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招贴设计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时间:2019-05-12 23:06: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招贴设计教学的研究与探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招贴设计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第一篇:对招贴设计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对招贴设计教学的研究与探索

张瑞

(黄淮学院 艺术设计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 要:招贴设计在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招贴设计教学目前存在的弊端出发,对招贴设计教学的思考与定位进行了解分析,对招贴设计教学的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做出了总结,从而促进招贴设计教学更有效地发展。关键词: 招贴设计 教学思考 教学模式

招贴是通过艺术形式所进行的直接的社会活动,在现代社会因人类社会活动的广泛多样性呈现更为丰富的样式和含义。招贴设计在平面设计中应用的十分广泛,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动手能力的一门实践性极高的专业课,该课程是一门知识综合性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紧密、社会应用性广的专业课程。

一、招贴设计教学目前存在的弊端

1、课程建设以单门课程建设为主,缺乏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整合。目前多数高校中该课程的建设仍以单门课程建设为主,课程内容以及时间安排上于其它相关专业课程缺乏连贯性。侧重点集中在课程内部结构的调整和内容的组织关系,而该课程与三大构成、图形设计、版式设计等相关课程之间的联系却关注较少,易造成课程衔接不畅等问题。

2、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上的趋同:目前各高校在招贴课程设置上具有较强的趋同性,教学大纲也是异曲同工,缺乏特色建设。课程教学内容与市场脱节,重复过多,没有以与市场结合的案例来领会课程知识。这种弊端容易造成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且缺乏竞争性,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人才综合素养的要求,与社会发展不吻合。

3、教学模式的“陈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反复练习、重复运用等方法使学生牢固掌握所承接过来的知识技能,学生掌握课程内容完全以被动接受为主。这种教学模式势必导致教师重理论而轻实践,这与学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定位是背道而驰的。而且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评定标准等方面的研究也是集中在学生牢固掌握现成知识层面上,对招贴设计课程应用性特征没有真正清晰的认识和足够的重视。

二、招贴设计教学的思考与定位

1、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的灌输的并重

艺术设计专业特点是应用性极强,而学生对大量理论知识的灌输又颇为抵触。因此教学中不但要通过互联网、多媒体等手段向学生展示靳埭强、田中光

一、福田繁雄等招贴大师的优秀作品和著名国际知名品牌的商业招贴设计实例,而且深入分析这些招贴的内涵、创作思路、灵感来源以及品牌特征等。实践时则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年龄及性格特点设定招贴主题,如公益类的环保、关爱老人儿童、反腐倡廉主题等,运动、电影、时尚品牌、音乐及校园文化海报等。

2、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草图构思能力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很多的创意依靠软件技术得以快速的完成,其优势远大于传统的手绘。但目前,过于依靠电脑反而助长了学生浮躁的学习态度,导致设计前的构思完全借助于电脑和网络,而设计过程中则主要用PS、AI等设计软件随机性地表达设计构思。而事实上,一张简洁的草图,就能设计创意鲜活起来,此外草图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际工具,它能让不成熟的创意在创作过程中得以改进和完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草图构思能力,给予更多的引导和训练。

3、注重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个性化的招贴设计能为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拓展新的思维空间。在招贴设计教学过程中的个性培养则不妨运用文化类招贴设计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从常规的设计模式转向新的设计思维,使学生避免落入形式单调平庸的招贴形态套路中。

三、招贴设计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1、从“课程教学”为主到“项目教学”为主的转变。项目教学就是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实际或虚拟项目去组织教学内容,其关键是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该课程对学生能力目标的要求下设置出多个由易到难的真实或虚拟的项目。以纵向项目来贯穿横向的课程知识结构,有效地将招贴设计所需要系统的知识和能力,循序渐进地通过项目教学系统地分段地传授给学生,实现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上的紧密联系,从而避免教学内容上的重复。

2、从“动手”为主到“动脑”为主的转变。设计过程是一个创造创新的过程,创造力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创造力的产生与发挥依赖于创造

性思维的发散与收敛,设计创意的核心是创造性的思维,而创造的含义则在于突破旧的事物,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计算机软件给我们的设计创意提供了无限的方便,我们的“手”从复杂的设计制作过程中得以解脱出来,这样我们便有更充足的时间去“动脑”,去思考,去创造。

3、从重“结果”为主到重“过程”为主的转变。招贴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强化对学生创新思维过程的引导,最终的教学评价要注重整个创造过程,而不是仅仅凭借一个结果给学生作出评定。在过程中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享受创作过程中带来的疑惑与惊喜,引导学生逐步进入设计状态,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结语

目前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使得社会对学历文凭的重视已渐渐淡化,更多的用人单位看重的是个人的专业实践能力,学校培养的目标也是发展有后劲就业能称职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因此,教学要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安排授课内容,注重实践,避免满堂教学大量理论知识的灌输,启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侧重其自身综合知识的积累,加强实践操作能力,使得学生毕业后进入市场在短时间就能胜任工作岗位。参考文献:

[1]朱长超.创新思维[M]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0. [2]袁静.姬长武.平面传达设计[M] .济南:济南出版社,2004. [3]朱国勤.现代招贴艺术史[M] .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0.

注:本文为“2012年黄淮学院校级教改研究项目” 项目编号:2012XJGLX0505

作者信息:

张瑞,电话:*** 邮箱:happyruiya@163.com 地址:河南省驻马店市开源路黄淮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邮编:463000

第二篇:体验式课堂教学研究与探索

体验式课堂教学研究与探索

王琛芳

生态体验让每个人都会经历生命感动,体会美好人生,在体验着自我成功的过程中逐步树立理想与信念。我校以生态体验课题为切入点,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健全人格,以原生态的课堂为依托,融通三重生态,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努力打造具有生命活力的魅力课堂。我们信守一个诺言:“我负责我的课堂,我研究我的课堂,我创新我的课堂,我享受我的课堂。”

一、专家引领,净化心灵

“只有先感动自己的生命,才可以谈论和实施教育。”感动是教育,也是生命最动人的节拍,是教育得以发生的精神引线。有句教育谚语:“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颗心灵唤醒另一颗心灵。”只有感动生命,教育才有魅力。一个教师,如果没有感动自己生命的体验,何来力量去推动、摇动和唤醒学生,诱发他们的生命感动呢?因此我校多次请来央教科所刘惊铎、姚亚萍两位教授为我们作有关生态体验的报告,在一次又一次的交流互动中让我们进一步领略了生态体验的真谛,在一个接一个的亲验活动中,震撼着教师的心灵。

二、理念支撑,焕发活力

在专家的引领下,我们用心诠释着生态体验的内涵,生态体验主张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与反思性对话中,引导体验者(学生)经历生命感动,在体验者自我成功积累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知识的学习和内化。生态体验是实现教育由教授、灌输走向引导、体验、感悟的过程。在教学中,我校教师积极寻找生态体验的核心理念与课堂教学的结合点,从“情境体验,角色体验,主题体验等”多个教学场景中,努力在课堂上实现师生的互动对话和共同发展,使课堂教学呈现出崭新的样态。我校教师经过多次培训,研究、探讨,使我校的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

1、营造生命律动的体验课堂

没有生命感动的课堂教学是缺乏动力支持,很难入脑入心。因此,我们努力打造有生命律动的体验课堂。我们在生态体验教育的课堂教学探索中发现,科学知识的教学也可以成为让师生“怦然心动”的过程,日常教学也可以充满精神魅力,焕发生命的活力。老师在语文教学中,实践着我们的课题探索,学生在课后这样写道:“您的声音虽轻,却有一种韧性。您丰富的表情加深了我们对课文的感悟,您充满活力的语言使我们身临其境、如醉如痴。”学生在这种情景和氛围中,熏陶日久,学生便会渐渐地用心灵回应着教师的真情感动,师生之间会出现高频度的心灵对话,生命的音符在不停地跳动。

2、创设情感互动的人文课堂

真心地走进我们的学生,和他们一起选择诗意的栖居,他们洋溢的热情和全部的信任,真的能将人融化。在课堂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我们力求充分发掘教师内在的道德潜能,在教学中我们以平等、尊重、公正的价值为引导,以身示范,以情动情、以情传情,师生共同体验,学生情动于心,以此促进学生对教师及学科的情感认同,只要我们相信学生,相信在他们的心里,潜藏着人性的光辉;只要我们多一些褒扬,少一些否定,多一些唤醒,少一些压抑我们的课堂定会充满人文精神的温馨,定会生成五彩缤纷的精彩世界。进而使课堂教学与学科教育焕发出生命与人性的光彩。

3、构建师生共赢的个性课堂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应该是师生生命成长的最佳生态园地。在这个生态园地里,教师不断的挖掘自身的潜力,吸取丰富的知识,以自己的思想、情感、语言、技巧给学生有效的指导,同时也使自己的生命逐渐成熟,绽放绚丽的花朵;学生在教师智慧的引领下,在优秀作品的滋养下,在积极主动的体验探究下,生命之树日益长高、茂盛。这样的课堂才会拥有最灿烂的阳光,最清新的空气,最甘甜的泉水,这样的课堂才会成为适合教师创新发展、学生个性飞扬的生命成长园地。

4、挖掘生成资源的智慧课堂

课堂是一个多变、复杂的动态场,教师要具有足够的创造性教学智慧,随机应变、敏锐捕捉,用细致人微的心去发现每一个新的课堂生成点,运用教学机智、以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智慧驾驭课堂,顺学而导,在教师的捕捉、点拨、引导下,使学生受益终身。这样的课堂生成虽然也许只是昙花一现,但那似流星闪现的光彩却有可能成为永恒„„

三、付诸实践,异彩纷呈

再多的理论,最终还是要付诸于实践,我校教师努力在实践中丰富着生态体验的内涵:

1、生态课堂铸就人格培养的体验场

所谓体验,就是给学生创设一个情境,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自己去感悟,去提升生命智慧,唤起生命的感动,让生态体验以它最纯朴,最自然的形态达到心灵与心灵的对话,生命与生命的感动,在充满体验的生态课堂里,我校教师千方百计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应的各种有效的情境,创造和渲染气氛,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使学生在融通自我、自然、他人的三重生态中感悟生命,蜕变重生。

生态体验讲究的自然生态是人生命的物质滋养,类生态是人生命的社会依托,内生态是人生命安顿的心灵居所,三重生态圆融互摄,对生命健康发展具有基础性的意义。

(1)亲近自然,回归本位,打造自然生态课堂

教学的“自然生态”强调的是真实、自然,追求的是和谐。我校教师在教学中巧妙地处理了“知”与“智”的关系。智育是教学“原生态”的根,忽略它,教学中就会出现让人看到石头就是一块石头,一粒沙子就是一粒沙子,那只能称作在完成教学任务。如果在教学中保持了“智”的开发,智慧就能让学生从一块石头里看到风景,从一粒沙子里发现灵魂!教学“原生态”建设的目的,就是为了发现石头里的风景、沙子中的灵魂,去开创有意义的教育活动,体现教学的文明。

我校科学教师在执教《认识大树》一课时,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在摸一摸、闻一闻、看一看、抱一抱之中感受生命的力量,让学生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同时了解大树,热爱生活。有的学生索性躺在了大树底下,仰视那树冠,那参天的大树顽强的生命力给学生以震撼,在感悟人类渺小的同时,了解了自然的伟大,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生命的感悟,爱的萌生。

在日常生活中,道路旁、大树下,小河边„„不起眼的卵石到处可见,张旭老师组织学生经过挑选,再把捡回的卵石洗干净后,根据卵石的形状进行造型游戏。本节课,老师把大自然赐予我们的礼物作为丰富学生体验的媒介,遵循审美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趣味。同时以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鼓励学生在自然与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

叶圣陶先生说:“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还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泼流个不歇。”现实的生活情境是小学生感受生活的一个朴实而开放的大课堂。张惠玲老师在作文课上让学生写自己,把观察、表达融为一体,学生在这种宽松的氛围里诉说着自己真实地感受,把眼中的老师描写得栩栩如生,刻画得淋漓尽致。张老师关注学生的生命轨迹,紧扣学生的生命发展,切实把学生放在习作教学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由地、自主地、自发地写,用自己的心灵抒写人生,让作文展示他们的生命活动,表现原生态的自我。在这样的课堂里,学生无拘无束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在欢声笑语中,学习作文,学会做人。我想,这样的作文课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原生态”作文教学。

在朴实的课堂上,也许没有热热闹闹的场面,也许没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设计,然而却流淌着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朴实往往是在我们自然、随意的教学细节中不经意流露出来的。在朴实的课堂教学中,没有豪华的课件,老师更多的是关注学生人格的养成。

我校刘洋老师在教学《统计》一课时,通过对校园里树木的统计,不仅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还产生了爱校、爱树的情感。课后,通过统计塑料袋个数的活动,不仅加深了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还在活动中感受到了丢弃塑料袋的行为对大自然的影响,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而这些内容的体现又丝毫没有刻意安排的痕迹,而是自然的、和谐的流露,可以说是不经意间见真谛。

(2)相互交流,沟通你我,创造类生态环境

所谓类生态是指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我校教师十分重视在课堂中为学生营造一个与他人交往的类生态环境。走进我校的课堂,感受到的是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充满爱的旋律,教师已作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他们和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讨论中学习,在学生每一次发言后,教师都为学生的精彩发言而喝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在信息传递中达到情感互动。教师就是学生最亲密的朋友,教室就是学生最快乐的学园。

胡艳老师注意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合作中渗透人文教育,她提出小组合作中的几要素,关键词为:学会交流、学会协作、学会赞赏、学会感激、学会倾听、学会低声讲话。这些关键词学生都记在了数学书第一页,学生张口就可以说出来,学生对这些要求已经烂熟于心,这不正是良好的育人教育吗!黄老师的写字课上不仅教学生写字,还注意学生的写字习惯,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在书法作品的互评过程中让学生展示自己,欣赏他人。

(3)启迪心灵,产生共鸣,诱发内生态感动

内生态是指人生命安顿的心灵之地,它包括人与其身心的关系,情感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只有关注情感上的学习才能描绘出人类认知的性能和局限。”而音乐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情感教育,其本质在于“以美引真”、“以美导善”、“以美化情”。我校音乐教师在教学欣赏《歌唱二小放牛郎》的过程中,先给孩子们介绍这个动人故事的发生背景,之后再让他们欣赏音乐。在学生有了深刻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田老师进一步启发:“为什么这个音乐可以带来忧伤的感觉?同一种旋律经过节奏变化,会产生不同的音乐感觉吗?”等等,利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体会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表达方式,使他们逐渐养成“欣赏音乐作品——情感体验——延伸思考”的思维方式,慢慢拥有“日渐丰富的情感体验”。当音乐融入情感,心灵产生震撼,你能感觉到学生的真情随音乐涌动——很多孩子在听这首歌曲的时候,小脸蛋上挂满了晶莹的泪珠。这种人性的感动,将会以稳定的状态定格于学生内心,并伴随他们终身。

语文课上,张荣老师动情地朗诵,优美的解说,顷刻间赢得了学生的敬佩,接下来在指导学生朗诵《美丽的集邮册》时,张老师使学生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境界,体验语言文字的灿烂,悟出言中之意,文中之情,在深悟美读中享受着语文。

《成吉思汗和鹰》是“面对错误”主题单元的第二篇主体文章,讲了成吉思汗一怒杀鹰又后悔的故事,从文本的语言来看,描写通俗生动,易于理解;从文本包含的人文教育来看,贴近生活,符合现实。陈莉娜老师在教学中始终把体验阅读作为重要的学习手段,通过教师的引导,加强学生自我感悟。对于课文主题的处理,陈老师并没有仅仅定位于“不要在盛怒的时候处理任何事情”,而是将主题进一步深化,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切身感受的环节,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让文章所揭示的道理深入学生的心灵。

2、个性飞扬打造师生发展的动态场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新课堂应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课堂,是激励、赏识、尊重学生的课堂,是师生共同发展的动态场。

如果说让学生得到尊重、得到关爱是学校需要营造的基本生态,那么,满足学生生命涌动的需要,则是在另一种境界上给与学生生活的高质量。教师的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师生共同的创造过程。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作另类回答;学生智慧的激活,会反作用于教师和其他学生,使其能在更高层次上积极思维,从而在师生、生生间积极的思维互动中,不断闪耀出智慧光芒和个性色彩的绚丽。师生可以从中尽情地去体验教学创造美的特殊乐趣,并可获得教案预设目标外的丰富收获。自主、创造和潜能的释放是满足学生生命涌动的基本音符;心灵的自由驰骋、智慧灵光的不断闪现和生命色彩的斑斓是学生生命灿烂的共同旋律。

(1)和谐发展、构建学习共同体

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构筑有关学习的“共同体”,这个共同体是基于差异的共同体。如教师让学生共读一本书,各人按自己不同的理解,各抒己见,每一个同学发出声音犹如交响乐团在和谐地演奏,音色、音阶都不同的乐器发挥其差异性,和谐地发出音。

构建和谐的学习共同体,教师要激励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共同合作,协同努力,充分发挥自身的学习优势。在学习共同体中,要让每一个学生学会欣赏,欣赏别人的优点,宽容别人的不足,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学会接纳,善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会接纳不同的人,与不同的人相处、交流。学会承担,不仅对自己负责,而且要对“共同体”其他成员负责,协同努力,为“共同体’,目标的实现而竭尽全力。学会交往,在参与共同体学习过程中,学会交往、沟通的技能。

在数学课堂上老师们营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浓厚氛围,启迪学生主动发现,让学生体验探究的过程,感悟解决问题的多样性,引领学生进入忘我的数学探究世界,打造魅力课堂,铸造了师生共鸣的思维场。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注意了学生个体感悟的差异性,给学生创设了发展自我的空间,把提问题的权利给了学生,充分体现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观。我们想只有这样的课堂学生才会有发展。

王先梅老师的《乘法计算》一课,创建恰当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等方式交流、探索,然后对比、评价,由学生自己探索出乘法竖式的计算方法,教师只是在旁边予以组织、引导和画龙点睛的评价。教学语言简练、准确,逻辑性强,学生的参与度比较高,参与比较有效。在听课时,我们也主要观察了学生的表现,重点观察了学生对教师组织的活动参与是否积极,参与是否有效,思维含量有多高,是流于表面还是深入实质,通过观察我们发现,老师的教学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收获,都在发展。

(2)凸显智慧、塑造魅力教师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把学生看做“主体”。还要把他们看作是教学“资源”的重要构成和生成者。这样才会不把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回答看做是一种对教师的配合,而是看做对教的过程的积极参与和教学过程创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不仅是教学情境的“创设者”、对话的“组织引导者”、学业的“评价者”,还是课堂教学过程中呈现出新信息的“重组者”、动态生成的“推进者”。教师不仅要善于倾听,并且要教会学生学会倾听。要善于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学生的问题和观点。只有向课堂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给予他们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对话教学的课堂才能散发出浓浓的充满人情韵味的温馨;才能听到发自学生内心最深处、最真实的语言。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后,“让课堂的每一分钟成为师生共享的生命历程。”已经成为我校教师的座右铭。因此,在很多课上你都会看到老师们独到精巧的设计环节,都能体味到教师们的良苦用心。安学文老师的体育课既有规范的训练内容,又融入一年级孩子喜爱的游戏活动,扔纸飞机看似游戏,实际又包含了投掷技巧的训练。黄丽芳老师的《马到成功》以“马”字在中国文字历史中的演变为开端,既引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又渗透了中国古老文明发展史,最后以自己制作精美的书签为提升,练习的过程中配之以舒缓的古筝乐曲,调养情趣,相得益彰。秦莹作为一名工作不足三年的教师在自己的刻苦努力下,取得了很大进步,她将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为电脑课注入了兴奋剂。张颖老师的《小数性质》一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超市价签引入,题材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具,让学生去猜想、验证。在交流过程中,学生发言面广泛,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在教学中注意给学生适度的自己阅读理解的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阅读的能力,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在学生发言后注意发动学生对其发言给予评价,使学生在互相评价的过程中进行了自我教育。曹东梅老师《一夜的工作》注重从内到外多维拓展,在引导学生体会周总理一夜工作的意境中,适时适当地引入一些背景资料,有效地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疑难,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韩续辉老师以春天的图片引入新课《春天的手》,将学生带入春天的情景中,从而引发了学生的阅读期待。杜军芹以猜谜语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李梅老师在指导学识字中,抓住学生喜欢游戏、喜欢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放鞭炮”、“击鼓传花”的游戏中快乐识字。儿童时期的想象力表现最活跃,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从创新的想象开始的。温静老师巧妙地挖掘了教材的空白处,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和老树爷爷一起讲故事,让课文更加丰满,课堂更加丰实。崔颖老师的《理想的翅膀》从图片和音乐的适时地引入,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入文本,与文本对话多向感悟,引导学生想象,把文本中简约的语言变为生动,变为丰满。许多老师在讲《方向》一课时都把学生关在教室里纸上谈兵,而李辉老师打破已有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带到了操场上,在与自然亲密接触的同时认识了方向,在同学们排队上楼的过程中,老师在每一个转弯处不失时机地让学生再次辨认自己前进的方向,在亲身体验的过程中领悟方向的变化。

正是这一个个充满睿智的课堂,验证了我们教师的成长。

“生态体验,一路如歌”就让我们在生态体验课堂中,相生相惜,共生共荣,同创和谐美善人生境界。在体验中珍惜各自的生命感动,在体验课堂的平台上诉说、对话沟通和互动分享,在人生交往中打开友情之门,在合作探索中相扶前行。让我们在这片谐美的生态体验课堂绿洲、心灵绿洲里,不断陶养自己的心性,一同拥有更加健康的人格、靓丽的生命样态。以上就是我校在生态体验下课堂教学的初步探索,我们把点点滴滴的思考梳理成章,与大家交流,也真诚地希望能得到各位领导的批评指正。

课堂文化是一种聚合化文化,丰富多彩是其重要特征,我们深知教育的功能不仅是传递知识,而在于启迪人的智慧,在于使学生成为追求知识的智者和思想者。因此,我们的教育观念必须由知识文化观向智慧文化观转变,让教育回归智慧、回归生活。而“生态和谐”是一个已取得全球化共识的人类主题,它所针对的主要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人对自然的依赖性和两者的统一性,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和谐是事物的最佳状态,和谐创造美,美在和谐中。为此我校将这一理念移植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去,追求师与生、讲与练、导与放、思与悟、人与文、情与理、预设与生成等方面的平衡、统一、亲合、融洽,营造一种自然、开放、和谐的课堂文化。

第三篇:招贴设计教案

第三章:招贴的构成要素

第一节 文字

招贴中的文字是招贴的重要构成要素,是传达广告主题,抒发感情符号的直接表现元素,同时也可以作为图形元素来表现主题。

(一)文案设计

招贴的文案设计是按照所表现的主题和创意的需求来编撰,是组成招贴设计的主要部分,也是对招贴主题进行具体补充说明的部分。招贴中文案设计包括标题、正文、广告语和说明性文字等的设计。文案设计要求简洁明了,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二)字体设计

招贴中的文字根据表现手法的需要,字体做图形化的处理,具有独特的图形风格。设计师根据文字的特点,通过重叠、发射、组合、变形等方式进行字体创意。文字和图形互相渗透、相互补充。

字体在招贴设计中的图形化应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文字的图形化,二是图形的文字化。第二节 图形

图形是招贴的基本设计元素,是招贴画的视觉主体,它可以是具有独创性的图形,也可以是由文字及辅助元素组合而成的一切造型符号。通过图形图像直观的传达信息、观念。具有创新精神的图形不仅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更重要的是它能塑造独特个性的造型,便于广大群众所识别和记忆。

招贴中的图形主要是指具象图形和抽象图形。

具像图形具有直观真是的形象特征,给人以亲切、熟悉的感受,是人们容易接受的一种视觉形式。一般是对现实中事物特征的艺术化,包括人物、动物、植物、静物等生动的艺术形象。还包括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典型的人物形象、工艺品、服饰等。如剪纸、皮影、年画、京剧脸谱等。

抽象图形是一种高度概括化的图形表现形式。在招贴设计中运用抽象图形可以表达更为广泛的内涵、既可以表现严肃、谨慎的内容、又可以表现活泼、轻松的主题,可以表现具体存在的物体,也可以表现没有具体形象的物体。抽象图形具有科技感和时代感的艺术现象,比具象图形更有表现力和震撼力。第三节 版式

招贴的版式设计是整个招贴设计的架构,一个好的版式编排可以强化招贴的视觉冲击力,深化招贴的主题,同时可以使观众感受到美感。招贴在进行版式编排时需要根据形式美法则作为依据进行设计。

招贴版式编排可以分为几个类型。a)标题型

b)对称与均衡型 c)文字与图片型 d)图表型

e)斜置型和曲线型 f)四角形 g)自由型 第四节 色彩 招贴中的色彩可以增强招贴的美感和艺术效果,在设计中需要对色彩的属性、情感和相互之间的对比协调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使招贴达到最佳的效果。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该根据创意动机、受众目标、张贴环境等来考虑色彩的应用,不应主观的根据自己好恶来确定色彩的配置方案。

(一)色彩在招贴中的作用:

1、色彩可以强化招贴的视觉冲击力,色彩变化对图形的质感、肌理、空间等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表现力,可以提高作品的被关注度。因此准确把握作品的风格,合理配置色彩方案,是招贴色彩设计的首要任务。

2、色彩具有情感,可以影响人们的感觉、知觉,具有联想性和暗示性。如红色象征喜庆、热情、危险等感觉,白色象征纯洁、丧事等。不同国家和地区对色彩情感的认知不同,在设计时应考虑招贴发布的环境,合理的运用色彩情感来激发受众的联想,引起审美共鸣,产生吸引力。

3、提升招贴的审美感受

通过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面积、肌理等特性的巧妙安排与运用,可以提高作品的整体性与协调性,做到重点突出、整体和谐。提升招贴的美感和艺术性。

(二)招贴色彩应用的技巧:

1、主题元素的色彩提升

可以通过提高或讲题主体对象的色彩明度、纯度等来突出主题形象。

2、层次处理

通过提高或降低同一明度、合并色相等色彩处理方法,可以使画面层级更加分明,主体形象更加突出。

3、招贴版面的气氛渲染

色彩变化会影响招贴画面的气氛和效果。在招贴中大面积的使用同种色彩可以形成基调,烘托整体气氛。

4、作品的系列色彩计划

系列作品的特点是作品的创意理念相同而诉求角度不同。要使作品整体风格统一,以增强系列化,同时又要强调作品各自的个性。可以采用使系列作品保持某种特征不变而变化其元素色彩来实现系列性效果。

第四章:招贴的艺术表现、创意方法和表现形式

第一节 招贴的艺术表现

(一)联想表现

招贴设计中运用的图形或文字能够带给观众一种审美联想,增强画面的意境。

(二)象征表现

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关联,借助具象图形来表现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如奥运五环的五种颜色代表奥林匹克精神参赛的五大洲。其当的运用象征手法,把含蓄的意思表达出来,赋予招贴深意,给观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三)直接表现

直接用商品的形象作为主体进行展示,配合版式、文字和色彩的搭配,来突出主体的地位。

(四)虚构表现 设计者在创作构成中,依据生活的逻辑,通过想象和组合,创造出生活中不存在的,但在情理之中的画面,利用想象画面来填补记忆的空缺,带有荒诞的色彩。虚构表现形式的招贴具有不同于寻常的思维表现,容易吸引观者的眼球,提高作品的关注率。

(五)选择偶像

利用偶像或者名人来传达信息,可以增加产品的知名度。但是在选择偶像时应该符合商品的定位。在画面表现时,偶像人物的服装造型,所处环境等都需要与商品的特性和定位保持一致。

(六)个性表现

不遵循通常的表现方式,设计者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用个性化的方式来表现主题。使招贴设计具有趣味性或新奇性,从而吸引受众。

(七)含蓄表现

在不改变事物本质的情况下,适当的简化、概括、用令人回味的省略来进行表现。独具匠心的处理画面的虚实、呼应关系,为人以遐想空间。

(八)幽默表现

在招贴设计中巧妙的安排喜剧特性而产生幽默的表现方式。这种表现方式会让人会心一笑的同时,接受招贴所传达的信息。第二节 招贴的创意方法

(一)比喻

两个事物中有相似关联的地方,以此物喻彼物,可以借题发挥,进行延伸转化,产生婉转曲折的艺术效果。在招贴设计中运用较为广泛。

(二)对比

利用形态上的刚柔对比,渲染的浓妆淡抹,色调上的冷暖,比例大小上的对比等图形在作品上形成强烈的反差,冲击受众的视觉。对比应该说是增强视觉冲击力度最常用得手法

(三)夸张

运用丰富的想象,对要表现的主体进行夸张,或者进行反常的思维表现,使画面产生新奇与变化的情趣,使作品特征鲜明、突出、动人。

(四)变异

在画面中规律性的排列中,有某一部分突然发生变化,与其他形成强烈的对比,使画面具有趣味性。

(五)省略

省略一些与主题无关的部分,留下要表现的主体部分。使画面大量的留白,产生是的人回味的意境。而且往往省略了某些部分,留下来的那部分形成的效果又会具有变异反常的表现,使作品更有吸引力。

(六)图形同构

从当代招贴图形的发展来看,同构图形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图形形式,被越来越多的招贴设计师所应用。所谓同构图形,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新图形,这个新图形并不是原图形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超越或突变,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予观者丰富的心理感受。

第三节 招贴设计的表现形式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招贴设计的表现形式也越来越丰富,新的形式也在不断的出现,按照不同的绘制手段,招贴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分类。

(一)绘画形式

招贴最早的表现形式就是绘画,依赖于设计师的绘画功底和个人的创造性思维。运用素描、速写、水粉、水彩、油画、国画、书法、漫画、装饰画等绘画形式表现招贴设计中的质感、肌理等,具有较强的艺术审美价值。

(二)摄影形式

摄影的出现极大的拓展了招贴的表现形式。摄影图像可以真实的再现事物的原貌,具有较强的视觉感染力。可以较好的表现事物的质感、色彩、空间感等,能够准确的传达设计者的广告意图。

(三)计算机辅助形式

计算机软件辅助设计也是当今最流行的表现形式。设计软件的出现,极大的丰富了招贴设计的艺术表现力。可以利用软件进行合成或绘制,充分发挥设计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设计理想化的艺术形象。处理二维三维画面,营造绘画和摄影无法具备的效果,增强画面的立体感和空间感。

第五章:招贴的设计流程与表现

第一节 主题的确定

招贴设计首先应该弄清楚所要设计的主题。如商业招贴,先确定招贴所要表现的商品或企业的定位和理念,确定招贴的主要与企业的理念相符合。第二节 市场调查、收集资料

在招贴主题确定之后,设计师需要进行相关的调研,调研结果对设计有指导作用。在调研的初期需要根据对设计理念的了解,安排人员制定设计计划方案,时间、进度等安排。在制定计划的基础上,对市场进行调查,了解同类商品或活动的招贴状况进行分析,收集相关的资料、图片、文字等信息,为下一步进行设计做准备。第三节 创意的形成

(一)选择切入点。

经过前期的市场调查和分析,把握招贴设计的主题,从多种角度进行思考,反复的思考,选择一个合适的切入口,确定创意的突破口。

(二)思维的可视化

在前期的思考中涌现的大量创意火花,需要用具体的视觉语言来表现,使思维清晰化、可视化。这一时期多是草图阶段,大量的绘制草图,来完善思维的可视化。

(三)提案修改过程

有了草图之后,对草图进行加工和修改,按照事先的创意表现方式来进行制作,随时修改其中的不合理的地方,更加完善整个设计。第四节 选择表现方式与制作

定稿后,正稿的绘制需要准确的表现技法,根据创意手法所需要的表现手法,用最适当最精确的方式来处理画面,产生美的感受。

在定稿后后期的打印和张贴上,也要有严格的标准,保证招贴的画面效果和艺术价值。

第四篇:招贴设计-----教学设计

创意的魅力——――招贴设计

一. 教学依据: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新课标实验教科书《设计》第5课内容. 二. 学时设置

2课时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基础招贴创意设计的含义,构成要素,类别等,并能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2)过程方法:

通过相关招贴的作品赏析,讨论,讲述,自主合作.实践等方式方法让学生深入认识并掌握招贴设计的相关知识.(3)情感价值: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海报在现代生活中的功能和价值,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四. 教学重点:

(1)招贴的组成元素(图文并茂)

(2)招贴主题信息的传达与表现(通过图像文字的创意与特殊表现方法准确的传达主题)

第一课时:招贴的相关知识及其创意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完成各自(各组)的创意设计,并加以评价. 五. 教学难点:

如何突破学生的常规思维,提出新的设计思路,寻求合适的表现方法. 六.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相关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及生活中的招贴画(2)学生准备:课外相关知识的搜集与掌握,相关的美术用具 七.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课堂导入:

由生活当中的事例引入本课(如,校园文化宣传,商品的促销,社会公益活动等)夏季到了,校园内外了开满了五颜六色花,使我们的校园充满的青春的气息,但有些爱美的同学时常把她采了独自欣赏„„

面对这样的现象同学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告知大家不要随意攀折花木,爱护这点“绿色”?

学生思考与回答:

教师小结:

最有效,最低廉的方法之一就是用招贴(海报)的形式告诉大家. 在我们的现代生活当中随处可见,招贴(海报)作为一种有效的宣传途径和手段,虽然不是唯一的,但其直观性,可读性,复制性,全面性是其它媒体宣传无法同时具备的,因为其制作成本低,易于宣传,不受条件限制,在古往今来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采用生活中的一些喜闻乐见实例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 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此强调招贴的特点)

2、新知识:

既然招贴(海报)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如此重要的作用,我们本节就来走进海报的世界了解一下海报的相关知识。(1)招贴(海报)的定义: 招贴:有称海报,英文名“poster”,原意为张贴在大柱子上、墙上的印刷广告,是指在公共场合的印刷广告。(古代,信息不发达,主要靠海报传递信息。)现在的海报是以图像、文字、平面设计方法与表现手段,传递文化、商业和其它信息的视觉传媒。

海报除了具有商业价值之外还有艺术价值,我们现代人们看到许多贴在柱子上形形色色的小广告并不是海报,(有碍市容,应加以取缔).(2)招贴的特点: ●画面大

招贴画面比各平面广告大,插图大、字体也大,十分引人注目。●远视强

招贴的功能,是为户外远距离、行动着的人们传达信息,所以作品的远视效果强烈。●内容广

招贴宣传的面广(如,选举,商业,文化,公益等)能广泛地发挥作用 ●兼具性

融合设计和绘画为一体的媒体 ●重复性

招贴在指定的场合能随意张贴,既可张贴一张,也可重复张贴数张,作密集型的强传达。

(3)招贴的构成要素:

图文并茂

图像 文字

构图简洁 符合创意 主题明确 突出主题

选择2-3件作品加以分析讨论

(4)招贴的种类

出示几种不同的类别的招贴,让学生区分其异同。教师加以小结:

1、商业招贴(用于企业、商品宣传)

2、公共招贴(用于政治、活动、公益等)

3、艺术招贴(文化、艺术观念的推广)

(5)如何来设计一幅优秀的招贴?(思考讨论)

“创意是招贴的灵魂”招贴的创意是图文创意的结合,(教师),创意要 新、要奇,可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

(通过具体作品的分析,增加学生创意的知识与能力)选择3-5幅作品加以分析。

设计要求: 1.传达主题明确(图文与主题密切相关)2.构思新颖(图文能给人与众不同的感觉)3.构图简洁(突出主体形象)4.形式感强(绘画造型简练,色彩明快)

方法步骤:

A.设计草图

B.确定创意

C.合成元素

(方法步骤应灵活运用不拘一格.在招贴设计当中由于视觉语言及方法的不同会营造不同的视觉氛围)(6)创意实践

A.校园文化活动海报; B.环保主题招贴

任选其一,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时间适当合理分组合作完成作业。

(7)招贴赏析:

试图让学生从优秀的作品中获得借鉴,为学生的创意提供思路和方法。

第二课时

1、组织引导学生完成自己的创意作品。

2、作品的交流、展示与评价

(A)在创意及其设计制作方法上予以适当的引导,对学困生给予适当的帮助.

(B)运用多种评价方法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体发展。

八. 教学反思:

1、优秀的招贴作品非常之多,选择赏析作品时应选择有特色、生活中常见的作品为对象。

2、由于课堂时间较少,设计作业尺寸不宜过大。

3、鼓励学生运用多种表现方法(电脑、手绘、剪贴、复印等)表现各自(各组)的创意。

4、关于方法步骤可在第二课时结合学生的创意实践加以讲述。

第五篇:招贴设计心得

招贴设计心得

招贴(poster)也称“海报”*,通常指张单张形式、可张贴的印刷广告,它是最古老的广告形式之一。其优点是:传播信息及时,成本费用低,制作简便。

招贴可分为公共招贴和商业招贴两大类,公共招贴以社会公益性问题为题材,商业招贴则以直接宣传企业形象、促销商品及商业服务,满足消费者需要之内容为题材。随着今日的广告媒介越来越多样化,招贴的首席宣传效率地位早已被夺去。但是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作为一种直接而自由的广告形式,商业招贴还是占有一席之地。

招贴广告通常以广告插图为主要表现手段,有时甚至只有一个标题而不用广告正文。所以,招贴广告的标题设计尤为重要,应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招贴广告的标题既要醒目,又要和招贴的画面风格统一,相得益彰。图形的视觉语言是通过形象、色彩和它们之间的组合关系来表达特定的含义的。

在招贴广告插图中,设计师正是运用这些视觉要素来传达信息和意念的。

创意是一种思维过程,即平常所说的构思,是对我们所要表达的内容进行想象、加工、组合和创造,使其潜在的真实美升华为艺术美的一种创造性劳动。视觉表述的创意,同其他语言表述创意一样,具有准备、调查;沉思、整理;酝酿、爆发;反复、求证几个阶段,也采用形象思维、逻辑思维、情感思维、直觉思维等思维形式。但视觉表述创意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就是既要考虑所要表现的内容,又要考虑到表现方法,还要考虑到表现工具。这实际上是从意念到画面的桥梁。

根据视觉表达创意的特点,其方式大致可分为四种:联想、比喻、象征、拟人。

⑴联想:是从一个事物推想到另一个事物的心理过程。对视觉表述来说,联想便是从所要表达的内容推想出一种相关的事物来表现它。具体可以分为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类似联想四种。

⑵比喻:把要表达的内容作为本体,通过相关联的喻体去表现内容的本质特征,喻体和本体之间要有相同的特征。这种方法常常能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地表达出来,其主要包括:明喻、暗喻、借喻等几种主要形式。

⑶象征:与比喻有些相似。象征是以一个抽象或具象事物来表现另一个具象或抽象事物;比喻是用一个具象事物比喻另一个具象事物或抽象事物。它们的区别在于:比喻的两者之间必须有本质联系,象征的两者之间事先不必有本质联系。

⑷拟人:拟人是把事物人格化的修辞方式,它能赋予对象人性的色彩。所以,拟人是这四种方式中最易被人接受的,也是被广大设计师采用最多的一种视觉表述方式。

姓名:王樱

学号:091022028

班级:09专升本艺术设计一班

下载对招贴设计教学的研究与探索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招贴设计教学的研究与探索.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招贴设计》课程设计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学院) 艺术设计专业平面方向 《招贴设计》课程设计方案 教师:陈晓广 艺术设计教研室 201 年 月 日 《 招贴设计 》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置 1、课程......

    招贴设计 教案(★)

    内江师范学院 张大千美术学院教案设计 题 目:姓 名:班 级:学 号:指导老师:招贴设计李臣英• 材料分析:招贴,又称海报、宣传画、英文称作POSTER,是一种。公共场合、传递信息的印刷广......

    招贴设计 教案

    第一章 招贴设计的概述 第一节 招贴的定义 招贴的定义:“招贴”按其字义解释。“招”就是招引注意,“贴”是张贴,即“为招贴注意而进行张贴”。(招贴意指张贴于纸板,墙,大木板或车......

    美术教案-招贴设计

    美术教案-招贴设计 招贴设计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美术第十一册教学目标:1、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绘画表现招贴设计能力和设计制作能力。2、 运用已学过的美术知识进行综合练习......

    公益招贴设计 教案

    湘版美术 八年级上册 6.公益招贴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初步了解招贴画的设计要素、设计方法和形式美要求。 2.能够初步掌握一种图形设计的方法,设计出具有形式美感的新图形。......

    招贴设计教学反思

    用设计引领心灵的成长 ——《招贴设计》课程教学反思 孟玲玲 设计有别于传统的绘画,两者之间的艺术呈现方式、表达的语言都有很大的不同,传统绘画是比较主动的主观意愿,传统绘......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互动式”教学研究与探索

    《操作系统原理》课程“互动式”教学研究与探索【摘要】“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符合素质教育所提倡的“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本文......

    浅谈中小学线描画的教学研究与探索

    浅谈中小学线描画的教学研究与探索 摘 要:线描画是用线条说话的艺术,它在线条中是最基本的造型语言,也是最简便、最直接用于表现形象的绘画手段。线描训练教程贯穿于整个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