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19-05-12 23:2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篇:《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安塞腰鼓》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授课人:丁志云

授课班级:六(6)

授课时间:2015/10/21上午第一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课文,赏析语句,来分析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教学难点:

感受黄土高原后生通过腰鼓所传递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教学方法:朗读.品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在1992年的北京亚运会上,一场充满民族风格的腰鼓表演,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魂牵梦绕,这就是——(出示课件:安塞腰鼓 生齐读)

同学们,你们看过安塞腰鼓的表演吗?请看大屏幕:(播放一段腰鼓录象),边看边解说。今天,让我们再走进课文,进一步去领略安塞腰鼓的丰采和独特魅力!

二、欣赏腰鼓

1、速读课文,找出最能体现安塞腰鼓的特点的句子。指名说。这个特点为我们诵读全文起到了很好的提示,该用怎样的语气读这句话呢?指名读,齐读。

2、全文洋溢着作者对安塞腰鼓的赞美之情,能找到对安塞腰鼓反复赞美的一句话吗?响亮地读。看看“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课文里出现了几次?(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里呢?

(一)品读第一好。它在哪一段?在这段中,你认为最精彩的一句是?精彩在哪?小好的字。组合作分析用得

1、交流。

2、师生配合读。齐读这一节。

3、师引读:“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腰鼓捶起来之前,空气是——(冰冷的),阳光是——(恬静的),世界是——(困倦的),腰鼓捶起来了,空气——(立即变得燥热),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这样的变化,全因为有了这——安塞腰鼓!这热烈而奔放的——安塞腰鼓!齐读:好一个安塞腰鼓!

在诵读中,你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什么?(相机板书:火烈)读着诗一样的语言,似乎安塞腰鼓就狂舞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怎能不赞叹――(课件出示:生读“好一个安塞腰鼓!好火烈的舞蹈哇!”

(二)第二层:好一个安塞腰鼓!

1、品读第二好,在哪段?这段写什么?

2、观众的心为什么会成为牛皮鼓面?边读边思考。

3、文中哪个词给了你最强烈的震撼?带着动作齐读这段。

4、第二好,好在哪?(相机板书:隆隆)

(三)第三层:好一个安塞腰鼓!

1、找到第三好,齐读。为什么赞美黄土高原?出示视频。看了视频,相信大家了解了这片土地的厚重。正是这一方厚重的水土,才孕育出这样惊心动魄的安塞腰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这一方水土上,有着怎样的一方人呢?快速读12、13段,找到这个词。

2、这群后生的生活环境与我们的生活环境相比怎样?你从哪句知道的?指名回答。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他们为何能元气淋漓?在文中找到最能体现他们元气淋漓的一个词。他们与什么搏击?他们想摆脱什么?他们的生活状态如何?他们的追求又是什么?他们在怎样的环境中追求?

3、这好,好在哪里?板书:搏击。谁赋予了后生们如此奇伟磅礴的能量?所以,只有黄土高原——生读: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让我们再次赞叹它吧!

(四)第四层:好一个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多么美妙的舞姿!多么变幻的舞姿!它的每一个舞姿都——生读„„一组排比句,更增强了表达的气势。让我们齐声朗读这一小节,大声说: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这一好,好在哪里?(相机板书:变幻)

四、写体会,促升华

1、作者对安塞腰鼓所有的赞美都是对过去的严峻的思考,对未来生活的美好追求,所有的赞美都在这舞姿、鼓点中升华。板书:升华(语速稍慢)鼓声戛然而止,世界一下变得出奇地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简直到了另一个星球。耳畔传来的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2、从这一声鸡啼中你体会到什么?指名回答。

3、这愈捶愈烈的鼓声中传递出了什么呢?结合自己的体悟,以排比的句式表达出来。

4、交流汇报。

5、你们的汇报很好地诠释了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这腰鼓中透出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借鉴。

六、结束全文。

1、让我们的这堂课在愈捶愈烈的鼓声中结束吧。齐读“愈捶愈烈„„”师引读“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

2、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耳畔都会响起这隆隆的鼓声。

五、结束全文。

1、让我们的这堂课在愈捶愈烈的鼓声中结束吧。齐读“愈捶愈烈„„”师引读“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

2、学习了这篇课文后,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面对困难与挫折时,耳畔都会响起这隆隆的鼓声。

六、布置作业。

1、课下结合你的理解,反复读文,读出气势。

2、摘抄你最喜欢的段落并背诵。板书设计:

14、安塞腰鼓

升华”

火烈

隆隆

搏击

变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

收藏

相关帖子

QQ空间 分享

腾讯微博 踩1

腾讯朋友

 •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窃读记》教学设计

第二篇:《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歌颂激荡的生命和磅礴的力量的抒情散文。课文为我们描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写出了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的特点,赞美了黄土高原人民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文章既是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也是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十二至十六自然段。

2.了解安塞腰鼓独特的魅力和内涵,感受黄土高原的后生们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3.体会课文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中句子的深刻含义,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和内涵。

2.理解体会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板块之一】发散性地回忆前课内容,自然地关注“叹为观止”一词

1.同学们,昨天老师和大家欣赏了安塞腰鼓的表演,领略了《安塞腰鼓》课文的描写,大家一定印象深刻,那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些什么呢?(学生自主、发散性地交流)

2.由“叹为观止”引入教学:刚才同学们在交流的时候老师关注到了一个词语(出示:叹为观止),一起读,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3.那“安塞腰鼓”的什么令人叹为观止呢?(舞姿、鼓声、搏击)

【板块之二】整合课文内容,体会安塞腰鼓“舞姿”的内涵,感悟文章写法

1.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的5~17自然段,看一看哪些段落是着重写“舞姿”的?(学生交流:6、7、8、15自然段并出示)

2.如果要你用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叹为观止的舞姿,你准备用哪句话?

3.出示:黄土高原上,爆出„„安塞腰鼓!全体读。这安塞腰鼓的“舞姿”有什么特点?(壮阔、豪放、火烈)

4.安塞腰鼓“舞姿”的壮阔、豪放、火烈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体会到呢?我们先来自由大声朗读第6自然段,然后交流并相机引导、指导朗读。(学生的交流可以有多样性,只要有一点体会就可以:如抓住“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来体会舞姿的“狂野”;抓住“骤雨、急促、旋风、飞扬、乱蛙、火花、闪射、斗虎、强健”等词,体会舞姿的“豪放、火烈”;抓住“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体会舞姿的“壮阔”且充满力量;抓住“比喻、排比”的修辞,体会舞姿的开放,黄土高原人的粗犷„„另外,要重视朗读)

5.下面让我们再来赞美一下安塞腰鼓叹为观止的舞姿,出示: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6.你还可以怎样赞美安塞腰鼓叹为观止的舞姿呢?(这一提问具有发散性,可以是自主回答,也可以用课文7、8、15自然段的内容来回答,如果学生回答后思维不指向课文,教师可以适当引导)

7.学生交流后出示第15自然段: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之中,使人叹为观止。

8.引导学生读这一段,说说想赞美安塞腰鼓“舞姿”的什么呢?(在学生朗读的时候,相机追问:这写出了安塞腰鼓“舞姿”的什么美?――力量美、声响美、光影美、艺术美)

9.学生继续交流:还可以怎样来赞美安塞腰鼓的“舞姿?”出示: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引导学生抓住“冰冷―燥热”“恬静―飞溅”“困倦―亢奋”这几组相对的词语,体会安塞腰鼓的“舞姿”充满热度、充满激情、充满活力,并且壮阔、豪放、火烈)

10.齐读赞美: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蓬勃的想象力„„安塞腰鼓1

11.出示课文6、15自然段进行比较,感悟课文的细节描写、整体描写以及语言美。

12.齐读以上段落并进行小结。

【板块之三】自主学习,体会安塞腰鼓“鼓声”的内涵

1.除了安塞腰鼓的“舞姿”让人“叹为观止”之外,还有什么也令人“叹为观止”呢?(鼓声)我们一起来读读描写“鼓声”的段落。

2.这鼓声有什么特点?(沉重)仅仅是沉重吗?(充满震撼人心的力量)

3.朗读体会并想象这沉重的鼓声还碰撞在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变化和感受,并朗读体会这“鼓声”中震撼人心的力量。

4.朗读:好一个安塞腰鼓!

【板块之四】自主学习,体会“搏击”的内涵,体会黄土高原人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1.令人叹为观止的,除了这充满力量的鼓声,还有什么呢?(搏击)

2.课文的哪些句子是写后生们搏击的?(出示句子并全体读)

3.后生们的“搏击”有什么特点?(有力、急速、大起大落)怎样读好这句话?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后生们的“搏击”?(震撼人心、惊天动地、惊心动魄、气壮山河)

4.后生们为什么要这样搏击?他们这样的搏击想要表达什么或要想搏击出些什么呢?(学生交流:宣泄情感;生命力的存在、强盛;不屈不挠的精神;奇伟磅礴的能量;改变自然环境的决心„„)

5.从这惊心动魄的搏击中,你还感受到了什么呢?(出示17自然段,重点解读“痛苦和欢乐”;想要表达什么样的痛苦呢?„„仅仅是为了表达“痛苦”吗?体会更多的是展示生活的快乐!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结合解读“现实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重点引导朗读)

6.引导读好17自然段(交织!旋转!凝聚!升华!要读得简短有力,体会黄土高原人乐观、坚强、向上的精神)

7.学生读好这一段后紧接着追问:同学们,如此叹为观止、惊心动魄、充满内涵的腰鼓,其他地方有吗?为什么?(13自然段)

8.让我们一起来赞一赞吧:齐读14自然段。

【板块之五】学习探究,体会文章结尾的“精妙”之处

1.同学们,老师一直以为课文到这里就该结束了,这三个自然段(出示:18~20自然段)有画蛇添足的感觉,但这一次上课却觉得这三个自然段写得特别巧妙,那我们一起来看看到底“妙”在哪里呢?

2.我们先一起读一读,看看这三个自然段给你一种什么感觉?(静)为什么要写这么安静的场面呢?(动静结构美、首尾呼应、后生们收放自如,稳如泰山、此时无声胜有声)

3.还妙在什么地方?(渺远的鸡啼:以声衬静,同时预示着新的、美好的一天即将到来)

4.全体读18~20自然段,并总结全文。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感受深的句段旁写上批注。

2.背诵课文的12~16自然段。

五、板书设计

舞姿

力量、精神、生命力„„

14安塞腰鼓鼓声

叹为观止

搏击

第三篇:《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感受安塞腰鼓的雄浑气势。教学难点:

1.理解排比的修辞手法的类型及在这篇文章中的作用。2.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教学方法:朗读.品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在1992年的北京亚运会上,一场充满民族风格的腰鼓表演,令无数人为之倾倒,为之魂牵梦绕,这就是——(板书:安塞腰鼓 生齐读)

承载着黄土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气息的安塞腰鼓,以其奔放的动作、铿锵的节奏演绎着一曲生命的赞歌!同学们请看大屏幕:(播放一段腰鼓录象)

现在请大家来评一评,你眼中的安塞腰鼓?请同学们填一填,可以填词语、短语或者是句子。(课件出示)读好这句话。

腰鼓捶起来了,我们的心也变得热烈了!在著名作家刘成章的笔下,这安塞腰鼓,那就更富有震撼力了!因为,它是一曲(出示: “陕北人民生命活力的赞歌,黄土高原厚重内蕴的礼赞!”)

今天,让我们再走进课文,进一步去领略安塞腰鼓的丰采和独特魅力!

二、欣赏腰鼓

1、速读课文,看看“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句话在课文里出现了几次?(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

2、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四次,这在修辞上叫做反复。那么,为什么要反复四次,这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里呢?请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课文,去感受感受,在相应的句子旁写写你的感受。然后,用上“好一个安塞腰鼓!你听(或:你看):”的句式来说一说。

3、交流。

(一)第一层:好一个安塞腰鼓!你看: 第六节:

1、你有什么感受?(安塞腰鼓鼓声的雄浑激越,豪放火烈……)齐读这一节。(课件出示)

2、老师把这段话改写成这样的形式,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件出示)有什么感觉?(像诗一样,富有节奏)

(课件出示: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 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 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 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3、如果这样写,好不好呢?

(课件出示:那急促的鼓点,像骤雨一样,那飞扬的流苏,像旋风一样 那蹦跳的脚步,像乱蛙一样 那闪射的瞳仁,像火花一样 那强健的风姿,像斗虎一样)

请你反复读几遍,比较比较,感觉有什么不一样?(作者用恰当的 比喻,对语言进行巧妙的安排,更突出了安塞腰鼓豪放,火烈的舞蹈场面。)读着诗一样的语言,似乎安塞腰鼓就狂舞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怎能不赞叹――(课件出示:生读“好一个安塞腰鼓!好火烈的舞蹈哇!”)(相机板书:火烈的舞蹈场面)第七节:

1、引读(课件出示):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2、看看不同颜色的词语他们是什么关系?(反义词)

腰鼓捶起来之前,空气是——(冰冷的),阳光是——(恬静的),世界是——(困倦的),腰鼓捶起来了,空气——(立即变得燥热),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这样的变化,全因为有了这——安塞腰鼓!这热烈而奔放的——安塞腰鼓!齐读:好一个安塞腰鼓!

(二)第二层:好一个安塞腰鼓!你听:

1、让我们跟着他一起齐读9、10两节。

2、说说你的感受。

3、山崖在动,心更在动,人也在动,一切都因为这安塞腰鼓在动!这鼓声震撼山河,震撼我们的心灵,我们不由得在心里大声呐喊——好一个安塞腰鼓!(相机板书:鼓声的巨大力量)

(三)第三层:好一个安塞腰鼓!你看:

学习第12、13小节:

1、指名读,齐读。

2、你们看(课件出示),这就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一片贫瘠,一片荒凉,在这儿,种不出充满生机的庄稼。这儿的人们吃的,是黄土高原上长出来的红豆角、老南瓜,他们生活贫穷、落后,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可是,当我们看到了这安塞腰鼓,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课件出示)因为这里有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有一群——(元气淋漓)的后生。

(1)理解“茂腾腾”、“元气淋漓”,指导朗读。

(2)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旺盛的生命力,更是顽强的民族生命力!正如著名文学评论家厚夫先生这样评价安塞腰鼓(课件出示,齐声朗读)

读到这儿,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群茂腾腾的后生!(板书:茂腾腾的击鼓后生)

3、谁赋予了后生们如此奇伟磅礴的能量?原文中还有这样一段话,(齐读13节)你能说说自己的理解吗?

是啊,厚土蕴藏着原始的生命,积蓄着骚动的力量。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黄土高原是他们力量的源泉。所以,只有黄土高原——生读: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四)第四层:好一个安塞腰鼓!你看:(课件出示)

1、第15小节:多么美妙的舞姿!多么变幻的舞姿!使每一个人都叹为观止!一组排比句,更增强了表达的气势。让我们齐声朗读这一小节,大声说: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相机板书:变幻的舞姿)

2、现在请同学们看着文中的插图,听老师读。(引读16节:看啊,安塞腰鼓愈捶愈烈了!——痛苦和……)我们已完全沉醉在了这腰鼓表演之中,此时此刻,老师只想说一句话,大家知道吗?(好一个安塞腰鼓!)真是老师的知音啊!

三、感受最后一节,体会作者的情感。

(语速稍慢)鼓声戛然而止,世界一下变得出奇地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简直到了另一个星球。耳畔传来的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1、“渺远的鸡啼”是什么意思?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指名说)

2、小结:这是热情释放后的冷静,这样的结尾意味深长。

四、品味、寻找“美”。

学习了课文,现在我们来做这样一个练习,(出示:用“我发现„„美,因为„„”的句式叙述对课文的理解。)

五、总结

1、老师再来考考大家(课件出示),总结内容。

2、总结写法(课件出示)

3、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不同的地域有不同文化。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秀美的山河,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都令我们无比的自豪。现在让我们怀着自豪的心情再次齐读课题——安塞腰鼓。(课件出示)

六、拓展思考(课件出示)

1.如果安塞腰鼓到江南水乡演出,是否能表演出这种气势? 2.西北富裕之后,那里的人们是否还能保持这种精神状态?

七、板书设计

14、安塞腰鼓 “好一个安塞腰鼓!”

火烈的舞蹈场面

鼓声的巨大力量

茂腾腾的击鼓

变幻的舞姿

第四篇:安塞腰鼓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高新实验小学 范有凤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2至16自然段。

2.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气势及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

3.理解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4.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教学重难点】

1.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气势及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的性格。2.理解比喻、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在文中的作用。3..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课前播放音乐《黄土高坡》)。

2、古老的黄土高原,沟壑纵横,风沙满天,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它是一片贫瘠落后的土地。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土地上却产生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安塞腰鼓。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齐读课题。

二、学习第二段 腰鼓表演

1、过渡:(出示图片,教师引述第1至4自然段内容,)同学们,此时你觉得:这是 的安塞腰鼓。(安静、呆呆的、蓄势待发)

2、呆呆的腰鼓似乎从来不曾响过,但是,看!一锤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出示:相关文字)真是“好一个安塞腰鼓!”(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上节课我们讲到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我们说这种修辞手法叫?(反复)

3、那么安塞腰鼓究竟“好”在哪里?(板书:好!)作者主要从四个方面给我们作了介绍。(引导回忆并板书:场面、声响、后生、舞姿)

4、下面就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第二段,看看你最喜欢安塞腰鼓哪一方面的“好”,再细致地读一读那部分内容,勾画出重点词句,并简要说明自己喜欢的理由。(出示学习要求)

5、集体交流: A、壮阔的场面美(1)(出示:第6自然段部分内容)(指导理解比喻、排比句)

(出示图片)(仿写练习: 一样,是。)指导朗读。(2)黄土高原上,爆出了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此时,你想说,(出示:这真是

的安塞腰鼓!)

(3)引读第7自然段。(出示第7自然段)指点:这段话里,有三组反义词,知道作者用意为何吗?(形成对比,突出安塞腰鼓热烈、奔放)。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安塞腰鼓真是充满了神奇的魔力,难怪作者说:(出示:好一个安塞腰鼓!”)B、沉重的声响美(1)指导两个比喻句:说明鼓声怎样?(有着巨大的力量)

那么,此时你又想说:这是 的安塞腰鼓!

(2)指名男生读第9、10自然段。师:真是“好一个安塞腰鼓!” C、击鼓的后生美

(1)这是怎样的一群后生,课文是如何描写的?

(2)看到这些击鼓后生,让人有怎样的感觉?(用个词语或句子表达)

(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正是黄土高原才养育了这样的后生,听听作者的感慨,齐读第13自然段,理解“元气淋漓”。追问:你从课文哪里可以感受得到后生们的“元气淋漓”?(出示击鼓后生图片)(联系12自然段内容及“震撼、烧灼、威逼”、“茂腾腾”加深理解)。

(4)这样生命活跃、强盛的后生,也只有黄土高原才能承受,所以作者再次感叹: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D、变幻的舞姿美

(1)这是怎样的舞姿?说说。理解“叹为观止”(说说近义词)。(2)师读第17自然段。此时,你感受到,这是 的安塞腰鼓!

6、练习写话:

用“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你看(听)”(出示)句式说说安塞腰鼓好在哪里。

三、学习第三段 鼓声止息

1、安塞腰鼓喧腾、热闹,可是当鼓声戛然而止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出示后文)指说。

2、此时你有怎样的感受?(静)作者为什么描写此时的静?(点明:课文开头也是描写的“静”,它们的作用相同的。)

3、齐读。理解: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意思。(表明对明天充满希望)

四、总结全文

1、安塞腰鼓壮阔、豪放、火烈,给我们鼓舞,给我们力量,带给我们无限的希望,难怪作者一再地赞叹。(出示反复的四句话)齐读。

2、能结合上下文说一说“好一个安塞腰鼓!”这样的话为什么在课文里反复出现?

【附板书设计:

14、安塞腰鼓

场面 好!声响

后生

舞姿 】

第五篇:《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安 塞 腰 鼓

第二课时

1、“审美体验”是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本节课力求在“诗意”与“歌韵”上突破,激发学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2、学生对于黄土高原的民风民俗不是很了解,教学中试图通过剖析语言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东西来帮助学生理解和体会,这样,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成为一个关键所在。如何理解文字背后所蕴含的东西也就成了一个重点。而反复读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3、让学生在充分熟悉课文内容的前提下,自主探究文章主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学会欣赏舞蹈表演的艺术,感受舞蹈的美,体会安塞人的内在品质。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排比句、短句等对表达感情,增强语势的作用。

2、感受本文所抒发的生命律动的激情。

3、领会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反复诵读,体会文章恢弘的气势,理解其中包孕的情感和深意。

情感价值态度观 体会文章对人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赞颂,对中华民族的旺盛的生命力的赞颂。

二、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弘气势。

2、品读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三、教具准备:

相关课件 课前听《黄土高坡》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安塞地处黄土高原,自古以来是兵家要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安塞腰鼓就诞生在这块土地上,被誉为“天下第一鼓”。(学生齐读课题)这节课继续走进黄土高原,继续来领略那黄塞腰鼓的独特魅力。

2、作者在文中反复赞叹安塞腰鼓的一句话是什么?

二、出示自学要求:

文中四次出现了“好一个安塞腰鼓”,这安塞腰鼓到底好在哪里呢?请同 1

学们认真默读课文6---17自然段,去品味品味,在你喜欢的句子旁写写你的感受。

三、交流

(一)、精读6-8小节,感受火烈的舞蹈场面

1、出示句一:“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2、学生谈感受,引导学生从具体的词语中去体会。

(1)“骤雨”是什么样的雨? 谁能读出“急促的鼓点”?

(2)理解“飞扬的流苏” 后生们打鼓打得有气势,场面壮观。

(3)理解“乱蛙” 无所顾忌地使劲,不顾一切的狂舞。

(4)理解“闪射”情感的火烈

师:我们读书,就要像这样——抓住关键词,前后对应着读;联系自己的生活,想象着读。

这段写的好,还有什么原因?用的是排比、比喻的修辞写法和铿锵的短句,换一种说法,读一读,进行比较。

3、欣赏图片。

4、发挥想象,试着写一写

狂风一样,是。繁花一样,是。

一样,是

5、把这几句话放到文章中去,同学们的感受会更深。指导读第6自然中的第一句话,“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这几个词的能调换吗?

(越来越响,越来越重)

采取叠加读的方式,“发狠了”由第一组读,“忘情了”由一、二两组同学读,“没命了”全班一起读。

6、齐读这一段。

7、让鼓声给我们起个头吧!再读这一段。(播放节奏极强的鼓点)

8、第7段,由老师引读,同学们跟读。

同学们,你们现在还觉得空气是冰冷的吗? 空气变得 你们现在还觉得阳光是恬静的吗? 阳光变得 你们现在还感觉世界是困倦的吗? 世界变得

好一个安塞腰鼓!

(二)、响声 继续交流: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学生简单说一说感受。

1、这段写的是鼓的声音响,气势大。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用什么词来形容:震耳欲聋,响彻云霄,惊天动地,排山倒海„„

2、作者说“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你怎样理解?

3、鼓声震耳欲聋,在山崖里回响,所以作者说“山崖蓦然变成„„”;鼓声震撼力极强,撞击在观众的心上,所以作者说“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

4、指导朗读

再听鼓声,闭上眼睛听,用心去感受。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也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这鼓声碰撞在黄土地上,黄土地也成了„„也是„„

这鼓声碰撞在天幕上,天幕也成了„„也是„„

这鼓声碰撞在你的心上,你的心也成了„„也是„„

这鼓声碰撞在我们的心上,我们的心也成了„„也是„„ 多么奇特的想象啊,让我们齐声赞叹:

小结:好一个安塞腰鼓!

(三)、后生

1、出示: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1)、理解: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大起大落地搏击着:跳舞时动作幅度大,特别痛快,多么豪放。

既然是写后生们打鼓,为什么不说“敲击”,而要用“搏击”?(板书:搏击?)后生们还要与什么进行搏击?(后生们还要与艰苦的环境进行搏击。联系后面的文字来思考:“„„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从这里知道了,3

黄土高原上的人们过着艰苦的生活,他们吃的是红豆角、老南瓜,穿的是粗布衣服。

补充资料:

黄土高原是中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植被的覆盖率不足百分之六。(出示黄土高原图片)你们看,这就是黄土高原,常年风沙肆虐、干旱无雨的黄土高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人类无法生存的土地的黄土高原。

师叙述:就是在这片土地上,我们的高原人民不仅活了下来,而且世世代代,生生不息。

黄土高原人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用勤劳与恶劣的环境——搏击;他们住土窑洞,穿粗布衣,吞糠咽菜,挑水打井,用坚韧与顽强与命运——搏击;劳作之余,他们打起安塞鼓,唱起信天游,用乐观向上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搏击。齐读这一句

2、理解: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元气淋漓的后生使出浑身的精力,展示出超人的力量,怎能不让人感到震动与佩服呢!他们将所有的情感全部倾注在腰鼓上,那一颗颗火热的心燃烧起来了,烧灼着你,;百十个元气淋漓的后生齐心合力,气势非凡,如排山倒海般扑面而来,威逼的你。

此时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存在、活跃、强盛!黄土高原生养了元气淋漓的后生,这样的土地养育了这样的后生,难怪作者说„„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四)、舞姿

1、出示: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2、这是一种 的舞姿!(用文中的词说一说。)(再结合自己的感受说一说)

3、好一个变幻莫测、令人叹为观止的舞姿啊,让我们一起大声的赞叹: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4、播放鼓声

你们听:鼓声愈捶愈烈!(教师范读17自然段)对于他们来说,现实是痛苦的,但是他们没有被压垮,一直都在试图摆脱这种痛苦,在追求属于自己的梦想和欢乐。他们用舞姿和鼓点来寄托自己的希望和追求„„

只要心中有梦,舞台就在你脚下。只要生命还在,我们就不能停止搏击。齐读17自然段

小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四: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12---16自然段。

2、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写一段话,描述拔河比赛时的场面。

板书设计:

舞蹈

火烈狂野

好一个

响声

隆隆„„

生命的力量

安塞腰鼓

后生

元气淋漓

舞姿

叹为观止

下载《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盱眙开发区实验学校(小学部) 徐广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2至16自然段。 2.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安塞腰......

    安塞腰鼓第二课时设计正式稿

    《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领悟作者所歌颂的生命的力量。 2、学习本文形、神结合的语言,注重感悟并发表自己的见解。 3、有感情地朗......

    安塞腰鼓第二课时教案

    《安塞腰鼓》 第二课时教案 徐斌2015、10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伴着这激情地朗读,我们再次走进黄土高原,去欣赏,去体会,去感受安塞腰鼓。读课题。有人这么说安塞腰鼓。出示感知......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盱眙开发区实验学校(小学部) 徐广祥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2至16自然段。 2.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安塞腰......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两课时[模版]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2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习朗读课文,从不同角度、侧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2、品读赏析,感受语言的节奏美、诗意美。 3、感受中华传统文明的精神力量。......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2至16自然段。 2.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气势及高原后......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2至16自然段。 2.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气势及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12至16自然段。 2.理解文章内容,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火烈的气势及高原后生粗犷、豪迈、开放......