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模版]

时间:2019-05-12 23:16: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模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模版]》。

第一篇: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模版]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1、运动着的世界

教学目标:

1、能够提出三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

2、能够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

3、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到一只三角有关物体运动的信息,并且能制成资料卡片。

4、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多种运动形式的奇妙。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提出有关运动的问题,学习查阅资料制作卡片。教具准备:反映各种物体在运动的图片和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运动录像

谈话:风在吹、水在流动、人在走路、鱼在游泳,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给学习《运动着的世界》。(板书课题)评:通过录像引起学生探究运动而你的兴趣。

2、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物体具有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在生活中你们知道哪些物体在运动?他们是怎样运动的? 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你们还能举出那些有关物体运动的例子?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关于物体的运动,你们还想知道什么?把它们记录下来,并且在自己最想研究的问题上作出标记。学生思考,并且记录自己的问题。

学生汇报,帮助学生意识到关于运动有许多问题,也许我们今天还不能够很好解决,但是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许多问题的答案将会被发现。

评:注意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物体的运动形式。(2)指导学生学习搜集有关运动资料的方法。

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运动的知识吗?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搜集有关运动的资料。你搜集资料吗?你有什么好方法?

学生讨论搜集资料的方法,汇报讨论结果。

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收集材料资料,教师可以结合自己查阅资料的经验,把自己在报纸上说晚上和网络上查阅资料的经验与同学交流。比如,如何通过标题查阅资料,如何进行快速阅读,教师要特别对学生如何在网上查阅资料、选择信息进行指导,并要提醒学生及时将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

你知道怎样记录搜集来的资料吗?你有什么方法? 评:知道学生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技巧。

教师指导:把自己才查阅到的资料记录下来并制成卡片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请你参阅书中的资料卡片和自己设计一个资料卡片,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讨论,看看谁设计的资料卡片最好!

学生讨论并设计资料卡片格式。请你在下课后收集有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并且把它做成资料卡片,看看谁制作的资料卡片最好!谁的资料最完整、最准确!

评: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资料卡片的设计和制作过程,让学生体验到独立完成资料卡片制作的乐趣。

3、本课小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4、板书设计: 课后小记: 有了问题之后,还要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方法已经找到了,那么该如何来实施呢?小朋友被难住了。此时小小的挫折与刚获得的成功体验形成了一个小小的落差,促使学生要找到验证假设的方法。这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成为他们的一种内在需要,他们渴望教师给予帮助。教师在此时介入指导,对学生无疑是“雪中送炭”,他们会很珍惜这种帮助的,这比老师提前灌输给他们要强得多。

2、动物运动会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运动的方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3、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4、能够归纳出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5、认识周围常见的动物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动物的运动方式,认识动物的共同特征。教具准备:有关动物运动的图片和录相片。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动物运动的录相片,提问:那些动物天上飞?那些动物地上爬?那些动物路上跑?那些动物水中游?

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动物的运动。

2、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观察、模仿动物的运动。

你知道动物怎样运动吗?举例说说。谁能说说书上的动物是怎样运动的?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从哪些途径可以观察到动物的运动?请在书上写出你的做法? 学生记录并且回答。

教师表扬积极发言的同学,给以充分的肯定。请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模仿他们是怎样运动的。提示:在模仿时,注意感觉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用力大? 学生开始模仿表演,教师适当平价。

分组活动:比1比,谁模仿得更准确。请把每个小组同学的模仿情况记录在书中。评出你们小组的超级模仿秀。

全班交流讨论,统计出全班同学模仿动物的数量,发现动物有多少种不同的运动方式。

汇报活动结果。鼓励学生报名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指导学生填写学生运动会报名表。指导学生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提示:有的动物擅长2项,不要忘记填写!提问:在每个项目中那种动物能得冠军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说1说,参加飞行比赛的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他们身体的那一部分比较发达?其他各组动物又如何呢?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讨论结果。指导学生按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你知道可以有哪些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按照运动方式对动物进行分类以外,还能有哪些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并把你的分类标准和结果记录下来。比1比,那该小组的分类方法多?哪个小组分得细?

学生活动:思考分类标准并记录。汇报结果。

学习动物运动扩展材料:<动物运动之最> 动物的种类很多,已经发现的大约有150多万种。它们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而且运动的速度、距离等也各不相同。

动物学家们通过实地考察并利用摄像机等仪器设备,记录动物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出它们的运动速度。到目前发现:

猎豹的奔跑速度最快,每小时能跑145千里,而一般的赛马每小时只能跑70千米左右;

在会飞的鸟中飞行最高的要数秃鹰,飞行速度可在9,000米以上; 飞行距离最长的是燕鸥,可从南极飞到北极,行程约20,000千米; 游速最快的动物是旗鱼,每小时可游108千米左右。阅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

3、全课小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4、板书设计:

2、动物运动会 课后小记:学生搜集了第一手资料之后,肯定会很兴奋,想急于表达,此时教师应该满足学生的愿望,让学生来交流,来分享成功的喜悦。交流不能泛泛而谈就结束了,教师应抓住契机,指导学生分析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小学科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教知识,而是教孩子。教孩子怎样去科学地看事情、想事情。

3、生命在于运动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分析发现多种动物运动的目的。

2、能通过比较发现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3、能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并对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测量工作。

4、能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运动后身体的变化,能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分析记录结果。

教具准备:跳绳、秒表。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了解两个名词:心率、呼吸频率。

三、小组活动:测量每位同学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注意:分工合作,看哪组做得既快又好。测量在安静状态下的情况,不要故意做深呼吸等。及时做好记录。

四、讨论小结。根据同学们测量的结果发现:....

五、全班集体活动,根据老师拍手的节奏原地跳或跑步。两分钟后赶紧测量此时的心跳,并进行记载。自己重复活动,测量运动后呼吸的频率,并进行记载。

评:此环节可学生分组自由进行也可以全班和老师一起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时因老师拍手节奏的变化和气氛的热烈,学生可能会兴趣更浓。

六、小结。

1、讨论: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

自由发言,鼓励积极发表意见看法和提出新问题。

2、引导学生了解坚持体育运动能使身体更强壮,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3、提出个人锻炼计划。

评:让学生把自己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受来交流、共享,可以让一个人的经历变成大家的经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课后小记:《科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提到:“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之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因为这是行动得以成功的保证。同时,学生又是第一次尝试通过控制变量来实验,有一定的难度。科学探索的过程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先扶学生“上路”,指导学生如何来控制实验。

4、小吊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制作小吊车及了解其运作原理来认识人和动物肢体运动的原理,感悟肢体运动结构和运动功能的协调。

2、认识仿生是一门科学技术,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3、尝试仿生创意设计。【能力目标】

培养动手和合作能力、类比推理和想象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分析资料、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探究学习能力。

【情感目标】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做科学”中培养科学情感和态度;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制作小吊车,联系其工作原理推想和分析,探知动物肢体运动的原理。

2、初步了解仿生学,尝试设计或制作仿生作品。教学难点

联系小吊车的工作原理,类比、推想和分析动物骨骼、肌肉、关节与其运动的关系。

教具准备 教具:投影仪、演示用小吊车模型、课件 学具:小吊车制作材料、彩色方块、白纸(两张)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激趣导入:教师演示小吊车模型,引起学生制作兴趣,并提出制作任务。

二、学习活动:

1、学生阅读教材,认识小吊车的基本构造,明确小吊车的制作方法。

2、师发放材料和工具

3、组织小组设计制作计划

如何使用材料、具体制作过程如何、怎样分工、如何使用工具、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等。

4、按设计计划进行制作

5、对完成的作品进行调试和评价

6、小组演示,交流:

牵引绳是如何拉动吊臂运动的?

评: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充分自主的展开科学的探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观察方法。学生不仅自主的掌握了观察技能,而且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有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与交流,观察与实践的能力。

三、归纳小结:

自制的小吊车是怎样工作的?

第二课时 收和放

活动目标:

1、能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骨骼、肌肉与其运动的关系。

2、能举例说出人体的运动是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3、能利用图或文字的形式将自己的推想表达出来。

4、能描述某种运动方式有利于锻炼人体哪部分的肌肉。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组织交流牵引绳是如何拉动吊臂运动的。

二、学习活动:

1、学生比较生物的骨骼肌肉构造和小吊车的构造有什么相同之处。

2、观察交流:

小吊车的结构、牵引绳的运动方式、引起臂的运动方式

3、将自己的推理结果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三、归纳小结:

举例说明人体的运动是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第三课时 科学在线 有趣的仿生

活动目标:

1、将自己收集的有关仿生的实例与同学交流

2、能联想到现代各种交通工具的运动方式与动物的哪种运动方式相似。

3、能模仿某种生物功能或结构的特点进行设计。

4、能发挥创造力,大胆设计仿生产品。

5、能说出仿生产品是科学技术结合的产品。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二、学习活动

1、学生自主活动

将自己收集的有关仿生的实例与同学交流。

2、教师指导,强调:

(1)根据生活周围事物的缺点,找出具有这方面优点的生物,确定打算模仿的生物。

(2)分析该生物具有的特殊结构和功能。(3)类比出的产品结构和功能

3、展示会:

组织学生对各自的作品进行评比。

三、归纳小结:

现代各种交通工具的运动方式与动物的哪种运动方式相似。

课后小记: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尽可能的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空和材料,让学生有展示自己设想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培养他们积极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由此看出,这样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意识,以学生的自主创造为目的的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动因,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参与,增长了自主学习的才干。使四十分钟的课堂成为了研究的天地、探求的天地、创造的天地。

5、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能选择参照物,并能准确地、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前后、左右、远近、东西、南北等)。

2、会使用平面图,能在图上找到自己要去的位置。

3、能根据从甲地去乙地的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路线图,并按图设法找到相应的地点。

4、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清晰地描述自己的位置。教学重点难点:

能准确地、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能根据从甲地去乙地的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路线图,并按图设法找到相应的地点,教具准备 各种小物件(尺子、笔、塑料块、小木块、小球、书等等)。红色小方块。地形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记忆游戏。

1、每组分发一些小物件(用小塑盒装好)。在10秒钟内尽可能地记住桌上的物件的位置。转过身去,由另一同学迅速改变桌上物体原来的位置。再转回来,说出桌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

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评:利用游戏这种学生喜爱的方式直接引出研究主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掀起所要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引发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使课堂一开始就显得轻松而又快乐。

二、在图上找位置——欢迎你到我家来。

每组分发一张长沙市市区地图,1、请每位同学找到自己学校和自己家的具体位置。

2、通过观察地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学生会讨论关于方位描述、比例尺、图形符号等方面的问题。

三、分析我校校园的地图。

小组活动:弄清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北校门和南校门的位置,在200亩的校园范围内,建筑物和绿化带的分布情况。

第二课时

一、在校园内开展找红色小方块的比赛。

每组分发一张标有红色小方块位置的校园地图,同学们根据地图的指示在规定时间内分散到校园各个角落寻找红色小方块,老师做计时的工作,看哪个组最快最准。

准备工作:

1、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2、不要打扰其他班上课。

3、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在小方块旁边标明距离。学生根据比例尺进行推算。

二、小结,公布比赛结果,对所有同学予以鼓励。

三、布置课外活动: 1、收集各种地图。

2、给同学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

课后小记:新的时代,新的教育,新的环境,新的课堂。只有创设宽松的环境,才能让孩子成为创造者。教学一开始,用一个神奇的游戏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点名研究的主题,这就使教学研究有了目的性。在辨认物体的环节,由于没有教师的过多限制,学生的自行探究更像科学家在从事科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和理解科学,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是教育技巧的顶峰。

6、做沙盘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学校中各个建筑物的位置,画出自己学校的平面示意图。2.能在沙盘上摆出自己学校各种设施的位置。3.会制定简单的活动计划。4.根据自己的计划或方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小组同学有效的进行分工合作。

2.能与其他小组交流评价各组的活动结果,并分析成败的原因。3.关心校园环境,愿意设计新校园。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沙盘的形式展示自己设计的未来新校园的规划图,说出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环境等)教学重点难点:

1、能根据学校中各个建筑物的位置,画出自己学校的平面示意图。

2、能在沙盘上摆出自己学校各种设施的位置。

教具准备:泡末塑料板包装纸盒 饮料瓶 大纸箱 潮湿的沙土 卡通人 玩具树等 尺子 剪刀每组一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二、制作校园沙盘模型

1.小组活动:根据课前画出的平面图,选择材料动手制作校园沙盘模型。注意:分工要合理

2.交流:鼓励学生开展在各组间进行对比,看哪一组做的最形象,最准确。3.讨论小结:通过制作和分析,你认为学校的布局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三.集体活动:

参加未来校园设计大赛,看哪组的设计方案最有创意。课后小记:上课时,教师放下了架子,走进了学生,热爱学生,在课堂内充满宽松和谐、信任的氛围,并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使他们感爱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心境。所以在合作交流中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思维活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然研究时“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尽可能的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空和材料,让学生有展示自己设想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培养他们积极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

第二篇: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1、运动着的世界

教学目标:

1、能够提出三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

2、能够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

3、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到一只三角有关物体运动的信息,并且能制成资料卡片。

4、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多种运动形式的奇妙。

教学重点难点: 能够提出有关运动的问题,学习查阅资料制作卡片。教具准备:反映各种物体在运动的图片和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谈话:风在吹、水在流动、人在走路、鱼在游泳,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给学习《运动着的世界》。

2、学习新课

(1)指导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物体具有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在生活中你们知道哪些物体在运动?他们是怎样运动的?

你们还能举出那些有关物体运动的例子?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 关于物体的运动,你们还想知道什么?(2)指导学生学习搜集有关运动资料的方法。

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运动的知识吗?那么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搜集有关运动的资料。你搜集资料吗?你有什么好方法? 你知道怎样记录搜集来的资料吗?你有什么方法?

请你在下课后收集有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并且把它做成资料卡片,看看谁制作的资料卡片最好!谁的资料最完整、最准确!

评: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资料卡片的设计和制作过程,让学生体验到独立完成资料卡片制作的乐趣。

3、本课小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

2、动物运动会

教学目标:

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运动的方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

3、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4、能够归纳出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5、认识周围常见的动物并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教学重点难点:认识动物的运动方式,认识动物的共同特征。教具准备:有关动物运动的图片和录相片。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播放动物运动的录相片,提问:那些动物天上飞?那些动物地上爬?那些动物路上跑?那些动物水中游? 教师指名让学生回答。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动物的运动。

2、学习新课

指导学生观察、模仿动物的运动。

你知道动物怎样运动吗?举例说说。谁能说说书上的动物是怎样运动的?学生讨论,汇报讨论结果。从哪些途径可以观察到动物的运动?请在书上写出你的做法? 学生记录并且回答。

教师表扬积极发言的同学,给以充分的肯定。请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模仿他们是怎样运动的。提示:在模仿时,注意感觉自己身体哪个部位用力大? 学生开始模仿表演,教师适当平价。

分组活动:比1比,谁模仿得更准确。请把每个小组同学的模仿情况记录在书中。评出你们小组的超级模仿秀。全班交流讨论,统计出全班同学模仿动物的数量,发现动物有多少种不同的运动方式。汇报活动结果。鼓励学生报名参加学校一年一度的运动会。指导学生填写学生运动会报名表。指导学生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提示:有的动物擅长2项,不要忘记填写!

提问:在每个项目中那种动物能得冠军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说1说,参加飞行比赛的动物有哪些共同特征?他们身体的那一部分比较发达?其他各组动物又如何呢?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讨论结果。指导学生按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

你知道可以有哪些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除了按照运动方式对动物进行分类以外,还能有哪些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并把你的分类标准和结果记录下来。比1比,那该小组的分类方法多?哪个小组分得细?

学生活动:思考分类标准并记录。汇报结果。

学习动物运动扩展材料:<动物运动之最> 动物的种类很多,已经发现的大约有150多万种。它们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而且运动的速度、距离等也各不相同。动物学家们通过实地考察并利用摄像机等仪器设备,记录动物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出它们的运动速度。到目前发现: 猎豹的奔跑速度最快,每小时能跑145千里,而一般的赛马每小时只能跑70千米左右; 在会飞的鸟中飞行最高的要数秃鹰,飞行速度可在9,000米以上; 飞行距离最长的是燕鸥,可从南极飞到北极,行程约20,000千米; 游速最快的动物是旗鱼,每小时可游108千米左右。阅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感想?

3、全课小节。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4、板书设计:

2、动物运动会

课后小记:学生搜集了第一手资料之后,肯定会很兴奋,想急于表达,此时教师应该满足学生的愿望,让学生来交流,来分享成功的喜悦。交流不能泛泛而谈就结束了,教师应抓住契机,指导学生分析资料,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教师不能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人。小学科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不是教知识,而是教孩子。教孩子怎样去科学地看事情、想事情。

3、生命在于运动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分析发现多种动物运动的目的。

2、能通过比较发现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3、能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并对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测量工作。

4、能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运动后身体的变化,能利用简单工具进行测量分析记录结果。教具准备:跳绳、秒表。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了解两个名词:心率、呼吸频率。

三、小组活动:测量每位同学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注意:分工合作,看哪组做得既快又好。测量在安静状态下的情况,不要故意做深呼吸等。及时做好记录。

四、讨论小结。根据同学们测量的结果发现:....

五、全班集体活动,根据老师拍手的节奏原地跳或跑步。两分钟后赶紧测量此时的心跳,并进行记载。自己重复活动,测量运动后呼吸的频率,并进行记载。

评:此环节可学生分组自由进行也可以全班和老师一起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时因老师拍手节奏的变化和气氛的热烈,学生可能会兴趣更浓。

六、小结。

1、讨论: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

自由发言,鼓励积极发表意见看法和提出新问题。

2、引导学生了解坚持体育运动能使身体更强壮,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3、提出个人锻炼计划。

评:让学生把自己在参与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受来交流、共享,可以让一个人的经历变成大家的经历,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

课后小记:《科学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提到:“教育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之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因为这是行动得以成功的保证。同时,学生又是第一次尝试通过控制变量来实验,有一定的难度。科学探索的过程是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所以,教师应先扶学生“上路”,指导学生如何来控制实验。

4、小吊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制作小吊车及了解其运作原理来认识人和动物肢体运动的原理,感悟肢体运动结构和运动功能的协调。

2、认识仿生是一门科学技术,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3、尝试仿生创意设计。【能力目标】

培养动手和合作能力、类比推理和想象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提高分析资料、解决问题能力以及探究学习能力。【情感目标】

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做科学”中培养科学情感和态度;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制作小吊车,联系其工作原理推想和分析,探知动物肢体运动的原理。

2、初步了解仿生学,尝试设计或制作仿生作品。教学难点 联系小吊车的工作原理,类比、推想和分析动物骨骼、肌肉、关节与其运动的关系。教具准备 教具:投影仪、演示用小吊车模型、课件 学具:小吊车制作材料、彩色方块、白纸(两张)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激趣导入:教师演示小吊车模型,引起学生制作兴趣,并提出制作任务。

二、学习活动:

1、学生阅读教材,认识小吊车的基本构造,明确小吊车的制作方法。

2、师发放材料和工具

3、组织小组设计制作计划

如何使用材料、具体制作过程如何、怎样分工、如何使用工具、应该注意什么问题等等。

4、按设计计划进行制作

5、对完成的作品进行调试和评价

6、小组演示,交流:

牵引绳是如何拉动吊臂运动的?

评:学生通过分组实验,充分自主的展开科学的探究,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出观察方法。学生不仅自主的掌握了观察技能,而且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在合作中有交流,培养了学生合作与交流,观察与实践的能力。

三、归纳小结:

自制的小吊车是怎样工作的?

第二课时 收和放

活动目标:

1、能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骨骼、肌肉与其运动的关系。

2、能举例说出人体的运动是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3、能利用图或文字的形式将自己的推想表达出来。

4、能描述某种运动方式有利于锻炼人体哪部分的肌肉。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组织交流牵引绳是如何拉动吊臂运动的。

二、学习活动:

1、学生比较生物的骨骼肌肉构造和小吊车的构造有什么相同之处。

2、观察交流:

小吊车的结构、牵引绳的运动方式、引起臂的运动方式

3、将自己的推理结果用图画的方式记录下来。

三、归纳小结:

举例说明人体的运动是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

第三课时 科学在线 有趣的仿生

活动目标:

1、将自己收集的有关仿生的实例与同学交流

2、能联想到现代各种交通工具的运动方式与动物的哪种运动方式相似。

3、能模仿某种生物功能或结构的特点进行设计。

4、能发挥创造力,大胆设计仿生产品。

5、能说出仿生产品是科学技术结合的产品。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二、学习活动

1、学生自主活动

将自己收集的有关仿生的实例与同学交流。

2、教师指导,强调:

(1)根据生活周围事物的缺点,找出具有这方面优点的生物,确定打算模仿的生物。(2)分析该生物具有的特殊结构和功能。(3)类比出的产品结构和功能

3、展示会:

组织学生对各自的作品进行评比。

三、归纳小结:

现代各种交通工具的运动方式与动物的哪种运动方式相似。

课后小记: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尽可能的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空和材料,让学生有展示自己设想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培养他们积极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由此看出,这样的教学过程的设计,体现了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意识,以学生的自主创造为目的的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内部动因,发挥了主观能动性,促进了参与,增长了自主学习的才干。使四十分钟的课堂成为了研究的天地、探求的天地、创造的天地。

5、确定位置 教学目标:

1、能选择参照物,并能准确地、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前后、左右、远近、东西、南北等)。2、会使用平面图,能在图上找到自己要去的位置。

3、能根据从甲地去乙地的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路线图,并按图设法找到相应的地点。4、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清晰地描述自己的位置。教学重点难点:

能准确地、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能根据从甲地去乙地的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路线图,并按图设法找到相应的地点,教具准备 各种小物件(尺子、笔、塑料块、小木块、小球、书等等)。红色小方块。地形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记忆游戏。

1、每组分发一些小物件(用小塑盒装好)。在10秒钟内尽可能地记住桌上的物件的位置。转过身去,由另一同学迅速改变桌上物体原来的位置。再转回来,说出桌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

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评:利用游戏这种学生喜爱的方式直接引出研究主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掀起所要探究问题的好奇心,引发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使课堂一开始就显得轻松而又快乐。

二、在图上找位置——欢迎你到我家来。

每组分发一张长沙市市区地图,1、请每位同学找到自己学校和自己家的具体位置。2、通过观察地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学生会讨论关于方位描述、比例尺、图形符号等方面的问题。

三、分析我校校园的地图。

小组活动:弄清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北校门和南校门的位置,在200亩的校园范围内,建筑物和绿化带的分布情况。

第二课时

一、在校园内开展找红色小方块的比赛。

每组分发一张标有红色小方块位置的校园地图,同学们根据地图的指示在规定时间内分散到校园各个角落寻找红色小方块,老师做计时的工作,看哪个组最快最准。

准备工作: 1、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2、不要打扰其他班上课。

3、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在小方块旁边标明距离。学生根据比例尺进行推算。

二、小结,公布比赛结果,对所有同学予以鼓励。

三、布置课外活动: 1、收集各种地图。

2、给同学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

课后小记:新的时代,新的教育,新的环境,新的课堂。只有创设宽松的环境,才能让孩子成为创造者。教学一开始,用一个神奇的游戏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点名研究的主题,这就使教学研究有了目的性。在辨认物体的环节,由于没有教师的过多限制,学生的自行探究更像科学家在从事科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体验科学和理解科学,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师生之间心灵交往的和谐境界,是教育技巧的顶峰。

6、做沙盘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学校中各个建筑物的位置,画出自己学校的平面示意图。2.能在沙盘上摆出自己学校各种设施的位置。3.会制定简单的活动计划。4.根据自己的计划或方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小组同学有效的进行分工合作。

2.能与其他小组交流评价各组的活动结果,并分析成败的原因。3.关心校园环境,愿意设计新校园。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沙盘的形式展示自己设计的未来新校园的规划图,说出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环境等)教学重点难点:

1、能根据学校中各个建筑物的位置,画出自己学校的平面示意图。

2、能在沙盘上摆出自己学校各种设施的位置。

教具准备:泡末塑料板包装纸盒 饮料瓶 大纸箱 潮湿的沙土 卡通人 玩具树等 尺子 剪刀每组一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二、制作校园沙盘模型

1.小组活动:根据课前画出的平面图,选择材料动手制作校园沙盘模型。注意:分工要合理 2.交流:鼓励学生开展在各组间进行对比,看哪一组做的最形象,最准确。3.讨论小结:通过制作和分析,你认为学校的布局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 三.集体活动:

参加未来校园设计大赛,看哪组的设计方案最有创意。

课后小记:上课时,教师放下了架子,走进了学生,热爱学生,在课堂内充满宽松和谐、信任的氛围,并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相信学生,使他们感爱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中保持愉快的心境。所以在合作交流中学生敢想、敢说、敢做、思维活跃,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自然研究时“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尽可能的给予了学生充足的时空和材料,让学生有展示自己设想的机会,鼓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法和步骤,培养他们积极探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标新立异的创新精神。

第二单元

位置与运动

本单元引导学生在初步了解运动的形式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动的状态。运动的本质是位置的移动,本单元从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开始,练习描述物体的位置,引导学生学习怎样确定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最后学习判断运动着的物体的速度是快还是慢。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本单元为“力与运动”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本单元包括“确定位置”、“做沙盘”、“动与静”、“快与慢”4课,前两课侧重位置,后两课侧重运动。五

位置与运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选择参照物,并能准确地、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前后、左右、远近、东西、南北等)。2、会使用平面图,能在图上找到自己要去的位置。

3、能根据从甲地去乙地的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路线图,并按图设法找到相应的地点。

4、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清晰地描述自己的位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把自己描述物体的方法告诉其他同学;并且愿意倾听别人是怎样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2、能够与本组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做好各项活动。

3、对搜集各种各样的地图感兴趣,并发现他们各自的特点。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有参照物、方向和距离。

2、能够说出通用地图的主要标识的功用。(东南西北,比例尺,一般标记等。)其他目标:

1、能简单描述从甲地去乙地的地图的大体制作过程,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家或经常去的某一地方的位置。

2、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方位问题。3、能够找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帮助人们准确确定物体位置的实例。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各种小物件(尺子、笔、塑料块、小木块、小球、书等等)。红色小方块。地形图。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记忆游戏。

1、每组分发一些小物件(用小塑盒装好)。在10秒钟内尽可能地记住桌上的物件的位置。转过身去,由另一同学迅速改变桌上物体原来的位置。

再转回来,说出桌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二、在图上找位置——欢迎你到我家来。每组分发一张晋州市地图,1、请每位同学找到自己学校和自己家的具体位置。

2、通过观察地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学生会讨论关于方位描述、比例尺、图形符号等方面的问题。)

三、分析我校校园的地图。

(小组活动:弄清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北校门和南校门的位置,在200亩的校园范围内,建筑物和绿化带的分布情况。)

第二课时

一、在校园内开展找红色小方块的比赛。

每组分发一张标有红色小方块位置的校园地图,同学们根据地图的指示在规定时间内分散到校园各个角落寻找红色小方块,老师做计 时的工作,看哪个组最快最准。准备工作:

1、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2、不要打扰其他班上课。

3、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在小方块旁边标明距离。学生根据比例尺进行推算。

二、小结,公布比赛结果,对所有同学予以鼓励。

三、布置课外活动: 1、收集各种地图。

2、给同学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 教学反思:

做沙盘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学校中各个建筑物的位置,画出自己学校的平面示意图。2、能在沙盘上摆出自己学校各种设施的位置。

3、会制定简单的活动计划。

4、根据自己的计划或方案,制作出沙盘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小组同学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

2、能与其他小组交流评价各组的活动结果。并分析成败的原因。3、关心校园环境,愿意设计新校园。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沙盘的形式展示自己设计的未来新校园的规划图,说出自己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环境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做校园沙盘模型 教师介绍沙盘是什么样的,沙盘是如何制作的。2 学生讨论、摆弄模型,在沙盘上建造所观察到的校园。各小组之间进行对比,看哪组做的在最形象、最准确。形象方面侧重沙盘中一些建筑物的比例、形状、大小等,准确方面侧重平面图的准确,设计沙盘中物体间的距离、摆放位置等。未来校园设计大赛 指导学生明确活动目标,设计方案。征求其他同学或家长的意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修改设计方案。3 根据拟订的方案准备材料,并在沙盘中展示出来。教学反思:

动与静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对物体“运动与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2、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其它目标:

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的运动情况,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荡秋千 问题引入:我们坐在行驶的车里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引起学生探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兴趣。2 “荡秋千”活动:

让秋千上的同学说说自己看到的同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让秋千下面的同学说说看到的秋千上的同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分析为什么秋千上的同学和秋千下的同学看到的情况不同。引导学生说明理由,即以什么作为参照物来判断的,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关系。分析戴帽子的同学在自动扶梯上、公共汽车上、旋转餐厅里的运动情况。4 结合实际,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特别要说明什么为参照物。分析电扇工作时个部分的运动情况。1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选择参照物,判断同一物体中某一部分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教学反思:

快与慢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两种方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2、能用简单工具测量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3、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所需要的时间的关系。

4、能通过实验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5、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设计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主动地通过多次测量,如实记录所获得的相关数据。

2、能够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合作探究小车运动的情况;愿意把本组让小车跑的更快的方法告诉给其他组。

科学知识目标:

能从位置、方向和快慢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其它目标:

能举例说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与慢的现象,并尝试利用所学的快与慢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有关物体运动的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比较列车的快慢 引入课题。播放相关课件,帮助学生意识到不同动物运动的方式和快慢不同。在同距离的条件下,跑完全程,谁用的时间短,谁的速度越快。让学生感受运动速度的快慢。在操场上分组进行比赛,让学生知道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3 认识列车时刻表。比较列车的快慢。每列火车运行的时间用到达的时间减去出发的时间,根据快慢给列车排序。第二课时 玩小车 讨论怎样使小车动起来。记录自己的方法。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从课文中给出的方法中选取一种方法。学生分组活动。引导学生小组之间进行比较,找出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快,并说出理由。猜想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在做这一类对比实验时,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才能准确观测这一条件对小车运动快慢的影响。这是进行科学的对比实验的重要条件。利用影响小车速度的诸多因素,改造自己的小车,是小车跑的更快。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力与运动

本单元是学生认识了位置和运动的基础上设计的,也是本册围绕“运动”这一统一概念而设计的核心单元,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简单机械奠定基础。本单元从认识什么是力开始,到研究各种各样的力,进而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即怎样让物体有静止到运动在到静止。本单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究力与运动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及独立搜集资料、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单元包括“推和拉”、“常见的力”、“怎样让小球动起来”、“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4课,其中“推和拉”是为“常见的力”所做的铺垫,重点是指导学生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推和拉

设计理念:

为了贯彻执行《科学课程新标准》提出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本课教学设计以操场为活动地点,让学生在宽敞的场所尽情地去活动、观察、研讨,在游戏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学到了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能说出推和拉的动作要领与方法。

二、技能目标:能做好单人、双人以及多人的推拉游戏活动,了解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情感目标:能认真参与,吃苦耐劳,发挥小组合作精神,锻炼身体并注意安全。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组织,以实践活动得出结论。教学准备:

一、场地:学校操场(草地)。

二、设备器材:墙、大树、篮球架、游戏器材(纸币、圆圈等)

教学时间:

一、本课1课时完成。

二、教学内容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推拉伸展。

第二部分:双人、多人推拉游戏,小组套圈比赛游戏。活动过程:

一、预备运动

为头、颈、手臂、肩膀、腰部„„等伸展性暖身运动,为后面剧烈运动做好准备,以便拉伤。

二、推拉伸展

1、双手互拉:双手互扣,可向左、右、上、下、两侧等方向用力拉。

2、比手划脚:运用手来做猜拳的游戏活动。跪撑手猜拳、俯撑手猜拳。

3、双脚屈伸:双脚左右侧拉及前后分腿等。运用脚来做猜拳的游戏活动。

站立脚猜拳、坐姿脚猜拳、躺撑脚猜拳、仰撑脚猜拳、俯撑脚猜拳。

4、用力推墙:运用单手、双手或脚用力推(墙、大树、篮球架等均可)。

三、双人推拉游戏:推拉动作以定式用力的方式进行,避免用力碰撞。

1、用背互推:两人一组(体型相近为宜)用背互推,可用站立或蹲式、坐式等不同方式进行。

2、用手互推:两人一组(体型相近为宜),用单手或双手互推,可用弓箭式、骑马式等配合手部的互推动作。

3、双手拔河:两人一组,双手彼此互扣做拔河状,用力后拉,松手或被拉距离愈长者为负,对方为胜,可增加不同组別胜者与负者彼此挑战的机会,以增加课堂气氛的有趣性。

4、搬运:背扛、背負走、同心协力。

5、手推车:

6、鼓励学生自创其他双人的推拉游戏:教师从旁协助或指导,并适时让学生发表或表演、示范等。

四、多人推拉游戏

1、用力拉动。(本游戏可一人拉二个人也可反过来变成二个人拉一个人)。

2、团体拔河:本游戏为双人拔河的延伸,人数约四、五人,双方应注意安全,避免松手后跌倒,教师指导时应特别强调合作精神及安全原则的重要性。

3、投圈得分:在远近距离不同的地方分别放有不同分值的纸币,每人五个圈,看谁套的分数最多。指导要点:

注意事项 :

一、教学时宜有充分的活动空间,才能充分伸展肢体。

二、推拉游戏时,应特别注意课前的场地安全检查。教学活动应兼顾安全为原则。

三、团体拔河,以双方人数各3——5人最能引起学生高昂兴趣又较安全。

四、投圈游戏时教师可提醒学生体会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学评量 :

一、指导学生自我评量。

二、具体评量标准参考:

1、推拉游戏中,尽全力而有明显用力且流汗者为3分,其次为2分,再其次为1分。

2、学会互推和互拉的方法,10种以上者为3分,6~9种为2分,5种以下者为1分。

3、投圈游戏中,以圈投中的纸币的分值之和计算。

4、在游戏中能尽全力,肯合作者为3分,其次为2分,再其次为1分。

三、评出优秀活动小组

把个人得分与小组集体得分总和作为活动小组总分,评出优秀小组并给予奖励。

第九课《推和拉》补充游戏——单人推拉

教学目标:

一、了解支撑身体的动作及方法。

二、能运用手脚支撑身体,并模仿动物行走的动作。

三、培养学生坚忍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动物奇观:模仿动物行走的动作。

大鳄魚:俯卧、匍匐前进。小马:双膝跑地走。

骆驼:手脚撑直、四脚走。小鸭:双手抓住后脚跟,蹲膝走。青蛙:蹲姿、手插腰,向上或向前连续跳。螃蟹:仰卧、手脚撑地,腹部挺平,四脚走。

二、顶天立地:双(单)手支撑身体。

伏地挺身、单手双脚撑地、单手单脚侧撑、单手屈腿撑地。

三、中秋月圆:俯撑或仰撑,然后以手或脚为轴心画圆圈。指导要点:

1、教师可让学生来讨论各种动物行走的动作。

2、手脚支撑身体前进时,可以变换手脚著地的顺序。3、动物行走,可前后或左右行进。教学评量:

一、能够了解并模仿几种动物的行走动作?

二、看看能否顺利地操作手和脚来支撑身体。

第九课《推和拉》补充游戏——双人推拉2 教学目标:

一、了解推拉的动作及方法。

二、能操作自己的身体,做出推拉的动作。

三、培养学生友爱的态度与合作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力拔山河:两人以三七步面相对站立,然后以单双手做互拉的动作。

二、背负重担:两人蹲著或坐著,利用背靠背,往上推顶,然后站立。

三、搬运:背扛、背負走、同心协力。

四、手推车: 指导要点:

一、为安全考虑,务必请学生抓住对方手腕部位。

二、使用双手推拉时,手要平举交叉并相互抓住对方的手腕。

三、一组两人以上时,第二位以后者,应抱住前者的腰部。

四、力拔山河除站立外,亦可用蹲姿或坐姿。

五、活动时可一组2人、3人、4人或多人。教学评量:

一、能否用身体操作推拉的动作?

二、能否支撑行走10公尺?

第九课《推和拉》补充游戏——谁的力气大

教学目标:

一、认知部分:能说出推拉运动各项学习內容及分组游戏的动作要领及方法。

二、技能部分:能完成单人或双人以上推拉游戏活动。

三、情意部分:能喜欢推拉运动,做分组游戏时能与同学合作,并遵守规则。教学准备:

一、场地:平坦地面。

二、设备器材:口笛、软垫、小方桌。

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

主要为头、颈、手臂、肩膀、腰部„„等伸展性暖身运动,因为本单元推拉运动较为激烈,上课前之热身运动需加強。

二、臂力比赛

两人一组,分别蹲或坐于方桌之两侧,各伸出右手臂紧握双拳,手肘互勾,开令后,相互用力,手臂被压制于桌面者负。

三、斗鸡比赛

两人面对面,右脚后屈,右手抓住右脚掌,左脚支撑全身重量并保持平衡,开令后,两人以左手互推,接触部位以手臂,肩膀为原则。

四、夺宝游戏

﹝一﹞分组:全班学生分成两队,或是每两人一队。

﹝二﹞方法:将绳子套在腰部,并在海棉垫两端放置小积木〔或其他替代物品〕,看谁先捡到小积木就算贏了,可用打擂台方式进行竞赛,亦可两人一组,贏的再跟贏的比,输的和输的比。

﹝三﹞规则:沒有捡到小积木时,不可以离开垫子,擂台方式进行竞赛,亦可两人一组,贏的再跟贏的比,输的和输的比。

指导要点: 注意事项:

(一)教师需了解推拉运动为重量体能的一种,综合而言,为肌力及肌耐之训练,而小学中年級之教学重点,仍然以操作身体的能力为主,因此应以游戏方式启发与趣味为原则。

(二)本单元教学完毕,应有适当的方松〔以轻柔,按摩肌肉方式进行〕才不致造成乳酸过多而形成肌肉后痛。教学评量:

具体评量标准参考:

1、会做推拉游戏。

2、各种推拉游戏动作协调者。3、进行各项竞赛均能获胜。教学反思:

十常见的力

教学理念:

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把探究过程显性化是科学学习本质的一种要求。力的现象在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以及力的种类却是学生所陌生的。因此,这一课就是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力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孩子们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观察、发现、认识与探究中培养与形成学生注重观察与思考进而探究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搜集事例,说明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能够通过弹棋子游戏发现力的三个要素。科学知识:

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教学准备:

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棋子等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力在哪里?请用动作表示出来。力在手上、腿上„„力在身体里。

2、演示:双手同时压粉笔盒,粉笔盒(物体)怎样了? 要求:用简单的图形来描述现象。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观察

1、拓展描述:离开我们的身体,往别处想,哪里还有力?

2、给力起名称。人的力称为人力、机器的力称为机械力、风的力称为风力„„ 过渡:力在哪里? ——到处都有力。

(让学生立足现实感受,以利于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

三、发现、认识

1、小实验:会“跳舞”的回形针。用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演示实验。

区别:与我们前面说的力有什么区别?——借助外力。

2、关于力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到底什么是力?)

3、引导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描述。

一种物体对另一种物体产生了作用,就叫力。

(让学生在观察现象中分析与发现科学规律,并引导他们描述自己的感受以形成对力的概念认识。)

4、如果让你将这些力分类,你可以怎么分?请说出你分类的理由。

四、探究

1、活动:移动一个大箱子可以用什么力?(推、拉„„)

过渡:想一想,是否我们自然界中的力都可以有推和拉这两种力呢?

2、游戏:弹棋子

要求:弹棋子的方法。(教师演示)记分方法。(板书说明)分组,每人弹三次。

思考:当你弹棋子的时候,你还发现什么关于力的知识? 学生进行游戏。

发现:力有什么特点?(打棋子的不同点,棋子弹的方向不同。力可以在物体间传递。力有大有小。力有方向„„)

五、反馈

1、关于力你知道了什么知识?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关于力的问题?

(让学生形成概括性的思维,通过对新问题的提出以发现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以便于拓展性的学习。)教学反思:

十一

怎样让小球动起来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设想出多种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案及改变物体运动方向的方法。能够用实验验证自己的设想。

能够正确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动脑筋想出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多种方法。

2能够与其他小组交流假设和实验方法,并找出最好的办法。

科学知识目标:

能说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由静止转为运动。

能辨别出物体的运动主要是由哪种力(如风力、水力、重力、弹力等)作用的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能联系生活实际,举出更多的力使物体运动发生改变的例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各种小球、气筒、扇子、细线、挡板、磁铁、大头针、图片等

重点:

引导学生设计更多种使小球动起来的方案。

难点:

找出物体的运动是由哪种力作用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 活动1 让小球动起来小组智慧,想让小球动起来的方法,比一比哪个组方法多且独特

2提出观察要求,小组按照设计的方案动手试。

3小组活动、汇报交流。

在以上基础上,提出问题:再试一试,怎样使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通过交流,体验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做法中用到的力有弹力、风力、冲击力、浮力等。

二 活动2 是什么力使物体开始运动的?

结合图,观察思考:是什么物体?分别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的?物体的运动需要的力与什么有关?

交流,认识到:帆船是在风力的作用下运动的;箭是在弹力的作用下运动的,弹弓也是,靠弹力把子弹射出去的;碾子是在牲畜力的作用下转动的;水轮是在水的冲击力作用下转起来的;......三 阅读科学在线

1外力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想物体运动起来是什么样的?(示范:平着把书推出、转动小水轮、拉二胡。)

2阅读:物体运动的基本方式有三种:即平动、转动、振动。理解机械运动的三种方式。

教学反思:

十二

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能设想出多种使运动着的物体停下来的方法。

2能够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

3能够实事求是地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

2能从不同角度看待摩擦力对人类的影响。

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实验说明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由运动变为静止。

2能意识到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为阻力。

STSE目标:

能举出3个以上的例子说明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是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的。

教学重点:

活动1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设计、掌握让运动的小球、风车、自行车停下来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小球、风车、自行车、钢尺、摩擦力利与弊的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 活动1 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1你能用哪些方法让运动的小球、风车、自行车停下来?把想到的方法记录下来。

2实验设想(室内外结合)。

3交流讨论:为什么这些方法都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认识阻力和摩擦力。

二、活动2 感受摩擦力

1找一找生活中的摩擦力,然后体验感受大小和方向。小组可以设计体验方案,教师提供实验材料。

2交流体验结果。

三、拓展活动 摩擦力的利弊

1结合课件认识摩擦力的利弊两面。

2联系生活体会摩擦力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用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去指导生活。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昼与夜

“昼与夜”单元将进一步帮助学生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法认识地球运动的有关现象。帮助学生探究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昼夜交替现象和原因,以及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等问题。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历程,引导学生感受科学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体会到科学技术在探索地球奥秘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本单元包括“我们的地球”、“太阳和影子”、“昼夜的形成”、“昼夜与生物行为”4课。

十三

我们的地球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做科学”中培养科学情感和态度。

2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

能力目标

1学会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想象、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查找、分析和整理资料的能力。

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2、通过制作地球仪初步了解地球的知识。

教学重点:

通过制作地球仪,观察体验地球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观察和发现地球仪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视频:地球各种自然现象

谈话:关于地球,你想了解哪些事情?

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地球

二、提出探究问题

1讲述: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关地球的问题,那现在我们就来了解地球是什么样的?

2学生猜测地球的模样。

3讲述:古代人对地球是怎样认识的呢?

(CAI: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4讨论: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如何发挥作用的?

5教师小结: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地球的作用

三、制作地球仪,发现地球的基本特点。

1谈话:要更清楚直观的了解地球的知识,你觉得有哪些方法?

2观察地球仪,说出自己的发现。(经线、纬线、赤道、地轴)

3学生制作地球仪

4比较自制地球模型与地球仪。

5自评,说出要做什么改进。

四、拓展: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1、谈话:你还有哪些途径获得地球的知识?

2、把收集到地球资料整理制作成卡片。

教学反思:

14.太阳和影子

教学资源的开发: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太习以为常了。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但正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却往往被学生忽视。一方面,学生对宇宙万物怀着与生俱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他们对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觉到太阳和影子永无止境地有规律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意识到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采用学生喜欢的探究活动的方式,如猜谜语,画影子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内外相结合,课内观察与中长期观察相结合,学生观测记录与研讨相结合,意在让学生“建构”,自己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自己发现科学现象的规律。本课的主要活动有:猜谜语,画影子,做日影仪测影子,连续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日影仪中的影子,并在实验室内模拟这些运动变化。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交流分享自己同他人的发现,建立对宇宙的情感,从而点燃探究宇宙的热情。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两人合作,画出自己及其它物体的影子,观察影子。

自制日影仪并会用它测量影子。

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和观察时刻。

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长的变化。

知识技能:

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模式。

知道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持久而细心地连续进行一天的观测。

体会到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建立起对宇宙探究的兴趣。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师说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谜底:影子)

2.学生猜谜。

3.讨论:你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

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4.学生交流对影子的了解。

[评析: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学生从下课到上课有个思维转换的过程,谜语可使学生迅速集中思维,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中来。同时,这个谜语中还暗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如影子是什么颜色,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产生需要光线等)]

二、画影子

(一)画自己的影子。

谈话:你们画过影子吗?有人画过自己的影子吗?

讨论:你们打算怎样画自己的影子?你的影子可能是什么样的?

带学生到操场上画自己的影子。

这么多的学生一齐来到操场上画影子,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场面。学生在讨论中就已经盼望着画出自己的影子来看个究竟。影子虽然是极为普通的,但他们就是对这些极为普通的影子没有太多的关注,更谈不上关注自己的影子了。

这一活动中,学生在画影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发现:

1.影子与太阳分别在人(物体)的两侧。

2.影子的底端是与人(物体)相连的。

3.影子是灰黑色的(即使穿着彩色的衣服也一样)。

4.影子比人长(注:早上9点钟)

在获得这些发现的同时,他们学会了合作,懂得:有时候,一个人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画出自己的影子。

过程:

1.出发之前,告诉学生将干什么。

2.发给学生每人一支粉笔,和学生一起到操场上画影子。

3.画影子的同时把脚印也要画出来,并且把名字写在影子里。

4.记住自己站的姿势。

5.让学生观察此时太阳在哪边,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现场的观察更具有说服力,也为下面的研讨打下基础。

6.画好之后,领取新任务。

[评析:还有什么比画下自己的影子更吸引孩子们呢。画影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要让学生留下影子的痕迹,为再一次观察影子埋下伏笔,便于比较。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有了感受,经历了一次趣味性地动手做的活动,有所发现。注意:这是他自己的发现。]

(二)画其它物体的影子

此时,学生还沉浸在画影子的乐趣之中,再让学生画其它物体的影子,让他们找一找,操场上还有哪些物体有影子,把他们的影子画出来。如有难画的,只要求画出一部分,哪怕是影子最外缘的一条线也行。

学生在画其它物体影子的同时,他们会:

1.寻找:哪些物体有影子?认识到,并不是有了物体就有影子,在没有光线的地方,或是在其它物体影子里的物体就没有影子。

2.观察:这些影子是什么样的,和物体本身的形状有没有什么联系。

3.比较:这些影子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

哪个亮一些?(或是哪些部分亮一些)哪个暗一些?(或是哪些部分暗一些)

4.交流:你画的是什么影子?有哪些发现?哪些比较有意思或是比较特殊?

(三)制作简易日影仪,画影子

教师讲述示范制作的方法:在卡纸的中间画一个“”或“”记号,把橡皮泥捏成底盘放在中心,在橡皮泥上插一支塑料小棒,在卡纸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教师示范画影子的方法:按东南西北的方位把日影仪平放好,准确的方位要用指南针测定,在影子末端用“”或“”作出记号,同时记下测定影子的时间。

过程:

1.分发学生材料。

2.学生制作简易日影仪。

3.操作记录杆影。

(说明: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详尽地说明操作的方法,因为这是教会学生科学地学习方法,要求摆放日影仪时,一定要用指南针测准方位,确保科学性)

三、猜想影子的变化

组织学生围坐一圈,老师参与其中。

猜想:过一段时间,影子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

学生最先想到的是影子会动。然而仅仅到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接着让学生猜想影子会怎么动?朝哪个方向动?为什么要朝那个方向动?除了方向变化,还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请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猜测――意在向学生渗透:猜测也应是有根据的。以此培养学生根本已有经验对未来事物做出较准确预测的能力。

[评析:猜测是由问题到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种猜测,对于科学发现,科学概括往往是非常起作用的。它是“搞科学”道路上的第一步,往往指明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为了这个方向而去收集事实,分析整理事实,去验证它,修正它。学生作出猜想后,无需教师布置任务,相信他们肯定会再次观察那些在地上的影子。]

四、学生再次观察影子,交流讨论

1.教师提问:影子真的会像你们所说的那样变化吗?

2.学生再次观察影子。

他们会惊奇地发现,站在自己的脚印上,影子和原先画的不一样了,特别是那些固定的物体的影子,变化很明显。

3.交流讨论:

(1)有什么发现?说明什么?

(2)这些发现和你刚才猜想的一样吗?

(3)再过一段时间,这些影子又会有什么变化?

五、观测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记录日影仪上的影子。

1.猜想:到了下午,这些影子又会怎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变化的?

2.讨论:怎样证明你的猜想是对的呢?

3.观测记录:

在观察记录之前,让学生讨论需要注意些什么:

日影仪要严格按着方位放。

画图或记录时,一定要记下时间。

看太阳时,要隔着一层东西看,防止灼伤眼睛。

(1)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的日影仪上的影子。

(2)观察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采用选参照物观察画图的方式,也可以在一张大纸上剪上一排排的圆,然后侧立在面前看太阳,把太阳所在的圆记录下来,最后拓印在纸上,就是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图)

教师指导学生要选好观察的参照物体。

六、分析整理日影仪上的影长记录以及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观测记录

1.整理日影仪上的数据

(1)量出杆影的长度

(2)交流发现

比较杆影,有什么发现?

(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早晨和傍晚的有什么不一样?)

2.分析交流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

(1)选择学生的记录图展示,观察太阳的运动模式。

(2)讨论: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方向、高度)

3.讨论:太阳高度和影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七、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子的变化

(课前学生从家里带来手电)

教师提问:你能用实验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以及影子的变化吗?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可以用手电模拟太阳,控制太阳的运动,观察手电下物体的影子)

八、总结

学习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十五

昼夜的形成 本课概述

本课从“白天黑夜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引入,引导学生探究昼夜成因。活动1开个学术讨论会,通过讨论引导学术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对太阳和地球之间关系的解释,帮助学生懂得仅凭直接的观察有时是不正确的,科学是需要反复观察和实验的。“科学在线”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况昼夜的成因。活动2模拟昼夜的形成,指导学生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假设,对昼夜的形成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本课最后的讨论意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本课的重点是激发学生探究昼夜成因的兴趣。本课的难点是模拟昼夜形成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在合作中设计验证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方案。

2.能积极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

2.认识到科学发展是漫长的,很多事物的运动规律需要从更广泛的范围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楚事物的本质。

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地球在不停地转动,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2.能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背景资料

地球自转是一种绕轴旋转运动,在北极上空观察呈反时针方向,南极上空观察则呈顺时针方向,习惯上称为自西向东旋转。自转周期为一日,因参考点不同而有恒星日(以恒星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太阳日(以太阳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和太阴日(以月球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之别,时间分别为23时56分、24时和24时50分。自转角速度为每小时15°,线速度则因纬度和海拔不同而异。

地球自转决定了地球上昼夜更替,并使地表一些自然地理过程具有昼夜节奏,还使运动物体如气团、洋流和流水发生偏转。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地球的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还使潮汐转变为与自转方向相反的潮汐波。

好奇点

模拟昼夜的形成可能是学生的好奇点。

学科关联

语文:阅读研究资料,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课时安排

建议本课安排2课时。两个活动各用1课时。

活动1 开个学术讨论会

活动目标:

1.能承认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

2.能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

3.能说出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4.意识到科学发展是漫长的过程,很多事物的运动规律需要从更广泛的范围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楚事物的本质。

活动建议:

1.建议本活动在小组讨论基础上全班共同进行。

2.活动可直接从教材的引入开始。布置学生在小组内用5~6分钟的时间为讨论会作准备。如果学生对地球围绕太阳转没有任何疑问,可请一部分小组为“太阳绕着地球转”的观点寻找证据;另一部分小组为“地球围绕太阳转”的观点寻找证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古人对昼夜成因的解释。

3.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包括“科学在线”的资料后,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科学认识的艰巨过程。并体会哥白尼日心说的巨大贡献。

4.“科学在线”之后的一段文字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更完整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讨论和分析活动中做适当引导。

活动2 模拟昼夜的形成活动目标:

1.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提出模拟实验的方案,并能正确操作。

2.能够较清晰地向其他同学解释自己的模拟实验的结果。

3.能积极寻找证据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

实施建议:

1.本活动是在学生已经知道昼夜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验前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如何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模拟昼夜的成因,如何分工合作等。

2.要注意引导学生交流实验计划,在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准备好所需材料后,再开始实验。实验时用遮光窗帘将教室变暗,以保证实验效果。学校如没有地球仪,可用学生自制的地球模型代替。

以下具体实验步骤供参考:

⑴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北方,在桌面中间放好;

⑵面对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旋转(逆时针方向),在中国北京或其他省会城市的位置贴上小纸人;

⑶在正对地球仪1米左右的地方打开手电筒,调整电筒的远近,以地球仪上清晰地出现明暗两部分为宜;确定地球仪上的白天部分和黑夜部分;

⑷将小纸人所在的位置旋转到黑夜部分,慢慢转动地球仪,观察小纸人投向地球仪表面影子的位置和变化过程与一天中我们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否一致,从而确定地球旋转的方向。这一教学过程重点是让学生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教师要鼓励学生应用平时观察到的地球上的物体在一天中影子自西向北再向东的变化过程来解决这一问题。

⑸两人一组,轮流演示同一位置的昼夜变化。

3.为了帮助学生强化探究中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在地球仪旁边放一块钟表,告诉学生地球仪旋转的方向要和表针转动的方向相反。

4.实验结束后各组分别向全班介绍模拟实验的结果。

5.教材最后的讨论是对知识的运用。一定要让学生先根据两地的位置判断,再用实验演示。同一天中位置靠东侧的地方先被太阳照到,上海在乌鲁木齐的东侧,所以先被太阳照到。

拓展知识

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提出整个宇宙是一个多层水晶球,地球位于水晶球德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

公元2世纪,希腊著名天文学家托勒玫(Claudius Ptolemaeus)在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基础上,做了系统的总结和提高,进一步完善了地心说。由于亚里士多德和托勒玫的声望,加上这种理论迎合了后来罗马教廷的宗教思想,地心说整整统治欧洲达1000多年之久。

16世纪初,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玫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他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40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哥白尼认为,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地球和别的行星一道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

哥白尼之后,意大利学者布鲁诺(Giordano Bruno)进一步认为,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颗,仅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认识使哥白尼日心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由于日心说危及到当时罗马教会的思想统治,发动教会对布鲁诺恨之入骨,用种种恐怖手段逼迫布鲁诺放弃日心说,布鲁诺宁死不屈,最后被活活烧死。

1609年,伽利略(Galileo)用望远镜巡视星空,获得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银河是由无数单个的恒星组成的,木星有4颗卫星,金星有圆缺变化,这些观测事实有力地支持了日心说。教会非常恐慌,将伽利略传到罗马的宗教法庭受审,并宣判他有罪,直到300多年后的1980年,这一冤案才得以昭雪。

尽管罗马教廷对宣传、支持日心说的科学家加以重重迫害,然而经过开普勒(Johannes Kepler)、伽利略和牛顿(Isaac Newton)等人的工作,哥白尼的学说不断获得胜利和发展。后来的许多发现使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学说得到了举世公认的证明。

教学反思:

十六

昼夜与生物行为

本课概述

在学习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及成因的基础上,本课从让学生解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入手,提出昼夜变化对生物行为影响的问题。通过对植物学家林奈“花钟”的观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生物的行为变化是有规律的。活动1完成没有画完的画,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形式总结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体会到动植物的行为变化与昼夜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活动2对一种动植物行为变化的研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以一个具体的动物或植物为例,通过较长时间的实际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某种动物或植物的昼夜行为变化规律。本课“科学在线”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生物昼夜行为变化的认识,了解研究昼夜节律的实际意义。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例,发现昼夜变化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本课难点是选择一种动植物,研究其行为于昼夜变化的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自己制定研究计划,探究一种动物或植物的昼夜变化情况。

2.能够用二维记录表连续记录较长时间的观察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对植物或动物在昼夜间的变化感兴趣。

2.愿意对植物或动物的行为进行长期观察。

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植物行为有哪些影响。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1.意识到青少年要保护足够睡眠时间的重要性。

2.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上是如何利用生物昼夜节律的。

背景资料

生物行为

动物的运动、繁殖、迁移,植物的萌发、开会、展叶及人类的各种生活都可以称为生物的行为。

昼夜节律

生命活动以24小时为周期的变动。发光菌的发光,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摄食,躯体活动,睡眠和觉醒等行为均显示昼夜节律。人体生理功能,学习与记忆能力,情绪,工作效率等也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波动。根据昼夜活动的特点,可以将动物分为两大类。猫头鹰和田鼠都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它们属于夜行性动物。大部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一部分哺乳动物、昆虫和少数鸟类属于夜行性动物。大多数鸟类、一部分哺乳动物、昆虫以及少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属于昼行性动物。此外,有些动物是在拂晓时活动的,有些动物的活动是没有规律的。

生物钟

生物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奏性。生物通过它能感受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并调节本身生理活动的节律,使其在一定的时期开始、进行或结束。植物在每年的一定季节开会,大多数是通过生物钟的作用。

好奇点

对花钟的认识会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可能还会对“如果没有昼夜变化,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的讨论感兴趣。

学科关联

语文:能用简练的文字描述观察到的生物节律现象。

美术:用图画的方式记录生物的昼夜行为变化。

课时安排

建议本课用2课时完成。引入部分和活动1用1课时,活动2和拓展活动用1课时。

导入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发现生物行为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2.有兴趣研究生物昼夜行为变化规律。

实施建议: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花钟图或教师自制的相关课件,看有什么发现。

2.指导学生认识钟面内的各种花在1到12时不同时间开放,钟面外的花在12到24时之间开放。认识过程中可以提一些问题,如“××时开的花是什么花?”或“××花在几时开放?”,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利用花钟来判断时间。

3.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了花钟以后有什么想法?进而引出昼夜变化对动植物影响的话题。

活动1 完成没有画完的画

活动目标:

1.能通过查阅各类资料,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植物有什么影响。

2.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示自己的分析结果。

实施建议:

1.本活动建议用25~30分钟的时间完成。

2.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示意图,了解图中的生物行为与昼夜变化的关系。如:一些小鸟、蝴蝶喜欢在白天活动;猫头鹰、蛾子却喜欢在夜间活动。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列举更多的例子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来。绘画时需要注意:一是首先要判断自己发现的实例属于喜欢在白天活动的,还是喜欢在夜间活动,分别画在左栏和右栏中;二是要尽量形象地表现动物或植物的活动或休息状态。此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绘画和想像能力。

3.教材中的图为强调白天和黑夜的对比,显得过高过窄。教师要允许学生在自备画纸上绘制,也可用示意图的上面部分。

4.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画向同学展示,并用简练的语言做必要的说明。

活动2 对昼夜行为变化的研究

活动目标:

1.能选择一种动植物,探究其行为变化与昼夜的关系。

2.能尝试用两种方法对同一种动植物的行为进行研究。

3.在研究时愿意与同学分工合作。

4.意识到青少年要保证足够睡眠时间的重要性。

5.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是如何利用生物昼夜节律的。

实施建议:

1.本活动可在课上布置,小组内分工明确后在课下完成,完成后在课上交流总结。

2.本活动重在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活动要求不宜过高,更不能求全,只要学生略有发现即可。如学生可以只研究猫眼的瞳孔在白天黑夜是怎样不断变化的。

3.研究方法、成果形式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鼓励学生尝试查找资料、现场观察或请教咨询的方法,要求不可过高。

4.鼓励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新的发现等。

5.“科学在线”相当于对学生探究活动成果的总结和提升。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活动与昼夜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是如何利用生物昼夜节律的,以及在利用过程中科学技术是如何发挥重要作用的。

拓展活动 如果没有昼夜变化,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

活动目标:

1.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2.能作出有一定根据的想像,没有昼夜变化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

实施建议:

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对学生的回答可不加任何限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说出理由,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多作鼓励性评价,也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质疑。此拓展活动的目的还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昼夜变化会对生物带来影响。采用这种形式,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拓展知识

猫的瞳孔变化

猫眼睛的瞳孔在一昼夜中随外界光线强弱的周期性变化而发生变化。白天中午时刻,光照强烈,瞳孔缩小,呈上下竖直的一条线;夜晚光线微弱时,瞳孔充分放大呈圆形,其他时刻呈不同程度的椭圆形。

猫眼睛的瞳孔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明显的变化呢?原来,猫眼睛瞳孔很大,负责瞳孔收缩的肌肉很发达,收缩特别强烈。猫这种一日三变的功能就是借助于瞳孔强大的张缩能力完成的。它能调整进入眼睛内的光线强弱,使其始终保持足以兴奋神经的水平,从而使猫不论在白天还是黑夜,都能清楚地看到外界的各种物体,这对猫夜间活动和觅食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节律

生命现象中的节律性变化,叫做生物节律。在生命过程中,从分子、细胞到肌体、群体各个层次上都有明显的时间周期现象,其周期从几秒、几天直至几月、几年。广泛存在的节律使生物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生物节律现象直接和地球、太阳及月球间相对位置的周期变化相对应。⑴日节律。以24小时为周期的节律,通称昼夜节律(如细胞分裂、高等动植物组织中多种成分的浓度、活性的24小时周期涨落、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等)。⑵潮汐节律。生活在沿海潮线附近的动植物,其活动规律与潮汐时相一致。⑶月节律。约29.5天为一期,主要反映在动物动情和生殖周期上。⑷年节律。动物的冬眠、夏蜇、洄游,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等现象均有明显的年周期节律。

林奈的花钟

林奈通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各种植物每天开花都有一定时间。他选择了一些植物,按它们开花的先后顺序,种在自己的花园里,要想知道几点钟了,只要去看看什么花在开放就行了,真是有趣极了。人们把林奈的这个别出心裁的创造叫“花钟”。“花钟”的开放时间是这样的:

蛇床花:黎明三点钟左右开花;

牵牛花:黎明四点钟左右开花;

野蔷薇:黎明五点钟左右开花;

龙葵花:清晨六点钟左右开花;

芍药花:清晨七点钟左右开花;

莲花:上午八点左右开花;

半枝花:上午十点左右开花;

马齿苋花:上午十二点钟左右开花;

万寿菊:下午三点钟左右开花;

紫茉莉:下午五点钟左右开花;

烟草花:下午六点钟左右开花;

剪秋罗花:晚上七点左右开花;

夜来香花:晚上八点左右开花;

昙花:晚上九点钟左右开花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现代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采取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观察法就是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有的动物学家隐蔽在茂密的树林里或草丛中,有的隐藏在伪装得很好的隐蔽处,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动物的一举一动,并且详细、真实、客观地做好观察记录。

实验法是对发生行为的动物或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它们之间使用的信号,然后进一步分析刺激行为发生的因素。例如,繁殖时期的雄三刺鱼,经常相互攻击。如果将与雄三刺鱼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模型放入水中,它们会视而不见。相反,如果模型的大小、形状与雄三刺鱼并不相像,但是在这种模型的下半部涂上红颜色,却会无一例外地受到雄三刺鱼的猛烈攻击。可见,雄三刺鱼辨别对手的依据是根据颜色。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研究动物行为的手段现代化。例如,摄像机和录像机的应用,能够真实地再现观察现场的情景。闭路电视可以每时每刻观察笼内或圈养动物的活动。录音机不仅能使研究者听到声音,并且能将声音输入到声频分谱仪上分析研究。观察和实验所得到的大量数据,可以用电子计算机迅速而准确地处理。可以说,现代技术的应用,推动动物行为的研究达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第五单元

交通与运输

交通与运输是本册的结束单元,也是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结合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发明创造的特殊运动方式——交通运输。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交通工具和交通运输为研究对象,帮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及其发展,引导学生,并按照一定标准对交通工具进行分类,比较几种常见交通工具的优点和不足,通过调查和方案设计等活动,激发学生了解、关注交通运输的兴趣,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及搜索资料、分析资料、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的能力及设计、创造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不离开交通运输。

本单元包括“交通工具”和“交通与生活”两课。

十七

交通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够根据自己的标准,对搜集到的各种交通工具进行分类。能独立分析搜集的资料。能用卡片的形式摘录有关交通发展关键时期的信息。能用简练的词汇对几种常见交通工具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标准的描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告诉其他小组的同学自己获得交通工具发展的信息。能大胆想象,独立完成对未来交通工具的设计。愿意把自己的设计展示出来,并愿意根据同学的建议进行改进。

科学知识目标:能够说出10种以上的交通工具及其主要用途。能选择一种交通工具,并描述其发展史。能说出几种常见交通工具的优点缺点。

其他目标:

1能说出一种交通工具(如自行车、汽车)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

2能从多角度考虑,选择外出旅行的交通工具。

教学重点:

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名称、特点和优点。

教学难点:

想象未来交通工具的外形和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电教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谁来说说常见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2、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交通工具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现代化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有关现代化交通工具的知识。

(二)授新课

1、指导学生了解交通工具的发展

(1)出示古代的交通工具和现代化交通工具的挂图。

(2)请学生认一认哪些是常见的交通工具,哪些是现代化的工具?

(3)交通工具的分类。

(4)小结: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交通工具越来越先进,越来越现代化了。

2、指导学生正确选择交通工具。

(1)外出旅游如何行走?怎样的工具方便?

(2)自己设计并画出一个简单的行程图。

(3)汇报。

3、设计未来的交通工具。

(1)教师提出要求。

(2)学生自由组合进行。

(3)汇报。

(三)总结

1、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交通工具越来越现代化了,刚才同学们想象未来交通工具的外形和特点,我们对现代化交通工具的学习和探究才刚刚开始,请同学们在课余时间阅读有关现代化交通工具的书籍再,画一幅未来交通工具的想象画。

教学反思:

十八

交通与生活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能发现生活中的交通问题,并通过调查,得出自己的结论。能用图表和文字把自己的调查表示出来。能用简练的语言描述海产品旅行线路图。能举例说明交通运输不发达带来的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与本组同学讨论,合作开展调查活动。愿意把自己的调查结果及交通问题解决方案与同学讨论、交流,并做进一步的改进。

科学知识目标:能举例说明交通运输的重要性。能描述海产品的运输过程。

其他目标:

1能举例说明交通运输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能在独立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自己解决生活中交通问题的设想或方案,并能说出自己的理由。

教学重点:

能利用图表或文字把自己的调查结果表示出来。

教学难点:

能举例说明交通运输不发达带来的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准备:

电教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谈话:相信多数同学都住在学校附近,因此,多数同学都是步行来的,但你们爸爸、妈妈上班都是步行的吗?

学生:

问:为什么?

学生回答:

谈话: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8课《交通与生活》,探讨一下交通是如何影响人们的生活的?

授新课

调查爸爸妈妈上班所用交通工具及所用时间。

分组

发表格,学生填表,教师巡视。

汇报。

分析并小结:(为什么会距离不同,但能同时到达,什么起了作用?)

分析海产品的旅行路线图,说说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谈话:荔枝是我们岭南的特产,而且保鲜时间短,但时现在远在外国的人都能吃到鲜美的荔枝,为什么呢?

学生讨论并回答:

谈话:荔枝运输过程中,采用了哪些运输方式?用到了哪些交通工具,采取了哪些技术和设备?

学生思考回答:

谈话:还能举出实际生活中与交通运输有关的事例吗?

学生思考回答:

分析并小结:

做个小主人。P66

谈话:在P66的课文中,有两个方案,你对哪个方案有兴趣,就设计那个方案。但是要认真对待,不能马虎了事,你的设计可能会使我们的社会有个更大的进步的。

布置作业:

回家继续进行方案设计,以便下节课进行讨论。

教学反思:

十九

展示会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对本学期收集到的有关运动的资料进行较为系统的整理。

2能自定标准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卡片进行分类。

3能用多种形式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

4能对本学期所学的有关位置、运动、力等知识进行系统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爱护自己长期收集的资料和成果,并很好地保存起来。

2愿意与同学分享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学习成果。

3能形成收集资料、制作卡片的习惯,并能认识到整理总结资料、展示成果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教学重点:

自定标准,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卡片进行归纳、总结和分类。

教学难点:

展示出自己的学习成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放有本学期收集制作的各种资料卡片、学习记录、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资料的“科学小本本”或“科学采蜜集”、小制作、模型、网页等;教师准备展示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内容:

活动1 整理我们的学习资料

1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本学期围绕运动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2在学习中我们大家都收集记录了一些与运动有关的资料,你们想展示给大家看吗?

3那需要整理我们收集到的这些资料。定期搜集整理到的学习资料,是《科学》课学习的重要方法。我们经验自己确定资料的分类标准,并给资料编号,便于今后查找。

4个人活动,整理自己的学习资料。给资料分类,可以按单元、课次、不同的运动主体、运动的基本形式等分,也可以按来源、摘录时间等来分。

5把自己的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和同学交流后,针对这个和资料卡片的内容展开互评和自评。

第二课时内容:

活动2 展示我们的学习成果

1观看科技馆展览、六一作品展览录象片。对后面自己制作展示板做铺垫。

2设计布置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展示板。要求:主题明确、布局合理、资料丰富、版面美观、浅显易懂等。

3展开评比活动,记录优缺点,以备改进不足、发扬优点。

4在“科学采蜜集”上记录下本学期主要收获。

5爱护学习成果,长期保存教育。

第三篇: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 动物的运动

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动物基本运动方式为研究内容,帮助学生认识更多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基本运动方式。了解动物运动时肌肉、骨骼的活动,激发学生研究生物和仿生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能够将观察结果以图和文字的形式在卡片上记录下来,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设计制作的能力。

本单元包括“动物运动会”、“生命在于运动”、“小吊车”三课。

一 运动着的世界

本册围绕“运动与变化”这一组统一概念统整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宇宙世界及科学探究和科学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内容,设计了“动物的运动”、“位置与运动”、“力与运动”、“昼与夜”、“交通运输”5个单元。本课是全册书的起始课,为学生揭开“运动着的世界”序幕,激发学生探索物体运动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提出3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能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选择的理由。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1-3条有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并能制成资料卡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够感受到自然界中多种运动形式的奇妙。2 对查阅有关运动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片产生兴趣。科学知识目标: 1 举例说明自然界中物体运动的各种形式。2 能说出制作资料卡片的基本方法。

材料准备:

有关运动的各种卡片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它们怎样运动? 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出示风在动、人在行、水在流、鱼在游、鸟在飞的情景,让学生初步体会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着的世界里。让学生展示自己收集的有关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更多的有关运动的例子,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这个深层的哲学问题。讨论“自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学生讨论,教师不要急于说出答案。4 引导学生把自己关于运动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选择自己最想研究并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研究的问题。

★搜集有关运动资料。讲解:科学家已经做过了许多关于运动问题的研究,查阅资料,了解他人的研究,是解决我们关于运动许多疑问的最好方法之一。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搜集、查找资料。报纸、书籍、网络,利用标题、目录、搜索快速查询。把自己查阅的资料记录并制成卡片。需要记录内容:作者、书名、页码、出版社、出版日期、摘要、摘录日期。引导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资料卡片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把自己制作的资料卡片与同学交流、分享。教学反思: 二 动物运动会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运动的方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身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方式。3、能用图和文字的形式记录观察结果。

4、能够归纳出动物的多种运动方式,并能按不同的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对观察、模仿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感兴趣。2、能够感受到动物世界的纷繁复杂。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周围常见的动物的名称。2、能找出运动方式相似的动物的共同特征。其他目标:

1、开始意识到自然界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和变化。

2、能发现动物的身体某些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并与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准备:各种表演辅助工具(棍子、悬挂铁丝、小物件等,两个特大号的袋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表扬同学们的第一次研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我们就会越来越像科学家。”)

二、研究动物的运动方式。

1、小组活动。每组积极准备,选择教师提供的辅助工具,模拟一种或多种动物运动的方式。

2、表演,全班一起评价。边讨论小结各种动物运动方式。

3、竞赛。教师准备两个特大号的布袋或较厚的塑料袋,全组同学一起模仿袋鼠妈妈带着两个袋鼠宝宝一起跳跃。看哪组速度快。

三、小组集体填写“动物运动会报名表”。完成后讨论小结。

四、小组活动:按不同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看哪组的分类标准最多分得最恰当。鼓励发散思维。

教学反思: 三 生命在于运动 教学过程: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通过分析发现多种动物运动的目的。2、能够通过比较发现运动前后身体的变化。

3、能利用简单的工具进行测量,并对测量和分析的结果进行记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接受运动对人类健康有好处的观点。2、能逐渐养成坚持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的习惯。3、能与同学分工合作完成测量工作。科学知识目标: 能够举例说出动物运动对其生存的意义。其他目标:

意识到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可以帮助自己更准确地知道运动前后身体发生的变化。

教学准备:计时工具。学生小组活动用表格。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二、了解两个名词:心率、呼吸频率。

三、小组活动:测量每位同学的心率和呼吸频率。

注意:分工合作,看哪组做得既快又好。

测量在安静状态下的情况,不要故意做深呼吸等。及时做好记录。

四、讨论小结。根据同学们测量的结果发现:......

五、全班集体活动,根据老师拍手的节奏原地跳或跑步。两分钟后赶紧测量此时的心跳,并进行记载。自己重复活动,测量运动后呼吸的频率,并进行记载。(此环节可学生分组自由进行也可以全班和老师一起集体活动,集体活动时因老师拍手节奏的变化和气氛的热烈,学生可能会兴趣更浓。)

六、小结。

1、讨论:现在你们发现了什么?

自由发言,鼓励积极发表意见看法和提出新问题。

2、引导学生了解坚持体育运动能使身体更强壮,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3、提出个人锻炼计划。推荐资料:为什么要从小参加体育运动

1、体育锻炼能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1)骨骼的生长发育:骨骼生长需要不断地吸收蛋白质和无机盐(特别是钙和磷),人体必须有足够的 维生素才能使钙和磷很好地吸收。户外活动时,日光中的紫外线,可以使皮肤中的一种物质(麦角固醇)转化 成维生素D,促进钙磷吸收。另外,体育锻炼中,跑跳等动作对骨骼的骨化中心能起一种机械刺激作用,改善 血液循环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2)肌肉的生长发育:经常锻炼,肌纤维变粗,肌肉血液供应好,毛细血管增多,促使肌肉强壮。

(3)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在体育锻炼中,肌肉的活动是在神经系统的直接指挥下进行的,肌肉有节奏 的收缩和放松,也对神经系统产生良好的作用。由于神经系统与身体各组织、器官的联系加强了,因而改善和 提高了彼此之间的协调能力。

(4)心脏的生长发育:经常锻炼的儿童,心肌健壮,跳动次数比一般儿童要少,这是心脏健康的表现。“您的心脏就是您的健康。”这是联合国“世界卫生日”提出的口号。

2、体育锻炼能使儿童更聪明。

一个人是否聪明,主要取决于大脑的功能。儿童大脑需氧量占整个人体需氧量的50%,体育锻炼消耗大量 的能量,为了满足运动的需要,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增强。从而保证大脑获得更多的氧气和养料。大脑工 作时的能量来源于血液中的葡萄糖,体育锻炼还可使体内胰岛素工作正常,使大脑处于兴奋状态,更好地发挥 “聪明”功能。

3、体育锻炼能增强儿童的抵抗力。

医生常说,体育锻炼作为防治疾病的手段是任何药物都无法替代的。比如,一个人坐着不动,一分钟只能 摄取1/4公升的氧气,而跑5 公里,一分钟能吸取2公升的氧气,等于坐着不动时的8倍,仅从获氧量来看,锻 炼与不锻炼对健康的影响就大不相同。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经受各种气温的刺激,尤其是在冬季,能更有效地改善心脏、血管系统的功能,提高身体对寒冷刺激的适应能力。

教学反思: 四 小吊车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能根据图和文字的提示,制作小吊车模型。能利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分析动物骨骼、肌肉与其运动的关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能对制作模型、设计仿生产品表现出较大的兴趣。2 能发挥创造力,大胆设计仿生产品。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出人体的运动是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的结果。2 能描述某种运动方式有利于锻炼人体的哪部分肌肉。其他目标: 能对一种仿生产品的设计过程进行描述,体会到仿生产品是科学技术结合的产品。能联想到现代各种交通工具的运动方式与动物的哪种运动方式相似,例如,飞机的飞行与鸟的飞行方式相似。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启疑,引入新课。

1、CAI场景:货轮靠岸了,同学们想想看, 有哪些办法可以把货物搬上岸?(滑梯、直升机、吊车……)

2、激趣:老师今天给你们准备好了一辆小吊车(出示小吊车)。别小看它呀,它一样可以灵活的提起和放下重物。不信的话,看看老师的表演!(教师演示)

3、激发提问:对于这个有趣的小吊车,你有什么疑问吗?

4、引出课题:同学们提了很多问题,小吊车工作奥秘在哪里呢?这是我们今天的课题。(板课题:小吊车的奥秘)

二、制作小吊车模型,探究发现其构造和工作原理。

1、CAI:探究问题1:小吊车工作奥妙在哪里?

2、学生分组制作小吊车模型。

3、小组代表上台展示作品,表演小吊车提起和放下重物。师生共同评价。

4、分组有目的的”玩”小吊车.注意观察:小吊车工作的几个关键构造是什么? 注意体验:两根牵引绳如何协调作用牵动吊臂?

6、说出我的发现:小吊车工作的奥妙。

三、通过感受肢体运动,联系小吊车的工作原理,推想动物肢体的运动原理。

1、讨论:你觉得我们身体有哪些部位可以象小吊车这样提起和放下重物? 2 设疑:我们的手臂也可以象小吊车这样灵活的提起和放下物体,你觉得它们相似吗?引出探究问题2:手臂与小吊车的运动原理相类似吗?

3、摸一摸(手臂)看一看(CAI提供手臂剖面图)手臂的构造怎么样。4 学生类比手臂与小吊车模型,描述手臂与小吊车相类似的构造。

5、用手臂模仿小吊车提起和放下重物,观察体验手臂的变化。感觉手臂运动过程中骨骼、肌肉、关节的作用。

6、类比小吊车的工作原理,推想手臂的运动原理,并简单描绘猜测图。学生投影展示猜想图并表述推测依据。

四、动画模拟手臂的运动过程,领会和归纳: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时,牵拉前臂骨完成曲臂运动。反之则是伸臂运动。

2、学生修正手臂运动原理的推测,展说。

五、体验肢体的其他运动,进一步认识肢体运动是多个运动器官协调作用的结果

1、引导迁移:身体的其他部位运动原理是不是一样呢?

2、学生再体验踢腿等运动,说说原理。

3、帮助学生提升认识:肢体运动需要多个运动器官的协调作用,任何一块肌肉、一块骨,孤军作战都不足以完成运动。

六初步了解仿生学和仿生方法,尝试仿生创意设计。

1、启发:事实上,吊车正是人们在研究了手臂的运动原理后发明出来的一种机械。

2、谈话:你还知道有哪些仿生产品?

3、讲述仿生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STS)

4、学生通过视频了解仿生方法(视频:仿生典例)

6、头脑风暴:学生分组探讨一个仿生创意。

7、激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回家设计或制作仿生作品。

七、根据个人兴趣特长,课外自主进行仿生实践活动

把小组的仿生创意进行仿生制作、制图或科幻绘画。

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 位置与运动

本单元引导学生在初步了解运动的形式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运动的状态。运动的本质是位置的移动,本单元从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开始,练习描述物体的位置,引导学生学习怎样确定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最后学习判断运动着的物体的速度是快还是慢。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本单元为“力与运动”单元的学习奠定基础。本单元包括“确定位置”、“做沙盘”、“动与静”、“快与慢”4课,前两课侧重位置,后两课侧重运动。

五 位置与运动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选择参照物,并能准确地、定性地描述一个给定物体的相对位置(前后、左右、远近、东西、南北等)。

2、会使用平面图,能在图上找到自己要去的位置。

3、能根据从甲地去乙地的语言描述,画出相应的路线图,并按图设法找到相应的地点。

4、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术语清晰地描述自己的位置。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把自己描述物体的方法告诉其他同学;并且愿意倾听别人是怎样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

2、能够与本组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做好各项活动。

3、对搜集各种各样的地图感兴趣,并发现他们各自的特点。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需要有参照物、方向和距离。2、能够说出通用地图的主要标识的功用。(东南西北,比例尺,一般标记等。)

其他目标: 1、能简单描述从甲地去乙地的地图的大体制作过程,能联系实际说出自己家或经常去的某一地方的位置。

2、愿意尝试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方位问题。3、能够找出现代科学技术如何帮助人们准确确定物体位置的实例。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准备:各种小物件(尺子、笔、塑料块、小木块、小球、书等等)。红色小方块。地形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记忆游戏。

1、每组分发一些小物件(用小塑盒装好)。在10秒钟内尽可能地记住桌上的物件的位置。转过身去,由另一同学迅速改变桌上物体原来的位置。再转回来,说出桌上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引导学生了解: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

二、在图上找位置——欢迎你到我家来。每组分发一张晋州市地图,1、请每位同学找到自己学校和自己家的具体位置。

2、通过观察地图,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问题?(学生会讨论关于方位描述、比例尺、图形符号等方面的问题。)

三、分析我校校园的地图。

(小组活动:弄清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北校门和南校门的位置,在200亩的校园范围内,建筑物和绿化带的分布情况。)

第二课时

一、在校园内开展找红色小方块的比赛。

每组分发一张标有红色小方块位置的校园地图,同学们根据地图的指示在规定时间内分散到校园各个角落寻找红色小方块,老师做计 时的工作,看哪个组最快最准。

准备工作:

1、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2、不要打扰其他班上课。

3、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在小方块旁边标明距离。学生根据比例尺进行推算。

二、小结,公布比赛结果,对所有同学予以鼓励。

三、布置课外活动:

1、收集各种地图。

2、给同学画一张从学校到自己家的路线图 教学反思: 六 做沙盘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学校中各个建筑物的位置,画出自己学校的平面示意图。2、能在沙盘上摆出自己学校各种设施的位置。3、会制定简单的活动计划。

4、根据自己的计划或方案,制作出沙盘模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与小组同学进行有效的分工合作。

2、能与其他小组交流评价各组的活动结果。并分析成败的原因。3、关心校园环境,愿意设计新校园。科学知识目标:

能用沙盘的形式展示自己设计的未来新校园的规划图,说出自己设计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如环境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做校园沙盘模型 教师介绍沙盘是什么样的,沙盘是如何制作的。2 学生讨论、摆弄模型,在沙盘上建造所观察到的校园。各小组之间进行对比,看哪组做的在最形象、最准确。形象方面侧重沙盘中一些建筑物的比例、形状、大小等,准确方面侧重平面图的准确,设计沙盘中物体间的距离、摆放位置等。

★未来校园设计大赛 指导学生明确活动目标,设计方案。征求其他同学或家长的意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修改设计方案。3 根据拟订的方案准备材料,并在沙盘中展示出来。教学反思: 七 动与静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利用参照物判断某一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对物体“运动与静止”的问题进行探究。2、能意识到对一些物体状态的描述是相对的。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明物体的位置和运动需要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来确定。其它目标:

能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判断实际生活、环境中的运动情况,解决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 荡秋千 问题引入:我们坐在行驶的车里观察车外的景物,会有什么发现?引起学生探究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兴趣。“荡秋千”活动:

让秋千上的同学说说自己看到的同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让秋千下面的同学说说看到的秋千上的同学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分析为什么秋千上的同学和秋千下的同学看到的情况不同。引导学生说明理由,即以什么作为参照物来判断的,被判断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关系。分析戴帽子的同学在自动扶梯上、公共汽车上、旋转餐厅里的运动情况。4 结合实际,描述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特别要说明什么为参照物。★分析电扇工作时个部分的运动情况。1 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选择参照物,判断同一物体中某一部分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教学反思: 八 快与慢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两种方法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2、能用简单工具测量一个沿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3、能用简单的图表或图形来表示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所需要的时间的关系。

4、能通过实验探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

5、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控制实验条件的方法设计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够主动地通过多次测量,如实记录所获得的相关数据。

2、能够与小组其他同学分工合作探究小车运动的情况;愿意把本组让小车跑的更快的方法告诉给其他组。

科学知识目标:

能从位置、方向和快慢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其它目标:

能举例说出生活中物体运动的快与慢的现象,并尝试利用所学的快与慢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有关物体运动的问题。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 比较列车的快慢 1 引入课题。播放相关课件,帮助学生意识到不同动物运动的方式和快慢不同。在同距离的条件下,跑完全程,谁用的时间短,谁的速度越快。让学生感受运动速度的快慢。在操场上分组进行比赛,让学生知道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认识列车时刻表。比较列车的快慢。每列火车运行的时间用到达的时间减去出发的时间,根据快慢给列车排序。

第二课时 ★ 玩小车 讨论怎样使小车动起来。记录自己的方法。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从课文中给出的方法中选取一种方法。学生分组活动。引导学生小组之间进行比较,找出哪个小组的小车跑的最快,并说出理由。猜想小车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系?在做这一类对比实验时,每次只改变一个条件,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才能准确观测这一条件对小车运动快慢的影响。这是进行科学的对比实验的重要条件。利用影响小车速度的诸多因素,改造自己的小车,是小车跑的更快。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 力与运动

本单元是学生认识了位置和运动的基础上设计的,也是本册围绕“运动”这一统一概念而设计的核心单元,并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简单机械奠定基础。本单元从认识什么是力开始,到研究各种各样的力,进而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即怎样让物体有静止到运动在到静止。本单元的目的是帮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认识力与运动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究力与运动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事物的良好学习习惯及独立搜集资料、从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本单元包括“推和拉”、“常见的力”、“怎样让小球动起来”、“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4课,其中“推和拉”是为“常见的力”所做的铺垫,重点是指导学生研究力与运动的关系。

九 推和拉 设计理念:

为了贯彻执行《科学课程新标准》提出的:“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这一理念,本课教学设计以操场为活动地点,让学生在宽敞的场所尽情地去活动、观察、研讨,在游戏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学到了科学知识。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能说出推和拉的动作要领与方法。

二、技能目标:能做好单人、双人以及多人的推拉游戏活动,了解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情感目标:能认真参与,吃苦耐劳,发挥小组合作精神,锻炼身体并注意安全。

教学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教师组织,以实践活动得出结论。教学准备:

一、场地:学校操场(草地)。

二、设备器材:墙、大树、篮球架、游戏器材(纸币、圆圈等)教学时间:

一、本课1课时完成。

二、教学内容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推拉伸展。

第二部分:双人、多人推拉游戏,小组套圈比赛游戏。活动过程:

一、预备运动

为头、颈、手臂、肩膀、腰部……等伸展性暖身运动,为后面剧烈运动做好准备,以便拉伤。

二、推拉伸展

1、双手互拉:双手互扣,可向左、右、上、下、两侧等方向用力拉。

2、比手划脚:运用手来做猜拳的游戏活动。跪撑手猜拳、俯撑手猜拳。

3、双脚屈伸:双脚左右侧拉及前后分腿等。运用脚来做猜拳的游戏活动。

站立脚猜拳、坐姿脚猜拳、躺撑脚猜拳、仰撑脚猜拳、俯撑脚猜拳。

4、用力推墙:运用单手、双手或脚用力推(墙、大树、篮球架等均可)。

三、双人推拉游戏:推拉动作以定式用力的方式进行,避免用力碰撞。

1、用背互推:两人一组(体型相近为宜)用背互推,可用站立或蹲式、坐式等不同方式进行。

2、用手互推:两人一组(体型相近为宜),用单手或双手互推,可用弓箭式、骑马式等配合手部的互推动作。

3、双手拔河:两人一组,双手彼此互扣做拔河状,用力后拉,松手或被拉距离愈长者为负,对方为胜,可增加不同组別胜者与负者彼此挑战的机会,以增加课堂气氛的有趣性。

4、搬运:背扛、背負走、同心协力。

5、手推车:

6、鼓励学生自创其他双人的推拉游戏:教师从旁协助或指导,并适时让学生发表或表演、示范等。

四、多人推拉游戏

1、用力拉动。(本游戏可一人拉二个人也可反过来变成二个人拉一个人)。

2、团体拔河:本游戏为双人拔河的延伸,人数约四、五人,双方应注意安全,避免松手后跌倒,教师指导时应特别强调合作精神及安全原则的重要性。

3、投圈得分:在远近距离不同的地方分别放有不同分值的纸币,每人五个圈,看谁套的分数最多。

指导要点:

注意事项 :

一、教学时宜有充分的活动空间,才能充分伸展肢体。

二、推拉游戏时,应特别注意课前的场地安全检查。教学活动应兼顾安全为原则。

三、团体拔河,以双方人数各3——5人最能引起学生高昂兴趣又较安全。

四、投圈游戏时教师可提醒学生体会用力的大小和方向。教学评量 :

一、指导学生自我评量。

二、具体评量标准参考:

1、推拉游戏中,尽全力而有明显用力且流汗者为3分,其次为2分,再其次为1分。

2、学会互推和互拉的方法,10种以上者为3分,6~9种为2分,5种以下者为1分。

3、投圈游戏中,以圈投中的纸币的分值之和计算。

4、在游戏中能尽全力,肯合作者为3分,其次为2分,再其次为1分。

三、评出优秀活动小组

把个人得分与小组集体得分总和作为活动小组总分,评出优秀小组并给予奖励。

第九课《推和拉》补充游戏——单人推拉 教学目标:

一、了解支撑身体的动作及方法。

二、能运用手脚支撑身体,并模仿动物行走的动作。

三、培养学生坚忍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动物奇观:模仿动物行走的动作。大鳄魚:俯卧、匍匐前进。小马:双膝跑地走。

骆驼:手脚撑直、四脚走。小鸭:双手抓住后脚跟,蹲膝走。

青蛙:蹲姿、手插腰,向上或向前连续跳。

螃蟹:仰卧、手脚撑地,腹部挺平,四脚走。

二、顶天立地:双(单)手支撑身体。

伏地挺身、单手双脚撑地、单手单脚侧撑、单手屈腿撑地。

三、中秋月圆:俯撑或仰撑,然后以手或脚为轴心画圆圈。

指导要点:

1、教师可让学生来讨论各种动物行走的动作。2、手脚支撑身体前进时,可以变换手脚著地的顺序。3、动物行走,可前后或左右行进。教学评量:

一、能够了解并模仿几种动物的行走动作?

二、看看能否顺利地操作手和脚来支撑身体。第九课《推和拉》补充游戏——双人推拉2 教学目标:

一、了解推拉的动作及方法。

二、能操作自己的身体,做出推拉的动作。

三、培养学生友爱的态度与合作的精神。教学过程:

一、力拔山河:两人以三七步面相对站立,然后以单双手做互拉的动作。

二、背负重担:两人蹲著或坐著,利用背靠背,往上推顶,然后站立。

三、搬运:背扛、背負走、同心协力。

四、手推车: 指导要点:

一、为安全考虑,务必请学生抓住对方手腕部位。

二、使用双手推拉时,手要平举交叉并相互抓住对方的手腕。

三、一组两人以上时,第二位以后者,应抱住前者的腰部。

四、力拔山河除站立外,亦可用蹲姿或坐姿。

五、活动时可一组2人、3人、4人或多人。教学评量:

一、能否用身体操作推拉的动作?

二、能否支撑行走10公尺?

第九课《推和拉》补充游戏——谁的力气大 教学目标:

一、认知部分:能说出推拉运动各项学习內容及分组游戏的动作要领及方法。

二、技能部分:能完成单人或双人以上推拉游戏活动。

三、情意部分:能喜欢推拉运动,做分组游戏时能与同学合作,并遵守规则。教学准备:

一、场地:平坦地面。

二、设备器材:口笛、软垫、小方桌。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

主要为头、颈、手臂、肩膀、腰部……等伸展性暖身运动,因为本单元推拉运动较为激烈,上课前之热身运动需加強。

二、臂力比赛

两人一组,分别蹲或坐于方桌之两侧,各伸出右手臂紧握双拳,手肘互勾,开令后,相互用力,手臂被压制于桌面者负。

三、斗鸡比赛

两人面对面,右脚后屈,右手抓住右脚掌,左脚支撑全身重量并保持平衡,开令后,两人以左手互推,接触部位以手臂,肩膀为原则。

四、夺宝游戏

﹝一﹞分组:全班学生分成两队,或是每两人一队。

﹝二﹞方法:将绳子套在腰部,并在海棉垫两端放置小积木〔或其他替代物品〕,看谁先捡到小积木就算贏了,可用打擂台方式进行竞赛,亦可两人一组,贏的再跟贏的比,输的和输的比。

﹝三﹞规则:沒有捡到小积木时,不可以离开垫子,擂台方式进行竞赛,亦可两人一组,贏的再跟贏的比,输的和输的比。

指导要点: 注意事项:

(一)教师需了解推拉运动为重量体能的一种,综合而言,为肌力及肌耐之训练,而小学中年級之教学重点,仍然以操作身体的能力为主,因此应以游戏方式启发与趣味为原则。

(二)本单元教学完毕,应有适当的方松〔以轻柔,按摩肌肉方式进行〕才不致造成乳酸过多而形成肌肉后痛。

教学评量:

具体评量标准参考:

1、会做推拉游戏。

2、各种推拉游戏动作协调者。3、进行各项竞赛均能获胜。教学反思: 十 常见的力

教学理念:

探究是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一种方法,把探究过程显性化是科学学习本质的一种要求。力的现象在学生生活中司空见惯,但究竟什么是力,怎样来表达力以及力的种类却是学生所陌生的。因此,这一课就是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力的经验与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孩子们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观察、发现、认识与探究中培养与形成学生注重观察与思考进而探究的科学素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搜集事例,说明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能够通过弹棋子游戏发现力的三个要素。科学知识:

1知道力的普遍存在以及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2知道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到乐趣。教学准备:

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棋子等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力在哪里?请用动作表示出来。力在手上、腿上……力在身体里。

2、演示:双手同时压粉笔盒,粉笔盒(物体)怎样了? 要求:用简单的图形来描述现象。

(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观察

1、拓展描述:离开我们的身体,往别处想,哪里还有力?

2、给力起名称。

人的力称为人力、机器的力称为机械力、风的力称为风力…… 过渡:力在哪里? ——到处都有力。

(让学生立足现实感受,以利于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

三、发现、认识

1、小实验:会“跳舞”的回形针。用吸铁石、模板、回形针演示实验。

区别:与我们前面说的力有什么区别?——借助外力。

2、关于力你想知道什么问题?(到底什么是力?)

3、引导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描述。

一种物体对另一种物体产生了作用,就叫力。

(让学生在观察现象中分析与发现科学规律,并引导他们描述自己的感受以形成对力的概念认识。)

4、如果让你将这些力分类,你可以怎么分?请说出你分类的理由。

四、探究

1、活动:移动一个大箱子可以用什么力?(推、拉……)

过渡:想一想,是否我们自然界中的力都可以有推和拉这两种力呢?

2、游戏:弹棋子

要求:弹棋子的方法。(教师演示)记分方法。(板书说明)分组,每人弹三次。

思考:当你弹棋子的时候,你还发现什么关于力的知识? 学生进行游戏。

发现:力有什么特点?(打棋子的不同点,棋子弹的方向不同。力可以在物体间传递。力有大有小。力有方向……)

五、反馈

1、关于力你知道了什么知识?

2、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关于力的问题?

(让学生形成概括性的思维,通过对新问题的提出以发现学生思维发展的脉络,以便于拓展性的学习。)

教学反思: 十一 怎样让小球动起来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设想出多种使物体运动起来的方案及改变物体运动方向的方法。2 能够用实验验证自己的设想。能够正确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动脑筋想出使物体运动起来的多种方法。2能够与其他小组交流假设和实验方法,并找出最好的办法。科学知识目标: 能说出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可以由静止转为运动。能辨别出物体的运动主要是由哪种力(如风力、水力、重力、弹力等)作用的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能联系生活实际,举出更多的力使物体运动发生改变的例子。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各种小球、气筒、扇子、细线、挡板、磁铁、大头针、图片等 重点:

引导学生设计更多种使小球动起来的方案。难点:

找出物体的运动是由哪种力作用的结果。教学过程:

一 活动1 让小球动起来 小组智慧,想让小球动起来的方法,比一比哪个组方法多且独特 2提出观察要求,小组按照设计的方案动手试。3小组活动、汇报交流。在以上基础上,提出问题:再试一试,怎样使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通过交流,体验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做法中用到的力有弹力、风力、冲击力、浮力等。二 活动2 是什么力使物体开始运动的? 结合图,观察思考:是什么物体?分别是在什么力的作用下开始运动的?物体的运动需要的力与什么有关? 交流,认识到:帆船是在风力的作用下运动的;箭是在弹力的作用下运动的,弹弓也是,靠弹力把子弹射出去的;碾子是在牲畜力的作用下转动的;水轮是在水的冲击力作用下转起来的;......三 阅读科学在线

1外力可以使物体运动起来,想物体运动起来是什么样的?(示范:平着把书推出、转动小水轮、拉二胡。)

2阅读:物体运动的基本方式有三种:即平动、转动、振动。理解机械运动的三种方式。

教学反思: 十二 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能设想出多种使运动着的物体停下来的方法。2能够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3能够实事求是地描述实验中产生的现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在设计实验的过程中,与其他同学交流想法。2能从不同角度看待摩擦力对人类的影响。科学知识目标: 1能用实验说明物体在力的作用下由运动变为静止。2能意识到阻碍物体运动的力为阻力。STSE目标:

能举出3个以上的例子说明人们在生活生产中是如何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教学重点:

活动1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设计、掌握让运动的小球、风车、自行车停下来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摩擦力的产生和作用。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准备:小球、风车、自行车、钢尺、摩擦力利与弊的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 活动1 让运动的物体停下来

1你能用哪些方法让运动的小球、风车、自行车停下来?把想到的方法记录下来。

2实验设想(室内外结合)。

3交流讨论:为什么这些方法都可以使运动的物体停下来?认识阻力和摩擦力。

二、活动2 感受摩擦力

1找一找生活中的摩擦力,然后体验感受大小和方向。小组可以设计体验方案,教师提供实验材料。

2交流体验结果。

三、拓展活动 摩擦力的利弊 1结合课件认识摩擦力的利弊两面。

2联系生活体会摩擦力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用自己学到的科学知识去指导生活。

教学反思: 第四单元 昼与夜

“昼与夜”单元将进一步帮助学生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方法认识地球运动的有关现象。帮助学生探究太阳和影子的关系、昼夜交替现象和原因,以及昼夜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等问题。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人类探索地球的历程,引导学生感受科学是不断变化发展的,体会到科学技术在探索地球奥秘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

本单元包括“我们的地球”、“太阳和影子”、“昼夜的形成”、“昼夜与生物行为”4课。

十三 我们的地球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1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在“做科学”中培养科学情感和态度。2认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能力目标

1学会制作地球仪,培养学生的动手、想象、推理能力。2培养学生查找、分析和整理资料的能力。知识目标:

1、初步了解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2、通过制作地球仪初步了解地球的知识。教学重点:

通过制作地球仪,观察体验地球的基本知识。教学难点:

观察和发现地球仪的基本特点。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视频:地球各种自然现象

谈话:关于地球,你想了解哪些事情? 讲述: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我们的地球

二、提出探究问题

1讲述:刚才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关地球的问题,那现在我们就来了解地球是什么样的?

2学生猜测地球的模样。

3讲述:古代人对地球是怎样认识的呢?(CAI:人类认识地球的历史)

4讨论: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科学技术如何发挥作用的? 5教师小结:科学技术对人类认识地球的作用

三、制作地球仪,发现地球的基本特点。

1谈话:要更清楚直观的了解地球的知识,你觉得有哪些方法? 2观察地球仪,说出自己的发现。(经线、纬线、赤道、地轴)3学生制作地球仪

4比较自制地球模型与地球仪。5自评,说出要做什么改进。

四、拓展: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

1、谈话:你还有哪些途径获得地球的知识?

2、把收集到地球资料整理制作成卡片。教学反思: 14.太阳和影子

教学资源的开发:

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对孩子们来说,太习以为常了。即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不陌生,但正是这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变化,却往往被学生忽视。一方面,学生对宇宙万物怀着与生俱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另一方面,他们对自然界的运动和变化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本课的教学就是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让孩子们真切感觉到太阳和影子永无止境地有规律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之间的关系,感悟到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包含着值得我们探究的科学道理,意识到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采用学生喜欢的探究活动的方式,如猜谜语,画影子等。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课内外相结合,课内观察与中长期观察相结合,学生观测记录与研讨相结合,意在让学生“建构”,自己掌握科学学习的方法,自己发现科学现象的规律。本课的主要活动有:猜谜语,画影子,做日影仪测影子,连续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日影仪中的影子,并在实验室内模拟这些运动变化。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交流分享自己同他人的发现,建立对宇宙的情感,从而点燃探究宇宙的热情。

教学目标: 过程和方法:

两人合作,画出自己及其它物体的影子,观察影子。自制日影仪并会用它测量影子。

观察记录一天中太阳的位置和观察时刻。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长的变化。知识技能:

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认识太阳在天空中的(视)运动模式。知道太阳的(视)运动与影子变化的关系。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持久而细心地连续进行一天的观测。体会到宇宙万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建立起对宇宙探究的兴趣。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

1.师说谜语:人人有个好朋友,乌黑身子乌黑头,太阳光下伴你走,一到黑处就分手。(谜底:影子)2.学生猜谜。

3.讨论:你怎么知道谜底是影子的? 关于影子你还知道哪些? 4.学生交流对影子的了解。[评析:猜谜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方式。学生从下课到上课有个思维转换的过程,谜语可使学生迅速集中思维,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中来。同时,这个谜语中还暗含了许多科学知识,如影子是什么颜色,影子是怎样形成的(影子的产生需要光线等)]

二、画影子

(一)画自己的影子。

谈话:你们画过影子吗?有人画过自己的影子吗?

讨论:你们打算怎样画自己的影子?你的影子可能是什么样的? 带学生到操场上画自己的影子。

这么多的学生一齐来到操场上画影子,这是从来没有过的场面。学生在讨论中就已经盼望着画出自己的影子来看个究竟。影子虽然是极为普通的,但他们就是对这些极为普通的影子没有太多的关注,更谈不上关注自己的影子了。

这一活动中,学生在画影子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发现: 1.影子与太阳分别在人(物体)的两侧。2.影子的底端是与人(物体)相连的。

3.影子是灰黑色的(即使穿着彩色的衣服也一样)。4.影子比人长(注:早上9点钟)

在获得这些发现的同时,他们学会了合作,懂得:有时候,一个人是很难完成任务的,只有相互合作,才能画出自己的影子。

过程:

1.出发之前,告诉学生将干什么。

2.发给学生每人一支粉笔,和学生一起到操场上画影子。3.画影子的同时把脚印也要画出来,并且把名字写在影子里。4.记住自己站的姿势。5.让学生观察此时太阳在哪边,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现场的观察更具有说服力,也为下面的研讨打下基础。

6.画好之后,领取新任务。

[评析:还有什么比画下自己的影子更吸引孩子们呢。画影子不是目的,只是手段,目的是要让学生留下影子的痕迹,为再一次观察影子埋下伏笔,便于比较。学生在画的过程中有了感受,经历了一次趣味性地动手做的活动,有所发现。注意:这是他自己的发现。]

(二)画其它物体的影子

此时,学生还沉浸在画影子的乐趣之中,再让学生画其它物体的影子,让他们找一找,操场上还有哪些物体有影子,把他们的影子画出来。如有难画的,只要求画出一部分,哪怕是影子最外缘的一条线也行。

学生在画其它物体影子的同时,他们会:

1.寻找:哪些物体有影子?认识到,并不是有了物体就有影子,在没有光线的地方,或是在其它物体影子里的物体就没有影子。

2.观察:这些影子是什么样的,和物体本身的形状有没有什么联系。3.比较:这些影子哪个大一些,哪个小一些。

哪个亮一些?(或是哪些部分亮一些)哪个暗一些?(或是哪些部分暗一些)

4.交流:你画的是什么影子?有哪些发现?哪些比较有意思或是比较特殊?(三)制作简易日影仪,画影子

教师讲述示范制作的方法:在卡纸的中间画一个“”或“”记号,把橡皮泥捏成底盘放在中心,在橡皮泥上插一支塑料小棒,在卡纸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教师示范画影子的方法:按东南西北的方位把日影仪平放好,准确的方位要用指南针测定,在影子末端用“”或“”作出记号,同时记下测定影子的时间。

过程:

1.分发学生材料。2.学生制作简易日影仪。3.操作记录杆影。

(说明: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详尽地说明操作的方法,因为这是教会学生科学地学习方法,要求摆放日影仪时,一定要用指南针测准方位,确保科学性)

三、猜想影子的变化

组织学生围坐一圈,老师参与其中。

猜想:过一段时间,影子还会是原来的样子吗?

学生最先想到的是影子会动。然而仅仅到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接着让学生猜想影子会怎么动?朝哪个方向动?为什么要朝那个方向动?除了方向变化,还有什么变化?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请他们说说为什么这样猜测――意在向学生渗透:猜测也应是有根据的。以此培养学生根本已有经验对未来事物做出较准确预测的能力。

[评析:猜测是由问题到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种猜测,对于科学发现,科学概括往往是非常起作用的。它是“搞科学”道路上的第一步,往往指明着科学探究的方向,为了这个方向而去收集事实,分析整理事实,去验证它,修正它。学生作出猜想后,无需教师布置任务,相信他们肯定会再次观察那些在地上的影子。]

四、学生再次观察影子,交流讨论

1.教师提问:影子真的会像你们所说的那样变化吗? 2.学生再次观察影子。

他们会惊奇地发现,站在自己的脚印上,影子和原先画的不一样了,特别是那些固定的物体的影子,变化很明显。

3.交流讨论:

(1)有什么发现?说明什么?

(2)这些发现和你刚才猜想的一样吗?(3)再过一段时间,这些影子又会有什么变化?

五、观测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以及记录日影仪上的影子。

1.猜想:到了下午,这些影子又会怎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变化的? 2.讨论:怎样证明你的猜想是对的呢? 3.观测记录:

在观察记录之前,让学生讨论需要注意些什么: 日影仪要严格按着方位放。画图或记录时,一定要记下时间。

看太阳时,要隔着一层东西看,防止灼伤眼睛。(1)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的日影仪上的影子。

(2)观察记录一天中整点时刻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可以采用选参照物观察画图的方式,也可以在一张大纸上剪上一排排的圆,然后侧立在面前看太阳,把太阳所在的圆记录下来,最后拓印在纸上,就是一天中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图)

教师指导学生要选好观察的参照物体。

六、分析整理日影仪上的影长记录以及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观测记录 1.整理日影仪上的数据(1)量出杆影的长度(2)交流发现

比较杆影,有什么发现?

(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早晨和傍晚的有什么不一样?)2.分析交流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

(1)选择学生的记录图展示,观察太阳的运动模式。(2)讨论:太阳在天空中是怎样运动的?(方向、高度)3.讨论:太阳高度和影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七、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模式以及影子的变化(课前学生从家里带来手电)

教师提问:你能用实验模拟太阳在天空中的运动以及影子的变化吗? 学生讨论,设计实验。(可以用手电模拟太阳,控制太阳的运动,观察手电下物体的影子)

八、总结

学习了这一课,你有哪些收获? 教学反思: 十五 昼夜的形成本课概述

本课从“白天黑夜是怎样形成的?”这一问题引入,引导学生探究昼夜成因。活动1开个学术讨论会,通过讨论引导学术了解“地心说”和“日心说”对太阳和地球之间关系的解释,帮助学生懂得仅凭直接的观察有时是不正确的,科学是需要反复观察和实验的。“科学在线”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概况昼夜的成因。活动2模拟昼夜的形成,指导学生用模拟实验的方法进一步验证自己的假设,对昼夜的形成有一个更深入的认识。本课最后的讨论意在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本课的重点是激发学生探究昼夜成因的兴趣。本课的难点是模拟昼夜形成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在合作中设计验证昼夜成因的模拟实验方案。2.能积极寻找证据支持自己的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

2.认识到科学发展是漫长的,很多事物的运动规律需要从更广泛的范围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楚事物的本质。

科学知识目标:

1.能说出地球在不停地转动,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2.能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背景资料

地球自转是一种绕轴旋转运动,在北极上空观察呈反时针方向,南极上空观察则呈顺时针方向,习惯上称为自西向东旋转。自转周期为一日,因参考点不同而有恒星日(以恒星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太阳日(以太阳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和太阴日(以月球为参考点所度量的地球自转周期)之别,时间分别为23时56分、24时和24时50分。自转角速度为每小时15°,线速度则因纬度和海拔不同而异。地球自转决定了地球上昼夜更替,并使地表一些自然地理过程具有昼夜节奏,还使运动物体如气团、洋流和流水发生偏转。地球自转造成同一时刻地球的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间,还使潮汐转变为与自转方向相反的潮汐波。

好奇点

模拟昼夜的形成可能是学生的好奇点。学科关联

语文:阅读研究资料,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课时安排

建议本课安排2课时。两个活动各用1课时。活动1 开个学术讨论会 活动目标: 1.能承认地球在不停地自转,敢于对别人的结论提出质疑。2.能概述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与哥白尼的贡献。3.能说出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需24小时。

4.意识到科学发展是漫长的过程,很多事物的运动规律需要从更广泛的范围进行研究,才能真正弄清楚事物的本质。

活动建议:

1.建议本活动在小组讨论基础上全班共同进行。

2.活动可直接从教材的引入开始。布置学生在小组内用5~6分钟的时间为讨论会作准备。如果学生对地球围绕太阳转没有任何疑问,可请一部分小组为“太阳绕着地球转”的观点寻找证据;另一部分小组为“地球围绕太阳转”的观点寻找证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古人对昼夜成因的解释。

3.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可适时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介绍给学生。让学生阅读教材中包括“科学在线”的资料后,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科学认识的艰巨过程。并体会哥白尼日心说的巨大贡献。

4.“科学在线”之后的一段文字可以帮助学生更清楚、更完整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的形成。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讨论和分析活动中做适当引导。

活动2 模拟昼夜的形成 活动目标:

1.能够在合作的基础上提出模拟实验的方案,并能正确操作。2.能够较清晰地向其他同学解释自己的模拟实验的结果。3.能积极寻找证据证实自己观点的正确。实施建议:

1.本活动是在学生已经知道昼夜形成原因的基础上进行的。实验前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如何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来模拟昼夜的成因,如何分工合作等。2.要注意引导学生交流实验计划,在明确实验目的和方法,准备好所需材料后,再开始实验。实验时用遮光窗帘将教室变暗,以保证实验效果。学校如没有地球仪,可用学生自制的地球模型代替。

以下具体实验步骤供参考:

⑴将地球仪的北极对着北方,在桌面中间放好;

⑵面对地球仪,使它自西向东旋转(逆时针方向),在中国北京或其他省会城市的位置贴上小纸人;

⑶在正对地球仪1米左右的地方打开手电筒,调整电筒的远近,以地球仪上清晰地出现明暗两部分为宜;确定地球仪上的白天部分和黑夜部分;

⑷将小纸人所在的位置旋转到黑夜部分,慢慢转动地球仪,观察小纸人投向地球仪表面影子的位置和变化过程与一天中我们实际观察到的现象是否一致,从而确定地球旋转的方向。这一教学过程重点是让学生探究地球自转的方向,教师要鼓励学生应用平时观察到的地球上的物体在一天中影子自西向北再向东的变化过程来解决这一问题。

⑸两人一组,轮流演示同一位置的昼夜变化。

3.为了帮助学生强化探究中的认识,教师还可以在地球仪旁边放一块钟表,告诉学生地球仪旋转的方向要和表针转动的方向相反。

4.实验结束后各组分别向全班介绍模拟实验的结果。

5.教材最后的讨论是对知识的运用。一定要让学生先根据两地的位置判断,再用实验演示。同一天中位置靠东侧的地方先被太阳照到,上海在乌鲁木齐的东侧,所以先被太阳照到。

拓展知识

古时候,人们从直观的感觉出发,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它们在围绕地球旋转。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提出整个宇宙是一个多层水晶球,地球位于水晶球德中心,恒星、行星、太阳和月亮都在各自的轨道上围绕地球旋转。这是历史上最早的地心说。公元2世纪,希腊著名天文学家托勒玫(Claudius Ptolemaeus)在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基础上,做了系统的总结和提高,进一步完善了地心说。由于亚里士多德和托勒玫的声望,加上这种理论迎合了后来罗马教廷的宗教思想,地心说整整统治欧洲达1000多年之久。

16世纪初,杰出的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Nicolaus Copernicus)经过长期的观测、研究,发现托勒玫的地心说有根本性的错误。他对星空,尤其是对行星的运动状况做了将近40年的观测计算,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宇宙理论——日心说。哥白尼认为,处于宇宙中心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地球和别的行星一道绕太阳运转,只有月亮绕地球运转。日月星辰每天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的自转所引起的。

哥白尼之后,意大利学者布鲁诺(Giordano Bruno)进一步认为,太阳只是无数恒星中的一颗,仅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这一认识使哥白尼日心说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由于日心说危及到当时罗马教会的思想统治,发动教会对布鲁诺恨之入骨,用种种恐怖手段逼迫布鲁诺放弃日心说,布鲁诺宁死不屈,最后被活活烧死。

1609年,伽利略(Galileo)用望远镜巡视星空,获得了一系列的重要发现——银河是由无数单个的恒星组成的,木星有4颗卫星,金星有圆缺变化,这些观测事实有力地支持了日心说。教会非常恐慌,将伽利略传到罗马的宗教法庭受审,并宣判他有罪,直到300多年后的1980年,这一冤案才得以昭雪。尽管罗马教廷对宣传、支持日心说的科学家加以重重迫害,然而经过开普勒(Johannes Kepler)、伽利略和牛顿(Isaac Newton)等人的工作,哥白尼的学说不断获得胜利和发展。后来的许多发现使地球绕太阳转动的学说得到了举世公认的证明。

教学反思: 十六 昼夜与生物行为 本课概述

在学习了昼夜交替的现象及成因的基础上,本课从让学生解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入手,提出昼夜变化对生物行为影响的问题。通过对植物学家林奈“花钟”的观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学生初步体会到生物的行为变化是有规律的。活动1完成没有画完的画,是引导学生用画图的形式总结昼夜变化对动植物的影响,体会到动植物的行为变化与昼夜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活动2对一种动植物行为变化的研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以一个具体的动物或植物为例,通过较长时间的实际观察,引导学生发现某种动物或植物的昼夜行为变化规律。本课“科学在线”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生物昼夜行为变化的认识,了解研究昼夜节律的实际意义。

本课的重点是通过实例,发现昼夜变化对动植物行为的影响,本课难点是选择一种动植物,研究其行为于昼夜变化的关系。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自己制定研究计划,探究一种动物或植物的昼夜变化情况。2.能够用二维记录表连续记录较长时间的观察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对植物或动物在昼夜间的变化感兴趣。2.愿意对植物或动物的行为进行长期观察。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植物行为有哪些影响。科学、技术、社会、环境(STSE)目标: 1.意识到青少年要保护足够睡眠时间的重要性。2.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上是如何利用生物昼夜节律的。背景资料 生物行为

动物的运动、繁殖、迁移,植物的萌发、开会、展叶及人类的各种生活都可以称为生物的行为。

昼夜节律

生命活动以24小时为周期的变动。发光菌的发光,植物的光合作用,动物的摄食,躯体活动,睡眠和觉醒等行为均显示昼夜节律。人体生理功能,学习与记忆能力,情绪,工作效率等也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波动。根据昼夜活动的特点,可以将动物分为两大类。猫头鹰和田鼠都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它们属于夜行性动物。大部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一部分哺乳动物、昆虫和少数鸟类属于夜行性动物。大多数鸟类、一部分哺乳动物、昆虫以及少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属于昼行性动物。此外,有些动物是在拂晓时活动的,有些动物的活动是没有规律的。

生物钟

生物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奏性。生物通过它能感受外界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并调节本身生理活动的节律,使其在一定的时期开始、进行或结束。植物在每年的一定季节开会,大多数是通过生物钟的作用。

好奇点

对花钟的认识会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可能还会对“如果没有昼夜变化,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的讨论感兴趣。

学科关联

语文:能用简练的文字描述观察到的生物节律现象。美术:用图画的方式记录生物的昼夜行为变化。课时安排

建议本课用2课时完成。引入部分和活动1用1课时,活动2和拓展活动用1课时。

导入活动 活动目标:

1.能发现生物行为的变化是有规律的。2.有兴趣研究生物昼夜行为变化规律。实施建议:

1.先让学生观察教材中的花钟图或教师自制的相关课件,看有什么发现。2.指导学生认识钟面内的各种花在1到12时不同时间开放,钟面外的花在12到24时之间开放。认识过程中可以提一些问题,如“××时开的花是什么花?”或“××花在几时开放?”,引导学生通过问题,利用花钟来判断时间。3.引导学生讨论,观察了花钟以后有什么想法?进而引出昼夜变化对动植物影响的话题。

活动1 完成没有画完的画 活动目标:

1.能通过查阅各类资料,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植物有什么影响。2.会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能用绘画的形式表示自己的分析结果。实施建议:

1.本活动建议用25~30分钟的时间完成。

2.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示意图,了解图中的生物行为与昼夜变化的关系。如:一些小鸟、蝴蝶喜欢在白天活动;猫头鹰、蛾子却喜欢在夜间活动。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列举更多的例子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下来。绘画时需要注意:一是首先要判断自己发现的实例属于喜欢在白天活动的,还是喜欢在夜间活动,分别画在左栏和右栏中;二是要尽量形象地表现动物或植物的活动或休息状态。此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绘画和想像能力。

3.教材中的图为强调白天和黑夜的对比,显得过高过窄。教师要允许学生在自备画纸上绘制,也可用示意图的上面部分。

4.鼓励学生将自己的画向同学展示,并用简练的语言做必要的说明。活动2 对昼夜行为变化的研究 活动目标:

1.能选择一种动植物,探究其行为变化与昼夜的关系。2.能尝试用两种方法对同一种动植物的行为进行研究。3.在研究时愿意与同学分工合作。

4.意识到青少年要保证足够睡眠时间的重要性。5.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是如何利用生物昼夜节律的。实施建议:

1.本活动可在课上布置,小组内分工明确后在课下完成,完成后在课上交流总结。

2.本活动重在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活动要求不宜过高,更不能求全,只要学生略有发现即可。如学生可以只研究猫眼的瞳孔在白天黑夜是怎样不断变化的。

3.研究方法、成果形式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鼓励学生尝试查找资料、现场观察或请教咨询的方法,要求不可过高。

4.鼓励各小组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并与老师和同学交流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办法,新的发现等。

5.“科学在线”相当于对学生探究活动成果的总结和提升。引导学生阅读“科学在线”,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生命活动与昼夜的关系。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在农业生产中是如何利用生物昼夜节律的,以及在利用过程中科学技术是如何发挥重要作用的。

拓展活动 如果没有昼夜变化,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 活动目标:

1.能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

2.能作出有一定根据的想像,没有昼夜变化会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实施建议:

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对学生的回答可不加任何限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观点说出理由,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多作鼓励性评价,也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质疑。此拓展活动的目的还在于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昼夜变化会对生物带来影响。采用这种形式,可以很好地训练学生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拓展知识 猫的瞳孔变化 猫眼睛的瞳孔在一昼夜中随外界光线强弱的周期性变化而发生变化。白天中午时刻,光照强烈,瞳孔缩小,呈上下竖直的一条线;夜晚光线微弱时,瞳孔充分放大呈圆形,其他时刻呈不同程度的椭圆形。

猫眼睛的瞳孔为什么会发生如此明显的变化呢?原来,猫眼睛瞳孔很大,负责瞳孔收缩的肌肉很发达,收缩特别强烈。猫这种一日三变的功能就是借助于瞳孔强大的张缩能力完成的。它能调整进入眼睛内的光线强弱,使其始终保持足以兴奋神经的水平,从而使猫不论在白天还是黑夜,都能清楚地看到外界的各种物体,这对猫夜间活动和觅食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节律

生命现象中的节律性变化,叫做生物节律。在生命过程中,从分子、细胞到肌体、群体各个层次上都有明显的时间周期现象,其周期从几秒、几天直至几月、几年。广泛存在的节律使生物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

生物节律现象直接和地球、太阳及月球间相对位置的周期变化相对应。⑴日节律。以24小时为周期的节律,通称昼夜节律(如细胞分裂、高等动植物组织中多种成分的浓度、活性的24小时周期涨落、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等)。⑵潮汐节律。生活在沿海潮线附近的动植物,其活动规律与潮汐时相一致。⑶月节律。约29.5天为一期,主要反映在动物动情和生殖周期上。⑷年节律。动物的冬眠、夏蜇、洄游,植物的发芽、开花、结实等现象均有明显的年周期节律。

林奈的花钟

林奈通过长期观察和研究,发现各种植物每天开花都有一定时间。他选择了一些植物,按它们开花的先后顺序,种在自己的花园里,要想知道几点钟了,只要去看看什么花在开放就行了,真是有趣极了。人们把林奈的这个别出心裁的创造叫“花钟”。“花钟”的开放时间是这样的:

蛇床花:黎明三点钟左右开花; 牵牛花:黎明四点钟左右开花; 野蔷薇:黎明五点钟左右开花; 龙葵花:清晨六点钟左右开花; 芍药花:清晨七点钟左右开花; 莲花:上午八点左右开花; 半枝花:上午十点左右开花; 马齿苋花:上午十二点钟左右开花; 万寿菊:下午三点钟左右开花; 紫茉莉:下午五点钟左右开花; 烟草花:下午六点钟左右开花; 剪秋罗花:晚上七点左右开花; 夜来香花:晚上八点左右开花; 昙花:晚上九点钟左右开花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

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变化。现代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采取观察法和实验法,以及这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观察法就是在野外的自然状态下,实地观察动物的各种行为。有的动物学家隐蔽在茂密的树林里或草丛中,有的隐藏在伪装得很好的隐蔽处,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动物的一举一动,并且详细、真实、客观地做好观察记录。

实验法是对发生行为的动物或接受行为的动物,模拟或干扰它们之间使用的信号,然后进一步分析刺激行为发生的因素。例如,繁殖时期的雄三刺鱼,经常相互攻击。如果将与雄三刺鱼大小、形状完全一样的模型放入水中,它们会视而不见。相反,如果模型的大小、形状与雄三刺鱼并不相像,但是在这种模型的下半部涂上红颜色,却会无一例外地受到雄三刺鱼的猛烈攻击。可见,雄三刺鱼辨别对手的依据是根据颜色。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研究动物行为的手段现代化。例如,摄像机和录像机的应用,能够真实地再现观察现场的情景。闭路电视可以每时每刻观察笼内或圈养动物的活动。录音机不仅能使研究者听到声音,并且能将声音输入到声频分谱仪上分析研究。观察和实验所得到的大量数据,可以用电子计算机迅速而准确地处理。可以说,现代技术的应用,推动动物行为的研究达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第五单元 交通与运输 交通与运输是本册的结束单元,也是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结合的综合单元,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人类发明创造的特殊运动方式——交通运输。本单元以学生熟悉的交通工具和交通运输为研究对象,帮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认识各种交通工具及其发展,引导学生,并按照一定标准对交通工具进行分类,比较几种常见交通工具的优点和不足,通过调查和方案设计等活动,激发学生了解、关注交通运输的兴趣,培养学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及搜索资料、分析资料、从正反两方面进行分析的能力及设计、创造能力。使学生意识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都不离开交通运输。

本单元包括“交通工具”和“交通与生活”两课。十七 交通工具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能够根据自己的标准,对搜集到的各种交通工具进行分类。2 能独立分析搜集的资料。能用卡片的形式摘录有关交通发展关键时期的信息。能用简练的词汇对几种常见交通工具的优点和不足进行标准的描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告诉其他小组的同学自己获得交通工具发展的信息。2 能大胆想象,独立完成对未来交通工具的设计。愿意把自己的设计展示出来,并愿意根据同学的建议进行改进。科学知识目标: 能够说出10种以上的交通工具及其主要用途。2 能选择一种交通工具,并描述其发展史。3 能说出几种常见交通工具的优点缺点。其他目标:

第四篇:2013最新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英语教学案

Lesson1 Skirt and trousers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并书写词汇:shirt, skirt, trousers, sweater, this, these 2.学生能认读、理解并运用句型结构:This is a„

These are„

3.学生能听懂、会说句子:He/She is wearing a green sweater / white T-shirt.能力目标 在日常情境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对每季度所穿衣服能加上颜色进行描述)

情感目标

1.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和学习英语的好奇心。

2.找机会练习学生的听力技巧。

3.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

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难点 运用wear一词进行说话和交流

教具 教学光盘、单词卡、不同种类的衬衣、裙子、裤子、衬衫、和毛衣图片

在教室里挂一些本单元要学的服装实物,以便有真实的例子供学生练习。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并复习学过的衣服单词

Lesson hook: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如何谈论每天所穿的衣服。男孩、女孩穿什么衣服。什么衣服男孩子从来不穿?(可以用汉语说出裙子或连衣裙)Ⅱ.New concepts: 1.This is a red skirt.介绍本课单词。出示单词卡shirt, skirt, trousers, sweater, T-shirt,利用句型What’s this/What are these? This is a„

These are„学习新词。同时要说明:当谈论复数事物时要用These are„句型,但裤子不同,即使只有一条裤子(这是一个复数单词),也要用These are„句型。板书:This is a shirt, skirt,sweater, T-shirt.These are shirts, trousers, pants.将颜色词和衣服词结合起来,可使衣服更加具体。出示图片,说:a red skirt, the yellow trousers, a green shirt, a blue T-shirt„ 让学生跟读、练习。2.Let’s do it!

课件分别出示a red T-shirt, black trousers, a green shirt图片, 图1(a red T-shirt):读句子:This is a T-shirt.It’s red.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This is a red T-shirt.同理:This is a a green shirt.These are black trousers.3.What is he/she wearing? 看书讨论每个人穿的衣服,针对每幅图提问What is he/she wearing?让学生回答:He/She is wearing a green sweater / white T-shirt.听录音跟读并练习背诵。

根据学生的穿着练习对话。4.Let’s play!

和学生一起做游戏。先看教科书,练习读一读游戏内容,再根据描述的衣服猜猜是谁? 活动手册

Ⅲ.Class closing:用汉语问这节课学了什么,并复习所学内容。Goodbye, class!板书设计

Lesson1 Skirt and trousers This is a shirt, skirt,sweater, T-shirt.These are shirts, trousers, pants.Lesson2 New and old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并书写词汇:is, are, new, old, t, hey

2.学生能听懂、会说句子:This is a new sweater.These are old trousers.Is it new? Yes.Are they new? No.They’re old.能力目标

1.在日常情境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对每季度所穿衣服能加上颜色进行描述)

2.养成听录音和跟读句子的习惯。情感目标 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难点 代词it和they的区别及其在句子中的具体应用

教具 教学光盘、上一课的词汇卡和图片、新旧物品的图片或实物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并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衣服单词,利用句型What’s this/What are these? This is a„

These are„

Lesson hook:今天我们要学习谈论衣服的更多说法。Ⅱ.New concepts: 1.New or old? 看第一部分4幅图,讨论左右两边的衣服有什么不同。板书:new,old 课件出示新旧衣服图片,问:Is this a new/an old sweater? Are these new/old trousers? 出示四幅图的句子:This is a new sweater.This is an old sweater.These are new trousers.These are old trousers.领读2遍,学生看书播放录音三遍跟读,练习读熟。

练习:(1)示范练习:教师指向毛衣图片,与学生甲对话 What’s this? It’s a sweater.Is it new? Yes.It’s a new sweater.再指向裤子:What are these? These are trousers.Are these old? No.They’

re new trousers.(2)链式游戏:学生用自己穿的衣服进行问答:What’s this? It’s a„/ They’re„ 2.Let’s do it!

看书讨论每幅图的新旧问题,指导学生怎样写句子。先在空格里填写匹配的单词,再写句子。3.I like your skirt.看书跟读课文,再分角色朗读,表演。再次播放光盘,练习读背课文。游戏:向右移动

学生面对面站成两排,与他对面的学生对话: I like your skirt.Is it new? Yes/No.It’s new/old.4.Let’s chant.领读歌词,理解歌词大意,再放光盘跟唱。巩固检验:活动手册 Ⅲ.Class closing 今天学习了谈论衣服的新方法,也学习了如何赞美他人的衣服(I like your„ It’s nice.)板书设计

Lesson 2 New and old new,old This is a new sweater.These are old trousers.Is it new? Yes.Are they new? No.They’re old.Lesson 3 Coat and scarf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并书写词汇:coat, cap, Miss 2.学生能听懂、会说句子:What is she wearing? She is wearing a coat.Is this your cap? Are these your gloves? 能力目标 在日常情境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 情感目标 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难点 理解元音字母a在单词coat和cap中的不同发音

教具

教学光盘、上一课的词汇卡和图片、颜色单词卡片、新学单词卡:coat, cap,gloves,scarf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并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衣服单词,利用句型What’s this/What are these? This is a„ These are„

I like your skirt.Is it new? 利用单词卡复习颜色单词:red, blue, black, yellow, green, orange, brown

Lesson hook:从今天开始我们来学习冬天的衣服用英语怎么说。Ⅱ.New concepts: 1.What is she wearing? 课件出示女孩穿着冬装图片,讨论:图中女孩穿着什么样的服装?出示新授单词,边指边问:

What’s this? It’s a„ What colour is it? It’s„ 问手套:What are these? They are gloves.This is my coat, cap,gloves,scarf 再看女孩穿着冬装图片,问:What is she wearing? She is wearing a coat/ cap/gloves/scarf.It’s nice.练习:角色扮演

What’s this? It’s a… I like your… Is it new? No.It’s old.It’s nice.Thanks.2.Let’s do it!

Read and draw.读一读方框中的句子,并画出相应颜色的服装。3.Is this your cap? 播放光盘两遍,逐句理解句意。this是单数,these是复数。再放光盘跟读课文,并练习熟读。练习:角色扮演

S1: Is this your cap? S2:No.It’s not my ___.S1: Is this your cap? S3: Yes.It’s my____.Thanks.4.Let’s play!先看教科书,练习读一读游戏内容,再进行猜是谁的衣服问答。

巩固检验:活动手册 Ⅲ.Class closing 回顾这节课学了哪些衣服的单词,怎么问、答? 板书设计

Lesson 3 Coat and scarf What is she wearing?

She is wearing a coat/ cap/gloves/scarf.Is this your cap? No.Are these your gloves? Yes.Thanks.Lesson4 Shoes and socks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并书写词汇:dress, shoe, sock, shorts, not 2.学生能听懂、会说句子:Are these his shorts? Yes, they are.Is this her dress? Yes, it is.No, it isn’t.能力目标 在日常情境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 情感目标 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难点 this与these 的区别及在句中的应用 教具 教学光盘、上一课的词汇卡和图片、新学单词卡和图片:dress,shoe, sock, shorts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衣服单词,利用句型What’s this/What are these? This is a„ These are„

I like your skirt.Is it new? 利用单词卡复习颜色单词:red, blue, black, yellow, green, orange, brown Lesson hook: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服装。Ⅱ.New concepts: 1.What are they wearing? 课件出示新单词图片:dress, shoe, sock, shorts,领读并学习其中的元音的读音。在用单词卡练读。

看教科书第一部分:Who wears dresses/shorts? Can you se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 dress and a skirt? When do we wear shorts? On what part of body do we put socks and shoes? 请穿长裙、短裤的学生到前面,其他学生分别做练习:

He is wearing shorts.He is cool.She is wearing a dress.She looks nice.播放两遍第一部分的录音。2.Let’s do it!Look and write.说明:this是单数,these是复数。哪些服装是单数,哪些服装是复数?补充完整句子。3.Are these his shorts? Is this her dress? 先复习物主代词:I—my,you—your,he—his,she—her,they—their,we—our 例如:I am wearing a sweater.This is my sweater.让学生用其余代词练习。看书第三部分,通过对话介绍新句型。Are these his shorts? Yes, they are.Is this her dress? Yes, it is.No, it isn’t.示范展示:

T: Is this your____? S1: No.(指物品主人)T:Is this his/her____? S1: Yes.T: Yes.It’s his/her____.Say it, please.4.Let’s do it!Look, read and tick.游戏:“Simon Says” : Simon Says touch your shoes.Simon Says touch a shirt.Ⅲ.Class closing 这节课学了哪些衣服的单词? 板书设计

Lesson4 Shoes and socks dress, shoe, sock, shorts Are these his shorts? Yes, they are.Is this her dress? Yes, it is.Lesson 5 Days of the week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week? 3.学生能了解字母a, e, i, o ,u在单词中的发音及规则。4.学生能听懂、识别和使用单词中的元音。

能力目标 1.学生能够用英语问、答星期几、一周几天。

2.了解字母a, e, i, o, u在单词中的发音及规则。

情感目标 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难点 表示星期的七个单词的拼写记忆。

教具 教学光盘、上一课的词汇卡和图片、一个日历、一星期七天的卡片、元音的卡片和含有这些元音的单词。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并书写词汇:day, today, week 2.学生能听懂、会说句子:What day is today? 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衣服单词,利用句型What’s this/What are these? I like your dress, Is this new?

Lesson hook: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星期的七天。Ⅱ.New concepts: 1.What day is it? 将10页上一周七天的大方格表画在黑板上,对照日历读出并板书新单词:Sunday,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领读单词3遍。在一周七天中你都干什么? 板书:no school,school 利用日历学习、理解week的概念。板书week,告诉学生意思是:星期、周。

播放光盘两遍,学生看书跟读。

练习:(1)问答练习:指日历上的某一天,问:What day is it? 全班:It’

s______.(2)同伴练习

2.Let’s sing!He is wearing red trousers 看教科书第二部分,大声朗读歌词,问:What’s Li Ming wearing? What day does he wear these red trousers? 播放歌曲两遍,欣赏后练习跟唱。再将学生分成7组,代表一周7天,每组唱一段。3.Letters and sounds 看书第三部分,通过念和重复,教学每个元音及其发音。

板书相关单词:map,bed,film,fox,sun 叫志愿者读单词,再看图片理解每个单词的意思。巩固检验:活动手册 Ⅲ.结束课堂教学 板书设计

Lesson 5 Days of the week What day is today?

It’ s Sunday,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week? …

Lesson6 Betty’s Clothes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听懂和理解这个简单的故事。2.学生能就故事进行提问和回答。

3.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分角色表演故事。

能力目标 在日常情境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 情感目标 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重点 同知识目标1 难点 理解第8幅图的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 复习上节课学过的衣服单词,复习一星期七天的知识。Lesson hook:现在,我们来认识一位女孩,她叫Betty,她将要参加一个聚会。她到底穿什么衣服去呢?让我们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吧!Ⅱ.New concepts:Story time: Betty’s Clothes 读前活动:看图讨论

看教科书,利用每一幅图讨论故事梗概。思考问题: Where is the girl?

What’s the girl doing?

What clothes are in the pictures?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阅读活动:将故事从头到尾逐图过一遍,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Panel 1: What’s the girl’s name? What day is it? What is she going to do? Panel 2: What colour are the shorts? What else can you see in the closet? Panel 3: What colour are the trousers? What colour is the T-shirt? Does Betty like them?

Panel 4: What colour is the sweater? Does Betty like the sweater? Panel 5: What colour is the shirt/skirt? When will Betty wear them?

Panel 6: What day will Betty wear this scarf? Panel 7: What clothes does Betty decide to wear? Panel 8: What do you want to wear at the party? 大声朗读:

1.教师范读,速度要慢,辅以动作和手势。适时解释个别不懂的单词。2.播放光盘,学生大声跟读,读出韵味。新-课-标-第-一-网 读后活动: 1.用汉语复述故事。

2.分角色表演故事。将全班分成8人一组(Betty和7件说话的衣服),给学生一些时间来练习语言和动作,然后在全班展示。Ⅲ.结束课堂教学:Good-bye!板书设计

Betty’s Clothes On Monday

shorts On Tuesday

trousers and T-shirt On Wednesday

sweater On Thursday

shirt and skirt On Friday

scarf On Saturday

dress

Again, please!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将完成四项活动来证明他们各自的听、说、读、写技能。2.学生将完成一个表明在此单元他们进步程度的自我评价表。

能力目标 1.学生养成和提高基本的学习策略。

2.在日常情境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3.学生养成听录音和跟读句子的习惯。

情感目标 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和学习英语的好奇心。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难点 识记本单元的四会单词及所学句型,并能熟练运用。教具 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 复习本单元学过的衣服单词,复习一星期七天的知识。Lesson hook:今天我们对第一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归纳。1.Listen and talk.看书讨论,第一部分四幅图中发生了什么事? 播放录音,学生跟读。请几名学生复述故事大意。

回答问题:Whose cap is this?(It’s Kim’s.)最后角色扮演。2.Listen and match.将听到的图片与正确的星期几连线。先播放一遍,学生听后问:Is everyone ready? Okay, let’s listen and match.3.Read and match.解释活动内容:读一读,将人物与服装连线,并将数字填在人物下方的空白处。

4.Look and write.看教科书第四部分,根据示例仿写句子。新 课

第一 网

This is an old cap.This is a _____ ______.(new coat)This is an ______ ______.(old sweater)These are ______ _______.(new trousers)These are ______ _______.(old socks)5.How am I doing? 自我评价:学生需要判断自己在学校及在家中听说读写各方面做得怎样,根据实际涂上星星。

10—12颗星为A,7—9颗星为B,1—6颗星为C。Ⅱ.结束课堂教学。

下次见面我们将学习新单元,那时我们的听、说、读、写各方面将会更好。板书设计

Again, please!Clothes:

This is a shirt/skirt/sweater/ coat/cap/T-shirt/scarf/dress.These are trousers/gloves/shoes/socks/shorts.Week: Sunday, Monday, Tuesday, Wednesday, Thursday, Friday, Saturday

Lesson 7 Homework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并书写词汇:do, my, homework, read, book 2.学生能认读、理解并运用句型结构:In the evening, I„

3.学生能理解并口头运用下列用语和句子:In the evening, I do my homework.I read a book.I write a story.I draw a picture for my story.能力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情感目标 1.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和学习英语的好奇心。

2.找机会练习学生的听力技巧。

3.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

重点 同知识目标1—3 难点 理解并运用动词短语进行说话和交流

教具 教学光盘、写有动词短语do my homework, read a book, write a story, draw a picture 几张大纸,一个小的容器和几件服装,一些肥皂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 利用卡片复习一周七天的单词

Lesson hook:我们一周五天上学,但我们在家度过的时间更多。今天我们学习一些谈论在家庭活动时要使用的单词和句子。Ⅱ.New concepts:

1.What do you do in the evening?(1)谈论家庭作业有哪些方面?

(2)解释homework的含义。Home的概念:家。即我们和家人一起生活的地方。Work:工作、学习。Homework的含义:从学校带回家并在家里做完,然后回校时要带回课堂的一些工作。

(3)看书讨论第一部分四幅图:What does Li Ming do in the evening? 板书:Homework: do my homework/ read a book/ write a story/ draw a

picture(4)播放光盘录音,学生跟读。讨论:What do you do in the evening?(5)Say and act:

I READ MY BOOK.I WRITE A STORY.I DRAW A PICTURE.I DO MY HOMEWORK.2.Let’s play!Act and guess.看书,解释活动要求,再练习。3.Let’s sing!This is the way I wash my clothes

(1)出示Jenny从星期一到星期六的活动图,说说每天干什么:What does Jenny do everyday?(2)l朗读歌词,理解词义。(3)播放光盘录音,学生跟唱。4.Let’s play!

Group work.Act and say.读一读,解释游戏内容:第一个人说并做动作,下一个人说出上一个人的话并增加一句,第三个人把前两个人的话都说出来,再增加一句话。

巩固检验Check for understanding:活动手册 Ⅲ.结束课堂教学Class closing 板书设计

Lesson 7 Homework do my homework read a book write a story draw a picture

Lesson 8 TV and phone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并书写词汇:watch, TV 2.学生能认读、理解并运用句子

I help my mum and dad.I talk on the phone with my friends.I watch TV after dinner.I play on the computer.能力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养成听录音和跟读句子的习惯。

情感目标 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难点 单词watch,computer的读音、意义理解和识记。教具 教学光盘、TV,computer,phone的卡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What do you do on Monday? Lesson hook:我们在家可做很多事情,如写作业、读书。我们今天来学习更多的在家能做的事情。Ⅱ.New concepts:

1.What do you do at home?(1)课件出示图片,学习新单词TV,computer,phone 问:What’s this? 出示每幅图片及相应单词,板书短语:watch TV, play on the computer, talk on the phone 领读几遍。(2)看书讨论:What’s Jenny doing at home?(3)播放录音跟读。

(4)小组讨论并练习:What do you do at home? 尽量用英语表达。2.Let’s do it!

(1)Look and write.看图片完成句子。

a.The phone is ___________ the chair.b.The _______ is __________ the box.c.The _______ is __________ the desk.(2)Pair work.Ask and answer.Then tick.巩固检验Check for understanding:活动手册page20.Ⅲ.Class closing 利用几分钟复习所学内容,教师做动作,学生猜短语: watch TV, play on the computer, talk on the phone 板书设计

Lesson 8 TV and phone What do you do at home? I watch TV.I play on the computer.I talk on the phone.I help my mum and dad.Lesson 9 In the bedroom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并书写词汇:bed, clean, listen 2.学生能认读、理解并运用句型结构:I play with„

I listen to„ 3.学生能理解并口头运用下列用语和句子:

I make my bed.I clean my bedroom.I play with my teddy bear.I listen to music.能力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养成听录音和跟读句子的习惯。

情感目标 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难点 运用下列用语和句子:I make my bed.I clean my bedroom.I play with my teddy bear.I listen to music.教具 教学光盘、bed, clean, listen的卡片或课件,一只玩具泰迪熊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What do you do on Monday? Lesson hook:

我们今天来学习讨论人们睡觉的场所,并认识一个小动物——泰迪熊。你喜欢它吗? Ⅱ.New concepts:

1.What do you do in your bedroom?(1)学习新单词bed, clean, listen:

卡片出示bed图及单词,读出单词及句子:This is a bed.三个单词都依次处理。

(2)看书22页,讨论四幅图片:Where is Jenny? What does Jenny do? 板书词组:make my bed,clean my bedroom,play with my teddy bear,listen to music

领读3遍,指几名读,练习做动作,说出英语。播放光盘第一部分,学生边听边跟读。

(3)小组学习:自由结对子,用英语对话,说说自己在卧室所做事情。出示例句:

I make my bed.I clean my bedroom.I play with my teddy bear.I listen to music.2.Let’s chant!

看书讨论:How many teddy bears? Where are they? What’s the girl doing?(making a phone call)朗读歌谣,播放光盘,学生跟读。

巩固检验Check for understanding:活动手册page22 Ⅲ.Class closing 利用几分钟复习所学内容,教师做动作,学生猜短语:

make my bed,clean my bedroom,play with my teddy bear,listen to music 板书设计

Lesson 9 In the bedroom What do you do in your bedroom? make my bed clean my bedroom play with my teddy bear listen to music

Lesson10 Brush and Wash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并书写词汇:wash, face 2.学生能认读、理解并运用句型结构:What do you do in the_______? 能力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养成听录音和跟读句子的习惯。

情感目标 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新|课

|标 |第 |一| 网 难点 运用下列用语和句子:

I brush my teeth.I wash my face.I brush my hair.I put on my clothes.教具 教学光盘,牙刷、梳子实物、brush my teeth,wash my face,brush my hair,put on my clothes的图片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What do you do in your bedroom? 复习(1)时间词:morning ,afternoon, evening

(2)7—9课在家庭所做事情的短语。展示床、打扫、听音乐卡片等,让学生说出单词。

Lesson hook:我们起床并为新的一天做准备。Ⅱ.New concepts:

1.What do you do in the morning? 课件分别出示brush my teeth,wash my face,brush my hair,put on my clothes的图片,问:

T:What do you do in the morning? 第一幅图brush my teeth:领读短语后,出示实物牙刷、梳子,教学brush、teeth。教师做出夸张的动作表示刷牙、梳头,让每个人边做动作边说:I brush my teeth.其余三幅图都以此方法进行,做洗脸、梳头、和穿衣的动作,然后念句子,并让学生跟读。

播放录音,学生看书跟读课文。练习:耳语游戏

四名志愿者到教室前站成一排,按照顺序,教师小声地把第一个短语brush my hair告诉第一名志愿者,让他做动作,其余三名志愿者说出英语。第一名志愿者将新的短语告诉下一个志愿者。重复游戏,把新学短语练完为止。2.Let’s do it!

(1)Pair work.Ask and answer.同桌讨论,问答:What do you do in the morning? I„

(2)Read and match.大声阅读句子,回答:What’s Jenny doing in picture1-11? 巩固检验Check for understanding:活动手册page24 Ⅲ.Class closing Good work today, class.Now we know how to say what do we do when we wake up in our bedroom every day.板书设计

Lesson10 Brush and Wash

What do you do in the morning? I brush my teeth.I wash my face.I brush my hair.I put on my clothes.Lesson11 Toys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并书写词汇:toy, ball, kite, play, with 2.学生能认读、理解并运用句型结构:On Saturday, I play with my friend.We fly kites.We play catch with a ball.Jenny plays with her toys.3.学生能理解字母组合sh,ch,th在单词中的发音及其规则。

能力目标 会用所学新句型进行语言交际

情感目标 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难点 play with与play„ with的区别与应用

教具 教学光盘、前一课短语的图片、新单词toy, ball, kite的图片及实物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What do you do no Saturday? 卡片复习一星期七天的词汇,并谈论星期六的活动。

出示图片,复习前一课短语内容:brush my teeth,wash my face,brush

my hair,put on my clothes Lesson hook:今天我们学习与玩耍有关的英语短语及句子。Ⅱ.New concepts:

1.What do you do no Saturday?(1)学习新词toy, ball, kite。利用卡片或实物问答:What’s this? It’s a _______.板书单词:toy, ball, kite,让志愿者拿出实物(玩具、球、风筝)与单词相匹配。(2)学习play:用多种方法解释概念,可以用跳绳、踢毽子、传球等展示玩耍。Let’s play with this ball.Let’s play with these toys.(3)看书第一部分,播放光盘,并讨论发生了什么。出示问题:What day is it?

What do Li Ming, Jenny and Danny do first? What do Li Ming, Jenny and Danny do last? Practice 练习:4人小组学习,一名学生问:What do you do no Saturday?

其他学生轮流说做什么,并使用在本课中学到的新单词和新短语。2.Let’s do it!

Group work.Ask and answer.学生看书,老师解释如何做活动。读一读例句,然后分小组进行问答。What do you do no Saturday? I„ 3.Letters and sounds 将字母组合sh,ch,th及包含它们的单词写在黑板上,先让学生读出单词,再试着读一读字母组合的音素,老师及时纠正并读出正确读音,尽快让学生明白音素,并能读出该音素和相应的单词。巩固检验Check for understanding:活动手册page26 Ⅲ.Class closing Now, let’s play with our toys.留几分钟给学生玩,并祝贺他们今天的学习和表现。

板书设计

Lesson11 Toys toy, ball, kite What do you do no Saturday? I play with my friend.We fly kites.We play catch with a ball.Jenny plays with her toys.Lesson 12 John and Jack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听懂和理解这个简单的故事。2.学生能就故事进行提问和回答。

3.学生能够分角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表演故事。

能力目标 在日常情境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 情感目标 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难点 同知识目标3 教具 教学光盘、一个球、一支牙刷、筷子、一个玩具狗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What do you do no Saturday? Lesson hook:过去的一周我们都非常努力,今天我们娱乐一下,读一个故事。这是关于一个男孩,一只狗和一只遇到麻烦的小鸟的故事。谁想帮助这只遇到麻烦的小鸟呢?让我们听一听,读一读,了解故事中三个角色的幸福结局吧!

Ⅱ.New concepts:Story time: John and Jack 读前活动Prepare to read:看图讨论Look and talk about it.看教科书28页,快速浏览每一幅图,讨论故事梗概。思考问题: Where is the boy? What’s the boy doing? 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se pictures? 阅读活动Read the story:依次浏览每幅图,引导学生做出评论。Panel 1: What’s the boy’s name? Who is Jack? What is Jack doing? Panel 2: What’s John doing? When does he brush his teeth? What does Jack do while John brushes his teeth? Panel 3: What do you see in this picture? 举起筷子,教学新词:chopstick

Panel 4: What do they do in the afternoon? Panel 5: What is the boy playing with?

Panel 6: What happens now?(John throws the ball and it goes in to the grass.He can’t find it.)

Panel 7: What do you see in the grass? Panel 8: What do you see in the picture? Are they happy? Why? 大声朗读Read aloud:

1.教师范读,速度要慢,辅以动作和手势。适时解释个别不懂的单词。2.播放光盘,学生大声跟读,读出韵味。读后活动After reading: 用汉语复述故事。

巩固检验Check for understanding:

分角色表演故事。3人一组,一人旁白,一人表演杰克,一人表演约翰。给学生一些时间来练习语言和动作,然后在全班展示。Ⅲ.Class closing:Good-bye!板书设计

Lesson 12 John and Jack John—Jack—good friend have breakfast—brush his teeth play catch with a ball—see a bird —put the bird up in the tree

Again, please!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将完成五项活动来证明他们各自的听、说、读、写技能。2.学生将完成一个表明在此单元他们进步程度的自我评价表。

能力目标 1.学生养成和提高基本的学习策略。2.在日常情境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

3.学生养成听录音和跟读句子的习惯。

情感目标 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和学习英语的好奇心。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难点 识记本单元的四会单词及所学句型,并能熟练运用。教具 教学光盘、本单元动词短语的卡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

Lesson hook:今天我们对第二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归纳。1.Listen and talk.(1)使用本单元动词短语的卡片或图片,复习疑问句:What do you do no Saturday/Sunday?(2)看课本30页第一部分,播放光盘录音学生跟读。(3)回答问题:What do they do no Sunday? 2.Listen ,match and colour.将听到的句子与星期连线。录音内容:(1)I sing songs on Wednesday.(2)I read books on Monday.(3)I draw a picture on Friday.(4)I talk on the phone with my friends on Tuesday.(5)I help my mum and dad on Thursday.(6)I make my bed on Sunday.(7)I play on the computer on Saturday.3.Look and write.根据图片意思选择正确的单词填空。

看书31页第三部分,说说每一幅图片内容,读一读句子和单词,再选择填空。

4.Look, talk and tick.看图片,读对话,在正确图片中打对勾。5.How am I doing? 自我评价:学生需要判断自己在学校及在家中听说读写各方面做得怎样,根据实际涂上星星。

10—12颗星为A,7—9颗星为B,1—6颗星为C。Ⅱ.Class closing 下次见面我们将学习新单元,那时我们的听、说、读、写各方面将会更好。

板书设计

Again, please!What do you do no Saturday/Sunday? I _____________.Lesson13 At school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并书写词汇:school, classroom, library, playground, where 2.学生能听懂、会说下列句子:Where’s the computer room? I can show you.能力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情感目标 1.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和学习英语的好奇心。

2.找机会练习学生的听力技巧。

3.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

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难点 特殊疑问词where的用法

教具 教学光盘、school, classroom, library, playground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Hello, class!Welcome to our classroom.Lesson hook:我们学习新的单元。

今天我们将会了解学校,并学会在学校附近如何找到路。Ⅱ.New concepts: 1.My school(1)教授新单词school, classroom, library, playground 课件出示和平东路小学正门教学楼图片,问:What do you see in the picture?(生:学校大楼)出示并板书单词school,拼读并记忆s-c-h o-o-l----school.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参观一下我们的学校吧!其余三个单词也用以上方法教学。

拓展学习:computer room(微机室),science lab(科学探究室),skilled(巧手吧),music room(音乐室),art room(美术室),dance hall(舞蹈厅)(2)教师演示用新词汇组成对话:Look!This is my school/classroom/

library/ playground/ computer room/ science lab/ skilled/ music room/ art room/ dance hall.Your____is(looks)great.(3)练习:角色扮演:学生甲:Look!This is our library.学生乙:It looks great!2.Where is the computer room?(1)看书35页,讨论图片情节:How to Jenny ask the way?

(2)播放录音跟读第二部分。

(3)强调礼貌用语的重要性:同Thank you 和You’re welcome一样,Excuse me也是常见的礼貌表达方法。练习:角色扮演:

甲:Excuse me.Where’s the classroom/ desk„?

乙: I can show you.Here it is.甲:Thanks.乙:You’re welcome.教师先与一名志愿者做练习,再让其他学生2人一组练习并展示。3.Let’s do it!

Draw and talk.Where’s your classroom? I can show you.还可以谈论图书馆、操场微机室等。画出地址。

巩固检验Check for understanding:活动手册34 Ⅲ.Class closing 教师问一个同学: Where’s the door? 板书设计

Lesson13 At school Where’s the school/classroom/ library/ playground? I can show you.Lesson14 Near and far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并书写词汇:near, far, from, the 2.学生能认读、理解并运用下列基本句型结构:„is near„

„is far from„ 3.学生能听懂、会说下列句子:Is it far from here? No, it’s near.能力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情感目标 1.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和学习英语的好奇心。

2.找机会练习学生的听力技巧。

3.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

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难点 知识目标2 教具 教学光盘、前一课的学校各室的课件、near, far的卡片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 Hello, class!Welcome to our classroom.Where’s the school/classroom/ library/ playground? 让学生回答:I can show you.Lesson hook:今天我们学习学校中的路线,尤其是远和近的位置表述。Ⅱ.New concepts: 1.Near or far?(1)教授near和far的含义。看书讨论图片:两幅图中李明离学校的位置怎样?(第一幅离得近,第二幅离得远)板书单词并拼读记忆:near和far,播放第一部分录音,学生跟读。

(2)使用一个物品(一本书或一个桌子),通过指和说来展示近和远。This ___is near.That __ is far.练习:示范展示:

让持有near卡片的3位同学站在教师附近,对他们说:You are near.再让持有far卡片的3位同学走到教室后排,说:They are far.重复几次。

通过将物品摆放的离教师远或近进一步展示:Is it near? Or is it far? 2.Is the library far from here? 看书37页,播放光盘课件,大声朗读课文两遍,回答问题: What is happening? W hat’s Li Ming doing? Where does he want to go? Who does he ask for help? Is the library near or far? 再次播放录音并看书跟读。

练习:(1)示范展示:志愿者扮演李明和教师练习对话。

(2)小组活动:利用单词卡classroom/ library/ playground等,拿起一个问:

甲:Where’s the classroom/ library/ playground?

乙:I can show you.甲:Is it near or far from here?

乙:It is far from here.3.Let’s do it!

Pair work.Point and talk.巩固检验Check for understanding:活动手册36 Ⅲ.Class closing 教师问同学:Is the playground near or far from our classroom? 板书设计

Lesson14 Near and far This ___is near.That __ is far.Is it far from here? No, it’s near.Lesson15 In the city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并书写词汇:street 2.学生能听懂、会说下列句子:Where is the zoo?

Go straight and turn left.能力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情感目标 1.找机会练习学生的听力技巧。

2.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

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难点 听懂指令并做动作:go straight, turn left, turn right 教具 教学光盘、前一课的卡片、street,go straight, turn left, turn right的卡片,城市city、街道street与建筑课件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 Hello, class!Where’s the school/classroom/ library/ playground? 让学生回答:I can show you.Is the library/ playground near or far? Lesson hook:你迷过路吗?这是很可怕的,但是不要担心,今天我们来学习当你不知道如何到达某地时怎样找到路。Ⅱ.New concepts:

1.Where is the zoo?(1)出示课件学习city : What’s this?(city)What do you see in the city?(car, bus, people, shop)展示street图片,教授表示方向的三个标志:

举起直行的卡片,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大的直行箭头,板书:go straight,领读并做动作向前直行。举起左转的卡片,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大的左转箭头,板书:turn left,领读并做动作向左转弯。

举起右转的卡片,在黑板上画一个大大的右转箭头,板书:turn right,领读并做动作向右转弯。

(2)播放第一部分录音,学生看书跟读,多放几遍。解释lost的含义:迷路。

(3)回答问题。Hho is lost? Where does Danny want to go and how can he get there? 课件出示答语:Go straight and turn left.There’s the zoo.(4)练习。将学生分成3组,分别举着go straight, turn left, turn right卡片,向不同的方向前行,边走边说出短语。2.Let’s do it!

Pair work.Point and talk: Where is the school/ library/ restaurant/ zoo? 回答时要运用go straight, turn left, turn right 3.Let’s chant!

看书39页第三部分,阅读歌谣,并解释每句话的意思。播放歌谣,先听再跟读。边说边做动作。

巩固检验Check for understanding:活动手册38页。Ⅲ.Class closing

教师问同学:Where is the playground?

生:Go straight, turn righ.板书设计

Lesson 15 In the city

go straight

turn left turn right

Lesson16 Cars and buses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并书写词汇:bike, taxi, car, bus, thirty 2.学生能认读、理解并运用下列基本句型结构:I go to„by„ 3.学生能够从20数到30.4.学生能够辨认20到30的数字形式和书写形式。

能力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情感目标 1.找机会练习学生的听力技巧。

2.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

重点 同知识目标1-3 难点 同知识目标2 教具 教学光盘、前一课的卡片、bike, taxi, car, bus的卡片或课件图片、数字20到30的卡片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 Hello, class!Please go straight/ turn left/turn right!Lesson hook:交通工具有多种,乘车方式有多种,今天我们学习交通方式,很有趣哦。Ⅱ.New concepts:

1.How do you go to school?(1)教授新单词bike, taxi, car, bus 谈谈人们去各地的方式。问:How did you get to school today? What are some ways for us to get around? What is your favorite way? 课件(或卡片)出示bike, taxi, car, bus,问:What’s this? 学生拼读,教师板书单词并大声读几遍。

(2)分别出示第一部分四幅图,讨论:Where does Jenny go? How does she get there? 依次出示句子:I go to school by bike.I go to the zoo by taxi.I go to the

restaurant by car.I go home by bus.播放第一部分光盘录音,看书跟读。(3)练习。小组活动:更换地点和交通方式,练习句型: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the zoo/ the restaurant/ home ? I go to______ by______.2.Numbers 板书数字1-20,按顺序读后,随机指数字,志愿者大声朗读。板书数字 20-30,教师必须教学生读这些数字,然后播放录音,每个人大声说出数字。

重点指导单词thirty的读音,字母组合th和ir的读音,并指导学生书写记忆。

练习:Let’s count from 1—20 and count from 20—30 3.Let’s play!

Count by three.让学生看书,解释游戏方法,大家围成一个大圈,第一个人说出three,下一个人要说出six,以此类推。Three—Six—Nine—Twelve—Fifteen—Eighteen—Twenty-one--Twenty-four

巩固检验Check for understanding:活动手册40页。Ⅲ.Class closing.How do you go home today?

板书设计

Lesson16 Cars and buses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I go to______ by______.twenty, twenty-one, twenty-two, twenty-three, twety-four, twenty-five

twenty-six, twenty-seven, twenty-eight, twenty-nine, thirty

Lesson17 I’m lost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并书写词汇:light, red, yellow, green 2.学生能理解字母tr, dr, ck, qu, ing在单词中的发音及其规则。3.学生能够辨认和正确安全地对三种颜色的交通灯做出反应。(红灯停;黄灯等;绿灯行)

能力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情感目标 1.找机会练习学生的听力技巧。2.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难点 理解课文第二部分,并在第三部分正确全出公共汽车站。

教具 录音带、教学光盘,Red is stop!Green is go!Yellow is wait!的课件或卡片,单词和音素tr, dr, ck, qu, ing卡片 第三部分展示街道方位的大挂图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 Hello, class!Please go straight/ turn left/turn right!Lesson hook:在城市里,到处充满了危险,要经常注意小汽车、大卡车和公共汽车。过马路时,要注意看交通灯。今天我们学习如何在城市里安全行走。

Ⅱ.New concepts: 1.Stop or go? 讨论城市安全问题。问:What are the dangers? What must you always watch out for? 课件或卡片出示一组交通灯:What are these?(板书:traffic lights)读单词,并让学生跟读。

展示红色交通灯:What colour is the light? Who knows what this means?(红灯的意思是停,不要过马路。)绿灯和黄灯也依次处理。板书:Red is stop!

Yellow is wait!Green is go!跟读并大声练习。练习:做游戏

学生站成一排,教师举起一个交通灯,学生根据交通灯说出正确的句子,并展示停,走或等待。2.Where is the restaurant? 看书讨论每幅图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大致的情节。播放录音并跟读。再复述课文。问题引导:Wher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 How does she there? 再次播放录音,学生听并跟读。练习:角色扮演

课件出示主要句子:I’m lost.Where is the library? Is it far from here? Go straight.Turn right.帮助学生大声读句子,假设某方位是图书馆,请志愿者表演迷路,教师指示方向。3.Let’s do it!

看书43页第3部分,解释活动。首先,学生读第二部分男人的指示语言,然后找出公共汽车站的位置并圈出来。4.Letters and sounds 使用因素卡片教授新音素。板书:tr, dr, ck, qu, ing 读出音素与该音素相对应的单词,让学生跟读。再看书跟读,并圈出单词中用红色标出的音素。最后试读下一行单词。给足学生练习时间。Check for understanding:活动手册42页。

Ⅲ.Class closing

我们知道了交通灯的含义,在马路上要小心并注意看交

通信号灯!

板书设计

Lesson 17 I’m lost traffic lights Red is stop!Yellow is wait!Green is go!tr, dr, ck, qu, ing

Lesson18 Lost in the city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够听懂和理解这个简单的故事。2.学生能就故事进行提问和回答。

3.学生能够分角色,并用自己的语言表演故事。

能力目标 在日常情境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 情感目标 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难点 同知识目标3 教具 录音带或教学光盘,四个简单的手偶(两只不同颜色的猫,一条狗,一只鸟)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Play a game: Please go straight/ turn left/turn right!Lesson hook:有只小猫想去城里拜访姐姐,但他迷路了,不知道怎样走,他只好向别人求助。他向谁求助了呢?最后找到了姐姐了吗?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Ⅱ.New concepts:Story time: Lost in the city Prepare to read:看图讨论Look and talk about it.看教科书44页,快速浏览每一幅图,讨论故事梗概。思考问题: How many animals can you see from this story?What are they? What are they doing in these pictures? Read the story:依次浏览每幅图,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学习新词汇:visit,live in,get there Panel 1: What do you see in this picture? Where do you think the cat is going?(指一指带有箭头的指示牌,读出单词city)Panel 2: Where is the cat now? What do you see in this picture? Panel 3: Who is the cat talking to? What are they looking at?(a map)How can you tell? Panel 4: Can the cat see the NICE house? What does the cat see? Panel 5: Who does the cat meet now? Is the bird helping the cat?

Panel 6: What do you see now? What is written on the house? Are the two cats happy? 大声朗读Read aloud:

1.教师范读,速度要慢,辅以动作和手势。适时解释个别不懂的单词。2.播放光盘,学生大声跟读,读出韵味。读后活动After reading:

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使用手偶,一组读故事,练习表演故事。给足够的时间准备,再表演。Ⅲ.Class closing Good-bye!板书设计

Lesson 18 Lost in the city The cat goes to city to visit his sister.Meet the dog: Go straight and turn left.--MICE house Meet the bird: Go straight and turn right—NICE house

Again, please!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将完成五项活动来证明他们各自的听、说、读、写技能。

2.学生将完成一个表明在此单元他们进步程度的自我评价表。

能力目标 1.学生养成和提高基本的学习策略。

2.在日常情境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3.学生养成听录音和跟读句子的习惯。

情感目标 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和学习英语的好奇心。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难点 识记本单元的四会单词及所学句型,并能熟练运用。教具 教学光盘、本单元动词短语的卡片或图片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

Lesson hook:今天我们对第三单元所学知识进行复习归纳。1.Listen and talk.(1)使用本单元动词短语的卡片或图片,复习:go straight,turn left,turn right(2)看课本46页第一部分,播放光盘录音,学生跟读。

(3)回答问题:What is Danny looking for? What are the directions to get there?

Is it near or far from where they are now?

(4)把学生分成两组,练习问路和给予指示,轮流问和答。2.Listen and circle.听并圈出正确的图片。录音内容:

(1)Turn right.(2)We go to the restaurant by taxi.(3)This is the playground.(4)Yellow is wait.3.Look and say.Draw lines.看书47页第三部分,解释活动。一名学生问如何到达地图上的某个建筑物,另一名学生指路。两人一组,练习这一活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习。

4.Look and write.看48页图片,根据图中每个人的线路图,将其到达的目的地和乘车方式填在空格中。5.How am I doing? 自我评价:学生需要判断自己在学校及在家中听说读写各方面做得怎样,根据实际涂上星星。

10—12颗星为A,7—9颗星为B,1—6颗星为C。Ⅲ.Class closing 下次见面我们将学习新单元,那时我们的听、说、读、写各方面将会更好板书设计

Again, please!go straight,turn left,turn right Red is stop!Yellow is wait!Green is go!I go to the ______ by ______.Lesson 19 Let’s go shopping!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并书写词汇:shop, go 2.学生能认读、理解并运用下列基本句型结构:Let’s go shopping.I want to buy„

3.学生能听懂、会说下列句子:What do you want to buy? I want to buy a new dress.Let’s go to the clothes shop.能力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情感目标 1.培养对英语的兴趣和学习英语的好奇心。

2.找机会练习学生的听力技巧。3.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

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难点 知识目标2 教具 教学光盘、tea shop, book shop, clothes shop, toy shop的卡片和课件图片,实物茶叶、衣物、玩具、不同的书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 Hello, class!Welcome to our classroom.Lesson hook:今天我们学习一项生活中常见的活动----购物。你喜欢购物吗?让我们一起学习有关购物的用语吧!Ⅱ.New concepts: 1.What is it?

教授shop一词:出示课件图片tea shop, book shop, clothes shop, toy shop,问:What are they? 学生:商店。出示shop一词,理解shop是购物的场所。在以上商店里人们能买到什么?

Do you go shopping? 板书词汇tea shop, book shop, clothes shop, toy shop让志愿者领读。

看书50页,谈论图片,指认图中街道上的商店、公交车、小汽车及自行车。

说明帮助学生理解go shopping:人们go shopping时,要去商店并浏览(也可能买)商品。

练习1:指一指,说一说:出示商店标志,教师说,学生指并大声说出商店。T:Point to a___.Show me a____.Let’s go to the___.练习2:展示说明:将实物茶叶、衣物、玩具、不同的书摆放在桌子上,教师说单词tea,一名学生过来拿茶叶,在黑板上写下单词TEA,问:在哪能买到茶叶?学生在TEA旁边写SHOP。所有四个单词都如此处理。2.What do you want to buy? 教学buy:如果人们逛街时决定获得某件物品,应该怎么做?他要buy这件物品。将shopping和buy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跟读。看书51页第二部分,播放光盘录音,先听一遍后,回答问题:Where does Jenny want to go? What does she want to buy?What about Danny?当学生很好的理解了本部分情节后,再次播放录音并跟读。

练习:二人一组问答:What do you want to buy? I want to buy a_____.3.Let’s do it!

读一读对话,理解这一活动,二人一组问答想要什么物品,去哪里买,再填表。

Check for understanding:活动手册50 Ⅲ.Class closing

板书设计

Lesson 19 Let’s go shopping!shopping buy tea shop, book shop, clothes shop, toy shop What do you want to buy? I want to buy a_____.Lesson 20 At the shop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并书写词汇:want, to, buy, way 2.学生能认读、理解并运用下列基本句型结构:May I help you? Yes, please.3.学生能听懂、会说下列句子:Excuse me.Where are the____? I’ll show you.This way, please.能力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情感目标 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难点 同知识目标2 教具 教学光盘、日常用品道具、一些茶叶、泰迪熊、书、衣物、水果、食品等,(在教室布置一个虚构商店)

标示牌:TEA SHOP, BOOK SHOP, CLOTHES SHOP, FOOD SHOP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 Hello, class!Let’s go shopping!Let’s go and buy some things.拿起茶叶:Where can I shop for tea? 学生回答:Tea shop.用其他道具重复以上对话,每次都要用Where can I shop for___? Lesson hook:今天我们开心玩一玩,在教室这个商店里,轮流买买一些商品。先听丹尼和詹妮如何购物。Ⅱ.New concepts: 1.May I help you? 谁记得上节课丹尼和詹妮决定去做什么?(詹妮想买衣服,丹尼想买冰激凌)现在两人已经在商店了。

讨论图片:What do you see in the first picture? What do they look at first? What does Danny say finally?

板书:May I help you? 并教授其含义。

理解help:设计一个场景,如:帮助学生捡起书或让学生帮老师搬桌子等。教授May I„用语,并让学生跟读。播放光盘录音,学生跟读,再分角色练习读。

练习:角色扮演。示范:教师扮演店主,两位志愿者一位扮演丹尼,一位扮演詹妮,编对话要发挥创造性,引导学生使用课文中的短语多种组合运用,而不是要背诵课文。2.Let’s act!在教室至少布置两个商店,让学生在课桌上摆放标示牌:TEA SHOP,BOOK SHOP, CLOTHES SHOP, FOOD SHOP,并放一些相应物品。一些学生扮演店主,另一些学生扮演购买者。

先让学生看书读句子,再给出足够时间练习表演简单的买卖场景,结合使用May I help you?及学过的各种单词和用语,教师要观察并参与活动。3.Let’s do it!

看书53页第三部分,学生两人一组,集思广益想出不同商店的商品名称,并写到相应栏中,然后说一说想买什么。What do you want to buy? I want to buy a ____? Check for understanding:活动手册52页 Ⅲ.Class closing

板书设计

Lesson 20 At the shop May I help you? Yes, please.Excuse me.Where are the____? I’ll show you.This way, please.Lesson21 Cinema and park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并书写词汇:cinema, park, supermarket 2.学生能认读、理解并运用下列基本句型结构:Let’s go to„ 3.学生能听懂、会说下列句子:Let’s go to„to„

能力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情感目标 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难点 教具 识记单词supermarket 教学光盘、cinema, park, supermarket单词卡和课件、上节课布置场景的标示牌

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 Let’s go shopping!May I help you? Yes, please.Iwant to buy__.利用场景的标示牌复习购物句型。

Lesson hook:今天我们谈论想去哪里的话题。丹尼和詹妮想去哪呢?先来学习三个地点词汇。Ⅱ.New concepts: 1.I want to go to the park.出示课件展示词汇,并写在黑板上领读单词。看书讨论:What are they doing in these picture?听音跟读。

练习:使用新句型,对话练习:Iwant to go to the park.Where do you want to go? Iwant to go to the____.让学生围成一个大圈,把三张单词卡放在中间,每人选一张练习问答。2.Let’s go to eat some ice cream.看书54页第二部分,说说每张图片都有什么,哪一副图有新单词并圈出来大声读一读。播放录音跟读。

指名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示范句型:Let’s go to„to„ 师:I want to buy a dress.Let’s go to the clothes shop.Let’s go to the clothes shop to buy a dress.Say it, please.全班:Let’s go to the clothes shop to buy a dress.练习:

the clothes shop

buy a dress.板书:

the park

fly kites.Let’s go to

the cinema

to

see a film.the restaurant

have lunch.the library

read books.the supermarket

buy fruit.3.Let’s sing!Let’s go to the cinema。播放两次录音,学生先听,再跟唱。

Check for understanding:活动手册54页

Ⅲ.Class closing

板书设计

Lesson 21 Cinema and park the clothes shop

buy a dress.the park

fly kites.Let’s go to

the cinema

to

see a film.the restaurant

have lunch.the library

read books.the supermarket

buy fruit.Lesson 22 At the supermarket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并书写词汇:tomato, potato, candy, bag 2.学生能听懂、会说下列句子:Let’s buy_____.How about some fruit? 能力目标 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并用简单的英语对话。情感目标 在每天的生活中试着模仿和运用英语。重点 同知识目标1-2 难点 识记单词4个新单词

教具 教学光盘、tomato, potato, candy, bag单词卡和课件、教学过程

Ⅰ.Class opening and review Greeting 复习句型Let’s go to„to„

Lesson hook:今天我们谈论有关超市的话题。你去过超市吗?超市里有什么?学习了有关词汇后,再去时记得把你学到单词教给爸爸妈妈。Ⅱ.New concepts: 1.What’s this?

利用课件和卡片教授四个新词汇。

出示图片,认读单词,练习拼读,注意元音字母a在四个单词中的发音。练习:猜一猜:

It’s red.It is sweet and tastes really good.(candy)When I buy things at the supermarket I carry them home in it.(bag)2.At the supermarket 看书56页第二部分,讨论图片:What do see in each panel? Where are they?

What does Mrs.Smith want to buy? What does Jenny like? How about Danny? What do they use to carry the vegetables?

第五篇: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美术全册教案(冀教版)

第1课:巧置换

问题提出

作品传达了怎样的主题?

教学目的、能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2、学生经历图片欣赏、分析、“同题异构”的竞赛活动,发展创造力;形成设计的意识,并进行表现创作。

3、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我在假期搜集了一些有趣的图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

师:图片欣赏完了,我发现好多同学都笑了,谁能告诉我你发现了什么?

师:原来这些图片都是由两种不同形象的局部组合而成的,我们就是我们在四年级学的“物象重组”。

二、探究新知:、请学生进行交流讨论:作品传达了怎样的主题,是怎样将事物巧妙的进行置换的?这样的置换在表达主题上有什么特别之处?(深化主题,使创作的结果更具意义)。

2、命题创作练习:、放:有一个事物发散开来,比一比谁的想法更多。

(2)、收:将同学们的想法进行比较看看哪个想法对主题的传达效果更好。

3、进行“同题异构”的方法开展想像。

三、创作表现:

独立完成,在表现上以手绘为主,还可利用实物照片、图片进行拼贴完成。

四、成果展示:

展示作品开展自评互评活动。

五、知识拓展:

欣赏大师的招贴置换作品,拓展学生的思路。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置换的方法,创作出新的视觉形象。

教学难点: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总结反思

学生通过经历图片欣赏、分析、“同题异构”的竞赛活动,发展了创造力;形成了设计的意识,并进行了较好的表现创作。

在美术的创意活动中发展创造力,逐步了解了设计的方法,形成设计意识。

第2课:自画漫画像、问题提出

漫画肖像和我们平时画的人像有什么区别?

教学目的、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漫画像,学习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想象了和创造力。

2、学生经历观察、比较、讨论、创作等过程,学习漫画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增强了对漫画艺术的了解。

3、增进对漫画艺术的了解与热爱。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教师请学生欣赏一些不同风格的漫画肖像作品,建立初步感知,激发兴趣。

二、探究体验:

分析漫画的表现手法:

教师请学生带着问题欣赏分析图片:、漫画肖像和我们平时画的人像有什么区别?

2、漫画肖像有那些艺术表现手法?

3、漫画肖像主要是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征进行夸张变形的?

教师小结:漫画肖像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是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突出了人物的形象和神态特征。

4、抓自己的突出特征。

5、结合欣赏教材爱因斯坦漫画像“漫画”过程图示,引导学生了解既要夸张人物外形特征,又要对人物的神态进行夸张。

6、教师自画漫画像,解决夸张变形问题。

教师便讲解边在黑板上进行夸张变现,使学生创作时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三、学生实践:

教师指导,引导帮助学生抓自己最主要的特征。

四、成果展示:

对于优秀作品及时展示。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漫画像。

教学难点:学习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总结反思

学生经历了观察、比较、讨论、创作等过程,学习了漫画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增强了对漫画艺术的了解与热爱。学习效果不错。

第3课:漫画与生活

问题提出

漫画的功能有哪些?

教学目的、了解漫画的不同特点、功能和种类,学习如何选材立意以及漫画表现手法等。

2、通过漫画创作,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3、学生经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欣赏、讨论等学习过程,了解漫画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

4、增加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情趣,提高审美素质;能体会艺术于生活的道理。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

欣赏图片

二、探究体验:、结合漫画作品与课本解释漫画:漫画是一种来自于生活的艺术,漫画家在生活中观察体味,寻找要表现的内容,并以幽默夸张、寓意、讽刺等手法进行表现。

2、漫画的功能有哪些?课本的图片都运用了哪些表现方法,你还知道哪些表现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结合课本图片,向学生做系统的介绍漫画知识。

(1)、立意:

结合课本图片边举例边分析,漫画于生活。

如何立意:正确、明确、深刻。

(2)、漫画的功能有讽刺、歌颂、传播、娱乐等功能。

表现手法:

教师提示学生一幅画往往是由几种表现手法构成。

(3)、文字作用:使画面主题更明确、深刻。

教师小结:

对于“无题”漫画进行分析:换面一斤把意思表达清楚了,不设题目反而含蓄幽默。

三、学生创作:

教师辅导注意学生的差异性,表现形式多样。

四、成果展示:

采取班级画展形式展示,评价重点落在构思和表现手法上。

板书设计:

3、漫画与生活

表现形式:单幅

表现手法:讽刺、歌颂、娱乐、组成部分:漫画

多幅

宣传、夸张、巧合

文字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漫画的不同特点、功能和种类,以及漫画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如何选材立意以及漫画表现手法等。

总结反思

在本节课中,学生经历了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欣赏、讨论等学习过程,了解了漫画的不同特点、功能和种类,以及漫画的基本知识和表现方法。通过漫画创作,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了审美素质。

第4课:身边的风景

问题提出

这些画面中用线条表现了什么?

教学目的、掌握基本的写生方法,形成正确的写生习惯;学习表现景物的构图规律和用线方法。

2、进一步加深对线条美的理解,提高发现美的能力。

3、体会生活中处处有艺术。

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安定学生情绪、检查学具。

二、引入课题:、请学生看书p8——9页后回答教师问题:

(1)、这些画面中用线条表现了什么?

(2)、你能说说画家是如何用线条表现事物特征的吗?

2、学生回答。

三、新授:

(一)、讲解线条的造型作用:

、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讲台上摆放一把方凳后,提出游戏规则:

那位学生能不画椅子,最后还要把小老鼠画出来?

2、请几位学生同时在黑板上把自己想到的方法画出来。

3、探索问题:

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黑板上的学生作品,分析那位同学的思路符合游戏要求。

4、教师演示:

播放。

5、多媒体展示绘画作品,学生欣赏。

四、学生自由创作:

到生活中去观察、体味,选取美好而富有生活趣味的场景画下来。

五、作品展示,师生点评。

六、小结:

线条的造型作用。

七、课后拓展:

仔细观察周围环境,表现同一风景的早晨和傍晚。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线条记录对景物的主观感受,线条的造型功能。

教学难点:学习构图规律和用线方法,线条表达情感的作用。

总结反思

通过活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写生方法,形成了正确的写生习惯。从而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线条美的理解,提高了发现美的能力。

第5课:从不同的视角表现

问题提出

你能说出这是从哪个角度观察到的椅子吗?

教学目的、理解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与表现的意义。

2、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并尝试创作。

过程设计

一、情景导入:

.师生看,体验从地面飞向高空,视角急剧变换的特殊感受。

师生交谈俯视感受,了解俯视角度和平视角度的区别。

2.看雪景,加深俯瞰的视觉感受。

二、感受欣赏:

结合教材和图片(),对比欣赏、分析评述祖国各地的航拍美景。

.欣赏《中国地形图》,了解俯视在地图绘制和运用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祖国的热爱。

2.欣赏《黄河弯道》的整体与局部,感受俯瞰全局的大气磅礴,再近观局部的细节变化。

3.对比欣赏江南小山与大西北的群山,感受江南小山的隽秀可爱以及大西北群山的雄伟险峻。

4.对比欣赏自然地貌和农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工地貌的壮观景象。

三、对比分析:

结合教材中的小训练和,对比分析对同一组石头不同角度的观察效果和感受,加深对平视和俯视现象的认识和了解。

.看视频,师生交谈感受。

2.看一组照片,师生交谈感受。

四、欣赏评述:

.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各种航拍和俯拍的摄影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2.欣赏教师制作的中的图片集锦,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课后拓展:

说一说你想用俯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与表现的意义。

教学难点: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

总结反思

在活动中,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了自己的表现手段。学生能用不同的视角去观察世界,并尝试创作。从而增强了学生表现的能力,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

第6课:操场上

问题提出

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

教学目的、进行不同的人物动态训练,了解近大远小的规律,尝试运用焦点透视的方法构图。

2、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画面组织能力。

3、促进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意识,充分享受美术创作的乐趣。

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二、激情导入:谈话,操场上同学们都在做哪些游戏和运动?他们的动作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交流。

三、欣赏:欣赏图片上的人物动态,了解如何组织画面构图。

四、自由探究:、分析人物的大小、分布有什么规律?

2、在画面色彩上,突出表现主题物。

3、学生自由创作,教师巡视。

五、作品展评:、学生自评,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构图的,以及色彩的运用等。

2、学生说说最喜欢哪件作品,为什么?

六、课后拓展:用拼贴等立体的方法表现一幅操场上的画面。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表现不同动态的人。

教学难点:了解近大远小的规律,尝试运用焦点透视的方法构图。

总结反思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不同的人物动态训练,使学生了解了近大远小的规律,并能尝试着运用焦点透视的方法进行构图。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画面组织能力。

并促进了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意识,充分享受到了美术创作的乐趣。

第7课:盘泥条问题提出

盘泥条的方法、要领有哪些?

教学目的、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制作陶艺作品。

2、训练手的灵活性,提高学生泥塑技能和简单的立体造型能力,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体会玩陶的乐趣,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过程设计

一、作品赏析:

了解成型方法,通过欣赏教材范画,动手触摸、仔细观察陶艺范品等形式,让学生了解陶艺造型的又一基本方法一盘泥条。

二、探究:

尝试盘泥条,观察教材制作步骤图,思考讨论盘泥条的方法要领有哪些?自己尝

试搓泥条、盘泥条。

三、发现问题,质疑解疑:

重视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尝试自行解决问题,重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指导:

第一步、搓泥条:

保持泥条粗细均匀,注意双手配合,力度适当,以防泥条断裂;搓泥

条时是从中间往两边均匀用力,而且是用双手手掌搓而不是用手指捻,教师还可以将用手掌均匀搓出的泥条与用手指搓出的泥条进行对比。

第二步,盘泥条:

将泥条提起向上盘,每盘一圈,用手指轻轻按压,让泥条粘接牢固。盘条时要认真仔细,下面的泥条不能太细,否则会立不稳;如果泥条较干则适量涂上泥浆或粘点

清水,便于粘牢;在向上盘筑时有可能出现下塌的现象,每连续盘几圈要稍作停顿,待稍干后再盘。

四、掌握技法,盘条成型:

第一步,搓泥条;

第二步,将泥条盘筑成自己喜欢的形象.要根据构思的独特形状去盘绕造型,可以一边盘条一边创新,盘出来的形象要尽量做到和别人不同。根据造型的不同,底板可有可无:如制作器皿,则需将泥条盘筑在泥板上,若制作小猪就无需底板,直接将泥条叠圈即可。

第三步,装饰美化:可用泥条或泥片粘贴或直接刻画等几种手法综合表现。

五、欣赏评析,交流感受:

可采用师生互动、小组互动交流等多种形式。

六、拓展思维,鼓励方法创新:

盘条的技法有很多种,如叠圈、铺排、缠绕、穿插、绕结等,独特的盘条方法可以创造出独具一格的陶艺作品,应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去考虑表现,把简单的技法变成丰富的思维创造工具,束发展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在感悟和体验中掌握制作要领,体会玩陶的乐趣。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泥条盘筑的方法并制作陶艺作品。

总结反思

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自主尝试、探究、质疑,在感悟和体验中掌握制作了制作要领,体会到了玩陶的乐趣,并获得了身心的愉悦感及自我创造的成功感。

第8课:瓶子巧装饰

问题提出

想一想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装饰瓶子?

教学目的、通过想象和创意,把瓶子装饰成新的形象。

2.、能够通过独特的观察和想象,做出有特色的作品。

3、愿意发现身边废弃物品所隐含的审美价值,并能够通过想象和制作使之实现。

过程设计

一、激趣导入:、有一个可爱的伙伴想和同学们交朋友,想知道它是谁吗?师拿出礼盒,让学生猜一猜里面是什么。

2、师不急于揭开谜底:究竟是什么宝贝呢?我请一位学生上来摸一摸。

师:你摸到了什么?大声地告诉大家!

3、师拿出瓶子:漂亮吗?今天米老鼠送给我们的礼物是

6、师引导观察瓶子外形,并了解瓶子各部分的名称。

二、剪出装饰材料。、去米老鼠家欣赏各种各样的瓶子。(展示不同形状的瓶子,师引导观察形状)

2、喜欢米老鼠家的瓶子吗?我也喜欢。

3、师按对折剪法演示步骤(1)画(2)剪

4、学生试着用对称法剪出一个自己设计喜欢的瓶子形状,师提醒注意大小适中,不要浪费材料。

(学生剪,师巡视指导)

三、美化瓶子:、和米老鼠比瓶子(演示不同瓶子)引导学生可以用一些点、线条、图案、人物等装饰瓶子,(出示几幅学生作品)别班小朋友用画的方法做了漂亮的瓶子,你们想做吗?

2、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装饰瓶子?

3、学生小组合作美化瓶子,教师巡视指导。

4、先做好的展示在黑板上。

四、游戏评价:

、互相赠送瓶子作品。

2、师当记者随机采访几个同学,夸一夸自己得到的礼物。并提出建议。

五、拓展创新:

我们还可以用许多更奇妙的材料和方法做漂课瓶子,课后试着制作一个更漂亮的瓶子。也可以把家里的瓶子装饰一下,用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针对一个瓶子,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想象,联想出不同的形象。

教学难点:发现身边废弃物品所隐含的审美价值,通过想象和创意,把瓶子装饰成新的形象。

9、以墨代色

问题提出

你们知道什么是国画吗?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中国画的以墨代色。

教学目的

.运用在中国画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2.尝试调配深浅不同的墨色,培养学生对墨的表现能力。

3.尝试大胆用墨,创作一件墨色变化丰富的作品。

4.了解祖国绘画艺术,能够对中国画有一定的兴趣。

过程设计

一、谈话引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国画吗?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的了解一下中国画的以墨代色。

(通过谈话引入课题,出示课题)

二、欣赏写意国画,感受国画艺术特色。

.出示,国画图案,直观感受国画艺术特点(边欣赏边讲解)。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走进水墨世界,去感受一下国画的魅力。国画又称中国画,主要是用毛笔、软笔、手指,用国画颜料和墨在宣纸上作画的一种中国传统的绘画形式,国画以其豪放简练的笔墨描绘物象的形神,表现其特殊意境,挥发着作者的主观情趣和感情。

2.同学们对此国画作品中的荷和照片中的荷,说说你的不同感受,画中墨的深浅一样吗?有什么变化。

3.引导学生从欣赏中体会墨色的不同,导出墨分五色。

自古以来就有墨分五色之说,焦、浓、重、淡、清五色(出示图片)。

三、初步学习简单的笔墨:

.认识国画中的墨色。

讲解墨的五色: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玩墨。感受一下墨分五色之说。学生在墨中一次一次加水调配出丰富的墨色,一次次自己涂抹体验。

2.认识国画的笔法。

教师示范,执笔方法和笔法(中锋、侧锋、逆锋)。

四、尝试运用简单笔墨技法随意画张画。

老师及时鼓励学生应大胆用墨,敢于尝试才有成功的机会。

五、师生共同点评。

以鼓励为主,与学生共享用墨色挥洒的乐趣。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难点:

感受墨色的表现能力和大胆用墨创作作品。

总结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上,我介绍中国画的技法——涂、抹、点、染的墨痕在宣纸上产生浓淡干湿的变化,能引起丰富的联想,添上几笔就有了生动的形象时在宣纸上运用了学生学过的甩色、点色、涂抹等用笔用色技法作画。画面顿时产生了丰富的色彩变化,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学生产生了好奇心。再用墨线随意画几笔线条,一幅色彩明丽、画面生动的中国画跃然纸上。学生觉得既神奇又好看。在浓厚的兴趣和好奇的趋使下学生急切地想动手试一试的心情溢于言表。

0、看大戏

问题提出

同学们,你们喜欢我们中国的戏曲吗?

教学目的、初步了解中国戏曲基础知识,感受祖国传统的戏曲艺术。

2、在西区欣赏中感受戏曲的艺术美,提高对戏曲艺术的兴趣。

3、能够以水墨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传统戏曲艺术的感受。

4、欣赏脸谱艺术,并能够大胆的进行艺术创作。

过程设计

(一课时)

一、谈话:

“同学们,你们喜欢我们中国的戏曲吗?

放京剧《三岔口》片段。

二、了解戏曲形式:

“你们收集到了哪些有关戏曲的资料,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在我国都有哪些戏曲形式呢?

2、介绍中国的戏曲艺术有京剧、越剧、昆剧、豫剧、黄梅戏、川剧、秦腔等300余种。

3、戏曲脸谱是中国戏剧中特有的化妆艺术,以写实与象征相结合的艺术夸张手法,鲜明的表现某些男性人物的面貌,解释厨人物的年龄、性格、气质等综合特征。脸谱有事一种富有装饰性的艺术,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

三、欣赏:、放,欣赏水墨形式的作品让学生谈感受,在围绕怎样用水墨的形式去表现戏曲人物等问题进行探讨,让学生观察线条和墨色的变化。欣赏学生的水墨作品。

2、交流和选择自己想表现得内容,让学生讲讲戏曲人物故事,了解故事中人物的特点,确定要表现得内容。

四、造型表现,教师巡视指导。

五、评价。

(二课时)

一、展示自己收集的脸谱工艺品,大家一起欣赏。

二、放,一起欣赏,了解戏曲脸谱的起源、分类等知识。

三、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脸谱谱式和色彩的运用。

四、分组讨论。

五、学生创作。

六、作品展评。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中国戏曲基础知识,感受祖国传统的戏曲艺术。

教学难点:能够以水墨的形式表达自己对传统戏曲艺术的感受。

1、搭座塔

问题提出

看图片,找找塔建筑都有什么相同点?

教学目的、通过画制作塔,掌握塔建筑的特征,感受塔建筑的独特艺术魅力。

2、学习比较、分析、描述塔的特征,能将自己记忆中的塔或设计的塔画下来,井可以进行简单的装饰。

过程设计

(一)、游戏导入新课:

(1)、拼摆游戏:在桌面上有不同形状的图片,请用2分钟的时间摆一摆,看一看哪组能拼摆出塔。

(2)、说一说拼成了什么样的塔。

(3)、教师板书:塔

(二)、新授:、学生说说见过什么塔,出示带来的关于塔建筑的图片。

看图片,找找塔建筑都有什么相同点?

总结:塔身上小下大,单层,中心对称。

学生用图片拼摆:看看圆形、梯形、长方形、半圆形分别可以做塔的什么部分。

2、现在我们看一看世界上的名塔,打看书第26、27页。

(1)书中展示了什么塔的图片?

(2)分组讨论。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总结,如塔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材料也非常丰富,像应县木塔是最高、最古老樟木结构的纯木塔,没有用一颗钉子。这些塔由于建造的时间、地点、材料及结构不同,给人的感受也不相同。

4、请学生分析塔的基本形设计及绘画的表现方法。

(1)、如果你现在就是一个小小的设计师,你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塔?

(2)、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3)、怎样让塔更美观?用什么方法?

5、布置作业。

作业:可以设计一座新颖的塔,也可画自己见过的塔。

要求:画面饱满,设计新疑,可选择喜欢的方法表现。

(三)、学生作业,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添加背景。

2、引导学生画出各种各样不同形状的宝塔。

3、注意塔身的对称。

(四)、展示作业、进行讲评。

、学生互评。

2、教师评讲。(选构图适当,造型独特,色彩鲜艳的画幅来进行讲评。)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难点:、把自己见过的塔画下来,或设计一座既漂亮又有新意的塔。

2、根据塔的特点,进行表现或设计。

总结反思

通过活动,学生感受到了线性材料的特点,能够运用简单的线性材料搭座塔。效果不错。

2、喂,你好

问题提出

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些事情让你感受到了电话的重要性呢?

教学目的

.用设计图的形式设计一部电话。

2.了解电话的历史以及发展过程。

3.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

4.感受美术设计活动的乐趣。

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教师:最近我们进行了一场消防知识的演习,相信大家一定还记忆犹新吧?

教师:在这次演习中,同学们都能够沉着冷静,安全地逃离火场。不过,为了避免火灾的迅速蔓延,我们还要。

二、电话与发明:

教师:在这里我们不仅要感谢电话,而且还要感谢一个人!

大家议论纷纷……

教师:其实,在电话没有出现之前有很多人都在为之努力,他们也在不断的试验。贝尔吸取了前者的经验做了很多的改进,最终发明了电话机。所以说我们不仅要感谢贝尔,同时也要感谢那些为电话的发明做出贡献的人们!

教师:1875年,世界上第一台电话机问世了。瞧!。这部电话机的结构非常简单,是由两个完全一样的木质电话听筒构成,里而有两块磁铁,一个电线圈和一片薄铁片,虽然简单但是非常有效。

三、交流资料,加深感受。

这部电话机很有趣,我们来看一看这个电话是怎么用的。它的听筒和话筒是分开的,通话的时候要把听筒取下来放在耳朵上,再对着话筒说话。

教师小结。

四,欣赏图片,交流引导。

教师: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话的性能也越来越好,功能也越来越多,在造型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电话有哪些有趣的外形?

教师:你们见过哪些有趣或者有个性的设计呢?

五、启发思考,激发灵感。

教师:如果我是一位老人,眼睛花了,看不清楚,你会为我设计一部什么样的电话?其实创造于人们大胆的想象,你们看,许多的设计师已经开始了他们的想象。大家看出这款手机有什么特别之处了吗?

今天我们也来设计一部电话,你可以为特殊人群设计一部有特殊功能的电话,也可以设计一款有个性的电话。

在设计的时候你要考虑到电话的造型、功能以及色彩等万面,希望能看到你们有个性的电话设计图!,针对你的设计可以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

六、学生开始创作,教师指导。

指导要点:

.设计繁琐,提示学生要考虑到电话使用的方便快捷。

2.功能设计:提示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突出与众不同的功能。可以考虑不同人群的需要。

3.外形设计:提示学生外形设计引起大家注意的因素之一。

4.说明文字:文字内容要简洁明了。

七、展示创作,介绍创意。

展示一些学生的作品,并引导学生提出一些改进意见。

好,今天的课就上到这,下一节课我们利用废旧材料来制作一部电话机,看看谁设计的电话最有创意。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电话的历史以及发展过程。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表现能力。

3、电子贺卡

问题提出

大家在节假日里,有没有给自己的好朋友送过贺卡?

教学目的、掌握插入图片的方法,学会简单修饰图片的格式。

2、学会插入艺术字。

3、掌握插入文本框的方法,学会修饰文本框的格式。

过程设计

一、谈话导入:

师:(展示贺卡)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

师:那大家在节假日有没有给自己的好朋友送过贺卡?

师:老师发现,如果要给自己所有的好朋友送贺卡,得花不少钱呢,对不对?生:(略)

师:今天,老师就来教大家一种既节约又环保的方法,(展示课题)制作电子贺卡。

二、新授:

、页面设置:

师:看老师手里的这两张贺卡,它们的大小一样吗?

师:对了,如果我们要制作一张贺卡,首先要确定它的大小,制作电子贺卡也一样,我们通过页面设置的方法来设定纸张的大小。

教师演示操作:

1)、单击“文件”菜单。

2)、选择“页面设置”命令。

3)、选择“纸张大小”选项卡,设置合适的大小。

4)、设置合适的页边距。

2、贺卡内容:

任务

一、首先插入图片(剪贴画与来自文件均可),美化图片。然后自己探究如何插入艺术字与修饰艺术字。

1)、插入剪贴画中的图片。

2)、利用菜单“格式”命令修饰图片。

3)、利用图片工具栏修饰图片。

4)、插入艺术字(祝福语)。

5)、利用“格式”—艺术字命令修饰艺术字。

6)、利用“艺术字”工具栏修饰艺术字。

7)、适当调整图片与艺术字的位置。

8)、删除多余的图片与艺术字。

该部分的操作比较的琐碎,教师无需面面俱到,可以边做边讲,适当的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让他们来给其他同学演示操作。

任务

二、插入文本框,在文本框中输入文字与插入图片,并修饰文本框,美化版面。

1)、插入水平文本框和垂直文本框。

2)、输入自己想要表达的文字。

3)、调整文本框的位置。

4)、修饰文本框。

5)、插入图片,调整大小。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对有困难的学生适当作个别辅导,鼓励先进生帮助后进生

3、美化贺卡:

师:我们知道贺卡不仅要图文并茂,而且要布局合理,图片与文字的色彩协调一致,才能充分表达主题。

师生讨论哪些地方还需要调整?

自选图形的颜色、文本框的格式等。

(自选图形和文本框在颜色的设置方面,操作相似)

教师提问:大家知道如何来设置自选图形的线条颜色和填充颜色吗?有什么区别?

学生回答并演示操作过程。

师:好,下面请大家继续完善自己的作品,完成不了的操作可以相互讨论。

学生操作。

三、小结:

师:今天,大家都做的很好,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部分同学的作品,看看他们做的怎么样?

学生作品展示,师生讨论评价。

师:那么,大家今天做的贺卡想送给谁呢?

学生回答。

师:好,下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发送电子贺卡。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插入图片、艺术字和文本框的方法,掌握图片与艺术字格式的设置方法。

总结反思

学生均以掌握了插入图片的方法,以及简单修饰图片的格式。同时,还学会了插入艺术字,并掌握了插入文本框的方法,以及修饰文本框的格式。学习效果不错。

4、木版年画

问题提出

以前学过哪几种绘画表现手法?

教学目的

.欣赏我国不同地区的民间木版年画,了解民间版画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

2.学会民间漏版印制的方法,能独立创作一幅版画。

3.通过版画的欣赏和制作实践,建立对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感和热爱之情。

过程设计

、导入课题:

(1)、教师提问:以前学过哪几种绘画表现手法?

(2)、玩游戏:把一张薄一点的白纸盖在一枚硬币上,用铅笔在上面涂抹,就可以印出硬币上的文字和图案。为什么会这样呢?请学生回答。

(3)、教师小结:年画,古称“门神画”。早在明朝的时候,中国民间就开始使用木版印刷技术来印刷年画。木版画即凹版制作的版画。

(4)、揭示课题:《木版年画》。

2、欣赏木版年画:

(1)、教师提问:民间木版年画给你们什么感受?学生答:色彩鲜艳、造型复杂、内容喜庆、栩栩如生。

(2)、教师介绍木版年画的发展史:年画在200多年前的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十分流行。全国出现了天津杨柳青、河北武强、山东潍坊和高密、苏州桃花坞、河南开封朱仙镇、陕西凤翔和汉中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年画产地。其中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①、教师提问:年画一般表现什么题材?

②、教师小结:年画的表现内容包含戏剧故事、民间传说、历史小说、世俗生活、时事趣闻、名胜风物、门灶诸神、仕女娃娃等,几乎涵盖了中国百姓生活题材的全部。它植根于民间,集中了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强烈向往。

(3)、展示:年画的制作过程。

教师小结:古代的年画都是先由画工设计画稿,再由雕工雕刻制版,最后才由印刷工上色印刷成画。画、刻、印是各自分开的。

3、重点研究两幅年画。

①、分析它们的用色特点。

教师小结:木版年画的色彩鲜艳,对比强烈。提取自然形象的色彩并进行夸张和随心所欲的搭配,常采用互补色的对比关系,如:红加绿的搭配。

②、分析它们的造型特征。

教师小结:民间木版年画中的人物、动物的造型,都源自于生活中的自然形象,由民间艺人提取夸张。

4、学习漏版技术。

①、教师出示已经刻好的漏版。提问:我们如何利用漏版来制作年画呢?学生根据教材上的图解回答。

②、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制作要点:漏版又叫孔版,在刻制漏版的时候,图案要负形相连。

5、作业要求:使用漏版技术印制一幅年画。

6、展示作业,评析奖励:评选最佳年画作品,并在教室内或校园内展出。

7、课外延伸:展示年画的其他制作形式。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制版技术。

教学难点:学会拓印方法。

总结反思

本课的前半部分是民间木版年画赏析,介绍民间版画的色彩搭配原理,后半部分则是介绍木版年画的制作方法和步骤。由于版画的操作形式符合小学生游戏心理的需要,故学生比较喜欢。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木版年画的形式特征、色彩搭配的特点,以提问式教学手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落实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在木版年画的制作实践中,让学生由浅入深地掌握了漏版制作法和纸版制作法,学生独立创作一幅版画。

下载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模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模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13最新冀教版英语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Lesson1 Skirt and trousers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学生能听懂、会说、认读并书写词汇:shirt, skirt, trousers, sweater, this, these 2.学生能认读、理解并运用句型结构:Th......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含5篇)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1、身边的材料一、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 能用已有的知识和“看”、“摸”、“闻”等方式,判断某一物品是有何种材料构成的。 (2) 能根据材......

    一冀教版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1、走进科学 教学目标 1、 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 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鄂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1.我们又长大了 2.升旗台在哪里 3.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 4.旗杆的影子 5.影子为什么会变化 自由研究 6 校园里有哪些......

    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大全5篇]

    漳州台商投资区龙江小学 Z Z T S T Z Q L J X X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通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学生对科学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求知欲和参与科学活动的愿望明显增强。......

    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分析

    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分析 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分析 教材简要分析: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 2、会利用小......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1、运动着的世界 教学目标:1、能够提出三个以上自己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2、能够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自己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并能说明自己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