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望月-苏教版【小学学科网】

时间:2019-05-12 23:10: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望月-苏教版【小学学科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望月-苏教版【小学学科网】》。

第一篇: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望月-苏教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24.《望月》

【设计理念】

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是一篇构思独特、感情真挚的散文诗,文章语言隽永、意境优美、生动有趣,使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跃然纸上。教学过程中,以品读为主线,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商讨为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重视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生成,抓住课文的留白点,充实更多的语文教学资源。同时,让学生在阅读感悟文字之美时,增加视听美感,并力求把文字之美与视听之美融为一体。【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课文的学习,掌握根据不同结构的段落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感受望月的乐趣。

5.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重点、难点】

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切入点】望月的乐趣在哪里?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天上只有一个月亮,可是每个人眼中都有一个月亮,而且个个不同。我们的先辈们曾经在诗歌中表达了月亮无限的热爱和赞美。大家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谁背诵给同学们听听呢?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文中也有不少描写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3.出示课题 24:望月(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

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随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仅仅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

xiaoxue.xuekeedu.com

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 第一段(1—2):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第二段(3—13):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第三段(14—20):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第四段(21)我独自一人在甲板上展开了幻想的翅膀。

四、品读课文,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一)品读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

2.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说出:作者描写的月光下江景太美,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图画。板书: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3.?学生思考:作者描绘的图画上有哪些景物以及这些景物是什么样子的? 4.出示图画,请同学们看看,是不是你们脑海中浮现的画面。

播放课文第一段录音,学生边看图,边听录音,感受图画的整体意蕴。5.让学生回忆课文,尝试背诵。

(二)品读第二、三段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思考:你觉得小外甥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交流后板书:聪明好学 爱幻想 1.品读第二段(1)学生自由读课文。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外甥的聪明好学、爱幻想的特点? 学生自由读后交流。(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调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头凝望着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师质疑:月亮怎么会把小外甥叫醒呢?

(3)分角色朗读课文。

(4)了解诗句的意思。指名学生解释、教师点拨理解。

(5)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吗?(学生自由背诗后指名回答,师出示搜集的有关诗句进行补充,学生选择其中的感兴趣的1、2句读读、背背)

(6)出示句子:诗,和月光一起,沐浴着我们,使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7)学生反复朗读,体会句意,体会意境。

学习了第二段课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 2.品读第三段(1)过渡:

他的聪明好学还体现在哪里?爱幻想又体现在哪里?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2)学生自由读课文。讨论交流。出示句子1:“像眼睛,天的眼睛。”“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3)继续读课文,重点读读描写小外甥说话时的动作、神情的句子。出示句子:

①他瞪大眼睛等我的回答,两个乌黑的瞳仁里,一个又一个亮晶晶的小月亮闪闪发光。

②„„小外甥几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xiaoxue.xuekeedu.com

③他绘声绘色地说着,仿佛在讲一个现成的童话故事。圈出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语,有感情地朗读,细细品读。

学生交流感受。引导学生说出:小外甥活泼可爱,天真好奇,爱幻想,而且善于幻想,头脑里装满了奇妙有趣的东西。(4)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三)、品读第四段 1.齐读课文。

2.启发谈话: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开了幻想的翅膀。你们想不想随着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先请你闭上眼睛。

四、播放录音,展开想象

1.播放课文完整的录音,学生闭目静听,感受文章的整体意韵美。2.启发学生幻想。

现在,你就是作者,甲板上只留下你一个人。你久久地凝视着月亮消失的地方。你想到了星星,想到了太阳,想到了彩虹,想到了风雨„„请你展开幻想的翅膀,在广大的天空中尽情地飞呀,飞„„(学生闭目遐思、幻想。)

3.引导学生把幻想的东西说出来。出示“讨论区”

五、指导背诵课文。

1.根据课文的思路理清叙述顺序。

2.逐段进行指导背诵,学生选择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六、举行山水赛诗会。

1.四人小组内先背诵,推荐一位在班级里比赛。2.每组一位代表上台朗诵。(推荐学生代表四位作为评委。)3.总结赛诗情况,宣布优秀选手。

合理激励 板书:

24、望月 月下江景 美丽如画

比背诗句 聪明好学 夜中望月

聪明好学 爱幻想 乐趣无穷

独坐甲板 展开幻想

第二篇:五年级下语文说课稿-望月-苏教版【小学学科网】

25《望月》

一、说教材:

xiaoxue.xuekeedu.com

教材简析一课是苏教版第十册第六组中的一篇散文,课文以生动的笔调写了“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亮时,聪明好学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的形象跃然纸上。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阅读,感悟作者,诗人和小外甥眼里的月亮,知道景随情生,一切皆情景的道理。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语言的兴趣,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反映世界.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和理解品析描写小外甥对月亮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的句子。

二、说教法、学法:针对学生特点,(1)采用营造情景,激发兴趣。即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一个诗情画意环境中,调动学生学习兴趣。(2)学法迁移,合作探究。(3)知识拓展,自主学习。(4)以情促读,读中感悟。力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多感官的全面体验。

三、说教学:

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学习第一段)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1课望月(齐读)2.出示课件: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3.交流:(同学们说得真好)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么描写的?

二、学习第一段,感悟作者望月:1.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段,用心细细品味,想想读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2.交流:(作者描写的月光江景太美了,在我们面前展示了一幅动人的画面)那你能把美的感受用朗读来表达出来吗? 3.指名读,齐读。4.小结过渡:月亮是美的,月光是柔和的,月光下的万物更是充满了诗情画意,这美景使我陶醉了。当“我”偶尔回头时,发现身边多了一个人,原来是跟随我出来旅行的小外甥,和小外甥交谈是一件很愉快的事,那他们之间交谈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第5--—13节,体会其中的意思。

三、综合性学习,体会小外甥望月: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可同桌读,学习小组读。然后讨论讨论,再作交流。2.他们交谈了些什么?交流(比背诗句)(1)出示诗句(2)原来小外甥和我以比背诗句为交谈方式,的确让我感到愉快,那么同学们知道这些诗句意思及出处、作者(3)学生再作交流,并相机出示图。(4)分角色读第5—13节。

xiaoxue.xuekeedu.com

3.学到这里,你想对小外甥说些什么呢?(板书:聪明好学)

4.拓展延伸:小外甥会背的我们也会背了,说明我们五(6)班学生不比小外甥差,老师真的很高兴,那么,老师相信你们平时也一定积累不少诗句,那么你还知道有关月亮、山、水的诗句吗?背给大家听听好吗?(学生交流,看来,同学们知道得也不少。)5.总结:同学们,诗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这两种美妙的东西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沉醉在清幽旷远的气氛中。

6.突然,小外甥又留出一个题来,月亮像什么?(出示)请同学们读读14—20节,边读边圈出有关语句,仔细体会,同桌可讨论。(1)学生读,圈划。(2)交流,出示:“„„像„„”(3)你觉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样?交流

(4)小结:小外甥想象和奇特,月亮在小外甥眼里充满了童真,充满了幻想,他真是一位爱幻想的小男孩(板书:爱幻想)(5)让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三段。7.小外甥爱幻想,我知道我们班的每位学生也像小外甥那样富于幻想,那么老师也为准备一组图片,让我们也展开想象的翅膀。8.出示图,(学生说说)看来,同学们的想象也很丰富奇特。

四、总结: 今天,我们也望了一次月,我们不光感受到了月亮的美丽,而且通过望月有了许多新的

收获,认识了一位爱幻想,爱学习的小男孩,相信同学们以后一定会书中的小男孩一样认真对待每件事。

五、齐读课文: 作业: 1.把你喜欢的描写月光的句子抄写下来。2.准备举行一次小型赛诗会。

第三篇: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黄果树瀑布-冀教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黄果树瀑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领略黄果树瀑布的声形美。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新词。

3、知道课文是按游览顺序来描写黄果树瀑布的,能按游览顺序给课文分段。

教学重难点:了解课文是按游览顺序来描写黄果树瀑布的,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声形美。

教学过程:

一、欣赏古诗,导入新课

1、背诵《望庐山瀑布》。

2、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导入新课:

庐山瀑布美,那么,作为我国第一大瀑布的——黄果树瀑布又是怎样的呢? 根据自己的预习与收集的资料,来说说自己对黄果树瀑布的了解。

4、过渡:这瀑布到底是怎样的一幅壮观的景象?(欣赏图片)

二、初读课文,理清写作脉络。

黄果树瀑布是如此壮美,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李有贵的《黄果树瀑布》。

1、自读要求:

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结合“预习导航”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来观察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并练习给课文分段。

2、检查预习:

(1)

教学生字词 读准字音:

出示:缝(féng

fèng)隙(xī

xì)

挟来(xié

xiá)

撩过来(liāo liáo)指名带读词语

出示:杰作

缝隙

悬挂

重叠

气势非凡

人喧马嘶

沉醉

胸膛

掩映

轰鸣

隔着

山回谷应

(2)

说说课文按什么顺序来观察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并练习给课文分段。(3)如果说庐山瀑布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而令人惊叹的话,那黄果树瀑布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练习说话:黄果树瀑布真

!下面就让我们走近黄果树瀑布,来细致感受它的声形美!

xiaoxue.xuekeedu.com

三、教学课文二至四小节。

听课文录音;边听边思考:透过语言文字,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注意圈画关键词句)

(一)听瀑

1、生默读,标出自己“听”到的和“看”到的。

2、汇报(1)你“听”到了什么?指名读所划的句子。(2)让我们也一起去听听,感受一下。

3、投影出示第二自然段。(1)指名朗读课文。

(2)这响声是一成不变的吗?(点出:渐近渐响)(3)再请学生读一读,体会声音的渐近渐响。

(4)朗读的过程中,一些描写声音的词让我们体会到了瀑布声响的变化,能找到吗?(点出:哗哗、喧嚣、人喧马嘶)齐读。

(5)在同学们的朗读中,有几个动词尤其吸引了我,让感受更加真切,你发现了吗?(点出:飘、佛、涌、盖、)请学生再试着读读,体会动词的精妙。(6)动词用得多好呀!我们也来试试看。

(7)水声越来越大,大到什么程度?(读书上的句子)大得盖过了一切声响,没有游客的交谈声,没有汽车的发动声,没有动物的鸣叫声„„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只”剩下什么?(点出:只)

(8)师:祖国的语言文字真是神奇,一个句子,一个词,一个字,竟然包含了如此丰富而震撼人心的内容,我们不得不佩服作者用词的准确传神,让我们再次好好的品位一下这优美的文字。(朗读第二段)

4、还有吗?

5、根据学生回答,出示:那“哗哗”的水声便成了千万架织布机的大合奏。

6、从中,我们再次感受到瀑布声音的(大)。

7、师小结:是啊!光听瀑布的声音,我们就感受到了瀑布的磅礴气势。看来(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二)看瀑

1、你又“看”到什么了?(1)指名朗诵第三自然段。

出示第三自然段:透过树的缝隙„„泻下来。

(2)这一句写了瀑布的形态,如果也用一个字概括它的特点,你想到了什么?(板书:形态

宽)

2、过渡:如果说如宽幅白练般的瀑布给人以震撼,那“银雨洒金街”又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用心去读第4小节。

“银雨洒金街”给我们的感受就一个字(奇)。

3、小结:是呀,“银雨洒金街”真是远近闻名的一大奇观,它让我们再次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的气势非同一般。

4、看瀑布又让我们感受到了黄果树瀑布真是气势磅礴呀,看来(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5、齐读1-4节。

四、作业:补充习题一、二题。

板书:

xiaoxue.xuekeedu.com

声响

17、黄果树瀑布

形态

真是大自然的杰 宽

第四篇: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沟通-冀教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沟通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仔细看图,理解图意,能用几句意思连贯的话,说出情景图所表达的意思。

2、学会和掌握本课的句子,能看图流利地说出来,并能根据图意把故事情节延续的说下去,成为完整的一段话。

3、通过看图说话,发展学生的思维,教育学生遇事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训练学生仔细看图,有图引入情景说话。启发学生动脑筋,展开思路,把故事说完整。

课时安排:3课时

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看图流利地说出来,根据图意把故事情节延续的说下去。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学习用品及助听器配戴情况

2、“听”的训练

崔浩、金梦梦,听老师说的是什么词语:水果、蔬菜、学习用品、动物 杨颖、梁蕊、赵浩、听同学的名字 冷静、丁佩文听自己的名字

马鑫战、王继霞、焦姝妍看老师说谁的名字,什么词语。(水果、蔬菜、学习用品、动物)

二、看图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小河边的大树下)

2、图上有哪些小动物?

(小鸭子、小熊、小猴子、长颈鹿)

3、小鸭子怎么了?

(掉到了坑(洞)里)

4、小鸭子长着嘴正在说什么?

5、小熊、小猴子、长颈鹿在做什么?

(想办法救小鸭子)

三、理解句意

1、指图问:

小鸭子掉到了坑里,课文是怎么说的?

(一只小鸭子掉到了坑里,出不来了。它在坑里叫着,喊救命。)

2、听到喊声,谁来了?

(听到喊声,小熊、小猴子、长颈鹿都赶来了。)

3、它们赶来做什么?

xiaoxue.xuekeedu.com

(赶来救小鸭子)

四、讨论

1、布置讨论内容

怎样能把小鸭子救上来? 看图想一想:

小猴子拿着棍子。

小熊拎着一桶水。

长颈鹿的脖子很长。

他们会想出哪些办法救小鸭子呢?

2、小组发言

小猴子:用棍子把小鸭子拉上来。

长颈鹿:让小鸭子抱住它的长脖子,把小鸭子救上来。

小熊:把水倒到坑里,让小鸭子浮上来。

3、谁想的办法好呢?

小熊想的办法好。

五、看图说话

1、会说课文里的话

2、再以“他们怎样才能把小鸭子救出来呢?”为引子,展开思路,把故事接下去。

小熊想了一个好办法,她到河里打来一桶水,把水倒进坑里,坑里的水满了,小鸭子浮上来了。

3、学生把课文的句子和自己想的句子连起来说,把故事讲完整。

六、发散思维

请你再想一想,你还有什么方法吗?

在桶上绑一个线,把桶放到坑里,让小鸭子进入桶里,拉线,把小鸭子拉上来。

七、作业

尝试续写故事。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看图流利地说出来,根据图意把故事情节延续的说下去。教学用具: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学习用品及助听器配戴情况

2、“听”的训练

崔浩、金梦梦,听老师说的是什么词语:水果、蔬菜、学习用品、动物 杨颖、梁蕊、赵浩、听同学的名字 冷静、丁佩文听自己的名字

xiaoxue.xuekeedu.com

马鑫战、王继霞、焦姝妍看老师说谁的名字,什么词语。(水果、蔬菜、学习用品、动物)

二 连贯的看课文中的两幅图

1、图上画的小白兔看到了什么?

(小白兔看到了一个大南瓜,它想把南瓜运回家)

2、南瓜又大又重,搬不动,这时小白兔看见什么?

一只小猴子起着自行车过来。

3、它看了看,一下子想出了好办法,把南瓜运回家了。

4、学生讲讲这幅图讲了一件什么事?

小白兔在地里看到一个大南瓜,小白兔搬不动,怎么办呢?这时候小猴子骑车过来了,小白兔一下想出了好办法,把南瓜运回家去了。

三、理解句子

1、小白兔在地里找到的大南瓜是什么样的?

(又大又重)

2、小白兔想把南瓜运回家容易不容易?

(不容易)

3、为什么不容易?

(因为南瓜又大又重)

4、这时,它看见了什么?

(小猴子骑着自行车过来了)

四、讨论小白兔想出了什么办法?

1、小白兔看到小猴子骑着自行车过来了,由滚动的车轮他想到了什么?

它想,车轮是圆的,可以滚动。南瓜也是圆的,滚起来就省力了。

2、最后小白兔用什么方法把南瓜运回家的?

它把南瓜竖起来,推着南瓜往前滚,一直把南瓜推倒家。

五、看图说话

以“一下想出了好办法”为引子,引导学生自己组织语言,看图把故事说下去。

例:小白兔一下想出了好办法,它把南瓜竖起来,一边推,一边往前走,不一会儿,就把南瓜运到家了。

六、把课文里的句子和自己编的句子连起来说说,把故事说完整。

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看图流利地说出来,根据图意把故事情节延续的说下去。教学用具:投影仪

xiaoxue.xuekeedu.com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检查学生学习用品及助听器配戴情况

2、“听”的训练

崔浩、金梦梦,听老师说的是什么词语:水果、蔬菜、学习用品、动物 杨颖、梁蕊、赵浩、听同学的名字 冷静、丁佩文听自己的名字

马鑫战、王继霞、焦姝妍看老师说谁的名字,什么词语。(水果、蔬菜、学习用品、动物)

二 连贯的看课文中的两幅图

弄清情景图和句子的对应关系:

1、这只乌鸦口渴了,它找到了一个瓶子想做什么?(想喝水)

2、瓶子里有水吗?(有水)

3、乌鸦喝着水了吗?(没有)

4、为什么?(瓶子里的水不多,瓶口又小)

5、乌鸦看到了什么,就想出办法了?(乌鸦看到旁边有许多小石子,就想出 办法了)

三、讨论

乌鸦想出了什么办法喝到水的?让学生讲:

乌鸦把小石子放到瓶子里,水升高了,乌鸦就喝着水了。

四、教师请学生来演示

模仿乌鸦:把小石子一个一个放到装有半瓶水的瓶子里。看看水位有什么变化。

五、说一说乌鸦想出的办法

1、乌鸦把小石子一个的衔起来,放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满满的升高了,瓦就喝着水了。

2、把故事连起来说完整。

第五篇: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高山流水-沪教版【小学学科网】

xiaoxue.xuekeedu.com

高山流水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对照译文,读懂课文,并能正确理解“鼓”“琴”“方”“志”“善哉”“巍巍”“乎若”“少选”“曰”“洋洋”“破琴”“复”“无足”。

2、能正确区分古今字义的不同用法。

3、能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4、了解“高山流水”这个成语故事的来历,明白知音难得,要珍惜友情。

[重点、难点]

1、理解重点词句,了解俞伯牙与种子期是怎样成为知音的。

2、感知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体会友谊的可贵,知音的难求。

教具准备: 《高山流水》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1、听一段乐曲。(媒体出示录像)师引语:我们听到的乐曲,就是著名的古曲——高山流水。它是由著名的古代音乐大师 俞伯牙创作的。(媒体出示)当年,俞伯牙来到了汉阳江口,琴兴大发弹曲,突然琴弦断了一根。此时有人大声说:“先生,我是个打柴的,您的琴声绝妙!”俞伯牙问:“你既懂琴,请说说刚才我弹的是何首曲子?” 那打柴人笑答:“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可惜,弹到第四句时,琴弦断了。” 俞伯牙忙请他上船来细谈。打柴人看到俞伯牙的琴,便说:“这是瑶琴!”他还说了瑶琴的来历,(媒体出示)更让伯牙佩服。于是,俞伯牙又弹曲,钟子期在一旁听之,他们因此而相知相交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补充板书:26)(媒体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这个故事又常被后人称为《伯牙绝弦(板书)》。这是一篇文言文,也就是古文。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文?谁能说说学习古文的方法?

二、初读课文,了解古文大意。

1、“读文”:

(1)自由、大声读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xiaoxue.xuekeedu.com

(2)古文的朗读和现代文不同,要读出节奏。看着屏幕,再次朗读课文。

2、“解意”:

(1)说说“伯牙绝弦“的意思。

(2)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伯牙绝弦”?(3)质疑

3、师:再读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文章内容,想想哪些地方你读懂了,哪些地方不懂,呆会儿一起交流。

三、研读课文,体会友情的珍贵。(媒体出示)课文,理解重点字词。

1、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伯牙弹(瑶)琴的时候,钟子期在一旁听(——听什么?——听伯牙弹琴——这就是“之”的意思)

2、方鼓琴而志在高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结合课后练习的句子让学生体会古今字义的不同用法)

3、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 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

(1)理解“曰”、“善哉乎”“巍巍”“洋洋”,比较“巍峨”“洋洋洒洒”,结合课后练习的句子让学生自己体会古今字义的同异)

(2)“善哉乎”“相当与现代的什么?用现代的表达方式除了说“好啊”还可以怎么说?

师:由此可以看这里的“善哉”表示赞叹。谁来读读这两句话?(指名、齐读)(3)伯牙是音乐家,那么他的琴声里肯定不仅仅是泰山、江河吧?还会有哪些景色?是啊,也许他的琴声还表现了“清风徐徐”(媒体出示词语)

现在你就是伯牙,我们都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生答:“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风。)

师:当伯牙鼓琴志在明月——(生答„„)

(4)(媒体出示)听着钟子期的赞美,俞伯牙心里会想:(交流)(板书:知音。)

师:在遇到钟子期前,他会缺少赞美吗?为什么偏偏视钟子期为知音?

xiaoxue.xuekeedu.com

可以想象,当善鼓琴的伯牙,志在高山,没有人会像子期说——(生:巍巍乎若泰山!)当伯牙志在流水。没有人会像子期说——(生:洋洋乎若江河。)终于遇到了真正的知音,伯牙的心情怎样?

4、师小结:所谓的知音,就是那个世上最懂你、知你的人。钟子期真正地懂得俞伯牙的琴声,是音乐让两人心灵相通!

5、俞伯牙当时真是惊喜万分,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此时伯牙的心情又怎样?(1)创设情景背诵:

师: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可再也没有人赞他——(生齐读句子:善哉,峨哦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再也没有人赞他——(生齐读:善哉,洋洋乎若江河。)于是,伯牙(师引读: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读读译文,注意带点字的意思,理解伯牙为何这样做吗?

师:伯牙在断了琴弦,留下无边无际的孤独、寂寞。当你理解这样的心情的时候,再读读这段话。(生再读最后一句。)(自由练习——交流汇报朗读——男女生读——全班一起读)

四、课堂小结,加深感悟。

1、俞伯牙破琴绝弦,其实是断了自己的艺术前程,断了自己的心弦,断了自己再觅知音的希望。因为他认为钟子期是他唯一的(知音)。让我们带着敬意,跟着高山流水的音乐,有感情地读读整篇文章。

2、让我们牢记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传说,老师和大家一起看着板书背诵全文。

3、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4、我们也将永远记住(齐读):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弹!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五、拓展作业:

1、有感情地背诵古文。

xiaoxue.xuekeedu.com

2、收集并积累有关友情深厚的古诗以及名言,制作一张送给好友的真情交流卡。

附板书:

高山流水

知音

伯牙 ————

志在高山

志在流水

钟子期

巍巍乎若泰山 洋洋乎若江河

下载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望月-苏教版【小学学科网】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五年级下语文教学设计-望月-苏教版【小学学科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