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校园植物调查》教案
《校园植物调查》教案
生物:22(冀教版七年级上)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实地调查。“调查”作为一种广义的探究活动,是通过让学生走出堂,到大自然或社会中去,就某一生物学问题进行调查,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做的就是指导和组织工作。《校园植物调查》是让学生走出堂,在校园里进行植物的调查活动。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安排、自己制定计划、分工合作,使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得到发展。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植物以及校园植物对环境的不同作用,使学生对植物的多样性、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
教学重点:调查的一般方法和调查的实施,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的表达与交流。
教学难点:调查活动的组织教学。
学生分析
(1)有《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的基础知识,学生已经具备观察植物、记录植物特征的能力,完全能够完成《植物调查记录表》以及给植物归类的任务。
(2)第一次实地调查活动,学生也许会误认为此类等于玩,所以一定要明确活动的任务性、科学性、严谨性并且强调活动时的纪律性,组织性和安全性。
设计理念
开放式教学:开放的教学空间与时间以及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学会做调查记录。
2、识别校园常见植物,描述其外部形态、功能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并学会给植物分类。
3、举例说明植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技能目标:
1、运用观察的基本方法,观察校园植物的外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环境。
2、尝试植物调查的一般方法
3、尝试制定校园绿化方案
4、尝试交流探究结果。
、尝试调查报告的编写。
情感性目标:
1、体验探索自然奥秘,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同热爱校园,热爱植被,热爱大自然的风尚。
3、养成与人分工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形成集体主义观念。
时安排
二时
本节由于内容较多,可安排2时完成。前先让小组预习,提前制定调查计划(调查目的、调查场所、调查路线、调查小组的人员分工)。第一时用大约二分钟说明调查注意事项,然后在校园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调查,按照本24页《植物调查记录表》完成调查记录;第二时,各小组完成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并得出结论,各小组进行交流、老师、同学给予评价。
前准备[
教师准备:
1、预先进行周密考察对学校内植物的种类、数量、生活环境和用途有清楚的了解。
2、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调查计划(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探究竟1制定)
学生准备:
1、提前预习本24页探究竟1、2,组成小组,每组人,组长负责制,组员分工(记录员2名、观察员2名、汇报员1名等),制定调查计划(按照探究竟1制定)
2、纸、笔、放大镜、太阳帽等
3、学生上提前在操场集合。
第一时
教学过程
程引人:同学们,我们来到这个可爱的校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校园吗?你了解我们校园的一草一木吗?你知道在我们校园中,到底生长着多少植物吗?这需要同学们通过调查得出结论。今天我们就对校园植物进行一次调查。
教师活动:
下面同学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调查计划进行调查。调查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1、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填写植物调查记录要认真、实事求是,记录特征时要抓住特点。
2、调查过程中如出现不认识的植物,可以先记录特征和生长环境,采集标本,调查完毕后在老师指导下认识或查阅资料再完成记录。
3、注意安全。对于有毒植物及带刺植物不要接触,不尝野果、野菜。
4、组队员之间要善于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活动时要有纪律性,组织性,爱护植被,热爱校园。
实施计划、实施调查时,实行组长负责制,组员按照分工负责。
2、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对于自己一时不能答出的问题,应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作到后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来
3、后了解调查情况,如有没完成任务的,让其下完成。
第二时
前准备:
在黑板上列出评分标准:调查有一定数量且客观真实3分,对调查结果的分析3分,制定校园绿化方案3分,临场发挥1分
教学过程:
程引人:上节我们对校园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那我们的调查活动是否就结束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任何一项调查活动还要包括资料统计整理,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结论并且提出合理的建议。这个结论与见解仁者见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于结果的分析,侧重点不同则观点不同,所以结论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今天这节我们的任务就是:各小组对调查结果要进行统计整理,最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就学校绿化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从美观角度或校园植物作用方面出发尝试制定校园绿化方案,最后将小组意见在班级内交流、评分。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班级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选代表上台交流
每小组交流后,请学生评价,评委根据评分标准打分,代表算出平均分写在黑板上。成绩记入档案。
教师活动:适当鼓励
交流结束,教师总结。这次调查活动各小组表现的都不错,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小组队员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得到了发挥,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继续发扬。这次调查活动仅仅是一次小小的开始,获得详尽的调查结果并不是我们的调查目的,因为要想获得详尽的调查结果仅靠一两节的调查是不可能调查完的,也不可能完全掌握调查方法,所以我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调查方法。
作业:回忆此次调查活动的过程,写出调查的基本步骤。
第二篇:《校园植物调查》教案(范文模版)
《校园植物调查》教案
生物:2.2(冀教版七年级上)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实地调查课。“调查”作为一种广义的探究活动,是通过让学生走出课堂,到大自然或社会中去,就某一生物学问题进行调查,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应做的就是指导和组织工作。《校园植物调查》是让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园里进行植物的调查活动。通过这样一个活动,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安排、自己制定计划、分工合作,使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得到发展。同时,丰富多彩的校园植物以及校园植物对环境的不同作用,使学生对植物的多样性、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有了深刻的理解。
教学重点:调查的一般方法和调查的实施,资料的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的表达与交流。
教学难点:调查活动的组织教学。
学生分析
(1)有《在实验室里观察植物》的基础知识,学生已经具备观察植物、记录植物特征的能力,完全能够完成《植物调查记录表》以及给植物归类的任务。
(2)第一次实地调查活动,学生也许会误认为此类课等于玩,所以一定要明确活动的任务性、科学性、严谨性并且强调活动时的纪律性,组织性和安全性。
设计理念
开放式教学:开放的教学空间与时间以及教学内容让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学会做调查记录。
2、识别校园常见植物,描述其外部形态、功能以及它们的生活环境,并学会给植物分类。
3、举例说明植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适应性。
技能目标:
1、运用观察的基本方法,观察校园植物的外部形态结构以及生活环境。
2、尝试植物调查的一般方法
3、尝试制定校园绿化方案
4、尝试交流探究结果。
5、尝试调查报告的编写。
情感性目标:
1、体验探索自然奥秘,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认同热爱校园,热爱植被,热爱大自然的风尚。
3、养成与人分工合作、与人交流的习惯,形成集体主义观念。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本节由于内容较多,可安排2课时完成。课前先让小组预习,提前制定调查计划(调查目的、调查场所、调查路线、调查小组的人员分工)。第一课时用大约二分钟说明调查注意事项,然后在校园内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地调查,按照课本24页《植物调查记录表》完成调查记录;第二课时,各小组完成资料的整理和分析、并得出结论,各小组进行交流、老师、同学给予评价。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1、预先进行周密考察对学校内植物的种类、数量、生活环境和用途有清楚的了解。
2、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调查计划(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探究竟1制定)
学生准备:
1、提前预习课本24页探究竟1、2,组成小组,每组5人,组长负责制,组员分工(记录员2名、观察员2名、汇报员1名等),制定调查计划(按照探究竟1制定)
2、纸、笔、放大镜、太阳帽等
3、学生上课提前在操场集合。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程引人:同学们,我们来到这个可爱的校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那么你了解我们的校园吗?你了解我们校园的一草一木吗?你知道在我们校园中,到底生长着多少植物吗?这需要同学们通过调查得出结论。今天我们就对校园植物进行一次调查。
教师活动:
下面同学们就以小组为单位按照调查计划进行调查。调查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1、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填写植物调查记录要认真、实事求是,记录特征时要抓住特点。
2、调查过程中如出现不认识的植物,可以先记录特征和生长环境,采集标本,调查完毕后在老师指导下认识或查阅资料再完成记录。
3、注意安全。对于有毒植物及带刺植物不要接触,不尝野果、野菜。
4、组队员之间要善于团结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5、活动时要有纪律性,组织性,爱护植被,热爱校园。
实施计划、实施调查时,实行组长负责制,组员按照分工负责。
2、在实施过程中,教师对于自己一时不能答出的问题,应保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作到课后查阅资料或请教他人。[来
3、课后了解调查情况,如有没完成任务的,让其课下完成。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在黑板上列出评分标准:调查有一定数量且客观真实3分,对调查结果的分析3分,制定校园绿化方案3分,临场发挥1分
教学过程:
课程引人:上节课我们对校园植物进行了实地调查,那我们的调查活动是否就结束了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任何一项调查活动还要包括资料统计整理,分析调查结果,得出结论并且提出合理的建议。这个结论与见解仁者见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对于结果的分析,侧重点不同则观点不同,所以结论必须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今天这节课我们的任务就是:各小组对调查结果要进行统计整理,最后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归纳,就学校绿化问题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从美观角度或校园植物作用方面出发尝试制定校园绿化方案,最后将小组意见在班级内交流、评分。
学生活动:小组交流(老师巡视指导)
班级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选代表上台交流
每小组交流后,请学生评价,评委根据评分标准打分,课代表算出平均分写在黑板上。成绩记入档案。
教师活动:适当鼓励
交流结束,教师总结。这次调查活动各小组表现的都不错,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小组队员之间的团结合作精神得到了发挥,希望在以后的活动中继续发扬。这次调查活动仅仅是一次小小的开始,获得详尽的调查结果并不是我们的调查目的,因为要想获得详尽的调查结果仅靠一两节课的调查是不可能调查完的,也不可能完全掌握调查方法,所以我希望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同学们能够充分利用调查方法。
作业:回忆此次调查活动的过程,写出调查的基本步骤。
第三篇:校园植物调查
校园绿色植物种类的调查方案
一、调查目的:认识校园内的绿色植物;知道他们的名称;了解他们的主要形态特点、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用途等。了解植物分类的目的、方法和分类单位,对校园植物进行分类。
二、调查意义: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训练学生对调查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养成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并不断创新的科学态度和精神,让学生在学习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和交流,学会自信,体验成功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觉性、主动性。
三、调查工具:照相机、校园植物记录卡、笔、标本袋。
四、调查范围及内容:校园内的绿色植物。校园内的绿色植物的种类。
五、调查方法:每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六、调查过程:调查校园绿色植物的种类,并对各种植物从形态、特征、习性、生长繁殖等方面进行详细调查、记录。将学生分组,选定一名组长,由组长带领在校园内进行调查,观察校园内各种绿色植物,并拍摄有价值的照片,收集有代表性的标本。学生如实记录绿色植物的名称、形态特征、生活环境、数量、生长情况,查阅事先准备的资料,尝试对调查到的植物进行分类,将归好类的植物进行整理,填写在调查表上。
七、调查预期结果:使学生能认识校园内的绿色植物;知道他们的名称;了解他们的主要形态特点、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用途等。了解植物分类的目的、方法和分类单位,能对校园植物进行分类。通过收集植物分类的有关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加工资料的能力,知道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使学生养成了解自然、热爱自然、保护植物、爱护环境的意识。学生之间相互协作、协调意识增强。
第四篇:校园植物调查研究报告
校園植物調查研究報告
研究性学习阶段小结
一、校园植物的作用 ○校园是一个人群集中的地方,“绿色”校园是每一位师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的第二家园,它对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起着重要作用。安静、优美的校园环境可以为师生提供课外休息活动的场所,置身于清新和谐的绿色校园内,不仅可以让师生观赏到各种植物景观,呼吸新鲜空气,消除大脑疲劳,而且更让学生感受到美的熏陶,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优秀品质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同时,绿色植物,维系着生态平衡,使万物充满生机,它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美化环境运用树木花草不同的形状、颜色、用途和风格,配置出一年四季色彩丰富,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层层叠叠的绿地,镶嵌在城建筑群中。它不仅使学校披上绿装,而且其瑰丽的色彩伴以芬芳的花香,点缀在绿树成荫、蓊郁葱茏中,更能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为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优美、清新、舒适的环境。
2,净化空气 绿色植物对净化空气有独特的作用,它能吸滞烟灰和粉尘,能吸收有害气体,吸收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据测定: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每天产生750公斤氧气,吸收1000公斤的二氧化碳。如果以成年人每日呼吸需要0.75公斤氧气,排出0.9公斤二氧化碳计算,则每人有10平方米的树林面积,就可以消耗掉每人因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供给所需要的氧气。据上海地区对一些常见的绿化植物进行了吸硫测定,发现臭椿和夹竹桃不仅抗二氧化硫能力强,并且吸收二氧化硫的能力也很强。臭椿在二氧化硫污染情况下,叶中含硫量可达正常含硫量的29.8倍,夹竹桃可达8倍。其它如珊瑚树、紫薇、石榴、广玉兰、棕榈、银杏、桧柏、粗榧等也有较强的对二氧化硫的抵抗能力,刺槐、女贞、泡桐、梧桐、大叶黄杨等树木抗氟的能力比较强。另外,木槿、合欢、杨树、紫荆、紫藤等对氯气、氯化氢气体有很强的抗性;紫薇可吸收汞;大多数植物都能吸收臭氧,其中银杏、柳杉、樟树、海桐、青冈栎、女贞、夹竹桃、刺槐、悬铃木、连翘等净化臭氧的作用较大。树木还能吸收氨、铅及其它有害气体等等。故有“有害气体净化场”的美称。
3,调节气候 树木能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 为师生的生活创造凉爽、舒适的气候环境。树木也能调节气温,这是由于树木可以减少阳光对地面的直射,能消耗许多热量用以蒸腾从根部吸收来的水分和制造养分,为人们创造了防暑降温的良好环境。据测定,夏季绿地的气温要比城市中的路面、广场等建筑区的温度低10℃左右。
七、八月份柏油路面的温度高达30℃—40℃,而草地的温度只有22℃—24℃,林地中的温度更低,一般情况下,公园中的空气湿度,要比城市其他地方高27%。
4,减弱噪声 茂密的树木能吸收和隔挡噪声。据测定,40米宽的林带,可以降低噪声10-15分贝;公园中成片的树林可以降低噪声26-43分贝;绿化的街道比不绿化的街道可降低噪声8-10分贝。在森林中声音传播距离小,是由于树木对声波有散射的作用,声波通过时,枝叶摆动,使声波减弱而逐渐消失。同时,树叶表面的气孔和粗糙的毛,就象电影院里的多孔纤维吸音板一样,能把噪声吸收掉。
二、课题的提出 ○
我们的校园坐落在美丽的杭城,她犹如一座绿色公园,校内绿化达到了点上成景,线上成荫,面上成林的设计特色。每当我们漫步于风雨长廊或站在楼上极目远眺整座校园,就会感到特别的幸福!但经我们初步调查,大多同学对校园植物了解甚少,对如此丰富的、方便的课程资源,我们应该利用起来,让学生自己去了解一下校园植物及其分类。同时,作为朝晖学子,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给大家身心带来宁静致远的校园。为此在指导老师的推动下,我们七<11>班全体学生决定对学校各种树木进行一次研究性学习,主要对植物种类、用途、分布、习性等进行一次较详细的调查和研究,使大家更快更易的熟悉校园植物,并初步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调查范围 ○
学校校园内所种植的各类木本植物。(花卉、野生类不列为本次研究范围)
四、调查方法 ○
实地调查、实物标本、查阅资料、访谈、小组讨论。
五、研究时间 ○
课余时间及专项的活动时间
六、研究成员 ○
七<11>班全体学生。
七、指导老师○
戴老师
八、研究过程 ○
1、实地调查 :由指导老师带领学生参观并初步认识校园内树木,熟悉树木分布,并做好记录,画出植物分布草图,将不认识的树木重点记录、做记号。
2、采集标本 :利用选修课的时间,指导学生将不认识的和暂时不能确定的树木的叶片采集下来,压制做成植物标本。
3、查阅资料:与电脑老师联系,利用学生的信息课时间让学生上网查阅资料,获取各类树木的相关资料(树名、科名、习性与特点等)。另外,小组分工回家查阅有关资料。
4、核准资料:经过以上各项活动,学生对校园树木的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了使自己的认识更科学、更准确,我们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借阅了《植物志》,小组分工核准,使我们的资料更全面、更完整、更准确。
5、整理资料:集中、收集所有学员的资料,对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筛选、分类。
九、研究成果 ○
1、全体学生对校园树木的种类、科属、习性与特点、分布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3、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收集、调查和处理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协调的意识有所增强。
5、为学校绿化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科学依据。
十、感想 ○
在数日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学校各位领导、年级主任、指导老师及其他同仁的大力支持和鼓励,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回想我们的路程,虽然付出了很多,但是研究成果得到了大家的肯定,我们也感到欣慰。
通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活动,我们学到了很多,不只是植物知识的增长和丰富,更体验到同学间团结协作、不畏困难的精神。当我们对某种植物一无所知时,我们分工合作,查询资料,向指导老师请教。当我们一点一滴积累知识时,真的感到很充实,很快乐!在此,我们向指导我们成长的老师们表示忠心的感谢!
七年级(11)班学生:廖子威
指导老师:戴老师
第五篇:校园植物分类调查
1、校园植物分类调查
2、某些植物的药用价值
3、研究人类基因组的意义
4、锦鲤的饲养与观赏价值
5、对ONA的再认识
7、壁虎尿有毒?
8、调查学校生物种类(植物、动物、真菌)
9、调查环境污染的状况
10、水螅个体研究
11、当地蛙类资源调查
12、调查当地“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活动的开展情况
13、有关“爱滋病”常识
14、了解转基因技术
15、烟丝对染色体畸变的影响
16、模拟生态系统实验
1、酒精可燃与不可燃的临界浓度的研究
2、无污染氯气装置的研究
3、关于含碘食盐的日常保存的研究
4、无磷洗衣粉为何难以推广的探研
5、本市城区生活垃圾处理状况的调查
6、厨房生活垃圾能再利用吗
7、处处可见的动态平衡
8、用植物色素制取代用酸碱指示剂及其变色范围的测试
9、绿色能源离我们多远
10、有机消毒剂应用的初探
11、化肥对土壤的影响
12、农药污染的影响
13、部分废品的回收利用
14、石材石粉尘污染的调查
15、本市工业废水污染情况
16、废电池的危害和处理方法
17、农村生活用水调查
18、工厂密集度和生活环境的关系
20、大气污染对农作物的影响
21、生活中的化学
22、生活垃圾
23、居室污染
24、厨房里的化学
25、化妆用品的副作用
26、食品污染、新时期的创业精神
2、台湾问题的由来
3、比较美国西进运动与中国西部大开发
4、上海历史文化古迹、古代建筑文化
5、关于洪承畴的评价问题
6、海上丝绸之路为何以泉州为起点
7、上海的历史人物
8、现代国际关系演变中的几个问题
9、美国霸权主义政策的由来与表现
10、先秦思想概述
11、如何正确评价郑成功 浅析中国近代化曲折的进程 金字塔密室之迷
中国足球为何难以冲出亚洲 假如没有希特勒,二战会不会爆发——再论二战爆发的原因 建筑艺术浅谈
二战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明治维新与戊戌变法对比研究 明治维新与洋务运动对比研究 浅谈闭关锁国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新中国对美关系研究
二次工业革命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对比研究 义和团失败原因研究——浅谈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的原因分析
中国在近代史上长败的原因研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冲突分析 对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的再认识 凡——华体系对世界的积极作用研究
30年代中共出现左倾冒险主义的原因分析
二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分析 如何正确评价拿破仑这一历史人物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分析 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之形成 共和国辉煌五十年的经济建设 历史不应忘记 —— 南京大屠杀 论新文化运动
辜鸿铭——一个不该被遗忘的人 明治维新中的高杉晋作 十九世纪中后期中日政治文化差异
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对台政策及其历史背景
文化大革命对人们思想的冲击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 太平天国与义和团运动的比较 如何看待五四精神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本地区的英雄人物和革命斗争事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中美关系近代史上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形成的特点
第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及影响 世界近代史上著名科学家的传略 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史上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探究 少数民族对中华民族发展作出的贡献
中国古代文明对人类文明的贡献 我国古代史上著名政治家的评价 美国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为什么会遭飞机撞击
1、研究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
2、估测高压锅内的水温
3、研究弹簧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
4、菜刀上的力学知识
5、调查研究:灶具的演变
6、高中物理学习困难调查
7、男女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差异
8、浅议物理作业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
9、浅谈可再生能源
10、调查研究:家用电器的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
11、小论文:从电球箱到臭氧层
12、小论文:温泉效应
13、小论文: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哈勃太空望远镜——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史
14、用激光笔做光学实验
15、摄影技术(相机自备)
26、太阳能的利用
27、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
28、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29、古代中国的物理学贡献 30、时代呼唤纳米科技
31、生活中的电磁辐射
1、银行存款利息和利税的调查
2、气象学中的数学应用问题
3、如何开发解题智慧
4、多面体欧拉定理的发现
5、购房贷款决策问题
6、有关房子粉刷的预算
7、日常生活中的悖论问题
8、关于数学知识在物理上的应用探索
9、投资人寿保险和投资银行的分析比较
10、黄金数的广泛应用
11、编程中的优化算法问题
12、余弦定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3、证券投资中的数学
14、环境规划与数学
15、如何计算一份试卷的难度与区分度
16、数学的发展历史
17、以“养老金”问题谈起
18、中国体育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19、“开放型题”及其思维对策 20、解答应用题的思维方法
21、高中数学的学习活动——解题分析 A)从尝试到严谨、B)从一个到一类
22、高中数学的学习活动——解题后的反思——开发解题智慧
23、中国电脑福利彩票中的数学问题
24、各镇中学生生活情况
25、城镇/农村饮食构成及优化设计
26、如何安置军事侦察卫星
27、给人与人的关系(友情)评分
28、丈量成功大厦
29、寻找人的情绪变化规律 30、如何存款最合算
31、哪家超市最便宜
32、数学中的黄金分割
33、通讯网络收费调查统计
34、数学中的最优化问题
35、水库的来水量如何计算
36、计算器对运算能力影响
37、数学灵感的培养
38、如何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39、二次函数图象特点应用 40、D中线段计算
41、统计溪美月降水量
42、如何合理抽税
43、南安市区车辆构成
44、出租车车费的合理定价
45、衣服的价格、质地、品牌,左右消费者观念多少?
46、购房贷款决策问题
1、研究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
2、估测高压锅内的水温
3、研究弹簧环子的周期和小球质量的关系
4、菜刀上的力学知识
5、调查研究:灶具的演变
6、高中物理学习困难调查
7、男女生对高中物理的学习差异
8、浅议物理作业在物理学习中的作用
9、浅谈可再生能源
10、调查研究:家用电器的发展带来的安全问题
11、小论文:从电球箱到臭氧层
12、小论文:温泉效应
13、小论文:从伽利略望远镜到哈勃太空望远镜——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史
14、用激光笔做光学实验
15、摄影技术(相机自备)
26、太阳能的利用
27、从“石油文明”到“核文明”
28、万有引力与天体运动
29、古代中国的物理学贡献 30、时代呼唤纳米科技
31、生活中的电磁辐射
1、古代史书中的客侠形象
2、校园文化浏览及特征
3、《围城》修辞手法的运用
4、略论网络文学的优略
5、民俗探究(主要是社会生活民俗中的某一种民俗的产生、发展及文化内涵的研究)
6、宋朝婉约派词风的研讨
7、梁实秋与闲适小品
8、唐朝田园水诗的研究
9、本市民中成年人阅读情况抽样调查及我的见解
10、泰山为什么成为帝王封禅的选择地
11、《诗经》中的景物描写
12、中国古典诗和英美诗中山水美感意识的比较
13、阿Q与堂•吉诃德形象的比较
14、“新概念阅读”
15、从周瘦鹃的《杜鹃枝上杜鹃啼》看小品文的写作
16、川端康成与《雪国》
17、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倾向
18、我眼中的诸葛亮
19、唐传奇与宋元话本中的女性形象的比较 20、《桃花源记》与托马斯;莫尔《乌托邦》(1516 英)的对比
21、唐传奇《莺莺传》与元杂剧《西厢记》有何不同
22、《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性格特征的探讨
23、如何处理好课外阅读与课本知识的关系
24、中学生有阅读名著的必要吗
25、当代校园言语文化及其影响原因
26、鲁迅《阿Q正传》中阿Q的现实意义
27、韩寒现象透视
28、中国行诗与外国十四行诗比较
29、香港新武侠小说为何难现昔日风采
30、我看梁凤仪的财经小说
31、台湾言情小说探幽
32、港台文化的含金量有几成
33、网络文学对中学生的影响
34、新概念作文对传统作文的冲击
35、金庸、琼瑶小说为什么会引起同学的兴趣、关注
36、“韩寒”现象的出现对传统教育模式带来哪些冲击
37、中学生早恋现象的心理探究
1、对钱的看法
2、对公交车上某一现象的探究
3、各超市物品的价格
4、调查本市部分商店的服务情况及发展前景
5、对某一侵权行为的解析
6、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
7、加入WTO对上海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8、对汽车超载问题的调查研究
9、农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思考
10、关于假货问题的思考
11、中学生与网络世界
12、中学生成为教学(学习)主人问题探究
13、本地企业(市场)经营状况
14、中学生人生价值(人际关系、社会公德)
15、学生的劳动观(家庭、学校、劳动状况)
16、中学生的消费状况
17、金钱与人生
18、知与行(终身学习等)
19、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 20、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
1、对钱的看法
2、对公交车上某一现象的探究
3、各超市物品的价格
4、调查本市部分商店的服务情况及发展前景
5、对某一侵权行为的解析
6、学生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
7、加入WTO对上海市经济发展的影响
8、对汽车超载问题的调查研究
9、农村家庭消费结构变化的思考
10、关于假货问题的思考
11、中学生与网络世界
12、中学生成为教学(学习)主人问题探究
13、本地企业(市场)经营状况
14、中学生人生价值(人际关系、社会公德)
15、学生的劳动观(家庭、学校、劳动状况)
16、中学生的消费状况
17、金钱与人生
18、知与行(终身学习等)
19、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 20、人与自然(经济与
1、网上获取信息指导
2、中学生接触互联网的弊与利
3、中学生制使用互联网的思考
4、学生制作个人主页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5、制作好班级主页需要全作精神
6、谈谈中学生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的必要必与重要性。
7、假如你是网络教室的管理员,应如何进行管理,方可实现最大的效益。
8、谈谈你对制作班级主页的收获与感想
一、数学在计算机方面的应用 概述:计算机程序设计中的数学算法,分类思维分析,运用数学思维方法来编制小程序处理现实中的问题。
涉及软件(Pascal Foxbase Visuul basic delphi)
二、计算机硬件
概述:计算机硬件方面的维护及常见问题,硬盘:CPU、内存、主板、显示器、光驱、软驱等及网络硬件设备;网卡、调制解调器等
三、软件评测
概述:掌握新的一种计算机软件应从几个方面入手,并能发挥出相应的软什特点,涉及主要在应用软件方面:图像软件,动画软件,工具软件。
四、网络安全问题探究
概述:计算机网络中安全防范包括计算机病毒防范及黑客入侵防范,如何进行消毒,保护个人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