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最后一头战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最后一头战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最后一头战象》可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本文较长的特点,将本课教学定位为一堂引导学生通过“自学、合作学习”等形式,自主赏析的阅读课。整体教学过程分为三个课时,即第一课时主要解决生字词、熟读课文、梳理文章结构、对课文内容质疑,并解决部分问题,学习“英雄垂暮”部分;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品读课文后三个精彩片段,体会重点词句在表情达意的作用,同时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的高尚情怀,并初步感受作者的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第三课时完成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复述课文和“小练笔”的教学任务。下面重点谈谈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及意图。
一、导课
上节课领略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的风采,嘎羧得到人们的救护,起死回生,二十多年过去,嘎羧已成为垂暮英雄。在它生命的最后时刻,留下了哪三个感人的片段?
[第一课时的教学,已理清文章的脉络,并引导学生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四个精彩片段── “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 “庄严归去”,同时学习第一片段。此时,学生不难理解嘎羧生命最后的辉煌是后面的三个片段。]
二、指导品读“重披战甲”──由句而意而词,感悟英武豪气
1.嘎羧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重披战甲”就是其中一个,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描写“嘎羧见到象鞍前、后”的动作和神态的句子,体会嘎羧的心情变化。
[预设:嘎羧见到象鞍前的句子──“第二天早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丁,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像是想得到阁楼上的什么东西。”和“嘎羧用鼻尖钩住,像丢垃圾似的甩出象房,继续焦躁不安地仰头吼叫。”嘎羧见到象鞍后的句子──“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本文对战象嘎羧的动作和神态的描写细致入微,通过细节描写体现其形象特征,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画出重点语句,揣摩其义,初步感受嘎羧形象。]
2.嘎羧在见到象鞍前后,它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嘎羧心情的波动?
[预设:嘎羧见到象鞍前的心情是很急躁的,从语段中的“十分亢奋” “烧得通红” “轻吼”“急促地踏着”等词语可以看出。而见到象鞍后心情变得平静了,从“一下子安静下来”“呼呼吹去” “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等语句能体会到。高年段的语文教学应引导学生品句、品词,揣摩重点词语的描写,由句而意而词,符合学生阅读心理,利于感悟嘎羧的英武豪气。]
3.嘎羧在见到象鞍前的内心如此焦躁,它还可能有哪些举动呢?
[拓展想象是高年段语文教学的训练重点之一,教师可抓住“焦躁举动”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象,目的是为了体会战象对当年与自己生死与共的象鞍的怀念,对见到旧时“战友”的激动。预设答案:还可能扇动着它的大耳朵;我觉得它可能焦躁地甩着尾巴;嘎羧还可能会用它那硕大的身躯去撞象房……]
4.如何朗读这些语段?(可让学生练习读一读;然后指名朗读;评价;再指名读;评价;全班齐读。)
[本教学环节设计总体意图是:以抓住“重披战甲”时嘎羧的心情为主要线索,先引导学生找描写嘎羧动作和神态的相关句子,再品句中关键词语,进而揣摩嘎羧丰富的内心世界,然后通过感情朗读表达这种心情。教学遵循从整体到部分再到整体的原则,由句而词,由词而意,由意而情,层层推进,切合高年段语文阅读教学的规律,这样教,简单、自然、扎实。]
三、合作研读“凭吊战场”──由意而句而词
1.嘎羧伫立江滩,回想起许多的往事。(引导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根据“合作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卡设计为:1.和组员交流一下,学习完这部分你们有什么体会?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出来的?2.嘎羧久久凝望可能会看到什么?它对礁石亲了又亲时会想到什么?嘎羧震耳欲聋的吼叫是想说什么?从前面教师指导品读“重披战甲”到学生自己合作研读“凭吊战场”,体现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2.学生想象补白,“在读这些语句的时候都想到了哪些情景?”
[预设(学生可能的补白):嘎羧站在卵石上,仿佛留恋着这曾经浴血搏杀的战场;它对礁石亲了又亲,好像在感谢那些救过它的人们;发出吼叫,似乎想说再见了,村民,我要去找我的战友!嘎羧站在卵石上,仿佛看到了与自己浴血搏杀的战友和四处逃窜的日寇;它对礁石亲了又亲,好像听到战友在战场上搏斗时的吼叫声;发出吼叫,似乎想说您好,我又回来了,战场!
语文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理解。这里,教师引导学生充分谈自己的阅读感受,让学生抓住重点词语“久久凝望”“亲了又亲”“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进行想象补白,利于深刻感受战象形象。]
3.教师补白描绘,激情引读。
师:刚才的回答说明你们已经进入到嘎羧的内心世界,那么,你们能把这个片段朗读一下吗?(朗读精彩片段;评价;再指名读;教师范读;全班齐读。)
师:你们的朗读深深打动了老师,我也想象了当时那动人的情景,现在我填补想象,你们与我一起合作朗读。(配乐,师生一描一读预设如下。)
生:嘎羧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
师:──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幕,一定又看到战友们奋勇搏杀,在枪林弹雨中,排山倒海地冲向敌人!
生: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
师:──那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一处战场,那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之地!
生: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
阳,────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师:──那是嘎羧在深情地呼唤,呼唤着战友的灵魂,也在告诉战友:我将来陪伴你们!
师:同学们,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
生:不!这是一位英雄!
生:我觉得嘎羧是个令人敬佩的军人!
生:他更是一位垂暮的军人!
[这里,教师先引导学生整体上悟意悟情,再由意而句,由句而词,接着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想象补白,一般的教学到此已是很不错了。然而我们并未仅止于此,而是在学生补白的基础上进而补充、完善、提升,形成教师优美动情的独特描绘,师生一描绘一朗读,“一唱一和”,撩人心扉,激情涌动,出神入化,定会给人留下十分难忘的课堂景观。
在我们的许多课堂上,教师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说、说、说……教师就是不说或不敢说或不会说,那种水平相近、思维相似的说来说去,学生的认识、理解、感悟、情感往往总在原地兜圈子。利用这一巧妙的讲解、引领、提升,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诵读“庄严归去”──深沉吟诵升华情感
1.这位垂暮的英雄来到百象冢旁,一“镐”一“镐”地挖掘着埋葬自己的坟墓,寻找自己的战友,寻找自己的归宿的时候,同学们又有什么体会呢?
[文中反复出现一个关键用语,“挖”,嘎羧的“一直挖”“不断挖”“继续挖” “埋头挖”“还在挖”……通过一个“挖”字,嘎羧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自掘坟墓,庄严地把自己掩埋!这些描写更加体现了这垂暮的战象对战友的忠诚和重情重义!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品析这样写的用意。]
2.战象嘎羧有情有义,带着对英雄的崇敬,深情朗读20—23自然段。
[配乐朗读课文片段。本片段的教学以读代讲,学生通过之前两个教学环节的过程,已经深刻感悟到战象的情感,这时候师生深沉吟诵,以声悟情,以读传情,情溢于衷,言于表,定将收到极好的效果!]
3.嘎羧走了,从垂暮的焦躁不安到重披战甲的英武,从重临旧地到安葬自己,我们渐渐地读懂了嘎羧的心,它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这是一位重情重义的英雄!让我们永远铭记着嘎羧,永远铭记这──最后一头战象!
[这部分教师的总结,教师以独特的音乐,配乐朗诵结束教学,课件缓变展示战象生前驰骋沙场的画面,以精练的语言,动情的演讲,来概括嘎羧辉煌的一生,营就一个深沉的基调,一个撩人的氛围,一定会给人深深震撼而余味无穷的深刻感受。]
4.战象的故事还没有结束,用手中之笔去继续描绘这些动人的场面。布置小练笔: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也十分感人,请想象嘎羧当时的内心感受,写下来。
[长文短教并不意味着只教重点,删除其余,而是应当抓住重点片段,教给学习方法,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地拓展学习剩余部分。所以,在教学的最后,应当读写结合,布置其他感人场景的练笔,努力体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和谐统一,同时,也为第三课时做好准备。]
第二篇:《最后一头战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本课的11个生字,掌握课文出现的新词语,理解威风凛凛、优哉游哉、衰老、炯炯有神、浴血搏杀。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最后一头战象在死前的变化及它所做的事情。
3、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
【教学重点】
学会本课生字,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
【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学准备】
1、了解作者相关知识,写作背景,对战象有一定了解。
2、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大象的相关资料,可以搜集其他关于大象及人与动物的故事。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研讨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程序】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今天,当我们再一次走进《最后一头战象》的时候,你是否还记得:那些饱含深情的文字,向我们描述了战象嘎羧的哪几个场景呢?
师板书:
英雄垂暮、重披战甲、凭吊战场、庄严归去。
二、品读感悟
1、指导品读嘎羧告别场景:
上节课,我们已经用心品读了嘎羧寻找战象的场景,并为之感动。这节课让我们首先走进那告别的场景。请仔细读读相关段落,想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联系插图,神态、动作等。)
出示:
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
师:是呀,人们是如此舍不得,在这庞大的送行队伍中,有?有?有?(老人、小孩、妇女。)
师:老人会对战象说些什么?小孩会对战象说些什么?妇女会对战象说些什么?
师:而人们的一举一动中更是饱含着依依不舍。他们是怎么做的?他们还可能会怎么做?
生答。
师小结:泪眼蒙胧中,26年前的那场战斗仿佛又浮现在人们眼前,透过嘎羧,人们看到了更多的战象,更多的已经失去的亲人!人们伤心欲绝,泣不成声。
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师:此时,它想干什么?想看什么?为什么一圈又一圈地走?
生答。
师引读:
是的,这一切让嘎羧如此不舍(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是的,这一切让嘎羧心潮澎湃,(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是的,这一切让嘎羧百感交集,(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师: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2、合作研读凭吊战场:
过渡:当他走了整整一夜,来到打洛江畔,又在做什么?下面请同学们合作来研读凭吊战场一段。
自读凭吊战场,边读边交流,你有什么体会?从哪些描写中体会出来的?
出示:
嘎羧久久凝望可能会想到什么?它对着礁石亲了又亲时会想什么?嘎羧震耳欲聋的吼叫想说什么?
生交流研读。
第三篇:《最后一头战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最后一头战象》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作者以时间为序,扣住“英雄垂暮”“重披象鞍”“凭吊战场”“庄严归去”四个感人的片断,用生动优美的语言记叙了嘎羧生命历程当中最后的辉煌和庄严,以充满深情的笔触歌颂了嘎羧的高尚情怀。
根据单元训练目标和课文篇幅较长的特点,指导学生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针对学生阅读中提出的问题,重点抓住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词语和有感情的朗读来品读课文中的重点段落,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揣摩作者是怎样把动物的情感写真实、写具体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学习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活动中,通过品读重点词句、感情朗读、想象说写话等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嘎羧崇高的情感,感受它高尚的情怀。
3.体验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并加以练习。
教学重难点:
通过品读课文中描写嘎羧动作、神态的语句,引导学生走进嘎羧的内心世界,体会嘎羧丰富的情感,并感悟嘎羧高尚的情怀。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课文,说印象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最后一头战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带着自己的思考和感受我们认识了最后一头战象——嘎羧。嘎羧给我们留下了四个感人的画面,分别是什么?
2、下面,谁来说说,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教师边归类边请学生板书)
【设计意图:根据语文学习规律、儿童心理特点和学生实际安排此环节的教学,教学内容有弹性,旨在处理好学生阅读与识字、听说写之间的关系。为下面问题的提出做铺垫,同时把学生引向文本。】
二、研读语句,细感悟
(一)[引——]嘎羧“印象”
1、在大家的眼中,嘎羧是善良的,是怀旧的,是有情有义的,是英勇的,是忠诚的……文中哪些语句的描写给你留下了这样的印象呢?请你快速读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品一品。
(学生自由研读,教师巡视,了解学习情况,参与学生的自主学习。)
2、集体交流:
(二)[导----]“重情重义”“怀旧”“善良”的嘎羧(1)重点句分析
“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①指名读(可略)②读了这句话,你有何疑问? ③想象说话,加深理解。A“摩挲”是什么意思?
B、想象说话:嘎羧久久地用手抚摩着象鞍,眼睛里泪光闪闪。面对分别二十六年的这位老朋友,嘎羧会说些什么呢? ④齐读句子。(深沉、感动)
2、“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① 指名读。(可略)② 质疑问难,寻求答案。
③ 想象说话,加深理解:“嘎羧久久凝望着江面,它似乎又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它亲了又亲的那块巨石,也许是……” “震耳欲聋的吼叫”,它在呼唤什么? ④ 齐读句子(深情、激动)
3、第二天清晨,嘎羧突然十分亢奋,两只眼睛烧得通红,见到波农
丁,欧欧地轻吼着,象蹄急促地踏着地面,鼻尖指向堆放杂物的阁楼。” ① 指名读。(可略)
② 你通过哪些关键词感受到嘎羧的善良、怀旧和有情有义?
4、“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① 指名读。(可略)
② 嘎羧为什么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学法指导,以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与情感体验为基础,以认知结构为基点,倡导个性化解读,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抓住文字地读—想—悟、引发心灵与文本之间的对话,感受嘎羧的善良、怀旧、有情有义,有效地实现读与情感体验的统一、读与思想教育的结合、读与人文精神的内化。】
2、总结写法,读写结合。1)领悟表达方法,学法总结 ① 同时出现刚才学的四个句子。
② 再读读这两个句子,同学们有没有什么发现?(这两句话都是对嘎羧的语言、动作描写。)
【设计意图:旨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炼文章的表达特点,重视语言表达特点的运用,便于指导写作。】
2)《单元导读》提示我们学习这组课文的时候不仅要注意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还要揣摩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请大家先交流一下,发表你们的见解。
同学们,沈石溪和村民们心中有情,所以战象更是有情有义。同
学们心中有情,所以你们一定能够解读战象的心灵。
嘎羧告别村寨的场面,驻立江边回想往事的情景,都十分感人。选择其中一个场景,想象嘎羧内心的感受,并写下来。
学生练笔……
【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在深度感悟理解的基础上有表达的欲望。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实现学语文向用语文的过渡。】
(三)[放——学法运用]共同感受嘎羧的“英勇”和“忠诚”……
1、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再选择一两句,用上刚才的品读方法,再次走进嘎羧。
2、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巡回指导。
(四)[收——]嘎羧“忠诚”的回归
“它死了。它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了一起。”
学到这儿,谁真正明白了:嘎羧为什么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它为什么要和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们躺在一起?(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此环节关注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充分结合,其教学设计有梯度,避免平铺,长文短教。其中有引,有导,有放,有收,采用环环相扣,步步有提升的“螺旋式上升”教学形式。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讨论,质疑,明白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学习理念。】
三、拓展延伸,升华主题:
羧走了,从垂暮的焦躁不安到重披象鞍的英武,从凭吊战场到埋葬自己,我们渐渐地读懂了嘎羧的心,它忘不了这片曾经洒过鲜血的土地,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这是一位重情重义的英雄!让我们永远铭记着嘎羧,永远铭记这最后一头战象!出示诗歌,齐诵:《战 象 魂》 【设计意图:旨在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对嘎羧精神品质的深化,进而对学生的品德修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教育影响,有效地体现语文课程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基本特点。】
四、课外书屋,阅读推荐。
嘎羧虽然只是动物,但它折射的却是人类的情感,带给我们的是更多的思考。这节课,我们用品细节的读书方法,体会到了嘎羧像人一样丰富的内心情感。
和人一样,动物也有自己的爱憎,自己的智慧,自己的情怀。展示动物世界的神奇,描写动物的情感世界,正是动物文学的迷人之处。
这篇课文是我国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写。像这样写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情感故事的文章还有很多,《课外书屋》向我们这样推荐。
【设计意图:此环节因势利导,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沈石溪的其他动物小说,培养了学生的读书习惯,又让学生受到一次人文性教育的熏陶,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
五、作业
寻找感动:课文中还有哪些令你感动、让你深思的语段?请有感情地读一读吧。
【设计意图:此环节进一步落实教学目标,长文短教的课堂会留给学生们更多的练习、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六、板书:
23、最后一头战象
英雄垂暮 善良、怀旧 神态 重披象鞍 有情有义 动作 凭吊战场 英勇 心中有情 庄严归去 忠诚
【设计意图:旨在力求突出重点,反映课文的思想,做到简明扼要而不偏离教学目标。】
第四篇:《最后一头战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东流学校
芦贵娥 教学目标:
继续练习快速阅读课文,从课文中的一些具体描写中,体会村民对战象的友好、战象对村民的深厚感情和对逝去的战友的深切怀念,感受人与动物之间以及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情厚谊。教学重点:
掌握课文内容,体会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深厚情谊。教学难点:
从课文的相关语句体会人们与战象以及战象对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教学准备:
师准备教学课件,生熟读课文。教学过程:
一、诗文导入:
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首为一位特殊的英雄而作的小诗,大家齐读。英雄垂暮近黄泉。重披战甲忆当年。打洛江边念战友。自掘坟墓共长眠。
读着诗中这一幕幕感人的壮举,一个响亮的名字涌上心头,这位特殊的英雄就是——嘎羧。(演示齐读)最后一头战象,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对这最后一头战象有一定的了解,那么谁能说说战象嘎羧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谁用一个词语来说说这是一头怎样的战象?(课件出示:这是一头──的战象。)师引导到重情重义上!
二、感悟文本
(一)嘎羧总体印象,读书方法指导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走进战象嘎羧的内心世界,悉心感受战象嘎羧的重情重意。请同学们们默读课文,思考哪些句段最能体现嘎羧的重情重意,又有哪些句段让你感动,就把它们都勾画下来,可以一旁写上你的感受。在读书之前,请同学们注意,这篇课文很长,我们要用一定的方法去读书,那就是快速浏览和用心品读相结合,谁来说一说什么地方应快速浏览呢?什么地方要用心品读呢?
(二)感悟文体,互动交流
学生默读后,教师引导学生同桌间进行交流。
(三)学生汇报,相机引导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相机指导,重点放在如下重点句段:
重点句: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1.从嘎羧见到象鞍时的动作表情你体会到了什么 ?(对战象来说象鞍就是战甲)
2.从“泪光闪闪”体验嘎羧的表面的安静,内心却波澜壮阔,多么深沉的的嘎羧,引导学生读文
重点句:嘎羧要走的消息长了翅膀似的传遍全寨,男女老少都来为嘎羧送行。许多人泣不成声。村长在嘎羧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老人和孩子捧着香蕉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它什么也没吃,只喝了一点水,绕着寨子走了三圈。
1.师:孩子们,人们是如此舍不得嘎羧,在这庞大的送行队伍中,(课件交互)有?有?有?(老人、小孩、妇女。)人们泣不成声。(村寨的每一个人都爱嘎羧)
村长来了,他在------(引读)嘎羧的脖子上系了一条洁白的纱巾,四条象腿上绑了四块黑布,村长强忍泪水,对嘎羧说——
老人和孩子来了,他们捧着-----(引读)香蕉,甘蔗和糯米粑粑,送到嘎羧嘴边,说——
可是嘎羧什么也没有吃,只——(学生接读)嘎羧绕着寨子走了第一圈,它是在—— 嘎羧绕着寨子走了第二圈,它是在—— 嘎羧绕着寨子走了第三圈,它是在——
重点句: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呕——呕——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
1.它久久凝望凝望着江面,他仿佛看到了什么? 2.他为什么要对石头亲了又亲?
师:是啊!在他的心中这不是一块冷冰冰的石头,而是有情感的亲人呀,分别了二十六年,再见面时怎能不亲了又亲!请带着你的体会去读。
3.想象一下他在吼叫些什么呢?(呼唤灵魂,诉说思念,表达忠于战友之心)
4.学生同桌交流填空,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一定又看到了(),看到了()。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这礁石,也许是(),也许是();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口欧──口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也许是在(),也许是在()。
5.师读生填 6.生读师填
它站在江滩的卵石上,久久凝望着清波荡漾的江面,它一定又看到了(二十六年前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幕),看到了(威武雄壮的战象们驮着抗日健儿冒着枪林弹雨冲向日军)。然后,它踩着哗哗流淌的江水,走到一块龟形礁石上亲了又亲。这礁石,也许是(嘎羧曾经奋力杀敌的战场),也许是(曾洒满战友鲜血的一处伤心地);许久,又昂起头来,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欧──欧──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也许是嘎羧在(深情呼唤战友的灵魂),也许是在(诉说对战友的思念),也许是在(告诉战友,它将来陪伴它们)。
重点段: 嘎羧来到石碑前,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一对象牙就像两支铁镐,在地上挖掘起来。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又经过长途跋涉,体力不济,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嘎羧从早晨一直挖到下午,终于挖出了一个椭圆形的浅坑。它滑下坑去,在坑里继续挖,用鼻子卷着土块抛出坑;我们躲在远处,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太阳落山了,月亮升起来了,它仍在埋头挖着。半夜,嘎羧的脊背从坑沿沉下去不见了,象牙掘土的冬冬声越来越稀,长鼻抛土的节奏也越来越慢。师小结:我们想说的太多太多。文中反复出现了一个关键词“挖”,从嘎羧的“一直挖”、“继续挖”、到“埋头挖”,通过一个“挖”字写出了嘎羧没有到祖宗留下的象冢,而是自掘坟墓,庄严地把自己掩埋。这些描写更加体现了这位垂暮的战象对战友的忠诚和重情重义。
师:文中提到了几次怎样的“挖”?你从这些“挖”中体会到了什么?(是对战友的思念和忠诚支撑着它在挖)它这是在自掘坟墓啊!
重点句“嘎羧卧在坑底,侧着脸,鼻子盘在腿弯,一只眼睛睁得老大,凝望着天空。
1.凝望着天空,它又想对苍天说些什么呢?
2.在学生发言后师引导:二十六年前的那场战争,我一下子失去了八十多位亲人,让我成了(最后一头战象),而今战争不再,战象不再是战象。但二十六年来我从来不曾忘记自己是一头(战象),虽然是(最后一头战象),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也要穿上我的(战甲)去我的(战场)去和我的(战友)会合。可我满腔的情义又能向谁来诉说,因为我是(最后一头战象)于是我只能凝望着天空,把这一切付诸于青天。
三、深情独白结束
课件《悲伤小夜曲》响起
师深情:嘎羧走了,村寨恢复了往日的静,但是村民们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老师相信大家的心的心也久久的不能平静,多么重情重意的一头战象啊!它忘不了保护自己杀敌的战甲,它忘不了救回自己性命,并照顾了自己二十六个春秋的村民,它忘不了曾经洒过鲜血的打洛江,它更忘不了曾经并肩战斗的同伴。我们还能说它只是一头战象吗?不,它是一位重情重义的大英雄,让我们永远铭记着一个特殊的名字---嘎羧,永远铭记这最后一头战象。再见了,嘎羧。我们的心永远和你在一起!
板书:
最后一头战象
有情有意
战甲 战场 战友
第五篇:《最后一头战象(第二课时)》
读中悟情,感兽人心
——《最后一头战象》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23 课第二课时)
谢颖胜
汨罗市白塘镇磊石学校 电话:***
教学内容:
这是一篇悲壮、感人、发人深省的动物小说。课文记叙了在抗日战争中幸存下来的最后一头战象嘎羧,自知生命大限以至,便再次佩上象鞍,来到打洛江畔缅怀往事,凭吊战场,最后在埋葬着战友的“百象冢”旁刨开一个坑,庄严埋葬自己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具体、细致的表达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品读感受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难点:
通过入情入境的品读,感受课文饱含深情的语言,体会战象嘎羧善良、忠诚的高尚情怀。
教学过程:
一、回顾导入,忆起前情
师: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最后一头战象》 的故事,(板书课题)谁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指生复述课文。(2分钟)
二、质疑探索,小组合作
(一)带着问题阅读
通过你声情并茂的讲述,我们再一次重温了这个感人的故事。
同学们,在我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大象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一方面是因为大象是非常温顺的动物,另一方面,就是大象非常的通人性,会像人一样有丰富的感情,在我们今天学习的《最后一头战象》当中,就有几处地方用很生动详细的描写,刻画出一头充满人性的大象嘎羧。现在,就请大家找到体现战象嘎羧人性化的地方。(3分钟)
(二)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下面请在组内跟同学交流分享你的看法,集思广益,看看你们组都找到了哪些体现嘎羧人性化的地方。
预设:重披象鞍,凭吊战场,庄严归去。(板书)(6分钟)
三、读中悟情,全班交流
场景
一、重披象鞍,1、过渡: 师:大象是高智商的动物,能够预感死期,并远离象群去往象冢。人在临终前,大概会回想往事,努力不留遗憾。作家安排了嘎羧临终前,像人一样重新披挂 26 年前作战时的象鞍。
下面让我们走进“重披象鞍”这一场景。请同学们浏览5-9 自然段,找出最能表现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感情的句子,画下来,读一读,体会它的想法。
2、学生品读语句。
3、赏析 预设:
生:(读)“没想到,嘎羧见了,一下子安静下来,用鼻子呼呼吹去上面的灰尘,鼻尖久久地在上面摩挲着,眼睛里泪光闪闪,像是见到久别重逢的老朋友。”
师:这个同学真是好眼力,找到了这部分课文中最感人 的一句。其他找到这句话的同学请举手。这么多呀!看来大家真是英雄所见略同。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
(课件出示)你觉得这句话中的哪个词语,最能表达嘎羧对象鞍的深厚感情?请把它圈下来。(学生在书上标划。)师:你觉得是哪个词?
生: “泪光闪闪”,从这个词我看出嘎羧对象鞍有着很深 厚的感情。师:都流泪了,这样的神态,确实让我们读懂了嘎羧的深情。还有哪个词?
生:我觉得是 “久别重逢” 这个词,嘎羧和象鞍就像久别重逢的老朋友,它对象鞍有着深厚的感情。师:它们是多久没见的老朋友了? 生:20 多年。
师:对了,很久分别,再次见面,这就叫—— 生:(齐)“久别重逢”。师:好,你再说。
生:我觉得是 “摩挲” 这个词,嘎羧见到了久别重逢的象鞍,用鼻尖抚摸着,久久地„„
师:是啊,它摩挲的,是什么样的象鞍?文中原话是什么?你来说。
生:“留着弹洞和斑斑血迹,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的奇特气味。”
师:那么,之前焦躁不安仰头吼叫而此刻终于安静下来的嘎羧,它摩挲(板书“摩挲”)的就只是留着弹洞和斑斑血迹,混合着一股皮革、硝烟、战尘和血液奇特气味的象鞍吗?还有什么?同学们?
生:一段悲痛的记忆。
师:说得好!在记忆里,它曾经披着象鞍跟出生入死的同伴们在战场上叱咤风云势不可当。如今,却只剩下它自己和一段段珍贵的记忆。来,请你读读这段文字,试着读出嘎羧此刻的感情。
生读。
师:它见到老朋友的时候,所有的动作都这么快吗?它 沉浸在回忆中,沉浸在自己的情感中啊!怎么读?(生读,语速变慢)
师:老师想和你比一比,好吗?(师范读。生再读,感情把握很到位)
师:读得好!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感动了。谁想跟他比一比?(生读)
师:“泪光闪闪 ”,感情多强烈啊!谁愿意再来读一读?(生读)
师:读出了画面感。让我看到了这样一头象:之前焦躁不安仰头吼叫而此刻终于安静下来的象,它眼睛里泪光闪闪。在泪眼朦胧里,它如果会说话,会对象鞍说什么呢?
生:„„
师:你的文字感悟力真强。在泪眼朦胧里,它还可能会对象鞍说?
生:„„
师:请女生齐读这段文字,想象你就是嘎羧,把你此刻泪眼朦胧中想说的读出来吧!(7分钟)场景
二、凭吊战场
师:嘎羧虽然老了,但它没有忘记自己是一头战象。战争远去了,但嘎羧作为一名战士的雄心仍在。“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现在它告别了村民,只身来到了打洛江畔,品读本段,从嘎羧 “久久凝望着”“亲了又亲” 等神态、动作描写中,你 可以想象到当年怎样的情景?请你用 “它可能想起” 这个词说几句话,说给你的小组同伴听。
预设:它可能想起了二十年前的往事,想起了我就是在这里倒下的情景,能想起了同伴们浴血奋战激烈的战斗场面;
可能想起了同伴们为了抗击日寇扑向敌人,倒在江面的悲壮往事。
请同学们把你认为它可能想起的那些场面读出来吧!(3分钟)
师:听——它在吼叫——在这激越悲壮的吼叫声里面,你听出了什么?
这吼叫声,也许是„„请用这样的句式继续展开想象。生:这吼叫声,也许是嘎羧在呼唤战友们的名字。是啊,出生入死的战友,最后就是在这里诀别的!(课件播放音乐)所以这震耳欲聋的吼叫声,会是怎样撕心裂肺呢?大家一起读读这激越悲壮的声音吧!全班一起来!想象你就是嘎羧,此刻你在打洛江畔,你向着天边那轮火红的朝阳,你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叫声——
师:听——它在吼叫——(板书“吼叫”)在这激越悲壮的吼叫声里面,你还听出了什么?
生:这吼叫声,也许是嘎羧在控诉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师:是啊,请你有感情读读这段文字吧。生:„„
是啊,这样悲壮,这样深情,这仅仅是一头战象吗?不,这是一位让人满怀敬仰的英雄,这是一位让人饮泪歌颂的英雄。(6分钟)场景
三、庄严归去
师:这位英雄,最终没有选择回到家族的象冢,而是把自己埋葬在那百象冢。在那里,它不停地挖着(课件出示原文): “嘎竣来到石碑前 ,选了一块平坦的草地 ,一对象牙就像 两支铁镐 ,在地上挖掘起来。它已经好几天没吃东西了, 又 经过长途跋涉 ,体力不济 ,挖一阵就喘息一阵。嘎梭从早晨一直挖到下午 ,终于挖出了一个椭形的浅坑。它滑下坑去 ,在坑里继续挖 , 用鼻子卷着土块抛出坑 我们躲在远处 ,看着它的身体一寸一寸地往下沉。太阳落山了, 月亮升起来了 ,它仍在埋头挖着。”
这段文字里,有一个字出现的次数最多。是什麽? 生:挖。
师:(板书“挖”)我们读一篇文章,不仅要看文字,更重要的是还要看到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深意。细细品读这些“挖”字,用“这是一种______的挖,它想__________”句式说话。(音乐)师生交流。
师把课件上其余文字去掉 ,留下所有的 “挖 ”字。师:这些看似不规则排列的 “挖 ”字,恰似嘎梭最后的生命的运动轨迹(边说边把一个又一个 “挖 ”字慢慢擦去)。不断地挖 ,在挖中不断地消逝 ,最后离开这个世界。(最后,屏幕上只留下一片空白。)7分钟
四、感情升华,悟、写结合
此刻,你想对嘎羧说些什么?用笔写下来吧。
生安静,写文字。分享。(3分钟)
五、拓展延伸,作业布置
(一)拓展延伸
师:“兽面人心”的嘎羧,带给我们诸多感动。那么,在沈石溪笔下拥有一颗人心的战象嘎羧,来自现实中的哪类人?
生:那些和平年代的老兵们。
师:是啊,那些抗战老兵,就是我们民族最后的战象!
(课件展示图片资料)师:2015 年 9 月 3 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 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超过 300 名抗战老兵坐敞篷车接受检阅,平均年龄 90 岁,最年长者 102 岁。我们终于用阅兵这种国家仪典,向老兵们致以了最崇高的敬意。
下面,请齐声朗读陆游的诗作,向老兵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二)作业布置
课后阅读沈石溪其他动物小说——《狼王梦》、《第七条猎狗》、《和乌鸦做邻居》„„
板书设计:
最后一头战象
重披象鞍
摩挲
凭吊战场
吼叫 庄严归去
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