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棒的《如梦令》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2 23:17: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很棒的《如梦令》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很棒的《如梦令》教学设计》。

第一篇:很棒的《如梦令》教学设计

《如梦令》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词,倾听文字的声音。

2、理解词意,把自己想象的景色写出来,绘出文字的画面。

3、体会词人的思想感情,品出文字的味道。

4、初步了解李清照的词风与人生境遇有关,领悟文字的真情。重点难点:

1、读中感悟,理解这首词。

2、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色写出来。教学过程:

一、导入,引发学生的兴致

同学们,老师带来了一幅对联:“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这幅对联说的是谁呢?你对李清照还有哪些了解?(出示简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徜徉于词的世界,一起研读这首《如梦令》。(板书课题,学生书空,“如梦令”是词的题目吗?)

二、1、自己来读这首词,想想词与诗在形式上有什么区别吗?

2、朗读练习:a指名读b体会李清照当时的心情,第二个学生再读c指导朗读:配乐范读d自己练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

三、悟读,想象文字的画面

“好词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你读懂这首词的意思了吗?(1)结合注释自己思考,小组交流,互相请教补充。(2)班内学生自由谈理解。

(3)如果把我们刚才的话写下来,得有多长?而这首词才几个字呢?33个字就把这次郊游的经历写清楚了。你看,古诗词就是这样的凝练含蓄。我们再一起读读,体会体会。

2、读写诗中画

北宋文学家苏轼曾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的,古诗词的一个词语可能就是一幅画,请你默读这首词,看看你能从这首词中读出哪些画面?(1)学生自由发言。(板书: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

荷湖争渡

惊飞鸥鹭)

(2)选择其中一个画面,发挥你的想象,动笔写下来。

1、理解词意 朗读,倾听文字的声音

(3)诵读自己描绘的画面。

四、赏读,咀嚼文字的味道

学习古诗词还得有这样一种本领,就是把整首词读成一个字,那么这首词是围绕哪个字来写的呢?

1、小声地读一读,品一品,在文中圈出来,并能说说为什么。

2、李清照少女时代生活简述。婚后,她向丈夫快乐地吟道“常记------”

五、移读,领悟文字的真情

后来常常记起这段快乐的郊游经历。读了这首词我们知道李清照的少女时代是幸福快乐的,那么她后来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欣赏她的其他作品。

2、一边出示李清照的诗词,一边简单概括她的人生经历。(《醉花阴》《夏日绝句》《声声慢》)

3、纵观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诗词,你还读出了什么?(出示各阶段名句,齐读)(感受到李清照人生境遇的变化;人生情感整体由快乐到忧愁。)

4、由此,我们看到诗词即生活,生活即诗词。历史的洪流呼啸而过,而我们却随着这粒粒珍珠般的文字铭记了一位女子的诗兴人生,花一般绚丽。让我们再一起朗读这首《如梦令》:“------”

板书设计:

如梦令

溪亭日暮 藕花深处 荷湖争渡 惊飞鸥鹭

1、从这首词开头的一个词语“常记”,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忆昔词,李清照

第二篇:《如梦令》教学设计

小学诵读课《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教学设计

荷花镇魁阁完小 姜杨辉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李清照的生平。

2.品读李清照的诗词。

3.培养学生鉴赏古诗词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2.体验到这首词的意境。

三、教学难点: 1.对诗词的理解。2.把握诗词情感。

四、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教师激情谈话:我们有幸,出生在这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我们有福,沐浴在这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之中。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无一不是老祖先们 留给我们的精神食粮、民族荣光。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济南养育了一个不同寻常的灵性生命。她有着“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温柔娇媚,也有着“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倜傥豪放。她就是宋朝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在那个唯男子独尊的年代,她无疑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她的词自成一家。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李清照,品读李清照。

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习过一首李清照的词,是哪一首呢?学生齐说:《如梦令》。出示词文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学生齐读,师生诵读。

师问:同学们都知道这首《如梦令》的作者是宋代伟大女词人李清照,对于她,大家还了解些什么呢?有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分享一下?举手回答一下。

(二)介绍李清照生平

李清照(1084-约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宋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派,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其父李格非为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

(老师:其实我们前面学过的这一首只是其中之一,今天老师要带大家一起来学习《如梦令》其二。)

(三)词作初印象

如梦令(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出示这首词,让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这首词。再请二位学生诵读,教师指导。2.强调并出示诵读词的节奏: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3、理解词中重点词语的意思,雨疏风骤:雨点稀疏,晚风急猛。残酒:尚未消散的醉意。卷帘人:指侍女。

绿肥红瘦:绿叶繁茂,红花凋零。

4、了解词的创作背景及大意

师:写《如梦令》的时候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词人很是思念自己的丈夫。甚至到了借酒消愁的地步。这日她又喝了酒,早早就沉沉睡去。第二日醒来的时候,才发现昨夜下了一场雨,便问卷帘的丫鬟,院外的海棠怎么样了。丫鬟答曰:“海棠依旧”。词人感念自己和丈夫的情形,感叹道:“应是绿肥红瘦。”意即表达自己对丈夫的思念。

4、多种形式的诵读练习。

同时播放轻音乐。

(四)词赏析

1、(师:大家熟读了这首词之后,也有了自己的理解,那么下面我们就探究一下,作者用词的经典之处。)

“试问”的结果如何呢?--“却道海棠依旧。”侍女的回答却让词人感到非常意外。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是啊,“雨疏风骤”之后,“海棠”怎会“依旧”呢?这就非常自然地带出了结尾两句。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既是对侍女的反诘,也象是自言自语:这个粗心的丫头,你知道不知道,园中的海棠应该是绿叶繁茂、红花稀少才是!“应是”,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口吻极当。因为她毕竟尚未亲眼目睹,所以说话时要留有余地。海棠虽好,风雨无情,它是不可能长开不谢的。一语之中,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

2、抒情方式:以景衬情。写作手法:使用拟人化的手法。词中把本来用以形容人的“肥”、“瘦”二字,借来用以形容绿叶的繁茂与红花的稀少,暗示出春天的逐渐消失。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3、(师:大家既然已经了解了这首诗的情感,那就请同学们看一段小视频。)播放视频,请同学们跟着读几遍。

4、(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李清照的《如梦令》之后,有什么感想?请同学们跟大家交流一下。)

(五)、延伸词

如梦令

宋 李清照

谁伴明窗独坐,我共影儿俩个。灯尽欲眠时,影也把人抛躲。无那,无那,好个凄凉的我。

(六)、总结今天所学的内容,懂得诗词的表达情感。

(七)、板书设计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伤春惜春,青春易逝 却道海棠依旧。应是绿肥红瘦。

第三篇:《如梦令》教学设计

《如梦令》教学设计

作者:朝阳县羊山实验中学 李树锐

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及其作品,整体把握全词的主旨。

2、反复诵读,提高诗词欣赏能力。

3、感悟词人早期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目标1.教学难点:目标2.教学方法:朗读、研讨。课型:新授课。课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

一、释题导入:

如梦令,词牌名。原名“忆仙姿”,后改为“如梦令”。因唐庄宗《忆仙姿》词中“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之句而得名。词牌是词的曲调名称。

二、整体感知:

1、作者:李清照(约1084—约1155),号易安居士,是诗、词、散文皆有成就的宋代女作家,但她最擅长的,成就最高的还是词。李清照经历了南北分裂之乱,在南渡前后,她的词风变化很大。南渡前,李清照的词多描写少女、少妇的闺中生活,如《如梦令》、《怨王孙》两首词,于轻快活泼的画面中见作者开朗欢乐的心情和轻松悠闲的生活。南渡后,生活的苦难使她的词风趋于含蓄深沉。《菩萨蛮》、《念奴娇》、《声声慢》等词表现了词人长期流亡生活的感受。《永遇乐》在这类词中为代表之作。李词语言既浅显自然,又新奇魂丽,富于表现力。她的词用典不多,却善于运用口语、市井俗语,使词写得明白而家常。李词的音节和谐,流转如珠,富有音乐美。

2、背景资料:这首词是李清照早期的一篇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词中刻画了一个年轻女子爱花、惜花的细腻感情,创造了鲜明、优美的艺术形象。此词写惜春敏感心理,并无深意,全凭高超的表现技巧和优美的艺术形象取胜。

3、教师范读,学生自由朗读全诗。

三、细读品味:

1、“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虽是一夜的浓睡,也没有消尽昨晚尽情饮酒的醉意。写出了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

2、“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试问”表明女主人公明知故问,表现了女主人公活泼的性格;一个“却”字,写出了侍女的回答很不经意。一问一答,形式新颖别致,语言浅近自然,充满情趣。

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知否?知否?”用叠句形式把女主人公的活泼多情表现了出来。“绿肥红瘦”,采用借代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叶子更绿,花儿凋零。造语新奇,奇巧无比,实为千古绝唱。

四、合作探究:

如何理解词中所表达的两个人的不同心情?

明确:这首小令虽然只是寥寥三十三字,却十分生动地表达了两个人物的不同的心情。词人妙用对话,顿使闺中情趣盎然:女主人公设问,恳切认真;待女回答,淡漠无情;女主人公再驳,凄婉痴绝。

五、教师小结: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诗中的主人虽是一夜的浓睡,也没有消尽昨晚尽情饮酒的醉意。然而她却有所关切,想到“昨夜雨疏风骤”,“试问卷帘人”,小院里的海棠怎样了?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这时她根据季节、根据经过一夜的“雨疏风骤”,根据自己的观察和经验,急切地更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由此看出,女主人是多么关切她周围美好的事物。

《如梦令》:写一位贵族少女怜花惜春的感情,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变化的敏感和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关怀,曲折的反映出一种悠闲、淡雅的生活情趣。

六、布置作业: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七、板书设计:

如梦令

昨夜风起雨不急(风急)——无忧;饮酒过量晨醉意(酒醉)——无虑; 关注海棠花儿落(问花)——情趣;绿肥红瘦仆未知(肥瘦)——急切。

————积极向上、热爱生活。

第四篇:如梦令教学设计

《如梦令》

李清照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2.理解这首词的词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了解有关词的知识,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教学重、难点及关键点:

重 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背诵这首词。

2.理解词意。

难 点: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人(今山东),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学者,夫赵明诚为金石考据家.早期生活优裕,与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李清照与丈夫为逃避战乱来到江南,不久丈夫病逝,词人展转于杭州,越州(今绍兴),金华一带,在孤苦生活中度过了晚年,但她一直关心国家大事,也从未停止过文学创作.李清照擅长写词,前期以抒发对爱情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为主,写得曲折,含蓄,韵味深长,形象鲜明.后期的词和前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使她精神痛苦,所以词风也充满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感怀旧,悼亡之情。

李清照是南北宋之交的词作大家.其词的内容虽然没有摆脱爱情与离愁别恨的传统范围,但在南渡后,她的词更多的表现出对国家,人民和个人的深沉伤感,她的词对女性内心世界的严肃而深刻的描绘,于委婉细腻中一洗以往词作的妩媚不实的气氛,给词坛带来清高的意趣,淡远的情怀,空》,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二.词文赏析:

1.“昨夜雨疏风骤”中的“疏”字应解为“疏狂”,侧重于“狂”字。

2.结合杜甫《三绝句》诗句“不如醉里风吹尽,可忍醒时雨打稀”,说说女主人公昨夜饮酒过量(睡醒了还有残酒),到底是为什么?

昨夜酒醉是因为惜花。这位女词人不忍看到明朝海棠花谢,所以昨夜在海棠花下才饮了过量的酒,直到今朝尚有余醉。

3.尽管饮酒浓睡,但清晓酒醒后所关心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院中的海棠经过一夜的狂风骤雨,现在怎么样了。

4.女主人公为什么不自己去看看,却问卷帘人?“试问”的“试”字反映了怎样的心理?

女主人公昨夜就已知道,经过风雨之后,今朝的海棠定是落红满径了。之所以试问,不是真有疑问,而是自己不忍亲见落花的悲惨,一个“试”字,将这种复杂的心理委婉地传达出来。贴切入微,曲折有致。

5.本来以为经过一夜风雨,海棠花一定凋谢得不成样子了,可是侍女卷起窗帘,看了看外面之后,却漫不经心地答道:海棠花还是那样。“却道”有丰富的内涵,请同学们说说看。一个“却”字,既表明侍女对女主人委曲的心事毫无觉察,对窗外发生的变化无动于衷,也表明词人听到答话后感到疑惑不解。

6.“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绿肥红瘦”,形容绿叶繁茂、红花萎谢的情景。“应是”也包含着女主公复杂的心理,你能替她就出来吗?

你哪里懂得,娇嫩的海棠花怎么能经得起狂风骤雨呀。表明词人对窗外景象的推测与判断,暗含着“必然是”和“不得不是”之意。含有不尽的无可奈何的惜花情在,可谓语浅意深。7.“绿肥红瘦”历来为人称道,说说好在哪些方面? “绿” 代替叶,“红”代替花,是两种颜色的对比;“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是两种状态的对比。本来平平常常的四个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由这四个字生发联想,那“红瘦”不正表明春天的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吗?这种极富概括性的语言,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胡仔《苕溪渔隐丛话》称:“此语甚新。”《草堂诗余别录》评:“结句尤为委曲精工,含蓄无穷意焉。”

8.词人为什么这么惜花?

惜花实际上是惜春,惜自己如花的青春年华。三.板书设计:

雨疏风骤→借酒消愁→怕见落花→绿肥红瘦。

第五篇:《如梦令》教学设计

《词两首》 ——《如梦令》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初步读文

引言:同学们,请闭上眼睛。请睁开眼睛。美吗?什么美?(人)就人美吗?还有什么美?(景色)。此情、此景、此人都很美。肯定有人想知道,这画中泛着一叶扁舟穿行在荷花丛中的女子是谁呀?想知道吗?(板书:宋 李清照)

1、简介李清照:她叫李清照,是北宋杰出女词人。她写的词独具一格,称“易安体”。李清照被后人称为“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

2、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她写的一首词——《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板书:如梦令

3、在宋代有一位大文学家,叫朱熹。他在写的一本书《朱子家训》中,把读书的方法概括的非常精确。他说:从朱熹的话“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入手,提出学习要求:用心展开想象,用眼仔细观察,用口有感情地吟诵。

4、自由读《如梦令》这首词。看谁读得准确,读得流畅。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生读)

5、检查学生的朗读。

采用多种形式读:个人读——个人读——集体读(评价)

6、提高要求:注意停顿,就会更有诗词的节奏和味道。教师先范读,学生再读。我也想读一读,教师跟着学生一起读,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再读这首词。

一生读。(评价)——个人读——师生集体读

二、批文悟情,理清情线

1、怎样读懂一首词呢?有什么好方法?(生交流,比如看注释、联系上下文等,看插图等。师概括。)

2、接下来,你就和你前后、左右的伙伴共同分享学习的乐趣吧!小组合作学习,用刚才交流的方法,看能不能把这首词的大概意思读明白。

3、师问:谁读懂了这首词?(生汇报)

4、在这首词中哪几个词语表达了作者情感的变化。生汇报:沉醉、兴尽、争渡。教师相机引导学生再次感悟诗词描绘的画面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作者愉悦的心情。

板书:沉醉————兴尽————争渡

5、齐读这首词。

三、想象画面,以图悟文。

1、再读这首词,你能从中找到几幅“画”吗,“画”的名字分别是什么?(学生自由表

达,教师引导)你喜欢哪一幅画呢?读一读。

第一幅画:“溪亭日暮”

用自己的语言说这个画面。老师引导品味画面之美,情感之“醉”。指导朗读。

第二幅画面:“藕花深处” 你看到了什么?你闻到了什么?

品味画面之美,想象画面之香!读得美一点,香一点。指导朗读:读得“美”一点,“香”一点。第三幅画面:“一滩鸥鹭”

在这个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描述画面,教师相机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焦急中得到的一份意外的惊喜。指导朗读,带着这种惊喜读这句话。

总结:教师把整个画面连贯起来,再次把学生带入美轮美奂的意境之中。板书:溪亭日暮——(误入)藕花深处——(惊起)一滩鸥鹭

2、倾听教师朗读,闭目想象画面。(想象画面之美)你们听老师读,你们觉得你们感受到的是一幅什么样画面呢?

3、播放画面教师诵读,把学生带入画的意境。(感受画面之美)引导学生朗读。誰想读?(个人读——师生集体读)

景色美吗?你沉醉了吗?还有谁醉了?读得真好!再次有感情地读文,读出美,读出沉醉。

4、誰想背一背呢?教师引导学生背诵,感悟浓浓的醉意。(个人背诵——个人背诵——集体背诵)

四、欣赏吟唱,适度拓展

词不仅可以当成画来欣赏,还可以谱成曲来吟唱,如果你喜欢,就跟着视频轻轻地唱起来。

结尾:唐诗宋词是祖国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珠,它给予了我们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希望同学们从这些文学的经典中汲取更多的营养。板书设计:

如梦令

沉醉————兴尽————争渡

溪亭日暮 —(误入)藕花深处 —(惊起)一滩鸥鹭

下载很棒的《如梦令》教学设计[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很棒的《如梦令》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梦令》教学设计

    《如梦令》教学设计 华容县实验小学 钟丹 教学目标: 1.自主识记本课生字。 2.观看视频,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词作,并背诵。 3.观看视频,理解词的意思。 4.对词描写的景象展......

    《如梦令》教学设计

    六下《如梦令》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如梦令》,背诵《如梦令》。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

    如梦令 教学设计

    《如梦令》教学设计 类别:小学语文 编号: 教材分析:这首词是李清照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醉酒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

    如梦令教学设计

    《如梦令》教学设计 山西省晋中市寿阳城内小学 高文艳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2、理解《如梦令》的内容以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

    如梦令教学设计(范文模版)

    《如梦令》教学设计 埠河小学 陈丽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

    如梦令教学设计

    课前交流: 正式上课之前,老师先做个小调查:你有没有和自己的小伙伴一起出去玩过?这次游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自由汇报) 看来,大多数的同学都曾经有过这样的经历,而且都留下了深刻......

    《如梦令》教学设计之一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通过学习,想象词所描绘的情景,感悟词人的快乐心情及对大自然、美好生活的热爱。3.初步了解词的有关知识以及学......

    如梦令教学设计

    《如梦令》教学设计 课 题: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第12册《9词两首——如梦令》 执教时间:2013年3月29日 执教班级:矶滩中心学校六年级2班 执教老师:李小飞 教学目标:(识字写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