汇报学习本课后的收获。如:思想方面、写作方面、有感情朗读等。
四、拓展延伸。
1.通过让学生去想,去交流资料,激起学生对各民族传统节日的兴趣。
2.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牦牛发怒奔跑及它与主人亲近的语句,读一读,并抄写下来。
五、布置作业
1、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查找、收集有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制做展板。
板书设计:
30、雪顿节上看赛牛
比赛前 —— 比赛中 —— 比赛后
节日盛装
惊险壮观
满意而归
S版三年级下册《东郭先生和狼》教学设计
刘津萍
31*东郭先生和狼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
2、引导学生认识“欺、侮、岔、仁、涂、掩”6个生字,理解“欺侮、岔道、仁慈、糊涂、掩面、知书达理、积德行善、信以为真”词语。
3、辅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剧本。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自学能力。
2、理解词语意思,寓言的寓意。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时间:二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师: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古人为咱们留下了许多生动有趣,令人深思的寓言故事。今天大家一起学习(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东郭是人的姓,他是故事中虚构的人物。这篇课文是把寓言故事改编为了剧本。
问:读了课题,你们想了解哪些内容?
(二)自学课文,了解内容。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并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自己思考或查字典后,仍不理解的词句意思,课文内容,用笔画标注出来。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读书,交流成果。
(1)学生先汇报自己找出的字音重点;读书时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最后,学生把自己找出的字形、字义难点,进行全班交流。
(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3.默读思考:剧本中的事情经过是怎样的?
(三)小组讨论,检查自学。
[意图:培养学生合作能力,注意倾听的能力,思辩能力。] 1.轮流读文,读准字音。[要求:画出读错的字词句,读完订正,再练读。] 2.提出疑问,交流大意。
(1)学生认真思考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帮助解决。同学说出答案后还要谈理由。
(2)通过讨论,确定本合作小组的最佳“剧本事情经过”。
(四)全班讨论,检查自学。1.指名读书,了解全文。
(1)读书声音洪亮,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断好句。
(2)读后,各合作小组派代表交流,本组商定的剧本中的事情经过。要求:按“先生救狼——狼要吃先生——老农设法打狼”的顺序讲。(3)全班交流,并评议。2.讨论问题,解决疑问。
师:通过自学,同学们还有没有解决的难题吗?
生提问,其他生帮助解答。
(五)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师出示课件 [自学提示:
默读第一、二幕内容,边读边画出描写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体会他们是怎样的人,并做批注。
个人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意图: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和合作精神。发展他们眼、脑、手多种器官的协调能力。] 1.生读书,并分析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体会他们是怎样的人。师打相应的语句。2.生体会朗读。
(六)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2.把自己认为好的字词摘录在词语花篮或采集本上。
(七)作业。
朗读课文,并练习复述。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检查朗读。
1.复习巩固。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字词,难写的字,生要说记字方法。2.检查朗读。指名一人一段。
(二)角色朗读,理解寓意。1.角色朗读。
(1)生自由练读,读出三个角色对话的语气,注意体会剧本中的提示语和标点。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后小组评议。
(3)指名分角色朗读,全班评议。2.理解寓意。
师:我们学习了剧本,听了同学的朗读,你最喜欢哪个人物?最恨哪个人物?并说出理由。你想对东郭先生说些什么?
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三)表演课本剧。
1.自愿组合,练习表演。要求:分好角色,记住台词,讨论每个角色应怎样演,并注意为角色加上动作、表情。2.指名表演,同学评议。
[意图: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寓意的感悟,把所学语言文字更加深入地记在头脑中,并学习如何恰当应用。]
(四)总结升华。
问:学习了课文,大家懂得了什么道理?
师:是的,我们应该做善良、有爱心的好人,但千万别像东郭那样听信坏人的花言巧语,上他们的当。在今后的现实生活中,同学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希望你们擦亮眼睛,决不要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
(五)作业。
回家为家长表演。
S版三年级下册《快乐国奇遇记》教学设计
刘津萍
快乐国奇遇记
洛阳市教育局教研室刘津萍
[内容简析]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讲述的是一个木偶――皮诺曹与一群不爱学习,十分贪玩的孩子,被诱骗到快乐国,在那里,他们经历了尽情玩耍、由人变驴、被卖、挨打、摔瘸、惨遭淹溺、险些丧命的磨难,最后跳水逃走的奇异遭遇,说明皮诺曹是一个没有主见,非常贪玩,但决心改正错误的孩子。
课文选自著名童话《木偶奇遇记》,语言朴实、故事性强,适宜儿童独立阅读。
文中有二幅插图。一幅画着皮诺曹骑在惊恐万分的毛驴上,高兴地赶往快乐国的情景;一幅画的是皮诺曹长出驴耳朵、驴尾巴时痛苦、绝望的情景。这二幅图,有利于学生理出文章线索,深入地理解课文。
[设计理念]
本文设计力求引导学生读、思、议结合,使他们读懂并理解课文,在阅读有趣曲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与教育。同时,激发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阅读的习惯。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独立阅读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掌握阅读童话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并从中认识主人公的道德品质。
3辅导学生认识课后的7个生字,理解相关的词语。
[重点难点]
了解皮诺曹的奇异遭遇,认识他的品质。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名著《木偶奇遇记》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 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 你们认识这两个字吗?(板书:奇遇)请谈谈对“奇遇”的理解。
2 说说你们经历的或听说的、你认为最能表现“奇遇”的事。
3 你们说的奇遇,与我推荐你们读的“奇遇”相比,太平常了。你们要读的奇遇,是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怎样幻想都不为过的“奇遇”,你们愿意读吗?
4 板书课题。
5 简介作者及作品。(突出介绍作品想象丰富,故事奇特、曲折、有趣。被翻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吸引了几代儿童的目光,使人爱不释手的特点。)
二 理解课题,猜想内容。
1 “记”是什么意思?文章中指什么?(引导查字典,准确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2 理解“快乐国”。
①在神话或童话故事中,你知道有哪些虚拟的国?(如《西游记》中的女儿国等)
②这些国名与他们国家的社会生活是什么关系?
3 猜想皮诺曹在“快乐国”的生活。
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独立阅读课文,要求:
①画出生字,自学生字、新词。
②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 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与词语。(相机讨论、理解词语:愿望、盼望、嘱咐、爽快、乐不可支、斩钉截铁、九霄云外、兴高采烈、绝望、懊悔、一五一
十、诚恳)
②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 找出故事中的人物,用图示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三 自读课文,感悟理解。
1 边读边想。
①皮诺曹是怎样被“小灯芯”说动去快乐国的?从这点上看,皮诺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②从皮诺曹与”小灯芯”的对话中,你看出他的态度有哪些变化?请用笔画出来。想一想,这些变化说明什么?
2 读读说说。
①皮诺曹在快乐国里生活怎样?把写他思想变化的词语画出来?说说这些说明什么?
②皮诺曹是怎样脱险的?从皮诺曹脱险与决心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③说说皮诺曹的经历。
四 布置作业
1 朗读课文。
2 找《木偶奇遇记》,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 指导朗读课文。
二 小组讨论。
皮诺曹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可以从多方面概括,只要有道理就行。如:皮诺曹是一个聪明善良、没有主见、没有恒心的孩子;他是一个天真纯洁、贪玩的孩子;他不爱学习,不识好坏人的孩子;他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
三 读课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四 拓展活动.
讲一讲,你还知道的木偶奇遇的故事。
五 布置作业。
1 组织学生课外阅读《木偶奇遇记》全书,举办一次故事会。
2 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或小伙伴们听。
六 按皮诺曹的遭遇,重新排列句子,并用序号(123.....)表示。
()皮诺曹变成了驴。()被卖到马戏班。()他跳水逃走了。()在快乐国里,他没完没了的玩乐。()皮诺曹被推下海,险些淹死。()经常挨打,腿摔瘸了。()皮诺曹在“小灯芯”的劝说下去了快乐国。
S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百花园八》教学设计
刘津萍
语文百花园八
洛阳市教育局教研室刘津萍
[教材简析]
“语文百花园八”共安排了五项语文活动。有“语海畅游”(安排了成语练习)“积少成多”(安排了读背关于学习、积累方面的古人名言)“阅读平台”(安排阅读古代神话《精卫填海》)“能说会道”(安排了以“我的藏书角”为话题的口语交际)“笔下生辉”要求写自己和书的故事。
通过这些语文活动,学生了解到,有的成语中有一对反义词的构词现象,积累了词语,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了、交际的能力、表达的能力。
[设计理念]
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利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语文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乐中学,在趣中学,达到逐步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读成语,说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成语构词的奥妙,激发学生学成语的兴趣及产生深入了解成语的愿望。
2 辅导学生读读背背,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受到虚心好学的教育。
3 引导学生阅读短文,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
4 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使学生在交际的活动中,提高对应、交流、说话的能力。
5 指导学生写一写自己与书的故事,提高学生书面表达的意识与能力。
[重点难点]
口语交际及写有关自己与书的故事。
[教具准备] 1 多种藏书角展示的课件。
2 收集赞颂读书或赞颂书的名言警句。
3 把自己存放藏书的地方照相或动手画出来。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
一 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我们又到了畅游百花园的时间。今天我们在百花园里将享受发现的惊奇;学习后的满足;交流时的喜悦;我们还能阅读古代神话故事;欣赏自己或同学的习作。你们愿意与我一起走进语文百花园吗?
二 语海畅游,感受乐趣。
读成语,说特点
1 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请查字典自行解决。
2 指导学生读成语,理解成语的意思。
3 引导学生与书上的学习伙伴一起发现这八个成语的特点。(成语中有一对反义词)
4 画出成语中意思相反的词。
此起彼伏
左躲右闪
大惊小怪
明察暗访
前因后果
争先恐后
将功补过
大公无私
5 读一读,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有趣。
6 照样子,再说出几个有如此特点的词语。
七上八下
因小失大
小题大做
大材小用
阳奉阴违
左右为难
口是心非
一张一弛
三 读读背背,积少成多
1 自读古人名言。不会的字词,通过查字典自己解决。
2 指导学生理解句子。
第一句意思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表达了一种极为谦虚的学习态度。
第二句意思是说学习要时常进行温习。
第三句意思是:不一小步一小步地积累起来,就不能到达千里远的地方;没有一条条的小河汇聚在一起,就不能形成大江大海。这句话不仅强调了积累的可贵,还告戒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追求。
3 简单介绍《论语》《荀子》。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人的思想影响深远。它是由弟子及再传弟子纂辑,记录了孔子及弟子的言行。孔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荀子》先秦论说散文集,荀卿著。荀卿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对孔、孟的学说有继承和发展。《荀子》代表先秦论说文的成熟阶段,其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说理透辟,极富说服力。文中大量运用比喻,妙趣横生,文中还有大量的排比、对偶句式,间杂韵语,参差错落,铿锵悦耳,摇曳多姿。许多语句后世流传,被现代人引用。
4 辅导学生读熟、背会。
5 把这些古人的名句抄写在《我的采集本》上。
四 阅读神话故事。
1 默读短文,不会的字词自己查字典解决。
2 同桌讨论词语的意思。(炎帝、波涛、礁石、盘旋、留意、炙热、掠过、挟着、铺天盖地、袭、竭尽全力、恢复、残酷、哀怨、昼夜、衔、碧波万顷、宏大、毅力、钦佩)
3 边读边想。
① 这个故事是怎样展开的,短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文章主要写什么事?
先写女娃到海边玩耍,观望大海美丽的景象;再写女娃被大海吞掉,妈妈呼叫无应;最后写女娃的精灵化作一只精卫鸟要填平大海。
② 精卫鸟为什么要填海?
③ 从哪里看出精卫鸟宏伟的志愿和坚强的毅力。
4 读一读,议一议。精卫填海的故事赞扬了什么?
你读后有哪些收获?
5 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读一读。
6 交流你读过的神话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能说会道。
一 交流展示。
交流收集的赞颂读书或赞颂书的名言警句。
二 谈话导入新课。
书带给我们快乐,带给我们思索,是我们成长的阶梯,是我们要好的朋友。我们是怎样对待他们的?
三 欣赏“藏书角”的课件,开阔学生的眼界,打开学生的思路。
四 引导学生看书、读题。
把握这次说话的主题与基本要求。
五 自己准备、练说。
先对照提示一道题一道题地说,再把三道题连起来说一说。
六 小组交流介绍。
要求:1说的同学要使用普通话,说的内容要有条理。
2听的同学要边听边想边记,想象他介绍的藏书角的样子,记下他介绍时,使用的好语句。没听明白的地方,可以问一问。
3先自己准备以下四方面的谈话内容,再说给全组同学听。
①你有多少图书?你怎样保存这些图书?
②你的藏书角是怎样布置的,藏书角里都有哪些书,这些图书怎样分类?
③你的藏书是怎么慢慢积累起来的?在藏书的过程中,哪件事情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④在你的藏书中,你最喜欢哪些书?说说理由。
五 评一评,谁说的最好,谁的藏书角布置的最有新意。
六 组织活动,进行交际。
举办藏书角博览会。参赛须知:
1 要有三人推荐,方可报名参加。
(每一名参赛同学要快速找三名同学向他们介绍自己的图书角。想一想,你怎样用热情诚恳的态度,得体生动的语言,赢得同学的认同。这样他们才可能推荐你。)
2 三名同学要介绍自己推荐的理由,每人至少说三句话,且不可重复。
(可以商量一下,三人怎样从不同角度介绍,不清楚的地方多问一问。)
3 评委会同意后(全班同学都是评委,可举手投票,过半数即可)参赛者用“藏书角的自述”的形式介绍自己的藏书角。
4 评委进行投票,评出本届“十佳藏书角”。
5 评委讨论获奖的理由,写出获奖评语。(引导学生从图书角设计新颖,实用、美观的角度,评判藏书角;从语言流畅、生动、介绍全面、具体上评判表达的能力)
6 为获奖者、推荐者颁发证书及奖品。
七 课外扩展。
参赛作品进行展示。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笔下生辉。
一 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同学们情绪高昂,讨论激烈。有的同学没机会说;有的同学说的不够尽兴;有的同学在别人的启发下又有新的想法想说。由于时间有限,大家很遗憾。现在你们还有向别人介绍展示的愿望吗?
我们可以写出来,写一写可以梳理我们的思维,促使我们深入的思考,及时归纳我们的体会与收获。我们的习作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与同伴交流与欣赏,它将成为我们成长的记录。今天我们一起写一写你和书的故事。
二 引导读书,明确目标
1 自由读书,明确“写什么”的问题。
2 与同桌交流自己与书的故事。(如:购书、借书、读书、包装书、抄书、修补书时所发生的事情。也可以写自己和小书架或小书柜、小书箱的对话。还可以夸夸自己的小书架或小书柜、小书箱。也可以写读书活动中的见闻)
三 自读“观察与思考”,四 明确习作的要求。
1 如果选择写一件自己和书之间发生的事,要注意把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2 如果是选择写小书架,就要先观察自己的小书架,看看它的样子、结构、有多少书,都是些什么书,然后在动手写,字里行间要流露出你对它的赞美与喜爱。
五 学生自由习作。
六 同桌互相交流、欣赏。(读一读,改一改。)
七 把自己的习作推荐给父母看,请他们欣赏评价。与他们分享习作的快乐。
第二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八单元
清明节的由来
第 一 课 时(月 日)
年级 三 设计者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10个生字,学会本课15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用自己的话说说清明节的由来。【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清明”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调动积累,引起阅读期待。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9课,请与老师一起板书课题。(教师示范并提示书写时注意的事项)2谁愿意把你知道的有关”清明节”的信息说一说,与大家一起分享。3大家对清明节是怎样来的;清明节是什么样的节;清明节有哪些习俗等有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谁能再谈一谈你对“清明”一词的理解?
(学情预设:此时学生的理解,或是表面的、浮浅的、单一的,或是略有感知却不知如何准确回答的)
小结:大家对“清明”一词有了初步的理解。我相信,待我们深入地学习课文后,你对这个词会有更深刻地理解。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初步感知文本。
1自读课文。
要求:①划出文中的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利用工具书,查出解释,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传统、流亡、感人肺腑、狼吞虎咽、郑重、治国安邦、清明、念着、荒山野岭、恸哭、寒食节、祭奠、鞭策、座右铭、井井有条、安居乐业、不居功劳、不图富贵)
③把课文多读几遍,达到读通、读顺、读熟的目标。2检查自读的情况。
①同桌互读互查,检查生字词及读书的情况。②师生借助字卡,认读生字词。
③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其他同学思考,课文主要讲什么? ④师生讨论、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质疑问难,理清思路,培养问题意识。
1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及内容,或提出有利于深入理解课文的、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梳理,分三个层次解决。简单问题学生相互提示解决;与课文联系紧密的重点、难点问题留在学课文中解决;其他问题,引导学生利用课外资源、或课余时间讨论解决)
2梳理、归纳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几个问题: ①清明节是怎样来的?
②清明节是纪念谁的,纪念什么?
3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解决“清明节是怎样来的”问题。①组织自读,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
学情预设:或用在书上分段标画的方法;(参考教参253页)或通过示意图来表示故事主要人物的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或通过读书看插图,提示重点的方法,理清文章的思路。
②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清明节的由来”的问题并用示意图表示。(可以指导学生用反推法,理清文章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例:(注:下文中的小号字与前面画横线的词语组成一个问题,以便提示学生深入思考)
清明节的由来怎样来的百姓纪念的习俗沿袭而来为什么介子推不居功劳不图富贵怎么知道的晋文公定“清明节”为什么见“清明柳”就像见到介子推二者之间的联系晋文公烧山,逼介子推做官,介子推焚于柳下为什么报答介子推割肉奉君之恩为什么流亡时,割肉奉君,愿主公常清明[小精③各组代表展示并介绍探究成果。
学情预设:学生渴望了解重耳流亡的背景。
四、引进课件,补白背景,理解割肉奉君的意义。
①出示春秋战国的地图,简介当时各国征战的历史背景。②出示一代明君――晋文公的资料,讲述晋文公统一中原,成为春秋五霸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晋文公流亡的原因,及他做国君时治国的二大策略,认清晋文公使中原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没有战乱,百姓安居乐业的现状,明白介子推割肉奉君的动机。
五、再读课文,调动积累,理解“清明”内涵。【学案】 【学习目标】
1、认读10个生字,学会本课15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用自己的话说说清明节的由来。【学习提纲】
1、读通顺课文,读准字音。
2、学习生字词。
3、再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4、检测本节课学习情况。【随堂检测】
一、写下面的字,注意把字写匀称。
割 荒 坟
二、看拼音,写字词。
民zú()
大chén()
tōu tōu()
头hūn()眼花 xī miè()
pài()人
国jūn()
zhì()国安bāng()huāng()山野岭
láng()吞虎yàn()
三、比一比,再组词语。
臣()
邦()
君()巨()
帮()
群()
荒()
族()
政()慌()
旗()
攻()
第 二 课 时(月 日)
年级 三 设计者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2.用自己的话说说清明节的由来。【教学重点】【难点】
理清文章的思路,理解“清明”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指导读书,深入理解,品味“清明”内涵。
1读第一段,随机处理“传统节日”“感人肺腑”等词。
2(读2――8段)了解清明节传说,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①引导学生理解重耳为什么感动,边读边想象重耳饥饿难挨的情景。②指导学生分角色读好君臣的对话。重点理解介子推的话“做治国安邦的清明国君”。初步理解“清明”的内涵。(引导学生联系重耳流亡的背景及自己的生活经验与社会现实,谈出自己对“清明”的理解。可以理解为不做昏君,做个清正、廉明、勤政的国君。)
③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一一回绝”“放声恸哭”所表达的内容,认识介子推拒绝做官,不图回报的高风亮节。
④读读、议议,“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的意思,说说你对介子推的认识。(让学生在议论中感受到我们民族的文化与精神。)
⑤指导学生默读,注意“寒食节”与“清明节”纪念的内容有什么不同。想一想,晋文公下令定了二个节日,为什么只有“清明节”成为传统节日?这说明百姓崇尚什么,追求什么?
⑥联系“清明”前后的气候特征及自然景象,联系老柳树死而复活的样子,再体会“清明”的内涵。(“清明柳”既表示杨柳返青,万物鲜明的季节,又表示对介子推的怀念)
⑦默读课文,想一想,晋文公勤政清明,把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与介子推有什么联系?对百姓有什么影响?说说百姓后来为什么自发地过清明节。理解“清明”的内涵。(表达百姓希望有一个政治有法度、有条理,百姓安居乐业社会)3朗读全文,感受介子推爱国护主、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精神及晋文公勤政清明、安邦治国的品质。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感人()腑
狼吞()咽
一一()绝 死而()活井井()条安居()业 不居()劳不图()贵房前()后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把介子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烧焦的老柳树下,并下令将这一天定为()。每年这一天,家家禁止(),而只能吃前一天做好的冷食。第二年晋文公带领大臣去祭奠介子推,把死而复活的老柳树命名为(“
”),又把寒食节后的一天定为()。百姓们对不居功劳、不图富贵的介子推非常怀念,每逢清明节,大家都要举行各种活动来()。慢慢地,清明节成了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三、小组交流。
1说说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2你还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和同学们交流。
四、读“学习链接”,与同桌相互说一说清明节的第二种说法。
五、小组讨论,说一说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清明节的知识。
六、美读课文,填写词语花篮。
七、布置作业
说说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2.用自己的话说说清明节的由来。【学习提纲】
1.想一想,晋文公下令定了二个节日,为什么只有“清明节”成为传统节日? 这说明百姓崇尚什么,追求什么? 2.说说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的由来。【随堂检测】
一、读课文,回答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连一连。
农历正月初一
端午节 农历正月十五
中秋节 公历 4月5日前后
春节 农历五月初五
元宵节 农历八月十五
腊八节 农历九月九日
清明节 农历腊月初八
重阳节 【课后反思】 雪顿节上看赛牛
第 一 课 时(月 日)
年级 三 设计者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根据课题质疑: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2.“雪顿节”是藏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在藏语中,雪顿节的意思是“喝酸奶的节日”。一般在藏历7月初举行,为期3—5天。节日期间,藏族人民观看藏戏,同时举行游园活动,弹唱、歌舞、赛牛,尽情欢乐。
今天,咱们就一起去欣赏一场别开生面的赛牦牛会。
二、自主读文、探究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采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2.字音都读准了的同学把书立好就大声读课文。3.检查生字、生词掌握情况:
按小组顺序带读生字生词。出现问题及时订正。
谁愿意做小老师给大家讲一讲生字中复杂的字形,易错的字音,难理解的字义。
检查学习情况: 读音:崭惨豁 笔顺:砸骨
分段指名读课文。纠正读错的字音。
大家认得真好,有些字不但要求会认而且还要会写呢。指导写字
1.上下结构的字:赏、牵、崭、不要写得过长。2.左右结构的字:脾、踢、嫩、不要写得过宽。3.“赏”字最后一笔是点;“牵”字第三笔也是点。4.“砸”最后一笔,“骨”第三笔都是竖折。
五、作业。
生字、字词,朗读课文。【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提纲】
1、读课文三遍。
2、自学生字词。
3、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随堂检测】
一、写下面的字,注意把字写匀称。
绸
踢
冠
促
冠
骨
二、看拼音,写词语。
xīn shǎng
qiān yǐn
zhǎn xīn
chóu dài()
()
()
()jìng zhēng
qǐ fú
guàn jūn
nèn cǎo()
()
()
()
三、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词语,写在括号里。
123
4四、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
写近义词:
欣赏()
荣耀()
褒奖()欢乐()
担心()写反义词:
开始()
崭新()
粗大()
第 二 课 时(月 日)
年级 三 设计者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族人民过雪顿节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族人民过雪顿节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
()()
()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出示字卡,复习检查。(1)会认字(组词)。(2)会写字(说记字方法)。2.检查朗读。
二、自主研读,理解体味。
1.出示阅读提示,明确阅读要求。
(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一场赛牦牛的?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雪顿节赛牦牛会的哪些情景最有趣?哪些情景最让人揪心?画出有关语句。
(3)读一读这些句子。2.组织交流 重点体会、点拨
板书: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
(1)“荣耀”“节日盛装”“出征的勇士”的意思,说明什么?
(2)主人的动作、牦牛往前冲的情景及“甩鞭声、砸地声、叫喊声”客人们的担心,写出了比赛场面的壮观、惊险、热烈。
(3)“没有取得名次的骑手,也不介意”说明参赛者都有一个好心态,目的是图个好心情,跟着高兴。
3.指导读
读出藏族人民过雪顿节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读书,必要时可以让学生跟读。
三、回归整体,深化“欢乐心情”
1.有感情地读课文。
2.汇报学习本课后的收获。如:思想方面、写作方面、有感情朗读等。
四、拓展延伸。
1.通过让学生去想,去交流资料,激起学生对各民族传统节日的兴趣。2.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牦牛发怒奔跑及它与主人亲近的语句,读一读,并抄写下来。
五、布置作业
查找、收集有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制做展板。
板书:
雪顿节上看赛牛 比赛前 —— 比赛中 —— 比赛后 节日盛装
惊险壮观
满意而归 【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藏族人民过雪顿节赛牦牛时的欢乐心情。【学习提纲】
1、作者按什么顺序写一场赛牦牛的?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2、雪顿节赛牦牛会的哪些情景最有趣?哪些情景最让人揪心?画出有关语句。.【随堂检测】
一、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再读一读。
()的牦牛
()的赛牛会()的哈达
()的歌声 重重地()
呼哧呼哧地()慢慢地()
二、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牦牛发怒的语句,读一读,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从课文中找出描写牦牛与主人亲近的语句,读一读,并抄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反思】
31*东郭先生和狼
第 一 课 时(月 日)
年级 三 设计者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
2、引导学生认识“欺、侮、岔、仁、涂、掩”6个生字,理解“欺侮、岔道、仁慈、糊涂、掩面、知书达理、积德行善、信以为真”词语。
3、辅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剧本。【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自学能力。
2、理解词语意思,寓言的寓意。【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师: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古人为咱们留下了许多生动有趣,令人深思的寓言故事。今天大家一起学习(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东郭是人的姓,他是故事中虚构的人物。这篇课文是把寓言故事改编为了剧本。
问:读了课题,你们想了解哪些内容?
(二)自学课文,了解内容。
1.自由读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把不会读的字、不理解的字词画出来,并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解决。自己思考或查字典后,仍不理解的词句意思,课文内容,用笔画标注出来。
(2)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检查读书,交流成果。
(1)学生先汇报自己找出的字音重点;读书时要求: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最后,学生把自己找出的字形、字义难点,进行全班交流。(2)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3.默读思考:剧本中的事情经过是怎样的?
(三)小组讨论,检查自学。
1.轮流读文,读准字音。[要求:画出读错的字词句,读完订正,再练读。] 2.提出疑问,交流大意。
(1)学生认真思考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小组讨论帮助解决。同学说出答案后还要谈理由。
(2)通过讨论,确定本合作小组的最佳“剧本事情经过”。
(四)全班讨论,检查自学。
1.指名读书,了解全文。
(1)读书声音洪亮,读准字音,不丢字,不加字,断好句。
(2)读后,各合作小组派代表交流,本组商定的剧本中的事情经过。要求:按“先生救狼——狼要吃先生——老农设法打狼”的顺序讲。
(3)全班交流,并评议。2.讨论问题,解决疑问。
师:通过自学,同学们还有没有解决的难题吗? 生提问,其他生帮助解答。
(五)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自学提示:默读第一、二幕内容,边读边画出描写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体会他们是怎样的人,并做批注。个人自学,小组讨论,集体交流。] 1.生读书,并分析角色的语言、神态、动作的词句,体会他们是怎样的人。师打相应的语句。
2.生体会朗读。
(六)巩固练习。
1.认读生字,说自己的记字方法。
2.把自己认为好的字词摘录在词语花篮或采集本上。
(七)作业。
朗读课文,并练习复述。【学案】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绝不能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
2、认识“欺、侮、岔、仁、涂、掩”6个生字,理解“欺侮、岔道、仁慈、糊涂、掩面、知书达理、积德行善、信以为真”词语。
3、分角色朗读课文和表演剧本。【学习提纲】
1、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想想:剧中事情经过是怎样的?读了课文你想对东郭先生说些什么?
3、课下自由结合排练剧本。【随堂检测】
一、多音字组词。
答
扎
难 宁
倒
处 闷
塞
着
二、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果断()
拒绝()
镇定()合拢()
立刻()
三、照样子,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的客人
()的作业
()的角色()客人
()作业
()角色()的信用
()信用
四、用合适的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1.他经常看课外读物。他的语文水平提高得较快。
2.我国科技水平比先进的工业国家落后。我们有志气赶超发达国家。
3.在伊拉克,绿莹莹的草地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绿莹莹的草地如今散落着的地雷散片阻挡孩子们奔跑的脚步。
第 二 课 时(月 日)
年级 三 设计者 总第 课时
(一)复习巩固,检查朗读。
1.复习巩固。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字词,难写的字,生要说记字方法。2.检查朗读。指名一人一段。
(二)角色朗读,理解寓意。
1.角色朗读。
(1)生自由练读,读出三个角色对话的语气,注意体会剧本中的提示语和标点。
(2)四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读后小组评议。(3)指名分角色朗读,全班评议。2.理解寓意。
师:我们学习了剧本,听了同学的朗读,你最喜欢哪个人物?最恨哪个人物?并说出理由。你想对东郭先生说些什么?
生思考后,自由发言。
(三)表演课本剧。
1.自愿组合,练习表演。要求:分好角色,记住台词,讨论每个角色应怎样演,并注意为角色加上动作、表情。
2.指名表演,同学评议。
(四)总结升华。.问:学习了课文,大家懂得了什么道理?
师:是的,我们应该做善良、有爱心的好人,但千万别像东郭那样听信坏人的花言巧语,上他们的当。在今后的现实生活中,同学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希望你们擦亮眼睛,决不要怜悯像狼一样的恶人!
(五)作业。
回家为家长表演。【课后反思】
快乐国奇遇记
第 一 课 时(月 日)
年级 三 设计者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独立阅读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掌握
阅读童话的一般方法。
2、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并从中认识主人公的道德品质。
3、辅导学生认识课后的7个生字,理解相关的词语。【教学重点】了解皮诺曹的奇异遭遇,认识他的品质。【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1 你们认识这两个字吗?(板书:奇遇)请谈谈对“奇遇”的理解。2 说说你们经历的或听说的、你认为最能表现“奇遇”的事。
3 你们说的奇遇,与我推荐你们读的“奇遇”相比,太平常了。你们要读的奇遇,是你展开想象的翅膀,怎样幻想都不为过的“奇遇”,你们愿意读吗?
4 板书课题。
5 简介作者及作品。(突出介绍作品想象丰富,故事奇特、曲折、有趣。被翻译成许多国家的文字,吸引了几代儿童的目光,使人爱不释手的特点。)
二、理解课题,猜想内容。
1、“记”是什么意思?文章中指什么?(引导查字典,准确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2、理解“快乐国”。
①在神话或童话故事中,你知道有哪些虚拟的国?(如《西游记》中的女儿国等)
②这些国名与他们国家的社会生活是什么关系? 3、猜想皮诺曹在“快乐国”的生活。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独立阅读课文,要求: ①画出生字,自学生字、新词。
②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检查自学情况。
①指名读课文,认读生字与词语。(相机讨论、理解词语:愿望、盼望、嘱咐、爽快、乐不可支、斩钉截铁、九霄云外、兴高采烈、绝望、懊悔、一五一
十、诚恳)
②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找出故事中的人物,用图示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
三、自读课文,感悟理解。
1 边读边想。
①皮诺曹是怎样被“小灯芯”说动去快乐国的?从这点上看,皮诺曹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②从皮诺曹与”小灯芯”的对话中,你看出他的态度有哪些变化?请用笔画出来。想一想,这些变化说明什么?
2、读读说说。
①皮诺曹在快乐国里生活怎样?把写他思想变化的词语画出来?说说这些说明什么?
②皮诺曹是怎样脱险的?从皮诺曹脱险与决心上,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③说说皮诺曹的经历。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找《木偶奇遇记》,读一读。【学案】 【学习目标】
1、独立阅读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掌握
阅读童话的一般方法。
2、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并从中认识主人公的道德品质。
3、认识课后的7个生字,理解相关的词语。【学习提纲】
1、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2、朗读课文。说说皮诺曹是怎样被“小灯芯“说动去快乐国的?后来又是这样脱险的?
3、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随堂检测】
一、、连一连。
bàn
yāo
shuǎng
guì
yá
tān 爽
跪
扮
贪
邀
崖
二、课文中有许多用四个字组成的词语,找一找,写在下面的括号里。
()
()
()()
()
()
三、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以为()
断定()
猛然()好奇()
启动()
四、根据意思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下来。
3五、选词填空。
愿望
盼望
希望 12
3六、读了课文,你想对皮诺曹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着这一天。)就要实现了!)。
())
()
第 二 课 时(月 日)
年级 三 设计者 总第 课时
一、指导朗读课文。
二、小组讨论。
皮诺曹是怎样的一个孩子?
(可以从多方面概括,只要有道理就行。如:皮诺曹是一个聪明善良、没有主见、没有恒心的孩子;他是一个天真纯洁、贪玩的孩子;他不爱学习,不识好坏人的孩子;他是一个知错就改的孩子......)
三、读课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四、拓展活动.
讲一讲,你还知道的木偶奇遇的故事。
五、布置作业。
1 组织学生课外阅读《木偶奇遇记》全书,举办一次故事会。2 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家人或小伙伴们听。
六、按皮诺曹的遭遇,重新排列句子,并用序号(123.....)表示。
()皮诺曹变成了驴。()被卖到马戏班。()他跳水逃走了。()在快乐国里,他没完没了的玩乐。()皮诺曹被推下海,险些淹死。()经常挨打,腿摔瘸了。()皮诺曹在“小灯芯”的劝说下去了快乐国。【课后反思】
语文百花园八
第 一 课 时(月 日)
年级 三 设计者 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
语海畅游、积少成多、阅读平台。【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成语,说特点,让学生感受到成语构词的奥妙,激发学生学成语的兴趣及产生深入了解成语的愿望。
2、辅导学生读读背背,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受到虚心好学的教育。
3、引导学生阅读短文,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提高阅读能力。【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我们又到了畅游百花园的时间。今天我们在百花园里将享受发现的惊奇;学习后的满足;交流时的喜悦;我们还能阅读古代神话故事;欣赏自己或同学的习作。你们愿意与我一起走进语文百花园吗?
二、语海畅游,感受乐趣。
读成语,说特点
1 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请查字典自行解决。2 指导学生读成语,理解成语的意思。
3 引导学生与书上的学习伙伴一起发现这八个成语的特点。(成语中有一对反义词)
4 画出成语中意思相反的词。
此起彼伏
左躲右闪
大惊小怪
明察暗访 前因后果
争先恐后
将功补过
大公无私 5 读一读,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有趣。6 照样子,再说出几个有如此特点的词语。七上八下
因小失大
小题大做
大材小用 阳奉阴违
左右为难
口是心非
一张一弛
三、读读背背,积少成多
1 自读古人名言。不会的字词,通过查字典自己解决。2 指导学生理解句子。
第一句意思指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表达了一种极为谦虚的学习态度。
第二句意思是说学习要时常进行温习。
第三句意思是:不一小步一小步地积累起来,就不能到达千里远的地方;没有一条条的小河汇聚在一起,就不能形成大江大海。这句话不仅强调了积累的可贵,还告戒人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追求。
3 简单介绍《论语》《荀子》。
《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之作,对后世文人的思想影响深远。它是由弟子及再传弟子纂辑,记录了孔子及弟子的言行。孔子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荀子》先秦论说散文集,荀卿著。荀卿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对孔、孟的学说有继承和发展。《荀子》代表先秦论说文的成熟阶段,其文章结构完整,条理清晰,逻辑严谨,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说理透辟,极富说服力。文中大量运用比喻,妙趣横生,文中还有大量的排比、对偶句式,间杂韵语,参差错落,铿锵悦耳,摇曳多姿。许多语句后世流传,被现代人引用。
4 辅导学生读熟、背会。
5 把这些古人的名句抄写在《我的采集本》上。
四、阅读神话故事。
1 默读短文,不会的字词自己查字典解决。
2 同桌讨论词语的意思。(炎帝、波涛、礁石、盘旋、留意、炙热、掠过、挟着、铺天盖地、袭、竭尽全力、恢复、残酷、哀怨、昼夜、衔、碧波万顷、宏大、毅力、钦佩)
3 边读边想。
① 这个故事是怎样展开的,短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文章主要写什么事?
先写女娃到海边玩耍,观望大海美丽的景象;再写女娃被大海吞掉,妈妈呼叫无应;最后写女娃的精灵化作一只精卫鸟要填平大海。
② 精卫鸟为什么要填海?
③ 从哪里看出精卫鸟宏伟的志愿和坚强的毅力。4 读一读,议一议。精卫填海的故事赞扬了什么? 你读后有哪些收获?
5 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读一读。6 交流你读过的神话故事。【学案】 【学习目标】
1、学习“语海畅游”。
2、学习“积少成多”。
3、学习“阅读平台”。【学习提纲】
1、学习“汉字真有趣”,会读成语,能发现成语的规律,并能说几个类似的词语。
2、学习“积少成多”积累和学习有关的古人名句。
3、学习“阅读平台”。【随堂检测】
1、马小跳的书法展示。
mín zú
xī miè
zhǎn xīn
ɡuàn jūn
xīn shǎnɡ
ɡǔ tóu()()
()
()
()
()
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写出带有反义词的成语: 2.读读词语,然后按读音分一分。
看法
看门
看见
看护
看书
看守所
看台
看中 kàn: kān:
3、下面是丁丁最爱看的一本书,可题目的顺序被打乱了,请你重新排列一下吧。
Y
Q
M
I
O
I
U
J 这本书的书名是
,我学过其中的一个故事,是
4、给加点字“临”选择正确的读音。
临:①来到;②靠近;③将要;④照样子模仿。
临帖()
临近()
面临()
光临()
5、我和少数民族一起过节日。傣
族
摔跤等游戏 蒙古族
泼水节 藏
族
沐浴节
第 二 课 时(月 日)
年级 三 设计者 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
能说会道。【教学过程】
一、流展示。
交流收集的赞颂读书或赞颂书的名言警句。
二、谈话导入新课。
书带给我们快乐,带给我们思索,是我们成长的阶梯,是我们要好的朋友。我们是怎样对待他们的?
三、欣赏“藏书角”的课件,开阔学生的眼界,打开学生的思路。
四、引导学生看书、读题。
把握这次说话的主题与基本要求。
五、自己准备、练说。
先对照提示一道题一道题地说,再把三道题连起来说一说。
六、小组交流介绍。
要求:1说的同学要使用普通话,说的内容要有条理。
2听的同学要边听边想边记,想象他介绍的藏书角的样子,记下他介绍时,使用的好语句。没听明白的地方,可以问一问。
3先自己准备以下四方面的谈话内容,再说给全组同学听。①你有多少图书?你怎样保存这些图书?
②你的藏书角是怎样布置的,藏书角里都有哪些书,这些图书怎样分类? ③你的藏书是怎么慢慢积累起来的?在藏书的过程中,哪件事情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④在你的藏书中,你最喜欢哪些书?说说理由。
五、评一评,谁说的最好,谁的藏书角布置的最有新意。
六、组织活动,进行交际。
举办藏书角博览会。参赛须知:
1 要有三人推荐,方可报名参加。
(每一名参赛同学要快速找三名同学向他们介绍自己的图书角。想一想,你怎样用热情诚恳的态度,得体生动的语言,赢得同学的认同。这样他们才可能推荐你。)
2 三名同学要介绍自己推荐的理由,每人至少说三句话,且不可重复。(可以商量一下,三人怎样从不同角度介绍,不清楚的地方多问一问。)3 评委会同意后(全班同学都是评委,可举手投票,过半数即可)参赛者用“藏书角的自述”的形式介绍自己的藏书角。
4 评委进行投票,评出本届“十佳藏书角”。
5 评委讨论获奖的理由,写出获奖评语。(引导学生从图书角设计新颖,实用、美观的角度,评判藏书角;从语言流畅、生动、介绍全面、具体上评判表达的能力)
6 为获奖者、推荐者颁发证书及奖品。
七、外扩展。
参赛作品进行展示。
第 三 课 时(月 日)
年级 三 设计者 总第 课时 【教学内容】笔下生辉。
一、师生谈话,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同学们情绪高昂,讨论激烈。有的同学没机会说;有的同学说的不够尽兴;有的同学在别人的启发下又有新的想法想说。由于时间有限,大家很遗憾。现在你们还有向别人介绍展示的愿望吗?
我们可以写出来,写一写可以梳理我们的思维,促使我们深入的思考,及时归纳我们的体会与收获。我们的习作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随时与同伴交流与欣赏,它将成为我们成长的记录。今天我们一起写一写你和书的故事。
二、引导读书,明确目标
1 自由读书,明确“写什么”的问题。
2 与同桌交流自己与书的故事。(如:购书、借书、读书、包装书、抄书、修补书时所发生的事情。也可以写自己和小书架或小书柜、小书箱的对话。还可以夸夸自己的小书架或小书柜、小书箱。也可以写读书活动中的见闻)
三、自读“观察与思考”,四、明确习作的要求。
1 如果选择写一件自己和书之间发生的事,要注意把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写具体。
2 如果是选择写小书架,就要先观察自己的小书架,看看它的样子、结构、有多少书,都是些什么书,然后在动手写,字里行间要流露出你对它的赞美与喜爱。
五、学生自由习作。
六、同桌互相交流、欣赏。(读一读,改一改。)
七、把自己的习作推荐给父母看,请他们欣赏评价。与他们分享习作的快乐。
第三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s版)
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教案(s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www.xiexiebang.com 课题
语文百花园七
教学时间
5课时
学习目标、使生学会从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区分音同形似字,防止用字混淆,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懂得成语的字面意思,以及其引申义和比喻义。
3、通过自然段的训练,要求学生学会捕捉中心句,读懂自然段的意思。
4、通过读读背背、采集本,积累语言,丰富课外知识。
5、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加强学生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有关动物的成语、寓言故事。
2、教师自制的简单。
教学难点
编、写动物寓言故事。
教法
教学方案设计
修改意见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语海畅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百花园七,相信在这里,你会有更多的收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出发吧!
二、分项训练
语海畅游
1、汉字真有趣
(出示)
“度”“渡”音同形相像,意义用法不一样。“渡”字多指渡水上,过江过河用船渡,“度”字多指时间上,假日节日用欢度。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首辨字歌,想一想,这首辨字歌是怎样区分“渡”和“度”的?
(2)学生讨论,然后汇报,教师引导。
(“渡”有三点水旁,表示与水有关,所以一般用在渡水上,如“渡江”“渡河”“渡船”等;“度”多指时间上,如“欢度”“度假”“一年一度”等。)
(3)你还能用“渡”和“度”再分别组几个词吗?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及时纠正指导。)
(4)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知道哪些音同形似的字呢?你是怎样区分的呢?说一说。
[通过拓展的练习,更能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2、读一读,查查成语词典,理解它们的意思,再说几个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有关动物的成语,请看:(出示)
鹤立鸡群 虎头蛇尾 鸡犬不宁
井底之蛙 鼠目寸光 狡兔三窟
九牛一毛 浑水摸鱼 羊肠小道
(1)谁来读一读。
(2)你知道这些成语的意思吗?如果还有不理解的,赶快拿出词典查一查吧。
(3)学生查词典,理解词语的字面意思及其引申义和比喻义。
(4)学生汇报。
(鹤立鸡群:像鹤站在鸡群当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虎头蛇尾:虎头硕大,蛇尾细小。比喻做事有始无终,开始声势浩大,后来劲头不足。
鸡犬不宁:鸡狗都不得安宁。形容扰乱十分厉害。
井底之蛙:井底的青蛙住在狭小的地方。比喻见识少的人。
鼠目寸光:形容目光短浅。
狡兔三窟:狡猾的兔子有三个洞穴。比喻采取多种预备措施躲避祸患,保全自己。
九牛一毛:许多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微不足道。
浑水摸鱼:比喻趁混乱时机捞取不当的利益
羊肠小道:形容狭窄弯曲的小路。)
[不能只单纯地说字面的意思,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说出引申义和比喻义]
(5)你还知道哪些有关动物的成语,说一说,让大家共同来分享。
3、读一读,想想下面一段话是围绕哪一句写的。
(出示短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文,想一想,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学生读文讨论后汇报。
(3)那么哪句话讲的就是这段话的意思呢?说说你的理由。
(这段话是围绕第一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写的,因为后面的几句话讲的是蝙蝠为什么能在夜里飞行,也就是具体说科学家揭开了什么秘密。从结构上看,这段话先概括地说,再具体地说。)
(4)同学们说得可真好,那么,在前面学习的课文中还有这样的段落吗?请你找出来,与大家交流交流。
[这样做的目的是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三、课堂总结,置留作业。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把你知道的音同形似的字写出来,再组成词语。
3、继续收集有关动物的成语。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积少成多)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老师要带给你更有趣的与动物有关的古诗和成语,想知道吗?那就跟我来吧!
二、分项训练
积少成多
读读背背
(出示)
画眉鸟
百啭(zhuàn)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宋欧阳修)
(1)这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的《画眉鸟》,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
(2)学生自由读诗,然后教师指名读。
(提示学生注意诗的节奏)
(3)谁能说说这首诗的大意?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学生汇报,教师引导。
(在开满鲜花的山岗上,在长着各种树木的林子里,画眉鸟的叫声婉转动听。整天关在笼子里叫唤,不如在树林间自由自在地啼叫。
这首诗咏画眉鸟,表现了画眉鸟在自由天地飞翔的欢乐和被囚后的痛苦,反映了诗人追求自由生活的思想感情。)
(5)理解了诗意,你能背诵下来吗?试一试。
我的采集本(出示)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1)请同学们仔细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汇报
(都是有关动物的,包含两个分句,由8个字组成。)
(3)谁能说出这些成语里面都有哪些故事呢?
(学生能够说出的由学生讲,学生不知道的由教师讲解。)
(4)你还知道其他相类似的成语吗?说一说。
三、课堂总结,置留作业
1、师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抄写成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阅读平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这节课,老师要带给你一个寓言故事,《狮子和鹿》
(板书:狮子和鹿)
二、学习短文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文,想一想这个小故事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学生读文,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教师梳理。
(一只鹿开始得意地欣赏自己的角精美别致,而认为自己的腿太细,太难看。后来有一只狮子向它逼近,鹿用它那四条长腿远远地把狮子甩在后面。就在狮子灰心丧气的时候,鹿的角被树枝挂住,鹿差点被狮子扑住,它用全身力气才从树枝中挣脱出来。于是它又嫌弃起那两只差点让它送命的美丽的角,而喜欢上了自己四条让它狮口逃生的腿。)
1、请同学们再想一想,鹿对自己的角和腿前后的看法有什么不同?
(开始喜欢自己的角,讨厌自己的腿。后来喜欢自己的腿讨厌自己的角)
2、这个寓言故事中蕴涵着什么道理呢?
3、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后汇报。
(任何事物既有它的长处,也有它的短处,我们不能只从外表上去看待事物。)
4、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呢?学习了这则寓言故事,你觉得应该怎样去面对生活中的事情呢?
(学生结合实际,谈出自己的看法,教师要正确的引导)
三、课堂总结,置留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把这则寓言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四、五课时
教学内容:(语文大课堂)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个深刻的道理,包含在一个有趣的故事中,这就是寓言的主要特点。有的寓言故事表面上讲的是动物之间的事,实际上还是为了教育人,我们读后也会受到很大的启发。
二、分项训练
语文大课堂
1、收集动物的寓言故事,填写读书卡片。
(1)老师在课前,布置了大家去收集寓言故事,你们都收集了吗?又是从哪里收集到的呢?
(2)学生汇报收集到的寓言故事。
(3)在这些寓言故事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呢?这个故事中又包含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4)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读书卡片。
故事名称
主人公
主要内容
包含的道理
选自何处
2、以小组为单位讲动物寓言故事,评一评读书卡片。
(1)小组内互相讲讲寓言故事。
(2)评出完成得好的读书卡片,并说明好在哪里。
3、讲、演动物寓言故事,或把故事内容画成连环画。
(1)刚才,同学们评出了好的读书卡片,那你们愿不愿意讲你们认为好的寓言故事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呢?
(2)下面我们就开展一个竞赛活动,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表现得最好。
[学生可选择多种方式,体现学生特长,尊重学生。]
(3)学生展示。
(看谁的故事讲得生动,哪些同学演得精彩,谁的连环画画得形象。)
4、编、写动物寓言故事。
(1)同学们,我们已经了解了那么多的寓言故事,你发现这些故事的共同特点了吗?
(2)如果让你来编一个动物寓言故事,你准备编一个怎样的故事呢?
(3)故事里有什么动物呢?它们做了什么事?说了什么话呢?
(4)你为什么要编这样一个故事呢?故事里包含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5)出示要求()
一、故事要有趣味性;
二、故事中要包含一个道理;
三、故事内容要完整,条理清楚。
(1)同学们可以自己编,也可以几个人一起编,编好后说一说。
(2)动笔把编好的故事写下来。
(写故事时可以对故事做一些修改。)
(3)出示学生写的动物寓意言故事,读一读,评一评。
三、课堂总结,置留作业
1、这节课,我们通过读、讲、演、画、编等多种学习活动,对有关动物的寓言故事有了更深的了解,而且自己还编写了寓言故事,你们真是了不起!
2、把自己编写的寓言故事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教学后记: www.xiexiebang.com
第四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 一.单元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古诗两首》《西门豹》《女娲补天》,略读课文《夸父追日》,选读课文《除三害》和一个语文园地。本单元主题内容浅显易懂,可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受丰富的想象,培养学生想象的能力,增加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二.单元总体目标
1、能正确的认读本单元的生字,做到正确书写生字,积累生动的语言。
2、通过朗读、讨论和复述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丰富的想象。
3、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民间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增强对祖国优秀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想象,识记生字,积累生动的语言。
四、单元教学建议
教学在教学时,要适当地给学生提示一点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的知识。《古诗两首》:《乞巧》和《嫦娥》,前者蕴含着一个节日,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传说中隔着“天河”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乞巧意思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嫦娥》一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建议把学古诗和阅读神话故事联系起来,引发学生想象其中的意境和情境,在有关的情境中理解事情,表达感情。
《西门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主要内容。西门豹治邺的事迹,表现在三个方面:调查→除害→开渠。如果按照故事情节发展变化,可分为:故事发生(邺地田园荒芜、人烟稀少)→故事发展(调查原因、掌握证据)→故事高潮(严办首犯、为民除害)→故事结局(兴修水利、改变面貌)。课文大量运用人物对话,展开情节,表现人物。因此,分析体会人物对话是理解课文、把握主要内容的重要途径。通过大胆提问,以问题的探究来把握课文内容也是一条重要途径。教师可引导学生提出几个能整合课文内容,思考价值比较大的问题共同讨论、探究。课文第二部分故事性强,情节吸引人,适宜进行角色表演。《女娲补天》:抓住夸张的想象力,抓住想象的大胆和神奇,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人们的情感也附着在他(她)的身上。一方面是神奇、夸张的想象,一方面是表达造福人类,让世界更美好的思想感情。体会神奇、夸张的想象力。《夸父追日》:自学课文,抓住主要内容。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体现略读的要求,应以学生的自学为主。教学时,应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默读、朗读、思考或与同学讨论交流来读懂课文。遇到难读的字音、不理解的词语自己查工具书解决。初读课文后,应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进一步体会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贵。感受神话的想象和神奇。对照原文,可以看出课文出色的改写。课文把原文中简写的几处神奇的地方,通过丰富又夸张的想象具体化了。引导学生认真揣摩体会,进一步感受神话的神奇魅力。
五、课时分配
古诗两首 2课时 30 西门豹 1课时 31 女娲补天 2课时 32 夸父追日 1课时 语文园地八3-4课时
29、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教具准备: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
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
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三、再读感悟,品味诗意
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四、练说促背,趣味识记
1.教师激趣: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现在我们分成两组,进行一个比赛,一组看挂图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组配乐背诵古诗,看谁故事讲得好,古诗背得棒。2.小组练习。3.进行比赛。
五、识字写字
1.自主识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字。2.教师范写“乞、霄”,学生练写。
六、拓展阅读
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比赛背诵《乞巧》。
2.听写“乞、巧、霄、渡”4个字。3.出示课题《嫦娥》,学生讲关于嫦娥的故事。
二、自主学习,感悟诗意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2.默读质疑。
3.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悟诗。
a.可查字典理解字词来理解诗句。
b.联系收集的资料和“嫦娥奔月”的故事来理解。c.可小组合作,也可独立自悟。4.有感情朗读诗。
三、背诗比赛 1.练习背诵。2.组内比赛。
3.各组随机抽查比赛。
四、识写生字
1.认读生字。
2.指导书写。教师范写“屏”。
五、拓展练习
同学们,如果说嫦娥奔月的故事反映了古代人们渴望飞天的梦想,如今,我国的“神舟5号”飞船已实现了这个梦想。假如你乘坐飞船登上月球,见到广寒宫、嫦娥,见到环形山等等,又会演绎出怎样的富有现代特征的神话故事呢?请用“广寒宫、嫦娥、“神舟5号”飞船、运动会”等词语编写一个想象故事。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30、西门豹
教学目标:
1.会认“娶、逼”等7个生字,会写“淹、官”等14个字,正确读写“管理、田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教具准备 :
1.收集关于西门豹的资料。2.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提示课题,简介西门豹这篇课文是一个历史故事,西门豹是战国时期的一各官员,姓西门,名豹。
二、简介课文,了解大意
(一)简介课文我们现在学习的这篇文章是一个历史故事,讲的是距今两千年前,战国时期西门豹为民除害的事。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文中介绍了西门豹做了一件什么事?这一件事对百姓有何好处?(严惩了河伯娶妇的组织者,废除这一迷信活动,使百姓大兴水利建设,庄稼年年得到好收成。)
2.再读课文,正字音,理解下列词意在课文中的含义。“荒芜”、巫婆、官绅、提心吊胆面如土色、灌溉。
三、理清线索,分好段落
整体感知课文,根据“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线索,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第一九自然段)摸清底细。(调查)
第二段:(第十十五自然段)破除迷信(除害)
第三段:(第十六自然段)兴修水利(开渠)
四、突出重点,攻破难点
(一)导读、自读课文
1.西门豹向老大爷调查了哪几件事?先做了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1)为什么田地荒芜,人烟稀少?(2)是谁给河伯娶媳妇的?(3)新娘从哪里来?(4)漳河有无发过大水。
2.指导朗读西门豹和老大爷的问话和答话。
(二)再读课文,深入讨论
1.从老大爷的回答中,西门豹了解到哪些情况?
(1)造成“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主要是河伯娶媳妇。(2)巫婆和官绅勾结,是首恶分子。(3)巫婆和官绅骗钱又害人,使有女孩子的人家纷外逃。(4)漳河从没有发过大水,倒是年年旱灾。
2.联系句子理解“荒芜”、“人烟稀少”等词,想象当时邺地是怎样的一幅情景?
3.学生动手划词,结合讲解巫婆、官绅、眼睁睁“等词。
4.小结:西门豹成功地调查出四个问题的成果,成为他治邺的可靠依据。
(三)将计就计,惩办巫绅
1.西门豹是怎样将计就计地严惩巫婆和官绅的?
(1)西门豹参加河伯娶媳妇的仪式。
(2)西门豹借口新娘不漂亮把巫婆、官绅头子投进漳河。
(3)西门豹故意面对漳河发问,迫使官绅的骗局。
2.为什么西门豹知道巫婆和官绅的骗局,不直接把他们抓起来杀掉呢?而去参加河伯的婚礼。
3.体会西门豹不说一个“杀”字,不提一个“打”从从容容、惩办巫绅,破除迷信的从政本领。
4.朗读第十自然段,深究重点词语。
(1)“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中的“站满”和课文前面的哪些描写不一致?
(2)“西门豹真的带着卫土来了。”中的“真的”说明了什么?
(3)小结找关键词语的方法。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十一十二自然段,在朗读中体会语言文字的含义。
(把“不行”、“不漂亮”、“不会满意”的三个“不”字读得诚恳些;把“另外……送去”读得正经些;“把……说一声”读得强狠些;把“抱、投、催”几个动词读得坚定有力。)6.指导按提纲复述课文第二段内容。
(四)讲读第三段
1.齐读最后一段。
2.思考:漳河年年闹旱灾,西门豹是怎样解决的?
3.为什么要先破除迷信,后兴修水利?
板书设计 : 西门豹
西门豹→调查摸底→破除迷信 受到爱戴→获得丰收→兴修水利
教学反思 :
31、女娲补天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2、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
3、学习课文,了解课学主要内容,体会女娲为人们解除痛苦的勇敢精神。
4、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训练学生合理想象的能力。教具准备:
课文插图投影。生字词卡片。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
同学们,你们爱听神话故事吗?你们都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说说看。
《西游记》、《封神榜》、《宝莲灯》……
师:今天,我们再来读一个神话故事。
二、出示插图投影,指导看图。
图上是谁?她在干什么?
三、揭题,释题。
1.板书题目:12.女娲补天
2.引导学生据题质疑。
3.学生讲自己知道的女娲补天的故事。
四、指导朗读,学生自由读。
五、检查学生自学生字词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拼读。
(1)读准”窟隆冶”的读音。
(2)指导书写生字。
六、读生字,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字意。
轰隆隆、塌下、窟窿、山冈、洪水、熄灭、冶炼
七、指名读文,正音。
八、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九、生讨论后汇报,师小结。
课文讲的是传说中女娲看到天塌了一大块,便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好的事。
十、指导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学习课文,解决上节课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
1、女娲为什么补天?
2、女娲怎么补天?
3、女娲补好天后,会是什么样的情形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解决第一个问题。
1、默读,想哪些段分别写补天的起因,经过。
2、小组讨论以上三个问题后,汇报学习收获。
3、指导学生从内容想开去:
如果你当时在场,看到这样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一方面教育孩子要了解人民的痛苦,一方面体会女娲看到这场面的心情)
四、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女娲的心情,了解她的所作所为及原因。
1.女娲难过极了。
联系课文第一句来体会。”创造了人类”人类都是她的子女,她的子民,看到自己的孩子受苦受难,心情当然难过。
2.从立刻,求等词中进一步体会女娲焦急、难过的心情
3.小结,为救人们,先做了两件事:求雨灭火;造船救人。
五、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了解女娲补天的经过,解决第二个问题。
1、大声自由读文。
2、找出文中具体补天的句子读一读,体会女娲的精神。
(1)结合挂图理解这段话,进一步体会女娲为补天所付出的艰辛。理解第三自然段中的”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2)引导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天的经过。
3、导朗读这两段话。
六、齐读第五自然段,了解大自然的美丽,解决第三个问题。
七、联系科学上的补臭氧层漏洞,培养学生对科学、对环保的热爱之情。
八、引导学生读课前备好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
九、齐读课文,小结。
板书设计 :
31女娲补天
原因
经过
结果
天塌地裂
求雨、灭火
人们又安居乐业
起火发洪水
造船救人
炼石补天
(爱心、吃苦、勇敢)教学反思 :
32、夸父追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3.会复述这个故事。教学重难点 :
会复述这个故事。感受夸父的执著、奉献精神。教具准备 :
将学生的座位按学习小组排列成“马蹄形”。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遥远的古代,有这么一个人,他为了让光明永远普照大地,于是他拿起手杖,提起长腿,迈开大步,向着西斜的太阳追去,他能追上太阳吗?他给我们留下一个怎样神奇的故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夸父追日》。
二、自主读书,感知大意
1.自主试读,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主练读: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并想一想喜欢的原因。3.默读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读书,感情朗读,复述课文
1.小组内轮读,练习读正确、读流利。2.小组内评读喜欢的段落,交流读书感受。
3.小组内练习讲这个故事,可以自己讲,可以合作讲。
四、全班交流,评价补充
1.随机抽查每组一至两名同学朗读喜欢的段落,交流喜欢的原因,其他同学评价补充。
2.各组推选代表或合作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五、课外拓展
1.绘制一幅夸父变成大山、手杖变成桃林的图画。2.继续收集神话传说故事。板书设计 :
教学反思 :
语文园地八
教学目标 :
1、喜欢阅读课外神话传说故事,并能清楚地讲给别人听,主动交流听后的感想,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2、学习神话传说中大胆神奇的想象,写一篇习作畅想“我会变”。
3、养成自觉区别形近字的好习惯,并且在自我发现中培养探究意识。
4、积累成语、歇后语,培养积累语言的兴趣和习惯。教学重难点:
教具准备: 收集歇后语、成语故事、神话传说故事等。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阅读了许多神话传说故事,我想同学们课外也读了不少这类故事,今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举行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讲故事
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要把故事内容讲清楚、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听讲完后评一评。各小组选出本组“故事大王”1~2名。
2.各小组内学生试讲,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三、全班交流
1.各组汇报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名单。
2.荣获“故事大王”称号的同学非常荣幸,“故事大王”们肯定愿意让更多的同学听到你的精彩故事。哪位“故事大王”先给全班同学讲?共同评议讲述情况。如内容是否讲清楚、情节是否完整、仪态是否自然大方、语言是否流利、有声有色等等。
四、学生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想请同学们来总结。在总结时,你可以表扬表现最出色的,也可以夸奖进步最大的;可以谈谈你的感受,也可以说说你的心得,也可以发表一下你的希望、设想和创意……每组请一名同学做总结。
第二课时
习 作
一、导语激趣,放飞想象
同学们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已经对神话传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里面的人物真神奇,比如孙悟空,他会七十二变,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呢?你可以变成任何人、任何物,赶快插上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吧!你的脑中是不是涌出了许许多多的奇思妙想?选你最喜欢的一个想法,编一个精彩的故事吧!
二、大胆想象,自编故事
三、交流评议,取长补短
1.把你编的故事讲给同学或老师听,再互相评一评。
2.全班交流,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大家评议。教师引导学生从想象是否大胆、新奇等方面加以评议。
四、编写故事,独立修改
五、评议习作
选一至两篇优秀作文或问题作文全班评改,重点从语句是否通顺、条理是否清晰、是否有具体情节等方面评改。
六、修改习作
1.自主修改习作。
2.小组内同学互相修改习作。
七、誊写习作
要求书写工整,注意格式。
八、优秀习作或优美片段赏读
第三课时
一、我的发现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古诗《乞巧》中的“宵”和“霄”,比较异同。2.同学们早就发现了,在我们的汉字中,有许多字的字形相似,像一个家族中的兄弟姐妹一样,它们长的很像,你能区分出这些字哪儿长得不一样吗?你能认准它们吗?(出示词语投影片)
(二)自主读词,观察发现
1.认真读词语,把词语读准确。
2.仔细观察带点的字,看你能发现什么。3.交流发现成果。
a.小组内互说,互相启发。
b.集体交流,引导学生联系字音、字义加以区别。
(三)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那些字形相近的字?请学生写在黑板上,教师引导学生认真加以区别。
2.课下搜集形近字,装入识字袋中。
二、日积月累和成语故事 读读记记
1.读词语:自读──轮读──指名读。2.想一想每一行词语的特点。
a.第一行词语中有数字;b.第二行词语的结构是ABAC式; c.第三行词语的结构是AABB式;d.第四行词语中有两个词意思相反。
3.仿照每组词语的特点,补充一些词语,比一比谁掌握的词语多。
4.请同学们课下收集词语,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或自己独创的归类方式建立词语分类夹。
三、读读背背和成语故事 1.激趣导入。
在我们祖国语言文化宝库中,有两道独特的文化景观,那就是成语和歇后语。一个成语意蕴深刻的背后往往包含着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句歇后语幽默隽永,其间又常常暗含着一个有趣的典故。这节课我们就来一个成语、歇后语大放彩。2.阅读歇后语和成语故事《画龙点睛》。3.成语故事、歇后语比赛。
a.宣布比赛规则:每组四人,按顺序排好号,根据下面的内容集体商议解决,发言时不能再“打电话”。
每组接龙说成语。每组1号同学讲述“画龙点睛”故事。每组2号同学展示本组摘抄的歇后语,比一比哪组的数量多,并背诵5个歇后语。每组3号同学讲一个成语故事或歇后语典故。每组4号同学用积累到的成语和歇后语各说一句话或一段话。b.组织比赛:每组1号同学先来参加比赛。c.总结比赛情况及结果。
4.拓展练习。继续收集成语故事和歇后语典故。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
第五篇: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学设计
24、寓言两则 第一教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筋疲力尽、兴致勃勃、纳闷、毫不示弱、威胁”等词语的意思。指导书写“寓、焦、勃、疲”。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角色的心情和语气。3.能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通过表演和讲述,初步感知寓言形象的特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通过表演、讲述,感知寓言形象。预习单:
1.读准生词,查字典理解生词,完成课后描红。2.读通课文,查找其他寓言故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都读过哪些寓言故事,交流一下。
说说你们对这些寓言故事的感受。
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则我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它们已经流传了有两千多年了,分别出自《孟子 公孙丑上》《战国策 燕二》这两本书。2.谁来读读两则寓言的题目。(指名、齐读。)
二、预习检测
1.请小老师到前面来,把生词带领大家读一遍。再指名读,纠正字音。2.你们理解了哪些词义,交流。
结合课文内容,点拨理解词义,相机渗透方法。
3.描红的时候,有没有发现哪些字容易写错,哪些笔画不容易写好,提出来,交流。
相机指导:寓、焦、疲、勃的书写,临写两遍。寓的最后两笔要写规范,焦的四点底的写法,疲的撇、捺要舒展,勃的左边子的提笔要写准确。
三、走进故事
1.同学们,故事我们已经读了好多遍,请用简短的话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点拨:说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宋国的农夫希望自己田里的禾苗快点长高,于是就把禾苗一棵一课地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枯死了。
鹬要啄食蚌,却被牢牢地夹住了嘴巴,它们相持不下,互不相让,被渔夫轻易地捉住了。
交流、点拨、点评、提升。2.指导朗读。
(1)请同学们到前面来展示朗读。
指名两位同学分别读两则寓言,读好重点语句。师生共评:读出焦急的心情和兴致勃勃的语气,读出鹬威胁的语气和蚌得意洋洋的语气。
(2)自由有感情地练读。男生女生赛读。
3.同学们,故事很有趣,我们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表演或者自己讲述的方式来使故事留在我们的心里。
讲故事和表演要注意什么?(可以补充语言,加入形象的动作和表情。)
教师点拨:农夫来到田边,他会对禾苗自言自语地说些什么呢?想象一下,农夫和儿子有怎样的对话呢?渔夫捉住鹬和蚌的表情、语言会怎样?
(学生自主准备表演、讲述。)4.指名展示,师生共评。
四、总结
同学们,我国古代寓言是充满智慧的,寓言到底要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交流。
五、作业
1.完成《习字册》和《一课一练》中的字词部分。2.阅读其他的寓言故事。
第二教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合作、探究,对寓言角色作出评价,明白农夫和鹬、蚌傻在哪儿。2.揭示寓意,说出“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的成语意思。3.自主探究,找到两则寓言的相同之处。
4.拓展阅读,对照古文、寓言,初步感受寓言文化的特质。教学重点:对寓言角色作出评价,揭示寓意。
教学难点:把握古代寓言的相似之处,感受寓言文化的特点。预习单:
1.查找成语“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的意思。2.拓展阅读寓言故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揭题
2.同学们,请用简短的话来说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揭示寓意
1.寓言是我国古老的文学,它充满了智慧。我们的先人想通过这两则寓言告诉我们怎样的人生智慧呢?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农夫和鹬、蚌的身上。请你评价一下他们,也可以说说自己读了故事后的感受。
交流:预设,农夫的做法是错误的。应该按禾苗生长规律去做,不能操之过急。追问:身边有没有这样不顾事物生长规律,操之过急的现象呢?
鹬蚌不应该这样互不相让,最后只会两败俱伤。追问:你有没有看到过这样相似的事情呢?
(配乐讲述故事:战国时候,中原大地并立着七个小国:秦、楚、韩、魏、赵、燕、齐。(出示战国七雄图)在这七个国家中,秦国的国力最强大,其他六个国家势力较弱,但相互之间实力相当。秦国一直野心勃勃,想消灭其他六国,统一天下。但他心里明白:如果直接与六国为敌,即使自己再强大,也很难如愿以偿。于是,他一直在等待着机会。
有一回,赵国和燕国闹了点小矛盾,赵王大怒,决定攻打燕国,出出心里的这口气。秦王大喜,相信统一天下的机会来了。然而,当时有个叫苏代的人听说了这件事后,急忙求见赵王。苏代只给赵王讲了一个故事,立刻打消了赵王攻打燕国的念头,也使得秦王失掉了一个统一天下的好机会。
一个故事,居然就制止了一场战争。)
2.这样的故事流传了二千多年,宋国农夫、鹬和蚌也早已成了我们民族文化中的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铭刻在我们的心里。寓言故事的题目成了成语,流淌在我们的文字里,直到今天我们还在广泛运用,这就是经典的文化。
我们来交流成语“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的意思。
3.像这样的故事流传下来的还有很多,请同学们读读资料中的故事。挑选一则来讲一讲。
指名展示、点评。
三、对比探究
1.我们已经学习了这么多寓言,让我们擦亮发现的眼睛,去找一找这么多古代的寓言故事有哪些相似的地方?你可以用笔在文中语句旁圈圈画画,写写关键词,想好以后可以小组交流。
预设:
(1)这些寓言故事简短有趣有趣、寓意深刻、给人启迪。
(2)古代寓言都已经成为成语被广泛运用。
(3)寓言故事中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形象,而且这些形象具有反面的讽刺意味,即角色共有的“傻”。
(4)语言生动、有想象的空间,适合讲故事和表演。
指名交流。
2.寓言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不仅我们国家,古希腊、印度都曾出现过优秀的寓言作品,我们来欣赏两则。
(课件显示伊索寓言和印度寓言)
学生自读,总结特点。(伊索寓言以动物为主,结尾揭示道理。印度寓言就是民间的故事。)
四、作业
1.完成《一课一练》中的阅读练习。2.尝试自由创作寓言故事。
25争论的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难点:学会生字,读通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
2、继续板书课题:争论的故事
3、看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新词
(1)听课文录音,注意生字的读音。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
(3)记忆生字的字形。
2、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小黑板,检查生字的读音,采用多种形式读。
烤鸭 评理 剖开 可惜 真笨 浪费
关键 原谅 烟熏 火燎
(2)指名分自然段进行朗读课文。
3、理清课文脉络,思考:
课文哪几自然段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哪几自然段写大家同了故事后的感想?
三、学习课文1~5自然段
1、自由读一读,要求: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2、讨论交流
(1)故事中谁和谁为什么事而争吵?他们是怎样争论的?
(2)理解“不以为然”(出示:*对*如此这样*然而)
(3)听录音,指导读兄弟俩的对话,重点指导几个反问句的读法。
(4)小结:从对话看,兄弟俩各抒己见,争论激烈,读时要体会兄弟俩这两种不同的语气。
3、课文中用了一个词语说明他们争论没有停止?(争论不休)
理解“休”的意思(*停止*休息*表示禁止或劝阻)
4、引读4、5段
5、齐读盛老师的话。
四、学习生字
倆 烤 评 剖 惜 笨 抓 费 键
(1)用熟字换偏旁的方法。
(2)用形声字进行记忆。
(3)教师范写生字。
(4)学生描红
五、作业
1、读熟课文。
2、抄写生字新词。
第二课时
一、揭题激趣
1、板书:争论的故事
板书:争论的
2、快速抢答游戏:
(1)故事中兄弟二人为了什么而争论?
(2)争论的结果怎样?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课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开课伊始,即能否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讲故事、快速抢答游戏就是最好的激发学生兴趣的手段!)
二、品读课文
1、兄弟二人是怎样争论的?他们各持什么意见?老人又是怎样评理的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第2——5节,画出相关语句)
2、指名回答刚才提出的问题,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借助文本材料或生活实际理解关键词语,进而指导朗读。
(1)你是怎样理解“不以为然”的?
(2)怎样做才能表现“大声争辩”、“很不服气”?
(设计意图:“文章思有路,遵路识其真。”如何带动学生走进文本,感悟文本,超越文本?读书指导十分重要。)
3、同学们的朗读很精彩!但是老师相信你们的分角色朗读会更精彩!(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学生可边读边附加动作。)
三、演读课文
1、同学们读的真棒!让老师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想不想演一演呢?看大家已经迫不及待了,先等等!兄弟二人找老人评理,这一场景该怎样设置?(学生讨论、归纳:加上动作,可以有兄弟二人的语言……)
2、指导学生练习表演四分钟。
3、学生分角色表演(一组)。
4、(鼓掌)感谢你们的精彩表演!但老师认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同学们,你认为刚才三位同学的表演有没有需要改进的?现在你是导演,请你提出宝贵意见。
5、教师根据改进意见,另选一组再次分角色表演。
(设计意图:学生有很强的表现欲,在课堂上,教师及时的抓住时机,诱导他们进入角色。这样不仅使他们在表演中熟悉课文,加深对课文的了解,而且能启迪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四、感悟明理,拓展延伸
1、此时此刻,你想对这兄弟二人说些什么?(指导学生联系故事练习说话)2、想知道课文中同学们是怎么说的吗?(指导学生朗读文中同学们的对话)
3、文中的省略号说明什么?你能想象出同学们还会说些什么吗?兄弟俩如果听到同学们的对话会怎么想?
4、续写片断。
5、交流续写片段,师生共赏。
6、小结:是呀,假如这兄弟二人能(),也不会()呀!(指导学生填空,教师趁机板书:做事应抓住时机)
7、追问:文中的“抓住时机”指的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续写片段,这一延伸的教学设计一方面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创作欲望。另一方面,它可以使学生对于课文意蕴有更深层次的挖掘。)
8、兄弟二人的故事给了我们很深的启示:那就是做事应抓住时机。
作为学生,我们应该怎么做?
9、生活中有没有抓住时机而获取成功的事例呢?指导学生结合实际谈谈。
五、作业
1、本文所讲的故事出自《笑林广记》。《笑林广记》是清代一本笑话集,所讲的故事发人深省,令人回味。建议同学们课后搜寻阅读,准备在班级内举行故事会。
2、把《争论的故事》讲给你的爸爸、妈妈、兄弟姐妹或好朋友听,相信他们会有所启迪!
板书设计:
争论的故事——
做事应抓住时机!
26剪枝的学问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剪枝。你知道什么是“剪枝”吗?(拿把剪刀给小树修修剪剪。)
2、如果见到种果树的农民伯伯剪枝,你有什么问题问问他吗?
3、劳动中的知识也不少,我们今天就来了解“剪枝的学问”。揭示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
1、听课文录音后自读课文,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长句子多读几遍。
(2)大声读课文,不理解的词语下打个问号,并尝试联系上下文想想它的意思。
(3)边读边思考刚才大家提出的问题。
2、检查自学效果
(1)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剪枝 挥舞 盼望 疯长 夺走 靠 红润 仿佛 胖娃娃 脸蛋 不禁 远近闻名 充满信心
满怀好奇
一脸疑惑
将信将疑
又惊又喜
指名读词,注意前后鼻音及多音字的字音,相互问问说说词语的意思。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朗读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教师抽查,比一比,谁读得最棒。
学生自由轻声读课文并选择段落赛读。思考每个自然段的大致意思。
(3)尝试理清课文层次。友情提示:找到季节变化的关键词,按事情发展顺序分段。
一(1)简介王大伯是远近闻名的“种桃能手”。
二(2、3)写“我”在果园看到王大伯等人在剪枝,非常奇怪,经询问,了解了剪枝的原因。
三(4)写春天来了,桃花盛开,“我”盼望花儿早日结果。
四(5)写桃子丰收了,我在惊喜的同时真正的理解了王大伯的话。
3、朗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学习生字
1、分析字型,说识记方法。
2、指导书写:“剪、夺、蛋、禁、靠”注意上紧下松,“挥、仿、佛、娃”左窄右宽,“疯”注意两笔竖撇要写好,不能过于倾斜。
3、学生描红,仿影,临写。完成习字册。
4、教师矫正学生握笔姿势、写字姿势。
四、作业设计
1、组词:仿—访 佛—扶 枝—技 挥—辉。
2、读熟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听写生字,反馈评价。
二、学习课文
1、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朗读
(2)从王大伯的说明中可以看出:
他剪掉的是什么枝条?为什么剪掉它?他留下的是什么枝条?对留下的枝条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
(3)王大伯对不能结桃子的枝条“咔嚓咔嚓”地剪去,对能结桃子的枝条“抚摸”,“充满信心的说”,这是为什么?
(4)我听了王大伯的解释,有什么表现?
(5)指导朗读第三自然段。
2、学习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一读
(2)春天到了,桃花开得怎样?从哪里可以看出?
(3)指导朗读这几句。
(4)在桃园里和小伙伴们嬉戏的我盼望什么?
(5)指导朗读第4自然段。
3、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读
(2)王大伯桃园里结的桃子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句子看出来的?
(3)为什么我看到又多又大的桃子会又惊又喜,惊的是什么?喜的又是什么?
(4)那么剪枝的学问到底是什么?读最后一句。
(5)看看下面的事件中是不是也隐含这样的道理?
兵不在多,而在精。
妈妈常劝我考试要丢下思想包袱,才能考好。
学习贵在持之以恒,不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
小结:看来“减少”是为了“增加”。这里面还真有学问,要不然它怎么会运用到各个方面呢?所以,我们平常做事也要注意这个道理。
(6)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朗读全文,说说剪枝的学问是什么?
2、小结:“剪枝的学问”告诉我们生活就是一本教科书,到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平时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就能在生活中找到规律,更好地生活。
四、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完成《补充习题》26课。
板书:
剪枝的学问
减少——枝条——不利的因素
增加——产量——进步和成功
习作8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读懂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了解这个童话故事是如何编出来的。2.指导学生围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性”来开拓思路,自己确定题目,仿照例文,依据本次作文要求来编一个童话故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几幅图,大胆想象。【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喜欢)你们都喜欢哪些童话故事呢?(启发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2.刚才大家交流了这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知道童话故事都有哪些特点呢?结合课文里学过的、结合自己听过的、看过的童话故事,自己想一想,同座位互相说说。
3.指名说说“童话故事”的特点。(师归纳板书:①把动物、植物、物品当作人;②要大胆想象,编有趣的故事。)
4.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习作8》,也来编写童话故事。
二、学习例文,了解写法 1.有一位叫耿新华的同学,为了帮助小朋友养成讲卫生的习惯,他动脑筋编了一个童话故事。师范读。
2.学生轻声读例文《肚子再也不疼了》,边读边思考:①这个童话故事主要说了谁?②说了一件什么事?③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3.读后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以上三个问题。(略)
4.学生再读例文,想想:不讲卫生的小朋友听了这个童话故事后会改正吗? 5.师:一个小小的童话故事就能帮助小朋友改正不讲卫生的坏习惯,看来,童话故事的作用的确很大!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来试一试,编一个童话故事来帮助某些同学改掉某些不良习惯呢?
三、根据要求选好内容
1.引导学生明确本次作文要求:通过编童话故事来帮助同学们认识了解编童话故事的好处多。
2.(出示书上四幅图)仔细观察,这四幅图上分别写了哪几种动物?它们都有哪些不好的习惯?
(小猴子——写字姿势不正确;小猪——吃多了糖果牙齿不好;小白兔——不想吃萝卜,太挑食;小狗——吃饭要妈妈跟着喂,不利于身体健康。)
3.师:这几幅图只是提供给同学们选用的。同学们还可以结合你平时观察到的想想,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不良习惯呢?
(引导学生四人小组内讨论、交流。)
4.引导学生自己选择一个“不良的习惯”,想想这会有哪些影响?选择好描写的对象(动物、物品……),自己拟定童话故事的题目。(让学生自由拟题,指名交流。《小猴子写字》、《小猪的牙不疼了》、《吃蔬菜好处多》、《小马不乱扔果皮了》……)
四、大胆想象,编写童话
1.以例文启发想象。例文中这位同学讲了小花猫不讲卫生的哪些事?这个故事开头、经过、结果怎样?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2.谈话拓展。同学们在选定了童话故事的内容和童话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后,就可以想象一下,在这个“人物”身上原来有什么不良的习惯?(如爱吃零食、不吃蔬菜、坐姿不正确、不爱剪指甲、随地吐痰、随地乱扔果皮……)围绕这个不良习惯,会发生什么事呢?带来哪些危害和不良后果?事情的经过如何?事情的结果怎样?
3.大胆描述和构想。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定好内容,根据内容拟好题目,思考可能会发生些什么事?并认真构思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在构思故事时可以大胆、自由地想象,要尽可能地使故事过程具体些。(在自己独立思考后,说给同座位听)
五、交流评议,动笔写作
1.四人小组交流:把自己编好的故事在小组里说一说,组内同学帮助补充修改。(师下小组巡视和参与)
2.各小组推荐同学在全班交流所编的童话故事。(对于优秀的要肯定优点,给同学作示范;对于中等及较差的要多鼓励,少挑毛病,充分尊重他们的劳动,保护他们编写童话故事的积极性,并组织同学们讨论,帮助完善故事。)
3.学生动笔将自己所说的童话故事写下来。
练习8 教学目标:
1、仔细看图,明白三个小伙伴及三个小和尚的故事,然后再用几句话写下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最后议一议:三个小和尚该怎么做。
2、照样子,练写“轰、蒜、森”三个字。
3、背熟四条成语和《明日歌》。
教学重难点:熟练背诵四条成语和《明日歌》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审题,明确练习要求。
2、指导。
(1)出示第二组连环画图:请学生仔细看图,想想三个小和尚之间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2)教师讲述三个小和尚的故事。
(3)出示第一幅连环画:同桌讨论,说说图中内容,注意把故事的结果说清楚。
(4)全班交流:你是喜欢“三个小伙伴”呢,还是喜欢“三个小和尚”?为什么?
老师相机指导,引导学生把话说清楚,理由说充分。
遇到学生说的精彩字、词、句,可板书在黑板上,有选择地带领学生读一读,学生可自主积累。
3、练习。
(1)指名说说读了两个小故事后的想法。
(2)大家评议,学生各抒己见,只要有想法,说得有道理就行。
(3)请学生用几句话写下自己的想法,不会写的字可以查字典或询问老师、同学。
(4)请几位同学读自己写的句子,师生共同评议。指导学生围绕一个意思写。发现学生写的生动形象的句子或板书或表扬。
(5)其他同学可与小伙伴交流,修改意思不明确的句子。
4、议一议。
(1)请学生开动脑筋,展开丰富的想象,说说“三个小和尚”该怎么做才能让庙里的小缸总是满满的。
(2)合作伙伴间先交流。
(3)组织全班交流,师生、生生对话。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出示三个字:轰、蒜、森。
(2)请学生仔细观察字形,谈发现。
(3)出示:(书上)我的发现:下半部分要写得左小右大才好看。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请该同学介绍写好这个字要注意什么。
(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三、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熟记成语。
(1)请学生说说想怎样学习成语。
(2)学生自主学习成语。
(3)指名汇报学习成果,老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发现成语意思及用法并归类。(难解的字或词可让学生当即查字典,必要时老师讲解。)
(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5)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2、背诵《明日歌》。
(1)学生自由读这首诗,谈谈感受或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交流,明白这首诗的意思。
(3)指导学生正确断句,读出节奏。
(4)指导学生朗读全诗,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
(5)课外拓展:课后可收集表达同样意思的诗或名言警句。
四、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出示优秀书法作品(含书上的一幅)让学生欣赏。
2、学生谈感受。
3、审题。
明确本次学写的笔画:“竖折撇”“竖折折钩”。
4、指导。
(1)教师边范写边讲解书写方法。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教师提示读时要把握各人物的特点,读出语气并范读。
5、练习。
(1)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指导练习书写“专、考”两个字,注意“竖折撇”“竖折折钩”在米字格中的位置及大小。
6、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