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微型课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42: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经》微型课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经》微型课教学设计》。

第一篇:《诗经》微型课教学设计

《诗经·蒹葭》教学设计 旧城中学张文景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常识。感受中国古典诗歌含蓄的表达方式,感受诗歌朦胧凄清的意境。把握诗歌纯洁真挚健康的情感,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学习诗歌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体会“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3、把握“追求者”和“秋水伊人”的形象特点。教学重点:

1、掌握“重章叠句”形式特点及“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此基础上准确流利富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2、把握“痴情恋者”和“秋水伊人”的形象。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优美的意境,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教学方法:

1、自主、合作、探究。

2、点拔引导品味赏析。教学过程:

一、自读感悟,体会情感。

1、复习《诗经》的文学常识,重点是“六义”。

2、背诵诗歌,由重章叠句的手法入手掌握背诵的方法。

3、体味景物描写在诗中所起的作用,用一段文字描绘诗歌的意境(画面)。

4、给诗歌《关雎》或《蒹葭》的作者写一段颁奖词。(颁奖词的写法:借助于优美的语言文字对获奖对象进行准确的陈述与评价。

参考第七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的颁奖词:贾平凹《秦腔》颁奖词:成功地仿写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并对变化中的乡土中国所面临的矛盾、迷茫,做了充满赤子情怀的解读。麦家长篇小说《暗算》颁奖词:破译密码的故事传奇曲折,充满悬念和神秘感,与此同时,人的心灵世界亦得到丰富细致的展现。)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课前多媒体播放动漫配歌曲《在水一方》,)

导语: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古典诗歌灿若星河,佳篇如林,大家知道诗歌的源头是哪吗?是《诗经》。《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源头,是人类文明的源头清水,它开阔,丰盈,简单,洁净。你看,那从《诗经》中走出的女子袅袅娜娜,款款盈盈游历在秋水之畔晓雾朦胧中,痴情少年千回百转却找不到她的岸。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诗经》,走进《蒹葭,吟诵这优美的诗篇,传唱这古老的歌谣。(板书课题:令人遐想,美不胜收)

三、品读背诵,感知手法。(重章叠句及赋比兴)

1、学生背诵,谈谈你是怎样利用《诗经》“起兴”及“重章叠句”的手法快速背诵的。明确: 《蒹葭》的第二、第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只是在押韵处换几个字表示层层递进。这种仅仅对文字略加改动的重章叠唱是《诗经》中常用的手法。目的是在反复中深化意境,起到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

2、学生填空:(大屏幕投影)蒹葭(),白露()。所谓伊人,在水()。溯洄从之,道阻且()。溯游从之,宛在水中()。蒹葭(),白露()。所谓伊人,在水()。溯洄从之,道阻且()。溯游从之,宛在水中()。蒹葭(),白露()。所谓伊人,在水()。溯洄从之,道阻且()。溯游从之,宛在水中()。

3、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全诗,读出诗歌的节奏,叠音词的运用,七个四字句,二二拍的节奏,最后一句五字句,使诗句抑扬顿挫。(这里让学生拍手诵读,读出节奏,读出歌谣的特点)

四、点拨引导,品味语言。

1、学生描绘画面教师描绘画面,感受意境之美。

深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那恋人好像在水一方,但一水盈盈,河道阻隔。“伊人”可望而不可即,于是他徘徊往复,心醉神迷,内心痛苦,不可言状。

2、学生品味景物描写的“三美”,即“意境美,含蓄美,朦胧美”。从景物描写的变化中体味情感,把握“痴情恋者”和“秋水伊人”的形象。多媒体大屏幕投影:(体味成果渐次打出)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泗。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址。

凄清寂寥焦急惆怅扑朔迷离、美丽动人热烈向往,执着追求,朦胧飘渺

板书:

意境美:清凉幽渺的深秋,茂密苍青的芦苇,晶莹透亮的露水,呈现一种凄清寂寥朦胧的意境。

痴情者的形象:憧憬焦急,热烈倾心,执着追求。秋水伊人:扑朔迷离,朦胧飘忽

五、拓展赏析,加深理解。

1、背诵《关雎》,进一步体味重章叠句、“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比较两首诗歌内容方面的异同。

大屏幕依次打出: 篇目

艺术手法

内容

关雎

重章叠句

赋比兴

“窈窕淑女”形象优美鲜明。

追求者

热烈向往,执着追求

蒹葭

重章叠句

赋比兴

“秋水伊人”形象朦胧飘忽。

2、多媒体投影仪展示《关雎》与《蒹葭》颁奖词,在颁奖词中结束教学。

六、作业

运用网络,再从诗经中找一首运用了赋比兴,并具有重章叠句,回环往复之美的诗歌背诵,并推荐给同小组的成员。

第二篇:《诗经》微型课教案

《氓》教案

唐河县友兰实验高中

赵运峰

教学目标:

1、积累重要文言实词。

2、分析情节,体会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3、分析主人公的形象。

4、赏析比兴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氓》是诗经中最长的一首民歌,也是一首较有代表性的弃妇诗。春秋初,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状态,封建的思想意识也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统。以恋爱而言,当时男女间的交往还比较自由。《氓》诗中的女主人公与氓的恋爱、婚姻基本上是自主的,不幸的是,结婚仅三年,即被遗弃。这首诗就是她被弃回娘家后写下的。

二、疏通文意

1.检测预习:准确读出下列加点词语并解释它们在句中的含义。

氓之蚩蚩 chī

自我徂尔 cú

将子无怒

qiāng

乘彼垝垣guǐ

犹可说也

tuō

匪我愆期 fěi qiān

士也罔极 wǎng

靡室劳矣 mǐ

夙兴夜寐 sù

mâi

咥其笑矣

隰则有泮 xí

pàn

渐车帷裳 jiān cháng

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力求表述完整。

贸丝——送子——复关——贿迁——桑寓——室劳——暴矣——静思——老使我怨——亦已焉哉

3、全诗按照情节的发展可以分成几个层次?主人公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故事情节: 恋爱 婚变 决绝

情感变化: 热情、幸福 悔恨、沉痛 清醒、冷静

三.深层品读

(一)分析女主人公的形象:

1、在这个悲剧故事中作者刻画了怎样一个女子的形象? 点拨:大家自由发言,尽量用原文中的诗句来佐证我们的观点,学生讨论发言,可以说到勤劳,善良,温柔,忍让,刚强等

2、你最欣赏女主人公的哪一点?

可以进一步谈她的个性,有思想,对爱情有自己的追求。总结:至此,诗人为我们成功塑造了一个由纯朴热情的少女,到忍辱负重的妻子,再到坚定决绝的弃妇的艺术典型。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从父系氏族公社成立后,妇女就成为家庭的附庸,受到男性的支配和压迫。到了奴隶社会,妇女的社会地位就更为下贱,尤其是劳动妇女,她们沦为家庭的奴隶,成了可以随便买卖的商品。《氓》中的女主人公就是生活在这样一种社会环境中。她受到氓的遗弃决不是偶然的,也不是个别的,它是一种社会制度的产物。《氓》之所以

成为文学史上最有名的一首弃妇诗,其关键就在于通过两个鲜明的形象的刻画,通过一个女子的婚姻悲剧,深刻地批判了当时不合理的婚姻制度和社会现实。

(二)赏析比兴手法的运用及艺术效果:

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似乎和全文无关,能否删去?若分别改为“女之妙龄,其美也甚。”“女之老矣,其色也陨”,好不好?

明确:不好。原诗句运用了比、兴的艺术手法。重点聚焦:

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比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这种两个相关事物或相似事物之间比方就是“比”。

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既引起联想,增强意蕴,引发下文女主人公年长色衰,惨遭遗弃内容的叙述,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即为“兴”。

整体看以桑叶由鲜嫩变为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化抽象为具体,化无情为有情,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2、总结“比兴”手法的作用。

结构上: 叙事中插入比兴句,避免了平铺直叙; 起过渡作用。内容上: 比兴句唤起读者丰富的联想,增强了诗歌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以桑树作比,与女主人公劳动女性的身份非常切合,富于生活气息。

3、课堂练习:请同学们指出句子中的比兴手法。

A、《诗经》中其它诗句中比兴手法的运用。比如:关关雎鸠 / 在河之洲 / 窈宨淑女 / 君子好逑

B、现代流行歌曲以及陕北民歌中比兴手法的体现,比如: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东方红》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回延安》

打碗碗花儿就地开 / 你把你的白脸脸调过来 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四、小结:

全诗大致按事实发展的过程叙述这一悲剧的始末。第三章为全诗的转折,诗中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运用比兴的艺术手法及对比的手法,将抒情、叙事、议论熔一炉而增加了叙事的感染力和抒情的深度。全诗韵律和谐,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她的遭遇值得我们同情,她的人格值得我们尊敬,而男青年的作法则应遭到我们的唾弃。读诗,就像是“泡茶”的过程。希望大家能通过练习成为“茶道”高手。

五、板书设计:

《氓》

情节 : 恋爱 婚变 决绝

情感 : 热情、幸福 悔恨、沉痛 清醒、冷静

六、作业布置

1.课下背诵并默写《氓》。

2.复习巩固《氓》的文言基础知识。

第三篇:微型课教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

已知比单位一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单位一微型课教学设计

马关县第三小学

林现芬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教学,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掌握分数乘法应用题解题思路的基础上,掌握已知比单位一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单位一。稍复杂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探索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弄清单位“1”,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准分率与对应的量。教学方法及措施:通过观察、比较、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掌握新知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5分钟)揭示课题 看图回答问题

女生┗┛┗┛┗┛┗┛(单位1)男生┗┛┗┛┗┛┗┛┗┛多1/4 问:

1、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怎样理解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4”?

3、说说男女生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

二、引入情境,探究新知 齐读例5,问题:

1,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完成教材阅读与理解。

2,自己用线段图表示出数量关系,等量关系式。

板演:爸爸:┗┛┗┛┗┛┗┛┗┛┗┛┗┛┗┛┗┛┗┛┗┛┗┛┗┛┗┛┗┛

小明:┗┛┗┛┗┛┗┛┗┛┗┛┗┛

小组讨论说出等量关系式

板书:小明的体重占爸爸体重的15-8份(小明的体重比爸爸轻8/15,说明爸爸是15份,小明就只能是15-8份),即就是7/15.爸爸的体重×7/15=小明的体重

小明的体重÷7/15=爸爸的体重

3,怎样列式?(解:设爸爸的体重为Ⅹ㎏。

(1-8/15)Ⅹ=35(爸爸的体重*(1-8/15)=小明的体重)

Ⅹ-8Ⅹ/15=35(爸爸-爸爸比小明多的=小明)

算术方法: 35÷7/15

单位“1”指的量×对应的分率=对应的量

(35对应的分率是1-8/15)

对应的量÷对应的分率=单位“1”指的量(35对应的分率是1-8/15)

4、小组汇报交流,解答问题(10分钟)

解:设小明爸爸的体重是Ⅹ㎏。

算术方法:

Ⅹ-8/15Ⅹ=35

(1-8/15)Ⅹ=35

35÷(1-8/15)

7/15Ⅹ=35

7/15Ⅹ=35

=35÷7/15

Ⅹ=75

Ⅹ=75

=75(千克)

5、回顾与反思(4分钟)

问题:刚才我们用不同的方法求出了爸爸的体重,那么对不对呢?可以怎样检查?

预设1:看看小明的体重是不是爸爸的7/15。35÷75=7/15 预设2:看看小明的体重是不是35千克。75×(1-8/15)=35 三,小结(3分钟)

我们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

(1)找准单位“1”。

(2)弄清数量关系。

(3)抓住对应。四,练习(5分钟)

四|课堂练习

这本课外读物我读了35页,还剩下2/7没有读。这本课外读物一共有多少页?

要求:试着画出线段图并解答。

五、板书设计

稍复杂的分数除法应用题

爸爸:┗┛┗┛┗┛┗┛┗┛┗┛┗┛┗┛┗┛┗┛┗┛┗┛┗┛┗┛┗┛

小明:┗┛┗┛┗┛┗┛┗┛┗┛┗┛

少8/15 爸爸的体重×(1-8/15)=小明的体重

爸爸的体重-小明比爸爸轻的部分=小明的体重

小明的体重÷(1-8/15)= 爸爸的体重

解:设爸爸的体重为Ⅹ㎏。

算术方法:

(1-8/15)Ⅹ=35

Ⅹ-8/15Ⅹ=35

5÷(1-8/15)

7/15Ⅹ=35

7/15Ⅹ=35

=35÷7/15

Ⅹ=75

Ⅹ=75

=75(千克)

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

1、找准单位“1”。

2、弄清数量关系。

3、抓住对应。

第四篇:微型课教学设计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的微型课题目为《 》。(0.5分钟)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声音洪亮充满教室,有鞠躬动作,表情愉快,目视评委)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1分钟)

大家在生活中经常观察到? 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 》一课,开启今天的探究之旅。

第二环节:小组合作? 探究新知(5分钟)

大家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或请大家观看大屏幕),思考老师给出的问题,认真阅读课本? 页—?? 页,从中你获取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进行归纳,(尽量有可以动手操作的小实验,要用手指示大屏幕)。

(教师提问)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表达的很好,请坐。还有哪位同学来补充一下,好的,那位男生你来说说,做的真好,大家鼓励一下。(拍拍手)

(教师总结归纳,板书)归纳出四个知识点:(写在黑板的中间位置,左右两侧各两个,要对称工整,有一些特殊设计,最好画成思维导图形式)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 夯实基础(1.5分钟)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是否掌握今天所学知识了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巩固练习夯实基础的测试环节,请看大屏幕。

(教师提问)这位同学你来解释一下,不错,请坐。

那位男生同学你来说一下这道题目,很好,请坐。

由大家的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今天学习的内容掌握的不错。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进入今天的归纳总结 颗粒归仓环节。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 颗粒归仓(1.5分钟)

大家畅所欲言来谈一谈,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请坐;那边那位女同学你来说一下,很好,请坐。大家总结的都很好,希望大家在课下的时候能够将它们归纳总结为思维导图的形式。

第五环节:作业布置(1分钟)

为了达到巩固在提升的目的,请大家看大屏幕,将以上作业完成。

俗话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愿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去点燃明天的辉煌,下课,同学们再见,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第五篇:将相和微型课教学设计

《将相和》微型课教学设计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熟读了课文《将相和》,并且概括了文中写到的三件事:完璧归赵、渑池会见、负荆请罪。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将相和》,来继续了解胸怀广阔的蔺相如,学习他是怎样与人交流从而化解一次次危机的。

二、教学活动 1.感受胸怀广阔

(1)人物行为对比 师:既然有“和”,那必然在之前是“不和”。他们两个是?

从哪里看出他们闹不和?你能找出人物的表现么?

廉颇:“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蔺相如:“请病假不上朝”——避免发生正面冲突

“远远看见廉颇”、“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避免针锋相对

评价:廉颇一心想找机会羞辱蔺相如,而蔺相如却一避再避——这何尝不是一种胸怀? 师:除了在行为上我们看出了蔺相如的胸怀广阔,其他地方能看出么?——语言

(2)人物语言对比 <1> 找出语言 廉颇P:“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蔺相如:“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2>比不同——

师:那对此,蔺相如有没有针锋相对呢?从他们的语言里,怎么能看出蔺相如十分宽容?

①对对方的称呼 廉颇:“他蔺相如” 蔺相如:“廉将军”

评价:廉颇看不起、不服气蔺相如,而蔺相如知道了廉颇对自己的羞辱,却依然有礼有节,对廉颇用尊称,这是一种尊重。——胸怀广阔!(板书:尊重对方)②关注点

廉颇:关注自己,“我廉颇”、“爬到我头上去了”。蔺相如:关注国家,“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我们赵国”。

评价:廉颇因恼怒,一心只关注自己的职位,蔺相如关注的却是整个赵国的安危。(板书:国家利益)——胸怀广阔!

2.学习蔺相如与人交流

师:我们从蔺相如的语言中可以看出他的为人——胸怀广阔,一心装着国家的利益。是的,国家有难,蔺相如挺身而出,面对赵王的焦急,蔺相如又是如何对赵王谏言的呢?(1)赵王 PPT:

“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来换,我就把璧交给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来。那时候秦国理屈,就没有动兵的理由了。”

师:他愿意带着和氏璧勇赴秦国。你能从蔺相如与赵王的对话中读出什么? 评价:赵王焦急、为难,蔺相如很冷静,帮助赵王分析局势。

考虑问题很周全,预知两种情况,提前做好准备。(板书:考虑周全)

师:恩!你能通过两个“如果”来发现蔺相如考虑周全,赞一个。(板书:如果…如果…)

师:当秦国以十五座城换赵国和氏璧的时候,事情进行的如何呢?蔺相如面见秦王时如何交涉?你能找出他面对秦王时又是怎么说话的么?

(2)秦王

自学提示:找出蔺相如面对秦王时的语言描写,体会蔺相如的语言特点,并编排小话剧。PPT:(1)“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2)“和氏璧已经送回赵国去了,您如果有诚意的话,先把十五座城交给我国,我国马上派人把璧送来,决不失信。不然,您杀了我也没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国是从来不讲信用的!”(3)“请您为赵王击缶。”(4)“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

师:我们来一起交流一下,你找到了蔺相如的哪些语言?来读一读。

师:哪一组同学愿意上台来表演一下?

师:谢谢你们精彩的演出。好一个有勇有谋的蔺相如!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面对秦王时,蔺相如的原因相比和赵王、廉颇有何不同?

评价:在完璧归赵故事中,很勇敢,态度很强硬。但是依然有理有据。师:哪里有理有据?

评价:天底下都知道秦国并不讲信用,并且看出秦王并不像交付先前答应好的城池。

师:恩,虽然眼看自己国家的利益受到侵犯,但是说话有理有据,方能让对方哑口无言。(板书:有理有据)你还读出了什么? 评价:依然使用尊称“您”,不失礼节。(板书:不失礼节)

师:对呀!蔺相如是代表了国家的形象来出使秦国,对人有礼节才不失大国风度。还有么?

评价:在渑池会见中,他不卑不亢,看到自己的大王收到羞辱,也据理力争。为赵国赢得尊严,不辱国体啊。(板书:不卑不亢 据理力争)

评价:老师,我查到资料,缶和瑟两种乐器也有地位区分,缶的地位比瑟还要低,蔺相如让秦王击缶,也是无声地回击了秦王。

师:太棒了!曾经我们学习过资料的搜集有助于理解课文,你能运用在这里,很了不起!

小总结板书(如何说话):

看来蔺相如不仅为人胸怀广阔,而且在与人沟通上也讲智慧,他对待同仁廉颇——“尊重”对方,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国家有难,他帮助赵王冷静分析并且——“考虑周全”。

当国家利益收到侵犯,他说话——“有理有据”,并且态度——“不卑不亢”,而且还——“据理力争”。

对比蔺相如对两种人说话的两种态度,咱们来用一个字分别概括。对待秦王?对待廉颇?一刚、一柔。

因此,他为赵国赢得了太平,长达多年秦国不敢进犯。同学们,你们想成为蔺相如么?那么遇事、与人交流,都要像他一样,有智慧、有艺术、讲态度。下面,咱们就来练练,看看你会不会与人交流。

3.学说话

PPT:组内同学根据情景练习对话。

情景1(模拟廉颇——同学之间误会解除——柔):

你在运动会上跑步得了第一名,老师奖励了你一张同学们都梦寐以求的七彩梦卡,可是班里的小学霸李小刚说:“他王小明凭什么就跑了一次步就得到了荣誉,我考试多次年级第一也没有获得什么奖励,老师真偏心!”你该怎么说呢?

生:李小刚同学的成绩一直名列年级前茅,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们班最大的特点就是团结,不仅学习要刻苦,而且在各方面都要力争上游,这样为了整个班级的荣誉,我们才会拧成一股麻绳,共同提高进步呢!

评价:恩,小学生要德智体全面发展,不能因为学习好就沾沾自喜,其他同学的特长我们也要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这是班级共同的榜样力量!尊重对方、以班集体为重。

情景2(模拟赵王):???????

建议:删除赵王部分,第一,事例想不出,学习这部分对话也没有什么意义,较牵强,第二,赵王不是主角,只用对比秦王和廉颇即可。还是我最初的想法:刚、柔。

情景3(模拟秦王——刚):

你和妈妈在商场购物,你看到一个小男孩偷偷拿走了一支笔,赶紧向售货员阿姨说,但是非但没有被理解反倒被误会是你拿走了,并且售货员阿姨态度蛮横还要你交出笔来,此时你会怎么跟她说明?(六下百花园二)

生:阿姨,我想您是误会了!刚刚我看到那个小男孩拿走了笔,好心告诉您一声,或许您是着急东西丢了,但是不该指责我,还提出要我交出笔这样无理的要求!商场到处贴着标语:“笑容面对每个顾客。”难道就因为我是个小孩,就不能享有和大人一样的权利吗?如果您一定要强行搜身,我就去投诉!

三、总结

通过《将相和》,我们认识了胸怀广阔的蔺相如,学习到他的为人处世,可谓刚柔并济。回到课文中,再来看廉颇最终上面负荆请罪,你能否也来分析一下廉颇的为人?

评价:起初,他居功自傲,小看他人,但是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也很可贵。评价:他也立下赫赫战功,身为一个大将军,确实骁勇善战,而犯错后,却能低下头认错,这证明他也是个有胸怀的人!

师:没错,因此,我们读名著,读人物,只关注人物的一面,势必会一叶障目,要学会关注人物的多个特点,你会发现收获更大!

四、板书

下载《诗经》微型课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经》微型课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爱莲说》微型课教学设计

    《爱莲说》微型课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理解字、词、句,疏通文意。 2、领悟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3、理解文章衬托手法的运用。 4、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1、理解字、词、句,疏通......

    桂林山水微型课教学设计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思想感情。 2、复习排比、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3、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具体形象地描写景......

    诗经导引课教学设计

    诗经 陕西师范大学 汉语言文学 戚艳萍 学号:4100220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关于《诗经》的基本知识,检查预习《氓》的情况。 2、介绍《诗经》的名篇,进行细致讲解。 3、课外延......

    穷人微型课教学设计[大全五篇]

    穷人微型课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

    《制取氧气》微型课教学设计

    《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微型课教学设计 大华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 初步学会思考问题决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微型课教学设计要求及注意事项(模版)

    微型课教学设计要求及注意事项 从内容上来说少,微型课一般只安排一个知识点的讲授,从时间来说短,大都要求在十五分钟内完成,它不在乎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但整体上仍包括引入课题,内......

    微型课教学设计(共五则范文)

    复习: 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作家司马迁和他的作品《史记》并翻译了这篇文章,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圯上敬履》。展示投影 留侯张良者,先韩人也。先祖曾为五代韩相。20岁,秦......

    《三个儿子》微型课教学设计文档

    《三个儿子》微型课教学设计 孔富丽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从课文中认识了三个能干的儿子,你们还记得他们吗?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三个儿子》,走进三个妈妈和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