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教案设计
活动目标
1.认识读书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2.引导学生学会有选择地读书,提高对书籍的辨别能力,提高阅读的品位。3.寻找适合自己的读书方式和读书方法。
4.学会和他人交流读书心得,分享读书感受,提高读书水平。活动准备:
学生通过图书馆、书店、网络等多种渠道,搜集古今中外名人关于读书的名言、经验和趣闻轶事,并动手制作墙报、手抄报、图书卡片。组织一次班内的“名人读书故事会”。3.调查同龄中学生的读书状况。导语设计
一个人的少年时代,是最佳的读书时光。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曾经写下这样一首诗:“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就让我们及时地把自己投入到书籍之中,不断充实自己,为即将展开的更加绚丽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吧。活动过程
活动一:向名人学读书。1.各组成员交换《名言册》,推选出最优秀的,在全班进行交流展览。教师出示读书名言:
(1)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⑵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 臧克家 ⑶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陶行知 ⑷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⑸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
⑺书看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了。——--鲁 迅
⑻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戚继光 ⑼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
⑽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培根 2.比较各小组的“名人读书经验”手抄报,看看谁的最精彩。
教师出示名人读书经验:
⑴韩愈的提要钩玄法:唐代大学问家韩愈在谈到读书问题时,曾说过一句名言:“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后人将他的话概括为“提要钩玄”读书法。
⑵陆游的有的放矢法:“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这是宋代大文学家,杰出诗人陆游读书生活的自我写照。他终生酷爱读书,以书为伴,与书为伍。不过,他读书虽多,却多而不杂,多而不乱。他读书都是有的放矢的。
⑶朱熹的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⑷毛泽东的四多法: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即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他的写作多表现在作内容摘录,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符号,作批注以及写读书日记、在原书上改错纠谬。
⑸华罗庚的“厚薄”法: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
3.组内讲故事,推选出一位故事大王,在全班进行讲名人读书故事比赛。教师展示名人读书故事:
⑴车胤囊萤:我国晋代有个清贫好学的车胤,从小爱读书,但他家里很穷,点不起灯,于是,他就用很薄的纱布,做了个小口袋,把萤火虫捉来放在里面,晚上便利用闪闪荧光来勤奋读书。
⑵悬梁刺股: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⑶鲁迅嚼辣椒驱寒: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给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⑷张广厚吃书:数学家张广厚有一次看到了一篇关于亏值的论文,觉得对自己的研究工作有用处,就一遍又一遍地反复阅读。这篇论文共20多页,他反反复复地念了半年多。因为经常的反复翻摸,洁白的书页上,留下一条明显的黑印。他的妻子对他开玩笑说,这哪叫念书啊,简直是吃书。⑸高尔基救书: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活动二:好书大家分享。
1.各小组派出同学阐释对热点话题的看法:怎样看待“读文”和“读图”?它们各有什么长处和局限?应该如何处理这二者的关系?如何看待网上阅读?网上阅读和传统的纸质阅读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可引证身边名人的观点),开展班级内的讨论交流。
【交流】有人说,我们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地一般呈现在人们眼前,读图已经成为时尚。鼓吹这种时尚的人认为,图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读图的好处多多。对这种风尚持批评态度的人不少,他们认为绝大多数人,尤其是中学生,应该以读文为主,读图只能放在第二位;把大量时间耗在读图上,将造成全民阅读水平的低下,得不偿失。
电子书具有便携、环保、信息量大、适于保存、可更新等诸多优势。不可否认,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它有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它最大的缺点就是没有了阅读纸质图书的愉悦感,会带给人们视觉疲劳和心理上的疲劳。纸质书有电子书所不能取代的优点。闲暇的时候拿着一本书来读,手指触碰书页的那种感觉是电子书所替代不了的。我们还可以在咖啡屋等休闲场所,翻开一本纸质书籍来打发休闲时光,那种惬意也是无可取代的。
总结:唐代颜真卿有诗云:“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这首诗成为很多青少年的座右铭。人生的青春只有一次,而这个季节正是读书的黄金时代。作为青少年,我们要尽早把阅读当成一件人生大事。如果少年阶段没有养成读书习惯,长大后就很难把读书当成一生的一大乐趣而享受其中。读书是心灵升华的过程。无论如何,读书多多益善。
[教学提示] 小组根据组员的特长和资料搜集的情况,选择其成果展示的方式。
通过好书推介,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每组选派一至三名学生在班内交流,然后请其他组学生谈听后感。形成班级合作学习的氛围。
本环节也可由学生自行设计其感兴趣的话题,由各小组根据其小组成员的意向确定研讨的话题。
第二篇: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综合性学习
一、名人读书故事看名人怎么读书
古代 匡衡,(凿壁借光)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峦,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这就是凿壁偷光的故事。
汉朝有个叫孙敬(头悬梁)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
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锥刺股)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
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东晋人车胤(囊萤),年幼时好学不倦,勤奋刻苦。他白天帮大人干活,夜晚便捧书苦读。可是由于家境贫寒,常常没钱买油灯,书也读不成了。他为此十分苦恼。于是捉了许多萤火虫放在白布袋里借着萤火虫的光来看书
晋代孙康(映雪)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这是囊萤映雪的故事。名人读书故事⑴高尔基靠铜锅映月看书(国外)⑵鲁迅吃辣椒驱寒读书。(中国)
二、名人与读书主题活动
1.朗读“名人读书名言”。2.介绍“名人读书经验”。3.听名人读书趣闻轶事。4.主编一册“名人读书名言集”;
5.主办一期“名人读书的趣闻轶事”手抄报 6.主办一期“名人读书经验谈”的墙报。
三、1 写一句关于“书”的名言警句。
高尔基----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汉朝刘向----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臧克家----读过一本好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莎士比亚----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托尔斯泰----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卡莱尔-------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
2、班里要举行“与书籍结伴而行”的读书报告会,你能向同学推荐一本中外名著吗?写出名著名称和内容梗概。读书文摘卡
类别 外国名著 书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 内容摘录:《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塑造了保尔.柯察金执著于信念而坚定不拔的崇高形象,其形象超越时空,超越国界,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保尔一生十分坎坷,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还坚持写书,对自己毫不顾惜,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巨著。保尔可谓强者的化身。
3、(1)活动中,同学们交流了很多读书方法,认为批注是一种很实用的读书方法。批注可以写心得,作评价;也可以联想、概括等。
(2)你在读书中形成了哪些读书的方法(你欣赏哪些名人的读书方法)如:孟轲的“独立思考法”:尽信书不如无书。
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4 读图好还是读文好 图片在传播中的直接性,图片所具有的视觉冲击力,符合了信息社会的要求。况且当代社会非常繁忙,人们的生活节奏很快,谁都没有耐心去阅读文字,只有图是一下子给了你所有的信息 读图的进步性质
读图的所谓“危机”?问题在于,当读图成为一种视觉的消费方式时,我们是不愿意对图本身有所深究的。我们不仅消灭了图的意义,我们还理直气壮地消灭阅读,消灭以阅读为代表的思考。
5、活动中,同学们对应该读什么书各抒己见,形成了下列三种观点。你更认同哪一种?请以一本相应的书为例,结合所认同的观点,简要说明你的观点。(50字以内)
A、读经典的书,就发现了世界的入口。B、读流行的书,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C、读实用的书,就架设了生活的桥梁。
例:我更认同A,理由:读《荷马史诗》,让我们在感悟真理和正义之美的同时,也领略了古希腊文明的灿烂与辉煌。
流行作品是现代生活中的语言,反映出现代人的生活、思想感情,读起来很有兴趣。
经典名著是经过时间的筛选,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读名著,价值是非常高的 6读书,是精神的享受;读书,可以吸收无尽的营养。读书,能激起你心中的波浪;读书,能使你狭窄的心灵逐渐变得宽广。你一定喜欢读书。
谈谈你在“少年正是读书时”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担负的任务及完成情况。
答:担负的任务:搜集“名人读书名言”,编辑《名人读书名言》,办“名人读书经验”墙报,讲“名人读书故事”,策划或主持读书报告会,报道同学们课外阅读情况等。除上述6项外,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也可。完成情况:写出完成的数量或结果即可。(酌情给分)7栀子飘香,榴花明艳„„在充满生机的初夏时节,为了营造校园文化氛围,增添人文气息.学校将开展一次读书活动。
(1)请你为这一活动命一个名称,以体现活动主题。(书香满校园 与书为伴)
(2)请你为这一活动拟一条标语。(2分)_示例一: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示例二:让花香伴随书香,让名家走进心灵。可引用名言,也可以自拟。符合活动主题即可
(3)按下面要求策划一个班级活动方案。(3分)活动主题:阅读名著,陶冶情操
活动目的(紧扣班级活动主题):通过名著阅渎,培养文学素养,提高文化品味。
活动方式:①请作家到班上举办专题讲座 ②举行“我爱文学”的主题班会 ③举办”阅读名著”的手抄报比赛
(4)活动组委会请你就怎么开展这次活动提三条建议。
A举行一次问卷调查,了解同学们读课外书的情况B请新华书店到学校搞一次书展
C请作家作一场“走近名著”的报告会D在全校举办“读书交流会” E举行“名著走向舞台”的话剧表演
(5)在读过的文学作品中,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是哪一个?请说明你喜欢的理由。
例:诸葛亮,智慧和忠诚的化身。孙悟空,不畏艰险,有叛逆精神,神通广大。
8、对对联:
上联:珍爱图书,使书香溢满校园。
下联:尊重知识,令智慧浸润心田。(学习科学,让聪明萦绕脑畔。)
9、从下面《西游记》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则100字左右的人物简介。孙悟空 猪八戒 白骨精 红孩儿
示例一:孙悟空——法号行者,是唐僧的大徒弟,会七十二变、腾云驾雾。一双火眼金睛,能看穿妖魔鬼怪伪装的伎俩;一个筋斗能翻十万八千里;使用的兵器是如意金箍棒。他占花果山为王,自称齐天大圣,因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多年。后来经观世音菩萨点化,保护唐僧西天取经,一路上降魔斗妖,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终成正果。他嫉恶如仇,英勇无畏,取经后被封为斗战胜佛。
10、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入相关的内容。
一部《水浒传》,塑造了多少流传百世的英雄形象,点亮了多少闪耀天空的罡煞之星。话说梁山第十四条好汉武松,为兄报仇怒杀西门庆、潘金莲;发配孟州途中,在十字坡 酒店结识孙二娘(母夜叉);醉打蒋门神,替施恩(金眼彪)夺回快活林(孟州道);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为躲避官府缉捕,削发扮成行者;夜走蜈蚣岭,痛杀王道人„„正是:“山中猛虎,见时魄散魂飞;林下强人,撞着心惊胆裂。”
11网上阅读你尝试过网上阅读吗?若尝试过,你网上阅读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浏览、检索、下载、网上讨论等)弊大于利 1.辐射强 2.诱惑多 3.内容混杂
利大于弊: 第一、可以开阔视野。第二、可以对外交流。第三、可以促进青少年个性化发展。第四、可以促进中学生的学业。第五、可以掌握最新的教育动态。
第三篇:32、第四单元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完成调查问卷,查找个性和共性问题。了解读书的好处。
2、收集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读书方法和古人读书的故事,学习读书方法。
3、解决现实中学生关于读书方面的问题和困惑。
教学重点: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读书方法和古人读书的故事,学习读书方法。教学难点:解决现实中学生关于读书方面的问题和困惑。教学方法:展示交流法、合作探究法、口头表述法、自主交流法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读书的好处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很多国家和地区都会在这一天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广泛地认识到。
读现代的书,可以与同时代的人作精神上的交谈;读古代的书,可以承传古圣先贤的精神遗产。读书,可以享受和吸取人类文化的成果。因为读书,你狭窄的心灵逐渐变大,变得丰富多彩,变成一个广阔的心灵宇宙。热爱读书吧!让书陪伴你的一生……
二、有关读书的典故:你知道它们与谁有关吗?
韦编三绝(孔子)悬梁刺股(孙敬、苏秦)凿壁偷光(匡衡)目不窥园(董仲舒)囊萤映雪(车胤、孙康)牛角挂书(李密)程门立雪(杨时)• 韦编三绝
孔子“晚年喜易”,花了很大的精力,把《易》反复读了许多遍,又附注了许多内容,由于翻开来又卷回去,把串连竹简的牛皮带子也给磨断了几次,不得不多次换上新的再使用。比喻读书勤奋用功。
• 悬梁刺股
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凿壁偷光
匡衡,字稚圭,西汉东海(汉郡名,今江苏省邳县以东至海,连山东省滋阳县以东至海地区)人。他出身农家,祖父、父亲世代都是农民。传到匡衡,却喜欢读书。他年轻时家里贫穷,白天给人做雇工来维持生计,晚上才有时间读书。可是家里穷得连灯烛也点不起。邻家灯烛明亮,却又照不过来。匡衡就想出个法子,在贴着邻家的墙上凿穿一个孔洞,“偷”它一点光亮,让邻家的灯光照射过来。他就捧着书本,在洞前映着光来读书。• 董仲舒三年不窥园
西汉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
成语:三年不窥园;目不窥园。【解释】指专心苦学,不受外界干扰。• 车胤囊萤/孙康映雪
我国晋代有个清贫好学的车胤,从小爱读书,但他家里很穷,点不起灯,于是,他就用很薄的纱布,做了个小口袋,把萤火虫捉来放在里面,晚上便利用闪闪荧光来勤奋读书。晋代的孙康因为家贫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他觉得非常可惜,白白地浪费光阴。一天外面下起了很大的雪,半夜梦醒,见一丝亮光从窗缝里钻进来,原来是大雪映出来的,他起身对着亮光看起书来。经过他夜夜刻苦努力终于成为饱学之士。• 李密牛角挂书
隋朝李密,少年时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奋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着一头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
成语:牛角挂书 【解释】 比喻读书勤奋 • 程门立雪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
宋代的杨时,有一天与他的学友游酢,因对某问题有不同看法,为了求得一个正确答案,他俩一起去老师程颐家请教。
时值隆冬,天寒地冻,浓云密布。他们行至半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冷飕飕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灌进他们的领口。他们把衣服裹得紧紧的,匆匆赶路。来到程颐家时,适逢先生坐在炉旁打坐养神。二人不敢惊动打扰老师,就恭恭敬敬侍立在门外,等候先生醒来。
三、名人读书故事
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母亲很穷,没有依靠。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五年中,竟然上床睡觉没有脱过衣服。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他常常自己讲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中国元代时期有个叫宋濂的人,他酷爱读书,由於家中贫寒,只得借书博览,随著书越读越多,宋濂越觉得需要老师指点,於是他当掉衣服,千辛万苦来到城中,考上学馆,不料学官的脾气古怪,宋濂历经曲折,最后终于苦学成才。
四、有关读书的名言 有关读书作用的名言
• 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终生的伴侣,最诚挚的朋友。——高尔基 • 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莎士比亚 • 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绍斯
•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歌德 有关读书方法的名言(1):多读 •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宋] 有关读书方法的名言(2):重点是学思结合•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陶渊明 •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 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 读书是易事,思索是难事,但两者缺一,便全无用处。——富兰克林 大仲马读书法:“法利亚长老”的读书法
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在《基督山伯爵》中,塑造了博学多识的人物法利亚长老,并通过长老之口谈了这样的读书方法:“在我罗马的书房里,我将近有五千本书,但把它们读了许多遍以后,我发觉,一个人只要有150本精选过的书,对人类的一切知识都可齐备了,至少是够用或应该所知道的都知道了。我把生命中3年时间用来致力于研究这150本书,直到我把它们完全记在心里才罢手。”大仲马注重“读精选过的好书”,是值得借鉴的。
请你谈谈你对读书方法的认识。我觉得读书要像蜂采蜜。• 一要多读,读各类书; • 二要努力读懂,不能不懂装懂;
• 三要在读书过程中反复思考,领会吸取书中的有用知识。
第二课时
五、解决现实中学生关于读书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小组讨论:
1、“读图”和“读文”的优劣。
2、“网上阅读”与传统纸质阅读的优劣。
3、读处理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
读图与读文
有人说,现在已经进入“读图时代”,各种各样的图铺天盖地一般呈现在人们面前,以图画为主的书籍色彩纷呈,花样百出,内容迥异,读图已经成为风尚。你怎样看待“读图时代”?
我认为,进入“读图时代”,这是科技进步的表现,但对于初中生来说,需要提高的主要是阅读语言文字的能力。“读图”有它的好处,但毕竟是第二位的。把大量的时间消耗在读图上,将造成阅读水平的低下,得不偿失。因此,初中生要以读文字为主。
“网上阅读”与“纸质阅读”
正方:“网上阅读”利大于弊。
没有使用纸张,更能节约木材,更环保。
可以学到书本阅读中学不到的知识,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地选择阅读内容,满足我们对知识的需求还可以拓展我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反方:“网上阅读”弊大于利。
网上信息鱼龙混杂,阅读容易受到有害信息影响。网上阅读如果缺乏自律,就容易染上网瘾。热衷于网上阅读易容受电子辐射,造成视力伤害。网上信息多是“碎片”式信息,缺少内涵和完整性。
查询信息,了解新观点、新变化,需要利用网络。阅读经典,感悟思想内涵,不能抛弃传统阅读方式。
应该多读流行作品还是多读经典名著?
我的观点是:多读经典名著。
• 理由一:时间和精力有限,选择作品的时间有限。
知识浩如烟海,书籍汗牛充栋,每个人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逐一阅读,或了解选择,只好读经典。• 理由二:精读与略读的要求。
书籍本身的价值有高有低。培根曰:“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像那些对身体有害的东西我们当然要舍弃。而流行作品良莠不齐,未经时间检验,怎能保证其质量?怎么样才能知道哪些值得精读,哪些只需翻阅?哪些是文字垃圾?不如读名著保险。何况,即使都是名著,我们也难以通读,也需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精读与略读。
• 理由三:现今中国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急功近利唯利是图成风,流行作品成为名著的比例更少。
• 理由四:经典名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
有人说名著艰深难懂,但我们可以逐步深入,循序渐进。我建议大家采用倒逆法。先读比较浅显易懂的明清小说,再读元剧本——宋话本——唐传奇——魏晋诗——汉赋——楚辞——诗经,由易到难。你会发现其中的珍贝,这才是中华民族的根啊!
• 理由五:推崇经典名著,并不完全摒弃流行作品。
厚古薄今并不可取。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有兴趣,吸收快。我们应从中挑选精华者,为我所用。
总之,以经典名著为本,以流行作品为辅。
六、当堂练习:
1、请你给本次活动确定主题。(1)阅读名著,陶冶情操;(2)书香满校园;(3)我读书,我快乐;
(4)让书香伴随花香,让名家走进心灵;(5)让心灵与书籍结伴而行。
2、为宣传阅读的重要性,更好地促进全民阅读,请你设计一条宣传标语(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2)读万卷书,行万里路。(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4)热爱读书,其乐无穷。(5)我读书,我充实。
(6)让读书成为习惯,让经典点亮人生。
3、如果你来主持本次活动,你来开展活动准备采取哪些形式:(1)举行一次读书问卷调查;(2)请新华书店到学校举办一次书展;(3)请作家作一次“走进名著”报告会;(4)在全校(全班)举办“读书交流会”;(5)举行“名著走向舞台”话剧表演;(6)举行名著知识竞赛;(7)编辑名人读书名言;(8)“名人读书故事”大家讲。
4、为配合这次活动,班里还准备办一份读书小报。请你为这份小报拟写一个栏目名称,并简要介绍这个栏目的内容。(栏目名称为4个字)。参考答案如:
(1)名称:新书速递
内容:推荐最新上市的,适合中学生阅读的图书,并简介该书的作者、内容。
(2)名称:《心灵鸡汤》
材料一: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儿童研究专家舒华教授公布:很多孩子的学习问题是由阅读问题引起的,很多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不同程度的阅读困难,严重的已经发展成为阅读障碍,阅读困难不仅会使孩子的语文学习产生困难,也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材料二:
随着音响制品的迅速普及,“读图”已逐渐成为未成人获取知识的重要形式。有关媒体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来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像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字阅读的兴趣,对图像的过分摄入,导致了语言表达能力的大幅下降,不少青少年反映说:“很多时候,心理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出来。”
5、以上两则材料主要反映了什么现象?其原因是什么? 现象: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下降。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学生阅读量少;二是由于音像制品、漫画不断普及带来的负面影响。
6、简要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提出合理的建议。
建议:学校加强对学生阅读的引导,引导学生更多的阅读文学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
七、作业:我向大家推荐一本好书:(书名+内容简介+感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以主人公保尔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我喜欢书中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他充满活力,不畏困难,勇敢坚强,意志坚定,让我在感动的同时增强了挑战生活磨难的信心和勇气。
《平凡的世界》 作者:路遥
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作者在近十年间广阔背景上,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划了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老人与海》(美)海明威 作品简介:
一位古巴老渔夫,与一条巨大的马林鱼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搏斗的故事。
推荐理由:
书中的老人曾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正是海明威借老人告诉读者的本书的主题。
第四篇: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 教案
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讲述读书故事、交流读书体会、好书推介、说读书名言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表达、倾听和与他人交往沟通等能力,促进学生养成多读好书的良好习惯。2.进一步认识自己的读书观。
3.通过学习和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阅读的水平。教学重难点:
1.认识读书的重要性,积累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了解名人读书的方法和经验,了解网上阅读的重要性
2学会就主题进行交际并能悉心倾听对别人的交际过程进行恰当的评价。学情分析:
现在,课业的负担使许多中学生疲于应付作业、考试,很少有时间来阅读课外书。即使读课外书,绝大部分也是与课程有关的辅导书。同时,随着电脑的普及,不少中学生都沉迷于网络,把大量的课余时间花费在网络上。有不少学生即使看与课程有关的课外书,内容也多是娱乐、网络、武侠、游戏等。课时分配
第2课时
(共3课时)课
型 综合性学习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
首先请同学们观看几幅图片,看看:你认识它们吗?(学生根据图片回答)这些名人、名胜古迹跟我们相隔了遥远的时空,可我们见到它们却像见到了老朋友,你是通过什么渠道认识了解它们的?
是的,书能引领我们跨越时空的界限,领略古今的风情,使我们“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因此,我们不仅要好读书,而且要读好书。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翻到本单元综合性学习,请同学们齐读前言。
二、看名人读书 活动一:读书名言
古今中外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写下了大量精彩的读书名言,你知道哪些呢?谁来说说?请同学们汇报自己搜集的情况。老师这有一组名言,邀同学们一起来感受领悟(找生读)书是一扇窗户——高尔基说:“每一本书,都在我面前打开了一扇窗户。” 书是良药——汉朝刘向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书是阳光——莎士比亚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
依照上面的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方法,写出你对书的认识。同桌之间互相交流一下。
书是________——我说:“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名人 读书经验
读书也要掌握一些方式方法,名人的读书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你知道 的名人读书经验有哪些?选择其中的一条来推荐给同学们。老师这里有一些读书经验送给大家,希望与你们共勉。(齐读)理学家朱熹的“三到法”,读书时要:心到,眼到,口到。
大教育家孔子的“学思结合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史学家顾炎武的“ 新旧法”:每年用三个月复习旧知识,其余时间学新书。苏轼说:“读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英国弗•奥斯本说:“与其匆匆博览百本,不如彻底消化几本。” 希望这些读书经验对你的读书会有所帮助。活动三:名人读书故事
这么多的经验不是他们在一朝一夕中总结出来的,他们是在孜孜不倦地读书中得来的,他们身后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请同学们把你知道的名人故事讲给你的小组成员听,其他成员谈感想。
推荐四名学生在全班讲名人读书的故事,其他同学说感受。
三、谈我们读书
这些名人在获取知识的时候,经历了这样多的磨难,但是他们靠着勤奋执着,最终成为人们敬仰的人,同学们对他们渴求知识的精神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那么在衣食无忧的今天,同学们自己的读书情况又是怎样的呢? 1 .出示读书调查问卷,分组完成调查报告,小组长汇报调查结果。
2.师:看来,我们课外阅读的情况不容乐观,大家是否认为课外阅读妨碍了学习而不去读呢?下面我们针对“课外阅读是否有 必要”来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小组交流一下看法。小组推荐代表发言。3.辩论:网上阅读利弊
师:21世纪的今天,有了一种更方便的阅读方式——网上阅读,那网上阅读是否真的很好呢 ?请各小组之间拿出一个意见,一会儿我们正方反方进行辩论。小组派代表进行辩论。
师:网上阅读有利又有弊。的确如此,即便是人也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更何况是网络那虚拟的空间呢?但人是有主观能动性的,只要我们好好把握自己,严于律己,网上阅读将带给你一片广阔的新天地
四、读书计划
在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我们阅读的资源更加丰富,阅读方式更加的多元化,而且读书对我们大有益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读书呢?所以,从今天开始,让我们重新规划我们的读书计划,开始我们的读书之旅吧!这也是老师给你留的一 份
课后作业:制定一份读书计划。结束语:
愿同学们以名人为楷模,以班上爱看书的同学为榜样,多读书,读好书,你的生活将因 此而更精彩!你 的心灵将因此而更加丰盈!
第五篇:综合性学习《少年正是读书时》教案
备课大师网------语、数、外、理、化:在线备课,全站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综合性学习
少年正是读书时
一.有关读书的典故 你知道它们与谁有关吗?
头悬梁、锥刺股------------(孙敬、苏秦)囊萤映雪-------------------(车胤、孙康)凿壁偷光-------------------(匡衡)韦编三绝-------------------(孔子)程门立雪-------------------(杨时)
(一)悬梁刺股:发音:xuán liáng cì gǔ。释义:形容刻苦学习。
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汉朝有个叫孙敬的人,从小勤奋好学,他每天晚上学到深夜,为了避免发困,他用绳子的一头拴柱头发,一头拴在房梁上。战国时,有个名叫苏秦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便刻苦读书。每当深夜读书时,他总爱打盹。于是,他就在自己打盹的时候,用锥子往大腿上刺一下,以提精神。孙敬和苏秦的故事感动了后人,人们用“悬梁刺股”来表示刻苦学习的精神。
(二)车胤囊萤/孙康映雪
1.车胤囊萤我国晋代有个清贫好学的车胤,从小爱读书,但他家里很穷,点不起灯,于是,他就用很薄的纱布,做了个小口袋,把萤火虫捉来放在里面,晚上便利用闪闪荧光来勤奋读书。
2.晋代孙康因为家贫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他觉得非常可惜,白白地浪费光阴。一天外面下起了很大的雪,半夜梦醒,见一丝亮光从窗缝里钻进来,原来是大雪映出来的,他起身对着亮光看起书来。经过他夜夜刻苦努力终于成为饱学之士。
(三)凿壁偷光
晋朝人孙康从小喜欢读书,贫穷。为了维持生计家人不得不在白天都干活,孙康年纪小,但是不例外。白天没有时间,晚上家里没有灯不能读书。孙康问父亲:“为什么别人家里有油灯,而我们没有呢?”父亲回答说:“油灯很贵,咱们要买油灯全家都要饿肚子。”小孙康很懂事,从此就不再提此事。
读的书都是 借的,又很讲信誉,到时间一定要还,常常因为没有时间看书而发愁。他曾经尝试在月光下读书,但是太暗,眼睛疲劳。
有一年冬天,下大雪。月光皎洁。他忽然发现,书上的字在雪地里看得很清楚,孙康非常高兴,忙坐雪地里看书,坐累了就躺在雪地里,映着雪的反射光线读书。此后,每遇到下雪,孙康不顾严寒,躺在雪地里读书,时间长了手脚都长满冻疮,但是通过这种方法他读了很多的书。最后官拜御史大夫。许多人知道这个故事之后,感动得泪流满面。
(四)韦编三绝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xiexiebang.com/ http://www.eywedu.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