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一音乐 长沙花鼓戏教学设计
《走近花鼓戏》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湖南花鼓戏的发展历程及艺术特点。
2.在欣赏的过程中,能积极地学唱长沙花鼓戏片段,感受花鼓戏的韵味,初步探究花鼓戏的旋律特点及形成原因。
教学重点:感受长沙花鼓戏的地方特色及其韵味。
教学难点:在听、唱的过程中,了解长沙花鼓戏的风格特点。教学过程:
导入
师:同学们平时听的音乐大多是流行音乐,现在越来越多的流行音乐中加入了戏曲的音乐元素,(举例)像周杰伦、王力宏的歌曲中就有很多,那么同学们了解戏曲吗?你们知道的剧种有哪些?
生:京剧、黄梅戏、花鼓戏、豫剧、越剧等。1.师唱《洗菜心》,请学生判断
师:看来们对戏曲还是有一定了解的,能够说出来,肯定是也听过一些,那下面老师来唱一小段,请你们来判断我唱的是哪一种?(师唱)
生:花鼓戏
师:你们是怎么判断出来的呢? 生:方言、曲调
师:那同学们知道唱花鼓戏吗?你们还了解哪些花鼓戏的知识呢? 生:(唱刘海砍礁、补锅)(出示花鼓戏名角的剧照)
一、简介花鼓戏及湖南花鼓戏的伴奏乐器
师:花鼓戏的剧目有很多,那花鼓戏是我湖南特有的地方戏吗?
师:是中国传统戏曲的一部分。它流行于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等省。都是用各地的方言演唱,音乐风格也各不相同。既然都是用方言演唱的,那我们湖南的方言是不是都差不多呢?(举例)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天,所以湖南的花鼓戏又分为长沙花鼓戏、常德花鼓戏、衡阳花鼓戏、岳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等等,它们的音乐风格差不多,就是使用的方言不同,你们觉得哪一种影响力最大呢?(生:长沙花鼓戏)流行于长、株、潭等地区的长沙花鼓戏是最具影响力的。今天我们就来了解长沙的花鼓戏。
我刚刚放的伴奏音乐中出现了哪些乐器呢?再来听一点点。(师播放音乐)
(生:唢呐„鼓„二胡)我们先来听听二胡的音色。(播放《光明行》片段)我们再来听听这种拉弦乐器的音色,相同吗?音色怎么样?(《手拉风箱》伴奏视频片段)
生:声音浑厚
这种乐器叫做“大筒”,又称“花鼓大筒”,它是是湖南花鼓戏主要的伴奏乐器,它形似二胡,以竹筒蛇皮制作,因琴筒比二胡筒较大较粗而得名。
大筒是主要乐器,伴奏时用于托腔保调;唢呐主要用于吹奏过门。
二、欣赏地花鼓《十月望郎》
湖南的花鼓戏有着两百多年的历史,它源出于民歌,两百多年前就有很多民歌,像山歌、小调等在民间流传,因为要在台上演出,所以就把这些民歌结合戏一起搬上了舞台,最初形成了地方花鼓-----有的叫地花鼓、有的叫打花鼓、有的叫花鼓灯。小时候过元宵节的时候我就看过,现在在农村还有,同学们看过吗?
戏曲中的角色通常会很多,所以根据男女老幼、俊丑正邪可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末后来归于生行。
下面我们先来欣赏一段地花鼓《十月望郎》,请关注这段表演中有哪几个角色呢?(生:旦角和丑角)
这种表演有点类似于东北(二人转),用方言,歌舞并重。长沙花鼓戏在地花鼓阶段,是从“两小”(小丑、小旦)到“三小”(两小加小生),再从“三小”发展到多种角色。但以“三小”为主,至今仍是长沙花鼓戏的重要特点。(图片展示)
三、欣赏《刘海砍樵》片段
师:像刘海砍樵中就是小生、小旦为主,那么刘海砍樵到底讲的是什么样的故事呢?有没有同学知道?(讲故事:以砍柴为生的樵夫刘海住在常德武陵丝瓜井,家有双目失明的老母亲,生活非常贫困,但他忠厚和勤劳,赢得了狐仙胡秀英的爱慕,一日刘海上山砍柴,遇见胡秀英,胡秀英向刘海吐露爱慕之情,刘海觉得双方贫富相差悬殊,当即拒绝了她。但后来胡秀英表示愿意与他过贫苦的生活,并好好侍奉双目失明的婆婆,于是,二人以柳树为媒,山作证,结为夫妻,双双转回家中。)同学们熟悉的对唱部分就是二人结拜之后所唱的,除了对唱部分你们还看过其他片段吗?今天我就选取了剧中另外一个片段给大家来欣赏,在感受花鼓戏魅力的同时也请大家关注一个问题:演员表演时都采用了哪些形式?
(欣赏《刘海砍礁》片段)
师:演员都采用了哪些表演形式?(唱、对白、舞蹈,花鼓戏中的武戏是比较少的)师:对白(语言)有什么特点?(风趣幽默,贴近人们的生活)音乐特点:唱腔与过门相结合
四、花鼓戏的唱腔(正调与小调)
一开始我请同学们辨听的时候,可能有的同学才听到伴奏的旋律就判断出是湖南的花鼓戏了,这是为什么呢?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长沙花鼓戏的唱腔,从中去找寻这个答案。<一>川调
1.欣赏十字调《小刘海》
师:长沙花鼓戏的声腔主要分为“川调”、“打锣腔”和“小调”三大类。我所唱的《洗菜心》就是花鼓小调,小调通常是由湖北或外地传唱到湖南然后经过了人们的加工,所以小调的曲调优美、旋律流畅,而湖南的花鼓小调有一个很有特色技巧----打花舌,有很多曲子中都有打花舌--(师唱《放风筝》)
小调的旋律、节奏都变化较大,基本上各自保持原来的民歌结构。而“川调”、“打锣腔”都有较固定的声腔格式、旋律特点,我们接下来欣赏川调中的《张先生讨学钱》。1.宁乡讨学钱调《张先生讨学钱》 a.播放视频 b.学唱
c.找主音(提示:一般是句末的那个音)6 .师:旋律中多用哪几个音,有什么特点?(音乐与语言密切的结合,更容易产生共鸣)2.川调音乐特点:宫 羽调式6 1 3 5,.<二>打锣腔
1.欣赏《嫂子调》
打锣腔源于哼歌及劳动号子,原来仅用锣鼓、唢呐伴奏,人声帮唱尾腔,得名打锣 2 腔,现在基本取消了这种帮腔形式。a.播放视频
b.哼唱过门音乐 c.找主音 5 .3.打锣腔音乐特点:徽 商调式5 .1 2 3 小结:花鼓戏的内容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音乐与方言密切结合 <三>辨听
《瓜子红》(小调)《小刘海》(川调)
《秦氏雪梅坐草堂》(嫂子调)《我好荒唐》(川调)
五、小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长沙的花鼓戏,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长沙花鼓戏的特点。
表演:以“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特色。
内容:反映民间生活为主,多以生产劳动、爱情或家庭矛盾为题材,语言:生动、幽默诙谐,通俗易懂,富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唱腔:长沙花鼓戏的声腔主要分为“川调”、“打锣腔”和“小调”三大类。
六、拓展
同学们平时看电视看得比较多,现在有很多娱乐节目也在大肆推广我们的传统戏曲,如《天天向上》《越策越开心》当中都多次请过一些戏曲演员来表演,其实光我们湖南的戏曲剧种就有很多,比如湘剧、巴陵戏、祁剧、湘昆剧等等。湘剧是我们湖南特有的地方戏剧种,最后留给大家一个作业,请大家思考,湘剧和花鼓戏同样是方言演唱,但花鼓戏却更为人们所熟悉和喜爱,这是为什么?希望同学们课后多去了解去学唱我们的传统戏曲。(播放湘剧片段)下课!
第二篇:花鼓戏教学反思
常德花鼓戏引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之反思
武陵区工农小学 谢英文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又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的戏曲剧种有三百多个,剧目更是浩如烟海,数以万计。但我们的学生大部分对戏曲不感兴趣。让学生了解戏曲,熟悉戏曲,不仅能增长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艺术素质,还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为此,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除了对选入的戏曲进行教学外,我校还自主开发研究了市级音乐课题《精选本土音乐,丰富小学音乐课程资源的实践研究》,并且编写了音乐校本教材《乡韵》,常德花鼓戏是其中的教学内容之一。
常德花鼓戏是我们常德的代表剧种,是常德的本土音和传统音乐,同学们相对来说比较熟悉,但很少有同学去学唱,去表演。为了搞好花鼓戏的课堂教学,我在课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一、经常和音乐组的成员在一起积极商讨、交流花鼓戏的教学方法;
二、广泛收集花鼓戏素材。由于本人有一定的乐器演奏特长,和民间艺术团的成员接触较为频繁,所以本人经常利用教学工作之余,借用这层关系,向民间艺术乐团的演员讨教,了解收集花鼓戏资料,并且摄制了大量的音像资料,为实施课堂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积极精选、整理、改编花鼓戏,适时引入音乐课堂教学。如在课题研究中我收集到了“地花鼓”的一些曲目,我们课题组的成员一经斟酌,觉得有些内容健康,曲调简短活泼,完全可以引入音乐课堂,于是马上加以整理创编,这两个曲目《赞家乡》和《灯笼舞》经改编后,既保留了地花鼓原汁原味的地方音乐特色,又符合课堂教学的需要,同时又适合学生演唱。
在把花鼓戏引入课堂时,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力求新颖直观,同时也借助一些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和设施,用以激发学生学习本土音乐的乐趣。如我在教学常德花鼓戏的教学时,首先把摄制和收集的有关常德花鼓戏的音像资料展示给学生,条件允许时还把民间演员请进课堂进行现场表演,学生既学会了演唱,又感受到了和以往音乐课截然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兴趣高涨,同时还因受到了家乡音乐的熏陶,激发起了学生探究家乡音乐的热情,以及热爱自己家乡的思想感情,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反思近一年来的教学,我认为在花鼓戏教学中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还值得继续努力,如: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下到田间、地头收集本土民间音乐、以及向民间艺人请教的机会较少,以至对花鼓戏的精髓把握得不是很好,在教学中教得不够十分到位;由于花鼓戏非常有地方特色,并且对表演者的要求较高,而我对花鼓戏表演技艺掌握的不是很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虽高,但因为教者的关系,课堂上气氛虽活跃热闹,但对花鼓戏学得不那么扎实,只是基本了解,有些内容没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地了解花鼓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需要一定的音像资料,但收集、制作有一定的难度,即使有一些也不怎么完备,这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从学生角度而言,大部分学生学习花鼓戏的积极性都很高,但是部分同学缺乏一定的音乐基础和舞蹈表演的基本功,在课堂上表现本土音乐时的表情处理等不够到位,致使花鼓戏的独特风格和魅力得不到充分的展现和诠释;另外,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内容――本土音乐课外活动,暂且开展得不够,没能很好得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等等。这些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尽力克服,争取把民间音乐的精髓把握好,让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让我们的传统音乐得以传承和发扬。
民族音乐就像春天的雨露滋润了同学们渴求知识的心田,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世界,使他们的审美和鉴赏能力得以提高。听民族音乐也越来越有味。他们觉得:真正的艺术珍品,能够代表一个民族的珍品,是不会被穿梭般的时光磨去那夺目的光彩的。
民族音乐教育是一个持之以恒的教育,它既能开拓学生视野,又能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进一步增强民族自豪感使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民族,更加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第三篇:《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
------------------
一、设计理念:引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形象美和境界美,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的教育;引导学生领会作品中体现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实现以“立人”为本教育新境界。
二、教材分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这篇作品是第一课,所以给学生介绍最基本的相关概念,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诗歌鉴赏方法,启发学生要知道怎样去鉴赏诗歌就尤为重要。此外,这篇作品是自读课文,所以重在启发和引导,给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引导学生充分感受作品,特别是对“情感”的感受应是重点。第三,这篇作品的体裁虽然是词,但内容是新的,所以应当挖掘作品的人生启迪。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这篇作品较为熟悉,字音和词义应无大碍,且已经基本理解作品,所以拓展延伸很有必要;此外,学生初中已经学习过《沁园春 雪》等毛泽东诗词,且已有一定的诗歌鉴赏能力,所以教学目标不能仅仅定位在感知诗歌内容的层面。注重从方法上引导学生总结鉴赏诗歌的一般规律应是贯穿课堂的一根红线。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诗歌;感知诗歌中的形象美和境界美。
简单学习网最新讲座:
王大绩讲现代文阅读 王大绩讲高考作文 王大绩讲语段压缩
王大绩讲文言文阅读 王大绩讲诗歌鉴赏 王大绩讲句式仿用
2、情感目标:感受抒情主人公的博大胸襟,学习心系天下的人生大境界。
3、能力目标:学会朗诵诗歌的一般方法;掌握鉴赏诗歌的步骤。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形象美和境界美。
2、难点:引导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和步骤;
六、教学方法
1、教法:朗读法、创设情景法、讨论法。
2、学法:点拨发、示范法。
七、教具、学具:ppt课件、mp3朗诵。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
语
授
课
小
结
反馈练习
作
业
九、板书设计:
艺术境界→壮景与豪情统一
崇高
人生境界→个人与国家统一
第四篇:《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一、导入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沁园为东汉汉明帝为他的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园址位于焦作西北部的沁河出山口一带。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然变相强夺公主田园,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叹之,渐成“沁园春”这一中国文人所钟爱的词牌。
沁园春以一百一十四字为正格。上片四平韵,下片五平韵。前人认为换头句第二字有人用暗韵,实系偶合。上片第四句第一字和下片第三句第一字,必须用一字豆领以下四句,而所领四句例须用扇对。
什么是"一字豆“?
按古籍的说法:一句为“句”,半句为“豆”。
在词里“一字豆”是词的句法特点之一。“一字豆”是指由一个字,领出后面若干句子(词组)。因之,“一字豆"也称“一字领”或“领格字”。领字与被领字之间在朗读时,应稍加停顿,例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在朗读时是这样的:“看——万山红遍,…。“看”字要稍加停顿,然后继读下文。
词中为什么要设“一字豆”?这可能与词调的音乐拍节有关,它类似于音乐的“休止符”。词与音乐分离以后,在朗读时依然讲究错落有致,而“一字豆”恰在这方面起着引领的作用,听起来感到抑扬顿挫,铿锵悦耳,韵味十足,因而是不可忽视的。
二、文本赏析
1、求同。自主诵读《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请学生试着寻求两者的共性。
以豪情为基调,上片侧重写景,下片侧重抒情
学生朗读《沁园春·长沙》中凸显豪情的句子
2、存异
一为冬景,一为秋景。
3、整体感知
题目为“长沙”,那么毛泽东写的是长沙哪里的秋景?橘子洲头。
橘子洲头在哪里?湘江中。
跟谁一起去的?自己一人,词中交代“独立”。
这地方他是第一次来么?不是,“携来百侣曾游”。
站在橘子洲头,毛泽东看到了什么?
着一“看”字,领起“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其中“遍”“尽”“透”“争”“击”“翔”“竞”等词更多烙上了词人主观的印记。宏大意象、范围修饰词、张扬生命动力的动词,为读者展现了多维多元立体的生生不息的世界,每一种生命都极具动态、色彩。
问:首先,我们看到的是词人对于什么的描写?
明确:山峰
问:是怎样描写的呢?用了哪些修饰词?
明确:红遍、尽染
问:给人一种什么感?
明确:遍:红之广。染:人工染成。一种壮美之感跃然纸上。
问:还描写了?
明确:漫江。碧:碧绿是生命、生机的象征。
问:还有对于湘江水上什么的描写?你又能读出什么?
明确:百舸争流。
问:回过头来看“舸”是怎样的?
明确:“百”、“争”。
问:一派什么景?饱含什么情?
明确:千帆竞发、争先恐后。意气奋发、昂扬向上。
问:请同学们讨论并分析上阙中剩余的景物,我们一起做总结。
明确:鹰,击:展翅奋飞、迅猛有力。鱼,翔:似水中飞,轻松自由。
这样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景色正是词人乐观主义、昂扬向上的革命情怀的体现。这样壮阔、自在的景,正是词人对自由追求的体现。也就是正是这些景语验证了这样的情,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景的摄入与捕捉,引发“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这
苏教版教材文下注释对句子进行了翻译,即“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如果对应来看的话,这里把“怅”解释为“惆怅感慨”。而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赏析》中,将“怅寥廓”的“怅”解释为“怅望,沉思地望着”。除此之外,臧克家主编的《毛泽东诗词鉴赏》、公木主编的《毛泽东诗词鉴赏》等鉴赏类书中均语焉不详。那么,究竟“怅”是何意?在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辞源》中,“怅”解释为“失意;恼恨”。在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辞海》中“怅”解释为“怅:失意;懊恼”。在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2004年第1版、2005年第2次印刷的《新华大字典》中,“怅”解释为“失意;伤感”,“本义指由于希望落空而产生的遗憾,引申泛指失意、不痛快”。在商务印书馆2012年第6版《现代汉语词典》中“怅”解释为“不如意”,且“惆怅”解释为“伤感;失意”。
可见,就目前看来,不论哪一版本的何种词典,“怅”的意思都指向“失意”。那么,为什么毛泽东面对色彩绚丽、生机勃勃、辽阔壮观的湘江秋景,会产生“失意”之情,而又溢于言表呢?
这里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1925年前后的毛泽东是什么样的处境,而当时的中国又是怎样的状况?
1924年1月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特征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加速了中国革命的进程,在中国革命历史上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因受陈独秀的赏识,毛泽东于1923年6月中共三大之后进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国民党内部夺权斗争趋于激烈,后逐步形成以蒋介石、戴季陶、胡汉民为代表的新右派。这就使国共合作的关系更加复杂了。国民党的领导层发生变化,革命形势也很严峻。
1925年8月20日,国民党左派领导人廖仲恺遇刺罹难,直接导致孙中山的主要助手胡汉民、许崇智的失势,汪精卫得以整合国民党的派系,而蒋介石从此跻身权力中心。
1925年9月毛泽东离开湖南到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筹备工作,词作就写于离开长沙前。
从知人论世的角度来看,笔者揣摩毛泽东的“怅”意也许有以下原因:
第一,怅叹人之渺小、生之短暂。笔者认为,首先,大自然生机盎然,万物于霜天自由发展,展示出生命的美好和绚丽,一种生命的极致状态在这里呈现,这些,极容易触发人对生命、人生的反思和观照,特别是有着远大抱负、心怀天下之人的忧时伤己之情。这是一种人类共通的情怀。“怅寥廓,问苍茫大地”,面对广袤的宇宙不由会叹息人之渺小、生之短暂,一如孔子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如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更何况,当时的毛泽东离妻别子,身体不好,由毛泽东年谱可知,1925年9月中旬到广州的毛泽东因身体极度虚弱,曾住进东山医院进行短期疗养。面对生机蓬勃的大自然,毛泽东的内心涌上一些失意滋味,实为人之常情。
第二,哀叹国家灾难深重,民生多艰。1925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工农运动形势高涨,革命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各种形式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正风起云涌地开展着;但另一方面反动势力为了维护其反动统治,对革命力量进行疯狂镇压。当时的中国外有强敌入侵(列强瓜分、日本侵略),内有军阀割据,通货膨胀。在自然的绚丽缤纷、寥阔宏大面前,心怀天下的毛泽东怎能没有痛苦和伤感?
第三,忧叹权力纷争,革命危机。笔者认为,这是最主要的。国共合作初始阶段就有不和谐因素;随着革命高潮的到来,统一战线内部争夺领导权的斗争日益加剧,特别是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右派篡夺领导权的活动,日益猖獗。国民党二大召开在即,形势错综复杂,扑朔迷离。国共合作何去何从?共产党如何应对目前形势?一切都是未知数,毛泽东敏锐地觉察到乱象背后的种种危机,叹息、焦虑、担忧、怅恨难免。
一个“怅”字,的确有含蓄难尽之意,最是词作关节点。“怅”可以说是全词构思的关节点,一个“怅”字,由景入情,抒发胸中深沉的心事。“怅”字亦是全词情感的转折点,词作开篇激昂,由“怅”字转入短时间的惆怅低沉,继而引发沉静回忆,寻觅答案,这即景生发的一问,下片有回应么?
学生请根据下片自由回答。譬如“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在水流湍急处击水(游泳),掀起的浪花都能将快速行进的船只阻止,极尽夸张的表述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词人的豪情壮志。年少气盛,敢说敢为的自由的少年形象跃然纸上,精气神喷涌而出。
一种认为是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把飞快行驶的船只都阻挡住了;一种认为“浪遏飞舟”时“到中流击水”。你同意哪一种理解?请说明理由。
如果按前一种理解,尽管写出了同学少年在风浪中劈风斩浪,生龙活虎,气势如虹的精神风貌,与作品的主旨切合。但却夸张过分,与前文“百舸争流”的描写也不符。按照后一种理解,这三句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船只行进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却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乐。不但与时代精神切合,也与词中塑造的同学少年奋发向上、敢作敢为的精神形象切合。
词言情,补充毛泽东的《咏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这是17岁的毛泽东在湘乡东山高等学堂入学考试时所作,考题《言志》。学生们写的大都是些尊孔读经、追求成名成家的内容。而毛泽东满腔热情地抒发了一个青少年藐视天下的气概和胆略。在1919年7月14日《湘江评论》上,毛泽东发表了如下的作品:“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我们知道了!我们觉醒了!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这里不怕的精神、主人翁的姿态、担当的情怀,表露无遗。
“看”寒秋景致,“忆”峥嵘岁月,这一切的行为都源于独立寒秋的抒情主人公。上片虽“独”立寒秋,笔下却无悲景;下片虽“独”游故地,心中却无悲情。
最后再到寻找到答案的坚定和高亢。词作下片正是在“怅想”“慨叹”基础上的自我寻找和自我肯定!
高歌猛进之英雄亦会有曲折深婉之情感,这是人之常情。我想,毛泽东的“怅叹、失意”并不会损伤他作为伟人的形象,反而更显其伟大,当我们领悟全词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一“怅”字是担忧,更有关切;是失意,更有希冀;是怅叹,更有担当!
独立的毛泽东对于橘子洲的寒秋有了别样的体验,还记起在中流击水的场景。那么正值青春的学子又有什么难忘的学习生活场景?试以“曾记否”为开头,仿照《沁园春·长沙》的结尾,当堂完成自我创作。
刚经历军训的高一学生,对烈日下的经历记忆犹新,也就流淌出了“曾记否,那汗如雨下,军姿如松”“曾记否,到军营一喊,声彻云霄”等有真情实感的诗词片段。课堂教学结束,为了巩固学习成果,要求根据对沁园春词牌名的理解,自主创作《沁园春·正始》(正始中学)。由于是一次新鲜感十足的作业,关乎自己的观察体悟,且没有可供参考的样板,因此有了更多的碰撞,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批阅后,发现有些局部写的比较好,如“正始如此美好,引无数学子竞报考”“问何日,化鹏鸟长啸,声彻九霄?”等。更意想不到的还有出彩的整篇。特附录如下:
沁园春·正始
独立寒秋,横溪边上,靠柳池旁。望卵石小道,落英缤纷,梧桐微黄,茶花静幽,松鼠顽幼,池水碧透,正始森林风景优。望萃聚,梦当年璀璨,谁与争锋?和朋友学于此,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仰兰藻实验,国家专利,教授院士,人才辈出。从严求实,创新勤韧,美名远扬领风骚。想粲然,看今朝学子,更加辉煌。
第五篇: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沁园春·长沙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2、把握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文中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把握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教学难点】:理解和品位优美、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诗歌语言 【课时安排】:3
【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
各位同学,今天我们将要开始高一年级第一课的学习《沁园春·长沙》,作者毛泽东。提到毛泽东,我相信每一个中国人都非常的熟悉了,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同时呢,他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毛泽东的诗词善于把自然美与社会美融为一体,通过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自然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社会美的内容。
我们之前学习过毛泽东的哪些诗词?
明确:《咏梅》、《沁园春·雪》
那今天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毛泽东的这首词《沁园春·长沙》
2、整体感知:
①学生齐读
②听范读朗诵
感受本词的气势和情感。
3、解题:
沁园春:词牌名,由东汉的沁水公主园得名。
什么是词:
名称:隋唐时兴起的一种句式长短不齐的诗体。最初叫“曲子”、“杂曲子”、“曲子词”,后来也称过“乐府”(如《东坡乐府》),也有叫“诗余”、“琴趣”的,一般叫“长短句”。
词牌:原是词的音乐曲调的名称,因它是可合乐演唱的诗体,故需标明曲调。如“沁园春”、“水调歌头”等。
词题:即词的标题名称。如“长沙”、“游泳”等
词序:有些词为了说明写此词的缘由,在词题与正文间写有说明。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阕:词的一段叫一阕,是从音乐上的名称而来的。
填词:词有严格的规定,写词之人,须按词牌规定的格式,韵律填写,称为填词。
4、合作探究
①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请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开头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
明确:寒秋独立,橘子洲头,湘江北去。在深秋的季节,(作者)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在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
②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等?
明确:“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联系当时的背景,军阀赵恒惕tì正在通辑毛泽东。诗人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秘密到达长沙,独自来到橘子洲头。可见一个“独”字再现了当时的特定环境,但诗人身处险境仍然“独立寒秋”,坦荡从容。
唐朝柳宗元有一首题为《江雪》的绝句,谁还记得吗?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之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
③“看”字统领哪几句? 一个“看”字,总领七句。这样的字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阙都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看”是领字,读时要稍加停顿。
④【小组讨论】在“看”的统领下,作者从哪几个角度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明确:
远望 “万山红遍”(高)“群山”近看 “漫江碧透”(低)“江水” 仰视 “鹰击长空”(高)“长空” 俯视 “鱼翔浅底”(低)“水面”
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升空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
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展现了一副生机盎然,气势恢宏的湘江秋景图。
⑤【小组讨论】在这几句中,哪几个词用得好? 明确:遍:红得范围广 染:红得深透
“染”字,写出山上层层的枫林仿佛人工染成的一样,景色十分壮美,很容易让人想到杜牧《山行》中的诗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元朝王实甫的《西厢记》中就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名句。⑥这漫山遍野像火一样的枫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什么? 明确:让人联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革命形势蓬勃发展,“万山红遍”,大有燎原之势。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透:强调江水的清澈见底
争:渲染了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气氛 ⑦“击”改成“飞”可以吗?
“击”能显示出雄鹰展翅奋飞,搏击长空的强劲有力。突出雄鹰的矫健。
⑧“翔”改为“游”好像更准确一些,鱼儿怎能像鸟儿一样飞翔呢? 明确:“翔”写出了鱼儿在清澈见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动得自由轻快,像在天空中飞翔一样。比拟出游鱼的轻快自由。
“浅底”并非真的水浅,而是清澈见底,显得水浅。蓝天倒映在碧水中,看上去鱼儿像在天空中游动,像飞翔一样。
⑨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给人的总体感觉是什么?用四字短语概括景物的特征。
答案不统一
⑩这些景物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景物的赞美和欣赏,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
(11)作者是怎样抒发感情的?国学大家王国维曾经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在描述景物的时候都会融入自己的情感。而这种蕴含了作者情感的景物我们把它叫做意向。
意象”,是指诗歌中融入了作者情感的景、物、人。
意即作者的思想感情,象是客观景物。
意象通常是一个词、一个短语。
(12)下面请各位同学寻找一下这首诗里的意向。
山上的“层林”、江中的“百舸”、空中的雄鹰、水底的游鱼 这些意向都能够让人感觉绚丽多姿,充满生机
而作者也通过对于这些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对当时革命形势的深切感受。
(13)看到这幅湘江深秋的绚丽壮美的画面,作者想到了什么?
明确: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引发深沉的思索。“怅”字写出了诗人的万千思绪,百感交集。“怅”原指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激昂慷慨的思绪。
自然界的一切是这样蓬勃、绚烂,而现实社会却又是如此沉闷、黑暗,“独立寒秋”的诗人,仰天俯地,怅望广阔的宇宙,心有所思,思有所忧。禁不住向苍茫大地发问:谁来主宰你的兴衰命运?
“主沉浮”的深层含义是什么? 主宰国家的命运,掌握民族的前途。
(14)诗人“独立寒秋”,他不是想着自己被军阀追捕的处境,而是放眼宇宙,胸怀祖国,关注着国家的前途,忧思着民族的命运,这是一种什么心境?
明确:这是忧国忧民的心境,是以天下为已任的心境,是一个革命伟人广阔崇高的心境。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全诗的“诗眼”。
上阕就是这样通过写景,提出“谁主沉浮”的问题,表达了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
(15)【小组讨论】元朝马致远的《秋思》,不也是写秋的悲凉吗?那么,毛泽东笔下的秋为何如此绚丽多姿、充满生机呢?为何如此与众不同呢?这与一个人的什么有关?
这种不同与气度、胸襟、心境、性格、身份有关。
当时毛泽东作为以天下为己任、要彻底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则肯定有别于封建文人。因而,同是面对“秋”,由于胸襟抱负不同,所选取的景物、着眼点不同,所渲染的情绪、抒发的感情也就不同。(16)上阙写景如此美好,与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有什么关系? 诗人越描写山河壮丽,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这就更加突出了强烈的革命精神。
对比反衬的手法
(17)最后三句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快速回答: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18)下阕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回忆了青年时代的革命活动.(19)下阕开头哪两个字标志着词人由上阕的写景转入对往事的回忆?
曾” “忆”
词的上下阕在写法上也有分工,常常上阕写景,下阕抒情。(20)说说对“峥嵘岁月”的理解。
“峥嵘岁月”是对往日不平凡的斗争生活的形象概括。指不平常的斗争岁月。
峥嵘,本来形容山势高峻。
(21)【小组讨论】词人如何刻画“同学少年”这一意象的?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思想感情?
年龄气质(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精神状态(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战斗行动(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精神十分旺盛。
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谈论。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讨恶扬善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的如粪土一般。
(22)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讲了什么?
中流”,江水中间。“击水”,作者曾自注:“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遏,遏止,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把飞快行驶的船只都阻挡住了;一种认为“浪遏飞舟”是“到中流击水”的条件。如果按照后一种理解,这三句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行船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快乐。”
(23)总结下阙
下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谁主沉浮”的答案:
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全诗总结】
本词主要抒发什么情感,表达什么志向 ? 忧国忧民的情怀
主宰国家命运.改造旧世界的志向。
本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发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拓展思考】
为什么在我们的高一第一课要学这首诗?
明确:借伟人的博大胸襟和年轻时的远大抱负激励同学们树立一个远大的抱负,心怀祖国,心怀天下,努力学习,早日成才,为中国之崛起而奋斗!【作业】
1、背诵全词
2、赏析课后三首诗歌运用了哪些意向,描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