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捺画的书写教学设计(精选)
《捺画的书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捺画的书写方法,认识捺画的两种形式。
2、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区别捺画在汉字不同位置的书写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捺角的书写。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撇的书写方法,今天我们学习捺画的书写。
2、新课:
捺画有两种写法一种叫斜捺,另一种叫平捺。
大家能说一说这两种笔画在些字中见到过吗?
斜捺:木
大
文
人
八
平捺:边
过
辽
这
送
3、示范书写
很好,现在请大家看老师示范捺画的书写方法。注意看老师在书写时是怎样落笔和收笔的。
4、学生练习:
在自己的纸上书写捺画,说一说你在书写时有什么困难。谁能帮助解决这些困难,可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5、观察分析 捺画在汉字不同位置的写法,进一步体会两种捺画书写的方法。
人
八
本
木
合金
奋
查
发
文
爬
过
辽
说一说这些带有捺画的字,有哪些不同,你觉得这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6、指导书写:
大家说得不错,今天我们就在这些字中挑几个字来练习。提示大家在读帖的过程中不仅要看字的各个笔画,还要认真观察整个字的布局。
开始写字。
学生先调整坐姿,进行读帖,听音乐起开始书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四、反馈成果:
在指导书写的同时,挑选需要展示的作业,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让学生评价。
教学反思
在我所讲的三年级写字课《捺画的书写》是一节创新课,此课的创新点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观察字形、笔画、结构,找出书写的方法,书写的问题,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找到改正的方法,从而实现学生自主的学习目的。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备课时,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是新课环节。我在向学生展示新笔画“捺画”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大家仔细观察新笔画,说一说两个捺画有什么不同? 孩子们很快找到了两个捺画的不同,角度、形态、位置。这一环节很顺利的完成了学生认识笔画的任务。因此我只进行了笔画的示范书写,之后立即进入学生书写练习的环节,由于他们自己找到不同点,也就是捺画的书写要点,故而在练习中没有太多的问题出现。
第二是在展示的环节。我挑选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让学生们观察比较这些作业,说一说有哪些优点与不足,想一想可以怎样纠正?这一次,学生们天的比较多的是不足,他们都能找出斜捺和平捺的书写上的问题,一部分学生还能就这些问题提出改进的办法。
第三是书写练习后的讲评。过去的讲评环节都是教师就一些好的作业进行评价,然后让学生想这些好的作业学习。这样的模式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学生是被动的听、看,甚至有的学生在这个环节已经不再关注任何内容,开始想其他的事情或是收拾物品了。我在这个环节中,把所有的说话权都给了学生,让他们观察比较同学的字,说一说你在书写时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学生在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也在认真的听别人怎样的评价,让他们成为这个环节的主人是我设计这个环节的主导思想。事实上,他们在讲述的同时真正找到了本节课的重点:书写捺画时,斜捺要注意角度,太直、太斜都不行;书写平捺是起笔不能高,捺角要顺势写出。
提过这次课的设计及实施,我深切地感受到学生的能力是不能忽视的,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时,不能是被动的载体,而是要激发他的主动感知自己去求知。让他们主动的求知,会使得他们的所有感官充分的被调动起来,从而达到最佳的状态,获取最多的知识、技能。纵观这节课,虽然在环境上有一些想法,并进行了尝试,得到了较好的效果,但不足和缺点非常多,例如:教师的语言不够亲切,感染力不强;环节安排时间应更合理等,都有待今后继续探索,不断改进,让自己的水平不断提高。
第二篇:捺画的书写教案
《捺画的书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捺画的书写方法,认识捺画的两种形式。
2、引导学生运用对比的方法,区别捺画在汉字不同位置的书写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捺画的书写。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撇的书写方法,今天我们学习捺画的书写。同学们在学习写字、学习书法时会听到一个词,叫一波三折,一波三折就是指捺画的写法。
2、新课:
捺画有两种写法一种叫斜捺,另一种叫平捺。
大家能说一说这两种笔画在些字中见到过吗?
斜捺:木
大
文
人
八
平捺:过
辽
这
送
边
3、示范书写
很好,现在请大家看老师示范捺画的书写方法。注意看老师在书写时是怎样落笔和收笔的。
4、学生练习:
在自己的纸上书写捺画,说一说你在书写时有什么困难。谁能帮助解决这些困难,可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书写的。
5、观察分析 捺画在汉字不同位置的写法,进一步体会两种捺画书写的方法。
人
八
木
合金
奋
查
发
文
爬
过
辽
返
越
处
说一说这些带有捺画的字,有哪些不同,你觉得这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6、指导书写:
大家说得不错,今天我们就在这些字中挑几个字来练习。提示大家在读帖的过程中不仅要看字的各个笔画,还要认真观察整个字的布局。
开始写字。
学生先调整坐姿,进行读帖,听音乐起开始书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四、反馈成果:
在指导书写的同时,挑选需要展示的作业,将学生作业进行展示,让学生评价。
教学反思
在我所讲的三年级写字课《捺画的书写》是一节创新课,此课的创新点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观察字形、笔画、结构,找出书写的方法,书写的问题,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找到改正的方法,从而实现学生自主的学习目的。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备课时,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第一个是新课环节。我在向学生展示新笔画“捺画”后,提出了一个问题请大家仔细观察新笔画,说一说两个捺画有什么不同?
孩子们很快找到了两个捺画的不同,角度、形态、位置。这一环节很顺利的完成了学生认识笔画的任务。因此我只进行了笔画的示范书写,之后立即进入学生书写练习的环节,由于他们自己找到不同点,也就是捺画的书写要点,故而在练习中没有太多的问题出现。
第二是在展示的环节。我挑选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让学生们观察比较这些作业,说一说有哪些优点与不足,想一想可以怎样纠正?这一次,学生们天的比较多的是不足,他们都能找出斜捺和平捺的书写上的问题,一部分学生还能就这些问题提出改进的办法。
第三是书写练习后的讲评。过去的讲评环节都是教师就一些好的作业进行评价,然后让学生想这些好的作业学习。这样的模式没有任何的实际意义,学生是被动的听、看,甚至有的学生在这个环节已经不再关注任何内容,开始想其他的事情或是收拾物品了。我在这个环节中,把所有的说话权都给了学生,让他们观察比较同学的字,说一说你在书写时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这些问题的。学生在发表自己的意见同时,也在认真的听别人怎样的评价,让他们成为这个环节的主人是我设计这个环节的主导思想。事实上,他们在讲述的同时真正找到了本节课的重点:书写捺画时,斜捺要注意角度,太直、太斜都不行;书写平捺是起笔不能高,捺角要顺势写出。
提过这次课的设计及实施,我深切地感受到学生的能力是不能忽视的,学生在获取知识、技能时,不能是被动的载体,而是要激发他的主动感知自己去求知。让他们主动的求知,会使得他们的所有感官充分的被调动起来,从而达到最佳的状态,获取最多的知识、技能。
第三篇:捺画的写法
捺画的写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
1、掌握多种捺画的写法。
2、掌握汉字的构字原理,写好带有捺画的字。
3、体验书写的乐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字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捺画的运笔方法。
三、教学难点:捺画的轻重变化规律。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交代任务
1、复习写字要求,背诵《写字歌》。
2、课件滑梯图,看看滑梯特别像我们汉字的哪个笔画?(捺画)导入新课。
3、揭示本堂课的学习任务。
(二)、学习新课,突出重点,点拨难点
1、捺画的分类:斜捺、平捺、反捺。
2、教学斜捺的写法。
(1)、观察形态,说出书写规律,(轻顿笔,行渐重,捺角处,停一停,慢出锋)
(2)、师范写斜捺,生观察,感受捺画的运笔方法以及它的轻重变化之美。
(3)、生练习写斜捺。
(4)、掌握构字的原理,写好带有斜捺的字,通过写字学做人。
3、教学平捺的写法,方法同斜捺的教学方法,重点学习走之儿旁的写法。
4、教学反捺的写法
(1)、教学反捺的应用规律。一个字中出现两个捺画,通常把不是主笔的捺画写成反捺。
(2)、反捺的写法教学同斜捺。
(三)、课堂练习,指导写字,掌握技巧 写自己喜欢的带有捺画的字,教师巡视指导。
(四)、名帖欣赏,激励学生,刻苦练字
1、师导入:其实在不同的字帖当中,捺画更是千姿百态,很值得欣赏。
2、学生欣赏带有捺画的名家字帖。
3、师总结:同学们,“业精于勤,荒于嬉”,如果你们用心练字,相信你们都能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
第四篇:《平捺》教学设计
《平捺》教学设计
纯化镇中心小学
孙建波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在描红、临摹中准确掌握平捺的书写要领,学会书写平捺。通过直观演示、讲解,了解平捺的书写方法。
2、通过描红、双钩填墨、示范的方法,能够初步临摹带有平捺的汉字“之”,感受书法中的……?。
3、认识我国书法史上优秀的书法名作和书法故事,激发学生热爱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学习重难点:
1、认识平捺的基本形态和特点。
2、了解并掌握平捺的书写方法,能规范的书写平捺,感受书法中的……?。
教学准备:
课件
笔墨纸砚
毛毡
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
同学们,良好的坐姿习惯是我们学好书法的基础,在上书法课之前我们一起再来复习一下写字时的正确姿势:
头正、身直、肩平、臂开
(把正确的写字姿势以录像的形式展示出来——找两个孩子一边做着姿势一边录像中解说着,课堂上的孩子边看边纠正自己的坐姿等姿势。)
导入课题
1.出示带有平捺笔画的例字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撇画,认识了富有长短、斜正、曲直变化的字,同学们再来仔细观察这几个字,说一说这几个字中都有哪个共同的笔画?
2.好,本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捺画(板书“捺”)
3.出示斜捺和平捺的图片,比较两个笔画有哪些不同?(它们的斜度不同,这节课我们先一起来学习斜度小的平捺,板书“平”)
学习过程
(一)慧眼识珠,认识平捺的特点
古人云:意在笔先,意思是说在写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之前先要把它的来龙去脉弄清楚,在本节课,也就是在写之前把这个笔画的特点搞清楚,这是我们写好书法的关键,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帖。
1、出示比较直的平捺和规范的平捺,在我教书法的过程中经常有一些同学将捺画写成这样的,同学们比较一下,它和规范的平捺有什么区别?(平捺有曲折,借机讲解平捺的一波三折)
2、出示没有轻重变化的平捺和规范的平捺,看一看这两个笔画有哪些不一样呢?(一个有轻重变化,一个没有轻重变化,借机讲解平捺是由轻到重再到轻的过程。)
3、在书法中,每一个笔画我们都可以用双轮廓线将其描绘出来(边讲边描绘),同学们请看平捺的下部轮廓线有什么特点?它的上部轮廓线又有哪些特点呢?(下部一波三折有弯曲,上部比较直)
小结:刚才老师带领同学们分析了平捺斜度平缓、一波三折,由轻到重再到轻的粗细变化,下部曲折上面直的特点,这个过程就是读帖。
(二)用笔为上,学习书写技巧。
1、下面同学们试着写一写捺画(音乐起),看看能不能把这种姿态用毛笔去表现出来呢?
2、(教师实物展台展示学生作品,指名点评)同学们觉得自己写的怎么样啊?历朝历代的书法家们都在强调,书法当以用笔为上,说明书写的方法是我们制胜的第一法宝。
3、(下面看老师再来书写)实物展台示范书写
(1)
毛笔顺势入纸。
(2)
顿笔调锋后向右下行笔,边行边按。
(3)
在捺脚处变为横向行笔,边行边提,慢慢出锋。
(将上面的三点投影出示,学生边读教师边再示范两遍)。
(三)用笔不易,循序渐进学书写
1、我们都知道笔画构成了汉字,下面我们来观察这三个字中的平捺有什么差别?(长短不一,斜度有微微的差别)
2、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但同学们不要灰心?,因为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曾经说过“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意思是说同一个笔画的形状会因为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字有不同,但是它的书写方法是一样的,同学们请拿起手中的毛笔,用我们刚才的书写方法在红色的平捺上描红,注意要一笔写成,不要写不够,也不要将墨写出笔画。
3、再将平捺在毛边纸上书写两遍(音乐起)
(孩子们再来写捺画两遍,还是找刚才那位学生上来展示,点评,此环节目的在于表现出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学生的进步。)
4、学生展示,点评,老师总结。
(四)学以致用,临摹课本例字
同学们天资聪慧,一会儿就把平捺写的有模有样了,想不想施展一下自己的本领呢?下面我们来尝试写一写字啦!
1、用我们学过的读帖方法,(投影出示“道”这个汉字)按照描红、双钩添墨,临摹的步骤规范的书写“道”这个字。
2、学生观察,来说一说写“道”这个字要注意些什么?
3、好!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练习纸,先描红再完成我们的作业纸(出示的练习纸有一个需描红的道字,作业纸是带有“道”的四个字或两个字的词语,教师写好其他字,空着道字)?
4、学生再次进行临摹练习(音乐起)
看着同学们刚才那么认真地在书写,老师也……?(此处根据自己的习惯措句)出示“道法自然”四个字,同学们将写好的词语(作品)展出。教师根据“道法自然”给孩子们引申学习书法的方法。……?
(五)勤能补拙,书山有路勤为径
短短的时间,同学们已经将平捺这个笔画写的神采奕奕了,这说明正确的学书方法是多么重要啊,但是仅仅方法正确就能学好书法了吗?(引入王献之学书的故事,最好以动画形式)看来学习书法还要勤奋啊。
(六)感受魅力,总结课堂
这节课我们通过读帖、临写、创作,学会了捺画的书写要领及在字中的书写特点,并能运用到创作中,还懂得了书法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仅靠课堂还要课下努力。让我们带着对书法的狂热追求走进浩瀚如海的书法海洋中感受书法的伟大魅力吧!
第五篇:练习书写含捺的字
《练习书写含捺的字》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捺的写法。
二、教学目标。
1.学练平捺、斜捺及带捺的例字。
2、通过教师引导、范写指导和学生观察、书空、描写、临写及师生评改,以使学生的眼、手、脑在写字方面的技能谐调发展。
3、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使学生从中受到民族文化的熏陶。
4、激发学生练习写字的兴趣,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三、教学重点:教学生学会平捺、斜捺的写法。
四、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使其爱写字并能积极主动地去练习写好字。
五、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几幅优秀的书法作品让学生欣赏,并且相机提出问题:你喜欢其中的哪一个笔画?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板演学生笔画,学生跟随教师书空基本笔画达到复习的目的,如果学生提到了“捺”画,教师由此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板书课题:捺的写法
(二)、教写捺画。
1、学习捺的形态特点。
(1)设问:“捺有几种?”(平捺、斜捺)
(2)判断: “这是什么捺?”(板书:平捺、斜捺)
引导学生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指出捺像什么?指名回答,教师对说的好的同学给予鼓励。
(3)比较异同:“仔细观察比较平捺、斜捺的书写特点?”
2、教师讲解捺的书写要领并总结儿歌:(1)、教师讲解捺的书写要领。
书写每一个笔画都要有起笔、行笔、收笔,不能平拖或平划;要有轻重变化。
斜捺,下笔较轻(轻落笔),向右下由轻到重行笔,行至捺脚处重按笔,然后向右水平方向由重到轻提笔拖出,收笔要出尖。
平捺,写法同斜捺,但下笔时先要写一小短横,然后再向有下(略平一些)方向行笔。
(2)教师边讲解边板演,学生随教师书空,教师在此重点强调捺脚的书写。
总结儿歌:斜捺滑梯样,平捺像波浪,轻起右下行,捺脚像大刀。(3)学生在田字格本中练习书写,教师纠正学生书写不正确的姿势。(4)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笔画,先找几份优秀的作品让大家来学习,然后再找几份有明显错误的出示,同学间评议一下,并且帮助这几名学生纠正错误。
(三)、字中练习书写捺画。
过渡语:谁能说出几个带有捺画的最简单的字?指名说一说,引出要练写的字。
1、学习书写带有“斜捺”的字:人、木
(1)师生共同商讨“人”字的写法:撇和捺相交处成直角,而且两笔才长度差异不宜过大,撇略长于捺。在此教师要结合人体自身的站立情况进行讲解,并进行思想教育:要堂堂正正地做人。(2)教师在黑板上书写“人”字。(3)在田字格中示范,学生练习书写。(4)学生在本上练习书写。(5)小组内评议。
(6)展示部分学生作业,评议(7)自主练习写“木”字,小组评议。
2、学习书写带有“平捺”的字:之、这
(1)学生观察读字,分析例字中分别用的是哪种捺。(2)独立临写。
(3)教师桌间指导,发现共性问题集中指导。(4)范写难字写法:
(5)展示部分学生作业,引导学生发现书写中存在的问题;(6)教师示范指导书写要领;(7)学生再练提高。(放音乐)
(四)、句中练习书写。(适合中高年级)
过渡:同学们我们不光要用好田字格,还应该用好笔记格。
1、教师出示: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塘自在香。
2、教师讲解书写要求:字的间距适中,每个字的大小要相等。
3、学生随教师书空后在练习本上书写。
(五)、总结:提出希望,评出优秀奖、进步奖,把佳作在黑板上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