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二年级识字四教学设计和反思
二年级上册《识字四》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1.教学目标
①.认识“寸、益、彰、豹、障、泰、徒、功、渠”9个生字。会写“寸、落、补、拔、助、功、取、所”8个字。
②.能正确、流利的朗读成语,体会其中的韵律感。③.初步感知成语的特点并有收集成语的兴趣。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成语的特点。
2.初读成语,交流意思。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1.听老师讲《坐井观天》的故事,揭示课题。
2.请学生根据自己课前对成语的了解讲成语故事,比如《取长补短》等,最好是本课的成语故事。
2.教师简介成语的特点。如,汉语的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一般都有出处。有的成语从字面上不难理解,像“后来居上”,有些成语必须知道来源或典故才能懂得意思,像“杯弓蛇影”。
二、初读生字,初识成语
1.课件出示“识字四”中的成语,听老师示范朗读。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成语,读准字音,读通顺。
3.同桌互相读纠正读音,老师请几名学生读成语,集体正音。4.老师板书本课需要认识的生字,让学生在文中找到画线拼读。提醒学生拼读中注意平翘舌音之分,师生正音。提示: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彰、障;形声字中声旁表音的作用:功——工、渠——巨、豹——勺、彰、障——章,帮助学生记下生字的读音。
5.学生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会认的字,说说自己记字的方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自主识字。)
三、集体交流,巩固识字
1.请每个小组推荐认字快的同学介绍识字的经验,老师帮助学生加以引导和归纳认字技巧.如:村——寸(减一减),工——功(加一加),彰——障(换偏旁),生活中识字,动物“豹子”,唐僧有三个徒弟认识“徒”,从五岳之首——“泰山”认识“泰”。
2.让学生学会用生字组词造句。
如:功——功课——我们要学好语文数学这两门功课。益——益虫——蜻蜓是益虫。3.用开火车的方式检查学生识字情况。
三、交流资料,了解成语
1.课前布置预习,上网查找资料、请教父母或看成语故事,了解成语大意或故事内容。2.学生自愿上台交流,根据自己课前对成语的了解讲成语故事,比如《坐井观天》、《取长补短》等,最好是本课的成语故事,也可以是其它成语故事比如《刻舟求剑》《掩耳盗铃》等。
四、课堂练习,总结本课 1.给本课的生字加拼音。
2.同桌对读或者对背如,甲:尺有所短、乙:寸有所长、丙:取长补短、丁:相得益彰……
小学语文二年级:《识字四》教学反思
《识字四》选了三组成语,借助成语识字、写字,而成语对学生是初次见面,十分陌生、抽象。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知成语的特点,培养收集成语的兴趣,对学生终身学习尤为重要。现就“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教学的三个环节谈谈。
一、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
教师:请看图听老师讲《坐井观天》的成语故事。讲完后问:你听了故事知道了什么?
生1:青蛙坐在井里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
生2:其实天无边无际。
生3:因为青蛙坐在井里,所以看天很小,要是从井底出来就会看到无边无际的天。
教师:孩子们都说对了,这只青蛙在井底看天,目光这么狡小,真是太可笑了,成语王国的趣事还有很多很多你们想听吗?
二、师生表演成语故事
课前我准备了“尺子”和“寸”的头饰,并训练了两个同学表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成语故事。
教师:请欣赏成语故事表演。
尺子和寸带上头饰出场了。
尺子说:“嘿,寸啊!你看你那么小,一点用处都没有,比起我来,可差远了!”
寸说:“尺子哥哥,是的,你的确比我长,可是在量极小的东西时,你的用处就不如我了;你是很长,可是量很长的距离时,你的用处就比不上你更长的东西了”。
学生:拍手鼓掌。
教师:大家都来当字典博士,看看该怎么劝劝他们。
博士1:尺有优点,可以量较长的东西;也有缺点,量小的东西就不行了。
博士2:尺子有优点,但别瞧不起寸啊,你量极小的东西就要寸呢?
博士3:你们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都有缺点,不能够再吵了!
博士4:如果你们量长的东西用尺子,量短的东西用寸,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不就更好了。
教师点拨:四个字典博士都有各自的见解,都劝了“尺”和“寸”,我们每个人也是这样,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谁来结合班上的实际谈谈?学生自由说。
教师:孩子们争先恐后结合班上的例子谈得很多,我们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多向别人学习他好的地方。
教师:(出示: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成语故事的教学还有很多,你们还知道哪些呢?
三、进入成语王国
这时学生兴趣盎然,故事会推向高潮,大家在班内、小组内讲了许多故事。
如:“亡羊补牢”、“盲人摸象”、“滥竽充数”、“守株待兔”、“画蛇添足”“拨苗助长”。
【评析】
1、教者通过讲故事,让学生表演,激发了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2、两个学生对成语故事的表演这样寓活动于成语的理解中,对成语特点的理解难度大大降低,还让学生懂得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并能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通过成语王国趣事多,把收集资料、讲成语故事推向高潮,增强了学生语言的积累能力。
第二篇:二年级识字四教学反思
一、创设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二年级识字四教学反思。
在新课程和新教材中均指出: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学生乐学,便会积极投入其中。于是,我创设了愉悦可持续型的氛围,让学生走进“对子王国”,先去认识我们的老朋友,再学习新对子朋友。识字中,通过和字宝宝交朋友,并坐上“识字列车”一同去游览“对子王国”。这种教学情境的设立,学生有了一种“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感觉。他们主动地学习,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趣味识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探究者,体验者,发现者。我努力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成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我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有所发现和收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我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创设对子王国的情境进行识字教学。先通过学生自主识字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在鼓励他们同桌合作识字,并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识字过程体现循序渐进,先认读带拼音的,再进入“开列车”的游戏中认读不带拼音的字,后半步通过“摘苹果”和“快乐快慢读”的游戏让学生趣味识字,加强巩固。
3.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探究,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教学反思《二年级识字四教学反思》。学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识字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还学生真正“读者”的地位,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发展语言。
教学中,我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具有主观能动的人,我们可以促进他们的成长,但不能代替他们成长,所以,我要求自己从领导者变成引导者,由教育者变成鼓动者,从组织者变为策划者,由管理者变为指导者,让学生当“演员”,我当“导演”,创设学生自我管理的机会,指导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
但是细细回味课堂中的每一环节,许多疏漏和处理不当的地方便呈现出来。
1、时间分配有点不合理,造成书写生字的时间太仓促,练习不是很到位。
2、生字词的口头训练容量还可以加大些。
第三篇:二年级《识字四》教学反思
二年级《识字四》教学反思1
识字6是一组与动物有关的词语,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把孩子们引进一个神奇的动物世界。学生非常喜欢动物,所以本课上课一开始,我利用教学挂图把孩子们引进参观动物园的情境当中,他们兴致勃勃地跟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打着招呼。接下来,我们采用多种方式反复地练读有关的动物词语。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发现一些词语还挺难读的,特别是一些后鼻音的字,如“鹦”、“鹉”、“猩”、“熊”单个儿读还可以,连起来蛮拗口的。在交流对小动物的了解这一环节,学生很感兴趣,介绍时做到声音响亮,口齿清楚,能按一定的顺序抓住动物的特点介绍。这一环节,学生不仅真正地理解了词语,而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指导学生朗读词串时,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读出对这些动物的情感,比如“老虎”这一行读得凶猛一些,“孔雀”这行读得美一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最后出示填空:“动物园里的动物可真多呀!有,有,有,有,还有”在学生说的过程中,我先请学生加上怎样的,再让学生把话说完整,这些动物在干什么,小朋友说得比较好。这样的练习,既充满着求知的氛围,又给孩子们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到了知识,同时也一享说话的快感。
因此,我觉得,低年级的识字教学,要做到有情趣。教学中,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既有利于弥补他们生活经验的不足,更能诱发他们学习新字的饱满热情。拓宽视野,更好地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
当然在教学中,更重要的还是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在教学本课生字时,我先让孩子们自学,让孩子们都有当小老师的机会,把自己学会的字介绍给大家,针对有难度的,我就和孩子们一起学。这样扶与放的结合,既有利于学生扎实有效地掌握生字,又有利于提高他们学习生字的.兴趣,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年级《识字四》教学反思2
一、创设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新课程和新教材中均指出: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放在首位。要让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享受,这样,学生乐学,便会积极投入其中。于是,我创设了愉悦可持续型的氛围,让学生走进“对子王国”,先去认识我们的老朋友,再学习新对子朋友。识字中,通过和字宝宝交朋友,并坐上“识字列车”一同去游览“对子王国”。这种教学情境的设立,学生有了一种“在学中玩,在玩中学”的感觉。他们主动地学习,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奠定了基础。
二、趣味识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是探究者,体验者,发现者。我努力让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过程,成为共同交流、合作探究的过程。通过我的引导和启发,让学生有所发现和收获,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我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创设对子王国的情境进行识字教学。先通过学生自主识字来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的能力,在鼓励他们同桌合作识字,并全班交流识字方法,识字过程体现循序渐进,先认读带拼音的,再进入“开列车”的游戏中认读不带拼音的字,后半步通过“摘苹果”和“快乐快慢读”的游戏让学生趣味识字,加强巩固。
3.让学生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习探究,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学生体验了成功带来的喜悦,同时识字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还学生真正“读者”的地位,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发展语言。
教学中,我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具有主观能动的人,我们可以促进他们的成长,但不能代替他们成长,所以,我要求自己从领导者变成引导者,由教育者变成鼓动者,从组织者变为策划者,由管理者变为指导者,让学生当“演员”,我当“导演”,创设学生自我管理的机会,指导学生自我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我激励的能力。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在经历感知、思考、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中,从而让他们在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进而有所感悟和生成。
但是细细回味课堂中的每一环节,许多疏漏和处理不当的地方便呈现出来。
1、时间分配有点不合理,造成书写生字的时间太仓促,练习不是很到位。
2、生字词的口头训练容量还可以加大些。
二年级《识字四》教学反思3
《识字四》选了三组成语,借助成语识字、写字,而成语对学生是初次见面,十分陌生、抽象。教学中如何让学生感知成语的特点,培养收集成语的兴趣,对学生终身学习尤为重要。现就“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教学的三个环节谈谈。
一、生动有趣的故事导入
教师:请看图听老师讲《坐井观天》的成语故事。讲完后问:你听了故事知道了什么?
生1:青蛙坐在井里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
生2:其实天无边无际。
生3:因为青蛙坐在井里,所以看天很小,要是从井底出来就会看到无边无际的天。
教师:孩子们都说对了,这只青蛙在井底看天,目光这么狡小,真是太可笑了,成语王国的趣事还有很多很多你们想听吗?
二、师生表演成语故事
课前我准备了“尺子”和“寸”的头饰,并训练了两个同学表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成语故事。
教师:请欣赏成语故事表演。
尺子和寸带上头饰出场了。
尺子说:“嘿,寸啊!你看你那么小,一点用处都没有,比起我来,可差远了!”
寸说:“尺子哥哥,是的,你的确比我长,可是在量极小的东西时,你的用处就不如我了;你是很长,可是量很长的距离时,你的用处就比不上你更长的东西了”。
学生:拍手鼓掌。
教师:大家都来当字典博士,看看该怎么劝劝他们。
博士1:尺有优点,可以量较长的东西;也有缺点,量小的东西就不行了。
博士2:尺子有优点,但别瞧不起寸啊,你量极小的东西就要寸呢?
博士3:你们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都有缺点,不能够再吵了!
博士4:如果你们量长的东西用尺子,量短的东西用寸,相互配合取长补短不就更好了。
教师点拨:四个字典博士都有各自的见解,都劝了“尺”和“寸”,我们每个人也是这样,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谁来结合班上的实际谈谈?
生1:我们班的康胜霖不守纪律,但他书写好。
生2:杨睿语文差,但舞跳得好。
生3:刘桥学习好,罗佳干部当得好……我呢画画,数学可好啦!
教师:孩子们争先恐后结合班上的例子谈得很多,我们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多向别人学习他好的地方。
教师:(出示: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取长补短,相得益彰)
成语故事的教学还有很多,你们还知道哪些呢?
三、进入成语王国
这时学生兴趣盎然,故事会推向高潮,大家在班内、小组内讲了许多故事。
如:“亡羊补牢”、“盲人摸象”、“滥竽充数”、“守株待兔”、“画蛇添足”“拨苗助长”。
【评析】
1、教者通过讲故事,让学生表演,激发了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
2、两个学生对成语故事的表演这样寓活动于成语的理解中,对成语特点的理解难度大大降低,还让学生懂得一些为人处事的道理并能从中受到启发,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通过成语王国趣事多,把收集资料、讲成语故事推向高潮,增强了学生语言的积累能力。
第四篇:识字四教学反思
识字四教学反思
陈明芬
识字四》是一篇识字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描写了小动物们在夏天活动的情形
带着兴趣来上课,学习的效果会很好。开课时,我设计了导语,简单,但可以激发孩子的兴趣。“一年有四个季节,是„„”“现在是美丽的春天,春天过去,就是„„”“夏天是个有趣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谁最快乐呢?我们看看《识字4》的儿歌,它会告诉我们的。”孩子们兴趣浓浓的开始了一节课的学习。
一年级的孩子因为年龄的特点,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而且不稳定,不持久。学生识记、巩固生字,我采用以多种形式复现的方法来进行。在这课的教学中,学习生字我分为如下几个步骤进行:第一步,借助拼音识记生字;第二步,通过引导他们对形声字特点的分析来巩固识记;第三步,去掉注音,出示无拼音的词语让学生认读学生在生字的反复呈现与识记中不断识字深化。不仅对生字的音、形有了深刻的印象,还了解了字的意思。在引导学生学习时,注意了方法的变化。如,说的过程中,我适时的加入孩子们易错又注意不到的一些字音,如“’蜘’是整体认读音节,还有哪些也是整体认读音节?”不仅会让学生复习旧知,还可以运用联系的方法进行学习,也不容易形成学习疲劳。
集中识字之后,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去朗读,师生合作读,如,师引读:蜻蜓在哪里干什么?生根据课文说:蜻蜓半空展翅飞。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说两句后,让学生仿照老师问,再回答。不仅增加了趣味性,避免了枯燥,还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这一句式渗透给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对儿歌熟悉了,拍手来读,读出韵律,将学习方式游戏化,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一种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促使孩子始终注意力集中的学习。
总之,在识字教学这片天地中,给孩子们一点空间,他会带给你一份惊喜。解放孩子们的思维,让他们走进识字的天空,自主识字,识字的天空将是一片明丽与灿烂。
第五篇:《识字四》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识字4》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韵文,是一堂典型的集中识字课。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儿歌的内容与小动物的活动有关,语言生动、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小学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是小学教学起始阶段的重点、难点,因此让孩子愉快主动地识字是我这节课设计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在有效的时间内掌握这些形声字?让繁重的识字愉快起来呢?我特意先从直观入手,让学生结合清晰美观的动物图片认读,再到去图片、去拼音认读,然后是小老师教读、开火车读等等,以不同的形式反复识字,生字的识记有层次、有梯度。通过反复训练,不仅巩固了生字的识记,还调动了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增加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孩子在识字环节上达到了愉快识字的目的。
在完成了识字这一基础任务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儿歌、初步感知儿歌的特点是我这一堂课的另一重点。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图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说出这些小动物们在哪里干什么,培养细致的观察力及语言表达的组织能力,在举例讲了儿歌第一行后,然后放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发言,说说自己读懂的或未读懂的诗句,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然后老师在其间穿针引线,做适当的分析指导,学生的理解与朗读能力在逐渐提高,增强了学生的成就感。在儿歌的朗读上,我以不同形式展开,如:师生问答读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等,让孩子们充分感受到了诗歌的韵律美、节奏美。
本课存在的不足:
1、在儿歌字词的正音中,个别学生错误的读音虽然纠正了,但应该及时让孩子再多读,正音做得更扎实一些。
2、在教学设计上,课时的中间应该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防止学生溜号。
3、在指导朗读上,有个别诗句读得太仓促,可能还会有个别孩子读的感情不够充分或是孩子们读得意犹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